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林文八段锦--禅一

少林文八段锦--禅一
少林文八段锦--禅一

第一式:打坐

闭目冥心坐,握固静思神

【注】

1.时间:10-15分钟,一般不超过30分钟

2.七支坐:

第一支:脚-----自然盘、单盘、双盘

第二支:脊柱-----鼓腰挺胸,命门穴后鼓,夹脊关内鼓,自然鼓自然挺,勿学士兵僵硬姿势。第三支:肩膀-----耳垂对肩膀,不向前不向后不向上不向下(试着双手前后顺腰拢找感觉)。第四支:手-----禅定印,右手放在左手上,拇指自然相碰。握固印,可配合呼吸,吸握呼松。第五支:头-----头顶微悬,下颌微收。(试着后脑靠墙,下巴微收)

第六支:舌-----舌抵上腭

第七支:眼-----眼观鼻,鼻观心,数听息。(余光)

第二式:三叩齿、颈项争力

叩齿三十六,两手抱昆仑

叩齿

1.叩齿-----叩齿前咬牙,门牙、臼齿、左右犬齿

2.附加动作:闭天门法-----三指按颞区,咬牙鼓脑筋。

抱昆仑

1.预备:

擦颈、抓颈、捂颈(擦抓从上而下,捂颈先搓后捂)

2.正式动作:

颈项争力,六个位置(低头、仰头、左歪、右歪、左转、右转)

3.收式:

双手交叉向前伸,低头5个数;双手交叉向后伸,仰头5个数。

【注】:争力及相反用力,坚持5个数,3-5次。

第三式:鸣天鼓

左右敲玉枕,二十四度闻

手法1:弹钢琴

手法2:叠指弹

辅助动作:擦后颈,按颞区。

【注】:单练最佳时间为17-19点,肾气灌入之时,补肾效果事半功倍。

第四式:五摇头、鼓漱吞津

微摆撼天柱,动舌搅水津;

鼓漱三十六,津液满口生。

一口分三咽,以意送脐轮。

【注】

1.准备:舌抵上腭

2.五个角度,到位,慢摆

3.搅内外皆可。

第五式:搓腰、氤氲

闭气搓手热,背后摩精门。

尽此一口气,总想体氤氲。

【注】:吸气手快搓(也可搓手背),闭气搓腰,越快越好,120次。

【附加动作】:抡臂拍打

第六式:转肩

左右辘轳转,两脚放舒伸。

【注】:

1.手握固,掌心方向不可变(不改变肌肉线)

2.单手可顺可逆,双手可同顺或同逆,也可两手相反。

第七式:托掌、攀足

反掌向上托,弯腰攀足频。

【注】:

1.双手交叉向上翻抻,如举重石,腰身也上耸,双肘贴近耳。

2.双手交叉向前攀,可低头;左右攀,如啃咬鞋尖,不低头;坚持十个数。

第八式:吞津

以候口水至,再漱在吞津;

如此三度毕,口水九次吞。

咽下汩汩响,百脉自调匀;

任督慢运毕,意想气氤氲。

【要求】:环境安静,身无束缚

【禁忌】:过饱过饥,注意防风

【十动作】:坐、握、叩、敲、撼、吞、摩、转、托、攀

【附加动作】:咬牙大梦初醒时,手指洗牙用食盐。

少林八段锦分段口诀及图解

“少林八段锦”是少林寺众僧最早演练的健身功法之一。据传:早在唐代时,少林寺高僧灵丘善喜爱八段锦,寿达109年;到了宋代,有福居和尚汇入少林拳谱。八段锦有舒筋活血、调理气血、促进人休新陈代谢等功能,久红可以健壮体质,搞疫袪病,益寿延年。 原歌诀曰 双手托天得三焦,左右开弓如射雕。 调理脾胃运两手,五痨七伤往后瞧。 摺拳怒目增力气,背后七颠诸病消。 提头摆尾去心火,两手盘膝固肾腰。 预备式: 足立八字,间距三寸,两臂自然下垂,掌下向内,掌指向下,身胸挺直,知抵上腭,目视前方,意守丹田(图一) 预备式口诀 两足分开平行站,横步要与肩同宽, 头正身直腰松腹,两膝微屈对足尖, 双臂松沉掌下按,手指伸直要自然, 凝神调息垂双目,静默呼吸守丹田。

第一段:双手托天理三焦 两脚不动,两手由下经胸部向上屈肘托掌,掌心向上,掌指向后,位于肩前,目视前方(图二)。 接上动作,两臂缓缓向上举,直臂托掌,掌心向上,掌指向后,同时用鼻微微吸气,两足跟翘起,目视前方(图三)。托举六次后,双手转掌心朝下,沿体前缓缓按至小腹,还原。 两手托天理三焦口诀 十字交叉小腹前,翻掌向上意托天, 左右分掌拨云式,双手捧抱式还原, 式随气走要缓慢,一呼一吸一周旋, 呼气尽时停片刻,随气而成要自然。 第二段:左右开弓似射雕 接上动作,两足跟落地,用口吐气,左脚向左移一步,上休左转90度。同时,双手由上向左撂出,两掌变拳,左拳心向下,右臂屈肘向后拉,拳心向上,形似拉弓,上体前倾,使两腿成左弓步,目视左拳(图四)。 接上动作,以两脚为轴,体向右转180度,同时两拳变掌随身向前撂出,然后变拳,右拳心向下,左臂屈肘后拉,拳心向上,形如拉弓,上体前倾,使两腿成弓步,目视右拳(图五)。左右调换练习六次。 左右开弓似射雕口诀 马步下蹲要稳健,双手交叉左胸前, 左推右拉似射箭,左手食指指朝天, 势随腰转换右式,双手交叉右胸前, 右推左拉眼观指,双手收回式还原。

微视频在教学中的运用

翻转课堂实现了传统课堂中知识传授与知识内化两个阶段的颠倒。在翻转式教学中,教师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习的指导者和促进者;教学视频承担起了知识传授的责任,其质量对知识传授的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 起初,教师给学生课前看的文字材料或多媒体材料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得不到好的学习效果,从而导致课堂进行知识内化的失败,完成不了翻转。而当类似可汗学院的微视频出现之后,教育研究者发现了能够代替教师进行知识传授的工具,并使翻转课堂成为广受欢迎的教学模式。目前,在翻转课堂中应用最多的便是微视频,当然也有少数学校采用专业的电子教材(例如,美国加州河畔联合学区采用了基于iPad的数字化互动媒体教材)。本文针对教师选择最多的微视频进行分析,探究微视频应该如何制作,才能达到学生课前学习应有的效果。 Zaid Ali Alsagoff教授曾提出教学视频的作用是“激发、影响和告知”,其特点为:生动的、有教育意义的、创造性的、可引人思考的、可以理解的、相关的和令人兴奋的。可汗学院和林地公园高中的成功也为研究者制作微视频提供了一定的借鉴意义。表1对可汗学院和林地公园高中的微视频特点进行了概括。 表1:可汗学院和林地公园高中教学视频特点 1. 可汗学院教学视频的特点

