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心对称图形的说课稿

关于中心对称图形的说课稿
关于中心对称图形的说课稿

关于中心对称图形的说课稿

各位老师你们好

我讲的课题是:中心对称图形

一、设计理念

“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基于以上理念,我们必须改革课堂教学中教师始终“讲”、学生被动“听”的局面,充分相信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此,我在数学教学中提出了“引导探索学习,促进主动发展”的教学改革思路,并且构建了探索性学习的课堂教学的纵向结构,即“情景导入———引导探索———应用提高———实践------交流评价”的基本教学模式。

二、设计思路

(一)关于教材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八年级上册第四章第八课”中心对称图形”的认识。在本学段中学生理解中心对称图形有关概念和性质,通过自主观察,发现,探索,发现中心对称图形的意义和性质并运用所学的知识去判定中心对称图形.

(二)关于教学目标

根据本课的设计理念和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实际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储备点:

理解中心对称图形有关概念和基本性质.

2.能力培养点

观察,发现,探索事物的能力,

3.情感体验点:

积累一定的审美体验,养成观察,探究事物的习惯.

(三)关于教学流程和教学过程.

为体现本课的设计理念,我自主构建了探索性学习的课堂教学的基本教学模式,即“情景引入———引导探索———应用提高———实践———交流评价”。

1.情景导入: (1)每个小组制作风车,首先对各组制作的风车给予肯定.然后让学生讨论哪个组制作的风车是轴对称图形 . (2) 让学生绕着旋转中心旋转180°,看看哪个组的风车旋转之后能与原图形完全重合.

2. 引导探索.: 学生准备好的平行四形,正方形,正六边形纸片,并让学生对这些纸片进行旋转,观察纸片旋转多少度后与原来的位置重合.对此进行小组讨论.并派代表和各组交流自己所探索到的信息.指出旋转前后它们的共同之处.并给出中心对称图形定义.老师板书.给出定义.并说明生活中处处存在数学处处存在中心对称图形,让学生欣赏中心对称图片和说出生活中存在的中心对称图形.

3、应用提高: (1)以学生制作的平行四边形为例,看看中心对称图形有什么性质.分组讨论,反馈讨论结果.(2)出示扑克牌,利用中心对称图形的知识做一个魔术(由老师来做学生仔细观察其过程)以及让学生讨论哪些牌是中心对称图形.并说说你们如何看出来的(只要利用正放和倒放比较就可看出).(3)出示26个英文大写字母,让同学们去发现哪些字母是中心对称图形,

4.实践探索:利用火柴棒摆出中心对称图形,小组相互合作,看哪个小组做得又快又好.

5.交流评价:学生通过自主探索性学习,获得了新知识、新经验,无论是认知,还是情感,都全方位地得到发展,再通过交流评价引导学生愉快地交流活动中的感受和经验,交换意见与看法,一方面可将每一个成功的经验收获转化成为大家共同的财富,成为影响其他同学的关键因素,另一方面学生在评价过程中,要不时对照目标要求,形成自我反馈机制。在小组交流中认识自我,也学会评价他人的学习。如教学最后,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各小组交流一下你有什么收获、感想,你的表现如何,并且把你的收获和感想告诉大家。

6.目标检测

(1)举出生活中一些中心对称图形(至少三个)

(2)如果一个四边形是中心对称图形,那么这个四边形一定是平行四边形?为什么?

二年级数学下册 轴对称图形教学设计(公开课)

二年级数学下册轴对称图形教学设计(公开课) 二年级数学下册轴对称图形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轴对称图形教案 教学设计思想: 1.努力体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本设计提供了丰富的图案,涉及剪纸艺术动物、植物、建筑、数学图形等方面,让学生能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同时,学生在这些图案的认识过程中学习新知,应用新知,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2.致力于学习方法的改变.由于本节课的知识学生已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和认识基础,因此,本节课可以考虑也应该考虑让学生主动地进行学习、合作、讨论、动手操作、收集材料、图案设计等方式在本设计中就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3.处理好概念教学与能力培养的关系.本设计先让学生观察图案,然后在学生有了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提出有关的概念,再让学生把概念运用到实际问题情景中,这样的设计过程有利于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真正理解,也有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 教学目标 1、初步感知轴对称图形并理解轴对称图形的含义。 2、能准确地判断出哪些是轴对称图形,并能找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3、通过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空间想象能力。 4、引导学生领略自然世界的美妙与对称世界的神奇,激发学生的数学审美情趣。

轴对称图形和对称轴的概念 教学难点 画出对称轴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长方形、正方形、圆形各一,剪刀、彩纸等 教学过程 一、音乐情境导入。 课件演示对称的剪纸艺术图片,让学生感受对称美,并引导他们去发现这些图形的特点。 教师:同学们,刚刚我们看到的那些剪纸作品漂亮吗? 生:漂亮。 教师:那老师也来动手,剪个礼物送给大家,好不好? 生:好。 师:看一看,老师剪的是什么呢? 生:心形。 师:打开来看看,猜对的小朋友举手。你是怎么知道的呢?它有什么特点? 你说。 生:它两边是对称的。 师:哦,它的两边是对称的。还有谁来说一说?它有什么样的特点?你说。 生:两边都是一样的。 师:同学们说的都很好。同学们告诉老师这个图形呢两边都是一样的,而且它是对称的。板书(对称)。对称呢是创造一些作品的重要方法,也是自然界一种普遍的现象。你看,不少的动物、植物都有这种对称的形式。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对称的世界,去探寻其中的奥秘,好吗? (通过让学生欣赏剪纸艺术—人类文化遗产中的对称图形导入新课,既陶冶了情操,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又为新知作好铺垫。)

