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研究方法与实验设计

心理学研究方法与实验设计
心理学研究方法与实验设计

心理学研究方法与实验设计

1.计算机模拟法的优点与缺点

计算机模拟法是根据智力活动规律的理论编写计算机程序,模拟某些智力活动的过程,以此来验证理论揭示智力活动规律的一种方法,其主要功能就是模拟人的智力活动。具有严密的逻辑性、机械性、类别性和正确性等特点。

1.计算机模拟法的优点

(1)计算机模拟法能证实某些智力理论,从而促进智力研究的发展,提高人们对某些环节的认识。

(2)计算机模拟法促进了人们对长时记忆知识库和解决问题策略的研究,许多研究表明,知识库有关知识越多,则解决问题越容易,信息加工也越快。还有,在内部操作空间中,信息超过了一定的容量,而自动中心又没有及时将加工信息转到外部空间,那么,就会影响对解决问题策略的选择,甚至操作失败。

2.计算机模拟法的局限性

(1)计算机模拟法不具灵活性。一方面计算机模拟几乎是以实验的口语记录为依据的,与人的实际智力活动的操作步骤并非相同;另一方面,计算机模拟操作是以串行方式进行的,而人的智力操作既有串行操作,也有平行操作。

(2)计算机模拟法只能做某些智力活动的类比,与人的实际智力活动有一定的距离。因为人在智力活动中要受情绪、动机等因素的影响,而计算机不存在这些影响因素,因此计算机模拟的结果的可推性就受到限制。

2.在实验研究中无关变量的来源及其误差是什么

1.无关变量的主要类型(主要来源):

(1)被试方面存在的无关变量:参与研究的动机;焦虑;有关经验;性格特点;当时生理状态;被试的反作用。(2)主试方面存在的无关变量:研究者的年龄、性别、外表、言谈举止、态度、暗示等都有可能影响结果。(3)研究设计方面存在的无关变量:研究方法本身不完善;测量仪器、设备的安排、布置、调整不当;测量工具不完善,如题目用词模棱两可、难度不当、指导与不明确;被试选取、研究时间和环境选取方面存在的不足;研究程序安排不当。

(4)研究实施环境条件方面的无关变量:如温度、光线、声音、布置、熟悉性、桌面好坏、空间宽窄等。(5)数据处理方面存在的无关变量:在对研究数据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时,如果方法不当,也影响研究结果。

2.无关变量的两种影响

(1)无关变量可以产生两种影响:一是造成研究结果不一致,二是造成研究结果不准确,二者统称为研究误差。根据误差是否恒定、有无变化的规律,研究误差可以分为随机误差和系统误差。

(2)随机误差又叫可变误差,是由偶然、随机的无关变量引起的,较难以控制,它使同一事物、现象或特征的多测量与研究得出不一致结果,其方向和大小的变化完全是随机的,无规律可循。随机误差即影响信度,又影响效度。

(3)系统误差又叫常定误差,是由常定的、有规律的无关变量引起的。它稳定地存在于每一次测量和研究结果之中,使得研究者对同一事物、现象或特征的多次测量与研究结果虽然一致,但却不准确,其方向和大小的变化是恒定而有规律的。系统误差只影响效度,不影响信度。

3.实验设计中,如何控制无关变量(重点)

1.消除法。实验者采取某种措施把影响研究结果的无关变量消除掉,它是控制无关变量最主要的方法。无关变量的来源不同,消除的方法也不同。为消除被试的反作用,采用单盲法,也就是不直接告诉被试实验的真正目的。消除霍桑效应和试验着效应采用双盲法,就是被试、主试都不告诉其实验目的。

2.恒定法。是试验者采取一定措施使某些无关变量在整个实验研究中保持不变。

3.平衡法。就是对某些不能消除,又不能被恒定的无关变量,通过采取某些综合平衡的方式使其效果平衡的控制方法。

4.统计控制法。当无关变量无法消除或控制、而影响已经测定或已知时,可适当使用统计方法加以校正,使之消除无关变量。

4.问卷法与测量法各自的特点是什么

1.问卷法就是通过书面形式,以严格设计的问题向研究对象收集研究资料和数据的一种方法。其特点是:(1)标准化。问卷是严格按照统一原则和固定结构进行设计的,标准化程度较高,从而保证了问卷法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2)定量化。由于问卷中的问题和答案都预先进行操作化和标准化设计,因此所得的资料也便于进行定量处理和分析。

(3)效率高。由于问卷的传递方式多,传递速度快,因此,在一个单位时间或短时期内收集到大量的数据资料。

2.测验法是通过心理与教育测验来研究心理与教育活动规律的一种方法,即用一套标准化题目,按规定程序,

通过测量地方法收集数据资料。测验的特征:

(1)间接性,心理测验所测量的是被试的外显反应,而不是内隐过程;

(2)相对性,心理与教育测验所测得的结果只是一个相对的数量,是与被试所在团体的大多数人的行为或某种人为确定的标准比较而言的;

(3)客观性,虽然测验是间接的、相对的,但是仍然具有客观性,这是因为:心理与教育测验所测量的心理与教育现象是客观存在的;心理与教育测验在编制、施测、评分和解释方面都有一套严格的程序,无关变量的影响收到了尽可能的控制。

5.什么是问卷法,在使用问卷法时要注意什么

1.问卷法:是通过书面形式,以严格设计的问题向研究对象收集研究资料和数据的一种方法。

2.使用问卷法时应注意被试容易受到社会倾向性的影响,即倾向于按符合社会要求的方式答卷,因此,在问卷

中应尽量避免采用较强社会要求性项目,或者把这类倾向的题目设计的含蓄些,尽量不引起被试的反应偏向。

6.简要回答收集数据的几个步骤

1.培训主试。培训的主要内容主要有主试与被试的交往技能,如对被试的态度要求亲切、热情、耐心、语言温

和,指导语要求标准化,即对不同被试要求一样,以及对实验程序的理解和对偶然事件的处理等。培训方法有讲解法、实验模拟法和情境体验法。

2.安排实验。合理安排实验是提高实验效率与控制无关变量的重要方面。研究者根据实验设计作出具体安排,

包括约定被试、分配被试、实验场所检查、检查过程、检查结果和处理偶发事件等。

3.整理数据。数据整理的目的主要是为了保证收集的数据的质量,如果收集数据有误,不仅浪费时间,而且影

响统计结果。收集的数据要求完整、合理。整理数据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第一是从整体出发,检查被试数量是否足够,实验内容手否齐全;第二是从个别被试入手,主要是检查被试完成任务是否有遗漏项目。还要对异常问卷进行剔除。

4.编码数据。对实验数据编码主要是为了便于计算机运算。编码的合理性会提高研究效率,少出差错,从而提

高质量,编码有两种,其一是前编码,其二是后编码。前编码是指在实验前,在实验设计过程中对变量进行编码,这种编码能减少重复劳动,但编码时要求考虑周全,不仅要考虑计算机输入方便,还要考虑统计方法方便。后编码是指实验之后对数据进行编码,主要对于智力研究用访谈法收集的数据之类的研究,事前不知道变量的类型和变量的水平,只能事后编码。

7.实验设计中横断研究的优缺点

横断研究就是在同一时间内对某一年龄、年级、或某几个年龄、年级、的被试的心理、行为状况进行测查,并加以比较。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可同时研究较大样本,可在较短时间内收集大量数据资料,成本低,费用少,省时省力。因此,目前大多数发展心理学的研究都常采用横断研究方法。它的缺点是缺乏系统连续性,难以确定因果关系,取样程序也较复杂。

8.追踪研究、横断研究的优缺点

纵向研究、横断研究和趋势研究(根据已有数据建立预测模型,并通过实际检验模型)是发展研究的三类型。

纵向研究也叫追踪研究,就是在比较长的时间内,对人的心理发展进行有系统的、定期的研究。纵向研究要求在所研究的发展时期内反复观察和测量同一组个体,因此,其优点是能系统地、详尽地了解被试心理发展连续的过程和量变质变的规律。但由于周期比较长,被试易丢失,反复测验对结果准确性的影响以及易受历史因素的影响等原因,纵向研究实施很困难,在实际研究中用的不多。

横断研究就是在同一时间内对某一年龄、年级、或某几个年龄、年级、的被试的心理、行为状况进行测查,并加以比较。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可同时研究较大样本,可在较短时间内收集大量数据资料,成本低,费用少,省时省力。因此,目前大多数发展心理学的研究都常采用横断研究方法。它的缺点是缺乏系统连续性,难以确定因果关系,取样程序也较复杂。

9.论述选择研究课题应该注意的原则与方法

课题研究选择包括确定研究方向和选择具体课题两个方面的内容。

1.课题选择原则

(1)需要性原则:即根据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和心理学发展的需要来选题。

(2)创造性原则:要解决前人没有解决或没有完全解决的问题,必须具有创新和独到之处。

(3)科学性原则:选题要在一定的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必须有一定的事实根据和科学依据。

(4)可行性原则:根据研究者具备的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选题,以保证能按质按量地完成课题。

2.课题选择的策略

从社会实践、现实生活中选择课题。

(2)从理论观点中选择课题。

(3)从研究文献中选择课题。

(4)在研究过程中选择课题。

(5)根据当代科学在理论、方法、学科交叉等方面的新进展选择课题。

10.论述测量研究设计水平的标准是什么(2)

不同类型的研究有不同的特征、不同的要求,衡量标准也会有所差异,但是其中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研究能否真正客观地揭示智力活动的规律。经过半个世纪,逐步形成了两项指标来衡量研究设计水平,这就是信度和效度,这两项指标反映出某项研究的科学性程度。