可汗学院是由印度裔美国人萨尔曼·可汗创立的一家教育性非营利组织,主旨在于利用网络视频进行免费授课,现有关于数学、历史、金融、物理、化学、生物、天文学等科目的内容,教学影片超过200 0段。该机构的使命是为全球学习者提供高质量的教学服务,加快各年龄段学生的学习速度。 为了更好地总结可汗学院微视频的特点,笔者对网易公开课中的可汗学院视频进行了统计,并结合相关的文献发现: (1)视频长度最长不超过14分钟,普遍在10分钟左右,有的甚至只有3分钟。 (2)教学视频中不会出现教师的形象。学习者只能听到教师的声音。教师通过模拟电子黑板或者PPT呈现内容,然后结合手写板的形式进行讲解,整个过程通过屏幕录制软件生成视频。可汗曾对此解释道,教师形象不出现是为了将教师拉下讲台的位置,让他们和学习者平起平坐,以便于学习者能够以更加轻松自如的心态集中在内容上。尤其是学生在面对教师一整天之后,回到家时,就不希望再看到他们了,一块简简单单的屏幕要比一个居高临下的大人可爱多了。 (3)教师在讲解过程中,声音清晰明亮,语速适中。 (4)视频知识内容的呈现多以题目为单位进行录制。很多题目一开始便直接切入例题,进行讲解,不夹杂任何的提示或铺垫。 2.林地公园高中教学视频的成功经验

八段锦助力新冠肺炎患者康复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9913267820.html, 八段锦助力新冠肺炎患者康复 作者:吴勇苏峰 来源:《保健与生活》2020年第06期 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第五层病区,在治疗新冠肺炎过程中,有一种辅助治疗方法——练习八段锦。 八段锦是一套中国传统的导引术,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导引意为“导气令和,引体令柔”之意,使“气”更平和,使“体”更柔软。 “新冠肺炎患者以湿寒为主,练习八段锦可以达到强健身体、气血流畅的效果,增强自身对抗湿毒的能力。”专家组副组长、广东省中医院副院长张忠德介绍说。 对卧病在床的患者,可以开展卧式八段锦。患者下肢不是很有力量,所以主要是上肢的运动,通过上肢关节的运动,慢慢过渡到下肢。 中医讲排湿毒可通过微微汗出、保持大小便通畅及良好的精神状态来实现。而八段锦通过8个动作锻炼人体四肢,达到强健身体。 从大年初三开始,来自广东省、北京市五家中医院的101位中医医护人员组成了国家援助湖北第二中医医疗队,进驻武汉,迎战新冠病毒。 张忠德大年三十到武汉,一直战斗在第一线,先后会诊超过150名患者。作为专家组成员,他与多位专家一起制订了中西医结合方案,让中医药介入抗击新冠肺炎的方案,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 “从中医角度看,新冠肺炎不止伤害肺,胃肠器官也受到影响。特别是危重症患者,他们的胃肠功能都受到很大的损害,普遍出现了便溏、舌苔厚膩、大便不通等问题。许多危重症新冠肺炎患者甚至无法排便。”广东省中医院援助湖北医疗队队长黄东晖介绍。 练习八段锦可以促进胃肠蠕动,再辅以腹部按摩和中医药调理,可以帮助患者排除宿便,清理毒素。 此外,练习八段锦对新冠肺炎患者的心理调节也非常有帮助。 “患者心理上时常处于焦虑状态,导致睡眠质量下降,身体素质下降,影响治疗恢复。”张忠德说,“通过练习八段锦这种比较温和的导引术,可以帮助患者有效缓解焦虑,提高人的精气神,再配合护士的心理疏导,达到辅助治疗的目的。”

八段锦

1.中国古代气功动功功法 八段锦 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一种气功动功功法。八段锦由八节组成,体势动作古朴高雅,故名。八段锦形成于12世纪,后在历代流传中形成许多练法和风格各具特色的流派。 查看精彩图册 目录 释义 ①气功导引功法名。 ②小儿指纹诊法。 健身气功八段锦 坐式八段锦 (一)坐式八段锦口诀 (二)坐式八段锦练法 站式八段锦 (一)站式八段锦口诀 (二)站式八段锦练法 八段锦功法作用 (前四段作用:治病) (后四段作用:强身) 动作口诀 预备式口诀 两手托天理三焦口诀 左右开弓似射雕口诀 调理脾胃单臂举口诀 五劳七伤往后瞧口诀 摇头摆尾去心火口诀 两手攀足固肾腰口诀 攒拳怒目增气力口诀 背后七颠百病消口诀 展开 释义 ①气功导引功法名。 ②小儿指纹诊法。 健身气功八段锦 坐式八段锦 (一)坐式八段锦口诀 (二)坐式八段锦练法 站式八段锦 (一)站式八段锦口诀 (二)站式八段锦练法 八段锦功法作用 (前四段作用:治病) (后四段作用:强身)

动作口诀 预备式口诀 两手托天理三焦口诀 左右开弓似射雕口诀 调理脾胃单臂举口诀 五劳七伤往后瞧口诀 摇头摆尾去心火口诀 两手攀足固肾腰口诀 攒拳怒目增气力口诀 背后七颠百病消口诀 展开 编辑本段释义 ①气功导引功法名。 相关图书 此功法历史悠久,简单易学,功效显著。共八节,又分武八段与文八段两种。武八段多为马步式或站式,又称北派,适合青壮年与体力充沛者。其名称出北宋·洪迈《夷坚志》:“政和七年,李似矩为起居郎。……尝以夜半时起坐,嘘吸按摩,行所谓八段锦者。”南宋·曾慥《道枢》辑其基本功法为:仰手上举所以治三焦;左肝右肺如射雕;东西单托所以安其脾胃;返而复顾所以理其伤劳;大小朝天所以通五脏;咽津补气左右挑起手;摆鲜鱼尾所以祛心疾;左右攀足所以治其腰。另《医方类聚》、《灵剑子导引子午记》等均载有类似功法。现在流行的是晚清时所传的歌诀:两手托天理三焦,左右开弓似射雕。调理脾胃须单举,五劳七伤望后瞧。摇头摆尾去心火,两手攀足固肾腰。攒拳怒目增气力,背后七颠百病消。文八段又称南派,多用坐式,注重凝神行气。其图式出南宋·河滨丈人《摄生要义》。明·王圻《三才图会》载有 德政禅师住持的清远市御金街少林禅院练功房

