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弗大学积极心理学课程压缩整理版

哈弗大学积极心理学课程压缩整理版
哈弗大学积极心理学课程压缩整理版

哈佛“幸福

PPT摘要:(助教Shawns讲幽默的那一讲这里没有列出,只是Tal博士亲自讲授的内容部分)

Intro

问的问题不一样,你走的方向就会不一样。How can I be happier?

哈佛学生的现状不乐观。幸福不等于没有不幸福。

二.五个前提:

1.象牙塔与大众人群的接轨;

2.改变是可能的。从最尖端例子、优秀的人那里学习。

3. 内部因素主要决定了你的幸福感;

4.要遵从人的天性-全然为人;

5.幸福是人生的最终目的。

三.信念的作用自我兑现的预言认知疗法十大认知扭曲

四.你专注于什么,什么就会变成你的现实。你对事情、事件的解释决定了你的内心和行为反应。长寿命修女的调查。新闻媒体和艺术的偏向导致我们对世界看法的偏向。我们要重新来看现实,关注和发现更多的积极点。

五.改变很难,如何改变?习惯是大脑神经元回路的形成。两种改变:快速的与Eureka。高峰体验,行为改变态度。ABC理论。“写日志”作为一种干预手段。

六.设定目标与幸福确立与自我协调的目标活计、工作、呼声的区别“找到你真正要做的事”三个问题流体验工作难度、挑战性与激发度的关系克服拖延的毛病简化生活从对物质财富的执著转变

到对幸福的追求不丹国民幸福指数就

个人而言,若要想在这个世界上看到你所期望的改变,你就成为那个改变吧。

七.认识失败,允许失败出现的必要性,不要追求走直线、求完美,求完美其实就是害怕失败。追求完美与追求优秀的区别。媒体传递的“完美”的虚假现实。意识到自己追求完美的倾向,克服完美倾向,遵从人性。八.冥想MIT与“大来拉马(谐音)”的对话,喇嘛Oser的实证冥想与瑜伽的益处冥想的方法

九.情爱关系神话与事实:自我牺牲与自我利益,虚构与现实,爱的衰退与成长,寻找爱与培养爱,无冲突与有益的冲突(5:1的比例),爱超越理由与有理由与情感,积极地感受,接受与尊重,相信真爱的存在,培养自爱,勇气。

十.自尊的定义依赖型、独立型与无条件的自尊。保持独立的重要性。自尊带来的各种影响。自尊的发展阶段。如何加强自尊。

十一. 健康的身体、健康的头脑。身心分离的错误观点。锻炼与忧郁症。锻炼小贴士。克服“不锻炼”的障碍。好睡眠、好日子。肌肤接触的需要。

十二. 道别。回顾。本课的十一项要点。成为一个现实的理想主义者。把爱、笑、幸福传递出去。照料别人前,先照料好你自己。第十一项要点:任何一次的学习后,产生和维持改变的秘密:现在就立马用行动跟进!------------------

---

第一期一位学员的框架式笔记摘要(不全,略去了许多心理学调查和实验):

最有益的35个TOPIC:

1幸福更是过程而不只是结果,要获得幸福不是知道答案,而是要不停问正确的问题。2积极心理学与传统心理学研究的区别,成功OR失败的个案,非负即正的错误。

3改变的各个例证。(N多)

4幸福极限水平理论。

5全然为人,转念的方式。

6幸福=快乐+意义。

7信仰的作用机制,关于解释这一环节。8自尊=“成功”除以“期望”的错误,自尊=不断的COPING。

9哈佛新生的过程与结果实验。(想象成功的各细节方式)

10感恩日记。

11关注中的那张图片,关注<现实,就是一种选择,做merit-finder

12Quick-fix的解释

13意识的物质基础——神经元

14ABC理论

15潜意识无法区分的属性的正负面

16TIME OUT的现实情况

17希望怎样的世界就成为那种世界的一员18Job VS career VS calling

19目标设定方式

20FLOW的理论

21舒适区的理论

22无条件自尊(在没有人知道你在干什么的情况下,你最想做的)

23完美主义中 A直接到B VS A任何方式到B

24对媒体的自我判断。

25失败只是反馈而不是结果。

26身心相关理论

27冥想

28亲密关系中“呵护”的重要性

29冲突的比例及解决方式

30一起做事比只呆在一起好

31内心一致性32成功的推动力是各式各样的成就感

33涓流效应

34正负螺旋理论

35注意体会自己的直觉

一、简介

课程背景尽量可知化(可以找到相关资料)一定要先有整体介绍及互动内容

说明课程学完过后可以达到的效果(预先灌输)

减法VS 加法:

心灵的成长是减法而不是加法,精细深入体会

过程VS 结果:

幸福是不断在进行的过程,而不是到达结果,然后就开始感到持续幸福的状态

答案VS 问题:

培训的目的,不是告诉你幸福的答案,而告诉你发现问题里的秘密

信息意识VS 改变行为:

信息能改变意识,但只能达到20%或更少,“去做”的行为,可以将改变到达120%或者更多

二、意义

为什么要关注积极面?

------------------------ 0

--------------------- (不是非负即正)

传统心理学:

主要研究病理个案,即人为什么愤怒、焦虑、沮丧?

治理原理:关注负面,去除负面

关注问题:为什么有失败的人?

积极心理学:

主要研究最拔尖个案,即人为什么会那么快乐、幸福、满足?