1.研究的信度

研究的信度是研究事实、数据的一致性和稳定性程度。一项好的心理学研究,其结果必须是稳定可靠的,即重复研究的结果保持稳定、一致,否则便不可信。信度一般用相关系数来表示,相关系数大小表明效度高低,所以该相关系数即为信度系数,求信度系数的方法有:重测信度、复本信度、分半信度、同质信度(同一测验中的所有题目是否测统一性质的东西)、独立信度(指的是两位评分者对同一测验结果分别独立评分,然后求的两者之间的相关系数)。

影响信度的因素主要由:被试方面、主试方面、研究设计方面以及实施方面有环境的各种难以控制的变化条件。判断研究信度的方法主要是重复法、相似法和独立评判法。

2.研究的效度

研究效度是指研究真实、正确地揭示所研究的问题的本质及其规律的程度。研究的效度主要由构思效度、内部效度、统计结论效度和外部效度。

?构思效度:是指理论构思的合理性及其转换为抽象与操作定义的恰当性程度。

要使研究有较高的构思效度,应该做到:①理论构思必须结构严谨、符合逻辑、层次分明,形成某种“构思网络”;②严谨地对各种变量作出严格、明确说明;③给变量下明确的操作定义,并制定相应的客观测量指标;④消除和控制各种影响因素。

?内部效度:是指在研究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关系的确定性,即保证因变量的变化确系由自变量所引起的,而不是其他的外部变量。

要有较高的内部效度,就必须控制各种外部变量,消除他们对研究结论的影响。

?统计结论效度:是检验研究结果的数据分析程序与方法的有效性的指标,它研究的基本问题是研究误差、编译来源以及如何运用适当的统计显著性检验。

要提高统计结论效度,首先必须保证数据的质量,其次要明确各种统计检验方法的基本假设和适用条件,选用适宜的统计程序,此外还应注意适当增大样本的容量。

?外部效度:研究结果的代表性和适应性。它可细分为总体效度(指研究结果适用于被试所来自整体的程度)和生态效度(研究结果适用于其他研究条件和情境的程度)。

要提高外部效度,应注意在研究中消除和控制一下因素:①被试的代表性差;②操作定义不明确;③研究对被试的反作用;④事前测量与实验处理的相互影响;⑤多重处理的干扰;⑥实验者效应;⑦研究与实际情境相差较大;⑧被试选择与实验处理的交互作用。

11.如果要研究“家庭教育方式对儿童人格发展的影响”课题,请你对此课题提出四个假设

根据已有理论和自己的知识经验对某一研究提出初步的设想,这一设想就是假设。假设分为三类:一类是预测性假设,即对客观事物存在的某些情况特别是差异做出推测判断;二是相互性假设,即对事物相互性联系的具体方向、密切程度做出推测判断;三是因果性假设,即对客观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作出假设。研究假设的基本方法是演绎法和归纳法。

家庭教育方式对儿童人格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民主型家庭教育方式有利于培养儿童健全的人格。专制型家庭教育方式会使儿童人格具有暴力性倾向。放任型家庭教育方式会使儿童人格具有消极性倾向。

12.对儿童自我概念下操作定义

自我概念:自我指个人的反身意识或自我意识。自我概念是个人关于自己的概念,包括对自己的观察、评价,对自己的身份和角色的意识,对自己应该怎样行为及别人对自己如何评价等方面的观念。幼儿对自己的描述仅限于身体特征、年龄、性别和喜爱的活动等,还不会描述内部心理特征和个性特征。

操作定义就是用直接可观察的、可度量的行为对变量作出界定。操作定义的过程就是把抽象的变量定义转化为可观察、可度量的规程。如对思想的概括行下操作定义,(其抽象意义是在思想上将许多具有某些特征的事物,或者将某种事物已分出来的一般的、共同的属性和特征结合起来),能在不同的语言文字材料、数字材料、图形材料、实物材料抽相出每一类材料的本质属性就是概括力强的人。

13.如果要研究初中生的人际关系,应该如何取样,取样要注意什么

取样是从总体中抽出一部分个体作为具体的研究对象,用以代表总体,然后运用参数估计或假设检验等方法,从样本的研究结果对总体特征做出推论。取样的基本原则是随机型原则,即在进行抽样时,总体中每一个体被抽选的机会均等。取样的基本过程如下:

确定总体。由于样本是从总体中抽取出来的,因此,任何一项研究必须根据任务明确总体范围。如对儿童思维深刻性研究,首先要界定儿童的年龄范围;其次要界定从有代表性的小学生中随机选取;

确定样本容量。样本容量是指样本所包含的对象的数目。样本容量越大代表性越好。但是并不是样本容量越大越好,其大小取决于三个因素:一是研究对象总体的性质;二是研究目的与主观条件;三是研究允许的最大误差和推论犯错误的概率。取样的方法包括:简单随机取样、系统随机取样、分层随机取样、整群随机取样、多段随机取样。

?简单随机取样法:按照随机原则之际从总以n个单位中,抽取几个单位做样本。有抽签和数字编号良种。

?系统随机取样法:先将总体各单位按某一标志顺序排列编上序号,然后用总体单位数除以样本单位数求得取样间隔,最后根据取样间隔作等距取样。比随即误差更简单,误差更小,但如整体有周期性的波动或变化则不宜采用。k=N/n k为等距

?分层随机取样法:就是先将整体各单位按一定标准分成若干个类型(即层),然后根据类型单位数与总体单位数之间的比率,确定从各类型中抽取样本大单位的数量,最后按随机性原则从各类型中抽取样本。分层随机取样法的代表性和推论的精确性较好,但作出科学类比较为困难。

?整群随机取样法:是先将总体各单位按一定标准分成许多群,然后随机性原则从这些群中抽取若干群作为样本。比较集中,易于组织,但取样误差常因各群间的差异较大而比较大。

?多段随机取样法:是先将研究总体各单位按一定的标准分成若干群,作为取样的第一级单位,然后再按一定的标准把第一级单位分成若干群,作为取样的第二级单位,如此类推。在各级单位中依照随机性原则抽取样本。该方法可综合运用各种取样方法,在总题研究范围大、单位多、情况复杂时十分有用,但取样误差大。

14.分层随机取样

先将总体各单位按照一定的标准分成若干层次,然后根据层次数与总体单位数的比率,确定每层样本数量,最后按随机原则从各层中抽取样本。总的原则:各层内的变异要小,而层与层之间变异越大越好;分层的结果必须是每一个单位都属于某一类,而不能即可属于这一类,又可属于那一类,也不能相互交叉或者有所遗漏。15.设计一个中学生创造性思维发展的研究。研究设计的基本内容:

1.明确研究目的与选择研究对象。

2.选择研究方法和设计方式:实验室研究、现场试验、访谈法、观察法、问卷法、测量法,最好综合使用。

3.确定研究变量与观测指标:选定具体方法和设计方式之后,应根据研究目的和基本假设,进一步明确所要研究的变量有哪些,不拟研究的变量有哪些,所研究变脸的性质是因果的还是相关的。并下抽象定义和操作定义。

4.选择研究工具和材料:购买仪器;编制研究材料。

5.制定研究程序和选择研究环境:确定研究材料的组织与呈现方式;操作研究变量的有关方法和研究安排;拟定指导语;控制无关变量的方法。

6.考虑数据整理与统计分析的方法。

16.什么是量的研究与质的研究/定性、定量研究(重点)

1.质的研究

(1)定义:质的研究亦称质化研究,没有确切、公认的定义,从理解的角度,可以认为质的研究是一种研究取向,是研究者试图从参与者的视角,在研究对象的自然情境中,以归纳的方式搜集和分析资料,而达到对心理现象及其意义理解的过程。

(2)质的研究的基本特征:①在自然情境中寻找意义和理解;②研究者是主要工具;③归纳的研究策略——质的研究以归纳方式搜集和分析资料,从中建立概念和假设;④描述性的结果——质的研究的结果是从现场关系的描述中自然得出的,以过程描述展示研究者所理解的行为意义,以及依据描述得出结论或提出理论。

(3)质的研究的应用:①了解历程:从时间维度来说明事物发生发展的来龙去脉以及阶段性,也就是从过程的角度而不是单从结果的角度描述问题。②探求意义:了解事情、事件和行动的意义,是阐述人们如何理解事物、主观意图及其影响。③情景描述:当新的现象出现或挖掘已有现象的新内涵,往往需要情景描述来加以界定,通过情景描述可以了解事件、行动、观念以及意义是如何在特定情形下产生出来的,了解某些现象的影响因素。

2.量的研究:是运用一定的数学方法,用数值来判断研究对象诸因素的关联,表示、分析研究结果。

17.简述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五个不同点

量的研究是运用一定的数学方法,用数值来判断研究对象诸因素的关联,表示、分析研究结果。质的研究是研究者在与研究对象的互动中,通过深入、细致、长期的体验,然后对事物的“质”的较整体性的、解释性的理解。其区别为:

(1)理论基础

量的研究的哲学基础是逻辑实证主义,主张实证主义方法是认识人和社会的唯一途径。

质的研究理论基础是现象学、符号互动论等,认为人对世界的理解是经过个人“知觉”的过滤选择,再加上个人诠释建构而成的,意义是建构出来的。

(2)适用对象

量的研究注重研究对象、研究问题的普遍性、代表性,追求研究资料、研究结构的精确性,因此比较适合变量关系的确认、宏观层面问题的调查与预测。

质的研究注重研究对象、研究问题的个别性、特殊性,注重提出新问题或发现问题的新角度,把自然情景作为资料的直接来源,因此比较适合微观层面对个别事物进行细致、动态的描述和分析。

