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网络传播的社会功能

浅析网络传播的社会功能
浅析网络传播的社会功能

浅析网络传播的社会功能

内容提要:本文结合大众传播社会功能的回顾和网络传播的特点,浅析网络传播这种新媒体的传播特点、社会功能及其负面影响。关键字:网络传播;社会功能;负面影响

序论: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网络传播也得到了飞速发展。网络传播给我们的时代提供了最快捷、便利的传播方式。网络传播对于社

会的影响是全面的,不仅影响着政治和经济,而且影响着我们的

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网络传播强大的社会功能,迅速渗透到世

界各国政治、经济、思想以及文化等诸多领域,改变着人们的生

活,改变着世界的面貌。网络传播的特点使它具有促进网络经济

功能、网络监督功能、传播网络文化的功能、网络娱乐的功能。

同时不可避免地带来了一系列负面作用,如假新闻假信息传播、

色情泛滥、个人隐私遭到侵犯、知识产权遭到侵犯等等负面影响。目录:一、网络传播作为大众传播具有的基本社会功能。

二、网络传播本身的特点是引发功能扩展的原因。

三、通过网络传播现象分析网络传播新的社会功能。

(一)、促进网络经济功能。

(二)、网络监督功能。

(三)、传播网络文化功能。

(四)、网络娱乐功能。

四、网络传播的负面影响。

五、对网络传播功能的正确引导

结论:网络传播功能的未来趋势

由此,笔者通过对网络传播的社会功能考察分析后看到:网络传

播的发展对社会经济、文化、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冲击,网络传播

的社会功能涉及社会各个方面,网络传媒如何倡导积极的网络文

化、网络经济、网络娱乐,发挥网络传播积极的社会功能,承担

起正面引导舆论的重大责任,消除负面影响,保证信息传播的有

益性和有效性,是网络媒体必须时时思考的问题。

正文:

网络传播作为一种全新的现代化传播方式,有着与传统媒介截然不同的新特征。网络传播是一种高效灵活、方便的传播方式;具有超文本、大容量、开放性的传播内容;是一种双向互动的传播过程。网络传播正以强大的功能影响着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及社会成员的工作、生活。网络传播作为大众传播中的一种,具有大众传播社会功能的特点,但网络传播因其全新的现代化传播方式,使它的功能更加扩展,深入社会,贴近社会公众,突出受众的个性化。但是,网络媒体的优势如果运用得好,可以为社会与公众提供丰富、有效的信息服务,而如果运用得不好,则会造成功能失调,带来许多负面影响。因此,强调网络传播积极的社会功能,消除负面影响,保证信息传播的有益性和有效性,是网络媒体必须时时思考的问题。下面笔者就结合网络传播的特点、网络传播的现象对网络传播社会功能及功能失调进行分析。

一、网络传播作为大众传播具有的基本社会功能

关于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首先是由传播学奠基人之一拉斯韦尔看出的,他从社会的结构与功能的构架出发,把传播纳入社会系统和社会进程之中,从而总结出传播的三种主的社会功能。他总结出大众传播具有环境监测功能,即:(1)通过传播客观、准确地反映现实社会的真实情景,了解足以影响社会进程的机遇或威胁,作为人们决策或付之行动的依据。(2)具有社会协调功能,大众传播媒介通过对信息的选择、解释和

评论,把社会各个部分联系起来,协调一致,整合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并对社会周围的环境作出有效的回应,把人们的视线集中到适应当前情况的最重要的事件或事情上来。(3)具有文化传递功能,指能够把文化传递给下一代,促成社会成员共享同一的价值观、社会规范、和社会文化遗产,从而增强社会的凝聚力。(4)娱乐功能。①注

网络媒介同样与报纸、广播、电视等大众传播媒介一样,担负着传播新闻,沟通情况;反映舆情,引导舆论;倡导科学,传递知识;提供娱乐,丰富生活的社会功能。作为大众传播媒介强调(1)真实而公正地报道和评述新闻,满足公众的知闻。使公众及时了解客观世界的发展变化,所处环境的变动。(2)引导舆论,做社会与公众的耳目喉舌。引导社会公众对周围环境作出有效回应,协调社会关系。(3)提供经济信息,促进经济发展,社会稳定。(4)发挥媒介社会监督作用。反映舆情,对政府的监督,对社会不良现象的监督,对违法、违纪和违反社会公共道德者个人的监督,维护社会与公众的利益不至于受到侵害。(5)服务于社会公众的生活娱乐,提供健康的大众文化。(6)履行传播、交流社会公共文化的使命。作为一种社会信息媒介,大众传媒应当自觉地传播有助于促进积极、健康、有益的社会公共文化的内容,自觉抵制消极的、不健康的和有害的文化垃圾,这也是媒体一项不容忽视的社会责任。这些都是网络传播作为大众传播应具有的基本的社会功能,是大众传媒所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任何传媒,不管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兴的网络媒体都须强调社会功能的正面作用,这是传媒作为社会公共媒介必须

承担的义务、责任。网络媒介作为新型的传播方式,因其独特的传播特点,使网络传播社会功能进一步扩展,具有高效快速传播,开放性传播,深入浅出社会,突出个性化的传播特点。

二、网络传播本身的特点是引发功能扩展的原因

网络传播是一种地空合一的信息高速通道作为传输渠道,以功能齐全的多媒体电脑作为收发媒体的极具开放性的传播活动。网络媒体具有与传统媒体完全不同的特点:(1)高度的综合性,网络传播既有传播形式的综合性,又有传播形态的综合性,它将文字、口语、音响、图片、图像等各种传播形式汇于一身。其次,它将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等各种传播形态集于一身。(2)高度的双向互动性。作为传播媒介,网络中传播者和受众者不仅完全处于对等的地位,而且可以互换位置,受众者可以成为信息的传播者,传播者也可以成为信息的接收者。(3)高度的灵活性。社会公众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与其他任何人交流任何信息。(4)高度的渗透性。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介受到各种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阻挡,从而影响其渗透性。而网络一旦与互联网联接,所有与网络联机的人都能自由浏览、检索、下载、转发。②注

随着通信技术的突飞猛进,卫星、光缆使网络传播可以不受印刷、运输、发行等因素的限制,实现信息的“瞬间”传输,传播速度快、时效强。网络传播政治新闻、环境变动、经济信

息的功能更加高效、快速、显著。对社会、公众的影响也是快速的瞬间万变的。

网络传播因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呈现极快速度处理巨量的多媒体信息,可以接收、处理储存、输出、传播各种样式的信息,实现了信息的海量存储,横向容纳世界各地的所有信息,纵向容纳上下几千年历史信息;同时实现了各种传播形式的“兼容并包”。公众可以根据自己的喜欢选择有字无声、有声有像、图文并茂等多种形式,各种感官得以充分调动。如此以来,科学知识,文化艺术的普及更加广泛,世界各地,农村城市只要联接互联网就可以进行学习、沟通、交流。大众传播的传递文化功能更一步扩展。

网络传播信息的方式很多,主要通过信息检索、电子邮件、网络论坛进行传播。在传播中个性化特征非常明显,个性化特点意味着受众可以自由地随时收看、可以自由地选择、可以自由地发表言论。因为网络传播的匿名性,社会公众可以针对社会事务、热点问题进行讨论,同时对政府机构、不良社会风气的监督更加贴近民意,更加透彻。

由此可见,网络传播自身特点使它作为大众传播媒介的社会功能进一步扩展,同时,在科技、信息高速发展的当代,网络传播形成了网络经济、网络文化,成为了舆论、娱乐的新平台,具有提供商业信息、促

进经济发展的功能;广泛深入的社会监督功能;世界文化传播、交流的功能;提供个性化平台、娱乐造星的功能。

三、通过网络传播现象分析网络传播新的社会功能

网络正在以不可抵挡的势头,迅速渗透到政治、经济、思想以及文化等诸多领域,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生活。近几年,网络商店、网络论坛、网络聊天室日益火爆,网络明星日益窜红,网络歌曲、网络文学广为流传,这些网络传播现象也标志着网络传播新的社会功能。

(一)、促成网络经济的功能。

当社会公众打开电脑,联接互联网,点击浏览网页信息,首先印入眼睑的首先是广告,最新科技产品第一时间呈现在公众面前,网络传播多媒体的特点使产品广告全方位冲击公众,对于消费者来说,通过网络了解产品和商情也是最为方便的途径。搜狐、新浪、淘宝网等网站的商城为公众提供了方便之门,公众你可以在任何时候去逛,定单会在任何时刻传递到数据中心,消费者和网络商店之间的协议会在任何时间上完成。