治理原理:关注正面,发掘积极能量,创造幸福

问题:为什么有成功的人?

三、前提(较弱)

1桥梁作用——(现实与理想部分)

现实主义、理想主义是统一而非对立关系,两者目标是包含关系并非对立关系。

现实理想主义。

通过现实中的潜能,可以达到理想的预见(爱迪生)

2改变是否可能——例证(重要)

A明尼苏达双胞胎实验

B“城中村”小孩干预

改变的动力之一,相关领域的榜样

TFQX:将相关的心理学实验编成小册,课上只讲部分

3影响幸福感的因素是什么

A极限水平概念、测评方式(主观、客观)、脑部结构

B彩票获得者、车祸遭遇者幸福感调查对比C内因VS外因

4是否应遵从天性

天性???

全然为人的概念

5人生的最终目标幸福=快乐+意义

四、信仰

1信仰的力量

希腊神话中的雕塑家Pygmalion皮格马利翁4分钟/英里极限

老师与学生的实验

斯坦福大学模拟监狱实验;米尔格伦实验(权力服从研究)

1979 Langer 75岁老人实验

1989 Langer 视力实验

1999 Bargh 看图片、写形容词实验

2信仰的作用机制

信仰——动机——行为——解释(ABC理论)特别强调:对失败的解释方式

3信仰误区

理想主义VS现实主义——降低目标期望,更大的满足感,获得幸福

Bandura“自尊”的理论:努力做——成功——提升“自尊”感

十大认知误区

4成功小提示

1994年哈佛新生结果与过程实验

A细化目标,分阶段进行,将结果转化为过程

B预想成功的各环节可能的事

C有用的计划:时间期限与工作量对应

5最幸福的人具有的特点

不同的解释

感恩

还有什么呢

五、关注

幸福的是内因的作用大——选择内心的关

注面

图片测试(关注什么,什么就是你的现

实。我们造就了我们的现实

1事实是:现实>关注面(Fault-finder vs merit-finder)

2被认为:现实≤ 关注面(十大认识扭曲)3 merit-finder实验部分(只记得长寿实验)

4 merit-finder尊重实事,探索更多

get real——跳出媒介干扰,形成自己的判断

5感恩实验(2002年)

四组,最幸福的是感恩组

六、改变

自助运动

1930年前,为正面性的性格方面的自助,1930年后为“QUICK—FIX”

自主改变

1999年以前,基因决定论,童年定型

1999年以后,神经元可塑性,人可一直变化经科学的发展,发现意识的物质基础,即神经元

神经通路VS溪流

根据分溪成流有两种方式,一是突然的大量的水流转向,二是小股的水流长时转向。

神经通路的改变有突变及渐变两种方式

突变——高峰体验(关键点:闲暇时间)渐变——(ABC理论:ABC为循环机制,可互为作用)

B作用于A、C——coping,跳出舒适区域C作用于A、B——自我实现的预言

ABC理论的最好练习方式:日志、冥想

目标设定TIPS:

马上开始

一定要写下来

分步设定

防止拖延的办法:

马上做,奖励自己,将目标公之于众,团队进行,goal-plan-lis

Time out

Too much to do→stress→depression (在计划时,将对应事件所需时间预估出来,再进行量的统计)

Simplify

Do less , not more

Say no

减少物欲

幸福的革命

想世界成为什么样子,你就成为那种世界的一

Someone says:

从失败及不满意中寻找机会,只是反馈不是结果。

不是任何事的发生都是对自己最好的,但可以学到对我们最好的。

七、目标设定

成功与幸福的关系——成功并不一定幸福——例证

自我和谐目标的设定

前提:1个人价值观及人生观2want to do VS have to do 3really really want to do

益处:1增加幸福感2更容易幸福地成功3提升正面信仰4健康5自由感VS压迫

Job VS career VS calling

Meaningful----pleasurable----strengt

Skill level VS task

difficulty→boredon\flow\anxiety

→confort\stretch\panic

反证:特权人士,若无自我和谐目标的人,同样不快乐

八、自尊

自尊的重要性,关系到:

1心理健康,2亲密关系的质量,3成功(创造性更高),4社会影响,5幸福感

自尊的理解

不是空喊口号,是基于现实的努力

自尊的人容易自我中心,没有合作神精(哪种自尊?)

自尊的三种类型

依赖性自尊

独立性自尊

无条件自尊(当没有人看见你,做你想做的事)

提升自尊的方法???(需扩充)

九、完美主

Learn to fail or fail to learn

完美主义:害怕失败(事实是:成功的人通常失败也是最多的)

完美主义的特点

Perfection VS Excellence A直接到B VS A任何方式到B

No pain no gain

实验:“The Luck Factor”(想象成功的各环节可能发生的幸运因素)

80/20规

完美主义成因

结果=回报=可以接受过程=没有回报=不

可以接受

来自社会的误导→要求完美→塑造完美榜

完美主义的解决方法:允许自己全然为人十、身心关系

身心相关的“四项基本活动”:冥想、锻炼、睡觉、触摸

笛卡尔:身心分离学说

1冥想

Key: A one point, B here and now Lama Oser :

左前叶额活动对比右前额叶活动比率最高

很容易通过观察人的面部表情,了解其内心社会影响的传递

TIPS:

呼吸

咒语

音乐、舞蹈

肌肉专注点的移动

五官

Flow

Yoga

2锻炼

实验

(e\e and m\m)→16周后,都起作用→10月后复发(38%、31%、9%)

