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需求分析的概念和原则

一.需求分析的概念和原则
一.需求分析的概念和原则

一.需求分析的概念和原则

3.1 需求分析的概念和原则

需求分析是发现、求精、建模和规约的过程。这一过程包括:详细精化最初由系统分

析员建立并在软件项目计划中确定的软件范围,创建所需数据流、控制流以及操作行为的

模型,在此基础上选择的解决方案。

在可行性研究之后,我们对值得开发的软件进行需求分析。

3.1.1 需求分析

需求分析是一种软件工程活动,使得系统分析员能够刻划出软件的功能和性能、指明

软件和其他系统元素的接口、并建立软件必须满足的约束。需求分析是软件设计师进行软

件分解的基础,需求分析建造了软件处理的数据模型、功能模型和行为模型。需求分析为

软件设计师提供了可被翻译成数据、体系结构、界面和过程设计的模型,最后,需求规约

为软件设计师和客户提供了软件建造完后,进行质量评估的依据。

1.软件需求的概念和分类

在我们分析需求之前,先要了解需求的类别,在获取需求时,按类别来处理就不容易

遗漏。对需求有很多种不同的分类方法,其中的一种分类方法告诉我们需求应该包括:

第一是功能需求,这方面的需求指定系统必须提供的服务,通过需求分析应该划分出

系统必须完成的所有功能;第二是性能需求,性能需求指定系统必须满足的定时约束或

容量约束,通常包括速度(响应时间)、信息量速率、主存容量、磁盘容量、安全性等方

面的需求;第三是可靠性和可用性需求,可靠性和可用性需求即需求定量地指定系统的

可靠性与可用性;第四是出错处理需求,这类需求说明系统对环境错误应该怎样响应,

例如,如果一个系统接收到从另一个系统发来的违反协议格式的消息,该系统应该做什么?第五是接口需求,接口需求描述应用系统与其环境通信的格式,常见的接口需求有用户接

口需求、硬件接口需求、软件接口需求和通信接口需求;第六是约束,约束描述了应用

系统应遵守的限制条件,在需求分析阶段提出这类需求,并不是要取代设计(或实现)过程,这只是反映了用户或环境强加给项目的限制条件,常见的约束有:精度约束、工具和

语言约束、设计约束、应该使用的标准、应该使用的硬件平台等;第七是逆向需求,逆

向需求说明了软件系统不应该做什么。理论上有无限多个逆向需求,我们应该仅选取能澄

清真实需求且可消除发生误解的那些逆向需求;第八是将来可能提出的要求,应该明确

地列出那些虽然不属于当前系统开发范畴,但是据分析将来很可能会提出来的要求,这样

做的目的是,在设计过程中对系统将来可能的扩充和修改预做准备,以便一旦确实需要时

能比较容易地进行这种扩充和修改。

2.需求分析的任务

需求分析的任务是借助于当前系统的物理模型(待开发系统的系统元素)导出目标系

统的逻辑模型(只描述系统要完成的功能和要处理的数据),解决目标系统“做什么”的

问题,所要做的工作是深入描述软件的功能和性能,确定软件设计的限制和软件同其他系

统元素的接口细节,定义软件的其他有效性需求,通过逐步细化对软件的要求,描述软件

要处理的数据,并给软件开发提供一种可以转化为数据设计、结构设计和过程设计的数据

与功能表示。必须全面理解用户的各项要求,但这些要求不能全盘接受,只能接受合理的

要求;对其中模糊的要求要做进一步澄清,然后决定是否采纳;对于无法实现的要求要向

用户作充分的解释。最后,将软件的需求准确地表达出来,形成软件需求说明书。其实现

步骤如图3.1所示。

图3.1 参考当前系统建立目标系统模型

(1)获得当前系统的物理模型:首先,分析、理解当前系统是如何运行的,了解当

前系统的组织机构、输入/输出、资源利用情况和日常数据处理过程,并用一个具体的模

型来反映自己对当前系统的理解。此步骤也可以称为“业务建模”,其主要任务是对用户

的组织机构或企业进行评估,理解他们的需要及未来系统要解决的问题,并用一个具体模

型来反映自己对当前系统的理解。这一模型应客观地反映现实世界的实际情况。当然,如

果系统相对简单,也没必要大动干戈地进行业务建模,只要做一些简单的业务分析即可。

(2)抽象出当前系统的逻辑模型:在理解当前系统“怎样做”的基础上,取出非本

质因素,抽取出“做什么”的本质。

(3)建立目标系统的逻辑模型:分析目标系统与当前系统逻辑上的差别,明确目标

系统要“做什么”,从而从当前系统的逻辑模型中,导出目标系统的逻辑模型。

(4)对目标系统逻辑模型进行补充,具体内容如用户界面、启动和结束、出错处理、系统输入输出、系统性能、其他限制等等。

3.需求分析的主要工作

软件需求分析可被划分成5个工作阶段:问题分析;问题评估和方案综合;建模;规约;复审。

例1. 汽车零件的主要供应商需要一个库存控制系统,系统分析员发现与当前的手工

系统相关的问题包括:(1)不能快速地获得部件的状况;(2)更新卡片文件需要2至或

3天的工作量;(3)由于没有办法查找相关厂商的部件信息,而使得对同一厂商同一货品多次再订货,等等。一旦问题被标识出来,系统分析员将确定新系统该产生什么信息,以

及将提供什么信息。

例 2. 客户希望得到指明什么零件从库存中取出、以及还剩余多少相似零件的日报表。客户指明一旦当该零件离开仓库时库存管理员就该记载每个零件的标号。通过对当前问题

和希望的信息(输入和输出)进行的评估,系统分析员开始综合一个或多个解决方案。为

了便于开始,必须详细地定义系统的数据、处理功能和行为。

例3. 在例1与例2的基础上,一些可以进一步思考内容是,一旦已经建立这些信息,就该考虑针对实现的基本体系结构,那么客户/服务器方法似乎是合适的,但是它确实属

于在软件计划中概括的范围吗?似乎需要一个数据库管理系统,但是,该数据库系统真的

是用户/客户需要的吗?继续评估和综合的过程,直至分析员和客户均确信针对后面的开

发步骤软件确实已被适当地刻划了。

例3. 说明了在贯穿整个评估和综合过程,分析员的主要焦点是“做什么”,而不是“怎么做”,即应该思考的是:系统会产生和使用什么数据?系统必须完成什么功能?将

定义什么界面?会应用什么约束?。在问题评估和综合解决方案的活动中,系统分析员创

建系统模型,以便可以更好地理解数据流和控制流、处理功能和操作行为以及信息内容。

4. 系统分析员的主要能力

毫无疑问,在整个系统分析活动中,系统分析员起着关键的作用,这意味着我们对系

统分析员有着较高的期望,其本人也应该具备各项突出的能力。这些能力的主要表现如下:

