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章学诚对郑樵的推崇

略论章学诚对郑樵的推崇
略论章学诚对郑樵的推崇

略论章学诚对郑樵的推崇

略论章学诚对郑樵的推崇

郑樵,生活于南北宋交界时期,后世对他的《通志》评价不高,多认为“其言绝可怪笑,以谓不足深辨,置弗论也①”。而六个多世纪后的章学诚却在其毕生心血之作《文史通义》里单列《申郑》、《释通》、《答客问》等诸篇为郑樵辩护,并大加赞赏,《申郑》篇云:

学者少见多怪,不究其发凡起例,绝识旷论,所以斟酌群言,为史学要删,而徒摘其援据之疏略,裁翦之未定者,纷纷攻击,势若不共戴天。古人复起,奚足当吹剑之一吷乎!②

目前学术界对郑樵、章学诚二者的单独研究众多,而二者的比较研究却鲜见。本文不自量力,欲就此问题稍尽绵薄之力。

一、实学之发展

郑樵生平勤于著述,自述“山林三十年,著书千卷③”,但流传下来的书很少④,关于他作

①章学诚:《答客问上》,《文史通义》,卷五,47页

②章学诚:《申郑》,《文史通义》,上海书店影印出版,1988年第一版,卷五,46页

③郑樵:《上宰相书》,《夹漈遗稿》卷3,此书我用的是《四库全书》电子版,列于集部四,别集类三

《通志》的原因,如今我们只能从他仅存的几部书中略窥一二。他在《寄方礼部书》中说:又诸史家各成一代之书,而无通体。樵欲自今天子中兴,上达秦汉之前,著为一书,曰通史,寻纲法纪。呜呼!三馆四库之中,不可谓无书也,然欲有法制,可为历代有国家者之纪纲规模,实未见其作,此非有朝廷之命,樵不敢私撰也。①按郑樵作《通志》,很大一部分原因自然是贯彻其“会通之意大矣哉②”的思想(详后),但郑樵对空言的不满和对实学的推崇也是推动他作《通志》的原因。“实学”思想在郑樵的著作里多有体现:

乃若天文、地理、车舆、器服、草木、虫鱼、鸟兽之名,虽读千回万复,亦无由识也。③夫史者,国之大典也,而当职之人不知留意于宪章,徒相尚于言语,正犹当家之妇,不事饔飨,专鼓唇舌,纵然得胜,岂能肥家!④

学者皆操穷理尽性之说,而以虚无为荣,至于实学,则置之不问。⑤

①郑樵:《上方礼部书》,《夹漈遗稿》卷2

②郑樵:《通志二十略》总序,中华书局,1995年第一版,1页

③郑樵:《上方礼部书》,《夹漈遗稿》卷2

④郑樵:《通志二十略》总序,4页

天下之事,不务行而务说,不用图谱可也。若欲成天下之事业,未有无图谱而可行于世者。①

按郑樵认为有些学问必须要亲身实践方能明白,而且学问亦要付诸实用。

章学诚《文史通义》开篇则曰:

六经皆史也。古人不著书,古人未尝离事而言理,六经皆先王之政典也。②

钱穆先生对章氏的“六经皆史”说有过解释,大意指六经皆三代之史,各守专官之掌故,并非圣人有意要作文章,后人尊崇三代,于是便尊崇所谓“六经”。钱先生引章文:

六经皆先王得位行道,经纬世宙之迹,而非讬于空言。

古人所谓经,乃三代盛时典章法度,见于政教行事之实,而非圣人有意作为文字以传后世也。

于是宾四先生说道“苟明六经皆史之意,则求道者不当捨当身事物,人伦日用,以寻之训诂考订,而史学所以经世,固非空言著述,断可知矣”。③

上引钱先生对章氏“六经皆史”论的解释可以

①郑樵:《图谱略?索象》,《通志二十略》,1826页

②章学诚:《易教上》,《文史通义》,卷一,1页

看出,章学诚“六经皆史”理论的构建是基于六经乃先王政典,并非空言这样一个事实之上。我们也可看出,章氏倡“六经皆史”,仍带有其实学的目的:

故道隐百难知,士大夫之学问文章,未必足备国家之用也……故无志于学则已,君子苟有志于学,则必求当代典章,以切人伦、日用;必求官司掌故,而通于经术精微;则学为实事,而文非空言,所谓有体必有用也。①

盖谓必习于事,而后可以言学,此则夫子诲人知行合一之道也。②

而鹜于博者,终身敝精劳神以徇之,不思博之何所取也……而擅于文者,终身苦身焦思以构之,不思文之何所用也。言义理者,似能思矣,而不知义理虚悬而无薄,则义理亦无当于道矣。③

按郑樵所倡之实学既看重实践亦看重实用,章学诚的实学思想则注重实用一面。郑樵所处是“学者皆操穷理尽性之说,而以虚无为荣,至于实学,则置之不问”的宋代,所以他提倡要追根溯源,

①章学诚:《史释》,《文史通义》,卷三,67页

②章学诚:《原学中》,《文史通义》,卷二,43页

实践考查;而章学诚之时考据风行,学者最忌空言著书,对一字一物皆考据入微,却又走向另一个极端,章氏正是目睹此状,方提出经世致用的观点。两者皆倡实学,然各有侧重。但章学诚本人并不反对考据,他更时时害怕别人批评他徒具空言而不能征诸实事①。因此章氏对郑樵的实学观点是可以接受的,我们甚至可以就此推测,章学诚对郑樵的实学思想进行过批判性吸收,以适应他所处时代的新特点,这也正印合了他本人所主张“事变②”的观点。

二、史义(意)

《文史通义?申郑》篇云:

则史家著述之道,岂可不求义意所归乎?自迁、固而后,史家既无别识心裁,所求者徒在其事其文。惟郑樵稍有志于求义,而缀学之徒嚣然起而争之。③

史意在章学诚的史学理论体系里占有十分特殊的位置,“吾于史学盖有天授。自信发凡起例,

①章学诚生于儒家智识主义兴起的时代,他的义理发展始终与其文献争整理相结合。参见余英时:《章实斋的史学观点之建立》,《论戴震与章学诚》,三联书店,2005年第二版,44-45页,73-74页

②实斋主张“理无定形”、“读书当观其大意”,即指法其意也。参见余英时:《章实斋的“六经皆史”说与“朱、陆异同”论》,《论戴震与章学诚》,55-59页

多为后世开山,而人乃拟吾于刘知几,不知刘所言史法,吾言史意;刘议馆局纂修,吾议一家著述,截然两途,不相入也”“作史贵知其意,非用于掌故,仅求事文之末页”“譬之人身,事者其骨,文者其肤,义者其精神也”①。对其史意的理解学者各有不同,余英时先生认为章氏之所谓史意除从政治伦理学观点解释孔子之义外,也指史学之所以成为史学的那个要素,即所谓史家的“别识心裁”②。而为什么章学诚会认为郑樵深得史意呢?

