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笔记

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笔记
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笔记

第一篇改变中的媒介形象

第一章大众传播理论概述

1.大众传播:针对大数量异质和匿名的受众,公开传播稍纵即逝,传播者是复杂的组织—

—庞大开支

2.新的媒介环境特征:向广播印刷等性质截然不同的技术逐渐消失,从媒介缺乏转为媒介

过剩,传播内容灌输给受众的泛播变为针对群体或个人的需求设计传播内容的窄播,单向的传播媒介变为互动的传播媒介

3.新的媒介环境内容:信息超高速公路,在线服务,因特网(信息提供者和消费者界限模

糊),代理人(知识机器人,帮助分类搜索信息),新式新闻(信息和娱乐的结合的访谈的新闻),广告的变化

4.大众传播的效果:魔弹理论——有限效果模式——适度效果论

5.大众传播理论的变化:更强调大众传播媒介的作用(受众作用),向认知科学或信息处

理思路转变(自变量由表述概念向结构概念转变,因变量由态度向认知转变,对传播结果的强调由改变转向重构)

6.传播技术的改变:以超越特定媒介或技术细节的方式将传播理论公式化,由强调传播的

效果向考虑传播的社会影响转变

第二篇大众传播的科学方法和模式

第二章科学的方法

1.科学研究有可重复性和可证实性

2.科学的最终产品是能够作出预测的理论——最简略的概括尽可能多的现象

3.科学探索同时采用归纳法(特殊例子总结一般理论——经验论)和演绎法(由假设向可

操作性跨越——逻辑法)

4.经验资料的取得:调查研究法(抽样调查,普查),内容分析法,实验设计(处理因果

关系问题的传统方法)——分实验组和控制组,个案研究法

5.对资料的推论:统计(描述统计),外在的有效性(所得现象能否代表真实世界)和内

在的有效性(排除实验无关变量影响的原因),假说的可操作性定义(假说转化为真实世界现象),可靠性(外在——每次测量都提供相同数据,内在——每次测试的不同部分能否提供可比较数据)

第三章大众传播的研究模式

1.模式的功能:组织(对资料排序联系),预测,启发,测量

2.早期的传播模式:

A.拉斯韦尔模式:谁(who),说了什么(Say whati),通过什么渠道(In which channel),对

谁说(to whom),什么效果(With what effect)(5w模式)

B.传播的数学理论:信号传输的统计学观念(信源——编码,渠道,信宿——解码,反射

者,接受者,反馈)(香农)

1)有用信息的传递:熵(对随机度的测量——一种情景的不确定性和无组织性——与选择自由度有关),冗余(使用符号的控制规则决定,不是有发送者自由选择——对确定性和可预测性的预测——易读性),噪音(不是信源有意传送而附在上面的东西,增加了不确定性,又增加了信息)。。。有效传播中熵与冗余必须保持平衡2)信息理论的运用:人类的传播系统是功能性系统(可以学习):当两个对应的系统(可存在于统一状态下)是通过一个或多个不对应的系统相连,且假定信号通过链条传输的结果导致了对应状态时,传播才发生

C.奥斯古德的模式:传播单位——既能发送信息又能接受信息:刺激——反应(R-S)消息

D.施拉姆的模式:

与香农模式相似

只有在信源和信宿经验范围内的共同领域才是实际传播的部分,因为那部分信息才是共同拥有的

把传播视为两部分的互动,反馈和共享信息的循环

E.格伯纳的模式:对拉斯韦尔的模式详细论述,提供了口语模式

第三篇大众传播中的理解和语言争议

第四章传播中理解的作用

1.理解:我们解释可感觉资料的过程,两种影响我们理解的方式(结构式——物理刺激和

功能式——心理因素)

2.选择性理解:人们的理解容易受愿望,需求,态度及其他心理因素影响

对理解的影响:对过去经验得出的假定——交易观点(观察者与世界均为积极参与者),文化期待,动机(需要),情绪及态度

3.理解与大众传播:大众传播媒介的信息常被误解(美国军队电视广告);讽刺——对成

见的嘲弄不是减少成见的有效方法——因为有成见和没成见的人在讽刺中只会强化他们既存的态度(反对成见的卡通片);

4.其他选择过程:选择性接触(个人倾向于接触那些与自己原有态度一致的大众传播,避

免接触预计不和的传播)——费斯廷格的认知不和谐理论;选择性注意(特别关注信息中于己相合的内容;选择性记忆。。。。。选择性接触,注意,理解,记忆(从外到内)5.信息处理模式——概略理论(图解观点):用“概略”(一种由过去经验抽象出来的知识)

理解繁杂的信息和新闻,人们处理新闻时,倾向于从证据中得出结论,并将结论而不是证据储存起来。。。概略受到线索(标题,图像等)的影响。。。。。人们如何处理那么多的新闻(企图将一则新闻的信息纳入现有的相匹配的概略中进行修改形成新概略储存,如找不到匹配概略则会一闪而过无法吸收)

6.潜意识的理解:人们可能受到自己未能意识到的刺激的影响——研究成果难以应用于大

众传播的环境

7.对图像的理解:1994斯科特(视觉语汇)。图像可以是现实的透明反应(新闻图像),或

是情感诉求的运载工具。。。。也可以是一种符号,可以用来建立论证修辞的语汇(表达观念,抽象事物,行动,隐语和修饰物)——需要以认知处理(广告)

第五章编码的问题

编码就是将目的、意愿、或意义转化为符号的过程。了解编码的学问——普通语义学

1.语言的特性:

A.语言是静态的,真实是动态的;

B.语言是有限的,真实是无限的;

C.语言是抽象的(选择某些细节和舍弃其他细节的过程)——语言最有用的特征之一

——使我们能够概括它。。。抽象的问题是省略了细节,越是抽象,事实和现实事物间的联系越不直接(早川抽象阶梯,区分字词不同的抽象程度)

抽象让人们可以有不同的理解——使用语言使我们强调类似点,忽略相异点——联想造成的罪过——根据目的,主观,指认一个人,改变他的标签时,这个人并无变化

D.语言的假定:任何语言的结构和词汇都含有很多对真实现象的假定,每一种语言由

文化规定了形式和类别——人们利用这些类别交往,分析,忽略关系现象,梳理并建构自己的意识(如中文中,女和子合起来是好,女和眉合起来是媚)——训练我们怎么想的——语言不仅是说出的话语,而且是我们头脑的观念(约翰逊)

2.语言的误用

A.固定层次抽象法:语言的抽象固定在一个抽象阶梯上。。。抽象程度高而又没有更具体的

词来解释的字被称为“四处漂泊的船只”,缺少低抽象层次的解释,以确定其具体含义(如政治词汇)。。。。固定在低抽象(重复生活细节)是第二种形式,通常不会产生概括性结论——很难看出消息的要点。。。。普通语义学认为,有效传播应该包括各层次的抽象,例如举大量的例子

B.指认不当:无法分清同一范畴或类型中事物之间的区别,把同一类型的不同成员视为完

全相同的个体,也称类别思维,过度概括(对岳母和婆婆的成见是吹毛求疵,对意大利人的成见是“大情人”)。。。。。。。。最常见的指认不当是“刻板偏见(成见)”——由于语言的分类特征,人们由分不清个体间的差异,就形成了这种刻板成见——次级群体被贴上标签

C.二元价值观评判:非此即彼的思维方式,排斥了中间层次的极端想法——语言加强了这

种趋势,因为语言很多时候只有相反的两个词可用

3.三种陈述方式:

理解客观性方面的争议(新闻有没有客观性(有益或是有害的)),早川探讨的三种陈述方式:报道,推论,判断(偏向)

A.报道:一种可以证实的说法,排除推论和判断

B.推论:在已知情况的基础上陈述未知情况的说法——对别人感情或想法的任何结论

都是一种推论——任何有关未来的想法都是一种推论——

C.判断:对一件事,一个人或赞同或不赞同的表达。偏向——对所描绘事物有利或者

不利于细节的说法

D.怎么尽量做到客观:尽量坚持客观报道,排除推论或判断,有意识的避免偏向

第六章宣传分析:解码及效果的最初理论

传播理论中的两个重要领域:态度改变,普遍效果

1.何为宣传:说服——设计操纵符号以促使别人产生某种行为;宣传——当行为对信源,

而不是对接受者有益时,这种行为或消息才被称为宣传

2.宣传的策略:七种宣传策略:辱骂法,光辉泛化法,转移法,证词法,平民百姓法,洗

牌作弊法,乐队花车法

A.辱骂法:给某种思想赋予一个不好的标签,使我们不检查就拒绝和谴责这种思想(政

治领域,公开演讲)

B.光辉泛化法:也称晕轮效应,光环效应。将某事物与好字眼联系在一起,借好事物

的光,使我们不经证实而接受或赞同另一个事物(产品名称促销,政治商业,国际关系)

C.转移法:将某种权威,约束力,某一令人尊敬和崇拜的事物的威信,转移到其他事

物上使后者更可被接受——通过联系而欣赏(象征性的事物进行转移)

D.证词法:让某些令人尊敬或者使人讨厌的人说出特定观念,节目或产品,或说某人

的好话或坏话——政治宣传中的常用技巧

E.平民百姓法:某讲话者企图让受众相信他或她的想法是好的,因为这些想法是“人

民的”想法,是“普通老百姓的”想法

F.洗牌作弊法:选择采用陈述的方法,通过事实或谎言,清晰地或糊涂的,合法的或

不合法的叙述,对一个观念,计划,人或产品尽可能好或者坏的说明(与普通语义学的偏向技巧类似)

