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绩效考核)2020年美国波多里奇国家质量奖卓越绩效

(绩效考核)2020年美国波多里奇国家质量奖卓越绩效
(绩效考核)2020年美国波多里奇国家质量奖卓越绩效

美国波多里奇国家质量奖卓越绩效准则

(2009-2010年)

『提示』:湖北省实施质量兴省战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2009年在全省推行《长江质量奖》评选活动,等同采用《美国波多里奇国家质量奖卓越绩效准则》作为评选标准。

这项质量奖是为落实科学发展观,表彰在质量管理、经营绩效方面取得突出成就的组织,引导和激励广大组织建立和实施卓越的质量管理经营模式,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水平,持续提升经营业绩,增强湖北经济的综合竞争力的一项重要质量兴省措施。目前,不少申报该奖项的企业针对申报的途径、上报资料和现场达标都遇到不少困难,申报后很难达到目的。为此,本公司可全程高质量为申报单位完成全套咨询服务,达到申报目的。

目录

P 前言:组织简介

P.1 组织的概况

P.2 组织的现状

2009-2010 类目和条目分值

1 领导120

1.1 高层领导70

1.2 治理和社会责任50

2 战略策划85

2.1 战略制定40

2.2 战略展开45

3 以顾客为关注焦点85

3.1 顾客契合40

3.2 顾客的声音45

4 测量、分析和知识管理90

4.1 组织绩效的测量、分析和改进45

4.2 信息、知识和信息技术管理45

5 以员工为本85

5.1 员工契合度45

5.2 员工环境40

6 过程管理85

6.1 工作系统35

6.2 工作过程50

7 结果450

7.1 产品结果100

7.2以顾客为关注焦点的结果70

7.3 财务和市场结果70

7.4 以员工为本结果70

7.5 过程有效性结果70

7.6 领导结果70

总分1,000

- 1 -

从组织简介开始的重要性:

关于组织的简介十分重要,因为:

·它是自我评价及撰写申请材料的最恰当的起点;

·它有助于组织明确关键信息中可能存在的差距并聚焦于关键的绩效要求和结果;

·评审员和评委在开展评审工作,包括现场审核时,据此来了解申奖组织,了解申奖组织认为重要的那些方面(申奖组织将会被依据准则要求,对照在组织简介中描述的环境、关系、影响和挑战来进行评价);·它本身也可作为初步的自我评价。如果组织发现某些主题信息互相矛盾、很少信息或是根本没有信息,则组织简介或许就起到了一次全面评价的作用,组织就可以针对这些主题来计划行动。

P 前言:组织简介

组织简介是有关组织、组织运营的关键影响因素以及组织所面临的关键挑战的一个简要的描述。

P.1 组织的概况:组织的关键特征是什么?

说明组织的经营环境以及与顾客、供应商、合作伙伴和利益相关者的关键关系。

在报告中,要答复以下问题:

a. 组织的环境

(1)组织的主要产品是什么?将产品提供给顾客的交付机制是怎样的?

(2)组织文化的主要特征是什么?组织所主张的宗旨、愿景、价值观及使命是什么?组织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其与组织使命的关系如何?

(3)组织的员工概况是怎样的?员工或雇员群体和细分情况是怎样的?他们的教育水平如何?促进员工完成组织使命的关键因素有哪些?说明员工构成和职位构成的多样性、组织化的劳资谈判单位、关键利益以及特殊的健康和安全要求是什么?

(4)组织主要的设备、技术和设施是怎样的?

(5)组织运营的法规环境是怎样的?有哪些适用的职业健康和安全法规,认可、认证或注册的要求,相关行业标准,环境、财务及产品的法规?

b. 组织的关系

2

(1)组织的结构和治理体制是怎样的?组织的治理机构、高层领导者和隶属公司之间的报告关系是怎样的

(适用时)?

(2)组织的关键细分市场、顾客群及利益相关者群体有哪些(适用时)?他们对组织的产品、顾客支持服务和运营的关键要求和期望是什么?不同的细分市场、顾客群及利益相关者群体在要求和期望方面有何差异?

(3)组织关键的供应商、协作者、合作伙伴和分销商类型是怎样的?这些供应商、协作者、合作伙伴和分销商在组织的工作系统以及组织关键产品和顾客支持服务的生产与交付中起到什么样的作用?组织与其供应商、合作伙伴、协作者沟通和维护关系的关键机制是什么?这些供应商、合作伙伴、协作者在组织的创新过程中具有什么作用(如果有的话)?组织关键的供应链要求是什么?

注解:

N1. 所谓“产品供应”和“产品”[P.1a(1)]指组织向所处的市场提供的各种货品和服务。在将产品提供给终端顾客的机制可以是直接的,也可以是通过经销商、分销商、协作者或其他渠道合作伙伴来实现。非营利性组织的产品供应品种可以是指计划、项目或服务。

N2. “核心竞争力”[P.1a(2)]指组织最擅长的领域。核心竞争力是指那些对组织实现使命至关重要或是使组织在所处的市场或服务环境中保持优势的具有战略重要性的能力。其通常是那些竞争者或供应商和合作伙伴不易模仿、能给组织提供一个可持续竞争优势的能力。

N3. 员工或雇员群体与细分(包括组织化的劳资谈判单位)[P.1a(3)]可基于雇用类型或者合同报告关系、场所、任期、工作环境、亲善政策,或者其他因素。

N4. 顾客群[P.1b(2)]可以基于共同的期望、行为、喜好或背景等因素。在一个顾客群里可能存在因差异性和公共性产生的顾客细分。组织的市场基于产品线或特性、分销渠道、业务量、地理区域或其他能使组织确定相关市场特征的重要因素,可再分为细分市场。

N5. 顾客群和细分市场的要求[P.1b(2)]可包括及时交货、低缺陷水平、安全保证、持续降低的价格、电子通讯、快速响应、售后服务以及多语言服务。利益相关者群体的要求可包括对社会负责的行为及社区服务。对于某些非营利机构,上述要

求也可包括管理成本减少、上门服务、紧急情况下的快速响应。

3

N6. 沟通机制[P.1b(3)]应该是双向的并且使用易懂的语言,可以当面沟通、也可以通过电子邮件、互联网、或者电话的方式进行。对于许多组织而言,这些沟通机制会随着市场、顾客或利益相关者要求的变化而变化。

N7. 顾客[P.1a(1)]包括组织的产品的用户和潜在用户。在某些非营利组织里,顾客可包括会员、纳税人、公民、接受者、客户和受益人。细分市场也可指一批批的顾客。

N8. 许多非营利组织在很大程度上依赖志愿者完成他们的工作。这些组织在[P.1a(3)]员工论题中应将志愿者包含在内。

N9. 对于非营利组织,相关行业标准[P.1a(5)]可包括全行业的行为守则和政策指引。准则中通篇使用的“行业”一词指组织运行所处的界别。对非营利组织,这个界别可以是慈善组织、专业的协会或社团、宗教组织或政府机构,也可以是这些组织的下属单位。

N10. 对于某些非营利组织,治理和报告关系[P.1b(1)]可包括与大机构、基金会或其他基金来源的关系。

若干个问题常常结合在同一个编号之下[如P.1a(3)]。这些问题是互相关联的,并不要求分别回答。多重的问题有助于理解所要求信息的全部含义。

本标准可分为三个部分:前言,定义组织环境;类目1-6,定义组织过程;类目7,表示组织过程结果。条目的注解有三个目的:(1)阐明条目中的术语或要求;(2)提供回答条目要求的指导;(3)指出与其他条目的关键联系。所有情况下,都是旨在帮助你就条目要求做出回答。

P.2 组织的现状:组织的战略现状是什么?

说明组织面临的竞争环境、关键的战略性挑战与优势,以及绩效改进系统。

在报告中,要答复以下问题:

a. 竞争环境

(1)组织处于什么样的竞争位置?在行业内或所在的市场上,组织的相对规模和成长情况如何?组织的竞争者的数量和类型如何?

(2)决定组织能否超过竞争者、取得成功最关键的因素是什么?正在影响组织竞争地位的关键变化有哪些?包括创新与合作的机会(适用时)。

(3)在行业中,组织可获得的比较性和竞争性数据的关键来源有哪些?从行业外取得比较性数据的关键来

4

源有哪些?组织在获得这些数据的能力方面有无什么局限性?

b. 战略背景

组织在关键业务、运营和人力资源方面所面临的战略挑战与战略优势是什么?在组织的可持续发展方面所面临的战略挑战与战略优势又是什么?

c. 绩效改进系统

组织的绩效改进系统,包括评价、组织学习和创新过程在内,有哪些要素?

注解:

N1. 关键因素[P.2a(2)]可包括诸如价格领先、设计服务、创新速率、地理优势、易获取性、以及担保和产品可选配置之类的差异化因素。对于某些非营利组织,差异化因素还可包括与决策者之间的相互影响、行政成本与计划贡献的比率、所提供项目或服务的声誉、以及服务的等待时间。

N2. 战略挑战与战略优势(P.2b)可能与技术、产品、组织运营、顾客支持、组织所处的行业、全球化、组织的价值链以及人员相关。

N3. 绩效改进(P.2c)是评分系统中使用的评价尺度,用以评价组织的方法和展开的成熟度。这一问题旨在帮助组织和质量奖评审人员对组织绩效改进方法有一个整体的背景性的认识。与质量奖架构提供的系统方法兼容的绩效改进方法可以包括实施精益系统,应用六西格玛方法,采用ISO 9000标准,或应用其它过程改进和创新工具。越来越多组织实施某些特定的过程以在产品和过程创新中实现目标。

N4. 非营利组织通常处在一个激烈竞争的环境中。他们必须经常与其它组织或能提供类似服务的机构进行竞争,以争夺财政的及志愿者的资源、会员资格、相关社区的知名度以及媒体关注等。

N5. 对于非营利组织,准则中使用的“业务”(P.2b)一词指的是组织的核心使命或事业。

篇幅限制

湖北省长江质量奖申请者的组织简介应不多于3000字。组织简介的内容不计入整体申请材料内。简介的文字及格式要求与申请材料一样。这些要求列在长江质量奖申报表中。

1.领导(120分)

领导类目检查组织的高层领导者的个人行为如何引领组织并保持组织可持续发展。也检查组织的

5

治理以及组织如何确立它的法律的、道德的和社会的责任以及如何对它的关键社区提供支持。

1.1 高层领导:高层领导者是如何领导的?(70分)过程

说明高层领导者如何引领组织并保持组织可持续发展。说明高层领导者如何与员工沟通并鼓励高绩效。

在报告中,要答复以下问题:

a. 愿景、价值观和使命

(1)高层领导者如何确立组织的愿景和价值观?高层领导者如何通过组织的领导系统将组织的愿景和价值观展开到全体员工、关键供应商和合作伙伴、顾客和其它利益相关者(适用时)?他们的个人行为如何反映出其对组织价值观的承诺?

