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电保护微机试验装置技术条件DLT 624─19971

继电保护微机试验装置技术条件DLT 624─19971
继电保护微机试验装置技术条件DLT 624─19971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

DL/T 624 ─ 1997

继电保护微机型试验装置技术条件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of test equipment based on

micro-computer for relaying protection

1997-10-22 发布1998-01-01 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工业部发布

本资料由三新电力技术与研发中心编制或整理而成,欢迎广大高压电力检测行业从业者与爱好者下载,本公司

DL/T 624─1997

前言

随着我国电力工业的迅速发展,新型继电保护装置特别是微机保护的推广应用,对相应的测试技术有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涉及计算机自动测试等先进技术的继电保护微机型试验装置(以下简称试验装置)已成为继电保护测试领域必不可少的专用设备。试验装置的开发与应用对提高继电保护测试水平,防止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不正确动作,保障电网安全运行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试验装置在硬件和软件方面的任何问题都会造成对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不正确的检测结果,严重的甚至会危及被试设备以及试验装置自身的安全。由于使用试验装置后不再外接计量仪表,加上使用场所的诸多客观因素和测试对象的多样化等方面的原因,必须对试验装置的各项技术性能和指标提出明确的要求。

为规范试验装置的技术性和产品质量,满足电力行业的需求,根据电力工业部科技司综[1995]44 号文,华东电管局组织编写了本标准。在编写过程中,标准起草人员对试验装置的现场使用情况进行了广泛的调研,对国内外一些试验装置进行了比较全面的检测与实用性考核,并与部分高校和开发研制单位进行磋商,经多次认真的讨论和修改后制定了本标准。

本标准规定了试验装置的使用环境、技术条件和应具备的功能,以及对该产品检验、包装、运输、贮存等方面的技术要求。

本标准由电力工业部提出。本标准由电力工业部继电保护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华东电业管理局、江苏省电力试验研究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周栋骥、汝泰来、张军、高翔、章耀耀。

DL/T 624─1997

目次

前言

1 范围 (1)

2 引用标准 (1)

3 定义 (1)

4 使用条件 (2)

5 技术要求 (3)

6 检验规则 (11)

7 标志与数据 (12)

8 包装、运输、贮存及其他 (12)

附录A(标准的附录)谐波术语的数学表达式 (14)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

DL/T 624—1997

继电保护微机型试验装置技术条件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of test equipment based on

micro-computer for relaying protection

1 范围

本标准对继电保护微机型试验装置(以下简称试验装置)的使用条件和技术要求作了具体规定。

本标准适用于检验220kV 及以上电压等级的线路保护、元件保护以及容量在220MW 及以上的发电机―变压器组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的试验装置。

引用本标准时,应在产品标准或技术条件中具体规定所引用的章、条。凡属产品的特殊技术性能,应在该产品的标准或技术条件中专门给予规定和说明。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在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2423.1—89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A:低温试验方法

GB2423.2—89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B:高温试验方法

GB/T2423.4—93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Db:交变湿热试验方法

GB/T2423.5—95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规程第2 部分:试验方法试验Ea 和导则:冲击

GB/T2423.10—95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规程第2 部分:试验方法试验Fc 和导则:振动(正弦)

GB2423.22—87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规程试验N:温度变化试验方法

GB6162—85 静态继电器及继电保护装置的电气干扰试验

GB6592—86 电子测量仪器误差的一般规定

GB7261—87 继电器及继电保护装置基本试验方法

GB/T14598.3—93 电气继电器第5 部分:电气继电器的绝缘试验

GB/T14598.9—95 电气继电器第22 部分第3 篇:辐射电磁场干扰试验

DL478—92 静态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通用技术条件

DL/T553—94 220~550kV 电力系统故障动态记录技术准则

ANSI/IEEE C37.111—1991 暂态数据式(IEEE Standard Common Format for Transient Ex-change)

3 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总有效值(total root mean square)各次

谐波与基波的方均根值。

谐波含量[harmonic content (for voltage or current)]

从交变量中减去基波分量所得到的量。

谐波含有率[harmonic ratio (HR)]

周期性交流量中含有的第次谐波分量的方均根值与基基波分量的方均根值之比。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工业部1997-10-22 批准1998-01-01 实施

DL/T 624—1997

总谐波畸变率[total harmonic distortion (THD)]

周期性交流量中的谐波含量的方均根值与其基波分量的方均根值之比。

基准工作条件(reference operating conditions)一组带公差的基准值和基准范围的影响量的集合,在此条件下确定试验装置的基本误差。

额定工作条件(rated operating conditions)性能特性的测量范围与影响量的工作范围的集合,在此条件内,确定试验装置的改变量和

工作误差。

绝对误差(absolute error)试验装置设定输

出值与输出量约定真值之差。

相对误差(relative error)试验装置的绝对误

差与输出量约定真值之比。

准确度(accuracy)输出量约定真值偏离试验装

置设定输出值的程度。

基本误差(intrinsic error)在基准

条件下测得试验装置的误差。

影响量(influence quantity)不是测量的对象,

但影响试验装置的输出量。

改变量(variation)当一个影响量相继取两个不同值时,对试验装置同一设定输出值的输出量约定真值的示值差。

工作误差(operating error)在额定工作条件内任一点上测得或求

得的某些性能特性的误差。

误差极限(limits of error)对工作在规定条件下的试验装置输出量所规定的误差极值,由基本误差极限和改变量

的极限两部分组成。基本误差极限根据基准工作条件而定,改变量极限根据额定工作条件而定。

合闸相位(closing phase angle)交流激励量在合闸瞬间施加于被试继电器、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电压(或电流)的相位角。

人工测试方式(manual test method)通过人工控制完成对被试继电器、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的各种特性和整定值测试的方式。

自动测试方法(automatic test mode)

按预先设定好的测试程序连续自动完成对被试继电器、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的各种特性和整定值测试的方式。

标准测试模式(standard test mode)对某种未知特性的继电器及保护装置按常规保护的典型特性进行测试的模式。

专用测试模式(special test mode)

对某种已知特性的继电器及保护装置进行测试的模式。

用户自定(可编程)测试模式[custom (programmable) test mode]

用户根据测试需要自行确定试验条件和试验参数的测试模式。

4 使用条件

4.1 环境温度:-5~45℃(如用户有特殊需要,可与制造单位协商确定更为严酷的环境温度

条件)。

4.2 相对湿度:不大于90%(相对湿度为90%,环境温度不低于25℃时,试验装置内无凝

露)。

4.3 大气压强:80~110kPa。

4.4 交流供电电压:额定值,允许波动范围为-20%~15%。

4.5 交流供电频率:50Hz,允许波动范围为-4%~2%。

DL/T 624—1997

4.6 交流供电波形:正弦波,允许总谐波畸变率不大于5%。

4.7 直流供电电压:额定值,允许波动范围为-20%~15%。

4.8 直流供电电压的纹波系数:不大于5%。

4.9 周围环境要求如下:

4.9.1 无爆炸危险,无腐蚀性气体及导电尘埃,无严重霉菌,无剧烈振动源。

4.9.2 无正常运行中发电厂和变电所范围内可能遇到的电磁场。

4.9.3 有良好接地设施。

5 技术要求

5.1 整机性能特性试验装置整机性能特性应满足

以下技术要求。

5.1.1 试验装置应配备至少四相交流电压源(其中一相电压源用于模拟零序电压和检验同

期装置)和三相交流电流源,每相电压、电流源分别构成独立的回路,且其幅值、相位和频率应能连续可调。

5.1.2 试验装置的基准工作条件见表1,基准工作条件下的基本误差采用相对误差表示。

5.1.3 试验装置的额定工作条件见表2,额定工作条件下的工作误差亦采用相对误差表示。

DL/T 624—1997

5.1.4 试验装置应能检验电流、电压、频率、差动、阻抗、方向、中间、时间等继电保护装置,以及检同期继电器、同期装置等安全自动装置。

5.1.5 试验装置的电压源输出端短路或电流源输出端开路时,均不应对试验装置自身和被试继电器、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造成危害。

5.1.6 试验装置在使用过程中不应发生失控现象而对被试继电器、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造成危害。

5.1.7 试验装置所给出的条件及有关参数的设置必须定义明确。

5.1.8 试验装置本体应具备专用的接地端子。

5.2 电气、机械性能试验及试验后技术要求。试验装置应按以下的规定进行电气、机

械性能试验。在完成电气、机械性能试验后,

仍应满足有关标准所规定的各项技术要求。

5.2.1 低温性能

应符合GB7261 中第12 章的规定。其试验方法按GB2423.1 的规定进行。

5.2.2 高温性能

应符合GB7261 中第13 章的规定。其试验方法按GB2423.2 的规定进行。

5.2.3 电源适应性能

应符合GB7261 中第15 章的规定。

5.2.4 抗振性能

应符合GB7261 中第16 章的规定。其中振动响应试验的严酷等级选表4 中的1 级,振动耐久试验的严酷等级选表5 中的1 级。试验方法按GB/T2423.10 的规定进行。