电子商务、网上购物、可视会议、电子金融的普及,表明互联网络已经渗透到经济运作的各个方面。在通过网络进行的电子商务活动中,通过网络进行工作联系、召开网络会议,克服了信息传递上的时间约束,把远距离的信息交流的时滞降到最低,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增加了贸易额。在网上拍卖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偏好预订要了解某几项领

域的拍卖情况,网站会定期把你所预订的内容发送给你。网站还会提供了很多方便用户的措施,自动提价、最高限额、定时通知等的个性化服务。

网络经济是一种全新的经营理念,它将挑战现有的所有经济运行模式。消费者可以在网上根据自己的需求,查找产品,然后输入希望的价格。以上数据进入网上互动软件后,消费者可以通过比较确定品牌,最后生产厂家只要小规模生产,就可以为这类消费者生产一种产品。这一营销模式实现了先销售,后定产,打破了以产定销的传统模式。依靠网络建立起来的全新营销模式,其最大好处是能使企业成本降低。以往,企业并不十分了解消费者的真正需求,生产出来的产品要花相当大的人力、物力去推销,以至这部分费用占整个营销额的15%—20%。现在,利用网络营销,企业可以为消费者生产他们真正需要的产品,除去了不必要的浪费、破损和推销费用,产品成本大大降低。如果把这些节省的费用转到消费者身上,就可以为他们带来真正实惠,带来物廉价美的产品。

网络经济的具有以下特征:1.“经济的直接化”:它通过具有计算能力的数字网络,消灭了生产和消费之间的时空距离。直接经济可以实现经济的个性化。2.货币的数字化:网络经济的要素是信息流、物品流和货币流。在信息实现数字化之后,关键是实现货币的数字化,当数字货币面向公众时,将再次加速货币的流通速度,从而促进经济增长和货币供应量增加3.高

度开放性:网上的资源不会因为使用者增多而减少,反而因为使用者的增多而增多。在网络经济中,要求公司不断进行知识创新、管理创新和体制创新。

互联网对经济和社会发展所起的积极作用。由于网络技术的导入,美国在1995到1999年秘书的数量减少了17%;批发和零售业的采购人员减少了16%,从而节约了大量的人力资本。网络销售实现了传统流通所无法做到的事情,全美超市Kmart在网上劲卖大屏幕彩电;电子港湾在网上拍卖数百万种商品;我国的招商银行的网上B2B交易两年半就累计交易了6000亿元。总体来说,1999年网络经济给美国65万人带来就业机会,创造了5000亿美元的收入,现在直接依赖网络经济的美国雇员有248万人,比直接依赖保险业、通信业、公用事业的美国雇员总和还多。③注

当前,世界范围的信息革命正在不断前进,欧美发达国家纷纷投入巨资,大力推进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为企业活动网络化奠定坚实的基础。中国专家在网络经济与经济治理国际研讨会上指出,中国企业必须从战略的高度认识网络经济,加速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才能完成传统经济向网络经济的平稳过渡。为了发展中国网络经济,中国政府将加快信息化管理体制改革,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顺应技术进步和市场需求,打破垄断。把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到重要的关键地位,并使中文的信息内容占全部互联网信息内容的比重显著提高。同时,加快培育信息咨询服务市场主体,开拓信息增值服务的领域和市场。

(二)、网络监督功能。

由于网络信息发布的匿名性,也使得无数社会成员通过网络进行的信息传播成为可能。网络舆论监督是指网民通过在互联网上表达倾向一致的意见来对国家和社会事务进行监督。它是借助网络舆论造成的精神压力或形成的社会氛围,使得当事人采取符合民意的行动或促使有关部门介入,以权力手段解决问题。与传统媒体的舆论监督相比,网络媒体由于具有论坛、新闻留言板块等带有公共领域色彩的互动平台,从而使得网络舆论监督具有了如下新特点:

1.网络使普通百姓真正拥有了自己的话语权,从而真正实现了公民的舆论监督权。在现实运作中,受各种利益因素和政治因素的制约,媒体的言论有时并不能如实地反映公众的观点和意见。网络媒体论坛、新闻反馈板块及聊天室的出现为普通百姓提供了一个话语平台,网民们对于某些焦点事件各抒己见、畅言无阻,各种意见在网络这个平台上碰撞、融合、吸收、汇总,最后形成倾向大体一致的公众意见,从而以舆论的强大精神力量对国家权力和公共事务进行监督。

2.网络方便快捷,大大降低了普通百姓表达和传播个人意见的“门槛”。普通百姓的言论要想通过传统媒体表达出来,一要经过严格的“把关”筛选,二要等待发表时机,传播时效大打折扣。而对于网络舆论而言,任何一个会打字的人只要拥有一台连通网络的电脑,就可以顺利地发表自己的意见、看法并把这些意见、看法传播到他愿意传播的任何地方。常言道,众怒难犯,网络舆论的监督威慑作用即显现其中。

3.网络的匿名功能使得网民在表达个人意见时能畅所欲言、直抒胸臆,而不必有所顾忌、担忧受打击报复或个人言论带来的负面影响而谨慎从事。而网络言论由于匿名的保护作用,往往代表了发言人最直接的个人感情,网上的意见常常是发自网民内心的声音。网络舆论为政府和公共决策者开辟了一条极好的直接倾听“民意”的通道。

在网络舆论形成的过程中,网友对事实的深刻分析、犀利评论、批评质疑甚至对某些情况的大胆假设可能为进一步挖掘新闻事实提供了丰富的线索,从而使得新闻报道更加逼近事件最原初的真相,使得新闻监督更加深入,同时,舆论监督还会与新闻监督一起形成强大的监督合力,对事件当事人产生较为明显的监督效果。据报道,克林顿和莱温斯基绯闻的长达445页的斯塔尔报告,在网上披露的第一天就接受全球2470万人的点击。这是任何一种传统媒体所无法企及的,它造成的巨大的冲击波也是惊人的。现在上网人员中以男性为主体,35岁以下为主力军,本科及以下学历和低收入者占大多数,学生和专业技术人员上网的比较多,另外随着政务上网,网民结构已趋于合理化,而在网上对公共事件发表意见的多数是参与意识强,有责任感和相当批判水平的人。这就是说,网上舆论能够代表广泛的民意。

(三)、传播网络文化功能。

互联网络上的文化信息庞杂无比,每日更新,无奇不有。几乎所有的传统艺术如诗歌、小说、戏剧、音乐、电影、绘画都能够数字化、网络化,随着带宽技术的迅速发展而在因特网上被浏览、欣赏下载、传播。

联网络上,既有图书馆、博物馆、艺术馆、书屋、画廊、展示会、音乐会,又有中外古典和现当代文学名著,也有通俗艺术、流行音乐等。互联网络为上亿网民提供了多如恒沙的各类艺术资料信息,与此同时网络文化悄然勃兴。

网络文化分为三类样态:一类是已经存在的文学艺术作品经过电子扫描技术或人工输入等方式进入互联网络;一类是直接在互联网络上"发表"的文学艺术作品;还有一类是通过计算机创作或通过有关计算机软件生成的艺术作品进入互联网络。无论哪一种网络文化都是数字化的、通过互联网传播的。部分网络艺术作品则是非传统艺术创作手法所能创造、所能比拟的,因些兴起了网络小说、网络诗歌、网络动画等网络艺术。

“网络文学”是在网上、而不是通过纸质书刊发表和传播的文学作品。网络创作者随心所欲、言所欲言,在网络上随意自由地发表,不必接受有关部门的审查、把关。创作过程中,摆脱了其它传播媒体制约的束缚,剔除了较多的功利色彩,使主体的创作心态显得更加自由、开放,无拘无束、绝对自我。在网上流传最早影响较大的如台湾痞子蔡的网上小说《第一次亲密接触》。男女主人公通过网上聊天认识、尔后聊出感情、产生见面愿望,当他们真正产生爱情时,女主人公最后不幸染红斑狼疮而死。结果是凄婉的爱情悲剧一场。还有另一种不能叫作网络文学,而只能称作“网络书写”的东西大量存在。这种书写本不是为发表出书

而写的,无论是聊天或在BBS上贴帖子,都带有极大的随意性,无非是每个公民个体通过文字行为的一种情感宣泄而已。

西方有人称诗歌是一种"过时了的娱乐形式"。但互联网络上仍然有不少诗歌爱好者在编辑诗歌电子刊物,发表诗歌作品,浏览和评点诗歌作品。在网络上可以畅通无阻地宣泄自己的发表欲。互联网络没有印刷媒介那样相对严格的审稿制度,它是公共的、开放的,完全能够成为一种个人媒体。网络诗歌的作者多数是"文学青年"。他们爱好文学,也有一定的艺术修养,甚至有相当的艺术创作水平。但他们不愿意、不屑于或者不敢投稿于传统的纯文学刊物,是互联网这一新兴媒体给了他相对自由的创作空间和发表园地。