(3)研究过程

量的研究是静态化的研究,重视对研究情景与程序的控制,从操作化概念与假设出发,以实验、调查等方法活的数据来验证假设。研究强调严密的设计以保证结论的客观性及可重复性,要求研究者价值中立。

质的研究具有动态性,不一定事先设定理论假设,研究倾向于运用无结构、弹性的程序,用参与观察、访谈、实物分析等方法来搜集、分析数据滨归纳出结果,研究者对研究的影响不可避免,要求研究者对自己与研究对象之间的关系进行反思。

(4)研究呈现

量的研究使用确定化的程序,统计应用比较普遍,数据或结果往往以数字与图表来表达,写作常用第三人称。

质的研究程序灵活,结果呈现方式多样,多以叙事的方式,通过文字和音像资料来展示研究结果的内涵,写作通常是第一人称。

(5)目的不同

质的研究与量的研究是两个极端,质的研究倾向于理论的建立,量的研究倾向于理论测验,理论的建立需要广泛而无偏见的搜集资料,理论测验需要客观精密的验证。

18.质的研究的关键因素

1.研究目的

质的研究分为个人的目的、务实的目的和科学的目的:个人目的指个人选择质化研究的动机;务实目的是研究本身对于完成某事,改变某个情况,或达到某些目标的功效;科学的目的着眼于了解某些事,对于发生什么,以及为何这件事情会发生等方面深入的理解,是为认识世界、追求真理而进行的研究。

2.观念结构

观念结构也成为概念性架构、研究的理论架构,是质的研究的基点,是指支持和贯穿于研究中、解释研究对象的关键假设、期望、信念、概念、变量和理论,以及它们之间的假设关系。形成观念架构的渠道有三个:研究者经验性知识、现存的理论和研究,以及测试性或探索性的研究。

3.研究问题

研究问题是质的研究设计的核心,直接关系到研究设计的其他要素,时间决定研究是否成功的重要方面。质的研究适合处理特定性问题和过程性问题,以及描述、阐释、理论水平的问题。

4.方法

质的研究要考虑如何与研究对象建立研究关系,确定取样、资料搜集和分析的具体方法,以及研究结果的呈

现方式。(1)建立研究关系:即研究者与研究对象之间的关系,建立符合伦理的研究关系,建立研究者的角色与研究关系的亲疏度;(2)取样:质的研究有结构化和非结构化两种取样方式;(3)搜集资料:参与式访谈、深度访谈和文献是质的研究资料的最主要来源;(4)资料分析:资料分析的原则是及时、自省、比较和创新,方法主要是归纳法。(5)研究结果呈现:叙述是质的研究的呈现关键。

5.效度

质的研究的效度:(1)影响因素:遗忘、间接资料、反应性行为、研究者偏见等,研究者的偏见和研究对象的反应性行是影响效度的最主要因素。(2)效度测试:证伪法、三角验证、反馈法。

19.简述量的研究与质的研究设计的不同/简述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设计的五个不同点(重点)

量的研究是运用一定的数学方法,用数值来判断研究对象诸因素的关联,表示、分析研究结果。质的研究是研究者在与研究对象的互动中,通过深入、细致、长期的体验,然后对事物的“质”的较整体性的、解释性的理解。其区别为:

1.研究目的

质的研究与量的研究是两个极端,质的研究倾向于理论的建立,量的研究倾向于理论测验,理论的建立需要广泛而无偏见的搜集资料,理论测验需要客观精密的验证。

2.适用对象

量的研究注重研究对象、研究问题的普遍性、代表性,追求研究资料、研究结构的精确性,因此比较适合变量关系的确认、宏观层面问题的调查与预测。

质的研究注重研究对象、研究问题的个别性、特殊性,注重提出新问题或发现问题的新角度,把自然情景作为资料的直接来源,因此比较适合微观层面对个别事物进行细致、动态的描述和分析。

3.研究过程

量的研究是静态化的研究,重视对研究情景与程序的控制,从操作化概念与假设出发,以实验、调查等方法活的数据来验证假设。研究强调严密的设计以保证结论的客观性及可重复性,要求研究者价值中立。

质的研究具有动态性,不一定事先设定理论假设,研究倾向于运用无结构、弹性的程序,用参与观察、访谈、实物分析等方法来搜集、分析数据滨归纳出结果,研究者对研究的影响不可避免,要求研究者对自己与研究对象之间的关系进行反思。

4.研究呈现

量的研究使用确定化的程序,统计应用比较普遍,数据或结果往往以数字与图表来表达,写作常用第三人称。

质的研究程序灵活,结果呈现方式多样,多以叙事的方式,通过文字和音像资料来展示研究结果的内涵,写作通常是第一人称。

5.效度

质的研究的效度:(1)影响因素:遗忘、间接资料、反应性行为、研究者偏见等,研究者的偏见和研究对象的反应性行是影响效度的最主要因素。(2)效度测试:证伪法、三角验证、反馈法。

20.观测法是定性研究的重要方法,你认为它可以开展哪些认知发展研究,举例说明。

观察法在科学研究中不但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的适用范围也很宽泛。

(1)适于搜集正在发生的社会现象的资料。观察法通过实地观察,直接接触被观察对象获取资料,无需其他的中间环节。

(2)适于搜集各种非语言性的信息。进行社会调查时,时常会遇上调查对象语言表达困难或不愿配合的情况。观察法可以弥补这种缺陷,得到其它方法难以取得的资料。

(3)适于对同一现象进行持续的观察。采用观察法简便易行,可随时随地进行,观察时间亦可长可短,因此可以持续地了解被观察者在各种不同时间不同情况下的具体表现。

(4)适于用作其他调查方法的辅助方法。观察法不适宜于用来作大面积的调查,也难以搜集到调查对象的主观意识方面的资料,且并非所有的社会现象都能进行观察,如个人隐私等,因而观察法适用于小范围探索或辅助研究,适于用作其他调查方法的辅助方法。

21.自然观察法与结构观察法的区别

自然观察是在自然状态或活动现场进行观察,结构观察是在实验室中进行的,观察条件对所有被试相同。22.研究策略与研究设计的关系

研究策略指的是研究者收集资料的大原则,研究设计则是指研究者收集资料的详细步骤。心理学家常常使用的研究策略是观察法,相关法与实验法.在这三种研究策略中,实验法完全合乎科学法的特质,观察法和相关法对

实验情境的「控制」则较为松散。

23.系统观察中的事件取样

1.事件取样观察策略定义:对心理活动和行为表现进行有选择的进行观察,但是选择的单位是行为的事件本身。

2.适用条件:可以研究各种行为,只要所研究的行为事件发生,观察者就可以对其详细观察和记录。时间取样观察是研究事件或行为是否存在,事件取样研究的是事件或行为的特征。

3.步骤:首先应确定所要观察的特定事件或行为,并尽可能进行熟悉,使得研究的事件或行为一旦发生,就能及时迅速地辨认并记录下来;其次,应确定观察的时间和地点,并且观察的时间和地点要有代表性;再次,应确定要记录的信息。最后,在收集、适用记录表和代码系统时,应遵循有关的原则和方法,并尽量使之简便易行。

4.评价:优点是可以同时考察行为和行为发生的情境,易于进行因果分析;不足是不易进行定量分析. 24.什么叫临床法

皮亚杰的临床法综合了访谈法、测验法和观察法等方法。它在完善的过程中进行了不少的改进。开始是以口头交谈为主,后来则以实物操作为主,口头提问、自然观察为辅,具有四个特点:具有一套类似小实验的实物操作实验;合理灵活的谈话;自然性质的观察;新颖严密的分析工具。其不足是:客观性不够;因为是以定性研究为主线,在结果处理时需要量化,存在记录导致信息丢失情况;实验材料单一,大部分是实物操作。

25.微观发生学的研究法

微观发生学的方法是20世纪90年代在儿童认知发展研究中受到广泛关注的一种研究方法。个体发展的核心在于变化,微观发生学方法正是基于对个体发展过程的关注而提出的,它包括三个核心要素:(1)对儿童整个发展阶段内(从变化发生的初始阶段至发展的相对稳定状态)的行为均进行观察;(2)观察的密度与儿童该行为发展变化的速率相一致;(3)研究者对每次观察所获的资料均能够从质与量相结合的角度进行分析。微观发生学方法强调对发展的过程进行深入、频繁的观察,获得可能导致发展结果的独特过程信息,从而对发展的结果进行深入的质性分析。其对发展原因和进程的关注与探索,应是发展研究的精神所在,也应成为早期教育工作者选择教育措施的基本原则。

26.半结构访谈的优劣(重点)

除了结构访谈和非结构访谈之外还有A、B两类半结构访谈:A型是访谈问题是有结构的,但被访谈者的回答方式是自由的,无一定结构要求;B型是访谈问题无结构,所提问题、提问方式和顺序比较灵活、自由,但要求被试按有结构的方式进行回答。

访谈方法的评价:优点在于灵活性强、针对性强、可靠性较高、适用范围广并能进行较为深入、广泛的研究;不足是研究结果易受访谈者的影响,难以量化、比较费时费力,某些问题不宜进行访谈。

27.霍桑效应

起源于1924年至1933年间的一系列实验研究,其后,从1927年到1932年,乔治·埃尔顿·梅奥(George Elton Mayo)教授持续多年对霍桑实验结果进行研究、分析。霍桑一词源于用于实验的工厂,它是美国西部电气公司坐落在芝加哥的一间工厂的名称。实验最开始研究的是工作条件与生产效率之间的关系,包括外部环境影响条件(如照明强度、湿度)以及心理影响因素(如休息间隔、团队压力、工作时间、管理者的领导力)。

