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监测预警信息系统

价格监测预警信息系统
价格监测预警信息系统

题目:价格监测预警信息系统

——数据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价格监测预警信息系统

——数据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摘要

纵观国内价格监测现状,政府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来监测市场价格,但却未达到高效、快捷、准确的目标,给各级政府价格监管和宏观调控带来了极大考验。

本文在深入开展了对物价系统中各监测机构的现状、实际业务调查的基础上,针对数据模块(其中包括数据采集、分析、预警)业务需求,详细阐述了该模块的需求分析和系统设计,并讲述了利用J2EE架构、B/S结构、SQL Server2005数据库、Excel控件、Ajax、FusionCharts 等技术进行开发维护的实践过程。

本文着重阐述系统数据模块中数据采集部分,详细描述了从原始数据收集到最终形成汇总数据的流转过程,且对整个研发过程中碰到的有较大影响问题及其相应的解决方案进行了总结。

系统采用螺旋生命周期模型进行开发,在与客户交流中不断完善。目前该系统已经过两个月的用户试运行和两个月的正式运行,运行稳定,客户反应有效提升工作效率,能够快速及时掌握价格变动和整体的变化趋势。

关键词:价格监测预警,J2EE,SQL Server2005,Excel,Ajax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DATA MODULE AMONG MONITORING AND WARNING INFORMATION SYSTEM

ABSTRACT

Throughout the status of domestic prices monitoring, government has invested a great deal of manpower and material resources to monitor the market prices. while it doesn’t meet the high-performance, fast and accurate target, which brings the great test of price monitoring and macro-control to all levels of government.

Based on the deeply study on the status of various monitoring institutions and the actual business investigation in the price system, formed three parties of business requirement(data collection, data analysis, data early warning),this paper gives the detail system design by the analysis of business requirement, using J2EE frame, B/S Structure, SQL Server 2005、Excel component 、Ajax、FusionCharts and so on, selected eclipse as the IDE to develop software until to use.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system data module part of the data

acquisition from the original data entry to the final form of the circulation process of aggregate data. And they Summed up of a greater impact on the problems and corresponding solutions had encountered in the course of th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The system is developed by using a spiral development life cycle model, and improves a lot by communicating with the customers. After it passed a two-month trial run, as well as two-month official operation stably, the customer has given a positive confirmation of the efficiency, prompt and ability to control the overall pricing fluctuation and trends.

Key Words: price monitoring and warning,j2ee,sql server2005,excel,ajax

目录

摘要 (1)

ABSTRACT (2)

第一章绪论 (3)

1.1 价格监测预警系统的建设背景 (3)

1.2 国内外价格监测预警系统的发展现状 (3)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4)

第二章价格监测预警系统相关技术综述 (6)

2.1 J2EE技术架构 (6)

2.2 数据报表方案 (7)

2.2.1 基本原理 (7)

2.2.2 对比分析 (11)

2.2.3 实际采用方案 (11)

2.3 SQL Server 2005简介及优点 (12)

2.4 相关技术介绍 (13)

2.4.1 J2EE分布式对象开发技术 (13)

2.4.2 XML(Standard Markup Language) (13)

2.4.3 Ajax技术 (15)

2.4.4 缓存技术 (16)

第三章价格监测预警系统数据模块的需求分析 (17)

3.1 业务需求 (17)

3.1.1 监测数据采集模块 (17)

3.1.1.1 定点单位 (19)

3.1.1.2 市/县监测机构 (19)

3.1.1.3 省监测中心 (20)

3.1.2 监测数据分析模块 (21)

3.1.3 监测数据预警模块 (21)

3.2 功能需求 (21)

3.2.1 监测数据采集模块 (22)

3.2.2 监测数据分析模块 (30)

3.2.3 监测数据预警模块 (34)

3.2.4 模块总体 (35)

3.3 权限需求 (36)

3.3.1 监测数据采集模块 (37)

3.3.2 监测数据分析模块 (37)

3.3.3 监测数据预警模块 (37)

第四章价格监测预警系统数据模块的设计 (38)

4.1 系统总体结构设计 (38)

4.2 数据库设计 (39)

4.3 重要模板结构 (40)

4.4 模块功能设计 (44)

4.4.1 监测数据采集模块 (44)

4.4.2 监测数据分析模块 (52)

4.4.3 监测数据预警模块 (56)

第五章价格监测预警系统数据模块的实际问题总结 (58)

5.1 问题总述 (58)

5.2 性能问题 (58)

5.3 功能问题(版本变迁) (61)

5.4 安全问题 (61)

第六章结论 (63)

6.1 总结 (63)

6.2 展望 (63)

6.3 心得 (64)

参考文献 (65)

致谢 (68)

附录 (69)

附录1 毕业设计文献综述 (69)

附件2 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69)

附件3 毕业设计外文翻译(中文译文与外文原文) (69)

第一章绪论

1.1价格监测预警系统的建设背景

2006年9月,**省人民政府常务会议通过了《**省价格监测预警办法》,建立了《**省价格监测预警工作规程(试行)》等有关规章、制度。要求通过科学、有效地组织和规范价格监测预警工作,保障价格监测数据的真实、及时和准确,发挥价格监测预警在宏观调控和价格监管中的重要作用[1]。

近年来,“非典”、“禽流感”、“云娜”台风等突发性时间引起价格波动严重影响市场和社会的稳定,特别是2007年以来粮油、猪肉等关系民生商品和重要工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受国际国内市场的影响大幅波动,2008年全国南方发生特大冰雪灾害、512汶川大地震等引发市场价格的上涨,给国家宏观调控和价格监管带来新的考验。因此建立电子化、网络化的全省价格监测预警系统更为迫切,急需进一步提高价格监测预警的工作效率,提高各类数据的准确性、提高工作水平、改进服务手段与方法,为全省价格监测预警提供更合理、精确的决策依据。通过科学的数据分析,引导消费预期、平抑市场价格、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保持社会稳定。

1.2国内外价格监测预警系统的发展现状

上面两节详细的描述了当前我国价格监测职能部门的具体工作职责、工作任务以及对数据的分析要求。据调查发现国外不存在价格监测中心这一职能部门,价格的监测、分析、预测工作主要由国家统计部门来实施。很多发达国家的价格监测信息化做得非常好,有部分国家将部分产品价格的监测与其相应的销售系统进行对接,可实时监控价格变动。限于我国国情,目前达到发达国家同等水平的监测水平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目前国内大部分地区仍使用电话、传真等方式进行价格监测,最终将价格监测数据汇总到省价格监测部门,由省价格监测部门通过内部的数据管理来维护省级数据,汇总的数据通过国家下发的单机版软件形成特定的加密文

件,通过Gmail送达国家监测中心。有部分地区的价格监测部门有各自的价格数据记录系统,数据分散在各个地区。上述可知目前的信息化程度,很多省级以下的数据存在空缺,省级数据可能存在着不准确性却无据可循。尤其是近年来重大突发事件的发生导致价格异动显著,但是因价格监测系统监测方式的信息化、电子化程度不高,导致数据采集的及时性和准确性受到了一定的影响,给国家宏观调控带来了极大地挑战[2-4]。

因此建立电子化、网络化的全省价格监测预警系统更为迫切,急需进一步提高价格监测预警的工作效率,提高各类数据的准确性、提高工作水平、改进服务手段与方法,为全省价格监测预警提供更合理、精确的决策依据。通过科学的数据分析,引导消费预期、平抑市场价格、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保持社会稳定。

1.3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建立价格监测预警应急系统是搞好宏观调控的客观需要。价格是国民经济的综合反映,是市场运行状况的晴雨表,是社会资源配置的信号,是政府进行宏观调控决策的重要依据,保持市场价格的基本稳定是政府宏观调控的基本目标之一。

建立价格监测预警应急机制是深化价格改革的重要内容。建立价格调控体系是进一步深化价格改革的重点,价格监测预警应急机制则是价格调控体系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只有建立价格监测预警应急机制,做好价格监测预警应急工作,对重要商品和服务价格、市场供求等各类信息进行收集、处理、发布,向生产经营者提供及时、准确、有效的价格监测预警应急信息,才能引导他们以市场为导向,调整与优化生产结构,进而提高效益,增加收入。

建立价格监测预警应急机制是完善价格管理的基础工作。只有做好价格监测工作,才能客观地估量价格变化趋势;只有做好价格预警工作,才能对市场价格波动做到心中有数;只有做好价格应急工作,才能对市场价格异常波动进行有效干预,将其消除在萌芽状态。

建立价格监测预警应急机制是应对突发事件的有效手段。要有效应对突发事件引起的市场价格异常波动,就必须建立健全价格监测预警应急机制和系统。通过严密的价格监测能在第一时间迅速发现价格异常波动情况,通过科学的价格预警能在第一时间内分析判断重要商品和服务价格异常波动的程度并及时发出预警信号,通

过制定周密的应对突发价格异常波动的预案,做到未雨绸缪、防患未然,以便在价格异常波动真正发生时,在第一时间内平抑市场价格的异常波动。[4]

第二章价格监测预警系统相关技术综述

2.1J2EE技术架构

价格监测系统采用了J2EE的技术架构。基于J2EE架构本系统采用了模型-视图-控制器(MODEL-VIEW-CONTROLLER,MVC)的模式[5-7]。主要目的是把数据(模型)和数据表现(视图)形式分离开来。

J2EE架构一般在大中型应用中使用比较多,选择了J2EE也就意味着选择了一个开放、自由、大型的技术应用平台。J2EE的组件封装是通过EJB来进行的,开发语言使用JAVA。