G.乐队花车法:每个人——至少我们中的所有人——都在做他。。。。说服属于团体中

的我们所有成员接受他的计划

3.宣传策略的效果:

A.洗牌作弊法:单方面信息对起初就赞同观点的人有效,双方面信息对起初就反对观

点的人有效

B.证词法:高可信度来源比低可信度来源更能改变别人态度,但被高可信度来源改变

态度的人也只占接受消息人的不足一半

C.乐队花车法:一组其他人提出不同想法时,多数情况下个人判断会受到影响,当大

多数人反对这个人意见时,影响效果最大;如果一个人打破大多数人意见,则效果不太明显,而且,就算大多数人意见一致时,仍然会有三分之一人坚持己见

D.这其中方法只是对态度改变理论的一种初步探索

E.魔弹理论(皮下注射理论,刺激反应理论):人们极易受到大众传播的攻击,它认

为,如果子弹射中靶子,就会得到期望的效果(过于简单化,宣传效果取决于很多因素)

第七章易读性测量

研究什么因素使得文字容易理解或者难以理解

易读性研究重要性:一是告诉我们一种方法测量易读性,二是提供关于影响理解的因素

1.易读性测量的历史:

A.莱夫利和普雷西1923年第一个易读性公式

B.格雷和利里1935年出版《哪些因素使书好读》,200多个因素,最后缩为5个(难

字个数,三个人称代名词个数,句子长度,不同字词百分比,介词短语数目

C.哥伦比亚师范学院的易读性实验室:洛奇和弗雷奇——迄今为止仍属较好的公式

2.弗雷奇的公式

3.使用公式的范例

4.测量易读性的弗赖伊坐标图

5.易读性公式的应用:教科书评估,报纸和新闻通讯社,小说,广告作品,健康医药自助,

文献

6.不漏程序测验法(泰勒1953):不一定长的词就比短的词难理解——就是完形填空。。。

文章越简单,就越容易使读者填出空来

第四篇社会心理学的研究

第八章认知一致与大众传播

一致——有序——可预测——人类寻求理性的企图

大众传播研究部分的关注个人处理矛盾和不一致信息的,在提供这些信息时,传播者通常表现出想要改变接受者态度的动机

1.海德的平衡理论

不平衡的状态产生紧张,并产生恢复平衡的力量(平衡——被感知的个体和所感觉的情绪无压力的共存)

A.主要内容:

平衡理论涉及到一个认知对象与二个态度对象之间的三角形关系。例如,用符号P来表示认知的主体,用符号O与X表示二个态度对象。O与X称为处于一个单元中的二个对象。认知主体P对构成一体的两对象O与X的评价是带有情绪性的,喜恶、赞成与反对。

通常,认知主体对单元中两对象的态度是趋向一致的,如喜欢某人,则对某人的工作也很赞赏;不喜欢某人,则认为他的朋友也不是好东西

为此,当认知主体对一个单元内两对象看法一致时,其认知体系呈现平衡状态;当对两对象有相反看法时,就产生不平衡状态。例如,喜欢某人,但对他的工作表现不能赞同。不平衡的结果会引起内心的不愉快和紧张。消除不平衡状态的办法将是,赞同他的工作表现,或不再喜欢此人,这就产生了态度转变的问题

判断三角关系是平衡的,还是不平衡的,其根据为:平衡的结构必须三角形三边符号相乘为正;不平衡的结构必须三角形三边符号相乘为负。

由上可见,不平衡状态会导致认知结构中的各种变化,所以,态度可以凭借这种不平衡的关系而形成和改变。

B.用处:

平衡理论的用处在于使人们可以用“最小努力原则”来预计不平衡所产生的效应,使个体尽可能少地改变情感关系以恢复平衡结构。在一定的情境中,它能以简练的语言来描述认知的平衡概念,使它成为解释态度改变的重要理论

2.纽科姆的对称理论

图中A、B 代表相关的两个人,X 则表示沟通的客体(沟通的内容:人、事、物或观念)。从图中可以看出:A 与 B 和X 之间构成了三角形的三个角。如果 A 与B 和X 之间的倾向越强,即双方都希望能够全面了解X,并且有关X 的信息对于A 和B 都是公开的、流通的,那么A 和B 与X 的关系像A-B-X 模型一样形成一个稳固的等腰三角形。图中A 与B 之间的吸引力越小,A 与B 之间的距离就越大,但是他们为了保证这个模型对称,必须维持A-X 和B-X 这两条边对等的关系,这种对等关系是建立联系所必需的。但是如果A 和B 对X 产生了不同的认识,A 会不顾B-X,或者B 会不顾A-X,那么A-X 和B-X 之间的影响就会不同,A-B-X 模型就会失去了对称和平衡,则A-B 之间的失衡关系更加速了A 和B 关于X 的不一致观点。

纽科姆强调人际间的吸引——传播,而不是态度的改变。在X上的看法A与B的对称越不足,则A就X与B进行沟通的可能性越大

3.奥斯古德的调和理论

A.海德平衡理论的特殊例子,特别针对人们对信息源以及信息源所主张事物的态度

B.调和模式假设:参考的判断结构倾向于最简化的模式——价值判断趋向两极或者朝向某

C.在调和模式的图表中,一个人(P)接受来源(S)的主张,并且P对来源S有自己的态

度;而这个主张是对客体(O)的,P对客体O也有自己的态度;在这个模式里面,P 对S和O是否喜欢以及喜欢的程度如何,将决定调和状态和一直状态存在与否

D.平衡和调和的定义一样,当人对来源和客体态度相似,而来源对客体主张否定时,或是

当他对来源和客体态度不同,而来源对客体主张肯定时,不调和都会存在。

E.不调和与传播媒介

调和理论预测:我们会不喜欢带给与我们世界观不一样信息的使者(传播媒介),即使他说的是真的。并且会对这些消息进行选择性接触,选择性注意,选择性理解。如果我们不能误解信息,我们就会攻击信息的可信性

否认和存疑是对付另外一种不调和的做法——选择性记忆

4.费斯廷格的认知不和谐理论

A.做决定:如果被拒绝的选择包含了可能接受的特征,或者被挑中的选择包含了可能导致

拒绝的特征(难以作出的选择)——产生不和谐。。。同时,越是重要的决定,决定后的不和谐便越强烈。。。。。。。。做出决定后,所采纳的选择看来会比决定前更满意,而决绝了的选择会比决定前更令人不满意

B.被迫的顺从:当一个人被置于一种情景,在其中的ta必须采取公开的方式反对自己私

下所持的信仰或态度时(可能因为威胁,诱惑,团队压力),个人如认识到这一事实,便会产生不和谐的感受。。。。解决这种不和谐的办法,一个是改变自己的信仰,使之与公开的行为一致。。。。。。如果是自己公开行为发生改变的压力(诱惑或威胁)越小,那么不和谐感就越大,人们向公开行为转变态度的可能性越大。。。如要有相对较大的威胁或诱惑,人们就会为表里不一获得使之合理化的借口

C.选择性接触与选择性注意:有人认为,如果消息所包含的好处超过了它可能带来的心里

不舒服或不和谐感人们就可能不回避这些信息;如果个人的信仰不是那么强烈的话,他们对有违信仰的信息会更加注意;有很强信念的人,对自己有信息,也不会回避这些信息

D.娱乐的选择:有证据表明,人们选择娱乐是“冲动型”的,而不是深思熟虑的“选择性

接触”。。。新传播技术对收视行为的影响效果不大

第九章说服理论

说服——通过接受他人信息并发生态度改变

当代研究态度改变最重要的起源——霍夫兰——控制实验法

1.态度的概念

A.既定的或倾向或反对特定事物

B.一种既成的神智状态,发挥直接有利的影响

C.以一致方式对一类特定对象所持的一种持续的习得性倾向

2.霍夫兰的陆军研究

单一的大众传播消息不能强烈改变已有的态度(霍夫兰);一致理论取向(费斯廷格,纽科姆,海德,奥古斯德)

3.单方面和正反两方面的信息

霍夫兰:同样的消息以两种不同的方式来制作,其不同点仅在一个变量里面,即给予单方面消息或正反两方面消息,并对其效果进行实验——洗牌作弊法

1945年德国投降对日继续作战,单方面信息——强调战争的长期性;正反两方面信息——战争长期性+一些有利因素

单方面信息对最初赞成该信息者更有效,正反两方面信息对最初反对该信息者最有效单方面信息对受教育程度较低者更有效,正反两方面消息对受教育程度较高者更有效

4.信息来源的可信度

正确的信源可以增加所要传播信息的可信度

选择有效信息来源——采用证词材料表示高可信度的重要宣传技巧

A.睡眠者效应:即由于时间间隔使人们容易忘记传播的来源,而只保留对内容的模糊记忆。

在态度心理学中,人们把说话者因威信因素产生的影响,随着时间的流逝而产生相反效应的现象,称之为睡眠者效应。

B.一是说话者刚结束时,如果说话者是一个威信高的人,那么,当时的影响是颇大

的,但隔了一段时间后,由于听话者忘记了说话者,而只记得说话的内容,结果其影响明显有了降低,可见,其中降低的这部分影响效果主要少去了说话者威信高所产生的情感效应。

C.二是说话者刚结束时,如果说话者是一个威信低或差的人,那么,当时的影响是

很低的,但隔了一段时间后,由于听话者忘了说话者,而只记得说话的内容,结果其影响有了明显的提高,可见,其中提高的这部分影响效果主要少去了说话者威信低所产生的情感效应。