在网络传播中,Flash早已超越了一个动画制作工具软件的范畴,它在互联网络、现实生活中形成了一种Flash文化:代表这种文化的是在互联网上流传的各种各样的Flash作品,包括各种Flash音乐电视、Flash 动画电影、Flash游戏、Flash网站等等。闪客——专注于Flash应用的一群人的总称。他们不断研究、开发出新的Flash制作技术,创造着富有创意的Flash作品,以互联网为途径,Flash为工具,表达自己的心声,表现美与丑、善与恶,嬉笑怒骂皆成网络动画。

由于文化在网络传播中没有时间与空间、形式与内容、种族与意识等等的限制,使得各种文化得以广泛的交流与传播、相互冲撞与融合,人类对文化才有了更大的认识、了解、吸收的条件,也将推动新的文化不断产生,不断丰富文化的内容。网络文化无论从目标群体、讨论范

围还是交流方式、表现形态都能体现出文化交流前所未有的广泛性。

(四)、网络娱乐功能。

在网络这个信息平台上,每个人都可以自由地在其中各取所需,同时又自由地将自己的不同信息融入其中。你在其中可以听、可以看、可以说、可以写、可以画、可以娱乐等等。你可以赞扬、你可以批评、你可以发表你的作品。人的个性才能得到极大的张扬。网络娱乐功能主要通过网络电影、网络音乐、网络游戏、网络明星体现出来。

网络上电影站十分丰富。用户可以根据自己喜好,浏览那些著名影片的剧照、电影本、男女主角背景资料及图片、拍摄花絮、历史资料、观众点评等。与传统电影不同的是,这部网络电影是交互的,每位观众进人网址,可以边看电影根据自己意愿安排故事情节的发展。

网络音乐音乐的网站更为繁多。许多音乐网站设有"POP排行榜"、"电影音乐"、"歌星与乐队"等主页。用户输入要查找的歌手与乐队的名字,就可能一览自出道以来乐队历年的专辑、获奖、当时乐评、排行榜记录、他们的自传和一系列报道他们的相关网站。

网络作为第四媒体,不仅迅速传播流行音乐消息,还制造网络歌手。随着网络的飞速普及,网络歌手也以其独有的方式火了起来。一些在网上传播新歌并迅速成名的歌手,他们演唱的歌曲点击率都在以每天成百上千的速度增长,而且总有一批痴心的FANS在追逐他们的脚步,等候

他们的新歌,并成为他们网上歌迷团的一员。一首风味独特的《东北人都是活雷锋》一时间红遍了大半个中国,甚至歌曲最后一句“翠花,上酸菜!”也成了不少人的口头禅。而这首歌的走红让雪村这位之前不得志的“落魄”歌手在没有任何商业包装之下,迅速成为家喻户晓的人物。自此之后,网络造星运动一发不可收拾,刀郎、唐磊、杨臣刚、香香等等名字涌现了出来。

要说最近网络上最火的网络明星,恐怕非“芙蓉姐姐”莫属了。她与木子美、竹影青瞳、流氓燕等人走另类传播路线,靠那些形态各异,造型夸张的玉照引起网民注意。在体验经济风行的年代里,网络无疑是渗透率最高的媒体,它的“多媒体”性,它的交互性是其它媒体所无法比拟的。这才使得歌手、闪客、网络写手、另类网络名人可以自己包装自己,让自己走红。这在报纸、广播和电视的时代是无法办到的。

四、网络传播的负面影响

正如任何事物都具有硬币的正反两面一样,网络传播社会功能也存在着一些负面影响。

(一)由于网络信息的虚拟,投机行为盛行,网上欺诈行为愈演愈烈。据研究发现,约有8%的商品在网上订购后始终没有送到消费者手中。网络欺诈不仅使厂商和消费者在经济上蒙受重大损失,更重要的是它使人们对网络经济这种新的经济形式失去信心。

(二)网络新闻的真实性、准确性和权威性常常遭人诟病,尤其是各种论坛中谣言和小道消息不绝于耳。网络舆论中的情绪性言论较为突出,网上存在不少发泄情绪的偏激言论,甚至还有进行谩骂和人身攻击的帖子。

(三)由于网络文化的开放与互动,社会成员在享受精品的同时,也被网络文化中粗俗、平庸、浅薄的文化垃圾所毒害。一些黄色网站,靠淫秽色情的图片、电影、录像、小说甚至黄色短信等吸引着人们的目光,而这些垃圾“文化”首当其冲的受害者是涉世不深的未成年人。

(四)网络行为侵犯公民民事权利。网络黑客侵犯个人计算机数据资料安全;侵犯个人通信内容的安全;侵犯个人生活安宁。另外,在网络中冒用他人身份,使用他人姓名,肖像等进行发布广告,信息等行为,对公民个人的姓名、肖像、名誉等人身权利构成了危害。

(五)利用网络进行犯罪。有非法入侵网络信息系统,破坏网络运行功能的犯罪;有利用网络系统进行盗窃、侵占、诈骗他人财物的犯罪;有利用网络变造有价证券,金融票据和信用卡证的犯罪;有利用网络传播淫秽物品的犯罪等等。

五、对网络传播功能的正确引导

网络传播功能产生的负面影响决定了网络媒体在履行社会责任方面应当有更高的要求。

(1)把好事实关,防止虚假信息 "虚假信息",指的是那些违反真实性原则,导致失实、失真的信息。网络传播中大量存在的虚假信息已成为影响网络媒体公信力的重要因素。有些网络媒体不顾客观事实,仅凭道听途说,捕风捉影,任意编造新闻,传播信息,使得网络媒体上的虚假信息频频出现。要改变这种状况,关键在于,要以高度负责的精神把好事实关,凡是未经核实的事实信息一定不要轻易传播。特别是一些文体娱乐等方面的信息,要注意弄清事情的来龙去脉,不要只求市场卖点,不顾事实真相,做不负责任的报道。

(2)追求高品位,抵制低俗信息 "低俗信息",指的是那些迎合低级趣味,品位低下、粗俗不雅的信息。网络传播中大量存在的低俗信息已使网络媒体的社会形象受到严重损害。有些网络媒体为了迎合某些人的需要,热衷于传播一些荒诞、变态、色生情、暴力等方面的有害信息,严重污染了社会风气,损害了人们的身心健康,这是极不负责任的做法。任何一个具有责任感的传播者都应当审慎处理此类信息,要追求信息传播的高品位,坚决抵制品位低下,粗俗不雅的信息,净化网络传播,担负起应有的社会责任。

(3)注重思想性,坚持正确导向在社会主义国家,大众传媒不仅仅是信息传播媒介,还是党、政府和人民的耳目喉舌,是社会的舆论机关,必须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包括网络媒体在内的一切新闻传播媒介都应当注重思想性,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以体现为人民服务、为社

会主义服务的基本方针,完成好党和人民所赋予的信息传播和宣传报道任务。

(4)互联网站要成为传播先进文化的重要阵地。互联网站要努力传播先进文化,必须充分发挥网络优势,努力做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互联网站突出的网络传播优势、丰富的网络传播资源和庞大的网络受众群体,扩展宣传思想工作的覆盖面,提供反映民意的直接渠道,增强了对外宣传的有效性。立足于为经济发展服务,为社会进步服务,为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服务,努力提高时效性,增强针对性、艺术性和实际效果,用事实说话,用活生生的事例说话,不断增强网上信息的说服力和感召力。

(作者:刘玲新疆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自考生)

注释:

①注《传播学概论》吴文虎P102

②《外国新闻事业史》张允若P391

③搜狐新闻

刘玲2005/7/8

荔波白裤瑶的自然宗教及其社会功能初探

2010年第3期贵州民族研究No.3,2010 (第31卷总第133期)Guizhou Ethnic Studies(Vol.31.General.No.133) 荔波白裤瑶的自然宗教及其社会功能初探 黄胜黄泽梅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贵州·都匀558000) 摘要:荔波白裤瑶族有生殖崇拜、蜘蛛崇拜、火神崇拜、树神崇拜、门神崇拜等自然宗教信仰,这些自然宗教在白裤瑶地区具有社会整合与社会化功能、心理调适功能、文化教育功能、认同功能、和谐功能等。 关键词:白裤瑶;自然宗教;社会功能 中国分类号:B933.73.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6959(2010)03-0105-04 A Preliminary Discussion on the Natural Religion and Its Social Function of the White Pants Yao Ethnic Living in Libo HUANG Sheng HUANG Ze-mei (Qiannan Normal College for Nationalities,Duyun,Guizhou558000,China) Abstract:The white pants Yao ethnics living in LIBO have the natural religious beliefs of the reproduction worship, Spider worship,Divine worship,God worship and Cech worship,etc.Those natural religious beliefs have social integration and socialization function,psychological adjustment function,cultural education function,identity function and harmonious function,etc.. Key words:the white pants Yao ethnics,natural religious,social function 贵州的瑶山是因为1980年新华社一名记者写了题为《贵州省瑶山见闻》的报道而闻名中外的。一直以来,生活在瑶山的白裤瑶因其经济上的贫困受到各界的关注,但是如今其民族文化也引起了世人的注意。白裤瑶独特的丧葬文化、猴鼓舞文化、禾仓文化、建筑文化、农耕文化等在西部大开发的号角中逐步为人了解。在笔者几次到瑶山乡考察的过程中,还被白裤瑶朴素的、神秘的自然宗教文化所吸引。“从西南诸民族的发展历史中,我们都能找到其自己的宗教。或拜火,或拜水,或拜山神,或拜日月,无一例外,都有过万物有灵的自然宗教。甚至,很多民族至今还保留有这类自然崇拜。”[1](P46)笔者撰写此文在于进一步深化认识、尊重白裤瑶的民族文化尤其是自然宗教文化。 一、荔波白裤瑶的自然宗教情况 荔波白裤瑶的自然宗教种类很多,下面简要介绍几种: (一)生殖崇拜 生殖崇拜是世界各地原始初民的一种普遍现象,是人类生存本能的观念表现。在白裤瑶的村寨里,每家每户都要在房屋正门的左边的显要位置摆放一块形状奇特的石头,人称其为母神坛。[2]母神坛由三 收稿日期:2010-03-09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西南民族宗教文化传承的社会心理基础研究”(08JJD880226);教育部哲社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民族地区教育优先发展研究”(08JZD0027);西南大学“211工程”重点学科项目“民族特色教育学科建设”的阶段成果。 [作者]黄胜(1976—),男(土家族),贵州万山人,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西南大学西南民族教育与心理研究中心2008级博士研究生,黔南民族师范学院教育科学系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多元文化教育;黄泽梅(1977—),女(布依族),贵州独山人,黔南民族师范学院马列主义教学部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

教育对社会的促进作用

****答题纸 (2007—2008学年第二学期) 课号:032D05B07 课程名称:教育学原理改卷教师:施静翰 学号:姓名:得分: 教育对社会的促进作用 ——浅谈教育对社会各子系统的正向作用摘要: 邓小平曾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就全方位地提出了教育与社会的关系。社会的和谐发展是经济、政治、教育、人口、文化等各个子系统协调发展的结果。那么教育作为社会的一个子系统,它对社会的促进作用也主要表现在教育对社会的各子系统的促进作用。具体地说,教育是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强杠杆、推进我国建设民主政治的进程、对文化具有能动作用、是提高人口质量的关键并且对社会可持续发展有推动作用。这些是教育对社会部分的促进作用,但这些足以体现教育的重要性,因此,我们一定要大力普及教育。 关键字:教育促进社会子系统发展 正文: 社会的和谐发展是经济、政治、教育、人口、文化等各个子系统协调发展的结果,而教育作为社会的有机体的组成部分,它是社会承袭和发展的纽带,是个人社会化的过程,是社会体制的一种综合反应,是社会主体发展自身的基本活动。教育具有它的社会功能,促进社会的发展,具体表现在教育对其它社会子系统的作用,包括经济、政治、文化、人口等。下面我将分六个板块具体阐述教育对社会个子系统的促进作用。 一、教育成为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强杠杆 人常说“贫穷的人(国家)的唯一出路,靠教育。”犹太民族的成功,在于教育,这是铁证;日本经济的迅速发展也是教育促进的作用。 教育发展的基础在于生产力和经济的发展,而教育又将作用于生产力和社会经济,成为推动生产力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强大力量。教育的这种巨大作用是通过两条途径实现的,首先,通过教育,奠定发展社会生产力所需要的人才基础。生产力和经济的发展,需要高素质的劳动者,要求提高全社会成员的思想、智力、体制水平。普及教育(包括初等、中等教育)之所以受到一切发达国家的重视,原因就在于它能带动奠定发展社会生产力所需要的牢固基础。生产力和经济的发展,还需要大量专业人才,这是由专业教育、高等教育提供的。教育在提供专业人才方面所起的作用,可以说是无与伦比的。生产力和经济发展的重大障碍是人才短缺;而这恰恰是教育不发达的结果。愈是经济高度发达的国家,愈清醒地看到人才的意义,因而把教育提高到社会发展的头等地位。“教育先行”成为发达国家竞相采取的决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报告指出:“现在,教育在全世界的发展正倾向先于经济的发展,这正在人类历史上大概还是第一次。”其次,通过教育,科学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加速社会生产力和经济的发展。科学成为生产力要经过几个环节,贯穿这几个环节的中介是教育。通过教育,科学第一步转化为知识形

《百万英镑》的幽默与讽刺——基于人际功能的分析

摘要:运用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基于系统功能语法的三大“元功能”之一的人际功能理论,对马克·吐温的短篇小说《百万英镑》中的两组人物进行人际关系分析,揭示幽默讽刺效果产生的根源和途径,欣赏作者高超的语言艺术,加深对小说主题的理解。 关键词:《百万英镑》;幽默;讽刺;人际功能;人际关系 1.引言 《百万英镑》(The £1,000,000 Bank Note)是美国著名幽默讽刺作家马克·吐温的一部经典短篇小说。曾被改编拍摄成电影,选入我国小学语文及中学英语教科书,是一部享誉海内外的优秀作品。故事讲述了一位诚实而聪明的美国年轻人亨利,由于在海上游玩时迷失方向,不幸沦落到英国伦敦,陷入身无分文的境地,正当他饥饿难耐的时候,两位富人兄弟借给了他一张百万英镑的钞票,并让他一个月后将钞票原样返还,他们想知道这张钞票会给亨利带来怎样的影响。当亨利迫于无奈,向伦敦人出示这张钞票,结账买单时,曾经对这个衣衫褴褛的年轻人冷眼相向的商人们顿时态度大转变,开始争相为亨利提供食物、衣物和住宿,不断地对其阿谀奉承,拉拢讨好。亨利的社会地位急速上升,直至除王室外最高的公爵之上。故事轻松幽默,极具讽刺意味,抨击了资产主义社会中“金钱至上”的观念,及人的虚伪和势利。幽默中夹杂着讽刺,讽刺中带着幽默,体现出作者对文字的高度驾驭能力。 《百万英镑》的幽默与讽刺主要体现在伦敦人得知亨利是富翁前后的态度大反差上。本文以故事中的对话片段为主要素材,综合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的方法,从系统功能语法的人际功能角度,分析伦敦人与亨利对话时所扮演的角色转变,从冷眼相向到阿谀奉承、争相讨好的态度剧变,从而更好地理解作者如何通过高超的语言使用技巧,达到强烈的幽默讽刺的效果。 2.系统功能语法与人际功能 韩礼德认为,语言的性质决定于其所发挥的功能。系统功能语法(Systemic-functional Grammar) 从功能的角度解释语言现象,认为语言具有三大“元功能”,即概念功能(ideational metafunction)、人际功能(interpersonal metafunction)和语篇功能(textual metafunction)。 人际功能即语言用于人际交流,建立、维持和影响人际关系,表达感受及看法的功能。通过语言的交流,体现社会及人际关系。人际功能分析具体可从三个方面进行:语气系统、情态系统及人称与呼语。 2.1 语气系统 语气系统是实现人际功能的主要语法系统。语气系统即说话人选择不同的“语气”,决定自己的交际角色,同时决定听话人的交际角色。韩礼德认为,语言的交际角色最基本的任务是给予(giving)和求取(demanding),其中交际中的交换物有物品和服务(goods & service)以及信息(information)两种。因此,交际角色与交换物构成了四种主要的言语功能:提供物品或服务(offer),索取商品或服务(command),提供信息(statement),及询问信息(question),分别简称为提供、命令、陈述和提问。每一种言语功能都由相应的“语气”体现:陈述语气(declarative)实现“陈述”功能,疑问语气(interrogative) 实现“ 提问” 功能,祈使语气实现“命令”功能,意态疑问语气实现“提供”功能。 韩礼德认为,“语气”可分为三种,即直陈语气(indicative), 感叹语气(exclamative), 及祈使语气(imperative)。其中,直陈语气可细分为陈述语气(declarative),一般疑问语气(yes-no interrogativeor polar interrogative) 及特殊疑问语气(WH-interrogative)(Halliday, 2000:74; 85-87)。在韩礼德的三种“语气”模型(mood types)基础上,埃金斯做出补充,增加了三种“ 语气”:附加疑问语气(tagged interrogative)、省略语气(elliptical clauses)和不完整小句(minor clauses),使语气系统更加完整、详细而实用。埃金斯还解释了不同语气的

