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基础知识

第七章基础知识
第七章基础知识

A

C

D E F 2题图

D C B A

E E A C B A C B A B C A B C

E E 第七章 三角形知识点归纳

一、 三角形的概念(三角形的定义、边、顶点、内角) 1、写出右图中的其中2个三角形及其边和角。

二、三角形三边的关系

三角形两边之差______第三那边,两边之和______第三那边。

1、 判断下列各组线段中,哪些能组成三角形,哪些不能组成三角形,并说明理由

a=2.5cm ,b=3cm ,c=5cm

2、用一条长为18cm 的细绳围成一个等腰三角形。

(1)如果腰长是底边的2倍,那么各边的长是多少? (2)能围成有一边长为4cm 的等腰三角形吗?为什么?

3、△ABC 中,如果AB=8cm ,BC=5cm ,那么AC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若AC 为整数,则AC= ______________,若AC 为偶数,则AC=_____________. 4.已知a,b,c 是三角形的三边长,化简|a-b+c|+|a-b-c|.

三、三角形的中线、角平分线和高的概念

2

1

H

G F

A

C

E

1、如图所示,在△ABC 中,∠1=∠2,G 是AD 的中点,延长BG 交AC 于E,F 为AB 上一点,且CF ⊥AD 于H ,下列判断:①AD 是△ABE 的角平分线;②BE 是△ABD 的边AD 上的中线;③CH 是△ACD 边AD 上的高,其中正确的是 _____________

2、下列四个图形中,线段BE 是△ABC 的高的图形是( )

3、如图是一副三角尺拼成图案,则∠AEB =_________°.

B C

A D E

4、如图,在△ABC 中,D,E 分别是BC ,AD 的中点,ABC S ?=42cm ,求ABE S ?.

第4题 第5题 5、如右图,在△ABC 中,AD 是BC 边上的中线,△ADC 的周长比△ABD 的周长多3cm , AB 与AC 的和为11cm ,求AB 的长?

四、三角形的稳定性应用(三角形具有______性,四边形具有_________性.) 1、家里的一扇窗户打开后用窗钩可将其固定,这里所运用的几何原理是( )

A 、三角形的稳定性

B 、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C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D 、垂线段最短 五、三角形的面积

1、如图,在直角三角形ABC 中,∠ACB=90°,CD 是AB 边上的高,AB=13cm ,BC=12cm ,AC=5cm ,求:

(1)△ABC 的面积; (2)CD 的长;

(3)作出△ABC 的边AC 上的中线BE ,并求出△ABE 的面积;

(4)作出△BCD 的边BC 边上的高DF ,当BD=11cm 时,试求出DF 的长。

六、判断图形是否具有稳定性

1、下列图形中具有稳定性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及其应用 1、如图,

AF 、AD 分别是△ABC 的高和角平分线,且∠B=36

°,∠C=76°,求∠DAF

的度数?

_ D _ B _ C (1)(2)(3)(4)

(5)

(6)A B

D A C

2、已知△ABC 的三个内角的度数之比∠A :∠B :∠C=1:3:5,则∠B= 0,∠C= 0

3、在△ABC 中,∠A =∠B = 4∠C ,则∠C = ;

4、如图,C 岛在A 岛的北偏东 50方向,B 岛在A 岛的北偏东 80方向,C 岛在B 岛的北偏西 40方向,从C 岛看A 、B 两岛的视角ACB 是多少度?

八、 利用方程思想解与三角形内角和有关的角度计算

1、如图,在△ABC 中,∠ABC=∠C=2∠A ,BD ADB 的度数。

2、如图,在△ABC 中,∠B, ∠C 的平分线交于点O.

(1)若∠A=500

,求∠BOC 的度数.

(2)设∠A=n 0

(n 为已知数),求∠BOC 的度数.

九、利用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求度数

1、如图,AB ∥CD ,∠1=105°,∠EAB=65°, 1 则∠E 的度数是 ( )

A.30°

B.40°

C.50°

D.60° 2、如果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和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为180°, 那么与这个外角相邻的内角的度数为( )

A. 30°

B. 60°

C. 90°

D. 120°

十、利用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1、某零件如图所示,图纸要求∠A=90°,∠B=32°,∠C=21°, 当检验员量得∠BDC=145°,就断定这个零件不合格,你能说出其中的道理吗?

十一、利用三角形的外角性质说明不等关系

1、如图,已知CE 为△ABC 外角∠ACD 的角平分线,

CE 交BA 的延长线于点E ,试判断∠BAC 与∠B 得大小关系。 A

C

O

E B C D A

A

B D

E

A

B

C D

十二、三角形的外角和等于360o的运用

1、 若三角形ABC 的三个内角之比为2:3:4,求相应的三个外角;

2、 若三角形ABC 的三个外角之比为2:3:4,求相应的三个内角之比。

十三、多边形的概念

1、请说出下列图形是几边形,哪些是凸多边形? 并作出凸多边形的全部对角线.

2、 各个_______都相等,各条________都相等的多边形,叫做正多边形。 十四、多边形的对角线

1、四边形从一个顶点出发能作 条对角线,四边形共有 条对角线;五边形从一个顶点出发能作 条对角线,五边形共有 条对角线;六边形从一个顶点出发能作 条对角线,六边形共有 条对角线;根据以上规律,一个n 边形从一个顶点出发能作 条对角线,n 边形一共有 条对角线. 十五、多边形的内角和运用

1、 多边形的内角和为720o,则这是____边形。

2、 一个正n 边形的每个内角都为120o,求这个多边形的边数。

十六、多边形的外角和

1、 已知一个多边形的外角和等于内角和的

4

1

,求这个多边形的边数。

2、 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的差是1800o,求它的边数。

十七、平面镶嵌的条件 1、平面图形能作为平面镶嵌的条件是图形拼合后同一顶点的若干个角的和恰好等于______。2、______________不能进行平面镶嵌。 十八、用一种多边形进行镶嵌

1、某商店出售下列四种形状的地砖:①正三角形②正方形③正五边形④正六边形,若只选购其中一种地砖进行镶嵌底面,可供选择的地砖有___________种。 十九、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多边形进行镶嵌

