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地图的阅读 学案

第三节 地图的阅读  学案
第三节 地图的阅读  学案

第三节地图的阅读学案

学习目标

1.理解比例尺含义,记住比例尺的三种表示形式并能比较比例尺大小。记住地图上常用图例,会在地图上辩方向。学会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地势高低起伏,地形类型,和坡度陡缓。

2.从多方面培养读图方法和运用地图能力。

重难点

重:1.比例尺的计算,比例尺大小与范围、内容的关系;地图上方向的判断;

难:1.经纬网地图上方向的判读

【自主学习】

⑴地图的基本要素是、、。

⑵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纬线指示方向,经线指示方向;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箭头指向方;在一般地图上,无指向标无经纬网的地图上,按、方向。

⑶比例尺是指比缩小的程度,即:

比例尺= / ;它有、、

三种形式。

⑷地图上,用以表示各种地理事物的符号叫做,用以说明的文字或数字叫做。

⑸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在图幅相同的地图上,表示的范围越,表示的内容越。

(6)比例尺的选择(以下图,图幅相同)

仔细比较上图后,得知:

(1)图幅相同,比例尺越大,表示范围越(大,小),内容越(详细,简略);比例尺越小,表示范围越,内容越。

图幅不同,同一地区,图幅越大,比例尺越 (大,小)。

(2)比例尺选择规律:大范围的地区多选用较 (大,小)的比例尺地图,如世界政区图、中国政区图等;小范围的地区多选用较 的比例尺地图,如平面图、军事图、旅游图等。

教师点拨

比例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

公式:比例尺= 问:要读懂地图,正确地使用地图,需要利用地图为我们提供哪些基本要素?

【当堂检测】

1.甲乙两地实地距离为900千米,在图上的距离为3厘米,该图的比例尺是

A .1:3000

B .1:300 000

C .三百万分之一

D .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300千米

2.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 .比例尺越小,地图上反映的地理事物越详细

B .比例尺越大,地图上所画的范围越大

C .图幅越大,说明比例尺越大

D .比例尺越大,地图上反映的地理事物越详细

3.绘一张学校平面图,采取下面哪一种比例尺最合适?

A .1:1000

B .1/3000000

C .1:25000000

D .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5千米

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不论何处的绝对高度永远大于相对高度

B .在地图上山地的标高均为相对高度

C .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褐色比黄色代表的高度要高

D .注记就是地图上的符号,可以表示山脉、河流、城市等

5.地图上指向标的箭头一般指向

A .东方

B .西方

C .南方

D .北方

6、下面有四幅不同比例尺的地图,其中比例尺最大的是:( )

A 、1:150000

B 、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1千米

C 、1:20000

D 、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30千米

【巩固训练】

1.1∶1000000的比例尺改写成文字式应是:

A 、图上1 厘米等于实地距离10千米

B 、一百万分之一

实际距离

图上距离

C、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面积10万KM2

D、图上1 厘米代表实地距离10千米

2.在中国交通图上量得沈阳到西安的直线距离为5厘米,两地的实际距离为1500千米,该图的比例尺是

A.1:30000000 B.1:3000000

C.1:300000 D.1:30000

3.关于比例尺的正确概念是:

A、表示实地距离比图上距离放大的程度

B、表示图上面积比实地面积缩小的程度

C、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

D、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放大的程度

4.在下列比例尺中,最大的是:

A、1∶1500000

B、五十万分之一

C、1∶15000000

D、一百万分之一

5.如果两地的实地距离为5千米,那么在比例尺为1∶200000的地图上,两地间的直线距离应是()

A、0.4厘米

B、2.5厘米

C、4厘米

D、10厘米

6.下列地图的图幅大小相同,图中表示的内容最详细的是()

A、世界地图

B、中国地图

C、长沙市地图

D、长沙县地图

7.若绘同样大小的地图,包括范围最大的比例尺是()

A、1∶6000 000

B、1∶80 000

C、1∶4000 000

D、1∶200 000

8、用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2000千米的世界地图上,赤道线的长度约是()

A、200厘米

B、100厘米

C、50厘米

D、20厘米

9.周长40厘米,宽为30厘米的图纸绘制下列国家政区图,比例尺最大的是:A.澳大利亚 B.日本

C.法国D.新加坡

10.在一张长、宽分别为108厘米、83厘米的纸上,绘一张长、宽分别为250千米、180千米地区的地图,要求四周边框各留2厘米,宜选用下列比例尺中的哪个?

A、1∶5000000

B、1/250000

C、二万五千分之一

D、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4千米

【反思总结】

七年级地理上册《地图的阅读》导学案

七年级地理上册导学案 课题 1.3 地图的阅读 课型讲授课主备审核 学习目标1.在一般地图、指向标地图和经纬网地图上判定方向。2.知道比例尺的表示方式,能用比例尺量算距离。3.识记常见图例。 学习 重点 1.通过各种地图的判读,总结在不同地图上辨别方向的方法。 2.学会比较分析比例尺大小与地图详略及范围大小的关系。 学习 难点 通过对比例尺的学习,学会根据需要选用不同比例尺的地图。 预习案1.地图的“语言”是、、; 比例尺: (1)比例尺的概念: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2)比例尺的表示公式: 图例:图例是;记住一些常见图例。 2.方向有三种情况: (1)一般地图上判断方向:通常是:。 (2)有指向标的地图上判断方向:必须根据指向标来判断,记住指向标的箭头一般指向,其他方向可以由指向标平移推出来。 (3)在有经纬网的图上判断方向:根据经线和经度判断方向,根据纬线和纬度判断方向。 3.比例尺方式 __________,如[来源:学科网ZXXK] (1)比例尺的三种表示方式 __________,如1:4000或 1/40000[来源:学科网ZXXK] _________,如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80千米 (2)读图 1.22,该图判断方向的依据是,说出台北位于台湾的方向,高雄位于方向 (3)图1.24和1.26应依据判断方向;1.28图依据判断方向。 ⑷比例尺的大小:分母越大,比例尺;分母越小,比例尺。 0 40千米

