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轮机轴承安装

汽轮机轴承安装
汽轮机轴承安装

基础、台板、轴承座安装

一、基础复查

1.外观检查

2.各层标高复测:误差围0--10mm

3.地脚螺栓孔垂直度检查:偏差小于10mm,或者孔径的1/10.

4.基础纵横中心线检查

5.预埋件检查

6.沉降点观测

1)主机设备安装前和就位后

2)汽轮发电机全部设备就位后

3)整套启动前

4)168h试运后

二、垫铁安装

1.垫铁加工:

垫铁一般分为平垫铁及斜垫铁。斜垫铁比平垫铁单边大10-20mm。平垫铁粗糙度为6.3,斜垫铁粗糙度为12.5,厚度为20-50mm,斜度为1:10-1:20,

2.地脚螺栓安装

安装前清除地脚螺栓的锈迹,油污

直穿式地脚螺栓在安装上垫板后在加上螺母,垫板要与基础贴实紧密。设备找正后,将螺母与地脚螺栓点焊。

三、台板与轴承座检修

1)台板检修

低压缸热膨胀量小,所以在低压缸四周台板与隔脚处研刮至0.05mm间隙,接触面积达到75%.轴承座相对位移较大,故而研刮间隙0.03mm,接触面积75%。2)轴承座检查

1.轴承座水平结合面和法兰结合面研刮

2.轴承座部清理

3.轴承座渗油试验

3)台板与轴承座安装

1.台板与轴承座组合就位

①修刮滑销间隙,为了保证滑销间隙,贴死滑销间隙一边,修刮另一边,轴承座滑销间隙应留在同一边,防止卡涩。

②台板与轴承座应保留相对位置,满足滑动。

③轴承座与台板位置固定后即可紧固。其中,若两侧为压销连接,则在台板与压销之间加入石棉纸垫,再进行紧固。若为螺栓连接,则直接连接即可。

④落地式轴承直接找中心,调标高,调扬度即可。

2.轴承座找正

轴承座找中心是根据油挡洼窝来调整横向中心线,根据基础中心线来调节纵向中

心线

钢丝使用直径为0.4-0.5mm的,两端悬挂重块,重量为钢丝拉断重量的2/3. 找中心:a=b=c

找中心数值为:a=b=c+f x

3.轴承座定位和找平

轴承座横向水平只差。不超过每米0.01mm。纵向根据转子扬度进行计算。在转子中心调整好后,紧固轴承座。

四、轴承的检修及安装

轴承分为支撑轴承与推力轴承,两者工艺不同

1.支撑轴承

工作原理;随着转子高速转动,轴瓦右侧油隙不断进油,导致右侧楔形油隙减小,压力升高,在转子底部逐渐形成油膜,将转子逐渐托起。为了形成油膜,轴瓦和转子轴颈表面粗糙度为0.20.

2.支撑轴承分类

3.轴承座的检修

如果轴瓦底部为承重部分,轴瓦研刮合格后,考虑到底部垫块受力均匀,则需从底部抽走0.03mm垫片。

4.轴瓦油隙及其垫块的调整

A.支撑轴承

1.用保险丝测量轴瓦与轴颈顶部间隙。

2.侧间隙用塞尺测量

3.转子找中心时,需要调整轴瓦垫块垫片厚度时,则

4.下瓦油挡间隙的测量与调整应在转子放入下瓦,并将上下瓦组装后进行。下油挡间隙应小一点。

B.推力轴承检修与安装

1.推力轴承的工作面和非工作面均有扇形瓦块,用来支撑转子的轴向推力。每个瓦块用销钉松松套在推力轴承壳体的安装环上,使瓦块略有松动。转子静止时,推力瓦块与转子保持平行,当转子升速至额定转速的工程中,瓦块以销钉为固定点转动,随着间隙减小,瓦块出口侧油压升高,形成油膜。

2.推力间隙测量

转子推向工作面,非工作面各一次。百分表差值即为推力间隙。

调心滚子轴承的安装方法

调心滚子轴承安装最后应进行游隙的调整。游隙值应根据不同的使用工况和配合的过盈量大小而具体确定。必要时,应进行试验确定。轴承和水泵轴连轴承在出厂时已调整好游隙,安装时不必再调整。 调心滚子轴承的安装必须在干燥、清洁的环境条件下进行。安装前应仔细检查轴和外壳的配合表面、凸肩的端面、沟槽和连接表面的加工质量。所有配合连接表面必须仔细清洗并除去毛刺,铸件未加工表面必须除净型砂。 调心滚子轴承安装前应先用汽油或煤油清洗干净,干燥后使用,并保证良好润滑,轴承一般采用脂润滑,也可采用油润滑。采用脂润滑时,应选用无杂质、抗氧化、防锈、极压等性能优越的润滑脂。润滑脂填充量为轴承及轴承箱容积的30%-60%,不宜过多。带密封结构的双列圆锥滚子轴承和水泵轴连轴承已填充好润滑脂,用户可直接使用,不可再进行清洗。调心滚子轴承安装时,必须在套圈端面的圆周上施加均等的压力,将套圈压入,不得用鎯头等工具直接敲击轴承端面,以免损伤轴承。在过盈量较小的情况下,可在常温下用套筒压住轴承套圈端面,用鎯头敲打套筒,通过套筒将套圈均衡地压入。如果大批量安装时,可采用液压机。压入时,应保证外圈端面与外壳台肩端面,内圈端面与轴台肩端面压紧,不允许有间隙。 当过盈量较大时,可采用油浴加热或感应器加热轴承方法来安装,加热温度范围为80℃-100℃,最高不能超过120℃。同时,应用螺母或其它适当的方法紧固轴承,以防止轴承冷却后宽度方向收缩而使套圈与轴肩之间产生间隙。 调心滚子轴承安装后应进行旋转试验,首先用于旋转轴或轴承箱,若无异常,便以动力进行无负荷、低速运转,然后视运转情况逐步提高旋转速度及负荷,并检测噪音、振动及温升,

推力轴承安装

推力球轴承采用高速运转时可承受推力载荷的设计,由带有球滚动的滚道沟的垫圈状套圈构成,这种轴承可承受轴向载荷,但不能承受径向载荷。 推力球轴承由一列钢球(带保持架)、一个轴圈(与轴紧配合)和一个座圈(与轴有间隙而与轴承座孔紧配合)组成,钢球在轴圈和座圈之间旋转。只能承受一个方向的轴向载荷,不能承受径向载荷。由于轴向载荷是均匀地分布在每个钢球上,故载荷能力较大;但工作时,温升较大,允许极限转速较低。 推力球轴承不能限制轴或外壳的径向移动,但可限制轴和外壳一个方向的轴向移动,因此,此类轴承通常与深沟球轴承联合使用。安装时,轴和外壳孔的轴线必须保持同心,否则将由于应力集中引起轴承过早损坏。为了消除这一不良现象,可在座圈外径和外壳孔之间留0.5~1mm的径向间隙。轴中心线与外壳支承面应保证垂直,不允许轴发生倾斜和挠曲,否则也会由于载荷分布不均匀引起轴承过早损坏。为消除轴承轴线的倾斜,可在座圈的支承表面上垫以弹性材料,如耐油橡皮、皮革等,或采用带球面座的推力球轴承。 推力球轴承由座圈、轴圈和钢球保持架组件三部分构成。与轴配合的称轴圈,与外壳配合的称座圈。种类接受力情况分单向推力球轴承和双向推力球