由于受到额外的关注而引起绩效或努力上升的情况我们称之为“霍桑效应”。基于霍桑效应的心理暗示还可以治疗抑郁、自卑、紧张等各种心理疾病,霍桑效应在企业管理应用和领导行为上也卓有成效。霍桑效应告诉我们:从旁人的角度,善意的谎言和夸奖真的可以造就一个人;从自我的角度,你认为自己是什么样的人,你就能成为什么样的人。

28.相关设计的局限性

相关研究设计是事后回溯设计的一种,事后回溯设计是指所研究的对象是已经发生的事件,而且在研究过程中,研究者不需要选择和分配被试,也不需要设计实验处理或操纵自变量,而是通过观察存在的条件或变量,将这种已经发生的变量与某种可能结果联系起来进行分析,从中发现某种可能存在的变量间的关系。

相关研究设计是从一组被试收集两组数据,其中一组作为观测到的结果,另一组则是被追溯的原因,通过研究两组数据之间的关系,来阐明两者之间的关系是正相关、负相关或是无相关。

相关研究设计的优点:体现在可以提供各个变量或现象之间相关的程度和方向,还可以在相关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设计严密的试验方案来探讨变量间的因果关系。

相关研究设计的缺点:研究这边不能操纵相关的实验过程,而只是对固定组被试的特征及反应效果进行事后分析,因而相关研究的结果,只能得出相关系而不能得出因果关系的推论。

29.试用相关设计法设计一个关于父母对子女的控制程度与子女社会行为之间关系的研究,要求指出可能采用的测量工具、研究假设、取样方法、调查程序(现场研究法P280)和统计方法。(重点)调查程序=现场研究法

(1)现场研究的准备工作:了解有关文献和有关信息;进入现场——确定进入现场的身份、寻求进入途径、处理好现场中领导者与被试之间的关系。

(2)现场研究的取样:定额取样、雪球取样、特殊个案

(3)收集数据

(4)数据处理与分析

30.取样误差

取样误差是指样本统计值与总体相应参数值之间的差异。取样误差越小,则根据样本研究对总体作出的结论越位精确,取样就越为成功。取样误差的计算方法是:S x=S/n的平方根S x为样本误差(即样本标准误);S 为样本的标准差;n为样本容量,小样本可用n-1代替

减数法又称唐德斯反应时ABC(DondersABCofreactiontime),唐德斯最初应用这种实验来测量包含在复杂反应中的辨别、选择等心理过程所需要的时间。在这种实验里,通常需要安排两种不同的反应时作业,其中一种作业包含另一种作业所没有的某个特定的心理过程,此特定心理过程即为所要测量的心理过程,而二者在其余方面均相同,这两种反应时的差即为此过程所需的时间。后来唐德斯的减数法把反应分为三类,即A、B、C三种反应。

A反应(A-reaction)又称简单反应(simplereaction),唐德斯称之为基线时间(baselinetime);B反应(B-reaction)又称选择反应(choicereaction),在这类反应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刺激和相应于刺激的反应数,在这样的反应中包括了刺激辨认的心理操作和反应的选择。C反应(C-reaction)又称辨别反应(indentificationreaction)。C 反应和B反应都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刺激,但C反应中只有一个刺激是要求有反应的,而其余刺激是不要求作出反应的,即不要求做任何事。B反应既有刺激的辨别,还有反应的选择。而C反应仅有刺激的辨别,没有反应的选择。通过以上叙述,可以分析A、B、C三种反应的辨别和选择心理操作所要求的时间。这种分析,称之为唐德斯的减数法。

心理学研究方法重点

心理学研究方法 一、科学研究的特征:系统性、重复性、可证伪性和开放性。 二、以人为被试的研究的伦理规范:知情同意、保护被试、保障退出自由与保密 三、研究课题的来源:(1)对日常生活的观察。(2)实际的需要。(3)理论。(4)技术发展的推动。 四、选题的原则:(1)课题是可行的。(2)课题是清楚的。(3)课题是有价值的。(4)课题是符合道德的。 五、取样的类型:(一)随机取样: (1)简单随机取样:又称纯随机取样,对研究总体单位不进行任何分组排列,只按随机原则直接从总体中抽取一定的样本,以使总体的每一个样本都有被同等抽取的可能性。常用抽签法和随机表取样法。(2)分层随机取样:按照总体已有的某些特征,将总体分成几个不同的部分,然后在每一个层或子总体中进行简单随机取样。优点:(1)样本的代表性强。(2)取样更灵活。(3)参数估计更加准确。 (3)系统取样:是以某种系统规则来选择样本的方法。优点:比较简单,易于实施,在实际生活中应用较多。缺点:样本对总体代表性不够,名单中个体的排列方式可能使系统取样产生问题。 (4)聚类取样:将总体按照某种标准划分为若干子群体,每个子群体作为一个取样单位,用随机的方法从总体中抽取子群体,将抽中的子群中的所有单位合起来作为总体的样本。优点:调查单位比较集中,调查工作的组织和进行比较方便。缺点:如果调查单位在总体上分布

不均匀,准确性相对随机取样要差。 (5)多段取样:适用于总体范围大、对象层次多的研究,能有效的节省调查所需的人力及费用。缺点:由于每级取样时都会产生误差,所以误差较大。 (二)非随机取样: (1)方便取样:研究者选择在方便的时间和方便的地点将所遇到的人作为研究样本的方法 (2)立意取样:研究者根据自己的经验,如对总体构成要素和研究目标的认识,主观判断、选取可以代表总体的个体作为样本。 (3)定额取样:按特定的标准将总体中的个体分成若干类或层,然后在各层中取样。 (4)滚雪球取样:先从总体中合适的调查对象开始进行调查,再通过他们得到更多的调查对象,如同滚雪球一样。 六、心理学研究中的主要变量: 1、变量:指在性质上或数量上可以变化、可以取两个或两个以上值的事物的特征。 2、刺激变量、机体变量和反应变量: (1)刺激变量:简称S变量,是指已知的对有机体的反应发生影响的刺激条件,包括研究者可以操纵和控制的环境特征。有机体接受的刺激具有多种形式:自然性刺激和社会性刺激,具体性刺激和抽象性刺激,外部刺激和内部刺激。 (2)机体变量:也称被试变量、属性变量。指被试本身对行为反应

(完整版)心理学研究方法

福建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应用心理学专业(独立本科段) 《心理学研究方法》课程考试大纲 第一部分课程性质与目标《心理学研究方法》是福建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应用心理学专业(独立本科段)的一门专业基础必修课程,目的在于帮助考生了解和掌握心理学研究的理论基础和主要方法,检验考生对心理学研究理论基础与主要方法,检验考生对心理学研究方法的基本知识和主要内容的掌握水平与应用能力。 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心理现象。它的研究主题十分广泛:即涉及人的心理也涉及动物的心理;即涉及个体的心理也涉及群体的心理;即涉及有意识的心理也涉及潜意识的心理;即涉及与生理过程密切相关的心理也涉及与社会文化密切相关的心理。心理学研究是一种以经验的方式对心理现象进行科学探究的活动。由于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是以经验的或实证的资料为依据的,因而使心理学与哲学相区别,也与人文学科相区别。 设置本课程的具体目的要求是,学习和掌握心理学研究方法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将有助于学生们理解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理论。理解心理学家在探索心理与行动时所做的一切,有助于考生将来为心理学的发展做出有益的贡献。 第二部分考核内容与考核目标 第一编心理学研究基础 第一章心理学与科学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要求考生了解心理学的性质,了解心理学科学研究的方法、特征及基本步骤,理解心理学研究的伦理问题和伦理规范。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1、识记: (1)心理学的含义; (2)心理学科学研究的特征:系统性、重复性、可证伪性和开放性; (3)知情同意。 2、领会: (1)一般人探索世界的常用方法; (2)心理学研究主要包含哪几个步骤; (3)科学研究的开放性主要表现在哪几方面; 3、应用: (1)根据科学研究的特征来分析某些心理学的研究; (2)心理学研究的伦理问题及以人为被试的研究的伦理规范来分析是否可以在心理学研究中使用欺骗的方法。

《心理学研究方法》年月期末测验指导

《心理学研究方法》年月期末测验指导

————————————————————————————————作者:————————————————————————————————日期:

0297《心理学研究方法》2013年6月期末考试指导 一、考试说明 本课程为闭卷考试。考试题由四种题型组成,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题型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20题,共20分) 题型二:简答题(每题10分,4题,共40分) 题型三:分析设计题(每题10分,2题,共20分) 题型四:综合设计题(每题20分,1题,共20分) 二、重点复习内容 第一章绪论 (一)心理学研究 1、知识的来源:权威人士、个人经验、注意凝聚、科学方法。 2、科学研究的特点和目的 (1)科学研究的特点:以客观事实为依据;有系统的理论框架和目的;具有一定的控制机制;有严密的分析。 (2)科学研究的目的:描述对象的状况;解释对象的活动过程;预测对象将来的发展;控制对象发展的方向 (二)构造主义 1、代表人物:冯特 2、采用实验内省法 (三)心理学研究方法分类 1、心理学研究的方法体系:哲学方法论、一般科学方法论、具体研究方法。 2、心理学研究的具体方法 (1)收集数据的方法: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测量法 (2)分析数据的方法:数学方法、模型方法、逻辑方法 第二章心理学研究方法发展的新特点 (一)心理学研究方法的特点 1、研究背景的现场化 2、研究方法的综合化 3、研究手段的现代化: 1)出现大量新的研究技术与手段 2)建立了现代化实验室 3)计算机网络在心理学研究中大量应用 (二)计算机在心理学研究中的主要应用 1、对实验过程进行控制,如呈现刺激、控制其他仪器、对被试的反应进行自动记录 2、处理、分析数据 3、模拟心理过程 4、进行心理测验