章学诚自述他与刘子玄之不同在于他言史意及一家著述,认为只有独断之学、一家著述才能使作者的“别识心裁”、“史意”灌注其间。《答客问中》有言:

使伏、郑共注一经,必有抵牾之痛;使马、班同修一史,必有矛盾之嫌。以此知专门之学,未有不孤行其意,虽使同侪争之而不疑,举世非之而不顾。③

而“独断之学”亦是“《春秋》家法”:

以夫子“义则窃取”之旨观之,固将纲纪天

①此三句皆转引自朱政惠、陈勇:《章学诚的史学批评理论及其借鉴意义》,《史学史研究》,2010年第1期

②参加余英时:《章实斋与柯灵乌的历史思想》,《论戴震与章学诚》,258-259页

【最新】专家推荐信,在学术思想上的创新、特色,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的创新性和可行word版本 (8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专家推荐信,在学术思想上的创新、特色,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的创新性和可行 篇一: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分析法 本课题将通过对国内外大量相关文献进行检索查阅,在此基础上,认真细致的 梳理、归纳和分析,掌握与白酒产业园功能升级相关研究内容的历程、现状、 趋势及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自己的理论框架和研究内容,使 本课题的研究建立在一个较高的起点上。 2、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 本课题通过对文献的阅读与梳理,结合白酒产业与产业园特性,创造性地归纳 总结出影响白酒产业园功能升级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构建白酒产业园功能升级与其影响因素的计量模型:Y????X??。其中,Y代表功能升级,X代表影响功能升级的内外部因素,u则是随机变量。然后利用四川白酒产业园的面板 数据进行回归分析。 3、问卷调查与实地调研相结合 本课题将针对四川白酒产业园功能升级的相关情况设计相应的调查问卷,对四 川多个白酒产业园进行网上和现场的问卷调查。此外,还将对泸州白酒产业集 中区进行细致的实地调研,以期获得最直观的感受,获取有价值的第一手资料。 4、理论分析与政策设计相结合。 本课题将研究四川白酒产业园功能升级的演化路径,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理论 识别和实证分析。进而,结合四川白酒产业园的现状和问题,尝试性拟定一整 套促进四川白酒产业功能升级的政策建议。因此,本研究力争理论研究的创新 和政策分析相结合,为政策体系设计所用。

_周官_与章学诚方志编纂思想的发展

《周官》与章学诚方志编纂思想的发展Ξ 何晓涛 (北京师范大学史学研究所,北京 100875) 摘 要:章学诚方志编纂思想的重心有过两次大的转变,从关注方志的艺文著录转向关注如何保存地方掌故,从企图在方志书志部分保存掌故转向方志“志”体与掌故分立,而每一次转变都与对《周官》有关问题的认识密切相关,对于《周官》相关问题认识的深化是促成章学诚方志编纂思想不断走向成熟的重要的思想根源。 关键词:章学诚;《周官》;方志 中图分类号:K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8332(2004)02-0063-04 章学诚(1738~1801)是清代杰出的方志学家和卓越的史学理论家。章学诚一生主修、参修各类地方史志十余部,并撰写了大量的志评著作。修志的过程也是章学诚史学理论逐步成熟的过程。在这方面,仓修良、张长明、乔治忠等学者都有很重要的阐述。乔治忠特别指出:“如何在方志中立‘书’(或考)是章学诚不断探索的问题”,“方志的著作与资料性的矛盾,在《永清县志》的编纂中尖锐起来,给章学诚造成极大的困惑”;而在编修《亳州志》时确立了方志立三书的义例,解开了这一困惑,“同时还因此总结出学术分为‘著述’和‘比类’的史学创见”。[1]方志是传统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章学诚方志编纂思想可以看出他的经学的思想影响。本文正是沿着这一思路来考察《周官》对于章学诚方志编纂思想的发展演变所产生的影响以及意义。 一、 “志体坏于艺文不合史例” 乾隆二十九年(1764)参与纂修《天门县志》是章学诚修志生涯的起点,他早期的方志编纂思想也集中反映在这一时期撰写的《答甄秀才论修志第一书》、 《答甄秀才论修志第二书》、 《修志十议》等文章中。 章学诚在这一时期已经形成了“志乃史体”[2](卷15《答甄秀才论修志第一书》)的观点。他指出方志体裁应以“外纪”、 “年谱”、 “考”、 “传”四体为主。这一设想实际上是对于纪传体正史的模仿。以《史记》、 《汉书》为标准,章学诚认为当时一些州县志书的“考”体“失之繁碎”。他说:“今之州县志书,多分题目,浩无统摄也。如星野、疆域、沿革、山川、物产,俱地理志中事也;户口、赋役、征榷、市籴,俱食货考中事也;灾祥、歌谣、变异、水旱,俱五行中事也;朝贺、坛庙祀典、乡饮宾兴,俱礼仪中事也。凡百大小,均可类推。”[2](卷15《答甄秀才论修志第二书》)章学诚指出应对方志的标题加以适当的裁并。 对于方志标题失之繁琐的认识根源,章学诚也作了分析。他说:“志体坏于标题不得史法,标题坏于艺文不合史例”,认为“艺文不合史例”是方志弊病的根源,具体表现及解决办法是: 近世志艺文者,类辑诗文记序,其体直如《文选》,而一邑著述目录,作者源流始末,俱无稽考,非志体也。今拟更定凡例,一仿班志刘略,标分部汇,删芜撷秀,跋其端委,自勒一考,可为他日馆阁校雠取材,斯则有裨文献耳。[2](卷15《修志十议》) 他认为方志的艺文志部分具有稽考当地“著述目录,作者源流始末”以备“馆阁校雠取裁”的功用,因此应当仿效《七略》与《汉书?艺文志》分门别类地著录、评述当地的著述,而不能仅仅是各类诗文的简单汇总。 章学诚当时对于上述认识颇为自负,他自我评价道:“至论俗例拘牵之病,此较前书为畅。而艺文一志,反复论之特详,是又历考俗例受病之原,皆不出此。故欲为是拔本塞源之论”,[2](卷15《修志十议》)自认为从“艺文志”入手是切中了方志弊病的根源。 二、 “著录源流,当追《官礼》” 乾隆三十八年(1773),章学诚应和州知州刘长城之聘,开始编摩《和州志》,这是他主持纂修的第一部地方志。这一时期章学诚的思想有了新的发展。他在《与严冬友侍读》一文中说道:“检点前后,识力颇进,而记诵益衰。思敛精神为校雠之学,上探班、刘,溯源《官礼》,下该《雕龙》、 《史通》,甄别名实,品藻流别,为《文史通义》一书,草创未多,颇用自赏。”[2](卷29《与严冬友侍读》)他说自己目前集中精神从事校雠之学,撰写《文史通义》,在见识上颇有长进。前文已指出,章学诚视改革方志“艺文”为“拔本塞源”之法,由此“思敛精神为校雠之学”,是符合其思想发展的逻辑的。而章学诚钻研校 2004年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2第二期 Journal of G annan Teachers College Apr.2004Ξ收稿日期:2004-01-03  作者简介:何晓涛(1977-),男,浙江省新昌县人,北京师范大学史学研究所博士生,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史学思想史。

