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输组织学重点

运输组织学重点
运输组织学重点

1.运输组织学:研究交通工具在公路运输网络上的流动,实现人或物的迅速、安全、经济、方便和准时运输,创造空间效用和时间效用的科学。

2.公路运输的功能:“通过”运输和“送达”或“集散”功能。

3.公路运输业的性质:第三产业的流通部门,是生产过程的继续。

4.运输产品组合:客运系列:短途、中途、长途、干线、支线、国际航线;

货运系列:短途、中途、长途、整车、零单、集装箱、“五定班列”、快运专列、冷藏运输。

5.提高运输产品质量的运输组织措施:①安全质量②服务质量③品牌效益④价格水平⑤运行质量⑥作业质量⑦设备质量⑧管理质量。

6.运输节点:功能:衔接功能、信息功能、管理功能。类型:转运型、储存型、流通型。

7. 运输合理化的要素:运输距离、运输环节、运输工具、运输时间、运输费用。

8.运输效率的评价指标:时间、行程、速度、载质量。

9.公路客运的五要素:流量、流向、流时、流距、结构。

10.基本旅客运输术语:班次、客运量、旅客周转量、运输工作量、平均运距、人均出行次数、人均出行距离、行车路单。

11.关于快速客运的含义:公路快速客运:是依托高等级公路、采用现代化的先进技术、结构合理的高档营运车辆,采用科学的组织管理手段,以一流的服务实现旅客安全、快捷、舒适的到达目的地的现代化的公路客运服务形式。包括高速客运和主干线快速客运两种经营方式。

高速客运:是指以高速公路里程在200公里以上或高速公路占线路营运里程的70%以上主要营运线路,以高档车辆为技术依托、采用集约化客运班线经营方式,按照航空式服务标准,承诺优质服务的快速直达旅客运输服务方式。

快速客运:是指在二级以上主干线公路上,使用高档营运车型,实行集约化经营、具有一定的发车密度,途中不上下旅客并承诺优质服务的直达客运班线经营方式。

12.快速客运的系统要素:发达的售票系统、便利的疏导系统、标准规范的服务体系。

13.客车运行方式:定线运行方式、大循环运行方式、小循环运行方式。

14.客运商务作业:包括客票发售工作、行包运送工作、候车室服务工作、组织乘车及发车、接车以及信息工作等内容。

15.货物运输业务组织方法:货主直接托运制和运输承包发运制。货主直接运输制是指由货主与掌握运输工具的运输企业直接发生托运与承运关系的运输业务组织体制。运输承包发运制是指货主与运输承包人发生托运与承运关系,并由承运人组织实现货物运输过程的运输业务组织体制。

16.货物运输术语:运次、货物周转量、货运量、运输工作量、运输一致性、运输批量、运输频率。

17.车站货运工作可分为发送工作(受理托运、组织装车、核算制票)、途中工作、到达工作。

18.零担货物运输车辆组织形式:①固定式零担车(直达零担班车,中转零担班车,.沿途零担班车)②非固定式零担车。

19.运输生产计划:需求量计划,车辆计划,车辆运用计划。

20. 甩挂运输的组织形式:一线两点甩挂运输、循环甩挂作业、驮背运输。

21.运输决策要解决的问题:在运输、库存和服务水平之间寻求恰当的平衡。

22.运输线路类型:往复式行驶线路、环形式行驶线路、汇集时行驶线路。

23.运输方式选择的影响因素:运输方式服务性能、货主需求特性、市场变化情况、库存成本。

24.公路运输分为:直达运输、干线运输和短距离集散运输。

25.交通可以通俗理解为交互同性或交叉通行,强调的是:交通工具和人的流动,核心功能:

保障主动通行的流畅性;运输可理解为载运输送,强调:旅客货物的转移,核心功能:保障被动位移的可实现性。

26.公路运输营运管理业务通常划分为运程管理和站场管理两部分

27.道路运输系统的构成:道路、场站设施、运输工具、道路运输对象。

28.运输组织发展趋势:1)运输的集约化;2)运输的标准化;3)运输的信息化;4)运输的智能化;5)运输的绿色化。

29.运输的基本功能:货物位移功能、货物临时存储功能、信息传递功能。

30.运输的经济原理:规模经济原理、距离经济原理、时间经济原理。

31.运输的组织原理:连接性原理、平行性原理、协调性原理、均衡性原理。

32.运输产品由核心产品、形式产品和延伸产品三个基本层次组成。三者共同特点:①非实物性;②不可分离性;③差异性;④不可存储性;⑤较强的可替代性;⑥缺乏所有权。

33.现代运输产品三维特性:空间性(社会对运输的实质要求)、时间性(附加要求)、数量性(企业利益源泉)。

34.拖挂运输可分为定挂和甩挂(单式甩挂和复式甩挂)两种。

35.汽车按载运功能可分为:载客汽车、载货汽车、特种车、牵引车和挂车。

36.道路货运系统组成:货运市场、服务客体、经营主体、管理手段。

37.双班运输适用于:短期和突击性、临时性的任务以及完成长途干线的直达运输。

38.零担货物采取制度:随时受理制、预先审批制、日历承运制。

39.中转作业组织方式:落地法、坐车法、过车法。

40.零担车一般分为固定式(直达、中转、沿途)和非固定式两种。

41.组织零担运输的基本要求:安全、经济、迅速、方便。

42.货物运输业务可分为货主直接托运制、运输承包发运制。

43.公路快速客运:高速客运和主干线快速客运。

44.班次:完成包括售票、检票、运送、到达等运输环节在内的运输过程的完整循环

45.客运量:每完成一次运输过程所运旅客的人数。

46.对于一个点来说,没有周转量产生,运量的作用也不一样。

47.运输工具分类:1)仅提供动力不具有装载货物容器的运输工具;2)没动力仅提供货物容器的从动运输工具;3)都提供的独立运输工具。

48.车辆时间利用指标:①完好率.②工作率(基本指标).③平均每日出车时间.④出车时间利用系数.⑤昼夜时间利用系数。

49.车辆行程利用指标:①总行程.②行程利用率(基本指标)。

50.车辆载质量和载质量利用指标:①吨位利用率(基本指标).②实载率.

51.运送速度不是车辆速度利用指标,是反映运送服务质量的综合性指标。

52.基本运输过程是指直接组织旅客或货物,从起运地到到达地完成其空间位移的生产活动,是构成运输过程的主体。

53.发送工作由受理托运、组织装车、核算制票组成。

54.运输过程内容:①运输准备过程;②基本运输过程;③辅助运输过程;④运输服务过程.

了解:

1.运输业的特点:(1)运输具有实现货物空间位移的功能,本身并不创造实物产品(2)运输属于工农业生产的派生需求(3)公共性与强管制性(4)资本密集性(5)国际性与大系统性(6)需求的快变性与供给的慢变性(7)产业内部的替代性

2.运输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①运输业是生产过程在流通领域内的继续②运输是连接产销、沟通城市的纽带③运输是加速社会再生产和促进社会再生产连续不断进行的前提条件④

运输是保证市场供应、满足生产建设、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基本条件。

3.公路运输的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

(1)现状—公路运输服务方式和经营主体日益呈现出多样化趋势:①服务形式多样化②经营主体多元化③经营方式单车化。

(2)道路运输的发展趋势:①随着高速公路由单线向跨区域和全国网络的发展,道路快速客货运业务发展方兴未艾。②随着全国高速公路网络的形成和WTO的加入,促使道路运输企业按照规模化要求建立集约化的运输企业③道路货运业将纳入物流服务业发展的系统中,更强调在专业化原则上的合作,包括不同运输方式之间的合作以及与服务对象的合作。④在经营管理方面,许多运输企业都建立并运用了运输信息管理系统,在发达国家已普遍采用了车辆运行动态监控系统以及车辆运行自动记录仪⑤运输组织方式按生产力水平分层发展。在道路通行条件好、客货流量大的道路上,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建立规模化、集约化经营的运输企业,在车辆配置上,充分考虑使用强度的影响及运输服务质量的要求,而在其他道路上,仍然延续着现行的运输组织方式。⑥逐步加强运输规划,使道路建设及运输场站设施的配置与客货流规律更好的协调起来,同时还根据效率与效益原则,把运输服务向纵深推进。

4.营运计划指标体系:

公路运输企业的营运指标分为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两大类;一般由7个系统指标组成:①运输生产指标②运输安全质量指标③车辆技术指标④车辆运用效率指标⑤劳动工资指标⑥技术经济指标(或定额)⑦运输财务成本指标。

5.运输与现代物流的关系:①运输是物流系统中的功能要素②物流系统功能要素的核心是运输③运输是实现物流目的的手段④物流是相对运输的超越⑤实现物流合理化的关键是运输

⑥运输与物流活动中其他环节的关系

6.运输产品组合:客运系列:短途、中途、长途、干线、支线、国际航线;

货运系列:短途、中途、长途、整车、零单、集装箱、“五定班列”、快运专列、冷藏运输。

7.提高运输产品质量的运输组织措施:①安全质量②服务质量③品牌效益④价格水平⑤运行质量⑥作业质量⑦设备质量⑧管理质量。

8.旅客运输的基本特点:①旅客具有较强的自主性②客流流量和流向变化的随机性较大,运输价格弹性也较大③旅客运输需求的时空不均衡④旅客运输在准确性、安全性、可靠性和方便性上的要求远比货运严格

