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尔克罗兹教学法在中小学生视唱练耳中的运用

达尔克罗兹教学法在中小学生视唱练耳中的运用
达尔克罗兹教学法在中小学生视唱练耳中的运用

达尔克罗兹教学法在中小学生视唱练耳中的运用

摘要

作为音乐教育当中一个及其重要的教学活动,视唱练耳教学兼具理论性和技术性,在音乐教育教学中发挥着基础性和特殊性作用,它不仅仅要求掌握牢固的音乐基础知识和音乐基本技能,还应通过构建音乐思维培养学习音乐的兴趣、理解与体验音乐所要表达的情感和提高音乐的综合素质能力。它所涵盖的内容涉及音乐的多方面,对音乐各学科的发展也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

本文首先介绍了视唱练耳作为一门音乐学科从起源到发展再到推广应用的历史进程;接着介绍了在改领域取得丰硕成果和建树的达尔克罗兹音乐教学法的形成、组成及其特点;具体分析了视唱练耳对于中小学生音乐学习的重要作用,并结合目前的教学实际探讨了达尔克罗兹音乐教学法在中小学视唱练耳当中的实际应用。

关键词:中小学;视唱练耳;达尔克罗兹

目录

一、前言 (1)

二、达尔克罗兹音乐教学法概述 (1)

(一)达尔克罗兹音乐教学法的形成 (1)

(二)达尔克罗兹音乐教学法的组成及特点 (2)

三、视唱练耳对于中小学生音乐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2)

(一)培养和训练节奏感 (2)

(二)培养音乐记忆力 (3)

(三)培养内心听觉 (3)

四、达尔克罗兹音乐教学法在中小学视唱练耳中的实践 (4)

(一) 逐步加线读谱法 (4)

(二)视唱中节奏与音高的快速反应练习 (4)

(三)视唱时的体态律动 (5)

五、总结 (5)

参考文献 (6)

一、引言

在音乐院校之中,最重要的一门基础学科就是视唱练耳了,而且从小学开始一直到研究生阶段,他都是一门必修课程,视唱练耳这门课程的主要目的是培育学生的全面的音乐能力,包括:唱、听、读、写、同时他还会教授一些关于音乐知识的实用技巧给学生。

把视唱练耳课最早作为音乐教育的基础课程的事是在1795年的时候,巴黎音乐学院开始的。而且,这门课程对于音乐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提高引起了当时的一些音乐教育家的重视,并且,根据这门课程制定了系统的教学目的、教学重点和教学方法,最后成为国外三大音乐教育体系中的一部分。

在二十世纪初清朝末年的时候,我国才开始视唱练耳教学,当时主要被用于学堂乐歌的学习,这个时候的中国正处于留学热潮时期,因此,以日本的中国留学生沈心工为代表,聘请了日本的铃木米次郎在中国的新式学堂开设乐歌课程。在1927年的时候,现在的上海音乐学院的前身上海国立音乐学院成立,并且设置了视唱课程、练耳课程与默谱课程,并且把他们定位为基础课程,但是,这个时期的视唱练耳教学并没有形成完整的训练体系,练耳课的训练方式是以默写的形式为主,直到新中国成立,视唱练耳课程课程内容才逐渐发展为以视唱为主,听音为辅。通常视唱上的乐曲都以单声部为主,这对于学生的多谱号视唱能力和移调能力的训练有着很大的帮助 [6]。

这几年,在音乐核心期刊上随处可以看到关于视唱练耳训练与教学方面的研究成果,然而却很少见到达尔克罗兹教学法在中小学生视唱练耳教学培养与训练方面的研究及应用文章。

二、达尔克罗兹音乐教学法概述

(一)达尔克罗兹音乐教学法的形成

埃米尔雅克达尔克罗兹(Emile Jaques-Dalcroze,1865—1950)是一位音乐教育家和视唱练耳教师,在瑞士十分的有名。埃米尔雅克达尔克罗兹的母亲是一位音乐教师,思想上承袭了著名教育家裴斯泰洛奇(Pestalozzi,JH)的教育哲学思想,因此对于子女们对学习艺术的兴趣都持以支持和引导培养的态度。达尔克罗兹在母亲的支持下从小就表现出很强的音乐天赋,并且一直在努力。他在27岁的时候在日内瓦音乐学院开始担任和声与视唱练耳教授,他的著作《节奏、音乐和教育》就是在这一时期撰写成功的。

在日内瓦音乐学院的教学过程中,达尔克罗兹发现他的学生几乎没有在学习过程中对所学的音乐产生情感体验的,这个时期的学生学习音乐的形式均是机械的数字化形式,学生们的内心对于音乐的节奏所带来的律动感和表现力毫无感觉,这样的教学形式之下,学生就算演奏能力极高,也很难将音乐所具有的美感表达出来。一部分学生平时走路的时候有着明显的节奏感,但是在演奏乐曲时对于速度的掌握情况却不是很好;一些学生的音乐素养很好,他们在欣赏音乐的时候,身体会随着音乐情绪的变化而不断的摇晃并且做出不同的表情,而当音乐的力度、速度出现变化的时候,他们也会下意识的随着节奏的变动改变动作并且打出节拍。对于这个发现,他总结为人的身体也可以是不同的乐器,并且是最好的。在此后的视唱练耳教学中,他开始对身体与音乐节奏的结合进行探索,并且以听觉、视觉为基础创造了相应的姿势和动作,设计出身体运动配套音乐各个要素的一个练习。并且在课程中引入即兴创作教学,让学生尝试将内心的音乐感受转化为可以听见的音乐。最终形成了一个主要内容是视唱练耳、体态律动和即兴创作的全新的音乐教育体系。

(二)达尔克罗兹音乐教学法的组成及特点

根据上文我们可以看出来达尔克罗兹教学体系的三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体态律动、视唱练耳和即兴创作,其中体态律动是教学体系的本质和核心,它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而在教学实践中,这三部分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这一点会在本文第四章中的课例分析中体现出来。

1.体态律动

体态律动一词的起源是希腊语Eurhythics,在教学实践中它强调从音乐入手,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聆听音乐,结合身体的各种动作来体验音乐的各个要素,并将这种体验转化为感受和认知。在达尔克罗兹创设体态律动的过程中,受到了现代舞创始人邓肯的影响,因此很多人误认为体态律动与舞蹈是一个意思,但是事实上,体态律动和舞蹈之间有着本质区别。第一,舞蹈属于艺术种类,而体态律动则只是教学方法的一种;第二,体态律动的基础是音乐本体元素 (如节奏、音色的变化等),教师引导和启发学生将对音乐的情感体验用身体律动表现出来,音乐处于主体地位,而舞蹈则是一种演员根据编导的创编运用一些技巧动作来表现角色的情感,音乐只是起到一个烘托气氛的作用。

体态律动和基本乐科的教学内容大体上是一致的,两者之间的区别在于:基本乐科主要是向学生传授音乐知识,体态律动则是让学生亲自体验音乐,并且在音乐的刺激下用身体动作表现出自己的感受,并且将体验感受上升为音乐知识。

2.视唱练耳

视唱练耳课程的目的是让学生在不断的听觉训练和分析的过程中,逐渐提高自身的音乐各方面的技巧与能力,从而能够更有效的应用于音乐具体实践。视唱练耳课程对于学生的音乐素养的提高和学生音乐感知、鉴赏、表现能力的培养有着重要的意义。在达尔克罗兹看来,听觉是一切音乐教育的基础。他在视唱练耳教学中,尤其强调音乐和情感的体验更重要于纯粹技能技巧的训练,学生通过体态律动的方式能够实现训练技能技巧和体验音乐情感之间的的平衡,并且有效的提高了学生注意力的集中和音乐记忆的能力,帮助学生发展内心听觉。达尔克罗兹的视唱练耳教学特征是:聆听音乐产生初步的印象和感知;学习以体态律动的方式表达感知;以音乐的形式对内心的感受进行再现与创作;主要是固定唱名法,首调唱名法随着时代的发展逐渐占据主导;体态律动贯穿于学习和体验音乐的全过程。