D.睡眠效应的产生原因:一是对人的忘记比对事的忘记要较快,二是信息发出者威

信中断的结果,三是信息接收者“意义障碍”(某些心理原因而产生接受信息中的心理障碍,主要有信息认知障碍与情感障碍两大类)终止的结果

5.诉诸恐惧

A.是一种逻辑谬误,同时也是一种宣传与广告的技巧,意图让人产生恐惧或偏见,

进而采取某些抵抗恐惧的措施、或接受某些信念。

B.诉诸恐惧的谬误:“甲令你恐惧,所以乙是正确的。”这样的论断是不成立的,只

是说话者利用接收者恐惧的情绪去支持自己的方案(乙)。通常,说话者也一同犯了假两难推理的逻辑谬误,因为他会假定乙是甲的唯一替代方案

C.当恐惧的背景资讯不是很充分的时候,诉诸恐惧的效果可以随着消息的不确定性

与猜疑而倍增。当这种不确定推至极致时,就成了阴谋论。

D.贾尼斯总结模式:诉诸恐惧和态度改变关系是曲线状(倒U型)的,中等程度的

恐惧最易发生态度改变

E.保护动机理论:

6.抵制反宣传

正反两方面信息较单方面消息优点之一便是,他对后来的说服工作可以建立起更有效的抵抗力

7.预防接种理论——威廉·麦奎尔

又称“接种免疫理论”

A.接种免疫论是站在受众的立场,着眼于如何抵御传播者的宣传与劝服,如何保持

原有的态度。有意识地向受众灌输一些反面的信息,使他们的思想先对这类反面信息产生抵抗性,这样一旦当他们真正面临反面信息的大规模侵袭时,便不会轻易发生动摇

B.当说服对象接触到对于基本信息的攻击,以及这些攻击的反驳(即反宣传)时,

原先接受单方面讯息的几乎都受到了相反观点的影响,而那些原先接受正反两方面讯息的人的态度却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

C.要增强一个人思想上的防疫力,可以使用滋养法。即让一个人事先接触支持其基

本信息的观点;也可使用接种法,即让一个人事先接触一种弱性的,为刺激其防卫的反面观点,一般地接种法较前者有效

D.理论的原因:一是第一次攻击有了被反驳的经验,降低后来攻击的可信度;二是

实现将攻击暴露,使人们知道自己信念有弱点,从而推动他们去发展更多支持的观点

8.卡茨的功能取向

A.传播学研究两种理论取向:学习理论取向(霍夫兰);一致理论取向(费斯廷格,纽科

姆,海德,奥古斯德)

B.功能取向:对态度的形成和改变,都必须以态度服务于人格需要的功能来理解,由于这

些功能不同,所以态度改变的条件和技巧不同。除非知道态度改变满足的心理需求,否则很难被改变

C.态度能服务于人格需要的四种功能:

1)工具性、调适性、功利主义:持有态度,从外部环境得到奖赏。

2)自我防卫心理:持有偏见态度,免于受伤害。

3)表达价值观:持有态度,表达中心价值观,与参照群体同属一个群体。

4)知识:满足对知识的欲望,给世界提供结构和意义。

D.如果不了解态度所服务的功能,而去改变态度,便会导致相反的效果

9.态度和行为

A.费斯廷格:态度可能并不自动带来行为改变——因为原本态度的环境因素在态度改变之

后仍然起作用

B.菲什拜因:一个人表现某种特定行为的意图是一种功能,这种功能反应个人对表现这种

行为的态度,并且反应个人对左右其行为的规范的理解及个人顺应这些规范的动机

10.说服的技巧

A.采用图像:吸引人们注意信息,增进人们对消息内容的学习,图像引起的正面情感反应

可以转移到消息的其他方面。。。接受者投入的注意力较低时,不相关的图像会对态度改变产生最大的冲击力;反之亦然

B.诉诸幽默:幽默对吸引注意力,产生对传播者的喜爱心情等方面,比造成态度改变或行

为改变有效。。。学习理论——取向主张,幽默可能提供强化作用,因而导向更大的态度

改变;分心理论——取向预测,幽默具有使人分心的作用

C.诉诸性感:增加对消息的注意,引起冲动,使产品性感化。。。谨慎采用

D.重复的效果:确保受众在不同时间看到广告;提醒受众记住获取信息的某种高可信度

来源——防止睡眠者效应;有助于受众记住信息本身;克鲁格曼(广告要达到预期效果,接收3次即可,但要出现23次,可能才会被接收3次;第一次接收的是认知的反应“这是什么”;第二次接收的是评价的反应“它说的是什么”;第三次接收的是提醒的反应,同时也是不予关心的开始);重复过多会使人们对信息的认同降低

11.说服理论的新模式

三个主要的过程模式共同特征:把说服和态度的改变看做一个过程,分为几个阶段,并且说服作用经过一段时间才发生;强调认知(信息处理)的作用;将接收者视为信息处理的代表

A.麦奎尔的信息处理理论:(1968)6个阶段和步骤(说服性信息必须得以传播;接受者

将注意这个信息;接受者将理解这个信息;接受者接受所陈述的观点;新接受的立场得以维持;期望的行为发生)——任何独立的变量都能对6个之一起到影响;对一个阶段影响是正面的变量,对另一阶段的影响可能是反面的;1976——8个阶段;1989——12个阶段;麦奎尔倾向于处理因变量;启示:认识态度改变的全貌——态度改变的困难——因为自变量一时在某阶段起正面,有时反面,自我抵消

B.安德森的信息整合理论:解释人们如何将不同的信息整合成一体,这个过程包括一个认

知代数;态度改变看作是新信息(说服性信息)和旧信息(当前态度)结合的过程,每一则信息都有其等级值(接收者的喜爱程度)和重量值(与接收者的相关程度);处理信息时可以对这两个值采用平均(安德森看法)或者加法等方式(菲什拜因)。。。。平均规则较为合理

C.精心的可能性模式(佩蒂和卡西皮):对待态度改变过有两种途径——一是抓住主要问

题的路线(积极处理,被观点的理性折服);一是考虑枝节问题的路线(不用智力评价观点,而被枝节线索左右——信息来源,消息风格,接收者情绪);精心是指人在处理信息时的用心程度;说服发生在接收者高精心程度(主要问题)时,通常是以高质量的观点以强有力的方式提出;说服发生在接收者高低精心程度(枝节问题)时,有三个重要提示——可信性提示(来源),喜爱提示(同意其喜爱人的意见),共识提示(很多人支持)。。。。。影响精心的可能性因素——投入心力的动机和投入心力的能力

第十章群体与传播

勒温是群体动力学的奠基者

三种最重要的群体:基本群体——长期的,亲密的面对面联系的群体;参考群体——提供了参考标准的群体,无需归属(如我想加入某个组织,模仿这个组织的行为);偶然群体——人们临时组成的群体(如同坐一部电梯的人)

1.谢里夫的群体规范研究

自动移动光效果的实验

实验显示:在不确定的环境下,人们依靠他人的指导。。。群体的影响能超越群体的存在,出现在没有群体的环境中

2.奥许对群体压力的研究

想要调查群体的压力,人们是顺从压力,还是摆脱压力

实验证明:有些人情愿追随群体的意见,即使这些意见与他们自身感觉得来的信息相抵触

3.勒温对食物习惯的研究

群体影响他人的因素:群体讨论,公开承诺,对未来行动作出了决定和对群体共识的理解

4.群体与政治态度

A.拉扎斯菲尔德关于选举投票的研究中,发现人们的投票行为与其基本群体成员的投

票行为有强烈的一致性——家庭是最重要的基本群体之一,人们投票也倾向于他的朋友和同事。。。。人们有强烈的与他们最亲密的伙伴投相同票的倾向——基本群体的政治同质性(拉扎斯菲尔德,贝雷尔森,麦克菲)——有三个人持相同意见时,足以影响很多人的判断

B.同质化解释的不同过程:一是群体施加压力,影响个人判断,正如奥许实验那般;

二是人们选择政治态度和他们一样的人做朋友(但他们通常不能选择同事,而且不可能选择家人)

C.只要知道两个因素——宗教和经济状况——便能以相当高的准确度预测人民投票的

指向,如果使用更多的因素——5到6个——对人民的投票意向便能预测的更准确

5.社会认同模式

A.社会群体的定义是:拥有共同的社会特征的两个或者以上的人,或者他们自己认为

属于同一个社会类型的成员(群体之间不需要有直接关系,群体也不一定要有一个结构);一个人可以从其赞赏和确认归属的群体中获得一种社会认同感(特定情境才出现,出现了使得人的行为与群体保持一致)

B.社会认同模式改变了我们的看法:一是群体成员重要的一种分类是根据认知的反应

(“我是谁”)而不是情感的反应(“我是否喜欢那些人”);二是群体成员对社会类别的自我认定不仅是一种微妙的联系而是他们自己心目中认为重要的一种群体成员的感觉;三是这种对社会类别的认同过程可能产生重要的后果

C.普赖斯主张大众传播在带来社会认同以支持舆论形成的过程中扮演着很重要角色:

一是大众传播能显示出哪些群体特征与议题有关(描述哪些群体对哪些议题存在争议);二是能指出每个群体所持的意见——群体应遵守什么规范(通过描述群体做出的反应);三是群体的意见规范在受众心目中的感觉会被传播扩大;四是人们承担起维护这种规范的责任

6.群体作为改变的工具

因为群体具有影响社会的力量,所以它有时被利用为变革的代理人或工具

群体动力和群体结构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7.群体与大众传播

很多参与大众传播工作的人都已透彻了解群体影响的重要性

大众传播学理论

大众传播学理论 1、选择一个谣言,说明谣言传播的途径,以及背后的社会心理机 制。 谣言:2011年3月日本地震海啸核泄漏,谣传“日本核泄漏污染海洋影响盐” 和“碘盐能预防治疗核辐射”,市民轻信抢购,超市脱销。 谣言传播的途径:谣言怎么传播这是一个最为关键的问题,没有传播的谣言根本就达不到社会影响。对于普通的公民,网络社会的到来,公民个人的猜测而产生的谣言传播已经带有“媒体”性质,有人称之为自媒体。自媒体:公民个人通过私人的传播工具进行的传播。这种传播最早是口口相传,这也是最早的谣言传播办法。在网络社会,公民通过即时通讯、邮件、论坛、博客、微博等办法传播自己的一种猜测与思考。这种方式被某些公司利用,于是就产生网络社会独有的现象——“水军”、网络公关公司。这些公司利用“自媒体”进行一些消息的传播,当然很多是未经证实的,已经产生了强大的社会影响,甚至夺走了原本属于严肃的媒体的领域。公共媒体:这类传播途径,也就是大众传媒。这类媒体具有严肃性、客观与中立性,具有强大的公信力,天生就是用来产生强大的社会影响,也就是舆论制造工具,也是意识形态的制造与发源地。这类媒体有时也会发出一些未经证实的新闻,原因很多,有些舆论关注点无法进行实地新闻采取,只好采用非官方报道,或者是为了防止公众的恐慌,又或者是出于对意识形态的宣传。日本大地震过后,中国内陆疯传“吃盐可以补碘”,谣言在民间广泛传播,一天内各大超市的食用盐被抢购一空。这一谣言的来源在于大众传媒,特别是央视在日本核泄漏事件报道中提到日本民众的“补碘”方式,并在知识普及环节强调碘对防辐射的作用,而接受这些信息的中国观众大多缺乏防辐射方面的专业知识,提到“碘防辐射”时根据自身的生活经验认为“食用盐可以有效防止辐射”,谣言至此产生并不断传播。在危机事件面前,谣言的发生频率会有所提高。对重大事件的报道中,大众传播往往是信息的主要传播方式,与之不同的是,谣言传播的途径多为人际传播,虽然网络的出现,让谣言的产生方式更为多样化,可人际关系网络的影响在谣言传播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这些信息大多和受众的切身利益有关,却无法得到大众媒体和有关部门的证实。因此,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之间出现了较大的话语空隙,一方面,看似正确的信息在人际间传播,另一方面,大众传播又出现短暂失声。民众的质疑和恐慌无法得到舒缓和释放,“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心理作用发挥效应,谣言就

苏州大学 大众传播学 效果分析 笔记

第七章 大众传播的效果分析 要点提示: 传播效果的基础认知 有限效果论 多元效果论 传播效果的内涵与层次 传播效果的发展阶段 信息流程研究 劝服理论研究 议程设置理论 知识沟理论 培养理论 沉默的螺旋理论 传播效果的类型与研究课题 传播效果(effect) 一般指传者发出的讯息,通过一定的媒介(渠道)到达受众后,对受众的思想(包括认知、态度、情感等)与行为造成的影响。 传播效果的层次 认知层面 心理或态度层面 行为层面 传者与传播效果的研究 传播内容与传播效果的研究 传播渠道与传播效果的研究 受众与传播效果的研究 传播方法与传播效果的研究 传播效果的研究课题 枪弹论 适度效果论 有限效果论 强大效果论 时间 效果 枪弹论(Bullet Theory) 即子弹论,也叫“皮下注射论”或“刺激-反应”论。 软弱的受众像射击场的靶子一样,无法抗拒子弹的射击。受众消极被动地等待和接受媒介所灌输的各种思想、感情、知识或动机。大众媒介有着不可抗拒的巨大力量,受众对大众媒介的信息产生大致相同的反应。 Eg.潘恩基金会研究、火星人入侵地球

有限效果论(The Limited-Effects Theory) 又称“最小效果定律”。大众传播通常并不是一个可以对受众发生影响的充分且必要的起因,它其实是通过许多中介因素的联络环节,而发挥着各种功能。 Eg.拉扎斯菲尔德的两级传播与意见领袖研究 霍夫兰与耶鲁学派的劝服传播研究 罗杰斯的“创新扩散”研究 适度效果论 强大效果论 多元效果论 议程设置理论 培养理论 “沉默的螺旋” “知识沟”理论 信息流程 也叫传播流程,指信息从传到受的“流动”过程,包括信息流动的状态、特征、方向和作用等。也可以说是一种结构、过程研究。 大众媒介 构成“传播流”研究的代表性成果 拉扎斯菲尔德等人的《人民的选择》 卡兹等人的《个人的影响》 罗杰斯的《创新与普及》 克拉帕的《大众传播效果》 《人民的选择》 《人民的选择》是拉扎斯菲尔德等人在1940年美国总统大选期间,围绕大众传播的竞选宣传,对选民投票意向的影响所作的一项实证调查的研究报告。这次调查在俄亥俄州的伊里县进行,所以又称“伊里调查”。

《传播学概论—大众传播》读书笔记

《传播学概论——大众传播》读书笔记这个月读了《传播学概论》这本书中关于大众传播的内容,了解了大众传播的发展,什么是大众传播及其特点,以及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和影响,对传播又有了更深的理解。 我们的时代是一个大众传播的世道。书籍、报刊、广播、电视等大众传媒的信息传播活动不仅普及到了社会的每一个角落,而且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在现代社会里,大众传播是人们获得外界信息的主要渠道,是实现国家和社会目标的重要手段,是社会上各利益集团争取和维护自身利益的工具,同时又是社会文化和娱乐的提供者。大众传播的影响之普遍、作用之强大,使得它成为现代社会中最重要的的信息系统。 大众传播的定义 大众传播是一个特殊的社会信息系统,说它特殊是因为它具有其他类型的传播所不具有的性质和特点。理解这些性质和特点是我们把我大众传播的本质出发点。 那么什么是大众传播呢?简单的理解就是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传播媒介从事的信息传播活动就是大众传播,我们每天读书、看报、听广播、看电视就是在接触大众传播。不过这种简单的理解不能帮助我们把握大众传播的实质,要把大众传播作为社会科学考察的对象,就必须为它下一个较为严谨的定义。 澳大利亚学者苏利文提出的定义是“大众传播是即现代印刷和广播、电视等影像和声音媒介组织运用法人资金,借助高科技和产业化手段,在国家调控的范围内向未知的受众提供信息和娱乐产品的实践活动。” 关于什么是大众传播,学者们有各种各样的定义,澳大利亚学者苏利文提出的这个定义将大众传播的主体表述为“媒介组织”更为确切。 实际上,由于大众传播是一种极为复杂的社会现象任何一个简短的定义都不可能概括出它的全部特征,结合传播学的宗旨,对这一概念作出的界定是:所谓大众传播,就是专业化的媒介组织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以社会上一般大众为对象而进行的大规模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 大众传播的特点 从以上定义出发,与其他类型的传播活动相比,大众传播具有的特点可以从以

麦奎尔大众传播理论笔记整理

麦奎尔大众传播理论笔记整理 第一部分理论 第一章早期理论 一、大众媒介的重要性 大众媒介是对以大规模的方式运作,在或多或少的程度上能够触及并影响社会中每一个人的传播方式的简称。 尽管新媒介日益进步,大众媒介并没有处于衰落中,相反,为了顺应新媒介的出现,大众媒介也正在调整、扩展,以迎接挑战。 大众媒介的重要性 一是在政治层面上,大众媒介逐渐成为民主政治过程的基本要素;成为权力行使的手段,政治人物和政府机构凭借优先的媒介使用权,进行广泛宣传使它们所拥有的权力合法化。 二是在文化层面上,成为社会现实的定义者与形象构成的主要来源,以及社会认同的主要表征;二是成为人们闲暇生活中最大的聚合场所,为人们提供共享的文化环境; 三是在经济层面上,随着媒介产业的成长,媒介在市场中的权力呈现多样化与稳固化。 二、媒介与社会的关系 媒介依照自身的法则和实践,在社会内部建构一种单独的社会以机构,但媒介在本质上仍然是依赖社会的。 三、方法的基本差异 批判理论:试图揭露隐藏在媒介实践之下的问题,并且根据某些特定的价值,将这些问题与广泛的社会议题联系起来。 实用性传播理论:通过对传播过程的研究来解决实际问题,让大众传播的运用更有效率。 另两个层面的理论取向:媒介中心与社会中心;文化主义者与唯物主义者,并由此区分出四种主要方法。图见书P6页 四、不同类型的理论 社会科学理论:对媒介和其他相关因素进行系统、客观地观察的基础上,对大众媒介的性质、运作和影响做总体阐述。 规范性理论:在特定的社会价值下,检查并规定媒介应如何运作。 操作理论:指媒介从业者在其工作中积累和运用的实践思想。 日常理论:从我们自己与媒介接触的经验中得出的知识。 四、传播科学和大众传播研究 传播的层次:根据传播发生的不同社会组织层次,大众传播可以被视为社会层面诸传播过程的一部分,而且它位于其他传播过程金字塔式分布的顶层。见图P9 在全社会这一层次下,还有一些不同类别的传播网络。一种是在地区、城市、乡镇层次下所建立的媒介机构;一种是在公司或行业组织内的传播网络;三是传播网络通过一些机构表现出来:政府机构、教育机构、司法机构等。 五、不同的分析传统:结构分析、行为分析、文化分析 结构分析:主要来源于社会学。出发点是社会中心论,其首要关注目标包括媒介系统和组织,以及它们和社会的关系。焦点集中在社会结构和媒介系统对内容的影响上。