八段锦

八段锦 传说武八段锦是由岳飞创制的,也有传说八段锦是由唐代的钟离权创造的,但这些说法并不十分可信。在魏晋许逊的《灵剑子引导子午记》中,有关于“八段锦”锻炼方法的记载。但最早出现“八段锦”名目的是宋代洪迈著《夷坚志》一书:“政和七年,李似矩为起居郎……尝以夜半时起坐,嘘吸按摩,行所谓八段锦者。”说明八段锦在北宋已流传于世。八段锦自宋朝以来至今已有八百余年,在形式和内容上都有较大变化,清末定型后,目前仍是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体育锻炼项目,对于增强体质,延年益寿起着重要的作用。 著名宋代大儒朱熹(1130-1200年)对八段锦有一段生动有趣的记述:“愚四十年前注《参同契》时,见吕四行八段锦,诧其老健,每窃笑之。逮今思之《参同契》之学,实属屠龙术,不如吕四行之宰猪术也。”朱熹酷爱《参同契》之学数十年,晚年时倍感八段锦之学,优于《参同契》,他幽默地评价《参同契》为“屠龙术”,八段锦为宰猪术,形象地描绘《参同契》为“杨春白雪,和之者寡”,八段锦在当时属于“下里巴人,和之者众”。 坐式八段锦又演化为十二段锦和十六段锦。此功法至明代已基本定型,如冷谦《修龄要旨》、高濂《遵生八笺》、胡文焕《类修要诀》等皆有记述。清乾隆时《寿世传真》易名十二段锦,其后《内功图说》亦加整理记述,通行于世。 通过对大量文献史料的查阅、考证,有以下基本认识:(1)传统八段锦流传年代应早于宋代,在明清时期有了较大发展;(2)传统八段锦创编人尚无定论,可以说八段锦是历代养生家和习练者共同创造的知识财富;(3)清末以前的八段锦主要是一种以肢体运动为主的导引术;(4)八段锦无论是南派、北派或是文武不同练法,都同出一源,在流传中相互渗透,逐渐趋向一致。 现在流传的站式八段锦,一般是来源于清代梁世昌所编《易筋经图说》的附录《八段锦》。但作者不详。 在1957年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了《八段锦》一书,书中简要叙述了八段锦对人体的作用、锻炼要领,并根据定型的八段锦歌诀,图文并茂地详述由卓大宏、马风阁、唐豪所编的三套立式和马风阁所编的一套坐式的八段锦功法。内容通俗易懂,发行印数极大,为八段锦的普及推广作出了贡献。 [编辑]内容 八段锦一般是由八种动作组成,每种动作称为一“段”。每种动作都要反复多次,并配合气息调理(如舌抵上颚、意守丹田)。八段锦的动作一般比较舒缓,适合各年龄段的人锻炼。

八段锦动作图解

养生八段锦图解 由八节动作组成的一种健身运动方法。全套动作精炼,运动量适度,其每节动作的设计,都针对一定的脏腑或病症的保健与治疗需要,有疏通经络气血、调整脏腑功能的作用。其名最早见于宋代洪迈《夷坚志》中。曾《道枢·众妙篇》曾记述了具体练习方法:“仰掌上举以治三焦者也,左肝右肺如射雕焉;东西独托所以安其脾胃矣;返复而顾所以理其伤劳矣;大小朝天所以通其五藏矣;咽津补气,左右挑其手,摆鳝之尾所以祛心之疾矣;左右手以攀其足所以治其腰矣。”《灵剑子引导子午记》也记有:“仰托一度理三焦,左肝右肺如射雕,东脾单托西通胃,五劳回顾七伤调,游鱼摆尾通心脏,手攀双足理于腰,次鸣天鼓三十六,两手掩耳后头敲。”八段锦在历代相传中得到不断发展,流派繁多,现代较为流行的练习方法和歌诀见于清代梁世昌《易筋经图说》所附《八段锦》(撰者不详)中。 【自我保健应用】 “两手托天理三焦”法可吐故纳新,调理脏腑功能,消除疲劳,滑利关节(尤其是对上肢和腰背)。 “左右开弓似射雕”法通过扩胸伸臂可以增强胸肋部和肩臂部肌力,加强呼吸和血液循环,有助于进一步纠正姿势不正确所造成的病态。 “调理脾胃须单举”法有助于防治胃肠病。 “五劳七伤向后瞧”法可消除疲劳,健脑安神,调整脏腑功能,防治颈肩酸痛。 “两手攀足固肾腰”法可增强腰部及下腹部的力量,但高血压病和动脉硬化患者,头部不宜垂得太低。 “攒拳怒目增气力”法可激发经气,加强血运,增强肌力。 “背后七颠百病消”法可疏通背部经脉,调整脏腑功能。长期坚持练习八段锦可增强体质,防止疾病。

(一)“两手托天理三焦”法 直立,两足分开,与肩同宽。两臂自然松垂身侧,然后徐徐自左右侧方上举至头顶,两手手指相叉,翻掌,掌心朝上如托天状,同时顺势踮两脚跟,再将两臂放下复原,同时两脚跟轻轻着地。如此反复多遍。若配合呼吸,则上托时深吸气,复原时深呼气。 (二)“左右开弓似射雕”法 直立,左足跨出一大步,身体下蹲作骑马式。两臂在胸前交叉,右臂在外,左臂在内,眼看左手,然后左手握拳,食指翘起向上,拇指伸直与食指成八字撑开。接着左臂向左推出并伸直,头随而左转,眼看左手食指,同时右手握拳,展臂向右平拉作拉弓状。动作复原后左右互换,反复进行数次。如配合呼吸,则展臂及拉弓时吸气,复原时呼气

八段锦

八段锦养生功 八段锦是少林易筋经的一部分,分立功、坐功两部分。练此功以调和阴阳、通理三焦为主旨,以动入静、以静入动、动静皆宜、顺乎五形、发其生机、神奇变化、通和上下、和畅气血、去旧生新、充实五脏、驱外感之诸邪、消内生之百病、补其不足、泻其多余,消长之道,妙用无穷。常习之可达百病之不生,延年而益寿。凡有缘人只要选择并终身修炼“八段锦”,同样能够达到“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和炼虚合道”的境界;当然对于有缘人预防治疗自身疾患更是“小菜一碟”。若缘友们对此有清醒地认识,那么通过“八段锦”的修炼,达到健身强体、益寿开悟和大幅提高生命质量绝对不只是一个梦! 八段锦是一套独立而完整的健身功法。历史悠久,流传广泛,深受人民喜爱,据说是岳飞与梁世昌所传。早在北宋时已有记载,至今已有800余年历史。 八段锦是古代上等丝织品,用多种不同颜色编织而成。古人把这套动作视为祛病保健效果极好而又编排精练,动作完美的一套导引功法。此功法共分为八段,故曰八段锦。 八段锦的练功方法应以内功为主,是内外相合的定步动功。因此练习八段锦除注意外形动作以外,还要配合意守、呼吸及以意领气和动作的得气感。 八段锦的锻炼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用力的练法,一种是不用力的练法。动作用力练时,仍切实保持肌体放松,不可用僵力或单纯之臂力,动作要随呼吸,气贯丹田。不用力的练法,则主要是以外带内,外动促进内动,以达到健身祛病之功效。 八段锦对身体的好处,简单概述为滋阴助阳、培元补气、疏通经络、活血生津。长期锻练可使人强身健体、聪耳明目、延年益寿。用现代科学医术分析,就是活动全身关节、肌肉、调节精神紧张、改善新陈代谢、增强心肺功能、促进血液循环,从而提高人体各个生理机能。