轴承。单向推力球轴承,可承受单向轴向负荷。双向推力球轴承,可承受双向轴向负荷。双向推力球轴承,其中圈与轴配合。座圈的安装面呈球面的轴承,具有调心性能,可以减少安装误差的影响。推力球轴承不能承受径向负荷,极限转速较低。用途只适用于承受一面轴向负荷、转速较低的机件上,例如起重机吊钩、立时如何鉴定编辑本段正常状态时,两滚道应无剥落伤和严重磨损,滚珠应无破碎和麻点;保持架应无变形,不与两个滚道垫圈相碰,并将滚珠牢固地收拢在一起。如何安装推力轴承与轴的配合一般为过渡配合,座圈与轴承座孔的配合一般为间隙配合,双向推力轴承的中轴圈应在轴上固定,以防止相对于轴转动。推力轴承的安装方法,一般情况下是轴旋转的情况居多,因此内圈与轴的配合为过赢配合,轴承外圈与轴承室的配合为间隙配合。安装推力轴承时,应检验轴圈和轴中心线的垂直度。方法是将千分表固定于箱壳端面,使表的触头顶在轴承轴圈滚道上边转动轴承,边观察千分表指针,若指针偏摆,说明轴圈和轴中心线不垂直。箱壳孔较深时,亦可用加长的千分表头检验。推力轴承安装正确时,其座圈能自动适应滚动体的滚动,确保滚动体位于上下圈滚道。如果装反了,不仅轴承工作不正常,且各配合面会遭到严重磨损。由于轴圈与座圈和区别不很明显,装配中应格外小心,切勿搞错。此外,推力轴承的座圈与轴承座孔之间还应留有0.2—0.5mm的间隙,用以补偿零件加工、安装不精确造成的误差,当运转中轴承套圈中心偏移时,此间隙可确保其自动调整,避免碰触摩擦,使其正常运转。否则,将引起轴承剧烈损伤。 安装推力轴承与轴的配合一般为过渡配合,座圈与轴承座孔的配合一般为间隙配合,双向推力轴承的中轴圈应在轴上固定,以防止相对于轴转动。推力轴承的安装方法,一般情况下是轴旋转的情况居多,因此内圈与轴的配合为过赢配合,轴承外圈与轴承室的配合为间隙配合。

滚动轴承安装参考手册

滚动轴承安装参考手册

1、概述 本文用于通用滚动轴承的安装参考,所有数据来自SKF公司的手册,当具体设备没有提供轴承安装的数据时,可以参考本文的数据。否则,以具体设备的技术文件为准。 2、轴承安装的重要性 统计数据表明,16%的轴承失效是由于安装不当引起的。 3、轴承的作用 A、减少摩擦 B、提供运动导向和支撑 4、轴承的种类 轴承的常见编码方式和轴承类型如下(见图1): A、双列角接触球轴承(0**) B、自调心球轴承(1) C、球面滚子轴承和球面滚子推力轴承(2) D、圆锥滚子轴承(3) E、双列深沟球轴承(4) F、推力球轴承(5) G、单列深沟球轴承(6) H、单列角接触球轴承(7) I、圆柱轴向推力轴承(8) J、圆柱滚子轴承(N) K、四点接触球轴承(QJ) **注:扩号内的代码表示轴承编码的首位代码 常见的轴承代码表示 前坠(放在轴承编码的最前面,用“-”号隔开): L 内圈或者外圈可以拆卸或者可分(不常用) 后坠: 内部设计方面: A、B、C、D、E、(表示内部设计的改进,例如E表示加强型的球和保持架) 外部设计方面 CA、独立导圈、内圈支持法兰 CB、 CC、改进的内部设计(相对于CA、CB) K、内孔带锥度 RS、单侧有摩擦密封(仅仅用于滚针轴承)

2RS、双侧有摩擦密封(仅仅用于滚针轴承) RS1、单侧有摩擦型密封 2RS1、双侧有摩擦型密封 Z、单侧有防尘盖 2Z、双侧有防尘盖 保持架方面: J、金属保持架(常用、一般省略) M、冲压黄铜保持架 P、塑料保持架 精度方面: P4、P4A、P5、P6 内部间隙方面: C1、C2、C3、C4、C5(间隙逐渐增大,正常值在C2和C3之间) 润滑脂方面: HT、LHT、LT、MT(适用于自润滑轴承,表示轴承内装的润滑脂适用的温度范围)

角接触轴承安装方法

角接触球轴承,可同时承受径向负荷和轴向负荷,也可以承受纯轴向负荷,极限转速较高。该轴 承承受轴向负荷的能力由接触角决定,接触角大,承受轴向负荷的能力高。接触角α的定义为,径向平面上连接滚球和滚道触点的线与一条同轴承轴垂直的线之间的角度。 单列角接触球轴承有以下几种结构形式: (1)分离型角接触球轴承 这种轴承的代号为S70000,其外圈滚道边没有锁口,可以与内圈、保持架、纲球组件分离,因而可以分别安装。这类多为内径小于10mm的微型轴承,用于陀螺转子、微电动机等对动平衡、噪声、振动、稳定性都有较高要求的装置中。 (2)非分离型角接触球轴承 这类轴承的套圈沟道有锁口,所以两套圈不能分离。按接触角分为三种: ①接触角α=40°,适用于承受较大的轴向载荷; ②接触角α=25°,多用于精密主轴轴承;