3.即兴创作

即兴创作是一种创造性的音乐行为,是指创作者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将积累的音乐语言、技术能力和思维形象进行音乐判断。它的内容和形式都非常的丰富多样,基础主要是体态律动和视唱练耳。学生积累的音乐素材与经验越多,创作出来的东西也就越丰富越成功。在教授即兴创作的过程中,学生既可以是个人形式也可以团队形式,不过如果采取的小组形式,那么对于组员的注意力的集中程度要求更高,而且必须于组内成员交流合作完成创作。

三、视唱练耳对于中小学生音乐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一)培养和训练节奏感

节奏是一种客观的物理现象。生命运动和社会发展也是一种客观的物理现象,自然界中存在着很多节奏现象,而人们在生活中往往会受到这些节奏现象的刺激并且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此人们的大脑中对于节奏有着一种对应感,也就是人们所说的节奏感。

学习音乐的一个重要基本素质就是节奏感,通过严格、正确的训练,人们的节奏感会逐渐提高;培养和训练学生的节奏感的目的是加强学生学习音乐时的速度感、节拍

感以及正确的音值组织等关系,这是音乐作品中不可缺少的三个部分,他们彼此依赖,相互制约。所以在学习中,节奏训练课程的内容除了通过音值长短与节拍强弱来对学生反复训练,最重要的是让学生通过这些基本训练能够达到正确、清晰地表现音乐节奏,并且对于不同音乐作品的节奏特征与风格也能够很好的把握,从而准确地对音乐进行演唱(奏)与体验。例如:学生在听到一段乐曲后,能够从其重音的凸显、速度的快慢、力度的强弱来证明自己把握了节奏,同时笔者认为如果在听记节奏的教学环节中,加入视谱读节奏和听写节奏,进行交叉训练,对于学生节奏感的提高有着显著的作用。而且内心的律动感是我们所熟知的内心听觉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对于专业的音乐系学生来说,内心的律动感是存在于他自己身上的,而教师要做的事情就是有意识的在视唱练耳课的节奏训练当中对学生的内心节奏感进行引导和挖掘,帮助学生掌握各种基本节奏型和节拍分辨能力,并且逐渐提高难度,提高学生的凭内心节奏感来准确掌握音乐作品的节奏的能力。

(二)培养音乐记忆力

学习过音乐的人们都知道,在学习过程中,音乐记忆力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在听音记谱的学习中,良好的音乐记忆力可以在听完几遍指定旋律之后,就能够写出这条旋律的音高、节奏、节拍。有时候在听音学习过程中,需要学生在短时间内就要完全记住几小结的音及节奏,因此在平时我们就要训练自己的音乐记忆力。例如在练习节奏的时候,可以先让教师打出两小节的节奏,然后让学生模仿教师打出节奏并且对这些节奏进行重新创编,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音乐记忆力,同时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创编水平。还可以播放一些唱曲,让学生听过之后背唱下来,以此对学生的音乐记忆力进行培训。练耳教学中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旋律听记了,旋律听记可以帮助学生获得良好的音乐记忆,同时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内心音乐听觉能力。此外,旋律听记对于学生的音高感、节奏感以及调性感、结构感和读、写谱还有音乐记忆力等的提高也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旋律听记的构成主要分为两个部分,即:旋律模唱和旋律听写。旋律模唱通俗的来说,就是学生模唱所听过的旋律,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提高音乐记忆力;而旋律听写顾名思义就是学生默写出所听到的旋律的谱法,除了能够帮助学生提高音乐记忆力之外,对于学生的记谱能力和理论知识的提高都有帮助。根据上面的内容可以看出来,旋律听记的主要宗旨就是训练学生在短时间内完整准确的对音乐进行记忆、模唱并且写下曲谱。这是视唱练耳课程中的一个技术难点,至于经过刻苦的训练,学生才能攻克这个难点。

(三)培养内心听觉

不管是唱歌还是演奏乐器,人的内心听觉都是必不可少的东西。在进行演奏(唱)的时候,所需要的音乐听觉的主要内容有:音调、节奏、音质、音色、乐句组织、整体结构等。只有对这六个方面都产生了感受力和想象力,才是完整的音乐听觉。感受力是指在听到音乐以及外界的色彩和情绪之后,内心发生感动并且出现情感的共鸣。想象力的人们的内心听觉的表现形式,即演奏者或者是演唱者对于如何表现各个要素所产生的想法。在演奏或者演唱的时候,演奏者或者演唱者应该先整体构思一下所要演奏的乐曲,比如采取什么风格,运用哪种情绪等。接下来再决定音调,速度等方面的要素。在构思过程中,要求演奏者不仅有着完整系统的理智概念,还要拥有丰富的感性概念。即内心听觉的感受,以此来引导自己的表演。因此内心听觉也是一对艺术的一种创造。

四、达尔克罗兹音乐教学法在中小学视唱练耳中的实践

(一)逐步加线读谱法

对于刚开始接触五线谱的学习的学生,达尔克罗兹采用了逐步加线读谱法来进行教学。其主要内容是:要求学生从一条线开始学习,随着学生能力的提高而逐渐加线,同时将节奏练习也加入教学过程中,最终实现完整的五线谱的学习。而且在加线识谱的过程中,也加入了常用的谱号学习。

逐步加线读谱法一开始要求学生以一条线分别作为do、fa、sol三个音级的练习:如下谱4-1,以这一个音级为标准,对它的上下方位置进行练习;上一级的练习熟练之后加入第二条线,同时将节奏也加入其中:如下谱2,对上面的练习进行巩固;最后把一开始的do、fa、sol三个音级为标准,分别标记成中音谱表、低音谱表和高音谱表的形状:如下谱4-3,然后将完整的五线谱引入其中。这种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十分符合中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

谱4-1

谱4-2

谱4-3

(二)视唱中节奏与音高的快速反应练习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们如果在音阶、音列和曲子中融入节奏的变化练习,就能够有效提高学生把握节奏以及音高的水平;在练习过程中要求学生保持记忆力的高度集中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记忆节奏和音高,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快速反应能力。练习的模式除了一种固定节奏型的练习:如下谱4-4,也可以是变化节奏型的方式练习:如下谱4-5。教师可以有序号的写出几个节奏型组合让学生唱音阶,并且不断的改变指令来让学生唱不同节奏的音阶,这样不仅可以锻炼学生对音高节奏的快速反应,还不会影响整体速度和音准。

谱4-4

谱4-5

(三)视唱时的体态律动

为了提高学生对多声音乐思维感的体验能力,教师可以将多声部的节奏律动练习加入到在视唱中,加强学生的身体各部分协调运动的锻炼,奠定良好的基础来学习多声部视唱。在教育学生的时候,既要注重学生确保视唱声部的时候发出的音高的准确性,同时也不能忽视学生在练习之中保持稳定的节奏律动以及自身和彼此之间的速度的协调和统一,但是学生的能力并不足以完成二者之间的平衡,所以一定要由浅入深的慢慢的训练学生。这里以湘版七年级上册第五课《青春舞曲》为例:如下谱4-6,在开始教学的时候,教师引导学生手拍单位拍来对曲调进行熟悉,如果学生能够将旋律背唱下来就更好了;接下来,引导学生脚拍单位拍,同时用手拍伴奏声部节奏部分,并且在心里默唱;当学生对上面的两个练习都熟练了以后,便将教学形式转换为学生一边演唱旋律,伴随着用手拍伴奏声部的节奏,同时学生用脚拍单位拍。在练习多声部律动的过程中,教师还要让学生注意到多声部律动之中的不同声部的力度的变化,让学生深入体会到所练习乐曲的音乐感。另外,在练习中学生还可以随机组队,对不同的声部的节奏律动进行体验,感受更加明显的多声部的律动效果。

谱4-6

五、总结

我国中小学视唱练耳教学是音乐课程实施过程中的基础环节,教学中需要摆脱传统的教学观念与方式,以先进的理念和科学的方法培养适应于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

达尔克罗兹音乐教学法以实践先于理论为原则,他曾强调:“体态律动的目标是:在本课程结束时,不是能使学生说‘我知道'而是‘我体验到',以此引起学生的表现欲望,激活他们的情感世界,扩大他们的本能力量,并能迁移到生活中去。”他以体验音乐、体验情感为宗旨,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提高了音乐的综合能力,更促进了身心全方面的协调发展,体现了音乐教育的价值,符合我国音乐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杨立梅,蔡觉民.《达尔克罗兹音乐教育理论与实践》[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1.