基于J2EE架构的程序体系结构是3层或多层的结构,主要层次如下:

1.用户接口层,负责处理用户和应用程序的交互过程;它可以是一个通过防火墙运行的web浏览器,也可以是一般的桌面应用程序,还可以是无线的移动设备。

2.表示逻辑层,定义了用户界面要显示的内容和如何处理用户的请求,根据所支持的是什么样的用户接口。对于不同的用户,会有不同的版本。

3.业务逻辑层,把业务逻辑封装倒组件里面,通过和数据打交道,对应用的业务规则建模。

4.基础框架服务层,提供系统需要的其他一些公共功能,如消息,事务支持等。

5.数据层,存放所有的数据,存放的形式可以是关系数据库,文档数据库,文件,XML文档,目录服务等。

运行平台:基于J2EE架构的系统运行环境非常大的一个优势就是平台无关性,可以运行WINDOWS、UNIX、LINUX等不同的操作系统。本文所实现系统将运行于Windows 2003 Server 标准版。

2.2数据报表方案

随着信息化全球化的不断深入,Web报表信息系统一度繁荣发展,Web报表系统的实现方案也不断趋于成熟。目前Web报表信息系统实现方案有很多,其中应用最为广泛、易用性及实用性最好的主要有以下三种方案:

1.基于ActiveX插件的方案。此方案又可以细划分为:独立开发ActiveX插件和借助第三方插件两种子方案。目前由于很多第三方插件的功能已经非常完善且价格较低,其费用远远要低于独立开发ActiveX插件的成本,并且可以为开发者节约开发时间,提高开发效率,因此第三方ActiveX插件被广泛应用于Web统计报表信息系统中。

2.基于COM组件的方案。该方案通常是借助基于COM的Excel来实现Web报表信息系统。Microsoft Office中的Excel具有强大的报表制作和打印功能,利用其单元格的拆分、合并和格式设定,可以方便快捷地建立空白的报表文档,对最后生成的报表,也可方便的根据具体情况重新设定其格式。

3.基于XML的无插件方案。该方案是在报表生成模型中定义了一系列的XML 标记用来描述报表的样式信息和动态数据信息,并使用这两种信息动态生成报表。

2.2.1基本原理

普遍地,一个web报表系统包括一个设计器(一般是C/S的)和一个运行引擎。开发者在设计器中完成报表的设计,保存为配置文件。引擎运行在应用服务器上(也可以是单独的服务器),当一个报表被调用(访问)时,先读配置文件,然后相应去读取数据,按一定格式生成报表(包括图表等),返回给浏览器,以实现B/S报表的功能。一般设计器都是在Windows下运行的,设计的过程和配置文件都与应用服务器的种类无关。但是根据不同的环境要求,会有不同的引擎,以实现Java报表(JSP 报表)、ASP报表、.NET报表等等。对于数据,一般都是由用户自己定义数据源,如ODBC、XML等。这样就可以支持各种数据库。

1.基于ActiveX插件的方案[5-6]

整个系统划分为三层——底层(数据库服务器层)、中间层(应用逻辑服务器层)以及上层(含有ActiveX的客户端浏览器)。其中底层数据库只完成数据库本身的功

能,即数据的存储、索引、检索等;中间层(应用逻辑服务器)主要实现系统的应用逻辑功能,接收并分析处理客户端的请求,并通过执行数据库操作,从底层数据库获得用户请求的信息,并控制该信息在上层以用户所需要的形式显示。上层(带有ActiveX 插件的浏览器)负责报表的显示及与客户和中间层的交互。具体方案模型的工作流程如图表 2.1所示:

底层数据上层

中间层图表 2.1 三层模型工作流程图

1) 在上层通过ActiveX 插件定义好应用程序需要使用的报表模板以及与之相

对应的前后台数据关联信息(通常通过XML 来存储一些sql 语句,这些sql 语句标识了那些前台的那些单元格对应哪些后台的数据以及要执行何种操作),并将报表模板和前后台的数据关联信息储存到底层数据库,以备以后使用。

2) 当用户在上层发出报表读取请求时,中间应用逻辑服务器层接受并解析该

请求信息,然后依据解析后的用户请求信息,从底层数据库读取所需要的报表模板以及与之对应的前后台数据关联信息(通常是一个XML 变量),随即中间应用逻辑层则根据前后台的数据关联信息,执行所有取值操作,并将取得数据显示到报表模板的相应。位置上,此时用户请求的报表已经生成,中间层发送该报表到上层(带有ActiveX 插件的客户端浏览器)。

3) 上层接收中间层所发送的报表信息,并在ActiveX 中加载该报表显示给用

户。

2. 基于COM 组件的实现方案[7-11]

使用和操纵Microsoft Office(主要是Excel)的方案。通常在安装完Microsoft

Office 之后,在相应的安装目录下会有关于Word 、Excel 等的对象库文件,只需在开发环境中引用对象库文件,即可使用其中的对象。Excel 对象模型中有5个重要的对象和制作报表有关,分别为:Application 、Workbook 、Worksheet 、Range 、Cells 。其中Application 处于Excel 对象层次结构的顶层,表示Excel 自身的运行环境;Workbook 直接处于Application 对象的下层,表示一个Excel 工作簿文件;Worksheet 对象包含于Workbook 对象中,表示一个Excel 工作表;Range 对象包含

于Workbook 对象中,表示Excel 工作表中的一个或多个单元格;Cells 对象,包含于Workbook 对象中,表示Excel 工作表中的一个单元格。

具体模型流程如图表2.2所示:

数据库客户端

应用服务图表 2.2 基于COM 组件的方案模型

1) 首先在数据库储存有预先设计好的Excel 表样式以及与之对应的SQL 信息

(标识了Excel 表样式中哪些单元格与数据库的哪些数据对应),这些Excel 表样式和SQL 信息用来以后生成实际的Excel 报表。

2) 客户提出报表浏览请求后,应用服务器依据该请求信息在数据库检索相应

的Excel 表样式以及与该表样对应的SQL 信息,并执行所有取值的SQL 语句,然后将数据填写到Excel 表样式相应的对应单元格上,最后将生成的Excel 报表发送到客户端。

3) 客户端将调用本机Excel 程序打开从服务器发来的Excel 报表,显示给客

户。从整体结构看,基于COM 组件的实现方案与基于ActiveX 插件的方案类似,二者所不同的是使用的报表表样式模板不同,前者使用Excel 文件作为模板,而后者使用ActiveX 插件所支持的特定格式文件作为模板,但正是因为这个区别,二者的性能差距甚远,在客户端向服务器提交报表数据时,基于ActiveX 插件的方案要方便的多。

3. 基于XML 的无插件方案[12-15]

如图表2.4展示了报表生成模型的体系结构。数据库中有一张数据表专门负责

存储业务中需要用到报表的样式描述文件。web 服务器中的EJB 是一个有状态会话Bean ,它的createStyleXml()方法用于从数据库中读出所需要的报表样式描述文件,产生符合XML 规范的报表样式描述文件;该EJB 中的另外一个方法createDataXml()用于从数据库中读取报表中需要动态生成的数据,并将这些数据按预先定义的XML 标记组织成符合XML 规范的报表数据描述文件;服务器中的Servlet 则负责解析EJB 读取数据库后产生的XML 格式的文件,将报表样式描述文件和报表数据描述文件解析为可以显示报表内容的HTML 标签并传送给客户端浏览

器。

图表 2.3 报表生成模型

工作流程如下:

1)将应用程序中需要实现的报表样式都按照预先定义的XML标记描述出来,并给以一个唯一的标志存到数据库中以完成对报表样式描述文件的存储:对应于每张应用程序中需要显示的报表,都需要一张报表数据描述文件来实现其动态表格域的显示,因此,在描述完报表样式后,需要在会话Bean中编码实现一个方法来完成该报表的数据描述文件的生成。

2)当用户点击显示报表的按钮时,客户端浏览器将所需要显示的报表ID号传给Servlet。

3)Servlet的doPost()方法接收到报表生成请求后,调用会话Bean的createStyleXml()方法从数据库中获得相应的报表样式描述文件,然后根据参数ID 从会话Bean中找到对应该报表的creatDataXml()方法,以便从数据库中读取数据后创建符合XML格式的报表数据描述文件。

4)Servlet获得两种描述文件后,通过ParseXml()方法解析这两个描述文件:首先解析数据描述文件,将会话Bean读取数据库后获得的数据描述文件按行存到相应的表标题、表头、表身、表尾数组中,然后按行解析报表样式文件,如果遇到静态文本域,就产生标签并将文本嵌入其中,中文本的样式属性与样式描述文件中所描述的静态文本属性一致:如果遇到的是动态文本域,将相应数组中的数据嵌入中,并将数组的指针后移:如果遇到的是斜线域,则调用createSlaline()方法产生一个与样式文件中描述的斜线域大小、样式相同的图片嵌入到中。

5)将解析后得到的HTML文件传送到客户端浏览器即得到需要显示的报表

2.2.2对比分析

下面对上述三个主要数据报表方案做一个简单的对比分析(表格2.1):

2.2.3实际采用方案

为了符合客户的使用习惯,采用客户惯用的Office系列软件来作为数据采集操作的载体,即使用Excel的插件来进行开发。实际采用的方案是借助第三方的控件(金格控件),采用Excel文件作为数据填报模板并且借助XML结构的模板来进行数据的定位。

