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车间质量管理体系审核要点说明

生产车间质量管理体系审核要点说明
生产车间质量管理体系审核要点说明

生产车间质量管理体系审核要点

摘要生产制造过程是产品质量形成的重要阶段,生产车间又是主产制造过程重要环节。正确把握生产车间质量体系审核要点,对于有效实施质量审核,确保生产制造过程处于受控状态,减少、消除和预防不合格的产生,不断达到保持和改进产品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从生产车间办公室和生产现场两个方面阐述了生产车间质量体系审核要点,旨在抛砖引玉,与质量管理界的同行们商榷。

关键词:生产车间质量体系审核要点

生产制造过程是企业产品质量形成的重要阶段,生产车间又是生产制造过程的重要场所和重要环节。生产车间在企业质量体系中一般都不是要素归口管理部门,但其质量活动却基本覆盖了ISO9000质量保证模式标准的大部分要素。生产车间现场管理既是企业各管理部门质量职能活动的结合点和切入点,又是综合体现企业管理素质的“窗口”和现场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因此正确把握生产车间质量体系审核要点,有效实施现场审核,对于确保过程处于受控状态,减少、消除和预防不合格的产生,不断达到、保持和改进产品质量具有重要意义。生产车间审核一般可分为办公室审核和现场审核两个组成部分,现将其审核要点分述如下。

车间办公室审核要点

车间办公室审核主要涉及车间领导和部分管理人员,审核容是了解车间的组织结构、人员构成、产品特点和工艺流程。通过交谈、查阅文件资料,了解企业质量方针贯彻情况、质量职责落实情况、文件资料控制情况和现场管理综合情况,确定现场审核的具体产品和关键工序,记录一些需要在现场核对、验证的一些管理规定、质量特性、工艺参数和其它重要事项,为现场审核作好准备。

车间办公室审核要点一般包括以下容:

1、向车间领导和管理人员询问企业质量方针、目标的容、宣贯方式和宣贯效果,询问质量方针、目标的涵看是否与宣贯文件一致。了解企业质量目标在本车间怎样落实,有哪些具体指标,完成情况及发展趋势怎样,存在哪些问题,准备怎样解决。

2、向车间领导了解本车间组织结构、人员构成、产品特点和工艺流程情况,了解本车间主要承担哪些质量体系要素,还涉及哪些要素,这些活动是否和怎样具体落实到本车间哪些岗位,岗位职责是否涵盖了这些要素并形成了文件。对照岗位职责文件,看涉及本车间的质量活动在各类人员岗位职责中有无漏项。询问在场的有关人员看是否熟悉本人的质量职责、工作接口和相关的体系文件。

3、要求车间提供受控文件清单和收发文记录,了解本车间受控文件的种类和围,看车间所有与质量体系运行有关的各场所是否都能够得到相应文件的有效版本。从受控文件清单中抽查3—5种体系文件、管理文件、产品图样和工艺规程,看是否有受控标识(如:文件编号、部门标志或受控印章),编、审、批手续是否完整。查阅图纸看有无标注关键或重要质量特性和验收准则,工艺文件的要否与图纸的要求一致并能有效指导生产。看文件有无更改,是否按规定的程序由授权人更改。看有无受控文件清单外的其他过期失效文件。对临时工艺和工艺更改通知,看是否经过批准和有无批次或期限要求。了解有无留作参考的作废文件,看是否加盖了“作废留用”印章以防止误用。询问本车间有无关键工序或特殊工序,记录必要的质量特性、工艺参数和设备号以备现场核对。

4、询问车间现场工艺文件贯彻执行情况,要求提供关于工艺纪律检查的文件和记录。了解车间工艺纪律检查怎样组织,由谁参加,检查的频次,发现了哪些情况,采取了哪些措施,效果怎样。3s D(p `%A J4 j-b

5、询问车间有哪些生产设备,其中哪些是关键设备或质控点设备?车间哪位领导主管设备管理,有无专业维修人员,设备的大修、精度检修和润滑是否按规定的时间进行,计划调整是否经过授权领导或部门批准,经过批准延期使用的设备有无相应的防措施,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怎样实施,有无验收标准,有无定用检查的记录。

6、询问车间不合格品控制和纠正措施实施情况,要求提供有关超差让步使用的评审记录,看评审的程序和批准是否符合规定要求,合同条件下是否经过顾客同意;非合同条件下,当影响下工序作业时,是否通知了下工序以便采取相应措施。有无重复发生的质量问题和用户质量投诉,是否进行了不合格原因调查并采取了纠正预防措施,措施是否规定了责任人和完成期限,效果是否经过验证,措施能否防止同类问题的再发生,对行之有效的措施是否纳入了有关技术或管理文件。

7、询问车间哪位领导负责教育培训工作,怎样根据需求安排培训容,培训计划执行怎样,关键工序、特殊工序、新进厂工人、转岗工人是否都进行了相应容的培训。在哪些工序或场合使用了哪些统计技术,效果怎样。生产现场审核要点

生产现场审核容主要是对办公室审核中发现的问题线索进行追溯跟踪,对需要重点审核的关键工序,特殊工序进行验证,对在办公室审核中记录的一些质量特性、工艺多数和一些重要规定进行核实,通过观察、测量等方式对车间现场质量控制的有效性作出评价,为质量改进提供信息和机会。审核要点如下: 1、根据在交谈和查阅资料过程中发现的问题线索,利用顺序跟踪或逆向追溯的方法,收集客观证据,依据问题查管理,观察在哪些管理环节失控而导致了问题的产生,从而为采取纠正措施提供依据。

2、验证车间关键工序受控情况,首先看是否按质控点的有关规定进行管理,有无质控点文件,文件是否对影响质量特性的主要因素分层展开分析并采取了相应的措施。看作业指导书是否对质量要求、作业方法、检验手段、检验方法和频次作出规定。观过交谈、观察了解操作者对文件规定是否熟悉,并按规定操作。查看设备、工装点检表,看作业前是否对设备、工装进行了检查,是否定期进行精度检修,发现的问题是否及时解决。查看所用的检测器具能否满足工艺要求,是否定期校准,是否超期使用.是否对质量数据进行记录,质量记录的填写是否作到了真实、完整、准确、清晰,并采用了适宜的统计技术以及统计技术的运用是否正确。

