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概论复习思考题部分参考答案.

地球概论》思考与练习题参考答案第一章地理坐标与天球坐标

h m

坐标点高度方位赤纬时角赤经

天顶90°30°06

h

30

m 天底-90°-30°12h18h

30

m 北天极30°180°90°

南天极-30°0-90°

东点0270°018h12h

30

m 西点090°06h

30

m 南点00-60°06h

30

m 北点0180°60°12h18h

30

m 上点60°0006h

30

m 下点-60°180°012h18h

30

m

⒒ 在北京( φ =40° N),黄道与地平圈的交角,最大与最小各为多少?那时春分点位于什么位置?试绘图表示之。当春分点与东点重合时,图中 A 点距天北极10°,填空: A 点的α 90°;δ 80°;λ90°;β56°34′;夏至点的t 12h ;δ23°26′;h -26° 34′; A (方位) 180° 。

解:黄道与地平圈的交角,最大为90° -40°+23° 26′=73°26′,春分点位于西点。

最小为90° -40°-23°26′ =26°34′,春分点位于东点。

⒓ 我国古代有人在同一点观测到夏至日的太阳高度是73°38 ′,冬至日的太阳高度是26° 22′,求此人所在地的纬度和当时的黄赤交角。

解:黄赤交角: (73°38′ -26°22′) /2=23°38′

绘图求出此人所在地的纬度和恒星的赤纬分别是多少?

此人所在地的纬度:纬度等于天顶的赤纬( 90°-73 38′) +23° 38′ =40° N

⒔ 有人在北半球某地观测到一恒星上中天时的高度为50 度,下中天时的高度为20 度。试

解:该恒星的赤纬:

90°-(50°-20°)/2 = 75° 观测地的纬度:

20°+(50°-20°)/2 = 35°N 或该恒星的赤纬:

90°-(70°+40°)/2 = 35°

观测地的纬度:

20+(70°+40°)/2 = 75°N

⒕ 北半球某地子夜时,观测到太阳中心的高度为4° 11′,而太阳的赤纬为+22°8′,求该地的纬度,试绘图表示出该地当天太阳的周日运动路线来。

解:该地的纬度为:

(90°-22°08′)+4 °11′=72 °03′N

⒖ 绘出30° N 所见天球图,请按下述要求填图:绘出太阳赤纬为-10°时的周日经天路线图,注明日出、日没点和上中天位置及高度。

⒗ 求北京(40 ° N)二分日、二至日太阳上中天高度?

⒘ 天狼星(α =100°)在一年中何日午夜上中天?

解:S=100° =6h40m

午夜太阳时为0h,太阳时角t=12h

S=t+α ,则太阳的赤经α=6h40m-12h+24h=18h40m 在新年之初午夜上中天

⒙ 在图中,假定某日太阳沿周日圈ABCDF 从下中天位置升至上中天位置,且B、C、D 将这半个周日圈四等分,问:(1)太阳在A、B 、C、D、F 诸位置时,时角和赤纬各为多少?当地时间约分别为几点钟?(2)在图中勾画出表示 B 点的时角t,赤纬δ 的两大圆弧。

解:太阳在A、B、C、D、F 诸位置时:时角分别为12h,15h,18h,21h,24h 赤纬相等,等于弧QF 当地时间分别为0h,3h,6h,9h,12h

⒚ 4 月下旬初某日,太阳在天赤道南还是北?太阳在春分点以东还是以西?距春分点约多少度?对某观测地点,这天下午二时(地方视太阳时),太阳在当地子午圈以东还是以西?约多少度?根据上述结果,绘图标明:(1)4 月下旬某日下午二时太阳和春分点在当地天球上的大致位置;(2)下午二时以后至日落,太阳和春分点周日视运动轨迹;(3)约一天后,

当春分点周日旋转一周后回到原处时,太阳所应到达的位置相对一天前位置的变动方向。

20. 某彗星在沈阳(41° 46′N)中天的恒星时为18h32m08s,天顶距(在天顶以南)为15 26′。试求该彗星的赤经和赤纬值。

解:由于S(恒星时)= a* (恒星中天的赤经),则该彗星的赤经为18h32m08s 该彗星的中天高度为90°-15 °26′=74°34′

上点的高度为90°-41 °46′=48°14′ 该彗星的赤纬为74°34′-

48 °14′=+26°20′ 答:该彗星的赤经为18h32m08s,赤纬为+26°20′。

第二章地球的宇宙环境

⒈ 解释以下名词:恒星,恒星的自行,亮度,光度,太阳常数,太阳大气,太阳风,天文

单位,太阳活动,太阳系,流星现象,流星体,月相变化,白道。

⒉ 天体的亮度与视星等有何关系?

⒊ 银河系结构如何?

⒋ 简述大爆炸学说的基本含义和它所解释的天文问题,并提出自己的看法。

⒌ 说明开普勒行星运动三定律的内容。

⒍ 太阳的基本结构如何?有何特点?

⒎ 冥王星为什么不算大行星了?

⒏ 地月系绕转有何特征?

⒐ 什么是恒星月?什么是朔望月?两者有何不同?

⒑ 绘图并用文字说明月相变化规律。

⒒ 据史书记载,公元1054 年天空出现一颗新星,其亮度为-6 等,距离为2000 秒差距,求⑴其绝对星等是多少?

⑵其实际爆炸时间距今多少年?

解:M=m+5-5lgd=-6+5-5lg2000=-1-5*3.3=-17.5

2000秒差距=2000*3.26 光年=6520光年

2011-1054=957 (年),所以距2011年有6520+957=7477年

答:绝对星等-17.5 等,实际爆炸时间距2008 年有7477 年。

⒓ 比 5 等星亮100 倍的恒星,其星等为几等?(0 等)

⒔ 织女星(天琴座α)的视星等为0.1,若其距离增加为10 倍,这时,它的星等将是几等?肉眼还能看到它吗?

⒕ 设某行星距太阳为25 天文单位,那么,它绕太阳公转的周期应有多长?

⒖ 太阳系中一颗行星,其绕太阳公转周期为8 年,求它与太阳的距离是多少?

⒗ 求6月22日晚上9时的可见星区。若观测日期改在4月22日,问:同样的星空状况将在什么时刻出现?

⒘ 秋分后一个月,当天津四(α =21h),是几点钟?

⒙ 夏至后一个月,当北京时间为晚上9:00 时,内江(30° N,105° E)的恒星时是多少?

第三章地球的运动

⒈ 解释下列名词:极移,地轴进动,恒星周年视差,秒差距,光行差位移,太阳周年运动,行星同太阳的会合运动。

⒉ 傅科摆实验怎样证明了地球的自转?

⒊ 地轴进动的具体情况、原因和表现如何?

⒋ 说明地球自转周期和地球自转速度及其变化。

⒌ 恒星的周日视运动怎样反映了地球的自转?

⒍ 几种天文距离单位的换算关系(天文单位、光年和秒差距)如何?

⒎ 不同纬度的天体的周日运动表现为恒显星区、恒隐星区和出没星区的不同,其范围如何确定?

⒏ 作出30° N 的天球周日视运动图,表达恒显星区、出没星区和恒隐星区的范围。并绘出太阳赤纬δ =10°时的太阳周日运动路线(标出太阳出没方位、周日运动方向,中天位置及高度)。

⒐ 什么是真太阳日?什么是平太阳日?造成太阳赤经差的季节变化因素有哪两个方面?