5.2.5 抗冲击性能

应符合GB7261 中第17 章的规定。其中冲击响应试验的严酷等级选表7 中的1 级,冲击耐久试验的严酷等级选表8 中1 级。试验方法按GB/T2423.5 的规定进行。

5.2.6 抗干扰性能

应符合GB/T7261 中19 .1 的规定。试验方法按GB6162 的规定进行。

5.2.7 抗辐射电磁场干扰性能

应符合GB/T14598.9 的规定。试验方法按DL478 附录I 的规定,其中试验严酷等级选II 级。

5.2.8 绝缘性能

应符合GB7261 中第20 章的规定。试验方法按GB/T14598.3 中第6、7、8 章的规定进行。

5.2.9 抗潮湿性能

应符合GB7261 中第21 章的规定。试验方法按GB2423.4 的规定进行。

5.2.10 温度贮存性能

应符合GB7261 中第22.2.2 章的规定。试验方法按GB2423.4 中第1 章的规定进行。

5.2.11 机械性能

应符合GB7261 中第25 章的规定。

5.3 试验装置接口试验装置接口的功能和技术条

件应满以下要求。

5.3.1 控制两台试验装置的同步接口。

5.3.2 控制被试继电器、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的开出量接口。

a) 在电气上相互隔离的开出量应不少于4 对。

b) 各开出量的遮断容量应不低于250V、0.3A(直流)。

c) 提供由试验人员自定(可编程)开出量逻辑关系的功能。

5.3.3 检测被试继电器、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动作行为的开入量接口。

a) 在电气上相互隔离的开入量应不少于8 对。

DL/T 624—1997

b) 各开入量的输入阻抗不低于10kΩ,最大承受输入电压不低于250V(直流),并能同时适应不同幅值与极性的带电触点或空触点的开入量。

c) 提供由试验人员自定(可编程)开入量逻辑关系的功能。

5.4 试验装置的交流电流源交流电源源输出幅值的分辨力、准确度、频率、总谐波畸变

率、响应速度、带负载能

力以及输出时间等技术参数应同时满足以下要求。

5.4.1 输出电流幅值的可调范围及分辨力

a) 0~1A 时,最小可调步长为0.001A,分辨力为0.001A。

b) 1~10A 时,最小可调步长为 0.01A , 分辨力为 0.01A 。 c)10~30A 时,最小可调步长为 0.1A ,分辨力为 0.1A 。

5.4.2 输出电流频率的可调范围及分辨力

a) 在 0~65Hz 范围内,最小可调步长为 0.001Hz ,分辨力为 0.001Hz 。 b) 在 65~450Hz 范围内,最小可调步长为 0.01Hz ,分辨力为 0.01Hz 。 c) 在 450~1000Hz 范围内,最小可调步长为 0.1Hz ,分辨力为 0.1Hz 。 5.4.3 输出电流幅值的准确度

a) 基准工作条件下,输出电流幅值在 0.2~30A 范围内的基本误差应满足表 3 的要求。

表 3 基准工作条件下,输出电流幅值在 0.2~30A 时基本误差范围

b) 额定工作条件下,输出电流幅值在 0.2~30A 范围的工作误差极限应满足表 4 的要 求。

5.4.4 输出电流响应速度

对电流原输入频率为 50Hz ,占空比为 0.5 的标准方波,输出电流幅值为 30A 时,在 阻性负载上测得电流上升和下降的时间应不大于 200 ,且其变化速率不小于 0.15A/ 。 5.4.5 输出电流总谐波畸变率

a) 基准工作条件下,输出电流幅值在 0.2~30A 范围内,总谐波畸变率不大于 0.5%。 b) 额定工作条件下,输出电流幅值在 0.2~30A 范围内,总谐波畸变率不大于 1.0%。 5.4.6

输出交流电流中直流分量 直流分量值不大于设

定值输出值中流量峰值的 0.5%。 5.4.7

带负载能力

a) 额定工作条件下,输出电流为 5A ,负载功率因数为 0~1 时,电流源输出功率小 于 75V 2A 。

b) 额定工作条件下,输出电流为 30A ,负载功率因数为 0~1 时,电流源输出功率小

于 450V 2A 。

DL/T 624—1997

5.4.8 输出时间

a) 额定工作条件下,输出电流在小于10A 范围内,应能连续输出。

b) 额定工作条件下,输出电流在10~20A 范围内,应能连续输出时间不小于60s。

c) 额定工作条件下,输出电流在20~30A 范围内,应能连续输出时间不小于10s。

5.5 试验装置的交流电压源交流电压源输出幅值的分辨力、准确度、频率、总谐波畸

变率、响应速度、带负载能

力以及输出时间等技术参数应同时满足以下要求。

5.5.1 输出电压的可调范围及分辨力

a) 在0~10V 范围内,最小可调步长为0.001V,分辨力为0.001V。

b) 在10~30V 范围内,最小可调步长为0.01V,分辨力为0.01V。

c) 在30~75V 范围内,最小可调步长为0.1V,分辨力为0.1V。

d) 在75~120V 范围内,最小可调步长为0.1V,分辨力为0.1V。

注:120 V 用于模拟零序电压和检验同期装置的电压源输出电压幅值,下同。

5.5.2 输出电压频率的可调范围及分辨力

a) 在0~65Hz 范围内,最小可调步长为0.001Hz,分辨力为0.001Hz。

b) 在65~450Hz 范围内,最小可调步长为0.01Hz,分辨力为0.01Hz。

c) 在450~1000Hz 范围内,最小可调步长为0.1Hz,分辨力为0.1Hz。

5.5.3 输出电压幅值的准确度

a) 基准工作条件下,输出电压幅值在2~75V(120V)范围内的基本误差应满足表

5 的要求。

b) 额定工作条件下,输出电压幅值在2~75V(120V)范围内的工作误差极限应满

足表6 的要求。

5.5.4 输出电压响应速度

对电压源输入频率为50Hz,占空比为0.5 的标准方波,输出电压幅值为75V(120V)时,在阻性负载上测得电压上升和下降的时间应不大于120 (200 ),且其变化速率应不小于0.5V/ 。

注:200 为用于模拟零序电压和检验同期装置的电压源输出电压响应时间。

5.5.5 输出电压总谐波畸变率

a) 基准工作条件下,输出电压幅值在2~75V(120V) 范围内,总谐波畸变率不大于0.5%。

b) 额定工作条件下,输出电压幅值在2~75V(120V) 范围内,总谐波畸变率不大于1.0%。

5.5.6 输出交流电压中直流分量直流分量值不大于设定

输出值中交流量峰值的0.5%。

DL/T 624—1997

5.5.7 带负载能力

额定工作条件下,输出电压为额定值,负载功率因数为-1~1 时,电压源连续稳定输出功率不小于30V2A。

5.5.8 交流电压源输出时间在额定工

作条件下应能连续输出。

5.6 交流电流源与交流电压源的同步性交流电流源与交流电压源的输出应具备良好

的同步性,在模拟短路故障时,电流与电

压输出的不同步时间应不大于100 。

5.7 直流输出试验装置应具备调试中间、时间继电器所需的辅助直流电源,其技术

条件应满足以下

要求。

5.7.1 输出电压幅值的可调范围及分辨力

a) 在0~125V 范围内,最小可调步长为0.01V,分辨力为0.01V。

b) 在125~250V 范围内,最小可调步长为0.1V,分辨力为0.1V。

5.7.2 输出电压幅值的准确度

a)基准工作条件下,输出电压幅值在5~250V 范围内,基本误差不低于0.5%。

b)额下工作条件下,输出电压幅值在5~250V 范围内,工作误差极限不低于1.0%。

5.7.3 输出电压纹波系数输出直流电压中的交流分量不

大于设定输出值的1%。

5.7.4 带负载能力额定工作条件下,输出电压为额定值时,输出功率应

不小于30V2A。

5.7.5 电压源输出时间在额定工作

条件下应能连续输出。

5.8 交流电流源与交流电压源的相位控制电流源各相之间、电压源各相之间、电流

源与电压源各相之间的相位控制的范围及准

确度应满足以下要求。

5.8.1 移相范围及分辨力

移相范围为0~360°,最小可调步长为1°,分辨力为1°。

5.8.2 移相准确度

a) 基准工作条件下,允许偏差不大于1°。

b) 额定工作条件下,允许偏差不大于2°。

5.8.3 合闸相位控制范围及分辨力

合闸相位控制范围为0~360°,最小可调步长为1°,分辨力为1°。

5.8.4 合闸相位控制准确度

a) 基准工作条件下,合闸相位控制范围内,允许偏差不大于1°。

b) 额定工作条件下,合闸相位控制范围内,允许偏差不大于2°。

5.9 时间测量

试验装置检测被试继电器、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动作时间的测量范围、分辨力及准确

度应满足以下要求。

5.9.1 时间测量范围及分辨力

a) 1.0~99.9ms 内,分辨率为 0.1ms 。 b) 100~999ms 内,分辨率为 1ms 。 c) 1~9.99s 内,分辨率为 0.01s 。 d) 10~99.9s 内,分辨率为 0.1s 。