浅谈“蝴蝶效应”在网络传播中的应用及其对策

浅谈“蝴蝶效应”在网络传播中的应用及其对策 蝴蝶效应,即上世纪六十年代,“气象学家洛仑兹(E.N.Lorenz)在他的计算机上计算一个热力场中热对流问题的简化模型。”结果发现,初始条件的微小变化使“系统自任意初始状态出发的相轨线成蝴蝶形态,既不重复也无规律。”为了形象地说明这种现象,洛仑兹打了个比方: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一只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可能在两周后引起美国得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这就是广为人知的“蝴蝶效应”比喻。而后它作为混沌理论的一个核心概念被引入经济学,构成了行为金融学的重要分支,并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本文借助混沌理论分析了网络传播中的“蝴蝶效应”,认为网络是一个混沌系统,网络传播是由有序到无序、再到新的有序的循环过程,其结局具有不可预测性,而网络环境恰恰都具备了混沌理论的性质:即有界性、非周期性、非线性、敏感初条件。 一、比比皆是的“蝴蝶效应”事件 “蝴蝶效应”反应在网络传播中通常呈现为公共性群体事件。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成为影响社会的一个重要力量。尤其以微博、SNS网站、BBS论坛等网络新兴媒体的崛起,为新闻媒体提供了一个丰厚的新闻来源集中地。细心观察,我们发现这两年出现的很多公共性事件、贪官落马、揭黑揭丑的新闻爆发地都来源于网络,而这些事件都以非线性地爆炸方式传播开来,有的引来民愤导致群体事件的爆发,有的引来看客们的围观和指点,有的在舆论的压迫中亟需解决。“蝴蝶效应”呈现出它的优势,同时暴露了某些弊端。 1.“虐婴门” 2012年6月,实习护士微博@小考拉avi 发布多张虐待婴儿照片,还称“2B孩纸”“小孩装死”,让脖子脆弱的新生儿处于危险姿势,极易折伤颈椎,甚至窒息。捉弄婴儿,在刚出生没多久的宝宝鼻子上贴猪鼻子。甚至还用手玩新生儿眼睛。为逃避责任已删了微博,但网友保留了截图。而后当事人在微博道歉。据了解,首先曝光它的是一位网名为“若馨守护神”的年轻母亲,自称在一名为“@小考拉avi”的微博上发现了多批含有虐待初生婴儿的自爆博文,言语轻佻,行为恶劣,使身为母亲的自己无法忍受,便“冒着被报复”的可能将之公之于众。而没想到的是,这条微博在短短时间内转发量达上万,引起网络的轩然大波。大多数网友表现得很激进和愤怒,公然指责当事人肖诗雨和浙江中医药大学的行为。而很多极端的网友开始“人肉搜索”,翻出当事人的所有资料和照片,并且放入各大论坛网站,设置头版头条来博取看客和哄客们的围观。一时事件失去控制,当事人和校方也随即发表道歉的声明。 而后,某些网友利用近几年紧张的医患关系现状做文章,通过不断地放大虐婴门事件,招来更多“同伴”,引得大家的同感。这在一定程度上激化社会矛盾,破坏社会的稳定秩序,有可能招致更大的社会动荡行为。 2.“房叔”事件、“表哥”事件 2012年10月8日,天涯社区的一个网帖曝出蔡彬及妻子、儿子名下共有21套房产,消息一出,即引起疯狂转发,网民纷纷要求纪检部门介入调查,各路媒体也跟进追问。事件发生2天后,即2012年10月10日,广州市纪委就迅速反应。当天上午9时许,市纪委即通过官方微博作出回应,“有关部门正在核查”。随后不久,番禺区政府新闻办公室官方微博发布也表示,“已关注到相关内容,目前,已成立了调查组,正在展开调查。”当天晚上,@廉洁广州发布微博称,网帖反映情况基本属实。10月11日,番禺区委已决定对其停职,并作进一步调查。2012年10月22日,蔡彬因涉嫌受贿被宣布“双规”。@廉洁广州也同时发布了这一最新消息。 又比如,因在特大交通事故中走红的的“微笑局长”杨达才,被网民人肉搜索出在五个不同的场合,杨达才佩戴了五款不同的名牌手表。随后,杨达才年公开称自己收入17、8万元,这些表都是自己合法收入买的,不过网友并不买账,又有人称杨达才有11块表,眼镜和腰带都是名牌,随后网友要求公开杨达才的工资收入。评论称,“表哥”一事经公共关

电视剧的社会功能

电视剧作为一种大众传播媒介,它的画面和声音传播形态使它比其他艺术更容易被社会群体接受。它自身的特征使它兼有娱乐和审美的多种功能,体现出了广泛意义的文化形态,其中就包括大量的商业文化。这并不就是说电视剧是一种“泛娱乐化”的文化,相反的,这正解释了电视剧能被广泛认同的奥妙,它即体现了各种文化融合的魅力,也体现出了它所承担的社会功能。 首先,电视剧揭露一定的社会现实,因为人为主观原因也会掩盖一些现实,所以这只是相对而言的。它们都反映一定时期的社会面貌,社会现象,或是一定时期人们的心理需求和价值取向。例如《渴望》、《蜗居》等都是反映了一定历史时期的社会生活和人们对生活的态度。而且这两部电视剧在表现内容上时间跨度比较大,因此在这两部电视剧中所反映的社会面貌前后发生了变化。 其次,利于了解历史,不过有时候也缺乏准确性,这就需要你有一个辨证与理性的史观。无论是历史人物题材如《司马迁》《林则徐》《孔子》《詹天佑》《杨家将》等传纪性的电视剧,或者是历史事件题材如《北洋水师》《太平天国》等文献性的电视剧,它们都以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表达爱国主义精神为基本视角,但这都只是代表正义方的观点,因此在接受电视剧内容的同时,也要进行辩证的思考与分析。 第三,还利于了解不同地域的文化。电视剧中所展示的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文化,在我们欣赏电视剧的同时,或多或少的能带给我们一些启迪。 应该说,电视剧的功能和价值是多元的,有政治的、审美的、娱乐的、宣泄的、心理补偿的等等方面的作用,但最重要的是去提升人的精神素养和精神境界,促进人的理想完善和道德完善,净化的灵魂。而要实践电视剧的这些使命,关键之一就是要坚持在创作中注入鲜明、正确的价值主张。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压力的增大,电视剧作为一种电视体裁越来越受到大众的喜爱。虽然当下的某些电视剧创作为利益驱动,主动迎合商品化消费趣味,暴露出一些问题,比如历史题材电视剧中的历史虚无主义价值观,电视剧创作中的欲望张扬与价值迷失。但我们依然不能否定电视剧带给我们的那些积极影响。

第二讲 教育社会功能

第二讲教育的社会功能 第一节教育社会功能的三种理论 对教育的社会功能进行专门与系统的研究,始自近代,二战后得到广泛发展。就发展逻辑来看,教育的社会功能理论已见有三种:“唯正向功能论”、“有条件的正向功能论”及“负向功能论”。 一、“唯正向功能论” “唯正向功能论”是对只阐明教育对社会的“正面”影响,而不涉及其“负面”影响的种种观点和理论的统称,它拓基于迪尔凯姆(Durkheim,E.),定型于帕森斯(Parsons,T.)。 (一) 迪尔凯姆的“功能·目的一体观” 迪尔凯姆曾给教育下过这样一个定义,即:“教育是年长的几代人对社会生活方面尚未成熟的几代人所施加的影响。其目的在于使儿童的身体、智力和道德状况都得到某些激励与发展,以适应整个社会在总体上对儿童的要求,并适应儿童将来所处的特定环境的要求。” 迪尔凯姆由此定义推论出“教育的社会性”,即“教育在于使年轻一代系统地社会化”。这里所说的“社会化”是指形成“社会我”。 在迪尔凯姆看来,每个人身上都存有双重人格,其中一种人格仅由与个体自身及个人生活中的事件有关的整个精神状态所组成,称为“个体我”;另一种人格则是包括个体在内的社群的思想、情感和习惯的体系,这些体系之总和便是“社会我”。迪尔凯姆认为“塑造社会我,这就是教育的目的。” 不言而喻,“教育目的”与“教育功能”并非同义概念。但在迪尔凯姆那里,这两个概念的内涵并无实质性区别。迪尔凯姆明言:教育的功能在于使儿童产生—— 1、他所属的社会。认为其每个成员不应该不具备的某些身心状况。 2、他所属的特定社群(社会等级、社会阶级、家庭、职业)。认为其全体成员必须具备的某些身心状况。此处所谓“身心状况”自然包括上述“社会我”。 这样,我们无论是在实际内涵上,还是表述形式上,都很难分辨出迪尔凯姆使用的教育功能与教育目的这两个概念究竟有何区别,而这两个概念一旦被混为一谈,结果只能是教育功能的概念名存实亡,因为此时所谓教育功能只不过是教育目的的推演而已。 由此我们也可看出,在迪尔凯姆的教育功能论中,“教育”与“功能”均带有理想化特征。其所谓“教育”并非指具体的、实际运作中的教育,而是指从统治阶层要求来看“应当”实施的教育;其所谓“功能”也并非指具体的教育所实际产生的“作用”,而是指从教育目的来衡量“应当”具有的“作用”。概言之,其所谓“教育的功能”的确切涵义可谓之“应当实施的教育履行的应当履行的功能。”但在现实世界中,这种与社会完全和谐的“理想的教育”显然无处可寻。 不过,总的来说,在迪尔凯姆那里,唯正向功能论还只是一种并未明言的理论倾向。二次大战后,这种理论倾向便逐渐发展成为系统的理论学说,其头号权威是帕森斯。 (二) 帕森斯的“功能·期待一体观” 帕森斯对“唯正向功能论”的最大贡献在于他为功能主义社会学(从而也就为功能主义教育社会学)提供了以AGIL图式(如右图)为代表的一系列理论分析手段性功能目的性功能 框架。按此图式,任何社会系统都履行着由对外、对内功 能与手段性、目的性功能这两组范畴组合而成的四种基本对外功能功能,即适应、目标完成、统合及模式维持,这四种功能 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对本系统及其隶属于其中的大系统对内功能的生存与发展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帕森斯的这一图式为A 适应 G 目标完成I 模式维持 L 统合