心理学研究方法笔记

心理学研究方法笔记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GB-LBS98YT-BS8CB-BSUT-BST108】

第一编心理学研究基础 第一章心理学与科学 1.心理学是一门兼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性质、具有不同分析单位以及 既重视内省也重视客观观察的学科。 2.一般人探索世界的常用方法归纳起来有常识、传统和权威三种。 3.系统性、重复性、证伪性和开放性是科学研究的四种典型特征。 4.心理学研究主要包括5个基本步骤:(1)选择课题和提出假设;(2) 设计研究方案;(3)搜集资料;(4)整理和分析资料;(5)解释结果以及检验假设。 5.科学研究的开放性主要表现在多视角、公开性、可争辩性以及科学研究 无禁区四个方面。 6.以人为被试的研究的伦理规范主要包括知情同意、保护被试以及保障退 出自由与保密。 第二章选题与抽样 1.心理学研究课题可以有多种来源。主要的来源是:(1)对日常生活的观 察;(2)实际的需要;(3)理论;(4)研究文献的提示;(5)技术发展的推动等;也可以是这些来源的某种结合。 2.好的研究问题应该具备4个基本特征:(1)问题是切实可行的;(2) 问题是清楚的;(3)问题是有意义的;(4)问题是符合道德的。 3.文献是记录、保存、交流和传播知识的一切材料的总称。心理学文献就 其保存方式可分为纸质文献和互联网文献。纸质文献的常见类型有图书、期刊、会议和学术论文等。

4.查阅文献常用参考文献查找法、检索工具法。检索工具法分为手工检索 和计算机检索。 5.取样和选题的关系密切,要依据课题的性质和研究结果的概括程度来选 择被试。取样的方法很多,根据是否按随机原则进行操作,取样可分为两类:非随机取样和随机取样。 6.简单随机取样又称纯随机取样,即对研究总体单位不进行任何分组排 列,只按随机原则直接从总体中抽取一定的样本,以使总体的每一个样本都有被同等抽取的可能性。分层随机取样,也称比率取样、分类取样和分组取样,是按照总体已有的某些特征,将总体分成几个不同的部分(每个部分叫一个层或一个子总体),然后在每一个层或子总体中进行简单随机取样。 7.系统取样,又称等距取样或机械取样,是以某种系统规则来选择样本的 方法。聚类取样,又称整群取样,是将总体按照某种标准(如班级、地区)划分为若干子群体,每个子群体作为一个取样单位,用随机的方法从总体中抽取子群体,将抽中的子群体中的所有单位合起来作为总体的样本。 8.多段取样,也称多级取样、分段取样,先将总体按照某种标准(如学 校、地区)分为若干层(组),称为第一层,然后从这一层中随机抽取出几个层作为第二层,依次类推,直至从最后一层中用随机取样的方式中抽取出一定数量的样本作为研究所需样本的取样方法。 9.方便取样:也称偶遇取样,研究者选择在方便的时间和地点将所遇到的 人作为研究样本的方法。立意取样,也称主观取样、判断取样,研究者根据自己的经验,如对总体构成要素和研究目标的认识,主观判断选取可以代表总体的个体作为样本。

莫雷《心理学研究方法》配套题库【章节题库】-第1~18章【圣才出品】

第1章心理学研究方法概论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心理学研究方法中可以确定因果关系的是()。 A.自然观察法 B.相关法 C.实验法 D.个案法 【答案】C 【解析】实验的根本目的在于确定变量间的因果关系,因果关系是心理学研究的重点。因为实验对无关的额外变量进行了严格的控制,排除了其它的可能性,我们就可以确定自变量和因变量的关系。而其它的非实验方法都不能对环境进行有效控制,变量之间的关系很可能受到其它很多因素的影响,从而只能判定它们有关,但不能判定是否是因果相关。 2.普莱尔在三年里每天三次对其子进行长期观察,并辅之简单实验,完成其心理发展报告,从研究设计上看,属于()。 A.横断设计 B.纵向设计 C.聚合交叉设计 D.混合设计 【答案】B 【解析】纵向设计是在一个比较长的时间内,对个体进行追踪,对其心理发展进行系统

的研究,因此也叫追踪设计。普莱尔采用的正是纵向研究。 3.在同一时间内对国内二十三个省市在校青少年思维发展的研究,属于()。 A.横断设计 B.纵向设计 C.聚合交叉设计 D.双生子设计 【答案】A 【解析】横断设计是在同一时间内对某一年龄(年级)或几个年龄(年级)的被试的心理发展水平进行测查并加以比较。 4.聚合交叉研究的基本设计思想是在()图式中分段进行()。 A.横向设计纵向设计 B.双生子设计横向设计 C.纵向设计横向设计 D.纵向设计双生子设计 【答案】C 【解析】聚合交叉设计是将纵向设计和横断设计综合在一起的一种研究方法,其基本设计思想是在纵向设计图式中分段进行横断设计,取长补短,保留纵向设计和横断设计的优点,克服其缺点,既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了解各年龄阶段儿童心理发展的总体情况,也可以从纵向发展的角度了解儿童随年龄增长而出现的各种心理变化以及社会历史因素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

《教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一、什么是科学研究方法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是科学研究。什么是教育心理的科学研究呢? 科学是以有系统、有组织、经过实证性方法所获得的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知识体系。这个定义的重点不在研究的知识体系,而在研究的方法。不管研究的题材是什么,只要所用的是有系统、有组织的实证性方法所获得的知识体系,便可以算是科学。可见,研究问题所用的方法是科学中的关键问题。教育心理科学研究是一种在教育过程中采用一定的方法研究心理现象的认识活动,是追求有关教育心理知识或解决教育心理问题的一种创造性认识活动,从事这种活动所采用的手段便是教育心理的科学研究方法。一套完整的教育心理科学研究方法,要涉及一系列的内容:(1)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2)课题的正确选择;(3)有关资料文献的搜集和查阅;(4)研究计划的制定;(5)研究材料的编制和指标的确定;(6)研究方法和研究对象的选择;(7)具体研究步骤或程序的实施;(8)研究结果的整理与分析;(9)对研究结果的检验等。这是一系列复杂的程序,这些程序的运用是逐渐完善起来的,可以说,一部教育心理学发展历史,同时也是一部教育心理学研究方法学的历史。 教育心理学中任何课题的研究,必须有正确的指导思想和一定的理论基础。我们的指导思想是辩证唯物主义。理论是作为一种具有逻辑关系的假设或原理。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既要重视实际,又要合乎逻辑。理论不是空想,站得住脚的理论必须具有实证性意义。理论的功能主要有四个:第一,综合现有的知识;第二,解释已有的知识;第三,预测未来的知识;第四,指导研究的方向。理论具有描述性和解释性,描述性重要,解释性也重要。教育心理的某些方面是可以用描述来认识的,如学习过程的结构、品德心理的成分和学生心理发展特征等。教育心理某些方面也可以用解释来认识,如学习动机理论、品德和人格形成的原因及学习迁移理论等。 二、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心理学这门科学之所以年轻,研究对象的复杂性是一个根本原因,而研究方法之不完善,也是一个重要因素。教育心理学同样是如此,教育心理学中有许多问题未解决或解决得不好,研究方法还不完善是一个重要因素。但是,随着整个心理学的发展,研究方法的逐步改善,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也大有改进。目前从事教育心理学课题研究,已经有许多方法可供采用。概括起来,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有如下几种。 (一)观察法 观察法也称自然观察法,它是在教育过程中直接观察并记录个体某种心理活动的表现或行为变化,从而对学生心理进行了解。在学校教学、教育活动中,教师经常采用此法观察学生的行为。在教学情境下观察学生的行为,可以获得多方面的资料,如通过观察,随时注意学生学习进步的情况,或学习的困难所在,作为辅导学生学习与调整教学方法的参考,教师可以发现学生对自己的反映,借此加强或改进师生间的关系。 观察法是教育心理学研究最基本、最普遍的方法,它可以直接使用,也可以结合其他方法进行,使用起来方便易行。但是观察不是一种很严密精确的方法,应用观察法只能了解学生心理活动的某些自然的外部表现,而不能对心理活动的进行施加影响,从而更深入地了解它的过程。同时观察者所获得的资料,难免带有主观的色彩,因而影响其准确性。为了使观察客观、准确起见,观察者宜注意下列几点:(1)每次观察不宜太广泛,最好只观察少数或一种行为;(2)所观察的行为须事先明确规定;(3)观察时应随时记录,或利用录音、录像帮助;(4)每次宜用较短的时间,对同一类行为,可做多次重复观察,即采用“时间取样”(time

心理学研究方法复习提纲

科学研究的特征:目的性、继承性、创新性、系统性、控制性 *心理学研究的特殊性? ①研究对象特殊性; A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有意识、有心理的有机体——人,具有思想、情感、意志及特殊的气质、性格与学习能力;既是生物实体,也是社会实体;心理具有发展性和个体差异性。 B涉及的各种变量多且复杂,难以精确地解释和预测;不能对研究对象做出精确控制与操纵。C研究者和研究对象即主体与客体都是有意识、有目的的人类活动。 ②研究过程特殊性; A是主客体相互作用过程,研究对象控制与操纵欠精确;变量多且设计复杂、精细;易受社会政治因素的影响。 ③研究方法特殊性; A需要符合伦理性原则。 B“黑箱方法”,难以准确描述脑内心理活动的具体过程与变化。 C难以进行严格的控制实验,较难确认变量间的因果关系。 心理研究的目的:描述、解释、预测、控制 心理学研究的方法论原则:客观性原则、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发展性原则、系统性原则、伦理性原则、教育性原则