9.旅客运输的组织原则:①保证旅客运输安全②不断提高旅客运输服务质量③提高旅客运输的经济效益④发展各种运输方式的联合运输。

10.我国公路客运组织的基本特点:①全力发展汽车公共客运②投资主体多元化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参与的客运经营活动③大型载客汽车为主要载运工具的道路客运业④长短结合、以短为主的道路客运发展方针。

11.客流的分布特点:①在相当长一个时间内,旅客运量持续增长,并且客运量增长超过工农业总产值、国民收入、人均消费水平增长速度,客运弹性系数大于1。②在较长时期内,客流地区之间分布不均衡性将逐渐缓和。③各种运输方式平均运距的变化趋势。④客运比重结构呈不同变化趋势。⑤时间上具有强烈的季节性和往返方向较货流平衡。

12.道路客运业务种类与方式:①按旅客出行目的分:生产(工作)性客运、生活性(消费性)客运;②按发送区域分:城市客运、城间客运;③按经营服务形式分:汽车班车客运、汽车包车客运。

13.计费里程:是指核算运杂费的里程,从数值上讲,计费里程和实际里程在多数情况相等;个别情况下不同;实际里程也可能大于或小于计费里程。值得注意的是:实际里程是企业考核车辆的重要指标;而计费里程只用作计算运杂费。

计费重量:计费重量主要用于核算运费,而实际重量主要用于检查货运质量。

14.车辆类型的选择:

(1)专用汽车与通用汽车的选择问题:实际运距小于等值运距时,使用专用汽车;实际运距大于等值运距时,使用通用汽车。

(2)定挂运输与单车运输的选择问题:实际运距小于等值运距时,使用单车运输;实际运距大于等值运距时,使用定挂运输。

(3)甩挂运输与单车运输的选择问题:实际运距小于等值运距时,使用甩挂运输;实际运距大于等值运距时,使用单车运输。

15.运输系统的现代化发展趋势:1)由单一的运输系统结构转向多种运输方式联合运输的系统结构;2)建立专用运输系统;3)向托盘化与集装箱化方向发展;4)开发新的交通系统。

16.车辆生产率分析结论(关于装卸时间):①当装卸时间越长时,车辆小时生产率下降,当装卸时间趋于无穷大时,车辆小时生产率趋于零;②当装卸时间=0时,车辆小时生产率达最大;

③要提高车辆小时生产率,就要缩短每次的装卸时间和减少作业次数,短途运输更是如此;

④缩短装卸作业停歇时间和减少装卸作业次数,关键在改善装卸工作组织和努力实现装卸机械化。

17.平均吨位(营运车)=总车吨位/营运车日

平均吨位(工作车)=∑(车吨日×工作率)/∑(营运车日×工作率)

平均吨位(行驶车)=∑(车吨日×工作率×车日行程)/∑(营运车日×工作率×车日行程)

平均吨位(重驶车)=∑(车吨日×工作率×车日行程×β)/∑(营运车日×工作率×车日行程×β)18.等值运距的原理:专用车辆与通用车辆的生产率或成本相等时的运距称为等值运距。当实际运距小于生产率等值运距时,专用汽车的生产率高于通用汽车生产率,适宜采用专用汽车;否则应采用通用汽车。

简答:

1.交通与运输的区别:(1)交通可以通俗的理解为“交互通行”或“交叉通行”,是指行人,各类交通工具流动的过程,由此构成的流动整体称为交通:①交通强调的是交通工具和人的流动,而与交通工具上所载运的人员、物资的多少、有无没有关系。②交通概念的主题意义在于“主动通行”,重在强调借助五种运输方式实现所连接对象的流通,其核心功能在于保障主动通行的流畅性。(2)运输可以通俗的理解为“载运输送”,是指依赖运输工具实现人与物的位移过程,被运送的人或物统称为旅客或货物:①运输强调的是运输工具所运载的旅客或货物实现位置的转移,而不强调采用何种运输工具②运输概念的主题意义在于“被动位移”,重在强调借助五种运输方式实现对所运输对象的位移,其核心功能在于保障被动位移的可实现性。

2.营运管理的内容与任务:

(1)运程管理的内容与任务:内容:实行“五位一体”管理办法(①营运车辆运行的整条线路路权②运输线路经营权③营运车辆运行动态控制④营运车辆运行中的后勤服务保障⑤营运车辆驾乘人员管理)任务:确保运输全过程的安全和高效率(①稳定保持公路设施和运输车辆等运输装备的技术状况和完好程度②建立健全完善的营运网络系统,能借助现代通信手段对营运车辆的运行状态进行有效的监控③建立一支熟悉营运业务的职工队伍)。(2)场站管理的内容与任务:内容:(①受理运输业务,负责旅客、货物集散衔接②进行运力运量的平衡,确定运输组织形式,合理调配调度车辆③协调与旅客、货主的关系,捕捉运输市场需求信息④负责营业收入结算和解缴⑤处理客货运输商务事故与赔偿)任务:(①合理组织旅客、货物集散与衔接②合理调配调度车辆,提高运输效率③协调与旅客、货主的良好关系④作好营业收入结算与解缴以及处理好客货运输商务事故与赔偿)。

3.传统运输或物流系统中的运输的不同: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①两者的劳动对象不同:一

般传统意义上的运输是指人或物的空间位移,既包括货运也包括客运。而物流中的运输仅仅是物品在供应地与需求地之间的实体运送,不包括人员的空间位移②两者的工作范围不同:一般传统意义上的运输主要指流通领域的运输,不包括生产领域的运输,而物流中的运输作为物流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包括流通领域的运输,还包括生产领域的运输。

4.运输与配送关系:运输是两点间货物的输送,而配送是一点对多点的货物运输过程。因此,配送是相对于干线运输而言的,从狭义上讲,货物运输分为干线部分的运输和支线部分的配送,从工厂仓库到配送中心的批量货物的空间位移称为运输,从配送中心向最终用户之间的多品种、小批量货物的空间位移称为配送。

5.运输经济原理:

(1)规模经济原理:是指随着一次运输装运量的增加,每单位重量的货物的固定运输成本的逐步下降,运量越大,每单位重量货物分摊的成本越低,形成规模效益。

(2)距离经济原理:是指同一种运输方式每单位距离的运输成本随着距离的增加而分摊的成本逐渐减少。

(3)时间经济原理:是指实现物品运输时间经济的本质要求,表现在运输时间的节约能使物品在其流通的权限时间内,以较快的速度进入消费领域,实现物品的价值。

6.运输组织原理:

(1)运输组织的连续性原理:指在运输过程中的各个生产环节、各项作业之间,在时间上能够紧密的衔接和连续的进行,不发生各种不合理的中断现象。

(2)运输组织的平行性原理:是指运输过程的各个生产环节,各项作业之间在时间上尽可能平行的进行。

(3)运输组织的协调性原理:是指运输过程各个环节、各项作业之间,在生产能力上应保持适当的比例关系。

(4)运输组织的均衡性原理:是指在运输过程的各个环节、各项作业之间,在相同的单位时间内,完成大致相等的工作量或稳步递增,使车队、车站、车间的作业量能保持相对的稳定,不出现时松时紧、前松后紧的不正常现象。

7.道路运输网的构成:①是由公路和场站等固定基础设施组成的道路运输基础网络②是道路运输运营网络(它是由道路运输线路、道路运输移动设备等组成的服务网络及附着于其上的以企业诚信、品牌和成功营销组成的道路客运关系网络共同组成)③是由各种道路运输资源信息组成的道路运输信息资源网络。

8.不合理运输及表现形式:①与运输方向有关的不合理运输(对流运输、倒流运输);②与运输距离有关的不合理运输(迂回运输、过远运输);③与运量有关的不合理运输(重复运输、无效运输、返程或起程空驶);④与运力有关的不合理运输.(弃水走陆运输,运距与运输工具的经济里程不匹配的运输,货运量与运力不匹配的运输,运输组织形式与托运不相匹配的运输.)

9.运输合理化的途径与措施:①提高运输工具的实载率;②采取减少动力投入,增加运输能力的有效途径;③发展社会化的运输体系;④开展中短距离铁路公路分流,有条件的选择“以公代铁”运输;⑤尽量发展直达运输;⑥配载运输;⑦发展特殊运输技术和运输工具;⑧通过流通加工,使运输合理化。

10.运输效率的评价指标:时间、行程、速度、载质量。

(1)车辆时间利用指标:①完好率.②工作率(基本指标).③平均每日出车时间.④出车时间利用系数.⑤昼夜时间利用系数。(2)车辆速度利用指标:①平均车日行程②技术速度③营运速度(3)车辆行程利用指标:①总行程.②行程利用率(基本指标)。(4)车辆载质量和载质量利用指标:①吨位利用率(基本指标).②实载率.