Do it tips:

柔韧性与力量练习结合

循序渐进

每周5次,30分钟/次有氧运动

注意个体身体节律

质量高于数量

抗中断TIPS:

目标细分

加入MUSIC等有利辅助因素

增加社会支持(邀人一起,或找人监督)固定练习时间

Just do it

身体与意识同样重要

3睡眠

TIPS:

8小时/天

午睡(不超过半小时为宜)

配合锻炼与饮食

注意内在生物钟

4摸触

猴子实验

拥抱4次/天,8次/天,12次/天十一、亲密关系

1 myths and fact

Self-sacrifice VS

self-interest(win-win)

Fiction VS reality

Love wanes VS love grows

Finding VS cultivating

Conflict free VS no conflict(5:1)

2增强亲密关系的方式(关注积极面)

表示兴趣

表现亲密

表达赞赏

爱物及乌

Make love

3榜样告诉我们

不要只呆在一起,最好能一起做事

表达自己,让对方更理解

关注积极面

造句练习

4其它

冲突的处理方式:用积极的心态幽默的方式化解,不谈个人的消极感受,冷静下来安抚对方

友情

信任

鼓励

哈佛公开课:幸福课 第一集 笔记(April记录)

哈佛公开课:幸福课 Harvard Open Course : Positive Psychology 背景: “幸福课”是2010年哈佛最受欢迎的选修课是,听课人数超过了王牌课《经济学导论》。教这门课的是一位名不见经传的年轻讲师,泰勒?本-沙哈尔。他的课程使得他成了“哈佛红人”。他提出:幸福,是可以通过学习和练习获得的。”他的课程目标在于把艰深的积极心理学学术成果简约化、实用化,让学生懂得自我帮助。 第一课什么是积极心理学 积极心理学课程由来 首先,解释自己为什么想开这门课“因为这是我自己想上的一门课”,然后叙述自己走入积极心理学研究的过程。——当自己刚进入哈佛,一切都仿佛很好,但他却不快乐。于是他想解决这个问题,于是慢慢从计算机走入心理学领域。(好棒的跨度,在国外因为想了解一样东西而跨专业好像蛮common的) 然后介绍了他逐渐从8个人的讨论组到850个人的大课的过程,写到达到850人后,引起了媒体的兴趣,然后描述了媒体采访他的时候,总是提出的一个问题“你比我们想象的更内向”,作为一个joke,1米7不够资格传授快乐吗?(good joke point,并且不光是joke,是发人深思的一种现象)但点出了他最后反思而得:因为他们想给自己一个答案:为什么这个课这样流行,唯一解释就是导师乐观开朗、高大。但他们关注错了,他们应该关注信息,而非传达者。因为这个课程遍及全国,以及全球。(这样引入幸福课的普及,远较直接说XX学校也开了XX好得多) 各个大学开设此课程,各国政府也是,为什么?因为它有效。幸福感这一领域,此前一直被心理自助运动统治,心理自助运动带来什么?热情外向的宣讲者,常具领袖气质,吸引大众参加他们的讲座,但常常言过其实。(通过描述相对立的一种心理学运动来映衬积极心理学) 再来说说学术界——(引入人们对学术界知之甚少,但学术界有好东西,又用了一个比较):有多少人度过最近12期的《个性与社会心理学》?大多数人甚至不知道这是什么东西,我博士班的班主任估计过,学术期刊上一篇文章的读者只有7个人,甚至包括作者的母亲。(用具体的人代替somebody,令人更有亲切感,母亲的joke两个亮点)总结:作为学者,我觉得这很可悲,因为这些研究非常精彩、非常重要,但是晦涩难懂,所以我们需要积极心理学的课程,在象牙塔和大众之间搭建桥梁。(又落脚到主题,本课程的意义)

积极心理学总结笔记-哈佛大学公开课

一、abc:affection<--> behavior<--> cognition 很多时候大脑分不清现实与想象,因为大脑追求一致性。 态度影响行为,因为一致性,行为也影响态度。 问题能创造我们的现实,问积极的问题,你所问的问题,经常会决定你所做的探索。 二、我的优点长处是什么?感激你的长处它就会增值,认为它理所当然就会贬值。 三、Fake it until you make it 信念创造现实,信念成就卓越,信念即自我实现预言。 勇气并不是没有畏惧,而是有了畏惧还坚持向前。 四、提高快乐的基准水平,面对而非逃避,消极人总是在机遇中看到困难,积极的人总是在困难中看到机遇。要想提高幸福基准线就要及时行动。 五、Allow yourself to be human.Learn to fail or fail to learn.学习失败,在失败中学习。完美主义是对失败的极度恐惧,我们要克服这种恐惧焦虑,就要学会把失败当垫脚石。追寻目标的过程而不是实现目标,才是实现幸福的关键。不做全有全无害怕失败的完美主义者,做卓越