(2)高层领导者如何身体力行地推动一种培育、要求和实现守法行为和道德行为的环境?

(3)高层领导者如何创建一个具有可持续性的组织?高层领导者如何创建一种促进绩效改进、使命和战略目标实现、创新、具有竞争力或领军地位,以及保持敏捷性的环境?如何创建一种组织和员工学习的环境?如何开发和增强个人的领导技能?如何参与组织学习?如何参与组织的继任策划,以及组织未来领导者的培养计划?

b. 沟通和组织绩效

(1)高层领导者如何与组织的全体员工沟通并激发他们?高层领导如何鼓励在整个组织内进行坦诚的、双向的沟通?高层领导是如何就关键决策进行沟通?高层领导者如何在员工奖励和认可方面担当积极的角色以促进高绩效和强化以顾客和业务为中心?

(2)高层领导者如何确立对行动的重视以完成组织的目标、改进绩效和达成愿景?高层领导定期评审哪些绩效指标以便采取必要的行动?高层领导者在组织的绩效期望中如何顾及均衡地为顾客及其他利益相关者创造价值?

注解:

N1. 组织的愿景[1.1a(1)]应为在条目2.1和2.2中阐述的战略目标和行动计划设定前提。

N2. 一个可持续性的组织[1.1a(3)]有能力处理好当前的业务需要并具备成功应对未来业务和市场环境的战略管理能力和

6

敏捷性。从整个意义上说,创新的内涵包括未来成功所必需的技术创新和组织创新。一个可持续组织还要确保为员工和其它关键的利益相关者提供一个安全可靠的环境。在社会责任(条目1. 2)方面,组织不仅要考虑对员工和直接利益相关者的贡献,还需要考虑对环境、经济、社会的贡献。

N3. 对行动的重视[1.1b(2)]考虑了组织的员工、工作系统和固定资产。它不仅包括对生产力的持续改进,这些改进可以是通过消除废品或减少生产周期来达到,也可导入六西格玛和精益生产等技术;而且它也包括了为完成组织的战略目标而采取的行动。

N4. 组织绩效的结果应在条目7.1~7.6中进行报告。

N5. 对于那些依靠志愿者来完成工作的非营利组织,在1.1b(1)的汇报中应包含组织是如何沟通并激励志愿者的。

1.2 治理和社会责任:组织怎样治理和承担社会责任?(50分)过程

说明组织的治理系统和改进领导的方法。说明组织如何保证法律行为和道德行为、如何承担其社会责任以及如何为关键社区提供支持。

在报告中,要答复以下问题:

a. 组织的治理

(1) 组织如何考虑和实现治理系统中的如下这些关键因素:

·管理层行为的责任归属;

·财务方面的责任归属;

·运营的透明性以及治理机构成员选择与公开的政策(适用时);

·内、外部审计的独立性;

·利益相关者和股东利益的保护(适用时)。

(2)如何评价包括最高行政领导在内的高层领导者的绩效?如何评价治理机构成员的绩效(适用时)?高层领导者和治理机构如何运用这些绩效评审结果来促进组织的进一步发展、改进自身及治理机构和领导系统的领导有效性(适用时)?

b. 法律和道德行为

(1)组织如何处理产品、服务和运营给社会带来的任何不良影响?组织如何预测公众对当前和未来的产品

7

和运营的隐忧?组织如何以一种主动的方式来应对这些隐忧,包括保护自然资源和采用有效供应链管理过程(适用时)?为达到或超过法律法规的要求,组织实施的关键过程、测量指标和目标是什么(适用时)?在应对组织的产品和运营的相关风险方面,组织的关键过程、测量指标和目标是什么?

(2)组织如何倡导并确保在所有的交往中的道德行为?组织用以推动并监测在治理结构、整个组织内部以

及在与顾客、合作伙伴、供应商及其它利益相关者的交往中的道德行为的关键过程、测量指标是什么?组织如何监控和处理违反道德的行为?

c. 社会责任和对关键社区的支持

(1)组织如何考虑把社会福利和利益作为战略与日常运营的一部分?组织如何考虑为环境、社会以及经济体制作出贡献?

(2)组织如何积极地支持和强化关键社区?组织的关键社区都有哪些?组织如何鉴别这些社区以及如何确定组织参与的领域,包括与其核心竞争力相关的领域?高层领导者与员工如为这些社区的改进工作做出贡献?

注解:

N1. 对于能影响组织持续成功至关重要的那些领域中的社会责任,也应该在战略制定(条目2.1)和过程管理(类目6)中予以阐述。诸如符合法律法规的结果(包括强制性的财务审计结果),采用“绿色”技术、资源保护措施或其它方式取得的环境改善结果,采取在全球范围内模范用工等方式所取得的社会影响结果等,这些关键结果都应在“领导结果(条目7.6)”中予以报告。

N2. 治理机构运营的透明性[1.2a(1)]应包括对治理过程的内部控制。对于一些非营利组织,外部顾问委员会可以提供部分或全部的治理机构职能。对于那些管理公共基金服务的非营利组织,基金服务和运营的透明性是重点的领域。

N3. 领导绩效评价[1.2a(2)]可依据同行评审、正式的绩效管理评审、正式或非正式的员工和其它利益相关者的反馈和调查。对一些非营利和政府组织,也可请外部的顾问组来评价高层领导者和治理机构的绩效。

N4. 道德行为的测量项目和指标[1.2b(2)]可包括独立董事的百分比,与股东及非股东群体关系的指标,违反道德行为及做出处理的例子,员工对组织道德观认知的调查结果,道德热线的使用情况,以及道德审查审核的结果。这些指标也包括

这样的证据,证明组织有合适的政策,人员培训,监测系统来处理利益冲突和合理使用资金。

8

N5. 1.2c中的社区支持,可包括为改进当地社区的服务、教育、医疗、环境(包括保护环境或自然资源的合作活动)、贸易、经营、专业社团方面做出的努力。

N6. 员工的健康和安全不在条目1.2中说明,可以在条目5.2的员工因素中说明。

N7. 非营利组织应在1.2b(1)中报告他们如何应对那些管理筹款和游说活动的法律法规要求和标准(适用时)。

N8. 一些慈善组织对关键社区的支持(1.2C)可能完全是根据与组织使命相关的活动而发生的。在此情况下,组织可汇报其致力于支持这些社区的“额外努力”。

对条目回应的评价

对条目回应情况的评价基于:条目要求,组织简介中阐述的关键业务因素,方法的成熟度及展开的广度,以及改进过程和结果相对于“评分系统”的强度。参见评分系统的信息。

2 战略策划(85分)

战略策划类目检查组织如何建立战略目标和行动计划。同时也检查组织如何实施其所选择的战略目标和行动计划,如何在客观情况的要求下进行改变,以及如何监测进展情况。

2.1 战略制定:组织如何制定战略?(40分)过程

说明组织如何建立其战略以应对组织的战略挑战并强化其战略优势。概述组织的关键战略目标以及相关的目标值。

在报告中,要答复以下问题:

a. 战略制定过程

(1)组织如何进行战略策划?关键过程步骤有哪些?谁是关键参与者?过程如何识别潜在的盲点?如何

确定组织的核心竞争力、战略挑战和战略优势(在组织概况中定义)?组织长、短期策划的时间区间是怎样的?这些时间区间是如何设定的?组织的战略策划过程如何与这些时间区间相适应?

(2)组织如何确保战略策划考虑到下列这些关键因素?作为战略策划过程的一部分,组织如何收集和分析与下列关键因素相关的数据和信息?

·组织的优势、弱势、机会和威胁;

·对在技术、市场、产品、顾客偏好、竞争或法规环境方面的主要变化的早期跟踪;

9

·组织的长期可持续性,包括所需的核心竞争力;

·组织执行战略规划的能力。

b. 战略目标

(1)组织的关键战略目标及其完成的时间表是怎样的?这些战略目标中最重要的目标值是什么?

(2)组织的战略目标如何体现其战略挑战和战略优势?组织的战略目标如何考虑在产品、运营和商业模式方面的创新机会?组织的战略目标如何应对当前和今后的核心竞争力?如何确保战略目标能平衡组织长、短期的挑战和机遇?如何确保战略目标能平衡所有关键的利益相关者的需要。

注解:

N1.“战略制定”指组织应对未来的方法(正式的或非正式的)。战略制定需要运用各种预测、估计、选择、设想、知识(见4.2b中相关的组织知识)或其它方法来预见未来,以便做出决策和配置资源。制定战略可能需要关键的供应商、分销商、合作伙伴和顾客的参与;对某些非营利组织,则可能需要那些提供类似服务或依靠相同捐赠人群或志愿者的组织的参与。N2.“战略”应广义地加以理解。战略可以是围绕或指向以下各项之一或全部而建立的:新的产品、服务和市场;包括收购、拨款和捐赠在内的各种方式的收入的增长;分立;新的合作伙伴关系和联盟;新的员工或志愿者关系等。战略的目的是使组织成为更受欢迎的供应商、在每一个关键顾客市场上的本地供应商、低成本的生产者、市场创新者、高端或定制化产品或服务的提供者。战略也可以是满足社会或公共需求的方向。

N3. 组织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2.1a(2)]应该考虑了所有关系到组织未来成功的重要因素,具体如下(适用时):顾客和市场的需要、期望和机会;组织的创新和成为绩效典范的机会;组织的核心竞争力;组织面临的竞争环境以及组织相对于竞争者和同类组织的绩效;产品的生命周期;可能会影响组织的产品、服务和运营的技术和其他关键方面的创新或变化,以及创新的速率;人力资源和其它资源需求;组织利用差异性的能力;将资源调整到优先度更高的产品、服务或领域上的机会;财经、社会、道德、法规、技术、安全以及其他方面潜在的风险和机会;组织预防与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包括自然的或其他灾难;国内或全球经济的变化;合作伙伴和供应链的需要、优势及劣势;母公司的变革;组织特有的其它因素。

N4. 组织执行战略计划的能力[2.1a(2)]应包括组织调动必须的资源和知识的能力。也应包括基于偶然事件的规划和因客观

情况要求规划变更时的组织灵活性,以及对已变更的或新的规划的快速执行。

10

N5. 应对关键挑战和优势的战略目标[2.1b(2)]可包括快速响应,定制化,与关键的顾客或合作伙伴协同定位,员工的能力

与量能,特别的合资经营,精益制造,快速创新,ISO质量或环境体系,基于互联网的供应商和顾客关系管理,以及产品和服务质量提高。对于条目2.1的回答应集中于你所面对的特殊挑战与优势,即对于组织的持续成功、提升组织的整体绩效最为重要的因素。

N6. 条目2.1针对的是组织的整体战略,可能会包括产品供应和顾客契合过程的改变。但是,本条目并不涉及产品设计或顾客契合策略,需要时组织可在条目6.1和3.1中加以说明。

服务、产品和产品线的改变。但是,本条目并不涉及产品和服务的设计,需要时组织可在条目6.1中加以说明。

2.2 战略展开:组织如何展开战略?(45分)过程

说明组织如何将战略目标转化成行动计划。概述组织的行动计划是如何展开的,并且概述关键行动计划绩效的检测或指标。预测组织未来相对于关键对比者在这些关键测量项目或指标上的绩效。

在报告中,要答复以下问题:

a. 行动计划的制定和展开

(1)组织的关键的长、短期行动计划是什么?在产品、顾客和市场方面,组织可能会有哪些关键的预期变化?如果有,如何应对?

