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的主要程序

教学设计的主要程序
教学设计的主要程序

0课时教学设计的主要程序

一、课标解读(Curriculum interpretation)

1.列出课程标准对本课时教学内容(知识点、四会技能)的叙述,即针对本课时教学内容在课标中找对应的要求;

2.解读并分解课程标准,解释其行为动词的内涵与选择理由,对教学内容进行分析与界定,确定各教学内容的不同教学水平(能力水平)要求。课程标准中内容标准的目标分解,其实就是将相对宽泛的内容目标具体化。做好基于课程标准的目标分解过程,就是把上位的内容目标细化为更下位、更具体的教学目标。

二、教材分析(Text description)

什么教材,第几模块,第几单元,第几课时;教学话题的确定和解读;主要学习内容是什么,本课时所处的地位,各知识点在教材中的前后联系,已有的基础,挖掘教学内容所涉及到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点拨和升华点,为明确和叙写教学目标及重难点做好准备。

三、学情分析(Pupil description)

(哪个年级,哪个班,学生已有的学习基础)

四、教学目标(Teaching objectives 不可写成教学目的)

1.语言知识目标

举例:学生能听懂、会说、会读、会写

单词:

词组:

句型:

2.语言技能目标

(举例:鲁教版)能在具体的情境中运用所学句型介绍自己喜欢干什么,如:I like doing sth.;询问别人喜欢干什么,如:What do you like doing?等句型,以此提英语运用能力,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3. 情感态度目标

1)在感知新词汇、新句型的过程中,增强热爱劳动、乐于助人的思想意识,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在师评、自评与互评中,展现个性,增强自信,提高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学生能在活动中进一步强化相互了解、进行协作的情感。

4.学习策略目标

1)通过听录音,感知对话内容,学会捕捉文中重要信息的听力

技巧。

2)通过比较、自主总结、归纳语法现象及词汇的记忆规律,激

活思维,掌握正确的学习词汇和语法现象的思维过程与方法。

3)通过角色表演、英语小调查等语言实践活动,增强对所学英语的体验,形成正确的交际策略,提高用英语做事情的能力。

在语篇学习过程中学会运用略读、细读、自主读、合作读等阅读技巧和合作技巧。

5.文化意识目标(举例:牛津版)

能描述(而不是“初步了解”)四个主要中西方节日(Halloween,Spring Festival,New Year’s Day, Mid-Autumn Festival)的基本情况,包括时间、节日的庆祝形式等。

【注意:在教学过程中应整体设计教学目标,以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的发展为基础,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但并不是每节课都要涵盖这五个目标的各个方面。五个维度,是建构课程总体目标的宏观思维框架,并非每一节课教学目标设定时都必须兼备的要件,并非所有的教学内容都能找到这五个维度,叙写教学目标时不能强求。教师应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制定适合自己学生的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

五、教学重、难点分析(Important and difficult points)

1. 教学重点(Important / Key points)(依据教学目标)

2. 教学难点(Difficult points)(依据学情及教学内容)

六、目标达成评价(Assessments)(对应教学目标)

1. ……活动(任务,练习)。(检验目标1)

2. ……活动(任务,练习)。(检验目标2)

3. ……活动(任务,练习)。(检验目标3)

4. ……活动(任务,练习)。(检验目标4)

5. ……活动(任务,练习)。(检验目标5)

或目标1评价:……活动(任务,练习)。

目标2评价:……活动(任务,练习)。

目标3评价:……活动(任务,练习)。

目标4评价:……活动(任务,练习)。

目标5评价:……活动(任务,练习)。

七、教学策略(Teaching strategies)

(教师在课堂上所使用的教学方法)

八、教学资源(Teaching resources)(教具、学具等)

九、教学过程(对话教学和阅读教学教学具体步骤如下:)(Teaching procedures/ Teaching steps)

对话教学

Step 1.热身(Warming up/Warm-up/Warmer)(如有Revision,可放在热身中。目的:营造气氛,复习铺垫,也是导入的一个方式)Step 2.导入(Lead-in) (目的:引入新课)

Step 3.呈现(Presentation)

(目的:感知,理解新的教学内容)

Step 4.机械操练(Controlled practice)

(目的:模仿,记忆,重复教学内容,让学生熟悉语言形式。知识点分别呈现、操练完后,要加上 a.重点词、句的集中强化巩固活动与练习; b.朗读)

Step 5.意义操练(Guided (Less/Half/Semi)-controlled practice)(目的:巩固所学知识、灵活运用语言。教师为学生提供情景及本课重点句型或语言结构,学生据此尽量用本课所学以外的词语编对话表演。)

Step 6.交际操练(Free practice)

(目的:运用所学知识,交际运用新语言,创造性地使用语言。学生

自创情景,造句、编对话表演。这是语言教学的最高境界,这是一种具有信息差的交际活动。这一环节如果课堂上无时间完成,可留为作业,下一节课上台进行对话表演。)

Step 7 书写巩固(Feedback/Consolidation)

(目的:强化和巩固听、说操练过的语言材料,又可使学生获得一定的写的能力。)

Step 8.小结(Wrap up/ Summary/ Summing-up)

(目的:总结,评价学习效果)

Step 9.作业布置与设计(Homework assignments and designing)(紧扣课时学习目标,达到目标、内容、评价、实施的一致性。作业不仅是练习(落实知识与技能),还可以是活动、任务(除落实知识与技能外,还渗透了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

十、板书设计(Blackboard designing)(对课时学习内容起到小结和构建立体知识网络的作用。)

十一、课后反思(Reflections after class)

十二、拓展资源 (Extended resources)

(根据具体情况确定有无;结合教学实例,根据教材、教学实际选取拓展资源。)

注意:

1.教学过程中的“知识呈现和操练(机械、意义)”可以是多次呈现的,因为一课中要教学的知识点不止一个。

2.教学过程中的每个步骤后要用楷体5号字写明设计意图。

2.板书设计、课后反思、拓展资源可附在教学设计后面。

阅读教学:

1. 热身(Warming up)

2. 读前活动(Pre-reading)

1)导入(Lead-in)

2)呈现(Presentation)(教学生词:在阅读前可先教学课文中的一部分生词,尤其是那些会对学生阅读理解构成重大障碍的生词;另一部分生词则留给学生在阅读时根据上下文去理解,这样可培养学生猜