的追求者。如果我们明白生命是一条上升的螺旋,而非一条直线,我们会幸福的多,冷静的多,而且也会更加成功。 六、目标的作用:克服拖延、提高效能、追求过程的幸福。 目标的设立:列出你能做的,在从中找出你想做的,再在其中选出你最想做的。注意不是责任和义务,是兴趣、激情和价值的自我和谐。 七、Build a ritual.为工作和恢复两方面建立例行公事。 克服拖延:a行动,直接做5分钟再说;b奖励自己;c告诉大家你的目标;d对很多人来说和大家一起更有效;e 写下目标;f 允许娱乐和休整;permission to be human 写日记或者语言交谈更有利于身心健康,写日记3步骤:a影响,即当时的情感;b行为;c认知,对事件的看法。 灵药和"鸡尾酒":a半小时的锻炼,每周四次;b每周六到七次的15分钟意念锻炼;c每24小时睡8小时左右;d每周12个拥抱或更多。 锻炼的意义:1 提高幸福基准水平,提高自尊,有利于形成新的神经通路,锻炼后能更好的吸收你阅读的东西,更有创造力;2 锻炼降低压力水平,降低患上糖尿病、心脏病等慢性病的风险以及得癌症的可能性。经常锻炼的人免疫系统更强。3锻炼使性生活更得好,提升性高潮。

哈佛大学课程设置

哈佛大学课程设置,牛校牛在哪? 我在哈佛做一年博士后,这一年,除了领钱,基本也没有什么别的任务。为了防止自己整天缩在家里,把薄薄的那一沓钱翻来覆去地数,我决定去旁听几门课。 那天我去学校我所在的机构,跟机构里的秘书表达了此意。她非常干脆地说,没问题啊,只要教授同意,都可以呀。我问,有没有一个什么社科方面的课程清单,我看看有什么课可选。我问的时候,想象的是几页纸,可以站那顺手翻完。结果说时迟那时快,柔弱的女秘书突然掏出一个庞然大物,向我递过来,我伸手一接,胳膊差点因为不堪重负而当场脱臼。 定睛一看,这本1000多页的玩意的封面上,赫然印着几行字: Courses of Instruction 2006-2007 Harvard University. Faculty of Arts and Sciences. Harvard College Graduate School of Arts and Sciens. 就是说,仅仅就本科和文理学院的课程表及课程的简单介绍(一般3-5行的介绍),哈佛就一口气列了1000多页。我估计,把哈佛全校的课程名单一一排列出来,是不是得绕上赤道一周两周啊。 以前在哥大听课,我就觉得自己已经见过世面了。现在,捧着这个庞然大物,我有种金轮法王突然路遇萧峰的悲凉感,过去六年建立起来的牛校感当即化作片片飞屑,随风而逝。 端着它回到自己的办公室,仔细研读起来。如同一个饥饿无比的人,捧着一个写满了各种山珍海味的菜单,边咽着口水边往下读。读到最后,就是《廊桥遗梦》里面女主角遇上男主角的感觉,之前和丈夫风平浪静的婚姻,原来都是不算数的,这才是真正伟大的爱情。 当然,让我产生伟大爱情的,不仅仅是哈佛所提供的课程之多,更重要的,是它所提供的课程之人性化。 国内的媒体,时不时地就会把“大学精神”这个话题拿出来讨论一下。基本上大家都会达成一个共识:大学不是职业培训机构,大学精神不应当仅仅是训练工作技能的精神。据说,大学应该熏陶的,是一种人文精神。 虽然“人文”这两个字,因为靠“文人”两个字太近,已经臭大街了,我觉得,大家还是应该再给它一次机会。 哈佛大学之所以是一流的大学,当然是因为它最有钱,然后用这些钱买了最先进的设备