1、某休息大厅准备用边长相等的正方形和正八边形的的两种釉砖镶嵌地面,在每一个顶点周围,正方形和正八边形的釉砖的块数分别为______________

二十、常见星形角度和

1、求下图∠A+∠B+∠C+∠D+∠E 的度数

力全章复习与巩固基础知识讲解

《力》全章复习及巩固(基础) 【学习目标】 1、知道力的概念、力的单位、力的作用效果; 2、知道力的三要素,能用示意图表示力; 3、了解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并能解释有关现象; 4、理解重力、弹力产生的条件; 5.知道滑动摩擦力的概念,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6.了解摩擦在日常生活中的利用和防止。 【知识网络】 【要点梳理】 要点一、力 1、力的概念: (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存在,发生力的作用时,一定有物体存在。 (3)直接接触的物体间可以发生力的作用,不直接接触的物体间也能发生力的作用,例如磁铁间的吸引力。 2、力的单位:国际单位:牛顿,简称:牛,符号:N。托起两个鸡蛋的力大约是1N。 3、力的作用效果:

(1)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2)使物体发生形变。 4、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 5、力的示意图: (1)力的示意图是在分析物体受力时,只需要标明物体受力的大致情况,只画力的方向、作用点、不用画标度和大小。 (2)画法:首先找到力的作用点;其次从力的作用点,沿力的方向画一条直线;最后用箭头标出力的方向。 6、相互作用力: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作用力及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两个物体上。同时增大,同时减小,同时存在,同时消失,没有先后之分。 要点诠释: 1、从字面上看“物体对物体”说明有力的存在时,至少需要两个物体,力是不能脱离物体而存在的。这就是力的物质性。“对”字前面的物体,我们常把它叫施力物体(因为它施加了力),“对”字后面的物体,我们把它叫受力物体。有力存在时,一定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例如:人推车,人对小车施加了力,小车受到了力,所以人是施力物体,车是受力物体。 2、物体间只有发生相互作用时才会有力,若只有物体,没有作用,也不会有力。例如:人踢球,使球在草坪上滚动,人踢球时,人对球施加了力,人是施力物体,球是受力物体,当球离脚之后,人不再对球施力,球也就不再受踢力。 3、力的作用效果往往是两种效果同时都有,我们研究一个力的作用效果时,只研究主要的作用效果,例如,用脚踢足球时,脚对足球的力,同时使球发生了形变和使球的运动状态改变了,但主要的作用效果应该是运动状态改变了。 4、力的作用效果及力的三要素有关。力的三要素中任一要素都影响着力的作用效果,只要其中一要素改变了,力的作用效果就会发生改变。 要点二、弹力、弹簧测力计 1、弹力概念:物体发生弹性形变后,力图恢复其原来的形状,而对另一个物体产生力,这个力叫做弹力。 2、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的拉力越大,它的伸长量就越长。 3、弹簧测力计的使用 使用口诀:看量程、看分度、要校零;一顺拉、不摩擦、不猛拉;正对看、记数值、带单位。

北师大版初中物理《第7章-运动和力》基础知识总结

北师大版初中物理《第七章运动和力》基础知识总结 1、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叫力,(压、推、拉、提、吸引、排斥等)。只 有一个物体不能产生力,物体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注意:1、不直接接触的两个物体之间也能够产生力。 2、两个物体相互接触不一定会产生力。 3、两个物体不相互作用,就一定不会产生力。 2、物理学中力用F表示,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符号是N。在手中两个较小鸡蛋对 手的压力约1N。一名中学生对地面的压力约500N。 3、力的作用效果(一)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二)也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 改变。(运动状态包括静止到运动,运动到静止,运动的方向、快慢)。 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都会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4、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把力的三要素 都表示出来的方法,叫力的图示法。线段的长度表示力的大小;箭头表示力的方向;线段的起点表示力的作用点。(力的示意图只表示出力的方向和作用点)。 5、测力计的种类:握力计、牵引拉力计等。弹簧测力计的结构:弹簧、拉杆、刻度 盘、指针、外壳等。 6、测力计的原理:弹簧在不损坏的前提下,受到的拉力或压力越大,弹簧的形变量 越大。(在一定范围内、一定限度内、弹性限度内,都可以。也可以说成正比)7、测力计的使用: (1)、测量前要观察测力计的指针是否与零刻线对齐,进行校正或记下数值。 (2)、测量时对测力计拉杆施力要沿着弹簧的中心轴线方向。 (3)、记录时要认清每个小格所代表的数值。 8、使用测力计的注意事项: (1)、被测力不能超过最大测量值,否则会损坏测力计。 (2)、使用前先把挂钩拉几下,好处是:防止弹簧被外壳卡住而不能正确使用。(3)、拉力与弹簧的轴线方向不一致时对测量结果的影响:使测量结果偏小。 9、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物体所受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 球。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叫做物体的重心,对于一些质量分布均匀、形状规

总复习:压力 压强(基础)知识讲解

总复习:压力压强(基础) 撰稿:冯保国审稿:史会娜【考纲要求】 1、理解压力的概念、压强的概念单位和公式; 2、固体压强的计算,增大减小压强的办法及应用; 3、液体压强的特点及相关计算; 4、大气压强与流体压强 【知识网络】

【考点梳理】 考点一、压强(高清课堂《压强》) 1.压力: (1)压力是垂直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 (2)方向:垂直于受力面,指向被压物体。 (3)压力与重力的关系:力的产生原因不一定是由于重力引起的,所以压力大小不一定等于重力。 2.压强 (1) 定义:物体所受压力的大小与受力面积之比 (2) 公式:P=F/S。式中P表示压强,单位是帕斯卡;F表示压力,单位是牛顿; S表示受力面积,单位是平方米。 (3) 国际单位:帕斯卡,简称帕,符号是Pa。1Pa=lN/m2, 其物理意义是:lm2的面积上受到的压力是1N。 3.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 (1)增大压强的方法:①增大压力;②减小受力面积。 (2)减小压强的方法:①减小压力;②增大受力面积。 考点二、液体压强(高清课堂《液体压强》) 1.液体压强的特点 (1)液体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2)同种液体中在同一深度处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3)同种液体中,深度越深,液体压强越大。 (4)在深度相同时,液体密度越大,液体压强越大。 2.液体压强的大小 (1)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和液体深度有关。 (2)公式:P=ρgh。式中, P表示液体压强单位帕斯卡(Pa); ρ表示液体密度,单位是千克每立方米(kg/m3); h表示液体深度,单位是米(m)。 3.连通器——液体压强的实际应用 (1)原理:连通器里的液体在不流动时,各容器中的液面高度总是相同的。 (2)应用:水壶、锅炉水位计、水塔、船闸、下水道的弯管。 考点三、大气压强 1.大气压产生的原因:由于重力的作用,并且空气具有流动性,因此发生挤压而产生的。 2.证明大气压存在:马德堡半球实验,覆杯实验,瓶吞鸡蛋实验。 3.大气压的测量——托里拆利实验 要点诠释: (1)实验方法:在长约1m一端封闭的玻璃管里灌满水银,用手指将管口堵住,然后倒插 在水银槽中。放开手指,管内水银面下降到一定高度时就不再下降,这时测出管内