词的能力。)

3. 读中活动(While reading/In reading)

1)快速阅读(High speed reading)

在学生详细地学习课文之前,非常重要的一点是他们应快速地通篇阅读并大致了解课文的内容。

如:让学生带1-2个问题,快速阅读课文,尽可能快地找出问题的答案,指导学生了解课文的话题内容和梗概。

此步骤也可以是让学生带1-2个问题听录音或看课件等,回答概括全文的问题。如果是听课文,问题设置一定不要难。

2)指导学生仔细阅读课文(Detailed reading)

此时,很重要的一点是学生应学会理解课文的主要意思。具体方法(一节课中选择使用):

■Read and answer wh-questions(阅读并回答wh-问题)——让学生深层理解文章。(注意问题设置的梯度,由易到难,由浅到深)■Read and choose the correct answer(阅读并从A B C D中选出正确答案)——让学生深层理解文章。

■Read and judge or correct(阅读并纠正)——学生纠正课文中的错误。

■Read and complete(阅读并完成练习)——学生阅读课文并利用其中的信息来完成列表、表格、图表或图片。

■Read and draw(阅读并绘画)——学生阅读课文并画出课文中所描述的内容。

■Read and guess(阅读并做猜)——学生阅读课文并猜出课文中所描述的内容。

■Read and match(阅读并配对)——学生将课文中的信息与图片或其他课文进行配对。

■Read and reorder(阅读并重新排序)——学生阅读顺序被打乱的课文,然后根据正确的顺序给句子或段落标号排序,或者他们给记录在单独的纸条上的句子排序。

■Read and sort(阅读并分类)——两篇课文被混在一起,学生必须根据每个句子所属的课文将它们分开来。

这些练习形式的目的是帮助学生梳理课文脉络,深入理解与篇内容;Read可换成Listen or Look(但阅读课应以read为主),教师可采用听录音、看图片、录像和课件等形式呈现阅读内容,让学生阅读课文(图片或录像配文字,加强单词的识记能力)

3)讲解课文的语言难点(Language points)

4)重点词或句的集中强化巩固活动(Consolidation of words or sentences)

5)听音跟读自由朗读 (Reading aloud)

(有些课文的重要句子或段落,可以通过翻译,以加深理解。)

4. 读后活动(After/Post reading, Follow-up)

?课文理解完后,教师可组织开展以整篇课文为单位的综合拓展训练,训练方式多种多样,融听、说、读、写、演于一体,活

化教材,让学生在各种活动中交际应用,巩固所学知识。教师

可设计如下活动。

1)口头活动(Oral practice):

?■根据提示复述课文;

?■看动画配音;

?■自选一段或全篇,合作表演;

?■话题讨论、辩论、模拟答记者问、游戏。

2)笔头活动(Written practice):此阶段侧重于对课文中语言形式的掌握和运用,可让学生做一些笔头练习,如:本课要重点掌握的词汇、短语、语言结构练习;缩写、改写、续写;改写后的短文听写或完形填空等。

? 5.小结(Wrap up/ Summary/ Summing- up)

? 6. 布置作业(Homework assignments)

初二信息技术程序设计教案

第1章程序设计入门 第1节程序设计简介(2课时) 【教材内容】1计算机程序并不神秘 1.1什么是程序 1.2体验计算机程序 2程序设计语言 2.1程序设计语言分类 2.2解释与编译 3程序设计的过程 4程序与软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和用变成方法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 (2)了解计算机软件与程序设计的密切关系 (3)了解程序设计语言的三种类型 (4)掌握环境下编写程序的一般步骤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例让学生体会程序设计的基本过程与方法,理解算法思想,会用自然语言或流程图表达一些具体问题的算法。 (2)通过对现实问题的分析与解决,让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到处是程序,而程序解决的往往就是生活中的现实问题,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验程序设计的内涵及魅力,产生对程序设计的求知欲,形成积极主动地学习态度。 (2)通过问题的分析与解决,帮助学生克服程序设计的畏难情绪,培养他们严谨、缜密、科学的程序设计作风。 【教学重难点】 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与学习程序设计的意义。 【教学方法】启发式、任务驱动、演示、实例、实践操作 【教学过程】 程序设计简介第一课时 一、问题导入,揭示教学内容 大家有没有玩过电脑游戏?有没有同学想过自己设计和编写游戏? 游戏就是程序,要想设计、制作游戏,就应该学习“设计程序”。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和了解程序,它并不神秘,相反它会给我们带来很多乐趣。 二、趣味问题,了解什么是程序 问题1:猎人带着一只狼、一头羊和一些白菜过河,但渡船太小,一次只能带一样。因为……(课件展示问题) 学生:读题、小组讨论、得出解题思路、方法讲解(自然语言描述、符号描述……) 问题2:赵本山、宋丹丹小品,如何把大象关进冰箱 学生:方法讲解(自然语言描述、……) 总结:概括来说程序是有逻辑,有顺序的步骤的组合。开电脑,走路,吃饭,上课都是一系列步骤的有序有逻辑组合。 通过这些有序的指令(自然语言、符号语言等)完成了一项具体的工作,这些指令的集合就是程序。 问题3:体验计算机程序 利用语言编写的“三角形面积”程序(课件展示问题及具体的语句)

教学设计模板基本步骤

教学设计模板基本步骤 教学设计是指为了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运用系统和程序的观点和方法,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对教学活动进行系统规划的过程。下面,本人为大家分享教学设计模板基本步骤,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学设计具体包括:分析学习需求、确定教学目标、设计解决方法、反馈调整方案四个具体过程。对教学对象、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教学媒体、教学评价等七个基本要素优化设计。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最近发展区理论、有意义学习理论、多元智能理论以及系统论和程序论的思想。 1、面向全体、全面发展: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心理素质、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审美素质、劳动素质和交往素质。 2、承认差异、因材施教、发展个性:通过有效的教学,使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提高和发展。同时,潜能得到发挥,个性得到发展; 3、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教学上要着力为学生营造一种生动活泼,思维活跃、平等和谐、积极参与和探索的教学氛围以及教学情景; 4、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学会生存。学会学习:主要是要掌握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为终身教育打好基础; 学会生活:主要培养学生独立生活的能