使用VBA,POI等技术将Excel公式、Excel表格样式注入到Excel模板中,使用Jacob技术来激活各个公式单元格,实现报表数据的实时计算响应。

2.3SQL Server 2005简介及优点

SQL Server 2005是微软公司SQL Server生产线上的最受期待的产品。在成千上万的电子邮件、成百上千的规格说明以及大量的编译的基础上,SQL Server 2005确保了自己是Windows平台上数据库应用程序中最具戏剧性的新型数据库平台。

SQL2005分五个版本,如下所列。1.Enterprise(企业版) 2.Development(开发版) 3.Workgroup(工作群版) 4.Standard(标准版) 5.Express.(简易版)。本系统所使用的是Enterprise版本。SQL Server 2005的不同版本、可伸缩性、有效性、大型数据库的维护和商业智能(Business Intelligence,BI)。

SQL Server 2005的优点:

首先是在管理方面的增强:SQL2005将SQL Server Enterprise Manager 集成到了Visual Studio 2005里面,名称改为“SQL Server Management Studio”,管理界面同 Visual Studio 2005 合为一体体现了与系统开发较为密切的服务器程序共同的特性。让程序设计师与数据库管理员只需要熟悉一个界面,就可以管理并测试所有相关的功能。并在该工具新提供项目管理的能力,让你将用T-SQL、MDX、DMX、XML/A 等语言编写的各 Script 文件可以通过项目,为相关的语句提供一致的编写、访问、执行、测试与有效的管理,而不像以往分散在各个目录结构中,需要程序设计师或数据库管理员自己想办法归类管理。

其次是大幅提升编程的能力:在集成应用程序开发上,SQL Server 2005 最受人瞩目的当属集成 .NET CLR 引擎到 SQL Server 核心,让程序设计师可以通过自己所熟悉的 .NET 语言来开发 SQL Server 内的对象,扩展了程序编写的弹性。另外,支持 ANSI SQL 2003 与 W3C 的 XML 标准,让关系式和 XML 两种最常用的数据处理格式都可以集中到数据库引擎来处理。

最后是完备的分析平台:在 SQL Server 7.0 时,微软首度将商业智能分析功能加入到数据库产品中。历经了 SQL Server 2000 版本,而新版将商业分析的功能发扬光大。SQL Server 2005 Integration Services提供全新设计架构,而不再延续前版的 DTS 功能,提供工作流(Work Flow)与数据流(Data Flow)分开的运行模式。支持循环容器,让你可以轻易地在工作流程中设计 For Loop 或 For Each Loop 等商业逻辑。以管线与临时数据结构重新设计数据转换的流程,这让数据处理的工作负担可以大幅落在 SSIS 所执行的机器上,以减轻数据库服务器在数

据转换工作上的负荷;Analysis Services集成了异质数据源,丰富的数据显示与浏览模型,高级的高速缓存,提供更完备的向导;Data Mining集成了丰富的查看与测试数据挖掘模型的工具,并支持预测查询语句的编写环境;Reporting Services 新增更为友善的用户互动界面

2.4相关技术介绍

本系统模块主要使用的技术有J2EE分布式对象开发技术,XML,压缩技术,AJAX 技术,缓存技术等。下面对一些主要技术做一个简介。

2.4.1J2EE分布式对象开发技术

J2EE(Java[tm] 2 Platform Enterprise Edition)是一组用Java来开发多层架构网络应用程序的技术标准接口集,通过这组标准接口集组织企业级应用的组织框架。J2EE以部件化、通用化的方式简化和规范多层分布式应用系统的开发和部署,在开发大规模、高可靠性应用时涉及到的各项复杂技术的实现,提高了这些系统的稳定性、可扩展性和可复用性。J2EE共包含涉及分布式对象编程、B/S应用实现、数据访问、事务完整性管理等十多个标准服务或技术实现规范,通过应用服务器(Application Server)的中间件工作环境的支持,按照这些标准接口来书写的应用程序,可以获得多层架构、跨平台性、安全可靠和事务完整等方面的效果。

J2EE 应用服务器(Application Server)采用目前国际最先进的开发理念、拥有许多适合基于Web 的应用系统需求的特点:

1.三(多)层结构体系——可以使系统有很强的可扩展性和可管理性。

2.分布式环境——可以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同时拥有较高的性能。

3.面向对象的模块化组件设计——可以提高开发速度,降低开发成本。

4.采用JAVA技术——完全跨平台,并能得到大多数厂商支持,保护,投资。

2.4.2XML(Standard Markup Language)

XML是互联网联合组织(W3C)创建的一组规范,以便于软件开发人员和内容创

作者在网页上组织信息,其目的不仅在于满足不断增长的网络应用需求,同时还希

望借此能够确保在通过网络进行交互合作时,具有良好的可靠性和交互操作性。

XML语言可以让信息提供者根据需要,自行定义标记及属性名,也可以包含描

述法,从而使XML文件的结构可以复杂到任意程度。XML主要有三个要素:Schema(模式)、XSL(eXtensible Stylesheet Language 可扩展样式语言)和XLL(eXtensible Link Language 可扩展链接语言)。Schema规定了XML文件的逻辑结构,定义了XML

文件中的元素,元素的属性以及元素和元素的属性之间的关系,它可以帮助XML的

分析程序校验XML文件标记的合法性;XSL是用于规定XML文档样式的语言,它能

在客户端使WEB浏览器改变文档的表示法,从而不需要再与服务器进行交互通信;XLL将进一步扩展目前WEB上已有的简单链接。

XML的主要特点[16-19]:使用有意义的标记(TAG),数据的语义与显示方式分开,可自定义的标记,严格的语法控制

XML最大的优势[20-23]在于对各种数据的管理。任何系统都可以通过XML的解析器来读取XML数据,因此它的数据可以通行各处,而不用担心系统不支持的问题。

1.数据的检索

Internet上主要的数据检索方式:分类检索和全文检索。检索效率低,或找不到。

XML:在语义标记作为搜索索引;在文件中截取关键部分。所有标记内的数据都可视为一个元素,而每一个元素都可以作为数据的索引。

2.数据的显示

XML将数据保存的格式与数据显示的方式分开,使得XML文件可以轻易地更换数据显示的方式,仅需改变XSL的设置,用户就可以将同一数据制作成HTML、PDF、

WML(Wireless Markup Language)、HDML(Hand-Held Device Markup Language)等不同格式,供不同的硬件显示。

3.数据的交换

XML语法简单,可以被所有的机器解读,又可以在各种平台上使用,使得XML有潜力成为一个通行四海皆准的标记语言。此外,XML允许各种不同的专业(如音乐、化学、数学等)开发与自己的特定领域有关的标记语言。这就使得该领域中的人们可以交换笔记、数据和信息,而不用担心接收端的人是否有特定的软件来创建数据。XML具有较好的保值性。过去40年来的大多数计算机数据都丢失了,不是因为自然损害或是备份介质的磨损,而只是因为没有人来写出如何读取这些数据介质和格式的文档。以不

常用的格式保存的二进制数据,数据也许会永远地消失了。XML在基本水平上使用的是非常简单的数据格式。可以用100%的纯ASCII文本来书写,也可以用几种其他定义好的格式来书写。ASCII文本是几乎不会“磨损"的。XML使得应用间交换数据变得方便。由于XML是非专有的并易于阅读和编写,就使得它成为在不同的应用间交换数据的理想格式。XML使用的是非专有的格式,不受版权、专利、商业秘密或是其他种类的知识产权的限制。XML的功能是非常强大的,同时对于人类或是计算机程序来说,都容易阅读和编写。因而成为交换语言的首选。

2.4.3 Ajax技术

Ajax(Asynchronous JavaScript and XML) [24-25]技术实际上是在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加入一个Ajax引擎,它允许采用异步的方式实现客户端与服务器的交互,所以用户不用打开空白窗口等待服务器的响应,而可以继续进行客户端的其它工作。服务器响应完毕之后,将结果提交给Ajax引擎,Ajax引擎使用HTML和CSS技术展示给用户。客户端和服务器的这种异步通信,使用户感觉不到客户端与服务器的通信,使得Web程序看起来是即时响应的。

Ajax技术并不是一种孤立的技术,它是由多种技术综合而成的,这些技术包括:JavaScript、DOM、XML和XMLHttpRequest,这些技术按照一定的方式发挥各自的作用构成Ajax技术。DOM实现动态显示和交互,XML进行数据交换与处理,XMLHttpRequest进行异步数据读取,JavaScript用于邦定和处理所有数据。XMLHttpRequest是Ajax技术体系中最为核心的技术,它负责将用户信息以异步方式发送到服务器,并接收服务器返回的响应信息和数据。Web应用程序无需刷新页面就可以向服务器提交信息,或从服务器得到应答,这样用户就不会觉察后台向服务器提交和接收数据,而且,客户端也不必每次都将数据处理工作交给服务器来做,这样加快了响应速度,也就缩短了用户的等待时间[26-29]。

本系统采用Ajax的DWR框架。DWR(Direct Web Remoting)是一个WEB远程调用框架。利用这个框架可以让AJAX开发变得很简单。利用DWR可以在客户端利用JavaScript直接调用服务端的Java方法并返回值给JavaScript就好像直接本地客户端调用一样(DWR根据Java类来动态生成JavaScrip代码)。