2015教师资格考试初中数学说课稿:中心对称与中心对称图形

一、说教材 1、地位与重要性 这一节是八年级几何重要内容之一,这一节课与图形的三种运动(平移、翻折、旋转)之一的“旋转”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通过对这一节课的学习,既可以让学生认识图形的三种基本运动中“旋转”在几何知识中的重要体现,同时也完善了初中部分对“对称图形”(轴对称图形、中心对称图形)的知识讲授,它不但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为后面学习“平行四边形”等内容做了充分准备。 2、教学目标 根据中心对称图形在初中几何教学中的地位与作用,我制订了如下教学目标: (1)了解中心对称及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并知道两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2)能运用定义判断两图形是否成中心对称和一个图形是否是中心对称图形; (3)掌握中心对称的性质,并能利用性质画简单的中心对称图形 (4)培养学生运用定义和性质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

(5)能设计简单的对称图形,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体验中心对称图形的美感。 3、教学重难点 重点是中心对称图形与中心对称概念、性质与简单运用。掌握概念及性质是应用的基础,只有充分理解了概念,才能更进一步的判定图形是否为中心对称图形,才能画出已知图形关于某一点的对称图形。 难点是中心对称图形与中心对称概念、性质的理解与接受,以及怎样用其概念与性质来具体运用。为了让学生突破难点,授课时采取以学生自主运用其概念与性质来绘制中心对称图形。 二、说教法 本节课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指导思想,采用引导发现法为主和多媒体辅助教学为辅的方法。教学中,教师精心设计一个又一个带有启发性和思考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操作,教师适时地演示,并运用电教媒体化静为动,这样做使得问题具有梯度,既锻炼学生的思维,又不超出学生的思维能力。通过问题带动学生的思考,培养学生几何的识图能力、绘图能力以及创新能力。 利用电脑多媒体来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对称图案,让学生从生活中感受数学的存在,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这是用黑板、粉笔所不能达到的效果。

《中心对称图形》 word版 公开课一等奖教案 新人教版

当我们在日常办公时,经常会遇到一些不太好编辑和制作的资料。这些资料因为用的比较少,所以在全网范围内,都不易被找到。您看到的资料,制作于2021年,是根据最新版课本编辑而成。我们集合了衡中、洋思、毛毯厂等知名学校的多位名师,进行集体创作,将日常教学中的一些珍贵资料,融合以后进行再制作,形成了本套作品。 本套作品是集合了多位教学大咖的创作经验,经过创作、审核、优化、发布等环节,最终形成了本作品。本作品为珍贵资源,如果您现在不用,请您收藏一下吧。因为下次再搜索到我的机会不多哦! 23.2.2 中心对称图形 教学目标知识技能掌握中心对称图形的定义,准确判断某图形是否为中心对称图形. 数学思考 1.通过学习中心对称图形,进一步认识几何图形的本质特征. 2.通过学习中心对称图形与中心对称的区别联系,中心对称图形与轴对称图 形的区别,进一步发展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 解决问题 发展学生的观察、发现、比较、分析能力,让学生关注生活,积累一定的审 美体验. 情感态度 让学生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习愿望,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活 动. 重 点 中心对称图形的定义及了解一些简单的几何图形的对称性. 难 点 中心对称图形与中心对称的关系,准确判断图形的对称性. 教学流程安排 活动流程图活动内容和目的

活动1 创设情境,感知对称 活动 2 认识中心对称图形和中心对 称 活动3认识几何图形的对称性 活动4图案欣赏,巩固练习 活动5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观察图形旋转的过程,发现一些图形的共同特点,引入新课程. 明确中心对称图形与中心对称的区别与联系. 通过对一些几何图形的观察、讨论和比较,教师引导,进一步认识图形的对称性. 欣赏图案,让学生感受生活中一些中心对称图形的简洁美.通过练习,加深对图形对称性的认识. 回顾本节内容,梳理知识要点.布置课外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过程设计 问题与情境 师生行为 设计意图 活动1 将下列图形绕O 点旋转180o,你有什么发现? 教师演示课件,学生观察、思考. 师生合作,归纳出中心对称图形的定义:把一个图形绕着某一个点旋转 180°,如果旋转后的图形能够与原来 的图形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叫做中心对称图形,这个点就是它的对称中心. 在本次活动中,教师应重点关注: (1) 学生观察是否认真,能否把握它们的共同特征; (2) 在学生发现这些图形的共同特征后,要求学生试着用语言描述. 通过学生的观察活动,让学生主动思考,发现中心对称图形的特征,并鼓励学生用语言描述,由此归纳出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以培 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归纳表达能力. 活动2 思考:中心对称图形与中心对称有哪些区别与联系. 由学生回答,不足之处教师补充说 明. 通过比较、相互讨论,进一步认识中心对O O O O