论戴震与章学诚

论戴震与章学诚

《论戴震与章学诚》是余先生1976年初版的旧作。该书在1996年曾由余先生亲手作了增补,虽则问世至今已经三十余年,然仍不失为了解清代思想史的必读书。 本书的成书目的的照余先生自云“为了解答为什么宋、明理学一变而为清代经典考证的问题” “到现在为止,尚未见有专篇对东原和实斋之间在学术思想方面的交涉加以比较全面而深入的检讨” “我同时也想借此展示儒家传统在清代的新动向” 。概而言之,即通过对戴东原和章实斋学术思想的分析从而理解儒家何以何以从宋、明理学一变而为清代考证。余先生提到,在他之前的一些学人,认为清学“既不能’经虚涉旷’则已无积极的思想内容科研,甚至不免是中国哲学精神过程中的一次逆转” ,因而他们的新儒学都是“接着宋、明理学讲的” 。但在余先生看来,“如果我们坚持以’心性之学’为衡量儒学的标准,那么不但清代两百多年间儒学已经僵化,即从秦、汉到隋、唐这一千余年中儒学也是一直停留在’死而不亡’的状态中。相反地,如果我们对儒学采取一种广阔而动态的看法,则有清一代的’道问学’传统正可以代表儒学发展的最新面貌。

尤其重要的是,这个新的发展恰好为儒学从传统到现代的过渡提供了一个始点” 。这大概便是余先生作此书的一个基本前提。 在对儒学采取一直“广阔而动态的看法”的前提下,余先生开始了本书的论述。全书内篇共分八章,除去前两章的引言和末两章的后论及补论外,以戴、章二人分别各为两章的论述中心。儒家本有“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之说,前代学人也多有提及。余先生在此引入了一个重要概念,即“儒家智识主义”。书中“道问学”约等于智识主义,“尊德性”则约等于“反智识主义”。明清之际,儒学主流由理学转入考据,即从“尊德性”层次转入“道问学”层次,这可称为“儒家智识主义”的兴起。这种现象的产生,余先生主要从“内在理路”(inner logic)进行分析。关于“内在理路”,笔者下文还将详论。余先生从程、朱与陆、王相争,王阳明最后不得不重订《大学》古本,欲“复旧本”以“复见圣人之心”悟到“所争者仍在义理之是非,而所采用之方法正是考证辨伪。这里清楚地透露了考证学兴起的思想史的背景” 。书中随后引用的一段材料十分清晰的凸显出此处转变

丁甘仁临床经验与学术思想研究

丁甘仁临床经验与学术思想研究 丁甘仁(公元1865—1926),字泽周,江苏武进孟河镇人,为清末民初的江南名医,与费伯雄、马培之、巢崇山一起被称为孟河四大家,孟河四大家代表了孟河医派。与费、马二位成名于孟河不同的是丁甘仁成名于上海,是四大家中成名最晚的一位医家然而又是对中医事业发展最有影响的医家之一。 他对近代中医药学术的主要贡献是在继承孟河医派学术思想的基础上,破除门户之见,多方拜师,虚心请教,互相交流,博采众长,并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形成了独特的“丁氏学派”,尤其在外感热病、喉痧的治疗上颇具特色。丁氏对近代中医事业发展杰出的贡献是改变了培养中医师师承家传的单一方式,开创了近代中医教育的先河,然而,对这样一位中医临床大家、中医教育家的人生轨迹、学术思想特点和丰富临床经验,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进行全面系统的整理和研究。 虽然在他逝世后弟子门人等研究与纪念文章不绝于世,初步统计从60年代至今学术论文共有近50篇,这些文章有的是纪念丁甘仁为中医药事业奋斗一生的文章,其中虽然也有介绍丁氏生平事略的内容,但对丁氏一生中重要的医事活动方面的研究几乎没有,很难让后学者全面了解丁氏的成名经历,因而也就无法领悟到成为中医临床大家所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另外在研究丁氏的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类文章方面,如黄文东先生的“丁甘仁学术流派的形成和发展”一文中对丁氏的学术思想及其在外感病方面的成就、在疑难重症方面的临床经验等进行了总结。 再如郑氏等的“《丁甘仁医案》治脾胃十四法”;职氏的“丁甘仁治疗中风方法的研究”;方氏的“《丁甘仁医案》肿胀证治试析”;管氏的“丁甘仁治痢五法”等等,从上述研究情况可以看到,这些文章基本都是研究丁甘仁某一方面学术思

文献综述与概念界定

文献综述与概念界定 一、文献综述 (一)文献阅读的重要性 1、开阔我们的理论视野,明确我们研究工作的意义 2、借鉴他人的研究方法,形成自己的研究思路 3、熟悉并学会收集和整理资料的方法 (二)如何进行文献阅读 1、几种主要的文献媒介:报纸:报纸的类别;报纸的特点;书籍:书籍的类别;书籍的特点;杂志:杂志的类别;杂志的特点;网络:网络的类别;网络的特点; 2、选择媒体的原则: *科学性、真实性 *学术性、前沿性 (三)文献综述的意义及写作 1、文献综述的意义 *说明本研究的研究生长点 *区别本研究与别人的研究 *作为一种文体有利于他人的研究 2、文献综述的要求 *参考的文献在15篇以上 *要反映该领域研究的前沿水平 1*文献综述要有层次和比较全面

*注好出处 3、文献综述的样式 见附件 4、文献综述常出现的问题及其克服 常见问题: (1)综述的内容和所要研究的内容相脱节,为综述而综述。 (2)综述的文献水平低,不全面,使研究的基础不牢固。 (3)综述中只有别人的观点,没有自己的取舍和评价,综述者的研究角度和立场不鲜明。 (4)综述中的层次不清晰,内容不全面,使我们的研究基础有漏洞。 克服的方法: (1)围绕自己研究的题目和关键词确定要综述的范围 (2)选择学术性强的媒介中的文献进行综述。可以从人的角度了解本研究 的前沿人物,从他们入手综述研究文献 (3)明确综述的目的,整理前人的研究成果,确定自己的概念和研究体例。 (4)综述的框架要覆盖主要研究内容,表述体现逻辑性。 2二、概念的界定 (一)概念研究的意义 1、概念是理论思维和表达的基本单位,所以一切研究都离不开概念,一切研究都始于对概念的界定。