哈佛大学公开课

哈佛大学公开课“幸福课”第四课 大家好,我们是“哈佛召回”组合,想向教员和同学们传达一份特殊的情人节讯息…..(唱歌)。 早上好,请他们献歌时,本来想选另一首歌,但是…算了吧。“我们确实爱你们”。 今天课程的内容是上节课的延续,是这门课的基本前提,“我们来自哪里,我们将去哪里”。从各个方面展开论述螺旋的基础,我们将在本学期一起创建它。上次我们讲到改变有多么困难,我们谈到“双胞胎研究”(Twin studies),Lykken和Tellegen提出的,也许改变我们幸福水平和试图改变身高一样困难和徒劳无功,然后谈到这些研究学者们犯的一般性的失误和错误,误解改变的本质,因为如果一个人在改变,问题已不再是“是否可能改变?”,而是“怎样才可能改变”。还谈到剑桥--萨摩维尔研究(Somerville Cambridge study),证明劳斯莱斯干预彻底失败。五年来,剑桥,哈佛和麻省理工的顶尖科学家,研究人员,精神病专家和心理学家,沥尽心血,带着美好的意图,事实改变,但最终失败。不仅没有实现正面的改变,实际上是带去了负面的改变。还记得吗?干预组的酗酒比例和对照组相比是增加的,未参与干预的对照组更有可能在二三十年后获得升职。改变是困难的,但我们又说“Marva Collins实现了改变,所以改变是可能的”。Martin Seligmen和Karen Reivich及大量学者都成功地实现改变,困难在于如果我们想成为实践理想主义者就是要理解是什么带来改变然后去做。传播理念,传播研究的理念,即使研究并非总是传达好消息,它传达的是行之有效的方法,渴望,希望,愿望,那远远不够。好的意愿,理想主义,好的意图是不够的,我们需要扎根于研究。这正是Maslow的想法,当他谈及类似的曼哈顿计划时,科学家,积极心理学家,当时的心理学家和社学科学工作者聚在一起,在流行学术领域中挑出几种观念,几个有效的项目,再复制它们。研究最好的,正如Mariam同学课后找到我时说的“流行学术其实是要将杰出大众化”,我喜欢这个说法。将杰出大众化研究最好的再应用在其他人身上。我们有了这样一个伟大的计划,有了Maslow创造类似曼哈顿计划(Manhattan-type Project)的伟大想法。但是如果我不想参与计划呢?不想成为学者?只想做自己的事,我能否实现改变?答案是:绝对能够。 人若想在世间有岁作为,真正实现改变,面对的最显著障碍之一是他们低估自己实现改变的能力。心理学界有很多研究。爱默生(Emerson)和莫斯科维奇(Moscovici)是先驱,他们和其他学者都证明少数人,经常是一个人,如何实现重大改变,能实现显著的改变。爱默生说:“人类历史是少数派和一个人的少数派的权力记录”。很多社会科学研究支持这个观点。人类学家Margaret Mead说:“永远不要怀疑一小群有思想、坚定的市民可以改变世界。”事实上,正是这群人改变着世界。所有改变从一个人或一小众人的思想开始,然后不断扩大。问题是“他如何扩大”以及为什么我们难以理解我们能够做出改变这个事实,并接受,被同化以及据此生活。如果我们能了解我们需要理解的是改变如何发生,改变以指数级发生,我们与其他人的联系及他们与更多人的联系形成了一个指数函数,可以用你们熟悉的“蝴蝶效应”(butterfly effect)为例加以解释,一只蝴蝶在新加坡拍动翅膀,理论上能在佛罗里达引起龙卷风,原因在于粒子的连续碰撞。它也解释了六度分隔理论(6 degrees of separation):在一个潜在善的网络里我们是关联和相互关联的。为了说明人类网络的指数本质,我们来以笑为例。研究证明笑有传染性,别人笑会引起你发笑,你笑会引起别人发笑,以此类推。即使路人与你擦肩而过时,你没笑,表面上你没有笑,但你面部的细微肌肉会收缩,让你感觉更好。笑是传染的。如果你的笑感染了三个人,这三个人,每个人又引起另外三人发笑,那九个人,每个人再用笑容感染三个人,只需要20度的分隔,从你用笑容感染三个人开始,全世界就会笑起来。社会网络的指数本质,让别人感觉良好也有感染力。恭维别人,如果你能让三个人,甚至四个人度过美妙的一天,他们会推展,让四人有美好的一天,以此类推。只需要很短的时间,整个世界都会感觉更加美好。这是

哈佛大学《幸福课》之《如何让爱情天长地久》

同志们: 这是我用了三个小时所记录的哈佛大学《幸福课》中关于"如何让爱情天长地久"的上课记录。 我和我的几位同学、朋友、亲密看完这堂课后,都感觉受益匪浅。里面的很多理念、例子、方法,会颠覆你对一些事情的看法,会改善你在恋情中的一些处事心态,会帮助到你使你在恋情中有智慧的去经营你们的爱情,会使你们的恋情不仅维持下去还可以保持激情。 可能看上去文章会比较长,但请相信我,随着半个小时的阅读,加以日后慢慢的体会,一定会对你们终生的爱情有所帮助,相信我! 下面就请开始吧。 大家好! 今天我们继续谈论爱情。 上节课我们留下的问题多过答案。问题是很难的问题:"我们怎样维持爱情,怎样在热恋期后维持激情?"因为即便我们觅得自己的布拉德皮特,或海里贝瑞,也不能确保激情长存。其实真正能确定的是——我们和那个人经历的生理上的兴奋,会慢慢淡去。这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几个数据:三分之二的婚姻以离婚告终。那些即便以后没有分开的,也是出于省事,出于责任,而不是因为曾经在一起时的那种激情。那种在恋情一开始存在的,带着想要与之共度终生的,彼此承诺与对方长相厮守的美好夙愿。 若问"幸福心理学能为我们做什么?"这是对另一个问题的提问——另一个被问了很多年的问题——"为什么这么多恋情失败的例子?"这问题很重要,很有必要问。这个问题涵盖面远远不够! 但这个问题犯了一个错误:它有一个缺点,只问了消极的问题。当我们研究问题少年、时间管理与压力时,也犯了这样的错误。因为当我们只问了消极的问题时,我们就会看不到眼前真实的颜色。 所以我们来问这个问题:不仅问"怎样让恋情维持下去?",还要问"怎样让恋情美好下去?" 如david和john两位心理学家,在他们写的大作中,在他们的研究中,谈过这些方法特征,让我们来了解一下—— 第一个方法是努力。 努力时世界上守得最好的秘诀,是成功的秘诀、是个人成功的秘诀、是感情成功的秘诀。成功没有捷径!若想让一段恋情一直美好,我们就得为之努力。这看起来似乎是不言而明的普遍常识,但在这个班上,我们经常体会到。正如伏尔泰所说"常识没那么寻常。",为什么要用常识来维持一段恋情时,却发现这样的常识不是人人都有呢?这是因为,很多人对恋情有着错误的期望。或者确切地说,对美好恋情有着错误的期望。 大多数人认为拥有一段美好的、至死不渝的恋情的关键在于"寻找到真命天子"。这确实重要。但是错在了将重点放在"寻找"上面。 我们也套用一下carol dweck研究中,固定心态和可塑心态的对比。人们有一种会破坏恋情的寻找心态—— 我来为大家解释一下:先回到春假前我们讲过的知识,cd证明了,当人们获得游戏测试成绩后,我们称赞他们"你真聪明!",这时他们就有了固定心态。相反,如果我们称赞他们"你真努力!",这时他们就有了可塑心态。这两种心态都会产生影响。 因为固定心态,即赞赏"你真聪明"帮不上什么,却在他们进入下一轮测试时,当测试变

