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程和产品的监视和测量程序

过程和产品的监视和测量程序
过程和产品的监视和测量程序

过程和产品的监视和测

量程序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1、目的 对质量管理体系过程进行监视和测量,以满足顾客的要求;对产品特性进行监视和测量,以验证产品要求得到满足。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对质量管理体系的过程的监视和测量:对进货、过程、最终产品、包装的监视和测量进行控制。

3、职责

3.1技质部负责产品的监视和测量的控制。

3.2技质部负责制定《原材料检验规范范》、《生产工艺文件汇编》、等。

3.3仓库负责送检,并负责检验后产品的管理。

4、工作程序

4.1过程的监视和测量

4.1.1技质部负责针对本公司产品和各个过程的特点选择适当的方法(如内部审核、过程审核、工作质量的检查活动、过程及其输出的监视和测量、过程有效的评价等),对质量管理体系各过程进行监视和测量,证实过程是具有实现预期结果的能力的。

4.1.2当过程监视和测量反映出过程未能达到预期结果时,相应部门应进行数据分析,并采取有效的纠正措施予以纠正。首先通过纠正活动使不符合要求的过程数据得到有效的处置,然后进一步采取纠正措施来消除运行中引发不合格的原因。纠正措施具体按《改进控制程序》执行。

4.1.3

在过程监视和测量或其后采取的措施中,选取适当的统计技术,如抽样检验、控制图、工序能力分析、排列图、对策表等。

4.2进货产品的监视和测量

4.2.1送检

原材料进入公司后,库管员按《标识和可追溯性的控制程序》的规定做好产品标

识,将产品放入“待检区”,填好《送检单》,送技质部检验。

4.2.2检验或验证

检验员接到《送检单》,按《原材料检验规范》中的规定项目作好检验,并做出合格与否的判定。若合格,则办理合格品入库手续;若不合格,则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处理。

过程产品的监视和测量分为自检、专检,由操作者或专职检验员根据《过程检验规范》中规定的检验方法和要求进行检验。

每位员工应对自己生产加工的产品进行自检。

4.3.2专检

对各关键工序除要求操作人员自检和做好生产记录外,还要求由专职检验员按要求进行巡检,做好检验和记录,并签署姓名和日期,做出合格与否的结论。具体过程按各工序《过程检验规范》和《不合格品控制程序》中的要求执行。

4.4最终产品的监视和测量

4.4.1检验

检验员接到《送检单》后,按《成品检验规范》中规定的检测项目、技术要求、抽样方案等进行检验,作好相关检验记录,做出合格与否的结论,还要出具《成品出厂检测报告》,签署姓名和日期。

4.4.2判别、标识与处置

检验员将检验报告单随产品送达仓库,由仓库作好标识,并分区摆放。合格品可进入后续处理和包装工序,不合格品则执行《不合格品控制程序》,由检验员通知车间返工、返修或报废。

4.5包装的监视和测量

每种产品包装前,先由成检人员进行检验,并做好《成品出厂检测报告》。然后再按包装工艺文件要求对产品进行包装。

4.6最终产品的放行

4.6.1在所有规定的过程完成以后,技质部要根据供销部合同要求出具《成品出厂检测报告》。除非顾客急需,否则在所有规定活动均已圆满完成之前,不得放行产品和交付服务。

因顾客要求而放行的特例,应考虑:

a)这类放行产品和交付服务必须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

b)这类特例并不意味着可以不满足顾客的要求。

4.6.2仓库凭盖有合格印章的检验单,接受包装完好的产品入库(填《产品入库单》)。

4.6.3产品出库时,由仓库人员开出《产品出库单》,供销部送货人员核对无误后,签字提货。

4.7.1技质部负责建立并实施产品监视和测量记录,在监视和测量记录中应清楚地表明产品是否按规定标准通过了监视和测量要求。

4.7.2技质部保存相关记录,记录应完整、明确、真实、清晰。

5、相关文件

RT-QP-02.16 《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RT/QG-03-010 《原材料检验规范》

RT/QG-03-011 《过程检验规范》

RT/QG-03-012 《成品检验规范》

RT-QP-02.10 《标识和可追溯性的控制程序》RT-QP-02.17 《改进控制程序》

6、质量记录(保存三年)

QR/15-01 《送检单》

QR/15-02 《原材料检验记录单》

QR/15-03 《过程检验记录单》

QR/15-04 《成品出厂检测报告》

QR/15-05 《原始记录检测报告》

QR/15-06 《产品出库单》

QR/15-07 《注塑监控记录表》

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

受控状态: 程 序 文 件 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 第一版 1.目的 通过对体系过程的监视和测量,以获得过程的结果符合策划的程度,使体系文件的规定要求得到有效执行,并寻求改进的机会,确保体系有效运行,满足顾客要求。 2.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顾客满意度调查、运行过程和产品的监视和测量。 3.术语 本程序采用ISO9000:2008《质量管理体系 基础和术语》和《质量手册》中的术 语及定义。 产品:指公司的最终产品。 4.职责 4.1 人力资源处负责对体系运行过程进行监视和测量,以及顾客满意度调查。 4.2 供销处负责有关顾客信息的收集、分析。 4.3 质计处负责原料、产品的检验。 4.4 生产车间化验室负责中间产品的检验,产品的初级检验。 4.5 科技处负责原料、产品质量标准收集、发布或制定,以及工艺纪律、操作法的制定。 4.6 职能处室负责对职责内的专业管理工作进行监督和检查。 4.7 精化公司负责本公司的原料、中间产品和产品的检验和测量,以及顾客满意度调查。 5.工作程序 5.0 程序图 5.1顾客满意 5.1.1 顾客信息来源、收集和分析 5.1.1.1 顾客信息来源包括:顾客投诉、与顾客直接沟通、问卷调查等。