(2)组织如何制定和开展贯穿与员工、关键供应商和合作伙伴的行动计划以实现组织的关键战略目标?组织如何确保行动计划的关键结果的能够保持?

(3)组织如何确保有足够的财力和其他资源用于支持组织行动计划的完成,同时又尽到目前的义务?组织如何分配这些资源来支持行动计划的完成?组织如何评估和管理行动计划带来的财务或其它风险?

(4)如果客观环境要求对行动计划做出变更并快速执行新计划时,组织如何建立并开展新的行动计划?

(5)由长、短期战略目标及行动计划导出的关键的人力资源计划是怎样的?对于为员工带来的潜在压力,以及在员工能力和量能需求上的潜在变化,这些计划是如何应对的?

(6)组织用来追踪行动计划进展情况的关键的绩效测量项目或指标有哪些?组织如何确保整体的行动计划测量系统能够强化组织的一致性?组织如何确保该测量系统覆盖了所有关键的展开领域和利益相关

者?

11

b. 绩效预测

根据[2.2a(6)]中确定的关键绩效指标,组织长、短期计划时间区间的预测绩效是怎样的?如何确定这些绩效预测?组织如何将预测绩效与竞争者或对照组织的预测绩效相比较?如何将其与关键的标杆、目标及以往绩效相比较(适用时)?如果与竞争者或对照组织的当前和预测绩效相比存在差距时,组织将如何应对?

注解:

N1. 战略和行动计划的制定与展开与准则其他条目有着密切的联系。一些关键的联系如:

·条目1.1中关于高层领导者如何设定组织的方向并相互沟通的要求;

·类目3中有关收集顾客和市场信息作为制定战略和行动计划的输入及展开行动计划的要求;

·类目4中为支持关键的信息需要、支持战略制定、为绩效测量提供一个有效的基础及跟踪相对于战略目标和行动计划的进展,而对信息、分析和知识管理的要求。

·类目5中有关满足员工能力与量能需要、员工发展与学习系统的设计及要求、源自行动计划且与人力资源相关的变化的执行;

·类目6中有关源自行动计划的组织工作系统和工作过程需求的变化;

·条目7.6中有关组织的战略和行动计划的具体成就方面的要求。

N2.有关预测绩效的测量项目和指标(2.2b)可包括新创办事业、组织的收购或合并,新价值创造,市场的进入和转移而带来的各种变化,新的立法授权、法制要求或行业标准,以及预计的产品、服务和技术上的显著创新。

3.以顾客为关注焦点(85分)

“以顾客为关注焦点”类目检查组织如何与顾客契合以长期赢得市场。此处的契合策略包括组织如何建立以顾客为关注焦点的文化。同时,该类目也检查组织如何倾听顾客的声音,并且利用这些信息进行改进以及识别创新的机会。

3.1顾客契合:如何与顾客契合以满足其需求并建立良好关系?(40分)过程

说明组织如何确定产品供应和顾客支持机制。说明组织如何建立以顾客为关注焦点的文化。

在报告中,要答复以下问题:

12

a. 产品供应及顾客支持

(1)如何识别和创新产品供应以满足顾客群和细分市场(在“组织简介”已定义)的要求,并超越其期望?如何识别和创新产品供应来吸引新顾客、拓展与老顾客的关系(适用时)?

(2)如何确定关键机制以支持顾客使用组织的产品,使顾客能够获取信息并与组织进行交易?组织所采用的顾客支持的关键方法(包括所采用的关键沟通机制)是什么?如何根据不同的顾客、顾客群或细分市场而变化?如何确定关键的顾客支持要求?如何确保顾客支持的要求展开到所有的人员和过程之中?

(3)如何使得识别、创新产品供应和提供顾客支持的方法与组织的经营需求和发展方向同步?

b. 建立顾客导向的文化

(1)如何创建一种组织文化,以确保持续良好的顾客体验并提升顾客契合度?组织文化如何借由员工绩效管理系统、员工和领导发展系统得以增强?

(2)组织如何建立和管理与顾客的关系以达到:

·获得新顾客;

·在顾客生命周期的各阶段满足顾客要求并超越其期望;

·提升顾客契合度?

(3)如何使创建以顾客为关注焦点的组织文化,以及建立良好顾客关系的方法,与组织的经营需求和发展方向同步?

注解:

N1. “顾客契合”是指顾客对组织的品牌和产品供应的投入。契合的特征包括顾客保留和忠诚,顾客与组织建立并增强商业关系的意愿,以及顾客积极倡导和推荐组织的品牌和产品供应的意愿。

N2. “产品供应”和“产品”是指组织为市场所提供的货物或服务。产品供应(3.1a[1])应该考虑产品和服务的所有重要特征,以及它们在整个生命周期和“消费链”的性能表现。应重点考虑那些影响顾客偏好和忠诚的特征,例如那些可以使组织的产品和服务与竞争者或其他组织相区别的特征。这些特征可包括价格、可靠性、价值、交付、及时、易用性、对有害材料的使用和处理的要求、顾客服务或技术支持、以及销售关系等。关键的产品和服务特征可考虑交易方式以及诸如顾客

数据的隐私性和安全性等因素。与组织关键产品和服务特性相关的绩效结果应在条目7.1中描述,与顾客的感知和行动相

13

关的绩效结果应在条目7.2中描述。

N3 顾客支持的目标(3.1a[2])在于使组织易于与顾客交易及响应顾客的期望。

N4. 顾客关系建立(3.1b[2])可包括建立伙伴关系或与顾客结成联盟。

N5. 顾客生命周期(3.1b[2])始于售前阶段,应包括组织与顾客建立联系的所有阶段。可能包括建立关系、维持商业关系、

以及退出战略等,适用时。

N6. 对于非营利组织在产品、服务、顾客及业务方面其他的考虑事项,请见条目P.1注解1和7,和条目P.2注解5。3.2 顾客的声音:组织如何从顾客处获取并使用这些信息?(45分)过程

说明组织如何倾听顾客的声音并获得满意和不满意的信息。说明组织如何使用这些顾客信息赢得市场。在报告中,要答复以下问题:

a. 倾听顾客的声音

(1)组织如何倾听顾客的声音,以得到可用的信息以及对组织产品和顾客支持的反馈?倾听方法如何因不同的顾客、顾客群或细分市场而异?倾听方法如何根据顾客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而变化?组织如何就产品、顾客支持和交易的质量对顾客进行追踪,以得到及时可用的反馈?

(2)组织如何倾听老顾客、潜在顾客和竞争者的顾客的声音,来获得可用的信息,即就产品、顾客支持和交易方面的反馈?

(3)组织如何处理顾客投诉?顾客投诉管理过程如何确保投诉得到有效、迅捷的解决?顾客投诉管理过程如何能恢复顾客信心并提高顾客满意和契合度?投诉管理系统如何能搜集和分析投诉信息以供整个组织及合作伙伴改进之用?

b. 确定顾客满意和契合

(1)组织如何确定顾客满意和契合?这些确定方法如何因顾客群和细分市场而异(适用时)?组织的评估系统如何获取可用的信息,以用于超越顾客期望和确保顾客契合?这些评估方法如何搜集和分析投诉信息,以用于整个组织及合作伙伴的改进(适用时)?

(2)组织如何获取和使用与竞争者相对照的顾客满意信息?如何获取并使用与其他提供类似产品、行业标

杆相对照的顾客满意信息(适用时)?

14

(3)组织如何确定顾客不满意?如何确保组织的评估系统能获取可用的信息,这些信息可用于将来满足顾

客要求和超越顾客期望?这些确定方法是如何搜集和分析数据,以用于整个组织及合作伙伴的改进(适用时)?

c. 分析和使用顾客数据

(1)组织如何利用顾客、市场和产品供应信息来识别当前的和预见未来的顾客群和细分市场?组织如何考虑竞争者的顾客及这个领域的其他潜在顾客和市场?组织如何确定当前及将来的产品应赢得的顾客、顾客群和细分市场?

(2)组织如何利用顾客、市场和产品供应信息来识别和预见关键的顾客要求(包括产品和产品特征)、不断变化的期望,及这些因素对于顾客购买或决定关系的相对重要性?如何识别和预见这些顾客需求和不断变化的期望,以应对不同的顾客、顾客群、细分市场和顾客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

(3)组织如何利用顾客、市场和产品供应信息来改进市场,建立更加“以顾客为关注焦点”的文化,并识别创新的机会?

(4)组织如何使其倾听顾客声音的方法,确定顾客满意、不满意和契合的方法,以及使用顾客数据的方法,与经营需要及发展方向保持同步?