⒑ 水平运动偏转的规律如何?

⒒ 设某恒星的周年视差为0.1 ″,其视星等为0.1 等,那么,它的距离为多少秒差距?它的绝对星等是几等?

⒓ 由观测得知,太阳的最大视直径P = 32′26″,最小视直径q = 31′31″,据此,确定地球轨道的偏心率 e 的大小(提示:太阳视直径的大小与日地距离成反比)。

⒔ 什么是地球公转轨道?一年中,地球什么时候过远日点?什么时候过近日点?

⒕ 比较四种地球公转周期的差异。

⒖ 什么是行星的会合运动?会合周期长短决定于什么?在会合运动中,地内行星与地外行星的表现,有何不同?

⒗ 已知火星的会合周期为780 日,试确定其公转的恒星周期。

⒘ 什么是行星的逆行?行星在什么时候发生逆行?

第四章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⒈ 解释下列名词:太阳的回归运动、晨昏蒙影、白夜、历法、时差、地方时、区时、法定时、

北京时间、世界时、协调世界时

⒉ 已知太阳黄经,求对应的太阳赤纬。理解黄赤交角与太阳回归运动及太阳直射点的关系;

⒊ 按半昼弧公式:cost = -tgφ·tgδ ,回答下列问题:

①公式中的t 指什么?

②昼夜等长的条件是什么?

③昼长夜短和昼长夜短的条件是什么?④极昼和极夜的条件是什么?

⒋ 说明黄道十二宫的划分及名称。

⒌ 说明二十四节气的划分及名称,各节气和中气对应的黄经。

⒍ 简要说明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纬度分布和季节变化)。

⒎ 影响昼夜长短的主要因素有哪些?次要因素有哪些?

⒏ 按正午太阳高度公式:H = 90 ° - φ+ δ ,回答下列问题:

①式中的“ 90° -φ”可理解为什么?②在何种条件下,正午太阳当顶?在何种条件下,正午

太阳高度为零?

③6 月22日,北极圈上的正午太阳高度多大?列式推算之。④这时,南半球与之相应正午太

阳高度纬度是多少?

⑤在30°N 地方,测得正午太阳高度H = 36 °34′,问:这次观测是在何日进行的?

⒐ 9月23日,一根竖直的杆子,在正午时的影长与杆高恰好相等,试确定该地的地理纬度。⒑ 黑龙江省的漠河(φ = 53.5 ° N ),素有“中国的北极”之称。问:

①该地6月22日正午太阳高度多大?

②夜半太阳“低度”呢?是否有白夜,为什么?

⒒ 简要说明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纬度分布和季节变化)。

⒓ 根据昼夜长短的纬度分布规律,按“五一” 节的昼长,将下列各地排列序次(从长到短)北京(40°N)、上海(30°N)、哈尔滨(45° N)、新加坡(1°N)、雅加达(1°S)、墨尔本(37°S)和开普敦(34°S)。

⒔ 根据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规律,把各月 1 日按内江(30° N)的昼长排列序次(从长到短):1/1,1/2,⋯,1/12。

⒕ 我国、西方的天文四季分别是如何划分的?气候上的四季如何划分?

⒖ 2006 年夏历各月初一和有关中气的公历日期,试定各该月份的月序和大小月(按中气

定月序,据两朔间隔日数定前月的大小)

⒗ 某年9 月25 日逢中秋节,问:第二年的这个日子呈什么月相?(新月)

⒘ 假如回归年长度为364.2000 日,按编历原则,你认为阳历的大小月及闰年,应如何安排才合理?

18. 2001 年夏历各月初一和有关中气的公历日期,试定各该月份的月序和大小月(按中气定月序,据两朔间隔日数定前月的大小)。

19. 6 月14 日,某船上用六分仪测得太阳中天时刻是格林尼治恒星时8h23m,中天时日面中心的天顶距为22° 02′。按照天文年历,此刻太阳赤经为5h26m,赤纬为+18° 25′。试求该船所在的经度和纬度?

解:(1)求纬度:

直射点纬度:=18°25′ N

该船所在地正午太阳高度为H = 90 °-22°02′= 67 ° 58′

由于正午太阳高度从直射纬度向南北递减,纬度相差 1 度,正午太阳高度相差 1 度,可求得该船所在地纬度:=18°25′+22°02′ =40° 27′N

或=18°25′-22 °02′=-3°37′即3°37′S

(2)求经度:

已知格林尼治恒星时8h23m,经度为0°

该船所在地视太阳时12h,求出对应恒星时:S=t+α =12h-12h+5h26m=5h26m

根据任何二地的时刻差,等于其经度差,且较东地点时刻较快,

求得该地经度为0°- (8h23m -5h26m)=-2h57m,即44°15′W 答:该地的地理坐标为(40° 27′N,44°15′W)或(3°37′S,44°15′W)20. 某野外考察队于6月20日格林尼治恒星时11h54m测得太阳中天天顶距为18°

21′42″,按照天文年历,这一天太阳的赤经为5h51m50s,赤纬为+23°25′ 23″。试确定

该考察队所

处的经度和纬度。

解:(1)求该考察队所处纬度(3 分)正午太阳高度为:90°-18 °21′42″ =71°38′18″ 根据正午太阳高度差等于与直射点的纬度差求得纬度为23°25′23″+(90°-71°38′18″)= 41 °47′05″N 或23°25′23″-(90°-71 °38′18″)= 5°03′41″N] (2)求该考察队所处经度(2 分)根据恒星时=太阳时+太阳赤经-

12 时

求得考察队所在地的恒星时S=12h+5h51m50-s 12h=5h51m50s 根据任何二地的时刻差,等于其经度差,且较东地点时刻较快

求得该考察队所处经度为:11h54m-5h51m50s=6h02m10sW=°9302′30″W 答:该考察队所处的经度为90°32′30″W,纬度为41°47′ 05″N。

21. 甲、乙两人同时在北至日北京时间13h,分别在天顶以南和天顶以北测得正午太阳高度

均为65° 26′,已知此日的时差为-1m28s,求两人所在地的地理坐标。

解:(1)求两人所在地的纬度

甲所在地的纬度为90°-65 °26′+23

°

26

=48

°N

乙所在地的纬度为90°-65 °26′-

23°

26

=1

°08

′S

(2)求两人所在地的经度

根据时差=视时-平时,求得两人所在地的地方平时为12h-(-1m28s)=12h01m28s 根据任何二地的时刻差,等于其经度差,且较东地点时刻较快

求得两人所在地的经度为:120°E-(13h-12h01m28s)=7h01m28sE=10°5 22′E 答:甲、乙两人所在地的地理坐标分别为(48°N,105°22′E)、(1°08′S,105°22′ E)。

22. 1986 年9月23日北京时间16h10m秋分时,在北半球某地测得正午太阳高度为20°,

已知当日时差为+7m35s,试求该地的地理坐标。

解:(1)求纬度:

根据公式H=90 -+求得纬度为90°-20 °=70°N

(2)求经度:

根据时差=视时- 平时,求得该地平时为12h-7m35s=11h52m25s 根据任何二地的时刻差,等于其经度差,且较东地点时刻较快,求得该地经度为120°E-(16h10m-

11h52m25)s =3h42m25sE=5°5 36′ 15″E 答:该地的地理坐标为(70° N,55° 36′15″E)。

第五章地球和月球

⒈ 概念:日食,月食,食分,食限,食季,潮汐,引潮力

⒉ 日月食种类有哪些?为何没有月环食?在地球上,有可能在午夜观测到日食吗?在哪里?