3、验证特殊工序受控情况,机械行业的特殊工序主要指铸造、锻造、热处理、油漆、焊接等工序.首先要看设备能否满足工艺要求,是否定期进行修理和维护,有无验收确认的记录。然后要验证是否对规定的工艺参数进行了监控,铸造工序要监控砂型硬度、浇铸温度、浇铸时间、浇铸进度;锻造工序要监控始锻和终锻温度:热处理要监控电压、电流,升温时间、升温速度、保温时间、出炉温度以及工作介质的化学成分;油漆工序要监控压缩空气压力、油漆粘度、烘干时间和烘干湿度等;焊接工序要监控电压、电流及焊材受控情况。特殊工序不仅要监控工艺参数,而且还要验证监控这些参数的检测试验设备是否处于受控状态,有无鉴别过程结果的技艺规定准则,以及从事特殊工序作业人员的岗位培训和资格认可情况。

4、除对关键工序和特殊工序受控情况进行验证外,还应关注现场其它方面情况,例如了解其它工序操作者持证上岗情况,对工艺文件熟悉情况,观察是否按工艺操作。在多品种大批量生产车间,应观察对外观、规格相似而用途不同的产品是否进行了区别际识:在装配车间对有配组、配对装配的零件是否有

相应的标识以防止错用、混用,对来自不同分承包方的同种产品和让步使用产品是否有可追溯性标识。观察是否按规定进行自检、首检、巡检.看最终检验文件是否为有效版本,看是否规定了检验项目、验收标准、检验手段和检验方法、检验记录、检验规规程和产品出厂技术条件的容是否一致。对不合格品看是否进行了隔离、标识和按规定权限进行评审。对返工返修产品是否进行重新检验并做相应记录。要验证检验记录的真实性、完整性以及是否有授权检验人员签名和检验日期,要验证检验人员持证上岗情况,注册书注明的工种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要观察作业环境的温度、湿度、粉尘、照明、通风等情况起否符合有关规定,观察具有精度要求的零件是否有工位器具,是否落地存放,搬运时是否野蛮装卸,能否防止磕碰划伤,在车间半成品库贮存的产品,看贮存条件是否符合规定要求,能否防止混料、锈蚀、损坏和丢失等情况的发生。

如何做好生产车间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

如何做好生产车间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 【摘要】在生产车间的质量管理体系中内部审核作为内部依据体系要求对体系运行的评判以及进行第三方认证的前提,在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工序繁多的机械类生产企业内部做好质量管理体系的内部审核就显得更加重要。 【关键词】生产车间;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内部审核 1.机械生产企业的车间质量管理体系的内部审核的流程 1.1做好对审核人员以及受审核部门的培训工作 首先在车间导入质量管理体系,完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包括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手册,其中包括质量管理的目标以及方针,确定体系覆盖的范围,明晰体系中各部门应负的职责,对车间操作的步骤进行规范,制定工艺流程图,并制定相应的作业指导书,对不合格的半成品、成品的处理作出相关规定,在对车间的生产流程进行分析的基础之上制定体系计划,分析关键控制点,找到体系的控制方向。根据体系文件的要求进行培训。 在进行车间质量管理体系审核之前要针对体系的要求对内部审核人员再次进行培训,确保内部审核员对体系的运行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对体系、对将要审核部门提出的要求非常熟悉,对所要审核部门所涉及的文件以及关键控制点,操作工艺、过程控制进行强化培训,确保内部审核的准确性以及覆盖的全面性,与此同时要对受审的部门进行一次质量管理体系的培训,便于在内部审核过程中双方进行无障碍的沟通,快速进行,节约时间。 1.2做好生产车间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计划 根据体系要求的频率进行内部审核之前,首先要确定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的负责人,负责人挑选合适的内审员组成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小组,内部审核小组需指定《内部审核计划》。计划包括有谁在什么时间审核什么部门的什么条款。制定《内部审核计划》也是一个对整个内部审核体系梳理的过程,这就要求体系运行小组成员对机械生产的工艺、工艺流程的各个环节以及运行参数非常熟悉,对机械生产过程中的危害、分析的步骤有清晰的认识,对影响机械产品质量的关键控制点烂熟于心,对职工劳动防护、劳保设施的健全、劳保用品的佩载要明确,合理设置、安排审核时间,这样才能确保在审核的过程中没有盲区,不漏项,不托延、按时完成,才能够充分发挥每一个内部审核人员的实际意义。 1.3依据体系要求对文件以及现场进行全方位,全覆盖的审核 在明晰了《内部审核计划》之后要召集审核员以及被审核部门的负责人,召开内审的首次会议,对内审计划进行详细的传达,便于审核的顺利进行。首次会议结束后就开始按照《内部审核计划》的顺序开始内部审核,在机械生产车间的内部审核过程中需要审核的主要内容有:机械生产车间的基础文件,例如机械零部件的生产操作规程;加工机械的操作规程;中间产品以及终产品的产品质量标准;不合格品的处理程序;产品的检查检验制度;车间员工管理制度;车间突发状况的处理程序等等。还会涉及到生产的原始记录,尤其是关键控制点的运行记录,例如机械零件加工时所需要的温度,精密零部件的尺寸等等。在现场审核阶段重点关注的是工人是否按照作业指导书的规定进行操作,是否遵照中间产品以及终产品的产品标准对产品进行判定,是否严格执行了车间的工艺操作规程,各项制度;是否按照程序文件的要求进行跟踪检验,对不合格产品是否进行了处理,

质量管理体系内审有效性审核指南

质量管理体系内审有效性审核指南 1. 引言 一个组织,要寻求适宜、充分而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必须进行内审,以此来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的功能达到预期的要求,同时,又能发现体系中存在的薄弱环节,潜在的各种改进机会。内审对最高管理者来说起到了反馈机制的作用;它能给最高管理者以及其他利益相关者提供保证,保证体系是符合ISO9001:2000标准要求的。因此,对内审过程如何进行管理是确保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的一个关键因素。 2. 要求和审核指南 2.1 ISO9001:2000第8.2.2条《内审》的要求是: “必须策划编制审核方案,策划时必须考虑被审核过程和区域的具体情况及其重要性,还要考虑以前的审核结果。” 标准提出这一点要求的意图是,把内审方案audit programme的焦点放在历史上发生过问题的那些过

程和区域,或者看来正要发生问题,和/或(根据过程本身的性质)看上去会发生问题的那些过程和区域。这些问题可能是由于以下各种因素造成的:人为因素、过程能力、测量系统的敏感性、顾客要求变更、工作环境变更等等。(这条讲编内审方案时考虑被审核过程和区域的“具体情 况”status,下面是讲“及其重要性”importance——译者注) 对于发生缺失deficiencies或者不符合问题具有高风险的过程,在编制内审方案的时候应当优先加以考虑。 凡是以下各种因素会引起高风险的那些过程应当特别加以注意: —过程能力失效会造成严重后果的; —对顾客会造成不满意的; —产品不合格(或者过程的不符合)将会涉及到有关法规和条例要求的。 2.2 ISO9004:2000第8.2.1.3条要求是,