[2]吴跃跃.《新版音乐教学论》[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5.

[3]陶晓勇.《小学音乐课程与教学论》[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4]郑莉.《小学音乐教学策略》[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5]张群.《上好一堂课的 22 个关键要素—音乐(义务教育阶段)》[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6.

[6]廖乃雄.《论音乐教育》[M].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设,2010.

[7]谢嘉幸,杨燕宜,孙海.《德国学校音乐教育概况》[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1.

[8]尹爱青,曹理,缪力.《外国儿童音乐教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1.

[9]管建华.《音乐课程与教学研究》[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10]陈小玲.《音乐节奏教学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1.

柯达伊与达尔克罗兹、奥尔夫音乐教育的比较

精心整理 柯达伊与达尔克罗兹、奥尔夫音乐教育的比较 与达尔克罗兹音乐教育的比较 ???着名的瑞士作曲家、音乐教育家爱弥儿·雅克·达尔克罗兹(EmileJaques-Dalcroze )创立了本世纪最早的音乐教育体系。这个已有将近上百年历史的音乐教育体系对20世纪后来相继出现、形成的各种音乐教育改革的思想、体系都具有深远影响。达尔克罗兹方法能教给孩子们理解复杂的韵律。听到音乐时,孩子们会随着节奏起舞。通过统一调动其视觉、听觉、感觉,并随音乐而动,孩子们会得到完整的音乐体验,同时孩子们还需要集中注意力和记忆力。达尔克罗兹的教育原则也构成了柯达伊教学法、奥尔夫教学法的基础。 首调唱名法与听觉训练 ???传统的达尔克罗兹教育体系在视唱练耳教学中采用固定唱名法、强调培养绝对音感。现在这种教育目标与内容已经发生了很大???”实际属于的传统, ??????????????????高、节奏、???状态、引发兴趣,最终使他们能够出于自发、自然的情绪创造出自己的想象、表现,这是即兴音乐活动的目的。从教学实践中可以看出,即兴的音乐活动在儿童音乐潜能开发训练中具有无限广阔的发展前景。 与奥尔夫音乐教育的比较 ???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由德国作曲家卡尔?奥尔夫(CarlOrff ,1895-1982)创建。奥尔夫音乐教育倡导元素性的音乐思想。他认为元素性的音乐决不只是单独的音乐,而是一种融合音乐、舞蹈、语言为一体的整体的艺术。通过这些整体的艺术活动,加上鼓、木棰、木块以及钟等节奏感强的乐器,孩子们学会了音乐结构,以及如何保持同一个节拍。这种方式是团队体验,孩子们通过歌唱、游戏、合韵脚、跳舞等活动学会了参与团队工作。 音乐教育的根本目标 ???在这一点上,柯达伊与奥尔夫都是惊人的一致,都是为了人的全面发展,为了社会的进步。奥尔夫认为,在音乐教育中,音乐只是手段,教育人、培养人才是目的。音乐是人类思想情感的自然本性的表达,人人都有潜在的音乐本能,因此,音乐教育应该面

实行任务型教学法的可行性-最新文档

实行任务型教学法的可行性 文献标识码:A 一、任务教学法 任务教学法,也叫任务型教学法,是美国教育家杜威以实用主义作为教育理论基础而提出的“学生中心,从做中学”的教学模式,他主张教育的中心应从教师和教科书转到学生,教学应引导学生在各种活动中学习。课堂教学中始终围绕既定的教学任务展开,使每节课目的明确、内容实在、效果最佳。这种课堂教学模式,被概括为任务教学模式。任务型教学法以任务组织教学,在任务的履行过程中,以参与、体验、互动、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学习者自身的认知能力,调动他们已有的目的语资源,在实践中感知、认识、应用目的语,在“干”中学,“用”中学。 专业英语教学的目标就是培养学生在一定工作环境中运用英语开展工作的交际能力,满足真实生活中的社会交际需要,而任务教学法正符合专业英语工具性和实用性特点,因为利用任务教学法可以把培养语言实际应用能力的全过程分解到各个教学任务中,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在探索中学习,在完成一个个任务中不断培养和拓展学生的生存能力和工作能力。 二、任务型教学的实施 (一)任务前的准备 要想让学生更好的完成任务,学生就必须要达到知识目标的要求。教师给出任务之后,不要急于让学生完成,应当引导学生进行任务前的一些准备。还要注意把学生置身于需要完成的任务情景氛围中,引起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处于主动、积极的能力状态,触发学生完成任务的追切需要。 (二)提出任务 在提出任务时,应当注意任务不能太大。完成任务所需要的语言知识应当是学生已经掌握的,难点不能太多。通常在针对低年段学生时,任务的要求要非常明确,要求学生按照教师给出的问题去做。而在针对高年段的学生时,教师只需要对结果有明确的要求,但对完成任务的过程学生可以自由发挥。例如

达尔克罗兹音乐教学体系

达尔克罗兹音乐教学体系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达尔克罗兹到欧洲各国旅行示范教学,使他的这套体系更为广泛流传,对于奥尔夫、柯达伊等人音乐教学法的形成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基本情况 达尔克罗兹(1865—1950)瑞士音乐家、教育家。1892年他任日内瓦音乐学院的音乐理论教授,大约在1900年左右他提出了一个新的学说。他认为;以往的音乐教育是非常音乐性的,也就是不符合音乐的本性。音乐本身离不开律动,而律动和人体本身的运动有密切的联系,因此,单纯地教音乐、学音乐而不结合身体的运动,至少是孤立的,不全面的。针对这一点,达尔克罗兹提出了"体态律动学"的教学法。他前后花了约几十年的时间从事理论与实践的探讨,在他的艰苦努力和有关人士的大力支持下,终于取得了成功。今天他的方法不仅远远超出了音乐的范畴,广泛地用于舞蹈、戏剧、绘画、运动等方面的训练,而且还推广于音乐治疗、残疾与弱智儿童以及康复医疗等领域中,在五大洲都有专门的学校,培养该教学法的教师。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达尔克罗兹到欧洲各国旅行示范教学,使他的这套体系更为广泛流传,对于奥尔夫,柯达伊等人音乐教学法的形成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他回到日内瓦,建立了"达尔克罗兹体系研究所"并领导该所直到他逝世。 教育思想 人是通过自身的运动将内心的情绪转译为音乐的,人体本身就是乐器。因此,要进行音乐训练,只训练耳朵、嗓音、手指等是不够的,必须练好人的体态,姿势及各种形体动作。 单教儿童用手指弹奏乐器是不够的,首先必须启发他们进入产生乐曲的激情中去,把乐曲的感情化为具体的动作,节奏和声音,以达到唤醒天生的本能,培养对人体极为重要的节奏感,建立身心的和谐,使感情更加细腻敏锐,使儿童更加健康活泼,激发想象力,促进各方面学习之能力。 主要特点 (1)立足于听(音乐),而且是以教师的即兴伴奏为主。 (2)要求学生把身体各器官作为乐器,把所听到的音乐再现出来。