八段锦文字解说

八段锦练习方法之一 https://www.360docs.net/doc/9913267820.html,/01gmrb/2006-04/19/content_405457.htm 中国健身气功协会发布时间:2006-04-19 04:07来源:光明日报八段锦功法从宋朝流传至今已有上千年历史。其特点为动作简单易行,健身效果明显,是中华养生文化中的瑰宝。八段锦的“八”字不是单指“段”、“节”和八个动作,而是表示其功法有多种要素,相互制约,相互联系,循环运转。“锦”字则表示每招每式的汇集,如丝锦般连绵不断,是一套完整的健身办法。 八段锦功法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柔和缓慢、圆活连贯。八段锦练习时身体重心平稳,虚实分明,轻飘徐缓;练功动作轻松自如,舒展大方,路线带有弧形,不直来直往,符合人体各关节自然弯曲的状态,一招一式的变化和姿势的衔接连续流畅,无停顿断续之处。 二、松紧结合,动静相兼。八段锦功法练习时,肌肉、关节以及中枢神经系统、内脏器官放松而不松懈,在动作的衔接上用力适当,缓慢进行。习练者在意念的引导下,动作轻灵活泼,舒适自然,在动作的节分处做到沉稳,并保持肌肉的牵引伸拉。 三、神与形合、气寓其中。八段锦功法每式动作以及动作之间充满了对称与和谐,体现出内实精神、外示安逸,虚实相生、刚柔相济,做到意动形随、神形兼备。本功通过精神的修养和形体的锻炼,促进真气在体内的运行,以到达强身健体的功效。 八段锦练习方法之二 https://www.360docs.net/doc/9913267820.html,/content/2006-04/22/content_410355.htm 中国健身气功协会发布时间:2006-04-22 02:25来源:光明日报 练习八段锦对基本身形的要求较高,习练者通过锻炼基本身形可以克服关节和肌肉的酸痛,为放松入静创造良好的条件,为学习其他动作打下基础。下面我们就介绍练习八段锦所需掌握的基本身形和预备式。 一、基本手形 1、拳形:大拇指抵掐无名指根节内侧,其余四指屈拢收于掌心。 2、掌形:掌形之一,五指微屈,稍分开,掌心微含;.掌形之二,拇指与食指竖直分开成八字状,其余三指第一、二指节屈收,掌心微含。 3、爪形:五指并拢,大拇指第一指节,其余四指第一、二指节屈收扣紧,手腕伸直。 二、基本步型 马步:开步站立,两脚间距约为本人脚长的2-3倍,屈膝半蹲,大腿略高于水平。 预备势 动作一:两脚并步站立;两臂自然垂于体侧;身体中正,目视前方。 动作二:随着松腰沉髋,身体重心移至右腿;左脚向左侧开步,脚尖朝前,约与肩同宽;目视前方。 动作三:两臂内旋,两掌分别向两侧摆起,约与髋同高,掌心向后;目视前方。 动作四:上动不停。两腿膝关节稍屈;同时,两臂外旋,向前合抱于腹 前呈圆弧形,与脐同高,掌心向内,两掌指间距约10厘米;目视前方(见右 图)。 八段锦练习方法之三 https://www.360docs.net/doc/9913267820.html,/content/2006-04/24/content_410356.htm 中国健身气功协会发布时间:2006-04-24 01:30来源:光明日报 第一式两手托天理三焦 动作一: 接预备式,两臂外旋微下落,两掌五指分开在腹前交叉,掌心向上;目 视前方。 动作二:上动不停。两腿徐缓挺膝伸直;同时,两掌上托至胸前,随之

古代养生术之八段锦图解精品

【关键字】方法、配合、保持、精神、需要、作用 古代养生术之八段锦图解 中醫健身養生強調適度,每次強度和時間不宜過量,做到「形勞而不倦」,即過後無疲勞為限度,並且要循序漸進,持之以恆。體育運動量過大則耗氣傷血,輕則倦怠乏力,精神疲憊,肌肉消瘦;重則筋骨肌肉勞損,引起腰痛,關節疼痛。例如專業運動員接受密集式體能訓練,看似體格強壯,其實很易受傷及感染。中醫認為這種密集訓練,對筋骨的負荷太重,造成慢性肝腎虛損。很多傳統健身運動,例如氣功或太極拳,雖不如西方運動般劇烈,卻符合中醫養生保健概念。 八段锦是一种在中国古代发明的健身方法,由八种肢体动作组成,内容包括肢体运动和气息调理。八段锦属于中国武术的一种,也有人认为是气功的一种。“八段锦”这个名字,一般认为有两层意思:1、表示这是一种集锦多种练习方法的功法;2、源自一种名为“八段锦”的织锦,表示练习时动作连绵。 古老的健身操之二:八段錦 八段錦即八段動作,古人認為這八段動作美如畫錦,故名八段錦。八段錦是中國民間流傳較廣,最有代表性的一套健身操。距今已有八百餘年歷史,一般認為是南宋無名氏創編。其最大的特點,是每式動作的設計,都針對一定的臟腑或病症需要。全套動作精煉,運動強度適中,能行氣活血,協調臟腑功能,男女老幼皆宜。 練八段錦可根據自己的體力條件,選坐式或站式。坐式古稱「文八段錦」,站式古稱「武八段錦」。練習前應安神定志,意守丹田,全身放鬆,雙目平視,調暢呼吸。做動作時必須結合意念活動,注意配合呼吸。下面介紹站式操作:

雙手托天理三焦 預備式:自然站立,兩腳平行分開,兩臂自然下垂,眼看前方。 動作:兩臂慢慢向上高舉過頭,指尖相對,手指交叉,翻掌,掌心向上,盡力上托,頭後仰,眼看手背,繼而足跟盡量上提,吸氣,維持這種姿勢片刻;呼氣,兩臂慢慢放下,足跟輕輕落地,還原到預備姿勢。 作用:雙手托天使三焦通達,氣與水液灌注周身,上傳肺,中和脾胃。故能除胸悶、腹脹、水濕之氣,增進食慾等。 左右開弓似射雕 預備式:雙腿分開成馬步,兩手半握拳,平放胸前。 動作:挺直上身,向左側轉身;伸直左臂,拳眼向上,食拇指向上翹起,雙目直視食指,呼氣;右手半握在胸部如拉弓,緩拉至右胸前,吸氣。還原成預備式,如此左右輪替。 作用:使胸部擴張,宣降肺氣,活動雙臂。 調理脾胃舉單手 預備式:自然站立,兩臂平放胸前,兩掌心向上,指尖相對。 動作:翻掌,左手上舉成單臂托天狀( 指尖向右) ,右手下按於右胯旁( 掌心向上,指尖向前) 。左右姿勢互換,反覆進行。上托下按時吸氣,左右換式時呼氣。作用:有升有降,利於脾胃升降,以消食去積。