③接触角α=15°,多用于较大尺寸精密轴承。 (3)成对配置的角接触球轴承 成对配置的角接触球轴承用于同时承受径向载荷与轴向载荷的场合,也可以承受纯径向载荷和任一方向的轴向载荷。此种轴承由生产厂按一定的预载荷要求,选配组合成对,提供给用户使用。当轴承安装在机器上紧固后,完全消除了轴承中的游隙,并使套圈和纲球处于预紧状态,因而提高了组合轴承的钢性。 单列角接触球轴承以径向负荷为主的径、轴向联合负荷,也可承受纯径向负荷,除串联式配置外,其他两配置均可承受任一方向的轴向负荷。在承受径向负荷时,会引起附加轴向力。因此一般需成对使用,做任意配对的轴承组合,成对安装的轴承按其外圈不同端面的组合分为:背对背配置、面对面配置、串联配置(也称:O型配置、X型配置、T型配置)三种类型: 背对背配置O型配置面对面配置 X型配置 串联配置 T型配置 ①背对背配置,后置代号为DB(如70000/DB),背对背配对的轴承的载荷线向轴承轴分开。可承受作用于两个方向上的轴向载荷,但每个方向上的载荷只能由一个轴承承受。背对背安装的轴承提供刚性相对较高的轴承配置,而且可承受倾覆力矩。 ②面对面配置,后置代号为DF(如70000/DF),面对面配对的轴承的载荷线向轴承轴汇合。可承受作用于两个方向上的轴向载荷,但每个方向上的载荷只能由一个轴承承受。这种配置不如背对背配对的刚性高,而且不太适合承受倾覆力矩。这种配置的刚性和承受倾覆力矩的能力不如DB配置形式,轴承可承受双向轴向载荷; ③串联配置,后置代号为DT(如70000/DT),串联配置时,载荷线平行,径向和轴向载荷由轴承均匀分担。但是,轴承组只能承受作用于一个方向上的轴向载荷。如果轴向载荷作用于相反方向,或如果有复合载荷,就必须增加一个相对串联配对轴承调节的第三个轴承。这种配置也可在同一支承处串联三个或多个轴承,但只能承受单方向的轴向载荷。通常,为了平衡和限制轴的轴向位移,另一支承处需安装能承受另一方向轴向载荷的轴承。 此外,还有一种可供任意配对的单列角接触球轴承。这种轴承经特殊加工,可以两个背靠背、两个面对面或两个串联等任意方式组合,配对组合的轴向间隙可根据需要选择,后置代号CA表示轴向间隙较小,CB表示轴向间隙适中,CC表示轴向间隙较大。 万能配对的轴承,也可按使用要求配置成有预过盈的轴承,并以后置代号GA、GB、GC表示。GA 表示配对后有较小的预过盈;GB表示配对后有中等预过盈;GC表示配对后有较大的预过盈。

角接触轴承安装方法

角接触轴承安装方法

FAG NSK NTN KOYO NACHI IJK 单列角接触球轴承双列角接触球轴承 FAG精密主轴轴承系列NSK精密轴承系列 QJ:四点接触球轴承推力角接触球轴承 角接触球轴承,可同时承受径向负荷和轴向负荷,也可以承受纯轴向负荷,极限转速较高。该轴 承承受轴向负荷的能力由接触角决定,接触角大,承受轴向负荷的能力高。接触角α的定义为,径向平面上连接滚球和滚道触点的线与一条同轴承轴垂直的线之间的角度。 单列角接触球轴承有以下几种结构形式: (1)分离型角接触球轴承 这种轴承的代号为S70000,其外圈滚道边没有锁口,可以与内圈、保持架、纲球组件分离,因而可以分别安装。这类多为内径小于10mm的微型轴承,用于陀螺转子、微电动机等对动平衡、噪声、振动、稳定性都有较高要求的装置中。 (2)非分离型角接触球轴承 这类轴承的套圈沟道有锁口,所以两套圈不能分离。按接触角分为三种: ①接触角α=40°,适用于承受较大的轴向载荷;

万能配对的轴承,也可按使用要求配置成有预过盈的轴承,并以后置代号GA、GB、GC表示。GA 表示配对后有较小的预过盈;GB表示配对后有中等预过盈;GC表示配对后有较大的预过盈。 因吸排液口压力不等也使并非完全对称的叶轮两侧所受液体压力不等,从而产生了轴向力。叶轮两侧液体压力假如不计轴的截面积,也不考虑叶轮旋转对压力分布的影响,则作用在叶轮上的力为轮盘受的力和轮盖受的力的差值,转化为计算式就是出口压力和进口压力差值与叶轮轮盖的面积的乘积,因为出口压力始终大于进口压力,所以,当离心泵旋转起来就一定有了一个沿轴并指向入口的力作用在转子上。 不平衡的轴向力会加重止推轴承的工作负荷,对轴承不利,同时轴向力使泵转子向吸入口窜动,造成振动并可能使叶轮口环摩擦使泵体损坏。 对于多级离心泵来说,一般出口压力远大于入口压力,所以用平衡力来消除轴向力就显得尤其重要,如何消除轴向力呢?多级泵一般采用的是平衡盘和叶轮的对称安装,单级泵一般是在叶轮上开平衡孔,当然还有在叶轮轮盘上安装平衡叶片的方式来平衡轴向力。 虽然我们要求的是消除轴向力,但假如完全消除了也会造成转子在旋转中的不稳定,所以在设计的时候,会设计出30%的量让轴承来抵消,这就是为什么多级泵非驱动端轴承通常都是角接触轴承的原因,因为它可以用来承受 如图所示,在角接触球轴承背靠背安装时,需要在两轴承之间添加垫圈吗?如果需要是如②所示还是③所示那样添加? 为角接触轴承加垫圈是给轴承施加预紧的一种方法。目的是提高轴承的刚性、使轴承实现理想的游隙。 一般轴承出厂前已经是带预紧的轴承了,通过外部构建施加预紧比较少见。 图3是提高背对背轴承预紧力的正确方式。不过要详细查轴承的预紧参数,根据参数加工合适的垫圈。普通轴承施加预紧还要计算轴承的内部游隙。 角接触球轴承为什么要成对安装 单列向心角接触球轴承,只能承受单个方向的轴向力。有的场合为了能够承受双向轴向力,需要

滚动轴承的安装和拆卸

滚动轴承的安装和拆卸: 1 轴承的安装 1.1 安装前的准备 1.2 圆柱孔轴承的安装 1.3 圆锥孔轴承的安装 1.4 轴承的游隙调整 2 轴承的拆卸 轴承是精密机械零件,其安装是否正确,直接影响轴承的精度,寿命和性能。因此,轴承的安装和拆卸应严格地按规程进行,并采用正确的方法和适当的工具。 1 轴承的安装 1.1 安装前的准备 轴承的安装要在干燥,清洁的环境条件下进行。安装之前应准备好所有的部件,工具及设备。并确定好各相关零件的安装顺序。

安装前应仔细检查轴和外壳的配合表面,凸肩的端面,沟槽和连接表面的加工质量。所有配合连接表面必须仔细清洗并除去毛刺,铸件未加工表面必须除净型砂。 在安装准备工作没有完成前,不要拆开轴承的包装,以免污染。 1.2 圆柱孔轴承的安装 (1)压入法对于圆柱形内孔且又必须与配合件过盈配合的小型轴承,可用机械的或液压的方法将轴承压装到轴上或壳体中,如图1-35所示。安装压力应直接施加于过盈配合的轴承套圈端面上,不允许施加于非过盈配合套圈通过滚动体来传递压力,否则会在轴承工作表面上造成压伤,导致轴承很快地损坏。 若轴承套圈与轴及外壳孔都是过盈配合,装配时轴承内,外圈要同时压入轴和壳体内,此时,装配环的形状应能同时压紧轴承内,外圈的端面,如图1-36所示。

可分离型的圆柱滚子轴承,圆锥滚子轴承,推力球轴承等,可以将内(轴)圈,外(座)圈分别安装到轴和壳体上。将已安装内圈的轴放入已装好外圈的轴承壳体中时应特别小心,必须保证对中。 (2)加热法或冷却法当轴承尺寸较大或过盈量较大时,所需安装力会显著增大,因此,可利用热胀冷缩原理来安装。轴承套圈与轴或壳体之间安装所需温差取决于过盈量和轴承尺寸,一般采用油浴加热或感应加热器加热方法。 较为适宜的加热温度范围为80∽100oC ,最高不能超过120oC。 所装轴承冷却后,宽度方向将收缩,因此要用螺母或其他适当的方法使之紧固,以防止套圈端面与轴肩之间产生间隙。 1.3 圆锥孔轴承的安装