生产车间质量管理规定95756

生产车间质量管理规定 一.目的 为了提高各车间产品质量,减少不良的发生、保证产品质量的合格性、稳定性,特制定本规定。 二.范围 本规定适用于车间各道工序所有成品、半成品的量产和试产。 三.职责 (一)生产中心总监职责 1、负责生产过程中产品质量的管理,即在生产过程中,对产品质量保证实行计划、组织、领导、控制。 2、负责生产过程中产品质量标准的制定,并监督实施。 3、负责车间各个生产流程标准的制定,并监督实施。 4、参与生产部的质量指标制定过程并确认该指标,监督并跟踪质量改进。 5、负责生产中的技术和质量保证的支持性工作,发现质量问题及时组织解决和处理。对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不断优化和改进。 6、负责不良品的界定,并负责不良品返工操作的签字确认。 7、负责受理客户就质量问题的投诉。 8、对员工实施培训和激励,提高员工质量意识,提高员工操作技能,稳定产品质量。

(二)生产部经理职责 1、对生产操作过程中各道工序进行监督、指导,同时进行生产现场质量控制,保证产品质量,预防不良品的产生。 2、执行生产现场管理制度,并指导培训现场管理知识,实现生产车间标准化管理。 3、严格贯彻生产流程规程,落实各项质量标准。 4、检查和讨论产品质量改进措施的有效性。 5、负责生产过程中出现的质量问题分析和处理。 6、负责不良品返工操作的申请。 7、作好生产现场管理日志,针对日常出现的不良问题,给出解决方案,对工序操作者进行培训。 (三)、物资供应部职责 1、对成品件的质量检验、入库管理。 2、发现成品件质量不合格、异常情况及时上报。 3、产品终检(注:终检形式为抽检),发现产品件有质量问题时有权不签收。(四)、组长工作职责 1、促进产品质量改进工作,不断提高产品质量。 2、有责任达到规定的工序产品质量指标,负责将各工序质量指标具体落实到人,预防不良品的产生。 3、控制不良产品流入下道工序。 4、负责各工序产品的质量检查,及标识、区分、定位摆放。对不合格产品负主要责任,并出具质量事故的初步分析调查报告和提出改进方案。 (五)、班组员工的职责

质量管理体系审核与监控质量目标

质量管理体系审核及监控质量目标 1、引言 质量管理*在各部门之间起到枢纽作用。产品以及服务的质量始终是整个生产、工作过程中各个阶段所有活动的总结果。因此,有效的质量管理在当今对于为识别相互影响、相互关联而开展的规划与预防工作以及对于为防止缺陷产后而采取的相应措施(与以往通常采用的发现、分析与消除业已发生缺陷的做法截然不同)十分重要。 质量手册*(QM-Handbuch)中描述的有效的质量体系(QM-System),是每个企业既经济又目标明确地满足供货与服务质量要求的基本前提。质量管理涉及企业的所有部门,推动、促进质量管理是企业的领导性任务。 企业最高管理者必须验证企业的所有部门是否认真履行职责,包括从策划、设计、采购、生产、销售、顾客信息一直到产品的市场观察和跟踪。特别是发生损害事故时更应如此。 策划、实施所有的质量管理工作并将它们归纳、汇总到质量体系(QM-System)中去,不仅是适宜的,而且是必要的。唯有一个周密策划、合理选择的质量体系,才能使商业伙伴、政府部门尤其是日益增多的保险商们对企业的满足质量要求的能力给予信任。 质量理念原先主要体现于产品,近年来质量理念及其相关的质量管理任务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增加了新的容,具有了新的涵。 属于这方面的管理任务有以下几点: -确定质量方针,协商、确定并监控质量目标 -跨部门进行合作时,确保跨部门任务的实施以及部门之间接口的畅通 -预先确定并监督质量成本 -重视产品安全和产品责任 -使全体员工都对质量负责。 在提问表U部分从体系角度对这些任务加以详细阐述。 由于流程以及体系与过程之间关系日趋纷繁复杂,故跨部门的任务越来越显得重要。这里有许多尚待发掘的资源,这些资源对生产率、总体经济效益以及质量有显著的影响。 提问表的P部分从体系角度对这些与产品及过程有关的要素加以详细阐述。 借助于提问表对质量体系进行评审,通过这一办法可使顾客了解供应商的一些概况,即由其提供产品和服务是否满足顾客的质量要求。 对协商确定的质量体系按商定办法进行评价,就此方面规定一般的做法,这是本卷的主要目的。这样可减少进行其他的质量体系审核(比如由其他顾客进行的审核)带来的麻烦。 评价结果应向被审企业表明它的质量体系哪些地方符合要求,哪些要素必须改进。 审核结果由审核员和企业签字。企业通过签字确认审核结果已与企业详细讨论。企

2015版质量管理体系审核要点

2015版质量与环境管理体系审核 注: 1、4.1、4. 2、6.1为管理层主管总体策划性条款; 2、7.1.6组织的知识:管理层和各个区域均涉及; 3、8.3 产品和服务的设计和开发一般不属于不适用条款 第一部分各部门审核要素分布 一、管理层 Q/E: 4、组织环境 4.1理解组织及其环境; 4.2理解相关方需求与期望 4.3确定管理体系范围(含质量管理体系不适用要求:设计开发一般不可以不适用;确定外包过程) 4.4管理体系及其过程 5.1领导作用 5.1.1 领导作用和承诺 5.1.2 以顾客为着焦点(Q) 5.2方针 5.2.1制定方针 5.2.2沟通方针 5.3组织的岗位职责和权限 6、策划 6.1应对风险和机遇的措施 6.1.1总则 6.1.2Q/6.1.4E策划应对风险和机遇的措施 6.2 目标及其实现策划 6.2.1目标 6.2.2实现目标的措施策划 6.3变更策划 7.1资源 7.1.1总则 7.1.6组织的知识 7.4信息沟通 7.5.1文件化信息总则 9.1.1 监视、测量、分析和评价总则 9.3 管理评审 10.1改进总则 10.3持续改进 二、企管部 E/O 6.2目标及其实现的策划