现代社会互联网信息传播的利与弊

现代社会互联网信息传播的利与弊 互联网新媒体作为一种新兴的传播媒介形式,具有其它传播媒介无法比拟的优势。网络信息传播实现了数字化信息传递、交流、共享,使人类能够在信息的共享和交流中创造新价值,使人类由个体创新时代进入到群体创新的网络知识经济时代,将现实社会的人们联系在一起,并形成一种新型互动关系,由此构成了一个与现实社会相对应的网络社会,网络社会与现实社会彼此互补、完善推动人类社会不断发展。然而这种新型的信息传播方式也有它不可忽视的弊端。 互联网信息传播的优势 第一,网络媒体具有很好的开放性以及很高的信息共享度。它面对的是一个信息的海洋,普通的网络使用者都可以为互联网络提供信息,它承载信息的扩充性是无限的。网络媒体可以依靠这些宝贵的资源,这种信息共享无疑大大丰富了网络媒体的信息量,信息的深度和广度上都大大增强。这是传统媒体无法做到的,随着网络媒体专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这种优势体现得也就越明显。 第二,网络媒体具有便捷检索性和互动性。人们在浏览互联网查阅信息时,最直接的好处就是根据自己的需要去主动的查找信息资料,各取所需。有了互联网,受众成为信息传播的主导者,甚至还可以借助电子邮件、BBS等信息交互工具,发表自己的看法,回馈给传播者,这是网络媒体最突出的优势所在。 第三,互联网打破地域的界限,具有极为广泛的传播面。“网上无国界”,与互联网连接的主机都是平等的,无论你来自哪个国家,只要你知道IP地址或域名,都可以访问任何与互联网相连的计算机,尽管它在地球的另一半。网络媒体这种跨地域性是其他媒体无法比拟的优势。 第四,网络媒体还具有的极强的时效性。由于网页制作的过程相比与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大为简化,既不像电视要经过编辑播出(直播节目除外)也不像报纸需要排版印刷,只需更新网页内容即可。而且网页内容一更新,网页的访问者立即可以看到,这中间几乎没有时间差。因此,很多大的新闻事件,反应最快的常常是网络媒体。 第五,网络媒体是多种信息形式融合在一起的综合信息传播方式。依靠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可以将文字、图片、声音、影像视频数据等多种信息形式呈现给大众成为可能,可以大大节省网络用户下载时间,而且使得网络媒体互动、实时、整合的特征真正在音频、视频文件的使用中得到体现。 第六,网络媒体的信息发布过程简易,运营成本低廉。传播者在互联网络上发布消息,只需要在与网络与相应的计算机。相比于其他的传统媒体来说,传播者传播信息的过程大大简化。这个过程只需要少数的策划编辑人员及网页制作人

浅析网络传播中的伦理问题

浅析网络传播中的伦理问题 摘要:随着网络技术的持续发展,网络为人们提供了自由表达的空间和彰显个性的平台,随之而产生的网络传播行为也对传统的社会价值规范和道德秩序造成了强烈的冲击。在网络传播过程中,现实的世界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现实的道德体系面临严峻的挑战,网络世界似乎变成了人们为所欲为的地方。因此,面对迅速普及而又相对失去规范的网络传播,针对网络传播中出现的各种各样的道德问题,进行网络传播伦理研究,加强网络道德建设已刻不容缓。 关键词:网络传播;社会伦理;伦理问题; 互联网作为当今世界上最广泛的传播载体和传播工具,给人们提供了更广阔的虚拟空间。在网络世界里,人们可以暂时的摆脱现实中的束缚,在虚拟的世界里享受到更多的自由。随着网络的普及和发展,网络传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网络传播不但改变了人们的交往方式,而且改变了人们的思想和认识。 一,网络传播概述 1.网络传播概念 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互联网逐渐延伸到乡镇、农村等各个角落,日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信息来源和传播工具。网络传播是以电子计算机为媒介,以网络空间为平台的信息交流活动。网络传播是伴随着网络技术而出现的一种传播方式,是信息革命的产物,是一种新型的传播方式,也是传播学中的一个新的名词。凡是有条件使用计算机上网的任何人都可以利用网络,并通过浏览和使用网上的信息资源的方式进行网络传播。网络传播中,其传播方式不受国家、地区、单位或团体之间的限制,各种各样的信息可以通过互联网高速传播,无数人可以用相对低于纸质媒体的费用分享网络传播中的无数信息资源。可见,网络传播具有“内容丰富、不受空间限制、传播速度快捷、互动性强等特点”。1 2.网络传播对社会伦理的影响 依靠高科技支撑起来的网络传播,对社会伦理的影响是深远的,也是复杂的。这是因为工具和技术的进步,必然改变人类的活动方式,并引起人们在思想观念、价值、情感等方面的变化。因此网络传播对社会伦理的影响具有双重性。 2.1网络传播对社会伦理的积极影响 首先,网络传播拓宽了人们的道德活动范围,开辟了新的道德领域。网络传播是随着现代大众传播技术的发展而建立起来的,它使人类传播活动的手段和方式都发生改变,导致一种全新的传播活动形式的产生和发展,与之相伴随的必然 1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1302

浅谈书法的社会功能

刍议书法的社会功能 陈思文 (经济与管理学院,学号:102263009022) 摘要:书法是塑造汉字艺术形象,展现书家审美意识的一种纯艺术形式,也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书法经过了几千年的发展,到21世纪已经很难用传统意义上的书法概念来定义,这主要是在书法的社会功能方面发生了某些变化。书法具有诸多功能,本文主要讨论书法的实用性、提升精神境界、传承文化、艺术审美的社会功能。 关键词:书法社会功能 一.书法的实用性功能 书法具有实用性的功能,主要是指在传播信息等方面的功能,这在中国古代社会尤为明显。古代毛笔是主要的书写工具,不论是文人武将,还是市井小人,都以毛笔书写为主。在印刷术发明之前,书籍的抄写等无不是通过毛笔来完成的,这是信息保存和传播最实用的方式。我们所说的古代书法的实用性,主要是就其功能和价值属性而言的。古代书法更多的是作为书家个人实现其政治仕途的文本工具。如在唐代科举考试中,没有一手好的毛笔字很难获得考官的青睐,为此很多文人为了仕途也是下了苦心去练一手好字,传说董其昌就是因为字丑而在考试上碰壁而下了决心练字,而这最终成就了一位伟大的书法家。