心理学研究方法分类: ①按数据形式分: A量化研究:研究涉及到可量化的变量,并且研究结果中变量之间的关系以一种数量化的方式来呈现。 B质化研究:研究涉及的是难以进行量化的材料,研究的结论也常常是描述性的。 ②按研究目的分: A因果研究B相关研究 ③按对变量的干预情况分: A真实验研究B准实验研究C非实验研究 心理学研究设计方法: 变量数据获得方法:

实验法研究心理现象标志:费希纳1860年《心理物理学纲要》 科学心理学诞生标志:威廉冯特1879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 理论研究:它主要通过理论论证、列举材料、总结分析等方式对心理现象或规律提出新的见解。如青少年早恋心理分析、教师心理健康及调适、试论心理健康教育运作模式等。 描述研究:它主要通过观察、访谈、案例分析(个案)等方式获得事实材料(证据)以表明或证明关于心理现象与规律的看法。如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的观察研究、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访谈研究、注意力不集中儿童的个案研究等。 实证研究:它主要通过测评、实验等方式获得数据材料以表明或证明有关心理现象与心理规律的看法。如不同类型学校学生自信心状况研究、教师期望改变影响中学生学习动机的实验研究等。 心理学研究方法的现状:多样共存 新特点:研究思路的生态化、研究方式的多分支化、研究方法的综合化、研究手段的现代化、研究结果的数学化、研究过程的计算机化 心理学研究基本环节: 1、问题的提出与课题的确定 2、文献的查阅与综述 3、研究类型的选择 4、变量的确定和控制 5、被试的取样 6、研究的实施 7、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8、结论的获得及其适用性 理论:一种能解释某些现象的具有逻辑关系的肯定陈述,是由一定的科学概念、概念间 的关系及其论证所组成的知识体系。即对一系列抽象变量之间可能关系的描述。 归纳:由事例出发形成理论 演绎:由理论出发形成假设 研究就是检验假设,修改理论的过程

第九节 人格心理学研究方法

第九章人格心理学研究方法主要内容观察法实验法问卷法投射法个案研究一观察法观察法有目的有计划地通过观察被试的外部表现来研究其心理活动的一种方法长期观察和定期观察全面观察和重点观察参与性观察和非参与性观察现场观察和人为场所情境观察二实验法实验法按研究目的控制或创设条件以主动引起或改变被试的心理活动从而进行研究的一种方法实验室实验指在特定的心理实验室里借助各种仪器设备严格控制各种条件以研究心理的方法现场自然实验是在日常生活条件下对某些条件加以适当控制或改变来研究心理的方法这一方法的实质就是把实验研究和日常活动结合起来一方面仍对实验条件有所控制另一方面又适当放松控制三问卷法高尔顿于1884年提出构成我们行为的品格是一种明确的东西所以应该加以测量他尝试通过记录心跳和脉搏的变化来测量情绪通过观察社会情境中人们的活动来评估人的性情脾气等人格特征这一切标志着科学地评估性格的开始克瑞普林 E.Krapelin 则是人格测验的先驱他最早将自由联想测验用于临床近几年来经过心理学家的努力已发展了许多科学地评估人格的技术并发表了具备优良特性的人格测验如明尼苏达多相人格问卷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问卷罗夏墨迹测验等等为评价人格提供了科学工具三问卷法问卷法问卷法多以自我报告的形式出现所以又称自陈量表通常采用文字叙述的方法列出一些问答题或一个命题后面有几种答案让受试者选择也可由

受试者根据自己的评判在不同评价等级上表明某种程度根据赋予不同评价等级程度的分值将原始数据统计处理后即得到评判结果最早的自陈量表是伍德沃斯 R.S.Woodworth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设计的个人资料调查表用于考察士兵对军队生活的适应性并淘汰军队中的情绪障碍者该调查表的问题涉及变态的恐怖反应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睡眠障碍以及其它身心症状等后来被奉为人格量表的蓝本自陈量表通常采用的题目形式有以下几种 1.是非式例如你曾经害怕自己发疯吗是否 2.折中是非式例如你喜欢户外活动吗是否不一定 3.选择式例如A当遇到失败时我会意志消沉 B 在大庭广众之下我会感到紧张 4.文字量表式例如我所喜欢的人大多是 A.拘谨缄默的 B-介于AC之间 C.善于交际的 5.数字量表式例如我担心考试失败 5 4 3 2 1 5代表经常4代表多次3代表偶尔2代表极少1代表从不自陈量表假设被试充分地了解自己并且能对题目作真实的回答这显然是靠不住的因为一个人不可能对自己的各个方面作全面而正确的观察同时在个人评估自己行为时往往会出现各种反应定势首先被试往往对社会赞许性强的题目作肯定回答对具有社会否定特征的题目作否定回答例如我从来不撒谎有些被试就会回答是其次还会出现反应的肯定定势极端定势谨慎定势及猜测定势等倾向例如被试会对题目大部分采用是是是"或否否否"的回答而不考虑内容如何这种反应方式有可能反映了个体的一部分个性特征

心理学研究方法自学笔记(王重鸣)

心理学研究方法自学笔记(王重鸣)

心理学研究方法自学笔记 第一章心理学研究方法的特点与发展 第一节心理学研究方法与科学方法论 一、科学研究的一般特点和原则 1、科学研究的特点 科学研究与常识或日常经验的主要区别,就在于科学研究的系统性和有控制的特点。 (1)系统的理论框架与目的。 (2)控制的机制。 (3)严密的分析。 2、科学研究的目的与一般过程 科学研究的目的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1)描述对象的状况。 (2)解释对象的活动过程。 (3)预测对象将来的发展。 科学研究实际上是这样一个过程: 从各种事实中归纳出一定的理论,即从个别或特殊的知识中概括出一般性的原则、规律和定理;根据这种理论演绎出各种有关假设,即从一般的知识出发,对特殊或个别现象作出理论和假设,以进一步的事实验证这些假设,从而进入科学研究的高一级水平。

3、辨证唯物论是科学研究的指导 培根是“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培根的主要著作《新工具》强调了归纳法的重要性,他对归纳的三种方法:求同法、差异法和共变法作了详细论述。 笛卡尔是唯物论的创始人,他的《方法论》一书特别重视演绎法和教学方法的作用。 辨证唯物论的认识论,严格地以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成就为基础,越来越称为科学研究的指导。 二、心理学研究方法的作用 1、增加心理学研究的知识。 2、开阔心理学研究的思路。 3、提高评价研究的能力。 4、加强心理学的应用。 三、心理学研究方法的内容与分类 1、心理学研究方法的主要内容 (1)研究方法的发展与理论思路。 (2)研究的设计与评价。 (3)心理测量的理论与方法。 (4)研究数据的分析与研究结果的报告。 2、心理学研究方法的分类

心理学研究方法-教学大纲

心理学研究方法-教学大纲

4、了解观察的类型、结构和特点,掌握观察的技术与方法; 5、了解访谈的类型、特点和程序,掌握访谈的基本技巧; 6、了解和掌握问卷法的特点和类型以及问卷法的设计; 7、了解和掌握测验法的特点、类型以及心理测验的编制和使用; 8、了解其他的研究方法;研究论文的撰写。 难点: 1、掌握心理科学研究中的基本变量及控制技术; 2、掌握心理学科研中选题的方法; 3、问卷法的设计; 4、研究论文的撰写。 ●本课程教学内容及课时分配 第一章心理学与科学 (4学时,讲授4学时) 【知识点提示】心理学的性质、心理学的科学研究、心理学研究中涉及的伦理问题【重难点提示】心理学的性质、心理学的科学研究 第一节心理学的性质 一、心理学兼有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性质 二、心理学是具有不同分析单位的学科 三、心理学既重视内省也重视客观观察 第二节心理学的科学研究 一、一般人的探索方法 二、科学研究的特征 第三节心理学研究的伦理问题 一、以人为被试的研究 二、以动物为被试的研究 ●实践内容(实验、见习、观摩) ●作业

第二章选题与取样 (6学时,讲授6学时) 【知识点提示】心理学研究的课题来源,选题要遵循的原则和标准,心理学文献的查阅,心理学研究的取样。 【重难点提示】心理学研究的课题来源,选题要遵循的原则和标准,心理学文献的查阅,心理学研究的取样 第一节选题 一、研究课题的来源 二、选题的原则 第二节查阅文献 一、查阅文献的意义 二、文献的来源 三、查阅文献的方法 第三节取样 一、取样与选题的关系 二、取样的类型 ●实践内容(实验、见习、观摩) ●作业 选择一个研究主题,如何查阅文献,写出自己的思路。 第三章假设与解释 (4学时,讲授4学时) 【知识点提示】心理学研究的范型,理论与假设,解释 【重难点提示】心理学研究的范型,理论与假设,解释 第一节心理学研究的范型