5.1.1.2 供销处对顾客的来访、来电、来函,以及投诉和抱怨等方式反馈的信息进行汇总、整理;利用外出会议或对外联系的机会,积极与顾客沟通,了解顾客期望,并收集整理;不定期对重点客户进行走访,收集意见。 5.1.1.3 供销处将收集到的信息分析整理,将顾客反映的问题及时反馈至有关部门进行处理,并在《供销人员月末工作报表》中予以记录。 5.1.2 顾客满意度调查 5.1.2.1 人力资源处每年十二月向顾客发放《顾客满意程度调查表》,对顾客进行满意度调查。调查内容和环节包括:产品质量、销售开票、财务收款、仓库发货、司磅计量、门卫服务、售后服务,以及业务人员态度等方面。 5.1.2.2 调查范围应覆盖所有产品的顾客,在所有主要顾客档案中抽取不少于50家。 5.1.2.3 顾客满意度分为: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三个等级。 5.1.2.4 顾客满意度计算方式: 单项满意度(基本满意度、不满意度)=得票总数/实收票总数; 平均满意度(基本满意度、不满意度)=得票算术平均数/实收票算术平均数。 5.1.2.5 人力资源处对调查表进行统计分析,计算单项满意度和平均满意度等,编写《顾客满意度调查报告》,分送至公司总经理、管理者代表、分管副总经理、有关部门。 5.1.2.6 对于《顾客满意度调查报告》所提出问题和改进项目,责任部门根据《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的要求》进行分析原因,采取有效的纠正和预防措施。 5.2 过程的监视和测量 5.2.1体系运行过程的监视和测量通过各种检验验证、监督检查、对各层次质量目标实现情况的月度考核、处室和个人工作职责完成情况的自我考评,以及内部审核、管理评审等活动对体系运行过程进行监视和测量。 5.2.2 职能部门根据工作职责划分和工作标准的规定,对体系运行过程进行监控。 5.2.2.1 对过程输入的监控: (1)人力资源处通过制定有关工作规范,明确工作程序、工作标准,已达到规范作业; (2)科技处编制工艺规程、安全操作法、工艺纪律、中控指标标准,提供各类原料、产品的质量标准; (3)质计处对原料进行验收验证; (4)车间对生产过程的管理,以及对操作人员操作技能的培训。

过程的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

过程的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 (QGB/QC8.2-2011-R1) 一、目的 对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过程进行监视和测量,以验证过程实现所策划结果的能力,并确保产品的符合性。 二、适用范围 公司质量管理体系过程的监视和测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合同管理过程 2.设计和开发过程 3.采购和外包过程 4.生产过程 5.服务过程 6.管理过程 7.资源管理过程 三、职责范围 1.总师办应准确把握用户的需求,密切与用户的沟通,及时提供满 足用户要求的产品和服务。 2.总师办和工程技术部负责设计出高水平、有竞争力的产品,并对 设计造成的问题和缺陷进行统计、分析和评价,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取得的成果和效益。 3.计划供应部应确保供方评价、定点采购和满足产品的要求,供应 是否及时,统计进货检验合格率和性价比,对外包产品的进行控

制。 4.工程技术部应确保持续、稳定地提供合格产品,按相关工艺要求 进行生产,生产环境的良好率。 5.售后部应及时、准确地获取、分析和利用用户满意信息,进行持 续改进,增强用户满意。 6.各部门应确保管理的高效率和有效性。 7.设备动力室应做好设备的维护,经理/人力资源部应测量公司各岗 位人力资源的配备、各类人员能力的考核和培训。 四、过程的监视和测量 1.合同管理过程的监视和测量 1.1.项目: a)合同履行率 b)用户检验合格率 1.2.方法 a)按期履行合同数/应履行合同总数*100% b)用户一次检验合格数/用户检验总数*100% 1.3.频次 每半年检查一次以上各个项目的情况。 1.4.判定准则 是否满足策划的预期目标要求。 2.设计和开发过程的监视和测量 2.1.项目:

过程和产品的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含记录)

过程和产品的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 (ISO13485-2016) 1.0目的 对质量管理体系的各个过程及产品的特性进行监视和测量,以证实过程实现所策划的结果的能力及验证产品要求得到满足。 2.0范围 适用于过程和产品的监视和测量控制。 3.0职责 质量管理部负责过程和产品的监视和测量。 4.0程序 4.1过程的监视和测量 过程监视和测量的对象是质量管理体系的各个过程。过程监视和测量的直接作用是证实过程是否保持其实现预期结果的能力。 4.1.1过程监视方式有内部审核、管理评审、过程审核(也称工序审核),产品质量审核、过程及其输出的监视和测量(可行时)、过程有效性评价、质量分析会等。 4.1.2过程测量方法是将与质量相关的各过程根据公司质量目标进行分解,转化为本过程具体的质量目标,如生产部的交验合格率、采购物资的合格率、研发部设计输出文件的失误率等,按部门工作考核办法考核,以保证目标的完成。a)质量管理部负责使用控制图,对产品质量形成过程的关键过程进行监视和测量,对图形数据分布趋势进行分析,评价过程质量和过程实际能力之间的关系,以确定需要采取纠正或预防措施的时机;

b)当过程产品合格率低于控制下限时,质量管理部应及时发出《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处理单》,由责任部门分析原因(包括人员、设备、原材料、工艺规范、生产环境及检验等方面),采取相应的纠正或纠正措施,并跟踪验证实施效果。 4.2产品的监视和测量 产品监视和测量的对象是产品特性,这种监视和测量应依据策划的安排和形成文件的程序在产品实现过程的适当阶段(如进货、半成品及成品)进行。对产品特性监视和测量的目的,是为了验证所提供的产品是否已满足要求。 4.2.1研发部负责编制进货、半成品及成品检验规程,明确检验方式、检验项目、抽样方案、检测方法、判别依据和使用的检验工具和设备等。 4.2.2采购物资的监视和测量 依据采购物资分类明细表和采购物资技术要求,编写《进货验证规程》,确 定检验项目、检验数量等,对于无检测手段的采购物资,可通过供方检测报告、公司样品试用等方式进行。对于所有的进货物资,必须检验合格方可入库。4.2.2.1对采购的物资,由库房保管员核对送货单,确认物资品名、规格、数量、包装无损后,做出待检标识或放入待检区域并报质量管理部检验。 4.2.2.2检验员按《进货验证规程》进行检验,并填写《进货检验记录》。 4.2.2.3库房管理员根据检验员的合格结论,办理入库手续。 4.2.2.4检验不合格时,检验员在物资上贴上不合格标签或放入不合格区,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处理。 4.2.2.5紧急放行 a)当生产急需来不及检验,在可追溯的前提下,由生产部填写《紧急放行申请单》报总经理批准后,一联自存,一联交质量管理部,一联交库房;