中心对称图形说课稿一等奖

《中心对称图形》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中心对称与中心对称图形》第二课时——中心对称图形,下面就教材分析、教学分析、学法分析、教学程序设计等四个方面,谈谈我对本课题的理解和认识。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地位作用 本节课选自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湘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二章第三节《中心对称与中心对称图形》第二课时。本节课与图形的三种运动(平移、翻折、旋转)之一的“旋转”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通过对这一节课的学习,既可以让学生认识图形“旋转”在几何知识中的重要体现,同时也完善了初中部分对“对称图形”(轴对称图形、中心对称图形)的知识讲授,它不但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为后面学习图形的设计打下基础。 (二)、教学目标(八年级学生对新事物充满好奇,他们喜欢动手,勤于思考,乐于探究,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探索新知的能力。因此,我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中心对称图形及其基本性质;掌握平行四边形是中心对称图形。 (2)能判断一个图形是不是中心对称图形并了解其运用. 2、过程与方法目标 经历对中心对称图形概念和性质的探索过程,提高分析、归纳的能力,体验数形结合数学思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经历数学知识融于生活实际的学习过程,体验抽象的数学来源于生活,同时又服务于生活,感受数学之美。 (三)、教学重点及难点(新课程提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参与者,探索中心对称图形的性质,对于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其逻辑思维意识提供了有利的平台,为学生在今后解决图形运动问题奠定了数学模型。因此,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

【教学重点】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及有关性质. 【教学难点】中心对称图形的性质. 【难点成因】对于中心对称图形性质的得出,首先需要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在观察的基础上,归纳数学结论,而这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分析、归纳和较好的表达能力,但学生在这一方面的可预见性和耐挫折能力并不是很成熟,从而形成困难二、教法分析 数学是一门培养人的思维,发展人的思维的重要学科,因此在教学中,不仅要使学生“知其然”,而且还要使学生“知其所以然”。针对八年级学生的认知结构和心理特征,本节课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指导思想,利用多媒体来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对称图案(来自省基础教育资源网),让学生从生活中感受数学的存在,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学法指导 新课标明确提出要培养“可持续发展的学生”,因此教师要有组织、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引导学生并一同参与到学习活动中,鼓励学生采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研讨式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动口”的习惯与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四、教学程序设计 教学流程图

八年级数学《轴对称图形》说课稿

八年级数学《轴对称图形》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及作用 本节内容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十二章第一节“轴对称”第一课时。对称是数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教科书中人生洛的图形入手,学习轴对称及其性质,通过图片及空间想象,归纳他们的共同特征。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主要是训练学生初步的审美水平和初步的图案设计操作技能,拓展学生的空间想象水平。 所以,这个节课无论在知识上,还是对学生观察水平的培养上,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2、教学目标 所授班级学生活泼好动,思维发散,归纳总结水平弱。根据学生小学已有的认知基础及本课教材的地位、作用依据课标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为: 知识与水平: ①理解轴对称图形,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的概念. ②了解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的对称轴、对应点. ③了解轴对称图形与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的区别和联系. 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学习轴对称图形和两个图形成轴对称,进一步理解几何图形的本质特征.(因为后面在研究很多几何图形和函数图像时,对称性是研究的重要方面。)②通过学习轴对称图形和两个图形成轴对称的区别和联系,进一步发展学生抽象概括的水平.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轴对称图形和两个图形成轴对称的学习,让学生注重生活,学会观察,增强交流,激发学生学习欲望,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3、教学重点:轴对称图形和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的概念. 难点:轴对称图形和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的区别和联系. 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准确区分轴对称与轴对称图形的两个不同概念,原因有两点: (1)学生对轴对称图形比较熟悉,但往往不能够完全掌握它的定义; (2)轴对称与轴对称图形的联系,体现了中学数学中的整体思想,需要学生有较强的思维水平,这对于初二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转换角度看待事物也是学生今后处事必备的。 二、教学方法与教材处理 鉴于教材特点和学生模仿水平强,思维信赖于具体直观形象的特点,我选用的是引导发现教学法,充分使用教具、学具,在实验、演示、操作、观察、练习等师生的共同活动引导学生,让每个学生都动手、动口、动脑积极思维,实行“创造性”的学习,另外,在教学中我还注意利用图片的不同颜色的对比来启发学生,使用投影仪提升教学效率,动态演出直观生动的教学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应用意识。 三、教学程序 1、创设情境 首先,为学生展示多幅彩色图片,为学生创设优美的学习情境,根据学生好动、

中心对称图形设计

23.2 中心对称(C卷) (课标新型题拔高训练50分 45分钟) 一、科学探究题(15分) 1.我们知道:由于圆是中心对称图形,所以过圆心的任何一条直线都可以将圆分割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如图) 探索下列问题: (1)在图中给出的四个正方形中,各画出一条直线(依次是:?水平方向的直线、竖直方向的直线、与水平方向成45°角的直线和任意的直线),将每个正方形都分割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 (2)一条竖直方向的直线m以及任意的直线n,在由左向右平移的过程中,?将正六边形分成左右两部分,其面积分别记为S1和S2. ①请你在图中相应图形下方的横线上分别填写S1与S2的数量关系式(用“<”,“=”,“>”连接); ②请你在图23-2-19中分别画出反映S1与S2三种大小关系的直线n,?并在相应图形下方的横线上分别填写S1与S2的数量关系式(用“<”,“=”,“>”连接). (3)是否存在一条直线,将一个任意的平面图形(如图23-2-20所示)?分割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请简略说出理由.