力、动手操作能力、交往能力和健康生活的能力,为适应现代社会生活打好基础; 学生做人:重点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和爱国情操,做一个遵纪守法、文明有礼的现代公民;学会生存:重点培养学生适应环境、改造环境的能力。 1.目标导向原理 在教学设计中,教学目标起着导向的作用。教学目标的导向作用主要有三种:①目标的指向作用:使师生把注意力集中到与目标有关的问题上; ②目标的激励作用:能启发、引导学生的学习动机、兴趣与意向; ③目标的标准作用:一是目标成为检查教学效果的尺度;一是反过来教学效果成为评价教学目标的合理性、适切性的依据,以便调整目标。 2.教学结构的整体优化原理 教学过程中各要素处于不断变化之中,因此,必须从动态的、综合的角度加以考察。 每一个要素都会产生一定的力,但导致最后教学效果的力并不是各要素的力的简单加和,而是各要素关系之间构成的“合力”。这是教学设计必须遵循的一条重要原理。善于利用一切积极因素,克服不利因素,争取最大合力,这是教学设计的主要任务。 3.教学活动的系统有序原理 教学活动的系统有序是指教学要结合学科内容的逻辑

程序和程序设计语言(教学设计)

第3节程序和程序设计语言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掌握计算机程序的概念 2、掌握计算机程序的概念、计算机语言分类及其特征。 技能目标:通过阅读程序,学生主动探寻算法与程序的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编程语言没有好坏之分,应选择适合自己的语言深入学习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1、计算机语言的概念。 2、高级语言的特征 难点:程序的编译与解释 三、教学过程 以九歌机器人七秒成诗引入新课 (一)程序和程序设计 计算机能做很多的事情,包括各种控制活动,它们都是在程序的控制和指挥下进行的,可以这么说:离开了程序,计算机什么也干不了。 1、程序及其特征 (1)程序(Program):是一组操作的指令或语句的序列,是计算机执行算法的操作步骤。 (2)程序的特征: ●解决问题的每一个算法步骤对应着程序中的一个或多个语句实现一个或多个操作, 每一个操作都有执行对象。 ●在程序中被施行操作的对象称为数据。 ●除了有特殊的程序转向控制语句外,程序都是从第一条语句开始顺序执行。 2、程序的基本结构 (1)顺序结构 (2)选择结构 (3)循环结构 3、程序设计:从分析问题、建立模型、设计算法、编写修改程序,一直到程序正确运行的整个过程。

(二)程序设计语言 程序设计语言:是指人们编制程序所使用的计算机语言。 程序设计语言的分类: 机器语言 汇编语言 高级语言 1、机器语言 机器语言(machine language):把直接用二进制代码表示的计算机指令系统称为机器语言。 机器语言特点: ①用机器语言编写的程序可以被计算机直接执行,速度快,占用内存少。 ②编写程序相当繁琐。 ③程序不具有通用性。 2、汇编语言 汇编语言(assembly language):用符号和数字来代替二进制代码的计算机语言称为汇编语言。 汇编语言特点: ①不能被计算机直接执行。 ②编写程序比机器语言方便得多。 ③程序不具有通用性。 3、高级语言 高级语言(high-level language):由一系列按一定语法规则的语句组成(与计算机内部结构无关、通用、用其编写的程序需要“翻译”后才可执行)。 高级语言特点: ①不能被计算机直接执行。 ②易读、易改,编写程序方便。 ③程序通用性好。 补充:Basic语言的发展历程 BASIC(Beginner’s All-purpose Symbolic Instruction Code的缩写,即初学者通用符号指令代码)语言简单易学,适合初学者。

教学设计的基本方法与步骤

教学设计的基本方法与步骤 广州市教育局教研室吴必尊 一、教学设计的基本概念 教学设计是指为了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运用系统观点和方法,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对教学活动进行系统规划的过程。 (一)设计过程具体包括: 1.分析学习需求; 2.确定教学目标; 3.设计解决方法; 4.就解决方法进行实施、反馈、调整方案,再行实施直至达到预期教学目标。 (二)设计要素具体包含: 教学对象、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教学媒体、教学评价等基本要素。 (三)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是: 现代教学理论、学习理论、信息传播学、教育技术学和系统科学方法。 (四)教学设计与写教案的关系: 是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五)提倡教学设计的主要目的: 1.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 2.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学技能; 3.促进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的深化。 二、教学设计的基本理念 一个好的教学设计方案必须体现现代教学观; 教学观通常是指教育工作者对一些重大的教育现象、问题或事件的比较稳定的看法,它集中反映了教育工作者的教育价值取向。 当代的教育改革都是以教学观念的变革为先导的,故此,转变教学观念已成为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必须面临的首要问题。 当前必须树立的教学观念有: 1.素质教育观 ①面向全体、全面发展:从三个方面七项基本素质构建素质教育培养目标。 三个方面是:身体、心理、文化科学; 七项基本素质是:身体素质、心理素质、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审美素质、劳动素质交往素质; 七项基本素质分为四个层次: 第一层次:身体素质;

第二层次:心理素质; 第三层次: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审美素质; 第四层次:劳动素质、交往素质。 ②承认差异、因材施教、发展个性: 每个人的主观能动性是不同的,因此,人的差异性是绝对的。 要求通过有效的教学,使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提高和发展。同时,潜能得到发挥,个性得到发展; ③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在教学上要着力为学生营造一种生动活泼,思维活跃、平等和谐、积极参与和探索的教学氛围以及教学情景; ④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学会生存。 学会学习:主要是要掌握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为终身教育打好基础; 学会生活:主要培养学生独立生活的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交往能力和健康生活的能力,为适应现代社会生活打好基础; 学生做人:重点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和爱国情操,做一个遵纪守法、文明有礼的现代公民; 学会生存:重点培养学生适应环境、改造环境的能力。 2.系统方法观 所谓系统方法就是按照事物本身的系统性,把研究对象放在系统形式中加以考察的一种科学方法。即从系统的观点出发,着重从整体与部分(或要素)之间、部分与部分之间、整体与环境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关系中,考察和处理研究对象,实现整体优化,以求系统获得最大功能的一种科学方法。 教学过程就是一个系统,组成要素有: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等。 系统方法应用于教学设计具有以下三个特征: ①整体性: 即教学的各个要素、各个环节是互相关联、互相作用,缺一不可的。因此,要求教学系统中的各个组成要素必须匹配、相容,且达到最优组合,使产生最大功能的“整体效应”,这样,才能使教学系统达到最佳的预期目标。 因此,教学设计的目的之一,就是通过分析系统各要素之间的交互作用,协调要素之间的联系和组合,使系统功能得到最佳发挥。故此,教学设计的过程就是将系统各要素按照它们的内在联系的规律,加以配置、组合的过程。 ②有序性: 教学系统有序性是指教学要结合学科内容的逻辑结构和学生身心发展情况,有次序,有步骤进行,以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