11.车辆载质量和载质量利用指标:

(1)吨位利用率=自载换算周转量/重车吨位公里=自载换算周转量/有载行程吨位公里=自载换算周转量/∑(有载行程×核定吨位)

(2)实载率=自载换算周转量/总行程吨位公里=自载换算周转量/∑(总行程×核定吨位)

A.对于一辆车或车辆核定吨位相同时:实载率=吨位利用率×行程利用率

B. 对于多辆车或车辆核定吨位不相同时:实载率≈吨位利用率×行程利用率

12.影响车辆生产率的因素分析:

(1)运输效率与车辆数、吨位大小以及车辆的运用水平有关,车辆数多、吨位大、车辆运用水平高,运输效率就高;由于计算期一经固定,车辆情况不会有很大的变化,因此,车辆生产率主要与运输效率有关。

(2)车辆生产率与车辆运用效率指标成正比关系(除装卸停歇时间);要提高他们的任何一个,车辆生产率均可获得提高,但其影响的幅度不同,工作率是最为基本的指标;托运率和实载率对运输效率和成本的影响最为显著;相对的讲,速度利用指标影响较小。

13.中转作业组织方式:(1)落地法:落地法是指将到达车辆上的零担货物全部卸下入库,按方向或到达站在货位上进行集结,然后重新配装组织成新的零担车。特点分析:①方便易行,车辆载重量和容积利用率较高,但装卸作业量大,作业速度慢,仓库和场地的占用面积也很大。②组织中转作业时,应尽量减少落地货物的数量。③落地法可为各个中转站所采用。(2)坐车法:坐车法是指将到达车辆上运往前方同一到站且中转数量较多或卸车困难的那部分核心货物留在车上,把其余到达站的货物全部卸下,然后在到达车辆上加装与核心货物同一到站的货物组成一个新的零担车。特点分析:①该方法由于核心货物不用卸车,减少了作业量,加快了中转作业速度,节约了装卸劳动力和货位;②但留在车上的核心货物装载情况和数量不易检查和清点,在加载货物较多时也难免发生卸车和捣载等附加作业。③条件成熟应逐步推行这种方法。(3)过车法:过车法是指当几辆零担车同时到站进行中转作业时,将车内部分中转零担货物由一辆车向另一辆车上直接换装,而不卸到车站的货位上;组织过车时,可以向空车上过,也可以向留有核心货物的重车上过。特点分析:①该方法运用了平行作业的原理,在完成卸车作业的同时也完成了另辆车的装车作业,减少了零担货物的装卸作业量,提高了装卸效率,加快了中转速度;②但对于到发车辆的时间衔接要求较高,容易受外部条件的干扰而影响计划的完成。③条件成熟时应逐步推行这种方法。

14.双班运输的经济性:双班运输的经济性很不理想,因而组织的合理性就成了经济效益高低的关键所在;要提高或改善双班运输的经济性,只有综合考虑车辆生产率、劳动生产率、单位成本等因素才能收到理想的效果。双班运输合理性主要表现在:充分发挥车辆的运用水平;从企业内部挖掘潜力解决司机不足问题;不增加投资或少增加投资。双班运输适用于:短期和突击性、临时性的任务以及完成长途干线的直达运输。

15.拖挂运输的经济性分析:主要优点:①有利于大幅度提高汽车生产率;②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③有利于大幅度降低运输成本;④拖挂运输适宜与一些先进的车辆运行方式结合使用;⑤有利于减少车辆数,减少公害,保护环境。主要缺点:①技术速度相对下降,出车时间系数下降,车辆装卸停歇时间增加;②牵引性能差,换挡频繁,操纵工作量大,驾驶员易疲劳;③车辆运行稳定性差。

16.大吨位车辆的使用:在使用大吨位车辆时,要提高效率,前提条件是:大吨位车辆的工作率、车日行程、行程利用率均应大于或等于小吨位车辆的各个效率指标,否则应采用小吨位车辆开展拖挂运输。

17.甩挂运输的基本原理:甩挂运输是从出车利用时间角度出发,运用了平行作业的原理,它使汽车运行和甩下挂车装卸作业平行进行,也即利用汽车列车返回的运行时间完成甩下挂车的装卸作业或换装作业,其结果使原来整个汽车列车的停歇时间缩短为主车的装卸时间和甩挂时间,加速了车辆周转,从而提高了运输效率。

开展甩挂运输的基本条件:①汽车列车装卸停歇时间>主车装卸作业时间+甩挂作业时间;

②汽车列车运行间隔>甩下挂车的装卸作业时间③挂车在完成装卸作业后的待挂时间不宜过长。

18.影响运输效率的因素:(一)影响运输效率的定性因素:①社会经济条件;②运输条件;

③组织技术条件;④道路条件;⑤气候条件。(二)影响运输效率的定量因素:时间、速度、行程、载重、拖挂[运输效率=f(时间、速度、行程、载重、拖挂)]。

19.开展拖挂运输的理由:①拖挂运输是世界汽车货运发展的主要趋势;②在其他车辆运用指标不变的条件下,提高车辆核定吨位,增加车辆载质量是提高车辆生产率的有效途径;

③大吨位车辆在增加载质量同时,车辆轴载荷逐渐受到各方面的限制,限制了大吨位车辆的使用;④研究表明,车辆轴载荷每增加一倍,对道路损坏程度将为它的6倍;⑤道路条件的改善,汽车剩余功率的客观存在,增加载质量更为合理的途径是开展拖挂运输。

20.传统运输分类:按运送对象分为旅客运输和货物运输;按服务形式分为公共运输、自有运输和合同运输;按服务区域分为城市运输和城间运输;按运输方式分为公路、铁路、水路、航空、管道运输;按运输目的:通勤运输、通学运输、公务运输、旅游运输、生活运输;按距离分为长途和短途;按服务性质分为营业性和非营业性。

21.运输系统要素:硬件系统(运输基础设施、运输设备)、软件系统(运输行政管理组织、运输生产经营组织)。

22.零担运输的重要性:1)生活资料的运输主要靠其实现;2)是货物运输的发展方向;3)使整车货运的重要补充;4)是旅客运输的配套与延伸服务。

计算:

1. 主挂合计周转量=日历天数×营运年数×工作率×平均车日行程×里程利用率×平均吨位×吨(座)位利用率×1/(1-托运率)

主车完成周转量=日历天数×营运年数×工作率×平均车日行程×里程利用率×平均吨位×吨(座)位利用率

∵总车公里=日历天数×营运年数×工作率×平均车日行程

载运系数=里程利用率×平均吨位×吨(座)位利用率×1/1-托运率

∴运输效率=总车公里×载运系数

类推:单车期产量=日历天数×工作率×平均车日行程×里程利用率×平均吨位×吨(座)位利用率×1/1-托运率

单吨期产量=日历天数×工作率×平均车日行程×里程利用率×吨(座)位利用率×1/(1-托运率)。

2.车辆生产率指营运车辆在运输过程中的运输效率.周转量计算:计划法,统计法。

统计法计算.周转量=∑(运量×运距) 单车产量=周转量/平均营运车数(每辆车完成的周转量) 车吨产量=周转量/平均总吨位(每一吨位完成的周转量).

按计划算法计算周转量.

主挂合计周转量=营运车数×日历天数×工作率×平均车日行程×行程利用率×平均吨位×吨位利用率×1/(1-拖运率)

单车产量(周转量)=日历天数×工作率×平均车日行程×行程利用率×平均吨位×吨位利用率×1/(1-拖运率)

车吨产量(周转量)=日历天数×工作率×平均车日行程×行程利用率×吨位利用率×1/(1-拖运率) 3.整车货物运输如系多点装卸,按全程合计最大载质量计算货物周转量计收运费。最大载质量不足车辆额定吨位的,按车辆的额定吨位计算货物周转量计收运费。

4. 平均营运车辆数=计划期内营运车日数/计划期内日历天数

平均营运车总吨位数=计划期内营运车辆总车吨日数/计划期内日历天数

平均吨位=计划期内营运总车吨位日数/计划期内营运车日

5.甩挂运输与定挂运输的效率比较:

(1)半挂甩挂运输方式:由牵引车和半挂车组成的汽车列车在装卸地只进行摘挂作业,挂车的装卸作业与行驶过程同时进行。运输效率=运输吨位/运输时间=运输重量/(运输距离/行驶速度+摘挂时间)

(2)全挂甩挂运输方式:由载货主车和全挂车组成的汽车列车在装卸地进行载货主车的装卸作业和摘挂作业,全挂车的装卸作业与行驶过程同时进行。运输效率=运输吨位/运输时间=运输重量/(运输距离/行驶速度+运输重量×装卸时间定额+摘挂时间)

(3)定挂甩挂运输方式:由载货主车和全挂车组成的定挂汽车列车只在装卸地进行载货主车与挂车的装卸作业。运输效率=运输吨位/运输时间=运输重量/(运输距离/行驶速度+运输重量×装卸时间定额)

结论:半挂甩挂比全挂甩挂与定挂运输有较好的运输效率。

6.发收车点的确定(1)“就近周车”法

(2)往复式行驶线路:①如往复式行驶线路上的俩个作业点为一装一卸,此时有唯一的发车点和收车点,不存在选择问题②如往复式行驶线路上的俩个作业点均有装卸作业:a.如果作业量相等,则就近发车,就近收车。b.如果作业量不相等,则向运量大的店点发车(3)“一点装多点卸”:各卸车点到车场的距离分别减去该卸车点到装车点的距离为最小点可作为最后回场的收车点(4)“多点卸一点装“:行驶线路发车间的确定:各装车点到车场的距离分别减去该装车点到卸车点的距离为最小点,可作为第一装车点。(5)“多点装多点卸“:向”调车里程“最小的点发车,调车里程=出场空驶+回场空驶-第一个装车点到最后一个卸车点的距离。

7.重空车流表线路调整(课设内容)。

3、真真的心,想你;美美的意,恋你;暖暖的怀,抱你;甜甜的笑,给你;痴痴的眼,看你;深深的夜,梦你;满满的情,宠你;久久的我,爱你!

4、不管从什么时候开始,重要的是开始以后不要停止;不管在什么时候结束,重要的是结束以后不要后悔。爱情来了,你还在犹豫么?

5、美女,我注意你好久啦,就是不知道怎么表白。我翻来覆去,思来想去,最终想到一个大胆的办法,我要俘虏你的心,让你爱上我。爱上了吗?