论钱乙的学术思想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论钱乙的学术思想及其对后世的影响.txt逆风的方向,更适合飞翔。我不怕万人阻挡,只怕自己投降。你发怒一分钟,便失去60分钟的幸福。忙碌是一种幸福,让我们没时间体会痛苦;奔波是一种快乐,让我们真实地感受生活;疲惫是一种享受,让我们无暇空虚。生活就像"呼吸""呼"是为出一口气,"吸"是为争一口气。 论钱乙的学术思想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更新日期:2009-05-11 点击: 傅沛藩 钱乙是北宋时期一位杰出的医学家,其学术远取《内经》、《难经》及仲景之学,近及《太平圣惠方》等宋代名方名著;既精研儿科,也对内外各科颇多贡献。所著《小儿药证直诀》(以下简称《直诀》)为中医儿科的一部重要著作。该书对儿科生理、病理及其辨证施治的方法提出了独到的见解,其影响超出了儿科学的范围。 1 钱乙对小儿生理、病理的认识 小儿体质问题为历代医家所重视。《颅囟经》率先提出“纯阳”之概念,意在形容小儿生机蓬勃,属阳主升易散的生理特点。但后人常误以为,婴儿为一团阳光,肆用寒凉,伤脾败胃。钱氏遂提出小儿“脏腑柔弱”,“五脏六腑,成而未全,……全而未壮”(《直诀.变蒸》),补充完善了小儿生理病理的纯阳之说。 “脏腑柔弱,全而未壮”,系指小儿物质基础和生理功能均处于幼稚时期,对外界的适应能力低下,易受外邪入侵。当疾病一旦形成,或因医治延误,极易伤及正气。在病理上就表现为“易虚易实,易寒易热”。今早之实,可成傍晚之虚,今日之虚,又可转为明日之实。钱氏还认为,小儿急性外感疾病之初,多为实证、热证,故阳热亢盛、津液耗伤是儿科常见病机。但也不尽然,热邪伤阴也能耗气,久治不愈之外感咳嗽、哮喘等,也常见有阳气不足之证,而应采用益气解表等法。例如《直诀》所载东都张氏之孙肺热一案,他医以犀角、朱砂、龙骨、麝香、牛黄治之,一月不愈。其证嗽喘闷乱,饮水不止,全不能食。钱氏用使君子丸、益黄散治之。张氏惑于治热以温,钱氏曰:“凉药久则寒不能食。小儿虚不能食,当补脾,候饮食如故,即泻肺经,病必愈矣”。服补脾药二日,病儿欲饮食,复以泻白散而愈。 2 钱氏对儿科辨证施治的创见 钱氏在《内经》、《金匮》、《千金方》等脏腑辨证基础上,首创儿科五脏辨证纲领,将风、惊、困、喘、虚,归纳为肝、心、脾、肺、肾的主要证候,用虚、实、寒、热判断脏腑的病理变化。《五脏所主》篇说:“心主惊,实则叫哭发热,饮水而摇,虚则卧而悸动不安。肝主风,实则目直大叫,呵欠项急,虚则咬牙,多欠气。脾主困,实则困睡,身热饮水,虚则吐泻生风。肺主喘,实则闷乱,有饮水者,有不饮水者,虚则哽气,长出气。肾主虚,无实证,目无精气,畏明”等。这些经验至今仍值得借鉴。尤为可贵的是,钱乙临证绝非孤立地辨五脏判五证,而是注重其间的相互影响,还以五行生克理论指导五脏兼证的辨证及治疗。如“更当别虚证,假如肺病又见肝证,咬牙多呵欠才易治,肝虚不能胜肺败也;若目直大叫哭,项急顿闷者难治,盖肺久病则虚冷,肝强实而反胜肺也。视病之新久虚实,虚则补母,实则泻子”。 在诊断方面,钱氏据“小儿多未能言”和“脉既难凭,必资外证”,首重望诊,提出“面上诊”与“目内诊”。其“面上诊”是据《素问.刺热论》的观点指出:“左腮为肝,右腮为肺,额上为心,鼻为脾,颏为肾,赤者,热也,随证治之”。左腮、右腮、额上、鼻、颏分别是肝、肺、心、脾、肾脏之气应于面之部位,病虽未发,其色先见,而可为诊断之依据。其“目内诊”包括“目内赤者,心实热;淡红者,心虚热。青者,肝实热;淡青者,肝虚热。黄者,脾实热;微黄者,脾虚热。白而混者,肺实热,目无精光者,肾虚”。这种独特的诊断方法在临床上有宝贵的参考价值,为明清儿科学者所效法。 钱氏对儿科某些常见证的辨治提出了精辟的见解。如首创惊风病名,并将其分为急惊风、

文献综述网络课程的内涵及其构成要素

网络课程的内涵及其构成要素的文献综述信息时代的到来,给教育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互联网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出现了网络教学,也就有了网络课程这一新生事物。“网络课程”不是一个严格的学术名词,简单理解就是“通过网络组织与实施的课程”。现实中存在着多种对网络课程的不同理解,理解的差异会影响网络课程的表现形态,也会直接影响网络课程的开发理念与设计思想,进而影响到网络课程的质量。对网络课程构成要素的认识和研究会直接影响网络课程的建设与应用。那么网络课程的内涵及其构成要素是什么呢?我下载了一百余篇有关网络课程的文章,研读了二十余篇。归纳起来网络课程的内涵主要从四个角度来理解: 第一, 从学习的工具、手段来定义。网络课程是基于web的课程,即在因特网上通过浏览器来学习的课程。 教育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建设委员会(2000)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中提出:网络课程就是通过网络表现的某门学科的教学内容及实施的教学活动的总和。它包括两个组成部分:按一定的教学目标、教学策略组织起来的教学内容和网络教学支撑环境,其中网络教学支撑环境特指支持网络教学的软件工具、教学资源以及在网络教学平台上实施的教学活动。 它的优点是突出了“网络课程”是通过“网络”这个工具进行学习的,注重教学支撑环境;局限性在于偏重于教学支撑环境对学生的自主学习重视不够。 第二, 从指导思想、理论基础来定义网络课程是体现现代教育思想和现代教与学理论的课程。 武法提博士(2006)认为:网络课程是在课程论、学习论、教学论指导下通过网络实施的以异步自主学习为主的课程,是为实现某学科领域的课程目标而设计的网络学习环境中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的总和。 它的优点是突出了网络课程所依据的理论,并注重异步学习方式;局限性在于对实践领域表述不明确。 第三, 从建构主义学习环境所涉及的三种特征来定义网络课程是基于资源