教学视频资源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教学视频资源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12―0039―01 视觉信息有着其特定的语法结构,而视觉符号的传达决 定着人类对于外部世界的整体感知。视觉时代正冲击着现代人类的生活,把所谓的新新人类带入了一个全新的视觉化世界,而教学视频资源对于教学就起到了这样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教学视频资源应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1.视频资源匮乏。大多数新的视频资源都采用“个人设计、个人制作、个人使用”的模式,导致教学资源的制作、收集、保存都出现较大的问题。原有的流通渠道狭窄,使得可持续使用的教学视频资源相对匮乏,根本无法满足教学的需求。 2.制作、加工难度较大。部分视频加工软件太专业,加上视频素材的拍摄、转换、配音、特技等都需要专门软件、设备和技术,这就大大影响了教学视频资源的制作加工。 3.应用条件较高。教学视频资源的应用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对教室的环境也有一定要求,这些都给视频资源的应用带来一定的障碍。 二、课堂教学中视频运用的必要性 课堂教学中的视频运用是指以视频为手段,围绕需要讲解的问题构建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情景,通过一些视频资料将

教学情景立体化,据此来启发学生、引导学生加深理解以完成教学工作的方式。 1.教学中使用视频使得课堂教学活动变得活泼、生动、有趣,富有启发性、真实性,可以从根本上改变传统单调的教学模式,从而活跃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视频资料包含的信息量大,特别是对于一些知识重点、难点,应用普通教学手段难以讲清楚,而视频资料将大量信 息集中在一起,且动态地展示了其演变的过程,使一些抽象 难懂的知识直观而形象。 3.教学中采用视频使得授课方式变得方便快捷,节省了教师授课时的板书时间,有效地缩短了教学时间,提高了教学效率,节约了教育经费,降低了教育成本。 三、课堂教学视频资源的总体设计 1.视频设计与课堂教学融合。课堂教学视频资源是设计者与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在教学视频资源的设计中要采用视频设计与课堂教学融合的方式,设计者根据教学目标、内容和环节的需要设计视频内容,并通过对视频素材表现形式的艺术化设计与课堂教学需求达到吻合。 2.内容设计与形象设计并重。在课堂教学视频的设计中主要采取内容设计与形象设计统一的方式。针对不同的课堂教学环节和教学内容,选择剪取不同的视频素材,并依据视觉原理和学习理论,对视频素材进行表现形式设计,使课堂

八段锦教材

健身气功八段锦图解 健身气功八段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的导引术。4000~5000年前,中国中原大地洪水泛滥,百姓深受雨水潮湿的侵害,筋骨多瑟缩而不达,气血多郁滞而不行。有贤能者发明了“舞”,用来摆脱这些病痛。这种祛病健身的“舞”后来就演变成导引术。导引者,导气令和,引体令柔;导引术就是通过自身的特殊锻炼方式,使机体气机流畅,骨正筋柔;可以很好的激发自身调理能力,消除病痛,增进健康,延缓衰老。 健身气功八段锦当初是由一些治病保健的单式动作发展组合起来的,因此八段锦每一式都有其独自的功效,既可选择单式或几式练习,也可以整套练习。下面我就来详细介绍一下八段锦各式的健身功效。 健身气功八段锦第一式,两手托天理三焦:三焦,是指人体上、中、下三焦,属于六腑之一,位于胸腹之间,其中胸膈以上为上焦,胸膈与脐之间为中焦,脐以下为下焦。人体三焦主司疏布元气和流行水液。这一式为两手交叉上托,拔伸腰背,提拉胸腹,可以促使全身上下的气机流通,水液布散,从而周身都得到元气和津液的滋养。 健身气功八段锦第二式,左右开弓似射雕:这一式展肩扩胸,左右手如同拉弓射箭式,招式优美;可以抒发胸气,消除胸闷;疏理肝气,治疗胁痛;同时消除肩背部的酸痛不适。对于那些长期伏案工作,压力较大的白领人士,练习它可以增加肺活量,充分吸氧,增强意志,精力充沛。 健身气功八段锦第三式,调理脾胃须单举:脾胃,是人体的后天之本,气血生化的源泉。中医认为,脾主升发清气,胃主消降浊气。这一式中,左右上肢松紧配合的上下对拉拔伸,能够牵拉腹腔,对脾胃肝胆起到很好的按摩作用,并辅助它们调节气机,有助于消化吸收,增强营养。 健身气功八段锦第四式,五劳七伤往后瞧:五劳,是心、肝、脾、肺、肾五脏的劳损;七伤,是喜、怒、忧、思、悲、恐、惊的七情伤害。五劳七伤,犹如今天的亚健康;长期劳顿,没有及时修养生息,终究造成损伤的累积。这一式,转头扭臂,调整大脑与脏腑联络的交通要道——颈椎(中医称为天柱);同时挺胸,刺激胸腺,从而改善了大脑对脏腑的调节能力,并增强免疫和体质,促进自身的良性调整,消除亚健康。 健身气功八段锦第五式,摇头摆尾去心火:心火者,思虑过度,内火旺盛。要降心火,须得肾水,心肾相交,水火既济。这一式,上身前俯,尾闾摆动,使心火下降,肾水上升,可以

万籁声传岳武穆八段锦 梁超群着 [手打文字清晰版]

岳家八段锦 (一)预备势 身体直立,两脚开立,与肩同宽,两膝微屈,两手臂自然下垂于身体两侧, 手心朝内,掌指朝下,牙齿轻咬紧,舌抵两齿中间,全身松沉,凝神静思,呼 吸用鼻,气沉丹田,目视前方。 (二)提地托天理三焦 1.方法 (1)预备势站立。两腿屈膝下蹲成正马步;同时,两手掌移于体前两脚 中间,肘部微屈,手心朝下,掌指相对。 (2)上动不停,两腿挺膝直立;同时,两手掌屈臂外旋由下向上托至胸 前,手心朝上,掌指相对。 (3)上动不停,两手掌屈肘托至头顶上,手心朝上,掌指相对。 (4)上动不停,两腿屈膝下蹲;同时,两手掌屈臂内旋由上向下按至腹 前,手心朝下,掌指相对。 (5)上动不停,两腿屈膝下蹲成正马步;同时,两手掌直臂下按至体前两脚中间,手心朝下,掌指相对;目视两掌。 2.说明:两掌上托时为吸气,两掌下按时为呼气,如此练习5——10遍。 3.行功:这八段锦的每段行功,即练习过程,均要口闭,以鼻呼吸,觉气下达于两脚底部(即涌泉穴)则气自然贯于全身。在行功时,吸气任其自然,呼气与两手下压时,有时觉此气下达于两脚底部。此为内功真传,一习便知。平日行功时,均可存此感觉。 4.功能:此功可以调整人身三部之气,昔人谓之三焦,如头顶百会至胸部膻中穴为上焦,膻中穴至腹部神阙(脐)穴为中焦,神阙穴至脚心涌泉穴为下焦。此三焦气一通,全身之宿疾皆除。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进新陈代谢作用,还能医疗胃病与血压高、头晕目眩之症。为八段锦的主要功法。 (三)左右弯弓似射雕 1.方法 (1)预备势站立。两腿屈膝半蹲成正马步;同时,两手掌握成鬼头指屈肘由下向上举至左肩前,左拳心朝右,拳眼朝上,右拳心朝左,拳眼朝上。 (2)上动不停,左拳直臂向前方伸出,高与肩平,拳心朝右,拳眼朝上;同时,右拳屈臂内旋向右后拉至右耳前,高与耳平,拳心朝右,拳眼朝下。 (3)上动不停,上体右转,右拳屈肘由上向下移至右肩前,拳心朝右,拳眼朝上,同时,左拳