6、对你的爱意,早已飞过万水千山,飞到你眼前,请你睁开眼,仔细看认真听,我的眼睛为你明亮,我的嗓音为你歌唱,来吧,让我们一起舞动爱情之歌!

7、爱你没商量,你的眼睛眨一下,我就死去,你的眼睛再眨一下,我就活过来,你的眼睛不停地眨来眨去,于是我便死去活来!

8、因为深爱,找不到词汇诠释,因为深爱,找不到言语概括,因为深爱,只能发条短信,轻声说一声“我爱你”,这不是三个字,而是一辈子!

9、我对你的心是鲜啤酒,清澈甘冽;我对你的情是葡萄酒,味美甘甜;我对你的爱是刀烧酒,热情浓烈;醉倒在怀,无限爱恋。

10、人生短短几十年,不要给自己留下了什么遗憾,想笑就笑,想哭就哭,该爱的时候就去爱,无谓压抑自己。人生的苦闷有二,一是欲望没有被满足,二是它得到了满足。

11、一片琼花天庭落,万里江山披银河,冰凌也有相思苦,写意窗花含泪说,昙花一现夜梦短,早有晨光盼春歌。想你,我的心会和你一起启程,祈祷每一个黎明。

12、戒指好比爱情,戴在手上,也是戴在心上;伤在心上,便也伤在手上。不敢碰的,是那心里的伤;不愿摘的,是那难舍的爱。

13、在追求爱情的列车上,透过车窗,可以欣赏到许多优美的景色,但是,请不要留恋,因为终点站才是真正的目的地。但愿我能够成为你永远的终点站!

14、爱一个人真的好难,让我欢喜让我忧!如果不让我去爱你的话,我会更难受,更彷徨。所以为了我自己,我还是爱着你吧!

15、诚挚的微笑,每一次心跳,或许寂然无声,却胜过虚幻的海誓山盟;真情的碰撞,灵魂的契合,或许不够浪漫,却胜过无数的真情告白。

16、此时此刻我又想起了你,想你的感觉是一种酸酸的痛!不能打电话告诉你,只想用文字亲亲你!记住爱你的人始终是我!

17、爱你一万年,夸张!爱你五千年,无望!爱你一千年,荒唐!爱你一百年,太长!接连爱你七十年,只要我身体健康,就是我的强项!

18、如果不爱你,不会为你守着誓言,如果不爱你,不会承受一切的罪恶感,如果不爱你,不会因你而绽放幸福的光彩。

19、一个犀利并朦胧眼神,传递心中纠结情感,我们的距离愈近或愈远。发条简朴并低调的信息,尽享真情互动,指尖点点,送你的却是心中真情满满。

20、上帝给了我这份缘,所以我每天都在天堂。生活里因为有了爱,所以我身边幸福弥漫。日子里面有了你,所以天天我都很美。

运输组织学复习提纲

2011年1月 《运输组织学》 复习要求及考试时间 1.考试时间:17周五 2.考试形式:闭卷;2h 3.考试题型:①概念题(10分)②填空题(15分)③简述题(35分)④计算题(20分)⑤论述题(20分) 第一章绪论 一、交通运输的概念 交通是运输和邮电的总称。运输是人和物借助交通工具的载运,产生有目的的空间位移。邮电则是邮政和电信的总称,邮政是信件和包裹的传递,电信是语言、符号和图象的传输。 交通(Communication)指人员的往来、货物的交流和信息的传递。 交通发展的方向: 1.要求更高的速度; 2.更方便、可靠、舒适的服务; 3.低能耗、无公害、清洁化的运输; 4.满足小批量、“零库存”和全球生产体系的需要; 二、运输组织学原理 运输组织是在运输企业的生产和经营实践中发展起来的关于运输资源合理配置和利用的理论和技术,是研究如何合理配置输资源,实现少投入、多产出的管理技术经济学。 ★研究角度 1.从载运工具运用的角度,有车辆和船舶的货物配载问题,有特殊货物运输条件的确定和安全运输问题; 2.从运输港站工作的角度,有运输动力、线路、作业站台、仓库货位和装卸机械等设备配置问题与运输技术作业流程的组织管理问题; 3.从运输网络运用和管理的角度,有交通流的组织调整和动态监控、确保系统安全、畅通和交通高效有序的问题; 4.从运输企业生产和经营的角度看,有运输市场调查、客流和货流组织以及运输产品设计的问题,运输设备综合运用和运输生产过程优化组织的问题; 5.从整个综合运输系统的角度看,有各种运输方式的布局和运输协作配合问题等。 以上包括了规划、基础设施建设、运营组织等环节 三、运输生产的流程再造内涵是什么? 四、客货运输组织流程 第二章现代运输方式及选择 1.综合运输、联合运输、多式联运的含义。 2.综合运输与多式联运的区别与联系。 3.合理化运输的含义 4.影响合理化运输的因素、不合理运输的主要表现形式以及实现 合理化运输的措施

《运输组织学》复习题.doc

《运输组织学》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调车作业计划:是规定车列如何解体、编组、取送、甩挂等作业的具体行动计划,调车工作应根据调车作业计划进行。 2、列车运行图:是全路组织列车运行的基础。它规定各次列车占用区间的程序,列车在车站的到发或通过时刻,列车在区间的运行时间,列车在车站的停站时间及机车交路等。 3、机车交路:指机车担当运输任务的固定周转区段,即机车从机务段所在段到折反段所在站之间往返运行的线路区段。 4、车列集结时间:从组成某一去向出发列车的第一组货车进入调车场之时起,至组成该车列的最后一组货车进入调车场之时止,为车列的集结过程,这过程的延续时间,称为车列集结时间。 5、追踪列车间隔时间:在自动闭塞区段,追踪运行列车之间的最小间隔时间,称为追踪列车间隔时间 6、铁路通过能力:在采用一定类型的机车车辆和一定的行车组织方法条件下,铁路区段的各 种固定设备,在单位时间内(通常指一昼夜)所能通过的最多列车数或对数。 7、技术计划:是为了完成月度货物运输计划而制定的机车车辆运用计划。 8、尾部牵出线编组能力:在既有技术设备、作业组织方法及调车机台数条件下,调车场尾部牵出线一昼夜能编组的货物列车数或车辆数。 二.单项选择 1、铁路线以()划分为区段。D A、编组站 B、区段站 C、中间站 D、技术站 2、编制阶段计划推算出发列车车流,是按()货车集结过程确定的。D A、到发场 B、到达场 C、直通场 D、调车场 3、在平行运行图上,当区间均等时,摘挂列车扣除系数等于()。 C A、停站次数 B、停站次数—1 C、停站次数+1 D停站次数+2 4、推送调车法是车辆在调动过程中()的调车方法。B A、摘车 B、不摘车 C、连挂 D、制动 5、直达列车是指至少通过一个()不进行改编作业的列车。 C A、技术站 B、区段站 C、编组站 D、货运站 6、全路运用车分为() A A、重车和空车 B、管内工作车、移交(重)车和空车 C、接运重车、交出重车和空车 D、使用车、交出重车和空车 三.填空 1、为保证技术站解体、编组作业的均衡性,铺画运行线时应注意各方向()列车和()列车,交错到开。改编无改编中转 2、增设会让站,可以缩短()长度、缩小()周期,从而达到()的目的。限制区间运行图提高通过能力 3、分组列车组织形式有()和()。不固定车组重量分组列车固定车组重量分组列车 4、货场配置图型可分为()、()和()三类。尽头式通过式混合式 四、多项选择题 1、按区间正线数目的不同,运行图可分为()运行图。ABC A、单线 B、双线 C、单双线 D、追踪 E、连发 2、单线半自动闭塞区段,某中间站只有2条到发线(包括正线在内)时,同一时间内车站允许最多列车的会车方式是()CD A、一列通过 B、两列通过 C、一列通过一列停车 D、两列停车 E、两列停车一列通过 3、技术计划内容包括()ABCDE A、使用车和卸空车计划 B、空车调整计划 C、分界站货车出入计划

铁路运输组织学考试试1

铁路运输组织学考试试题 编号: 2 分,共10分) 1.铁路货物运输产品是以为计量单位。 2.货源调查可以采取、、等方法。 3.现在车按运用状态分为______车和______车,其中______又分为重车和______。 4.编制单组列车编组计划主要因素有__、__和__。 5.在铁路实际工作中,通常把通过能力分为__、__和__三个不同的概念。 6.凡不是尽头铁路局,重车流包括__、__、__和__四部分组成。 1分,共20分) 1.技术站一个调车组的调车工作应由——领导。 ①调车指导②连结员③调车长④车长 2.解体列车,在纵列式车站一般都是。 ①由驼峰整列解体②分部解体③两端解体④峰尾解体 3.当车组到达间隔时间相等,集结无中断时,若T集大于12m车小时,必然其车组是。 ①大车组先到,小车组后到②小车组先到,大车组后到③车组大小相等④与车组大小无关 4.编组某去向列车车流产生集结原因是由于。 ①重量或长度要求②未及时编组③未及时进行出发技术作业④无合适的出发时刻 5.保证车站一昼夜出发系统的基本协调条件是。 ①出发列车数大于能向各区段发出的列车数 ②出发列车数大于列检能力 ③出发列车数小于列检能力 ④出发列车数等于能向各区段发出的列车数 6.中时是指__。 ①有调中转车每车在站平均停留时间 ②货车办理一次中转作业平均停留时间 ③有调车在技术站平均停留时间 ④货车每周转一次所摊到的中转时间 7.定期运行的货物列车,首先必须具备条件是__。 ①有稳定的车流保证②技术站能随时编组③技术站能随时进行解体④技术站随时有衔接运行线 8.单支车流肯定单独开行直达列车,必须满足__条件。 ①必要②充分③绝对④相对 9.十分格列车运行图主要用于__。 ①编制新运行图②调度员绘制实际运行图③编制机车周转图④编制旅客列车方案图。 10.对各区间求出普通货物列车之间的几种追踪间隔时间之后,在计算平行运行图能力时,应以其中__数值作为追踪间隔时间。 ①最小②最大③平均④适当 11.两端分别连接单线和双线区段的车站上,必须查定__。 ①τ通②τ站发③I通④I追 12.货车全周距是表示__所走行的距离。 ①货车平均一次周转②货车平均中转一次③中转车平均中转一次④有调车平均一次周转