(完整版)初中物理第七章力知识点及习题总结

第七章力 【考点一】力 1、力 (1)定义: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力产生的条件:①必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发生作用的两个物体,一个是施力物体,另一个是受力物体。 ②物体间必须有相互作用(可以不接触)。 理解:①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单独存在。发生力的作用时一定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单独一个物体不能产生力的作用。 ②不接触的物体也能产生力的作用,比如重力、磁极间、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力等;若两个物体之间相互接触,但是没有相互推、拉、提、压等作用也不会产生力,如放在墙角、紧贴墙面的书桌与墙面之间虽然相互接触,却没有力的作用。 (3)力的单位:在物理学中,力用符号 F 表示。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符号是 N 。 (4)常见力的估测:托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是1N.一瓶矿泉水的重力约为50N。一个中学生的重力大约500N。 2、力的作用效果: (1)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使物体发生形变。 (2)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注:1.从静止变为运动或从运动变为静止; 2. 运动快慢(速度大小)的变化; 3.运动方向的变化;以上三种情况都叫做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了变化。) 3、力的三要素和力的示意图 (1)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改变其中的任意一个都会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2)用力的示意图可以把力的三要素表示出来。 (3)作力的示意图的要领: ①确定受力物体、力的作用点和力的方向; ②从力的作用点沿力的方向画力的作用线, 用箭头表示力的方向; ③力的作用点可用线段的起点,也可用线段 的终点来表示; ④表示力的方向的箭头,必须画在线段的末 端。 4、力的性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相 互作用力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大小相等,方向 相反,作用在不同物体上)。两物体相互作用时,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反之,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比如甲、乙两个物体间产生了力的作用,那么甲对乙施加一个力的同时,乙也对甲施加了一个力。 由此我们认识到:①力总是成对出现的;

工程力学基础知识

工程力学基础知识 第1篇 静力学 1、平面汇交力系平衡的充要条件是该力系的合力等于零。即: ∑∑==0,0y x F F 2、平面汇交力系简化的依据是平行四边形法则。 3、平面汇交力系可列2个独立方程,求解2个未知量。 4、在平面问题中力对点之矩不仅与力的大小有关而且与矩心位置有关。(方向:绕矩心逆正顺负) 5、合力矩定理:平面汇交力系的合力对于平面内任一点之矩等于所有分力对于该点之矩的代数和。 6、力和力偶是静力学的两个基本要素。 7、平面力偶系的合成结果是一个力偶,汇交力系的合成结果是一个力。(注:力只能与力平衡;力偶只能与力偶平衡) 8、平面力偶系平衡的充要条件是:力偶系中各力偶矩的代数和为零。即 :∑=0i M 9、平面任意力系简化的依据是力线平移定理。 10、力线平移定理揭示了力与力偶的关系。 11、平面任意力系可列3个独立方程,求解3个未知量。 第2篇 材料力学 1、杆件的四种基本变形:轴向拉伸或压缩、剪切、扭转、弯曲 2、为使杆件能正常工作应满足(三个考虑因素):强度要求、刚度要求、稳定性要求。

3、材料力学对变形固体所做的四个基本假设:连续性假设、均匀性假设、各向同性假设、小变形假设。 4、求内力的方法为截面法。 轴向拉压部分 5、轴向拉压的受力特点:外力合力的作用线与杆的轴线重合。 轴向拉压的变形特点:杆件产生沿轴线方向的拉伸或压缩。 6、轴向拉压杆横截面上的内力为轴力(符号N F ),该力产生正应 力σ,公式为:A F N =σ,其中A 为横截面面积。 7、圣维南原理:应力分布只在力系作用区域附近有明显差别,在离开力系作用区域较远处,应力分布几乎均匀。 8、低碳钢拉伸的四个阶段:弹性阶段、屈服阶段、强化阶段、局部变形(颈缩)阶段。 9、衡量材料塑性的指标:伸长率和断面收缩率。 10、拉压杆强度计算的三类问题: (1)校核: []σσ≤??? ??=max max A F N (2)设计截面尺寸:A F A N ≥ (3)确定许可荷载:[]A F ?≤σ 11、拉压杆变形:EA Fl l =? 扭转部分 12、扭转时外力偶矩的计算公式:n P M k e 9549 =,其中k P 单位为kw ,n 单位为min r 。 13、扭矩正负号判断:右手定则(具体见教材145页)。

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七章基础知识整理和练习

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七章基础知识整理及练习 知识梳理 1.有顺序的两个数a与b组合的数对,叫做__________,记作__________. 2.为了确定平面内一个点的位置,先在平面内画两条互相垂直并且原点重合的数轴,组成__________,水平的数轴叫做__________或__________,取向__________ 为正方向;竖直的数轴叫做__________或__________,取向__________为正方向;两轴交点为__________. 3.第一、二、三、四象限内的点的坐标符号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利用平面直角坐标系绘制区域内一些地点分布情况平面图的过程如下:(1)建立__________,选择一个适当的参照点为__________,确定x轴、y轴的__________; (2)根据具体问题确定__________;(3)在坐标平面内画出这些点,写出各点的__________和各个地点的__________。 5.一般地,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点(x,y)向右(或向左)平移a个单位长度,可以得到对应点__________;将点(x,y)向上(点向下)平移b个单位长度,可以得到对应点__________。 知识反馈 ★知识点1:有序数对 1.如图是中国象棋盘的一部分,若“帅”位于点(4,0)上,“相”位于点(6,0)上,那么“炮”的位置用有序数对表示应为( ) A.(4,1) B.(1,4) C.(3,1) D.(1,3)

力的平衡(基础) 知识讲解

力的平衡(基础) 【学习目标】 1、知道合力、分力,能够处理同一直向上二力的合成 2、知道什么是平衡状态,平衡力,理解二力平衡的条件; 3、会用二力平衡的条件解决问题; 4、掌握力与运动的关系。 【要点梳理】 要点一、力的合成 1.合力:如果一个力产生的效果跟几个力共同作用产生的效果相同,这个力就叫做那几个力的合力 2.分力:组成合力的每一个力叫分力 要点诠释: 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 (1)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同的两个力的合力,大小等于这两个力的大小之和,方向跟着两个力的方向相同,即F=1F +2F ; (2)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反的两个力的合力,大小等于这两个力的大小之差,方向跟较大的那个力的方向相同,即F=1F -2F (1F >2F ) 要点二、平衡状态和平衡力 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物体在受到几个力作用时,如果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这几个力是平衡力。 要点诠释: 1.平衡力与平衡状态的关系:物体在平衡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要么不受力,若受力一定是平衡力。 2.物体受平衡力或不受力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要点三、二力平衡 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条直线上,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要点诠释: 1.二力平衡的条件 概括说就是“同物、等大、反向、共线”。 (1)同物: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 (2)等大:大小相等。 (3)反向:两个力方向相反。 (4)共线:两个力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2.二力平衡的条件的应用: (1)根据平衡力中一个力的大小和方向,判定另一个力的大小和方向。 (2)根据物体的平衡状态,判断物体的受力情况。