产品的监视和测量程序

产品的监视和测量程序 序号版本修订日期条款修订内容修订者1 1.02002.7.15全文编写 编写:

目的: 1.1.为坚持包括采购原材料、外协加工的零部件以及自制半成品的质量符合要求,并按时、按量的配合生产工作。 1.2.为了防止库存零件发生质量变异而导致成品质量不合格,以及为防止不合格零件流出厂外。 范畴: 2.1.凡是生产所需的各种原材料、外协加工的零部件以及自制半成品、成品,在进货、加工制造出货时均适用本程序。 定义:无 4.流程: 4.1.进货 流程 分包商交货责任单位 分包商 有关讲明表单 [检验记录] [材料保证书] 仓库收货仓库 进货检验质保部 《搬运、储存、包装、、 防护和交付操纵程序》 [进货检验流转单] [进货检验指导书] [进货检验记录报 告] Y N 入库 仓库 《搬运、储存、包装、、 防护和交付操纵程序》 SQE 质保部 《不合格品操纵程序》 [产品拒收及跟踪单] 不合格品处理纠正措施

首件检验生产制造部开机,操作职员、设备、模[首检单] 具、作业条件、环境等更 Y SQE 质保部 《纠正与预防措施操纵 程序》 4.2.过程 流程 生产开始 责任单位有关讲明 生产制造部《生产治理程序》 《过程操纵程序》 表单 N 换时生产出的第一件产品 Y 自检 生产制造部 N 巡检 Y 移至下一个工位或入库 N N 质保部 生产制造部《搬运、储存、包装、防护 仓库和交付操纵程序》 [过程检验记录 表] [零部件不合格 统计表] 不合格品处理 N质保部《不合格品操纵程序》 纠正与预防措施生产制造部《纠正与预防措施操纵程 序》

否超过规定 质保部 Y 4.3.出货 流程 生产完毕 责任单位 生产制造部 有关讲明 《生产治理程序》 表单 《成品检验作业指导 [总成检验记录表] 成品 检验 入库 出货通知 安排出货 N 不合格 处理 质保部 质保部 仓库 仓库 书》 [零部件不合格统计 表] 《不合格品操纵程序》 《搬运、储存、包装、 防护和交付操纵程 序》 《搬运、储存、包装、 防护和交付操纵程 序》 储存期限是 [ 自检报告 ] 或客户 指定的表单 出 货 检验 Y 出货 N 质保部 仓库 《搬运、储存、包装、 防护和交付操纵程 序》

过程和产品的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

Process and product of monitoring and measurement control Procedure 过程和产品的监视测量控制程序 1.目的 对产品的监视和测量活动进行控制,确保对产品监视和测量的结果的正确性,流转或交付使用的产品符合规定质量要求。 2.适用范围

适用于产品实现全过程对产品的监视和测量,包括进货检验、过程检验、出厂检验。 3.职责 3.1 质量部负责产品检验规程的制定。 3.2质量部负责产品监视和测量活动的实施,建立并保存记录。 3.3 生产部负责对产品实现过程的监视和自检 3.4厂长、技术部、质量部负责紧急放行的审核与批准。 4.过程活动 4.1 产品监视和测量的总要求 4.1.1总要求 a) 质量部负责(必要时生产部配合),对具体的产品,依据其产品标准和规定产品特性的设计文件编制产品检验规程,确定检测控制点、检测项目、检测方法、判定依据和使用的测量设备。关键过程,出厂检验应编制检验指导书。 b) 检验控制点包括:进货检验,工艺文件规定的检验控制点,关键过程、特殊过程作业指导书规定的检验控制点,装配测试、出厂检验检验指导书或检验表格规定的检验内容等。 c) 产品的监视和测量活动必须按检验规程进行,严格对照产品标准,设计文件、工艺规程等技术文件的要求,对产品质量的符合性做出科学、客观的判定结论。用于产品监视和测量的设备应符合《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的相关规定。 d)质量部负责对工艺纪律的执行情况进行监视,在检验控制点对产品实施测量,对不同检验状态的产品按《标识和可追溯性控制程序》的相关规定进行标识、放置。对经检验不合格的产品或过程制品,严格执行《不合格品控制程序》的相关规定。 e) 供销、生产和操作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对作业过程进行监视、对产品实现过程进行自检、互检。在检验人员对产品进行检验时,支持和配合检验人员的工作。 f) 负责产品监视和测量的检验人员,必须在技能、经验或培训方面取得相应的资格。 g)检验规程的更改,应执行《文件控制程序》 4.1.2 记录建立及保存 按《记录控制程序》的要求建立和保存产品监视和测量的记录。检验记录应符合以下方面的要求: a)包括检验项目、标准或设计要求、检验结果和检验结论等内容。当检验项目有量值要求时,应在要求栏中描述规定的量值、在检测结果栏内填写实测量值。 b) 符合《记录控制程序》的要求。

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

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

1目的 为了规范公司监视和测量过程,确保公司产品实现过程处于受控状态,并按照既定策划要求进行,以保证产品实现过程各阶段质量目标的实现,保证产品质量和交货期,满足客户的要求。 2范围 适用于公司产品实现各阶段质量目标达成所涉及的所有过程。 3职责 3.1总经理负责公司总目标的批准及监视和测量过程资源的配置。 3.2公司战略规划小组负责公司总目标达成的归口管理及监视和测量过程的监督管理。 3.3质量目标责任部门负责单一目标达成监视和测量过程的监督管理。 3.4质量目标分解责任部门负责公司分解目标的达成。 4工作程序 4.1公司总目标 4.1.1公司总目标内容确认 公司战略领导小组根据战略定位、市场需求、内部资源等情况,确定公司年度总目标,设定目标时间为每年12月份,总目标包括以下模块:

4.1.2公司总目标指标确定 公司战略领导小组根据公司上一年度总目标完成情况确认下一年度总目标,具体指标参照使用《公司质量目标分解表》。 4.1.3公司总目标监视和测量 公司战略领导小组按月(部分按季度/年)收集公司质量总目标月度完成情况,由各责任部门将相关监视和测量的结果汇报给战略领导小组,由战略领导小组对各责任部门进行评价,并将评价结果反馈给总经理批准。

4.2质量目标分解 4.2.1分解质量目标内容确认 战略规划小组根据公司总目标按照目标模块对相关目标项进行分解,部分目标由相关分解责任部门共同负责该项目标项,监视及测量监督工作由目标项责任部门负责,具体参照下表,例如:产品不良数量分解项,责任部门为质量部,分解质量部门包括设计部、工艺部、采购部、生产部、质量部,按具体分解要求进行目标项分解,具体参见《公司质量目标分解表》。

1、过程与产品的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

过 程 与 产 品 的 监 视 和 测 量 制 程 序 批准:审核:编写: 2014年7月10日发布2014年7月10日实施

1.目的: 对产品实现的必须之过程进行监视与测量,以确保满足客户的要求;对产品特性进行监视和测量,以验证产品要求得到满足。对公司管理体系的过程进行监视和测量,以证实过程实现所策划的结果之能力,特制定本程序。 2.范围: 适用于对产品实现过程持续满足其预定目标的能力进行确认;对生产所用原材料,生产的半成品和成品进行监视和测量,以及对管理体系的运行过程进行监视和测量。 3.职责 3.1品保课负责对产品过程监视和测量的归口管理; 3.2总经办负责对体系运行过程进行监视和测量; 3.3各部门负责本部门负责的过程的监视和测量。 4.定义: 4.1三不政策:不接受不良品,不制造不良品,不传递不良品 5.流程图: 6. 流程说明:

6.1 总则: 6.1.1 为了确保管理体系具备实现策划时预期结果的能力,保证管理体系不偏离文件的规定,最终 满足客户要求,各部门采用适宜的方法,对本部门负责的体系过程进行监视,并适时进行测量,当未能达到所策划的结果时,应采取适当的纠正和预防措施,以确保产品和过程的符合性。 6.1.2 需进行监视和测量的管理体系过程包括:管理过程、产品实现过程和相关的支持过程,在 对过程进行监视和测量时,应根据过程的特点,采用内部审核、日常监督、检查、定期评审、考核评价等方法进行监视,对于可以用测量方法进行测量的过程参数或过程结果进行测量,以确定量值。 6.2 主要过程的监视和测量 6.2.1与客户有关的过程 正确理解并确定客户的需求,密切与客户进行沟通,及时提供满足客户要求的产品和服务,使客户满意。 1)业务部负责对合同履行或完成情况的检查和统计; 2)业务部负责与客户沟通的质量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 3)业务部对客户满意度的测量和统计分析等。 6.2.2 设计和研发过程 设计、研发出高技术水平、低费效比、有竞争力的产品,满足客户需求,并为采购和生产服务提供正确的信息。 1)研发部组织对设计和研发进行设计评审; 2)对采购、生产、服务及客户使用中发现的由于设计造成的质量问题的分析和评价; 3)业务部对同类产品的水平、市场占有率的比较和评价。 6.2.3采购过程 确保采购产品质量满足要求、价格合理、供货及时。 1)品保课对原材料进公司后的进料检验合格率即批退率进行统计分析; 2)生管课对“供应商物料延迟供应率”进行统计分析;并对仓库的库存量、周转情况进行统计分析; 3) 采购负责对采购产品的价格和服务进行统计和分析。

产品的监视和测量程序

目的: 1.1.为坚持包括采购原材料、外协加工的零部件以及自制半成品的质量符合要求,并按时、按量的配合生产工作。 1.2.为了防止库存零件发生质量变异而导致成品质量不合格,以及为防止不合格零件流出厂外。 范畴: 2.1.凡是生产所需的各种原材料、外协加工的零部件以及自制半成品、成品,在进货、加工制造出货时均适用本程序。 定义:无 4. 流程:

5. 内容: 5.1. 分包商交货 5.1.1.分包商按采购订单上的规格、数量如期交货,并附带[检验记录]和[材料保证书](格式由分包商自定)等有关检验记录及测试报告。 5.1.2.若交货批次的材料和前批相同时则[材料保证书]和性能测试报告能够不必提出。 5.2.仓库收货:分包商在“待检区域”卸货,由仓库治理员负责按照[送货单]进行数量、规格的清点和确认无误后,填写[进货检验流转单]交由质保部进货检验员验收。 5.3. 进货检验 5.3.1.进货检验员按照[进货检验指导书]规定的内容进行检验,所测量的数据记录在[进货检验记录报告],并判定合格与否。计数值的抽样打算,允收规范为零缺陷。 5.3.2.进货检验的验收可采纳下列一种或一种以上的方法: 进货检验及测试判定。 第二或第三方实地审核结果。 提供材料/零件经第三方实验室测试认证报告。 分包商提供的质保书或相应的证明文件。 5.3.3.进货检验的抽检频率按照[抽样打算]实施,若抽样的样本数N>5时,按规定的抽样数量检测,并选取5个具有代表性的测量值(该5个测量值须能涵盖最大值和最小值),记录在[进货检验记录报告]内,该计数值抽样打算的允收规范必须为零缺陷。