交通运输组织学复习大纲

第1章交通运输组织学概论 1.现代交通运输系统由铁路、公路、水路、航空和管道五种运输方式组成。 2.综合运输是通过多种运输方式在合理分工与协作的基础上完成的运输过程 3. 可以划分为线路基础设施、运输基础设施、运输移动设备、运输人力资源和运输管理软件系统等几个系统 4. 运营机制:企业作为主体,以社会市场机制为导向,将多种运输方式整合起来,实现综合运输。国家相关机构进行宏观调控。 5.我国综合运输体系的发展方向是: (1)搞好各种运输方式的综合发展和协作。 (2)铁路仍将是中、长距离客、货运输的主力。 (3)充分发挥公路运输机动灵活送达快‘门到门’运输的优势,发挥公路运输在短途客、货运输中的主力作用。 4)水运是大宗和散装货物运输的主要方式之一。 (5)航空运输建设周期短,效益高,速度快,大中城市间长距离客运,应优先发展航空运输。 (6)除发展原油和天然气管道运输外,在成品油集中的流向上,要建设成品油管道,积极慎重的发展输煤管道。 第2章交通运输系统及组织设计 1.客流与物流的特点---平衡性 2.影响旅客运输方式选择的因数 一是出行目的;包含出差、旅行、探亲、访友、购物及其他 二是各运输方式的供给属性;包含安全性、舒适性、便利性、准时性、可达性和票价。 三是旅客和货物的需求属性。包含收入水平、出行距离、时间价值、偏好和生理状况等。 3.怎样提高(?)运输能力? 从个体到整体,从硬件设施到软件管理,注重薄弱环节 4.影响运输合理化的主要因数 (1)运输工具:合理优选 (2)运输环节:减少 (3)运输距离:缩短 (4)运输时间:缩短时间,避免等待、滞留 (5)运输费用:合理 5.运输合理化方法 (1)提高车辆运行效率 (2)选择最佳运输方式 (3)发展社会化运输体系 (4)发展直达和配载运输体系 直达运输:减少环节→降低成本 配载运输:多种货物或者多个客户的组合→实现满载 (5)发展特殊运输体系→安全性 (6)发展综合运输体系

《交通运输组织学 》课程考试试卷(6)卷 答案

《交通运输组织学》课程考试试卷(6)卷考试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1 ) 2、(2 ) 3、(4) 4、(4 ) 5、(4)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1、 2、 3、4 ) 2、(1、2、 3、4 ) 3、(2、4) 4、(2) 5、(1、2、4 )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1、运输对象和运力 2、运输组织管理、生产服务、通信信息系统 3、:载重量利用率、里程利用率、和装卸停歇时间。 4、货票 5、装(卸)货工段数 6、时间不均匀性 和空间不均匀性。 7、路线车辆数、正加班车数和行车间隔等。 四、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 1、货运代理是指在流通领域专门为货物运输需求和运力供给者提供各种运输服务业务的总称 2、实载率又称吨(客位)公里利用系数,是指车辆实际完成的货物(旅客)周转量与全行程周转量之比。 3、ABC分析法就是依据“关键的少数,次要的多数”这一原理应用到物资储存管理之中的具体方法。 4、公路运输组织方式是指对公路运输对象及运力的综合组织管理形式,主要包括组织管理、运输市场组织管理及企业运输组织管理

等基本类型。 5、是指货运企业对计划期内本企业应完成的货物运输量、货运车辆构成和车辆利用程度等方面进行必要的部署和安排。 五、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1、制定运输价格要以运输价值为基础; (1)其次要考虑合理的利润。主要有工资型、成本型、资金型和复合型等四种方法; (2)还必须考虑运输产品的市场供求关系对价格的影响; (3)要考虑与其他运输方式之间合理的运输比价; (4)最后还要适应国家的政策要求。 2、 (1)线路的走向要与服务区域内主要客流方向相符,并按照最短距离布置客运线路,尽量组织直达运输; (2)线路的线形应尽量使车辆平均载客量利用程度较好; (3)沿居民分布密度最大的区域布置客运路线; (4)客运线路应连通城市边缘与市中心,并与其他运输方式客运路线尽量相互衔接或交叉。 3、 (1)经营方式从分散走向联合,走综合运输道路; (2)组织形式是积极开展快速直达运输:汽车快速客运组织形式向夜行长途客运班车发展;汽车快速货物运输在城市运 输中则向小批量、多品种和高频率方向发展; (3)汽车运输管理技术则向系统采用现代技术,以实现信息化管理的方向发展。 4、 (1)灵活机动,运输方便; (2)可实现“门到门”的直达运输; (3)中短途运输速度快; (4)原始投资少,资金周转快; (5)运量较小,运输成本高;

铁路运输组织学考试试题2

铁路运输组织学考试试题 编号: 1 分共10分) 1.铁路运送旅客和货物,是以方式办理的。 2.车站从业务性质上可分为站、站和站。 3.客运站技术作业内容包括、、、、。 4.货物列车编组计划包括和两大部分。 5.从列车运行速度来分,我国铁路目前采用的是运行图,原因是。 6.在双线区段,相对方向的列车可以在上交会,列车越行必须在上进行。 7.追踪运行图中,同方向列车的运行以为间隔。 8.铁路能力负荷包括负荷和负荷。 .列车运行调整有和两方面的问题。 1分,共20分) 1.技术站一个班工作的领导和组织者是。 ①站长②站调③值班主任④车站值班员 2.铁路线以划分为区段。 ①编组站②区段站③中间站④技术站 3.调车工作要根据进行。 ①班计划②阶段计划③调车作业计划④列车编组计划 4.当到达车组大小相等,车组到达间隔时间相等,而集结有中断时,T集 12m车小时。 ①等于②不等于③小于④大于 5.保证车站到解系统的基本协调条件是。 ①一昼夜到达解体的列车数小于一昼夜列检作业能力 ②一昼夜到达解体的列车数大于一昼夜驼峰解体能力 ③一昼夜到达解体的列车数等于一昼夜驼峰解体能力 ④一昼夜列检作业能力等于一昼夜驼峰解体能力 6.车站办理车数等于__。 ①接入与发出重空车总数之和②车站办理装卸作业车数之和③接入与发出有调车重空车总数之和④在车站解体和编组重空车总数之和 7.直通列车是指至少通过一个__不进行改编作业的列车。 ①区段站②中间站③技术站④编组站 8.单组列车选分车组时的编组内容,在到达解体站之前的运行途中是__变化。 ①发生②不发生③有换挂车组④摘下部分选分车组 9.直线方向上有四个技术站时,单组列车全部编组方案有__。 ①10个②9个③8个④5个 10.货物列车在前,旅客列车在后的追踪间隔时间,应按__确定。 ①I到②I发③I通④I追 11.二分格列车运行图主要用于__。 ①编制新运行图②日常调度指挥绘实际运行图③编制旅客列车方案图④编制货物列车方案图 12.追踪运行图必须在有__设备区段使用。 ①双线②单线③半自动闭塞④自动闭塞 13.双线自动闭塞条件下旅客列车扣除系数一般应单线半自动闭塞的旅客列

公路运输组织学(课后习题答案完整版)