心理学研究方法1

[06059] 心理学研究方法自学考试大纲 自学用书:《心理学研究方法》,王重鸣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2月第2版 第一章心理学研究方法的特点与发展 (一)识记 1.科学研究的特点2.科学研究的目的3.定性研究方法(1)个案分析法(2)文献综合法 4.信息论的定义5.控制论的定义6.系统和系统方法7.早期心理学的主要学派和研究方法 (二)领会 1.心理学研究方法的主要内容2.心理学研究方法的分类3.心理学研究的主要范式 (1)大样本范式(2)小样本范式 4.心理学研究方法发展的新特点5.计算机在心理学研究中的基本用途 (三)应用 1.举例说明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2.举例说明大样本范式在心理学研究中的应用3.举例说明小样本范式在心理学研究中的应用4.举例说明系统方法在心理学研究中的实际应用 第二章心理学研究的理论基础与思路 (一)识记 1.传统心理学研究中主要采取的三种理论思路2.项目反应理论3.理论的两种功能 4.外源变量5.一般递归系统6.自抑式函数方程7.理论边界 (二)领会 1.有关因果关系分析的5种理论2.心理学研究中因果关系分析的基本原则 3.相互作用心理学的基本观点4.心理学理论构建的类型与方式 (1)归纳理论(2)演绎理论(3)机能理论(4)模型 5.心理学理论评价中采用的标准6.因果模型的条件7.构建因果模型的基本步骤 (三)应用 1.举例说明因果关系分析的意义。2.举例说明理论思路在心理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3.举例说明如何构建因果模型。 第三章研究设计与评价 (一)识记 1.自然观察 2.个案研究 3.抽样调查 4.相关研究 5.实验和准实验 6.发展研究的三种类型 7.心理学研究中常见的变(1)自变量(2)因变量(3)中介变量(4)干涉变量 8.变量的操作定义9.元分析的特点 (二)领会 1.对个案研究和抽样调查的评价 2.进行相关分析应注意的事项 3.实验的主要特点 4.发展研究的三种类型及其特点 5.研究的方法和过程 6.作出研究结论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7.元分析的步骤 (三)应用 1.举例说明纵向研究。2.举例说明横切面研究。3.举例说明趋势研究。 4.举例说明元分析结果的解释和评价。 (一)第四章研究的取样 (一)识记 1.总体2.样本的代表性3.置换取样和非置换取样4.样本空间 5.随机化6.样本均值的分布7.均值的标准差误 (二)领会 1.几种主要的取样方法(1)简单随机取样法(2)分层随机取样法(3)系统取样法(4)聚类取样法(5)

幼儿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二、幼儿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一)观察法 ?1、定义:通过感官或借助仪器设备,有目的、有计划对自然状态下的现象或行为进行系统连续的的考察、记录、分析,获取实时材料的研究方法。 ?2、适用范围:广泛。可用于描述自然状态行为幼儿的状态或正在进行着的某些过程。 如幼儿人际关系、社会发展水平、技能发展水平等。也适用于获取第一手资料或对研究对象进行纵向追踪研究,如儿童的言语发展水平、动作技能的发展过程,儿童思维能力发展变化状况等。 ?3、优缺点: ?优点:观察者的心理活动和行为表现的自然性和客观性,简便易行,所获资料比较生动、真实,可收集到非语言行为的数据和资料,特别适合于对学前儿童的研究。 ?缺点:观察者只能消极被动地期待某种心理现象的出现,对可能影响观察的内外部因素难以加以有效控制,造成难以分清哪些因素是引起行为表现的真正原因。(二)调查法 ?1、定义:研究者根据研究的目的和课题的需要,有计划地通过对事实的考察、现状的了解、材料的搜集来认识教育问题或探讨教育现象之间联系的研究方法。 ?2、优缺点: ?优点:由于调查法在自然情境中进行数据收集,通常不受时间、空间条件的限制,并且不需控制条件或操纵被调查的对象,涉及范围广,手段多样,便于实施,特别适用于现状研究和描述性的研究。 ?缺点:调查结果的可靠性取决于研究者对各种主观偏差的控制和被调查者所提供的资料的真实性。 ?3、类型: ?现状调查:了解儿童发展中某些特征或方面的发展现状,或学前教育中某些现象、问题的基本现状,开展针对性地教育和帮助,以改进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 ?《大班幼儿与小学生24小时活动的 ?相关调查:两个变量相互联系的性质和程度 ?《惩罚与幼儿侵犯性行为的关系调查》 ?原因调查:寻找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 ?《幼儿合作行为成瘾调查》 ?追踪调查:探索某种现象在一个较长阶段发展变化规律 ?《幼儿口头语言与书面语言发展关键时期的调查》 4具体方式:问卷法、访谈法、活动产品法情境法 ?情境法 ?定义:是一种让幼儿处于设计好的活动环境或问题情境中,对其进行观察或问卷调查,从而获得有关反应信息的研究方法。常用于思想品德、价值观念及社会行为等方面的研究,特别适合于对幼儿园儿童的研究。 ?类型:活动情境法和问题情境法两类。 ?活动法情境指在教育活动过程中创设一定的情境或控制一定的条件,然后对幼儿在情境中的行为表现进行观测并加以研究的方法,如对幼儿诚实行为的研究。 ?问题情境法是向幼儿提供事先设计好的一个两难问题情境,要求幼儿对情境中的问题做出回答,以此考察幼儿的道德判断水平或情绪反应。“海因兹偷药”便是如此。优点:有机会表现真实的行为,所以,该法能测量幼儿在真实情境中真实的情绪反应,探

心理学研究方法(笔记)

第一编心理学研究基础 第一章心理学与科学 1.心理学是一门兼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性质、具有不同分析单 位以及既重视内省也重视客观观察的学科。 2.一般人探索世界的常用方法归纳起来有常识、传统和权威三种。 3.系统性、重复性、证伪性和开放性是科学研究的四种典型特征。 4.心理学研究主要包括5个基本步骤:(1)选择课题和提出假设;(2) 设计研究方案;(3)搜集资料;(4)整理和分析资料;(5)解释结果以及检验假设。 5.科学研究的开放性主要表现在多视角、公开性、可争辩性以及科 学研究无禁区四个方面。 6.以人为被试的研究的伦理规范主要包括知情同意、保护被试以及 保障退出自由与保密。 第二章选题与抽样 1.心理学研究课题可以有多种来源。主要的来源是:(1)对日常生 活的观察;(2)实际的需要;(3)理论;(4)研究文献的提示;(5)技术发展的推动等;也可以是这些来源的某种结合。 2.好的研究问题应该具备4个基本特征:(1)问题是切实可行的;(2) 问题是清楚的;(3)问题是有意义的;(4)问题是符合道德的。 3.文献是记录、保存、交流和传播知识的一切材料的总称。心理学 文献就其保存方式可分为纸质文献和互联网文献。纸质文献的常见类型有图书、期刊、会议和学术论文等。

4.查阅文献常用参考文献查找法、检索工具法。检索工具法分为手 工检索和计算机检索。 5.取样和选题的关系密切,要依据课题的性质和研究结果的概括程 度来选择被试。取样的方法很多,根据是否按随机原则进行操作,取样可分为两类:非随机取样和随机取样。 6.简单随机取样又称纯随机取样,即对研究总体单位不进行任何分 组排列,只按随机原则直接从总体中抽取一定的样本,以使总体的每一个样本都有被同等抽取的可能性。分层随机取样,也称比率取样、分类取样和分组取样,是按照总体已有的某些特征,将总体分成几个不同的部分(每个部分叫一个层或一个子总体),然后在每一个层或子总体中进行简单随机取样。 7.系统取样,又称等距取样或机械取样,是以某种系统规则来选择 样本的方法。聚类取样,又称整群取样,是将总体按照某种标准(如班级、地区)划分为若干子群体,每个子群体作为一个取样单位,用随机的方法从总体中抽取子群体,将抽中的子群体中的所有单位合起来作为总体的样本。 8.多段取样,也称多级取样、分段取样,先将总体按照某种标准(如 学校、地区)分为若干层(组),称为第一层,然后从这一层中随机抽取出几个层作为第二层,依次类推,直至从最后一层中用随机取样的方式中抽取出一定数量的样本作为研究所需样本的取样方法。 9.方便取样:也称偶遇取样,研究者选择在方便的时间和地点将所 遇到的人作为研究样本的方法。立意取样,也称主观取样、判断取样,研究者根据自己的经验,如对总体构成要素和研究目标的

心理学研究方法纯手打整理重点

变量:属性的逻辑组合,通常用定义来解释或限定。自变量—实验条件(操控); 调节变量:所要解释的就是自变量在何种条件下会影响因变量,也就就是说,当自变量与因变量间的相关大小或正负方向受到其它因素的影响时,这个其它因素就就是该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调节变量。中介变量:不可观察的,而在理论上又就是影响所观察现象的因素 因变量—所需测定的特征或方面(可测量)额外变量—对因变量有一定影响,但与该次实验研究目的无关的变量(控制:屏蔽、中与))随机误差:可见误差。偶然的、随机的无关变量引起,较难控制,无规律可循;影响信效度。系统误差:常定误差。常定的、有规律的无关变量引起,其方向与大小的变化就是恒定而有规律的。影响效度。 无关变量的控制:1、消除法排除或隔离无关变量对实验效果的影响e、g、标准化指导语、双盲程序、内隐测量2、恒定法实验期间,尽量使得所有的实验条件、实验处理、实验者及被试都保持恒定、e、g、研究在同一时间、地点举行,ABBA程序、拉丁方设计3、平衡法设置使得无关变量对所有的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影响都均等、4、统计控制:一种事后补救,统计隔离无关变量的影响,协方差分析,偏相关。操作定义:描述所界定的变量或事项如何测量,包括:工具,方法,程序。将变量或指标的抽象称述转化为具体的操作称述的过程。 1、简单随机取样(不作任何预处理,适用范围:对总体中各类比例不了解或来不及了解的情况)1) 抽彩法 (充分搅匀) 2)随机表法 (随