⒊ 绘图并说明日全食和月全食过程。

⒋ 什么叫食限?食限的大小决定于什么?什么叫食季?食季的长短取决于什么?

⒌ 发生日食的次数比月食多,为什么对一地来说,看到月食的次数反比日食要多?

⒍ 什么是沙罗周期?为什么沙罗周期不能代替日、月食的具体推算?它的尾数0.32 日在日、月食预告上有怎样的作用?

⒎ 若今年8 月发生月食,那么,明年7 月可能发生另一次月食吗?今年10 月有可能吗?为什么?

⒏ 什么地球的潮汐变形?它是怎样发生的?

⒐ 什么是引潮力?高(低)潮到来的时刻为什么逐日推迟?为什么逢朔望发生大潮,逢上

下弦发生小潮?

⒑ 何谓日潮不等?什么是全日潮?月球赤纬的变化如何影响日潮不等和全日潮发生的范围?

第六章地球的结构和物理性质

⒈ 地面重力的纬度分布;地球内部的压力变化及温度变化。

⒉ 什么是大地水准面?人们怎么知道地面不是平面而是曲面?又怎么知道地球是一个球体?

⒊ 地球为什么回成为扁球体?比较地理纬度和地心纬度,为什么地理纬度大于地心纬度?

⒋ 地球内部分为哪些圈层?它们有哪些重要的界面?在这些界面上,地震波发生怎样的变

化?地震波的影区是怎样形成的?怎么知道地壳和地幔是固体?外核是液体而内核是固体?

⒌ 大陆轮廓和海底结构各有些什么特征?

⒍ 什么是地磁要素?什么是地磁异常?什么是地球磁层和辐射带?

⒎ 重力是什么?地面重力怎样因纬度而不同?地球内部重力怎样随深度而变化?为什么

在2900km 深处,重力达到极大值?

⒏ 地球内部温度怎样随深度而变化?什么叫地温梯度?它怎样随深度而变化?

⒐ 地幔(固体)和外核(液体)的对比,外核和内核(固体)的对比,为地内温度的探索提供了什么重要线索?怎么知道地球内部有增温过程,而又不会有全部熔化的历史?

地球概论课后题答案

第一章 复习与思考p6(略) ●什么是纬线和经线?什么是纬度和经度?它们有何区别与联系?为什么纬线是整圆,而经线是半圆? ●为什么南北方向是有限方向,而东西方向是无限方向?怎样理解地面上两点间的东西方向既是理论上的“亦东亦西”,又是实际上的“非东即西”? 复习与思考p21~22 ●何谓天球周日运动和太阳周年运动?为什么会有夜半中星的变化? ●举出下列天球大圈的两极: 地平圈Z Z’子午圈 E W 天赤道P P’卯酉圈S N 黄道K K’六时圈Q Q’ ●举出下列天球大圆的交点: 子午圈与地平圈S N 子午圈与天赤道Q Q’ 子午圈与卯酉圈Z Z’ 子午圈与六时圈P P’ 天赤道与地平圈 E W 天赤道与黄道? (春分点) ?(秋分点) ●为什么时角向西度量,而赤经则要向东度量? 使天体的时角“与时俱进”,用以度量时间;赤经“与日俱增”(参考书本第15页) ●天球上哪一点的赤纬(δ)和赤经(α)等于零?又,该点的黄纬(β)和黄经(λ)是多少? 天球上春分点上的赤纬与赤经等于零。该点的黄纬黄经等于零。 ●北天极的黄纬和黄经是多少?北黄极的赤纬和赤经是多少?(查天球仪) 北天极的黄纬和黄经是66°34′、90°,北黄极的赤纬和赤经分别是在66°34′、18h。 ●某恒星的方位和高度都是45°,问:须在天空的那一部分去寻找?(西南方半空) ●在何地(指纬度)观测,天体的赤纬与高度相等,时角与方位相等(即地平坐标系与第一赤逍坐标系合一为一)? 南北极 ●已知恒星时S=6h38m,某恒星再过2时10分上中天,试求该恒星的赤经。 8时48分。 S=t+α;α=S-t=6h38m-21h50m=-15h12m=8h48m 或α=S-t=6h38m-(-2h10m)=8h48m ●已知某恒星的赤经a=20h38m,当恒星时(S)为23时17分时,该恒星的时角是多少? 2时39分 S-α=23h17m-20h38m=2时39分。 ●对35°N 而言,当春分点刚升起地平的时刻,黄道与地平田成多大交角?当春分点刚沉入地平的时刻呢?(先调整天球仪的纬度,然后把春分点移至东[西]方地平,就是使天赤道、黄逍和地平圈同时相交于东[西]点,便可直接读数)。 当春分点刚升起地平时刻:90-τ+ξ=90-35-ξ=31°34′; 当春分点刚沉入地平时刻:90-τ-ξ=90-35+ξ=78°26′;(ξ=23°26′) ●试推算二分二至时太阳的黄道坐标和赤道坐标,填下表: 坐标

地球概论第三版-金祖孟编著-全部习题答案..

第一章(地理坐标与天球坐标)参考答案 1.1地理坐标:纬线和经线、纬度和经度、整圆与半圆…… 1.2地球上的方向(地平面):南北极、南北半球、东西半球、东方西方 2.1引出两个重要概念:天球周日运动、太阳周年运动 2.2天球坐标:天球大圆及其两极 地平圈:Z、Z′;子午圈:E、W;天赤道:P、P′ 卯酉圈:S、N;黄道:K、K′;六时圈:Q、Q′ 2.3天球坐标:天球大圆的交点: 子午圈与地平圈:S、 N;子午圈与天赤道:Q、Q′ 子午圈与卯酉圈:Z、Z′;子午圈与六时圈:P、P′ 天赤道与地平圈:E、W;天赤道与黄道:?、? 黄赤交角(ε=23°26′) 2.4第一赤道坐标系:时角,右旋坐标系,与天球周日运动(地球自转)相联系, 天球周日运动方向向西,时角向西度量。 第二赤道坐标系:赤经,属左旋坐标系,与太阳周年运动相联系, 太阳周年运动方向向东(地球向西),赤经向东度量。 2.5第二赤道坐标系(δ, α)、黄道坐标系(β, λ)均以?为原点,所以有:?(0°、0h)、?(0°、0°)2.6在黄道坐标系中:P(90°-ε,90°);在第二赤道坐标系中:K(90°-ε,18h) 2.7西南方半空(地平坐标系) 2.8当δs=h s,t s= A s时,地处南、北两极(即地平坐标系与第一赤道坐标系完全重合在一起) 2.9已知:S=t?=αQ=6h38m,t★=21h50m,故根据公式:S=t★+α★有:α★=-15h12m(8h48m) 2.10t=2h39m 2.1190°-35°+ε=78°26′,90°-35°+ε=31°24′ 2.12(答案顺序)太阳黄纬(β)、太阳黄经(λ)、太阳赤纬(δ)、太阳赤经(α) 春分(?):0°、0°、0°、0h;夏至(?):0°、90°、ε、6h 秋分(?):0°、180°、0°、12h;冬至(?):0°、270°、-ε、18h 2.13(答案顺序)高度(h)、方位(A)、赤纬(δ)、时角(t)、赤经(α) 天顶Z:90°、任意、31.5°、0h、9h5m;天底Z′:-90°、任意、-31.5°、12h、21h45m 天北极P:31.5°、180°、90°、任意、任意;天南极P′:-31.5°0°、-90°、任意、任意 东点E:0°、270°、0°、18h、5h45m;西点W:0°、90°、0°、6h、3h5m 南点S:0°、0°、-58.5°、0h、9h5m;北点N:0°、80°、58.5°、12h、21h45m 上点Q:58.5°、0°、0°、0h、9h45m;下点Q′:-58.5°、180°、0°、12h、12h