能掌握抽象概念,能对其进行分类,能从中综合出解的能力;能从冲突或者混淆中

吸取恰当事实的能力;能弄清用户环境的能力;能伪用户系统恰当配置软硬件的能力

能较好地用书面和口头形式进行沟通的能力;有“从树木见森林“的能力。

3.1.2 需求获取

软件需求分析中的相互沟通,总是要在两方或多方间进行。系统分析员所问的第一组

问题可以关注客户、整体目标和收益。接下来的下一组问题使得系统分析员能够对问题做

更好的理解,使得客户能够表达其关于解决方案的感觉,例如:如何刻画由某成功解决方

案所产生的“好的”输出?该解决方案强调了什么问题?能向我显示或描述解决方案所应

用的环境吗?系统分析员所问的最后一组问题关注于会议的效果。例如:你是回答这些问

题的合适人员吗?你的回答是“正式的”吗?我的提问和你想解决的问题相关吗?其他人

员可以提供附加信息吗?其他我应该问你的问题吗?

除了上述做法之外,也可以采用一种面向团队的需求收集方法,该方法被应用在分析

和规约的早期阶段,被称为便利的应用规约技术,即FAST技术,该方法鼓励建立客户和

系统分析员之间的合作,由他们共同工作来标识问题、提出解决方案的要素、商议不同的

方法以及刻画出初步的解决方案需求。

FAST方法的基本原则是:

在中立的地点举行会议,由系统分析员和客户出席。建立准备和参与会议的规则。

建议一个足够正式的议程,以便可以对所有重要点的、而又是足够非正式的问题进行自由

交流。有一个“协调者”控制会议过程。使用一种“定义机制”(它可以是工作表、图表、墙上胶黏纸或墙板)记录有关信息。会议的目标是标识问题、提出解决方案的要素、商议不同的方法以及在有利于完成目标的氛围中,刻画出初步的解决方案需求。

-需求分析方法论

需求分析方法论 原则上,需求分析阶段IT中心应尊重需求方的项目管理和项目分析能力;在具体的任务开展上,以不干扰需求方的自主权为主,除非在项目过程中发现需求方的项目管理以及项目分析能力存在很大的差距和不足。 为了保证项目的成功,IT中心必须加强项目管理和项目分析工作,在具体的操作上可以坚持吸收、同化、贯彻的方法和手段。 其中,需求分析是一个项目的开端,也是项目建设的基石。在以往的信息化建设失败的案例中,80%是由于需求分析的不明确而造成的。因此一个项目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就是对需求分析的把握程度。而项目的整体风险往往表现在需求分析不明确、业务流程不合理,用户不习惯或不愿意去用应用管理软件。作为IT中心,必须提醒需求方重视需求分析的重要性,采用必要的手段和方法来进行需求调研,同时IT 中心也应深入具体的需求调研中去。只有这样才能切切实实地把握用户的需求和方向,才能在将来的功能界定、实施上有发言权。 一、如何进行需求分析 需求分析不象侦探推理那样需从蛛丝马迹着手,而是应该先了解宏观的问题,再了解细节的问题。 一个应用软件系统(记为S)的涉及面可能很广,可以按不同的问题域(记为D)分类,每个问题域对应于一个软件子系统。 S={D1,D2,D3,…Dn} 问题域Di由若干个问题(记为P)组成,每个问题对应于子系统中的一个软构件。 Di={P1,P2,P3,…Pm} 问题Pj有若干个行为(或功能,记为F),每个行为对应于软构件中的实现接口。 Pj={F1,F2,F3,…Fk} 需求说明书应该对于那些只想了解宏观需求的领导,和需要了解细节的技术人员都合适。在写需求说明书时应该注意两个问题: 1、最好为每个需求注释“为什么”,这样可让双方(IT中心、需求方)了解需求的本质,以便选用最合适的技术来实现此需求。 2、需求说明不可有二义性,更不能前后相矛盾。如果有二义性或前后相矛盾,则要重新分析此需求。 二、重点监控需求分析 由于项目的特殊性和行业覆盖的广阔性,以及需求分析的高风险性,软件需求分析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同时需求分析又的的确确难做。其原因基本是由于以下情况造成的。 1、用户说不清楚需求 有些用户对需求只有朦胧的感觉,当然说不清楚具体的需求。例如总部各部门及各地的很多店铺在进行应用系统以及网络建设时,需求方的办公人员大多缺乏IT系统建设方面的专家和知识。此时,用户就会要求IT中心系统分析人员替他们设想需求。项目的需求存在一定的主观性,为项目未来建设埋下了潜在的风险。 2、需求自身经常变动 根据以往的历史经验,随着用户对信息化建设的认识和自己业务水平的提高,他们会在不同的阶段和时期对项目的需求提出新的要求和需求变更。事实上,历史上没有一个软件的需求改动少于三次的!所以必须接受“需求会变动”这个事实,在进行需求分析时要懂得防患于未然,尽可能地分析清楚哪些是稳定的需求,哪些是易变的需求,以便在系统选型及实施时,将软件的核心建筑在稳定的需求上,同时留出变更空间。IT中心在需求分析的功能界定上担任一个中间、公平、公正的角色,所以也必须积极参与到需求分析的准备中来,以便协助需求方来界定“做什么”、“不做什么”的系统功能界限。 3、IT中心分析人员或用户理解有误 系统分析人员不可能都是全才,更不可能是行业方面的专家。用户表达的需求,不同的分析人员可能