机进入) 3)随机函数法(种子问题) 2、分层随机取样:对总体进行预处理,分成若干层次后然后独立地从每一层次中选取样本。 (1)比例分层取样:按每一层次个体数量占总体中的比例决定该层次样本的数量。 (2)非比例分层取样:每层次中样本量不按该层次在总体中的比例抽取,而就是根据研究者对不同层次个体的研究兴趣与侧重程度确定比例的大小。 1、内部效度(逻辑度与额外因素影响度):研究中自变量与因变量因果关系的明确程度。 影响因素:成熟因素、历史因素、被试选择上的差异、 研究被试缺失产生的效应、前测的影响、实验程序不一致或处理扩散产生的效应、统计回归效应、研究条件与因素间的交互作用。2、外部效度:可细分为总体效度与生态效度。研究结果能一般化或普遍化到样本来自的总体(总体效度)与其它变量条件、时间与背景(生态效度)中去的程度,即研究结果的普遍代表性与适用性。影响因素:1、取样代表性;2、变量的操作方式不准,致使研究的可重复性差;3、研究对被试的反作用;4、事前测量与实验处理的相互影响;5、多种处理的干扰;6、实验者效应7、研究的人为性;8、被试选择与实验处理的交互作用。提高方法:严格控制;做好取样工作,包括被试取样、实验情境、

(完整版)06059心理学研究方法复习题

心理学研究方法复习题 一、重要概念 1、研究的效度:即有效性,它是指测量工具或手段能够准确测出所需测量的心理特质的程度。 2、内部一致性信度:主要反映的是测验内部题目之间的信度关系,考察测验的各个题目是否测量了 相同的内容或特质。内部一致性信度又分为分半信度和同质性信度。 3、外推效度:实验研究的结果能被概括到实验情景条件以外的程度。 4、半结构访谈:半结构化访谈指按照一个粗线条式的访谈提纲而进行的非正式的访谈。该方法对访谈 对象的条件、所要询问的问题等只有一个粗略的基本要求,访谈者可以根据访谈时的实际情况灵活地做出必要的调整,至于提问的方式和顺序、访谈对象回答的方式、访谈记录的方式和访谈的时间、地点等没有具体的要求,由访谈者根据根据情况灵活处理。 5、混淆变量:如果应该控制的变量没有控制好,那么,它就会造成因变量的变化,这时,研究者选定 的自变量与一些没有控制好的因素共同造成了因变量的变化,这种情况就称为自变量混 淆。 6、被试内设计:每个被试接受接受自变量的所有情况的处理。 7、客观性原则:是指研究者对待客观事实要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既不能歪曲事实,也不能主观臆断。 8、统计回归效应:在第一次测试较差的学生可能在第二次测试时表现好些,而第一次表现好的学生则 可能相反,这种情形称为统计回归效应.。统计回归效应的真正原因就是偶然因素变化导致的随机误差,以及仅仅根据一次测试结果划分高分组和低分组。 9、主体引发变量:研究对象本身的特征在研究过程中所引起的变量。 11、研究的信度:测量结果的稳定性程度。换句话说,若能用同一测量工具反复测量某人的同一种心理特质,则其多次测量的结果间的一致性程度叫信度,有时也叫测量的可靠性。 12、分层随机抽样:它是先将总体各单位按一定标准分成各种类型(或层);然后根据各类型单位数与总体单位数的比例,确定从各类型中抽取样本单位的数量;最后,按照随机原则从各类型中抽取样本。13、研究的生态效度:生态效度就是实验的外部效度,指实验结果能够推论到样本的总体和其他同类现象中去的程度,即试验结果的普遍代表性和适用性。 14、结构访谈:又称为标准化访谈,指按照统一的设计要求,按照有一定结构的问卷而进行的比较正式的访谈,结构访谈对选择访谈对象的标准和方法、访谈中提出的问题、提问的方式和顺序、访谈者回答的方式等都有统一的要求。 15、被试间设计:要求每个被试者(组)只接受一个自变量处理,对另一被试者(组)进行另一种处理。

教育心理学和教育研究方法

《教育科研方法》辅导大纲 第二十六章教育研究概述 一、教育研究的界说 (一)教育研究的含义 教育研究是以发现或发展科学知识体系为导向,通过对教育现象的解释、预测和控制,以促进一般化原理、原则的发展。 三个基本组成要素:客观事实、科学理论和方法技术 特点:创造性 (二)教育研究的意义 (1)促进教育改革的动力。 (2)为提高教育质量与办学效益提供决策依据。 (3)发展和完善教育科学理论的基础。 (4)培养未来教育改革家的重要战略措施。 (三)教育研究的类型 1.价值研究与事实研究 依据所研究问题的不同性质分出教育价值研究和教育事实研究。 教育价值研究又叫教育规范研究,是研究教育中“应该是什么?”或“应该怎么样?”的知识体系。 教育事实研究又叫教育实证研究,是研究教育中“是什么?”或“怎么样?”的知识体系。 2.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 依据研究的不同目的分出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 基础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发展和完善理论,通过研究,寻找新的事实,阐明新的理论或重新评价原有理论,它回答的是“为什么”的问题,与建立教育科学的一般原理有关。 应用研究用于应用或检验理论,评价它在解决教育实际问题中的作用。应用研究具有直接的实际应用价值,解决某些特定的实际问题或提供直接有用的知识,回答“是什么”的问题。 3.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 根据研究过程中对客观事物的性质和数量的侧重以及相应的研究方法的不同,可以将研究分为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 定量研究是对事物属性进行数量上的分析,从而判定事物的性质和变化。 定性研究,根据研究者的认识和经验确定研究对象是否具有某种性质或某一现象变化过程和变化原因,是侧重于研究对象的质的方面的分析评价。 鉴于各自的局限性,在教育研究中最好将定量和定性研究结合起来使用 二、教育研究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 (一)教育研究的发展历程 1.直觉观察时期:从古希腊至16世纪 2.分析为主的方法论时期:17世纪至19世纪末、20世纪初, 3.形成独立学科时期:20世纪以来,教育研究方法逐步形成独立的学科。 4.现代教育与现代教育研究方法论的变革:20世纪50年代以来 (二)我国教育研究的现状及问题 1.现状 (1)教育理论中新问题深入探讨不够。 (2)实践的研究方面,教育经验的总结缺乏理论的力度。 (3)对国外教育理论与思潮的研究停留在介绍或阐述的水平上 2.问题 (1)“轻实验,重思辨”的倾向严重 (2)在引进国外教育研究方法时,部分研究出现了“自然科学化”的倾向,希望用完全量化的方式进行教育科学研究 (3)研究方法落后

心理学研究方法纯手打重点

变量:属性的逻辑组合,通常用定义来解释或限定。自变量—实验条件(操控); 调节变量:所要解释的是自变量在何种条件下会影响因变量,也就是说,当自变量与因变量间的相关大小或正负方向受到其它因素的影响时,这个其它因素就是该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调节变量。中介变量:不可观察的,而在理论上又是影响所观察现象的因素 因变量—所需测定的特征或方面(可测量)额外变量—对因变量有一定影响,但与该次实验研究目的无关的变量(控制:屏蔽、中和))随机误差:可见误差。偶然的、随机的无关变量引起,较难控制,无规律可循;影响信效度。系统误差:常定误差。常定的、有规律的无关变量引起,其方向和大小的变化是恒定而有规律的。影响效度。 无关变量的控制:1、消除法排除或隔离无关变量对实验效果的影响 e.g.标准化指导语、双盲程序、内隐测量2、恒定法实验期间,尽量使得所有的实验条件、实验处理、实验者及被试都保持恒定.e.g.研究在同一时间、地点举行,ABBA程序、拉丁方设计3、平衡法设置使得无关变量对所有的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影响都均等.4、统计控制:一种事后补救,统计隔离无关变量的影响,协方差分析,偏相关。操作定义:描述所界定的变量或事项如何测量,包括:工具,方法,程序。将变量或指标的抽象称述转化为具体的操作称述的过程。 1、简单随机取样(不作任何预处理,适用范围:对总体中各类比例不了解或来不及了解的情况)1) 抽彩法(充分搅匀) 2)随机表法(随机进入) 3)随机函数法(种子问题)

2、分层随机取样:对总体进行预处理,分成若干层次后然后独立地从每一层次中选取样本。 (1)比例分层取样:按每一层次个体数量占总体中的比例决定该层次样本的数量。 (2)非比例分层取样:每层次中样本量不按该层次在总体中的比例抽取,而是根据研究者对不同层次个体的研究兴趣和侧重程度确定比例的大小。 1、内部效度(逻辑度与额外因素影响度):研究中自变量与因变量因果关系的明确程度。 影响因素:成熟因素、历史因素、被试选择上的差异、?研究被试缺失产生的效应、前测的影响、实验程序不一致或处理扩散产生的效应、统计回归效应、研究条件与因素间的交互作用。2、外部效度:可细分为总体效度和生态效度。研究结果能一般化或普遍化到样本来自的总体(总体效度)和其它变量条件、时间和背景(生态效度)中去的程度,即研究结果的普遍代表性和适用性。影响因素:1.取样代表性;2.变量的操作方式不准,致使研究的可重复性差;3.研究对被试的反作用; 4.事前测量与实验处理的相互影响; 5.多种处理的干扰; 6.实验者效应 7.研究的人为性; 8.被试选择与实验处理的交互作用。提高方法:严格控制;做好取样工作,包括被试取样、实验情境、研究工具、研究程序和时间等的选取。 3、统计结论效度:研究中合适运用统计学的程度,结果的数据分析程序与方法的有效性的指标,它研究的基本问题是研究误差、变异来源与如何恰当地运用统计显着性检验。 影响因素:1.数据质量;2.违反统计检验的假设;3.统计检验力低,统计检验力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