⑸比例尺的大小与详略:图幅相同,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内容越;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内容越。[来源:Z*xx*https://www.360docs.net/doc/9c11356109.html,] 4、图例和标记 ⑴地图上表示称图例;表示地理事物名称的和山高水深的称标记。 ⑵要记住常用的图例符号,如山脉、湖泊、河流、城市、国界等。请你用彩笔绘出下列图例。 首都居民点洲界未定国界铁路运河沙漠山峰 行课案1.参照地图册:在台湾岛地图上,量出(从表示居民点的)高雄到台北这两座城市的图上直线距离是多长?利用比例尺计算实际距离又是多长?如何利用图上给出的条件计算出来? 2.教材图2.12中国行政区划图上所使用的比例尺形式叫线段试比例尺,根据你所学的数学知识,地图上的比例尺除了这种线段式,还会有什么表示方法? 3.北极星是人们确定方向的重要依据。当你站在大地上,面朝北极星的方向,伸直你的双臂时,你的前后左右各是什么方向? 4.当你手中拿着地球仪时,你如何判断地球仪的方向? 检测案1.小林在一幅比例尺为1:5000000的地图上,量得他所在城市与北京的图上直线距离为6厘米,你认为两城市之间的实际直线距离应是() A.3 千米 B.30千米 C.300千米 D.3000千米2.在比例尺为1∶10000000的地图上测得甲乙两地的距离为5厘米,那么甲乙两地的实际距离是多少千米?() A.50 B.500 C.5000 D.50000000 3.小明在图上量算得学校到居住区的直线距离为2厘米,两地实际距离是4000米,该图的比例尺是() A.1:2000 B.1:4000

地图三要素学案

姓名_________ ,______班______组______号,学习日期_______月_______日 课题第一章第二节我们怎样学地理(二) 学习目标1、在地图上测量两点的直线距离,并根据比例尺换算成实地距离 2、运用地图说明比例尺的大小与范围大小和内容详略的关系 学习重点比例尺的计算;比例尺及范围大小、内容详略的关系 学习程序 学习内容(教材P9)学习笔记一、练习反馈 二、自学讨论 地图的基本要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比例尺: 1、计算公式:比例尺=∕。 2、表示方法是:、、。 3、大小判断:比例尺是个分数,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分母越小,比例 尺越。 4、应用:一般来说,图幅大小相同时,比例尺越大,内容越,表示范围越;比例尺越小,内容越,表示范围越。 5、规律:大范围地区的地图多采用较的比例尺,(如世界政区图等);小范围地区地图多选用较的比例尺(如平面图、军事图等)。 三、展示提升 活动一、、把下列比例尺用其他两种形式表示出来 数字式文字式线段式1:300000 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250千米 活动二、图幅大小相同时,比例尺大小、范围大小、内容详略的关系 中国地图涟源地图伏口中学地图表示范围大小 地理事物详略 比例尺大小尺大范小更详细,尺小范大更简略

活动三、读A、B两幅图,回答 下列问题。 1、A、B两图中,表示范围大的 是,比例尺大的是。 2、在A图中,天津市位于北京 市的方向。 3、若火车以100千米/小时的速 度行驶,坐火车从北京到天津需 要时间?(假设两城市图上距离 为2.5厘米)。 四、梳理巩固 五、达标抽测 读下列四幅北京市的位置图,回答1~2题。 1、在①图中,海淀区位于市中心的() A.东北方向 B.西北方向 C.东南方向 D.西南方向 2、四幅图的比例尺按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①③④② B.②③④① C.③④①② D.②④①③ 3、在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地之间的直线距离为2厘米,如果该图的比例尺为1:3000000,则甲、乙两地间的实际距离是() A.30千米 B.60千米 C.300千米 D.600千米 4、下列比例尺大小相同的是() ①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350千米②1: ③三百五十万分之一④1:350000000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5、下列地图的图幅大小相同,图中表示的内容最详细的是() A、世界地图 B、中国地图 C、涟源地图 D、伏口地图 6、当你再一个陌生的城市旅游时,你选择的导游图应该是() A、比例尺尽可能小的地图 B、比例尺尽可能大的地图 C、世界地图 D、中国地图 7、地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3000千米的是: A.1:300 B.1:3000 C.1:3000000 D.1:300000000 8、下列比例尺中,最小的是 A.1:10000000 B.1:1000000 C.1:10000 D.1:100000 9、如果在地图上量得两地间的直线距离为3厘米,图上比例1:10000000,算得两地间实地距离大约是: A.300千米 B.3000千米 C.30千米 D.3千米 10、四幅相同,下列比例尺表示范围最大的是:()

2019-2020学年中考地理一轮复习地图导学案

2019-2020学年精品地理资料 2019.7 地图 预习案 一、预习目标 1.能够熟练运用经纬线、指向标等工具在地图上辨别方向。 2.了解比例尺的计算公式和表示方法,能够在地图上量算距离。 3.能够认识地图中常见图例和注记 4.根据需要选择常用地图,查找所需要的地理信息,养成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地图的习惯。 5.列举电子地图、遥感图像等在生产、生活中应用的实例 6.根据需要选择常用地图,查找所需要的地理信息,养成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地图的习惯。 7.列举电子地图、遥感图像等在生产、生活中应用的实例 8.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山峰、山脊、山谷和陡崖等常见的地形变化,判读坡度的陡缓,估算海拔与相对高度。 9.了解分层设色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的含义和特征 10.理解陆地五种基本地形类型的特征 二、预习要点 地图基本要素 , 地图的应用, 地形图的判读 , 陆地基本地形类型 三、预习内容 考点1:地图上的比例尺 1.比例尺的含义 比例尺表示__________距离比__________距离缩小的程度。 2.比例尺的三种形式 3.比例尺的大小比较