二、开放题(7分) 2.请你设计一幅平面图案满足以下几个要求:①由线段或圆组成;②是轴对称图形;③ 330cm (1 L?相距四、信息处理题(8分) 4.为了学习方便,有人把26个英文字母分成了五类,现在还剩下5个字母.D 、M 、Q 、X 、Z 请你根据现有的发类信息把这五个字母填在相应的方格中. ①F R P J L G ②H I O ③N S ④B C K E

⑤V A T Y W U 五、方案设计题(10分) 5.如图所示,(1)观察图①~④中阴影部分构成的图案,请写出这四个图案都具有的两个共同特征: (2)借助图⑤的网格,请设计一个新的图案,使该图案同时具有你在解答(1)中所给出的两个共同特征.(注意:①新图案与图①~④的图案不能重合;②只答第(2)?问而没有答第(1)问的解答不得分)

中心对称图形说课稿

中心对称图形说课稿 中心对称图形说课稿【教材】新课标北师大八年级上学期第四章《4.8 中心对称图形》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大家上午好! 1. 我说课的课题是《中心对称图形》,源于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数学八 年级(上册)第四章《四边形的性质探索》.实行新课改,教师应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 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的过程中真 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这样才能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 验,真正的做到寓教于乐。因此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学法分析, 教学过程分析等四个方面来说说我的这堂课的教学设想。 1. 如果老师给出同一道题目:“现在是12点整,时针和分针刚好重在一起,请问要经过多少时间,时针和分针才能再重合?”老师的话音刚落, 美国学生的反应是不约而同地拨动腕上的手表,用这种其实是很聪明的“笨方法”看看时针 和分针什么时候能够再次重合。中国学生肯定立即拿出笔和纸,埋头列出一大堆公式并开始 计算,这是传统课堂教学的弊端,实施新课改,必须以重视综合性学习为重点,与实践相结

合,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而这一节课教育目标正好充分的体现出来。 2.中心对称图形在生活当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培养学生对数学的浓厚的兴趣。 3.培养学生的审美理念。去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 1.注重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认识中心对称图形。 2.通过大量的活动,加强理解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和基本性质,以及与轴对称图形的区别。 3.从生活当中来,到生活当中去的一个教学循环过程。 (1).知识储备点 中心对称图形的有关概念和基本性质. (2).能力培养点 培养学生观察,发现,探究事物的能力 (3).情感体验点 通过师生的共同活动,使学生体会积累一定的审美体验.让学生了解生活中处处存在数学,数学应用生活当中。 教学重点: 探索中心对称图形的有关概念和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判定中心对称图形,并说理由,以及在实践中的应用。 学生学过轴对称图形,可以利用对比法引申到中心对称图形。 由于学生的操作能力相对比较差,缺乏实践经验,因此要让他们主动参与,勤于动手,积累经验。 :采用小组竞赛活动,分成八组,每组成员为六到八个,采用积分制,学生进行互相合作,共同探索,完成任务。 . (1).贴近生活,让学生在体验中感悟学习. (2).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究学习. (3).开放课堂,让学生在互动中创新学习.

中心对称图形说课稿一等奖

学习-----好资料 《中心对称图形》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中心对称与中心对称图形》第二课时——中心对称图形,下面就教材分析、教学分析、学法分析、教学程序设计等四个方面,谈谈我对本课题的理解和认识。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地位作用 本节课选自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湘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二章第三节《中心对称与中心对称图形》第二课时。本节课与图形的三种运动(平移、翻折、旋转)之一的“旋转”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通过对这一节课的学习,既可以让学生认识图形“旋转”在几何知识中的重要体现,同时也完善了初中部分对“对称图形”(轴对称图形、中心对称图形)的知识讲授,它不但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为后面学习图形的设计打下基础。 (二)、教学目标(八年级学生对新事物充满好奇,他们喜欢动手,勤于思考,乐于探究,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探索新知的能力。因此,我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中心对称图形及其基本性质;掌握平行四边形是中心对称图形。(2)能判断一个图形是不是中心对称图形并了解其运用. 2、过程与方法目标 经历对中心对称图形概念和性质的探索过程,提高分析、归纳的能力,体验数形结合数学思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经历数学知识融于生活实际的学习过程,体验抽象的数学来源于生活,同时又服务于生活,感受数学之美。 (三)、教学重点及难点(新课程提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参与者,探索中心对称图形的性质,对于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其逻辑思维意识提供了有利的平台,为学生在今后解决图形运动问题奠定了数学模型。因此,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 更多精品文档. 学习-----好资料 【教学重点】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及有关性质. 【教学难点】中心对称图形的性质. 【难点成因】对于中心对称图形性质的得出,首先需要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在观察的基础上,归纳数学结论,而这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分析、归纳和较好的表达能力,但学生在这一方面的可预见性和耐挫折能力并不是很成熟,从而形成困难 二、教法分析 数学是一门培养人的思维,发展人的思维的重要学科,因此在教学中,不仅要使学生“知其然”,而且还要使学生“知其所以然”。针对八年级学生的认知结构和心理特征,本节课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指导思想,利用