达尔克罗兹音乐教育体系及教法

达尔克罗兹音乐教育体系及教法 1、达尔克罗兹基本情况及影响如何? 达尔克罗兹(1865—1950)瑞士音乐家、教育家。1892年他任日内瓦音乐学院的音乐理论教授,大约在1900年左右他提出了一个新的学说。他认为;以往的音乐教育是非常音乐性的,也就是不符合音乐的本性。音乐本身离不开律动,而律动和人体本身的运动有密切的联系,因此,单纯地教音乐、学音乐而不结合身体的运动,至少是孤立的,不全面的。针对这一点,达尔克罗兹提出了"体态律动学"的教学法。他前后花了约几十年的时间从事理论与实践的探讨,在他的艰苦努力和有关人士的大力支持下,终于取得了成功。今天他的方法不仅远远超出了音乐的范畴,广泛地用于舞蹈、戏剧、绘画、运动等方面的训练,而且还推广于音乐治疗、残疾与弱智儿童以及康复医疗等领域中,在五大洲都有专门的学校,培养该教学法的教师。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达尔克罗兹到欧洲各国旅行示范教学,使他的这套体系更为广泛流传,对于奥尔夫,柯达伊等人音乐教学法的形成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他回到日内瓦,建立了"达尔克罗兹体系研究所"并领导该所直到他逝世。 2、达尔克罗兹的教育思想是什么? 人是通过自身的运动将内心的情绪转译为音乐的,人体本身就是乐器。因此,要进行音乐训练,只训练耳朵、嗓音、手指等是不够的,必须练好人的体态,姿势及各种形体动作。单教儿童用手指弹奏乐器

是不够的,首先必须启发他们进入产生乐曲的激情中去,把乐曲的感情化为具体的动作,节奏和声音,以达到唤醒天生的本能,培养对人体极为重要的节奏感,建立身心的和谐,使感情更加细腻敏锐,使儿童更加健康活泼,激发想象力,促进各方面学习之能力。 3、达尔克罗兹教学法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1)立足于听(音乐),而且是以教师的即兴伴奏为主。 (2)要求学生把身体各器官作为乐器,把所听到的音乐再现出来。 (3)教学方式主要是游戏,发现个别学生松懈、涣散时,立即变换,永远处于新鲜状态。 (4)教师的音乐造诣,随时发现问题,及时诱导等各方面的"即兴能力",直接关系到教学的效果。 (5)学生不论音乐基础高低,年龄大小,小之三岁儿童,大之音乐学院的学生及专业演员,舞蹈家,都适合上这种课。 4、达尔克罗兹教学法的基本内容有那些? 与基本音乐课大致相同,只是不以讲授为主,而是听音乐,用动作表现音乐。一开始就强调"音乐是动的艺术",音乐进行必须反映其断、连等典型特征,动作应有乐感。如;"走"的练习;一般从教速度开始,让全班学生按规定速度走路或摇摆,然后加上喜、怒、悲、惧等感情,速度不能改变。还要探索不同的方向感,如向前、向后、向

任务型教学法教学案例

任务型教学法教学案例 重庆市第二十五中学吴量由美国汤姆森学习出版集团出版的Go For It在我区广泛使用,给师生双方提出了一个新的教学理念——任务型教学法。 任务型教学法的核心思想就是让学生模拟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的各项活动,扮演各种角色。所有的内容都是学生周围的人和事情,扮演起来非常熟悉,很容易地把课堂上所学知识与日常生活中的语言结合起来。 任务型教学法就是把根据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所做的具体事情来设计课堂上的“任务”,我们的教学目标也正是培养学生综合应用语言知识,完成这些模拟“任务”的能力。 新《英语课程标准》提倡“任务型”的教学途径,以学生“能做某事”为目标要求。“learning by doing”是我们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这要求我们根据单元目标和教学内容,创造性地设计出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教学活动,即布置“一个既新颖有趣而又熟悉任务”。任务的设计要提供给学生明确、真实的语言信息。使学生在一种自然、真实或模拟真实的情境中体会语言并掌握、应用语言。从而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 在传统的课堂上,老师都是以单词的记背、语言点和语法知识的讲解和训练为重点;教师“唱独角”,多是以老师为主,学生为辅。长期以来我们大搞“题海”战术,而忽视了学生实际语言运用的能力,结果造成“哑巴英语”的现象。“应试教育”的旧观点让我们一

味追求升学率,这种观点压得师生都喘不过气。 作为一个新时代的老师,我们要积极主动地转变教学观念,学习新的教育理论。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但是,对于这个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的新理论,我也有一些困惑和不适应:我从小接受的都是传统的教学方法,如何尽快适应新旧理论的过渡?如何使学生既掌握知识,又培养语言运用的能力?如何在教学活动中更好地驾驭任务性教学法? 作为对任务性教学理论的探索,我曾经承担了一次渝中区进修学院课为“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的公开课。我对Unit 5 How was your weekend?的设计如下: 首先,我在本单元中使用多媒体来辅助我的教学。 课前:(展示幻灯片1)为活跃气氛及吸引学生注意力,我们一起唱节奏较快的英文歌:Sha la la。(在Sha la la这部分重复的时候拍手。) Step1 值日生做值日报告 值日生首先介绍她如何度过上周末(She bought a new T-shirt in Jiefangbei.)。然后我就她的短文向全班提问:What did she do last weekend? Where did she buy the T-shirt? When did she buy the T-shirt? 在这个环节中既锻炼了学生的听力和口语,又很自然地复习了一般过去时态。

柯达伊与达尔克罗兹奥尔夫音乐教育的比较精修订

柯达伊与达尔克罗兹奥 尔夫音乐教育的比较 SANY标准化小组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