试论章学诚对鲁迅的影响

March ,2012 第25卷第2期重庆教育学院学报 Vol.25No.22012年3月 Journal of Chongqing Education College 收稿日期:2011-09-14 作者简介:赵献涛(1975-),男,河北邯郸人,文学博士,讲师,主要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李晓彩(1981-),女,河北广平人, 文学硕士,讲师,主要研究文艺学。 1914年11月26日,鲁迅得到二弟所寄书籍两束,其中有《文史通义》一部六册,同月的29日,鲁迅 “午后往南通县馆访季自求,以《文史通义》赠之。”这是鲁迅日记中对于《文史通义》的记载,从中看不到鲁迅对《文史通义》阅读情况,遑论影响了。但1933年鲁迅所写《中国文坛的悲观》一文,其中说到文坛的斗争、谩骂和诬陷,就谈及了清朝的章实斋和袁子才,李莼客和赵撝叔,如水火之不可调和。[1](P247)由此可知,鲁迅非常熟悉章学诚的《文史通义》,因为《文史通义》里就有章学诚对于袁枚的批评文章。章学诚对于鲁迅的影响,陈方竞先生已经做了论述[2],笔者试加以补充。 一、章学诚方志学理论对鲁迅辑录工作的影响 鲁迅乡邦文献的辑录与浙东历史学存在着密切关系,章学诚方志学理论对鲁迅辑录工作有着很大的影响。 方志,“它是记载某一地区的有关历史、地理、社会经济等多方面内容的著作。”[3](P256)浙东史学传统有许多自己的特点,其中一个特征是“提倡方志学,推广方志这种社会史体”[4](P256)。浙江自古就有撰修方志的传统,《越绝书》不仅是浙江最早的方志,也是方志史上最早的地方志雏形。这个传统在以后的历史中延续,形成了浙江修志最为繁盛的历史事实。这一历史事实,并且被章实斋从理论上给予阐发,中国方志学理论发展到章学诚,得以系统化和理论化。章 学诚在自己与前人撰修方志的基础上,在批判继承前人方志理论的基础上,对方志的性质、起源作了明确的探讨。 章学诚极大地提高了方志的地位,“有天下之史,有一国之史,有一家之史,有一人之史。传状志述,一人之史也;家乘谱牒,一家之史也;部府县志,一国之史也;综纪一朝,天下之史也。”[5](P124)章学诚也明确了方志的作用。“方志的性质既属史体,当然它的作用也就无异于‘国史’。因此它的首要任务就要具有‘经世’之史的作用,能够为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作出贡献。”[3](P263)“史志之书,有裨风教者,原因传述忠孝节义,懔懔烈烈,有声有色,使百世而下,怯者勇生,贪者廉立。……况天地间大节大义,纲常赖以扶持,世教赖以撑柱者乎?”[6](P138)在阐释方志的社会功能上,章学诚很明显没有摆脱时代的限制,依然以传统的诗教来解释方志的作用。但只要把章学诚的理论还原到乾嘉学派的历史语境中,就会发现他的理论所具有的革新意义。考据学派编修方志的理论观点是“志以考地理”,将作为地方史的方志纳入考据的范围之内,成为一种为学术而学术的考证之学。继承浙东经世致用思想的章学诚反对以戴震为首的考据学派,他毅然从经世致用的观念出发,认为方志同国史一样,具有维护纲常、裨益世教的功用。鲁迅辑录丛书,其目的与之遥相呼应。《会稽郡故书杂集序》告白辑录目的曰:“史传地记之逸文,编而成集,以存旧书大略也。会稽古称沃衍,珍宝所聚,海岳精液,善生俊逸,而远于京夏,厥美弗彰。吴谢承始传 试论章学诚对鲁迅的影响 赵献涛,李晓彩 (河北工程大学文学院,河北邯郸056038) 摘要:章学诚是鲁迅的乡先贤,对鲁迅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章学诚方志学理论直接影响了鲁迅早期的辑录工作;章学诚的史学观念影响了鲁迅在读经读史问题上的见解,并对鲁迅杂览主义的形成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鲁迅;章学诚;史学;影响中图分类号:I20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390(2012)02-0088-03 88··

论章学诚方志理论

论章学诚方志理论 作者:张立新 中国方志学历史由来已久,历朝历代所编纂的方志,到今天所能见到的多达八千多部,可谓洋洋大观。但方志学理论的真正建立还是到清朝中叶。历史上方志学家们通过编纂方志,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并进行了理论上的探索,取得了许多丰硕的成果。章学诚正是在前人编纂方志所积累的经验的基础上,并通过自己的编纂方志的实践,提出了比较完整的方志学理论,为我国方志学的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也为后人编纂方志学提供了理论上的借鉴。 章学诚,字实斋,号少岩,浙江会稽人。生于乾隆三年(1738年),卒于嘉庆六年(1801年),我国杰出的史学家和方志学理论的奠基人。他生活于充满着浓郁史学氛围的家庭,祖父章如璋“惇行隐德,望于乡党,尤嗜史学。晚岁闭关却扫,终日不见一人。取司马《通鉴》往复天道人事,而于惠迪从逆吉凶,所以影响之故,津津盖有味乎其言。”〔1〕父章镳,“少孤,先祖遗书散失,家贫不能购书,则借读于人,随时手笔记录,孜孜不倦。晚年汇所札记,殆盈百佚,尝得郑氏《江表记》及五代十国时杂史数种,欲钞存之,嫌其文体破碎,随笔删润,文省而意义更周。”〔2〕章学诚生长于这样的家庭,虽“二十岁以前,性绝呆滞,读书日不过三二百言,尤不能久识,学为文字,虚字多不识其理”,但“廿一二岁,骎骎向长,纵览群书,于经训未见领会,而史部之书,乍接于目,便似夙所攻习者,其中利病得失,随口能举,举而辄当。”〔3〕可见与家庭熏染不无关系。章学诚从少年时,就在父亲的指导下钻研史学,十五六岁时删节改编《左传》、《国语》,这种从少年时期对史学的学习和训练,使章学诚在史学研究上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他穷毕生精力于治史、修志、讲学以终。著有《文史通义》、《校雠通义》和《史籍考》等史学著作。从二十七岁起,随父纂修《天门县志》,并着手撰写方志论文。从乾隆三十八年至五十八年,陆续纂修或参修《和州志》、《永清县志》、《大名县志》、《亳州志》、《湖北通志》等方志。在纂修志书的的同时,他注重总结修志的经验,进行志书的理论建设,写出了《方志辨体》、《方志立三书议》、《记与戴东原论修志》和《修志十议》等论文,提出了较为完整的方志理

论章学诚的学问观.