程序与程序设计 教学设计

程序与程序设计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掌握计算机程序的概念 2、掌握计算机程序的概念、计算机语言分类及其特征。技能目标:通过阅读程序,学生主动探寻算法与程序的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编程语言没有好坏之分,应选择适合自己的语言深入学习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1、计算机语言的概念。 2、高级语言的特征 难点:程序的编译与解释 三、教学过程 以九歌机器人七秒成诗引入新课 (一)程序和程序设计 计算机能做很多的事情,包括各种控制活动,它们都是在程序的控制和指挥下进行的,可以这么说:离开了程序,计算机什么也干不了。 1、程序及其特征 (1)程序(Program):是一组操作的指令或语句的序列,是计算机执行算法的操作步骤。 (2)程序的特征: 一个或多个操作,每一个操作都有执行对象。

序执行。 2、程序的基本结构 (1)顺序结构 (2)选择结构 (3)循环结构 3、程序设计:从分析问题、建立模型、设计算法、编写修改程序,一直到程序正确运行的整个过程。 (二)程序设计语言 程序设计语言:是指人们编制程序所使用的计算机语言。 程序设计语言的分类: 机器语言 汇编语言 高级语言 1、机器语言 机器语言(machine language):把直接用二进制代码表示的计算机指令系统称为机器语言。 机器语言特点: ①用机器语言编写的程序可以被计算机直接执行,速度快,占用内存少。 ②编写程序相当繁琐。

③程序不具有通用性。 2、汇编语言 汇编语言(assembly language):用符号和数字来代替二进制代码的计算机语言称为汇编语言。 汇编语言特点: ①不能被计算机直接执行。 ②编写程序比机器语言方便得多。 ③程序不具有通用性。 3、高级语言 高级语言(high-level language):由一系列按一定语法规则的语句组成(与计算机内部结构无关、通用、用其编写的程序需要“翻译”后才可执行)。 高级语言特点: ①不能被计算机直接执行。 ②易读、易改,编写程序方便。 ③程序通用性好。 补充:Basic语言的发展历程 BASIC(Beginner’s All-purpose Symbolic Instruction Code的缩写,即初学者通用符号指令代码)语言简单易学,适合初学者。 BASIC语言于1964年问世作者:John.G.Kemeny 和Thomos E.Kurtz."Beginner's All-purpose Symbolic instruction Code" BASIC(第一代)

课堂教学设计的基本方法与步骤

课例研究—课堂教学设计的基本方法与步骤 教学设计是指为了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运用系统和程序的观点和方法,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对教学活动进行系统规划的过程。具体包括:分析学习需求、确定教学目标、设计解决方法、反馈调整方案四个具体过程。对教学对象、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教学媒体、教学评价等七个基本要素优化设计。 一、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是: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最近发展区理论、有意义学习理论、多元智能理论以及系统论和程序论的思想。 二、教学设计的基本理念 1、面向全体、全面发展: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心理素质、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审美素质、劳动素质和交往素质。 2、承认差异、因材施教、发展个性:通过有效的教学,使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提高和发展。同时,潜能得到发挥,个性得到发展; 3、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教学上要着力为学生营造一种生动活泼,思维活跃、平等和谐、积极参与和探索的教学氛围以及教学情景; 4、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学会生存。学会学习:主要是要掌握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为终身教育打好基础;学会生活:主要培养学生独立生活的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交往能力和健康生活的能力,为适应现代社会生活打好基础;学生做人:重点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和爱国情操,做一个遵纪守法、文明有礼的现代公民;学会生存:重点培养学生适应环境、改造环境的能力。 三、教学设计的基本原理 1.目标导向原理 在教学设计中,教学目标起着导向的作用。教学目标的导向作用主要有三种: ①目标的指向作用:使师生把注意力集中到与目标有关的问题上; ②目标的激励作用:能启发、引导学生的学习动机、兴趣与意向; ③目标的标准作用:一是目标成为检查教学效果的尺度;一是反过来教学效果成为评价教学目标的合理性、适切性的依据,以便调整目标。 2.教学结构的整体优化原理 教学过程中各要素处于不断变化之中,因此,必须从动态的、综合的角度加以考察。

《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设计方案

《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设计方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设计方案 课程名称:C语言程序设计 课程编号:590109120632 课程类型:理论含实践 课程学时:94学时,其中理论教学47学时,实践教学47学时 适用专业:图形图像制作 一、课程教学设计的背景 (一)专业认知 1.专业培养目标: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面向企事业单位平面设计与制作、室内外设计与制作及基础图像处理等一线岗位,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设计理论知识,熟练运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进行平面及三维产品设计制作,具备一定的美术设计理念和艺术素养以及基层青年工作能力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2.人才培养规格: (1)基本素质与基本技能要求 学生应具有良好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综合素质,具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具有高职生应有的文化修养及健康的体魄和心理素质;具有较扎实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具有相当水平的英语应用能力。 (2)专业素质与专业技能要求 掌握数字化平面、立体图形及图像制作技术的基础理论和基本原理,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具备基础数字图像制作与处理、典型平面产品设计与印前图文处理、三维装饰效果图制作、建筑施工图制作等能力,熟练掌握相关计算机制图软件,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设计制作高品质的平面典型产品及三维立体图像。 (3)专业拓展能力要求 具备计算机制图应用领域的相关知识和能力,特别是在互联网基础应用、网站规划与网页设计、网络动画制作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够学有所长,拓展延伸,加大专业辐射面,培养锻炼学生的自主创业能力。 3.证书要求:

教学设计的基本步骤

一、教学设计的基本步骤是什么?(请自举一具体课例来说明)。(一)教学设计的基本步骤 1.教学对象:具体分析所选班的学生的基础、学习情况,及学生对本次课的知识的理解能力,通过这次课学生可以在哪些方面得到提高。 2.教材分析:分析教材所涉及的内容,对内容进行分层,哪些内容是学生必须掌握,是学生容易掌握,哪些内容较深,与学生目前的知识水平有哪些差距,学习的内容对学生有哪些实际的帮助。 3.教学目标:根据该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及教材的要求具体分析,设定本次课的教学目标,重点要突出技能目标(目标要实际、具体)。 4.教学重点、难点:突破教材,来确定学生在学习本次课时的重、难点知识点。5.教学思路:为实现教学目标的而选择何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能达到的预期教学效果。 6.教学策略:能充分体现本次课的教学思路,在课堂教学中所采取的具体做法;对教学过程能有一定预测,并如何调控。 8.教学流程图:用图表的形式反映出本次课的教学策略和教学过程。 7.教学过程:与教学策略相符,充分体现师生互动,及教师的主导作用。 (二)请自举一具体课例来说明 课堂教学设计表

二、结合教学时间与本科内容,思考如何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1.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给学生提供直观材料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生想学乐学的基本情感,是创造力发展的必要条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通过下列途径进行:(1)设疑激趣自然界的生物之谜很多,教师可利用各种机会使学生产生疑问并激发兴趣。如讲授鸟的飞行时质疑:“鸟为什么能飞,而人类又不能飞呢?”;讲授病毒时质疑:“为什么病毒必须营寄生生活?”讲授激素调节时提问“有些人多吃糖后,体内的血糖浓度升高,但1~2小时以后,血糖浓度却又恢复到正常水平,这是什么原因?”这些问题会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学习兴趣提高,这就为上好本节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2)直观激趣教师在授课中可充分利用多种直观教具,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具体,变复杂为简单,从而激发学习兴趣。如讲血液循环时,让学生观看录像,从录象中了解循环的途径;再通过录像将心脏的各部分解剖在画面上,逐一分析各部分的功能,这样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也加深了理解。(3)情境激趣教师在授课时,结合教材内容创设学生乐于接受的教学情境,从而激发兴趣。如讲克隆技术时,给学生讲克隆羊多莉的故事和介绍一些有关克隆的影片,当学生沉浸在故事的情境中时,教师提问并引导学生小结克隆技术的原理和过程,同学们纷纷发表自己的意见,使课堂教学出现了高潮。.在教育信息技术日益发达的今天,教师应该精心设计好教学媒体的应用,尽可能多地给学生呈现实物、标本、模型,充分运用现代教育媒体,尤其是电视、录像、影碟、多媒体电脑等。现代教育媒体辅助生物教学,除了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供一定的交互性外,更明显的是它可以让学生获得书面教材无法出现的声像信息。它可恰当地呈现大到生态系统,小到生物分子结构的图像,也可以把复杂的或微观的生理活动、生命现象简洁地、直观地表现出来。 二、加强观察、实验和实践活动。 生物科学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我们的目的是通过实验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思维能力,以及生物学的初步研究能力等。因此生物教师应该努力克服困难开足实验。观察能力是人们认识事物,增长才干的最基本途径,是培养智能的基础,对于生物学这种实验性学科尤其如此。学生对实验过程中出现的现象进行仔细观察、记录,而后经过一定的比较、分析、归纳等思维过程,得出某个结论。因此,思

教学设计程序设计的步骤和方法

第一课程序设计的步骤和方法 一、教学分析 本课选择浙江省教育出版社宁波市版教材九年级上第一课,程序设计是一项严谨的工作,需要将生活实例转化成计算机能执行的程序,中间有若干环节。本课意图在于让学生了解程序设计的一般步骤,理解程序设计的方法,养成良好的编程习惯。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程序设计的一般步骤。 2.理解程序设计的方法。 3.能用自然语言叙述两变量值交换过程。 4、掌握两个变量值交换方法。 5、掌握从生活实例到构建数学模型的一般方法。 过程与方法:在小组合作以及学生亲身实验体验的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来掌握构建数学模型和算法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协作能力;通过生活实例构建合理的数学模型,培养学生严谨类推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重难点及分析 重点:掌握程序设计的一般步骤。 难点:理解并掌握两变量交换的算法;能够将实例转换为具体算法。 分析: 程序设计具有严密的逻辑性,程序最终为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在现实问题和程序设计之间需要将日常生活复杂问题简化,构建合理的数学模型,这是程序设计的前提。程序的“按部就班”和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解决方式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学生理解程序设计的一般过程,这是本课的重点。 交换两个变量值是理解程序设计方法的经典算法。通过实物模拟交换过程,有利于学生初步建立程序设计变量交换的思维雏形。然后再用生活实例比较身高排序,将两变量具体进行应用表现,让学生掌握分析实例的能力,然后将其转换为具体的程序算法,所以将掌握两变量交换的算法作为本节课教学难点。

四、学情分析 本班学生是丹城二中206学生,跟他们的任课教师接触之后,了解这是一帮活泼同时又好动的学生,控制的好能够将课堂气氛调动的很好,所以我改变以往的严肃的教态,本节课以鼓励为主,让学生树立信心,用学生对自己鼓掌的方法,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因为这是九年级的第一课,学生也没有具体的程序基础,所以这节课讲解的程序是最容易最经典的,让学生浅显易懂,以及尽量用幽默的语句,增加教师的亲和力,使课堂气氛活跃。 五、教学过程 环节一“小组讨论,引入课题” 教师:今天我们来学习《程序设计的步骤和方法》,在这之前,我们来当一回专家,讨论下问题!首先大家给自己鼓励把掌声献给自己,等会踊跃发言。 学生:一片掌声 教师:我们来讨论“蛋炒饭的制作过程、洗衣服的制作过程,两个杯中球的位置互换”(PPT中逐一展示) 学生:对于问题非常感兴趣,发言的学生很多,踊跃发表的自己的高论“如何制作蛋炒饭、洗衣服的步骤” 教师:接下来,我们讨论两个杯中的球,如何互换位置,大家前后桌为一组相互讨论下,用语言表述调换的过程。组长安排组员发言,时间为3分钟。 教学意图:教师通过掌声和赞美来活跃课堂气氛,因为初次接触学生彼此之间存在距离感,这个措施拉近了师生关系,同时也很好把握了课堂的气氛,学生回答问题的同时,教师需要进行适当的引导让学生知道做事情需要严谨的步骤和方法,同时引出实验对象,进行小组合作讨论(5-6为一组,事先确定好小组长) 环节二实验操作,讲解两变量值的交换 教学意图:突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理解程序设计的一般步骤,程序设计的六个步骤贯穿于环节二中,上完之后由学生再来总结程序设计的六个步骤。 教师:请学生上台演示操作(讲解、操作都是由学生自主上台完成,体 现学生上课的主体地位,教师要作为适当的引导) 任务一:通过实验操作,口述操作过程