况且古代书法的形式也大多是手稿、笔记、书信、手札、公函等较为个人化和实用性的东西,注重的是其传达交流属性和社会实用属性。那么书法在进入21世纪受到“键盘时代”的冲击,是不是还具有实用功能?只能说,书法的实用功能被大大减弱,书法的实用性所体现在装饰,赠与等方面,它更多的被定义为一种技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二.书法表达人性精神 书法的本质是通过书写来表达人们内心的意志和情感。汉代杨雄在《法言﹒问神》中指出:“书,心画也。”[1],把书写和人内心的主观世界联系起来。孙过庭说“达其性情,形其哀乐”[2],张怀瓘说“寄以骋纵横之志,或托以散郁结之怀”,他们表达的是一种在创作过程中的情感表达。闻名天下的三大行书无不是在特定的环境下表达了特定的情感。《兰亭序》在一片春光中表达了对时光易逝,宇宙变幻,生老病死的感慨;《祭侄文稿》表达了胸中的悲愤之情;《寒食帖》则是苏轼在被贬黄州后惆怅孤独的心情。 现在有一种观点,认为书法不过是退休人员的一种消遣方式。我不同意这样的观点,这无疑极大的贬低了书法的作用。不过也一定程度上说明了书法可以寄托人的情感,喜欢书法的人从书法中找到了乐趣,把自己的情感寄予于笔墨之中,何不乐也? 三.书法具有传承文化的功能 沈鹏有一种观点:书法是中国文化核心的核心。抛弃个人主

教育的社会功能13780

教育的社会功能 教育不是一种自在的自然存在,而是为培养人而人为构建的社会活动系统,教育因满足人与社会的需要而产生,也随着人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而发展。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同时,教育也是社会大系统中一个重要的子系统。 教育与社会的关系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一方面,教育被社会发展所制约。主要表现在:教育制度、教育目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以及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无一不受到一定社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经济政治制度与科学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另一方面,教育业能动地反作用于社会。教育作为社会的一个系统,它首先承担育人的功能,并通过育人功能进而实现其社会功能,影响和保障社会的延续与发展。 教育的社会功能,说的就是教育在社会发展、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其主要的社会功能就是推动社会变迁与促进社会流动,实质是通过教育培养的人在社会实践中发挥的作用。 那么,教育的社会功能具体有哪些呢?从社会有机体构成要素的角度来谈教育的社会功能,也是几个主要的教育社会功能,即教育的经济功能、教育的政治功能、教育的文化功能、教育的生态功能。从教育推动社会变迁与促进社会流动的方面看,教育的社会功能也可分为两大部分,即,教育的社会变迁功能和教育的社会流动功能。其中,教育的社会变迁功能包括教育的经济功能、教育的政治功能、教育的文化功能、教育的生态功能。

一、教育的社会变迁功能 教育的社会变迁功能是指教育通过开发人的潜能、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的社会化,引导人的社会实践,不仅使人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而且能够推动社会的改革与发展。教育的社会变迁功能表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主要表现在,经济,政治,文化和生态领域。 (一)教育的经济功能 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它可以促进生产结构和经济结构的改变;可以帮助劳动者形成适应现代经济发展的观点、态度、行业习惯。教育通过选择、传承与发展生产经验、科学技术与经济管理知识,培养能够参与各种经济活动的劳动者和专门人才,使社会生产力和经济得到发展。 1、教育是使可能的劳动力转变为现实的劳动力的基本途径 劳动力是生产力中能动的要素,马克思指出:“我们把劳动力或劳动能力,理解为人的身体即活的人体中存在的、每当人生产某种使用价值时就运用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这种表现为能够生产某种使用价值的体力和智力总和的生产力,并非个体自然生长的结果,个体的生命的成长只构成了可能的劳动力,一个人只有经过教育和训练,掌握一定生产部门的劳动知识、技能和技巧,并参与生产某种使用价值,创造一定财富,他才能成为现实的生产力。由此可见,劳动力的培养或生产必须依靠教育。只有经过教育和训练,才能把我们构成的可能的劳动力,分流培养成为适合社会生产各部门的现实的合格的各种劳

从人际功能角度分析政治演讲

从人际功能角度分析政治演讲 摘要:本文以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法的元功能为理论基础,重点从人际功能角度分析宋美龄1943年在美国国会的演讲,了解政治演讲的语言特点,帮助听众及读者更深入的理解政治演讲的内涵,同时也能够给更多演讲者在语言组织和语言表达方面更中肯的建议,提高演讲水平。 关键词:系统功能语法;元功能;人际功能理论;政治演讲 一、引言 语言作为人们日常交流沟通必不可少的一种方式,扮演着非常重要的社会意义。不同的语言形式担当着不同的社会作用,或像广告用语宣传产品、吸引顾客,或像相声小品抖搂包袱、传送欢乐,而演讲作为一种更高层次的艺术,政治演讲一般用于宣传政党思想政策、说服听众信服并使其获得广泛传播,在获得选民支持、提高影响力、赢得战争盟友等方面可谓是一种威力十足的隐形武器。 1943年2月18日宋美龄在美国国会发表的演说,感情充沛,慷慨激昂,给美国政府和人民介绍了中国人民在抗战中不畏强权、勇于反抗侵略者的英勇表现,赢得了多次雷鸣般的掌声。在随后的几个月里,宋美龄遍访多个州举行演讲,由此美

国民众深入了解了远在东方的中国战场的战况,也更加关心支持中国的抗战进程。在促成美国给予援助的众多因素中,宋美龄作为一名出色的外交家和演说家功不可没。 本文以宋美龄在美国国会的即兴演讲为例,从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法的人际功能方面进行分析,从而得出政治演讲是如何运用人际功能从而达到演讲者的政治目的。 二、韩礼德系统功能语法的元功能理论 英国语言学家韩礼德在研究语言的功能时提出,由于儿童时期的特殊性,语言的功能达到七种,到了成年时期功能范围缩减到三种含义丰富且更加抽象的功能,即韩礼德的元功能(mate-functional),包括概念功能(ideational)、人际功能(interpersonal)、语篇功能(textual)。 概念功能指的是谈话的内容,即人的主观经验和客观经验。人际功能是用语言表达社会关系和私人关系的功能,即讲话人进入语言情境的形式。语篇功能是指如何使语言的组成部分互相关联。(刘润清,2002)由于政治演讲主要宣传思想观点,其重点突出的是语言的人际功能。 三、人际功能理论简介及案例分析 人际功能是通常是通过语言来表达说话者的身份地位、态度观点从而来影响听众的行为,韩礼德认为交际功能体现在语气和情态上。通过使用不同的语气来表达说话人为自己选择的角色以及对某一事物的看法和对听话者所持的不同态

论新兴网络传播媒介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论新兴网络传播媒介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论新兴网络传播媒介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自从人类的诞生,新闻传播便随之而来。从开始时的人内传播,人际传播,迈步扩展,后期便有了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及日益重要的大众传播。 传播无时不有,无处不在,传播通过的媒介手段便也日新月异,方式也层出不穷。理论家麦克卢汉指出:媒介即万物,万物皆媒介,而所有媒介都能与人体发生某种联系,如石斧是手的延伸,车轮是脚的延伸,书籍是眼的延伸,广播是耳的延伸,衣服是皮肤的延伸新闻传播简而言之,就是新闻传播者对新闻信息源加以采集,通过新闻传播媒介传给新闻收受者的过程。若这里的传播者是点,而收受者作为面,则该类传播称为大众传媒。 早期的大众传播媒介即为报纸,油墨印于纸上,新闻事件浮之于上,使大众逐渐对于新闻有所认识。后期,广播事业的诞生,使人可以快速身临其境的体验新闻。电视的出现结束了听而不视的瞎子新闻。使人可以更加直观的了解新闻动态,纸张,书本,无线电广播,电视信号,这是狭义上的媒介。进而,推而广之,凡是能使人与人、人与事物或事物与事物之间产生联系或发生关系的物质都是广义的媒介。 从古至今传播媒介经历了六个阶段,即原始传播、口语传播、书写传播、印刷传播、电子传播、互动传播。毋庸置疑,新兴的互动传播方式正在成为时代传播的主旋律。网络媒介作为这种新兴传播媒介的代

表,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所处的地位日益提升。 一、网络的起源 网络又称互联网、因特网,英文为 Internet ,它的前身是20世纪60年代美国军方的阿帕网(ARPANET),本是为对付核打击而开发的分散控制式通讯系统。70年代基于信息包交换技术的通讯协议(TCP/IP)研究成功,80年代以此为基础建立了互联网并转向民用,从此开辟了人类信息通讯的新纪元。90年代多媒体和超文本界面的万维网(Web)兴起,使互联网真正进入了寻常百姓家。 二、新兴网络传播媒介的特点 1.集成性。目前的网络集成了电视、广播、报纸的各种功能。其功能的强大超越了之前的任意媒介。 2.普及性。随着中国互联网事业的飞速发展,互联网再也不为人所陌生,而正像电视机的普及一样,快步走入了广大民众的家庭。新闻广播信号要有其一定的接收装置,而电视的不可伴随性,广播的不可见,报纸体积的巨大等种种弊端日益显著。而目前民众人手一台的手机都可以随时随地地连入互联网,获取最新的信息。笔者认为中国正努力改造的3G项目将为互联网新闻事业的起飞加上强劲的助推器。手机报、手机网、手机新闻也将在未来的新闻传播事业中占据不可撼动的地位。 3.互动性。受者与传者之间的交流叫做新闻传播的反馈。类似收视率这一类的指标无疑对新闻事业朝何方向发展指明了方向。获得受众的一点建议可能使栏目蒸蒸日上,反之,缺少这一点也可能会使栏目昙