人教初中物理第七章力知识点大全

人教初中物理第七章力 知识点大全 Company number【1089WT-1898YT-1W8CB-9UUT-92108】

知识点1:力 1.概念: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叫做力。 2.特点: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3.力的单位和表示符号: (1)力的单位:牛顿,简称牛(N)。托起一个鸡蛋大约是1N。 (2)力的表示符号:F。 4.补充: (1)一个力的产生必须有两个物体,即一定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且同时存在。 (2)单独一个物体不能产生力的作用。 (3)力的作用可发生在相互接触的物体间(接触力:推力、拉力、阻力、摩擦力等),也可以发生在不直接接触的物体间(非接触力:磁力、重力)。 知识点2:力的作用效果 1.意义:可通过力的作用效果来判断力的存在。 2.力的作用效果有两种: (1)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运动状态的改变是指物体由静止开始运动或由运动变为静止、物体运动的快慢或方向发生改变,都叫做运动状态发生变化。 例子:用力推小车,小车由静止变为运动;守门员接住飞来的足球。(2)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例子:用力压弹簧,弹簧变形;用力拉弓弓变形。 知识点3:力的三要素和表示方法 1.内容: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称为力的三要素。它们都能影响力的 作用效果。 2.力的表示方法:画力的示意图。 在受力物体上沿着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在线段的末端画一个箭头表示力的方向,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线段的长表示力的大小,这种图示法叫力的示意图。 知识点4:弹力 1.概念: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如压力,支持力,拉力) 2.产生条件:发生弹性形变。 3.影响因素:物体的弹性形变,产生的弹力越大。(弹力大小的定性) 4.补充: (1)弹性形变:物体受力发生形变不受力自动恢复原来形状的形变; (2)塑性形变:物体受力发生形变不受力不能自动恢复原来形状的形变。知识点5:弹簧测力计 1.概念: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叫做弹簧测力计。 2.工作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 力越大,弹簧的伸长量就越大。(即在一定 的限度内,弹簧的弹力和与弹簧的形变量成 正比) 3.种类:盒型弹簧测力计、圆筒型弹簧测力 计。 4.补充: (1)观察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和分度值,不能

初二物理经典《力》全章复习与巩固(基础) 知识讲解

《力》全章复习与巩固(基础) 【学习目标】 1、知道力的概念、力的单位、力的作用效果; 2、知道力的三要素,能用示意图、力的图示表示力; 3、了解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并能解释有关现象; 4、理解重力、弹力产生的条件和特性。 【知识网络】 【要点梳理】 要点一、力 1、力的概念: (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存在,发生力的作用时,一定有物体存在。 (3)直接接触的物体间可以发生力的作用,不直接接触的物体间也能发生力的作用,例如磁铁间的吸引力。 2、力的单位:国际单位:牛顿,简称:牛,符号:N。托起两个鸡蛋的力大约是1N。 3、力的作用效果: (1)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2)使物体发生形变。 4、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 5、力的示意图: (1)力的示意图是在分析物体受力时,只需要标明物体受力的大致情况,只画力的方向、作用点、不用画标度和大小。 (2)画法:首先找到力的作用点;其次从力的作用点,沿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最后用箭头标出力的方向。 6、相互作用力: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两个物体上。同时增大,同时减小,同时存在,同时消失,没有先后之分。 要点诠释: 1、从字面上看“物体对物体”说明有力的存在时,至少需要两个物体,力是不能脱离物体而存在的。这就是力的物质性。“对”字前面的物体,我们常把它叫施力物体(因为它施加了力),“对”字后面的物体,我们把它叫受力物体。有力存在时,一定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例如:人推车,人对小车施加了力,小车受到了力,所以人是施力物体,车是受力物体。 2、物体间只有发生相互作用时才会有力,若只有物体,没有作用,也不会有力。例如:人踢球,使球

第七章 第八章《力 运动和力》基础知识 复习

第七章、第八章《力运动和力》基础知识复习学案 一、什么是力 1.力是的作用;(力的概念) (1)任何一个力都存在和; (2)没有物体或者只有一个物体都不可能有力的作用;必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 (3)力既可发生在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也可发生在不接触的物体间;物体间有相互作用。 2.物理学中常用表示力的字母:(压力、推力、拉力、浮力)、支持力、(摩擦力、阻力)、(重力)等; 3.物理学中,力的单位是,简称,符号是。你拿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是。 注:只要物体运动的或运动的或者和 发生改变,则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若物体的运动或或发生,则一定受到了力的作用。 5.叫做力的三要素;影响力的。在探究时常采用的方法是。 6.力的示意图:在受力物体上沿着力的方向画一条,在线段的末端画一个表示力的方向,线段的或表示力的作用点,在同一图中,力越,线段越。有时还在力的示意图旁边用数值和单位标出力的大小。 7.物体间力的作用是;即:一个物体对别的物体施力时,也同时受到后者对它的作用力。 一对相互作用力: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大小,方向,在直线上,作用在物体上。两物体相互作用时,施力物体同时也是物体,受力物体同时也是物体;两力同时产生,同时消失;两力同变化、同性质。 二、弹力和弹簧测力计 1、弹力: 弹性:物体受力发生,不受力时又,物体的这种性质叫弹性。 塑性:物体受力发生,不受力时不能,物体的这种性质叫塑性。 弹力:物体由于而产生的力。弹力的大小与有关,在弹性限度内,弹性形变越,弹力越;弹力大小还与有关; 弹簧的弹性有一定的限度,超过这个限度就不能完全复原; 2、弹力的基本特征: (1)弹力是指发生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对跟它接触的物体产生的力的

力 复习与巩固基础 知识讲解

复习与巩固力 审稿:吴楠楠编稿:周军 【知识络】 重力 力弹力 相互作用摩擦力力 力的合成 力的合成与分解 力的分解 大小:G=mg ,g=9.8N/kg 重力方向:竖直向下 等效作用点:重心