1、公路运输特点:1、机动灵活,运输方便 2、可实现,从门到门,的直达运输 3、中短途运 送速度快4、原始投资少,资金周转快5、运量较小,运输成本高6、污染环境。 2、汽车组织运输学发展趋势快速直达运输:通常指日营运速度达800km~1500km的门到门直 达运输。 3、如果车辆在完成运输工作过程中,又周期性地返回到第一个车次的起点,那么这种过程称 为周转,周转的行车路线,习惯上称为循环路线。 4、通常把运次,单程,称为基本运输过程,而把周转称为综合运输过程,既可由一次或几次 基本运输过程组成。 5、公路运输生产要素,指进行公路运输生产所必需具备的基础因素。 6、公路运输生产要素包括公路运输设施运输设备运输对象劳动者。 7、汽车运输服务环境因素:社会经济条件、自然地理条件、道路条件、组织与技术条件、运 送对象条件。 8、车辆完好率:指统计期内完好车日与总车日之比,用以表示总车日可以用于运输工作的最 大可能性。 9、车辆速度指标技术速度营运速度平均车日行程。 10、时间利用指标:车辆完好率、车辆工作率、平均每日出车时间、出车时间利用系数、车辆 昼夜时间利用率。 11、提高载重质量利用率是提高生产率最有效的方法。 12、公路货运代理的经营模式:1、货运配载中心2、货物仓储站3、运输信息服务4、货运中 介服务站5货运业务服务战场6、货运代理公司。 13、公路运输管理的任务:制定方针政策、进行统筹规划、搞好综合平衡、加强组织协调、实 施监督检查、开展指导服务。 14、公路运输管理内容:开业停业管理、运价管理、公路运输单证管理、公路货运管理。 15、公路货运代理的经营形式:货运配载中心、货物仓储站、运输信息服务、货物中介服务站、 货运业务服务站、货运代理公司。 16、货运企业生产计划涵义:是指货运企业对计划期内本企业应完成的货物运输量、货运车辆 构成和车辆利用程度等方面进行必要的布署和安排。 17、公路货运生产计划:运输量计划车辆计划车辆运用计划。 18、运输量的确定方法:当运力小于运量时,以车定产;当运力大于社会需要时,以需定产。 19、车辆计划:即企业计划期内运输能力计划,主要须列明企业在计划期内营运车辆类型及各 类汽车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及其平均运力。 20、直达联合运输:即各运输方式的直达联合运输,指以车站、港口或供需物资单位为中心, 按照货物运输的全过程把产供销部门,多种运输工具组织成一条龙,将货物从生产地一直 运送到消费地。 21、整车装卸货运车辆的行驶路线分为:往返式和环形式。 22、往返式行驶路线:是指运输过程中,车辆在两个货运点之间往返运行的路线形式。 23、环形式路线,以完成同样货运任务时,里程利用率β最高,即空车行程最短为最佳标准。 24、汇集式路线:是指按单程进行货运生产组织的车辆行驶路线。汇集式路线以总行程最短为 最佳标准。汇集式运输分为:分送式、收集式、分送—收集式。 25、重点汇集式行驶路线选择(计算题) P76页 26、车辆类型的选泽:通用车辆专用车辆。 27、当实际运距小于生产率等值运距Lw时,自动装卸汽车的生产率高于通用汽车生存率;当实 际运距大于生产率等值运距Lw时,自卸汽车的生产率低于通用汽车生产率。(重点汽车运输生产率比较图见P79 6-8 P81 6-1) 28、汽车列车总重量最佳值,大约相当于就牵引汽车总量的一倍左右。 29、汽车货运装卸站:即装卸货工作地点,指具有货运装卸功能的设施。

旅客运输组织复习资料(填空简答)

一、填空题(每小题2分): 1、旅客运输的任务是最大限度地满足广大旅客在旅行上的需求,安全、迅速、准确、便利地运送、、、至目的地,并保证他们在旅途中得到舒适、愉快的物质与文化的优质服务。 2、交通运输系统按运输对象分为和两个子系统。若按作用与运距分有、与三部分。若按运载工具及方式分,现代交通运输系统由、、、和管道五个系统组成,而现代化旅客运输系统,则由前面的四种运输方式组成。 3、随着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旅客运输化已成为各国的目标,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无论在航空、公路、铁路、水运方面都取得了巨大发展和成就。 4、根据不同层次旅客旅行需求上存在的差异性,把客运市场划分为若干个层次、若干个品类,以相应的产品适应不同旅客群体的旅行需求的较小市场的过程谓之为。 5、运输业为社会提供的效用不是实物形态的产品,而是一种。 6、由发送地点至到达地点进行位移的旅客的集合称为。 7、交通运输的移动设备主要是指。 8、旅客列车根据需要由固定数量和类型的车辆组成,每对列车的辆数固定,车辆在列车中的顺序固定,结构固定。 9、旅客列车到发线的有效长度应按远期旅客列车长度来确定,一般有效长不应小于m,位于Ⅲ级铁路的客运站,其到发线不应小于m。改扩建客运站,条件特别困难时,个别到发线有效长可采用m。 10、车站站房的平面布置应按旅客在站流水式通行的顺序来安排,应使流线、流线、流线畅通,尽量减少交叉干扰。 11、我国铁路用于客运的机车有、、三类。 12、铁路客流调查的目的是为了掌握一定时期的客流数量和客流变化规律,正确编制和,以不断提高旅客运输的计划性和管理的科学性。 13、在同一客流区段,各车站间有不同的客流密度时,区段客流密度应按其中最值计算。 14、铁道部规定跨两局的列车其直通客流量不少于人,跨三局的列车不少于人,跨四局及其以上的列车不少于人。 15、、、合称“三乘”。 16、高速铁路是指时速在km以上的铁路。 17、铁路旅客运输的生产流程对旅客而言,表现为、、三大环节;对客运生产部门而言,表现为、、三大环节。 18、我国铁路对客流的分类,是按旅客的乘车行程是否跨越铁路局管辖围为界限,将客流分为三种:、和。 19、车站跨线设备按其与站线路交叉关系可分为、、。 20、客流调查一般分为、、三种形式,且以调查为主。 二、简单题 1、旅客运输有哪些特点? 答:旅客运输的特点有:(1)旅客运输的动态性;(2)旅客运输有较大的波动性;(3)旅客运输的能力和产品的不可存储性;(4)客运服务的系统性;(5)旅客运输的高科技性;(6)旅客有着较强的自主性;(7)旅客运输服务的多样性。 2、当代客运交通系统主要有哪几种交通工具? 答:当代客运交通系统的交通工具主要有: (1)铁路:普通铁路;高速铁路;磁悬浮铁路;地下铁道;轻轨铁路,高架轻轨,单轨等。

交通运输组织学 A卷

装 订 线 ● ● ● 《交通运输组织学》课程期末考试(A)卷 一、填空题(每空1分,总分30分)。 1.交通运输产品的特征有( )、( )、( )、( )、( )和缺乏所有权。 2.现代交通运输系统是由( )、( )、( )、( )和( )五种运输方式构成的立体化综合系统。 3.运输需求管理所采用的主要手段可概括为四大类:( )、( )、( )及( )等。 4.现实运输系统可视为由( )、( )、( )和( ) 四大要素构成。 5.表现在运输组织方面的技术创新主要有( )、( )、( )等。 6.货运业务主要在货运站(港、机场)进行,一般可分为( )、( )、( )。 7.在我国铁路上建立了四级调度机构,全路设( ),各铁路局和铁路分局设( )和( ),车站(主要是编组站、区段站、货运站)设( ),各级调度均必须在上级调度的统一指挥 下,实行分级管理。 8.运输企业生产计划规定的运输指标一般包括( )和( )。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总分15分)。 1.交通运输 2.运输需求 3.运输组织的技术创新 4.里程利用率 5.城际客运运班 三、问答题(每小题6分,总分30分)。 1.解释旅运输产品3个基本层次的具体内容。 2.不合理运输有哪些表现形式? 3.城市常规公交线网有哪些特征? 4.简述国际多式联运经营人应具备的基本条件。 5.集装箱运输的优越性。 四、论述题(总分15分) 比较铁路运输和公路运输的技术经济特征和生产组织与经营管理特征。 五、计算题(每小题5分,总分10分)。 1.某车一天行驶300公里,出车时间12小时,其中装卸工作停歇2小时,计划安排驾驶员休息2小时,求该车的出车时间利用系数、技术速度和营运速度。 2.根据下列资料,求这两辆车综合的平均净载重、净载质量利用率、平均车日行程。 指标 车号 额定 载质量(吨位) 载质量(t ) 车日行程(km ) A 4 3.5 210 B 8 7.2 195

铁路客运组织课程教学大纲

《铁路客运组织》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情况 (一)适用专业:铁道交通专业 (二)修课方式:必修 (三)总学时:学时总学分:5 学分 (四)考核方式:闭卷考核 (五)成绩评定:平时成绩占30 %,期中成绩占30 %,期末成绩占40% 二、说明 (一)课程性质和内容 本课程是交通运输专业基础课。该课程系统地讲解了现代铁路运输体系及其运输组织的基本原理,内容包括客运运价、旅客运输、行李包裹运输、运输计划与组织、优化列车编组结构及开行方案、客运站及列车工作组织、运输阻碍和事故处理、铁路客运记录及电报、国际旅客联运、路内运输、铁路军事人员运输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较为宽广的基础理论和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使学生熟悉铁路车站、铁路局运输组织工作的业务流程和具体作业组织方法,以满足铁路运输相关工作岗位的技能要求。 (二)课程的主要任务和要求 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树立“人民铁路为人民”的思想,在业务上掌握客运组织的基本知识,熟悉并运用规章处理旅客运输过程中的有关问题以及获得办理客运业务的初步技能。 (三)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在教学中要注意的问题主要在学生学习兴趣和教授的方式上,因这本书的很多内容在之前的教学中都有学习,学生学习的兴趣大大减少,因此在讲授方式上主要采取任务教学,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铁路整个运输体系的构成及运输组织原理。 2、掌握铁路车站、铁路局运输组织工作的业务流程和具体处理操作办法。(二)能力目标 1、具有组织旅客运输和办理站、车客运工作的初步能力。 2、具有正确处理路内运输中的实际问题。 3、具有编制客运记录和拍发业务的能力

第六组交通运输组织学设计

淮阴工学院 交通运输组织学课程设计 小组成员: 组长:张栋学号:1091501132 张宾1091501131 张瑜1091501133 赵杰伟1091501134 周凌宇1091501135 邹晨姣1091501136 系(院):交通工程学院 专业: 交通运输 班级:运输1091 第六小组 指导老师:胡开桥 2011 年12 月