比例尺是一个分式,分子相同,分母越大,比例尺越_____。 4.比例尺的应用与选择 图幅相同的地图,比例尺越大,反映的实地范围越小,但表示的内容越________;比例尺越小,反映的实地范围越大,但表示的内容越________。 考点2:地图上的方向 一般地图上有三种定向方法:有指向标的地图,采用指向标定向法——要根据指向标确定方向,指向标一般指向______方;有经纬网的地图采用经纬网定向法——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有的地图既没有指向标又没有经纬网,在这种情况下,通常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确定方向。 考点3:选择适用的地图 地图种类很多,根据使用目的,正确选择地图;地图的比例尺有大有小,根据使用需要,选择比例尺合适的地图。 考点4: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1.海拔的定义 海拔是指某个地点高出______的垂直距离。相对高度是指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 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等高线数值判断地势高低 在闭合等高线地形图中,如数值从中心向四周逐渐降低,则中心为________;如数值从中心向四周逐渐升高,则为________。 3.根据等高线的疏密程度判断坡度陡缓 在同一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距是相同的。因此,等高线越________,坡度越陡;反之,坡度越缓。 4.根据等高线的形状判断山体部位 (1)山峰:等高线闭合,数值从中间向四周逐渐______。 (2)山脊: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________凸出。 (3)山谷: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________凸出。 (4)陡崖:等高线________。

地图的阅读导学案(3)

地图的阅读导学案 (第三课时) 霍邱县马店镇张井学校董源 学习目标 1.如何阅读地图。 2.怎样选择适用的地图。 3.地图的种类。 学习重点 1.如何阅读地图。 2.怎样选择适用的地图。 学习方法 读图法、绘图法、练习法 导学过程 导学活动一 如何阅读地图 1.学会在地图上、、,我们就能够阅读地图了。 2.P18活动题1、2 导学活动二 选择适用的地图 3.地图的种类很多,不同的地图反映。根据,正确地选择地图,才能及时、准确地获得有用的信息。 4.地图的比例尺有大有小,不同比例尺的地图表示的和不一样。我们应该根据需要选择的地图。 5.P22活动题1、(2) 导学活动三 地图的种类 6.地图的种类很多,一般分为和两大类。其中,自然地图包括、、、等,社会经济地图包括、、、等。 7.随着科技的发展,地图家族不断壮大,例如,,等。 8.P22活动题2 达标练习 1.小明周日要到离家较远的姑姑家,他应该参考的地图最好是() A.本市政区图 B.本市交通图 C.本市旅游图 D.本市地形图 2.地图的种类很多,下面各项使用的目的与地图类型搭配不正确的是() A.外出旅游,参考导游图 B.去市内动物园游览,要找交通图 C.找海湾战争发生的地点,应找世界政区图 D.找墨西哥大地震的位置,查阅世界地形图

3.卫星影象可以、地反映地面物体和现象的变化情况,如、 、等。 4.在车载导航仪显示屏上,驾驶员可以选择从出发地到目的地的,查看所在和。 5.现在,人们能够利用、等运载工具,能够大范围高精度快速地记录和传输地理信息。根据和等资料编制地图,可以快速准确地反映地表各种事物的变化。 6.连线题: ①介绍学校概况 A.中国政区图 B.世界政区图 ②想知道电视新闻联播中提到 C.学校平面图 的地方位于什么位置 D.本地旅游图 E.地形图 ③给外地来旅游的亲戚朋友介绍 F.交通图 和设计旅游线路G.工业图 H.商业图 ④为登山比赛选择最佳路线I.人口分布图 ⑤表述一个国家或地区的J.卫星云图 经济状况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初中地理第三节 地图的阅读

1教学目标 1、理解比例尺的含义,记住三种比例尺的表现形式。 2、记住经纬网或指示向标在地图上辨别方向的方法。 3、记住一些常用的图例。 2学情分析 我校为郊区学校,学生大部分来自农村,小学学习以语文数学为主,其他学科多数没有涉及过,学生社会生活经验较少,关于地图的知识更加少得可怜,如何吸引学生的兴趣,愿意去掌握相关知识。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比例尺及其表示方法。 2.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判别方向。 教学难点: 1.比例尺的大小与地图内容的详略关系。 2.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辨别方向。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4.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 迷语:“容纳千山万水,胸怀五湖四海,藏下中外名城,浑身绚丽多彩”同学们知道老师说的是什么吗?(迷底:地图)同学们猜得对,是地图,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地图的知识。板书第三节《地图的阅读》。 活动2【导入】 1 、一张地图怎么能容下千山万水、五湖四海、中外名城呢?预期:把实物缩小,用符号表示…… 2 、下边我们就实验一下,把实物画在纸上。学生活动:用尺子测量自己课桌的长度和宽度(60 ×40 ),然后画在笔记本上;请学生画在黑板上 3 、同学们画的非常好,谁能告诉大家,画图的时候首先要注意的一点是什么?预期:把课桌缩小。 4 、你们把课桌缩小了多少倍?预期:缩小了10 倍 活动3【讲授】一、地图上的比例尺 5、我们把图上距离与实地距离之比叫做比例尺。写成1:10(注意单位用厘米)。 (板书)一、地图上的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学生活动:打开地图册,找一找地图上的比例尺 6、请一学生写在黑板上(根据学生写的比例尺的形式归纳出比例的三种表示形式) (板书)比例的三种表示方式:数字式、线段式、文字式 7、数字式比例尺能清晰表现地图缩小的倍数,线段式比例尺可以直接在地图上量算,文字式比例尺能清楚表示比例尺的含义。三种形式可以相互转换。注意转换时单位换算:由千米换算成厘米时,要在千米数字后加上五个零,由厘米换算成千米时,要在厘米数字中去掉五个零。 学生活动: 1)写出下列表格中的比例尺的其他两种形式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三节《地图的阅读》教学设计