浦东新区八段锦工作方案

八段锦对老年人平衡功能影响研究项目 浦东项目点工作方案 一、背景和研究思路 跌倒是威胁老年人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除导致死亡外,跌倒造成的残疾等非致死性后果也严重影响了老年人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消耗大量的医疗和社会资源。平衡功能下降是老年跌倒的重要危险因素,通过运动锻炼改善平衡功能,提升身体素质,是预防跌倒发生的重要干预策略。 通过组织 60-80岁老年人开展6个月的八段锦锻炼,明确八段锦锻炼对老年人平衡功能、跌倒、心理健康、睡眠质量、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的影响;探索适合社区的老年人平衡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探索建立组织老年人进行八段锦培训、锻炼和推广的工作模式;为在老年人群中推广八段锦锻炼提供科学依据。 本区通过招标的方式选择了6个社区参与本项目,联洋、新场、芦潮港为干预组,周家渡、高东、老港为对照组。社区根据纳入排除标准筛选出符合条件的老人进入研究,干预组实施一定强度的八段锦锻炼,对照组除发放宣传资料外不实施其他干预措施,干预期为6个月,在干预开始后第3、6、12月采集全部研究对象平衡功能和相关健康状态信息;同时在研究各阶段开展过程评估。比较和评价干预组、对照组各自在干预不同阶段,以及干预组和对照组间研究对象的平衡功能和相关健康状态变化情况。通过综合效果评估和过程评估结果建立组织老年人进行八段锦培训、锻炼、质量控制和推广的工作模式。

二、工作流程 (一)2016年4月:区疾控完善研究方案。 (二)2016年4月下旬:招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三)2016年5月6日:方案培训。 (四)2016年5月中旬-6月中旬:前期准备及师资培训。 (五)2016年6月上中旬:社区以集中公开或入户招募方式,参考纳入、排除标准(方案第4页),根据《研究对象筛查表》(附件2)选择符合条件的老人作为研究对象,性别与年龄构成需基本符合方案要求。研究对象选定之后,再按照《研究对象编码规则》(附件1)赋予每个研究对象唯一编码。 (六)2016年6月-7月:对研究对象开展基线调查评估(详见表1)。

八段锦

健身气功八段锦动作分解教学动作讲解 预备式: 两脚并步站立,两臂垂于体侧,目视前方,左脚向左开步与肩同宽,两臂内旋,向两侧摆起,与髋同高,掌心向后,两腿膝关节稍屈,同时两臂外旋,向前合抱于腹前,掌心向内,两掌指尖距约10公分,目视前方。动作要点:头向上顶,下额微收,舌抵上颚,嘴唇轻闭,沉肩坠肘,腋下虚掩,胸部宽舒,腹部松沉,收髋敛臀,上体中正。易犯的错误:抱球时,大拇指上翘,其余四指朝向地面,踏腰,跪腿,八字脚。正确做法:注意沉肩坠肘,指尖相对,大拇指放平,收髋敛臀,命门穴放松,膝关节不超跃脚尖,两脚平行站立。功法作用:宁静心神,调整呼吸,内安五脏,端正身形,从精神和身体上做好红功前的准备。 第一式、两手托天理三焦 首先两臂外旋微下落,两掌五指分开,在腹前交叉,掌心向上,目视前方,然后两腿挺膝伸直,同时两掌上托与胸前,随后两臂内旋向上托起,掌心向上,抬头目视两掌,两掌继续上托,肘关节伸直,同时下额内收,动作稍停,目视前方,然后两腿膝关节微屈,同时两臂分别向身体两侧下落,两掌捧于腹前,掌心向上,目视前方。全式动作,一上一下为一次,共做六次。 动作要点:两掌上托要舒胸展体,略有停顿,保持伸拉,两掌下落,松腰沉髋,沉肩坠肘,松挽舒指,上体中正。易儿的错误:两掌上托时,抬头不够,上举时,松泄断劲。正确做法:两掌上托舒胸展体,缓慢用力,下额先向上助力,在内收配合两掌上撑,力在掌根。功法作用:理三焦的三焦,根据中医的说法,脐以下为下焦,胸隔至脐为中焦,胸隔以上为上焦。本动通过两手交叉上举,缓慢用力,保持伸拉,可使三焦通畅,气血调合,通过拉长驱干与上肢各关节的肌肉、韧带及关节软组织,对提高关节的灵活

武八段锦的口诀与功效

站式八段锦口诀 双手托天理三焦;左右开弓似射雕。调理脾胃须单举;五劳七伤向后瞧。 摇头摆尾去心火;两手攀足固肾腰。攒拳怒目增力气;背后七颠百病消。 动作口诀 预备式口诀 两足分开平行站,横步要与肩同宽,头正身直腰松腹,两膝微屈对足尖, 双臂松沉掌下按,手指伸直要自然,凝神调息垂双目,静默呼吸守丹田。 呼吸 (1)方法:并步站立,重心移至右腿,左脚向左提起(吸),下落成开立步(呼);两臂内旋,两掌分别向斜下两侧摆起,掌心向后(吸),两腿微屈,同时两臂外旋向前合抱于腹前(呼)。要求全身放松,平心精气,顺项提顶,沉肩垂肘,意守丹田。 (2)说明:预备势可以采用自然呼吸方法,形成预备势静立桩时再做一到两次循环性呼吸,这样又利于调节身体松静和气血的运行,为两手托天里三焦动作做好身心准备。 1 两手托天理三焦 十字交叉小腹前,翻掌向上意托天,左右分掌拨云式,双手捧抱式还原, 式随气走要缓慢,一呼一吸一周旋,呼气尽时停片刻,随气而成要自然。 呼吸 (1)方法:两腿微屈,两手插掌,两腿徐缓挺膝伸直,两手上托经胸前内旋向上托起至两手心朝上(吸),两臂继续上托,肘关节伸直,舒胸展体(闭气)略有停顿;身体重心缓缓下降,双手分开,两臂分别向身体两侧下落捧于腹前(呼)。