需求分析的六个原则一永远不要显得比客户更聪明

【系列原创】需求分析的六个原则(四)客户和用户要区别对待 Posted by 不再沉默 on 2008-10-30 10:39:19View 2981Comments17客户和用户根据产品的定位有时候是一致的,有时候则是分离的,这个大家都很清楚,通常来说,做企业级消费产品的客户和用户通常是分离的,做大众级消费产品的客户和用户通常是一致的,但也不是绝对,例如公务用轿车,应该是大众消费类产品,但是它多所面对的客户和用户通常是分离的,客户是各类政府公务部门,用户则是具体的操作者,也就是这些单位的工作人员。 具体什么是客户,什么是用户,我就不花很大的篇幅来介绍了,我想大家肯定都非常熟悉他们之间的区别的,其实简单一句话就可以概括:客户一定是掏钱的,用户不一定是掏钱的。 作为产品经理,其实在规划一个产品的时候,需要重点考虑的就是基于产品而要面对的这两类人群(其实还有一类,叫buyer,可以翻译成购买者,看了一些这方面的资料,感觉国内是把客户和购买者合为一体了,这样做其实也有好处,就是可以把抽象的客户概念在营销过程中具体成一个实际的人)。 04年的时候,我在一家为企业提供信息化服务的公司,负责企业信息化产品的管理,一次,我们的一个销售谈了一家半官方性质的公益组织,他们找到我们想用我们的产品搭建一套企业信息系统,包含内部信息管理和外部信息发布,但是那个销售人员只会拉单,对于具体的产品则不是很熟悉,因此,在确定了基本意向和他们的大致需求后,我就陪同这个销售人员一起去见这个准客户。 和政府客户谈单与企业谈单就是不一样,企业客户会直入主题,深入了解你产品的方方面面,但是政府客户就不一样了,本来想着花半天时间和客户沟通一下就可以了,结果一上午过去了,都没谈到实质的内容,客户倒是挺热情,中午的时又是他买单(呵呵,其实都是公家的钱)请客吃饭,搞的我们都觉得要是这单子不给对方优惠,我们都对不住人家。 下午继续聊呗,下午的时候他才找了一个他们单位里负责硬件维护的人和我们谈,离开的时候,热情的拉着我的手,对我们说“你们谈吧,具体的我就不管了,XX(维护硬件的那个人),你好好和小X(我的姓)他们了解一下,以后这个系统就是你的工作了”,说完,端着茶杯就到自己的屋子里醒酒去了。 具体和接下来这个哥们怎么谈的就不说了,但是因为这也是我第一次和政府类客户打交道,还真感觉有些不适应,但是通过这次谈单也给了我一些新的启发。 1、客户是客户,用户是用户,他们的关注点是完全不一样的。 就拿这个客户来说,之所以要上信息系统,目的就是为了响应国家政府机关上网的号召,说的直白一些,基本属于完成上级任务,做好政绩工程的动机,至于系统上去以后怎么用,怎么才能用好就不是他们要考虑的,而用户(也就是具体和我们谈的人)对于领导为什么要上这个系统就不会关注太多了,反正我就是一个一般工作人员,领导安排什么就做什么就行了,因此,在那天接下来的交流中,这个人就非常仔细地了解我们的产品到底是什么情况,都有那些功能,甚至都可以了解应该如何具体使用了,因为对于他来说,最关键的怎么能够用好这个产品,不要出意外而引起领导的不满。

培训需求分析的方法和工具

培训需求分析的方法和工具 培训需求分析是企业培训的出发点,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工作。如果需求分析不准确,就会让接下来的培训偏离轨道,做无用功,浪费企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却收不到应有的效果。企业要进行有效的需求分析,就必须采取合适方法和工具,本文全面介绍了通常情况下培训需求分析使用的方法以及对应的工具。 一、需求分析的方法和工具 1.1 调研问卷法 调研问卷法是最普遍也最有效的收集资料和数据的方法之一。一般由培训部门设计一系列培训需求相关问题,以书面问卷的形式发放给培训对象,待培训对象填写之后再收回进行分析,获取培训需求的信息和数据。 调研问卷法进行培训需求分析,可以遵循以下五个步骤,见表1: 在设计调研问卷的问题时,应该注意下几个问题: 1、问题尽量简短,并注意使用简单的、固定用法的术语,避免使用读者不了解或者容易引起歧义的名词; 2、一个问题只涉及一件事,避免“结构复杂”的问句; 3、题目设计要简单,不要使作答者作计算或逻辑推理; 4、避免出现诱导答案的问题,保证作答者完全陈述自己观点。

备注:填表时在对应的内容下面用“√”标明。 1.2 访谈法 访谈法也是数据收集的一种重要方法。它是指为了得到培训需求的数据和信息,与访谈对象进行面对面交流的活动过程。这个过程不只是收集硬性数据,比如事实、数据等,包括印象、观点、判断等信息。 访谈法可以遵循以下几个步骤进行,见表3:

1.3现场取样法 现场取样法一般较多使用于服务性行业的培训需求调查(如饭店、卖场等),是通过选取培训对象现场实际工作的部分片段进行分析,以确定培训需求的一种分析方法。现场取样法主要包括两种形式:拍摄和取样。 拍摄是指在培训对象的工作环境中安装监控录影机、摄像机等拍摄设备,对培训对象的现场工作过程进行实际拍摄,事后通过录影带进行观察分析,得出培训需求结论。表5为拍摄样板的示例。

需求分析、概要设计、详细设计的标准格式.doc

需求分析,概要设计,详细设计的标准格式 一、开发计划 (一)引言 1、目的 说明编制开发计划的目的。 2、参考资料 列出必要的参考资料。 3、定义 列出用到的术语的定义和外文缩写的原文。 (二)概述 1、工作内容 2、主要参加人员 3、成果 列出要提交给用户的程序文件、文档或服务的名称,及非移交 成果的名称。 4、完成的最迟期限 (三)实施计划 1、任务的分解及人员分工 列出各项任务及其负责人和主要参加人员。 2、进度 列出各任务的开始日期和完成日期。 3、关键问题 列出影响整个开发项目的关键问题,技术难度、风险及处理方 案。 (四)支持条件 1、计算机系统支持 2、需要由用户承担 二、需求分析说明书 (一)引言 1、目的 说明编制需求分析说明书的目的。 2、参考资料 列出必要的参考资料。 3、定义 列出用到的术语的定义和外文缩写的原文。 (二)概述 1、目标 说明本项软件开发意图、应用目标、作用范围等,以及所开发的软件与其它软件的关系。

2、用户特点 列出使用本软件的用户类型、特点、其教育程度和技术特长。 3、约束和假定 列出本软件开发工作的假定和约束。 (三)需求规定 1、对功能的规定 根据功能模型逐项说明本软件各项功能的详细需求。 列出完成各项功能所需输入,处理,输出及所需控制等。 2、对性能的规定 包括精度、时间特性要求、灵活性。 3、数据要求 数据分为静态数据和动态数据两类。 静态数据是指在程序运行过程中一般不改变的数据; 动态数据是指在运行中发生变化、需要输入输出的数据。 (1)数据描述 (2)数据采集 (3)输入输出要求 (4)其它要求 (四)运行环境规定 (1)硬件 包括处理机、网络、输入输出设备及其它设备。 (2)软件 列出支持软件。 (3)接口 包括必要的硬件接口、软件接口、通讯接口等。 (五)关于不可能实现的用户要求的说明 三、概要设计说明书 (一)引言 1、目的 说明编制概要设计说明书目的。 2、参考资料 列出必要的参考资料。 3、定义 列出用到的术语的定义和外文缩写的原文。 (二)总体设计 1、需求规定 简述本系统的主要功能、性能等要求。 详见需求分析说明书。 2、运行环境 简述本系统的运行环境规定。 详见需求分析说明书。