2.4.4缓存技术

随着Web访问量增加通常意味着以下资源需求的快速增长:1、网卡流量增加,需要消耗更多的CPU处理网络流量和网络I/O线程。2、需要更频繁的打开/关闭数据库连结,严重消耗资源的事物数量、以及事务相互竞争资源引起的死锁、会增加网络I/O或者CPU消耗。3、如果采用session的话,服务器为了维持状态,会消耗更多内存,而内存消耗可能会引发物理内存不够,引起物理内存同辅存间的频繁交换,从而引起代码执行的停顿,web响应阻滞。4、由于访问的不及时响应,会引起网页访问故障,导致用户刷新,从而加剧CPU、内存等资源需求。

了解以上的问题缓解服务器的压力,使用缓存技术是很有必要的。

一般缓存可以分为以下三类:

1.文件缓存:所谓文件缓存,就是根据逻辑判断,一段时间内某个jsp的特定执行将不会有很大的变动,因而将内容以静态html的形式存放,然后以web的重定向技术让客户端访问静态文件,以达到减少CPU、数据库资源等的需求。

2.文件片断缓存:所谓文件缓存,也是基于逻辑判断,某部分数据(通常是需要消耗资源的大容量数据库查询取得)在一定时间内不会改变,所以我们可以将这些数据利用文件的形式进行存储,当需要时候,可以通过读取文件来获取数据,避免增加数据库的负担。例如,我们通常将一些数据以xml格式存储,然后利用XSLT 技术实现显示(xml处理通常需要大量CPU资源,所以通常是IE直接读取xml到客户端在客户的CPU上进行处理)。CSDN的论坛就是这样处理的。

3.主存缓存:除此之外,还可以考虑在内存中处理缓存,将需要及时响应的内容存储在内存中,一旦访问需求,立即从快速的贮存中输送出去。如果极大量的访问需求集中在几个少量的页面或者主存足够多,采用主存缓存一定可以大幅度提高web访问性能。

本模块为了提高系统的执行效率,将大量的模板信息加载到内存中进行处理。用这种缓存方式大大提升了系统的执行效率,由原先的需要打开模板文件加载到内存中在进行操作到放大服务器内存直接存放到内存中,这个性能上的提高是非常明显的,大大改善了用户体验。

人管管理信息系统(完整版)

1.数据(Data)是指说是人们用来反映客观世界而记录下来的可以被鉴别的符号(数字,字符、文字、图形等),它具备一定的含义,但它本身并没有意义。可以进行传递、存储、处理和利用。 2.信息(information)是数据经过加工处理后所得到的另外一种数据,这种数据对接收者的行为有一定的影响。 区别 信息能够直接满足人们的需要,而数据却不能直接满足接受者的需要。 ?可以将它们的关系比作产品和原料,信息是加工处理后的数据,是数据要表达的内容。 ?数据与信息之间的关系可以表示为: 信息=数据+处理 ?数据经过处理仍然是数据,只有经过解释,数据才有意义,才成为信息。 3.知识(knowledge)是以某种方式把一个或多个信息关联在一起的信息结构,是客观世界规律性的总结。 4.信息管理和知识管理的区别 信息管理主要是对数据的管理,而知识管理则是对思维的管理。 5.系统的定义 系统是由处于一定的环境中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的,为达到整体目的而存在的集合。 6.系统的特征 1、集合性 2、相关性 3、目的性 4、层次性 5、整体性 6、涌现性:整体的涌现性和层次间的涌现性 7、系统对于环境的适应性 7.计算机硬件系统包括: 键盘、鼠标、主板、内存、硬盘、CPU、I/O接口、显示器、声卡、显卡、光驱 ?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 CPU) CPU是计算机系统最主要的部件,它由运算器和控制器两个主要部分组成: 运算器:计算机的运算单元。主要用于完成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 控制器:计算机的神经中枢,它按照主频的节拍发出各种控制信息,以指挥整个计算机工作。 CPU的工作原理就象一个工厂对产品的加工过程:进入工厂的原料(指令),经过物资分配部门(控制单元)的调度分配,被送往生产线(逻辑运算单元),生产出成品(处理后的数据)后,再存储在仓库(存储器)中,最后等着拿到市场上去卖(交由应用程序使用)。 CPU运算速度是决定计算机系统性能的重要指标,到目前为止,CPU 功能档次的研究与开发周期已少于一年。 ?存储器(memory)

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总体方案(印发稿)

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 建设总体方案 (印发稿)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2013年7月

目录 序言 (1) 第一章建设意义与发展现状 (3) (一)建设意义 (3) (二)发展现状 (4) 第二章指导思想与建设目标 (7) (一)指导思想 (7) (二)建设目标 (8) 第三章建设任务 (10) (一)教育基础数据库 (10) (二)教育管理信息系统 (11) (三)教育管理服务平台 (15) (四)部省两级数据中心 (16) (五)数据交换平台 (16) (六)支撑保障体系 (17) 第四章总体架构与技术路线 (20) (一)总体架构 (20) (二)技术路线 (23) 第五章两级建设与五级应用体系 (26) (一)国家级系统建设与应用 (26) (二)省级系统建设与应用 (28) (三)地市级系统应用 (29) (四)县级系统应用 (30) (五)学校级系统应用 (31) 第六章组织与实施 (33) (一)组织与推进 (33) (二)部署与实施 (33)

序言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并把“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纳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之中,将信息化提高到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教育信息化是国家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战略重点,是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支撑和创新动力,对于促进教育公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构建国家终身学习体系和实现教育现代化具有重大意义。 教育管理信息化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所确定的教育信息化建设核心任务之一,对支持教育宏观决策、加强教育监管、提高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管理水平、全面提升教育公共服务能力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2012年召开的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和《教育部等九部门关于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当前几项重点工作的通知》对教育管理信息化提出了明确的建设目标和要求。全面加快推进教育管理信息化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和艰巨繁重的任务。 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是教育管理信息化的基础与核心。“十二五”期间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核心任务是国家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我国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尚未建成完整统一的教育基础

国家重大建设项目动态监测与预警信息系统案例

国家重大建设项目动态监测与预警信息系统案例 国家重大建设项目动态监测与预警信息系统是国家863 计划和“十五”重大软件专项成果,由国家发改委稽察办组织清华大学、北京联合金投工程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投工程”)、建设勘测设计研究院等单位联合研制。系统以现代项目管理理论与监测评价方法为基础,以《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及国家重大建设项目管理的有关法规为依据,按照重大项目稽察的流程和模式,综合运用现代信息管理技术和互联网技术,以重大建设项目监测评价指标体系为核心,初步形成了项目注册备案、动态监测、动态预警、现场稽察、统计汇总和宏观分析等基本功能,是重大建设项目经常性稽察工作的技术基础。依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办公厅[2005] 第581 号文件的通知精神,以本系统的推广应用为核心基础,将逐步搭建构成政府重大投资项目的数字化监管体系和管理模式。同时,通过系统的应用,建立并验证工程投资项目的监管指标体系、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规范与技术标准,形成科学的投资项目管理能力测评、管理业务流程优化以及项目管理人才的培训认证等管理机制和模式。 本系统不仅适用于国家及各省市发改委、国资委、电力、交通、铁道、水利、金融等政府机构对大型建设项目的监测和预警,而且也适用于各类大型企业集团、金融投资公司对所属工程项目的监管。 投资项目管理信息系统是深化投资体制改革的技术支撑平台: 项目投资一直是中国经济增长的主引擎。尤其是1998 年以来,国家实施积极财政政策,2002 年我国在建项目总规模达4.4 万亿人民币,2003 年我国投资总规模达到5.5 万亿人民币,与GDP 的比率为43% ,项目投资不仅是中国经济增长的核心推动力,也是全球经济复苏和增长的发动机之一。但同时项目投资宏观失控也一直是中国经济波动的总根源和中国经济安全的重要隐患。当前投资宏观调控面临的主要挑战与问题是:发如何在投资决策日趋分散化、市场化的条件下,如何建立真实、动态的行业投资总量信息总量采集、统计、发布的机制和渠道。时至今日,投资项目管理信息化已是当前我国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中一个十分重要的战略性问题,也是投资项目管理学术领域应该关注和研究的重大前沿问题。2004 年7 月份出台实施的《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进一步为投资项目管理信息化指明了方向和目标。《决定》明确指出要“加强和改进投资信息、统计工作。加强投资统计工作,改革和完善投资统计制度,进一步及时、准确、全面地反映全社会固定资产存量和投资的运行态势,并建立各类信息共享机制,为投资宏观调控提供科学依据。建立投资风险预警和防范体系,加强对宏观经济和投资运行的监测分析”。 投资项目的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性在于: 1、投资项目的信息化管理,已经是国家发改委和各部委业务管理系统信息化(即系列国家金字工程)的一个核心内容。目前的电子政务建设还集中在政务信息发布、公文网上审批流转等办公自动化阶段,投资项目管理信息系统是电子政务建设下一阶段的核心内容; 2、加快投资项目管理信息化进程,建立行业投资项目宏观监测评价与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分行业、分地区、分产品自动采集动态、真实、系统的投资项目总量信息,通过投资信息的查询与发布服务,引导投资主体进行正确的项目决策,有效避免投资项目的过度重复决策(建设),全面提高重大投资项目决策阶段的信息化管理水平,是有效解决投资信息不对称,确保中国经济待续稳定增长的和金融资产安全的重要战略举措。 3、当前投资主体及项目建设单位的信息化建设虽然是企业自主的行为,但需要统一投资项目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标准与技术规范的指导与约束,以防止各行业、各建设单位低水平重复建设,保证项目利益相关者的信息系统能够互联、互通、互赢。