5.3.4.任何未经质保部验收合格的产品及原材料,禁止任何部门私自取用生产。 5.3.5.图纸上明确有重要安全标识的产品,违禁检验合格和批准前禁止流入现场生产。 5.3. 6.质保部判定合格后在[进货检验流转单]上签认,并按照《产品标识与可追溯性操纵程序》(TSP 7.9)在货品标识卡上盖合格章作为入库依据。 5.3.7.因生产所需进料检验未验证合格先放行使用的产品,须在材料标识卡上盖[未验使用]章,以便今后发觉咨询题可进行追溯;检验员须在[进货 检验记录报告]上盖红色[未验使用]章。 5.3.8.按照《进货免检规定》(WI-8.6-004)对部分材料/零部件可实施免检。 5.4. 入库 5.4.1.质保部将验收合格原材料或零部件的[进货检验流转单]交给仓库作为入库依据。 5.4.2.仓库治理员按照《搬运、储存、包装、防护和交付操纵程序》(T SP7.11)办理入库手续。 5.5.不合格品处理:进货检验员抽样中检测出一个不合格品即判定批量不合格,并通知采购部供应商质量工程师(以下简称SQE),由SQE通知分包商将不合格品领回,并按照《不合格品操纵程序》(TSP8.8)处理。 5.6.纠正措施:质保部判定批量不合格时须按照《纠正与预防措施操纵程序》(TSP8.11)填写[咨询题报告及解决](以下简称PRR)通知SQE,由SQE要求分包商提出改善措施,并进行跟踪确认。 5.7.进货质量统计分析:质保部将每月的[进货检验流转单]提交至SQE,由SQE统计进货检验不合格率,并填写[分包商质量统计表],作为对分包商平常考核的依据。 5.8.生产开始:按照《生产治理程序》(TSP7.6)进行生产,并按照《过程操纵程序》(TSP7.5)进行过程操纵。 5.9.首末件检验

过程和产品的监视和测量

8.3.1目的 对产品实现必须的过程能力进行监控和测量,以确保满足顾客的要求;对产品特 性进行监控和测量,以验证产品要求得到满足。 8.3.2适用范围 适用于产品实现过程、产品特性的监控和测量。 8.3.3职责 8.3.3.1质量部负责编制、组织实施有关检验计划、检验作业指导书和/或形成文件的程序, 进行产品实现全过程及产品特性的监控和测量。 8.3.3.2产品设计部门负责提供检验和试验用的产品图样和有关验收检验标准或规则。 8.3.3.3生产部工艺部门负责识别需要进行监控和测量的实现过程。 8.3.3.4其它部门负责配合过程和产品的监控和测量的实施。 8.3.4控制要求 8.3.4.1过程的监控和测量 a)质量管理体系包括与管理活动、资源提供、产品实现和测量等有关的过程。公司制定 了程序文件和支持性文件,对每一过程明确了输入、输出、活动及相关的资源, 并要求过程的输出能够满足其预定的目标。与质量相关的各过程应根据公司总目 标进行分解,转化为本过程具体的质量目标,如生产部的工序产品合格率、采购 部采购产品的合格率、综合计划部的发货率及产品的社会返修率(SCR值)等。 为保证目标的顺利完成,需进行相应的监控和测量。 b)各部门根据程序文件和支持性文件,对相应的过程采取调查、评审、统计技术等方法 进行监视和测量,证实过程是否保持其实现预期结果的能力。 c)在对过程的监视或测量中发现过程未能达到策划的结果(或过程不具备达到所策划结 果的能力),负责监视或测量部门应及时提出纠正/纠正措施,定出责任部门,要

求其分析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措施,并验证实施效果,以确保过程结果的符合性。 8.3.4.2产品的监控和测量 公司制定并实施《产品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以确保采购物资及最终产品满足规 定的质量要求,保证未经检验和不合格的产品不投入使用、加工和出厂。 a)进货检验和试验 i)产品设计部门编制进货物资的验收规则,提供检验和试验用的产品图样等。 ii)质检部门按采购物资进货验收规则和程序以及抽样检查规定,根据物资的图样、验收标准等资料对采购物资进行验证,以保证未经检验合格的物资不投入使用。 iii)对因生产急需来不及检验而需紧急放行时,应按《紧急放行管理办法》规定,经授权人批准后,在产品上标以明确的紧急放行标识并作好记录,以保证一旦发现不符 合规定要求时能立即追回或更换。 iv)对于需要在“生产中进行试验”才能判定的进货物资做出“试用”标识,按《在生产过程中进行试验》的规定进行。 v)采购物资的验证方式可包括检验、测量、观察、工艺验证、提供合格证明文件等方式,但应在相应的采购文件中做出规定。 b)半成品的监视和测量 i)有首件检验规定的工序,每班开始生产或更换产品品种或调整工艺后生产的首件产品, 经操作者自检合格后,由检验员根据相应的作业指导书进行检验,填写“首检记 录”;如不合格应要求找出原因重新生产,直至首检合格,质检主管/处长确认后 才能批量生产。 ii)根据产品图样、作业指导书等资料及有关验收及检验标准严格进行过程的产品质量检验和试验。 iii)按规定要求做好首检、巡检及完工检,实施自检、互检、专检相结合,以对制造过程

监视和测量装置控制程序正式版

Through the joint creation of clear rules, the establishment of common values, strengthen the code of conduct in individual learning, realize the value contribution to the organization.监视和测量装置控制程序 正式版

监视和测量装置控制程序正式版 下载提示:此管理制度资料适用于通过共同创造,促进集体发展的明文规则,建立共同的价值观、培 养团队精神、加强个人学习方面的行为准则,实现对自我,对组织的价值贡献。文档可以直接使用, 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 1 目的 为了对本矿监视和测量装置进行校准、维护和管理,以确保监测结果的准确度与精确度,特制定本程序。 2 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本矿管理体系范围内所有以证实职业健康安全是否符合规定要求的监视和测量装置的控制和管理。 3 术语和定义 本程序引用管理手册中的相关术语。 4 职责 4.1企管科是监视和测量装置的主控部

门,负责监视和测量装置的配置、建档、统计、组织外委校准等管理工作。 4.2各单位负责本单位监视和测量装置的日常管理及维修保养。 5 工作程序 5.1监视和测量装置的配置 5.1.1各使用部门依据测量要求及所需的精度,选择适宜的监视和测量装置,填写《监视测量装置配置申请表》,交企管科对其所需的装置进行确认,以确保该装置的测量能力与测量要求相一致。 5.1.2企管科将各部门的《监视测量装置配置申请表》进行汇总,报机电副矿长批准后交供应科制定采购计划或内部调剂。