DL/T 624—1997

5.9.2

时间测量准确度

a) 基准工作条件下,时间测量的基本误差应满足表 7 的要求。 b) 额定工作条件下,时间测量的工作误差极限应满足表 8 的要求。 表 7 基准工作条件下,时间测量的

表 8 额定工作条件下,时间测量的 基本误差范围

工作误差极限范围

5.10 试验装置的功能 为适应各类继电器、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的测试与整定,试验装置应具备以下功能。

5.10.1 测试方式的设定 a) 人工测试方式 b)自动测试方式

5.10.2 测试模式的设定 a) 标准测试模式。 b) 专用测试模式。

c) 用户自定(可编程)测试模式。 5.10.3 动作特性搜索方式的程设定

5.10.3.1 模拟动态故障时的动作特性搜索方式 a) 极坐标方式(Z ―Ф)阻抗动作特性。 b) 直角坐标方式(X ―R )阻抗动作特性。 c) 阻抗(Z/t )阶梯动作特性。 d) 电流(I/t )阶梯动作特性。 e) 电压(U/t )阶梯动作特性。 f) 频率(f/t )阶梯动作特性。 g) 最小精确工作电流。

h) 最小精确工作电压。

i) 用户自定(可编程)搜索方式。

5.10.3.2 模拟稳态故障时的动作特性搜索方式

a) 极坐标方式(Z―Ф)阻抗动作特性。

b) 直角坐标主式(X―R)阻抗动作特性。

c) 阻抗(Z/t)阶梯动作特性。

d) 电流(I/t)阶梯动作特性。

e) 电压(U/t)阶梯动作特性。

f) 频率(f/t)阶梯动作特性。

g)du/dt 动作特性。

h)di/d t 动作特性。

i)df/d t 动作特性。

j) 反时限动作特性。

DL/T 624—1997

k) 最小精确工作电流。

l) 最小精确工作电压。

m) 用户自定(可编程)搜索方式。

5.10.4 试验条件、参数的设定

5.10.4.1 模拟故障类型包括:

a) 单相接地;

b) 两相短路;

c) 两相短路接地;

d) 三相短路;

e) 三相短路接地;

f) 转换性故障;

g) 非全相运行工况下叠加a)~c)所列故障类型;

h) 模拟功率倒向(固定电压相位与幅值,电流突然反向180°)

i) 模拟带负荷运行工况下叠加a)~h)所列故障类型。

5.10.4.2 模拟故障时间包括:

a) 故障前时间;

b) 故障存在时间;

c) 转换性故障的转换时间;

d) 功率倒向时间;

e) 重合闸动作的无电流中断时间;

f) 模拟断路器分闸与合闸时间。

5.10.4.3 整定值及允许误差参数。

5.10.4.4 模拟接地故障零序补偿系数及有关网络参数。

5.10.4.5 模拟故障过渡电阻参数。

5.10.4.6 模拟转换性故障的转换相别及转换性故障电流参数。

5.10.4.7 模拟功率倒向故障电流参数。

5.10.4.8 模拟电压、电流、频率变化率所需幅值与时间变化范围参数。

5.10.4.9 稳态交流量叠加直流分量的初始值及范围。

5.10.4.10 叠加谐波分量的次数、幅值和相位。

5.10.4.11 检测被试继电器、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动作行为的开入、开出量及其逻辑关系。

a) 模拟高频收发信机与被试继电器、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之间的动作逻辑关系。

b) 由试验人员自定(可编程)逻辑关系。

5.10.4.12 合闸相位控制方式

a) 由试验人员在0~360°范围内任意设定合闸角度。

b) 随机合闸角度。

c) 模拟合闸瞬间需同时对被试继电器、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施加电压和电流时,应以电压量为参考相位

5.10.4.13 计时方式包括

a) 以交流和直流电流、电压和各种故障分量进行内触发启动并采用电位、空触点或电位触点停表的计时方式;

b) 以电位、空触点启动和停表的外触发计时方式。

5.10.5 变频功能

a) 电流变频,各相应能触立可调。

DL/T 624—1997

b) 电压变频,各相应能独立可调。

c) 电流与电压均变频。

5.10.6 叠加直流功能叠加直流功能应具备由交流量合闸相位与直流衰减时间常数确定

叠加直流分量和用

户自定义叠加直流分量两种模式。

5.10.

6.1 交流量合闸相位与直流衰减时间常数确定叠加直流分量模式

a) 稳态交流电压或电流初相位?0的设定范围:0~180°。

b) 直流衰减时间常数τ的设定范围:0~300ms。

c) 在电流、电压需同时叠加直流分量时,应以交流电压相位为参考相位。

d) 电流源和电压源的各相应能同时在稳态交流量上叠加直流分量,所叠加直流分量

的初相位和直流衰减时间常数均应能在线独立调整。e)显示交、直流分量叠加后输出的总有效值和波形。

5.10.

6.2 用户自定义叠加直流分量模式

a) 稳态交流电压或电流初相位?0的设定范围:0~180°。

b) 直流衰减时间常数τ的设定范围:0~300ms。

c) 在电流、电压需同时叠加直流分量时,应以交流电压相位为参考相位。

d) 电流源和电压源的各相应能同时在稳态交流量上叠加直流分量,所叠加直流分量的初相位和直流衰减时间常数均应能在线独立调整。

e) 稳态交流电压和直流电压及稳态交流电流和直流电流均应能分别独立设置。

f) 显示交、直流分量叠加后输出的总有效值和波形。

5.10.7 叠加谐波功能

a) 电流源和电压源的各相均应能同时叠加9 次以下的各次谐波分量。

b) 电流源和电压源各相输出量应能叠加不同幅值、相位和次数的谐波分量,所叠加谐波分量的幅值与相位均应能在线独立调整。

c) 在电流、电压需同时叠加谐波时,以基波电压相位为参考相位。

d) 显示基波与谐波合成后各相电流与电压的总有效值、谐波含有率、总谐波畸变率、谐波相位等参数及合成后的波形。

e) 谐波量计算方法及术语的数学表达式见本标准的附录A。

5.10.8 模拟振荡功能

a) 模拟系统振荡

b) 模拟系统振荡加故障

5.10.9 故障再现功能

a) 可将符合DL/T553 技术要求的故障录波器所记录到的数据文件输入到试验装置进行

故障再现。

b) 可将按ANSI/IEEE C37.111 中COMTRADE 文本格式编写的数据文件,输入到试验

装置模拟各种类型的短路故障试验。

5.10.10 自检及异常工况报警功能

a) 开机时应能进行整机功能自检。

b) 开机时应能进行各相电流、电压源的准确度校验。

c) 电流源输出端开路报警。

d) 电压源输出端短路报警。

e) 检测过程中电流、电压源(含使用叠加谐波功能和叠加直流电压、电流功能)

准确度超标报警。

f) 检测过程中电流、电压源(含使用叠加谐波功能和叠加直流电压、电流功能)输出

波形失真报警。

5.10.11 数据处理及自动生成测试报告功能

DL/T 624—1997

a) 提供经试验人员确认的有关被试继电器、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的检验项目、试验条件

及测试程序清单。

b) 提供打印测试数据和特性曲线功能。

c) 测试完毕自动生成测试报告和有关特性曲线图表。

d) 为保证测试数据的真实性,测试得到的所有数据应不能修改。

e) 对被试继电器、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测得得的整定误差超标数据自动标注识别符号。

f) 对在异常工况下所测得的数据自动标注识别符号。

g) 测试报告和数据应能调入常用文字处理软件,给用户提供测试报告格式再编辑的条件。

6 检验规则

对试验装置进行质量检验时按以下规则进行。

6.1 检验分类试验装置的检验分外观检验及电气、机械性能检验。检验种类分型式试验、

出厂检验和定期检验。

6.1.1 型式试验

6.1.1.1 有下列情况之一时,一般应进行型式检验:

a) 新产品或老产品转厂生产的试制定型鉴定;

b) 正式生产后,在结构、材料、工艺等有较大改变,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

c) 正常生产时,应定期或在积累一定产量后周期性进行检验;

d) 产品长期停产后,恢复生产时;

e) 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有较大差异时;