酒店前台信息管理系统

前言 (一)作业背景 前台作为酒店的窗口,是酒店给客人的第一印象。我们要保持自己最好的形象,面带微笑、精神饱满的去迎接客人,让每位客人走进酒店都会体验到我们的真诚和热情。当客人走进酒店时,我们要主动问好,称呼客人时,如果是熟客就要准确无误地说出客人的姓名和职务,这一点非常重要,宾客会为此感受到自己的受到了尊重和重视。我们还要收集客人的生活习惯、个人喜好等信息,并尽最大努力满足客人,让宾客的每次住店,都能感受到意外的惊喜。我们要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在客人办理手续时,我们可多关心客人,多询问客人,如果是外地客人,可以向他们多讲解当地的风土人情,主动为他们介绍车站、商场、景点的位置,主动询问客人住得怎样或是对酒店有什么意见,不要让客人觉得冷落了他。进一步沟通能使客人多一份温馨,也能消除宾客在酒店里所遇到的种种不快。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微笑服务。在与客人沟通过程中,要讲究礼节礼貌,与客人交谈时,低头和老直盯着客人都是不礼貌的,应保持与客人有时间间隔地交流目光。要多倾听客人的意见,不打断客人讲话,倾听中要不断点头示意,以示对客人的尊重。面对客人要微笑,特别当客人对我们提出批评时,我们一定要保持笑容,客人火气再大,我们的笑容也会给客人“灭火”,很多问题也就会迎刃而解。只有注重细节,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才会使我们的工作更为出色 从客人入住到离店,酒店经营者可以针对不同的部门不同服务岗位设置不同的权限,实现管理流程化。突出营销、预订、房源、房价、营业报表等对营销具有影响力的信息处理;强化以客源为中心的信息完整性、长久性、可操作性;建立了客档为中心的用户信息管理系统,实现管理信息化。客人续住,换房,反结账冲红等异动记录在案,方便经营者查看酒店房务管理异动情况;集成电子门锁系统,实行发卡必须收押金,严格控制前台发卡,彻底封杀前台管理漏洞保障酒店营业收入安全,保证中小型酒店可持续发展。“服务行业管理的责任”专业就是要将本行业的规范、标准、方法等集于一身,专一行业,增加深度,广度与精度。通过管理使各种程序有条不紊,计划实施。一直铭记着这样一句话“管理是经营的保障,经营是管理的体现”可见管理在日常经营当中的重要性!酒店的经营如火如荼,管理更不能滞后。 (二)选题说明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尤其是中国加入WTO,外国竞争者的进入,酒店业的竞争愈来愈激烈。要想在竞争中取得优势,必须在经营管理、产品服务等方面提高服务管理意识。而对客房的经营起决定作用的是客房的管理。如何利用先进的管理手段,提高客房的管理水平,是每一酒店管理者所面临的重要课题。简单的服务标准已不是制胜的锦囊,只有管理做到最细微之处才能让顾客体会到酒店服务的高标准、高质量。而准确、快捷、周全往往就是最基本的成功要素。面对信息时代的挑战,利用科技手段提高企业管理无疑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因此采用电脑和先进的技术管理业务、财务等诸多环节已成为推动酒店业快速发展的先决条件。 塞上江南大酒店是内蒙古地区首家现代化涉外四星级商务酒店,由塞上房地产公司和江南水产公司共同投资兴建。经过十年的苦心经营,现成为内蒙古著名的企业,随着规模的扩大,该酒店占地面积10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6000多

【免费下载】管理信息系统实验

信息管理学院专业课实验报告 上机日期: 2014.9.29 上机地点与机号:SC610 指导教师:徐彤阳 班级: 财政金融学院财政一班 学号: 201204010104 上机人:吴家吉 实验名称:体验性实验:你身边的数字化校园 一.实验目的 1.从职能和层次维度体验和理解组织中信息系统的应用; 2.理解信息系统中信息产生的过程; 3.理解信息系统的重要性以及给组织和个人带来的影响; 4.理解当今信息时代,数字化企业发展的趋势和特点。 二.实验环境 1.计算机 2.互联网 3.IE 浏览器 4.一个或若干个信息系统软件 三.实验步骤和要求 1.列举你身边数字化校园中的信息技术和信息系统的应用,分析它们对学校各项业务的管理的重要作用。登录相关网站或者联系学校相关管理部门,或者通过其他可行的方式,尽量获取更加全面、准确的学校信息系统的总体方案,看与你所看到的、感受到的、使用过的信息系统应用是否相符。 2.登陆你所在学校的教务管理系统,详细描述它视线里哪些功能?从层次的视角,分析这些功能如何支持学校管理层的管理控制和业务层的操作处理? 3.教务管理系统中的网上选课功能为学生提供了简便快捷、公平合理的选课平台。认真体验学生网上选课的功能和过程,详细描述该过程的输入、处理和输出。 4.你所在的学校是否有类似“校园一卡通”之类的学生卡,你的学生卡可以在学校的哪些领域使用?能否列举1~2个学生卡应用的具体情景?你觉得学生卡与学校的教务管理系统、后勤管理系统、财务管理系统等各种相关系统之间是什么关系? 5.你们的数字化校园是否存在和外界的信息接口?都有哪些外部系统? 6.你觉得你所在学校还有哪些需要改善或者需要增加的IT 应用? 7.除了学校,还有哪些组织正在构建数字化平台?列举它们的主要功能。 四.实验过程 1.列举你身边数字化校园中的信息技术和信息系统的应用,分析它们对学校各项业务的管理的重要作用。 1.1校园一卡通的使用。一卡通的作用不仅有消费作用而且具备身份识别的功能。在使用一卡通之前我们在食堂使用的是饭卡,但当你的饭卡丢了之后,你无法辨认这是否是你的饭卡。而一卡通就很好解决了这一问题,一卡通上面有你的基本信息,及时即使你的一卡通丢了,拾到的人也可以很好的跟你联系。、管路敷设技术通过管线敷设技术,不仅可以解决吊顶层配置不规范问题,而且可保障各类管路习题到位。在管路敷设过程中,要加强看护关于管路高中资料试卷连接管口处理高中资料试卷弯扁度固定盒位置保护层防腐跨接地线弯曲半径标高等,要求技术交底。管线敷设技术中包含线槽、管架等多项方式,为解决高中语文电气课件中管壁薄、接口不严等问题,合理利用管线敷设技术。线缆敷设原则:在分线盒处,当不同电压回路交叉时,应采用金属隔板进行隔开处理;同一线槽内,强电回路须同时切断习题电源,线缆敷设完毕,要进行检查和检测处理。、电气课件中调试对全部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在安装过程中以及安装结束后进行高中资料试卷调整试验;通电检查所有设备高中资料试卷相互作用与相互关系,根据生产工艺高中资料试卷要求,对电气设备进行空载与带负荷下高中资料试卷调控试验;对设备进行调整使其在正常工况下与过度工作下都可以正常工作;对于继电保护进行整核对定值,审核与校对图纸,编写复杂设备与装置高中资料试卷调试方案,编写重要设备高中资料试卷试验方案以及系统启动方案;对整套启动过程中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进行调试工作并且进行过关运行高中资料试卷技术指导。对于调试过程中高中资料试卷技术问题,作为调试人员,需要在事前掌握图纸资料、设备制造厂家出具高中资料试卷试验报告与相关技术资料,并且了解现场设备高中资料试卷布置情况与有关高中资料试卷电气系统接线等情况,然后根据规范与规程规定,制定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方案。 、电气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技术电力保护装置调试技术,电力保护高中资料试卷配置技术是指机组在进行继电保护高中资料试卷总体配置时,需要在最大限度内来确保机组高中资料试卷安全,并且尽可能地缩小故障高中资料试卷破坏范围,或者对某些异常高中资料试卷工况进行自动处理,尤其要避免错误高中资料试卷保护装置动作,并且拒绝动作,来避免不必要高中资料试卷突然停机。因此,电力高中资料试卷保护装置调试技术,要求电力保护装置做到准确灵活。对于差动保护装置高中资料试卷调试技术是指发电机一变压器组在发生内部故障时,需要进行外部电源高中资料试卷切除从而采用高中资料试卷主要保护装置。

管理信息系统范例-保险理赔业务系统

保险理赔业务管理信息系统 1.现行系统概述 开发背景 永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济宁中心分公司自2005年9月成立以来,始终坚持以服务济宁经济发展,构建和谐社会,保民生平安为已任,坚持培养优良团队,建设精品公司的发展目标,坚持服务客户、成就员工、回报社会的保险服务宗旨。三年累计完成各项保费收入6400万元,赔付客户各类保险损失3530万元,交纳税金350万元,为济宁社会和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2008年1月,公司被济宁市中区区委、区政府评为“十强服务企业”。公司总经理当选为济宁市第十五届人大代表。 在知识经济时代,保险业正面临着很好的发展机遇,而信息化建设正是促进保险公司快速发展的基础。 保险公司开发管理信息系统能加快信息流动,提高工作效率,实现有效管理。目前,信息化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保险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永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济宁中心分公司的理赔部门每天都需要收集、处理、传递和存储大量信息,急需一个统一的平台完成业务、数据和客户服务等内容的集成处理,进而改进服务质量,提高管理能力。 组织结构分析 永安保险公司济宁分公司现有员工200余人,下设业管中心、理赔中心、财务中心、行管中心、业务中心、人力资源部及营销服务部等部门。通过在永安保险公司的实习调研,画出了该保险公司的组织结构图,如图1所示。 图1 组织结构图 现行系统运行状况分析 目前,永安保险公司的理赔业务系统已经实现了计算机化的管理,但是仍然存在一些不