过程的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

过程的监视和测量 控制程序 S10.1 版本号:2 编号:SKT-C-S10.1 编制:年月日 审核:年月日 批准:年月日 受控状态: 年月日发布年月日起实施

过程的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 1目的 证实过程实现所策划结果的能力,采取适当措施,确保过程符合要求。 2 范围 适用于公司产品质量形成全过程。 3 职责 3.1 总经理领导质量管理体系过程的监视和测量工作。 3.2 管理者代表具体组织体系过程监视和测量工作。 3.3 各职能部门按照有关文件规定的职责、权限实施与部门专业(业务)管理有关的过程的监视和测量。 3.4 技术质量部是过程监视和测量的主管部门,除承担本部门的“监视和测量的控制”职责外,还负有对其他部门进行监督、检查职责。 4 程序流程图(见本程序最后一页) 5 程序 5.1 总经理负责对质量管理体系进行策划,对管理评审进行策划,配置必要的资源,负责批准有关部门编制的质量策划输出文件,批准管理评审报告。 监测依据:《管理评审控制程序》 5.2 管理者代表负责内部质量体系审核的策划,实施与监测对管理评审所需输入汇总资料的审定,并报总经理批准。 监测依据:《管理评审控制程序》、《内部质量体系审核控制程序》 5.3 技术质量部负责对产品监视和测量过程进行控制;负责监视和测量设备的控制;负责对过程进行日常的监视和测量。 5.3.1 对生产现场直接影响产品质量的诸因素(人、机、料、法、环)的日常监测由现场检验员负责。 5.3.2 技术质量部负责监视和测量设备检定、校准、台帐的建立和工装的检验检定。 5.3.3 技术质量部负责对生产过程的监视测量。 监测依据:《产品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监视和测量设备控制程序》、《内部质量体系审核控制程序》、《纠正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5.4 各部门按照有关程序文件的要求,按时开展各自专业管理及检查活动,对发现的问题提出处理意见,并对有关的整改,纠正活动实施监视、测量控制并保存有关记录。 5.4.1 技术质量部负责新产品实现的策划、开发、持续改进和工艺主管工作,对生产现场的技术问题进行协调处理及检查考核,并保存相关记录。 监测依据:《持续改进控制程序》、《文件控制程序》、《产品防护控制程序》《产品标识和可追溯性程序》 5.4.2 市场部负责对顾客服务进行策划、顾客满意情况的收集、分析、传递及跟踪,负责与产品有关要求(合同草案)的评审,并保存相关记录。 监测依据:《顾客满意控制程序》 5.4.3 物流部负责原材料等物资的采购控制,确保采购物资符合技术要求;会同技术质量部对供方的质量保证能力及所供原材料等物资的质量、符合性、服务、价格等进行评价,建立合格供方名单,并保存有关记录。 监测依据:《采购控制程序》 5.4.4 生产部负责生产现场的日常管理,对生产现场的管理工作进行计划、组织、协调、检查、考核,确保生产现场、工作环境达到规定要求,并保存有关记录。 监测依据:《生产过程控制程序》、《设备、工装和环境控制程序》 5.4.5 行政部负责人力资源管理、职责权限落实和人员培训工作。

过程和产品的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

1目的 采用适宜的方法对本公司质量管理体系过程进行监视和测量,以证实过程实现所策划的结果的能力,对产品的实现过程进行监视和测量,以验证产品要求已得到满足。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对质量管理体系过程特别是产品实现持续满足其预定目的的能力进行确认,对销售成品进行监视和测量。 3 职责 3.1 行政部负责组织对本公司质量管理体系过程的监视和测量; 3.2销售部负责对产品销售过程服务质量的监视和测量; 4 工作程序 4.1 过程的监视和测量 4.1.1过程持续满足预定目的的能力,是指过程实现产品并使其满足要求的本领。本公司对质量管理体系过程主要采用管理评审、内部审核、数据分析等方法进行监视和测量。以上监视和测量方法均有相关控制程序和规定。 4.1.2 产品销售过程的监视和测量 4.1.2.1销售部根据合同的要求,对产品销售合同的执行过程进行检查,当出现特殊情况,不能按计划执行时,负责协调、采取相应的措施。当本部门不能协调时应速报行政部,以确保合同顺利完成; 4.1.2.2行政部负责供方的监督检查,负责对产品质量的检查; 4.1.2.3销售部对对数据分布趋势分析,明确过程质量和过程实际能力之间的关系,以确定需要采取纠正或预防措施的时机; 4.1.2.4当产品销售过程合格率低于控制下限时,销售部应及时发出,确定出现责任的环节, 并对工作人员、供方、各类制度规程及检验等方面分析原因并采取的相应措施。当需要采取改进措施时,销售部制定相应的改进计划,同时向行政部备案, 管理者代表负责跟踪验证实施效果。 4.1.2.5单一部门不能解决的质量问题,或由于公司外部协作原因造成的质量问题,由总经理负责协调解决,管理者代表负责跟踪验证实施效果。 4.2责任部门应对过程监视和测量的数据进行分析,及时发现问题,识别改进的机会,并将分析的结果报行政部。 4.3 行政部根据有关监视和测量的信息,针对存在的问题,责成责任部门按《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的要求,对纠正和预防措施进行控制。

监视和测量管理程序

1 .目的: 对监视和监视和测量装置进行有效的控制,保证其测量精度、准确性,满 足测量量值的溯源性,使之满足计量确认体系之要求 ?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检验、测量和试验装置及生产设备配用仪表的控制 3. 相关文件 3.1测量系统分析管理程序 3.2记录管理程序 3.3实验室管理程序 3.4测量系统分析参考手册 4. 职责 4.1质检部是监视和测量装置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根据技术要求、质量特性 等方面的要求,在过程设计时,选择满足要求的监视和测量装置,并负责监视 和测量装置的周期检定和测量系统分析。 4.2供销部负责监视和测量装置的采购、贮存和发放。 4.3生产车间负责生产现场用监视和测量装置的正确使用、保养和维护。 5. 工作描述 5.1配置、采购与验收: 5.1.1质检部计量检定人员根据《控制计划》提出配置要求,填写《监视和测量 装置配置申请表》,报总工审核,总经理批准后由供销部实施采购;对原有监视 和测量装置损坏的,由使用部门提出配置要求。 5.1.2采购的监视和测量装置应有 MC 标识,量值应有溯源性(检定证书)、合格 证、使用操作手册、技术资料、保修卡和保修期限、维修联络方式以及设备编 号(本身编号),生产日期等。 5.1.3质检部计量检定人员要对上述参数验收, 验收合格后送检定单位检定。检 定合格后经供销部办理入库手续;质检部计量检定人员负责对其编号、建立台 帐;检定不合格的,由供销部退还供货单位。 5.1.4质检部计量检定人员负责新监视和测量装置使用与操作培训工作, 生产车 间工艺人员负责考核, 使之真正能达到预期的计量特性。 5.2在用监视和测量装置的控制: 5.2.1质检部计量检定人员负责建立台帐和编制周期检定计划, 监视和测量装置 在经检定或校验后,并在台帐登记后,方能发放使用。 5.2.2为确保监测测量有效,满足测量量值的朔源性,公司应对监视和测量装置 实施以下管理措施: DX/QP23-B.0 DX/QP02-B.0 DX/QP24-B.0 MSA