大小:由物体所处的状态、所受其它外力、形变程度来决定 弹力三种性质力方向:总是跟形变的方向相反,与物体恢复形变的方向一致 胡克定律:F=-kx 相?F?F;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方向相反滑动摩擦力:大小:互摩擦力作0?F?F;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静摩擦力:大小:m用F?F?F?F?F基本规则:平行四边形 定则,2121力的合成与分解 一个常用方法:正交分解法 【考纲要求】 1、理解重力产生的条件,清楚重心采用了等效的方法。 2、知道弹力与摩擦力产生的条件。理解弹力与摩擦力之间的关系。会求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 3、理解力的合成满足平行四边形定则。知道两个力合力的范围,会求三个或多个力的合力。 4、理解力的分解是合成的逆运算,注意分解时力的作用点不能变。清楚合成与分解只是研究问题的方法,不能说物体同时受到合力与分力。 【考点梳理】 知识点一、力的概念 (1)力是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存在。“物体”同时指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2)力的作用效果:使物体发生形变或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 (3)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力的三要素决定了力的作用效果。 N )力是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力的单位:4(. (5)力的分类: 按力的性质分:可分为重力、弹力、摩擦力等。 按力的效果分:可分为压力、支持力、动力、阻力等。 知识点二、重力 (1)重力不是万有引力,重力是由于万有引力产生的。 (2)重力的大小G=mg,在同一地点,物体的重力与质量成正比。 (3)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或与水平面垂直。但不能说重力的方向一定指向地心。

第七章.力基础知识doc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专家命题预测试卷五 教育理论综合(小学部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l分,共24分。在下列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字母标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 1.联合群体的成员已有共同目的的活动,但活动还()。 A.只具有个人的意义 B.只有小集团意义 C.依赖兴趣的作用 D.没有政治意义 2.()的研究表明,群体对个人活动能起到促进作用。 A.斯金纳 B.阿特金森 C.阿尔波特 D.布卢姆 3.影响着群体与每个成员行为发展变化的力量的总和就是()。 A.群体压力 B.群体动力 C.群体凝聚力 D.群体规范 4.桑代克提出众多学习率,其中描述动机的是()o A.效果律 B.准备律 C.练习律 D.同化律 5.斯金纳认为,()会导致反应的减少,但它只是间接地起作用,只是抑制而不是消除这种行为。 A.正强化 B.负强化 C.惩罚 D.塑造 6.“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出自()。 A.《大学》 B.《中庸》 C.《学记》 D.《孟子》 7.双轨制在()表现得非常典型。 A.美国 B.英国

C.苏联 D.中国 8.()根据两难故事法的实验形成了儿童道德发展的理论。 A.皮亚杰 B.科尔伯格 C.杜威 D.马斯洛 9.教学要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进行,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能力,这遵循的是()。 A.直观性原则 B.启发性原则 C.循序渐进原则 D.巩固性原则 10.1868年,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出版了一本著作,该著作对当时的心理学发展成果进行了总结,乌申斯基因此被称为“俄国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这本著作是()。 A.《大教学论》 B.《人是教育的对象》 C.《教育心理学》 D.《教育心理大纲》 11.“举一反三”和“触类旁通”所说的是()。 A.创造性 B.学习迁移 C.发现教学法 D.学会学习 12.布鲁纳认为,无论我们选择何种学科,都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依此而建立的课程理论是()。 A.百科全书式课程理论 B.综合课程理论 C.实用主义课程理论 D.结构主义课程理论 13.师范学校的出现,与教师成为一种独立的社会职业,从时间上来说()。 A.是同时的 B.师范学校出现得早 C.教师成为一种独立的社会职业的时间早 D.无法判断 14.主张教育的“生物起源说”的是()。 A.孟禄 B.达尔文

证券基础知识第七章试题及答案

第七章 第七章证券中介机构 掌握证券公司的定义;了解我国证券公司的发展历程;掌握我国证券公司设立条件以及对注册资本的要求;掌握证券公司设立分支机构的形式、条件和监管要求;熟悉证券公司监管制度的演变。 掌握证券公司主要业务的种类、业务内容及相关管理规定。 掌握证券公司治理结构的主要内容;掌握证券公司内部控制的目标、原则,熟悉证券公司各项业务内部控制的主要内容;熟悉证券公司合规管理的概念、基本制度及合规总监的任职条件、职责、履职保障。掌握证券公司风险控制指标管理、有关净资本及其计算、风险控制指标标准和监管措施的规定。 熟悉证券服务机构的类别;熟悉对律师事务所从事证券法律业务的管理;熟悉对注册会计师执业证券、期货相关业务的管理;熟悉对证券、期货投资咨询机构的管理;熟悉对资信评级机构从事证券业务的管理;熟悉对资产评估机构从事证券、期货业务的管理;熟悉证券服务机构的法律责任和市场准入。 一、单项选择题 1.在证券公司的核心业务中,因要辅助客户物色目标公司、设计购并方案而被视为“财力和智力的高级结合”的业务是()。 A.自营业务 B.经纪业务 C.购并业务 D.资产管理业务 2.证券公司在办理经纪业务时是作为()。 A.委托人 B.信托人 C.中介人 D.投资人 3.对注册会计师、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师事务所执行证券期货相关业务实行监督管理的部门为()。 A.财政部和中国证监会 B.国有资产管理局和中国证监会 C.司法部和中国证监会 D.中国人民银行和中国证监会 4.注册会计师的许可证实行的注册制度是()。 A.5年注册制 B.季度注册制 C.年度注册制 D.3年注册制 5.我国现阶段,信用评级机构在性质上具有()。 A.独立性 B.非独立性 C.连带性 D.相关性 6.证券公司经营证券自营业务,自营业务规模不得超过净资本的()。

plc基础知识总结

1、LC有哪些特点? 答:PLC有如下特点:①可靠性高,抗干扰能力强;②配套齐全,功能完善,适用性强;③易学易用,深受工程技术人员欢迎;④系统的设计,建造工作量小,维护方便,改造容易;⑤体积小,重量轻,能耗低。 2、LC机与继电器控制系统之间有哪些差异? 答:PLC机实际上是计算机,它各种元器件之间的逻辑关系是通过程序来表达的,改变逻辑关系只要改变程序,而继电控制系统上各种电器元件,用导线依一定的规律将它们连接起来,接线表达了各元器件间的逻辑关系,要改变这种关系只能改变接线。PLC机是串行工作方式;继电器控制系统是并行工作方式。 3、可编程序控制器的硬件及其结构? 答:PLC采用了典型的计算机结构,主要包括CPU、RAM、ROM、输入输出接口电路、电源单元及编程器和外围设备。 4、梯形图编程方式有几种? 答:1、按逻辑指令梯形图方式编程;2、按步进指令梯形图方式编程。 5、可编程序控制器的工作原理。(P460/简答1) 答:可编程序控制器采用的是循环扫描工作方式,采用集中采样、集中输出。其工作过程可分为五个阶段:内部处理、通讯操作、输入处理、程序执行和输出处理。 7、简述可编程序控制器梯形图基本结构的组成。