教学设计基本步骤、过程及方法

教学设计基本步骤 1.教学对象:具体分析所选班的学生的基础、学习情况,及学生对本次课的知识的理解能力,通过这次课学生可以在哪些方面得到提高。 2.教材分析:分析教材所涉及的内容,对内容进行分层,哪些内容是学生必须掌握,是学生容易掌握,哪些内容较深,与学生目前的知识水平有哪些差距,学习的内容对学生有哪些实际的帮助。 3.教学目标:根据该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及教材的要求具体分析,设定本次课的教学目标,重点要突出技能目标(目标要实际、具体)。 4.教学重点、难点:突破教材,来确定学生在学习本次课时的重、难点知识点。 5.教学思路:为实现教学目标的而选择何种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能达到的预期教学效果。 6.教学策略:能充分体现本次课的教学思路,在课堂教学中所采取的具体做法;对教学过程能有一定预测,并如何调控。 8.教学流程图:用图表的形式反映出本次课的教学策略和教学过程。 7.教学过程:与教学策略相符,充分体现师生互动,及教师的主导作用。 第二章教学设计的一般过程 教学设计的一般过程: 一、教学设计的主要环节 教学设计是综合多种学科理论和技术研究成果的学科,其主要理论基础有学习理论、教学理论、系统理论和传播理论等,每一种理论都从不同的视野对教学设计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转引自何克抗等,2005),其中学习理论是四种理论中最重要的理论基础。尽管教学设计过程模式种类繁多,但通过对其理论基础(尤其是学习理论)进行认真分析,我

们认为,教学设计主要包括面向教师教的传统教学设计、建构主义环境下的教学设计和“学教并重”的教学设计三类。传统教学设计主要面向教师的教,通常包括以下几个环节: (1)教学目标分析——确定教学内容及知识点顺序; (2)学习者特征分析——确定教学起点,以便因材施教; (3)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确定教学方法、策略; (4)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选择教学媒体; (5)进行施教,并在教学过程中作形成性评价; (6)根据形成性评价得到的反馈对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策略加以调整。 二、建构主义环境下的教学设计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自主地学,设计过程一般包括: (1)情境创设——创设有利于学生自主建构知识意义的情境;? (2)信息资源提供——提供与当前学习主题相关的信息资源(教学资源),以促进学生的自主建构。 (3)自主学习策略设计——自主学习策略是引导学生自王学习、自主建构的内在因素,其作用是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以达到自主建构的目标; (4)组织协作学习——通过协作交流、思想碰撞、取长补短,深化学生的意义建构; (5)组织与指导自主发现、自主探究——在建构知识意义的基础上,通过解决实际问题的发现式学习与研究性学习,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三、“学教并重”的教学设计则在理论、方法和过程建构主义环境下的教学设计上都兼取两者之长并弃其之短,既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又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其设计过程主要包括: (1)教学目标分析——确定教学内容及知识点顺序; (2)学习者特征分析-——确定教学起点,以便因材施教;

教学设计的基本程序及书写内容

教学设计的基本程序及书写内容 ⒈教学设计的基本程序 ①分析教学任务,阐述教学的预期目标; ②确定学生的起点状态,包括他们原有的知识水平、技能和学习动机、状态等; ③分析学生从起点状态过渡到终点状态应掌握的知识技能或应形成的态度与行为习惯; ④考虑用什么方式和方法给学生呈现学习内容,提供学习指导; ⑤考虑用什么方法引起学生的反应并提供反馈; ⑥考虑如何对教学的结果进行科学的测量与评价。 ⒉教学设计的书写内容 ①教学设计说明:写出本教学设计意图和整体思路(突出新课程特点); ②教学分析:包括教学内容的分析和学情的分析; ③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④教学策略(或学法指导):选用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媒体及板书设计; ⑤教学过程; ⑥教学反思、评价。 书写说明: (1)书写的形式。教学设计的书写可以是文本的,也可以是表格的,也可以将文本和表格二者结合。 一般文本形式可以比较充分地表达思想和具体的内容,信息量大,

但不宜直观地反映教学结构中各要素之间的关系。而表格形式能够比较简洁、综合体现教学环节教学诸因素的整合。 (2)教学设计书写形式不是一成不变的,可以根据具体的内容要求灵活展现,不拘一格,写出个性,写出创意,写出风采。 (3)教学设计内容和形式应该根据需要而定,如果为了同行间探讨、交流而进行设计,则应选择较为详细和较强的理论展现为主要内容和相应的形式;如果是教师本人为了作为上课前对课的理解和策划,则可以相对淡化理论色彩并简化分析要素,更多地关注过程方法策略以及教学流程和板书的设计。 (4)教学反思评价作为教学设计来说也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 3、教学设计与教案的区别 我们将教案与教学设计进行比较,可以看出,从关注“具体的教材教法的研究”转变为关注“以促进学生学习的有效的教学策略研究”是从传统教案走向现代教学设计的根本转折点,我们只有弄清了二者的区别,才能够真正理解并掌握现代教学设计的理念和技术,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不会将二者混淆。 ①脉络要“准”——是教学设计的“出发点”; ②目标要“明”——是教学设计的“方向”; ③立意要“新”——是教学设计的“灵魂”; ④构思要“巧”——是教学设计的“翅膀”; ⑤方法要“活”——是教学设计的“表现形式”; ⑥练习要“精”——是教学设计的“综结点”。