轴承安装与使用方法

高速精密角接触球轴承使用寿命与安装有很大关系,应注意以下事项: 1. 轴承安装应在无尘,洁净的房间内进行,轴承要经过精心选配,轴承用隔圈要经过研磨,在保持内外圈隔圈等高的前提下,隔圈平行度应控制在1um以下; 2. 轴承安装前应清洗干净,清洗时内圈斜坡朝上,手感应灵活,无停滞感,晾干后,放入规定量油脂,如属油雾润滑应放入少量的油雾油; 3. 轴承安装应采用专门工具,受力均匀,严禁敲打; 4. 轴承存放应清洁通风,无腐蚀气体,相对湿度不超过65%,长期保管应定期防锈。 无油轴承和自润滑轴承的专业生产企业:嘉兴固润轴承有限公司 --------------------------------------------------------------------------------------------------------------------------------- 【角接触球轴承】 角接触球轴承,主要用于载荷较轻的高速旋转场所,请求轴承高精度、高转速、高温升低振动和肯定的运用寿命。常作高速电主轴的支承件成对装置运用,是内外表磨床高速电主轴的症结配套件。 重要技巧指标: 1.轴承精度指标:超越GB/307.1-94P4级精度 2.高速性能指标:dmN值1.3~1.8x106/min 3.运用寿命(均匀):>1500h --------------------------------------------------------------------------------------------------------------------------------- 【角接触球轴承】安装与方法 一、安装方法 角接触球轴承的安装应根据轴承结构,尺寸大小和轴承部件的配合性质而定,压力应直接加在紧配合得套圈端面上,不得通过滚动体传递压力,轴承安装一般采用如下方法:轴承的安装: 角接触球轴承的周全与轴的配合一般为过渡配合,座圈与轴承座孔的配合一般为间隙配合,因此这种轴承较易安装,双向推力轴承的中轴应在轴上固定,以防止相对于轴转动。轴承的安装方法,一般情况下是轴旋转的情况居多,因此内圈与轴的配合为过赢配合,轴承外圈与轴承室的配合为间隙配合。 压入配合: 轴承内圈与轴使紧配合,外圈与轴承座孔是较松配合时,可用压力机将轴承先压装在轴上,然后将轴连同轴承一起装入轴承座孔内,压装时在轴承内圈端面上,垫一软金属材料做

SKF推力球轴承的安装方法及注意事项范本

工作行为规范系列 SKF推力球轴承的安装方法及注意事项 (标准、完整、实用、可修改)

编号:FS-QG-17105 SKF推力球轴承的安装方法及注意事 项 Installation method and precautions of SKF thrust ball bearings 说明:为规范化、制度化和统一化作业行为,使人员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提高工作效率和责任感、归属感,特此编写。 SKF推力球轴承与轴的配合一般为过渡配合,座圈与轴承座孔的配合一般为间隙配合,双向SKF推力球轴承的中轴圈应在轴上固定,以防止相对于轴转动。SKF推力球轴承的安装方法,一般情况下是轴旋转的情况居多,因此内圈与轴的配合为过赢配合,轴承外圈与轴承室的配合为间隙配合。 安装SKF推力球轴承时,应检验轴圈和轴中心线的垂直度。方法是将千分表固定于箱壳端面,使表的触头顶在轴承轴圈滚道上边转动轴承,边观察千分表指针,若指针偏摆,说明轴圈和轴中心线不垂直。箱壳孔较深时,亦可用加长的千分表头检验。SKF推力球轴承安装正确时,其座圈能自动适应滚动体的滚动,确保滚动体位于上下圈滚道。如果装反了,不仅轴承工作不正常,且各配合面会遭到严重磨损。由

于轴圈与座圈和区别不很明显,装配中应格外小心,切勿搞错。此外,SKF推力球轴承的座圈与轴承座孔之间还应留有0.2―0.5mm的间隙,用以补偿零件加工、安装不精确造成的误差,当运转中轴承套圈中心偏移时,此间隙可确保其自动调整,避免碰触摩擦,使其正常运转。否则,将引起轴承剧烈损伤。 平面SKF推力球轴承在装配体中主要承受轴向载荷,其应用广泛。虽然SKF推力球轴承安装操作比较简单,但实际维修时仍常有错误发生,即轴承的紧环和松环安装位置不正确,结果使轴承失去作用,轴颈很快地被磨损。紧环内圈与轴颈为过渡配合,当轴转动时带动紧环,并与静止件端面发生摩擦,在受到轴向作用力(Fx)时,将出现摩擦力矩大于内径配合阻力矩,导致紧环与轴配合面强制转动,加剧轴颈磨损。 因此,SKF推力球轴承安装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分清轴承的紧环和松环(根据轴承内径大小判断,孔径相差0.1~0.5mm)。 (2)分清机构的静止件(即不发生运动的部件,主要是指

机床主轴轴承正确安装方法

机床主轴轴承正确安装 方法 Document number:PBGCG-0857-BTDO-0089-PTT1998

机床主轴轴承正确安装方法 主轴轴承是精密机床及类似设备的主轴轴承,它对保证精密机床的工作精度和使用性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很多用户都对机床主轴轴承的安装存在烦恼,针对这一问题,今天众悦小编就到大家认识一下机床主轴轴承安装方法: a、压入配合 高速机床主轴轴承内圈与轴使紧配合,外圈与轴承座孔是较松配合时,可用压力机将轴承先压装在轴上,然后将轴连同轴承一起装入轴承座孔内,压装时在轴承内圈端面上,垫一软金属材料做的装配套管(铜或软钢),装配套管的内径应比轴颈直径略大,外径直径应比轴承内圈挡边略小,以免压在保持架上。 轴承外圈与轴承座孔紧配合,内圈与轴为较松配合时,可将轴承先压入轴承座孔内,这时装配套管的外径应略小于座孔的直径。如果轴承套圈与轴及座孔都是紧配合时,安装室内圈和外圈要同时压入轴和座孔,装配套管的结构应能同时押紧轴承内圈和外圈的端面。 b、加热配合 通过加热轴承或轴承座,利用热膨胀将紧配合转变为松配合的安装方法。是一种常用和省力的安装方法。此法适于过盈量较大的高速机床主轴轴承的安装,热装前把轴承或可分离型

