溢流面倒模施工工法

溢流面倒模施工工法
溢流面倒模施工工法

溢流面倒模施工工法

1.前言

水工建筑物中,溢流面主要以曲面或弧面等复杂构造形式出现。为保持水流流态的稳定和减少气蚀对溢流面的不良影响,溢流面形体结构精度和面层平滑度成为施工中控制的重点和难点。常规手段是依靠大型定制模板,提高定型模板的加工及现场安装精度来保证施工质量。倒模工法是利用混凝土在某一阶段具有可塑性的特点而产生的一种工法,无须定做特殊模板,利用普通散装钢模板,采用本工法,其形体控制及表面平滑度均能达到设计要求。

倒模工法在三峡临船改建冲沙闸工程冲沙孔、下游防冲建筑物上闸首及消力坎过流面混凝土进行了应用,技术较为成熟和完善,各种曲面结构形体和表面平滑度控制良好。

2.工法特点

2.1利用普通黑铁管作为样架,辅助普通钢模板,取材方便,同时避免了加工特殊模板及配套设施成本投入,节约工程成本,有明显的经济效益。

2.2充分运用混凝土可塑性特点,动态修正曲面或弧面的形体尺寸和平滑度,确保质量满足设计要求。

2.3 简单易行,备仓时间短,可操作性强。

3.适用范围

本工法适用于过(非过)流曲面结构、弧面结构以及坡度较小(45°~90°夹角)的直线斜面混凝土施工。

4.工艺原理

依据溢流面曲线形体,利用小口径黑铁管作为现场施工曲线样架,设置微调螺栓,经测量精确调整后固定,保证样架曲线形态与溢流面形态一致。采用组合小钢模板临时固定于钢管样架上,用拉条反拉受力承受混凝土的浮脱力。浇筑过程中,利用混凝土在初凝前仍具有可塑性的时段,拆除模板,人工依据预先设置曲线样架进行修正和抹面作业。为方便操作,在实际施工中,溢流面因为面积大,经常将其划分为若干单元进行循环施工。

5.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 1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