浅析网络传播媒介在网络文学传播的作用

浅析网络传播媒介在网络文学传播中的作用 引言: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互联网渐渐地走进人们的生活。网络高速、便捷等特征,大大拓展了人们的视野,丰富了人们日常生活。网络代表着文明的进步,网络的迅速发展促使了文学作品传播方式的更新换代,网络传播媒介替代了纸质印刷方式,使得网络文化以一种即真实又虚幻的姿态出现在大众的视野里。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网络传播媒介的兴起,一方面带来了“足不出户亦知天下事”的便捷;另一方面,作为网络文学的载体,网络传播媒介固有的漏洞和不足将对网络文化的传播造成一定的负面效应。当网络传播媒介的利弊问题处在舆论的风口浪尖之上时,作为网络衍生品的网络文化也日益受到各界的重视。 摘要: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网络在社会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随着物质生活的巨大繁荣,人们在精神层面的追求也越高。网络文学作为一种新兴的文学表现方式,自出现以来,既享有赞美之声,也不乏贬斥之语。众所周知,网络文学是以网络传播媒介为载体的,其兴衰荣辱都与网络传播媒介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然而,网络传播媒介在赋予网络文学市场准入与传播自由的同时,却忽略了网络文学在发展过程中的自律问题。当前中国网络传播媒介已然笼罩着一种“媚俗严重、跟风剧烈、炒作成风、竞争无序、政策博弈”的焦虑感。[1] [1]邱戈.媒介身份论.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年1月,191页

在深刻总结当前网络文学的传播特征等问题的基础上,本文将从正反两个方面来论证网络传播媒介在网络文学发展过程中的角色问题。关键字:网络文学、网络传媒 一、网络文学与网络传播媒介的定义 (一)网络文学 所谓的网络文学,就是以网络为载体而发表的文学作品的总称,其本身并没有一个明确的界限。网络文学是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而产生的,网络的开放性、自由性、平等性特征,为每一个“作家”提供了无限的空间和可能性,催发了网络文学的迅速生长。它不仅塑造了自己的文学英雄,而且建立了自己如江湖语言一样的文学语言。[2] (二)网络传播媒介 网络传播媒介是指以网络为载体,通过文本、图片、音频、视频等形式进行公共行为的一种信息交流渠道,是一门平行于传统媒体,融网站设计、网络推广、网络营销于一体的新型传播方式。 二、网络文学的传播特征 网络文学绕过了实体出版和发表的前期审核程序,为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文化诉求的文学爱好者提供了方便快捷的平台。尽管文学信息的传播方式仍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但是,网络传播媒介已然凭借其传播速度快、范围广、效果好等优势占据了大量的文学市场份额。网络文学在传播过程中,呈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一)网络文学传播主体的广泛性 剔除了现实社会中的编制和审核机制,网络文学传播主体资格便摆脱了严格审核的束缚,为广大文学爱好者提供了一种集自由、平等、开放等诸多优势于一身的广阔创作平台。在这种环境中,文学爱好者无论是在精神世界,还是在审美观念上都得以最大限度地接近文学崇尚美好、追求自由的本性;无论是在创作理念的形成、创作素材的收集以及体裁的确定 [2]孟繁华.传媒与文化领导权———当代中国的文化生产与文化认同.山东教育出版社.2003年12月,233页

从人际功能的视角分析小说人物性格特征_以_简_爱_为例

第26卷第5期2008年9月泉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 Jo urnal o f Quanzhou Nor mal U niversity (Social Science)Vol.26 No.5Sep.2008 从人际功能的视角分析小说人物性格特征 以 简 爱 为例 隋 晓 蕾 (泉州师范学院应用科技学院,福建泉州 362000) 摘 要:人际功能是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元功能之一,它在文体学研究中的地位越来越显著。以 简 爱 为例,运用人际功能理论尝试着分析小说文本中的人物性格特征,通过对语气、情态及评价三个方面的分析,得出第一人称、隐喻式及评价手段能从不同的侧面反映小说人物的思想感情的结论。 关键词:人际功能;语气;情态;评价;小说;人物性格特征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224(2008)05-0087 04 收稿日期:2008-02-27 作者简介:隋晓蕾(1972- ),女,黑龙江依安人,讲师,硕士,从事功能语言学、话语分析研究。 在韩礼德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的框架下,很多学者运用人际功能来分析各种文本。施光和辛斌尝试运用功能语言学中有关情态的理论来分析美国宪法,并指出了情态系统在美国宪法中运用的规律[1]。李诗芳以中文判决书为文本,探讨了人际功能在判决书中所体现的特点与语言表现形式以及它所揭示的人际意义[2] 。本文试以 简 爱 为例,从语气、情态及评价三个方面分析人际功能对于揭示小说中人物性格特征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人际功能概述 人际功能是系统功能语法中重要的元功能之一。系统功能语言学包括系统语法和功能语法。系统语法指语言作为系统的内部底层关系,它是与意义相关联的系统网络(system w ork),又称 意义潜势 (meaning potential)。这个系统由可供人们不断选择的若干子系统组成。功能语法在于说明语言是人类进行社会交往的工具。韩礼德认为语言的性质决定了人们对语言的要求,也就是语言所必须完成的功能。他将语言的这些功能概括为 元功能 (m etafunction)。这是种种语言 所固有的,是语言的普遍特征 [3]11 。韩礼德所说的 元功能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经验(ideational)元功能、人际(inter perso nal )元功能和语篇(textual)元功能。而人际功能在人类的交际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系统功能语法认为语言的人际功能是讲话者作为干预者(as intruder)的 意义潜势 ,是语言的参与功能。人们在交际的过程中有各种各样的目的,但是最基本的是给予(giving)和需求(deman ding)。交际过程中所交换的可以是货物和服务(goo ds &serv ices),也可以是信息(inform a tion)[4]39,[5]68。这样就形成了四种基本的交际角色:给予信息,需求信息,给予货物和服务,需求货物和服务。交际角色和交换物品组成四种最重要的言语功能:提供、声明、命令、问题[4]40,[5]69(见表1)。 表1 言语功能

媒体传播学网络传播社会影响考点练习(2016-10-21)

单项选择题 1、在现代都市社会中,意见领袖以(D) A综合型只是为主 B某一集团为主 C知识分子为主 D单一型为主 2、信息社会又称(C)? A工业社会 B知识密集型产业 C后工业社会 D劳动密集型产业 3、首届信息社会世界首脑会议于2003年12月10日在(B)举行。 A、万隆 B、日内瓦 C、上海 D、卢森堡 4、下列哪个不是传播者的责任(D) A国际性责任 B法规性责任 C契约性责任 D娱乐性责任 5、从参与者的角色来说,网络传播不同于大众传播的是(B) A.参与者即传播者 B.信息传播者和信息接受者的角色可不断进行互换 C.网络用户都以充当信息传播者为目标 D.网络用户都是信息观察者 6、语言的抽象程度有高低之分,抽象的程度越高,它与具体实际的依存关系就越(A)?A间接 B直接 C有关联 D无关联 7、大众传播具有一种为公众设置的(a)功能,影响着人们对周围世界的“大事”及其重要性的判断。 A.议事日程 B.公共意见 C.议程认知 D.公共议题

8、5W模式属于下面哪种传播模式(A) A、单向传播模式 B、双向传播模式 C、互动传播模式 D、循环模式 9、传播学的赢效因素不包括(C)? A、权威性 B、可信性 C、知识性 D、熟知度 10、哪一个不属于阿特休尔的媒介三种体系?(B) A、西方媒介体系 B、北方媒介体系 C、东方媒介体系 D、南方媒介体系 11、无限性、()、差异性、相关性、影响性是()的特征B A.开放性大众传播 B.开放性传播环境 C.直接性大众传播 D.相似性传播环境 12、以下哪种受众心理效应具有“扫帚星作用”?(B) A.“名片”效应 B.晕轮效应 C.投射效应 D.微信效应 13、关于大众传播与信息社会中的阶层分化的理论是(D) A议程设置功能理论 B沉默的螺旋理论 C培养分析理论 D知识沟理论 14、在传播学研究中,问卷制作的原则之一是将调查对象容易拒绝回答的问题,尽可能设在(b)位置。 A.前面 B.后面 C.居中 D.指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