传播学通论背诵笔记

传播学通论背诵笔记 一、总论 1.历史上关于传播的定义大体上有共享说、劝服说、反应说三种: (1)共享说:认为传播就是信息共享的过程。 不足:人类传播是借助符号传播信息,人们共享的不是符号,而是符号所代表的意义,许多传播是无法达到共享的。 (2)劝服说: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传播是有目的的行为,突出了传播的功利性。 不足:在传播过程中影响是相互的,传播的角色关系会发生变化,传播者和受传者有时是相互转换的,传播者在影响他人的同时,也在受他人影响。 (3)反映说:传播是一个有机体对于某种刺激的各不相同的反应。 不足:刺激反应不仅是人类的传播行为,动植物都有刺激反应问题。 2.通论的传播定义:传播是信息在时间和空间的移动和变化。 3.对通论传播定义的认识: (1)传播具有信息性质(2)传播具有可流动性和可测度: (3)信息具有可转换性 4.传播学产生的诱因和基础: (1)人类科学技术的发展(2)政治与战争的需要 (3)新闻学的发展 5.传播学的研究内容: 传播学的发展基础是20世纪崛起的行为科学和三论: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三论是传播学的方法论。 6. 传播学四大奠基人和集大成者 (1)拉斯维尔(政治学家):①他首先用政治学的观点对传播进行系统的研究。②他提出了著名的5W传播模式和传播的三功能说。③他用定量语义学的方法,比较了有意义的政治符号在不同时间和地点在主要新闻机构的分布。 (2)保罗-拉扎斯菲尔德(社会学家):①他把社会学实地调查的方法和研究社会实际问题的范围扩大到传播学领域。②他是首先从受众角度研究大众传播效果的社会学家之一。③在从受众角度研究传播效果的过程中,提出了两级传播论、有限效果论和使用与满足论等著名观点。主要著作:《人民的选择》1944 (3)库尔特-卢因(社会心理学家):①他把心理学的实验方法引入社会学研究的同时,实际上也给传播学研究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手段。②他对人们行为和群体的研究中,在研究大众传播媒介对个人的影响时,要充分注意社会环境和个人所属群体的作用。③他提出了著名的把关人概念,为信息流动的复杂性提供了圆满的解释。 (4)卡尔-霍夫兰(心理学家):①他较完善地把心理学控制实验的方法用于传播效果的研究。 ②他对军事教育电影的研究,为打破魔弹论的神话提供了更有价值的证据。③他注意到影响说服效果的多种因素,尤其是说服者及其发出的信息这两个因素,并提出了改善说服效果的一些列有价值的建议,为可说服性研究这个当代传播学重要课题奠定了基础。主要著作:《大众传播实验》1949 《传播与说服》1953 (5)施拉姆:①施拉姆是第一位从新闻专业角度,并把新闻学同政治学、社会学、心理学结合起来,把传播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来研究。他编著的《大众传播学》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步系统提出传播学理论的奠基之作。②一生30多部传播学著作。③积极推动各国传播学者的交流,扩大传播学在教育及学术界的影响,培养众多知名学者,形成“施拉姆学派” 11.传播学源于美国的必然性: 传播学在美国产生的社会基础: (1)科学技术和通讯技术的进步 (2)文化教育事业得到空前发展,为美国大众传播业的发展提供了广泛的群众基础。 (3)美国经济发展使人口激增,向大城市大规模迁移,使美国形成具有现代意义的城市社会。传播学在美国产生的学术基础

大众传播学二十九个重点概念

1、信息----是构成世界的三大要素(物质、能量与信息)之一,旨在显示事物的存在状态与变化趋势;就人类传播而言,信息是消除事物中或事物间任何不确定性因素的东西;信息分为物理信息、生物信息和社会信息。 2、社会传播----特指社会传播,简称传播。既指社会信息的交流和精神交往活动,又指社会信息在一定系统内运行。具有行为性、过程性和系统性。 3、信息社会----是继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之后而出现的第三个社会发展阶段,是指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都以信息为核心价值而得到发展的社会,简言之,就是大量生产、传播和消费信息的社会。 4、信息产业----是专门从事信息产品的加工、处理、传播和服务的产业。信息产业的发育和发达程度,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际经济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尺。 5、符号----符号又称指号、记号、符码、代码等,是意义和形式的统一体,是特定指示对象的代表物,是信息的物质载体。 6、信号----信号就是反映指示对象的特征,与指示对象之间存在着自然因果关系的一类符号。 7、象征符----象征符是通过人为约定的方式用作指示对象的代表,与指示对象建立起非必然性联系的一类符号。 8、意义----意义是主客观相结合的产物:一方面,它是客观事物在主观意识中的反映,另一方面它又是认知主体赋予认知对象的精神内容。 9、人内传播----也称自身传播,自我传播,内向传播。是发生在自身内部的信息传播过程,沉思默想及自言自语等都属于此类。人内传播是其他人类传播得以展开的基础,没有人内传播能力,任何形式的传播活动都无从进行。 10、人际传播----又称人际沟通,它是人类传播的主体。是个人与个人之间借助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而彼此交流信息,沟通情感,协调行为的社会活动。一般认为它有两种方式:面对面的交谈和通过中介进行的信息沟通,如通过电话、电报、电传等手段进行的交流。 11、组织传播----是发生在社会组织中的传播活动,其功能在于通过信息传递而将组织的各个部分连为一个整体,以保障组织的正常运行和目标的有效实现。具体来说功能有四点:内部协调、指挥管理、决策应变、形成共识。 12、大众传播----大众传播,就是专业化的媒介组织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以社会上一般大众为对象而进行的大规模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分解为四层含义:(1)为数众多的传播者(2)规模庞大的传播机构(3)人数众多的受传者(4)大批复制的传播内容。 13、信息环境----就是由大众传播所建构的一个拟态环境, 14、大众传播媒介----是指能够向社会大众大规模传播信息的专业化媒介组织和信息载体。 15、媒介控制----是指传播制度中通过某些环节或因素对传播媒介的传播行为进行约束和施加影响,使其符合社会利益和社会发展需要的过程。 16、大众----是伴随大众社会理论的形成而出现的一个特定概念。这种理论认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人类进入大众社会的分界点。作为工业革命、资产阶级革命和大众传播发展的结果,大众社会打破了以往传统社会的结构、等级秩序和统一的价值体系,社会成员失去了统一的行为参照系,变成了孤立的、分散的、原子式的存在,即大众。 17、受众----指的是大众传播中信息的接受者,主要包括读者、听众和观众。

大众传播理论研究

大众传播理论研究新传4班陈佳琪 2

目录大众传播理论 1.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 2.把关人理论 3.使用和满足理论 4.议程设置功能理论 5.沉默的螺旋理论 6.培养理论 7.知沟理论 8.大众传播的虚拟环境

1.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 作者介绍: 马歇尔·麦克卢汉(Marshall Mcluhan,1911年-1980年),20世纪原创媒介理论家,思想家。1911年出生于加拿大艾伯塔省埃德蒙顿市,他于1933年在加拿大曼尼托巴(Manitoba)大学拿到了文学学士学位;1934年在同一所大学获得硕士学位;此后不久到剑桥大学留学,继续文学方面的研究;1942年获得剑桥博士学位,并在美国多所大学执教。其间出过许多巨著,主要著作有《机器新娘》(1951年)和《理解媒介》(1964年)。在社会上有莫大的影响。于1980年12月31日去世。 产生背景: 麦克卢汉早期关于媒介的思想建立在他的导师哈罗德·亚当斯·英尼斯(Harold Adams Innis)的研究基础上。英尼斯与麦克卢汉认为,媒介是文明的精髓,两人都认为历史是由各个时代占据地位的媒介引导前进的。 理论内容: (一)媒介是人体的延伸 媒介是人体感官能力的延伸和扩展:文字印刷媒介是视觉能力的延伸,广播是听觉能力的延伸,电视是视觉、听觉和触觉能力的延伸。 (二)媒介即讯息 媒介本身才是真正的讯息,也就是说,人类有了某种媒介才可能从事与之相应的传播或其他社会活动,因此真正有意义的讯息不是各个时代的传播内容,而是这个时代所使用的传播工具的性质,以及它所带来的可能性和造成的社会后果。 (三)热媒介与冷媒介 (1)热媒介:传递的信息明确清晰,接受者无须动员更多的感官和思维活动就能理解,它本身就是"热的",如照片、广播、电影等。需要受众参与其中的程度低 (2)冷媒介:提供给受众的讯息模糊、不充分,需要受众予以补充、联想,受众参与其中的程度高,如漫画、电视、电话等。 (四)地球村 在自然社会,口语是主要以传播媒介,人的交往受距离的限制,文学印刷媒介产生后,人类由"耳朵的社会"进入"眼睛的社会"人与人之间联系变得疏远。电子媒介的出现与普及改变了这种状况,它们以接近于实时的传播速度和强烈的现场感、目击感把遥远的世界拉得很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感觉上大大缩短,于是整个世界变成一个"地球村",任何国家和社会都是村庄的一部分。 理论应用案例: 以印刷媒介理论为例,麦克卢汉如此分析印刷媒介的社会功能:由于印刷媒介“侧重于通过眼睛接收的信息而不是在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中通过所有感官接收的信息,从而在我们同环境的关系中造成了不平衡。由于阅读和书写基本上是私人的活动而且涉及是又是抽象化的经验,它们因而使人们‘摆脱部落习惯’,把他们