注解:

N1. “顾客的声音”是指组织获取顾客相关信息的过程。获取顾客声音的过程旨在以主动的、持续创新的方式来获取明示的、未明示的和预期的顾客要求、期望和需要。其目的是为了获得顾客契合。“倾听顾客的声音”包括收集和综合各类顾客数据,例如调查数据、重点群体调查结果、保修数据以及影响顾客购买和契合决定的投诉数据。

N2. 顾客倾听信息可包括市场和销售信息,顾客契合度数据,得/失分析和投诉数据。“可用信息”是指在产品和顾客互动方面影响组织与顾客未来关系的具体问题。

N3. 确定顾客满意度和不满意度(3.2b)包括应用以下某些或全部方法:调查、正式和非正式的反馈、顾客账户历史记录、投诉、行业报告、得/失分析、顾客推荐率以及交易成功率。这些信息的收集可通过互联网、个人接触、第三方或邮件。顾客不满意的确定不仅仅是检讨较低顾客满意得分。顾客的不满意应独立地确认,以识别不满意根源,并采取系统解决

方法,从而避免未来的不满意。

15

N4. 其它提供类似产品和服务的组织[3.2b(2)]可包括那些与组织没有竞争关系但在不同地理区域或向不同人群提供类似

产品和服务的组织。

4 测量、分析和知识管理(90分)

测量、分析与知识管理类目检查组织如何选择、收集、分析、管理和改进组织的数据、信息和知识资产以及组织如何管理信息技术,也检查组织如何来评审其绩效,并利用评审结果改进组织绩效。

4.1 组织绩效的测量、分析和改进:组织如何测量、分析并改进组织绩效?

(45分)过程

说明组织在其所有层次和所有部门,通过数据和信息的使用,如何测量、分析、校准、评审和改进其绩效数据和信息。

在报告中,要答复以下问题:

a. 绩效测量

(1)组织如何选择、收集、校准和整合数据和信息以监测日常运营及组织的整体绩效,包括战略目标和行动计划相关的进展?关键的组织绩效测量指标是什么(包括关键的短期和长期财务测量指标)?如何利用这些数据和信息来支持组织的决策及创新?

(2)组织如何选择和确保有效地利用关键的对比数据和信息,以支持组织的运营和战略决策及创新?

(3)组织如何确保其绩效测量系统与业务需要和发展方向保持同步?如何确保绩效测量系统对迅速的或意外的组织内外部变化保持敏感性?

b. 绩效分析、评审

组织如何评审其绩效和能力?进行了什么分析以支持这些评审并确保其结论是有效的?如何运用这种评审来评价组织的成就、竞争绩效以及与战略目标和行动计划相关的进展?如何运用这种评审来评价组织对变化着的组织需要和运营环境挑战的快速响应能力?

c. 绩效改进

组织如何将绩效评审结果转化为持续性改进和突破性改进的优先事项和创新机会?如何将这些优先事

项和机会展开到整个组织的工作组和职能层次的运营当中,以便为决策层提供有效支持?如何将这些优

16

先事项和创新机会在供应商、合作伙伴和协作者中加以展开,以确保协调一致?(适用时)

注解:

N1. 绩效测量(4.1a)被用于以事实为基础的决策,其目的是在工作单位、关键过程、部门及整个组织层次上,确定和校准组织的方向及资源的使用。

N2. 比较性数据和信息[4.1a(2)]是通过标杆分析和竞争性比较而获得的。“标杆分析”指的是,在组织所在行业的内部或外部,辨识代表同类活动的最佳惯行和绩效的过程和结果。竞争性比较即将组织的绩效与组织的竞争者及其它提供同类产品和服务的组织进行比较。

N3. 组织绩效评审[4.1b(1)]应从组织的绩效测量、准则条款报告中的绩效测量以及高层领导评审的绩效测量(1.1b[2])的项目和指标中获得相关信息,并在条目2.1和2.2所述的战略目标和行动计划的指导下进行。也可以从组织内部、外部的卓越绩效评审中获得信息。

N4. 分析(4.1b[1])包括趋势评价,组织、行业和技术的预测,比较分析和因果分析和相关分析。分析应当支持组织的绩效评审,帮助确定根本原因,帮助确定资源使用的优先次序。相应地,这些分析利用各种类型的数据:有关顾客的数据、财务和市场的数据、运营数据和竞争性数据等。

N5. 组织绩效分析和评审的结果应该有助于类目2的组织战略策划。

N6. 组织的绩效结果应在条目7.1~7.6中报告。

4.2 信息、知识和信息技术的管理:如何管理组织的信息、信息技术和组织知识?

(45分)过程

说明组织如何确保员工、供应商、合作伙伴、协作者及顾客所需的数据、信息和软硬件的质量与可用性。说明组织如何建立和管理其知识资产。

在报告中,要答复以下问题:

a. 数据、信息和知识管理

(1)如何保证组织的数据、信息和组织知识的下述属性:

··准确性

·完整性和可靠性

17

·及时性

·安全性与保密性

(2)组织如何使所需的数据和信息可获得?如何使员工、供应商、合作伙伴、协作者及顾客可获得(适用时)?

(3)如何管理组织的知识,以实现:

·员工知识的收集与传递;

·与顾客、供应商、合作伙伴和协作者间相关知识的双向传递;

·最佳惯行的快速辨识、共享和实施;

·汇集和传递相关知识应用于战略策划过程。

b. 信息资源管理

(1)如何确保硬件和软件的可靠、安全和用户友好?

(2)组织如何确保在紧急情况下数据和信息的持续可用,包括确保硬件和软件系统的持续可用?

(3)组织如何使数据和信息的可用性机制,包括软件和硬件系统在内,能够与业务需要、发展方向和运营环境中的技术变化保持同步?

注解:

N1. 数据和信息的获取[4.2a(1)]可通过电子或其他途径。

5 以员工为本(85分)

以员工为本类目检查组织如何聘用、管理并发展员工,以激发员工的全部潜能,使之与组织的整体使命、战略、行动计划相一致;本类目也检查组织在评估员工能力和量能需求并营造一个有利于高绩效的员工环境的能力。

5.1 员工契合度:如何激发员工以实现组织和个人的成功?(45分)过程

说明组织如何聘用、支付薪酬和奖励员工以取得高绩效。说明组织如何使所有成员包括领导得到发展,以取得高绩效。说明组织如何评价员工的契合度,并运用评价结果来获取高绩效。

在报告中,要答复以下问题:

18

a. 员工增值

(1)组织如何确定影响员工契合度的关键因素?如何确定影响员工满意度的关键因素?对于不同的员工

群体与员工细分,这些因素是如何确定的?

(2)组织如何培育一种沟通开放、产生高绩效和自发主动员工群体的企业文化?组织如何确保其企业文化有利于员工多样化的创意、文化和思想中获益的能力。

(3)组织的员工绩效管理系统如何支持高绩效的工作,以及员工与组织的契合?组织的员工绩效管理系统是如何考虑员工的薪酬、奖励、认可和激励措施的?组织的员工绩效管理系统如何强化以顾客和业务为中心的导向,促进行动计划的实现?

b. 员工与领导的发展

(1)组织的学习和发展系统如何引导员工和领导应对以下问题:

·组织的核心竞争力、战略挑战及长、短期行动计划的实现;

·组织的绩效改进、技术变革与创新;

·伦理和道德的商业行为;

·发展机遇的广度,包括教育、培训、训练、辅导以及相关工作经验(适用时);

(2)学习和发展系统如何引导员工应对以下问题:

·他们学习和发展的需要,包括自我认识和被领导和主管人事的需要;

·离职或退休员工知识的传承;

·强化岗位所需的新知识和技能。

(3)组织如何评价其员工和领导的发展和学习系统的有效性?

(4)组织如何对全体员工实施有效的职业生涯晋升管理?如何开展有效的管理和领导职位继任计划?

c. 员工契合度的评价

(1)组织如何评价员工契合度?组织采取哪些正式、非正式的方法和测量项目和指标来确定员工契合度和员工满意度?这些方法和测量指标如何因不同的员工群体和员工细分而异?组织如何利用其它指标,如

员工保持、缺勤、抱怨、安全及生产率等,来评价并提升员工契合度?

19

世界三大质量奖对比介绍

日、美、欧三大质量奖对比分析 一、引言 市场竞争与TQM模式:要想在竟争日益加剧的世界市场上获得生存和发展,必须建立以质量为基础,面向市场、面向顾客的发展战略。全面地了解世界各主要质量奖的评价标准、过程和模式,是在国际市场上竞争所不可缺少的。实际上有很多组织已经认识到,在全球市场上站稳脚根的唯一方法是使自己成为一个成功的“全面质量组织”。自50年代以来,世界各主要工业国家和地区陆续设立了名目不同的质量奖,以推动本国或本地区的全面质量管理活动,并作为TQM的“标准”模式加以推行。这些模式可作为企业自我评估的依据。其中,日本的戴明奖,美国的马可勃得国家质量奖和欧洲质量奖是世界最著名的,其TQM模式受到了广泛重视。 二、世界三大质量奖的概况 (一)日本戴明质量奖 1、产生背景 世界范围内影响较大的质量奖中,日本戴明奖是创立最早的一个。它始创于1951年,是日本科学技术联盟(JUSE)为了纪念威廉·爱德华·戴明(William Edwards Deming,1900-1993)博士而设立的。1950年,戴明博士应日本科学技术联盟之邀向日本企业界人士做了为期8天的演讲,这次讲习班使日本企业界对于开展统计质量控制的意义有了深刻认识。此后,日本科学技术联盟以戴明博士捐赠的讲义稿酬作为基金,创设了这一奖项。 2、戴明奖的种类与评价标准 戴明奖共分为三类: (1)戴明奖:颁发给在以下三个领域做出贡献的个人或组织: 对全面质量管理的研究取得杰出成绩; 对用于全面质量管理的统计方法的研究取得杰出成绩; 对传播全面质量管理做出杰出贡献。 (2)戴明应用奖:颁发给组织或者领导一个独立运作的机构的个人。获奖条件是,在规定的年限内通过运用全面质量管理使组织获得与众不同的改进。 (3)质量控制奖:颁发给组织中的一个部门,这个部门通过使用全面质量管理中的质量控制和质量管理方法,在规定的年限内获得了与众不同的改进效果。 3、戴明质量奖的作用 (1)推进了企业的标准化活动 企业通过申请戴明质量奖,建立和完善了企业综合管理体系,推进了企业的标准化活动,提高了企业的管理和质量改进意识,提高了全员积极参与TQC活动和质量改进的积极性,提高了产品质量、劳动生产率和企业的凝聚力,使质量改进和标准化活动成为企业的自觉行动。(2)给日本企业的TQC带来极大的直接或间接影响。 日本企业通过申请戴明质量奖,把TQC作为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武器,纳入到企业经营战略中去,而且使经营战略得到贯彻实施。戴明质量奖提高了企业的凝聚力,纠正了企业过去不重视经营战略的做法,引导和促进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美国波多里奇国家质量奖 1、产生背景 马尔克姆·波多里奇1981年至1987年任美国商业部部长。由于他长期致力于美国质量管理工作,在促进美国国家质量管理的改进和提高上做出的突出贡献。为此,在他去世后,美国通过了国家质量改进法案,建立了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国家质量管理奖。 2、波多里奇奖的种类与评价标准