轴承的套圈放入油箱中均匀加热80-100℃,然后从油中取出尽快装到轴上,为防止冷却后内圈端面和轴肩贴合不紧,轴承冷却后可以再进行轴向紧固。 轴承外圈与轻金属制的轴承座紧配合时,采用加热轴承座的热装方法,可以避免配合面受到擦伤。用油箱加热轴承时,在距箱底一定距离处应有一网栅,或者用钩子吊着轴承,高速机床主轴轴承不能放到箱底上,以防沉杂质进入轴承内或不均匀的加热,油箱中必须有温度计,严格控制油温不得超过100℃,以防止发生回火效应,使套圈的硬度降低。 此外,在安装过程中也要注意: (1)保持高速机床主轴轴承及其周转清洁即使是眼睛看不到的小尘埃,也会给轴承带来坏影响。所以,要保持周围清洁,使尘埃不致侵入轴承。 (2)小心谨慎地使用在使用中给与轴承强烈冲击,会产生伤痕及压痕,成为事故的原因。严重的情况下,会裂缝、断裂,所以必须注意。 (3)使用恰当的操作工具避免以现有的工轴承具代替,必须使用恰当的工具。我们经常强调工具的重要性,是因为有太多的客户在安装中使用了错误的工具造成了轴承的损伤。要注意轴承的锈蚀。 (4)操作高速机床主轴轴承时,手上的汗会成为生锈的原因。要注意用干净的手操作,最好尽量带手套。

滚动轴承的安装--加热安装方法

滚动轴承的安装--加热安装方法 当轴承的内径大于70mm,或配合过盈较大时,采用加热法使轴承孔膨胀,这样安装省力省时,也避免因施力过大而导致的损伤。这时需要控制的是加热温度,一般将轴承加热至80℃,最高100℃.就够了。超过120℃就会导致轴承发生回火现象,致使套圈的硬度降低与精度降低。常用的加热方法有: 1 电热板加热法 将轴承放置在温度为100℃的电热板上几分钟即可,此法最为简便,如翻转几次可使轴承受热均匀,而且效率也高,大小轴承都可使用此法。 2 电炉加热法 将轴承置于封闭的自动控温电炉内加热,加热均匀,控温准确,加热快,适于一批加热很多轴承的场合。 3 感应加热法 利用感应加热器可以快速、可靠而又干净地将轴承加热至所需温度,这特别适合于内圈紧配合的场合,由于被加热的只是内圈,而外圈受热很少,这样可以较易装于轴上,也容易装入座孔中。 4 电灯泡加热法 利用50W的电灯泡加热轴承,可保证加热温度在100℃左右,较小轴承可直接放在灯泡上,较大轴承可置于灯泡的锥形罩内,锥形罩可防灯泡热量散失,并使加热均匀。锥形罩上下可以调位,在一定的范围内能适应加热不同大小的轴承。如果采用远红外灯泡,注意灯泡方向

应向下,以免红外射线不利于人的眼睛。这种灯泡可以节能。灯泡加热法适用于数量少而不经常需;要对轴承加热的场合,平时灯泡还可作照明用,此外不需要任何其他设备。 5 油槽加热法 这是应用较广的传统加热方法,油槽距底部50~70mm处设金属网,轴承置于网上,大轴承要用钩子吊起。轴承不宜直接放于槽底,以防接触槽底的轴承部位局部受热过高,或槽底沉淀的污物进入轴承。油槽加热法的注意要点如下,应使用无腐蚀性热安定性好的矿物油,最好是变压器油,油和容器都应保持清洁。油槽的容量应与被加热轴承的大小和油量而定,如果容器太小,在连续操作时,一放入轴承油温就会很快下降,效果就不好。 加热安装法的要点 ①加热的温度要控制得宜,温度过高轴承会受到损伤,温度过低则套圈膨胀量不足,效果不显著。80~1000℃的加热温度所得的内圈内径的热膨胀量,这对于具有一般过盈量的轴承而言,已经是足够了。②一俟到达所要求的加热温度,就要尽快地进行安装,以免冷却而发生安装困难。 ③轴承在冷却时在宽度方向也有收缩,因此安装时要施加一定的压力将内圈向肩部压紧,并且在冷却后用极薄的塞尺试作检测,是否在内圈端面与轴肩之间出现了间隙。总之,蝶作要求熟练、迅速和准确。