f) 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提出进行型式检验的要求时。

6.1.1.2 型式试验的检验项目按表9 的规定。

6.1.1.3 检验中如发现有任一章(条)不符合要求者,应查明消除试验装置不符合要求的原因并重新进行型式试验,直至合部检验项目合格。

6.1.2 出厂检验

6.1.2.1 每套试验装置在出厂之前,必须由制造厂技术检验部门对装置进行全面的外观检查以及技术指标和技术性能检验,检验项目按表9 的规定。

6.1.2.2 出厂检验中若有任一章(条)不符合要求者,必须消除其不符合要求的原因,检验合格后,由技术检验部门颁发合格证。

6.1.3 定期检验

定期检验的周期为1 年,必要时可随时送检。检验项目按表9 的规定。

DL/T 624—1997

6.2 受检试验装置的误差试验方法

按GB6592 第3 章的规定进行。

6.3 受检试验装置的基准工作条件

按表1 的规定进行。

6.4 受检试验装置的额定工作条件

按表2 的规定进行。

7 标志与数据

7.1 标志制造厂应在试验装置的明显部位清晰标志以下

内容。

7.1.1 制造厂名称、商标、型号、产品系列号和出厂日期

7.1.2 安全标志及有关注意事项的说明。

7.1.3 电流、电压源的输出端,控制单元的输入、输出端以及各个接口和面板上的按钮应用明显的色彩或字符标示。

7.2 数据制造厂应提供以下

技术数据。

7.2.1 额定工作条件技术数据。

7.2.2 性能特性的技术数据。

7.2.3 接口技术数据。

7.2.4 误差、误差极限数据及其表达式。

7.2.5 电流、电压源输出特性曲线。

8 包装、运输、贮存及其他

8.1 包装

8.1.1 产品应有良好的内、外包装,并具备防尘、防雨、防水、防潮、防震等措施。

8.1.2 外包装箱上应以不易洗刷或脱落的涂料作如下标志。

a)发货厂名、产品名称、型号。

DL/T 624—1997

b) 收货单位名称、地址、到站

c) 包装箱外形尺寸(长3宽3高)及毛重

d) 包装箱外应标有“防潮”、“向上”“小心轻放”等标志字样。

8.1.3 包装箱内应附有技术说明书、使用手册、检验报告、附件、备品、装箱清单以及

产品检验

合格证。

8.2 运输

8.2.1 产品应适于陆运、空运、水运(海运)。

8.2.2 运输和装卸必须严格按照包装箱上标志的规定以及国家运输标准有关规定进行。

8.3 贮存

包装好的试验装置贮存在环境温度-25~70℃,湿度不大于75%的库房中,室内无酸、碱、盐及腐蚀性、爆炸性气体,不受灰尘、雨、雪的侵蚀,长期不用的产品应保留原包装。

8.4 其他

8.4.1 制造厂应提供试验装置必须具有的对工作不可缺少的备品、备件和试验专用的零件、部件、技术说明书及使用手册。

8.4.2 从发货之日起,如果运输、贮存、使用过程合理,在两年内制造质量低于本技术条件时,制造厂应无偿为用户修复、更换软件和零件、部件。

8.4.3 技术检验和监督部门在发现试验装置的质量不稳定现象时,有权随时抽取试验装置进行技术性能检验。

微机继电保护装置运行管理规程

微机继电保护装置运行管理规程Code for operating management of microprocessor-based relaying protection equipment DL/T 587—1996 前言 为了适应微机继电保护装置运行管理的需要,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本标准规定了微机继电保护装置在技术管理、检验管理、运行规定和职责分工等方面的要求,从而为微机继电保护装置的运行管理提供了全行业统一的技术依据。 本标准的附录A是标准的附录;本标准的附录B是提示的附录。 本标准由电力工业部提出。 本标准由电力工业部继电保护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东北电业管理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孙刚、孙玉成、毛锦庆、曾宪国。 本标准于1996年1月8日发布,从1996年5月1日起实施。 本标准委托国家电力调度通信中心负责解释。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 微机继电保护装置运行管理规程

DL/T 587—1996 Code for operating management of microprocessor-based relaying protection equipment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工业部1996-01-08批准 1996-05-01实施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微机继电保护装置在技术管理、检验管理、运行规定和职责分工等方面的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35kV及以上电力系统中电力主设备和线路的微机继电保护装置。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 14285—93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 GB 50171—9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盘、柜及二次回路结线施工及验收规范 DL 478—92静态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通用技术条件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 实验报告要点

网络高等教育《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实验报告 学习中心:山西临汾奥鹏学习中心 层次:专升本 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年级:2013年春季 学号:131326309943 学生姓名:李建明

实验一电磁型电流继电器和电压继电器实验 一、实验目的 1. 熟悉DL型电流继电器和DY型电压继电器的实际结构、工作原理、基本特性; 2. 学习动作电流、动作电压参数的整定方法; 3. 总结实验的体会和心得。 二、实验电路 1.过流继电器实验接线图 2.低压继电器实验接线图

三、预习题 1.过流继电器线圈采用并联接法时,电流动作值可由转动刻度盘上的指针所对应的电流值读出;低压继电器线圈采用串联接法时,电压动作值可由转动刻度盘上的指针所对应的电压值读出。(串联,并联) 2. 动作电流(压),返回电流(压)和返回系数的定义是什么? 动作电流:由于产生动作电位的结果而流动的微弱电流。 返回电流:电流低于那个值时电流继电器就不再吸合了。 返回系数:对于继电保护定值整定的保护,例如按最大负荷电流整定的过电流保护和最低运行电压整定的低电压保护,在受到故障量的作用时,当故障消失后保护不能返回到正常位置将发生误动。因此,整定公式中引入返回系数,返回系数用Kf表示。对于按故障量值和按自起动量值整定的保护,则可不考虑返回系数。 四、实验内容 1.电流继电器的动作电流和返回电流测试 表一过流继电器实验结果记录表 2.低压继电器的动作电压和返回电压测试 表二低压继电器实验结果记录表

五、实验仪器设备 六、问题与思考 1.电流继电器的返回系数为什么恒小于1? 电流继电器是过流动作,小于整定值后返回;为了避免电流在整定值附近时导致继电器频繁启动返回,一般要设一个返回值,例如0.97,电流小于0.97才返回。因此返回值要小于1 。 2.返回系数在设计继电保护装置中有何重要用途? 确保保护选择性的重要指标,让不该动作的继电器及时返回,使正常运行的部分系统不被切除。在出现故障后,可以保护继电器。

微机继电保护设计研究

https://www.360docs.net/doc/9b8565430.html, 微机继电保护设计研究 运行过程中的电力系统,由于雷击、倒塌、内部过压或者错误的运行操作等都会造成故障及危害,一旦发现故障,我们就必须迅速采取并确保系统的可靠运行。当电气设备出现问题时,应根据系统运行的维护要求,确定出相应的保护动作。为了确保电力系统能够安全可靠的运行,继电保护装置就此运应而生。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电子技术的发展,使电力系统的继电保护突破了传统的电磁型、晶体管型及集成电路型继电保护形式,出现了微型机、微控制器为核心的继电保护形式,这种保护形势称为电力系统微机继电保护。 微机继电保护的原理和特点 传统的模拟式继电保护是根据电力系统中的模拟量(电压U、电流I)进行工作的,也就是将采集的模拟量与给定的机械量(弹簧力矩)、电气量(门槛电压)进行对比和逻辑运算,做出判断,从而完成相应的保护。 机电保护装置满足的四项基本要求依次是灵敏性、选择性、速动性、可靠性。 继电保护装置工作原理包括以下三部分:1.信号检测部分、2.逻辑判断部分、3.保护动作部分。其具体工作流程如下:信号检测部分从被保护侧采集相应的模拟量和开关量,传送到逻辑判断部分,通过算法进行处理,将所得结果与给定的整定值进行对比,判断系统是否出现故障并发出相应的动作命令,最终再由保护动作部分执行相应的动作。 现代微机保护则是将电力系统的模拟量(电压U、电流I)进行采样和编码之后,转换成数字量,通过微型计算机进行分析、运算和判断,从而实现电力系统的继电保护。 微机继电保护具有的特点:稳定性好、逻辑判断准确、设备维护方便、设备附加值高、适应性强。 微机继电保护的设计 微机继电保护的设计分为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两部分。微机继电保护的硬件设计,从功能上讲,微机保护装置包括五个部分:数据采集单元,数据处理单元(CPU),开关量输入输出回路,人机接口部分和电源回路。 微机继电保护的软件设计中,系统软件是整个保护装置的灵魂,基于各个硬件设备的基础之上实现线路继电保护及监控的各种功能。这里以微机三段式电流保护为例主要介绍微机保护的主程序设计与自检模块。 随着电力自动化技术的日益发展,微机继电保护装置取代传统继电保护装置是个必然的趋势。通过引进微机控制技术,可使电力系统的运行更加安全、可靠、稳定、高效率。总之,随着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微机继电保护和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在逐渐向智能化与网络化方向发展。

继电保护检验项目及要求

继电保护检验项目及要求 检验种类及期限 所有继电保护装置与电网安全自动保护装置及其回路接线(以后简称保护装置),必须按《继电保护及电网安全自动保护装置检验条例》的要求进行检验,以确保保护装置的元件良好,回路接线、定值及特性等正确。 检验分为三种: ⑴新安装保护装置的验收检验。 ⑵运行中保护装置的定期检验(简称定期检验)。 ⑶运行中保护装置的补充检验(简称补充检验)。 ⑷对新型的保护装置(指未经部级鉴定的产品),一般不能使用。必须进行全面的检查试验,并经电网(省)局继电保护运行部门审查,其技术性满足电网安全要求时,才能在系统中投入试用。 定期检验分为三种: ⑴全部检验:按保护装置的全部检验项目进行检验。 ⑵部分检验。按保护装置的部分重点检验项目进行检验。 ⑶用保护装置进行断路器跳合闸试验。 补充检验分为四种: ⑴保护装置改造后的检验。 ⑵检修或更换一次设备后的检验。 ⑶运行中发现异常情况后的检验。 ⑷相关设备故障后的检验。 新安装保护装置的验收检验,在下列情况时进行: ⑴当新装的一次设备投入运行时。?? ⑵当在现有的设备上投入新安装的保护装置时。 ⑶当对运行中的保护装置进行较大的更改或增设新的回路时,其检验范围由公司总工办根据具体情况确定。