20092010美国波多里奇质量奖标准

2009-2010年 美国波多里奇国家质量奖卓越绩效准则

目录 P 前言:组织简介 P.1 组织的概况 P.2 组织的现状 2009-2010 类目和条目分值1 领导120 1.1 高层领导70 1.2 治理和社会责任50 2 战略策划85 2.1 战略制定40 2.2 战略展开45 3 以顾客为关注焦点85 3.1 顾客契合40 3.2 顾客的声音45 4 测量、分析和知识管理90 4.1 组织绩效的测量、分析和改进45 4.2 信息、知识和信息技术管理45 5 以员工为本85 5.1 员工契合度45 5.2 员工环境40 6 过程管理85 6.1 工作系统35 6.2 工作过程50 7 结果450 7.1 产品结果100 7.2以顾客为关注焦点的结果70 7.3 财务和市场结果70 7.4 以员工为本结果70 7.5 过程有效性结果70 7.6 领导结果70 总分1,000

从组织简介开始的重要性: 关于组织的简介十分重要,因为: ·它是自我评价及撰写申请材料的最恰当的起点; ·它有助于组织明确关键信息中可能存在的差距并聚焦于关键的绩效要求和结果; ·评审员和评委在开展评审工作,包括现场审核时,据此来了解申奖组织,了解申奖组织认为重要的那些方面(申奖组织将会被依据准则要求,对照在组织简介中描述的环境、关系、影响和挑战来进行评价); ·它本身也可作为初步的自我评价。如果组织发现某些主题信息互相矛盾、很少信息或是根本没有信息,则组织简介或许就起到了一次全面评价的作用,组织就可以针对这些主题来计划行动。 P 前言:组织简介 组织简介是有关组织、组织运营的关键影响因素以及组织所面临的关键挑战的一个简要的描述。 P.1 组织的概况:组织的关键特征是什么? 说明组织的经营环境以及与顾客、供应商、合作伙伴和利益相关者的关键关系。 在报告中,要答复以下问题: a. 组织的环境 (1)组织的主要产品是什么?将产品提供给顾客的交付机制是怎样的? (2)组织文化的主要特征是什么?组织所主张的宗旨、愿景、价值观及使命是什么?组织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其与组织使命的关系如何? (3)组织的员工概况是怎样的?员工或雇员群体和细分情况是怎样的?他们的教育水平如何?促进员工完成组织使命的关键因素有哪些?说明员工构成和职位构成的多样性、组织化的劳资谈判单位、关键利益以及特殊的健康和安全要求是什么? (4)组织主要的设备、技术和设施是怎样的? (5)组织运营的法规环境是怎样的?有哪些适用的职业健康和安全法规,认可、认证或注册的要求,相关行业标准,环境、财务及产品的法规? b. 组织的关系 (1)组织的结构和治理体制是怎样的?组织的治理机构、高层领导者和隶属公司之间的报告关系是怎样的(适用时)? (2)组织的关键细分市场、顾客群及利益相关者群体有哪些(适用时)?他们对组织的产品、顾客支持服务和运营的关键要求和期望是什么?不同的细分市场、顾客群及利益相关者群体在要求和期望方面有何差异? (3)组织关键的供应商、协作者、合作伙伴和分销商类型是怎样的?这些供应商、协作者、合作伙伴和分销商在组织的工作系统以及组织关键产品和顾客支持服务的生产与交付中起到什么样的作用?组织与其供应商、合作伙伴、协作者沟通和维护关系的关键机制是什么?这些供应商、合作伙伴、协作者在组织的创新过程中具有什么作用(如果有的话)?组织关键的供应链要求是什么? 注解: N1. 所谓“产品供应”和“产品”[P.1a(1)]指组织向所处的市场提供的各种货品和服务。在将产品提供给终端顾客的

波多里奇国家质量奖的历史沿革

波多里奇国家质量奖的历史沿革 在国内绝大多数波奖的介绍资料中,对波奖产生的历史背景介绍大多离不开以下套路:美国的经济增长自20世纪60年代末开始减缓,生产率出现下降,企业的赢利也大大萎缩,全美国的企业因为质量问题而导致的平均额外成本占总销售额的20%。到20世纪80年代,当时美国市场被日本占领,美国在产品质量和过程质量方面的领导地位受到了国外竞争对手的严重挑战。此时日本企业与产品在全球大获成功,全面质量管理(TQM)迅速向世界各国普及推广,并且在实践中产生出适应时代变化的质量管理论和方法。 许多有远见的美国工商业界人士和一些政府领导人开始认识到:质量在美国企业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重新强调质量,对美国企业来说,已不再只是一种选择,而是一种必需。在这种背景下,许多政府和企业界人士建议,设立一个类似日本戴明质量奖的国家质量奖,帮助美国企业开展TQM活动,提高美国产品质量、劳动生产率和市场竞争力。 马尔科姆?波多里奇出任美国商业部长期间为美国产品质量和质量管理水平做出了巨大贡献,积极推动出台了《质量改进法》,并起草了法案的初稿。为了纪念他为推动美国的质量振兴所付出的巨大努力,1987年8月20日,美国总统里根签署了以他名字命名的美国100-107号公共法案“马尔科姆?波多里奇国家质量改进法”。依据该法案,美国波多里奇国家质量奖创立。 上述内容基本概况了美国波多里奇国家质量奖诞生的历史背景,但上述内容只是对历史进行了描述,缺少对宏观历史背景的解读。因此,我们没法从这段历史描述中去把握波奖诞生背后的逻辑,也无从汲取对今天有价值的东西。那么我们该如何去解读波奖的历史沿革呢?

要弄清楚这个问题,首先要了解战后的国际格局。美国是二战胜利的最大受益者,在战后确立了全球领导地位,这一地位在经济领域的体现就是“布雷顿森林体系”。该体系中美元与黄金挂钩,成为替代黄金进行国际贸易结算的货币。这套金本位制的美元体系反过来巩固了美国的经济地位,成为美国企业全球竞争力的重要支柱。这套体系也被戏称为“黄金美元”。 进入20世纪60年代,美国卷入越南战争。战争的巨大开销使得美国财政不堪重负,政府只能通过印发钞票来填补巨额债务。然而,大量印钞必然造成严重的通货膨胀,进而导致美元信用大幅缩水。以至于到了70年代,美国政府被迫宣布美元与黄金脱钩,自己放弃了“布雷顿森林体系”。 失去了国家货币体系的庇护,美国企业界长期存在的问题突然爆发,其集中表现就是在于日本企业的竞争中处于全面下风。这才有了之后美国企业大范围推行全面质量管理(TQM),国会出台《质量改进法》,政府设立波多里奇国家质量奖等一系列举措。历史证明,这些举措是成功的。进入90年代后,美国企业的产品和服务质量水平大幅提升。加之科技革命的兴起,美国迅速完成了产业升级,重新占据了世界经济的领导地位。 回顾波奖诞生前后的这段历史,我们可以梳理出美国企业在这一时期的发展脉络:外部环境突变、经营陷入困境、大力提升质量、重振昔日雄风。从这个脉络中我们可以发现两个事实:一、外部环境的变化会导致企业出现集体性经营困境;二、摆脱困境的方法是提升企业质量。质量之于企业如同内力之于武者,外部环境则是这位武者的对手。武者如果经常与一类对手较量,久而久之就会熟悉对方套路,形成对策的惯性。然而一旦对手有变,原有的套路就会失效,内力较弱的武者就无法适应,一步步溃败。相反,内力深厚的武者则可以做到以不变应万变,始终立于不败之地。因此,企业只要做好自身的质量,无论外部环境如何变化,都能做到“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

质量、卓越绩效管理模式、质量奖

厦门方圆管理改进团队 2011年10月 质量、卓越绩效管理模式、质量奖 Best Practice )企业的1000 1西格玛 6西格玛 追求零 缺 陷 追求卓越 500 3西格玛

的四重境界 卓越 改进和创新控制、预防和保证 检验

卓越绩效管理模式的特点 1 从产品、服务质量扩展到经营的质量 2 聚焦企业的经营结果 3 关注企业的比较优势和竞争能力提升 4 强调持续改进、提高成熟度 5 提供了可操作的管理方法 1.远见卓识的领导 2.以顾客为导向追求卓越 3.培育学习型组织和个人 4.尊重员工和合作伙伴 5.灵活性和快速反应 6.关注未来 卓越绩效准则的理念 卓越企业的实践提炼 n卓越绩效评价准则的基石和浓缩 n反映了现代经营管理的先进理念和风 7.促进创新的管理 8.基于事实的管理 9.社会责任 与公民义务 10.重在结果及创造价值 11.系统的观点 15 目录 一、卓越绩效模式概述 二、卓越绩效评价准则框架、分值分配及概述 1.准则框架 2.分值分配 3.内容概述

1、领导 2、战略 3、顾客与市场 4、资源 5、过程管理

7、经营结果 6、测量、分析与改进 本条款用于评价组织选择、收集、分析和管理数 据、信息和知识的方法,充分和灵活使用数据、信 息和知识,改进组织绩效。 29 目录 一、卓越绩效模式概述 二、卓越绩效评价准则框架、分值分配及概述 三、卓越绩效的评价—质量奖

中国全国质量奖的历史、背景和目的 n曲折的历史 –1982~1991:计划经济时代的质量管理奖–1996~1997:试点恢复 –2001:正式恢复, 高标准、少而精、严要求、树权威(品牌),坚持规范、自律,保证评审工作的公正性 n最高的荣誉 –在经营质量方面的最高奖项 –成为中国经营管理最好公司的重要标志 n标准的变更 –2001年全国质量管理奖标准:领导和管理战略、资源管理、过程管理、信息、经营结果,五大类目 –2003年标准:内容基本等同采用波奖标准-七大类目,但分数分配有所不同–2005年标准:采用国家标准GB/T19580, GB/Z19579 31