论章学诚的学问观 [ 09-01-21 13:16:00 ] 作者:裴元凤编辑:studa0714 摘要:章学诚在乾嘉考证学盛行之时,提出了独特的学问观,对繁琐的考据学风有所纠正和补救。章学诚的学问观是以“学问”和“功力”之辨为基础,以“性情”而入,“博”与“约”的相互结合,达到对“道”的全知,最终以“贵开风气”、“去弊而救其偏”的经世致用为目的。他的学问观在思想史和文化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章学诚;学问观;清代学术 章学诚(1738-1801)论学贵“心得”和“一家之言”,在其《文史通义》中对学术多有独特的见解,吕思勉即评日“精深透辟,足以矫前此之失,而为后人导其先路者甚多”。他结合自我的为学经验对“学问”与“功力”作了精辟的论述。章学诚逆乾嘉考据学风明确地提出了自己的治学主张,对后世学者有着很大的启发意义。 章学诚处在乾嘉学术鼎盛时期,其时考据之风盛行。以戴震和钱大昕为首的学者提倡“经学训诂”的学术方法,试图通过“诠释古训,究索名物”以达到对六经的彻底而正确的解释。章学诚反对这种皓首穷经、无关世事的学术方法和学术态度,认为学术应该“经世致用”,提出“文史校雠”的治学途径。与主流学风的格格不入使章学诚的学术在当时不能彰显和光大,正所谓“生时既无灼灼之名”。然而正是处在当世学风之外,使他更能洞察乾嘉学界的弊端和隐患,“实斋著《通义》,实为针砭当时经学而发”。针对当时的学风,章学诚在书中提出了自己的学术主张和心得。 一、功力、学问与性情 “功力”和“学问”之辨是章学诚学问观的出发点。他认为“功力”和“学问”是不同的,它们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同时又有着显而易见的差别。“学不可以骤几,人当致攻乎功力则可耳。”(《博约中》)学问需要深厚的功力的积累,不可能一蹴而就;更不能因此就把功力当成学问,“指功力以谓学,是犹指秫黍以谓酒也”(《博约中》)。秫黍和酒的比喻形象地揭示出“功力”和“学问”的本质区别:两者之间要有一个转化的过程,更存在一个实质性的转变。在他看来“博学待问”并不是学问,“著述成家”才是真正的学问。著述之难前人多有论述,如顾炎武《日知录》十九卷中有“著书之难”条专门讨论此问题,他认为《吕氏春秋》、《淮南子》不能成一家之言,此二书不过是“取诸子之言汇而成书”,“今人书集一一尽出其手,必不能多,大抵如《吕览》、《淮南》之类耳”。其所持观点与章学诚的“纂辑”和“著述”很相似。“纂辑”指“搜罗摘抉,穷幽极微”,“著述”则指“专门成 学”(《博约中》)。“纂辑”虽然是博闻强识之学,但它只是记诵之学,没有达到由博而返约,它只是学问的一个阶段,而非终点,只是求学的功力,不能自立。而要使“功力”转化成“学问”,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是“性情”,

许地山的学术思想与方法研究

文章编号: 1673‐9965(2014)05‐0411‐08 许地山的学术思想与方法研究倡 曹小娟 (西安工业大学人文学院,西安710021) 摘 要: 许地山是中国文学史上著名的作家,且在宗教学、民俗学、人类学、考古学等多个学术 领域都有所建树,然而学术界对他的研究长期拘囿在文学领域,忽略了他在学术方面的成就与贡 献.文中采用文献梳理与文化研究的方法,初步廓清了许地山的学术思想与学术方法:许地山在 学术上追求“博闻强识”;在治学方法上承继了清代考证学并汲取了西方的科学精神;他立志“为 学”,提倡“政学分途”,并能与“流行学风”保持距离;分析了中国缺少“治物之学”原因与传统学术 的“社交学问”、中国现代学者的生存状态以及学术资源的匮乏的关系. 关键词: 许地山;学术思想;治学方法;学术独立精神 中图号: I207 文献标志码: A StudyonXuDishan’sAcademicThinkingandMethods CAOXiao桘juan (SchoolofHumanities,Xi’anTechnologicalUniversity,xi’an710021,China) Abstract: XuDishan,afamouswriterinthehistoryofChineseliterature,hasmaderemarkableachievementinthefieldsofreligionstudies,folklore,anthropologyandarchaeology.However,thestudiesofhimhavelongbeenlimitedtofieldofliterature,ignoringhisachievementsandcontributionintheacademicfield.Byusingthemethodsofliteraturereviewandculturestudy,thepapermakesapreliminaryclarificationofhisacademicthoughtsandmethods.XuDishanpursued“widelearningandretentivememory”academically.HisresearchmethodinheritedthetextualstudyinQingDynastyandabsorbedthewesternscientificspirit.Hewasdeterminedto“learn”,advocatedthescholarismfrompolitics,andkeptoffthe“popularacademicstyle”.Heanalyzedthereasonsforseparationfofthelackof“governancestructuresoflearning”inChina,andtherelationbetweenthetraditional“socialscience”,livingconditionsofmodernscholarsandtheshortageofacademicresources. Keywords: XUDishan;academicthinking;academicmethod;thespiritofacademicindependence 许地山是“五四”时期少有的通才学者,他对社会学、人类学、宗教学、民俗学、心理学、语言学、文学、考古学、甚至生物学都有深刻的研究.20世纪20年代许地山以小说闻名遐迩,30年代后专注于学术研究,陆续发表了枟陈那以前中观派与瑜伽派之“因明”枠、枟大中磐刻文时代管见枠等文章以及枟印度文 第34卷第5期2014年5月 西 安 工 业 大 学 学 报 JournalofXi’anTechnologicalUniversity Vol.34No.5 May2014 倡收稿日期:2014‐03‐11 基金资助:陕西省教育厅专项科研计划项目(11JK0255) 作者简介:曹小娟(1981‐),女,西安工业大学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中国现代思想史与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E‐mail:caoxiaojuanxiamen@163.com.