过程和产品的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doc

1.目的 对产品的监视和测量活动进行控制,确保对产品监视和测量的结果的正确性,流转或交付使用的产品符合规定质量要求。 2.适用范围 适用于产品实现全过程对产品的监视和测量,包括进货检验、过程检验、出厂检验。 3.职责 3.1 质量部负责产品检验规程的制定。

3.2质量部负责产品监视和测量活动的实施,建立并保存记录。 3.3 生产部负责对产品实现过程的监视和自检 3.4厂长、技术部、质量部负责紧急放行的审核与批准。 4.过程活动 4.1 产品监视和测量的总要求 4.1.1总要求 a) 质量部负责(必要时生产部配合),对具体的产品,依据其产品标准和规定产品特性的设计文件编制产品检验规程,确定检测控制点、检测项目、检测方法、判定依据和使用的测量设备。关键过程,出厂检验应编制检验指导书。 b) 检验控制点包括:进货检验,工艺文件规定的检验控制点,关键过程、特殊过程作业指导书规定的检验控制点,装配测试、出厂检验检验指导书或检验表格规定的检验内容等。 c) 产品的监视和测量活动必须按检验规程进行,严格对照产品标准,设计文件、工艺规程等技术文件的要求,对产品质量的符合性做出科学、客观的判定结论。用于产品监视和测量的设备应符合《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的相关规定。 d)质量部负责对工艺纪律的执行情况进行监视,在检验控制点对产品实施测量,对不同检验状态的产品按《标识和可追溯性控制程序》的相关规定进行标识、放置。对经检验不合格的产品或过程制品,严格执行《不合格品控制程序》的相关规定。 e) 供销、生产和操作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对作业过程进行监视、对产品实现过程进行自检、互检。在检验人员对产品进行检验时,支持和配合检验人员的工作。 f) 负责产品监视和测量的检验人员,必须在技能、经验或培训方面取得相应的资格。 g)检验规程的更改,应执行《文件控制程序》 4.1.2 记录建立及保存 按《记录控制程序》的要求建立和保存产品监视和测量的记录。检验记录应符合以下方面的要求: a)包括检验项目、标准或设计要求、检验结果和检验结论等内容。当检验项目有量值要求时,应在要求栏中描述规定的量值、在检测结果栏内填写实测量值。 b) 符合《记录控制程序》的要求。 c)适用时,应记录检验依据、测量设备和环境条件等相关内容。 4.2 来料检验 a)对于各种外购产品件,由生产部门仓管核实进货数量、规格、型号、和检查外观包装情况。 b)生产部仓管根据来料情况填写《送检单》,检验员根据相关检验规程进行检验,建立检验记录,

环境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

控制程序 生效日期2018-03-24 页次2/3 环境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 编制部门:质量管理部 编制: 审核: 会签部门:行政与人力资源 会签: 批准: 修订记录: No 章节号修订摘要修订人修订日期 备注:如本修订记录页不够,可另加修订的记录页面。 1 目的

控制程序 生效日期2018-03-24 页次2/3 对可能具有重大环境影响运行的关键特性进行例行监测和测量,以实现对环境影响的有效控制。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对环境绩效有关的运行控制监控和管理。 3 权责 3.1 安委会负责联络具备资质的监测机构对公司污水、废气、厂界噪声进行定期监测。 3.2 质量管理部负责公司内部环境绩效检查和督促实施。 4 定义 无 5 程序 5.1 污水、废气、噪音的监测 5.1.1 质量管理部根据环评批复要求及结合国家、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制定公司《污染物排放标准》。 5.1.2 安委会定期联络具备资质的监测机构对公司污水、废气、噪音排放进行监测,并将监测结果报告递交质量管理部。质量管理部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若发现各项监测数据超出公司《污染物排放标准》时,应立即督促安委会进行整改,具体按《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执行。 5.2 环境目标、指标及管理方案执行情况的检查 5.2.1 由质量管理部组织相关部门对目标、指标及管理方案执行完成情况进行全面检查,检查结果记录于《目标、指标及管理方案执行情况检查表》,应立即督促有关部门进行整改,具体按《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执行。 5.3 法律、法规遵循情况的监督检查 5.3.1 质量管理部在每次管理评审前对公司适用的环境法律、法规的遵循情况、三废监测结果进行检查与评价,评价结果记录于《法律法规要求评价表》。当出现不符合情况时,按照《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进行处理。 6 相关文件