大众传播学笔记

二、媒体分析 麦克卢汉的媒介观P118-121 关于媒介技术的历史和社会影响的著名理论,由加拿大学者麦克卢汉提出。 著作:《理解媒介:人的延伸》、《媒介即讯息》、《地球村》等。 (1)“媒介即讯息”、“媒介是人的延伸”、“‘热媒介’与‘冷媒介’”,这三个观点构成了麦克卢汉媒介学说的主要内容。 ①媒介即讯息。 这是麦克卢汉对传播媒介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的高度概括。其含义是:媒介本身才是真正有意义的讯息。真正有意义、有价值的讯息不是各个时代的传播内容,而是这个时代所使用的传播工具的性质、它们所开创的可能性及其带来的社会变革。媒介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每一种新的媒介的诞生,都开创了人类感知和认识世界的方式. ②媒介是人的延伸。 媒介是人的感官能力的延伸或扩展。印刷媒介是视觉的延伸,广播是听觉的延伸,电视则是视听觉综合的延伸。每种媒介的使用都会改变人的感觉平衡状态,产生不同的心理作用和对外部世界的认知和反应方式。 ③“热媒介”和“冷媒介”。 麦克卢汉关于媒介分类提出的两个概念。“热媒介”传递的信息比较清晰明确,接受者不需动员更多的感官和思维活动就能理解。“冷媒介”则相反,传递的信息少而模糊,在理解时需要更多的感官和思维活动的配合。这个观点,在于说明不同媒介作用于人的方式不同,引起的心理和行为反应也不同。 把关理论(结合实际)P131-134 (1)“把关人”又称守门人,即在大众传媒中可以决定什么性质的信息可被传播、传播多少及怎样传播的人或机构。最早是卢因1947年在《群体生活的渠道》一书中提出的,认为在群体传播过程中出现一些把关人,只有符合群体规范或把关人价值标准的信息内容才能进入传播的渠道。 1950年,怀特将其引入新闻研究领域,明确提出了新闻筛选过程的“把关(gate-keeping)”模式。但怀特的“把关”模式只强调编辑的“把关”作用,而没有意识到把关是一种组织行为,是一个整体过程。 (2)“把关”过程的实质: 大众传播对新闻”把关”活动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不仅要考虑新闻价值或新闻要素分析,而是应该把政治/经济和意识形态因素考虑进来. ①依据传媒的一定立场、方针和价值标准所进行的一种有目的的取舍选择和加工活动; ②与媒介的方针和利益一致或相符的内容更容易优先入选、优先得到传播; ③传媒的“把关”在总体上是传媒组织的立场和方针的体现。 (3)“把关”标准 时间跨度、强度、明晰性、文化接近性、预期性、出乎意料、连续性、组合性、社会文化价值 把关标准: 新闻信息由两个本质属性: (一)新闻信息必须有真实性,它传达的是客观的事实而不是虚构或捏造的事物 (二)新闻信息必须具有及时性和新意,这时的事件、历史的回忆等等,不能成为

传播学五大效果理论

一、议程设置 议程设置的中心思想是:大众传播具有一种为公众设置“议事日程”的功能,传媒的新闻报道和信息传达活动以赋予各种“议题”不同程度的显著性的方式,影响着人们对周围世界的“大事”及其重要性的判断。 作为一种效果理论,议程设置假说具有三个特征: 1. 认知层面的效果 2. 长期、综合、宏观的效果 3. 暗示了一种媒介观,即,传媒是一种从事“环境再构成作业”的机构。 意义与问题 1、重新揭示了大众传媒的有力影响,为效果研究摆脱“有限论”的束缚起了重要的作用。 2、揭示了大众传播过程背后的控制问题。 3、没有涉及反映社会议题的一面。 E. 属性议程设置 二、沉默的螺旋(The spiral of silence)——诺依曼 理论内涵 ?个人意见的表达是一个社会心理过程。也就是说,人作为一种社会动物,总是力图从周围的环境中寻求支持,避免陷入孤立状态,这是人的社会天性。为了防止受到孤立,避免社会惩罚,当发现自己属于多数或优势意见时,他们便倾向于积极大胆的表达自己的观点,而当发觉自己属于少数或劣势意见时,一般人会屈于环境压力而转向沉默或附和;

?意见的表达和沉默的扩散是一个螺旋式的社会传播过程,一方的沉默造成另一方意见的增势,形成螺旋式的过程和舆论一边倒现象; ?大众传播通过营造“意见环境”来影响和制约舆论。诺依曼认为,影响人们判断周围意见分布的信息源有两个,一是社会群体,二是大众传播,其中大众传播的影响尤其大,包括了类似的共鸣效果、同类信息持续与重复传播的累积效果、传播范围广的遍在效果等,重新提出了大众传播的强效果论。 ?舆论形成包括了三个要素: ?(1)舆论的形成是大众传播、人际传播和人们对意见环境认知心理三者相互作用的结果; ?(2)经大众传播强调提示的意见由于具有公开性和传播的广泛性,容易被当作多数或优势意见所认知; ?(3)这种环境认知所带来的压力或安全感,会引起人际接触中“劣势意见的沉默和优势意见的大声疾呼”的螺旋式的扩展过程,并导致社会生活中压倒优势的多数意见——舆论的诞生。 ? 三、培养分析(cultivation analysis),又称教养分析、涵化分析。传播学者格伯纳主要对电视对受众的传播效果进行研究的理论。 研究表明,电视节目与暴力犯罪没有必然的联系,但暴力内容对人们对现实环境的危险程度的判断产生了较大影响,即,电视节目中充斥的暴力内容增大了人们对现实社会环境危险程度(遭遇犯罪和暴力侵害的概率)的判断,而且,电视媒介接触量越大的人,这种社会不安全感越强。 理论影响:传播与社会的关系阐释 (1)社会存在与发展需要成员共识; (2)传播培养与社会共识有很大关系。媒介时代,大众传播代替了教育和宗教,

大众传播理论复习题

大众传播理论 绪论 1.传播的定义: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结合社会学和信息科学的视点) 构成要素: ①传播者:又称信源,指的是传播行为的引发者,在社会传播中,传播者既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群体或组织。 ②受传者:又称信宿,即讯息的接受者和反应者,传播者的作用对象。作用对象一词并不意味着受传者是一种完全被动的存在,相反,他可以通过反馈活动来影响传播者。 ③讯息:讯息指的是由一组相互关联的有意义符号组成,能够表达某种完整意义的信息。讯息是传播者和受传者之间社会互动的介质,通过讯息,两者之间发生意义的交换,达到互动的目的。 ④媒介:又称传播渠道、信道、手段或工具。媒介是讯息的搬运者,也是将传播过程中的各种因素相互连接起来的纽带。 ⑤反馈:指受传者对接收到的讯息的反应或回应,也是受传者对传播者的反作用。获得反馈讯息是传播者的意图和目的,发出反馈讯息是受传者能动性的体现。反馈是体现社会传播的双向性和互动性的重要机制。 2.人内传播:内向传播、内在传播、自我传播。指个人接受外部信息并在人体内部进行信 息处理的活动。 人际传播: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信息传播活动,也是由两个个体系统相互连接组成的新的信息传播系统。(两个行为主体之间的信息活动) 群体传播:群体传播就是将共同目标和协作意愿加以连接和实现的过程,形成群体意识和群体结构,并反过来成为群体活动的框架。 组织传播:指组织所从事的信息活动。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组织内传播,二是组织外传播,这两个方面都是组织生存和发展必不可少的保障。 3.群体压力:群体中的多数意见对成员中的个人意见或少数意见所产生的压力。在面临群 体压力的情况下,个人和少数意见一般会对多数意见采取服从态度。