地球概论复习思考题部分参考答案

《地球概论》思考与练习题参考答案 第一章地理坐标与天球坐标 h m ⒒在北京(φ=40°N),黄道与地平圈的交角,最大与最小各为多少?那时春分点位于什么位置?试绘图表示之。当春分点与东点重合时,图中A点距天北极10°,填空:A点的α90°;δ80°;λ90°;β56°34′;夏至点的t 12h ;δ23°26′;h -26°34′;A (方位)180°。 解:黄道与地平圈的交角,最大为90°-40°+23°26′=73°26′,春分点位于西点。 最小为90°-40°-23°26′=26°34′,春分点位于东点。 ⒓我国古代有人在同一点观测到夏至日的太阳高度是73°38′,冬至日的太阳高度是26°22′,求此人所在地的纬度和当时的黄赤交角。 解:黄赤交角:(73°38′-26°22′)/2=23°38′ 此人所在地的纬度:纬度等于天顶的赤纬(90°-73°38′)+23°38′=40°N ⒔有人在北半球某地观测到一恒星上中天时的高度为50度,下中天时的高度为20度。试绘图求出此人所在地的纬度和恒星的赤纬分别是多少?

解:该恒星的赤纬: 90°-(50°-20°)/2 = 75° 观测地的纬度: 20°+(50°-20°)/2 = 35°N 或该恒星的赤纬: 90°-(70°+40°)/2 = 35° 观测地的纬度: 20+(70°+40°)/2 = 75°N ⒕北半球某地子夜时,观测到太阳中心的高度为4°11′,而太阳的赤纬为+22°8′,求该地的纬度,试绘图表示出该地当天太阳的周日运动路线来。 解:该地的纬度为: (90°-22°08′)+4°11′=72°03′N ⒖绘出30°N所见天球图,请按下述要求填图:绘出太阳赤纬为-10°时的周日经天路线图,注明日出、日没点和上中天位置及高度。 ⒗求北京(40°N)二分日、二至日太阳上中天高度? ⒘天狼星(α=100°)在一年中何日午夜上中天? 解:S=100°=6h40m 午夜太阳时为0h,太阳时角t=12h S=t+α,则太阳的赤经α=6h40m-12h+24h=18h40m 在新年之初午夜上中天

地球概论(第三版) 第五章 习题参考答案

第五章(地球和月球)参考答案 P151复习与思考 1日全食日偏食和日环食,分别与月球的本影,半影何为本影有关;为何月食仅与地球的本影有关?为什么没有月环食? 答:因为地球本影远远大于月地距离,并在月地距离处,地球本影的横截面平均直径(9212KM)比月轮平均直径(3476KM)大得多的缘故。所以月食仅与地球的本影有关。也没有月环食。 2当地球上发生月偏食时,在月球天空将发生什么现象? 答:月球天空发生日全食或日偏食。 3在地球上,有可能在午夜观测到日食吗?在哪里? 答:有可能。是在北极圈到北极,南极圈到南极的范围内。 4本书图5—5表示发生在北纬45度冬季,日没前不久的一次日全食过程。认真分析图中的各种因素,然后仿照该图的设计,另绘一幅表示发生在南半球同纬度夏季日出后不久的一次日全食过程。(提示:南半球的周日运动是逆时针方向) 答:如图所示 ①天赤道向北倾斜,天南极为仰极,即在南半球。 ②天赤道与地平圈交角,即为当地余纬,故为45°S。 ③太阳周日圈(赤纬)在天赤道以南,故为南半球的夏季。 ④日月在东南方升起。

2009年7月22日早上8h10m日全食过程。(四川康定30°N) ①天赤道向南倾斜,天北极为仰极。可知是在北半球; ②天赤道与地平圈交角即为当地余纬,故纬度为30°N; ③太阳周日圈(赤纬)在天赤道以北,故北半球正值夏季; ④日月正在地平东方升起。

5什么叫食限?食限的大小决定于什么?什么叫食季?食季的长短取决于么? 如果日偏食限为17°,试求其食季的日数。 答:日月食的发生,要求日月相合(或者相冲)于黄白交点或其附近。这个附近有一定的限度,它就是食限。 食限大小决定于黄白交角的大小,月地距离和日地距离的远近。 食季是有可能发生日、月食的一段时间。取决于食限。 如果日偏食限为17°,其食季的日数是(17°×2÷59′=34.57日) 6发生日食的次数比月食多,为什么对一地来说,看到月食的次数比日食要多?答:这是因为。月食时见食的地区广,日食地球上只有狭窄地带可见。 7若今年8月发生月食,那么,明年7月可能发生另一次月食吗?今年10月有可能吗?为什么? 答:明年7月可能发生另一次月食。今年10月不可能,多次月食需要在年初、年终发生一次。 8 如果黄白交点停止移动,而黄白交角变得同黄赤交角一样,那么,日月食条件 将有怎样的改变? 答:食季固定,食限变小。(白道与赤道平行)

地球概论课后习题答案

地球概论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地理坐标与天球坐标)参考答案 1.1 地理坐标:纬线和经线、纬度和经度、整圆与半圆…… 1.2 地球上的方向(地平面):南北极、南北半球、东西半球、东方西方 2.1 引出两个重要概念:天球周日运动、太阳周年运动 2.2 天球坐标:天球大圆及其两极 地平圈:Z、Z′;子午圈:E、W;天赤道:P、P′ 卯酉圈:S、N;黄道:K、K′;六时圈:Q、Q′ 2.3 天球坐标:天球大圆的交点: 子午圈与地平圈:S、N;子午圈与天赤道:Q、Q′ 子午圈与卯酉圈:Z、Z′;子午圈与六时圈:P、P′ 天赤道与地平圈:E、W;天赤道与黄道:?、? 黄赤交角(ε=23°26′) 2.4 第一赤道坐标系:时角,右旋坐标系,与天球周日运动(地球自转)相联系, 天球周日运动方向向西,时角向西度量。 第二赤道坐标系:赤经,属左旋坐标系,与太阳周年运动相联系,

太阳周年运动方向向东(地球向西),赤经向东度量。 2.5 第二赤道坐标系(δ, ?)、黄道坐标系(?, ?)均以?为原点,所以有:?(0°、0h)、?(0°、0°) 2.6 在黄道坐标系中:P(90°-ε,90°);在第二赤道坐标系中:K(90°-ε,18h)2.7 西南方半空(地平坐标系) 2.8 当δs=hs,ts= As时,地处南、北两极(即地平坐标系与第一赤道坐标系完全重合在一起) 2.9 已知:S=t?=?Q=6h38m,t★=21h50m,故根据公式:S=t★+?★有:?★=-15h12m (8h48m) 2.10 t=2h39m 2.11 90°-35°+ε=78°26′,90°-35°+ε=31°24′ 2.12(答案顺序)太阳黄纬(?)、太阳黄经(?)、太阳赤纬(δ)、太阳赤经(?) 春分(?):0°、0°、0°、0h;夏至(?):0°、90°、ε、6h 秋分(?):0°、180°、0°、12h;冬至(?):0°、270°、-ε、18h 2.13(答案顺序)高度(h)、方位(A)、赤纬(δ)、时角(t)、赤经(?) 天顶Z:90°、任意、31.5°、0h、9h5m;天底Z′:-90°、任意、-31.5°、12h、21h45m 天北极P:31.5°、180°、90°、任意、任意;天南极P′:-31.5°0°、-90°、任