1.3 地图的阅读 一、课标要求 学会使用地图辨别方向和在地图上量算不同地点之间的实地距离;学会根据学习和生活的某些实际需要选择常用的地图,并能自主查找所需的各种地理信息,逐步养成用图的习惯。 二、教学背景分析 (1)教材分析 本节的内容主要包括地图上的方向、比例尺和图例,地图的使用与选择几个方面。在地理学习中,地图是最基本的工具。本节内容对学生学习地理具有重要的基础作用,对学生现实和未来的发展具有实际价值。 (2)学情分析 初一的学生刚从小学升上来,很多仍以小学的学习方法和态度理性对待初中课程。从地理学科看,他们读图分析和总结能力非常有限。本节知识与生活联系紧密,不是抽象的陈述,使学生更容易接受。初一学生注意力易分散,可以创设适宜的教学情景和选择适合的学习方法,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体验地理乐趣又收获知识。教师应该适当的加以引导,增强学生读图分析、总结的能力,培养学以致用的良好意识。学生呢,则在小组探究合作中一定要主动参与、积极交流,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掌握地图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 (2)学会运用比例尺在图上量算两地间的距离,以及在地图上辨认方向。 (3)根据使用目的、需要,合理选择地图类型和比例尺。 2.过程与方法 学会用比例尺量算距离,举例说明如何在地图上识别方向。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探究地理的兴趣和精神,逐步养成根据实际需要选用地图的习惯;从多方面培养学生读图和运用地图的能力,使学生领会掌握学习方法的重要性。 四、重难点分析 重点:学会在地图上辨别方向、量算距离。 难点:比例尺大小的辨别与地图内容详略的关系。 五、教具 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方法 自主探究法、启发法、讲述法

地图的阅读-教案公开课

第三节地图的阅读 授课教师:王艳 授课地点:阶梯教室 授课时间:10月15日7:50—8:30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初步了解地图上的“语言”——比例尺、方向和图例;学会运用比例尺在图上量算两地间的距离,以及在地图上辨认方向;记住一些常用图例。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学会用比例尺量算距离,举例说明如何在地图上识别方向。(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从多方面培养学生读图方法和运用地图的能力,使学生领悟掌握学习方法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难点 (一)重点 学会在地图上量算距离、辨别方向。 (二)难点 比例尺的计算;在地图辨别方向。 三、教学方法

讲练结合的启发引导式教学方法、结合地图进行的直观教学法、多媒体演示法。 四、教具 多媒体。 五、教学流程 (一)新课导入 展示多媒体,请同学们猜谜语“高山不见一寸土,平地不见半亩田,五湖四海没有水,世界各国在眼前。”同学们知道谜底是什么吗? (二)新课讲授 [师]学习地理离不开地图,地图是我们日常生活和学习地理不可缺少的工具。地图与人们的生活生产关系非常密切,怎样阅读这些地图呢? 1、学会阅读地图 [师]出示台湾岛卫星影像图和台湾岛地图,观察台湾岛地图是怎样做成的,与卫星影像图相比有哪些不同的特征? [生]略。 [总结]地图是运用各种符号,将地理事物按一定的比例缩小以后表示在平面上的图像。 [承转]地图是我们学习地理知识的重要工具,是我们获取地

理信息的重要来源,它能帮助我们认识家乡、认识祖国、认识世界。那么,我们要读懂地图、用好地图,就必须知道地图的“语言”——比例尺、方向和图例的知识。接下来我们就逐一来学习这三个阅读地图的基本要素,首先来认识地图上的比例尺。(1)比例尺 [师]从台湾岛地图上概括比例尺的含义,比例尺表示什么,比例尺的计算公式又是什么呢? [生]略。 [总结]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计算公式为: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承转]在台湾岛地图上我们可以看到比例尺是用一个线段来表示的,那么,除此之外,比例尺还有没有一些其他的表示方法呢? [生]略。 [师]首先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一下这个线段式的比例尺,再想一想这个比例尺能不能用数字来表示呢? [生]略。 [总结]这个线段式的比例尺可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图上1厘米表示实际距离40千米”,用数字表示为1:4000000。也就是说比例尺的表示方法有三种:线段式、文字式、数字式,并且

【配套K12】地图的阅读导学案

地图的阅读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理解比例尺的含义,会根据已知条件求比例尺及比例尺大小比较; 2. 掌握在地图上辨别方向的三种方法。 3. 掌握常用图例。 4.根据需要会选择合适的地图。 重难点: 1.会比较比例尺大小。 2. 会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有指向标的地图上辨别方向。 3. 根据比例尺的不同选择合适地图 【自学探究】 知识点一学会阅读地图 1. 地图是运用各种,将地理事物按后表示在平面上的图像。 2. 地图的“语言”包括、和,称为地图三要素。阅读课本16页图,完成下列要求。 3.比例尺表示。比例尺的公式比例尺= / 。 4.比例尺的表示形式通常有、和文字式。 5.面对地图,通常是,在这个基础上还可以确定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的方向。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要按照判断方向;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要根据确定

方向。 6.在地图上辨别方向的方法有三种,分别为:①一般定向法。②指向标定向法;③经纬网定向法; 7.图例是对的说明。 8.对照课本18页图一些常用图例,画出下列图例。 公路高速公路铁路山峰水电站国界省、自治区、直辖市界瀑布山口水库长城港口知识点二选择适用的地图 9.去公园游览,需要寻找景点,应该从上找答案,外出旅行,确定行程,应该参考,了解国际时事,确定事件发生地点,应该查阅。 10.在地图上,所画地区的范围愈小,所映的内容越,则选用的比例尺应愈大;反之,则选用的比例尺愈。 【合作探究】任务一:比例尺 1.用自已的语言来给大家讲述什么是比例尺,详细介绍三种形式的比例尺。 2.做课本P19 每一大题第二小题。 3.利用比例尺进行计算 图上1厘米相当于实地距离100千米,表示成数字式是A、1:1000 B、1:10000 C、1:1000000 D、1:0000000 在比例尺为1:10 000 000的地图上,测得厦门与高雄的图上距离为3厘米。厦门与高雄两地间的实地距离