由于制造质量不良,不能满足检验要求的保护装置,原则上应由制造厂负责解决,属于普遍性的问题,应向有关上级部门报告。 定期检验期限 定期检验应根据《继电保护及电网安全自动保护装置检验条例》所规定的期限、项目和部颁试验规程所规定的内容进行。检验期限如下表33: 对保护装置检验的一般要求 ⑴利用保护装置进行断路器跳闸试验,一般每年至少一次。 ⑵一次设备(断路器、电流和电压互感器等)检修后,分公司根据一次设备检修的性质和内容,确定保护装置的检验项目。 ⑶保护装置的二次回路检修后,均应由继电保护机构进行保护装置的检验,并按其工作性质,由分公司确定其检验项目。 ⑷凡保护装置拒绝动作、误动作或动作原因不明时,均应由公司总工办根据事故情况,有目的地拟定具体检验项目及检验顺序,

微机继电保护实验报告

本科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微机继电保护 实验项目: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仿真实验 实验地点:电力系统仿真实验室 专业班级:电气1200 学号:0000000000 学生:000000 指导教师:000000 2015年12 月 2 日

微机继电保护指的是以数字式计算机(包括微型机)为基础而构成的继电保护。众所周知,传统的继电器是由硬件实现的,直接将模拟信号引入保护装置,实现幅值、相位、比率的判断,从而实现保护功能。而微机保护则是由硬件和软件共同实现,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经过某种运算求出电流、电压的幅值、相位、比值等,并与整定值进行比较,以决定是否发出跳闸命令。 继电保护的种类很多,按保护对象分有元件保护、线路保护等;按保护原理分有差动保护、距离保护和电压、电流保护等。然而,不管哪一类保护的算法,其核心问题归根结底不外乎是算出可表征被保护对象运行特点的物理量,如电压、电流等的有效值和相位以及视在阻抗等,或者算出它们的序分量、或基波分量、或某次谐波分量的大小和相位等。有了这些基本电气量的计算值,就可以很容易地构成各种不同原理的保护。基本上可以说,只要找出任何能够区分正常与短路的特征量,微机保护就可以予以实现。 由此,微机保护算法就成为了电力系统微机保护研究的重点,微机保护不同功能的实现,主要依靠其软件算法来完成。微机保护的其中一个基本问题便是寻找适当的算法,对采集的电气量进行运算,得到跳闸信号,实现微机保护的功能。微机保护算法众多,但各种算法间存在着差异,对微机保护算法的综合性能进行分析,确定特定场合下如何合理的进行选择,并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补偿与改进,对进一步提高微机保护的选择性、速动性、灵敏性和可靠性,满足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要求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目前已提出的算法有很多种,本次实验将着重讨论基本电气量的算法,主要介绍突变量电流算法、半周期积分算法、傅里叶级数算法。 二、实验目的 1. 了解目前电力系统微机保护的研究现状、发展前景以及一些电力系统微机保护装置。 2. 具体分析几种典型的微机保护算法的基本原理。 3. 针对线路保护的保护原理和保护配置,选择典型的电力系统模型,在MATLAB软件搭建仿真模型,对微机保护算法进行程序编写。 4. 对仿真结果进行总结分析。 三、实验容 1、采用MATLAB软件搭建电力系统仿真模型 2、采用MATLAB软件编写突变量电流算法 3、采用MATLAB软件编写半周积分算法 4、采用MATLAB软件编写傅里叶级数算法算法

(完整word版)继电保护三段电流保护实验实验报告

北京交通大学Beijing Jiaotong University 继电保护三段电流保护实验实验报告 姓名: **** 学号: *******(1005班) 指导老师:倪** 课程老师:和*** 实验日期: 2013.5.29(8--10)

目录 一、实验预习 (1) 二、实验目的 (1) 三、实验电路 (1) 四、实验注意问题 (2) 五、保护动作参数的整定 (2) 六、模拟故障观察保护的动作情况 (2) 七、思考题 (3)

一、实验前预习: 三段电流保护包括: Ⅰ段:无时限电流速断保护 Ⅱ段:限时电流速断保护 Ⅲ段:定时限过电流保护 三段保护都是反应于电流增大而动作的保护,它们之间的区别主要在于按照不同的原则来整定动作电流。 三段式保护整定计算内容及顺序:1 动作电流:选取可靠系数,计算短路电流和继电器动作电流;2 动作时间的整定;3灵敏度校验。 对继电保护的评价,主要是从选择性、速动性、灵敏性和可靠性四个方面评价。 二、实验目的 1、熟悉三段电流保护的接线; 2、掌握三段电流保护的整定计算原则和保护的性能 三、实验电路 实验电路如下图: 其中继电器的接线法有: (1)三相三继电器的完全星形接线(2)两相两继电器的不完全星形接线

另外还有两种继电器的接法如下: (3)两相三继电器接线法(4)两相继电器接线法 对三相继电保护的评价: 由I段、II段或III段而组成的阶段式电流保护,其最主要的优点就是简单、可靠,并且在一般情况下能满足快速切除故障的要求,因此在电网中特别是在35kV及以下的单侧电源辐射形电网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其缺点是受电网的接线及电力系统运行方式变化的影响,使其灵敏性和保护范围不能满足要求。 四、实验注意问题 1、交流电流回路用允许大于5A的导线; 2、接好线后请老师检查。 五、保护动作参数的整定 1、要求整定参数如下: 保护I段动作电流为4.8A,动作时间为0秒; 保护III段动作电流为1.4A,动作时间为2秒。 2、按上述要求进行电流继电器和时间继电器的整定。 时间继电器的整定:将时间继电器整定把手调整到要求的刻度位置。 电流继电器的整定:按图接线。先合交流电源开关,但直流电源先不投入,按下模拟断路器手合按钮,调节单相调压器改变电流,分别整定电流I、III段的动作电流,要求电流继电器的动作电流与整定值的误差不超过5%。将实际整定结果填入表13-1。 表 六、模拟故障观察保护的动作情况 1、电流I段 通入5A电流(模拟I段区内故障):先合交流电源开关,但直流电源先不投入,按下模拟断路器手合按钮,调节调压器使电流为5A,再按下模拟断路器手分按钮,投入直流电源,按下模拟断路器手合按钮(模拟手合I段区内故障),观察各继电器的动作。

微机继电保护装置的维护及常见故障

微机继电保护装置的维护及常见故障 微机继电保护装置的优点: 微机继电保护装置与传统的继电保护装置相比最大特点就是应用了微机技术,拥有巨大的计算、分析和逻辑判断能力,带有储存记忆功能,可以实现任何性能完善且复杂的保护原理。微机继电保护装置在可靠性、功能扩展性、工艺结构条件等方面有较大优势,其极强的综合分析和判断能力,可以实现常规模拟保护很难做到的自动纠错,即自动识别和排除干扰,防止由于干扰而造成的误动作。同时,微机继电保护装置具有自诊断能力和使用方便灵活、调试维护简便、功耗及体积小等特点。 微机继电保护装置的日常巡检维护: 1、检查微机保护装置外观及模块背板有无异常,液晶显示是否正常,接线是否有松动或脱落,有无发热、异味、冒烟等异常现象; 2、检查微机保护装置的运行状态、运行监视情况,如采集的电压、电流数据是否正确,三相是否平衡;装置的开关状态输入量显示与实际情况是否相符,如储能机构位置、断路器分合位、接地刀闸分合位、操作把手远近控位置等是否显示正确; 3、检查微机保护装置屏上各操作把手、旋转开关的位置是否正确;微机保护装置有无异常信号,如装置是否发跳闸或告警信号,如有故障信号要及时查明原因; 4、对微机保护装置定值进行核对,看是否与所下定值相符。检查整定电流、电压及时限值的输入是否正确,保护硬压板、软压板的投退是否满足定值的逻辑关系等; 5、对微机保护装置的动作报告记录进行查看; 微机继电保护装置的定期校验: 为保证微机保护装置可靠动作,应对继电保护装置及二次回路进行定期的停电校验,一般校验周期为一年,主要做以下内容: 1、对二次回路绝缘电阻的测试; 2、用继电保护测试仪输入标准的电流、电压模拟量,校验微机保护装置的电流、电压采样精度及功率角是否正确; 3、校验微机保护装置的就地或远控操作按键是否正常工作; 4、根据保护定值单,用继电保护测试仪输入模拟动作值进行开关二次整组保护动作试验。检验装置的动作可靠性及定值保护动作逻辑关系是否满足定值单要求; 微机继电保护装置常见故障:

继电保护装置测试仪技术规范

继电保护装置测试仪技术规范

目录 1. 范围 (3) 2. 引用标准 (3) 3.基本要求 (3) 4. 功能要求 (4) 5. 技术参数 (4) 6. 其它要求 (4) 7. 验收与培训 (5) 8. 售后服务 (6) 9.供货范围 (6)