柯达伊与达尔克罗兹、奥尔夫音乐教育的比较 与达尔克罗兹音乐教育的比较 着名的瑞士作曲家、音乐教育家爱弥儿·雅克·达尔克罗兹(EmileJaques-Dalcroze)创立了本世纪最早的音乐教育体系。这个已有将近上百年历史的音乐教育体系对20世纪后来相继出现、形成的各种音乐教育改革的思想、体系都具有深远影响。达尔克罗兹方法能教给孩子们理解复杂的韵律。听到音乐时,孩子们会随着节奏起舞。通过统一调动其视觉、听觉、感觉,并随音乐而动,孩子们会得到完整的音乐体验,同时孩子们还需要集中注意力和记忆力。达尔克罗兹的教育原则也构成了柯达伊教学法、奥尔夫教学法的基础。 首调唱名法与听觉训练 传统的达尔克罗兹教育体系在视唱练耳教学中采用固定唱名法、强调培养绝对音感。现在这种教育目标与内容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今天不但在美国,就是在欧洲的许多国家,特别是对于学校音乐教育,也已经广泛使用首调唱名体系。 概括地讲,首调唱名法把无论在什么高度上建立的大调统统归结为从do开始,小调则是从la。我国普遍采用的“简谱”实际属于这种唱名体系。首调唱名法与调式音级相统一、与调式运动相适应,它使调式中的音级相对“固定”,会使学习者形成一种典型、稳定的心理反应,使音乐成为容易理解的语言,有利于促进儿童音乐思维的形成。首调唱名体系作为适应民族民间音乐有调性、调式的传统,适应儿童的歌唱、音乐活动实践,在发展听觉、发展音乐思维、进行即兴的音乐活动、学习识谱等等方面都有重要的作用。现代的达尔克罗兹体系的教学活动中吸收了柯达伊体系的一些方法,例如采用了五声音调歌曲的学习、手势的使用、音级学习的先后进入顺序等,目的是为了更符合儿童的心理、生理发展特点,而不再长时间停留在C大调音阶上追求绝对音高的巩固。这也说明当代几个重要的音乐教育体系之间互为吸收借鉴是普遍存在的现象。 柯达伊与达尔克罗兹都认为不应该让儿童跟着钢琴学习歌唱。使钢琴成为儿童歌唱学习离不开的拐杖,不利于听觉能力的发展,并且都强调稳定拍感的培养。当然,这需要对儿童进行认真培养,当儿童能够唱准音调、又有稳定的节拍律动感时,可以说他具有了基本的音乐能力,这是音乐能力进一步发展的必要基础。 有特色的综合性教学活动的发展 达尔克罗兹的音乐教育特色就是体态律动教学,体态律动的教学活动现在更趋向于综合化。在教学内容和理论上通常分别阐述的视唱练耳、体态律动和即兴创作等,在教学实践中则往往是综合的、紧密联系的、互为影响和作用的。 柯达伊音乐教育的特色就是歌唱教学,但并不拘泥于歌唱这一种单一的形式。而是将歌唱、动作、游戏、表演、即兴创作等形式相结合,给儿童的创造获得全面、丰富、综合的审美体验和表现表达的机会。 两者在保有各自特色的同时都向综合性教学发展。 即兴创作教学活动的发展 两者都强调即兴活动在创造性音乐教育活动中的重要性。即兴活动是即时作出音乐表现、音乐判断的创造性音乐行为。在即兴创作或表演中,不仅需要具有一定的音乐表现力,还需要有丰富的想象力、灵敏的反应能力和流畅的音乐思维。要对同时出现的音高、节奏、音色、力度等问题给以权衡和处理,其中最重要的是听觉判断、灵敏性和创造性。这项学习内容体现了音乐学习的本质,也体现了音乐教育对人类最高层次的能力——创造性能力培养的作用。 今天的即兴创作已不仅仅是在钢琴上的即兴作曲,它已经成为利用各种教学手段、伴随音乐学习的各个环节、整个过程,培养想象力、创造性的教学实践活动。即兴的音乐活动可以始自儿童音乐学习的第一天。活动中,教师要善于启发、诱导,使儿童进入状态、引发兴趣,最终使他们能够出于自发、自然的情绪创造出自己的想象、表现,这是即兴音乐活动的目的。从教学实践中可以看出,即兴的音乐活动在儿童音乐潜能开发训练中具有无限广阔的发展前景。 与奥尔夫音乐教育的比较 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由德国作曲家卡尔奥尔夫(CarlOrff,1895-1982)创建。奥尔夫音乐教育倡导元素性的音乐思想。他认为元素性的音乐决不只是单独的音乐,而是一种融合音乐、舞蹈、语言为一体的整体的艺术。通过这些整体的艺术活动,加上鼓、木棰、木块以及钟等节奏感强的乐器,孩子们学会了音乐结构,以及如何保持同一个节拍。这种方式是团队体验,孩子们通过歌唱、游戏、合韵脚、跳舞等活动学会了参与团队工作。 音乐教育的根本目标 在这一点上,柯达伊与奥尔夫都是惊人的一致,都是为了人的全面发展,为了社会的进步。奥尔夫认为,在音乐教育中,音乐只是手段,教育人、培养人才是目的。音乐是人类思想情感的自然本性的表达,人人都有潜在的音乐本能,因此,音乐教育应该面向全体人。原本性是奥尔夫音乐教育的核心思想。 柯达伊追求的目标是“让音乐属于每个人”。这个教育目标的提出是基于他对音乐与人的全面发展关系的理解。他认为音乐和人的生命本体有着密切的关系,人的生命中不能没有音乐,没有音乐就没有完满的人

浅析达尔克罗兹的音乐教学法

大舞台 193 摘要:达尔克罗兹创立了以他名字 命名的音乐教学体系,简称教学法。教学体系中,身体动作、听觉训练和钢琴上的即兴演奏三个方面在世界各国的教学中都有广泛的应用,是最有成效的一部分,为此达尔克罗兹的音乐教学体系又被称为“体态律动学”。 关键词:音乐教学法;教学;律动 爱米尔?雅克-达尔克罗兹是瑞士著名音乐家、教育家,担任瑞士日内瓦音乐学院教授。达尔克罗兹一生都在探索音乐教学课程的改革,并创立了以他名字命名的音乐教学体系简称教学法。教学体系中,身体动作、听觉训练和钢琴上的即兴演奏等三个方面在世界各国的教学中都有广泛的应用,是最有成效的一部分,为此达尔克罗兹的音乐教学体系又被称为“体态律动学”。 一、达尔克罗兹教学法的形成 在教学中,达尔克罗兹通过让学生运用身体来感受音乐的节奏感,以此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能力,利用这种方法使学生在课堂上始终保持注意力高度集中,训练学生的反应能力。例如:在教学中,达尔克罗兹设计多种音乐练习,把视唱练耳、读写乐谱和肌体的反映有效的结合在一起,组成各种动作来体会音乐。在教学过程中,达尔克罗兹用手臂的动作来表现音阶中各音级的关系,并在实践教学一年后,开设了集视唱、练耳、理论、表演、即兴伴奏等于一体的综合性课程和高级视唱课程,并在一八九四年先后出版了两本教科书——《实用音准练习》和《附词声乐练习曲》。这些为达尔克罗兹创立他的教学体系奠定了有力的基础。通过实践教学,达尔克罗兹认为单纯的听力训练并不能让学生彻底掌握音乐的整体,除此以外还要注意训练学生的情感与思维、本能反应与控制、想象力与意志等内容。达尔克罗兹认为:人体自身就是音乐表现媒体之间的有机组成部分,音乐的节奏、力度等表现可以运用身体来实现完成。为此,人体运动与音乐之间存在着内在的紧密的联系。这一发现为达尔克罗兹创立“体态律动学”奠定了必要的基础。 二、达尔克罗兹教学法的原则与内容 (一)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和反映音乐的能力。音乐感知能力包括学生对音乐中的高低、长短、强弱、快慢,以及音乐中音色的明暗和音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等的感受能力。在学习过程中达尔克罗兹主张学生多听音乐,以此来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尽量避免出现只传授知识技能,忽视能力的培养。教学中不注重这一点,就会出现学生生硬的模仿、照搬,这样极其不利于学生(尤其是幼儿)发散性思维的开发。音乐的感知能力是其它音乐能力发展的起点,是适应音乐艺术感受的需要,学生经过教育和实践是可以培养和发展的。 (二)拓展学生内在的音乐感觉。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聆听音乐后,要启发学生的想象,引导学生创造性地运用动作来表达他们对音乐的感受,提高学生的表现力和节奏 感。节奏感是指学生能够感受和体验节奏,在音乐艺术中的情绪表现,并能感知节奏的能力。音乐能力只有在音乐活动中才能产生和发展。最初的音乐活动动机对儿童而言,比其它任何事物都要早。为此,拓展学生的音乐能力是比较容易的。事实表明,像在莫扎特一类的音乐神童身上,三岁时就可以看到已经发展的相当高的旋律听觉和节奏感。这种音乐能力早期表现的可能性,不仅取决于儿童的先天素质,同样也取决于儿童出生后的生活环境。这就是说,和其它所有的能力发展一样,有计划的教育工作和环境的刺激与启迪,可 以在相当程度上促进音乐能力最初发展。例如:在非洲尼日利亚的亚拿人中,母亲让孩子一生下来就接触音乐、舞蹈,父亲为孩子制作乐鼓,这样亚拿人便能掌握本民族的许多音乐文化技巧,像唱歌、舞蹈、演奏乐器等,五岁便能演唱八百多首歌曲,几种乐器和较为复杂的舞蹈动作。所以,亚拿人个个都具有足够的音乐能力。显然,这既有天赋遗传的作用,更具有后天开发培养的重要因素。为此,拓展一个人的音乐感知能力是极为重要的。 (三)培养学生耳、眼、手、身体之间进行迅速交流的能力。例如:在儿童进行音乐游戏《找小猫》中,儿童首先要学会小花猫走路的动作,配合音乐时身体的协调性的锻炼,儿童学会唱儿歌后要一边做动作一边演唱,还要与其它儿童学会交流等等。这些音乐活动结合在一起,对儿童培养以上所说的能力都起到了绝对性的作用。 (四)培养学生储存由听觉和动感所获得的信息的能力。这样的能力培养最好在幼儿时期开始。幼儿对音乐的接受能力较强,为此可以让幼儿多听音乐,进行一些音乐游戏、舞蹈表演,从中让幼儿学会听便音乐,加强幼儿对音乐的理解能力,听辨能力,从而加强幼儿的节奏感、听力、欣赏能力,长大后的学生自然就具备了对音乐的正确判断能力。 达尔克罗兹教学法的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几点:第一,体态律动。达尔克罗认为,人类的情感是音乐的来源,而情感通常是由身体动作表现出来的,人的身体包含感受和分析音乐与感情的各种能力。因此,音乐学习的起点不应该是钢琴等乐器,而应该是体态活动。第二,视唱练耳。达尔克罗兹教学法的视唱练耳教学包括很多种练习,主要目的是学习音阶、调式、音程、和声、旋律、转调等。正如体态律动把耳朵和身体作为学习节奏的“乐器”一样,视唱练耳教学是将耳、口与身体,加上语言与唱歌等形式来作为理想的学习工具。他将培养绝对乐感、准确听觉与音准的练习与心理上的音乐敏感、记忆练习结合起来,以提高学生的读谱能力和拓展读谱技巧。第三,即兴表现。达尔克罗兹教学法的即兴表现教学,其目的是以一种想象的、自发的和个性表现的方式,发展使用律动材料和声音材料的技能,来培养学生创作音乐、表现音乐的能力。 达尔克罗兹教学法的出现,为音乐教学理论提供了非常重要的理论指导,为音乐教学的内容及方向明确了思路,这样有利于教师培养为学生制定整体的规划。达尔克罗兹教学法的提出,明确了音乐教学理论中的总体目标,把音乐与其它教学有效地结合在一起,使音乐不是孤立地存在于教学中,让学生自然接受良好的音乐教育,提高了整体的音乐素质。 浅析达尔克罗兹的音乐教学法 于 艳(辽宁朝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前教育系 122000) 王 娜(辽宁朝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音乐系 122000)艺术教育