《地图的阅读》教学设计

《地图的阅读》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学会在地图上辨别方向、量算距离。 2.根据需要选择常用地图,查找所需要的地理信息,养成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地图的习惯。 3.列举电子地图、遥感图像等在生产、生活中应用的实例。 该学习目标可以分解细化如下。 1.在地图上根据经纬线、指向标或者通常使用习惯(没有经纬网和指向标时)确定方向。 2.在地图上测量两点之间的图上距离,并根据比例尺换算成实地距离,理解比例尺的概念。 3.根据需要选择内容适宜、详略得当的地图,并对照图例和注记查找所需要的地理信息,养成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地图的习惯。 4.通过查阅资料了解电子地图、遥感图像的区别并列举它们在生产、生活中应用的实例。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在地图上根据经纬线、指向标或者通常使用习惯确定方向。 2.在地图上测量两点之间的图上距离,并根据比例尺换算成实地距离,理解比例尺的概念。 3.根据需要选择内容适宜、详略得当的地图,并对照图例和注记查找所需要的地理信息,养成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地图的习惯。 【教学难点】 1.在地图上根据经纬线、指向标确定方向。 2.根据需要选择详略得当的地图,并根据比例尺进行图上距离与实地距离的换算,理解比例尺的概念。 3.了解电子地图、遥感图像的区别并列举它们在生产、生活中应用的实例。 ■教学方法 【教法】 创设情景法、百度地图浏览法、读图分析法、例题讲解法、总结归纳法、启发引导法、交流谈话法 【学法】 情景感受法、百度地图体验法、地图观察法、例题感悟法、问题探究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导入1:猜一个谜语 容纳千山万水,胸怀五湖四海 藏下中外名城,浑身绚丽多彩 ──打一常用地理工具 导入2:“谜”你开场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三节 地图的阅读

第三节地图的阅读 教学目标: 1.比例尺的计算公式和直线比例尺。 2.根据需要选择常用地图,查找所需要的地理信息,养成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地图的习惯。 3.知道电子地图,遥感图像等在生产、生活中的用途。 重点: 1.比例尺的计算公式 2.根据不同实际情况需要选择不同地图 难点:比例尺大小的判断 教学准备: 南昌市地区地图、中国地图、直尺、圆规、米尺、画有校园平面图的小黑板,计算机课件及地图册中的各种地图 课时安排:2课时 课时学习: 导入:这是一幅我们学校的校园平面图,谁能辨别出它们都是校园的什么教学设施?(操场、篮球场、食堂、教室,办公大楼等)请找到我们教室所在的位置?请两位同学上来,用直尺测量一下这张图上我们教室的长和宽。请另两位同学用米尺测量我们教室的实际长度和宽度。 活动:请大家一起计算:算一算缩小后画在纸上的距离是教室实际距离多少分之一,也就是计算一下图上的1厘米代表了实际的几米。这个数值就是我们经常说的比例尺。 引出比例尺的概念及公式。 用公式表示就是:图上距离÷实地距离=比例尺 板书:第三节地图的阅读 地图的基本要素 比例尺 提问:比例尺有几种表示呢?地图上的比例尺用文字表示?用数字写出来?直线式?(由学生回答)

打开地图册,任选三幅图,请三位同学,分别用文字式、数字式和直线式表示比例尺。 板书:文字式、数字式、直线式 提问:比例尺有什么用呢? 学生活动:书本第16页图1.21台湾卫星影像,用尺量“高雄”到“台北”的图上的直线距离,再换算两地的实际距离。 小结:根据比例尺,在地图上量出两地的距离,可换算两地的实际距离。 提问:如何辨别比例尺的大小呢? 比较“台湾省地图”和“世界地图”,两幅图的图幅大小相同,在那些方面的表现不同? 2.活动:比较下列三种比例尺的大小。 1/10000,1/10000000,1/100000000000 比较“台湾省地图”和“世界地围”内容的详细程度。 (小结):通过两幅图的比较,我们可以更进一步认识比例尺的特性: (1)比例尺是一个分式。分子为1,分母愈小,比值愈大,即比例尺愈大;分母愈大,比值愈小,即比例尺愈小。 (2)地图表示的地区范围愈小,反映的内容愈详细,则比例尺愈大;地图表示的地区范围愈大,反映的内容愈简单,则比例尺愈小。 小结:地图的比例尺一方面反映地图表示的地区范围大小和内容详略程度,另一方面可以用来量算距离。 讲解:在校园的平面图上,我们教室的位置在哪儿?在校门的什么方向?有几条路可以到达?哪条路最近? 让学生到讲台前指图回答,教师给与指导订正。 板书:2.地图上的方向 引入一般地图的定向方法, 无指向标的地图,面对地图,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基础上,确定出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的方向。 举例:一张南昌市地图,八一广场位于南昌十六中的什么方位? 板书:无指向标的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高三地理1轮复习 精品导学案:地球与地图

班级 姓名 最新考纲 目标在线 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利用经纬网确定地理坐标、判定方向、计算 距离等 2、地图上比例尺的计算及应用 3、不同类型地图上方向的判定 2、地球仪、经纬网及其地理意义 3、地图上的方向和比例尺,常用图例和注记 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形状:地球是一个 略扁的不规则的球体。 (2)大小:①地球的长半径(赤道半径)为 千米;②地球的短半径(极半径)为 千米;③地球的平均半径为 千米; ④赤道圆周长约 千米。 2、地轴、两极和赤道 (1)地轴、两极和赤道的概念。 地轴是地球的自转轴 地轴穿过地心,与地球表面相交于两点。指向北极星附近 (即北方)的一点叫北极;与北极相反的一点叫南极。 (2)如何在地图上判读地轴、两极和赤道。 3、经线和纬线 经线(子午线)概念: 特征 (1)所有经线长度都 (2)两条相对应的经线构成一个 (3)任何一个经线圈都能平分地球为 (4)经线指示 方向 纬线:地球仪上与 平行的线 特征: (1)纬线是 的圆圈 (2) 是最大的纬线圈,越往两极,纬线圈越 (3)纬线指示 方向 (4)每条纬线与每条经线 相交 4、经度和纬度 经度的度量 起始点: 线(0°经线) 度量方法:从本初子午线向东:东经(E)0°~180° 向西:西经(W)0°~180° (注:东经180°和西经180°为同一条经线。最大度数180° 纬度的度量 起始点: (0°纬线) 度量方法:从赤道向北:北纬(N)0°~90°向南(S)0°~90°