6.2.1 质量与环境目标 6.2.2实现管理目标的策划 7.1资源 7.1.5监视和测量资源; 7.1.6(Q)组织的知识(包含环境方面知识) 7.5形成文件的信息 8.1Q运行的策划和控制 8.6Q产品和服务的放行(国家监督检验) 8.7Q不合格运行输出的控制 9.1.3Q分析与评价 9.2内部审核 10.2 不合格和纠正措施 6.1.2E环境因素 8.1E 环境运行策划和控制 三、安全环保部(含污水处理场) E 6.1.1E总则 6.1.2E环境因素 6.1.3E合规性义务 7.4E信息交流(新版标准的重点) 8.1E 环境运行策划和控制 8.2E环境应急准备与响应 9.1.1E环境绩效监视、测量与分析 9.1.2E环境合规性评价(含组织知识管理) 10.2E环境不符合和纠正措施 四、技术部门 7.1.6Q 组织的知识 8.5. 1Q生产和服务提供的控制 8.5.6Q变更控制 4.1理解组织及其环境; 4.2理解相关方需求与期望 6.1应对风险和机遇的措施 6.1.2Q/6.1.4E策划应对风险和机遇的措施8.3Q 产品和服务的设计和开发 6.1.2E环境因素 8.1E 环境运行策划和控制 五、生产部门(负责设备管理) 7.1.3Q基础设施 7.1.4Q过程运行环境 7.1.6Q组织的知识 6.1.2E环境因素

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ISO9000标准网络教程(第一期) 第一讲:概述 1. ISO9000为什么重新修订 ISO9000标准是87年出版的,94年修改过一次。94版和87版的写法基本上适应加工工业,按加工工业产品的过程编写出来的。2000版是因为各行各业都要用,所以进行改版,特别是服务业,老的标准不适合服务业(如:什么是不合格、检验、生产等),2000版改版后对服务企业比老版本要好得多。 2. 新版标准的组成 ISO9000族标准由:9000、9001、9004(19011在CD3阶段,未出版)组成 9000: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术语 9001:对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 9004:业绩改进的指南 19011:质量和环境管理体系审核的指南 9004用于达到9001水平后,进一步想全面提高自己的管理业绩(着重于质量管理方面),这时可以运用此项指南。此项指南不能把它当作实施9001的指南,它比9001要求的水平要高,考虑问题的角度更全面,它是业绩改进的指南,但在贯彻9001时,也可参考9004。不过两者可以放在一起使用,也可同时使用,它们结构相同。 19011:质量和环境审核的指南-以前质量审核和环境审核分别有两个标准,现在考虑到质量管理体系和环境管理体系都在一个企业的管理体系之内,在方针、指导思想、管理模式都基本一致的情况下,就把这些管理体系能够互相整合,互相在同一个指导思想、同一个总的方针下,用体系的办法开展这个活动,管理的指导思想,管理的模式都逐渐接近,必竟是一个企业的不同侧重点而已,因此它的审核也应整合起来,希望通过一次认证解决问题(但现在正在研究)。 ISO9001:质量保证活动主要属于一种证实活动,证实产品质量保证的能力。本标准即可以用于建设内部质量体系管理,又可以用于质量保证活动。下面将主要介绍ISO9001标准。

质量管理体系现场审核记录填写要点

质量管理体系现场审核记录填写要点 质量管理体系现场审核记录填写要点 质量管理体系现场审核记录中应描述从4.1到8.5.3的全部条款,当组织对某一条款删减时,在现场审核记录中应标出条款删减的编号并说明原因,不能漏审条款。现场审核记录所填写的内容包括:现场审核到的符合和不符合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的客观事实,能够为认证机构评价组织质量体系运行的有效性提供证据,具体要求如下: 4.1质量体系总要求 简要介绍组织按标准要求建立了文件化的质量体系,体系中所确定的过程及内审、管理评审、持续改进实施的符合性。该条款也可以在各条款审完之后综合描述。 4.2.1文件要求总则 质量体系文件层次,质量手册,质量程序文件数量,作业文件数量,质量记录数量。 4.2.2质量手册 简要介绍质量手册中对有关条款的删减及其符合性,过程描述的符合性,是否引用程序文件。 4.2.3文件控制 审核到的“文件控制程序”及是否符合“标准”要求;抽查质量体系文件是否经审批,是否有受控标识(抽数量不

少于3个);需要文件的部门和场所是否得到适用文件的有效版本;外来文件是否有识别标识并受到控制,是否发放到需要的部门和场所;文件更改控制的符合性;作废文件控制的符合性。 4.2.4记录的控制 审核到的“质量记录控制程序”及是否符合“标准”要求;抽查到的质量记录名称、保存期限,以及质量记录控制符合与不符合质量体系要求的客观证据。 5.1管理承诺 最高管理者如何作出管理承诺,包括:顾客要求,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国家、行业标准,方针、目标、管理评审、资源保障。 5.2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最高管理者如何了解到顾客的要求,如何确保满足顾客的要求。 5.3质量方针 质量方针内容是否包括对满足要求和持续改进的承诺;制订的指导思想;如何贯彻实施;是否对适宜性进行定期评审。 5.4.1质量目标 质量目标是否分解,是否包括产品要求的内容,并可测量。