哈佛幸福课心理笔记

哈佛幸福课心理笔记 第五课你相信,确信的东西会自信 当你习惯地相像快乐的事时,你的神经系统就会习惯地令你处在一个快乐的心态。所以,美国的心理学家威廉斯说:“无论什么见解,计划,目的,只要以强烈地信念和期待进行反复的思考,那它必然会置于潜意识中,成为积极行动的源泉。” 只要周围的人相信,确信你是优秀的,你就会真的变得优秀---这是心理学反复验证的事实。所以,你不仅要相信自己,而且也要让周围的人对自己有信心。如此一来,你就拥有了幸福生活的坚实基础。 要维持信心,必须要有三个条件,缺一不可:那就是积极地态度,对工作的热情和努力工作的行动。 无论是追求幸福,还是追求成功,都要相信自己的力量,努力地为之改变。 保持自信状态的三个技能: 技能一:行动。最正确的做法是不断地行动,并且在行动中不断地发现自我,对自己做出最有肯定意义的评价。 技能二:想象成功。很多研究成果表明:在取得成功德所有因素当中,其中有56%都是由自信所决定的。在美国曾经有一个流传很广的故事,说明想象成功对自信的影响,这个故事叫魔术手套。(杰姆) 想象成功为何如此重要呢?这是由人的大脑决定的,因为人的大脑是无法分辨出真实存在的和大脑中映像的区别。当一个人在不断地想象成功,不断地在模仿真实的场景时,大脑就会出现相应的反应。 技能三:认知疗法。认知疗法的理论基础是:认知决定一个人行为;当一个事件(Event)发生时,人们就会对此作出判断(Evaluation),并且产生情绪(Emotion),继而导致行动。比如说,当有一条鲨鱼袭来的时候,首先人们判断它是吃人的,接下来就会产生情绪上的害怕,所以就会采取行动赶快逃跑。 第六课你在关注什么,决定你能否幸福 幸福取决于我们关注事情的哪一面。幸福感取决我们选择什么来关注;幸福不是建立在我们的社会地位或银行存款等外在事物上,而是取决于我们对它的认知。一个人看待事物的角度比客观事物本身更重要。痛苦,在更大程度上是来自于自身对痛苦的关注,而并非痛苦这件事情本身。比如,对于存有一半水的瓶子,关注未满部分的人会因为水未满而失望,而关注现有半瓶水的人会因为拥有而快乐。 人生的成长和飞跃,就是经常发生在你觉得非常痛苦的时刻。 关注当下---幸福就在你身边 每个人天生都有适应性,即调整自己来适应这个世界。 人常常为幸福的假象所蒙蔽。总以为幸福在未来,自己眼前的努力为的是明天的幸福,但是从来没有感觉到今天就是幸福的。珍惜当下,活在当下,我们才能感受到最真实的幸福。 第七课练习感恩 每天记录五件值得感恩的事情 英国著名作家萨克雷说过:生活就像一面镜子,你对它笑,它就对你笑;你对它哭,它也会对你哭。 爱默生曾经说过:如果星星一千内才闪耀一次,当它闪烁时,所有的人都会仰望,

哈佛大学积极心理学课后测试题及答案

第一节什么是积极心理学 1. 判断:积极心理学的宗旨是传播通俗易懂且有助于大众的心理学经验。(1分) 错误 2. 判断:练习时间是指在课堂中让学生完全休息放松的一小段时间。(1分) 错误 3. 判断:人本主义心理学作为积极心理学的起源,对于幸福感、巅峰体验等积 极情绪进行了严谨的科学研究,造成了广泛的学术影响。(1分) 错误 4. 判断:积极心理学的学习会给人带来情绪上颠覆式的体验来促进人的积极情 绪的增长。(1分) 正确 5. 判断:积极心理学研究的是对普遍人类本性的认识、不同文化中普遍的人类 共性。(1分) 正确 6. Tal认为中国古代哲学中与积极心理学理念相似的一句话是:(1分) A.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B. 为学日进,为道日损。 C. 天与地卑,山与泽平。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 D. 天人一体,物我两忘。 7. 被称为积极心理学之父的是:(1分) A.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 B. 爱德华·桑代克 C. 马丁·塞利格曼 D.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 哈佛幸福课第二讲为什么要学习积极心理学 1. 判断:当前心理研究更注重研究消极情绪与心理疾病,积极心理学的理念是 只研究人的积极情绪,降低心理学消极方面相关研究在学术中的地位。(1分) A. 正确 B. 错误 2. 判断:2004年发表的《哈佛克里姆森》一文指出47%的哈佛学生在过去一年,经历过无法正常生活学习的抑郁期,因此我们更应该提高对消极情绪的研究比重。(1分) A. 正确 B. 错误 3. 判断:适应力是一种现象,特征是积极适应的模式,即使是面对非常不利或 危险的环境。(1分)