20oW 160oE 70oE 160oE 20o W 110oWW 东半球 西半球 W 低纬度 中纬度 高纬度 。最大度数 半球划分: (1) 与 组成的经线圈为 地球东西半球的分界 (2) ( °纬线)分地球为南北半球 5、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经纬网及其意义 (1)南、北回归线:即南、北纬 , 是太阳能够 照射的最南、最北界线,也是 带与 带的界线。 (2)南北极圈:即南北纬 ,是有无 的界线,也是 带与 带的界线。 (3)经纬网:由 线和 线相交织;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点的位置。 课前检测 1.地球的形状是:( ) A.两极部位略扁的不规则球体 B.皮球似的正球体 C.赤道略扁的不规则球体 D.天圆地圆 2. 地球赤道的周长约是( ) A. 40000千米 B. 6378千米 C. 50000千米 D. 60000千米 3.有关纬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所有的纬线都是半圆状 B. 所有纬线长度都相等 C. 所有的纬线都指示南北方向 D. 所有的纬线都指示东西方向 4. 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 ) A. 0°经线和180°经线的经线圈 B. 西经10°和东经170°的经线圈 C. 西经20°和东经160°的经线圈 D. 西经90°和东经90°的经线圈 5.本初子午线是 ( ) A.南北纬度的分界线 B.南北半球的分界线 C.东西经度的分界线 D.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6.下列各点中既位于东半球,又位于北半球的是( ) A .西经30度,北纬30度 B .西经10度,北纬10度 C .东经170度,南纬30度 D .东经175度,北纬10度 7、若要使房子周围的门窗都朝南,房子只能建在( ) A. 赤道上 B. 北极点上 C. 南极点上 D. 本初子午线上 课内探究案 经纬线的主要应用 1.定位置:地球仪上,经纬线相互交织,构成经纬网,利用经纬网可确定任何一点的地理位置(地理坐标——纬度、经度)。 2.定“方向” 理论依据: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利用经纬网图确定两点的相对方位时需要注意的问题有以下几点

【人教版】地理7年级上册1.3《地图的阅读》导学案

《地图的阅读》导学案 【自学内容】 学会阅读地图(16—19页);选择适用的地图(19—23页) 【自学目标】 1、掌握地图三要素。 2、能够在地图上依据经纬线或者指向标等确定方向。 3、能够在地图上测量两点间直线距离,并根据比例尺换算成实地距离。 4、会选择适用的地图。 【自学重点】 1、掌握比例尺的运用; 2、会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辨别方向。 【自学过程】 学习任务一:学会阅读地图 阅读课本13页第一自然课文内容,完成下列要求: 地图的“语言”(基本要素)是_______、______和_______。 1、比例尺:阅读课本16页图1.21台湾岛卫星影像图,完成下列要求: 比例尺表示:。 比例尺的公式:比例尺= / 。 比例尺的表现形式有种,分别为式、式、。 例如1:35000,表示图上代表实地距离。在一张1:50000000的地图上量得岳阳到广州的图上距离为2.8厘米,那么岳阳到广州的实地距离是千米。 2、方向: 指向标是:。 在地图上辨别方向的方法有三种,分别为:①一般定向法: ②指向标定向法

③经纬网定向法 3、图例: 对照课本18页图1.25一些常用图例,能够识别这些图例。 【合作探究】 1、阅读课本14页图1.24,回答下列问题: (1)回忆一下,经线指示什么方向?纬线指示什么方向?同一条经线上的两点是什么位置关系?同一条纬线上的两点是什么位置关系? (2)如果两点既不在同一条经线上,又不在同一条纬线上,如何确定这两点之间的相对位置? (3)完成课本18页活动1。 2、读右图,完成下列要求: (1)村庄位于林地的方; (2)小河的流向:; (3)公路自左向右的转向是。 学习任务二:选择适用的地图 阅读19—21页文字及图片,完成22页活动1和活动2的有关问题。 读右图可以看出,大小相同的两幅地图,比例尺越大,表示的地区范围越,反映的内容越;反之,大小相同的两幅地图,比例尺越小,表示的地区范围越,反映的内容越。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第三节《地图的阅读》同步练习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第三节《地图的阅读》 同步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小明在图上量算得学校到居住区的直线距离为2厘米,两地 实际距离是4000米,该图的比例尺是() A.1:2019 B.1:4000 C.1:201900 D.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2019厘米 2.在比例尺为1:50000的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地的直线距离是 4厘米,两地的实地距离是() A.2千米B.0.2千米 C.20千米D.4千米 3.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100千米,用数字比例尺表示是() A.1:10 000 000B.1:100 C.1:1 000 000D.1:100 000 4.下列四幅地图的比例尺最大的是() A.B.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5千米 C.五百万分之一D.1:50000 5.在同一大小的纸张上,要绘制下列区域的地图,采用比例尺 最小的是() A.世界政区图B.亚洲政区图 C.中国政区图D.北京政区图 6.甲地位于东经52°、北纬47°,乙地位于西经52°、南纬

74°,甲地位于乙地的() A.西北方B.东北方 C.西南方D.东南方 7.当你到一个陌生的城市旅游时,你应选择() A.世界气候图 B.世界政区图 C.中国地形图 D.城市旅游交通地图 8.图例“”表示的是() A.居民点B.国界线C.铁路线D.河流 9.如图所示图例,表示河湖的是() A.B.C.D. 10.现代地图种类繁多,大致可以分为自然地图和社会经济地图,下列地图属于社会经济地图的是()。 A.中国地形图B.世界气候类型图 C.中国人口分布图D.山东省水系图 11.地图种类繁多用途广泛,想找到某个国家的准确位置最好查找() A.世界地形图B.世界植被图 C.世界政区图D.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 12.地图是我们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工具,手机打车软件中使用的地图是 A.地形图 B.电子地图 C.人口分布图 D.气候分布图

《地图的阅读》教学设计(第1课时)