1. 范围 1.1 本技术条件适用于桂林供电局继电保护装置测试仪的订货及验收的技术要求。 1.2 需求方在本规范书中提出了最低限度的技术要求,并未规定所有的技术要求和适用的标准,未对一切技术细则作出规定,也未充分引述有关标准和规范的条文,供方应提供一套满足本规范书和现行有关标准要求的高质量产品及其相应服务。 1.3 如果供方没有以书面形式对本规范书的条款提出异议,则意味着供方提供的设备(或系统)完全满足本规范书的要求。如有异议,不管是多么微小,都应在投标书中以“对规范书的意见和与规范书的差异”为标题的专门章节加以详细描述。 1.4 本设备技术规范书经需供双方确认后作为订货合同的技术附件,与合同正文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1.5 供方须执行现行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 1.6 本设备技术规范书未尽事宜,由需供双方协商确定。 1.7 供方应获得ISO9000(GB/T 19000)资格认证书或具备等同质量认证证书,必须已经生产过30台以上或高于本招标书技术规范的设备,并在相同或更恶劣的使用条件下持续使用三年以上的成功经验。提供的产品应有省部级鉴定文件或等同有效的证明文件。 2. 引用标准 DL/T 995-2006 继电保护和电网安全自动装置检验规程 DL/T 871-2004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产品动模试验 DL/T 670-1999 微机母线保护装置通用技术条件 DL/T 769-2001 电力系统微机继电保护技术导则 DL/T 584-2007 3kV~110kV电网继电保护装置运行整定规程 EN 61000-6-2: 2005通用抗扰度标准(第2部分):工业环境 IEC 1000电磁兼容性 GB 4793-1984电子测量仪器安全要求 GB/T 2423.8-1995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 3.基本要求 3.1 仪器的铭牌应标明制造厂家、型号、仪器名称、出厂编号等。 3.2 所有仪器应具备详细的中文说明书。

微机继电保护装置的调试技术

微机继电保护装臵的调试技术 1 引言 近年来,随着微机型继电保护装臵的普遍使用,种类、型号、产地之多,给许多设计和现场调试人员带来很大困难。根据现场实例,针对SEL-587型微机型继电保护装臵的调试,详细介绍微机型变压器差动保护装臵的原理和调试方法。 2 微机型变压器差动保护装臵的实现原理 差动保护采用分相式比率差动,即A、B、C任意一相保护动作就有跳闸出口。以下判据均以一相为例,当方程(1)、(2)同时成立时差动元件保护动作。 I DZ>I DZ0(I ZD<I ZD0)(1) I DZ>I DZ0+K(I ZD-I ZD0)(I ZD≥I ZD0)(2) I2DZ>K2×I DZ 其中:I DZ为差动电流 I DZ0为差动保护门坎定值 I ZD为制动电流 I ZD0为拐点电流 I2DZ为差动电流的二次谐波分量 K为比率制动特性斜率 K2为二次谐波制动系数 国内生产的微机型变压器差动保护装臵中,差动元件的动作特性多采用具有二段折线式的动作特性曲线(如图1所示)。SEL-587型装臵采用三段折线式动作曲线,但可根据实际情况只采用二段式动作特性曲线。 图1 采用二段折线式差动动作特性曲线 3装臵在实际应用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3.1解决变压器差动保护中不平衡电流的措施 (1)解决变压器两侧绕组结线不同所产生电流相位不同 微机型差动保护装臵中各侧不平衡电流的补偿是由软件完成的。变压器各侧CT二次电流由于接线造成的相位差由装臵中软件校正,变压器各侧CT二次回路都可接成Y形(也可选择常规继电器保护方式接线),这样简化了CT二次接线。SEL-587型装臵中提供了14种类型的变压器两侧CT二次不同接线的设臵(国产装臵通常仅有两种方式选择),通过对TRCON和CTCON整定值的正确设臵和选择相对应的计算常数A和B,装臵就完全解决了变压器差动保护中的不平衡电流问题。如图2为某冷轧带钢工程35/10KV主变压器两侧电流互感器二次接线图(这种接线方式属于装臵中B13类型)。 图2 B13型Δ-Y变压器带有Y-Y的CT连接 (2)解决变压器两侧电流互感器变比不能选得完全合适 微机型差动保护装臵是采用设臵不平衡系数,通过软件计算来调节。通常以高压侧为基准,高压侧不平衡系数固化为“1”,低压侧不平衡系数则按该装臵要求的特定计算公式计算后将参数设臵在装臵中。SEL-587型装臵采用两侧分别计算不平衡系数的办法,装臵内部设臵了TAP1和TAP2两个参数来进行电流的调整,参数的计算是通过该装臵的特定计算公式来进行。 3.2解决变压器励磁涌流 在变压器空载投入和外部故障切除后电压恢复的过程中,将会产生很大的励磁涌流。涌流中含有数值很大的非周期分量,其二次谐波分量占有一定数量,常规差动继电器则是采用速饱和变流器来消除它的影响,而微机型差动保护装臵是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实验报告

实验一电流继电器特性实验 一、实验目的 1、了解继电器的結构及工作原理。 2、掌握继电器的调试方法。 二、构造原理及用途 继电器由电磁铁、线圈、Z型舌片、弹簧、动触点、静触点、整定把手、刻度盘、轴承、限制螺杆等组成。 继电器动作的原理:当继电器线圈中的电流增加到一定值时,该电流产生的电磁力矩能够克服弹簧反作用力矩和摩擦力矩,使Z型舌片沿顺时针方向转动,动静接点接通,继电器动作。当线圈的电流中断或减小到一定值时,弹簧的反作用力矩使继电器返回。 利用连接片可将继电器的线圈串联或并联,再加上改变调整把手的位置可使其动作值的调整范围变更四倍。 继电器的内部接线图如下:图一为动合触点,图二为动断触点,图三为一动合一动断触点。 电流继电器用于发电机、变压器、线路及电动机等的过负荷和短路保护装置。 三、实验内容 1. 外部检查 2. 内部及机械部分的检查

3. 绝缘检查 4. 刻度值检查 5. 接点工作可靠性检查 四、实验步骤 1、外部检查 检查外壳与底座间的接合应牢固、紧密;外罩应完好,继电器端子接线应牢固可靠。 1. 内部和机械部分的检查 a. 检查转轴纵向和横向的活动范围,该范围不得大于0.15~0.2mm,检查舌片与极间的间隙,舌片动作时不应与磁极相碰,且上下间隙应尽量相同,舌片上下端部弯曲的程度亦相同,舌片的起始和终止位置应合适,舌片活动范围约为7度左右。 b. 检查刻度盘把手固定可靠性,当把手放在某一刻度值时,应不能自由活动。 c. 检查继电器的螺旋弹簧:弹簧的平面应与转轴严格垂直,弹簧由起始位置转至刻度最大位置时,其层间不应彼此接触且应保持相同的间隙。 d. 检查接点:动接点桥与静接点桥接触时所交的角度应为55~65度,且应在距静接点首端约1/3处开始接触,并在其中心线上以不大的摩擦阻力滑行,其终点距接点末端应小于1/3。接点间的距离不得小于2mm,两静接点片的倾斜应一致,并与动接点同时接触,动接点容许在其本身的转轴上旋转10~15度,并沿轴向移动0.2~0.3mm,继电器的静接点片装有一限制振动的防振片,防振片与静接点片刚能接触或两者之间有一不大于0.1~0.2mm的间隙。 2、电气特性的检验及调整 (1)实验接线图如下:

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管理细则

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管理细则 1总则 1.1为了加强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的管理,保证电力系统安全、可靠运行,根据国家电力行业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的有关规定及XXXXXXX公司《电气设备及运行管理制度》要求,结合XXXXX实际情况,特制定本管理细则。 1.2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以下简称继电保护)是保证电力系统安全运行、保护电气设备、防止事故扩大的重要装置,务必高度重视保护装置的配置、运行和检验工作。 1.3继电保护正确动作率是电气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指标,要认真做好保护装置的动作统计和分析评价工作。 1.4故障录波是真实记录事故、查明事故和分析事故原因的重要手段。新选用的微机保护装置宜带有故障录波功能,以便于认真做好保护装置的动作统计和分析评价工作。 1.5继电保护工作专业技术性强,必须配备事业心强、工作认真负责、肯钻研技术、具有一定专业技术水平的有工作经验的人员承担此项工作,并应保持人员的相对稳定。 1.6 XXXXX子单位为XXXXX母单位继电保护专业的归口管理部门。

2管理职责 2.1XXXXX子单位 2.1.1负责母单位XXX继电保护的运行管理、整定计算和技术管理工作; 2.1.2组织或参加所辖系统的新建、改扩建电气工程一次主接线图、继电保护配置、保护方式、二次接线图的审查、保护装置的选型和验收; 2.1.3统计和分析保护装置动作情况,组织本单位有关人员及时对保护装置不正确动作进行调查和分析,查明原因,做出评价,提出反事故措施; 2.1.4负责电力系统和外部电网继电保护的合理配置、定值及定期检验的协调工作; 2.1.5组织继电保护人员的专业技术培训; 2.1.6负责本单位继电保护资料档案的管理。 2.2使用单位XXX 2.2.1负责所辖范围内继电保护装置的维护管理工作; 2.2.2参加所辖范围的新建、改扩建电气工程一次主接线图、继电保护配置、保护方式、二次接线图的审查、保护装置的选型和验收;2.2.3记录、分析、统计保护装置动作情况,及时上报子单位XXX;