大型火电厂汽轮机轴承振动大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闫冰

大型火电厂汽轮机轴承振动大的原因及对策分析闫冰 发表时间:2019-11-15T17:24:11.423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24期作者:闫冰[导读]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同时也是顺应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火电厂的规模和装机容量也在逐渐扩大。山东电力建设第三工程有限公司山东青岛 266100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同时也是顺应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火电厂的规模和装机容量也在逐渐扩大。汽轮机作为大型火电厂的重要组成部分,得到了广泛关注。一方面,汽轮机的正常运转能够使电力得到有效的规划。另一方面,随着装机容量的增大,汽轮机轴承仍然存在着振动较大的情况,需要技术人员去解决。 关键词:大型火电厂汽轮机;轴承震动; 随着时代的进步,工业生产及居民日常生活中,电能供给提出了新的质量要求。作为大型火电厂的重要设备,汽轮机运行状态直接影响到电能的正常供给。在实际工作中,汽轮机故障,尤其是轴承振大,为居民日常生产与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因此深入分析汽轮机轴承振大原因及处理措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汽轮机轴承振大原因 1.1汽流激振。大型火电厂轴承转动中,气流激振现象比较常见,由此导致振动幅度变大,原因包含:1)汽轮机通过叶轮及安装的叶片,将蒸汽机械能转换为动能,蒸汽对叶片不断冲击,因叶片所占面积大,且末级叶片比较长。气流到达轮机尾端,运行不规则且比较混乱。同时,叶片具有膨胀与收缩性,连续性振动影响下发生改变,影响到汽轮机流经通道出现激振。2)气流激振与传统振动方式有所差异,其主要体现在频率不稳定,气流激振频率严重分化,如果汽轮机处于低频状态,其分量数值就会增大,产生较大的气流差值,运行参数不断变大,发生轴承振大。 1.2转子热变形。随着装机容量的增长,转子长度也不断增加,转子出现热变形,导致机组振动出现异常。首先,根据转子热变形机组振动特点,振动幅度与机组转子运行时间密切相关。转子运行时间越长,其产生的热量就越多,温度也不断增加。转子运行是有规则的,有相应的承受标准。如果高出现有负载量,就会影响汽轮机组冷却状态,转子自身金属特点也会改变。尤其在机组启动到定速时间,很多汽轮机转子都会出现热变形。其次,转子不断受热,就会发生弯曲变形,呈现出“凹凸不平”,在运作渠道中机组运行受阻,发生异常振动。此外,转子材质不同,其承受内应力也不同,热量释放也有所差异。转子受热后,导致振动倍数不断增加,结合热量散发频率形成相位波动,此种情况下,转子异常振动更加明显。 1.3摩擦振动。摩擦振动引起振大主要体现为:1)受转子影响,机组运行中,工作温度不断升高,导致机组内外部形成气压差。如果气压差发生变化,振动信号也会不同,受线性冲击影响,主工频产生新的不平衡力并占据主导地位,由此形成振动加剧现象。2)转子与轴承摩擦过程中,火电机组分化统一区间波形,分化数量大,波形发生“削顶”现象,导致振动加剧。3)汽轮机持续运转情况下,突然骤停,导致相位变化,轴承临界值出现降速,原始温度变小。由此温度突然升高或降低,就会引起汽轮机抖动,产生摩擦导致振动加剧。 1.4轴封供汽压力。在汽轮机组中,轴封是重要构成部件,其结构、材质与形状也会造成轴承振动。其材质构造,一般通过高压封片进行安装。机组运行时,温度升高无法规避,高压封片类似于硬性组件,外部结构比较脆弱,使用不当会发生软化问题。如果轴封受热变形,就会使轴封供气压力变大,封片发生倒伏,高压端蒸汽外漏,低压端空气进入。随着负荷变化,轴封呈现高低起伏不同的变化,尤其是低压缸轴封供气压力与内部蒸汽两者之间的压力差,导致振动加剧。(5)人员操作不规范。汽轮机组运行中,操作人员操作不规范,也是引起轴承振大的重要因素。部分火电厂操作人员主管认为自身经验丰富,不用检查就可进行操作,因此实际执行时,不会严格依照步骤进行操作,甚至出现错误操作,导致润滑油发生中断。一旦润滑油中断,轴承失去支撑动力,汽轮机动静部分出现严重的摩擦,从而引起振动加剧问题。 2.大型火电厂汽轮机轴承振动大的处理方法 2.1 仔细检查排除汽流激振现象 仔细排查气流激振现象非常必要。主要内容有: (1)运行人员进行定期检查,根据汽轮机的特点进行气流激振的信息记录。 (2)分析故障。检查人员应该以“月”或者“年”为标准,将每一次振动所出现的时间以及相关数据对应。并根据机组轴承振动中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比较,绘制出相应的曲线。 (3)曲线的分析工作。曲线的走势与变化幅度都代表着汽轮机在负荷临界点的速率变化。检查人员应该采用逐一排除的方式,根据蒸汽流量的不同进行气汽压的调整,最终达到气流激振排除的目的。 2.2 控制转子温度,避免因受热不均产生热变形 控制转子温度的措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工作人员要进行转子的状态性检查,以转子系统的均和性为主,将旋转的重心进行重新调整。如果重心以规范化布局的形式呈现在机组内部,那么则会使轴承的工频减弱,从而实现转子温度控制的目标。 (2)运行人员定期监视转子的温度及偏心,合理安排机组检修时间,将偏心大的转子进行直轴,消除弯曲情况,避免转子热弯曲的发生。 (3)加强机组的开停机管理,使转子受热均匀,避免转子热弯曲。通过以上措施从而减少动静摩擦,防止振动产生。 2.3 掌握摩擦振动原理,减轻摩擦振动现象 首先,工作人员应该从摩擦的基本原理出发,研究振动现象。摩擦振动主要体现在转子上。当转子出现热弯曲的现象时,汽轮机会出现运动不规则、剧烈抖动等情况。由于转子的受力面積不同,所以摩擦力的大小也不尽相同。如果摩擦力相对较大,转子在不断运行下的温度也会随着升高,两个截面中的运转不平衡加剧。转子的某一局部会出现过热的现象,从而造成转子弯曲,振动增加。所以,工作人员应该从摩擦的原理出发,检查与核实问题。主要有: (1)记录振动的稳定性,及时检查转子质量。检查人员要调整机组运行中的温度与频率,将相邻两轴承之间的位置进行有效的调整。按照汽轮机的负荷、转速以及运转时间进行逐一统计,在运动规则性得以体现。(2)调整两个截面的位置,实现受力的均匀性与平衡性,减少摩擦过程中的热量。

汽轮机轴承与轴承座、主要影响因素

汽轮机轴承与轴承座 1、汽轮机轴承座 本汽轮机共有八个支持轴承。#1轴承,#2、3轴承,#4轴承分别位于前轴承座、中轴承座和#3轴承座内,它们分别支承着高压缸转子和中压缸转子。#5轴承,#6轴承,#7轴承和#8轴承则分别位于低压缸A和低压缸B之间及两端的轴承座内,各自支承低压缸A和B的转子。发电机另有二个端盖轴承,支承发电机转子。推力轴承位于中轴承座内,与中压缸转子前部的推力盘相匹配,承担汽轮机的轴向推力。为了确保每个支持轴承在任何时候都可以精确对中,轴承设计成具有自位特性。 前轴承座、中轴承座和#3轴承座单独安装在汽轮机基础上,高、中压缸依靠各自的猫爪支撑在轴承座上。前轴承座、中轴承座和#3轴承座底部中心线上设有纵销,#3轴承座下还有一对横销。前轴承座内装有#1轴承、主油泵、危急遮断器和测速装置等部件,而中轴承座内包含有#2、3轴承、推力轴承及其磨损检测装置和高、中压转子联轴器。 低压缸的四个轴承座与低压缸焊接成一体,轴承座连同低压缸座落在汽机基础台板上,各轴承座底部中心线上设有纵销,保证它们在纵向定向自由膨胀。 为了便于调整,轴承的底座采用能够很容易拆除或替换的垫片来保证在装配时精确找中,并用止动销固定轴承壳体防止轴向窜动。轴承上镶有经过严格控制、高质量的巴氏合金块,通过燕尾槽固到轴承上。 2、径向支持轴承 本汽轮机的#1~4轴承采用水平、上下、中分面、双向可倾瓦结构轴承,其间用螺栓和定位销连接。 此可倾瓦轴承通常由六块弧形瓦块组成,弧形瓦块上衬有巴氏合金。上下半轴承各有三块,均匀分布,上半轴承的三个瓦块设有调整块,可以调整可倾瓦块与转子轴颈间的间隙,转子轴颈在轴承中的运行稳定性在很大程度上与此间隙值有关。 本可倾瓦支持轴承径向间隙设计为轴承孔直径的0.0013~0.0015,最大值为0.002,若超过0.2%,则需要更换可倾瓦块。 可倾瓦轴承上部瓦块开有油槽,轴承下部瓦块上设有热电偶,以测量瓦块的温度。下轴承体靠近水平中分面处的两侧装有销子,以防止轴承体转动。 各轴承设计金属温度不超过90℃,乌金材料允许在112℃以下长期运行。 本汽轮机的#5~8轴承采用椭圆瓦轴承,为上下两半,水平中分面结构。它主要由瓦枕与瓦块组成。上下两半之间均用螺栓连接,瓦块与瓦枕之间为球面结合,可以确保椭圆轴承的自位能力。它的轴承的垂直直径间隙设计为轴承孔直径的0.0013,而水平方向的直径间隙设计为轴承孔直径的0.0026。 椭圆轴承在轴承体和轴承环之间采用球面接触,轴承的球形座由手工刮削而成,并安装在每个轴承上以获得适当的运动自由度。椭圆瓦轴承的内径间隙最大值为内孔直径的0.0025,当间隙值达到或者超过此最大值时应重新浇铸巴氏合金。为了方便润滑油进出轴瓦,