《地图的阅读》教学设计(第1课时) 【核心素养】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 【教材分析】 本节的内容主要包括地图上的方向、比例尺和图例,地图的使用与选择几个方面。在地理学习中,地图是最基本的工具。本节内容对学生学习地理具有重要的基础作用,对学生现实和未来的发展具有实际价值。 【学情分析】 初一的学生刚从小学升上来,很多仍以小学的学习方法和态度理性对待初中课程。从地理学科看,他们读图分析和总结能力非常有限。本节知识与生活联系紧密,不是抽象的陈述,使学生更容易接受。初一学生注意力易分散,可以创设适宜的教学情景和选择适合的学习方法,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体验地理乐趣又收获知识。教师应该适当的加以引导,增强学生读图分析、总结的能力,培养学以致用的良好意识。学生呢,则在小组探究合作中一定要主动参与、积极交流,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课标要求】 在地图上辨别方向,判读经度和纬度,量算距离。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各类地图,学会在指向标地图、经纬网地图和无特殊方向标志的地图上辨别方向,并能够在地图上辨别两点之间的相互方位。 2.对比不同比例尺地图,理解比例尺的大小和表示范围内容之间的关系。 3.能够在各种比例尺的地图上进行距离的计算。 4.在地图上正确识别常见图例。 【教学重点】 学会在地图上辨别方向、量算距离。 【教学难点】 比例尺大小的辨别与地图内容详略的关系。 【教学方法】 探究讨论、实验法、读图分析法、多边互动法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谜语:①“说大不算大,小小地方放得下,说小不算小,五湖四海装得了。” ②“有城没有街和房,有山没有峰和岗,有河没有水和鱼,有路不见车来往。” ③“一张画儿墙上挂,有的小来有的大,小的容纳几个县,大的可包全天下。” ④有“山不风石和崖,有地不见土和沙,江河湖海不通船,外出旅行全靠它。”——地图 提问:生活中什么时候会用上地图?怎样阅读地图?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地图的阅读这一内容。 教师引导学生结合预习,回答什么是地图?出示一组图片,提问这是地图吗?最后归纳地图的概念:地图是运用各种符号,将地理事物按照一定比例缩小以后表示在平面的图像。 任务1 在指向标地图、经纬网地图和无特殊方向标志的地图上辨别方向,并在地图上辨别两点之间的相互方位。 教师展示三类地图,指向标地图、经纬网地图,一般地图,提问如何在这几类地图中确定方向? 指向标地图

第三节 地图的阅读导学案

第一章第三节地图的阅读导学案1 班级姓名 主备人____复核__________备课组长_____第_周_月_日 ●学习目标 1. 知道地图的三要素。 2. 知道地图上比例尺的三种表示方法,会运用比例尺计算实地距离。 3. 会比较比例尺的大小。 4. 会在地图上判断方向。 ●自主学习 一、地图的三要素:____、____、____。 1. 地图上的比例尺 ①公式地图上的比例尺= 。 (练习)1.甲、乙两地实地距离为10千米,将其表示在地图上的距离为2厘米,该图的比例尺为。 2. 某幅地图的比例尺为1:4000000,在图上甲、乙两地的图上距离为2.5厘米,甲、乙两地的实际距离是() ②比例尺的三种表示方法:(切记由厘米换算成千米要去掉5个0) A、__式:1:5000000; B、__式: C、__式: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50千米。 ③比例尺大小的判断:分母越大,比例尺越__;分母越小,比例尺越__。 比较比例尺大小时,把所要比较的各比例尺转换成同一形式,就能方便地判断大小。 (练习)下列比例尺中最大的是() A 1:50000 B 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500千米 C 2、地图上的方向:三种定向法 A、普通地图:面对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B、指向标地图:箭头指向__,根据所给方向,确定其它三个方向; C、经纬网地图:经线指示__方向,纬线指示__方向。 (练习)根据图判断: (1)A的经纬度。 (2)B在A 方向 (3)C在B 方向 (4)D在B 方向 (5)A在C 方向 3、图例:(P14图)称为地图的语言,包括各种符号、 颜色和它们的文字说明、地理名称和数字。洲界___国界___铁路___

七年级地理上册 1_3 地图的阅读学案新人教版

大洲与大洋 海陆分布: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海洋大多分布在南半球 大洋 大洲 主要概念:大陆、岛屿、半岛、海峡 七大洲名称: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 南极洲、欧洲、大洋洲 亚洲与欧洲: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 大高加过索山脉 、黑海、土耳其海峡 七大洲 分界线 亚洲与非洲:苏伊士运河 亚洲与北美洲:白令海峡 主要概念:洋、海 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海陆特点 北美洲与南美洲:巴拿马运河 第一节 大洲和大洋 ? 随堂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图中正确表示全球海陆面积比例的是( ) 读图1,完成2~3题。 2.图中表示半岛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3.图中表示海峡的是( ) A. a B. b C. c D. d 我国帆船手驾驶“青岛号”帆船,实现了中国人首次单人不间断环球航海的壮举。读 航程示意(图 2), 完成4~5题。 4. “青岛号”帆船环球航海先后经过的大洋是( ) A .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 B .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 C .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 D .北冰洋-大西洋-太平洋 5.赤道穿过的大洲N 是( ) A .非洲 B .南美洲 C .北美洲 D .大洋洲 图1 面积大小:七分海洋(71%)、三分陆地(29%) 概念:大陆与它周围的岛屿合起来称为大洲 图2

2014年4月我国正式发行了第一张竖版世界地图,改变了传统横向地图的展示方式。读图3完成6~7题。 6.图中乙为() A.亚洲 B. 非洲 C. 北美洲 D.大洋洲 7.图中甲大洲和丙大洲的分界线为( ) A.白令海峡 B.乌拉尔河 C.直布罗陀海峡 D.苏伊士运河 8.图4中Ⅰ、Ⅱ、Ⅲ、Ⅳ四个半球分别是( ) A.北半球、南半球、西半球、东半球 B.南半球、北半球、东半球、西半球 C.北半球、南半球、东半球、西半球 D.东半球、西半球、南半球、北半球 9.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格陵兰岛属于() A.亚洲 B.欧洲 C.北美洲 D.大洋洲 10.图5所示①②③④四个大洲的表述,错误 ..的是()图3 图4 图5

