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水排水工程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给水排水工程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名称:给水排水工程

二、修业年限及毕业学分要求:4年、180学分

三、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四、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给排水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以城市给排水工程、建筑给排水工程和工业给排水工程的设计、施工、管理、技术咨询、研究开发及销售为业务范围,获得工程师基本训练并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级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能在政府各级职能部门、设计单位、施工单位、销售部门、工矿企业、科研单位、大中专院校等部门从事给水排水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管理、教育、研究开发及水工程产品销售等行业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五、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水泵及水泵站、建筑给水排水工程、水分析化学、水处理工程、水资源利用与保护、给排水施工等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以及有关设计、施工、监理等方面的专业知识。经过系统的教育和教学活动,使学生具有给水排水工程方面的理论知识、进行规划、设计、施工、管理、教育、研究开发及水工程产品销售等能力。

1.知识结构:

⑴有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基本理论知识、较宽且深的技术基础理论。

⑵掌握给水排水工程专业的专业知识及了解相关专业的专业知识。

⑶具有一定的市场经济知识和工程经济管理知识,懂得一定的环境知识和法律知识。

2.能力结构:

⑴具有本专业所必需的制图、运算、实验、测绘与测试以及基本工艺操作技能。

⑵具有给水排水工程的设计、施工的初步能力。

⑶具有给水排水工程及相关专业的技术工作和组织管理工作的能力和一定的分析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⑷掌握一门外语,具有计算机应用的基本能力。

⑸具有初步的研究和应用开发能力。

3.素质结构:

⑴思想品德高尚,具有基本的人文社会科学理论知识和素养。

⑵具有健康的身心。

⑶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

⑷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本理论知识、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

⑸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

六、主干学科(二级学科)

⑴市政工程

⑵水处理工程

⑶环境工程学

七、主要课程及内容说明:

(一)、主要课程

工程测量、工程制图、水分析化学、水处理微生物学、水力学、水泵与水

泵站、建筑给水排水工程、水分析化学、水资源利用与保护、水处理工程、给

排水工程施工、给排水管道工程。

(二)、主要课程说明

1、课程名称:《工程测量》

课程编码:

学分:3学分;学时:51学时;实验8学时,实习:2周。

主要内容:水准测量、角度测量、距离测量、直线定向、测量误差、小地区控制测量、大比例尺地形测绘等。

选用教材:《现代工程测量》(中国电力出版社,何保喜编)

主要参考书:《测量学》(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刘肇编)

开设学期:第三学期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

2、课程名称:《工程制图》

课程编码:0104412

学分为2.5学分,学时:48学时,讲授34学时,课内大作业14学时。

主要内容:制图基本知识,视图、剖面图和断面图的绘制方法与施工图识

读等。

选用教材:《建筑制图》(高教出版社,何斌编)

主要参考书:《工程制图》(高等教育出版社,乐荷卿编)

开设学期:第二学期

先修课程:画法几何、高等数学

3、课程名称:《水处理微生物学》

课程编码:0244402

学分为2学分,学时:39学时,实验14学时。

主要内容:微生物的形态、结构、生理特性、生长与遗传变异,水处理微生物和水体污染的指示生物等。

选用教材:《水处理微生物学》(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顾夏声编)

主要参考书:《环境微生物学》(高等教育出版社,王家岭编)

开设学期:第五学期

先修课程: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

4、课程名称:《水力学》

课程编码: 0244501

学分4学分,学时: 72学时,实验14学时。

主要内容:水静力学、水动力学理论基础;水流阻力与水头损失;孔口、管嘴和射流,有压管流,明渠流,堰闸出流,渗流,因次分析和相似理论等。

选用教材:《水力学》(机械工业出版社)

主要参考书:《水力学》(高教出版社,吴持恭编)

开设学期:第四学期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工程力学。

5、课程名称:《水泵与水泵站》

课程编码:0224408

学分2学分,学时:39学时,课程设计1周,实习0.5周。

主要内容:叶片式泵、风机的基本构造、工作原理、基本性能参数;运行工况的图解法原理和数解法计算机程序;水泵机组的调速运行和节能原理;给水排水泵

站的机组选择、管道布置、附属设施、安全环保设施及变配电设施和自动测控系统的设计要求。

选用教材:《水泵与水泵站》(机械工业出版社,颜锦文编)

主要参考书:《水泵与水泵站设计规范》(建工出版社)

开设学期:第五学期

先修课程:水力学。

6、课程名称:《建筑给水排水工程》

课程编码: 0244411

学分3学分,学时: 56学时,实验6学时,课程设计1周,实习1周。

主要内容:建筑内部及建筑小区给水、排水、消防、热水系统的分类、组成和设计计算,高层建筑给水排水工程的设计特点,中水工程,水景和游泳池的基本理论及设计方法等。

选用教材:《建筑给水排水工程》(机械工业出版社,李亚锋)

主要参考书:《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设计规范》(建工出版社)

开设学期:第六学期

先修课程:水力学。

7、课程名称:《水分析化学》

课程编码:0244401

学分3学分,学时52学时,讲授32学时,实验20学时。

主要内容:水分析基础、酸碱滴定法、沉淀滴定法、氧化还原滴定法、络合滴定法、光度分析及常用仪器分析方法和水分析实验技术等。

选用教材:《水分析化学》(建工出版社,黄君礼编)

主要参考书:《水分析化学》(化学出版社,王国惠编)

开设学期:第五学期

先修课程:无机化学、物理化学、有机化学。

8、课程名称:《水资源利用与保护》

课程编码:0244405

学分为2学分,学时39学时,课程设计1周,实习0.5周。

主要内容:水资源形成、评价、供需平衡分析的基本概念、理论与方法;取水工程基本概念、理论、工程技术与设计方法;现代节水理论、技术与措施;水资源保护的理论、技术方法与工程措施。