足:各环节的操作衔接不够,造成一些重复操作;查询功能不能满足目前的需求,如果查询时间跨度过长则需输入好几项基本信息才能调阅;各环节操作时间在查询项内得不到充分体现等。所以需要针对理赔业务的特点,重新开发一个信息系统,通过建立数据库,把所有业务处理过程中所需要的信息紧密关联起来,从而提高理赔服务的时效性,将合适的信息在合适的时间和合适的环节中体现出来,提高公司的工作效率和客户满意度。 2.系统需求分析 系统目标与需求分析 如何优化保险公司的业务流程,加快公司内部机构之间以及与公司外部的沟通对公司的工作效率有很大的影响。工作效率的提升必然会提高企业的效益,从而实现财务经营上的增收节支,同时,也会提高对客户的服务水平,增强客户的满意度和忠诚度。建设保险理赔业务处理系统的终极目标都是为了增强企业综合竞争力,从而赢得更多的客户,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 新系统立足于保险公司理赔部,对客户、保单、报案、核赔和结案进行统一管理,最大限度地为公司员工的日常工作提供方便,使其可以方便快捷地进行保单、报案、查勘定损、核赔、结案等信息的录入、修改和查询,加快公司内部信息流动的速度;新系统的报表生成和打印功能相比较传统的处理方式可以节约大量的人力、物力等各方面资源,确保数据准确的同时可以提高辅助决策的科学性;新系统还应具有用户管理功能和数据备份和恢复功能,以保障用户信息的安全。总之,新系统应能解决传统处理方式下工作量大、步骤繁琐等问题,同时也能避免数据不一致和数据查询困难等问题的发生。 (1)保单信息管理 保单基本信息:客户初次投保时需要输入相关的保单基本信息,主要应包括新生成的保单编号、投保日期、起保日期、终止日期、业务员编号、争议处理、险类、销售渠道、应交保费。其中争议处理、险类、销售渠道有规定的种类,所以在系统设计时应考虑以下拉列表的方式实现选择;业务员编号应根据业务员信息的改变而自动查询并显示不同的信息。 标的信息:客户初次投保时,在输入完保单基本信息后,还应输入标的信息。标的信息是保单基本信息的明细,应用保单编号来标识,虽然表面上造成了数据库表的冗余,但却为保险行业系统的业务处理提供了方便,进行标的信息管理是调研分析的结果。标的信息还包括行驶证车主、被保险人与车辆关系等。 投保人信息:客户初次投保时需要输入的自身相关信息。 被保人信息:客户初次投保时需要输入的被保人相关信息。 (2)理赔部管理 业务员信息:需要输入的理赔部业务员的相关信息。 被保人信息:客户初次投保时需要输入的被保人相关信息。 (3)报案管理 报案信息录入:客户拨打报案电话后,由业务员输入有关报案信息,主要应包括:报案号、保单编号、出险日期、出险地点、投案人、投案方电话、报案时间、就诊医院。其中保单编号要在已有的保单编号中选择。 报案信息浏览:查看报案信息,并可以对报案信息进行删除或修改。 (4)查勘定损管理

(完整word版)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

河北省省级预算项目建议书项目名称:河北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 项目编码: 项目单位:河北省第一测绘院 领导签字(章):预算单位:河北省国土资源厅 领导签字(章):主管部门:河北省国土资源厅 领导签字(章): 河北省财政厅制 二○一○年十一月十日

填报说明 1、本建议书由项目单位或预算单位负责填写,送隶属的财务主管部门审查后报省财政厅(对于基本建设专项资金、产业技术研发、应用技术研发、信息产业和信息化建设专项资金项目,分别由省有关部门按照项目隶属关系先报送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省科技厅和省信息产业厅,三个部门经审核立项后通知各有关部门,部门再按确定的项目内容报财政部门)。 2、需附相应的部门审核、项目可行性报告、立项批准等有关资料。 3、项目情况填报说明 1)项目性质:(1)维持性资金项目。(2)发展性资金项目。 2)项目类型及编号:01、建筑物及基础设施购建;02、专项购置;03、大型修缮;04、专项业务;05、科技研究与开发;06、信息网络购建;07、信息网络维护;08、大型活动;09、企事业单位补贴;10、个人家庭补助;11、偿债支出;12、产权参股;99、其他专项。 3)项目级次:本级、对下补助(按级次分别单列项目)。 4)项目地点:项目实施地点。 5)单位代码:省级行政事业单位填写预算单位编码;非省级预算单位的承担单位是行政、事业、社会团体的填写组织机构代码,企业填写工商注册码为统一标识。 6)单位性质:行政、事业、其他。 7)单位规格:厅级、副厅级、处级、科级、其他。 8)立项部门:批准立项的主管部门 9)主管部门:项目单位的财务主管部门。 10)主管处室:财政厅各部门预算主管处。

全国学前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常见问题

全国学前教育管理信息系统 常见问题 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 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 二〇一四年十月

目录 1.常见问题(机构级) (1) 1.1机构管理 (1) 1.1.1基本信息管理 (1) 1.1.2班级信息管理 (1) 1.2幼儿管理 (1) 1.2.1新建幼儿学籍 (1) 1.2.2问题学籍处理 (2) 1.2.3幼儿学籍审核 (3) 1.2.4分班调班升级 (4) 1.3其他功能问题 (5) 2.常见问题(区县级) (5) 2.1机构管理 (5) 2.1.1申请自定义行政区划 (5) 2.2幼儿管理 (6) 2.2.1基本信息查询 (6) 2.3业务管理 (6) 2.3.1基本信息审核 (6) 2.3.2建筑信息审核 (6) 2.3.3问题学籍审核 (7) 2.3.4问题学籍仲裁 (7) 2.4其他功能问题 (7)

1.常见问题(机构级) 1.1 机构管理 1.1.1 基本信息管理 1.附设幼儿园的办学条件基本信息如何填报? 答:附设幼儿园的办学条件、建筑信息表可以选填。 1.1.2 班级信息管理 1.请问班级中存在教师,这样的班级可以删除吗? 答:可以。只有班级中存在幼儿时,是不可以删除的。 1.2 幼儿管理 1.2.1 新建幼儿学籍 1.幼儿信息模板导入,提示导入成功,但是在“新建幼儿学籍”与“幼儿信息查询”处均看不到相关幼儿信息,请问该如何处理? 答:此问题产生一般是因为导入模板格式被修改。首先请确定导入模板的格式一定没有被做任何修改,模板不可直接粘贴其他电子数据表(Excel)的数据,您可以在粘贴时选择“选择性粘贴——>数值”,这样不会将模板格式改变。 2.请问无身份证怎么录入? 答:在身份证类别里选“其他证件类型”或者“其他”,选择“其他”时证件号码可以为空。 3.请问出生地和户口所在地的编号在哪查,查找有快键方式吗?

保险理赔业务管理信息系统

学校代码:课程设计 保险理赔业务管理信息系统的分析与设计报告 姓名: 学号: 学院: 年级专业: 完成日期:2016年5月29日

目录 1概述 (1) 1.1系统开发背景 (2) 1.2系统目标和开发可行性 (2) 1.2.1系统目标 (2) 1.2.2系统开发的可行性分析 (3) 2 系统需求分析 (4) 2.1组织结构分析 (4) 2.2理赔系统业务流程分析 (5) 3 系统结构设计 (6) 3.1系统功能模块划分 (6) 3.2系统软硬件配置及数据库系统设计 (7) 3.2.1系统软硬件配置 (7) 3.2.2数据库系统设计 (7) 4系统数据库及数据结构设计 (8) 4.1基本表结构 (8) 4.2输入设计 (8) 3.3输出设计 (8) 5系统实施案 (9) 5.1系统切换案 (9) 5.1.1系统部署 (9)

5.1.2应用部署 (9) 5.1.3数据迁移案 (9) 5.1.4应急案 (9) 5.2人员培训案 (9) 5.3系统开发与实施进度图 (11)

1概述 保险理赔是保险人在保险标的发生风险事故后,对被保险人提出的索赔请求进行处理的行为。保险理赔业务信息是管理工作中至关晓红要的工作组成部分,是保险理赔业务管理信息系统的处理对象。保险理赔信息的管理是按其形成和使用规律,运用一系列的网上技术手段,把保险理赔业务中各个环节产生的信息资源进行收集、整理、加工、统计、分析及推理,从而得出有利于今后的理赔业务工作的新信息。保险理赔已经成为当今社会存在的一种很健全的制度,保险理赔可以让个人和集体的损失降到最低能让生活和生产持续不断的进行下去,理应重视保险理赔的发展,这也成了开发保险理赔管理信息系统的必要性。并且在与国外保险公司相比的情况下年国公司在理赔信息技术的应用面还存在较大差距,开发保险理赔业务管理信息系统也为保险理赔业务提供配套的网络支持。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利用信息技术对基层保险公司进行信息建设,促进基层公司业务和管理协调发展,已成为保险公司信息化发展向。传统的手工单证归档管理和手工操作计算机签保单的模式,已不适应现代保险发展的需要。对保险信息进行信息化管理,对于保险公司提高管理水平、提升其综合竞争实力、提高保险行销人员的业务素质等面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使用价值。 1.1开发背景 随着我国的入世以来,国保险公司将和国外保险公司在相同条件下进行公平竞争。这就要求保险公司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加强网络信息资源的运用和管理,提高保险公司的竞争力。保险标的发生保险事故而使被保险人财产受到损失或人身生命受到损害时,或保单约定的其它保险事故出险而需要给付保险金时,保险公司根据合同规定,履行赔偿或给付责任,由以往的a、立案查勘;b、审核