如何做好生产车间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_李平

2012年第20 期 ● ● 1.机械生产企业的车间质量管理体系的内部审核的流程 1.1做好对审核人员以及受审核部门的培训工作 首先在车间导入质量管理体系,完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包括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手册,其中包括质量管理的目标以及方针,确定体系覆盖的范围,明晰体系中各部门应负的职责,对车间操作的步骤进行规范,制定工艺流程图,并制定相应的作业指导书,对不合格的半成品、成品的处理作出相关规定,在对车间的生产流程进行分析的基础之上制定体系计划,分析关键控制点,找到体系的控制方向。根据体系文件的要求进行培训。 在进行车间质量管理体系审核之前要针对体系的要求对内部审核人员再次进行培训,确保内部审核员对体系的运行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对体系、对将要审核部门提出的要求非常熟悉,对所要审核部门所涉及的文件以及关键控制点,操作工艺、过程控制进行强化培训,确保内部审核的准确性以及覆盖的全面性,与此同时要对受审的部门进行一次质量管理体系的培训,便于在内部审核过程中双方进行无障碍的沟通,快速进行,节约时间。 1.2做好生产车间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计划 根据体系要求的频率进行内部审核之前,首先要确定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的负责人,负责人挑选合适的内审员组成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小组,内部审核小组需指定《内部审核计划》。计划包括有谁在什么时间审核什么部门的什么条款。制定《内部审核计划》也是一个对整个内部审核体系梳理的过程,这就要求体系运行小组成员对机械生产的工艺、工艺流程的各个环节以及运行参数非常熟悉,对机械生产过程中的危害、分析的步骤有清晰的认识,对影响机械产品质量的关键控制点烂熟于心,对职工劳动防护、劳保设施的健全、劳保用品的佩载要明确,合理设置、安排审核时间,这样才能确保在审核的过程中没有盲区,不漏项,不托延、按时完成,才能够充分发挥每一个内部审核人员的实际意义。 1.3依据体系要求对文件以及现场进行全方位,全覆盖的审核 在明晰了《内部审核计划》之后要召集审核员以及被审核部门的负责人,召开内审的首次会议,对内审计划进行详细的传达,便于审核的顺利进行。首次会议结束后就开始按照《内部审核计划》的顺序开始内部审核,在机械生产车间的内部审核过程中需要审核的主要内容有:机械生产车间的基础文件,例如机械零部件的生产操作规程;加工机械的操作规程;中间产品以及终产品的产品质量标准;不合格品的处理程序;产品的检查检验制度;车间员工管理制度;车间突发状况的处理程序等等。还会涉及到生产的原始记录,尤其是关键控制点的运行记录,例如机械零件加工时所需要的温度,精密零部件的尺寸等等。在现场审核阶段重点关注的是工人是否按照作业指导书的规定进行操作,是否遵照中间产品以及终产品的产品标准对产品进行判定,是否严格执行了车间的工艺操作规程,各项制度;是否按照程序文件的要求进行跟踪检验,对不合格产品是否进行了处理,是否达到要求标准等等。 1.4发现不符合项,完成内部审核报告,并针对不符合项持续改进 在审核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内部审核计划的要求进行详细的审核,对于每一项的审核都要有内审的记录以及判定,对于不符合项要根据严重程度出具《内部审核不符合报告》,并告知被审核部门不符合项的分布,在全部审核项目完成后召开内部审核末次会议时将报告送达不符合项所在部门。并完成内审报告,但是这并不是内审的结束,内审小组还要根据不符合项报告所提出的问题进行有效纠正措施提出整改要求或纠正措施建议,跟踪督促当事部门进行原因分析,制定解决措施,并进行跟踪验证,以关闭不符合,达到体系要求。 2.机械生产企业的车间质量管理体系的内部审核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2.1生产车间的质量安全体系内部审核往往流于形式 作为生产车间的质量体系内部审核有很多企业以及车间的管理人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或者是内部审核小组的组长不足以能够调动车间的整个资源,不能履行对车间生产各个环节的审核,或者是对内部审核的问题不能够正确认识,不能够引起高度的重视,没有人能够督促其针对不符合项进行持续的改进,从而使内部审核形同虚设,失去了内部审核应有的意义。由于内部审核的审核以及受审核双方都是同一个企业,部门与部门之间的审核,往往会过于形式话,起不到内部审核的意义,达不到内部审核的最终目的,所以内部质量体系审核的小组长的确定一定能对企业的各个部门都有一定的掌控力,审核员的选择要有针对性。要为人正直、诚实、有管理能力、保持工作能力提出问题的能力、触类旁通、综合分析的能力,以及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下的随机应变能力。 2.2生产车间内部质量体系审核不能本部门审核本部门 内部质量体系审核是在企业内部通过别的部门的审核发现本部门的问题,所以在审核员以及审核内容的确定时切忌本部门人员审核本部门,从而失去了内审的意义。同时还要注意的是审核的全覆盖性,这就要求在选择内审员的过程中要兼顾了能本部门审核本部门的问题,还要注意审核员之间专业的互补性以及完整性,以达到全面性。 2.3内审员选择的样本要有代表性 内审员对审核样本的确定应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要相信样本,要从问题的各种表现形式寻找到判定符合与不符合的依据,进行综合分析,以尽可能地减少审核的风险。科 【参考文献】 [1]张福胜.开展内部审核改进质量管理体系[J].梅山科技,2006,(S1). [2]郭维里.企业实施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的常见问题[J].铁道技术监督,2009, (06). [3]张浩,宋生和,张维.强化质量意识贯彻新版ISO9000标准[J].山西建筑,2003, (08). [4]郝春梅.企业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增值探析[J].机械管理开发,2009,(04). 如何做好生产车间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 李平 (济南玫德铸造有限公司山东济南250400) 【摘要】在生产车间的质量管理体系中内部审核作为内部依据体系要求对体系运行的评判以及进行第三方认证的前提,在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工序繁多的机械类生产企业内部做好质量管理体系的内部审核就显得更加重要。 【关键词】生产车间;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内部审核 (上接第235页)4.7结算手册审查法 即在日常工作中把工程中常用的构配件等,根据标准图计算整理成结算手册,按照手册对照审查,可以大大减少简单的重复计算量,提高审查效率。另外,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应用,采用软件进行结算审查也是一种简便有效的方法。 综上所述,竣工结算是工程造价控制的最后一关,若不能严格把关将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这是一项细致具体的工作,计算时要认真、细致、不少算、不漏算。同时要尊重实际,不多算,不高估冒算,不存侥幸心理。合理的确定工程造价,是预结算人员的职责所在。工程造价的高低,直接影响业主与投资商的经济利益。影响国家、地方基建项目的实施。所以预结算的审核就成为合理的确定工程造价的必要程序和关键环节。对于建筑工程预结算的审核,要根据不同区域,不同对象,不同形式来确定,来选取真正奏效的方法,实事求是,不断总结,不断完 善,不断创新。科 ◇科技论坛◇ 226

基于过程的质量管理体系审核指南

基于过程的质量管理体系审核指南 1目的 为了贯彻GB/T19001-2008中有关“鼓励在建立和运行质量管理体系,以及改进其有效性时采用过程方法”的要求,特制定本指南。通过推行基于过程的审核方法,改变现有的符合性的审核模式,提高审核有效性及审核效率,进而促进和提升审核价值。 2范围 本指南文件为QMS的现场审核提供指南。 3规范性引用文件 GB/T 19011-2003 质量和(或)环境管理体系审核指南 CNAS-CC01: 2007管理体系认证机构要求(等同采用GB/T 27021-2007) GB/T 19000-2008 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 GB/T 19001-2008 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4术语和定义 GB/T19000-2008和GB/T19011-2003中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5基于过程的QMS审核 5.1概述 基于过程的QMS审核是指以受审核方的过程、过程间相互关系、过程目标和过程绩效指标作为审核的路经或审核的追踪线索所实施的QMS审核。 它通过对过程的检查而确定有关过程结果的活动、资源和行为是否被有效并高效地管理。 5.1.1基于过程的QMS审核特征 1)顾客导向 在审核中,审核员不仅考虑受审核方的需要,而且考虑受审核方顾客的需要,关注受审核方是否已经正确理解了顾客要求并在每个过程中予以落实; 2)过程导向 在审核中,审核员关注过程、过程间的相互关系与接口和过程绩效,以及关注每个过程 的绩效及其对QMS整体绩效的影响; 3)结果导向 在审核中,审核员关注过程结果,并将审核发现与它对受审核方提供合格产品能力的影响相关联;