微机型继电保护装置的抗干扰措施

微机型继电保护装置的抗干扰措施 点击:19 添加时间: 2007-8-2 16:47:25 近年来,微机型继电保护装置在电力系统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和常规保护相比,微机保护具有先进的原理及结构,安装调试简单,运行维护方便,保护动作迅速灵敏可靠,能自动记录故障信息等显著的优点。但是在现场运行过程中,如果运行环境差,抗干扰措施落实不当,则很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干扰,造成保护不正常,甚至发生保护误动作,严重威胁到电网的安全运行。 1 常见二次回路干扰的种类及传播途径 一般情况下,由于系统内发生接地故障、倒闸操作或者雷击等原因都将产生较强的电磁干扰。干扰电压主要是通过交流电压、电流回路,信号及控制回路的电缆进入保护二次设备,使装置的“读程序”或者“写程序”出错,导致CPU执行非预定的指令,或者使微机保护进入死循环。常见的干扰有以下几种: (1) 变电站内发生单相或者多相接地故障时,强大的故障电流沿着接地点进入变电站的地网,使得地网上任意不同的两点之间产生很高的地电位差。这种干扰通常称之为50 Hz工频干扰。 (2) 当操作变电站内的开关设备,比如高压隔离开关切合带电母线时,将在二次回路上引起高频干扰。干扰电压通过母线、电容器等设备进入地网,产生频率为50 Hz~1 MHz不等的高频振荡, 在二次回路上引起较强的高频干扰。 (3) 每当进入雨季,发生雷击时,由于电与磁的耦合,也会在高压导线和大地之间感应出干扰电压,称之为雷电干扰。 (4) 当断开接触器或者继电器的线圈时,会产生宽频谱的干扰波,其干扰频率甚至可达到50 MHz。另外,在高压区使用对讲机、移动电话等通讯工具,也将产生高频电磁场干扰。 2 抗干扰措施的实施情况 抗干扰的最基本措施就是防止干扰进入弱电系统。一方面是通过改进装置的硬件部分,增加其抗干扰能力;另一方面可以从外部环境着手,通过各种屏蔽、隔离措施,切断干扰的传播途径。 根据省公司的“反措”要求,淮北供电局对集成电路保护采取了沿电缆沟铺设截面为100 mm2接地铜排的措施,这为微机保护的反措提供了条件。并针对上述干扰问题,按“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反事故措施”的要求,采取了以下几种抗干扰措施。 2.1 对微机保护硬件采取相应的抗干扰措施 目前生产厂家在产品的研制过程中采取了各种优异的抗干扰措施,比如采用VFC数据采集系统,使模拟系统和数字系统在电气上完全隔离,大大增强了装置硬件的抗干扰能力。以WXB-11型微机保 护为例,装置硬件采取的抗干扰措施有: (1) CPU插件的总线不出芯片; (2) 模拟量的输入通道加光耦; (3) 所有的开入、开出加光隔; (4) 引入装置的电源加滤波措施; (5) 增加对RAM、EPROM的自检功能; (6) 装置背板的走线采用抗干扰措施。 2.2 保护屏的接地措施 微机保护屏内所有的隔离变压器一、二次绕组间应当有良好的屏蔽层,并可靠接地。微机保护装置的箱体必须经试验确定可靠接地;将保护屏底部的漆、铁锈等清除干净以后,将保护屏和底部槽钢用焊接或者螺栓固定的方式可靠连接。微机保护屏之间用不小于50 mm2的多股铜芯线将其底部的接 地小铜排相串连,而后接于截面不小于100 mm2的接地铜排上,再将接地铜排和主控室电缆层的接地网可靠连接。

继电保护试验规程

目录 第一部分:总则 (1) 第二部分:风电综合通信管理终端与风功率预测系统 (8) 第三部分:220kV故障录波器柜 (28) 第四部分:35kV母线保护柜 (32) 第五部分: 远方电能量计量系统 (38) 第六部分:220kV 线路保护柜 (44) 第七部分:主变压器故障录波装置 (51) 第八部分:保护及故障信息远传系统 (58) 第九部分:交流不间断电源(UPS) (64) 第十部分:继电保护及二次回路校验规程 (71) 第十一部分: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反事故措施要点 (84)

第一部分:总则 1.1 为加强规范继电保护检验工作管理,提高检验管理水平,确保变电站安全稳定运行,特制定本规程。 1.2 本规程规范了继电保护检验工作的各项管理工作及具体实施要求。 1.3 运行维护单位应在本规程和有关技术资料基础上,编制各继电保护现场检验工作的标准化作业指导书(以下简称作业指导书),依据主管部门批准执行的作业指导书开展现场检验工作。 1.4 检验使用的仪器、仪表应定期校验,确保其准确级和技术特性符合有关要求。 1.5 检验中应按要求做好记录,检验结束后应将报告整理归档。 2 继电保护检验管理 2.1 一般要求 2.1.1 继电保护检验工作要确保完成率达到100 %。 2.1.2 检验项目不得漏项,要防止继电保护检验工作不到位引发的继电保护不正确动作。 2.1.3 继电保护原则上随同一次设备停电进行检验。各运行维护单位应结合电网实际情况,合理安排一次设备检修及继电保护检验工作,确保继电保护按正常周期进行检验。 2.1.4 新安装继电保护在投运后1 年内应进行第一次全部检验。 2.1.5 线路两侧继电保护设备检验工作应同时进行。 2.1.6 故障录波器、保护故障信息子站等与多个一次设备关联,其检验宜结合一次设备停电进行并做好安全措施;不具备条件的可单独申请退出运行进行检验。安全自动装置的检验工作应统筹协调,合理安排。 3 检验种类及周期 3.1 检验种类 3.1.1 检验分为三种: 3.1.1.1 新安装装置验收检验;

《微机继电保护装置运行管理规程》试题及答案

《微机继电保护装置运行管理规程》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关于安装在开关柜中10kV--66kV微机继电爱护装置,要求环境温度在(-5℃—45℃)范畴内,最大相对湿度不应超过(95℅)。微机继电爱护装置室内月最大相对湿度不应超过75%,应防止灰尘和不良气体侵入。微机继电爱护装置室内环境温度应在(5℃—30℃)范畴内,若超过此范畴应装设空调。 2、微机继电爱护装置的使用年限一样不低于(12)年,关于运行不稳固、工作环境恶劣的微机继电爱护装置可依照运行情形适当缩短使用年限。 3、供电企业继电爱护部门应贯彻执行有关继电爱护装置规程、标准和规定,负责为地区调度及现场运行人员编写(微机继电爱护装置调度运行规程)和(现场运行规程)。 5、微机继电爱护装置和继电爱护信息治理系统应经(GPS)对时,同一变电站的微机继电爱护装置和继电爱护信息治理系统应采纳(同一时钟源)。 7、未经相应继电爱护运行治理部门同意,不应进行微机继电爱护装置(软件升级工作)。 8、两套爱护的跳闸回路应与断路器的两个跳闸线圈分别(一一)对应。 9、继电爱护信息治理系统应工作在第(Ⅱ)安全区。 10、进行微机继电爱护装置的检验时,应充分利用其(自检功能),

要紧检验自检功能无法检测的项目。 11、微机继电爱护装置在断开直流电源时不应丢失(故障信息)和(自检信息)。 12、微机继电爱护装置应设有(自复原)电路,在因干扰而造成程序走死时,应能通过自复原电路复原(正常工作)。 13、开关量输入回路应直截了当使用微机继电爱护的直流电源,光耦导通动作电压应在额定直流电源电压的(55%~70%)范畴内。 14、微机继电爱护柜(屏)下部应设有截面不小于(100㎜2)的接地铜牌。柜(屏)上装置的接地端子应用截面积不小于(4㎜2)的多股铜线和柜(屏)内的接地铜牌相连。接地铜牌应用截面积不小于(50㎜2)的铜缆与爱护室内的等电位接地网相连。 15、用于微机继电爱护装置的电流、电压和(信号触点)引入线,应采纳屏蔽电缆,屏蔽层在开关场和操纵室同时接地。 16、微机继电爱护装置使用的直流系统电压纹波系数应不大于(2%),最低电压不应大于额定电压的(85%),最高电压不得高于额定电压的(110%)。 17、在基建验收时,应按相关规程要求,检验线路和主设备的所有爱护之间的相互配合关系,对线路纵联爱护还应与线路对侧爱护进行一一对应的(联动试验),并有针对性的检查各套爱护与(跳闸连接片)的唯独对应关系。 18、3kV~110kV电网继电爱护一样采纳(远后备)原则,即在临近故障点的断路器处装设的继电爱护或断路器本身拒动时,能由电源侧