分支结构的程序设计教学设计

分支结构的程序设计》教学设计 一、概述 分支结构的程序设计》是信息技术佛山版九年级第二单元第4 课的内容,它主要包括:程序的结构,IF 语句的基本格式(常用的一种)。 它的重点与难点:1、用户登录程序2 、IF 语句的格式3 、IF 语句的拓展形式。 二、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程序3 种基本的结构(顺利结构、分支结构和循环结构), 2.掌握IF 语句的基本格式: IF 条件THEN 语句组1 ELSE 语句组2 ENDIF 3.掌握用户登录程序的编写,能够应用IF 语句来设计及编写 书中的用户登录程序 2)过程与方法 通过任务驱动,屏幕演示、实例练习、小组、协作学习等方法, 使学生设计界面,编写代码,让学生在课堂中掌握用户登录程序的编写,使学生初步形成结合实际进行思考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建立一种团队精神。培养学生保护知识 产权,让学生懂得保护软件版权,引导学生践行社会主义价值观。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九年级学生,已了解VB的程序界面,能够用VB设计图2-15的界面,以及各控件的使用,同时,他们的思维也比以前有了进一步的提高,会析问题,询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但由于我校的学生生整体素质一般,所以一节课的内容不能太多。 四、教学策略选择 运用主导策略,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小组协作进行学习。 五、教学环境及资源 1 .多媒体网络教室 2 .教学资源:(1 、课件2 、学习资源)六、教学过程 1.导入:我们上QQ或上网购物时,要输入用户名和密码才能 进入,那么这个程序,我们也可以用VB设计一个类似的登录窗口。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运行一个已经写好的用户登录程序。 设计意图:把神秘的编程化做我们平时的生活,使编程这个问题,简单化,同时告诉学生;谁学了VB语言,都可以编写的。 2.编登录程序之前,教师让学生说出程序的答案然后讲解、分析 程序的结构 1 )顺序结构:程序一般是从上到下一句一句地顺序执行,即 如: X=4

程序和程序设计语言(教学设计)

第 3 节程序和程序设计语言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掌握计算机程序的概念 2、掌握计算机程序的概念、计算机语言分类及其特征。 技能目标:通过阅读程序,学生主动探寻算法与程序的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编程语言没有好坏之分,应选择适合自己的语言深入学习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1、计算机语言的概念。 2、高级语言的特征 难点:程序的编译与解释 三、教学过程 以九歌机器人七秒成诗引入新课 一)程序和程序设计 计算机能做很多的事情,包括各种控制活动,它们都是在程序的控制和指挥下进行的,可以这么说:离开了程序,计算机什么也干不了。 1、程序及其特征 (1)程序(Program):是一组操作的指令或语句的序列,是计算机执行算法的操作步骤。 2)程序的特征: 解决问题的每一个算法步骤对应着程序中的一个或多个语句实现一个或多个操作,每一个操作都有执行 对象。 在程序中被施行操作的对象称为数据。 除了有特殊的程序转向控制语句外,程序都是从第一条语句开始顺序执行。 2、程序的基本结构 1)顺序结构2)选择结构3)循环结构 3、程序设计:从分析问题、建立模型、设计算法、编写修改程序,一直到程序正确运行的整个过程。 (二)程序设计语言 程序设计语言:是指人们编制程序所使用的计算机语言。 程序设计语言的分类: 机器语言汇编语言高级语言

1、机器语言 机器语言(machine Ianguage):把直接用二进制代码表示的计算机指令系统称为机器 语言。 机器语言特点: ①用机器语言编写的程序可以被计算机直接执行,速度快,占用内存少。 ②编写程序相当繁琐。 ③程序不具有通用性。 2、汇编语言 汇编语言(assembly Ianguage):用符号和数字来代替二进制代码的计算机语言称为汇 编语言。 汇编语言特点: ①不能被计算机直接执行。 ②编写程序比机器语言方便得多。 ③程序不具有通用性。 3、高级语言 高级语言(high-level Ianguage ):由一系列按一定语法规则的语句组成(与计算机内部结构无关、通用、用其编写的程序需要“翻译”后才可执行) 咼级语言特点: ①不能被计算机直接执行。 ②易读、易改,编写程序方便。 ③程序通用性好。 补充:Basic语言的发展历程 BASIC ( Beginner' s All-purpose Symbolic Instruction Code 的缩写,即初学者通用符号指令代码)语言简单易学,适合初学者。

程序设计教案

目录 3.1栈的基本概念 (2) 3.1.1 栈的抽象数据类型定义 (2) 3.1.2 顺序栈 (3) 3.1.3 链栈 (4) 3.2栈的应用 (4) 3.2.1 数制转换:将十进制数N转换成其他d进制数 (4) 3.2.2 括号匹配的检验 (4) 3.2.3 行输入处理程序 (4) 3.2.4 迷宫求解 (5) 3.2.5 表达式求值 (5) 3.3栈与递归的实现 (6) 3.4队列的基本概念 (6) 3.4.1 队列的抽象数据类型定义 (6) 3.4.2 链队列 (7) 3.4.3 循环队列 (8) 3.5队列与栈的应用 (9) 3.5.1 离散事件模拟 (9)

第3章栈和队列 3.1 栈的基本概念 3.1.1 栈的抽象数据类型定义 1、栈的逻辑特征 1)限定在表尾进行插入或删除操作的线性表; 2)栈顶——表尾端;栈底——表头端 3)后进先出的线性表 2、抽象数据类型的定义 ADT Stack{ 数据对象:D={a i |a i∈ElemSet, i=1,2,…,n, n≥0} 数据关系:R={R1},R1={|a i-1,a i∈D, i=2,3,…,n } 基本操作: InitStack( &S ) 操作结果:构造一个空的栈S DestroyStack( &S ) 初始条件:栈S已存在 操作结果:销毁栈S ClearStack( &S ) 初始条件:栈S已存在 操作结果:将栈S重置为空栈 StackEmpty( S ) 初始条件:栈S已存在 操作结果:若S为空栈,则返回TRUE,否则返回FALSE StackLength( S ) 初始条件:栈S已存在 操作结果:返回栈S中数据元素的个数 GetTop( S, &e ) 初始条件:栈S已存在且非空 操作结果:用e返回S中栈顶元素 Push( &S, e ) 初始条件:栈S已存在 操作结果:插入元素e为新的栈顶元素 Pop( &S, &e ) 初始条件:栈S已存在且非空 操作结果:删除S的栈顶元素,并用e返回其值 StackTraverse( S, visit( ) ) 初始条件:栈S已存在且非空 操作结果:从栈底到栈顶依次对S的每个数据元素调用函数visit( )。一 旦visit( )失败,则操作失败 }ADT Stack 思考:栈的取元素、插入、删除操作与线性表的相应操作有何区别,为什么?