任务型语言教学案例分析

任务型语言教学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 课题:Junior English Book 1 Lesson55 Whose sweater is it? (一)学情分析: 1.知识背景:有关衣服的名称sweater, coat, blouse, trousers etc. 2.学习需求:asking about the ownship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listening, speaking, acting and reading 2.过程与方法:通过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之间不断地操练,让学生大胆地开口说英语、用英语,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围绕丢失物品,在警察局的LOST AND FOUND OFFICE找到物品这一情境,培养学生互相帮助的好品质,并让学生感受到助人乃快乐之本。 (三)任务定位: 教学重点与难点分析:本课的重点是学习名词性物主代词,并对前一阶段所学的衣物进行适当的复习;难点是灵活运用所学的代词,并加以扩展。 (四)教学策略: 1.分析教法、学法:通过任务型教学,以有限的课堂为载体,给学生创设最生活化的情境,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课程资源,使资源最大化,带领学生进入一个英语化世界,充分体现“在做中学,在用中学”的教学原则,充分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 2.情境形式:圣诞节快到了,朋友之间互送礼物(衣服),但后被小偷盗走,经过警察们的协助,在LOST AND FOUND OFFICE处拿回礼物。 3.课程资源:the text (JEFC, Lesson55), small blackboard, pictures of clothes 4.教学准备(教具、媒体、学生):pictures, small blackboard, the students in Class 1 Grade 1 (五)教学过程设计与过程调整、评析: Step1.Pre-task 1.Warming-up exercises Show the small blackboard while sing the song We wish you a Merry Christmas .Tell them the Christmas Day is coming. Friends will give presents with each other. 2.Play the guessing games Let the students introduce their friends to the new teacher. Let the teacher guess their good friends.

达尔克罗兹音乐教学法

达尔克罗兹音乐教学法 埃米尔雅克达尔克罗兹(E. J. Dalcroze),瑞士音乐教育家。他于1902年创立了体态律动”学说及其音乐教学法。其音乐教育体系的理论核心是: 音乐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审美情感教育,这种目标是通过儿童在音乐活动中不断获得积极的情绪体验的过程来达到的。人对音乐的情绪体验及人对自身情绪体验的认识、反应,都是通过自己的身体和动作来进行的。因此,在音乐训练中,只训练脑子、耳朵或嗓子是不够的,人的整个身体都必须受到训练。 达尔克洛兹在其音乐教育中主要围绕 3 个方面进行: ①韵律体操。将儿童的身体运动与感觉(主要是音乐的节奏感)和智力经验结合起来。 ②试唱练耳。 ③即兴表演。将音乐的即兴创作与儿童的音乐学习结合起来。达尔克罗兹认为这3 个方面是相互依赖、相互联系的,应综合运用。比如他教4 岁幼儿韵律体操,最初的活动是孩子随着钢琴伴奏,踮着脚在屋里走动,音乐一停止,孩子们就停止走动。随着孩子的进步,他们能够随着音乐的节拍走路,当音乐的声音大时,孩子走路的步伐就大而且沉重,反之亦然;当音乐的节拍发生改变时,孩子的步伐也随之调整。 达尔克罗兹的音乐教学内容的要点大致可以归纳为: ①幼儿身体和动作的入门训练; ②对幼儿身体各部分协调统一的训练; ③对幼儿大脑与身体各部分之间协作的训练; ④对幼儿放松呼吸和纠正的训练; ⑤对幼儿熟悉乐谱的训练,通过很形象的队形变化教幼儿识别乐谱。 ⑥对幼儿节奏的训练;

⑦对乐谱中小节及小节中重音的训练; ⑧对幼儿智慧和表达的训练,通过指挥教给幼儿表达对音乐的体会和感受的方法; ⑨对幼儿的练耳的训练是通过动作来进行的;⑩对音乐教师本身的音乐素养要求比较严格,教师要有一定的即兴演奏能力,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诱导幼儿在活动中汲取素材自己创作音乐,必须使幼儿的身体动起来,必须激发幼儿的思考。 达尔克罗兹音乐教育体系第一次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确立了身体运动反应在音乐教育中的重要地位,这是对幼儿音乐教育体系最独特的贡献。

任务型教学法与“3P”教学法比较

任务型教学与“3P”教学法比较 一、任务型教学与“3P”教学法概述 1、任务型教学任务型教学(Task-Based Learning,简称TBL)是20世纪80年代由勃雷泊(Prabhu,1987)从教学的角度提出来的,其目的是使学生通过用语言完成任务的方式学习语言。在此基础上,纽南(Nunan,1989)对交际任务设计模式的研究以及威莉斯(Willis, 1996)对任务型学习框架的分析,进一步深化了任务型教学的内涵。随后,人们提出了交互假设、交际效度理论、任务型学习的方法论与社会文化观。这些研究丰富了任务型学习的理论,使任务型教学从单一走向多元化。 在对于任务的定义上可以说是百家争鸣,各有千秋。但综观各个学者对于任务的定义我们不难发现任务必须涉及情景、目标、活动、结果、意义、评价六个部分的内容。首先,任务型教学倡导真实的语言情景的创设,在真实的语言情景下产生真实的交际需要;其次,任务要有一定的目标,即在规定的时间内解决实际的交际问题;再次,任何任务都必须以活动的形式进行,它是在同伴之间通过合作、交流、探究的方式进行学习的;第四,任何任务的最终都要形成一定的产品,即结果,以检测学生们在学习中的效果;第五,任何任务都必须有意义,否则就是对语言的机械训练;最后,对于结果的评价也不容忽视,因为它是对学生劳动的肯定,同时也是一种激励。 威莉斯的任务型学习框架分为三个阶段:前任务(pre-task)、任务环(task cycle)和语言聚焦(language focus)。任务的类型分为六种:列举型(listing)、排序与分类(ordering and sorting)、比较型(comparing)、问题解决型(problem solving)、交流个人经历型(sharing personal experiences)和创造型(creative tasks)。 2、“3P”教学法 “3P”教学法是在20世纪70年代形成的交际语言教学(Communicative Language Teaching,即CLT)模式下的产物。“3P”教学法把语言教学分为以下三个阶段:演示(presentation)→操练(practice)→成果(production)。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对语言知识的呈现和操练让学生掌握,然后再让学生在控制或半控制之下进行假设交际,从而达到语言的输出,形成学习成果。在“3P”教学法中学生对于语言的运用是建立在知识层面上的,而并非是真实的生活交际需要。所以它是一种以教师的教为中心的知识单向传递的过程,它忽视了学生在学习中的地位和其真正的学习需要。 二、任务型教学法与“3P”教学法的关系 任务型教学法和“3P”教学法一样都属于交际语言教学法的分支。Howatt(1984)把交际法分为“弱版(weak versions)”和“强版(strong versions)”两大派。弱版交际法以著名的3P课程(PPP lesson)为代表,强版交际法则形成了以任务型教学法为代表的TBL课程。 任务型教学法的基本学习步骤分为前任务(pre-task)、任务环(task cycle)和语言聚焦(language focus)三个部分,它强调的是学生学习的过程,与“3P”教学法的演示(presentation)→操练(practice)→成果(production)刚好是个相反的过程。在常规的