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

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Positive versus Normative analysis) 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Positive versus Normative analysis) 这两个概念有些像实然与应然,前者描述世界是什么样子(描述性的),后者描 述世界应该是什么样子(说明性的)。 --实证表述:企图描述世界是什么的观点(Positive statements: claims that attempt to describe the world as it is) --规范表述:企图描述世界应该是什么的观点(Normative statements: claims that attempt to prescribe how the world should be) 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 什么是实证分析 所谓实证分析是指只对经济现象、经济行为或经济活动及其发展趋势进行客观 分析,得出一些规律性的结论。其特点为:回答“是什么”的问题;分析问题 具有客观性;得出的结论可以通过经验事实进行验证。其中实证分析是重要的。 实证分析工具 1、均衡分析与非均衡分析 均衡分析偏重于数量分析,非均衡分析则认为经济现象及其变化的原因是多方 面的、复杂的,不能单纯用有关变量之间的均衡与不均衡来加以解释,而主张以 历史的、制度的、社会的因素作为分析的基本方法,即使是数量的分析,非均衡

分析也不是强调各种力量相等时的均衡状态,而是强调各种力量不相等时的非均衡状态。 2、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 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的区别于:前者不考虑时间因素,而后者考虑时间因素。 3、静态均衡分析、比较静态均衡分析、动态均衡分析 把均衡分析于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结合在一起就产生了三种分析工具:静态均衡分析、比较静态均衡分析与动态分析。 静态均衡分析是要说明各种经济变量达到均衡的条件; . 比较静态均衡分析是要说明从一种均衡状态变动到另一种均衡状态的过程,即原有的条件变动时均衡状态发生了什么相应的变化,并把新旧均衡状态进行比较;动态均衡均衡分析则是要在引进时间因素的基础上说明均衡的实际变化过程,说明在某一时点上经济变量的变动如何影响下一时点上该经济变量的变动,以及这种变动对整个均衡状态变动的影响。 4、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 定性分析是说明经济现象的性质及其内在规定性与规律性 定量分析则是分析经济现象之间量的关系。 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是一种研究事物的有效的方法,特别是在研究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的很多问题时这一方法比较多见,该方法也正为我们所研究的课题之所用。 实证分析,是指按照事物的本来面目来描述事物,说明研究对象究竟“是什么”(What is it),或者究竟是怎么样的。实证分析方法的主要特点,是通过对客观

需求分析之六大原则

3、原则第二点:第三方可能会遗漏或补充一些额外的需求。 每个人都期望产品能做好,这种强烈的成功心理容易让人们产生日晕心理,从而影响我们对需求的筛选。 4、原则第三点:对第三方的自由发挥不应抱怨和生气,而是将其视为客户。 客户是第一位的,而他们又是我们的客户,因此,我们应该心平气和的对待他们的想法,无论这些想法是出于公还是出于私的。 需求分析的六个原则(四)客户和用户要区别对待 1、需求分析第四个原则:客户和用户要区别对待。 客户是客户,用户是用户,有时候一致,有时候分离,这是我们首先要搞清楚的。 2、原则第一点:产品为最终用户设计,需求的功能转换为最终用户的使用要求而确定。 用户决定产品,我们需求工作基于用户,始于用户,归于用户。 3、原则第二点:为客户寻找价值上的需求。 客户是多样的,价值导向也是多样的,我们的产品能否承载多样化的客户价值决定了产品能否实现最终的交换。 4、原则第三点:用户的利益高于一切。 产品的最终价值是通过用户来体现的,脱离了用户的产品,就是“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需求分析的六个原则(五)用最简单的文字工具记录需求 1、需求分析第五个原则:用最简单的文字工具记录需求。 客户并不麻烦,需求也不复杂,麻烦的是我们把一切做的太复杂了。 2、原则第一点:所有人都能懂的东西,最不容易出错。 没有人喜欢复杂的东西,需求也不例外。 3、原则第二点:不需要再学习的东西,最不容易出错。 产品是需求的表现,没有人喜欢复杂的产品,要做到这一点,就从需求开始吧。 4、原则第三点:不要希望客户能花更多的时间来了解需求转换后的原型。 我费些事,客户就可以省些事,客户省事了,我们最终也就省事了。

软件需求分析重点-

软件需求分析重点 第1 章软件需求基础知识 返工的成本占了总开发成本的30%-50%,而对于返工的情况,70%-80%是国需求错误引起的。(11) 在对所有讨论问题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之前不要急于回答。不能充分理解需求,就会作出过于乐观的估计,最终不可避免地陷入超支的泥潭。(13-14)造成软件成本估算失败的最主要原因包括频繁变更需求、遗漏需求、未与用户充分沟通、需求的说明不精确以及地需求的分析不透彻等。给出估算结果时,应该提供范围(最好的情况,最可能的情况和最糟的情况)或把握程度(“我有九成把握在三个月内完成”)。(14) 从产品的实际用户处收集需求这一过程是不可替代的。(18) 第2 章客户眼中的需求 某些需求问题源于混淆了不同层次的需求(业务需求、用户需求和功能需求)。(19) 要想开发出优秀的软件产品,必须以优质需求为基础精心制定计划。(20)不要指望项目涉众天生知道如何合作进行需求开发。必须花时间讨论如何最有效地进行协作。(22) 需求审阅是最有价值的保证软件质量的活动之一。(25) 需求批准过程的所有参与者都应该明白签字意味着什么,否则会出现很多问题。(25) 不可能在项目初期就能明确所有的需求,需求肯定要随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26) 第3 章需求工程的推荐方法 熟练的需求分析员应具备以下特点:耐心,思维条理性强,有良好的交际和沟通能力,理解产品应用领域,并且掌握丰富的需求工作技术。(29)为每类用户选择代言人(31)

观察用户工作的过程(31) 跨项目重用需求(32) 过早地以尚不明确的需求为基础进行开销和进度评估是非常不可靠的。(37)38图表 不要期望可以线性地、顺序地完成获取、分析、编写规格说明和验证这些需求开发活动。(38) 第4 章需求分析员 相比缺乏经验的需求分析员,使用经验丰富的需求分析员能使项目所需求的工作量减少三分之一。(42) 优秀的需求分析员应同时具备出色的交流、引导和人际交待能力,具备技术和业务领域的丰富知识,以及适合这项工作的相应个性。耐心和真诚的合作愿望是关键的成功因素。(44) 需求分析员必须研究可能出错的情形。(44) 第5 章确定产品前景与项目范围 第6 章获取客户的需求 能否让开发人员更准确地了解用户需求,将决定软件需求工作能否取得成功,进而影响到软件开发的成功。(62) 项目伊始就应确定谁来担任问题的决策人。(72) 第7 章聆听客户的需求 需求开发工作的成果就是项目涉众之间就被处理的需求达成共识。(75) 需求获取的参与者在理解问题之前要抵制住诱惑,不要急于设计系统。 要强调用户任务,而不是用户界面,要强调根本需要,而不是用户表达出来的期望,这样有助于项目团队避免过早是制定设计的细节。 在软件开发中,需求获取也许是最困难、最关键、最容易出错和最需要沟通的一个环节。(76)