地球概论课后习题答案

地球概论课后习题答案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X9QT-X8QQB8Q8-NQ8QJ8-M8QMN]

地球概论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地理坐标与天球坐标)参考答案 地理坐标:纬线和经线、纬度和经度、整圆与半圆…… 地球上的方向(地平面):南北极、南北半球、东西半球、东方西方 引出两个重要概念:天球周日运动、太阳周年运动 天球坐标:天球大圆及其两极 地平圈:Z、Z′;子午圈:E、W;天赤道:P、P′ 卯酉圈:S、N;黄道:K、K′;六时圈:Q、Q′ 天球坐标:天球大圆的交点: 子午圈与地平圈:S、N;子午圈与天赤道:Q、Q′ 子午圈与卯酉圈:Z、Z′;子午圈与六时圈:P、P′ 天赤道与地平圈:E、W;天赤道与黄道:?、? 黄赤交角(ε=23°26′) 第一赤道坐标系:时角,右旋坐标系,与天球周日运动(地球自转)相联系,天球周日运动方向向西,时角向西度量。 第二赤道坐标系:赤经,属左旋坐标系,与太阳周年运动相联系, 太阳周年运动方向向东(地球向西),赤经向东度量。 第二赤道坐标系(δ, ?)、黄道坐标系(?, ?)均以?为原点,所以有:?(0°、0h)、?(0°、0°) 在黄道坐标系中:P(90°-ε,90°);在第二赤道坐标系中:K(90°-ε, 18h) 西南方半空(地平坐标系) 当δs=hs,ts= As时,地处南、北两极(即地平坐标系与第一赤道坐标系完全重合在一起) 已知:S=t?=?Q=6h38m,t★=21h50m,故根据公式:S=t★+?★有:?★=- 15h12m(8h48m) t=2h39m 90°-35°+ε=78°26′,90°-35°+ε=31°24′ (答案顺序)太阳黄纬(?)、太阳黄经(?)、太阳赤纬(δ)、太阳赤经(?)春分(?):0°、0°、0°、0h;夏至(?):0°、90°、ε、6h 秋分(?):0°、180°、0°、12h;冬至(?):0°、270°、-ε、18h (答案顺序)高度(h)、方位(A)、赤纬(δ)、时角(t)、赤经(?)天顶Z:90°、任意、°、0h、9h5m;天底Z′:-90°、任意、°、12h、 21h45m 天北极P:°、180°、90°、任意、任意;天南极P′:°0°、-90°、任意、任意 东点E:0°、270°、0°、18h、5h45m;西点W:0°、90°、0°、6h、3h5m 南点S:0°、0°、°、0h、9h5m;北点N:0°、80°、°、12h、21h45m 上点Q:°、0°、0°、0h、9h45m;下点Q′:°、180°、0°、12h、12h 第二章(地球的宇宙环境)参考答案

地球概论概念-期末复习及地球概论课后习题答案

地球概论资料 第一章地理坐标与天球坐标 第一节地理坐标 概念: 地轴:地球的自转轴叫地轴。 地极:地轴通过地心,它同地面相交的两个断点,是地球的两极,分别叫北极和南极。 经线:一切通过地轴的平面同地面相割而成的圆,都是经圈,它们在南北两极相交,并被等分为两个半圆,这样的半圆叫经线。 纬线:一切垂直于地轴的平面同地面相割而成的圆,都是纬线。 本初子午线: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的那条经线,被公认为本初子午线,即0°经线。 纬度(线面角):本地法线同赤道面的交角就是所在地的纬度。一地的纬度,就是这个地点相对于赤道面的南北方向和角距离。 经度(两面角):一个是本地子午线平面,另一个是本初子午线平面,两个平面的夹角,即为本地经度。 地理坐标系:度量全球各地的地理坐标的统一的制度。(赤道是横轴、本初子午线是纵轴、他们的交点为坐标系的原点。) 注意: 大地是一个球体,称为地球。 纬线垂直于地轴,经线通过地轴。 地球环绕中心天体太阳运动,同时绕轴自转。方向都是自东向西。 地球自转自西向东,北半球逆时针,南半球顺时针。(南顺北逆)。 南北方向是有限方向;东西方向是无限方向。 读取和书写地理坐标时:纬度在先,经度在后。数字在先,符号在后。 第二节天球坐标 概念: 天穹:人们所能直接观测到的地平之上的半个球形的天空。天穹呈球形。

天球:天球就是一地心为球心,以任意远为半径的一个假象球体。天文学用作表示天体视运动的辅助工具。 日心天球:以太阳中心为球心的天球。 周日圈:天体周日运动行径的路线。 地平圈:地平圈是通过地心,且垂直于当地铅垂线的平面的无限扩大,同天球相割而成的天球大圆。 天赤道 黄道:黄道是地球公转的轨道平面的无限扩大,同天球相割而成的天球大圆。 白道:月球轨道在天球中的投影。 天顶、天底(Z、Z’):地平圈的两极是天顶和天底。 天南极、天北极(P、P’):天赤道的两极是天北极和天南极。 黄北极、黄南极(K、K’):黄道的两极是黄北极和黄南极。 子午圈:通过南点和北点的平经圈 卯酉圈:通过东点和西点的平经圈 天球大圆的两极:地平圈——天顶(Z)、天底(Z’) 子午圈——东点、西点 黄赤交角:黄道与天赤道形成的23°26′的交角。 黄道对于天赤道的升交点为春分点,降交点为秋分点。 黄道上的两个远距点称为二至点。北至点为夏至点,南至点为冬至点。 (3月21日、6月22日、9月23日、12月22日。) 无名点:天赤道对于黄道的两个远距点。 左旋坐标系:与天球周日运动(地球自转)相联系。有地平坐标系和第一赤道坐标系。 右旋坐标系:与太阳周年运动(地球公转)相联系,有第二赤道坐标系和黄道坐标系。 天赤道——天北极(P)、天南极(P’) 卯酉圈——南点、北点 黄道——黄北极(K)、黄南极(K’) 六时圈——上点(Q)、下点(Q’) 天球大圆的交点:子午圈和地平圈——南点、北点