轴承和轴的装配技术方法

轴承和轴的装配技术方法 轴承是用来支撑的部件,也是用来支承轴上回转的零件,轴承的种类按摩擦性质分:有滑动轴承和滚动轴承;按承受载荷的方向分:有向心轴承、推动轴承、向心推力轴承等。 1、滑动轴承的装配 滑动轴承是一种滑动摩擦性质的轴承,特点是工作平稳、可靠噪声小、能承受重载荷和较大的冲击载荷,根据结构形式不同可分为整体式、剖分式和瓦块式等。 (1)整体式滑动轴承的装配 整体式滑动轴承俗称轴套,也是滑动轴承中最简单的一种形式,主要采用压入和锤击的方法来装配,特殊场合采用热装法,多数轴套是用铜或铸铁制成,装配时应细心,可用木锤或锤子垫木块击打的方法装配,过盈尺寸公差较大时则用压力机压入。无论敲入或压入都必须防止倾斜,装配后,油槽和油孔应处在所要求的位置。 装配后变形的轴承,应进行内孔修整,尺寸较小的可用铰刀削,尺寸较大的则用刮削。同时注意控制与轴的配合间隙在公差范围内,为防止轴套工作时转动,轴套和箱体的接触面上装有定位销或骑缝螺

钉。由于箱体和轴套材料硬度不一样钻孔时,很容易使钻头偏向软材料一边,解决方法:一是钻孔前用样冲靠硬材料一边冲孔,二是用短钻头,以增加钻孔时钻头的钢性。 (2)剖分式轴承的装配 剖分式轴承又称对开轴承,具有结构简单,调整和拆卸方便的特点,在轴瓦上镶上两块轴瓦,在接合处用垫片来调整出合理的间隙。 ①轴瓦与轴承体的装配 上下两轴瓦与轴承体内孔的接触必须良好,如不符合要求以厚壁轴瓦的轴承体内孔为基准,刮研轴瓦背部,同时应使轴瓦的两端台阶紧靠轴承体两端。薄壁瓦只要使轴瓦的中分面比轴承体的中分面高出0.1mm左右即可,不必修刮。 ②轴瓦安装在轴承体中,无论径向或轴向都不允许有位移,通常用轴瓦两端的台阶来止动定位或定位销定位。 ③轴瓦的配刮

角接触轴承安装方法修订稿

角接触轴承安装方法 Coca-cola standardization office【ZZ5AB-ZZSYT-ZZ2C-ZZ682T-ZZT18】

角接触球轴承,可同时承受径向负荷和轴向负荷,也可以承受纯轴向负荷,极限转速较高。该轴 承承受轴向负荷的能力由接触角决定,接触角大,承受轴向负荷的能力高。接触角α的定义为,径向平面上连接滚球和滚道触点的线与一条同轴承轴垂直的线之间的角度。 单列角接触球轴承有以下几种结构形式: (1)分离型角接触球轴承 这种轴承的代号为S70000,其外圈滚道边没有锁口,可以与内圈、保持架、纲球组件分离,因而可以分别安装。这类多为内径小于10mm的微型轴承,用于陀螺转子、微电动机等对动平衡、噪声、振动、稳定性都有较高要求的装置中。 (2)非分离型角接触球轴承 这类轴承的套圈沟道有锁口,所以两套圈不能分离。按接触角分为三种: ①接触角α=40°,适用于承受较大的轴向载荷; ②接触角α=25°,多用于精密主轴轴承; ③接触角α=15°,多用于较大尺寸精密轴承。 (3)成对配置的角接触球轴承 成对配置的角接触球轴承用于同时承受径向载荷与轴向载荷的场合,也可以承受纯径向载荷和任一方向的轴向载荷。此种轴承由生产厂按一定的预载荷要求,选配组合成对,提供给用户使用。当轴承安装在机器上紧固后,完全消除了轴承中的游隙,并使套圈和纲球处于预紧状态,因而提高了组合轴承的钢性。 单列角接触球轴承以径向负荷为主的径、轴向联合负荷,也可承受纯径向负荷,除串联式配置外,其他两配置均可承受任一方向的轴向负荷。在承受径向负荷时,会引起附加轴向力。因此一般需成对使用,做任意配对的轴承组合,成对安装的轴承按其外圈不同端面的组合分为:背对背配置、面对面配置、串联配置(也称:O型配置、X型配置、T型配置)三种类型: 背对背配置O型配置面对面配置 X型配置 串联配置T型配置

轴承安装及注意事项

轴承的安装: 轴承安装的好坏与否,将影响到轴承的精度、寿命和性能。因此,请充分研究轴承的安装,即请按照包含如下项目在内的操作标准进行轴承安装。 一、清洗轴承及相关零件对已经脂润滑的轴承及双侧具油封或防尘盖,密封圈轴承安装前无需清洗。 二、检查相关零件的尺寸及精加工情况 三、安装方法轴承的安装应根据轴承结构,尺寸大小和轴承部件的配合性质而定,压力应直接加在紧配合得套圈端面上,不得通过滚动体传递压力,轴承安装一般采用如下方法:a. 压入配合轴承内圈与轴使紧配合,外圈与轴承座孔是较松配合时,可用压力机将轴承先压装在轴上,然后将轴连同轴承一起装入轴承座孔内,压装时在轴承内圈端面上,垫一软金属材料做的装配套管(铜或软钢),装配套管的内径应比轴颈直径略大,外径直径应比轴承内圈挡边略小,以免压在保持架上。轴承外圈与轴承座孔紧配合,内圈与轴为较松配合时,可将轴承先压入轴承座孔内,这时装配套管的外径应略小于座孔的直径。如果轴承套圈与轴及座孔都是紧配合时,安装室内圈和外圈要同时压入轴和座孔,装配套管的结构应能同时押紧轴承内圈和外圈的端面。 b.加热配合通过加热轴承或轴承座,利用热膨胀将紧配合转变为松配合的安装方法。是一种常用和省力的安装方法。此法适于过盈量较大的轴承的安装,热装前把轴承或可分离型轴承的套圈放入油箱中均匀加热80-100℃,然后从油中取出尽快装到轴上,为防止冷却后内圈端面和轴肩贴合不紧,轴承冷却后可以再进行轴向紧固。轴承外圈与轻金属制的轴承座紧配合时,采用加热轴承座的热装方法,可以避免配合面受到擦伤。用油箱加热轴承时,在距箱底一定距离处应有一网栅,或者用钩子吊着轴承,轴承不能放到箱底上,以防沉杂质进入轴承内或不均匀的加热,油箱中必须有温度计,严格控制油温不得超过100℃,以防止发生回火效应,使套圈的硬度降低。 c.圆锥孔轴承的安装圆锥孔轴承可以直接装在有锥度的轴颈上,或装载紧定套和退卸套的锥面上,其配合的松紧程度可用轴承径向游隙减小量来衡量,因此,安装前应测量轴承径向游隙,安装过程中应经常测量游隙以达到所需要的游隙减小量为止,安装时一般采用锁紧螺母安装,也可采用加热安装的方法。 d.推力轴承的安装推力轴承的周全与轴的配合一般为过渡配合,座圈与轴承座孔的配合一般为间隙配合,因此这种轴承较易安装,双向推力轴承的中轴泉应在轴上固定,以防止相对于轴转动。轴承的安装方法,一般情况下是轴旋转的情况居多,因此内圈与轴的配合为过赢配合,轴承外圈与轴承室的配合为间隙配合。 四、轴承安装后的检查 五、润滑剂的添加高速精密角接触球轴承的安装高速精密角接触球轴承,主要用于载荷较轻的高速旋转场合,要求轴承高精度、高转速、低温升低振动和一定的使用寿命。常作高速电主轴的支承件成对安装使用,是内表面磨床高速电主轴的关键配套件。主要技术指标: 1.轴承精度指标:超过GB/307.1-94 P4级精度 2. 高速性能指标:dmN值1.3~1.8x 106 /min 3. 使用寿命(平均):>1500 h 高速精密角接触球轴承使用寿命与安装有很大关系,应注意以下事项:1. 轴承安装应在无尘,洁净的房间内进行,轴承要经过精心选配,轴承用隔圈要经过研磨,在保持内外圈隔圈等高的前提下,隔圈平行度应控制在1um以下;2. 轴承安装前应清洗干净,清洗时内圈斜坡朝上,手感应灵活,无停滞感,晾干后,放入规定量油脂,如属油雾润滑应放入少量的油雾油; 3. 轴承安装应采用专门工具,受力均匀,严禁敲打; 4. 轴承存放应清洁通风,无腐蚀气体,相对湿度不超过65%,长期保管应定期防锈。