答:三菱FX系例可编程序控制器梯形图的基本结构由左、右母线,各类触点符号、各类线圈符号、文字符号和表示能流的连线、节点组成。 8、简述节点和梯级的含义?答:节点是触点的逻辑关系表示;梯级则是表示一段逻辑关系的刷新或输出。 9、简述可编程序控制器的编程技巧。 答:编程技巧并无一定章法可循,只能在编程的过程中积累,首先应能熟练运用机内元器件和常见的基本环节,如定时计时环节、振荡环节、分频环节等,在编程过程中,有个串联回路并联,应将触点最多的那个回路放在最前面;有几个并联回路串联,应将触点最多的那个回路放在最左面,这样能使程序简洁明白,语句较少.在编程的过程中遇到不可编程电路必须重新安排,以便正确应用PLC指令进行编程。 10、RST指令在实际使用中应注意哪些方法? 答:RST指令一般与SET指令配合使用,对同一元件,SET、RST 指令可多次使用,而且不限制使用顺序,但最后执行者有效。RST指令还可用于积算定时器、计数器、数据寄存器、变址寄存器等的复位、当前值清零。 11、什么情况下允许双线圈输出? 答:同一程序的两个绝不会同时执行的程序段中可以有相同的输出线圈。在步进指令程序中,不同时“激活”的双线圈是允许的;在子程序调用程序中也容许双线圈输出。

弹力力的测量知识讲解

弹力力的测量 【学习目标】 1、知道什么是弹力及弹力产生的条件; 2、了解弹簧测力计的原理,会使用弹簧测力计。 【要点梳理】 要点一、弹力 1、概念:发生了弹性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来的形状,对给它接触的物体会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叫弹力。 2、方向:(1)压力和支持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接触面指向被压或被支持的物体; (2)悬线对物体拉力的方向总是沿着悬线指向悬线收缩的方向。 要点诠释: (1)物体受力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又能自动恢复原来形状的特性叫做弹性。能自动恢复原来形状的形变叫弹性形变;物体由于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叫做弹力。物体的弹性形变程度越大,产生的弹力越大。物体受力发生形变,不受力时无法恢复原来形状的特性叫做范性(又称塑性)。不能恢复原来形状的形变叫范性形变。 (2)日常所称的拉力、压力、支持力等,其实质都是弹力。例如,桌面对茶杯的支持力,其实质就是桌面发生了微小的形变后对茶杯向上的弹力。 注意:弹簧的弹性有一定的限度,超过了这个限度就不能完全复原。 要点二、弹簧测力计(高清课堂《弹力弹簧测力计》388539弹簧测力计) 1、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的拉力越大,它的伸长量就越长。 2、弹簧测力计的使用 使用口诀:看量程、看分度、要校零;一顺拉、不摩擦、不猛拉;正对看、记数值、带单位。 使用方法: (1)使用前,应使指针指在零刻度线; (2)所测的力不能大于测力计的测量限度; (3)不要让指针与刻度盘摩擦; (4)读数时,视线应穿过指针与刻度盘垂直。

【典型例题】 类型一、弹力 1、(2015?锦江区模拟)关于弹力,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弹力是指弹簧形变时对其他物体的作用 B.压力、支持力、拉力都属于弹力 C.在弹性限度内,同一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伸长越长 D.弹力是指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对接触它的物体产生的力 【思路点拨】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在恢复原来形状时才会产生弹力;产生弹力的条件是:有弹性形变,相互接触。 【答案】A 【解析】A、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都会产生弹力,弹力不是仅弹簧具有的。此选项错误;B、压力、支持力、拉力都是按照作用效果命名的,都是弹力。此选项正确;C、在弹性限度内,同一弹簧的伸长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此选项正确;D、弹力是指物体发生弹性形变时,对跟它接触的物体产生的力。此选项正确;故选A。 【总结升华】本题解答的关键是要明确弹力的定义、产生条件、大小、方向,基础题。 举一反三: 【变式】下列哪个力不属于弹力() A、地面对人的支持力 B、重力 C、人对车的推力 D、绳子对物体的拉力 【答案】B 2、在下图中,A、B两球相互间一定有弹力作用的图是() A. B. C. D. 【思路点拨】可以用假设法去判断弹力是否一定存在 【答案】B 【解析】弹力的产生必须满足两个条件:相互接触且发生弹性形变。 由图可知:A、C中两个小球都相互接触,但它们之间并没有相互挤压的作用,也就不能发生弹性形变,从而不能产生弹力。 D无法确定两个小球之间到底有没有挤压作用,所以也就无法确定有没有弹力。 B中,两个小球所受的重力与绳子的拉力不是一对平衡力,所以这两个小球都受到了对方力的作用,从而发生弹性形变产生弹力。

第七章力知识点总结

第七章力知识点总结-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第七章力 一、力 1、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力产生的条件:①必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②物体间必须有相互作用(可以不接触)。 3、力的性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相互作用力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不同物体上)。两物体相互作用时,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反之,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 4、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说明:物体的运动状态是否改变一般指:物体的运动快慢是否改变(速度大小的改变)和物体的运动方向是否改变 5、力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用N 表示。 6、力的测量:测力计 7、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8、力的示意图: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把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表示出来,如果没有大小,可不表示,在同一个图中,力越大,线段应越长 二、弹力 知识点1:弹力 1、弹性:物体受力发生形变,失去力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的性质叫弹性。 2、塑性:在受力时发生形变,失去力时不能恢复原来形状的性质叫塑性。 3、弹力: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受到的力叫弹力,弹力的大小与弹性形变的大小有关,在弹性限度内,弹性形变越大,弹力越大。 4、弹力的基本特征: ⑴.弹力产生于直接接触的物体之间,任何物体只要发生弹性形变,就一定会产生弹力,不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是不会发生弹力作用的。 ⑵.弹力通常分为两类,一类是拉力(如橡皮筋、弹簧等),另一类是压力和支持力(如桌面对书本的支持力和书本对桌面的压力)。 知识点2:弹簧测力计 1、用途:测量力的大小。 2、构造:弹簧、指针、刻度盘等。 每个弹簧测力计都有一定的测量范围,拉力过大,弹簧测力计会被拉坏,使弹簧不能回复到原来的长度,因此在测量之前,先要估计所测力的大小,选择合适的弹簧测力计来测量。 3、进行测量时,应做到: 使用前:(1)观察量程、分度值(便于读数)。 (2)观察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调零)。 (3)轻轻来回拉动挂钩几次,防止弹簧卡壳。 使用中:(4)测力时,要使弹簧中心的轴线方向跟所测力的方向一致,使指针和外壳无摩擦,弹簧不要靠在刻度板上。 (5)读数时,视线要与刻度板面垂直。 三、重力 知识点1:概念 1.万有引力:宇宙间任何两个物体都存在互相吸引的力,这就是万有引力。