目录 1. 课程设计的目的和要求: (3) 1.1课程设计目的: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课程设计要求: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课程设计内容 (4) 3课程设计任务 (4) 4. 课程设计步骤 (7) 4.1绘制货流图 (7) 4.2求出站间的最短距离 (8) 4.3空车调度方案 (9) 4.4编制重空车流表 (10) 4.5确定往复直达行驶线路 (10) 4.6确定循环行驶线路 (11) 4.7计算汽车总行程,载重行程,里程利用率 (12) 4.8组织循环运输时要注意问题 (12) 4.8.1基本循环线路 (12) 4.8.2收发点的确定 (13) 5.课程设计进度表 ............................................. 错误!未定义书签。 6.课程设计小结.................................................. 错误!未定义书签。

1、课程设计的目的和要求 1.1课程设计的目的 课程设计是对学生学习和运用专业知识的综合考核和检查,使学生接受工程师基本训练的重要环节,是整个课程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课程设计的特点是,内容所涉及的知识面较一般习题为广,有较强的系统性和综合性,在运算、绘图、编写说明书方面也有较高的要求,但份量应适当控制,注意不使学生负担过重,因此,可采取通过课外习题分散集中设计和进行两种方式。其基本目的是:1.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思想,训练学生善于综合运用课堂所学理论知识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学习运输生产计划及设备运用计划的编制过程和方法。 3.熟悉调度工作内容和手段、方法,掌握提高运输效率的主要途径。 4.进行基本技能训练,如现有资料进行整理、计算和分析,对计划进行评估等。 5.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1.2课程设计要求 1.根据交通示意图,绘制货流图。 2.计算最短路径。 3.根据任务制定空车调度方案。 4.编制重空车流表,组织基本循环线路。 5.阐述组织基本循环线路应注意的问题。 6.编制运输生产计划。 7.设计计算说明书一份。 课程设计是对学生学习和运用专业知识的综合考核和检查,使学生接受工程师基本训练的重要环节,是整个课程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课程设计的特点是,内容所涉及的知识面较一般习题为广,有较强的系统性和综合性,在运算、绘图、编写说明书方面也有较高的要求,但份量应适当控制,注意不使学生负担过重,因此,可采取通过课外习题分散集中设计和进行两种方式。其基本目的是:1.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思想,训练学生善于综合运用课堂所学理论知识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铁路运输组织学大纲

《运输组织学》课程教学大纲适用专业:交通运输本科专业 学 时 数:48 编写日期:2004年12月 一、课程的性质和目的 本课程为交通运输、交通工程专业的学位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全面了解并掌握交通运输组织的理论和方法,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课程教学内容 第一章 绪论(6学时) 了解铁路运输组织的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交通运营管理科学的概念、内容和研究方法;学科发展动态;理解运输生产过程及其特点,交通运输组织的完整概念和学习本课程的目的。 第一节交通运输系统概述 了解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沿革,现代交通运输系统及运输系统的运输组织的概念及发展情况。 第二节运输生产过程的组织与管理 理解并掌握旅客运输组织,货物运输组织,交通流组织及运输流程再造的概念及特点。 第三节运输市场 了解运输市场的概念及其构成,运输市场结构及特征,运输市场营销的基本方法。 第四节运输政策 理解运输管制,国家运输政策及交通运输法制体系,我国的运输管制及交通运输法规,运输业的补贴的概念及特点。 第五节 交通运输组织现代化 了解交通运输组织的技术创新(集装箱运输、现代物流、EDI技术、智能运输),交通运输组织的体制创新的途径与思路。 第二章运输需求分析与预测(4学时) 第一节运输需求的概念及其特征 掌握运输需求的概念及基本特征,理解运输需求的产生及其影响因素,通过运输需求函数,了解运输需求与运输量预测方法。 第二节运输量预测的概念、原理与方法

理解运输需求预测的概念和原理,掌握运输需求预测的方法。 第三节运输需求管理与运输组织 了解运输需求管理的概念及运输需求管理中的常用运输组织方法。 第三章交通运输组织工作基础与总体规划 (6学时) 第一节交通运输线网与通道规划 了解交通运输线路布局的基本原理,综合运输网的层次结构,客货运交通枢纽合理分布的基本原则。 第二节交通场站与枢纽布局规划 了解客运场站合理分布,货运场站合理分布,载运工具整备场所合理分布及作业分工的原理方法。 第三节运载工具运用规划 了解载运工具合理数量和结构 (总量、等级、备用率),载运工具合理分布的原理方法。 第四节交通运输产品规划 理解运输产品的整体概念、效用、组合、周期及运输产品质量的概念,产品规划的思路及特点。 第五节交通运输生产与服务综合规划—交通时刻表 掌握交通时刻表的表示方式,理解交通时刻表的基本要素,掌握交通时刻表的编制原理和方法。 第四章交通运输能力 (6学时) 第一节交通运输能力的基本概念 掌握通道通行能力,站点作业能力,运输系统综合能力 第二节间断流的交通线路能力计算 通过分析间断流的交通运输能力的影响因素,掌握其能力的计算方法。 第三节连续流的交通线路能力计算 通过分析连续流的交通运输能力的影响因素,掌握其能力的计算方法。 第四节交通港站能力计算 了解港站的交通运输能力的影响因素,掌握其能力的计算方法。 第五章旅客运输组织 (6学时) 第一节旅客运输组织概述 理解旅客运输组织的基本要求,掌握旅客运输的种类,了解旅客运输系

运输组织学复习题答案

运输组织学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行车路单 就是行车命令,它是运输企业组织和指挥汽车运行作业的重要凭证,又是企业各部门检查考核运输生产和行车消耗的重要依据,是汽车运输企业的主要原始记录。 2.等值运距 专用车辆与通用车辆的生产率或成本相等时的运距。通用汽车的工作生产率 3.驮背运输 在多式联运各运输工具的连结点上,由牵引车将载有集装箱的底盘车或挂车直接开上铁路平板车或般舶上,停妥摘挂后离去,集装箱底盘车或挂车由铁路车辆或船舶载运到前方换装点,再由到达地点的牵引车开上车船,挂上集装箱底盘车或挂车,直接运往目的地。 4.运班要素 5.动态吨(位)利用率 按全部营运车辆一定时期内的全部运次,综合考察其载重能力的利用程度。又称载重行程载重量利用率。考核企业营运车辆载重能力利用程度,一般都是考核全部营运车辆的。 6.合理运输 合理运输从整体上看是指以最少的运力、最快的速度、最短的线路、最优的服务、最小费用,满足国民经济对货物运输的需要。(运输距离、运输环节、运输车辆、运输时间、运输费用) 7.运输质量 运输企业的营运工作满足客、货运输需求者运输需求的程度。(通常需求是多方面的,概括为安全、迅速、准确、经济、方便和舒适六方面)。 8.甩挂运输 也称为甩挂装卸,是指汽车列车按照规定的计划,在各装卸点甩下并挂上指定的挂车后,继续运行的一种组织方式 9.实载率

是按全部营运车辆一定时期内的总行程计算的载重能力利用程度指标实载率=计算期换算周转量/ 同期总行程载重量 二.简答、填空、选择题 1.填写运单的要求 一张运单托运的货物必须是同一托运人;对拼装分卸的货物应将每一拼装或分卸情况在运单记事栏内注明。 易腐、易碎、易溢漏的液体、危险货物与普通货物、以及性质相抵触、运输条件不同的货物,不得用一张运单托运。 一张运单托运的件货,凡不是具备同品名、同规格、同包装的,以及搬家货物,应提交物品清单。 托运集装箱时应注明箱号和铅封印文号码,接运港、站的集装箱,还应注明船名、航次或车站货箱位,并提交装箱清单。 轻泡货物按体积折算重量的货物,要准确填写货物的数量、体积、折算标准、折算重量及其有关数据。 托运人要求自理装卸车的,经承运人确认后,在运单内注明。 托运人委托承运人向收货人代递有关证明文件、化验报告或单据等,须在托运人记事栏内注明名称和份数。 托运人对所填写的内容及所提供的有关证明文件的真实性负责,并签字盖章;托运人或承运人改动运单时,亦须签字盖章说明。(网上搜的) 2.装卸搬运的基本方法 (一)单件作业法:指非集装按件计的货物逐个进行装卸搬运操作的作业方法。(二)集装作业法:对货物先进行集装,再对集装件进行装卸搬运的方法(三)散装作业法:指对大批量粉状、粒状货物进行无包装的散装、散卸的装卸方法。 3.零担站内的生产流程: (1)受理托运;(2)检验过磅;(3)仓库保管(4)开票收费(5)配载装车(6)车辆运行(7)货物中转(8)到站卸货(9)货物交付 4.城际客运的运班计划编制原则 1)与旅客流向、流量、流时要求一致。 2)与运客能力车型相符合。 3)与其它交通工具的到、发时间相衔接。 4)干、支线长短途相结合。 5)班次与车型、车型的技术性能与区段道路条件和安全、舒适、效能相结合。6)一次发出的班次数与车位数相协调 5.客车运行周期表必须满足的条件 ①保证全部客运班次均有车辆参运。 ②充分发挥每辆客车的运输效率,使它们的各项效率指标尽可能相近