二年级数学下册轴对称图形说课稿

二年级数学下册轴对称图 形说课稿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轴对称图形》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老师: 下午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对称图形》例1《轴对称图形》。 首先我对教材进行简单的分析:本节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28、29页第三单元《对称图形》例1《轴对称图形》。这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过一些平面图形的特征形成一定空间观念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对称的现象并不太熟悉,因此教材在编写时注重直观性和可操作性,采用内容丰富的多媒体教学。将主题图蝴蝶、蜻蜓、树叶、部分建筑物图案揉合贯穿于每个环节中。用千手观音节目这样生动、振奋人心的场面来导入新课,依据从具体到抽像的认知规律,以及儿童心理特征,我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观察、实物操作,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能判断出哪些东西是对称的,并能找出它们的对称轴,学会画对称轴。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观察,比较和概括的能力,以及小组合作意识,引导学生在合作中交流,学习,互动。 3、情感目标:通过情境画面的引入,渗透爱国教育和审美教育,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也让学生感受到对称的美,学会欣赏数学美。 4、评价目标:用评价来考察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学会评价他人、评价自己,建立自信。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初步认识对称现象 教学难点是:能正确找、画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各种对称的图片,剪刀,长方形,正方形,圆形 接下来说说本节课的教法与学法: 本节课教学活动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注重丰富学生对形象的感受和认知,联系实际生活创设问题情景,采用:直观演示法、设疑诱导法、操作发现法来组织学生开展探索性的学习活动,让他们在自主探索中学习新知,亲历探索,获得知识。 在本节课中我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法为:动手操作法、观察发现法、自主探究法、合作交流法。让他们在议一议,剪一剪,折一折,说一说,画一画,拼一拼等一系列活动中感知对称的特征。 我是这样设计教案的: 第一个环节:设景激趣,导放新课 先播放一段录像——千手观音的震撼表演。接着用课件演示将千手观音几个造型图案展示出来,让学生观察这几幅图的左边与右边,形状大小怎样。通过观察估计学生能够发现舞蹈造型的左边与右边形状大小一样。从而自然的引出课题:(板书对称),通过播放录像,设置情景,自然的导入新课,一方面是对学生进行爱的教育,另一方面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探究知识的积极性,也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来自生活,达到课使趣生的效果。接下来,就给学生展示了一组美丽的对称图形,让学生首先喜欢对称形,进而产生研究对称图形的愿望。学生通过观察,一定会发现这些图形的共同点,即图形的左右两边完全一样,从而进入新课。 第二个环节:自主探究,感悟新知 1.认识对称。

中心对称教案

“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 《1、4图形的中心对称》教案 青岛版数学九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让学生经历观察、探究、发现、讨论、阅读的过程,学习中心对称图形及中心对称的定义和性质。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生动手、合作和讨论,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加强学生的合作与交流精 神。 2、同时使学生积累一定的审美体验。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更加喜欢数学。 【教学重点】中心对称图形的定义、性质。 【教学难点】探究、发现中心对称图形的定义。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看过魔术表演吗?喜不喜欢? 师:(魔术表演)前几天我找了一位魔术大师学了个小魔术,现在给大家表演一下,我手中现在有几张扑克牌,下面请一位同学上台来,你任意抽出一张扑克牌,自己看一下,让其它同学看一下,然后把这张牌旋转180 o后再插入,再把牌洗几下,展开扑克牌,我马上就能确定这位同学抽出的扑克牌。 好,再找一位同学试一下。我又马上就能确定这位同学抽出的扑克牌。 师:同学们感觉很神秘吧,你想知道其中的奥秘吗? 师:学习了这节课之后,我相信你一定会知道其中的奥密,带着这个问题,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中心对称图形。 二、新授过程 1、师:我们首先来看生活中的几个图片。(课件出示图片) 百度搜索 https://www.360docs.net/doc/9d12174898.html,/i?tn=baiduimage&ct=201326592&lm=-1&cl=2&fr=ala0&word=%D6%D0%D0%C4%B6%D4%B3%C6%CD%BC%D0%CE 课件出示问题: (1)这些图形有什么共同的特征?(学生回答) (2)你能将风车或正六边形绕其中的一个点旋转180度,使旋转前后的图形完全重合吗? (同桌合作旋转风车或正六边形.) 4、师:像刚才这类的图形我们给它个名称叫中心对称图形,那通过刚才的探究和演示,你能给中心对称图形下个定义吗?(课件出示中心对称图形的定义在平面内,一个图形绕某个点旋转180o,如果旋转前后的图形互相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叫做中心对称图形。我们把这个点叫做它的对称中心。 课件演示定义 https://www.360docs.net/doc/9d12174898.html,/view/f92c3b1f59eef8c75fbfb357.html?from=rec&pos=4&wei ght=4&lastweight=4&count=5 三、议一议 1、生活中,有许多图形都是中心对称图形。你举出生活中的一些中心对称图形吗。 2、学生讨论后回答。 3、老师也搜集了很多的中心对称图形,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看看有没有大家认识的图案。 百度搜索 https://www.360docs.net/doc/9d12174898.html,/i?ct=201326592&cl=2&lm=-1&tn=baiduimage&fr=ala0&pv= &word=%D6%D0%D0%C4%B6%D4%B3%C6%CD%BC%D0%CE&istype=2&z=0 &fm=rs5#pn=12 四、探索性质 1、这些中心对称图形,都是生活中我们经常能见过的。如果具体到数学练习中,你还能迅速地判断出来吗?请大家看这些图形,找出哪些是中心对称图形?(学生做练习) 2、掌握了中心对称图形的定义,现在我们要来了解一下中心对称图形有哪些性质呢?同学们看,这就是我们前面观察过的风车,我们己经知道,它就是一幅中心对称图形,现在就请你们拿出直尺测量一下,看看OA与OB的长度,看看他们有怎样的数量关系。

中心对称图形 说课稿 (2)