达尔克罗兹音乐教学法

达尔克罗兹音乐教学法 埃米尔·雅克·达尔克罗兹(E.J.Dalcroze),瑞士音乐教育家。他于1902年创立了“体态律动”学说及其音乐教学法。其音乐教育体系的理论核心是: 音乐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审美情感教育,这种目标是通过儿童在音乐活动中不断获得积极的情绪体验的过程来达到的。人对音乐的情绪体验及人对自身情绪体验的认识、反应,都是通过自己的身体和动作来进行的。因此,在音乐训练中,只训练脑子、耳朵或嗓子是不够的,人的整个身体都必须受到训练。 达尔克洛兹在其音乐教育中主要围绕3个方面进行: ①韵律体操。将儿童的身体运动与感觉(主要是音乐的节奏感)和智力经验结合起来。 ②试唱练耳。 ③即兴表演。将音乐的即兴创作与儿童的音乐学习结合起来。达尔克罗兹认为这3个方面是相互依赖、相互联系的,应综合运用。比如他教4岁幼儿韵律体操,最初的活动是孩子随着钢琴伴奏,踮着脚在屋里走动,音乐一停止,孩子们就停止走动。随着孩子的进步,他们能够随着音乐的节拍走路,当音乐的声音大时,孩子走路的步伐就大而且沉重,反之亦然;当音乐的节拍发生改变时,孩子的步伐也随之调整。 达尔克罗兹的音乐教学内容的要点大致可以归纳为:

①幼儿身体和动作的入门训练; ②对幼儿身体各部分协调统一的训练; ③对幼儿大脑与身体各部分之间协作的训练; ④对幼儿放松呼吸和纠正的训练; ⑤对幼儿熟悉乐谱的训练,通过很形象的队形变化教幼儿识别乐谱。 ⑥对幼儿节奏的训练; ⑦对乐谱中小节及小节中重音的训练; ⑧对幼儿智慧和表达的训练,通过指挥教给幼儿表达对音乐的体会和感受的方法; ⑨对幼儿的练耳的训练是通过动作来进行的;⑩对音乐教师本身的音乐素养要求比较严格,教师要有一定的即兴演奏能力,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诱导幼

任务型教学法英语教案

外国语学院 任务型教学法英语教案 (课程论文) 学号:201421T241 专业:学科教育(英语) 学员姓名:曹丹 任课教员:苏勇

任务型英语教学教案 曹丹201421T241 年级:增盛镇中学八年级4班 课题名称:Unit2 Colors and Moods 教材选自:人教版新目标英语 一、教学案例的设计与分析 1.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中心话题是“颜色与心情”,学习不同种类的颜色及其对人情绪的影响。其中重点介绍了色彩与情绪的关系,而本单元阅读部分内容正是围绕这一中心话题展开的。阅读部分向学生介绍了谈论颜色有助于引出关于情绪和情感的内容。鼓励学生运用本单元的知识开始思考他们的情绪和情感。 2.学情分析: 本课授课对象是级增盛镇中学八年级4班学生,该年龄阶段的学生具有旺盛的求知欲和高涨的学习热情,所以教师一开始就应该使学生的学习成为一种令人愉快,充满趣味,富有吸引力的活动。同时绝大部分学生对英语学习具有一定的兴趣,但由于学习能力较低,学习方法不佳,学习缺少主动性,这些都给平时的教学带来较大的困难。同时,该年龄段的学生具有感知能力强的特点,通过教师有效的教学及恰当的学习指导,加上他们对英语学习应给予的更多的关注,教学的基本要求是可以达到的。 3.教学目标设计 1)基本知识目标:学习和掌握阅读部分所涉及的新单词和词组,尤其是一些习惯用语的表达方式及用法方面的固定搭配。 2)能力智力目标:进一步训练学生的自我阅读能力,并要求能够在快速阅读后领会主要句子的意思。 3)德育情感目标:鼓励学生运用文章中所了解色彩和情绪的关系的知识思考他们的情绪和情感,并讨论在自己或别人伤心的时候,该如何帮助自己或别人。 4.教学重点与难点 1)怎样来正确使用与课文有关的重要词汇短语? 2)对文章的听读理解能力及获取具体信息的能力 3)对文章快速阅读的能力及阅读对写作的迁移能力

初中英语任务型教学案例

初中英语任务型教学案例 (一)学情分析 1知识背景:有关圣诞节的一些常识及单词merry, decorate, put up, angel 2学习需求:how to decorate a Christmas tree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listening, speaking, writing and reading 2过程与方法:通过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之间不断地操练,让学生大胆地开口说英语、用英语,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Lin Tao要在England去度假Jim要Lin Tao帮助他装饰圣诞树,这一情境,培养学生互相帮助的好品质,并让学生感受到助人乃快乐之本。 三教学策略 1.分析教法、学法:通过任务型教学,以有限的课堂为载体,给学生创设最生活化的情境,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课程资源,使资源最大化,带领学生进入一个英语化世界,充分体现“在做中学,在用中学”的教学原则,充分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 2.情境形式:圣诞节快到了,朋友之间互送礼物,并且怎么样装饰圣诞树。 3教学准备(教具、媒体、学生)tape-recorder a Christmas card, a Christmas treethe small blackboard 四教学过程设计与过程调整、评析Step1.Pre-task 1.Warming-up exercises Show the small blackboard while sing the song We wish you a Merry Christmas .Tell them the Christmas Day is coming. Friends will give presents with each other. 2. Play the guessing games. Let the students introduce their friends to the new teacher.Let the teacher guess their good friends. 过程调整与评析 1这节课本身在圣诞节前夕,唱圣诞歌可以拉进师生之间的关系,并让学生主动给老师作介绍,介绍他们各自的朋友,为后面创设情景作好铺垫。Step2.While-task 1.Presentation 1 Now the teacher has a lot of friends there. Show the picture of Christmas Day and a box(many presents in it). Give the friends presents. Let the students choose what they like. Then ask them some questions: What’s this in English? Wha t color is it? etc. 过程调整与评析 2利用礼品盒,圣诞节送礼物,复习有关圣诞的单词并加以扩展,自然引出装饰decorate the tree等单词和词组。 2. Listen to the tape. Then read it together. 过程调整与评析 3合理利用课本上的资源,不盲目脱离书本,因为在农村中学,学生水平参次不齐,这个课程资源十分重要。Step3.Post-task 1.Acting: Give the students a lot of time. Let them act the dialogue .过程调整与评析 4给予学生任务,在一定情境下,锻炼学生的实际运用英语的能力,并且能把书本知识灵活运用。 2.Summary 五教学评估 1.将目标设计成“任务型的活动,然后要求学生以表演的形式进行呈现。 2.每个教学环节都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热身简单的师生对话——生师交流——语言的导入生生的操练——综合运用——复习巩固。