2 左右开弓似射雕 马步下蹲要稳健,双手交叉左胸前,左推右拉似射箭,左手食指指朝天, 势随腰转换右式,双手交叉右胸前,右推左拉眼观指,双手收回式还原。 呼吸 (1)方法(左开弓):身体重心右移,左脚向左开立;同时两掌向上交叉于胸前(吸)。 (2)说明:其中搭腕与马步开弓为大呼吸,并步与上肢划弧为小呼吸。小呼吸动作较小,呼吸深度较浅,呼吸节奏稍快。本节呼吸以上肢动作为主。 3 调理脾胃单臂举 双手重叠掌朝天,右上左下臂捧圆,右掌旋臂托天去,左掌翻转至脾关, 双掌均沿胃经走,换臂托按一循环,呼尽吸足勿用力,收式双掌回丹田。 呼吸 (1)方法(左单举):两腿徐缓挺膝伸直,左掌上托至头上,掌心朝上;同时右臂内旋,掌心朝下(吸)。 (2)说明:调理脾胃须单举,左右两式各为一个呼吸循环,中间加插一个闭气。 4 五劳七伤往后瞧 双掌捧抱似托盘,翻掌封按臂内旋,头应随手向左转,引气向下至涌泉, 呼气尽时平松静,双臂收回掌朝天,继续运转成右式,收式提气回丹田。 呼吸 (1)方法(左后瞧):两腿徐缓挺膝伸直,两臂充分外旋,掌心向外旋,头向左后转(吸)。 (2)说明:五劳七伤往后瞧,左右两式各为一个呼吸循环。

视频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视频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 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针对人教版初中语文课程的安排,以及《新课程改革纲要》提出的学生学习目标、学习任务的要求,纵观人教版六册语文课文、综合性学习、名著阅读等内容,我们不难看出教材中涉及的内容很多已是被著名导演拍成影视作品,在电影、电视中看到的,在公众中认同和了解的,针对这种学生既熟悉又陌生的文学内容,我们老师在教学中应该有意识地将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进行有机的整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信息技术整合视频 【正文】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不是把信息技术仅仅作为辅助教或辅助学的工具,而是强调要把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和情感激励工具,利用信息技术所提供的自主探索、多重交互、合作学习、资源共享等学习环境,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使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在整合过程中得到有效的锻炼,这正是创新人才培养所需要的。 调查: 人教版七年级上《山市》(海市蜃楼)《皇帝的新装》《女娲造人》

七年级下《丑下鸭》《黄河颂》(黄河大合唱)《黄河,母亲河》《音乐巨匠贝多芬》《木兰诗》《邓稼先》《安塞腰鼓》《竹影》《观舞记》《口技》《戏曲大舞台》《鲁滨逊漂流记》八年级上《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让世界充满爱》《中国石拱桥》《苏州园林》《桥之美》《故宫博物院》《奇妙的克隆》《莲文化的魅力》《骆驼祥子》《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八年级下《列夫托尔斯泰》《献给母亲的歌》《海燕》《罗布泊》《科海泛舟》《云南的歌会》《吆喝》《到民间采风去》《赤壁》《岳阳楼记》 九年级上《智取生辰纲》《杨修之死》《范进中举》《香菱学诗》《隆中对》《出师表》《水浒传》 九年级下《叫踏一方土》《孔乙己》《蒲柳人家》《热爱生命》《变色龙》《威尼斯商人》《变脸》《枣儿》《音乐之声》《乘着音乐的翅膀》《愚公移山》《简爱》《格列佛游记》 小结分析: 纵观人教版六册语文课文、综合性学习、名著阅读等内容,我们不难看出教材中涉及的内容很多是在电影、电视中看到的,被著名导演拍成作品,在公众中被认同和了解的,针对这种学生既熟悉又陌生的文学内容,我们老师在教学中如何教,怎样教,成为我们研究的方向。 笔者认为:视频一种极好的利用空间,既节约时间有直观,既形象又生动,教学中要

八段锦教案新部编本.docx

精品教学教案设计| Excellent teaching plan 教师学科教案[ 20–20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 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 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 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精品教学教案设计| Excellent teaching plan 玉环县城关二中教案 授课人:授课时间: 课题八段锦素质练习课型复习、实践课 教课节第次课教学方法讲解、示范、重复法教学目1、进一步巩固八段锦动作。 学2、发展柔韧、快速反应、力量等身体素质。 标要求 3、培养不怕困难、勇敢顽强的品质。 目教学 八段锦动作节奏 重点 标教学 配合音乐 难点 一、上课常规 (一)、教学内容 1、体育委员整队,汇报人数 2、师生问好 3、教师宣布本课内容及教学目标 (二)、组织:四列横队 (三)、要求:静、齐、快 教 二、破冰热身 (一)、教学内容:鸭子舞 (二)、教师:讲解、示范 (三)、学生:集体练习 学(四)、组织:四列横队成操队形 (五)、要求:注意节奏的控制 三、八段锦 (一)、教学内容 过 1、两手托天理三焦2、左右开弓似射雕3、调理脾胃臂单举 4、五劳七伤往后瞧 5、摇头摆尾去心火 6、两手攀足固肾腰 7、攒拳怒目增气力8、背后七颠百病消 (二)、教师:讲解、示范、口令指挥、指导 (三)、学生:集体练习 程(四)、组织:四列横队成操队形 (五)、队形:略 (六)、要求:静心、放松、控制节奏 四、素质练习 (一)、教学内容:翻动的螃蟹 1、跨越练习 2、跨越-钻越

精品教学教案设计| Excellent teaching plan 3、串连跨越-钻越 (二)、老师:讲解、示范、指导 (三)、学生:集体练习 (四)、组织:两人一组小组练习过渡到集体串连练习 (五)、要求:注意安全,练习认真 五、放松整理 (一)、游戏:老鼠偷米吃 (二)、教师:讲解、示范、组织 (三)、学生:两人一组集体练习 (四)、组织:四列横队成间操队形 (五)、要求:反应迅速 六、下课常规 1、教师小结本课内容 2、表扬与鼓励练习优秀的同学 3、宣布下节课学习内容 教 学 效 果 教 学 反 思

武术套路图解推选——少林狼牙棒

少林狼牙棒预备势 1.单掌敬礼 2.弓步撩棒 3.并步冲棒 4.单劈开山 5.横扫莲台 6.泰山压顶 7.拨云见日 8.金鸡独立 9.弓步撩棒 10.金鸡独立 11.力劈华山 12.拨天扫地 13.跪步劈棒

14.单劈开山 15.马步挑把 16回头望月 17.跪步压棒 18.弓步架棒 19.弓步劈棒 20.提膝点棒 21.二郎担山 22.弓步劈棒 收势 (狼牙棒完整套路演示) 预备势 动作要领:两脚并步站立,狼牙棒竖立在身体右前方,抬头挺胸,目视前方。(图1)。