举例说明实证分析法与规范分析法的区别

举例分析实证分析法和规范分析法的区别摘要: 实证分析法和规范分析法是现代经济学两个重要分支,如果解决的是“是什么”问题,则是实证经济学,反之,如果解决的是“应该是什么”,则为规范经济学。规范经济学中的意见分歧主要集中于对不同行为的成本收益的价值判断的差异上。正因为如此,其分析结果带有较浓的主观色彩;而实证经济学是就事论事,所以分析结果是客观的。这里的“价值判断”,通俗地讲就是对经济事物是“好”还是“坏”的认定。如果经济理论是建立在一定的价值判断的基础上,则为规范经济学;反之,如果不涉及好坏,仅仅是就事论事,那么就是实证经济学。“实证”,就是实例证明。 实证经济学研究社会的经济活动和过程是如何运行的,以及为什么这样运行。是指描述、解释、预测经济行为的经济理论部分,因此又称为描述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种重要运用方式。从原则上说,实证经济学是独立于任何特殊的伦理观念的,不涉及价值判断,旨在回答“是什么”、“能不能做到”之类的实证问题。它的任务是提供一种一般化的理论体系,用来对有关环境变化对人类行为所产生的影响做出正确的预测。对这种理论的解释力,可以通过它所取得的预测与实际情况相对照的精确度、一致性等指标来加以考察。 而规范经济学研究是指那些依据一定的价值判断,提出某些分析和处理经济问题的标准,并以此树立起经济理论的前提,作为经济政策制定的依据。在西方经济学看来,由于资源的稀缺性,因而在对其多种用途上就必然面临选择问题,选择就存在一个选择标准,选择标准就是经济活动的规范。可以看出,规范经济学要解决的是“应该是什么”的问题。 现在上至国务院下至普通的老百姓非常关心我国的GDP 和人均GDP,因为这两个数字。前者代表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后者反映老百姓生活的富裕程度。从实证角度看,这些数字的统计归纳过程就是实证分析的过程,如果对某些数据有怀疑还可以重新检验。具体数字是客观的,在统计过程中不涉及道德问题,只回答是什么。从规范分析的角度来研究,首先在我国目前的情况下确定一个合理的经济增长率,确定一个反映人民生活水平小康的标准。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国家

第三章需求分析

1.在软件需求规范中,下述哪些要求可以归类为过程要求( ) A. 执行要求 B. 效率要求 C. 可靠性要求 D. 可移植性要求 2.在软件需求分析和设计过程中,其分析与设计对象可归结成两个主要的对象,即数据和程序,按一般实施的原则,对二者的处理应该( ) A. 先数据后程序 B. 与顺序无关 C. 先程序后数据 D. 可同时进行 3.在下面的叙述中哪一个不是软件需求分析的任务( ) A. 问题分解 B. 可靠性与性要求 C. 结构化程序设计 D. 确定逻辑模型 4.进行需求分析可使用多种工具,但( )是不适用的。 A. 数据流图(DFD) B. 判定表 C. PAD图 D. 数据字典 5.在软件的需求分析中,开发人员要从用户那里解决的最重要的问题是( )

A. 要让软件做什么 B. 要给该软件提供哪些信息 C. 要求软件工作效率怎样 D. 要让软件具有何种结构 6.软件需求分析阶段的工作,可以分为四个方面:对问题的识别.分析与综合.编写需求分析文档以及( ) A. 软件的总结 B. 需求分析评审 C. 阶段性报告 D. 以上答案都不正确 7.各种需求分析方法都有它们共同适用的( ) A. 说明方法 B. 描述方式 C. 准则 D. 基本原则 8.数据流图是常用的进行软件需求分析的图形工具,其基本图形符号是( ) A. 输入.输出.外部实体和加工 B. 变换.加工.数据流和 C. 加工.数据流.数据存储和外部实体 D. 变换.数据存储.加工和数据流

9.判定表和判定树是数据流图中用以描述加工的工具,它常描述的对象是( ) A. 逻辑判断 B. 层次分解 C. 操作条目 D. 组合条件 10.试判断下列叙述中,哪个(些)是正确的( ) a.软件系统中所有的信息流都可以认为是事务流 b.软件系统中所有的信息流都可以认为是变换流 c.事务分析和变换分析的设计步骤是基本相似的 A. a B. b C. c D. b和c 11.决定大型程序模块组织的基本原则的两种交替设计策略为( ) A. 面向用户的原型化和面向的原型化 B. 物理模型与逻辑模型 C. 数据字典和数据流 D. 数据分解和算法分解 12.在程序的描述与分析中,用以指明数据来源.数据流向和数据处理的辅助图形是( )

软件需求分析方法

需求分析方法 一需求分析概括 需求分析应该先了解宏观的问题,再了解细节的问题。 一个应用软件系统(记为S)的涉及面可能很广,可以按不同的问题域(记为D)分类,每个问题域对应于一个软件子系统。 S={D1,D2,D,…Dn} 问题域Di由若干问题(记为P)组成,每个问题对应于子系统中的一个软构件。 Di={P1,P2,P3,…Pn} 问题Pi有若干个行为(或功能,记为F),每个行为对应于软构件中的实现接口。 Pj={F1,F2,F3,…Fk} 需求说明书应该对于那些只想了解宏观需求的领导和需要了解细节的技术员都合适。在写需求说明书时,应该注意两个问题: 1.最好为每个需求注释“为什么”,这样可以让程序员了解需求的本质,以便选用最合适 的技术来实现此需求 2.需求说明不能有”二义性”,更不能前后矛盾。如果有二义性或前后矛盾,即要重新分 析此需求。 二需求分析方法论 第一阶段:“访谈式”

第一阶段是和具体用户方的领导层、业务层人员的访谈沟通,主要目的是从宏观上把握用户的具体需求方向和趋势,了解现有的组织架构、业务流程、硬件环境、软件环境、现有的运行系统等等具体情况、客观的信息。 建立起良好的沟通渠道和方式。针对具体的职能部门以及各委办局,最好能指定本次项目的接口人。 实现手段:访谈、调查表格 输出成果:调查报告、业务流程报告 第二阶段:“诱导式” 结合第一阶段的基本信息,做出简单的用户流程页面,同时结合以往的项目经验对用户采用诱导式,启发式的调研方法和手段,和用户一起探讨业务流程设计的合理性、准确性、习惯性。用户可以操作简单演示的DEMO,感受整个业务流程的设计合理性、准确性等等问题,以及提出改进意见和方法。 实现手段:诱导(拜访)、原型演示 输出成果:调研分析报告、原型反馈报告、业务流程报告 第三阶段:“确认式” 此阶段在上述两个阶段成果的基础上,进行具体的流程细化、数据项的确认阶段。这个阶段承建方必须提供原型系统和明确的业务流程报告、数据项表,并能清晰地向用户描述系统的业务流设计目标。通过审查,提出反馈意见,并对已经可接受的报告、文档签字确认。 实现手段:拜访(回顾、确认),提交业务流程报告、数据项表;原型演示系统 输出成果:需求分析报告、数据项、业务流程报告、原型系统反馈意见(后三者可以统一归到需求分析报告中)