选用教材:《水资源利用与保护》(机械工业出版社,任伯帜编)

主要参考书:《室外给水设计规范》(建工出版社)

开设学期:第五学期

先修课程:工程数学、水力学

9、课程名称:《给排水管道工程》

课程编码:0244406

学分3学分,学时52 学时,课程设计2周。

主要内容:给水排水管网的设计计算理论和方法;工程设计的步骤与方法;给水排水管网的运行管理基本理论和知识。

选用教材:《给水排水管道系统》(机械出版社,张奎编)

主要参考书:《给水排水管网系统》(建工出版社)

开设学期:第五学期

先修课程:水力学

10、课程名称:《水处理工程(一)》,《水处理工程(二)》

课程编码:0244409,0244410

学分8学分,学时145 学时,实验24学时,课程设计4周,实习2周。

主要内容:水的性质、水体污染及危害与自净等基本理论;水处理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方法;水处理的工程技术与方法、应用条件、以及新工艺、新技术。

选用教材:《水质工程学》(建工出版社,李圭白编)

主要参考书:《给水工程》(建出版社,许保玖编)《排水工程》(建工出版社,张自杰编)

开设学期:第六、七学期

先修课程:水力学、水处理微生物学、水泵与水泵站、普通化学、有机化学。

11、课程名称:《给排水工程施工》

课程编码:0244414

学分3学分,学时60学时,实验6学时,实习2周。

主要内容:给水排水管材、附件等常用材料,管道的加工和连接,室内给水排水管道及卫生器具的安装,沟槽开挖、施工排水,沟槽支撑,地基处理,室外地下管道开槽施工,室外地下管道及设备防腐、给水排水工程管道施工组织设计等。

选用教材:《水工程施工》(建工出版社,张勤编)

主要参考书:《给水排水工程施工规范》(建工出版社,张勤编)

开设学期:第七学期

先修课程:给排水管道工程、建筑给水排水工程、水处理工程。

八、学时比例说明

方向Ⅰ(建筑施工安装)总学时为3527学时。

1、理论课学时2307学时,占总学时的65.4%。

其中: 必修课学时1987学时,占理论课学时的86.1%;专业限选课104学时,占理论学时的4.5%;专业任选课108学时,占理论学时的4.7%;公共选修

课108学时,占理论课学时的4.7%。

2、实践性教学环节(含集中实践教学、科技创新活动、暑假实践和实验等)

总学时为1220学时,占总学时的34.6%。

方向Ⅱ(水环境运行管理)总学时为3516学时。

1、理论课学时2296学时,占总学时的65.3%。

其中: 必修课学时1987学时,占理论课学时的86.6%;专业限选课93学时,

占理论学时的4.0%;

专业任选课108学时,占理论学时的4.7%;公共选修课108学时,占理论课学

时的4.7%。

2、实践性教学环节(含集中实践教学、科技创新活动、暑假实践和实验等)

总学时为1220学时,占总学时的34.7%。

九、附表

附表1、给水排水工程专业总教学周数分配表

附表2、给水排水工程专业集中实践教学计划安排表

附表3、给水排水工程专业外语、计算机不间断计划安排表

附表4、给水排水工程专业教学进程安排图示表

附表5、给水排水工程专业理论教学计划安排表

给水排水工程专业总教学周数分配表附表

1

给水排水工程专业集中实践教学计划安排表附

表2

外语、计算机应用四年不间断计划安排表附表3

给水排水工程专业教学进程安排图示表附表4

说明:☆:入学教育及军训;∽:理论教学;√:考试;△:认识、生产实习;

∥:课程设计;●: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

⊙:毕业教育

给水排水工程专业理论教学计划安排表(一)必修课程教学计划

附表5

(二)选修课程与科技创新活动教学计划

【本文由大学生电脑主页[ ]—大学生的百事通收集整理】

最新给排水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给排水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142112 归属系部:建筑工程系 一、招生对象与学制 招生对象:高中毕业生。 学制:基本学制3年,(实行弹性学制,最长学习年限为五年)。 毕业学分:总学分为138学分,其中必修118学分,选修不少于20学分。 二、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本专业必须的基础理论知识、熟练的基本技能和良好的职业道德;专业核心能力:具有从事专业实际工作的通用能力和全面素质,能在城市规划部门、各级环保部门、设计单位、施工单位从事城市给水排水、消防给水工程建筑、水污染控制以及室内建筑给排水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和技术管理等工作。从事建筑给水排水一线工作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 三、人才培养业务范围 本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市政工程公司、自来水公司、城建局、设计院、设计所、水资源管理局等单位,从事城市给水工程、排水工程、水处理工程、建筑水暖工程的施工管理、施工图设计和工程概预算工作及室外给排水管网、泵站、水厂、建筑给排水、采暖系统的运行管理和维修、维护工作。 本专业就业岗位群是:城市给排水工程、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工长或施工员、预算员、质检员、安全员等内外业技术人员工作岗位。 四、培养规格要求 1、职业与岗位知识、能力、素质分析(见结构分析图和表一、表二、表三)