课题:中心对称图形 教材:北师大版实验教材八年级上册第四章第7节 一、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根据课程标准,学生在初中阶段要学习的几何知识主要有图形的认识、图形与变换、图形与坐标、图形与证明,其中,图形与变换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轴对称图形》、《旋转》等变换知识,这为本节内容的学习做好了铺垫。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可以丰富学生对“对称图形”的认识, 使学生学会用变换的观点研究问题,为后续探索特殊图形的性质等内容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 基于对教材的分析和思考,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以下三个层次: 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及其基本性质,掌握平行四边形是中心对称图形. 过程与方法目标:经历观察、发现,探索中心对称图形的有关概念和基本性质的过程,提高学生分析、归纳、猜想等能力,培养合作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观察发现、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活动,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增强学习乐趣﹒并通过师生的共同活动,积累一定的审美经验.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理解中心对称图形的定义及其性质。而中心对称图形性质的理解以及中心对称图形的识别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我将通过学生实践感知,师生讨论总结方法的方式来突破难点。 三、教学诊断分析 学习本节内容,估计有四点困难:一是中心对称图形的定义渗透了旋转变换思想,学生学习静态图形已经养成习惯,对运动变换的图形不太适应;二是轴对称的干扰,由于在七年级下册就已学习了轴对称,学生对“对称”的概念容易形成思维定势:认为“对称”就是“轴对称”,而不习惯“中心对称”;三是学生对中心对称图形性质的理解,对某些学生来说,可能有些难度。四是学生往往对概念、性质不做深刻的理解,头脑中有一点印象就认为自己学会了,而实际应用起来就会发现有许多不明白的地方,其根源就在于对其概念与性质的真正理解上不到位。在本课教学中,我会注重在这方面通过对比研究,设置问题情境对学生加以恰当、有效的引导,并通过学生对问题情境的全面探究,加强概念的理解和比较。在教学中我会进行示范,并结合多媒体、展示平台让学生真正的学有所获.

中心对称图形素材

中心对称图形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1)中心对称图形是学习了轴对称图形、图形的平移、图形的旋转后的延伸,通过中心对称图形的学习,可以完善了初中关于“对称图形”的知识。 (2)中心对称图形还是后续学习平面直角坐标系、二次函数、图形设计的必备基础。 2.学情分析 自然界和日常生活有很多具有中心对称性质的事物,为学生的学习奠定了感性认识;经过轴对称图形的探索,学生具备了观察、归纳的能力;旋转的学习也为学生积累了探索的经验。也就是说,学生已经具备了知识、能力、经验三方面的条件。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让学生认识并理解中心对称图形的定义和基本性质,能准确识别中心对称图形。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发现、交流、探索等一系列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探究新知过程中,培养审美意识,激发学生学数学,爱数学的情感。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正确理解中心对称图形的定义和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 能准确地识别中心对称图形。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平行四边形纸片、剪刀、尺子、图钉和扑克牌等 五.教法、学法 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我以教师的导为出发点,采用了: 1、小组合作探究法; 2、巡视指导点拨法; 3、追问提升法; 4、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我以学生的学为立足点,采用了: 1、观察、归纳法; 2、动手操作法; 3、对比学习法; 4、自主探究与小组讨论结合法。 六.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流程图 活动1 活动2 活动3 活动4 活动5

生活数学生活 活动1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以中国传统文化引入新课 (1)问题: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同学们,当你看到这些剪纸和太极图的时候,你是否用数学的眼光思考过这样一个问题:这些都是什么图形呢 (2)预设:学生一开始产生错觉,以为是轴对称图形。 (3)引导:再观察发现对折不能互相重合。 (4)再问:这些图形怎样才能与原来的图形重合呢 同学们经过了初步的想象,七嘴八舌地说“旋转”,从而引出本节课题——中心对称图形。 设计意图:自然地引入新课,既调动了学生的思考,也渗透了中心对称图形的初步认知,即利用旋转。 活动2直观感知,深化理解 1、看一看:使用FLASH动画演示中心对称图形的旋转。 2、想一想: 问题:什么样的图形叫做中心对称图形呢 预测:学生在回答时可能会出现对图形特征描述不完整的情况,这时,我用真诚的语言赞扬他的洞察力,用鼓励的眼光看待他。 归纳(填空):在(平面)内,一个图形绕某个(点)旋转(180°),如果旋转前后的图形互相(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叫做(中心对称图形)。这个点叫做它的(对称中心) 3、说一说: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哪些中心对称图形 设计意图:教师演示、引导和设问,让学生去观察、归纳并联系生活,从而感受到生活中有许许多多的中心对称图形。 活动3合作交流,深化探索 1、探索中心对称图形的基本性质 设点A是中心对称图形风车上的一点,绕对称中心O旋转180°后,它变成了点C,点A与点C就是一对对应点。

中心对称图形教案

中心对称图形 一.教材分析 (1)主要内容: 《中心对称图形》是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八年级(上)第4章的第八节,是一节综合实践性较强的活动课﹒本节课利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旋转对称图形引出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引导学生探究中心对称图形的性质,研究特殊图形的识别和应用﹒学生通过观察、猜想、实验、归纳、类比等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模型,感受、理解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本节课的最终目的是要求学生在了解中心对称图形及其基本性质后,自觉运用类比的方法(与轴对称图形类比),从直观思维、运动变换的观点去认识三角形、四边形、圆、生活中的中心对称图形,对这些图形获得理性和感性的认识,从而理解数学变换思想和数学美感﹒ (2)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中心对称图形”是初中数学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它既与“轴对称图形”有紧密的联系和区别,同时又是图形的三种基本运动方式(平移,翻折,旋转)中的“旋转”的特殊情况﹒通过对这一节课的学习,丰富学生对“对称图形”的认识, 同时又向学生渗透了“旋转变换”的思想,使学生学会用运动的观点研究问题,发展学生的空间智能﹒本节课在生活中有丰富的实际素材,学习本节课后学生能进一步感受到数学的应用价值,能用数学的观点观察生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为续内容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学习中涉及的归纳、类比等思想方法,对激发学生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等方面都有重要意义﹒二.学情分析 学生已学过《生活中的轴对称》和《图形的平移和旋转》,初步积累了一定的图形变换的数学活动经验,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观察、分析、识图、简单图案欣赏和设计等实践操作活动,丰富学生对图形变换的认识﹒由于学生的操作能力相对比较差,呈现内容时,力图为学生提供生动有趣的现实情境,安排观察、实践、交流等活动,进一步深化学生对中心对称图形定义和性质的理解,以及对识图、画图等操作技能的掌握,丰富学生数学活动体验,有意识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促进良好的数学观的养成﹒ 三.目标分析 ●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及其基本性质,理解中心对称图形关于一点中心对称的概念,掌握它们的性质和判定﹒ 2.掌握平行四边形是中心对称图形.