历届波多里奇国家质量奖获奖组织名单

波多里奇国家质量奖获得者(1988年到2009年, 其中一些奖项在某些年度空缺). Malcolm Baldrige National Quality Award Winners 2009 (5) Honeywell Federal Manufacturing & Technologies Kansas City, Mo. (manufacturing) MidwayUSA Columbia, Mo. (small business) AtlantiCare Egg Harbor Township, N.J. (health care) Heartland Health St. Joseph, Mo. (health care) VA Cooperative Studies Program Clinical Research Pharmacy Coordinating Center Albuquerque, N.M. (nonprofit) 2008 (3) Cargill Corn Milling North America Wayzata, Minn. (manufacturing) Poudre Valley Health System Ft. Collins, Colo. (health care) Iredell-Statesville Schools Statesville, N.C. (education) 2007 (5) PRO-TEC Coating Co. Leipsic, Ohio (small business) Mercy Health Systems Janesville, Wisc. (health care) Sharp HealthCare San Diego, Calif. (health care) City of Coral Springs Coral Springs, Fla. (nonprofit) U.S. Army Armament Research, Development and Engineering Center (ARDEC) Picatinny Arsenal, N.J. (nonprofit) 2006 (3) MESA Products, Inc. Tulsa, Okla. (small business) Premier Inc. San Diego, Calif. (service) North Mississippi Medical Center Tupelo, Miss. (health care)

常识:三大世界质量奖的历史由来

常识:三大世界质量奖的历史由来 三大世界质量奖 设立政府质量奖,是目前政府鼓励企业提高质量管理水平、增强核心竞争力的国际经验。自1951 年日本设立国家质量奖“爱德华·戴明奖”以来,全球已有70 多个国家和地区实施这一制度,如美国“马尔科姆·波多里奇国家质量奖”、“欧洲质量奖”等。这三大世界质量奖也被称为卓越绩效模式的创造者和经济奇迹的助推器。 日本爱德华·戴明质量奖 戴明博士(1900-1993)是美国最著名的质量控制专家之一。1950年7月,他受日本科学家与工程师联合会(JUSE)邀请赴日本讲学。在日期间,戴明博士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统计质量管理的基础知识完整的传授给了日本工业界的主管、经理、工程师和研究人员。他的讲授为现场听众留下深刻印象,并为当时正处在幼年期的日本工业的质量控制提供了极大的推动力。听课的人们将这8天课程的速记、笔录汇总整理为《戴明博士论质量的统计控制》的手抄本竞相传播,戴明博士随即慷慨地把这一讲稿的版税赠送给JUSE,为了感激戴明博士的这一慷慨之举,JUSE会长建议用这笔资金建立一个奖项,以永久纪念戴明博士对日本人民的贡献和友情,并促进日本质量控制的持续发展。1951年,日本国家品质最高奖———戴明奖由此建立。 戴明质量奖给日本企业的全面质量控制TQC 带来极大的直接或间接影响。日本企业以申请戴明质量奖作为动力和桥梁,积极推动TQC 活动,经过几十年的努力,逐渐形成了日本企业的竞争力,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经济奇迹。获得戴明质量奖是一种荣誉,更代表一流的竞争力,它是日本企业追求卓越愿景的实现目标。现在,戴明质量奖已成为享誉世界的奖项。日本的松下、丰田、美国的佛罗里达电力等都曾获得戴明应用奖。 美国马尔科姆·波多里奇国家质量奖 1980年,日本在美国NBC 电视台播放记录片,介绍日本通过全面质量控制TQC (西方翻译成全面质量管理TQM),创造出优异产品的情况。同时,第一次向美国介绍日本戴明质量奖及其在创造经济奇迹中发挥的作用。美国有4000万人观看了这部记录片,反映了当时美国市场被日本占领,美国企业岌岌可危,美国民众的焦虑和希望美国经济复兴的愿望。 在这一背景下,美国政府部门和企业界对于TQM活动呈现出与日俱增的兴趣。许多政府和企业界人士建议,设立一个类似日本戴明质量奖的美国国家质量奖,帮助美国企业开展TQM活动,提高美国的产品质量、劳动生产率和市场竞争力。美国商务部部长马尔科姆·波多里奇坚持认为,TQM 是美国经济繁荣和国家强大的关键因素,这导致了美国众议院科学技

卓越绩效评价步骤和方法精

卓越绩效评价步骤和方法 卓越绩效,意味着领先和榜样。《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国家标准实施至今,得到了广大企业的重视和认可,“全国质量奖”等质量奖的评选组织也纷纷表示将采用新的国家标准作为评审标准来执行。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国际竞争的日趋激烈,质量在企业的竞争中日益显示出至关重要的作用,其内涵也在不断地扩展和演变。为了适应新的形势,激励和引导企业追求卓越质量,增强竞争实力,有效提高我国产品质量和质量管理水平,国家质检总局在研究建立质量奖励制度的同时,与国家标准委联合发布了《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国家标准和《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实施指南》国家标准化指导性技术文件,为企业提供了追求卓越绩效的经营管理模式,并用量化指标为国家质量奖的评价和企业的自我评价提供了依据。这标志着我国在推行全面质量管理25年后,质量管理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 管理作为科学,讲求的是认同,因此,《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国家标准要求企业建立一个适合的企业文化,可以说,它是ISO9000标准的自然进程和必然结果。该标准强调质量对组织绩效的增值和贡献、战略、绩效结果和社会责任,在总结中外质量管理成功经验的基础上,从组织领导、战略、顾客与市场、资源、过程管理、测量、分析与改进以及经营结果7个方面规定了组织卓越绩效的评价要求,在为组织创造价值的同时,还能指导组织进行发展规划,从而获得长期成功。 卓越绩效,意味着领先和榜样。《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国家标准实施至今,得到了广大企业的重视和认可,“全国质量奖”等质量奖的评选组织也纷纷表示将采用新的国家标准作为评审标准来执行。有关专家指出,一个企业要推行好卓越绩效,必须根据自身特点,建立一套实用、以经营战略规划实施为准绳的指标评价体系,因为追求卓越是一个不断完善和持续的过程。为便于企业更科学地理解和实施《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国家标准,追求现代经营质量系统的质量卓越,本期栏目将就标准中的部分内容进行解读,并就企业如何进行自我评价给予阐述。 主要术语的解释 1.卓越绩效

(完整word版)2015-2016美国波多里奇国家质量奖卓越绩效准则框架图的变化

2015-2016美国波多里奇国家质量奖卓越绩效准则框架图的变化 2015年3月20-21日,深圳市卓越绩效管理促进会面向全市举办了“新版(2015-2016)《卓越绩效准则》培训班”。培训班由国内、香港、深圳等多地卓越绩效管理专家,香港的江奇峰老师主讲。新版标准有系统性的改动,更加简洁易懂。包括:核心价值观首次修改,卓越绩效模式框架图也做了调整,2015-2016版标准产生了三个关键的主题:管理变革、大数据、气候变化,标准的每一类目也有改动。 新版标准主要体现在导向的前沿性和被证实有效的最佳实践。标准总是基于商业公司和其他组织成功实践的总结。组织把这些实践嵌入到企业整合系统视野的绩效管理,可以引领企业持续成功。无论组织规模大小都同样有效。 本文主要说明一下卓越绩效准则框架图的变化。 旧版:在2007年到2013-2014年的卓越绩效准则(本文称为旧版卓越绩效准则,下同)框架图1中,均使用了如下类似“汉堡包”的模式。顶部为组织概述(或组织简介)(说明组织的经营环境、关系和面临的挑战),表明从1领导到7 经营结果七个类目都是在组织特定的背景下。中间为两个三角,左边的三角为“领导作用三角”,强调了领导关注顾客和战略的重要性,组织的领导通过以顾客与市场为中心倾听顾客的声音,满足其需求并建立良好关系,进行战略策划;右边的三角为“经营结果三角”,组织的人员通过过程管理产生经营结果;两个三角之间的双向粗箭头表明了两者之间的交互关系。汉堡包的底部为类目 4 测量、分析与知识管理,它与各类目也有交互关系。 新版:新版卓越绩效准则框架的变化较大,见图2。框架图重新设计以强调卓越绩效准则的系统性,从形状上类似于一个碟子,类目2、3、5、6、7的名称都简化了,分别为2-战略,3-顾客,5-员工,6-运营,7-结果。江老师提出,领导、顾客、战略构成了“发展方向三角”,与旧版的领导作用三角比,强调了组织发展方向的重要性;而员工、运营与结果构成了“核心能力三角”,体现了组织的核心能力。 下面我们看一下新的框架图四个特点: 1. 标准环环相扣的结构反映出整个系统的关联性 新版准则中领导、战略、顾客、员工、运营、结果六个类目用类似于蜂巢的六角形结构(或蜂窝结构)蜂窝结构非常坚固,故被应用于飞机的羽翼以及人造卫星的机壁。蜂巢是严格的六角柱形体。它的一端是六角形开口,另一端则是封闭的六角棱锥体的底,由三个相同的菱形组成。18世纪初,法国学者马拉尔奇曾经专门测量过大量蜂巢的尺寸,令他感到十分惊讶的是,这些蜂巢组成底盘的菱形的所有钝角都是109°28′,所有的锐角都是70°32′。后来经过法国数学家克尼格和苏格兰数学家马克洛林从理论上的计算,如果要消耗最少的材料,制成最大的菱形容器正是这个角度。从这个意义上说,蜜蜂称得上是“天才的数学家兼设计师”。如果蜂巢呈圆形或八角形,会出现空隙,如果是三角形或四角形,则面积会减小,所以在这些形状中六角形是效率最好的。 新版准则框架图中六角形的结构体现了绩效系统的高效率,而各个过程的结果也是六角形的,体现了绩效系统的有效性。而整合将各个类目联系到一起,反映了整个绩效系统的关联性。 2. 组织简介是联系绩效系统每一个方面的背景 旧版卓越绩效模式的框架图中,组织简介作为汉堡包的顶部,仍是分立的一个部件,而新版卓越绩效模式框架图中,组织简介作为卓越绩效准则七个类目构成的绩效系统各方面的背景。也就是说,七个类目中每一个部分都是在在组织简介这个大背景下,围绕组织简介背景所确