给排水工程技术专业的职业岗位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分析图

表三给排水工程技术专业的素质结构与要求

2、职业技能证书要求: 七、课程设置 1.公共基础课(课时:556 学分:33)2 2.1% (1)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代码:××××××,课时:48 ,学分:3)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树立正确的理想与信念,保持积极的人生态度和健康的心理状态,加强自我修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注:理论与实践安排要有特色。 (2)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代码:××××××,课时:64 学分:4) 本课程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形成历史进程为主线,从理论与实践、历史与逻辑的统一上揭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轨迹,准确阐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使当代大学生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认识学习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性,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的自觉性。 (3)形势与政策教育(代码:××××××,课时:16 学分:1) 本课程以时事报告、形势讲座、政策解读的方式,介绍形势与政策的理论体系,国际、国内形势,分析党和国家对内对外的一系列方针、政策,探讨党和国家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论基础。提高学生对时势政治内涵和价值的理解。 (4)大学体育(代码:××××××,课时:64 学分:4) 通过传授体育与健康的基础知识,加强学生自学和实践体验,使学生不断树立健康的意识,养成坚强锻炼的习惯,帮助学生更好地建立正确的体育意识和提高对健康第一思想的认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和锻炼能力,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和提高社会适应能力,为塑造更健康的体魄和培养社会主义新人起积极作用。 (5)应用数学(代码:××××××,课时:64 学分:4)

西农水建本科培养方案

西农水建本科培养方案 一、引言 西农水建本科培养方案旨在培养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的水利与土木工程专业人才,以满足社会对水利与土木工程领域人才的需求。本文将介绍西农水建本科培养方案的主要内容。 二、培养目标 西农水建本科培养方案的培养目标包括: 1.培养具备坚实的数学、物理、化学等基础知识的学生; 2.培养具备水利与土木工程领域基本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的学生; 3.培养具备水利与土木工程设计、施工和管理能力的学生; 4.培养具备创新意识、团队合作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生; 5.培养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的学生。 三、课程设置 1.基础课程 本科阶段的基础课程包括数学、物理、化学等,旨在为学生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2.专业课程 专业课程包括水利工程、土木工程、结构力学、土力学、水力学等,以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四、实践教学

1.实验课程 实验课程包括土力学实验、水利工程实验等,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 2.实习实训 实习实训是本科培养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将参与实际的水利与土木工程项目,通过实践锻炼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五、毕业要求 毕业要求主要包括学分要求和毕业设计要求。学分要求是指学生须修满一定的学分数才能毕业,而毕业设计要求学生能够独立完成一个水利与土木工程项目,并撰写毕业论文。 六、就业方向 西农水建本科培养方案的毕业生可以在水利与土木工程领域从事设计、施工、管理等工作,也可以在科研院所、高校等单位从事科研和教学工作。 七、总结 西农水建本科培养方案旨在培养具备扎实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的水利与土木工程专业人才。通过丰富的课程设置和实践教学,学生将获得全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并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毕业后,学生将在水利与土木工程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为社会经济发展做出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培养方案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培养方案 一、专业历史沿革 同济大学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成立于1952年,并于当年招收第一届上下水道专业本科和专科生,1957年开始招收研究生,1981年获准国内第一批“市政工程”硕士学位授予权和“市政工程”博士学位授予权。学科创始人杨钦教授被授予全国第一批博士生导师资格,并于1983年开始招收第一批博士研究生。1985年,获准建立国内首批“市政工程”博士后流动站,2004年同济大学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首批通过了全国高等学校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评估,2009年通过复评。2007年同济大学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成为国家二级重点学科。2010年批准成为教育部首批卓越工程师试点专业及教育部高等学校特色专业。2012年批准为教育部高校综合改革试点专业。 在半个多世纪的发展中,给水排水专业已经形成了在国内外具有影响力的水资源与给排水科学与工程设计运行最优化、水处理理论与技术方向(含建筑给水排水及消防技术)、污水和废水处理理论与技术三个学科方向。同济大学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师资力量雄厚,工程经验丰富,理论与实践教学条件先进,形成不同层次的人才培养体系,已成为国家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是我国水处理工程问题的重要研究基地和水处理设备的研究开发中心之一。 二、学制与授予学位 四年制本科。 本专业所授学位为工学学士。 三、基本学分要求 *注:计入课内实验实践环节204学时(6学分)、学科竞赛及创新能力拓展,实践环节比例为25%。

四、专业标准

五、培养目标 本专业把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作为崇高使命和责任,以本科教育为立校之本、以研究生教育为强校之路,致力于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努力使每一位学生经过大学阶段的学习、熏陶以后,具有“通识基础、专业素质、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全球视野、社会责任”综合特质,成为引领未来的社会栋梁与专业精英。 培养具有全球环境视野和可持续发展理念,适应国家现代化建设需要,掌握城市水系统良性循环和水安全技术专业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获得专业工程师基本能力训练,在水资源开发利用、水的输配、处理、收集与再生利用等领域,胜任规划、设计、施工、咨询、教育和研究开发等方面的技术与管理工作,能在政府部门(规划建设、市政工程、经济管理等)、设计单位、工矿企业、科研单位、学校等从事规划、设计、管理、教育和研究开发方面的工作,具有持续学习能力、开拓创新能力,“知识、能力、人格”协调发展的复合型、创新性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高级工程技术人才。预期毕业5年后,能够成为服务于全国给排水科学与技术、城镇水工程、城镇水系统规划与管理及相关领域的技术与管理骨干。培养目标总体可归纳为以下4个方面: (1)热爱祖国,具有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遵守工程职业道德与规范,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 (2)具有适应国家现代化建设与给排水工程技术发展要求的系统完备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工程基础知识、专业基础知识、专业知识等; (3)能够综合应用给排水科学与工程知识和现代化工具进行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运维、研发和管理,能够分析、研究和解决给排水工程中的复杂问题; (4)能够在多元环境下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具有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具备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六、毕业要求 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毕业要求为:要求学生掌握数学、物理学、化学、工程力学等基础理论知识,学习水文学、水处理生物学、水分析化学等专业基础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学习水源保护与利用、水质工程学、建筑给水排水等工程技术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分析与解决给水排水工程问题的基本能力。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毕业生应达到以下毕业要求: (1)、工程知识:掌握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理论和给水排水工程专业基础理论和知识;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知识用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 (2)、问题分析:通过基础理论课程的学习,培养科学的思维方法,初步具有合理抽象、逻辑推理和分析综合的能力;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复杂工程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 (3)、设计/开发解决方案:能够运用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知识,设计针对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设计满足特定需求的系统、单元(部件)或工艺流程,并能够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 (4)、研究: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复杂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包括设计实验、分析与解释数据、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5)、使用现代工具:能够针对复杂工程问题,开发、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包括对复杂工程问题的预测与模拟,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 (6)、工程与社会:能够基于工程相关背景知识进行合理分析,评价专业工程实践和复杂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本科培养方案