七年级地理上册1-3地图的阅读导学案2新版新人教版

地图的阅读 【学习目标】 1.展示不同种类的地图,学会根据需要选择常用地图。 2.了解平面图、导游图、交通线路图的内容特点和阅读方法,学会在地图上查找地理信息。 3.知道电子地图、遥感图像等在生产、生活中的用途。 【学习内容】 预习课本第24页到第26页和听101《地图的阅读和地形图的判读》微课。 1.了解不同种类的地图,根据目的,选择正确的地图。 2.知道电子地图、遥感图像等在生产、生活中的用途。 【预习检测】 选择题 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地图基本要素的是( ) A.方向 B.经纬线 C.比例尺 D.图例 2.学会看地图是学习地理最重要的一项技能,下面关于地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地图上的方向都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B.地图上表示各种地理事物的符号叫比例尺 C.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指向标的箭头一般指向北方 D.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大 3.已知某地图上两地之间的图上距离是1厘米,实地距离是5千米,则该地图的比例尺是( ) A. 1:250 000 B. 1: 5 000 C. 1:500 000 D.25千米 4.在郊外不能用来辨别方向的是( ) 5.下列图例中,表示水库的是( ) 【课堂探究】

1.地图的种类有很多 按区域可划分为: 按内容可划分为: 按形式可划分为: 2.讨论 情境1:我们班准备到中国各省山地进行越野活动,想知道山地在哪里,应该准备什么地图? 情境2:叙利亚发生国内动乱,你知道这个国家在那里吗?我们应该用什么地图? 情境3:如果去北京旅游,我们从南京坐火车出发,想知道沿途经过哪些省区,需要用到什么地图?情境4:如果我们想了解北京有哪些景区,应该查阅什么地图? 3.小明暑假去云南旅游。在他旅游的整个过程中,一直有不同的地图与他相伴。 (1)出行前,小明找到一张中国交通图。这张图能为小明的出行提供哪帮助? (2)到了云南昆明,小明想要住宿,他需要哪种地图? (3)小明除了要在昆明游览,还想去云南其他著名景区游览,他需要哪些地图? (4)小明到了某著名景区后,要确定景点的旅游线路,他需要哪种地图? 4.如果要了解北京在祖国的位置,应该选择哪幅地图? 如果要认识北京市的轮廓特征,需要选择哪幅地图? 【本课小结】 【随堂检测】

地图的阅读----(学案)

《地图的阅读》导学案 【知识目标】 1. 认识地图是记录和传递信息的工具;知道方向、比例尺、图例是地图的“语言”。 2.理解比例尺的含义,表示形式及大小比较;能正确运用比例尺并能换算图上和实际距离。 3.理解图幅一定,比例尺的大小与地图范围和内容详略的关系。 4.能举例说明地图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 【能力目标】 1.通过读图、绘图、计算等实践活动,学会在地图上辨别方向,量算距离、识别图例。 2.能在地图上依据经纬线或指向标等判断经纬度、确定方向,认识一些常用的图例。 3.根据需要选择常用地图,查找所需要的地理信息,养成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地图的习惯。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体验性探究学习,从现实生活的经历和体验出发,激发学习地理知识的热情,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培养合作精神,享受成功的喜悦。 学习重点 学会应用地图的“语言”解决实际问题。 学习难点 1.掌握比例尺的运用。 2.会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辨别方向。 学习方法 自主学习法、读图分析法、小组合作探究法等 学习过程 同学们,地图是我们日常生活和学习地理的工具。俗话说:“一图在手,走遍天下”,可见地 图的重要性。如何根据需要正确选择和使用地图,已成了现代公民必备的素养。今天我们大家一起 走进“地图大家族”,和它们来一次零距离地接触,相信我们都是成功者! 一、明确目标、自主学习 参照学习目标、自学教材,完成下列问题。 1.阅读课本15页第一自然段内容,完成下列要求。 地图是运用各种,将地理事物后表示在平面上的图像。地图的“语言”包括、和。 阅读课本15页图1.22 台湾岛,完成下列要求。 2.比例尺表示。 比例尺的公式比例尺= / 。 3.指向标是。

《地图的阅读》教学设计

人教版新教材《地图的阅读》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地图在日常生活中学生接触较多,因此本节课的学习学生相对来说有一定的兴趣。本节着重阐述地图的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这些都是读图用图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从教材结构上看,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既是学习地球运动的延伸,又为下面学习“地形图的判读”奠定基础。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各类地图,使学生掌握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等基本知识,初步学会运用地图。 2.通过读图、绘图、计算等实践活动,使学生初步学会辨别方向,查找地理事物,用比例尺量算两地间的距离,帮助学生初步建立起地图的空间概念。 教学重点 1.比例尺的计算 2.地图上方向的判别 教学难点 1.利用指向标判别方向 2.利用经纬网判别方向 教学方法 讲练结合的启发引导式教学方法 结合地图进行讲练的直观教学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我们如果去一个陌生的地方旅游,通常我们需要借助一种工具,大家知道是什么吗?

生:地图。 师:的确,地图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应用十分广泛。老师利用这次国庆长假去我们的首都北京玩了几天,在以下过程中,大家想想我用到了哪几种地图? (1)想知道北京在济宁的什么方位? (2)决定坐火车去,到了北京第一站想去参观一下颐和园,但是不知道怎么坐地铁? (3)顺利到达颐和园开始游览. 生:…… 师:分别显示中国政区图、北京地铁线路图、颐和园景区浏览图以及其他各种各样的地图,给学生以直观的感受。 师:假如我们手里有一张学校周围地区的地图,你们能告诉我,到八一广场走路要几分钟吗?出了校门该往哪个方向走呢?想知道这一切,我们就要了解地图,熟悉地图的语言。我们接下来就要和地图对话了…… 指导学生观察p16图1.22台湾岛的卫星影像和地图,思考地图包括哪些基本要素? 小结:比例尺、方向、图例。这就是地图的基本要素。今天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来学习——地图的基本要素。 讲授新课 一、比例尺 师:如果让你在一张纸上绘制一幅十四中学校平面图,画多长多宽合适呢?(学生在纸上画) 展示学生所绘的简图。 师:大家能计算出图上长度是实际长度的几分之几吗?这个数值就是比例尺。 概念:地图上的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所以比例尺也叫缩尺。 (过渡)师:比例尺的公式含有3个量,通常给你2个量,要你求另外一个量。比如,知道比例尺大小,知道图上距离,让你求实地距离;或者知道图上距离与实地距离,让你求比例尺。接下来我们就来训练下比例尺的计算。 活动1:比例尺的计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