自然灾害预警信息系统

新疆农业大学管理学院 《土地信息系统》课程设计设计名称:自然灾害预警信息系统 班级:土地资源管理121班 设计人员: 学号:113932140姓名:吾提克·克得艾里 学号:113932110 姓名:达尔曼·赛力克 指导教师:肖峰 成果编号:LIS- 113932140 113932110 设计时间: 报告成绩:批改时间/签名: 目录 前言 0 1、系统目标 (4) 2、技术思路 (4)

2.1自然灾害预警信息系统监测网点的布设—标准监测点的选择及其数量和分布6 2.2自然灾害预警信息系统基本功能 (7) 2.3自然灾害预警信息系统配套辅助软件 (8) 3、工作流程 (8) 3.1自然灾害预警信息系统的工作程序: (8) 3.2自然灾害预警信息系统建立工作流程如下: (10) 3.3功能模块 (11) 4、数据库 (14) 表1:[监测点信息表] (14) 表2:city [城市表] (16) 表3:城市主要自然灾害指标体系 (16) 表4:中国城市主要自然灾害指标强度分级 (17) 5、处理流程 (18) 6、自然灾害预警信息系统的发展趋势 (18) 7、学习心得 (20)

8、参考文献 (21) 前言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人类对自然灾害产生的影响越来越关注。自然灾害具有突发性,但自然灾害也是可以预防的。灾害发生后的救灾,损失远比事前预防要大得多。应急管理的重心正在从事后应急转向事前预警。加强应急管理预警工作建设是应对重大自然灾害的工作重点。 自然灾害预警信息系统是作为有关自然灾害预警数据的采集、存储、管理、分析处理和传播的计算机系统,它是传统学科(如土地科学与技术、地图学)与现代科学技术(如计算机科学等)相结合的产物,正在逐步发展成为一门处理自然灾害预警信息数据的新兴的交叉学科。随着遥感技术、全球定位技术、互联网和土地信息系统等现代技术之间的相互渗透,其新概念层出不穷、技术日新月异。 自然灾害信息系统数据主要是动态监测环境数据、日常所产生的社会变更数据、GPRS 定位监测的成果数据、与监测单位管理密切相关的数据、规划与现状数据等。这些数据可以分为空间与非空间两大类,其中的环境基础数据与各种背景地理信息在空间上都统一地理坐标为基础,环境基础数据伴有大量的相关属性信息。 自然灾害预警信息系统主要由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应用系统组成,主要功能包括信息汇集、信息服务、预警信息发布模块等。预警信息发布模块根据不同的预警等级,及时向各类预警对象发布预警信息。使接收预警区域人员根据灾害防御系统,及时采取防范措施,最大限度的减少人员伤亡。

前台后台系统

网站前台和后台功能说明 一、前台功能说明 (一)网上购物系统说明: 用户前台购物功能:产品浏览、搜索,提供简单搜索和详细搜索,多种方式排序,多个产品比较,购物车。 网上购物管理系统:订单统计、管理。产品发布、管理。 基本功能: 1、产品浏览、搜索,快速找到用户需要的产品。 2.产品展示功能:热销展示,用户推荐展示,新品展示等。不同类型,展示的结果不同。 3.搜索功能:用户输入关键字,搜索框自动提示关键字(也可以设置成商品关键字) 包含此关键字的商品全部展示在搜索结果页。 4.多种排序、产品对比,让用户直观的挑选产品。 5.用户浏览产品历史信息,记录用户最近浏览的产品,方便用户查找。 6.收藏产品,以便下次购物时对商品进行快速定位。 7.购物车,用户选中的产品放入购物车,统一结账。 8.产生订单,会员选择包装方式,送货时间,送货地址,联系人电话,送货方式,付款方式,产生订单。 9.订单管理,审核订单、通过定单、通知用户修改不合格订单、删除订单。 10.统计功能,对订单涉及的商品、金额等信息进行统计、分析,辅助商城经营人员决策。 (二)网上留言系统说明 可前台管理留言,如修改、删除、锁定、隐藏等操作。并可锁定某会员的留言权限。 基本功能: 1、支持多用户在线申请即使生效 2、版主可以在线,删除,回复,修该回复 3、版主可以在线修改留言版资料 4、强大的留言版自动排行功能 5、强大的后台管理功能功能 6、高级管理员管理功能 7、用户不能恶意重复发言 8、美化了留言版用户的头像 9、留言版在线帮助功能 10、版主可锁定某会员的留言权限 11、版主在线回复功能 12、增加了UBB代码 13、敏感字词过滤功能

管理信息系统(1)

《管理信息系统》教学大纲 2001年7月修订 一、开设系(部):信息管理系 二、教学对象:信息管理系本科专业、工商管理类本科专业 三、教学目的:《管理信息系统》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一门专业主干课,又是工商管理类本科专业的核心课程。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结构和功能,培养学习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为以后课程及今后在工作中应用它去解决MIS的问题奠定基础。 通过本门课的教与学,应使学生达到下列基本要求: (1)掌握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结构、功能。 (2)掌握管理信息系统的技术基础以及与管理信息系统的联系。 (3)掌握和运用管理系统的战略规划和开发方法。 (4)能运用系统分析的方法和思想去分析管理信息系统。 (5)掌握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实施和系统评价的原理。 (6)了解信息系统管理和信息系统发展趋势。 四、教学要求:在对《管理信息系统》的系统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按以下的要求进行具体的教与学: (1)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本课程基本概念、原则方法基本思想的介绍。

(2)学生在学习(预习、听课和复习)过程中应重点了解和掌握本课程的基本概念、原则、方法基本思想。 (3)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理论与实证结合,尽可能使用实例教学。 (4)在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上注重启发式教学方式,同时应注意运用课堂提问和课堂讨论的方式。 (5)在本门课的教学过程中,应安排案例教学,重视与现实联系。五、教学课时及其分配 本门课的教学课时及其分配如下表所示: 《管理信息系统》教学课时安排表 注意:其他为总复习或机动课时 六、考核形式:《管理信息系统》作为信息管理系专业主干课和工商管理类专业的核心课程,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分析设计管理信息系统的课程,其考核形式一般采用考试形式,考试采用闭卷和口试的形式,试卷采用统一命题,其试题类型又: 套试卷库中予体现,题量以两个小时为准,分值分配如下:

《管理信息系统》随堂练习与答案

华南理工大学网络教育2017 年《管理信息系统》随堂练习及答案1. (单选题)信息() a .是形成知识的基础c .是经过加工后的数据 b .是数据的基础d .具有完全性 参考答案:A 2. (单选题)数据 () a .就是信息 b .经过解释成为信息 c .必须经过加工才成为信息 d .不经过加工也可以称作信息参 考答案: B 3.( 单选题 )信息由信源发出以后可以借助于载体以相对独立的形式进行运 动,这一特性反映的是信息的哪项性质?() A.可加工性 B.共享性 C.可传输性 D.时滞性 参考答案: C 4. ( 单选题 )数据资料中含信息量的大小,是由() a.数据资料中数据的多少来确定的 b.数据资料的多少来确定的 c.消除不确定程度来确定的 d.数据资料的可靠程度来确定的 参考答案: C 5. (单选题)信息() a .不是商品 b .就是数据 c .是一种资源 d .是消息 参考答案: C 6. ( 单选题 )关于客观事实的信息() a .必须全部得到才能做决策 b .有可能全部得到 c .不可能全部得到 d .是不分主次的 参考答案: C 7. ( 单选题 )信息的收集策略中不包括() A.全面调查策略 B.点面结合策略 C.关键因素策略 D.自顶向下策略 参考答案: D 8.( 单选题) 信息活动是管理活动的主要支柱,信息处理的质量和效率直接影响到管理活动的水平和效果,管理信息的处理应该满足四项基本要求,以下要求不正确的是() A. 及时 B. 经济 C.适用 D.简化 参考答案: D 9.( 单选题 ) 从管理决策问题的性质来看,在运行控制层上的决策大多属于 ()的问题。 a .结构化 b .半结构化 c .非结构化 d .以上都有