本科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环境科学与工程系设“环境工程”和“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两个本科专业,在高年级设置环境工程专业和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分组选修课,由学生自行选择专业。 环境工程专业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城市、区域和企业的给水及废水、废气、固体废物和其他污染的控制与治理、环境修复以及环境规划、管理等方面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毕业生可从事环境污染控制和给水排水的规划、技术开发、科学研究和管理等工作。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城市、乡镇和企业的给水与排水系统以及给水处理、废水处理等方面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毕业生可从事给水排水的规划、技术开发、科学研究和管理等工作。 (二)学制与学位授予 学制:本科学制四年,按照学分制管理机制,实行弹性学习年限。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学位。 (三)基本学分学时 本科培养总学分173,其中春、秋季学期课程总学分141,夏季学期实践环节17学分,综合论文训练15学分。 (四)课程设置与学分分布 1.人文社会科学基础课程35学分 (1) 思想政治理论课4门14学分 10610183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3学分 10610193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3学分 10610204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4学分 10610224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4学分 (2) 体育4学分 第1-4学期的体育(1)-(4)为必修,每学期1学分;第5-8学期的体育专项不设学分,其中第5-6学期为限选,第7-8学期为任选。体育课学分不够或不通过者不能本科毕业及获得学士学位。 (3) 外语4学分 大学英语教学实行目标管理和过程管理相结合的方式。学生入学后建议选修并通过4-6学分的英语课程后再参加《清华大学英语水平I》的考试。本科毕业及获得学士学位必须通过英语水平I考试。学生可选修外语系开设的不同层次的外语课程,以提高外语水平与应用能力。 日语、德语、法语、俄语等小语种外语课程的选课要求详见《学生手册》(2010)。 (4) 文化素质课13学分 文化素质教育核心课程划分为八大课组:①哲学与人生、②历史与文化、③语言与文学、④艺术与审美、⑤科技与社会、⑥当代中国与世界、⑦基础社会科学、⑧数学与自然科学。文化素质教育核心课程目录详见附录1。要求在本科学习阶段修满13学分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其中必须包含2门文化素质教育核心课程及1-2学分的《文化素质教育讲座》课程。《文化素质教育讲座》课程为必修,文化素质教育核心课程为限选。其它为任选。每学期开设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及核心课程目录详见当学期选课手册。 本系必修课程1门,1学分 00050071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1学分 2.自然科学基础课程35学分 必修课可以在同类课中选更高档次课程,但多出的学分记入任选学分。

给排水人才培养方案

给水排水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国家专业代码(081003)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富有创新精神的给水排水专业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及管理人才。 毕业生具备城市给水排水工程、建筑和工业给水排水工程、水污染控制规划和水资源保护等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能在政府、规划、经济管理、环保等部门以及设计单位、工矿企业、科研单位、大中专院校等从事规划、设计、施工、管理、教育、研究和开发等方面的工作。 二、培养规格 1。品德和政治思想要求 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较强的法律意识。 2。主要知识和能力要求 具有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掌握给水排水科学、给水排水工程、给水排水技术三个层次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具备给水排水工程方面的设计、研究、检测、评价、监察和管理等专业能力及技术。具备较开阔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视野,有较好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熟练掌握一门外语。掌握文献检索、信息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3。身体素质要求 拥有健康的体魄,具有较强的工作适应能力及与人协作能力;具有较强的表达能力、社交能力、专业精神和专业意识、综合分析精神和革新精神。 三、主干学科、主要课程、主要实践环节和专业特色 1。主干学科:土木工程、水利工程。 2。主要课程:流体力学、水分析化学、物理化学、水处理微生物学、水质工程学、给水排水管网系统、建筑给水排水工程、水泵与水泵站、水工程施工。 3.主要实践环节: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专业课主干课程的课程设计及毕业设计。 4。专业特色:本专业为我院主干专业.主干课授课是既从事专业教学任务又参加给排水工程设计、施工、监理、预结算实践工作的“双师型”教师.突出实践教学,注重能力培养,强化专业绘图软件应用及工种操作实训,实行“双证书"制度,毕业实习均能顶岗实习。学生毕业时具有较强的给排水工程设计、施工、监理、预结算及设备维护管理能力,工作适应能力强,就业率及考研率在学院所占比例极高。 四、学制与学位 全日制本科,一般修业年限4年,允许修业年限4—6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毕业要求最低学分为195。5学分. 五、教育进程及教学安排 1。教学活动周数统计表1 2。课程设置及教学进程表2 3.集中实践教学环节设置及进程表3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培养方案流程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培养方案流程