初中物理力知识点总结

第七章力 1、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力产生的条件:①必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②物体间必须有相互作用(可以不 接触)。 3、力的性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相互作用力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大小相等,方向 相反,作用在不同物体上)。两物体相互作用时,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反之,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 4、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说明:物体的运动状态是否改变一般指:物体的运动快慢是否改变(速度大小的改变)和物体的运动方向是否改变 5、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6、力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用N 表示。 力的感性认识:拿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1N。 7、力的表示法: (1)力的示意图 (2)力的图示 8、(1)、弹性:物体受力发生形变,失去力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的性质叫弹性。 (2)、塑性:在受力时发生形变,失去力时不能恢复原来形状的性质叫塑性。 (3)、弹力: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受到的力叫弹力,弹力的大小与弹性形变的大小有关 9、力的测量: ⑴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 ⑵分类:弹簧测力计、握力计。 ⑶弹簧测力计: A、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所受的拉力成正比。 B、使用方法:“看”:量程、分度值、指针是否指零;“调”:调零;“读”:读数=挂钩 受力。 C、注意事项:加在弹簧测力计上的力不许超过它的最大量程。 D、物理实验中,有些物理量的大小是不宜直接观察的,但它变化时引起其他物理量的 变化却容易观察,用容易观察的量显示不宜观察的量,是制作测量仪器的一种思路。 这种科学方法称做“转换法”。利用这种方法制作的仪器象:温度计、弹簧测力计、压强计等。 10、相互作用力:①大小相等②方向相反③作用在一条直线上④作用在不同物体上。 11、重力: ⑴重力的概念:地面附近的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的力叫重力。重力的施力物体 是:地球。

最新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第七章 力 第一节知识点与练习培训讲学

第七章力 第一节力 1、力的概念:力是________对_________的作用。 2、力的单位:____,简称____,用____表示。 3、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___。 说明:物体的运动状态是否改变一般指:物体的________是否改变(速度大小的改变)和物体的_________是否改变 4、力的三要素:力的______、______、和_______;它们都能影响力的_________。 5、力的________: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把力的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示出来,如果没有大小,可不表示,在同一个图中,力越大,线段应越长 6、力产生的条件:①必须有_________的物体。②物体间必须有_________(可以不接触)。 7、力的性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_________的。 两物体相互作用时,_______物体同时也是_______物体,反之,________物体同时也是_________物体。 巩固练习 一.选择题 1.(2014?新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有相互接触的物体间才会有力的作用 B.“风吹石头跑”说明地球附近的所有物体都受到重力作用 C.磕到碗边上的鸡蛋破了,是因为碗给鸡蛋的力大于鸡蛋给碗的力 D.在草地上滚动的足球,最终会停下来,是因为足球受到了摩擦力 2.(2014?郴州)在以“力”为主题的辩论赛中,正方和反方提出了许多观点,小明把他们的观点归纳整理如下表.你认为正确的观点有() 观点正方反方 ①两个物体相接触,就一定有力的作用②两个物体相接触,但不一定有力的作用 ③力的产生至少涉及两个物体④一个物体也可以产生力的作用 ⑤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⑥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A.①②④B.②④⑥C.②③⑥D.①③⑤ 3.(2014?牡丹江二模)下列关于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两个物体不接触,就不会产生力的作用 B.没有物体就没有力的作用 C.一个物体也会产生力的作用 D.两个物体只要接触,就一定会产生力的作用 4.(2013?大庆)如图所示,手对桌子作用一个力F1,桌子也对手作用一个力F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F1的施力物体是手,受力物体是桌子 B.F2的施力物体是手,受力物体是桌子 C.F1的施力物体是地球,受力物体是桌子 D.F2的施力物体是地球,受力物体是手 5.(2014?郴州)下列过程中,有一个力的作用效果与其他三个不同类,它是() A.把橡皮泥捏成不同造型B.进站的火车受阻力缓缓停下 C.苹果受重力竖直下落D.用力把铅球推出 6.(2014?巴中)如图所示,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是() A.弯道上沿曲线滑行的运动员B.吊在天花板下的静止电灯 C.路上匀速直线行驶的小车D.空中匀速直线下落的降落伞

二力平衡基础知识讲解

二力平衡(基础)责编:冯保国【学习目标】 1、知道什么是平衡状态,平衡力,理解二力平衡的条件; 2、会用二力平衡的条件解决问题; 3、掌握同一直线上的二力合成。 【要点梳理】 要点一、平衡状态和平衡力 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称这个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所受的力叫做平衡力。 要点诠释: 1.平衡力与平衡状态的关系:物体在平衡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要么不受力,若受力一定是平衡力。 2.物体受平衡力或不受力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要点二、二力平衡 如果物体只受两个力而处于平衡状态,这种情况叫做二力平衡。这两个力就叫做一对平衡力。 要点诠释: 1.二力平衡的条件(高清课堂《二力平衡》) 概括说就是“同物、等大、反向、共线”。

(1)同物: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 (2)等大:大小相等。 (3)反向:两个力方向相反。 (4)共线:两个力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2.二力平衡的条件的应用: (1)根据平衡力中一个力的大小和方向,判定另一个力的大小和方向。 (2)根据物体的平衡状态,判断物体的受力情况。 3.二力平衡与相互作用力的区别 要点三、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

如果一个力产生的作用效果跟几个力共同作用产生的作用效果相同,这个力就叫做那几个力的合力。如果一个力产生的作用效果跟两个力共同作用产生的作用效果相同,这个力就叫做那两个力的合力。 要点诠释: 1.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 (1)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同的两个力的合力,大小等于这两个力的大小 之和,方向跟这两个力的方向相同,即。 (2)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反的两个力的合力,大小等于这两个大小之差, 方向跟较大的那个力方向相同。 即 2.平衡力的合力为零。 【典型例题】 类型一、基础知识 1、如图甲是小华同学探究二力平衡条件时的实验情景。 (1)小华将系于小卡片(重力可忽略不计)两对角的线分别跨过左右支架上的滑轮,在线的两端挂上钩码,使作用在小卡片上的两个拉力方向,并通过调整来改变拉力的大小。 (2)当小卡片平衡时,小华将小卡片转过一个角度,松手后小卡片(选填“能”或“不能”)平衡。设计此实验步骤的目的是为了探究。 (3)为了验证只有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才能平衡,在图甲所示情况下,小华下一步的操作是:。