汽轮机轴承安装

基础、台板、轴承座安装 一、基础复查 1.外观检查 2.各层标高复测:误差范围0--10mm 3.地脚螺栓孔垂直度检查:偏差小于10mm,或者孔径的1/10. 4.基础纵横中心线检查 5.预埋件检查 6.沉降点观测 1)主机设备安装前和就位后 2)汽轮发电机全部设备就位后 3)整套启动前 4)168h试运后 二、垫铁安装 1.垫铁加工: 垫铁一般分为平垫铁及斜垫铁。斜垫铁比平垫铁单边大10-20mm。平垫铁粗糙度为6.3,斜垫铁粗糙度为12.5,厚度为20-50mm,斜度为1:10-1:20,2.地脚螺栓安装 安装前清除地脚螺栓的锈迹,油污 直穿式地脚螺栓在安装上垫板后在加上螺母,垫板要与基础贴实紧密。设备找正后,将螺母与地脚螺栓点焊。 三、台板与轴承座检修

1)台板检修 低压缸热膨胀量小,所以在低压缸四周台板与隔脚处研刮至0.05mm间隙,接触面积达到75%.轴承座相对位移较大,故而研刮间隙0.03mm,接触面积75%。2)轴承座检查 1.轴承座水平结合面和法兰结合面研刮 2.轴承座内部清理 3.轴承座渗油试验 3)台板与轴承座安装 1.台板与轴承座组合就位 ①修刮滑销间隙,为了保证滑销间隙,贴死滑销间隙一边,修刮另一边,轴承座滑销间隙应留在同一边,防止卡涩。 ②台板与轴承座应保留相对位置,满足滑动。 ③轴承座与台板位置固定后即可紧固。其中,若两侧为压销连接,则在台板与压销之间加入石棉纸垫,再进行紧固。若为螺栓连接,则直接连接即可。 ④落地式轴承直接找中心,调标高,调扬度即可。 2.轴承座找正 轴承座找中心是根据油挡洼窝来调整横向中心线,根据基础中心线来调节纵向中心线 钢丝使用直径为0.4-0.5mm的,两端悬挂重块,重量为钢丝拉断重量的2/3. 找中心:a=b=c

轴承的安装方法及注意事项

轴承安装的好坏与否,将影响到轴承的精度、寿命和性能。因此,请充分研究轴承的安装,即请按照包含如下项目在内的操作标准进行轴承安装。 一、清洗轴承及相关零件 对已经脂润滑的轴承及双侧具油封或防尘盖,密封圈轴承安装前无需清洗。 二、检查相关零件的尺寸及精加工情况 三、安装方法 轴承的安装应根据轴承结构,尺寸大小和轴承部件的配合性质而定,压力应直接加在紧配合得套圈端面上,不得通过滚动体传递压力,轴承安装一般采用如下方法: a. 压入配合 轴承内圈与轴使紧配合,外圈与轴承座孔是较松配合时,可用压力机将轴承先压装在轴上,然后将轴连同轴承一起装入轴承座孔内,压装时在轴承内圈端面上,垫一软金属材料做的装配套管(铜或软钢),装配套管的内径应比轴颈直径略大,外径直径应比轴承内圈挡边略小,以免压在保持架上。轴承外圈与轴承座孔紧配合,内圈与轴为较松配合时,可将轴承先压入轴承座孔内,这时装配套管的外径应略小于座孔的直径。如果轴承套圈与轴及座孔都是紧配合时,安装室内圈和外圈要同时压入轴和座孔,装配套管的结构应能同时押紧轴承内圈和外圈的端面。 b.加热配合 通过加热轴承或轴承座,利用热膨胀将紧配合转变为松配合的安装方法。是一种常用和省力的安装方法。此法适于过盈量较大的轴承的安装,热装前把轴承或可分离型轴承的套圈放入油箱中均匀加热80-100℃,然后从油中取出尽快装到轴上,为防止冷却后内圈端面和轴肩贴合不紧,轴承冷却后可以再进行轴向紧固。轴承外圈与轻金属制的轴承座紧配合时,采用加热轴承座的热装方法,可以避免配合面受到擦伤。用油箱加热轴承时,在距箱底一定距离处应有一网栅,或者用钩子吊着轴承,轴承不能放到箱底上,以防沉杂质进入轴承内或不均匀的加热,油箱中必须有温度计,严格控制油温不得超过100℃,以防止发生回火效应,使套圈的硬度降低。 c.圆锥孔轴承的安装 圆锥孔轴承可以直接装在有锥度的轴颈上,或装载紧定套和退卸套的锥面上,其配合的松紧程度可用轴承径向游隙减小量来衡量,因此,安装前应测量轴承径向游隙,安装过程中应经常测量游隙以达到所需要的游隙减小量为止,安装时一般采用锁紧螺母安装,也可采用加热安装的方法。 d.推力轴承的安装 推力轴承的周全与轴的配合一般为过渡配合,座圈与轴承座孔的配合一般为间隙配合,因此这种轴承较易安装,双向推力轴承的中轴泉应在轴上固定,以防止相对于轴转动。轴承的安装方法,一般情况下是轴旋转的情况居多,因此内圈与轴的配合为过赢配合,轴承外圈与轴承室的配合为间隙配合。 四、轴承安装后的检查 五、润滑剂的添加 注意事项:轴承安装时,必须在套圈端面的圆周上施加均等的压力,将套圈压入,不得用鎯头等工具直接敲击轴承端面,以免损伤轴承。在过盈量较小的情况下,可在常温下用套筒压住轴承套圈端面,用鎯头敲打套筒,通过套筒将套圈均衡地压入。如果大批量安装时,可采用液压机。压入时,应保证外圈端面与外壳台肩端面,内圈端面与轴台肩端面压紧,不允许有间隙。 当过盈量较大时,可采用油浴加热或感应器加热轴承方法来安装,加热温度范围为8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