皖西学院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 一、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经济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扎实的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基础,具备计算机和外语应用能力,掌握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获得工程师基本训练并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的宽口径、厚基础的应用型人才。毕业生具有在市政管理部门、规划设计单位、水处理行业、工矿企业等从事规划、设计、施工、管理等方面工作的能力,并具有初步的研究开发能力。 二、人才培养规格(知识、能力、素质) (一)知识结构。 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具有基本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和素养,掌握必要的哲学、经济学、法律等方面的知识,在文学、艺术、伦理、历史、社会学及公共关系等方面有一定的修养,具有一定的人文素质和社会交往能力。 自然科学知识:具有较为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理论,为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掌握高等数学及工程数学的基本理论,掌握大学物理的基本理论及其应用,掌握无机化学、分析化学的基本原理及其实验方法和实验技能,了解信息科学的基本知识和有关技术,了解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主要趋势和应用前景。经过相关基础理论课程的学习,培养科学的思维方法,初步具有合理抽象、逻辑推理和分析综合的能力。

专业知识:掌握给排水科学与工程的基本理论知识,包括:土建工程基础、工程力学、流体力学、水文学与水文地质、水处理生物学、水质分析与监测、泵与泵站;掌握工程制图、工程测量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熟悉电工、电子学和自动控制的基本知识;掌握解决本专业工程技术问题的理论和方法,包括:水资源利用与取水工程、水质工程学、给水排水管道工程、建筑给水排水工程的基本原理与设计方法;熟悉给水排水工程施工和运营管理的知识和方法;了解给水排水工程发展历史、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及其与本专业的关系。了解给水排水工程规划、工程设计的相关程序和有关文件要求;了解本专业有关的法律、法规、标准和规范。 (二)能力结构 获取知识的能力:具有综合应用各种方法查阅文献和资料、获取信息、拓展知识领域、继续学习提高综合素质的能力。 应用知识的能力: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阅读本专业外文书刊、技术资料和听说写译的初步能力。具有应用语言、文字、图形和计算机技术等进行工程表示和交流的能力。具有较熟练地应用所学专业知识和理论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能够从事给水排水系统的规划、设计、施工、运行、管理与维护的能力。 创新能力:初步具有科学研究和应用技术开发的能力。 (三)素质结构 树立科学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敬业爱岗、艰苦求实、遵纪守法、团结合作的品质和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具有良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培养计划人才培养方案(本科)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培养计划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职业操守、创新意识、社会责任感,具备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计算机和外语应用能力,熟练掌握给排水科学与工程领域的基本理论知识、专业理论和工程技能,能以个体、团队成员或负责人的角色,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解决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相关的项目管理、规划、设计、研究、开发以及施工验收等复杂工程问题,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团队协作精神、持续发展能力和终身学习意识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具备胜任工程师或相应专业技术能力。上述培养目标可分解为: 培养目标一:毕业生具备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计算机和外语应用能力,熟练掌握给 排水科学与工程领域的基本理论知识、专业理论和工程技能; 培养目标二:毕业生具有应用自然科学和专业知识,解决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相关的项目管理、规划、设计、研究、开发以及施工验收等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具备以个体、团体成员和项目负责人工作的能力; 培养目标三:毕业生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职业操守、创新意识、社会责任感,具有一定国际视野; 培养目标四:毕业生具备持续发展能力和终身学习意识;具备胜任工程师或相应专业技术能力。 二、毕业要求 本专业主要学习给排水科学与工程的基础理论、专业技术和工程技能,接受工程实践训练,注重实践能力和工程创新能力的培养,达到下列培养要求: 1.工程知识: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用于解决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复杂工程问题。 2.问题分析: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复杂工程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 3.设计(开发)解决方案:能够设计针对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设计满足特定需求的系统、单元(部件)或工艺流程,并能够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 4.研究: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复杂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包括设计实验、分析与解释数据,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并应用于工程实践。 5.使用现代工具:能够针对复杂工程问题,开发、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包括对复杂工程问题的预测与模拟,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 6.工程与社会:能够基于给排水科学与工程相关背景知识进行合理分析,评价专业工程实践和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给排水工程师应承担的责任。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培养方案【模板】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培养方案 (土木类,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一、培养目标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扎实的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基础,具备计算机和外语应用能力,掌握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的理论知识,获得工程技术人员所必备的基本训练,并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能在设计、施工、运营等企事业单位、科研教学和管理部门从事本专业工作。 二、培养要求 本专业培养的基本要求是所培养的学生能够适应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需要,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需要,掌握扎实的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基础及专门知识,接受专业技能、工程设计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培养专业技术领域的工程设计和运营管理等方面的基本能力,具备解决工程问题与科学研究的初步能力,熟悉与给排水科学与工程领域有关的一个专业方向知识。 三、培养标准 本专业的培养标准分为知识、能力与素质三大方面,共计15条培养标准。 1. 知识要求 (1)具有较扎实的数学和自然科学基础,为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掌握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及数理统计的基本理论,大学物理的基本理论及其应用,无机及分析化学、有机化学和物理化学的基本原理及其实验方法和实验技能;了解信息科学的基本知识和有关技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主要趋势和应用前景; (2)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阅读本专业外文书刊、技术资料和听说写译的初步能力。具有应用语言、文字、图形和计算机技术等进行工程表达和交流的能力; (3)掌握给排水科学与工程的基础理论知识,包括:工程制图、工程测量学、流体力学、工程力学、水文学和水文地质学、水处理生物学、无机及分析化学、水泵与水泵站;掌握解决本专业工程技术问题的理论和方法,包括:水资源利用与保护、水质工程学、给水排水管网系统、建筑给水排水工程的基本原理与设计方法;熟悉电工、电子学和自动控制的基本知识,给水排水工程结构、材料与设备的基本知识,给排水工艺系统的控制原理,给水排水工程施工和运营管理的知识和方法;了解给水排水工程发展历史、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及其与本专业的关系,工程规划、工程设计的相关程序和有关文件要求,本专业有关的法律、法规、标准和规范; (4)具有一定的专业前瞻性,掌握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发展和趋势;