需求分析的六个原则(六)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需求分析的六个原则(六)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在前面的文章中,已经说到了这个问题,客户向我们提出的需求都是他内心最期望我们能够满足的,我看到一个朋友的留言,我觉的非常好,他是这么说的: “客户不是我们的竞争对手,他没有理由来欺骗我们,因为欺骗我们的最终结果就是使我们做出不符合他们需求的产品”,“如果说我们的产品有问题,那么首先应该从我们身上找问题,而不是客户”。 我非常赞同这位朋友的观点,这个观点其实也表明了需求分析原则六所强调的第一点:客户从来没有不合理的需求。 理解这点其实很简单。 客户购买我们的产品,是由各种各样的因素决定的,有价格的因素,有服务的因素,但从根本来看,还是因为我们的产品能够比其他的同类产品更好地解决客户的问题(当然,最终的购买还是多个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也就是所谓的“性价比”),客户在使用我们产品的过程中,一方面自身会有新的需求产生,另一方面则发现我们目前的产品无法满足或者有效的满足这些需求,因此,他就会把这些新的需求反馈给我们,并期望我们能够在接下来的产品中能有所改进。 这是一个再正常不过的逻辑,我想没有一个客户会向我们提出不合理甚至是虚假的需求,因为这样做的结果最终只能是两败俱伤,只有我们的竞争对手会这样做。 有朋友会说了,嗯,你说的这点没有问题,但是,我却感觉客户提出的好多需求虽然真实,合理,但是却是不现实的,这又该如何解决呢? 果然如此吗? 要回答这个问题,得从两个方面来考虑。 1、客户提出的需求有不现实的吗? 何为现实呢?客观存在的就是现实的,也就是说,只要客户提出了一个需求,那么就说明客户肯定是有这样的需求的。 之所以我们认为某个需求不现实,根本在于我们没有搞清楚这个客观是基于哪一方的。这里强调一点,这种客观是基于客户一方的,而非我们一方的。 也就是说,有时候我们认为这个需求不现实,仅仅是从我们自己的角度来看待的,我们不是客户,不应该替客户判断某个需求的现实性。 还有一种情况是什么呢?

需求分析方法主要步骤

1.1主要步骤 遵循科学的需求分析步骤可以使需求分析工作更高效。需求分析的一般步骤如图2-3所示。 需求涉及的方面有很多。 在功能方面,需求包括系统要做什么,相对于原系统目标系统需要进行哪些修改,目标用户有哪些,以及不同用户需要通过系统完成何种操作等。 在性能方面,需求包括用户对于系统执行速度、响应时间、吞吐量和并发度等指标的要求。 在运行环境方面,需求包括目标系统对于网络设置、硬件设备、温度和湿度等周围环境的要求,以及对操作系统、数据库和浏览器等软件配置的要求。 在界面方面,需求涉及数据的输入/输出格式的限制及方式、数据的存储介质和显示器的分辨率要求等问题。 1.1.1获取需求,识别问题 开发人员从功能、性能、界面和运行环境等多个方面识别目标系统要解决哪些问题,要满足哪些限制条件,这个过程就是对需求的获取。开发人员通过调查研究,要理解当前系统的工作模型和用户对新系统的设想与要求。 此外,在需求的获取时,还要明确用户对系统的安全性、可移植性和容错能力等其他要求。比如,多长时间需要对系统做一次备份,系统对运行的操作系统平台有何要求,发生错误后重启系统允许的最长时间是多少等。

遗漏需求是最难修订的需求错误。 --RobertL.Glass 获取需求是需求分析的基础。为了能有效地获取需求,开发人员应该采取科学的需求获取方法。在实践中,获取需求的方法有很多种,比如,问卷调查、访谈、实地操作、建立原型和研究资料等。 问卷调查法是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来进行需求分析的一种方法。通过对用户填写的调查问卷进行汇总、统计和分析,开发人员便可以得到一些有用的信息。采用这种方法时,调查问卷的设计很重要。一般在设计调查问卷时,要合理地控制开放式问题和封闭式问题的比例。 开放式问题的回答不受限制,自由灵活,能够激发用户的思维,使他们能尽可能地阐述自己的真实想法。但是,对开放式问题进行汇总和分析的工作会比较复杂。 封闭式问题的答案是预先设定的,用户从若干答案中进行选择。封闭式问题便于对问卷信息进行归纳与整理,但是会限制用户的思维。 访谈通过开发人员与特定的用户代表进行座谈,进而了解到用户的意见,是最直接的需求获取方法。为了使访谈有效,在进行访谈之前,开发人员要首先确定访谈的目的,进而准备一个问题列表,预先准备好希望通过访谈解决的问题。在访谈的过程中,开发人员要注意态度诚恳,并保持虚心求教的姿态,同时还要对重点问题进行深入的讨论。由于被访谈的用户身份可能多种多样,开发人员要根据用户的身份特点,进行提问,给予启发。当然,进行详细的记录也是访谈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工作。访谈完成后,开发人员要对访谈的收获进行总结,澄清已解决的和有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关注用户的行为而不是他们的言语。

需求分析报告编写规范

需求分析报告编写规范 文件编号: NW503101 生效日期: 2000.3.20 受控编号: 密级:秘密版次:Ver2.1 修改状态:总页数16 正文 4 附录12 编制:杨利审核:袁淮批准:孟莉

沈阳东大阿尔派软件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翻版必究)

文件修改控制

目录 1. 目的 2. 适用范围 3. 术语及缩略语 4. 编写规范 4.1排版规范 4.2模板使用 5. 引用文件 5.1NW503102《软件功能规格说明书编写规范》 6. 附录

1.目的 为使需求分析的结果能够完整、无遗漏地反映待开发系统的要求,本文件规定《需求分析报告》的编写格式和内容要求。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软件产品或软件项目的需求分析报告的编制。 3.术语及缩略语 本程序采用NQ402100《质量手册》中的术语和缩略语及其定义。 4.编写规范 4.1排版规范 1)整个规范由2节构成,模板单独一节。 2)正文样式采用“规范正文”。 3)标题编号采用每节独立编号。 4.2模板使用 需求分析报告的编写可依据具体情况选用摸板的格式或编写指南的格式。 1)拷贝规范。 2)删除第一节(需求分析报告封面前的所有页)。 3)在修改完内容后,更新目录域和相关的页数域。 5.引用文件 5.1NW503102《软件功能规格说明书编写规范》 6.附录 以下部分为需求分析报告的模板与编写指南。