4)关注QMS的持续改进 在审核中,审核员通过对过程绩效的系统分析,发现过程的波动和改进点,促进受审核方在QMS的整体改进,提供增值服务。 在审核中,基于过程的QMS审核具体体现为: a)无论是判断QMS的整体绩效,还是审核一个具体过程,都以其绩效指标的实现与改进情况为基础; b)参照受审核方自身的业务流程,并按照受审核方所确定的一定数量和类型的QMS过程及其之间的内在连接关系,对审核的路径进行策划和实施审核; c)始终以满足受审核方的顾客要求和法律法规要求作为审核的关注点,并以产品实现类的过程作为审核的主线; d)在对产品实现类的过程实施审核的同时,关注与之相关的QMS其他过程(如:管理类的过程、资源类的过程和监视、测量、分析与改进类的过程)的作用和绩效。 e)针对每一个过程的审核,以该过程的绩效指标为切入点,通过追踪其绩效表现以及过 程之间的输出与输入的关系,从系统的角度评价该过程在QMS中的作用及其有效性; f)从QMS的整体角度,关注法规、顾客和相关方要求的实现情况、过程间的接口和过程的绩效情况等方面,并对QMS的适宜性和有效性做出综合评价。 5.1.2基于过程的QMS审核的益处 1)审核是以受审核方所确定的过程及其绩效指标为切入点,并以受审核方的绩效表现为主要线索,同时基于审核员的判断而适时调整审核的路径以满足审核的最终目标,即审核始终处于一种动态的判断过程中,从QMS的整体角度判断过程活动与标准的 符合性,进而提高审核的有效性; 2)审核是基于受审核方的实际业务流程设计审核路径,并关注每一个过程的顾客要求及该过程的有效性,这有利于发现受审核方的QMS与其实际运行是否存在不一致的 问题,从而确保受审核方的QMS的建立、运行和改进与受审核方的质量绩效紧密结合; 3)审核时关注质量目标的系统性及其与过程系统性的关系,打破部门/职能单元间的隔阂,仅关注每个职能单元份内”职能的执行情况,更关心过程间的接口,这有利于发现是否存在部门目标与过程目标不一致的问题,即系统与子系统目标不协调的问题; 4)审核中比较容易发现过程接口和部门接口间的缺陷和系统性问题,这有利于受审核方识别不增值的过程以及待改进的过程和查找QMS存在问题的原因,从而通过审核 达到QMS过程优化的目的;

质量管理体系审核要点

质量管理体系审核要点 ☆质量管理体系审核概述 一.质量管理体系审核的目的和准则 1.审核目的 第一方(公司):◇发现问题,改进工作; ◇确定体系的符合性、有效性; ◇为迎接外审做好准备。 第二方(顾客):◇选择合格供方; ◇对已建立合同关系的供方进行控制。 第三方(机构):◇为顾客提供信任; ◇减少重复的第二方审核; ◇认证注册,证实能力。 2.审核准则,即依据的要求 ◇GB/T 19001 idt ISO 9001、YY/T 0287 idt ISO 13485; ◇组织质量管理体系文件; ◇相关法律法规; ◇产品标准、合同等。 二.质量管理体系审核的特点 ◇被审核的质量管理体系必须是正规的,清晰的; ◇质量管理体系审核是一项正式活动; ◇质量管理体系审核是一个抽样过程,具有一定的风险性和局限性; ◇质量管理体系审核是通过过程评价进行的。 三.审核原则 1.以下原则与审核员有关 ◇道德行为:职业的基础; ◇公正表述:真实、准确地报告的义务; ◇职业素养:在审核中勤奋并具有判断力。 2.以下原则与审核有关 ◇独立性:是审核的公正性和审核结论客观性的基础; ◇基于证据的方法 四.内部质量管理体系审核的审核方案 ◇审核方案的授权; ◇审核方案的制定; ◇审核方案的实施; ◇审核方案的监视与评审; ◇审核方案的改进。

☆内部质量管理体系审核 一.审核活动 依据ISO19011:2002,典型的审核活动氛围下列几个阶段: ◇审核的启动; ◇文件评审的实施; ◇现场审核的准备; ◇现场审核的实施; ◇审核报告的编制、批准和分发; ◇审核的完成。 二.审核的启动 本阶段包括如下活动和内容: ◇指定审核组长; ◇确定审核目的、范围和准则; ◇确定审核的可行性; ◇选择审核组; ◇与受审核方建立初步联系。 1.指定审核组长 ①审核组长的职责 ◇根据审核方案确定本次审核目的、范围和依据; ◇评审质量管理体系文件; ◇编制审核计划; ◇与受审核方和委托方进行沟通; ◇组织、指导审核组工作,控制、协调审核全过程; ◇组织得出审核结论; ◇编制并提交、分发审核报告; ◇负责对不符合项的纠正措施跟踪验证并报告结果。 ②审核组长应具备如下条件: ◇经过质量管理体系审核培训合格; ◇有一定的质量管理体系建立、实施和审核的经验; ◇有一定的组织和协调能力; ◇了解本组织产品涉及到的专业技术内容; ◇与审核区域和活动没有直接责任关系。 2.确定审核目的、范围和准则 ①审核目的 每次内审的目的应在审核方案中明确规定。但审核组长在接受任务时,应与方案管理人员沟通做进一步确认。通常包括以下内容: ◇评价质量管理体系与审核准则的符合程度; ◇确定质量管理体系是否按组织的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及安排有效实施; ◇寻求质量管理体系的改进机会;

车间生产管理系统精细版.doc

车间生产管理系统 随着制造信息化的不断深入、市场不断地发展,产品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市场给企业带来的压力也越来越大。企业要在激烈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的地位,就要不断地改进自己企业管理的思想,降低产品的成本,不断地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同时还要提高产品的质量以及为 用户提供优质的服务。 目前,车间生产管理还主要是以粗放式的手工管理为主,这样的管理远远落后于市场以及用户对企业的要求。一个企业要想生产出高质量、低成本的产品,就必须对生产管理进行信息化,用计算机的精确管理、控制代替手工的粗放式管理,用以实现生产管理的有效 性、高效率性以及低成本性。 作为国家“十五”863计划重点支持产品项目,WorkshopManager吸收了先进企业管理思想,并结合我国生产企业的实际,采用先进的客户/服务器、浏览器/服务器模式、COM 组件等先进的计算机软件设计技术,自主设计和开发了以生产计划为动力的 WorkshopManager系统软件。 WorkshopManager功能完备,系统不仅具有良好的二次开发性能,而且与CAPP、PDM 等信息管理系统能够紧密集成,适合各种类型制造业生产车间应用。 一、WorkshopManager的特点 先进的管理思想与国情相结合 集成的综合解决方案 强大的功能及灵活性 支持多种或混合生产模式 完善的功能权限管理 大数据量下的优异性能 开放式的体系结构 支持UNIX和Windows NT平台 直观的图形化用户界面 操作简单,应用方便 高性能价格比 支持ISO9000标准系列的要求 二、功能模块 基础数据模块 质量管理模块 库存管理模块