给排水专业专业培养方案(文字部分)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081003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掌握给排水学科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获得工程师能力良好训练,具备较强的创新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和一定国际视野的给排水科学与工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能够从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相关领域的规划、设计、施工、运行维护与管理及应用研究等工作;具有终身学习能力,利用所学专业知识创造性地解决给排水科学与工程领域中存在的复杂工程问题,并取得创新成果的应用创新型高级专门人才。毕业后经过5年左右的锻炼,能成长为生产岗位的技术管理者、科研岗位和工程设计岗位的业务骨干。 学生毕业5年左右达到如下要求: 培养目标1:具有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能够将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用于解决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复杂工程问题; 培养目标2:具有从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相关领域的规划、设计、施工、运营维护与管理和应用研究等工作的专业技术能力; 培养目标3:具有较强的组织管理与协调领导能力,能在解决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复杂工程问题中担任重要角色; 培养目标4:了解给排水科学与工程相关专业国际前沿和发展趋势,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创新意识和终身学习能力; 培养目标5: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与较强的社会责任感,能主动为社会服务。 二、培养要求 本专业毕业生应满足如下在知识、能力和素质等方面的要求: 1、工程知识:具有从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领域工作所需的数学和自然科学,掌握工程力学、土建工程基础、工程测量、电工与电子技术、水工程经济、水力学、水分析化学、水处理生物学、水文学与水文地质等工程基础理论知识,掌握给水排水管网系统、水质工程学、建筑给水排水工程、水系统设备仪表与控制、水工程建设与运营等专业知识和技能,并能将所学知识用于解决本领域复杂工程问题。 1-1:能够运用数学、自然科学、工程科学的语言对复杂给排水科学与工程问题进行科学表述; 1-2:能够对具体复杂工程问题进行简化、建立数学模型并求解; 1-3:掌握工程力学、土建工程基础、工程测量、电工与电子技术、水工程经济、 249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培养方案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培养方案 一、专业名称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代码 081003 二、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具备扎实的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基础,具备计算机能力和外语能力,掌握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的理论等方面的知识,获得工程师基本训练,能在设计施工、运营等企业事业单位、科研教学和管理等部门,从事给水排水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运营、管理、实验研究和安装、开发、营销等方面工作,并具备创新能力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三、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给排水科学与工程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专业技能、工程设计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培养专业技术领域的工程设计和运营管理等方面的基本能力,具备解决工程问题与进行科学研究的初步能力。毕业生应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较强的实践能力和良好的综合素质。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热爱祖国、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 2.掌握数学、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知识;掌握一定工程经济、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等人文社科知识;具备电工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理论与基本技能; 3.掌握水力学、工程力学、水文学、水文地质学、环境生物学、环境分析化学、水泵与水泵站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4.掌握水资源利用与保护、水质工程学、给水排水管网系统、建筑给水排水工程、水工程施工和水工程经济的基本原理; 5.了解给排水科学与工程领域的理论前沿、工程技术的应用前景和发展动态,具有较熟练地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和理论解决工程实际的能力;具有从事本专业规划、设计、运营和管理的基本能力;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及进行本专业相关产品开发和设计、技术改造与创新的初步能力; 6.了解本专业相关的法律、法规、标准和规范,熟悉工程规划、工程设计的相关程序和有关文件要求; 7.了解应对水危机与水污染突发事件的知识;了解信息科学的基本知识和相关技术,具有获取信息和适应本专业职业发展的学习能力; 四、主干学科:力学、化学、生物学 五、核心课程:工程力学、环境分析化学、水力学、环境生物学、水泵与水泵站、水资源利用与保护、水质工程学、给水排水管网系统、建筑给水排水工程、给排水工程施工等 六、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测量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专业课程的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论文)等 七、主要专业实验:环境分析化学实验、环境生物学实验、水力学实验、水质工程学实验等 八、修业年限:四年 九、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十、专业方向: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培养方案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培养方案 一、专业培养目标及毕业要求 1.培养目标 掌握数学、物理、化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知识,掌握流体力学、水处理微生物学、水文学与水文地质、给水排水管道系统、水泵及水泵站、水质工程学及建筑给排水工程等方面的基本理论与知识;具备从事城镇给水排水工程、建筑及小区给水排水工程、工业给水排水工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等方面的规划、设计、施工、运营和管理工作能力,能够在建设单位、规划部门、设计部门、管理部门、工矿企业、监理公司等从事设计、施工、管理、监理工作,也可到政府部门、科研单位、大中专院校等从事相关的工作。具有人文素养和创新意识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毕业后经过五年左右的工程实践与学习,能够具备注册给排水设备工程师的能力。 2.毕业要求 (1)工程知识:具有较为扎实的数学、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基础,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用于解决复杂给排水工程问题;较开阔的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基础; (2)问题分析:能够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的技术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主要包括工程制图、工程力学、流体力学、水分析化学、水处理微生物学、工程测量等方面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3)设计/开发解决方案:掌握包括城镇给水排水工程、建筑及小区给水排水工程、工业给水排水工程、水污染治理、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相应的工程规划、设计、施工、运营、管理等方法;具备从事本专业范围内的工程规划与设计,工程施工组织与管理,水工艺系统运行管理,水质检测与水环境保护等方面工作的基本能力; (4)研究: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复杂给排水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包括设计实验、分析与解释数据、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5)使用现代工具:具有专业文献检索和有效利用一门外语进行外文资料翻译的基本能力,了解本专业的理论技术前沿和发展动态,具有从事本专业领域科学研究与应用技术开发的初步能力; (6)工程与社会:能够基于给排水工程相关背景知识进行合理分析,评价给排水工程实践和复杂给排水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具有对各种信息和知识进行多角度审视和综合的基本素养,具备适应相近专业工作的基本素质。 (7)职业规范: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能够在给排水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 (8)个人和团队: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沟通:能够就复杂给排水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包括撰写报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学科门类:工学专业大类:土木类专业名称: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专业代码: 081003 学制:四年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致力于培养具有较高的人文素养、扎实的知识基础、较强的创新能力、较为宽广的国际视野的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学生毕业后5年左右,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社会责任感,能够具有独立从事给水排水工程有关的工程规划、设计、施工、运营、管理等工作能力,并具有初步的研究开发能力;具备工程师或与之相当的专业技术能力;能够通过继续教育或其他终身学习渠道拓展知识和提升能力,为国内给排水及相关事业服务。 二、毕业要求 本专业学生学习数学、自然科学和给水排水工程、水资源保护与利用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基础理论,受到工程测量、工程制图、实验和工程设计等方面的基本训练,能够运用数学、自然科学和给水排水工程、水资源保护与利用等方面的基础理论与基本技能,熟练使用相关的标准和规范,分析解决本专业及相关领域实际问题,从事本专业及相关领域工程规划、设计、施工、运营、