教学设计及其一般步骤是怎样的7

有关新课程改革的问题解答之七 1、什么是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是以获得优化的教学效果为目的,以学习理论、教学理论及传播理论为理论基础,运用系统方法分析教学问题,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教学问题的策略方案、试行解决方案、评价试行结果和修改方案的过程。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认识和理解: (1)教学设计的目的和研究对象 教学设计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 质量,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更大幅度地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 教学设计亦称教学系统设计,它把课程设置计划、课程标准、单元教学计划、课堂教学过程、教学媒体材料等都视为不同层次的教学系统,并把教学系统作为它的研究对象。因此,可以把学生和教师的整个学与教的活动作为研究对象。 (2)教学设计强调运用系统方法 教学设计的系统方法就是: ●教学设计要从“为什么学”入手,确定学生的学习需要和教学的目的;

●根据教学目的,进一步确定通过哪些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才能达到教学目的,从而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即确定“学什么”; ●要实现具体的教学目标,使学生掌握需要的教学内容,应采用什么策略,即“如何学”; ●要对教学的效果进行全面的评价,根据评价的结果对以上各环节进行修改,以确保促进学生的学习,获得成功的教学。 (3)教学设计必须重视对学生的分析,把学生的具体情况作为设计的出发点 传统的教学一般是以假设的学生(即学生的平均水平)作为教学对象,从而忽视了学生的个别差异。在教学实践中,这种假设的学生实际上是不存在的,现实中的学生在各个方面无不例外地表现出其自身的特点,学生个体在群体中具有明显的个别差异。另外,以往的那种重教而轻学的研究是不可取的。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学习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一个依据原有的知识和能力,对新知识进行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无论何种教学形式,学习最终是通过学生内部学习过程自己完成的,学习的结果将最终体现在学生身上。因此,教学设计必须重视激发、促进、辅助学生内部学习过程的发生和进行,从而使有效的学习发生在每一个学生身上,保证不让一个学生处于教学的劣

《程序和程序设计》教案

第三节程序和程序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理解程序的概念、特征和三种基本结构,理解程序设计的基本过程,理 解程序设计和编程的意义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分析简单程序中的数学模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学习编程的乐趣 教学重点:掌握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结构 教学难点:理解程序的三个基本结构 学法指导:利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利用数学模型的建构,增强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法指导:讲授法、任务驱动法、情景教学法 教学流程: (一)复习导入 算法的概念:是在有限步骤内求解某一问题所使用的一组定义明确的规则。 算法的特征:确定性、有穷性、可行性、等等 算法的描述:自然语音、流程图、伪代码 (二)授入新知 1.程序的定义 程序是一组机器操作的指令或语句序列,也是算法的一种描述。 举例讲授程序的概念及特征:“鸡兔同笼”的算法与程序 (例子)一个笼子里面有鸡和兔,现在只知道里面一共有35个头,94只脚,问鸡兔各有几只? 解:首先利用数学模型来求解: 假设鸡兔分别为X、Y只 则:X+Y=a 2X+4Y=b 解方程得:X=2a-b/2 Y=b/2-a

2.程序的特征 (1)在程序中,每个算法的步骤都对应程序语音的一个或多个语句; (2)一般地,程序从第一条语句顺序执行; (3)程序的操作对象,称为数据; (4)数据一般都有取值范围和属性,即数据类型; (5)有时语句要求执行者做出判定; (6)一条或一组语句可能需要执行一次以上,必须指明重复次数或重复条件; (7)程序本身是一个静态实体,而执行语句的进程是动态的。 3.程序的基本结构 程序是由若干个基本结构组成的,一个基本结构可以包含一条或若干条语句。一般有三种最基本的结构:顺序结构、循环结构、选择结构

教学设计的一般步骤

教学设计的一般步骤 导语:美国学者肯普给教学设计下的定义是:“教学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分析研究教学过程中相互联系的各部分的问题和需求。在连续模式中确立解决它们的方法步骤,然后评价教学成果的系统计划过程。”学习教练肖刚定义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设计并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它遵循学习效果最优的原则吗,是课件开发质量高低的关键所在。” 教学设计过程的一般模式描述了教学设计的基本过程。这个过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即前端分析阶段、学习目标的阐明与目标测试题的编制阶段、设计教学方案阶段和评价与修改方案阶段。 (一)教学设计的前端分析 前端分析是美国学者哈利斯(Harless,J.)在1968年提出的一 个概念,指的是在教学设计过程开始的时候,先分析若干直接影响教学设计但又不属于具体设计事项的问题,主要指学习需要分析、教学内容分析和学习者特征分析。现在前端分析已成为教学设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学习需要分析就是通过内部参照分析或外部参照分析等方法,找出学习者的现状和期望之间的差距,确定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并确定问题的性质,形成教学设计项目的总目标,为教学设计的其他步骤打好基础。 教学内容分析就是在确定好总的教学目标的前提下,借助于归类分析法。图解分析法、层级分析法、信息加工分析法等方法,分析

学习者要实现总的教学目标,需要掌握哪些知识、技能或形成什么态度。通过对学习内容的分析,可以确定出学习者所需学习的内容的范围和深度,并能确定内容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为以后教学顺序的安排奠定好基础。 教学设计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了促进学习者的学习,因此,要获得成功的教学设计,就需要对学习者进行很好的分析,以学习者的特征为教学设计的出发点。学习者特征是指影响学习过程有效性的学习者的经验背景。学习者特征分析就是要了解学习者的一般特征、学习风格,分析学习者学习教学内容之前所具有的初始能力,并确定教学的起点。其中学习者的一般特征分析就是要了解那些会对学习者学习有关内容产生影响的心理的和社会的特点,主要侧重于对学习者整体情况的分析。学习风格分析主要侧重于了解学习者之间的一些个体差异,要了解不同学习者在信息接受加工方面的不同方式;了解他们对学习环境和条件的不同需求;了解他们在认知方式方面的差异;了解他们的焦虑水平等某些个性意识倾向性差异;了解他们的生理类型的差异,等等。 (二)学习目标的阐明和目标测试题的编制阶段 通过前端分析确定了总的教学目标,确定了教学的起点,并确定了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以及内容间的内在联系,这就基本确定了教与学的内容的框架。在此基础上需要明确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应达到的学习结果或标准。这就需要阐明具体的学习目标,并编制相应的测试题。学习目标的阐明就是要以总的教学目标为指导,以学习者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