继电保护实验报告-实验四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实验》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实验四输电线路距离保护阻抗特 性测定实验 学号 日期2018-5-18 地点动力楼306 教师陈歆技蒋莉 电气工程学院 东南大学

1.实验目的: (1)熟悉和掌握智能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输电线路距离保护装置定值配置方法、模拟电网故障设置及继电保护测试仪的操作方法。 (2)通过输电线路的短路故障实验,记录和观察故障电压、电流数值,理解输电线路故障动作过程及接地距离与相间距离阻抗特性的测试原理。 (3)通过输电线路故障电压、电流数值分析及保护装置动作行为的分析,学会阻抗特性曲线的绘制方法,理解和掌握短路类型、故障点阻抗及保护定值对输电线路距离保护阻抗特性的影响。 2.实验内容: 1)相间、接地距离I段保护阻抗特性曲线的测定 该实验项目分别搜索和测试相间、接地距离I段保护动作边界,绘制PSL 603U 保护装置相间、接地距离I段实际阻抗特性曲线图,根据保护定值及保护算法计算并绘制PSL 603U装置相间、接地距离I段保护的理论阻抗特性曲线,比较两者的误差,并校验阻抗特性的正确性。 2)相间、接地距离Ⅱ段保护阻抗特性曲线的测定 该实验项目分别搜索和测试相间、接地距离Ⅱ段保护动作边界,绘制PSL 603U保护装置相间、接地距离Ⅱ段保护实际阻抗特性曲线,根据保护定值及保护算法计算并绘制PSL 603U装置相间、接地距离Ⅱ段保护的理论阻抗特性曲线,比较两者的误差,并校验阻抗特性的正确性。 3)相间、接地距离Ⅲ段保护阻抗特性曲线的测定 该实验项目分别搜索和测试相间、接地距离Ⅲ段保护动作边界,绘制PSL 603U保护装置相间、接地距离Ⅲ段保护实际阻抗特性曲线,根据保护定值及保护算法计算并绘制PSL 603U装置相间、接地距离Ⅲ段保护的理论阻抗特性曲线,比较两者的误差,并校验阻抗特性的正确性。 3.实验原理(实验的理论基础): 本实验以智能变电站综合自动化实验系统所装设的PSL 603U线路保护装置为基础,变电站的线路一次主接线图如图-1所示。图中Zk为所装设的PSL 603U 线路保护装置,其电压与电流输入量与实验一一样,均来自220KV母线与断路器2201之间所装设的电压互感器EPT与电流互感器ECT的测量量,即基于IEC 61850标准的SMV信号量。 F1 实验线路距离保护模拟一次主接线图 根据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相关原理,及PSL 603U线路保护装置说明书所述工作原理,可知PSL 603U线路距离保护主要有三段式相间距离继电器、接地距离继电器及辅助阻抗元件组成,相间、接地距离继电器主要有偏移阻抗元件、全阻

微机继电保护设计

基于89c51单片机的继电保护装置的硬件设计 张银龙200901100329电气09-3(订单) 1.1继电保护的发展趋势 继电保护技术未来趋势是向计算机化、网络化、智能化,保护、控制、测量和数据通信一体化发展。 1)计算机化 计算机硬件迅猛发展,系统集成度越来越高。单一处理器的处理速度和处理能力不断提高,处理速度的不断提高为单一芯片作为微机继电保护技术奠定了基础。89C51作为32位芯片具有很高的集成度,很高的工作频率和计算速度,很大的寻址空间,丰富的指令系统和较多的输入输出口。CPU寄存器、数据总线、地址总线都是32位,具有存储器管理功能和任务转换功能,并将高速缓存和浮点数部件都集成在CPU内。 2)网络化 计算机网络作为信息和数据通信的工具已成为信息时代的技术支柱,使人类生产和社会生活面貌发生了根本变化。它深刻影响着个个工业领域,也为各个领域提供了强有力的通信手段。继电保护作用不只是限于切除故障元件和限制事故影响范围,还要保证全系统与重合闸装置分析这些信息和数据基础上协调动作,保证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显然,实现这种系统保护基本条件是将全系统各主要设备保护装置用计算机网络联系起来,亦即实现微机保护装置网络化。 3)保护、控制、测量、数据通信一体化 实现继电保护计算机化和网络化条件下,保护装置实际上市一台高性能,多功能的计算机,是整个电力系统计算机网络上的一个智能终端。它可从网上获取电力系统运行和故障的任何信息和数据,也可以将它所获被保护元件任何信息和数据传送给网络控制中心或任一终端。每个微机保护装置可完成继电保护功能,无故障正常运行下还可完成测量、控制、数据通信功能,亦即实现保护、控制、测量、数据通信一体化、 4)智能化 今年来,人工智能技术在电力系统等各个领域都得到了应用,继电保护领域应用研究也已开始。神经网络是一种非线性映射方法,很多难以列出方程或难解的复杂问题,应用神经网络方法则可迎刃而解。 1.2继电保护的基本任务 继电保护的基本任务包括: 1)自动、迅速、有选择的将故障元件从电力系统中切除,使故障元件免于继续遭到破坏,保证其他无故障部分恢复正常运行。 2)反应电气元件的不正常运行状态,并根据运行维护条件,而动作于发出信号、减轻负荷或跳闸。 2.1继电保护的基本原理和保护装置的组成 2.1.1继电保护的基本原理 利用正常运行与区内外短路故障电气参数变化的特征构成保护的判据,根据不同的判据就构成不同原理的继电保护。例如: (1)电流增加(过电流保护):故障点与电源直接连接的电气设备的电流会增加电压降低(低电压保护):各变电站母线上的电压将在不同程度上有很大的降低,短路点得电压降到零。 (2)电流与电压的相位角会发生变化(方向保护):正常20°左右,短路时60°~85°

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检验作业指导书

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检验作业指导书

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检验 作 业 指 导 书 山西鑫众和电力贸易有限公司 工程名称:宁武东寨110kV变电站-张家沟煤业有限公司35kV变电站工程

资料名称: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检验作业指导书 批准: 审核: 编制: 单位名称:山西鑫众和电力贸易有限公司 项目部名称:山西和祥建通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忻州电网工程项目监理部

目录 1 范围 2 引用标准 3 职责 4 作业程序和方法 5 检验装置、仪器、仪表的准备 6 保护装置的外部检查 7 电流、电压互感器及其它的检验 8 安装在断路器、隔离开关传动装置内的有关设备及回路的检验 9 有关操作信号设备及其回路的检验 10 继电器与辅助设备机械部分的检验 11 回路的绝缘检查 12 继电器与辅助设备电气特性的检验、 13 相互动作及整定试验 14 新安装设备的整组试验 15 用电流及工作电源的检验 16 投入运行前的准备工作 17 作业结果的检查和验收 18 文明施工要求

1、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宁武东寨110kV变电站-张家沟煤业有限公司35kV变电站工程,我公司承担施工范围的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检验。2、引用标准 《继电保护及电网安全自动装置检验条例》水电1987.10 《华北500千伏系统机电保护装置及规程》第一、二、三册华北局1989.3. 《WXH-11型微机保护检验规程》水电问1994..8 《WXB-01A型微机保护检验规程》水电部1994.8 《华北电网500KV系统调试规定》(试行)华北局1993.6 《电业安全工作规程》 3、职责 施工班长技术人员负责本指导书在本施工班组内正确有效地实施。 4、作业程序和方法 4.1试验电源的要求: 4.1.1交流试验电源和相应调整设备应有足够的容量,以保证最大试验负载下,通入装置的电压和电流均为正弦波,不得有畸变现象。如果有条件测试试验电源的谐波分量时,试验电源及电压的谐波分量不宜超过5%。试验用电源变压器一次应为三角形,二次应为星形结线的三相四线制,相电压为100 /3,容量不小于10kVA.。 4.1.2试验用的直流电源的额定电压应与装置场所所用直流额定电压相同。试验支路应设专用的安全开关,所接熔断器必须保证选择性。

微机继电保护装置运行管理规程

微机继电保护装置运行管理规程 Code for operating management of microprocessor-based relaying protection equipment DL/T587—1996 前言 为了适应微机继电保护装置运行管理的需要,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本标准规定了微机继电保护装置在技术管理、检验管理、运行规定和职责分工等方面的要求,从而为微机继电保护装置的运行管理提供了全行业统一的技术依据。 本标准的附录A是标准的附录;本标准的附录B是提示的附录。 本标准由电力工业部提出。 本标准由电力工业部继电保护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东北电业管理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孙刚、孙玉成、毛锦庆、曾宪国。 本标准于1996年1月8日发布,从1996年5月1日起实施。 本标准委托国家电力调度通信中心负责解释。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

微机继电保护装置运行管理规程 DL/T587—1996 Code for operating management of microprocessor-based relaying protection equipment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工业部1996-01-08批准 1996-05-01实施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微机继电保护装置在技术管理、检验管理、运行规定和职责分工等方面的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35kV及以上电力系统中电力主设备和线路的微机继电保护装置。 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14285—93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 GB50171—9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盘、柜及二次回路结线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