达尔克罗兹

2、达尔克罗兹音乐教育体系主要内容 达尔克罗兹音乐教育体系主要由体态律动、视唱练 耳和即兴创作等三个方面的内容组成。 其中,体态律动为达尔克罗兹音乐教育体系的核心内 容,也是整个体系的最大特色。这一教学实践的内容主要 形式为:在特定的音乐环境内,让学生集中思想,根据音乐教师的要求,以身体为道具做出与音乐相适应的动作。这 一内容有效地训练了学生对音乐的听觉、知觉、感觉和音 乐记忆力、判断力,并激发了学生对音乐的想象力。 “内心听觉”是达尔克罗兹音乐教育体系中的视唱练 耳课程的要点所在,也是达尔克罗兹音乐课程中的重要任务。其教学目的即:使学生能将运动和声音的感觉“内化”。其主要表现形式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求学生对某一 片段音乐要素在内心进行默唱,以此培养学生的内心听觉 能力、内心想象力和内心对音乐要素的控制能力。 达尔克罗兹音乐教育体系中的“即兴创作”课程是 一项对后世影响重大内容。由于达尔克罗兹一直主张学 生所具有即兴创作的能力有助其在演奏音乐作品时,感 悟并挖掘出音乐作品文本之外的价值,因此,这一内容 也是达尔克罗兹音乐教育体系中自始自终贯穿的教学 内容。其教学实践的表现形式和手法多样,经常被采用 的形式是:学生按照指挥对和声、速度、力度和艺术处理 的要求即兴演奏乐器或又两个学生一边演奏自己的乐 器,一边轮流进行对答创作。 二、达尔克罗兹音乐教育体系对我国小学音乐教育 的启示 1、顺应小学生身心成长特点,开发体态律动课程 我国的小学生多为6—12 岁。这一阶段包括人生的 儿童期和少年期。在此阶段中,学生大多表现出天真、幼稚、单纯、好动、好奇心强的天性。受我国教育形式和教 学环境的限制,我国的小学音乐课的课堂教学模式多采 用的是“课桌式”的形式,即:教师在钢琴旁或讲台上教课,学生坐在课桌旁听课。这一形式的最大优势是便于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控制课堂教学秩序,其最大的缺陷则 是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活动被大大削减。而处于这一 年龄阶段的小学生大多数都比较好动,而在我国的教育 体制中,音乐课一直处于非主科的地位,因此学生们常 常将音乐课当作“休息课”、“娱乐课”,甚至“课堂活动课”。如此一来,音乐课的授课形式不仅没有帮助音乐教 师开展教学活动,而因此产生的师生之间的距离感,反 倒是垒成了音乐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障碍。 而合理开发达尔克罗兹音乐教育体系中的“体态律 动”课程正是解决我国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这一状况的

英语任务型教学案例设计

英语任务型教学案例设计 任务型教学(Task-based Learning)是近几年来交际教学思想的一种发展形态,它把语言应用的基本理念转化为具体实践意义的课堂教学方式。任务型学习的理论认为:以功能为基础的教学活动中有许多活动并不是来自真实生活,最多只能是“准交际(quasi-communication)”,而要培养学生在真实生活中运用语言的能力,就应该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参与和完成真实的生活任务(real-life tasks)。何谓任务呢?任务就是人们在日常生活、工作和消遣中所做的许许多多的事情。交际型任务是一种涉及到学生理解,运用所学语言进行交流的课堂活动。需要明确的是:“任务中的问题不是语言问题,而是需要用语言来解决。学习者使用语言并不是为语言本身,而是为了达到独立的交际目的。” 任务型教学的特点是人们对语言和语言学习本质更深层次的理解,表现出语言学习中人本主义的特征,使语言学习者从某种意义上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任务型教学中,教师必须从宏观与微观两方面决定教什么(确定语言交流的主题和教学的目标),怎么教(根据语言和学习的需要设计与实施任务,包括设计任务的实施过程和决定检测的方式与手段等)。因此,教师必须参与课程的设计和教学过程的研究,成为自主的实践者。 任务型课堂教学的主要部分是一系列任务型的、问题解决式的活动,所有的任务包括三种信息沟通活动:①信息沟通活动(information -gap

activity)要求学生把信息从某人传递到另一人;②推理活动(reasoning-gap activity)要求学生从已知信息推断出新信息;③观点表达活动(opinion -gap activity)要求学生表达自己的爱好、感情、态度等。在课堂上,教师采用前任务、任务中和评估的三段式步骤。 “前任务”阶段是指在教师的指导和控制下,全班学生进行活动,其目的是提供机会让教师发现学生可能会遇到的学习困难,它不仅是为了演习,还可以让水平高的学生在全班面前进行任务示范,让水平低或缺乏信心的学生进行观察与学习。 “任务中”阶段完全由学生自己完成,教师从旁提供帮助。这两个阶段具有相同的情景、相同的信息和相同的推理过程,但都需要学生进行“独立的思维努力”. 第三阶段的“评估”是教师迅速地对学生在第二阶段中的表现进行评分,其标准是根据内容而不是语言形式的正确性。同时,教师也对任务的难度进行评估,以便为以后的课程设计提供参考。 一、设计说明 (1)话题:Food (2)适合级别:2级 (3)课题说明:What’s your favorite food? 教学内容:PEP第五册第三单元第五课时。 Chen: What’s your favorite food ?

奥尔夫与达尔克罗兹音乐教学法核心思想比较讨论

奥尔夫与达尔克罗兹音乐教学法核心思想比较讨论 引言 20 世纪以来,由于教育心理学及相关学科的迅速发展,国外音乐教育领域涌现出了许多崭新的理念和方法,其中达尔克罗兹教学法、柯达伊教育体系、奥尔夫音乐教育在全球范围内具有广泛影响,被誉为世界音乐教育的三大支柱。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这些新的理念和方法在我国得到迅速传播,从学校基础音乐教育的课程改革,到校外社会音乐教育的借鉴推广,其影响显而易见。特别是在儿童早期音乐教育领域,这些先进的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兴趣,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们自发地或者有组织地推广使用。将奥尔夫与达尔克罗兹音乐教学思想进行比较探究,使我们能理解和掌握一些国外的先进教学理念,同时结合我国的音乐教学现状,将这些理念加以运用到笔者的音乐教学方法中,使笔者的音乐教学内容丰富多彩,让学生充分感受音乐所带来的魅力。 一、奥尔夫与达尔克罗兹音乐教学思想的共性 (一)注重学生对音乐情感把握 奥尔夫与达尔克罗兹他们认识到传统的音乐教育都对学生的音乐素养和音乐情感的培养不是特别的重视,所以他们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非常的重视学生在音乐表演中有没有完全的融入到音乐中和对音乐里的情感的理解和享受。他们认为一个好的音乐演奏家,不但要通过音乐技能把音乐情绪表现出来,而且更重要的是把音乐作品创作者的想要表达的情绪加上音乐技能表现出来,使听众听后能深深的体会到你所演奏的音乐作品中所要给大家带来的情绪感觉产生共鸣。他们都主张从游戏入手,教学的起点都采用律动方式帮助学生体验、感受音乐,教师在课堂上要少涉及语言,多强调节奏、旋律的即兴活动。 (二)运用身体动作进行音乐教学 奥尔夫和达尔克罗兹都在音乐教学中运用肢体行为动作来进行教学,只是他们的侧重点不同。达尔克罗兹认为音乐的情感是通过学生对音乐的理解然后经过身体的动作表现出来,他不强调动作有多规范和优美,只重视用自己的躯体和旋律协调体现音乐中的所蕴含的情感,他把这样的行为活动称为体态律动,他的这种肢体行为教学活动可以促进学生的情绪表述,能使学生在学习音乐时可以通过躯体四肢动作来表达复杂的音乐作品情绪。例如:他让学生在上课时跟随音乐的速度快速或者慢慢的行走,同时还可以加入自己对音乐理解和感受的一些情绪表达。奥尔夫引用了达尔克罗兹的律动教学,同时又增加了其他的音乐元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