传播学原理笔记详细版

传播学教程 第一章 1、信息的定义 ①广义:不就是物质或能量,就是物质的普遍属性,一种客观存在的物质运动形式,在同其她任何物质系统全面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以质、能波动的形式所呈现的结构、状态与历史。在此意义上,一切反映事物内部或外部互动状态或关系的东西都就是信息。 ②社会信息:与人类的社会活动有关的一切信息。物质载体与精神内容、主体与客体符号与意义的统一。 2、传播的定义与特点 ①定义: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 ②特点:一种信息共享活动;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进行,又就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一种双向的社会互动行为;传播双方须有共通的意义空间;一种行为、过程、系统。 3、传播学的定义 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律的科学。就是社会科学与应用科学。 4、社会传播的类型 人内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 5、社会信息系统的特点 开放性;由各种子系统相互连接、相互交织构成的整体;双重偶然性;自我创造、自我完善。 6、双重偶然性 (德)鲁曼:传播的双方都存在着不确定性,因此通过传播作出的选择有受到拒绝的可能性。就是人类信息系统特有的属性,与它就是以人为主体的活动有关。其存在说明,社会信息系统就是一个多变量的系统,若变量处理不当,便会引起传播障碍与传播隔阂。 7、传播障碍与传播隔阂 ①传播障碍:包括结构与功能障碍,如传播制度化就是否合理、传播渠道就是否畅通、信息系统各部分功能就是否正常。 ②传播隔阂:包括个人之间、个人与群体间、成员与组织间、群体之间、组织之间、时代之间、文化之间在特定利益、价值、意识形态与文化背景方面的隔阂。有无意的误解与有意的曲解之分。 传播障碍与传播隔阂会造成社会成员的认知、判断、决策与行动的混乱,引发系列社会问题。但其存在就是必然的。 8、精神交往与物质交往的辩证关系 ①(马恩,精神交往指以“语言”为(媒介的人与人的社会关系) 一定的精神生产与精神交往与一定的物质生产与物质交往相适应(唯物史观的重要前提):精神起源于物质,并反映着物质的关系,物质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精神。 ②精神生产与精神交往的独立性与能动性:精神的发展反过来推动物质发展,在物质生产达到一定发达程度时,精神生产状态将会成为制约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精神有自身的特殊规律。 9、精神交往论与行为主义传播学的本质区别 ①前者:把交往放在人类社会交往的大系统中加以考察,既研究人的精神活动本身,也研究精神活动与物质活动的关系、与物质生产与物质交往的关系,视野更开阔;后者:仅就信息研究信息、就传播研究传播。 ②前者:精神交往与精神生产相联系;后者:回避这些重大问题,不能从根本上揭示人与人之间传播关系的本质。 ③前者:精神生产既然就是一种生产,就必然有产品;后者:不否认信息中包含的思想、观念与价值倾向,却不想从信息的生产过程与生产结构中寻找成因。 第二章 1、人类传播经历的发展阶段

大众传播学考试复习.doc

大众传播学复习提纲 题型: 一、名词解释(3, X6) 二、填空(2 ' X 6 ) 三、简答(10' X 3 ) 四、论述(20' X 2 ) 主要考点: 1、人类传播的几个阶段(P23—27) (1)口语传播阶段(局限性:转瞬即逝、距离限制、失真、中断、能量有限) (2)文字传播阶段 (3)印刷传播阶段 (4)电子传播阶段 2、传播学四大先驱: 政治学家拉斯韦尔:《社会传播的结构与功能》5W模式五个研究领域:控制研究内容研 究媒介研究受众研究效果研究三大功能说:环境监视联系社会传承遗产 心理学家卢因:团体动力学把关人理论 社会学家拉扎斯菲尔德:《人民的选择》舆论领袖二级传播 社会心理学家霍夫兰:研究传播效果 3、传播学的集大成者:施拉姆(传播学之父传播学的创立) 4、拉斯韦尔5W模式(P5O)(直线模式) who (谁)、Says what (说了什么)>in which channel (通过什么渠道)、to whom (向谁说)、what effect (有什么效果) 直线模式的缺陷:容易把传播者与受传者的角色、关系和作用固定化;缺乏反馈的要素或环节(没有揭示人类社会传播的双向性和互动性) 5、米德的“主我与客我”理论(P44 P65) 自我是主我与客我的统一 (1)主我:意愿和行为主体,通过个人围绕对象事物从事的行为和反应具体体现出来。(2)客我:他人的社会评价和社会期待,是自我意识的社会关系性的体现。 人的自我意识就是在这种主我与客我的辩证互动的过程中形成、发展和变化的。

6、趋同心理/行为(P82) 又称“从众心理”指个人的观念或行为由于群体的引导和压力而产生的一种合群倾向,这种心理使得个体产生放弃与群体意见或规范相抵触的意识倾向,作出与自己本来意愿相反的行为,向与多数人相一致的方向变化的现象。 群体压力:群体中的多数意见对成员中的个人意见或少数意见所产生的压力。 7、集合行为(P84) 定义:在某种刺激条件下发生的非常态社会聚集现象。(集合行为多以群集、恐慌、流言、骚动的形态出现,往往会造成对正常的社会秩序的干扰和破坏。) 集合行为产生的3个基本条件:结构性压力;触发性事件;正常的社会传播系统功能减弱, 非常态的传播机制活跃化。 8、大众传播(P99) (1)大众传播的概念 专业化的媒介组织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以社会上一般大众为对象而进行的大规模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 (2)大众传播的特点 %1大众传播者是从事信息生产和传播的专业化媒介组织。 %1大众传播是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大量生产、复制和传播信息的活动。 %1大众传播的对象是社会的一般大众,用传播学术语来说即“受众”。 %1大众传播的信息既有商品属性,又具有文化属性。 %1从传播过程的性质来看,大众传播特别是以报刊、广播、电视为代表的传统大众传播,属于单向性很强的传播活动。 %1大众传播是一种制度化的社会传播。 9、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P100) (1)拉斯韦尔的“三功能说” %1环境监视功能自然与社会环境是不断变化的,只有及时监控、了解、把握并适应内外环境的变化,人类社会才能保证自己的生存和发展。在这个意义上,传播对社会起着一种“瞭望哨”的作用。 %1社会联系与协调功能社会由各不同部分组成,是一个建立在分工合作基础上的有机体,只有实现了社会各组成部分之间的联络、协调和统一,才能有效地适应环境的变化。

(完整版)传播学笔记整理

《大众传播学通论》 第一章导论 第一节传播与传播学 一、什么是传播 1、传播是人类交流信息的一种社会性行为,是人与人之间,人与他们所属的群体、组织之间,通过有意义的符号所进行的信息传递、接受与反馈的行为总称。 2、三种定义类型 (1)共享说:强调“传者”与“受传者”对信息的分享。指人们在传播时,总是努力想同谁确立“共同的东西”。代表人物是美国传播学集大成者施拉姆,但是,共享说无法概括拒斥、不通、误解、独处等传播现象。(“心有灵犀一点通”可谓是对信息共享过程中最佳状态的描述。) (2)交流说:强调传播是“用语言交流思想、观念、情感,已建立和巩固人际关系的过程”。代表人物是美国学者 E.T·霍尔。交流说忽视了除语言之外的其他符号系统的重要性。 (3)信息说:即传播就是信息的流动过程,信息是人们对接触到的讯息,“排除不确定因素”后,从中选择出自己所需要的那部分内容,而语言就是这些内容的载体。忽略传播过程的“环生态”现实而留下的遗憾。代表人物是C.E·申农和W·韦弗。 3、传播层次: (1)自我传播:指不起交际作用的内部信息交流过程,是个人处于感知和理解时的言语活动。表征是“不出声”。(米德的“主我与客我”理论、“自我互动”的理论、“内省式”思考——郭书P78) 特点:“传播者”与“受传者”角色重叠,往往表现为矛盾的统一体;所传信息不与人分享;由大脑储存信息量的多少决定自我传播的活跃程度,同时,自我传播的自觉程度也决定着大脑对有效信息的储存状态。 (2)人际传播:指个人与个人之间直接的信息传播活动,是社会生活中最直观、最常见、最丰富的传播现象。 作用:A教化作用;B联系作用;C协调作用 特点:信息交流渠道多、形式多样,可以面对面直接交流,也可以通过电话、电子邮件等通讯媒体“准间接交流”;交流符号可以用语言,也可以用言语或非言语符号交流,甚至是多种符号复合式使用;人际传播构成一种双向的动态系统,传者与受传者的角色可以在相互作用中随机互换,反馈非常及时。 (3)群体传播:群体指通过一定的社会关系结合起来进行共同活动的团体。分为正式群体(组织传播)和非正式群体(群体传播)。正式群体是指人们在共同利益制衡和理性认知基础上自觉建立的社会组织。非正式群体指以个人好恶、兴趣、认知水平为基础,自发形成的无固定目标、成员间无地位差异、彼此同情、价值观趋同的舆论群体。(郭书P89-98)特点:A群体传播对成员保持一种亲和力和凝聚力,个人参与群体传播会受到影响。 B、成员之间的关系靠传播过程中的心领神会、彼此认同来维系和发展。 C、成员往往会承认群体中的权威和个别人的威望。 D、群体传播是一种开放形式,成员可以自由进出。 补充知识点: 1、群体意识:参加群体的成员所共有的意识。 2、群体规范:指成员个人在群体活动中必须遵守的规则。群规不仅对群体内的传播活