生产控制模块 工具管理模块 成本管理模块 三、产品详细说明 【基础数据】 管理和维护系统运行的基础数据,包括各种数据的定义、用户定义、权限定义、日 志维护等。 工时定额管理:工时定额的输入及维护,为生产监控、生产成本及人事管理提供工 时信息; 工厂日历管理:工厂日历的生成及维护,为生产监控及人事管理提供工作日与生产 日信息; 工作中心管理:工作中心的定义,工作中心能力的维护,为生产监控提供设备的能 力信息; 设备管理:设备代码定义与维护,为生产监控提供设备代码信息; 人员管理:人员代码定义与维护,用于生产监控与人事管理提供人员代码信息; 超级用户管理:定义系统的操作用户,管理操作用户的权限,查询系统的操作日志 等。 【生产监控】 根据公司下达的定单与批卡、产品工艺路线、物料清单以及设备状态、库存状态、生产进度等生成车间的月、周生产作业计划;根据周生产作业计划、工模具的准备情况及生产进度等生成零件加工的日作业计划,进行作业的动态调度;实现计划的临时追加与调整;核算设备的能力与负荷情况;监控生产过程,实现生产现场的动态调度,完成生产进度预测和生产任务完成情况的统计及上报;实现车间在制品的实时监控;实现设备的监控和管理; 并对职工出勤情况和完成工时情况进行监督。

生产部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报告

生产部质量管理体系运 行报告 TYY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TYYUA16H-TYY-TYYYUA8Q8-

生产部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汇报材料 2016年9月-2017年7月 生产部紧紧围绕FSSC22000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结合2016年10月份体系审核过程中发现的不足及提出的问题,提高认识,积极整改,狠抓落实,持续改进,以提升质量管理体系规范化、科学化水平,完善和深化具体工作为目标,全员质量意识显着提高,体系运行更加高效,现将2016年9月至2017年7月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情况汇报如下: 一、进一步完善体系文件记录 生产部各部门结合自身生产实际工作情况,对体系中没有覆盖的文件及时反馈,完善各项管理制度、操作规范,使广大员工各项行为有准则,各项操作有程序,同时加强每日生产记录情况的监督检查,做到记录项目完整、书写规范,体系的符合性与有效性得到了很大提高。 二、围绕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加强内部培训 生产部各部门围绕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及实际工作需要,制定了培训计划,每月不少于1次对全体人员进行内部培训工作,学习食品安全体系标准、食品安全相关知识、管理制度、各项操作规程等内容,边学习边讨论,采用现场提问及现场操作等模式对培训人员进行考核,使参加学习的员工对体系标准有了新的认识,对自身工作的操作规程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和掌握,收到了明显的效果,提高了广大员工的食品安全思想认识。 三、加强生产过程关键控制点的监控,确保产品质量安全 生产人员严格按照体系的要求加强各个关键控制点的监控,牢记关键点控制参数,熟知各项纠偏措施,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将影响产品质量的不利因素消除在萌芽状态,确保产品质量安全。

质量管理体系审核的指南

基于过程的质量管理体系审核指南 序 认证及其认可作为一种国际通行的技术性方法,因其对质量、环境、安全及能力等方面控制措施的评价作用,及其在贸易、消费、健康、信息和社会责任等领域的广泛运用,已使之成为了服务于国家经济发展、贸易政策的重要技术手段和公共行政管理的重要依托。我国政府、行业和社会对合格评定活动及其结果的高度重视和逐步认同,提升了认证认可工作的技术权威性和社会价值,同时也给认证认可工作提出了更高的发展要求,即提高认证认可工作质量、增强认证认可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并以此确保认证认可结果的公信力。 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一贯重视认证认可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的研究,并将其作为实现认证认可工作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措施。本着发挥行业优势、共同开发和资讯共享的原则,围绕规认证工作质量,提高认证有效性这一主旨,CNAS组织开发了旨在为认证工作提供实用帮助的系列技术报告。 这些技术报告体现了与认证及其审核有关的理念、方法和经验,反映了认可机构和认证机构对有关认可规和相关标准的一致理解和认识。这些技术报告旨在为认证机构的管理和审核提供指导。然而,这些技术报告不拟作为对有关认可规及其相关要求的释义,它们仅从操作层面上就实施方法给出指导性建议,所提供的示例并非唯一可选的方法,仅供进一步说明或参考之用。这些技术报告可为认证机构的管理和审核借鉴之用,也可为认可机构的评审提供参考。 本文件为认证机构实施质量管理体系的现场审核提供指南,其附件四和附件五分别为质量管理体系与环境管理体系的结合审核及质量管理体系与职业健康与安全管理体系的结合审核提供指导,附件六提供了一个结合审核计划的示例。 本文件由CNAS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主要起草单位:CNAS、华信技术检验和万泰认证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晓红、陆明、韦斌生、穆瑾 基于过程的质量管理体系审核指南 1 引言 GB/T 1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等同采用ISO9001:2000)提出了一种思想,即“鼓励在建立和实施质量管理体系,以及改进其有效性时采用过程方法,以便通过满足顾客要求来增强顾客满意”。这种思想为组织有效地按照GB/T 19001-2000标准的要求建立和贯彻其质量管理体系(以下简称QMS)以及改进该管理体系的有效性提供了指导方向。 然而,针对组织按照GB/T 19001建立的QMS采用什么样的审核路径或审核方法以有效地评价组织它的符合性和有效性,一直是行业持续讨论的问题。 最近几年,与QMS认证活动及其结果相关的各方,尤其是QMS获证组织所提供产品的最终用户,对认证机构所实施的认证及其审核的有效性提出了明确期望,即认证机构应始终关注被认证组织的顾客的需要,基于有效地对组织的QMS实施审核的基础上进行第三方的认证,做出认证决定并颁发认证证书。而实施有效的审核的基本条件就是由有能力的人采用合适的方法实施审核。本指南文件正是缘于这个原因,提出了基于组织所确定的过程来实施QMS审核的方法,以此来满足提高审核有效性的期望与要求。