公路运输组织学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中南大学网络教育课程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公路运输组织学(专科) 一、单项选择题: 1.下面哪件货物属于超限货物?[] A.宽度大于3米 B.重量在11t以上的货物 C.长度大于9米 D.长度大于14米 2.不属于运输生产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的是[] A.投入 B.行程 C.产出 D.运输生产过程 3.不属于公路客货运输站场系统的是[] A.通信信息系统 B.运输组织管理系统 C.生产服务系统 D.事故处理系统 4.公共客运的乘行起终点调查中,通常进行的是[] A.线路客流调查 B.月票乘客客流调查 C.出行起终点调查 D.随机客流量调查 5.不属于公路货运工作量近期预测的定性预测方法的是[] A.集合意见法 B.主观概率法 C.专家意见法 D.指数平滑法 6.不属于公路集装箱运输主要形式的是[] A.公路集装箱直达运输 B.公路、铁路集装箱联运 C.公路、水路集装箱联运 D.公路、航空集装箱联运 7.根据年运输量、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不同,集装箱货运站可分为[] A.四级 B.三级 C.五级 D.二级 8.不属于公路货运计划组成部分的是[] A.运输量计划 B.车辆运用计划 C.车辆计划 D.日常作业计划 9.不属于车辆速度利用指标的是[] A.营运速度 B.车辆走形时间 C.技术速度 D.平均车日行程 10.汽车运输管理领域采用现代技术中,GPS是指[] A.移动通信技术 B.全球定位技术 C.实时监控技术 D.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 11.不属于按运价运用范围进行分类的运价是[] A.普通运价 B.优待运价 C.特定运价 D.零担运价 12.制定运输价格要以()为基础[] A.运输成本 B.盈利率 C.运输利润 D.运输价值 13.不属于汇集式运输的是[] A.分送式 B.往复式 C.收集式 D.分送-收集式 14.不属于决定旅客所选汽车服务水平的主要因素的是[] A.旅客的自然条件 B.旅客的出行目的 C.旅客的身体状况 D.旅客的出行时间 15.()是选择公路货物运输装卸机械的综合依据。[] A.机械化的种类 B.运输成本 C.完成装卸工作时的特殊条件 D.货物及包皮的种类和性质 16.按车辆工作时间的长短与类型,城市公共汽车的营运方式分为[] A.线路客流调查 B.月票乘客客流调查 C.出行起终点调查 D.随机客流量调查 17.不属于货物按装卸方法分类的是[] A.计件货物 B.堆积货物 C.特殊货物 D.灌装货物 18.物资储存的重点管理方法中,B类物资的资金累积数约占库品的[] A.8%~15% B.10%~25% C.20%~30% D.65%~85% 19.不属于决定旅客所选汽车服务水平的主要因素的是[]

运输组织学(B)卷

. .. 《交通运输组织学》课程期末考试 B 卷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30小空,每空1分,共30分) 1.交通运输产品的特征有()、()、()、()、()和缺乏所 有权。 2.客运站的功能()()()()。 3.运输产品质量特性指标()()()()()()6方面。 4.货物运输发展的趋势()()()()()。 9. 零担货运的自身特点()()()。 5.公共汽车营运路线均须以()()为基本调度形式,并根据线路客流的分布特征辅以其他调度形式。 6.运输企业日常运输生产管理包括:()()两部分项目。 7.按照公路等级将道路分()()()三级、四级5个等级。 二、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应选择整车未选择,反而采取零担托运,应当直达而选择了中转运输,应当中转运输而选择了直达运输等都属于( )。 A.迂回运输 B.过远运输 C.托运方式选择不当 D.对流运输 2.运力选择不当的表现形式有()。 A.弃水走陆。 B.铁路、大型船舶的过近运输。 C.运输工具承载能力选择不当。 D.不同时间的相向运输 3.提高了原油的纯度,就等于减少了()。 A.重复运输 B.过远运输 C.无效运输 D.迂回运输 4.一卷普通的餐巾纸10元钱,如果从上海调运一车餐巾纸到新疆,则属于()。 A.重复运输 B.过远运输 C.无效运输 D.迂回运输 5.从江苏省用铁路运输调运了一列车木材到大兴安岭,此运输属于()。 A.重复运输 B.过远运输 C.倒流运输 D.对流运输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交通运输 2.车辆工作率 3.周转量 4.吨位利用率 5.配载 6.班次 7.交通枢纽 8.技术速度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1题6分,2.3小题10分,共26分) 1.用简图表示旅客运输产品的层次结构并说明各层具体内容。 2.目前针对TDM管理,各国采用了不同的策略,请简述有哪些具体措施。 3. 根据学习内容,论述采用旅客联合运输的意义及为提高联合运输应采取的措施。 五、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每小题10分,共10分) 1. AE线路各站点位置与站间距离如下图1,进行客源调查,各区间上下行流动人数为图2,运输公司计划部门提供某40座客车的季度生产效率指标为:工作率90%,平均车日行程220km,实载率92%。试编制AE线路的客流密度图及各区段对开班车数。 图1 各站点位置与站间距离 A B C D 70503060 E

运输组织学简答题

运输组织学简答题

简答题 简述货物运输需求产生的来源(P46) 货物运输需求产生的来源包括如下三个方面: 1.生产力布局与资源产地的空间分离; 2.生产力布局与消费群体的空间分离; 3.地区间商品品种、质量、性能、价格上的餐椅 简述枢纽内各种运输方式布局协调的基本原则(P98) 1.保持运输过程的连续性; 2.保证运输设备能力利用的相互适应; 3.保证各相关环节作业相互配合,设备运用能力与维修保养能力的协调; 4.有良好的连通性和调流、蓄流的应变能力。 简述旅客运输发展的趋势(P169) 1.不断提高旅客运输速度,如发展公路快速客运和铁路的提速和高铁化; 2.大型客运港站综合现代会; 3.发展联合运输服务; 4.大容量运输方式重新受到重视; 简述产生不合理运输的主要原因(P225) 1.生产布局不合理; 2.物资管理分散和分配不当; 3.企业设备不配套; 4.各种运输方式协调发展和综合利用不够; 5.产品质量低劣,增大无效运输; 6.产品成本的差异,价格的变动。 简述调度工作的主要内容和可采取的主要调整措施(P350.P364) 调度工作分为港站运输调度工作和运输企业调度工作。 港站运输调度工作的主要内容和可采取的措施主要有: 1.出入港站运输通道占用条调整; 2.装卸作业的调整; 3.技术作业过程的调整; 4.其他设备的运用调整; 5.统计分析工作; 运输企业调度工作的主要内容和可采取的措施主要有: 1.运输流的调整; 2.运行秩序的调整; 3.运行路线的调整; 4.统计分析工作; 简述现代交通运输系统的特征(P4) 现代交通运输系统的特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从技术特征看,呈现人流、物流、交通流和信息流四位一体的特征;

铁路运输组织

《铁路运输组织》教学大纲 Railway Transport Organization 课程代码:0110051 适用专业:交通工程、物流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执笔者:宋建业,朱昌锋编写日期:2009.10 一、课程性质和目的 《铁路运输组织》是交通工程、物流管理、信息管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该课程系统地讲解了现代铁路运输体系及其运输组织的基本原理,内容包括铁路客运组织、铁路货运组织、铁路车站及枢纽工作组织、铁路车流组织、铁路货物运输计划、铁路运输能力与铁路运输调度指挥工作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较为宽广的基础理论和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使非运输专业的学生熟悉铁路车站、铁路局运输组织工作的业务流程和具体作业组织方法,以满足铁路运输相关工作岗位的技能要求。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在本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熟悉铁路运输生产的过程及特点,掌握铁路运输组织相关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主要内容,并及时关注本学科发展动态,以便于全面了解铁路客运、货运、行车组织各环节的作业过程与方法,形成铁路运输组织管理完整的、科学的概念。 三、课程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绪论(2学时)第一篇铁路客流组织与货流组织(总4学时)第一章铁路客流组织(2学时)铁路旅客运输的意义、特点和组织原则,客流的概念、分类及其构成,旅客列车的分类,客流调查与铁路旅客运输计划的编制原理。 第二章铁路货流组织(2学时)铁路货物运输的意义、特点,货源调查与货运量预测,货流组织及其构成,铁路货物运输的基本条件、组织原则。 第二篇车站工作组织(总14学时)

第一章概述(2学时)车站作业及其分类,车站作业系统的基本特点,车站工作组织的基本原则,车站行车工作细则的内容与作用,车站生产活动及其技术作业过程 第二章调车工作(2学时)调车工作概念,牵出线调车与驼峰调车的基本原理与作业特点,调车钩、调车程的概念,调车作业计划的编制原理与方法。 第三章接发列车与中间站工作组织(实验教学,2学时)车站接发列车工作流程,中间站工作组织原则与方法。 第四章客运站工作(2学时)客运站的主要技术设备、技术管理和工作组织,旅客和行包流线及流线组织的概念,客运站工作日计划图的编制原理。 第五章货运站工作组织(2学时)了解货运站的主要技术设备、货运站配置、作业及分类;理解车站货运作业组织原理;掌握货场设备合理布置及合理使用方案,货车载重量的合理利用的原理与方法。 第六章技术站工作组织(2学时)技术站列车到发技术作业过程,货车集结过程及集结停留时间的概念,车列解编作业组织,货物作业车的取送作业组织,铁路车站与企业专用线的统一技术作业过程。 第七章车站作业计划、调度指挥及统计分析(2学时)车站日班计划、阶段计划的内容与编制原理,车站调度工作的内容及意义,车站统计与分析工作的内容及方法,主要工作指标的意义及计算方法。 第三篇车流组织(总8学时)第一章铁路车流组织概述(1学时)货物列车编组计划的意义及任务,货物列车的分类、车流组织方法,货物列车编组计划的本质,按不同运程进行货物列车分类的原理与方法。 第二章车流运行径路(1学时)车流运行的经济径路、特定径路的基本概念,车流径路与列车编组计划的关系。 第三章装车地直达列车编组计划的编制(1学时)装车地直达列车的概念,装车地直达运输的组织方案、效果及开行条件。 第四章技术站列车编组计划的编制(4学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