几种大众传播的效果理论研究的总结

10.劝服研究有万能效果论、两极传播研究、创新-扩散研究、耶鲁研究。 万能效果论 (万能效果论)魔弹论:又称皮下注射论或称机械的刺激—反应理论,这是西方最早产生的一种传播效果模式,一种典型的媒介传播强效果论。 16.◆万能效果论的依据. 答(1)赫斯特报系在促进美西战争中所扮演的角色。 (2)1938年,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下属电台播放的广播剧《火星人进攻地球》。 (3)纳粹运用心理宣传。 (4)美国纽约麦迪逊大道上广告公司林立,尤其是媒体广告越来越发达,对全世界的消费者的生活消费风尚产生很大影响。 17.◆简述魔弹论的成效必须满足的前提条件。 答:第一,必须有一个强权制度作为传播后盾。 第二,受众除了一种信息来源别没其它信息来源。 第三,强大的效果的取得还要看媒介使用方法的得当与否。 有限效果论: 两极传播研究、创新-扩散研究、耶鲁研究。 有限效果论:即有限效果模式,正是建立在劝服效果研究的两大流派的研究基础上的,它最早出现在20世纪40年代。其主要观点是大众传播的效果是有限的。 劝服效果的研究有两大主要流派:一是拉扎菲尔德等哥伦比亚大学学者为代表的哥伦比亚学派,他们的研究发现了“两极传播”和“意见领袖”的存在,此外还包括由此而延伸出的罗杰斯等衣阿华学者的“创新—扩散”研究:另一主要流派是以霍夫兰为代表的耶鲁学派,他们的“传播与态度变化”较有影响,其关心的焦点也主要是劝服的功能。 19.◆拉扎菲尔德他们发现了“两极传播”“意见领袖”的存在。由此,他们对媒介效果的结论是:对受众的影响远非“魔术般的”或“不可抗拒”,而是恰恰相反,影响极为有限。模式可表述为:(1)媒介的影响通常经过中介因素产生,是间接的、辅助的、有限的;(2)这种影响并不表现为导致受众意见的改变,而是加强了受众本身的意见。这里的“中介因素”即指“意见领袖”以及某些社会关系和受传者自身的接收态势。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笔记(详细版)

第一章传播学的研究对象与基本问题 第一节:从传播的定义看传播学的研究对象 传播学现状:20世纪出现的一门新兴的社会科学和边缘学科,与诸科学联系渗透因而对象和研究领域不甚明确。分科领域(大众传播学、文化传播学、广告传播学等)繁荣,基础理论研究却显薄弱。 一、如何把握传播概念 美—库利 社会互动理论倡始人。强调传播的社会关系性,把传播看做是人与人关系得以成立和发展的基础。 美—皮尔士 符号学的创始人,强调符号作为精神内容的载体在传播中所起的特殊作用。 他们开创了界定传播概念的两传统,一是社会学的传统,一是符号学或语义学的传统。后来,这两传统逐渐发生融合 传播的实质:是一种社会互动行为,人们通过传播保持着相互 作用和影响的关系。 二、传播与信息 传播学考察的主要对象—始终都是人类的社会信息及其 传播活动

社会信息与自然界的其他信息的联系和区别联系(共同点)以质、能波动的形式表现出来。精神内容的载体都表现为一定的物质讯号,作用于人的感觉系统 并引起反馈。因此,社会信息也具有物质属性(至少就精神内容与载体的不可分离性而言)。 区别 为什么说“信息是物理载体和意义构成的统一整体”? (特殊性质)第一,它并不单纯地表现为人的生理层次上的作 用和反作用,而伴随着人复杂的精神和心理活动,伴随着人的 态度、感情、价值和意识形态;(两个伴随) 第二,作为社会信息的物质载体——符号系统本身,也是与物质劳动密切相关的人的精神劳动的创造物。(一 个创造物)在此意义上,我们把社会信息看做是物质载体和精 神内容的统一,主体和客体的统一,符号和意义的统一。 (传播学与信息科学是相互影响和相互渗透的)信息科学对传播学的巨大贡献 一.把信息概念引进了传播学领域,提高了传播学理论表述的科学性和严谨性;(提高两性) 二.拓宽了传播学的视野,使它能够把人类传播活动放在更大的系统和环境中加以考察,这有助于探索人类社会传播的一般和特殊规律。(一宽一大) 三.传播的定义和特点

使用与满足理论:(郭庆光的第十章——大众传播的受众)

使用与满足理论:(郭庆光的第十章——大众传播的受众) “使用与满足”理论(uses and gratifications approach),是起源于20世纪40年代的一个有关受众对媒介的使用动机的传播理论。由美国社会学家卡茨首先提出。 定义:该理论把受众看作有特定“需求”的个人,把它们接触媒介的活动看成是基于特定需求来“使用”媒介,从而使这些需求得以“满足”的过程。从受众角度出发,通过分析受众的媒介接触动机以及这些接触满足了他们什么需求,来考察大众传播给人们带来的心理和行为方面的效用。强调受众的“能动性”,开创了从受众角度考察大众传播的先河。 意义:(郭庆光补充)(1)它认为受众的媒介接触是居于自己的需求对媒介内容进行选择的活动,这种选择具有某种“能动性”,这有助于纠正大众社会论中的“受众绝对被动”的观点。它突出了受众需求对传播效果的制约作用,对否定“枪弹论”起到了重要作用;另外,也指出了大众传播对受众具有一些基本效用,对于纠正“有限效果论”也有积极作用,在这一个意义上,一些学者把它称为一种“适度效果”理论。 对使用与满足理论的批评: 1、认为她缺乏理论性,对关键概念定义太泛,认为它是一种搜集资料的策略。 2、极少有研究去寻求满足的前提。 3、认为使用与满足理论用自我报告来确定人们的动机,显得有些简单和天真。 4、认为它过于狭隘地集中于对个人的研究,忽视社会结构和媒介在该结构中的位置。(对此鲁宾和温德尔提出了一种使用与满足理论和依赖理论相结合的综合方法:使用与依赖模式将个人置于社会系统之内,这些系统有助于他们形成自己的需要) 5、该理论也受到了媒介霸权论学者的批评。媒介霸权论学者认为,大众媒介的消息倾向于强化文化中的主导世界观,受众很难回避这种媒介提供的带有偏向的解读。 6、一些研究发现,受众之接触大众传播,并不总是高度精心的或目的明确的行为,因而对使用与满足研究的某些基本观点提出了挑战。大多数人在使用大众媒介是仪式化的或习惯性的行为。 7、对看电视行为的研究显示:观众对电视的体验是被动的、放松的、注意力分散的,也有研究者声称,与印刷品相比较,由于图像的表现特点,电视和电影很可能在观众中产生更为一致的认识和情感反应。一致效果不是使用与满足研究预测的结果。 使用与满足研究的近期发展: 1、近期的一个新发展是离开传统的思路,即那种将受众认作主动的或被动的观点,而是将活动当作一种变量来对 待。也就是说,在某些时候,媒介的使用者在处理媒介消息时是有选择的、理性的;但是在另外的时候,他们使用媒介是为了放松和逃避。受众活动在形式和程度上的差异可能也对媒介的效果产生影响。 2、另一种心的方向强调使用媒介来满足特定的需要。例如大众媒介的一个用处是可能消除孤单。坎那瑞和斯皮茨伯格发现了支持这种使用的证据,但是其相关性依赖于孤独的程度。 在情境孤独中,人们最常使用媒介来减轻孤独感; 在持续孤独中,人们较少使用媒介来减轻孤独感。由于持续孤独者将他们的孤独感归于内在因素,因此不相信媒介传播能够减轻孤独感。 3、希尔:暴力电影观众的阐释机制(暴力电影观众勇于收视体验的一种特殊方法) 该机制包含以下因素:对虚构暴力的概念,将之视为娱乐;有对暴力的期待和乐于选择自我审查的方法;以及建立个人可接受暴力度的水平。

传播学概论试题教(学)案答案解析

1.1948年,拉斯韦尔提出了著名的5W传播模式,确定了传播学的研究范围。 2.香农——韦弗第一次提出“噪音”的概念,噪音在信息传递过程中可造成干扰,由此产生信息的衰减和失真。 3.传播学的两大阵营包括:传统学派和批评学派。 4.传播学的定量研究方法主要有:调查研究法、内容分析法、实验法、个案研法 5.传播学的四位奠基人:拉斯韦尔、拉扎斯菲尔德、库尔特卢因、霍夫兰 6.被称为“传播学之父”的学者是威尔伯施拉姆。 7.传播的英文是communication 8.传播的四种基本类型:人内传播、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 9.美国(传统学派)欧洲(批判学派) 10.三论: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 11.能动性和创造性是人类语言区别于动物信号系统的最根本特征 名词解释 1.大众传播学 大众传播学是研究大众传播事业的产生、发展、及其与社会的关系、

研究大众传播的内容、过程、功能与效果的学问。 2.“麻醉精神” 麻醉精神指大大小小的传媒给人们带来的讯息,其数量之多已达到令人难以招架的地步。而且人们花费许多时间从事这种视听活动,自认为已经充分了解周围的社会,实际上他们已没有多少机会直接投身社会活动,与社会的关系反而日趋疏远和冷漠了。 3.受众 传播学中的“受众”一词,是社会信息传播的接受者群体的总称。大众传播的受众,则指报刊读者、广播听众和电视观众,是通称这些信息接受者的集合名称。 4.意见领袖:指在人际传播网络中经常为他人提供信息,同时对他 人施加影响的“活跃分子”。在大众传播效果的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中介或过滤的作用,将信息扩散给受众,形成信息传递的两级传播。 5.传播效果:“传播效果”这一概念具有双重含义:1指带有说服动 机的传播行为在受传者身上引起的心理、态度和行为的变化;2指传播活动,尤其是报刊、广播、电视等大众传播媒介对受传者和社会所产生的一切影响和结果(直接+间接+潜在)的总体。 6.拟态环境:就是我们所说的由大众传播活动形成的信息环境,并 不是现实环境的镜子式的再现,而是传播媒介通过对象征性事件或信息进行选择和加工、重新加以结构化以后向人们提示的环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