新版质量管理体系内审员复习答案

2016版质量管理体系内审员复习答案 一、单选题(共137题) 1、( B) 2、(C) 3、(B) 4、(C) 5、(C) 6、(C) 7、(C) 8、(B) 9、(C)10、(A)11、(D)12、(C) 13、(B)14、(A)15、(A)16、(A)17、(B)18、(C)19、(B)20、(A)21、(A)22、(A)23、(C) 24、(D)25、(C)26、(A)27、(D)28、(C)29、(D)30、(D)31、(B)32、(C)33、(A)34、(C)35、(C)36、(C)37、(B)38、(D)39、(B)40、(D)41、(B)42、(D)43、(D)43、(A) 45、(B)46、(D)47、(B)48、(C)49、(D)50、(C)51、(C)52、(D)53、(B)54、(D) 55、(C)56、(D)57、(A)58、(C)59、(D)60、(D)61、( D )62、( D)63、(D)64、(C)65、(B)66、( D )67、(D)68、(D)69、(C)70、(D)71、(D)72、(C)73、(A)74、(D)75、( C )76、(D) — 77、(D)78、(D)79、(D)80、(D)81、(C)82、(D)83、(B)84、( D )85、( D )86、( B )87、( D ) 88、(C)89、(C)90、( D )91、( B )92、( B )93、( B )94、(C)95、( D )96、(C)97、( D )98、(A) 99、(C)100、(C)101、( D )102、(C)103、(A)104、( D )105、(C)106、( B )107、(A) 108、(A)109、(C)110、( D )111、(C)112、( D )113、(C)114、(C)115、( D )116、(C)117、( D ) 118、(D)119、( C )120、(D)121、(D)122、( B )123、( B )124、( B )125、(D)126、(D)127、( C ) 128、(D)129、(A)130、( C )131、(D)132、(D)133、( C )134、(D)135、(D))136、(A)137、( B ) [ 二、多选题(共80题) 1、(ABC) 2、(ABCD) 3、(ABC) 4、(ABC) 5、(BCD) 6、(BCD) 7、(ABD) 8、(AC) 9、(ABCD) 10、(CD)11、(ABC)12、(ABD)13、(ABC)14、(ABCD)15、(BCD)16、(AB)17、(ACD) 18、(ABCD)19、(ABCD)20、(BCD)21、(ABD)22、(ABC)23、(ABD)24、(ABD)41、(BCD) 42、(ABD)43、( ABCD)44、(AC)45、(ABC)46、(AD)47、(ABCD)48、(ABC)49、(ABC)50、(BD) 51、(AB)52、(ABD)53、(BC)54、(ABD)55、(ABC)56、( BCD)57、( ABCD )58、(ACD)59、(ACD) 60、( ACD )61、(ABCD)62、(AD)63、(CD)64、(ABD)65、(ABD)66、(AD)67、(ABCD)68、(AD) 69、(ABD)70、(ABC)71、(ACD))72、(ABCD)73、(BCD)74、(ACD)75、(ABCD)76、(ABC)77、(ABC) } 78、(ABCD)79、(AD)80、(ACD) 三、阐述题 1、审核员在企业依据2015版新标准审核质量管理体系时,应从哪些方面关注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是否应用了基于风险的思维 2、2015版新标准外部提供过程、产品和服务的控制与ISO9001:2008标准采购是有区别,若有区别,主要体现在标准的哪些方面 3、请阐述ISO9001:2015标准在第四章节"组织环境"中提出了哪几部分要求这几部分要求之间的逻辑性和相关性以及在标准中的作用是什么

车间质量管理体系(改性)

改性车间质量管理体系 编写: 审核: 日期:

改性车间质量管理体系 一、生产车间质量管理组织机构图 总经理 生产副总 生产部长 车间主任 车间副主任技术员 班长 混料岗位切粒机岗位包装岗位叉车司机 二、职责与分工 (一)车间主任 车间主任在分管副总的领导下,负责车间全面质量管理工作,是本车间产品质量的第一责任者。 根据生产部下达生产计划,组织车间生产,制定车间生产的具体计划,并有效落实到各个班组,掌握生产进度,保证车间生产任务保质保量按时完成。 教育员工严格按工艺流程操作,积极推广先进经验,贯彻产品质量理念,把好质量关,确保车间的产品质量。 组织车间人员研究解决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工艺技术和质量问题,积极开展技术革新、工艺改进活动,提高产品质量。 支持质检员的质量检验工作,及时组织分析解决质量问题,出现重大的设备、技术、质量问题要及时上报公司领导。 (二)车间副主任 对车间主任负责,协助车间主任全力以赴抓生产,保质、保量、保供货。 根据销售部下达的生产计划单,制定车间的生产计划,并将指标细分到班组

并组织实施、检查、考核。 严格执行个牌号的生产工艺流程,为各工序的生产操作提供技术指导,确保产品质量合格率达100%。 负责车间质量管理工作,健全车间质量管理体系,确保产品质量零事故。协助车间主任每月对车间产品质量、产品按时交货等情况进行分析,总结经验,查找不足,制定措施,监督整改。 (三)技术员 负责车间质量管理工作,健全车间质量管理体系,确保产品质量零事故。 负责改性成品的吹膜检验以及检验数据的统计汇总工作。 负责记录表的督查工作。 (四)班长 依据车间主任下达的生产任务通知单,对本班员工进行合理分工,提出具体的质量和任务工作要求,保证任务分配具体、明确、公平。 根据岗位和员工熟练度匹配的原则,将适当的人员安排到合适的岗位上,保证班组所有人员能够发挥自己的最大潜力。 提前做好生产准备工作(包括设施、设备、器具等),确保生产顺畅、流程合理。 熟悉产品的生产工艺流程和基本技术特点,熟练掌握各岗位的操作方法,不仅自己操作最标准,而且将最标准的方法传授给班组的每一位员工。 严格按照加工工艺流程操作,严把质量关,必须确保每批次下线产品合格。根据质量要求,按时检测本工序产品质量,填写质量报表。工作中及时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问题。 认真做好员工思想工作,增强员工责任心,稳定员工情绪,关心员工生活,树立正确的工作态度,稳定员工队伍。 (五)混料岗位操作工 严格遵循公司混料操作规程和设备安全操作规程,保质保量为改性车间提供合格的混合料。 保证改性车间自动化配料系统的上料。 (六)切粒机岗位操作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