图1 1.单掌敬礼 动作要领:左手成掌由左下侧向上抬起,至头顶上方后收至胸前,成拜佛式,左脚左跨半步,目视前方(图2)。 图2 易犯错误:左掌抬至与肩平就收于胸前。 纠正方法:左掌抬至头上方后方可收于胸前。 2.弓步撩棒

动作要领:右脚向左侧上步后,左脚后撤成左弓步,身体左转一周,棒头由右上方向下抡出一周后向前,向上抡出(图3)。 图3 易犯错误:器械不贴身。 纠正方法:狼牙棒上下垂直,贴身抡一立圆。 3.并步冲棒 动作要领:棒头由左上向右下做一舞花后向右冲出。同时两脚并步站立 ,目视右侧(图4)。 图4

易犯错误:狼牙棒冲出时高低不定。 纠正方法:狼牙棒冲出后要与肩平。 4.单劈开山 动作要领:左脚左跨,右脚向左侧上步,身体左转成马步 ,狼牙棒由右侧向上 ,然后在左侧向下抡出一周后劈下(图5)。 图5 易犯错误:棒花倾斜,不贴身。 纠正方法:扫花时双手手腕灵活,两手之间距离不要过大。 5.横扫莲台 动作要领:震右脚,左脚向前上步成左弓步,同时狼牙棒棒头向右后方抡出一周。棒头向前冲出后,再在头顶横扫一周停于身体右前方(图6)。

健身气功─八段锦视频教学

【文件名】:健身气功─八段锦视频教学 【文件格式】:RM 【档案大小】:124 MB【影片长度】:59\'45" 【档案载点】:https://www.360docs.net/doc/9913267820.html,/pe/movie/bdj.rm 【内容简介】: 八段锦口诀: 两手托天理三焦,左右开弓似射鵰。 调理脾胃单臂举,五劳七伤往后瞧。 摇头摆尾去心火,背后七颠百病消。 攒拳怒目增气力,两手攀足固肾腰。 八段锦源流: 「八段锦」之名始见于北宋。据宋·洪迈《夷坚志》载,「政和七年,李似矩为起居郎,……似矩素于声色简簿,多独止于丹舍,仿方土熊经鸟伸之术,得之甚喜。……尝以半夜时起坐,嘘吸按摩,行所谓八段锦者。」文中所述,当是一种八段锦坐功。可见,八段锦在北宋即已流传。 八段锦在流传过程中,有坐功和站功之分。站功从清朝开始又分南北两派,北派托名岳飞所传,以刚为主,南派附会梁世昌所传,以柔为主。 综上所述,自宋朝至清朝所流传的八段锦套路歌诀有多种。但八段锦立功都与宋《道枢·众妙篇》一脉相承。八段锦坐功都与《修真十书》或明·仙《活人心法》一脉相传。然而从现存文献来看,八段锦的形成发展是继承了先秦养生导引方法。它是由散式功法逐渐形成了套路。但目前还仍有以某种散式功法用来治疗某些疾病。 “八段锦”是我国民间广为流传的导引功法,它是由八个动作组成的一套既能健身又有防治疾病作用的导引功。八段锦的“锦”解释为由八个不同的动作编辑而成的一套功法,另外,此功法自古深受民众喜爱,又用“锦”来形容成精美的丝织品。八段锦功法从针对性而言某一动作可益于某一脏腑或防治某一疾病,如“双手托天”可以“调理三焦”;“两手攀足”可以“固肾腰”等。但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肌肉与关节与内脏之间,内脏与内脏之间都有着复杂的联系。八段锦的每一个动作当然针对人体某个部位起着一定作用,但总的来看它的作用是综合性的、全面性的。对人体内外部起着整体性的调节作用。把八个动作综合起来才能有效地起到理三焦、固腰肾、去心火等作用。 八段锦各式动作要点: 第一段两手托天理三焦 ( 1 )两脚平行开立,与肩同宽。两臂徐徐分别自左右身侧向上高举过头,十指交叉,翻转掌

(完整版)八段锦套路图解

八段锦套路图解 2011-10-24 12:00:03| 分类:【练八段锦】|字号订阅 现今社会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心理压力也越来越大,平时缺乏体育锻炼而造成体质下降的现象也越来越多,本文向大家介绍八段锦健身气功,旨在为大家缓解压力,提高身心健康。 八段锦由八节动作组成,全套动作精炼,运动量适度,其每节动作的设计,都针对一定的脏腑或病症的保健与治疗需要,有疏通经络气血、调整脏腑功能的作用。 其名最早见于宋代洪迈《夷坚志》中。《道枢·众妙篇》曾记述了具体练习方法:“仰掌上举以治三焦者也,左肝右肺如射雕焉;东西独托所以安其脾胃矣;返复而顾所以理其伤劳矣;大小朝天所以通其五藏矣;咽津补气,左右挑其手,摆鳝之尾所以祛心之疾矣;左右手以攀其足所以治其腰矣。” 《灵剑子引导子午记》也记有:“仰托一度理三焦,左肝右肺如射雕,东脾单托西通胃,五劳回顾七伤调,游鱼摆尾通心脏,手攀双足理于腰,次鸣天鼓三十六,两手掩耳后头敲。” 八段锦在历代相传中得到不断发展,流派繁多,现代较为流行的练习方法和歌诀见于清代梁世昌《易筋经图说》所附《八段锦》(撰者不详)中。 下面,我们就来具体介绍八段锦的基本内容和方法。 (一)“两手托天理三焦”法 图片:845.jpg 直立,两足分开,与肩同宽。两臂自然松垂身侧,然后徐徐自左右侧方上举至头顶,两手手指相叉,翻掌,掌心朝上如托天状,同时顺势踮两脚跟,再将两臂放下复原,同时两脚

跟轻轻着地。如此反复多遍。若配合呼吸,则上托时深吸气,复原时深呼气。 保健功效:“两手托天理三焦”法可吐故纳新,调理脏腑功能,消除疲劳,滑利关节(尤其是对上肢和腰背)。 (二)“左右开弓似射雕”法 图片:846.jpg 直立,左足跨出一大步,身体下蹲作骑马式。两臂在胸前交叉,右臂在外,左臂在内,眼看左手,然后左手握拳,食指翘起向上,拇指伸直与食指成八字撑开。接着左臂向左推出并伸直,头随而左转,眼看左手食指,同时右手握拳,展臂向右平拉作拉弓状。动作复原后左右互换,反复进行数次。如配合呼吸,则展臂及拉弓时吸气,复原时呼气。 保健功效:“左右开弓似射雕”法通过扩胸伸臂可以增强胸肋部和肩臂部肌力,加强呼吸和血液循环,有助于进一步纠正姿势不正确所造成的病态。 (三)“调理脾胃须单举”法 图片:847.jpg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