质量奖与绩效

质量与绩效 众所周知,如何做好质量管理工作是每个企业质量管理者必须要考虑的问题。除了要为本企业选择合适的质量工具和方法、体系,还要努力使质量管理融入企业的经营和文化,成为一种潜移默化的“潜意识”,即我们常说的质量意识,使广大员工在不知不觉中习惯性地运用质量手段和方法做好本职工作,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帮助企业获得卓越绩效。 ISO 9000族标准是由国际标准化组织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技术委员会(ISO/TC176)制定的一系列质量管理方面的国际标准,是目前最通用的质量管理体系。我们国家针对这一族标准基本上是采取了全盘接受的态度,通过翻译法等同采用的方式制定了一系列相应的国家标准。这其中最有名的标准就是我们企业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所依据的GB/T 1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要求》标准以及其引用的GB/T 19000-2008《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标准。这是质量管理体系最基本的两个标准。 除了这两个标准之外,ISO9000族标准还包括20多个标准,内容涵盖质量管理的多个方面,主要包括GB/T 19004-2011《追求组织的持续成功质量管理方法》、GB/T 19024-2008《质量管理实现财务与经济效益的指南》以及针对顾客满意过程的GB/T 19010-2008《质量管理顾客满意组织行为规范指南》、GB/T 19012-2008《质量管理顾客满意组织处理投诉指南》、GB/T 19013-2009《质量管理顾客满意组织外部争议解决指南》、GB/Z 27907-2011《质量管理顾客满意监视和测量指南》等。这些标准很好地融合了企业管理的最新经验和发展,充分体现了质量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地位,内容详实,对企业的经营、发展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是我们企业追求可持续发展、基业长青不可多得的知识宝库。 随着质量管理活动的不断推广,为了进一步引导质量管理活动融入企业经营,我国又参照国外质量奖的评价准则,结合我国质量管理的实际情况,从领导,战略,顾客与市场,资源、过程管理,测量、分析与改进以及经营结果等七个方面规定了组织绩效的评价要求,发布了GB/T19580-2004 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和GB/Z 19579—2004 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实施指南两个标准,为组织追求卓越绩效提供了自我评价的准则,也作为全国质量管理奖的评审标准。GB/T19580-2004

谈美国波多里奇国家质量奖绩效评分标准

美国波多里奇国家质量奖绩效评分标准 1 领导(120分) “领导”项用于评审组织的高层领导如何确立价值观、方向、绩效期望和以顾客及其他相关方为中心的经营观念,以及如何授权、创新、学习。同时还用于评审组织的管理和组织如何致力于履行公共责任、支持主要的社会活动。1.1组织的领导(70分) 描述高层领导如何领导组织、组织的管理体系、高层领导如何评审组织的绩效。在组织的申报中,包括回答以下问题: a.高层领导方针 1)高层领导如何确立和贯彻组织的价值观、短期和长期目标、绩效期望?在绩效期望中高层领导如何把为顾客和其他相关方创造和衡量价值作为中心?高层领导与全体员工、主要供方和合作者对价值、方针和期望的交流沟通如何?高层领导如何确保上述容的双项沟通? 2)高层领导如何创建一个授权、创新和灵活的环境?如何创建一个组织和员工不断学习的环境?如何创建一个养成和遵守法律和道德行为的环境? b.组织的管理 如何在组织的管理体系中纳入下列关键因素: ——组织行为的管理责任; ——财务责任; ——部和外部审核中的独立性; ——必要时,包括对相关方的保护和相关方的利益。 c.组织的绩效评审

1)高层领导如何评审组织的绩效和能力?如何利用评审结果来评价组织的成功、竞争力、短期和长期目标的进展,以及适应不断变化的需求能力? 2)高层领导定期评审的主要绩效的测量方法?组织最近的绩效评审发现了什么? 3)高层领导如何把对组织的绩效评审结论用于决定主要经营结果的持续改进和突破性改进的优先顺序和创新?这些优先顺序和创新机会如何在组织得到贯彻执行?必要时,如何恰当的传达到供方和合作者以确保组织的一致性? 4)如何评估高层领导,包括总经理的绩效?必要时,如何评估董事会成员的绩效?必要时,高层领导如何运用绩效评审发现的问题改进自身领导的有效性,以及改进董事会和领导体系? 1.2公共责任(50分) 描述组织如何履行对公众的责任,确保道德行为和尽好公民义务。在组织的申报中,包括回答以下问题: a.公共责任 1)组织的产品、服务和运作是如何给社会带来影响的?必要时,为了达到和超过规章和法律要求,组织确定的主要过、测量和目标是什么?与组织的产品、服务和运作相伴而来的风险所涉及的主要过程、测量和目标是什么? 2)对目前和将来的产品、服务和运作,如何预测其对社会的影响?如何积极主动地对待这些问题? b.道德行为

卓越绩效模式和质量奖对企业的价值

卓越绩效模式和质量奖对企业的价值

卓越绩效模式和质量奖对企业的价值 中国质量协会秘书长马林 我很高兴有机会参加了全国质量奖的设立、组织实施和推进的工作,而且应邀担任了深圳市长质量奖审定委员会的顾问,在深圳市市长质量奖设立5周年之际,首先我向深圳市市政府对质量的高度重视和责任感表示由衷地敬意,向荣获市长奖的华为、康佳等企业表示热烈的祝贺,向为市长质量奖做出了努力和贡献的官、产、学的领导、专家和工作人员表示诚挚的感谢。其次我想借此机会与大家交流一下,如何把质量奖工作做得更有效。七、八年的工作实践,我深感做好这项工作的关键是要真正理解卓越绩效模式和质量奖对企业的价值,并努力去实现其价值。 1.前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我国已融入世界经济的主流,面临着时代变革的挑战。重要的挑战之一是市场竞争日益加剧,竞争的焦点由规模、数量、价格转向了质量,而且质量的内涵在不断进化,由过程控制为中心的卖方主导的质量,发展成为以顾客满意为中心的买方主导的质量,进而发展成为追求差异化的竞争性质量。质量已成为企业和国家发展经济、提升竞争力的战略问题。 1.1 提高质量需要激励和引导 市场竞争是提高质量的根本驱动力,企业通过竞争为顾客提供更高的产品和服务价值。在此基础上,提高质量还需要激励和引导。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三大质量奖充分证明了这一点。设立于1951年的日本戴明奖,对日本战后经济复苏和高速成长起到的作用,引起了世人高度关注;1987年美国借鉴日本戴明奖的经验,通过国会立法设立了马尔科姆·波多里奇国家质量奖,提出了“卓越绩效模式”,为美国企业90年代在国际市场上恢复并保持强大竞争力做出了巨大贡献;1991年设立的欧洲质量奖也同样得到了欧洲众多国家的认同。现在世界上已有70多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本国或本地区的质量奖计划,而且大都采用了“卓越绩效模式”作为评奖标准,有效地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和竞争力的提升。 1.2 全国质量奖及其评审标准 2001年,中国质量协会在政府的指导、支持和广大企业的积极参与下,启动了全国质量奖的评审工作,8年来共有近400家企业自愿申报了全国质量奖。截止到2007年有宝钢、海尔、联想、英特尔产品(中国)、深圳清溢光电等51家追求卓越的标杆企业荣获了这项我国质量领域的最高荣誉。在全国质量奖带

国际三大质量奖介绍

国际上三大奖介绍 (日本戴明奖、美国波多里奇奖和欧洲质量奖)近年来,通过提高设立国家质量奖来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已成为许多国家强化和提高产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除美国、日本、欧盟、加拿大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外,许多新兴的工业化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也都设立和开展了国家质量奖。在全世界所有国家质量奖中,最为著名、影响最大的当推日本爱德华〃戴明质量奖(Edward Deming prize)、美国马尔科姆〃波多里奇国家质量奖(Malcolm Baldrige award)和欧洲质量奖(European Quality award),这三大世界质量奖被称为卓越绩效模式的创造者和经济奇迹的助推器。 一、日本的爱德华〃戴明质量奖 (一)戴明质量奖产生的背景 20世纪80年代,日本经济的发展和日本企业与产品的竞争力受到全世界的瞩目。日本《经济白皮书》把日本经济取得成功的原因归结为三点:一是重视人才资源和教育培训;二是吸收和消化国外的先进技术,适用于本国的国情;三是形成了适应经济形势变化和不同发展阶段的经济系统。日本是通过吸收和消化国外的先进技术来提升产业竞争力的典范,戴明质量奖在推广普及质量管理方法,提高日本产业竞争力方面起到关键作用。

美国的爱德华〃戴明博士最早把质量管理介绍到日本。1949年日本科学技术联盟(JUSE)邀请戴明博士在日本举行为期八天的统计质量管理基础讲座.1951年,戴明博士在日本举行为期两个月的统计质量管理讲座,使当时处在幼年期的日本工业的质量控制得到了极大的推动。 JUSE把讲义印刷的版税支付给戴明,戴明没有接受这笔钱,并声称将其用于推进日本的质量管理活动.为了永久纪念戴明对日本人民的友情和贡献,日本科技联盟设立了爱德华〃戴明质量奖,用以推动日本工业质量控制和质量管理活动的发展。随后,戴明博士的著作《样本分析》在日本出版,并且再次赠送了该书的版税.至今,JUSE仍然负责管理戴明质量奖的所有经费。 (二)戴明质量奖的评价标准 戴明质量奖分为戴明奖、戴明应用奖和戴明控制奖。 戴明奖授予在质量管理方法研究、统计质量控制方法以及传播TQC 的实践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个人; 戴明应用奖授予质量管理活动突出,在规定的年限内通过运用TQC 方法,获得与众不同的改进效果和卓越业绩的企业,戴明应用奖还授予国外的企业;

卓越绩效评价准则与全国质量奖标准对照(第一章)

卓越绩效评价准则与全国质量管理奖标准对照(第 一章) 卓越绩效评价准则GB/T19580- -2004 全国质量管理奖标准2003 4.1 领导(100分) 本条款用于评价组织高层领导在价值观、发展方向、目标、对顾客及其他相关方的关注、激励员工、创新和学习等方面的作为,以及组织的治理和履行社会责任的情况。1 领导(120分) 领导条款用于评价高层领导如何确立组织的价值观、发展方向、绩效期望,以顾客及其他受益者为中心,如何授权、创新、学习。同时还评价组织的监管系统,以及组织如何履行其社会责任。 4.1.1 组织的领导(60分) 组织应说明高层领导如何确定发展方向、完善组织的治理以及如何评审组织绩效。1.1 组织的领导(70分) 方法--展开 说明高层领导如何领导组织,如何评估组织的绩效。说明组织的监管系统。 4.1.1.1高层领导的作用 组织应从以下方面说明高层领导的作用: a)高层领导如何确定和展开组织的价值观、长短期发展方向及绩效目标; 如何在绩效目标中均衡地考虑顾客及其他相关方的利益; 如何向全体员工、主要的供方和合作伙伴沟通组织的价值观、发展方向和目标; 如何确保双向沟通。 b)高层领导如何创造有利于授权、主动参与、创新和快速反应a. 高层领导的作用 ⑴ 组织的价值观、长期和短期发展方向及绩效期望是什么? 组织的高层领导如何确立和落实组织的价值观、长期和短期发展方向及绩效期望? 高层领导如何为顾客及其他受益者创造价值,使之达到平衡,并将其纳入到组织的绩效期望中? ⑵ 高层领导如何向全体员工传达组织的价值观、发展方向和绩效期望? 如何传递到主要供应商和合作伙伴? 高层领导如何确保在以上方面的双向沟通? ⑶ 高层领导如何为授权、创新、