四、主要理论课程 高等数学、几何与代数B、概率论与数理统计B、大学物理、有机化学、水分析化学、物理化学、土建工程基础、水文学与水文地质学、水处理微生物学基础、水泵与泵站、城市水工程概论、水资源利用与保护、给水排水管道系统、水处理工程、建筑给排水工程、水工艺设备基础、水工艺仪表与控制、水工程经济、水工程施工、走进水的世界等,其中: 专业核心课程:给水排水管道系统(Ⅰ)、给水排水管道系统(Ⅱ)、水处理工程(Ⅰ)、水处理工程(Ⅱ)、水泵与泵站等 双语课程:城市水工程概论、工业废水处理 研讨课程:走进水的世界(新生研讨课)、水工艺设备基础、城市水系统运营与管理 创新创业课:水工艺仪表与控制 五、主要实践课程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军事训练、测量实习、工程制图、计算机应用及上机实习、水力学实验、化学实验、微生物学实验、水处理实验、课程设计(给水处理工程课设、污水处理工程课设、给水管网课设、排水管网课设、建筑给排水课设、水泵与泵站课设等)、课程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本科)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学科门类:工学专业代码:081003 一、专业简介和办学定位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在2009年秋季开始招收4年制本科生,得益于社会对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的大力需求形势以及学校的大规模引才行动,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于2019年专门成立了给排水科学与工程系,每年计划招生数为40人。本专业所在的“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2010年获批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同时,2011、2014年“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连续获批为优势学科,2018年获批“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点。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是集化学、生物学、水力学和土木工程学于一体的专业,在城市水系统循环、污水处理、给水排水管网输送运行等方面有鲜明特色。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高等数学、大学物理、无机有机化学、水分析化学、水质工程学、水处理生物学、泵与泵站、给水排水管网系统、土建工程基础等课程。本专业注重在参与专业设计院的具体工程设计、教师的科研课题或工程项目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通过工程综合设计能力训练,着力提高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工程实践能力和工程视野。培养基础扎实、知识结构合理、专业面宽、素质高、能力强、具有创新意识的工程型人才。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能适应经济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给排水科学与工程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具备扎实的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具备计算机和外语应用能力,获得工程师基本培训并具有创新精神,具有初步的研究开发能力,能够在水资源利用与保护、城镇给水排水、建筑给水排水、工业给水排水和城市水系统等领域,从事给水排水工程规划、设计、施工、运行、管理、科研和教育等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毕业后5年左右,能够成为服务于给排水科学与工程相关领域的技术与管理骨干。 培养目标总体可归纳为以下5个方面: 目标1:培养学生具备扎实的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具备计算机和外语应用能力,掌握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手段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以及较广泛的市政工程、环境工程等领域的工程知识。让学生认识到给排水科学理论与技术是实现给水排水工程系统设计和装备的核心,并用之于实践,服务于社会发展。 目标2:培养学生具有进行给水排水工程的设计及运营管理的能力,制定给水排水规划和进行施工管理的能力,以及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方面的新理论、新工艺和新设备的研究

水利工程人才培养方案

水利工程人才培养方案 一、水利工程人才培养的背景 我国水利工程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水利工程人才的培养对于保障国家的粮食安全、水资源安全、生态安全等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时,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工业 化的快速发展,对水利工程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但与此同时,我国的水利工程人才 培养体系还存在不少问题,如培养模式单一、教学资源不足、实践环节不够等,存在着一 定程度上的与社会需求不匹配的问题。 因此,制定一套系统完善的水利工程人才培养方案,可以更好地满足国家对水利工程人才 的需求,促进水利工程事业的发展,对于实现水利工程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二、水利工程人才培养的目标 1、培养高素质的水利工程人才,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能够适应国家经济建 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2、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竞争力的水利工程人才,能够胜任国内外水利工程领域的各 种工作。 3、培养具有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水利工程人才,具备综合素质和创新精神,能 够为国家水利工程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三、水利工程人才培养的方法 1、结合实践,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水利工程人才的培养应该突出实践性,通过实践 来巩固学习成果,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2、强化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在课程设置和教学过程中,应该引 导学生主动参与到国家水利工程事业的实践中,通过创新项目、科研课题等实践活动,激 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3、培养国际视野,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水利工程人才的培养还应该突出国际视野,通 过国际化的人才培养计划和国际交流项目,提高学生的国际化素养,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 的水利工程人才。 四、水利工程人才培养的教学内容 1、基础理论课程:包括水资源、水利水电工程测量与设计、水力学、水文学、流体力学 等理论课程。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能够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学术视野和理论基础。 2、实践课程:包括水利工程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管理等实践课程。通过这些课程 的学习,能够为学生提供实际操作技能和实践经验。