过程的监视和测量程序

过程的监视和测量程序 1 目的 对质量管理体系所有过程的执行情况进行监视和测量,以证实过程实现所策划的结果的能力。 2 范围 适用于对质量管理体系所有过程的执行情况进行监视和测量。 3 职责 3.1 管理者代表负责组织有关部门对质量管理体系所有过程的执行情况进行监视和测量(包括生产现场工艺纪律检查)。 3.2 技术部负责组织多方论证小组对所有新的制造过程进行过程研究。 3.3 生产车间负责实施控制计划和过程流程图,保持制造过程能力。 3.4 技术部负责按检测数据绘制控制图,并进行过程能力分析。 3.5 各责任部门负责实施纠正措施,管理者代表和技术部分别负责跟踪验证。 4 程序 4.1 质量管理体系过程的监视和测量 4.1.1 过程监测的范围 过程监测的范围涉及质量管理体系的所有过程,包括: a) 管理过程; b) 产品实现过程; c) 支持过程。 4.1.2 过程监测的内容 4.1.2.1 过程监测是对质量管理体系所有过程的执行情况进行监视和测量,以确定过程能力是否能满足策划的要求。 4.1.2.2 过程能力包括: a) 管理过程能力:主要是本公司质量手册第4章和第5章中各过程的能力,如文件控制 情况,记录控制情况,管理职能的实施情况,质量方针目标的实施情况,管理评审的实施情况等; b) 产品实现过程能力:主要是本公司质量手册第7章中各过程的能力,如产品生产过程 策划的实施情况,产品要求识别、评审及与顾客沟通的实施情况,过程设计开发的实施情况,采购控制的实施情况,生产与服务(包括设备保证、工艺保证和人员保证)的实施情况,监测装置控制实施情况等; c) 支持过程能力:主要是本公司质量手册第6章和第8章中各过程的能力,如资源提供 与控制(包括人力资源、设备和工作环境)的实施情况,监视测量(包括顾客满意、内部审核、产品监测)的实施情况,不合格品控制的实施情况,数据分析的实施情况,改进(包括持续改进和纠正与预防措施)的实施情况等。 4.1.3 过程监测的责任部门、方法、时机和要求 4.1.3.1管理者代表负责按《内部审核程序》和《管理评审程序》规定的时机和要求组织实施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对质量体系全过程(包括各个子过程)的执行情况集中进行监视和测量,并作好相应记录。 4.1.3.2 管理者代表负责组织按《质量手册》、《程序文件》和三级文件规定的要求对质量管理体系过程(包括各个子过程和质量方针、质量目标)的执行情况进行不定期检查,每季度对各职能部门至少抽查一次,并填写《过程监测记录》。对发现的一般问题,要求有关人员立即纠正。对发现的比较严重的问题应开具《纠正/预防措施报告》,交有关责任部门分析原因、采取措施,管理者代表进行跟踪验证。 4.2 制造过程的监视和测量 4.2.1 工艺纪律检查

监视和测量程序

监视和测量控控制程序 1 目的和适用范围 1.1 对产品实现必须的过程进行监视和测量,以确保满足顾客的要求,对产品特性进行监视和测量,以验证产品要求得到满足。 1.2 本程序适用于本公司所生产产品的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的监视和测量。 2 术语 无 3 职责 3.1 质检部负责原材料、中间半成品、成品的检验和试验工作。 3.2 生产部负责配合中间半成品的监视和测量工作。 4 工作流程 4.1 进货产品的监视与测量 4.1.1 对购进的原材料,采购员要校对物料品名、规格型号、数量,包装、质量报告或质量证明书等内容,开具报检单报质检员检验验收,合格则入库,不合格品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处理。 4.1.2 质检员应保存好原材料检测记录和供方的质量报告或质量证明书等相关资料。4.2 过程产品的监视和测量 4.2.1每道工序完工后生产人员应执行自检,合格后才能报专职质检员检验,专检合格的产品才能转入下道工序。 4.2.2 自检或专检不合格的产品应严格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处理。 4.2.3公司规定:自检要作好相关记录,专检必须作好相应的检验验收记录,以证明产品的符合性。 4.3 成品的监视和测量 4.3.1根据换热器及水箱的相关标准的要求,公司应对所规定的项目进行检测,同时应按图纸及相关技术协议、合同的要求对其尺寸、外观进行检查,只有经检验合格的产品才能包装出厂,质检员应保存所有检验合格的证据。 4.3.2经检验不合格时应严格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处理,并保持相关记录。 4.3.3不合格品放行,经顾客评审批准,否则在所有规定活动均已圆满完成之前,不得放行和交付使用,因顾客批准而放行的特例,应考虑这类产品符合法律法规要求,而且还要满足顾客需要。 4.3.4最终的不合格品放行应得到高管层批准,销售技术部负责跟踪服务,并保持产品

过程的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

1 目的 按程序对管理体系的运行情况进行监视和测量,及时发现并纠正体系运行中存在的不符合,确保各项生产、经营管理活动符合管理体系的要求。 2 范围 本程序规定了集团部室过程的监视、测量及纠正控制的要点及方法。 本程序适用于集团部室管理体系运行及质量、环境、安全与职业健康、能源等管理过程和绩效的监视和测量的控制。 3 术语 监视:对所开展的工作进行监督和检查,进行定性的管理,保证各类工作能够按照规定的要求进行。 测量:对管理体系过程的目标指标等进行定量测量,以判别管理工作的结果是否满足要求,各类目标指标是否得到有效的控制,管理体系是否持续、有效运行。 4 职责与权限 4.1分管领导主持所分管专业的监视和测量工作,并对所分管部门的工作质量进行考核。 4.2企管部是过程的监视和测量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相关程序的制定、修订并组织实施。 4.2.1负责组织集团管理体系运行过程和目标的监视和测量,并向总裁、管理者代表汇报。 4.2.2负责对集团各部室的工作动态进行监视。 4.3各部室负责分管专业内的过程和目标的监视和测量。 4.3.1生产运行部负责生产运行、产品质量、能源管理过程和目标的监视和测量。 4.3.2安全环保部负责安全与职业健康、环境保护管理过程和目标的监视和测量。 4.3.3计划管理部负责集团经营目标的监视和测量,同时每日监视和测量集团的主要生产运营点,并向总裁报告。 4.4二级集团(公司)

4.4.1负责制定本单位《过程的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及年度监视和测量计划并组织实施。 4.4.2负责对本单位内部生产运行产品质量、安全与职业健康、环境保护、能源等管理过程和目标进行监视和测量。 5 管理流程及要求 5.1集团级监视和测量 5.1.1集团监视和测量流程图 5.1.2监视和测量的策划 各部门每年初(一般在元月份)对本职责范围的监视和测量进行策划、制定监视、测量计划并执行。分清哪些要监视,哪些要测量,哪些既要监视又要测量。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