A. 正确 B. 错误 4. 判断:承认自己的弱点在积极心理学的观点看来是一种不乐观的,不利于自身发展的自我认知。(1分) A. 正确 B. 错误 5. 判断:积极心理学中的“意义感”完全是从帮助他人的利社会行为中获得的。(1分) A. 正确 B. 错误 6. “巴士上的小孩实验“在积极心理学课堂上反映的心理学规律是:(1分) A. 人的注意发展规律 B. 人的逻辑顺序 C. 视觉处理和大脑成像的关系 D. 人的问题关注与处理意识 哈佛幸福课第三讲幸福是一种随机现象吗 1. 以下哪种观点符合视频中MarvaCollins的执教理念?(1分) A. 怎样才能让学生远离毒品和犯罪? B. 为什么有很多学生中途辍学? C. 如何鼓励学生激发他们的潜能? D. 教师怎样才能提高学困生的成绩? 2. 以下哪种理论观点是Nathaniel Branden提出的?(1分) A. 神经官能症 B. 心理免疫系统 C. 疾病模型 D. 知觉过滤模型 3. 下列有关心理学家Lykken和Tellegen做的双胞胎研究,说法错误误的一项是:(1分) A. 研究正确象选取的是同卵双胞胎。 B. 这些双胞胎的幸福和快乐水平非常相似。 C. 幸福是一种随机现象。 D. 结果表明后天环境对人的影响大于基因的影响。 4. 如果老师有很高的期望,并能够在学生身上发现伟大的潜力,那么这些潜能就会被激发。而如果看不到,“它们就会象刚萌芽的幼苗一样被扼杀。”这种效应是(1分) 5. “剑桥—萨默维尔青年学习心理学”研究得出的结论是干预弊大于利,社会变革应该说是不可能的。(1分) A. 正确 B. 错误

哈佛公开课《幸福课》(积极心理学)有关笔记(无顺序)

哈佛公开课《幸福课》(积极心理学)有 关笔记(无顺序) 话题:适应力现实教育学习 一、这个世界需要具有实践精神的理想主义者。据调查,成功的大学生具有强烈的使命感,想做伟大的事,让世界变得更美好。“我该怎样使这个世界变得更好?”这不是空话,无论在学术还是实践工作中,他们勇往直前,做到了了不起的事,充满热情的理想主义者,特别善良。有些人只是“自我”的一代,这一代人所关心的一切只是“我要多赚点钱”,“我要买套更大的房子”,“我要变得成功,取得更多赞誉”,“变得更有威望”。但有这种想法的人,他们的错误在于,他们只看到了这些。他们也不如有崇高使命感的人成功。二、有时,光有美好愿望,我们还是无法发挥全部潜能,甚至有些情况下造成的伤害多于帮助。理想主义远远不够,往往使对方陷入被动受害者地位,而不是帮助产生积极的主导心态。(皮格马利翁)赞扬别人,赞扬小孩,是有害的。如果没有分辨地夸奖别人,从长远角度讲,实际上害人比帮助人更多,无论是身心健康还是成功等方面。三、“如果我们对自身的培养

不够,对各种人际关系培养不够,就会发生个人成长失败。” 四、心理学家证实了培养乐观精神能预防儿童和成人的抑郁和焦虑,约能将他们两年内患病率减半。人类有些因素可以抵制精神疾病:勇气、面向未来、乐观、人际技巧、信仰、职业道德、希望、诚实、毅力、心胸和洞察力等。培养自身优势、培养能力、关注健康、信仰、乐观、自信等等,能更好面对生活困难。四、冥想可以极大程度上改变我们的大脑,可以帮助产生积极的情绪,而在痛苦面前变得更坚定。每周三次锻炼,每次三十分钟,效果与现有最有效的心理药物是一样的。五、相信改变是可能的。当内部(大脑的想法)与外部(现实)不一致时,我们会感觉不舒服。改变的方法:1、更新基模2、忽略外部信息3、主动寻找证据4、创造新的现实。运动员跑跑,开始都不相信4分钟跑完1公里,直到一人提出可以,并且做到,之后很快很多人都可以做到。 六、学会失败,从失败中学习。史上最成功的人,通常也是失败最多的人。(爱迪生发明灯泡)七、成功别无他法,成功没有捷径。八、悲观者:短期目标、长期目标都很现实。乐观者:短期目标不现实,长期目标现实。因为乐观者的短期目标总是很乐观,如第一个提出可以4分钟跑完1公里的人。但最后他实现了,所以,长期目标就成了现实。八、高的期望导致失望。越战战俘,生存者有两个特点:1、相信能重获自由。2、看中现实,正确估计形势,正视残酷现实。

哈佛大学:幸福课(全23集,115盘下载)

哈佛大学:幸福课13(1).mp4 https://www.360docs.net/doc/9d9077502.html,/file/e6rtxoa1# 哈佛大学:幸福课22.mp4 https://www.360docs.net/doc/9d9077502.html,/file/e6rtxosv# 哈佛大学:幸福课21.mp4 https://www.360docs.net/doc/9d9077502.html,/file/dn9mu7pm# 哈佛大学:幸福课20.mp4 https://www.360docs.net/doc/9d9077502.html,/file/e6rtxq0b# 哈佛大学:幸福课19.mp4 https://www.360docs.net/doc/9d9077502.html,/file/dn9mu5yc# 哈佛大学:幸福课18.mp4 https://www.360docs.net/doc/9d9077502.html,/file/bh0gvlvl# 哈佛大学:幸福课17.mp4 https://www.360docs.net/doc/9d9077502.html,/file/clo36msl# 哈佛大学:幸福课16.mp4 https://www.360docs.net/doc/9d9077502.html,/file/e6rtxhp1# 哈佛大学:幸福课15.mp4 https://www.360docs.net/doc/9d9077502.html,/file/bh0gv89g# 哈佛大学:幸福课13.mp4 https://www.360docs.net/doc/9d9077502.html,/file/dn9mtmc7# 哈佛大学:幸福课14.mp4 https://www.360docs.net/doc/9d9077502.html,/file/clo350ja# 哈佛大学:幸福课11.mp4 https://www.360docs.net/doc/9d9077502.html,/file/aqaul593# 哈佛大学:幸福课12.mp4 https://www.360docs.net/doc/9d9077502.html,/file/e6rt9g6e# 哈佛大学:幸福课08.mp4 https://www.360docs.net/doc/9d9077502.html,/file/e6rt9acf# 哈佛大学:幸福课09.mp4