密级:机密 文档编号:第版分册名称:第册/共册 项目名称(项目编号) 需求分析报告 (部门名称) 沈阳东大阿尔派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总页数正文附录生效日期:年月日编制:审核:批准:

如何进行软件需求分析

软件需求分析(Software Reguirement Analysis)是研究用户需求得到的东西,完全理解用户对软件需求的完整功能,确认用户软件功能需求,建立可确认的、可验证的一个基本依据。 软件需求分析是一个项目的开端,也是项目实施最重要的关键点。据有关的机构分析结果表明,我们设计的软件产品存在不完整性、不正确性等问题80%以上是需求分析错误所导致的,而且由于需求分析错误造成根本性的功能问题尤为突出。因此,一个项目的成功软件需求分析是关键的一步。 一、软件需求分析理论 如果我们用数学方法来描述软件需求分析,可以将一个应用软件定义为S,可能应用软件涉及功能性问题非常广,我们用抽象化理论分析,可以划分为各个功能域,可以用D1、D2、… Dn表示,那么,我们可以用一个表达式描述为S={D1,D2,D3,…Dn} 但是,功能域Di依然存在着有若干个问题P1、P2、P3、… Pm组成,并且每个功能对应于子系统中的一个软构件,我们可以表示为 Di={P1,P2,P3,…Pm} 同样,功能Pj有若干个行为F1、F2、F3、… Fk,每个行为对应于软构件中的实现方法 Pj={F1,F2,F3,…Fk} 一个软件包含了所有功能的集合,同时包含了实现所有功能的所有方法和算法描述。需求分析是依据于用户需求,经过需求问题识别,进行分析、消化与综合,制订规格说明,评审,分为四个阶段,形成用户需求与设计同步,设计满足用户需求目标。 需求分析方法始终贯穿着吸收、同化、贯彻方法和手段,用商业化行为解决需求与实现中存在的矛盾,解决用户需求与商业化产品融通,解决规范与个性化追求。 二、软件需求分析目标 软件需求分析的主要实现目标: 1)对实现软件的功能做全面的描述,帮助用户判断实现功能的正确性、一致性和完整性,促使用户在软件设计启动之前周密地、全面地思考软件需

需求分析习题及答案

第三章需求分析 一. 填空题 1.需求分析的步骤, , , 。 2.需求分析阶段需编写的文档有,,。 3.系统规格说明,数据要求,, ,这四份文档资料是在书写文档阶段必需完成的。 4.在书写文档阶段,数据要求主要包括通过需求分析建立起来的,以及描绘数据结构的层次方框图。 5.对于计算机程序处理的数据,其数据域应包括, , 和数据结构。 6.数据内容即是。 7.把一个功能分解成几个子功能,并确定, 就属于横向分解。 8.软件需求的逻辑视图给出, 而不是实现的细节。 9. 功能一般用, 来表示。 10.结构化分析方法是, 进行需求分析的方法. 11.描述结构化分析方法的工具有,,,判定表,判定树。 12. SA方法中自顶向下的分析策略主要是和。 13.数据流图的基本组成部分有,,,。 14.数据流图的特性,,,。 15.数据流图和数据字典共同构成了系统的模型,是需求规格说明书的主要组成部分。 16.分析员通过需求分析,逐步细化对软件的需求,描述软件主要处理的,并给软件开发提供一种可转化为,和的数据与功能表示。 17.需求分析阶段研究的对象是软件项目的。 18.数据流图的基本符号包括,,,。19.在需求分析阶段常用的图形工具有,,。20.需求分析应交付的主要文档是。 二. 选择题 1. 需求分析中开发人员要从用户那里了解() A.软件做什么B.用户使用界面C.输入的信息D.软件的规模 2. 需求分析阶段的任务是确定() A.软件开发方法 B.软件开发工具C.软件开发费 D.软件系统的功能 3. 需求分析阶段最重要的技术文档之一是非曲直()。 A.项目开发计划 B.设计说明书 C.需求规格说明书 D.可行性分析报告

水质分析方法国家标准汇总

https://www.360docs.net/doc/9c3362204.html,/search/s_d_%CB%AE%D6%CA%B7%D6%CE%F6%B7%BD%B7%A8%B9%FA%BC %D2%B1%EA%D7%BC%BB%E3%D7%DC_1.htm下载网址 水质分析方法国家标准汇总详细下载目录 水质分析方法国家标准汇总(一) 目录:pH水质自动分析仪技术要求 氨氮水质自动分析仪技术要求 超声波明渠污水流量计 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 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电导率水质自动分析仪技术要求 高氯废水化学需氧量的测定(碘化钾碱性高锰酸钾法) 高氯废水-化学需氧量的测定(氯气校正法) 高锰酸盐指数水质自动分析仪技术要求 工业废水总硝基化合物的测定(分光光度法) 工业废水总硝基化合物的测定(气相色谱法) 海洋监测规范第一部分:总则 环境甲基汞的测定(气相色谱法) 水质分析方法国家标准汇总(二) 目录:环境中有机污染物遗传毒性检测的样品前处理规范 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划分技术规范 溶解氧(DO)水质自动分析仪技术要求 水和土壤质量有机磷农药的测定(气相色谱法) 水污染物排放总量监测技术规范 水质-1,2-二氯苯、1,4-二氯苯、1,2,4-三氯苯的测定(气相色谱法) 水质-甲基肼的测定(对二甲氨基苯甲醛分光光度法) 水质-pH值的测定(玻璃电极法) 水质-氨氮的测定(气相分子吸收光谱法) 水质-铵的测定(水杨酸分光光度法) 水质-铵的测定(纳氏试剂比色法) 水质-铵的测定(蒸馏和滴定法) 水质-钡的测定(电位滴定法) 水质-钡的测定(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水质-苯胺类化合物的测定(N-(1-萘基)乙二胺偶氮分光光度法) 水质-苯并(a)芘的测定(乙酰化滤纸层析荧光分光光度法) 水质-苯系物的测定(气相色谱法) 水质-吡啶的测定(气相色谱法) 水质-丙烯腈的测定(气相色谱法) 水质采样样品的保存和管理技术规定 水质分析方法国家标准汇总(三)(已下载) 目录:水质-采样方案设计技术规定