地球概论第三版答案

地球概论第三版课后练习参考答案 第一章(地理坐标与天球坐标)参考答案 1.1 地理坐标:纬线和经线、纬度和经度、整圆与半圆…… 1.2 地球上的方向(地平面):南北极、南北半球、东西半球、东方西方 2.1 引出两个重要概念:天球周日运动、太阳周年运动 2.2 天球坐标:天球大圆及其两极 地平圈:Z、Z′;子午圈:E、W;天赤道:P、P′ 卯酉圈:S、N;黄道:K、K′;六时圈:Q、Q′ 2.3 天球坐标:天球大圆的交点: 子午圈与地平圈:S、N;子午圈与天赤道:Q、Q′ 子午圈与卯酉圈:Z、Z′;子午圈与六时圈:P、P′ 天赤道与地平圈:E、W;天赤道与黄道:^、d 黄赤交角(ε=23°26′) 2.4 第一赤道坐标系:时角,右旋坐标系,与天球周日运动(地球自转)相联系, 天球周日运动方向向西,时角向西度量。 第二赤道坐标系:赤经,属左旋坐标系,与太阳周年运动相联系, 太阳周年运动方向向东(地球向西),赤经向东度量。 2.5 第二赤道坐标系(δ, a)、黄道坐标系(b, l)均以^为原点,所以有:^(0°、0h)、^(0°、0°)2.6 在黄道坐标系中:P(90°-ε,90°);在第二赤道坐标系中:K(90°-ε,18h) 2.7 西南方半空(地平坐标系) 2.8 当δs=hs,ts= As时,地处南、北两极(即地平坐标系与第一赤道坐标系完全重合在一起) 2.9 已知:S=t^=aQ=6h38m,t★=21h50m,故根据公式:S=t★+a★有:a★=-15h12m(8h48m) 2.10 t=2h39m 2.11 90°-35°+ε=78°26′,90°-35°+ε=31°24′ 2.12(答案顺序)太阳黄纬(b)、太阳黄经(l)、太阳赤纬(δ)、太阳赤经(a) 春分(^):0°、0°、0°、0h;夏至(a):0°、90°、ε、6h 秋分(d):0°、180°、0°、12h;冬至(g):0°、270°、-ε、18h 2.13(答案顺序)高度(h)、方位(A)、赤纬(δ)、时角(t)、赤经(a) 天顶Z:90°、任意、31.5°、0h、9h5m;天底Z′:-90°、任意、-31.5°、12h、21h45m 天北极P:31.5°、180°、90°、任意、任意;天南极P′:-31.5°0°、-90°、任意、任意 东点E:0°、270°、0°、18h、5h45m;西点W:0°、90°、0°、6h、3h5m 南点S:0°、0°、-58.5°、0h、9h5m;北点N:0°、80°、58.5°、12h、21h45m 上点Q:58.5°、0°、0°、0h、9h45m;下点Q′:-58.5°、180°、0°、12h、12h 第二章(地球的宇宙环境)参考答案 3.1 恒星--(如同太阳) 发光:质量巨大/中心温度很高/热核反应/能量释放; 光谱信息:表面温度、物理性质、化学成分、运动方向, 确定恒星光度,比较视亮度,推知恒星距离等。 3.2 亮度与光度--恒星的明暗程度,恒星本身的发光强度。 视星等与绝对星等--亮度等级(m)和光度等级(M)。 M=m+5-5lgd(d指该恒星的距离),因为大部分恒星的距离都在10秒差距之外,故有M>m。 3.3 (天球周日运动、太阳周年运动、夜半中星) 3.4 0等星。5.1等,天空全黑时可见

地球概论第三版金祖孟编著_全部习题答案

地球概论第三版金祖孟编著_全部习题答案第一章(地理坐标与天球坐标)参考答案 1.1地理坐标:纬线和经线、纬度和经度、整圆与半圆…… 1.2地球上的方向(地平面):南北极、南北半球、东西半球、东方 西方2.1引出两个重要概念:天球周日运动、太阳周年运动2.2天球坐标:天球大圆及其两极 地平圈:Z、Z′;子午圈:E、W;天赤道:P、P′卯酉圈:S、N;黄道:K、K′;六时圈:Q、Q′2.3天球坐标:天球大圆的交点:子午圈与 地平圈:S、N;子午圈与天赤道:Q、Q′ 子午圈与卯酉圈:Z、Z′;子午圈与六时圈:P、P′天赤道与地平圈: E、W;天赤道与黄道:、黄赤交角(ε=23°26′) 2.5第二赤道坐标系(δ,)、黄道坐标系(,)均以为原点,所以有:(0°、0h)、(0°、0°)2.6在黄道坐标系中:P(90°-ε,90°);在第二赤道坐标系中:K(90°-ε,18h)2.7西南方半空(地平坐标系) 2.8当δ=h,t=A时,地处南、北两极(即地平坐标系与第一赤道坐 标系完全重合在一起)2.9已知:S=t=Q=6h38m,t★=21h50m,故根据 公式:S=t★+★有:★=-15h12m(8h48m)2.10t=2h39m 2.1190°-35°+ε=78°26′,90°-35°+ε=31°24′ 2.12(答案顺序)太阳黄纬()、太阳黄经()、太阳赤纬(δ)、 太阳赤经()春分():0°、0°、0°、0h;夏至():0°、90°、ε、6h秋分():0°、180°、0°、12h;冬至():0°、270°、-ε、 18h2.13(答案顺序)高度(h)、方位(A)、赤纬(δ)、时角(t)、

地球概论 第三章 习题参考答案

地球概论第三章习题参考答案 地球概论是一门重要的地理课程,它涉及到地球的各个方面,包括地球的形状、结构、运动、气候、自然地理等。在第三章中,我们学习了地球的运动和其影响,包括地球的自转、公转以及它们对地球气候、日夜变化和季节变化的影响。以下是一些习题及其参考答案,以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一章节的内容。 1、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各有什么特点? 地球的自转是指地球绕自身轴线的旋转运动,其特点是自西向东旋转,周期为23小时56分4秒。而地球的公转是指地球绕太阳的运动,其特点是绕太阳的轨道呈椭圆形,周期为365天6时9分10秒。 2、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关系是什么?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是相互关联的。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使得地球在公转过程中,不同地区相对于太阳的位置在不断变化,从而造成了地球上的季节变化和昼夜长短的变化。 3、地球的日夜变化是如何形成的? 地球的日夜变化是由于地球的自转造成的。当地球自转时,不同地区的太阳照射角度不同,使得不同地区的昼夜长短不同。同时,地球上不同地区的太阳照射角度也会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从而形成了地球上的季节变化。

4、什么是地球的四季? 地球的四季是指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它们是由于地球公转和自转引起的季节变化而形成的。春季和秋季,太阳直射赤道附近,昼夜长短大致相等,太阳高度角最小,气温适中;夏季太阳直射北半球,昼长夜短,太阳高度角大,气温较高;冬季太阳直射南半球,昼短夜长,太阳高度角小,气温较低。 5、什么是黄赤交角?它对地球的气候有什么影响? 黄赤交角是黄道面与赤道面之间的夹角,其大小为23°26′。黄赤交角对地球的气候有着重要的影响。由于地球公转过程中,不同地区相对于太阳的位置在不断变化,而黄赤交角的存在使得这种变化更加明显,从而造成了地球上不同地区的气候差异。黄赤交角也导致了地球上的五带划分,即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和南寒带。 以上是地球概论第三章的一些习题及其参考答案,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一章节的内容。

大学地球概论期末试题及答案

大学地球概论期末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0分) 1. 地球是宇宙中的第_____行星。 A. 三 B. 四 C. 五 D. 六 答案:B 2. 地壳是地球最外层的固态外壳,它由岩石和_____构成。 A. 矿物 B. 熔融物 C. 水 D. 空气 答案:A 3. 地球内部有三层结构,由外到内分别是地壳、地幔和_____。 A. 地核 B. 水核