《中心对称》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第23章第二节《中心对称》第一课时。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法分析和学法分析、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评价六个方面进行具体阐述。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中心对称》主要讲中心对称的定义以及中心对称的性质。这不仅是对前面学习的四边形的一个必要的补充,更是与图形的三种变换中的“旋转”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学生已经掌握了轴对称的概念和性质,可以利用类比的方法让学生掌握中心对称的定义和性质。现实生活中随处可见中心对称的应用,通过对这一课的学习可以完善初中对“对称图形”的知识讲授。根据上述教材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2、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①理解中心对称的定义②探索并掌握中心对称的性质③能根据中心对称的性质画一个图形关于某一点的对称图形或找对称中心 (2)过程与方法:①初步学会运用已有知识基础和学习经验,采用类比方法得出新知识②初步学会运用比较、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帮助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激发学生求知欲和探究激情②让学生感受中心对称的美 3、重点、难点 (1)重点:中心对称的定义和中心对称的性质 (2)难点:中心对称性质的探索 二、教法分析 根据课程标准的指导思想,鉴于本节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心理特征,我确定了以启发、实践、交流为主的教学方法。努力培养学生观察、思考、交流、合作的学习品质,以及猜想、类比、归纳、概括的思维习惯。几何图形的旋转是学生学习的难点,为了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我运用了的多媒体技术,把动态的问题直观地表现出来,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并掌握中心对称的概念与性质。 三、学法分析 本节课,我从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出发,引导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让学生在画图过程中培养动手动脑的能力,并在动手动脑的过程中逐步理解中心对称的定义和性质,使学生真正实现由“学会”到“会学”的质的飞跃。 四、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温故导新 首先看情景1,再结合课本62页情景2,让学生观察图形,回答问题: ①把其中一个图案绕点O旋转180°,你有什么发现? ②线段AC与BD相交于点O,OA=OC,OB=OD,把△OCD绕点O旋转180°,你有什么发现?一方面让学生从旋转变换的角度分别观察两个图形之间的关系,利用多媒体演示,加深学生的印象,从而引入中心对称的定义。另一方面让学生体会到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中心对称实际上是旋转变换的一种特殊形式(中心对称中要求旋转角必须为180度)渗透了从一般到特殊的数学思想方法。 2、活动探究发现新知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动手操作,完成第63页探究,旋转三角尺,画关于点O对称的两个三角形。学生自己动手画出两个中心对称的三角形后,及时开展中心对称性质的研究。

中心对称与中心对称图形试课和说课稿

《中心对称与中心对称图形》 —说课试讲考试复习资料 一、说教材 1.地位与重要性 这一节是八年级几何重要内容之一,这一节课与图形的三种运动(平移、翻折、旋转)之一的“旋转”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通过对这一节课的学习,既可以让学生认识图形的三种基本运动中“旋转”在几何知识中的重要体现,同时也完善了初中部分对“对称图形”(轴对称图形、中心对称图形)的知识讲授,它不但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为后面学习“平行四边形”等内容做了充分准备。 2.教学目标 根据中心对称图形在初中几何教学中的地位与作用,我制订了如下教学目标: (1)了解中心对称及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并知道两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2)能运用定义判断两图形是否成中心对称和一个图形是否是中心对称图形; (3)掌握中心对称的性质,并能利用性质画简单的中心对称图形 (4)培养学生运用定义和性质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 (5)能设计简单的对称图形,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体验中心对称图形的美感。 3.教学重难点 重点是中心对称图形与中心对称概念、性质与简单运用。掌握概念及性质是应用的基础,只有充分理解了概念,才能更进一步的判定图形是否为中心对称图形,才能画出已知图形关于某一点的对称图形。 难点是中心对称图形与中心对称概念、性质的理解与接受,以及怎样用其概念与性质来具体运用。为了让学生突破难点,授课时采取以学生自主运用其概念与性质来绘制中心对称图形。 二、说教法 本节课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指导思想,采用引导发现法为主和多媒体辅助教学为辅的方法。教学中,教师精心设计一个又一个带有启发性和思考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操作,教师适时地演示,并运用电教媒