结构化需求分析方法

结构化分析(SA)方法 结构化开发方法(Structured Developing Method)是现有的软件开发方法中最成熟,应用最广泛的方法,主要特点是快速、自然和方便。结构化开发方法由结构化分析方法(SA法)、结构化设计方法(SD 法)及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SP 法)构成的。 结构化分析(Structured Analysis,简称SA 法)方法是面向数据流的需求分析方法,是70 年代末由Yourdon,Constaintine 及DeMarco 等人提出和发展,并得到广泛的应用。它适合于分析大型的数据处理系统,特别是企事业管理系统。 SA 法也是一种建模的活动,主要是根据软件内部的数据传递、变换关系,自顶向下逐层分解,描绘出满足功能要求的软件模型。 1 SA 法概述 1.SA 法的基本思想 结构化分析(Structured Analysis,简称SA 法)是面向数据流的需求分析方法,是70年代由Yourdon,Constaintine 及DeMarco 等人提出和发展,并得到广泛的应用。 结构化分析方法的基本思想是“分解”和“抽象”。

分解:是指对于一个复杂的系统,为了将复杂性降低到可以掌握的程度,可以把大问题分解成若干小问题,然后分别解决。 图4 是自顶向下逐层分解的示意图。顶层抽象地描述了整个系统,底层具体地画出了系统的每一个细节,而中间层是从抽象到具体的逐层过渡。 抽象:分解可以分层进行,即先考虑问题最本质的属性,暂把细节略去,以后再逐层添加细节,直至涉及到最详细的内容,这种用最本质的属性表示一个自系统的方法就是“抽象”。 2.SA 法的步骤 ⑴建立当前系统的“具体模型”; 系统的“具体模型”就是现实环境的忠实写照,即将当前系统用DFD 图描述出来。这样的表达与当前系统完全对应,因此用户容易理解。 ⑵抽象出当前系统的逻辑模型;

软件需求分析方法

欢迎阅读 软件需求分析(Software Reguirement Analysis)是研究用户需求得到的东西,完全理解用户对软件需求的完整功能,确认用户软件功能需求,建立可确认的、可验证的一个基本依据。 1)对实现软件的功能做全面的描述,帮助用户判断实现功能的正确性、一致性和完整?性,促 使用户在软件设计启动之前周密地、全面地思考软件需求; 2)了解和描述软件实现所需的全部信息,为软件设计、确认和验证提供一个基准;

3)为软件管理人员进行软件成本计价和编制软件开发计划书提供依据; 需求分析的具体内容可以归纳为六个方面:软件的功能需求,软件与硬件或其他外部系统接口,软件的非功能性需求,软件的反向需求,软件设计和实现上的限制,阅读支持信息。 软件需求分析应尽量提供软件实现功能需求的全部信息,使得软件设计人员和软件测试人员不再需要需求方的接触。这就要求软件需求分析内容应正确、完整、一致和可验证。此外,为保证软件设计质量,便于软件功能的休整和验证,软件需求表达无岔意性,具有可追踪性和可修改性。2.1、????? 软件功能需求 1 不 (5)??? 尽可能不使用“待定”这样的词。所有含有待定内容的需求都不是完整的文件,如果出现待定的部分,必须进行待定部分内容说明,落实负责人员、落实实施日期。 2)功能描述的无岔意性和可追踪性 需求功能描述的无岔意性、可追踪性和规范化: (1)??? 功能描述必须清晰地描述出怎样输入到怎样输出,并且输入、输出描述应对应有数据流描述、控制流描述图,这些描述必须与其它地方描述一致;

(2)??? 可以用语言、方程式、决策表、矩阵或图等对功能的描述。如果选用语言描述必须使用结构化的语言,描述前必须说明该步骤(或子功能)的执行是顺序,选择, 重复,还是并发,然后说明步骤逻辑。整个描述必须单入单出。 (3)??? 描述时,每一个功能名称和参照编号必须唯一,且不要将多个功能混在一起进行描述,这样便于功能的追踪和修改。 (4)??? 功能描述应注意需求说明和程序设计的区别。需求设计仅仅是软件的功能设计,它给出软件运行的的外部功能描述,以及为了实现这一外部功能必须做哪些事情(采 2.2、 2.3、 (2)??? 处理容限、精度、采样参数的分辨率,误差处理等; (3)??? 可靠性的MTBF要求,可维护性、安全性要求等。(对可能的不正常的输入给以正常响应是可靠性的重要内容,这属于功能性需求。) 2.4、????? 软件反向需求 软件的反向需求描述软件在那些情况下不能做什么。这一条是随软件实际要求而定。有两类情形需要采用反向需求的形式。第一种情况:某些用户需求适宜采用反向形式说明,如数据安全性要求属于这类形式。第二种情况:对一些可靠性和安全性要求较高的软件,有些必须描述软件不能做些什么。如控制点火时序,我们必须交代清楚在那些情况下不能点火,否则会造成故障。

软件需求分析习题大全

软件需求分析习题大全 Coca-cola standardization office【ZZ5AB-ZZSYT-ZZ2C-ZZ682T-ZZT18】

习题集 一、单项选择题 1、需求分析最终结果是产生()。 A.项目开发计划 B.可行性分析报告 C.需求规格说明书 D.设计说明书答案:C 2、需求分析中,开发人员要从用户那里解决的最重要的问题是()。 A.让软件做什么 B.要给软件提供哪些信息 C.要求软件工作效率怎样 D.让软件具有何种结构 答案:A 3、需求规格说明书的内容不应包括对()的描述。 A.主要功能 B.算法的详细过程 C.用户界面和运行环境 D.软件性能答案:B 4、需求规格说明书的作用不应包括()。 A.软件设计的依据 B.用户与开发人员对软件要做什么的共同理解 C.软件验收的依据 D.软件可行性研究的依据 答案:D 5、下面关于面向对象方法中消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键盘、鼠标、通信端口、网络等设备一有变化,就会产生消息 B.操作系统不断向应用程序发送消息,但应用程序不能向操作系统发送消息 C. 应用程序之间可以相互发送消息 D.发送与接收消息的通信机制与传统的子程序调用机制不同 答案:B 6、面向对象技术中,对象是类的实例。对象有三种成份:()、属性和方法(或操作)。 A. 标识 B. 规则 C. 封装 D. 消息 答案:A 7、软件需求分析阶段的工作,可以分成以下四个方面:对问题的识别、分析与综合、 制定规格说明以及()。 A.总结 B.实践性报告 C.需求分析评审 D.以上答案都不正确 答案:C 8、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的内容不应包括对()的描述。 A.主要功能 B.算法的详细过程 C.用户界面及运行环境 D.软件的性能 答案:B 9、产品特性可以称为质量属性,在众多质量属性中,对于开发人员来说重要的属性有哪些(B ) A 有效性、效率、灵活性、互操作性 B 可维护性、可移植性、可重用性、可测试性 C 完整性、可靠性、健壮性、可用性 D 容错性、易用性、简洁性、正确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