美国波多里奇国家质量奖卓越绩效准则

湖北省长江质量奖评定标准 (等同采用20一三-2014年美国波多里奇国家质量奖卓越绩效准则) 湖北省长江质量奖专家评定委员会发布 二○一三年四月

目录 P 前言:组织简介 P.1 组织的概况 P.2 组织的现状 类目和条目分值1 领导120 1.1 高层领导70 1.2 治理和社会责任50 2 战略策划85 2.1 战略制定45 2.2 战略实施40 3 以顾客为关注焦点85 3.1 顾客的声音40 3.2 顾客契合45 4 测量、分析和知识管理90 4.1 组织绩效的测量、分析和改进45 4.2 知识管理、信息和信息技术45 5 以员工为本85 5.1 员工环境40 5.2 员工契合45 6 以运营为关注焦点85 6.1 工作过程45 6.2 运营有效性40 7 结果450 7.1 产品和过程结果120 7.2以顾客为关注焦点的结果85 7.3 以员工为本结果85 7.4 领导和治理的结果80 7.5 财务和市场的结果80 总分1,000

从组织简介开始: 组织简介是自我评价和撰写申请材料最恰当的起点,其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有助于组织明确关键信息中的差距并聚焦于关键的绩效要求和结果; ●本身也可作为初步的自我评价。如果组织发现针对某些主题的回应信息互相矛盾、信 息不足或根本没有信息,组织就可以针对这些主题来策划行动。 ●为回应标准类目1-7的要求设定了背景。 P 前言:组织简介 组织简介是有关组织、组织运营的关键影响因素以及组织所面临的关键挑战的一个简要的描述。 P.1 组织的概况:组织的关键特征是什么? 说明组织的经营环境以及与顾客、供应商、合作伙伴和利益相关者的关键关系。 在报告中,要回答以下问题: a. 组织的环境 (1)产品供应组织的主要产品是什么?每种产品对组织成功的相对重要性是什么?产品交付机制是什么? (2)愿景和使命组织所主张的宗旨、愿景、价值观及使命是什么?组织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其与组织使命的关系如何? (3)员工概况组织的员工概况是怎样的?员工或雇员群体和细分情况是怎样的?对不同员工或雇员群体的教育水平要求是什么?使员工契合以完成组织使命和愿景的关键要素是什么?员工构成和职位构成的多样性,组织化的劳资谈判单位,员工特殊的健康和安全要求是什么? (4)资产组织主要的设备、技术和设施是怎样的? (5)法规要求组织运营的法制环境是怎样的?有哪些适用的职业健康和安全法规,认可、认证或注册的要求,行业标准,环境、财务及产品的法规? b. 组织的关系 (1)组织结构组织的结构和治理体制是怎样的?组织的治理机构、高层领导者和隶属公司之间的报告关系是怎样的(适用时)? (2)顾客和利益相关者组织的关键细分市场、顾客群及利益相关者群体有哪些(适用时)?他们对组织的产品、顾客支持服务和运营的关键要求和期望是什么?不同的细分市场、顾客群及利益相关者群体在要求和期望方面有何差异? (3)供应商和合作伙伴组织关键的供应商、合作伙伴和协作者类型是怎样的?它们在工作系统,特别是组织关键产品的生产与交付和顾客支持服务中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它们在提升组织竞争力方面起到什么样的作用?组织与其供应商、合作伙伴、协作者沟通的关

卓越绩效自评报告--2008年深圳市市长质量奖获奖单位-金蝶软件(中国)有限公司

2008年深圳市市长质量奖获奖单位 金蝶软件(中国)有限公司案例 组织概述 金蝶软件(中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蝶)始创于1993年8月,主要为顾客提供企业管理软件产品(金蝶EAS、金蝶K/3、金蝶KIS)及相关服务。金蝶拥有38家以营销与服务为主的分支机构和2000余家咨询、技术、实施服务、分销等渠道伙伴;营销、服务及伙伴网络分为南方、北方、华东、西部四大区域,遍及200多个城市和地区。 金蝶是中国软件产业领导厂商、亚太地区企业管理软件龙头企业、全球软件市场中成长最快的独立软件厂商之一。金蝶是中国软件产业众多“第一”的缔造者:第一个WINDOWS 版财务软件及小企业管理软件--金蝶KIS的缔造者;第一个BOS平台的缔造者;第一个基于互联网平台的三层结构的ERP系统--金蝶K/3的缔造者。 金蝶以引领管理模式进步、推动电子商务发展、帮助顾客成功为使命,为全球范围内超过50万家企业和政府组织成功提供了管理咨询和信息化服务。金蝶连续四年被IDC评为中国中小企业ERP市场占有率第一名、连续两年被《福布斯亚洲》评为亚洲最佳中小企业、2007年被Gartner评为在全世界范围内有能力提供下一代SOA服务的十九家主要厂商之一。2007年,IBM与雷曼兄弟入股金蝶国际,成为集团战略性股东,金蝶与IBM组成全球战略联盟,共同在SOA、市场销售、咨询与应用服务、SaaS多个方面进行合作。同时金蝶拥有“中国名牌产品、中国弛名商标”等称号。 一、领导 经过15年的发展,公司形成了具有金蝶特色的治理、管理与文化体系(如图1所示),高层领导积极参与构建和维护公司治理与运营管理体系,建设深入人心的文化,确保组织可持续发展。

美国国家质量奖

美国国家质量奖——波多里奇奖介绍 (一)波多里奇奖产生的背景 1980年,日本在美国NBC电视台播放记录片,介绍日本通过全面质量控制(TQC)活动,创造出优异产品的情况,同时,第一次向美国介绍日本的爱德华·戴明质量奖及其在创造经济奇迹中发挥的作用。美国有4000万人观看了这部记录片,记录片录像带的发行创美国历史最高记录。反映了当时美国市场被日本占领,美国企业岌岌可危,美国民众的焦虑和希望美国经济复兴的愿望。TQC起源于美国,却在日本开花结果,20世纪80年代返销美国,并且为美国工业和经济复兴做出了贡献。 由于日本企业与产品在全球大获成功,TQM迅速向世界各国普及推广,并且在实践中产生出新的质量管理论和方法。美国摩托罗拉公司在总结日本TQM的基础上,提出了6σ管理方法和顾客全面满意(TCS)概念,获得巨大成功。 1982年10月,美国总统里根签署的一份生产力文件认为,美国的生产力在下降,其结果是美国的产品在国际市场上,价格昂贵,缺乏竞争力。美国企业界和政府领导人认识到,面对更广阔、更苛刻、更激烈的全球一体化市场竞争,他们认为,美国企业不了解TQM,不知道如何入手提升产品质量,质量在美国企业中的重要性已迫在眉睫。1983年9月,白宫生产力会议召开,美国总统、副总统、总统顾问、财政部长、商务部部长都在会议上发言。会议呼吁在全国公立和私营部门开展质量意识运动(quality awareness campaign)。 在这一背景下,美国政府部门和企业界对于TQM活动呈现出与日俱增的兴趣。许多政府和企业界人士建议,设立一个类似日本戴明质量奖那样的美国国家质量奖,帮助美国企业开展TQM活动,提高美国的产品质量、劳动生产率和市场竞争力。美国商务部部长马尔科姆·波多里奇坚持认为,TQM是美国经济繁荣和国家强大的关键因素,这导致了美国众议院科学技术委员会的一系列听证会,马尔科姆·波多里奇对后来以他名字命名的国家质量改进法案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帮助起草了该法案的最初草稿。

美国波多里奇国家质量奖绩效评分标准

美国波多里奇国家质量奖绩效评分标准 发布时间: 2008-5-30 16:55:27 1 领导(120分) “领导”项用于评审组织的高层领导如何确立价值观、方向、绩效期望和以顾客及其他 相关方为中心的经营观念,以及如何授权、创新、学习。 同时还用于评审组织的管理和组织如何致力于履行公共责任、支持主要的社会活动。 1.1 组织的领导(70分) 描述高层领导如何领导组织、组织的管理体系、高层领导如何评审组织的绩效。在组织 的申报中,包括回答以下问题: a. 高层领导方针 1)高层领导如何确立和贯彻组织的价值观、短期和长期目标、绩效期望?在绩效期 望中高层领导如何把为顾客和其他相关方创造和衡量价值作为中心?高层领导与全体 员工、主要供方和合作者对价值、方针和期望的交流沟通如何?高层领导如何确保上述 内容的双项沟通? 2)高层领导如何创建一个授权、创新和灵活的环境?如何创建一个组织和员工不断 学习的环境?如何创建一个养成和遵守法律和道德行为的环境? b. 组织的管理 如何在组织的管理体系中纳入下列关键因素: ——组织行为的管理责任; ——财务责任; ——内部和外部审核中的独立性; ——必要时,包括对相关方的保护和相关方的利益。

c. 组织的绩效评审 1)高层领导如何评审组织的绩效和能力?如何利用评审结果来评价组织的成功、竞争力、短期和长期目标的进展,以及适应不断变化的 需求能力? 2)高层领导定期评审的主要绩效的测量方法?组织最近的绩效评审发现了什么?3)高层领导如何把对组织的绩效评审结论用于决定主要经营结果的持续改进和突破性改进的优先顺序和创新?这些优先顺序和创新机会如何在组织内得到贯彻执行?必要时,如何恰当的传达到供方和合作者以确保组织的一致性? 4)如何评估高层领导,包括总经理的绩效?必要时,如何评估董事会成员的绩效?必要时,高层领导如何运用绩效评审发现的问题 改进自身领导的有效性,以及改进董事会和领导体系? 1.2公共责任(50分) 描述组织如何履行对公众的责任,确保道德行为和尽好公民义务。在组织的申报中,包括回答以下问题: a. 公共责任 1)组织的产品、服务和运作是如何给社会带来影响的?必要时,为了达到和超过规章和法律要求,组织确定的主要过、测量和目标是什么?与组织的产品、服务和运作相伴而来的风险所涉及的主要过程、测量和目标是什么? 对目前和将来的产品、服务和运作,如何预测其对社会的影响?如何积极主动地对待这些问题? b. 道德行为如何确保在内部和外部所有相关方中遵守职业道德?在管理结构中,与主要合作者共同监视整个组织道德行为的主要过程和测量或指标是什么? c. 支持主要社会活动 组织如何积极地确保和加强其主要社区关系?如何识别主要社区活动,确定组织参与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