D. 空气核 答案:A 4. 科学家根据地壳板块的相互作用和运动情况将地球表面划分为_____个大板块。 A. 5 B. 6 C. 7 D. 8 答案:C 5. 地球上最大的淡水湖是_____湖。 A. 伊尔库茨克 B. 东方之珠 C. 苏必利尔 D. 赫伯特湖 答案:A 6. 下列哪个不是地球上的大洲? A. 北美洲

C. 南极洲 D. 北极洲 答案:D 7. 地球自转一周需要多长时间? A. 24小时 B. 48小时 C. 36小时 D. 72小时 答案:A 8. 太阳是地球上的热源,地球表面温度的变化主要取决于_____。 A. 地球与月亮的相对位置 B. 人类活动 C. 太阳辐射 D. 气候变化 答案:C 9. 土壤中的_____是有机物质的主要组成部分。

A. 氮 B. 磷 C. 钾 D. 碳 答案:D 10. _____是地球上最大的陆地生物。 A. 蓝鲸 B. 大象 C. 长颈鹿 D. 骆驼 答案:B 二、填空题(每题4分,共40分) 1. 地球表面的覆盖度最大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答案:海洋性气候 2. 地球上的大洲共有_____个。 答案:7 3. 地球的形状近似于一个_______。

地球概论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哈尔滨师范大学

地球概论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哈尔滨师范大学 哈尔滨师范大学 绪论单元测试 1.地球概论主要研究地球的宇宙环境、地球的运动及其地理意义。() 答案: 对 第一章测试 1.北京的地理坐标正确书写方法是()。 答案: 北京:40ºN, 116ºE 2.天体周日圈是()。 答案: 天体周日视运动轨迹 3.能够表示天体在天空中方位和高度的坐标系是()。 答案: 地平坐标系

4.在北纬30度地点,当地北极星的高度是()。 答案: 30度 5.春分点的黄经与黄纬是()。 答案: 0º,0º 6.地球公转轨道也叫做黄道。() 答案: 错 7.赤道坐标系是用来固定表示天体在天球上位置的。() 答案: 对 8.4月1日太阳位于天赤道以北。() 答案: 对 9.太阳周年视运动轨迹是地球公转轨道。()

答案: 错 10.天体在天球上的位置是其在宇宙的实际位置。() 答案: 错 第二章测试 1.冬季大三角是由()三颗星组成。 答案: 狮子座五帝座一、牧夫座大角星、室女座角宿一 2.两颗恒星的位置发生变化,二者相互遮掩而引起亮度变化的星是()。 答案: 几何变星 3.下列有关银河系的描述,正确的是()。 答案: 银河系的形状侧视像大透镜,俯视呈车轮状

4.黑子、耀斑、太阳风、日珥等太阳活动依次发生在() 答案: 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色球层; 5.类木行星的共同特点是() 答案: 体积大、平均密度小、自转速度快、卫星数目多。 6.在哈尔滨终年可见大熊、小熊和仙后三个星座。( ) 答案: 对 7.太阳系中的慧星,始终拖着一条很长的尾巴。( ) 答案: 错 8.银河系是河外星系的一部分。() 答案: 错 9.太阳大气层从里到外,亮度愈来愈大。() 答案: 错

地球概论复习思考题部分参考答案

地球概论》思考与练习题参考答案第一章地理坐标与天球坐标 ⒑ 已知纬度30°N,恒星时S = 6h30m,试推算下列各点的地平坐标和赤道坐标。 坐标点高度方位赤纬时角赤经 天顶90°30°0 6h 30 m 天底-90°-30°12h 18h30m 北天极30°180°90° 南天极-30°0 -90° 东点0 270°0 18h 12h30m 西点0 90°0 6h 30 m 南点0 0 -60°0 6h30m 北点0 180°60°12h 18h30m 上点60°0 0 0 6h30m 下点-60°180°0 12h 18h30m ⒒ 在北京( φ =40° N),黄道与地平圈的交角,最大与最小各为多少?那时春分点位于什么位置?试绘图表示之。当春分点与东点重合时,图中A 点距天北极10°,填空:A 点的 α 90°;δ 80°;λ90°;β56°34′;夏至点的t 12h ;δ23°26′;h -26° 34′;A (方位) 180° 。 解:黄道与地平圈的交角,最大为90° -40°+23° 26′=73°26′,春分点位于西点。 最小为90° -40°-23°26′ =26°34′,春分点位于东点。 ⒓ 我国古代有人在同一点观测到夏至日的太阳高度是73°38 ′,冬至日的太阳高度是 26° 22′,求此人所在地的纬度和当时的黄赤交角。 解:黄赤交角: (73°38′ -26°22′) /2=23°38′ 绘图求出此人所在地的纬度和恒星的赤纬分别是多少? 此人所在地的纬度:纬度等于天顶的赤纬( 90°-73 38′) +23° 38′ =40° N ⒔ 有人在北半球某地观测到一恒星上中天时的高度为50 度,下中天时的高度为20 度。试

地球概论课后习题答案

地球概论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地理坐标与天球坐标)参考答案 1.1地理坐标:纬线和经线、纬度和经度、整圆与半圆…… 1.2地球上的方向(地平面):南北极、南北半球、东西半球、东方西方 2.1引出两个重要概念:天球周日运动、太阳周年运动 2。2天球坐标:天球大圆及其两极 地平圈:Z、Z′;子午圈:E、W;天赤道:P、P′ 卯酉圈:S、N;黄道:K、K′;六时圈:Q、Q′ 2。3天球坐标:天球大圆的交点: 子午圈与地平圈:S、N;子午圈与天赤道:Q、Q′ 子午圈与卯酉圈:Z、Z′;子午圈与六时圈:P、P′ 天赤道与地平圈:E、W;天赤道与黄道:、 黄赤交角(ε=23°26′) 2。4第一赤道坐标系:时角,右旋坐标系,与天球周日运动(地球自转)相联系, 天球周日运动方向向西,时角向西度量. 第二赤道坐标系:赤经,属左旋坐标系,与太阳周年运动相联系, 太阳周年运动方向向东(地球向西),赤经向东度量. 2.5第二赤道坐标系(δ, )、黄道坐标系(,)均以为原点,所以有:(0°、0h)、(0°、0°) 2.6在黄道坐标系中:P(90°-ε,90°);在第二赤道坐标系中:K(90°—ε,18h)2.7西南方半空(地平坐标系) 2。8当δs=hs,ts= As时,地处南、北两极(即地平坐标系与第一赤道坐标系完全重合在一起) 2.9已知:S=t=Q=6h38m,t★=21h50m,故根据公式:S=t★+★有:★=-15h12m(8h48m) 2。10t=2h39m 2.1190°—35°+ε=78°26′,90°—35°+ε=31°24′ 2。12(答案顺序)太阳黄纬()、太阳黄经()、太阳赤纬(δ)、太阳赤经()春分():0°、0°、0°、0h;夏至():0°、90°、ε、6h 秋分():0°、180°、0°、12h;冬至():0°、270°、—ε、18h 2.13(答案顺序)高度(h)、方位(A)、赤纬(δ)、时角(t)、赤经() 天顶Z:90°、任意、31。5°、0h、9h5m;天底Z′:-90°、任意、—31.5°、12h、21h45m 天北极P:31.5°、180°、90°、任意、任意;天南极P′:-31.5°0°、—90°、任意、任意 东点E:0°、270°、0°、18h、5h45m;西点W:0°、90°、0°、6h、3h5m 南点S:0°、0°、—58。5°、0h、9h5m;北点N:0°、80°、58。5°、12h、21h45m 上点Q:58。5°、0°、0°、0h、9h45m;下点Q′:—58。5°、180°、0°、12h、12h 第二章(地球的宇宙环境)参考答案