管理信息系统

管理信息系统 第一章当今全球商业中的信息系统 1.互补性资产是指确保基本投资获得价值的资产。如要实现汽车价值,就需要大量互补性资产投资,注入高速公路、马路、加油站、维修设施,以及制定标准和管理司机的一套法律规范体系等。 2.商业模式描述的是企业如何通过生产、运输和销售产品或服务创造财富。 3.业务流程是指组织按照时间顺序开发的逻辑上相关的一系列任务和行动,以产生特定的业务结果以及组织与协调业务活动的特定方式。 4.信息系统如何转变业务,与全球化的关系是什么? 答:电子邮件、网络会议、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已成成为开展商务活动的基本工具。信息系统是快节奏供应链的基础。互联网让许多企业实现了在线采购、销售、广告和收集客户反馈。通过核心业务流程的数字化,组织均正在逐渐演化成数字化公司,努力试图变得更有竞争力和富有效率。互联网让我们可以大大降低生产、采购成本,可以在全球范围内销售产品,从而刺激了全球化发展。信息系统发展的新趋势包括:新兴的移动数字平台、在线的软件即服务(SaaS)和云计算等。 5.什么是互补性资产?为什么互补性资产在确保信息系统提供给组织真正的价值上是必不可少的? 答:为了从信息系统中获得有意义的价值,组织在投资技术的同时必须辅以对组织和管理方面的互补性资产投资。这些互补性资产包括新的业务模式和业务流程、组织文化和管理行为、合适的技术标准、规则和法律等。当企业投资新的信息技术时,企业除非进行适当的管理和组织变革以支持该技术,否则不太可能获得高回报。 6.管理信息系统是什么?为什么做服务?是哪两个学科交叉结合的?依赖于什么学科发展? 答:信息系统:从技术的角度看,信息系统从组织内外部手机、储存和分发信息,以支持组织的各项职能和决策、沟通、协调、控制、分析和可视化。信息系统通过三个基本活动——输入、处理和输出,将原始数据转化为有用的信息。从业务角度看,信息系统是为公司创造价值的重要手段,是一系列获取、处理和分发信息的增值活动的一部分,管理者可利用这些信息改善决策制定,提升组织绩效,最终提升公司的盈利能力。是应对公司面临的问题或挑战的解决方案,包含管理、组织和技术三个维度要素。(信息系统的管理要素涉及领导力、战略和管理行为等方面的内容,信息系统的技术要素包括计算机硬件、软件、数据管理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包括互联网),信息系统的组织要素涉及如组织层次、职能分工、业务流程、文化和政治利益团体等内容) MIS是对企业和管理中信息系统的研究。MIS在解决信息系统开发有关的问题之外,还要处理公司内管理者和员工使用信息系统,以及信息系统应用的影响问题。MIS这一术语也可指为中层管理服务的一类特定的信息系统。MIS 为中层管理人员提供关于组织当前运行情况的报告,中层管理人员使用这些信息来监督和控制业务,并预测未来的绩效等。MIS通常回答的是常规性问题,这些问题通常都是预先设定,并有一套预先确定的程序来解答的。 管理信息系统是管理学和计算机科学交叉结合的。由于信息系统研究涉及技术和行为学

《管理信息系统》案例及答案[1]

一、KN公司的产品覆盖了塑料模具制品的大部分领域,模具主要用来制作各种不同的产品如:电动车,园艺工具,和儿童玩具。由于多样性,这里有6个不同的销售部,1个生产部和一个订货部。另外有1个单独的IT服务部为所有部门提供IT服务。 公司已经在每个单独的部门建立了IT系统。每个部门有自己独立的的计算机化的数据库和记录。KN公司的IT服务部前几年在实施IT系统方面非常成功,为其他的部门提供了高质量的服务。 KN公司现在希望建立一个可以被各个部门应用的中心销售数据库。数据库包括货物的信息,客户和负债人分析。这就意味着每个部门的单独的数据库需要整合成一个中心数据库。 要求回答: 1、公司处于诺兰模型的哪一个阶段? 2、说明KN公司把部门单独的数据和信息集成到中心数据库的优点有哪些? 3、说明在IT部门在把公司数据整合到一个中心数据库时可能会遇到的问题。 一、答题要点: (1)根据诺兰模型,分析KN公司目前信息化建设的具体情况,我们认为该公司正处在从控制阶段向集成阶段的发展过程中。 (2)优点:一旦KN公司把部门单独的数据和信息集成到中心数据库,其一,保证了系统数据的实时性、一致性和正确性,大大提高数据的利用率; 其二,可以实现系统信息的实时共享和反馈,利于资源共享和协同工作,保证全公司业务的顺利开展;其三,可以有效地提供跨部门的综合性信 息,作为KN公司的管理者随时可得到全局的实时的信息,为管理者的 决策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3)可能会遇到的问题:由于公司的每个部门分别建立了自己的IT系统和独立的数据库,因此在集成到中心数据库时,必须解决公司统一信息化规划的问题,即结合公司实际情况,进行信息化的统一规划,确定统一的系统运行环境、数据库系统,规定公司信息集成模式、接口标准和规范。之后重新理顺公司的数据流,即解决由于缺乏全局规划,各个部门的IT系统分散林立,造成公司的数据流混乱。最后建立公司的统一数据平台和集成标准。解决由于各部门运行环境、数据库系统、信息编码规则、业务流程定义等方面执行不同的标准,造成各子系统之间无法实现信息共享和集成的问题。 二、某省国家税务局对前期该地区税务信息化建设进行了回顾,认为该省的信息化建设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模拟手工操作的税收电子化初始起步阶段;第二阶段:支撑税收管理的税收信息化拓展、控制增长阶段;第三阶段:适应新一轮征管改革的税收信息化集成、数据集中管理启动阶段。目前这一阶段的主要特征是:缺乏全局规划,系统分散林立,各单项应用软件之间互不协调,技术标准与业务规范并不统一,投资效益与预期相比常有偏差,上下信息不对称,数据利用率低。分析这一阶段的主要特征,对照诺兰模型,该省税务局深刻认识到:必须运用系统的方法,从总体出发,充分考虑在统一标准和规范业务基础上进行系统整合、数据集中管理。提出了税务信息大集中,即:数据集中、系统整合。“大集中”贯穿着业务再造、机构重组和信息化建设三大主题。“大集中”的战略目标是构建一个税务现代化的业务及管理体系,以技术创新带动制度创新,以机构重组和业务再造为中心,形成信息化时代的业务平台和管理平台,进

计算机数据信息安全监测预警系统

产品说明书 目录 1系统概述 (2) 1.1系统简介 (2) 1.2操作和界面解说 (2) 1.3登录页面介绍 (2) 1.3.1登录系统 (3) 1.4主页面介绍 (3) 2软件功能 (4) 2.1软件结构 (4) 2.1.1系统功能 (4) 2.2技术资源库 (5) 2.3Web引擎 (5) 2.3.1服务器攻击 (6) 2.4安全事件 (7) 2.4.1事件类别 (8) 2.4.2事件记录 (9) 2.4.3事件详情 (10) 2.5安全防护 (11) 2.5.1过滤方式 (12) 2.5.2安全类型 (13) 3系统注销 (14)

1系统概述 1.1 系统简介 计算机数据信息安全监测预警系统,,系统是一套用于对网络信息安全服务的系统,系统可以通过网络信息安全服务的数据信息,帮助企业对安全问题进行有效的操控与管理,完成基本的数据信息处理,对网络信息安全服务提供有效的策略支持。 1.2 操作和界面解说 主要是对软件的基本的操作的内容和信息进行介绍的操作,帮助使用者更好的使用软件系统。 1.3 登录页面介绍 在桌面上双击系统的图标就会出现以下的界面,这时候就会弹出了用户登录的界面,从这个界面中可以到有用户名和密码需要输入,输入完成之后点击登入按钮。而且必须在用户名与密码同时输入正确的情况下才能通过认证登录成功,账号和密码必须有正确才可以登录该软件进行使用操作,如果不能正确登录该软件,将无法正常使用该软件,详情如下图所示: ●登陆系统。 ●修改密码。

点击登录按钮,即可进行登录的操作了。 1.3.1登录系统 操作方法 输入用户名和密码。在“用户名”中输入用户名,“密码”中输入密码,用户名和密码是系统管理员告诉你的。点击“登录”按钮。系统验证通过后,进入系统主页。 1.4 主页面介绍 您在进入系统后,会看到系统的主页面,如图:

管理信息系统

《管理信息系统》复习资料 第一章信息系统和管理 一、单项选择题 3.按照系统论的一般原理,系统具有(A ) A.目的性、整体性、相关性、环境适应性等特征 B.目的性、整体性、有效性、环境适用性等特征 C.目的性、有效性、相关性、环境适用性等特征 D.有效性、整体性、相关性、环境适用性等特征 5. 系统开发的成功与否取决于是否(B ) A操作便利 B.符合用户需要 C.技术先进 D.节约资金 6. 系统开发工作的目的和出发点是(C ) A.满足技术指标 B.满足设计者要求 C.满足用户要求 D.技术规范 9.12.14.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 ) A.MIS是一个人机系统 B.信息与载体性质有关 C.信息化就是计算机化加网络化 D.MIS的目标就是提高工作效率节省人力 1618.管理信息系统的层次结构中,最高层是(D ) A. 事务处理 B.业务信息处理 C.战术信息处理 D.战略信息处理 二、填空题 2.管理信息系统绝不只是一个技术系统,而是把人包括在内的人机系统,因而它是一个___ 社会__系统。 3.信息、(物质)和能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三大资源。 4.(事实)是信息的中心价值,不符合事实的信息不仅没有价值,而且可能价值为负,既害别人,也害自己。 5.信息量的大小取决于信息内容消除人们认识的(不确定程度),消除的不确定程度大,则发出的信息量就大。 6.系统是由处于一定的环境中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并为达到整体目的而存在的集合。系统的特征包括:整体性、(目的性)、相关性、环境适应性等。 7.决策科学的先驱在著名的决策过程模型指出:以决策者为主体的管理决策过程经历情报、设计、(选择)和(实施)四个阶段。 8.西蒙教授提出按问题的结构化程度不同可将决策划分为三种类型:结构化决策、半结构化决策和(非结构化决策)。 第二章管理信息系统概论 一、单项选择题 3.日常事物处理信息适用于(C ) A、中层管理 B、高层管理 C、基层管理 D、目标管理 4.管理的职能主要包括(B ) A、计划、控制、监督、协调 B、计划、组织、领导、控制 C、组织、领导、监督、控制 D、组织、领导、协调、控制 7. 事务处理系统(TPS)是主要用来(B ) A.处理突发事件 B.产生各种报表 C.重点在于实现企业生产的自动化 D.提高产品质量 17.商业企业信息管理系统的核心是(C ) A.EDI B.DSS C.MIS D.WWW 8. 西蒙(H.A.Simon)作为“决策理论”学派的代表提出的决策过程的基本模型,将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