章学诚及其编纂理论

一、章学诚其人 章学诚(1738—1801),字实 斋,浙江会稽人。他是我国杰出的 史学理论家和方志学家。原名为 文酕、文镳,字实斋,号少岩。他是 一位学术上的多面手,既是杰出 的史学评论家,又是很有影响的 目录学家、方志学编纂和理论的 奠基者。 章学诚所生活的时代,正是“乾嘉盛世”。他出身于书香门第,青少年时有很安定的学习环境,有机会学习中国古代各类书籍。经过二十一史和其他史籍的深入学习,对史学产生了浓厚兴趣,自称“乍接于目,便似素所攻习然者”[1],显示了他在史学方面的特殊才能。自31岁起,因父亲病故,家道中落,不得不以主持书院讲学、为大官们编书、替地方政府修方志来维持家庭生计。章学诚的方志编纂理论,是他长期实践的经验总结。 章学诚从小就对中国文史有浓厚的兴趣,立志追求学问。章学诚回忆他的童年时说:“仆尚为群儿,嬉戏左右,当时闻经史大义,已私心独喜,决疑质问,间有出成人拟议外者。”[2]可见章学诚从儿童时期开始,已经在周围人的耳濡目染之下对经学和史学理论产生了很大的兴趣,并且常常能发出一些令成年人也十分惊讶与佩服的言论,早早便在经学和史学方面显示出良好的资质。在章学诚长到十五六岁时,他跟随着父亲来到了湖北应城,并从馆师学习举子业。但他内心深处对于通过科举考试从而进入官场没有兴趣,倒是对于中国史学的相关研究充满乐趣。虽然经济上并不宽裕,但他私下与妻子商量,并最终说服妻子,将所戴的金银首饰摘下换钱,并换得笔墨纸砚,雇用书吏,抄写春秋内外传,以及东周、战国时的子、史书,并且按照自己的观察与理解,将它们重新整 理组合,编纂成纪、表、志、传体裁的史书,一 共100多卷。但是他早期的这些从事史学研 究的努力尚未完成,他便因“馆师所觉,呵责 中废”。可见他在青少年读书时期,便有志于 此,主要经历也是用在历史编纂学方面的。 26岁肄业国子监。28岁在京师师从大 学士朱筠,因为朱筠的原因,从而有机会看 到许多之前难以看到的珍贵书籍,并且得到 了与当时许多学术名流交流探讨史学的机 会,在这段时间里,章学诚的学业大为长进。 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应乡试中举,翌年中 进士。曾援授国子监典籍,主讲定州定武、保 定莲池、归德文正等书院。之后进入湖广总 督毕沅幕府,协助编纂《续资治通鉴》等书。 章学诚一生都在致力于史学的编纂工 作,主修、参修各类地方史志十余部,并且撰 写了大量的志评著作。在修志的过程中,其 史学理论及编纂理论不断成熟,因其提出较 为系统的方志学理论而被梁启超称为中国 方志学的创始人。章学诚方志编纂思想的重 心有过两次大的转变,从关注方志的艺文著 录转向关注如何保存地方掌故,从企图在方 志书志部分保存掌故转向方志“志”体与掌 故分立。他创立了一套完整的修志义例,提 出了方志分立三书的主张。《方志立三书议》 可以说是章学诚所创立的方志学之精义所 在,它的提出标志着其方志理论的成熟、修 志体例的完备和方志学的建立。 二、章学诚编纂理论 章学诚编过不少地方志,著名的有《永 清县志》、《和州志》、《亳州志》和《湖北通 志》。他认为地方志的性质就是地方史乘,因 此应该用传统的史书的体例来编写。他主张 “凡欲经纪一方之文献,必立三家之学,而始 可以通古人之遗意也。仿纪传正史之体而作 志,仿律令典例之体而作掌故,仿文选文苑 之体而作文征。三书相辅而行,缺一不可,合 而为一,尤不可也。”(《方志立三书议》)章学 诚在“立三书”之外,还主张附有“丛谈”,收 藏三书以外历史所留下的各种材料,如轶 事、琐语、异闻等,从而为当世及后代人留下 尽可能多的历史档案材料。他所编修的《湖 北通志》,便是“三书”体例编纂的。根据《湖 北通志》的存目,可以大致窥见章学诚方志 编纂的体例安排:志:纪、图、表、政略、列传; 掌故:吏、户、礼、兵、刑、工六科汇编档案资 料;文征:奏议、论说、诗、赋等;丛谈:轶事、 琐语、异闻等。在方志体例上,除了上述的大 致轮廓外,章学诚从“志属信史”这一观点出 发,特置“阙访列传”和“前志列传”,他认为 志书不立阙访有十大弊病,如果“折衷群说, 稍有失中,后人无由辨正”; “未详不录,后逐 阙书”,主张凡是“名流失传,均应分别载入 阙访,以待后人参稽”。他还认为,修志者当 续前人之记载,不当毁前人之成书。主张宜 将旧志“卷帙目录,作者姓氏,录入新志艺文 考中,以备遗亡”。所谓“阙访列传”是对疑而 难决之事,录以备考,供后人参稽。旧志往往 失传,编修新志的人,又往往指斥旧志,借以 标榜,针对这一弊端,章学诚主张为前志编 一列传,历叙前代志书的纂修始末,为地方 志留一重要史料。 当时另有一派以考据家戴震为首的方 志编纂理论。他们着重考证地理沿革与方 位,主张“贵因不贵创,信载籍而不信传闻”。 他们重视史书中的材料,而轻视现实材料, 认为搜集到可靠的资料后,只要进行排比, 注明出处,编成资料汇辑就可以了。这种编 方志的方法,考据虽精详,对当时一些社会 政治经济状况却大多遗漏。针对这种理论, 章学诚提出,志书的编纂应“详近略远”、 “详今略古”、“据事直书,善否自见”,不应 只是排比材料,不言是非得失,“夫修志者, 非示观美,即将求其实用也”。他主张各类 志书,应该有各自的范围,通志、府志、州 志、县志要各有特色,不能县志合而为府 志,府志析而为县志。章学诚的方志编纂理 论,相当精辟也相当全面,是中国编辑史上 的一份珍贵遗产。 章学诚的《校雠通义》,实际上是一本关 于图书目录编纂理论的专著,其中有不少自 己的创新见解。章学诚撰该书意在“宗刘” (继承刘向、刘歆的校雠事业)、“补郑”(弥补 郑樵的不足)和“正俗”(纠正时弊),阐明大 义,梳理鉴别学术异同,让人们能够追根溯 源。他十分重视大序、小序和提要,认为这些 可以讨论群书之旨,辨明流别。章学诚主张 文献分类应随文献增长变化和学术演变而 加以改变,认为中国古代文献分类从“七略” 发展成“四部”是大势所趋的事情。他主张编 制目录时不仅要对文献分门别类地加以编 排,而且还要全面叙述著述源流。文献分类 不是谁都可以完成的,需要有专深的学问, 才能辨别学术源流。他运用道器说研究分类 原则,认为目录应能使求书者“即器而明 道”。在文献著录方面,他大力提倡采用“互 著”、 “别裁”的方法。互著即一书可分入两类 者,采用参照法;别裁即对一书中的重要篇 章进行分析著录。著录时对于同书异名者, 要详加考核,注明缘由。章学诚将目录学称 章学诚及其 编纂理论□李英珍 Mingrendang'an·名人档案18 兰台世界2012·6月上旬