第七章《力》基础知识梳理及单元练习

第七章力基础知识梳理 一、力 (一)、什么是力 1.定义:力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常用符号表示。 2.力(填“可以”或“不可以”)离开物体而存在。力产生时两个物体(填“一定”或“不一定”)相互接触,其中一个施加力的物体叫做,另一个受到力的物体叫做。 3.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简称,符号是。 (二)、力的三要素1、力的三要素分别是,,。力的三要素中任何一个发生改变,都会改变力的。 2、力可以使物体的__________发生改变(简称形变),力也可以使物体的_______________发生改变。物体由静到动、由动到静,以及运动快慢和方向的改变,都叫做____________发生了改变。 (三)、力的示意图画力的示意图的要领:确定受力物体、力的作用点和力的方向,从沿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在线段的末端画一个表示力的方向,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力,在同一图中,力越大,线段应。在力的示意图旁边用数值和单位标出力的大小,把力的三要素都表示出来。 (四)、力的作用是怎样的1、甲物体对乙物体施力的同时,______物体对______物体也施了力,这说明:力的作用是____________的。 2、人拍桌子时,手受到的力桌子受到的力(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以桌子为研究对象,是施力物体,是受力物体。 二、弹力 (一)、形变、弹力1、物体的的改变叫形变,它分为塑性形变和弹性形变。拉长的橡皮筋若撤去外力(手的拉力)会完全恢复原状,这种形变属于;橡皮筋的这种性质我们称为。而泥团捏成泥人后,没有外力的作用下是不会恢复原状的,这种形变属于___________。2、作用在物体上的外力越大,物体的就越大。3、物体发生所产生的力叫弹力,弹力产生时两个物体(填“一定”或“不一定”)相互接触,而且发生。 4、在弹性范围内,弹簧所受外力越大,形变也越大。(即在弹性范围内,弹簧的________跟它所受到的拉力成。) 注意:a.压力、支持力、拉力、推力实质就是弹力;b.弹力的大小由物体所处的状态、所受其他外力及形变程度来决定;c.弹力的方向总跟物体形变的方向相反,与物体形变恢复的方向一致;d.弹力的作用点在 _________________(填“物体本身”或“使物体发生形变的物体”)上。5、弹簧测力计就是利用 原理工作的,可以来测量________的大小。 6、测量力的工具是,在实验室中常用来测量 力的大小。 (二)、如何使用弹簧测力计 1、使用前:(1)先观察弹簧测力计的最大测量范围,了解弹簧测力计 每一大格和每一小格代表多少牛;(2)观察指针是否对准零刻度线,如果 没有对准零刻度线,要进行调零;使用前轻轻地来回拉动挂钩几次,防 止弹簧卡壳。 2、使用时:(1)测力时要使被测力的方向与弹簧中心的轴线方向一致, 使指针和外壳无摩擦,弹簧不要靠在刻度板上(避免由于摩擦而影响测量 的精确程度);(2)读数时,视线要与刻度板垂直(或与指针相平)。 三、重力(一)、重力的产生重力的概念: 叫重力。地面附近的一切物体都受到地球的吸引,所以一切物体在地面 附近都受到重力。重力的施力物是,受力物是______________。 例如,苹果所受的重力,施力物是地球,受力物是苹果。椰子所受的重 力,施力物是地球,受力物是椰子。 (二)、力的三要素 1.重力的方向重力的方向就是物体自由落向 地面时的方向,这个方向是竖直向下的。所以重力的方向是。 我们常看到建筑工人用一根重垂线检查墙壁就是应用重力的方向是竖直 向下这个道理。 2.重力的大小物体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比。其关系为:G=mg (G表示物体的重力,单位是N;m表示物体的质量,单位是Kg。二者 的比值用g表示,g=9.8N/Kg。粗略计算,g可取10 N/Kg) 3.重力的作用点——重心地球吸引物体的每一部份。但是,对于整 个物体,重力作用的表现就好象它作用在物体的一个点上,这个点叫做 物体的。重心位置与物体的形状、材料是否均匀有关,形状规 则、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重心在他的几何中心上。如:粗细均匀的同材 料的棒,它的重心在中点;圆球的重心在球心;正方形薄板的重心在它 的对角线的交点。重心可以在物体上也可以在物体外。 知识巩固与提升 一、选择题 1.下列物体中物重最接近1N的是:() A.一袋方便面B.一张学生课桌C.一枚大头针D.一块砖 2.下列测量工具中,能够直接称量物体重力的是:() A.天平B.弹簧秤C.杆秤D.磅秤 3.小慧用手推小车,使车前进的力的施力物体与受力物体分别是:() A.地球和小车B.地面和小车C.小慧和小车D.小车和小慧 4.在航空领域,常常发生小鸟撞毁飞机事件。下列关于小鸟和飞机相撞时的说法 正确的是:() A.小鸟受到的力大B.飞机受到的力大 C.小鸟和飞机的受力一样大D.主动撞击的一方产生的力大 5.如图7.1-1所示,利用弹簧测力计测量一块秒表的重力时,使测力计内弹簧 伸长的力是:() A.秒表的重力B.秒表和测力计的总重力 C.秒表对弹簧的拉力D.弹簧对秒表的拉力 6.如图7.1-2所示的事例中,属于运用了重力方向的是:() 7.用力推课桌的下部,课桌会沿地面滑动,而推课桌的上部,则课桌可 能会翻倒,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 A.与力的大小有关B.与力的方向有关 C.与力的作用点有关D.与受力面积有关 8.如图所示,物体运动状态没有发生改变的是:() 9.在使用弹簧测力计的过程中没有必要的是:() A.弹簧测力计必须竖直放置,不得歪斜B.使用前指针要“校零” C.使用过程中,弹簧、指针不得与外壳有摩擦 D.拉力不得超过弹簧测力计的最大刻度值 10.关于力的说法,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只有接触的物体间才可能相互施加力B.力可以离开物体独立存在 C.静止的物体不受力,运动的物体才受力 D.受力的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的物体 11.航天员在完全失重的太空舱中进行体能锻炼,下述活动可采用的是:() A.举哑铃B.在跑步机上跑步C.用弹簧拉力器健身D.引体向上 12.足球离开脚面后在空中飞行的过程中(不计空气阻力),使足球运动 状态发生改变的力的施力物体是:() A.脚B.足球C.守门员D.地球 13.小慧在实验室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物重时不小心将物体挂在拉环上 如图7.1-4所示,当物体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10.0N ,则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