中心对称与中心对称图形教学设计

数学思考:通过“观察----操作----分析----归纳----应用”探索成中心对称图形的性质 解决问题:归纳中心对称的性质,最后通过画图操作,进一步加深对性质的理解,同时掌握利用中心对称的基本性质作图的技能.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操作实验,培养学生认真、细心、严谨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提升学生积极参与、勇于实践、乐于交流、合作的品质 以上四个目标不是独立存在的,知识与技能是基础,数学思考是关键,解决问题是核心,增强信心、端正态度是数学的人文关怀与持续发展的动力。它们密不可分,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六、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探索中心对称的性质。 教学难点:成中心对称的图形的画法 七、教学过程 教学流程学习内容教师 活动 学生 活动 资源 准备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 境,引入新知 一、出示图片 归纳 定义:把一个图形绕着某一点旋转 1800,如果它能够与另一个图形重合, 那么称这两个图形关于这个点对称, 也称这两个图形成中心对称。这个点 叫做对称中心。两个图形中的对应点 叫做对应点。 练习:下图中,四边形ABCD与四边 形A′B′C′D′关于点O对称,点 ____是对称中心,对应点____和____、 ____和____、____和____、____和 ____是关于中心O的对称点.。问题1:看 一看各组 中两个图 形的形状、 大小是否 相同? 问题2:将 一个图形 旋转多少 度就能够 与另一个 图形重 合? 仔细观察 运动方向 与路径交 流 回答 图片 动画 熟悉 对称 点、 对称 中心 为探 索性 质奠 定基 础 1、通过给学生 提供生活素材, 吸引学生的注 意力,激发好奇 心和求知欲. 2、让学生体会 从具体情景中 发现数学问题, 反映了数学来 源于实际生活, 数学是在人的 需要中产生这 一基本观点. 活动一:实验:

《中心对称图形》(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第23章第二节《中心对称图形》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北湖中学陈素芳

(1)这些图形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2)这些图形的不同点在哪?分别绕旋转中心旋转了多少度? 第一个图形的旋转角度为 120°或240 °,后三个图形 的旋转角度都为180°,第 二,四个是轴对称图形. 后三个图形都是旋转 180°后能与自身重合。 并且插入一些丰富 的图片以吸引学生们的注 意,激发对图片的认真观 察度。 教学环节二师生互动,初探新知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你觉得这些图片有什么共同特征? 既然不是折叠后的对称,那是经过怎样的变换? (小组之间可以探讨交换想法,并发表意见) 师:选择几幅图片,用动画演示旋转180°。 哪位同学能描述这个变换? 用自己的语言各自发表观点。 强调:如果一个图形绕一个点旋转180°后,能和原来的图形互相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叫做中心对称图形;这个点叫做它的对称中心;互相重合的点叫做对称点. 图中_________是中心对称图形,对称中心是______点A的对称点是______ 学生小组讨论。 学生观察动态演示图,利用多 媒体动态演示发现:每组图形 绕它的中心旋转180°后与本身 重合。 学生观察思考,并回答问题。 用自己的语言各自发表观点。 把一个图形绕着某一个点旋转 180°,如果旋转后的图形与原 来的图形重合,那么这个图形 叫做中心对称图形。 学生口答。 给一定的时间与空 间,让学生彻底参与活动, 充分发表意见。并考察观 察能力,也培养学生的语 言表达能力。 这时动画的演示是必 须的,可以弥补枯燥语言 所缺乏的生动形象。

教学环节三师生合作,再探新知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你能举例说出生活中你所见识到的中 心对称图形吗?(提醒:用具、 标识等。) 下列图形是中心对称图形吗? 中心对称图形形状匀称美观,很多 建筑物和工艺品上常采用这种图形作装饰 图案,另外,具有中心对称图形形状的物 体,能够所在的平面内绕对称中心平稳地 旋转,在生产中旋转的零部件的现状常设 计成中心对称图形,如水泵叶轮等 学生踊跃回答。 学生观察思考后回答 教师参与部分小组的研讨,对 学有困难的同学加以及时辅 导,教师以抽问方式请小组代 表汇报小组研讨情况,要求说 明每个组员在小组研究中所起 作用和观点。 生活与知识的紧密结 合。深刻领悟中心对称图 形的实用原理,感受数学 的奥妙。 教学环节四小组合作,深探对称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出示书中的两个问题: 1、线段AB绕它的中点旋转 180°,你有什么发现? 2、ABCD绕它对角线的交点O 旋转180°,你有什么发现? 师:进一步问:那么,矩形是中心对 称图形吗?菱形呢?正方形 学生思考,总结 与同桌交流看法,并阐述。 学生小组讨论,总结。 用新学的概念知识, 真正开始深入认识平时常 见的几何图形,且层层递 进,揭示图形特征。 并与轴对称作比较, 从对比中感悟两种对称图 形的本质特征。 A B O ˙ A B O C D

中心对称说课稿

《中心对称》说课稿 安庆市第三中学李俊 华师大版八年级(上)《数学》第11.3节中心对称 各位专家,老师:你们好! 新的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在教学中,教师首先要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引导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使学生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和思考问题。 基于以上的教育教学理念,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法分析和学法指导、教学程序设计等方面向各位专家、老师汇报我对华师大版八年级(上)《数学》《中心对称》一课的教学构思与设计: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中心对称是华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第十一章第三节的内容。本节教材属于“实验几何”内容是在学习了“轴对称”、“图形的旋转”后的必修课,也为进一步学习几何知识作必要的知识储备,涉及归纳、类比等思想方法,对激发学生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等方面都有重要意义。 2、教材内容和教材处理 本节课主要介绍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中心对称的性质、中心对称的判定。为使学生感受、理解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我将通过:(1)举例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旋转对称图形引出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2)引导学生观察、猜想、实验、归纳、类比等方法探究中心对称的性质,(3)通过多媒体演示使学生对中心对称的性质有直观的表象。 我认为这环环相扣、层层深入、循序渐进的活动过程,符合新课程标准理念和学生建构知识的规律,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 3、学情分析 作为初二年级的学生,经过了与小学衔接的过度期—--初一年级,可以说是真正步人了初中学习的正轨。班级学生具有个性活泼,思维活跃,对各种事物充满好奇,学习情绪易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