地球概论课后习题标准答案

地球概论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地理坐标与天球坐标)参考答案 1.1地理坐标:纬线和经线、纬度和经度、整圆与半圆…… 1.2地球上的方向(地平面):南北极、南北半球、东西半球、东方西方 2.1引出两个重要概念:天球周日运动、太阳周年运动 2.2天球坐标:天球大圆及其两极 地平圈:Z、Z′;子午圈:E、W;天赤道:P、P′ 卯酉圈:S、N;黄道:K、K′;六时圈:Q、Q′ 2.3天球坐标:天球大圆的交点: 子午圈与地平圈:S、N;子午圈与天赤道:Q、Q′ 子午圈与卯酉圈:Z、Z′;子午圈与六时圈:P、P′ 天赤道与地平圈:E、W;天赤道与黄道:、 黄赤交角(ε=23°26′) 2.4第一赤道坐标系:时角,右旋坐标系,与天球周日运动(地球自转)相联系, 天球周日运动方向向西,时角向西度量。 第二赤道坐标系:赤经,属左旋坐标系,与太阳周年运动相联系, 太阳周年运动方向向东(地球向西),赤经向东度量。 2.5第二赤道坐标系(δ)、黄道坐标系()均以为原点,所以有:(0°、0h)、(0°、0°) 2.6在黄道坐标系中:P(90°-ε,90°);在第二赤道坐标系中:K(90°-ε,18h) 2.7西南方半空(地平坐标系) 2.8当δs=hs,ts= As时,地处南、北两极(即地平坐标系与第一赤道坐标系完全重合在一起) 2.9已知:S==,t★=21h50m,故根据公式:S=t★+★有:★=-15h12m(8h48m) 2.10t=2h39m 2.1190°-35°+ε=78°26′,90°-35°+ε=31°24′ 2.12(答案顺序)太阳黄纬()、太阳黄经()、太阳赤纬(δ)、太阳赤经() 春分():0°、0°、0°、0h;夏至():0°、90°、ε、6h 秋分():0°、180°、0°、12h;冬至():0°、270°、-ε、18h 2.13(答案顺序)高度(h)、方位(A)、赤纬(δ)、时角(t)、赤经() 天顶Z:90°、任意、31.5°、0h、9h5m;天底Z′:-90°、任意、-31.5°、12h、21h45m 天北极P:31.5°、180°、90°、任意、任意;天南极P′:-31.5°0°、-90°、任意、任意 东点E:0°、270°、0°、18h、5h45m;西点W:0°、90°、0°、6h、3h5m 南点S:0°、0°、-58.5°、0h、9h5m;北点N:0°、80°、58.5°、12h、21h45m

地球概论课后习题答案

地球概论课后习题答案LT

流星--流星体进入地球大气,摩擦发光在天空中划出一道闪量的余迹。 没有大气可以看到彗星,但不能看到流星。 4.7康德“星云说”基本论点:太阳系由弥漫星云物质演化而来,形成太阳系的动力是自引力 (星云各部分之间相互吸引的力)。 意义:在僵化的的自然观上打开第一个缺口,关于第一次推动的问题被取消了, 地球和整个太阳系表现为某种在时间的进程中逐渐生成的东西。 5.1月球有时会遮掩太阳、行星和恒星,却从没被别的天体遮掩过。 月球距离地球最近,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和地球相互绕转产生月相变化,因此产生古代历法。 且对地球的潮汐现象有着主导作用。 5.2地球和月球的半径之比 5.3大81倍 5.4同步自转--月球自转和绕地公转具有相同的方向和周期。 5.52×3.7=7.4min(无升起现象) 5.6恒星月是月球在白道上连续两次通过同一恒星所需的时间;塑望月是月相变化的周期。 恒星月是月球绕转地球的恒星周期,长度为27d43m12s; 塑望月是月球同太阳的会合周期,长度为29d12h44m3s。 5.7上弦月傍晚(日落)中天;下弦月早晨(日出)中天;半夜满月位于南方上空(中天)。 5.8满月或将满月--太阳与月球之间的距角为180o。 5.9上弦月--月落时太阳在下中天,月球在太阳东侧(后升后落) 5.10判断1:首先,否定(c)和(d),因为月亮凸向上方意味着太阳尚未西落; 其次,月亮的赤纬是:δm=±ε±5o9′,我国位于北半球中低纬度,绝大部分地区只能朝南看月亮。 (b)图中的月相是新月,与题词中所说的"残月"不符,故只有选(a)。 判断2:直接根据“晓风”二字判断当时为凌晨,当你朝南看时只有(a)符合,亦即:太阳位于东方地平以下。 第三章(地球的运动)参考答案 6.1 北半球右偏(南偏),南半球左偏(北偏),赤道不偏, 7.5º/h 6.2 南北两极在地面上的移动叫极移。 南北两极在天球上的移动,反映了地轴在宇宙空间的运动叫做地轴进动。进动造成天极的移动,但不涉及地极在地面上位置的变化。 6.3 5º/20ˊ=15a。 在地球形状变圆、黄赤交角(ε)变小、地球自转的速度变快时,岁差(p)将会消失。 6.4 地球越扁,合力矩力臂的长度差越大,则进动越快。月地距离越近则引力越大,合力矩越大,故进动越快。

地球概论复习题(带答案)

第一部分:绪论部分 一、空题:(每空1分) 1、天文学是自然科学中的一门基础学科。它的研究对象是天体,即研究天 体的位置和运动、研究天体的化学组成、物理状态和过程,研究天体的结构和演化规律,研究如何利用关于天体的知识来造福人类。 2、天体是指宇宙间各种星体的总称,包括:太阳、月亮、行星、卫星、彗 星、流星体(群)、陨星、小行星、恒星、星团、星系、星际物质等,所以天文学的研究对象也就是人类认识的宇宙。 3、20世纪60年代后天文学中的四大发现是类星体、脉冲星、微波背景辐射 和星际有机分子。 4、地球运动三要素轨道偏心率、黄赤交角、岁差周期性改变是导致地球冰 期的主要原因。 5、目前已有较多的古生物学家和地质学家认为恐龙灭绝与天文因素有关。 6、天文学是一门最古老的科学,在其悠久的历史发展中,随研究方法的改进及 发展,先后创立了天体测量学、天体力学和天体物理学。 7、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为现代天文学奠定了新的理论基础。早在20世纪30年代曾被人预言的中子星,于1967年被英国天文学家休伊什用射电望远镜发现,当时人们叫它脉冲星。在恒星演化上,大质量恒星在其晚期可演化为高密度,强引力场的黑洞。现代观测证实这种强引力场是存在的,有人认为1965年发现的X 射电源--天鹅座X-1就是黑洞。 8、天体系统的规模有大有小,到目前为止,人类所认识的最低一级的天体系统是由一颗行星与一颗或多颗卫星所组成的系统,如由地球与月球所组成的地月系。太阳系是由太阳及其九大行星和卫星及小天体等组成的。比太阳系更高一级的天体系统称为星系,它是由大量恒星所组成,我们的太阳所在的星系称为银河系,许多类似于银河系的星系统称为河外星系。比星系再高一级的天体系统是星系群、星系团。星系群或团再高一级是超星系团,它是由一定数量的星系群和星系团所组成的天体系统。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