给水排水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本科)

给水排水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我国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给水排水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获得工程师基本训练,具有进行城市、建筑和工业给排水工程规划能力、给排水管道系统和水与废水处理设施的工艺设计、施工和运营管理能力,初步具有在本专业领域内从事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能力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本专业服务于水的开采、加工、输送、回收、再生回用以及可持续利用这一社会循环领域。毕业生可在规划设计单位、市政和建筑施工企业、水和废水处理企业和各类工业企业、市政管理部门、科研开发和咨询机构及高等院校从事给水排水工程专业相关的规划设计、技术管理和研究开发等工作。 二、培养规格 1、知识结构要求 (1)人文社科知识:在哲学及方法论、经济学、法律等方面具有必要的知识,对文学、艺术、历史和社会学等方面有一定的修习。 (2)自然科学方面:掌握高等数学和大学物理的基本理论,掌握本专业所需化学的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了解信息科学、环境科学的基本知识,了解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应用前景。 (3)专业基础知识方面:掌握物理化学、环境分析化学和环境微生物学的基本原理与分析方法,掌握水力学、工程力学、水文学、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学的基本知识,掌握工程制图、工程测量的基本知识,掌握电工电子和自动控制的有关知识,掌握水工程技术经济分析及管理方面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4)专业知识:掌握水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水质工程学、给水排水管道系统、建筑给排水工程的基本原理和工艺设计计算方法、给排水施工的基础知识,了解给排水专业的有关法规、规范和规程,了解本专业学科的技术发展动态。 (5)相邻学科知识:了解土建工程的基本知识,了解供热、通风、空调和建筑电气的一般知识,了解环境保护的一般知识。 2、能力结构要求 (1)获取知识的能力:具备查阅文献或其它资料、获得信息、拓展知识领域、继续学习并提高业务水平的能力。 (2)运用知识的能力:具备工程制图、工程测量的基本能力,具备计算机文化基础和应用计算机进行辅助设计和管理的初步能力,具有给水排水工程规划的基本能力,具有工程施工组织与管理,工程技术分析、生产及设备运行管理的技能,具备阅读本专业外文资料、听、说、写的初步能力。 (3)创新能力:具备科学研究、科技开发、技术革新的初步能力。 3、素质结构要求 (1)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掌握、思想和理论的基本理论,爱岗敬业、艰苦奋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培养计划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培养计划 第一部分培养方案 一、学制 标准学制:4年;学习年限:3-6年。 二、授予学位 工学学士学位。 三、毕业和学位要求 修满本培养计划规定学分并符合《北京交通大学本科生学籍管理规定》要求的学生,可获得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毕业证书。 符合毕业要求并达到《北京交通大学授予普通本科毕业生学士学位实施细则》要求的学生,经学校学位委员会审核批准,可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四、专业定位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突出以水质工程学、建筑给排水、泵站与给排水管道工程等课程为主线兼顾环境污染监测与控制、膜法水处理、水处理自动控制、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管理相关课程为特色教育,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五、培养目标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具有较高的道德文化修养与人文素养,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掌握坚实的数学、外语、物理与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掌握当代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获得给水排水工程师基本训练,具有能够引领给排水科学与工程领域科技发展的潜质,并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六、培养标准及实现矩阵 按照培养目标要求,制定本专业人才培养在知识、能力和素质三个方面的标准,同时将培养标准落实到具体的课程、实践等教学环节中,构建培养标准实现矩阵。格式如下: 表1 培养标准及实现矩阵

1.课程体系 总学分165学分,从层次上看,人文社科基础类45学分,占总学分比例为27.3%;自然科学基础类30学分,占总学分比例为18.2%;专业类80学分,占总学分比例48.5%;自主教育10分,占总学分比例为6.1%。从性质上看,必修课107学分,占总学分比例为64.8%,选修课58学分,占总学分比例为35.2%。

给排水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给排水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行业和职业面向 1、行业概述 建筑业是我国的支柱产业,它有力的推动了给排水专业的发展。近年来,内蒙古依托当地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在小城镇建设中坚持以经济建设为突破口,以市场为导向推进各项改革,以政府为主导促进城乡一体化和城乡综合协调发展,全力建设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大湄公河次区域、泛珠三角区域、南贵昆经济带等区域有较强吸纳人流、物流、资金流、技术流和信息流能力的小城镇体系,实现了城乡经济整体实力不断增强,城镇化水平快速提高,城乡社会事业的快速发展。 实现加快城镇化建设、稳定发展房地产的开发、加快区域经济大规模发展,就需要大量的给排水工程技术专业的人才。目前,内蒙古开设给排水工程技术专业的学校不多,我区现有一千多家施工企业,若平均每家需要3—6名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给排水专业毕业生,则需要不会少于5000人,且建设行政管理主管部门、城镇市政工程公司、安装工程公司、自来水公司、建筑工程公司、工程监理、物业管理、设计院、设计所、水资源管理局等单位都需要这方面的人才,这为给排水工程技术专业高职毕业生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根据教育部2006年16号文件《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精神,“针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灵活调整和设置专业,是高等职业教育的一个重要特色。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及时发布各专业人才培养规模变化、就业状况和供求情况,调控与优化专业结构布局。高等职业院校要及时跟踪市场需求的变化,主动适应区域、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根据学校的办学条件有针对性地调整和设置专业。要根据市场需求与专业设置情况,建立以重点专业为龙头、相关专业为支撑的专业群,辐射服务面向的区域、行业、企业和农村,增强学生就业能力。”这为给排水工程技术专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2、学生就业岗位(职业面向) 市政工程公司、自来水公司、城建局、设计院、设计所、水资源管理局等单位,从事城市给水工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