排队论

5.2 排队论 排队是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常见的现象,它由两个方面构成,一是要求得到服务的顾客,二是设法给予服务的服务人员或服务机构(统称为服务员或服务台),顾客与服务台就构成一个排队系统,或称为随机服务系统。如图5.5所示。 图5.5 排队系统结构 5.2.1 排队论概述 1. 排队论研究的基本问题 随机性是排队系统的共同特性,顾客的到达间隔时间与顾客所需的服务时间中,至少有一个具有随机性。排队论研究的首要问题是系统的主要数量指标(如:系统的队长(系统中的顾客数)、顾客的等待时间和逗留时间等)的概率特性,然后进一步研究系统优化问题。与这两个问题相关联的还有系统的统计推断问题。 1) 性态问题(即数量指标的研究) 研究排队系统的性态问题就是通过研究系统的主要数量指标的瞬时性质或统计平衡下的性态来研究排队系统的基本特征。 2) 最优化问题 排队系统的最优化问题涉及排队系统的设计、控制以及系统有效性的度量,包括系统的最优设计(静态最优)和已有系统的最优运行控制(动态最优),前者是在服务系统设置之前,对未来运行的情况有所估计,确定系统的参数,使设计人员有所依据;后者是对已有的排队系统寻求最优运行策略。其内容很多,有最小费用问题,服务率的控制问题等。 3) 统计推断问题 排队系统的统计推断是通过对正在运行的排队系统多次观测、搜集数据,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对得到的资料进行加工处理,推断所观测的排队系统的概率规律,建立适当的排队模型。 2. 排队系统的基本组成及特征 实际中的排队系统是各种各样的,但从决定排队系统进程的因素看,它由3个基本部分组成:输入过程、排队规则和服务机构。由于输入过程、排队规则和服务机构的复杂多样性,可以形成各种各样的排队模型,因此在研究一个排队系统之前,有必要弄清楚这3部

辽海文化的内涵与特点研究综述

辽海文化的内涵与特点研究综述 对“辽海文化”这一概念,虽然国内很多同行对此也下过一些定义,但是往往局限于某一个方面,所以难免有些偏颇和疏漏。而且对辽海文化的内涵和特点研究也还不够深入,本文试图通过对前人的论述加以整理和归纳,从中找出其共性或者达成一定的共识,为以后辽海文化的内涵和特点深入研究奠定基础。辽宁作为经济大省地位,早就毋容置疑,不过辽宁要想成为文化大省,还需要我们大家共同的努力。通过对辽海文化深入研究,不断扩大辽海文化影响,深度发掘辽宁省的历史文化资源,从而加快建设文化强省的步伐。同时,也能为辽宁省老工业基地的复兴和“五点一线”对外开放战略顺利实施,提供智力支持和精神动力。 标签:辽海文化;内涵;特点;研究综述;文化强省;智力支持 一、辽海文化的内涵 (一)文化是什么 《辽宁文化通史》总主编曲彦斌基于“大文化”的理念“就文化的内涵和外延,提出了四个层面的概念:1.物质文化层面:指人的物质生产活动及其产品的总和,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实在的事物,如人们的衣食住行等。2.制度文化层面:指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建立的规范的自身行为和调节相互关系的准则。3.行为文化方面:指人们在长期社会交往中约定俗成的习惯和风俗,它是一种社会的、集体的行为,不是个人的随心所欲。4.精神、心理文化层面:指人们在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态,包括人们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以及由此产生的文学艺术作品”。①这种提法,在辽宁的地域文化研究领域,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作者本人也比较认同此观点,把它作为研究辽海文化的一个基本出发点。 (二)地域文化与区域文化 2007年,程琳曾给地域文化下过这样的定义:“地域文化是指生活在该地域的成员,在既定的时间、空间,由于地理环境、历史传承、社会制度,以及民俗习惯、宗教信仰等多种因素而形成的一种文化形态。”② 2012年张亚冰对地域文化与区域文化作过辨析,他认为:“地域文化与区域文化也是两个不同的命题,地域文化重在研究自然环境和历史传统,其所包含的境界是模糊的、动态的,不受国家行政区域甚至疆域的限制;区域文化论述的范围是依从于国家的行政区划,具有人为的规定性。”③ (三)辽海文化与辽河文化 2004年10月,辽宁省历史学会等单位在大连举行的学术研讨会上,对于“辽海”一词的概念,学者们大多赞同以其作为“辽河流域黄渤海以北广大地区”的代表性的区域文化符号。④此即辽海历史文化学术讨论会上,顾奎相、陈涴、董守

略论章学诚对郑樵的推崇

略论章学诚对郑樵的推崇

略论章学诚对郑樵的推崇 郑樵,生活于南北宋交界时期,后世对他的《通志》评价不高,多认为“其言绝可怪笑,以谓不足深辨,置弗论也①”。而六个多世纪后的章学诚却在其毕生心血之作《文史通义》里单列《申郑》、《释通》、《答客问》等诸篇为郑樵辩护,并大加赞赏,《申郑》篇云: 学者少见多怪,不究其发凡起例,绝识旷论,所以斟酌群言,为史学要删,而徒摘其援据之疏略,裁翦之未定者,纷纷攻击,势若不共戴天。古人复起,奚足当吹剑之一吷乎!② 目前学术界对郑樵、章学诚二者的单独研究众多,而二者的比较研究却鲜见。本文不自量力,欲就此问题稍尽绵薄之力。 一、实学之发展 郑樵生平勤于著述,自述“山林三十年,著书千卷③”,但流传下来的书很少④,关于他作 ①章学诚:《答客问上》,《文史通义》,卷五,47页 ②章学诚:《申郑》,《文史通义》,上海书店影印出版,1988年第一版,卷五,46页 ③郑樵:《上宰相书》,《夹漈遗稿》卷3,此书我用的是《四库全书》电子版,列于集部四,别集类三

《通志》的原因,如今我们只能从他仅存的几部书中略窥一二。他在《寄方礼部书》中说:又诸史家各成一代之书,而无通体。樵欲自今天子中兴,上达秦汉之前,著为一书,曰通史,寻纲法纪。呜呼!三馆四库之中,不可谓无书也,然欲有法制,可为历代有国家者之纪纲规模,实未见其作,此非有朝廷之命,樵不敢私撰也。①按郑樵作《通志》,很大一部分原因自然是贯彻其“会通之意大矣哉②”的思想(详后),但郑樵对空言的不满和对实学的推崇也是推动他作《通志》的原因。“实学”思想在郑樵的著作里多有体现: 乃若天文、地理、车舆、器服、草木、虫鱼、鸟兽之名,虽读千回万复,亦无由识也。③夫史者,国之大典也,而当职之人不知留意于宪章,徒相尚于言语,正犹当家之妇,不事饔飨,专鼓唇舌,纵然得胜,岂能肥家!④ 学者皆操穷理尽性之说,而以虚无为荣,至于实学,则置之不问。⑤ ①郑樵:《上方礼部书》,《夹漈遗稿》卷2 ②郑樵:《通志二十略》总序,中华书局,1995年第一版,1页 ③郑樵:《上方礼部书》,《夹漈遗稿》卷2 ④郑樵:《通志二十略》总序,4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