哈佛大学:幸福课04.mp4 https://www.360docs.net/doc/9d9077502.html,/file/bh0goy8n# 哈佛大学:幸福课07.mp4 https://www.360docs.net/doc/9d9077502.html,/file/bh0gouxf# 哈佛大学:幸福课06.mp4 https://www.360docs.net/doc/9d9077502.html,/file/dn9mtgkm# 哈佛大学:幸福课05.mp4 https://www.360docs.net/doc/9d9077502.html,/file/bh0go0d2# 哈佛大学:幸福课03.mp4 https://www.360docs.net/doc/9d9077502.html,/file/clo35txn# 哈佛大学:幸福课02.mp4 https://www.360docs.net/doc/9d9077502.html,/file/clo35qv4# 哈佛大学:幸福课01.mp4 https://www.360docs.net/doc/9d9077502.html,/file/clo35gmc# 哈佛大学:幸福课.mp4

哈佛幸福课中文字幕笔记_第四讲

幸福课第四讲 大家好!我们是“哈佛召回“组合,想向教员和同学们传达一份特殊的情人节讯息。 早上好!请他们献歌时,本来想选另一首歌,但是…算了吧。我们确实爱你们!今天课程的内容是上节课的延续,是这门课的基本前提“我们来自哪里,我们将去哪里”从各个方面展开论述螺旋的基础。我们将在本学期一起创建它! 上次我们讲到改变有多么困难。我们谈到“双胞胎研究”。举例说明了Lykken和Tellegen提出的“也许改变我们幸福水平和试图改变身高一样困难和徒劳无功”。然后谈到这些研究学者们犯的一般性的失误和错误,误解改变的本质。因为如果一个人在改变,问题已不再是“是否可能改变?”而是“怎样才可能改变”。还谈到剑桥-萨默维尔研究,证明劳斯莱斯干预彻底失败。五年来,剑桥、哈佛和麻省理工的顶尖科学家、研究人员、精神病专家和心理学家沥尽心血,带着美好的意图实施改变,但最终失败。不仅没有实现正面的改变,实际上是带去了负面的改变。 还记得吗?干预组的酗酒比例和对照组相比是增加的。未参与干预的对照组更有可能在二三十年后获得升职。改变是困难的,但我们又说“Marva Collins实现了改变,所以改变是可能的”Martin Seligmen 和Karen Reivich 及大量学者都成功地实现改变。困难在于,如果我们想成为实践理想主义者,就要理解是什么带来改变然后去做,传播理念、传播研究的理念。即使研究并非总是传达好消息,它传达的是

行之有效的方法。可为的方式而不是空洞的梦想、渴望、希望、愿望,那远远不够。好的意愿、理想主义、好的意图是不够的。我们需要扎根于研究。这正是Maslow的想法。当他谈及类似的曼哈顿计划时。科学家、积极心理学家、当时的心理学家、社学科学工作者聚在一起,在流行学术领域中挑选出几种观念、几个有效的项目,再复制它们,研究最好的。正如Mariam同学课后找到我时说的“流行学术其实是要将杰出大众化”我喜欢这个说法。 将杰出大众化,研究最好的再应用在其他人身上。我们有了这样一个伟大的计划,有了Maslow创造类似曼哈顿计划的伟大想法。但是如果我不想参与计划?不想成为学者?只想做自己的事,我能否实现改变?答案是,绝对能够。人若想在世间有所为,真正实现改变,面对的最显著障碍之一是他们低估自己实现改变的能力。心理学界有很多研究。爱默生和莫斯科维奇是先驱。他们和其他学者都证明少数人,经常是一个人,如何实现重大改变,能实现显著的改变。爱默生说“人类历史是少数派和一个人的少数派的权力记录。”很多社会科学研究支持这个观点。人类学家Margaret Mead说“永远不要怀疑一小群,有思想,坚定的市民可以改变世界。事实上,正是这群人改变着世界”。所有改变从一个人或一小众人的思想开始,然后不断扩大。问题是“它如何扩大”以及为什么我们难以理解我们能够做出改变这个事实。并接受“被同化以及据此生活。”如果我们能了解我们需要理解的,是改变如何发生,改变以指数级发生,我们与其他人的联系及他们与更多人的联系,形成了一个指数函数。可以用你们熟习的“蝴蝶效应”

哈佛大学幸福课2(为什么要学习积极心理学)

1.Now think about the power of questions. Think about a questions did. For decades,many kids who potentially could have been helped weren't helped.Because the right question was not asked as well. 2.Questions create reality. The questions we ask very often determine the quest that we will pursue(从事), the path that we will take, the life we will live. 3.关注点的影响。 They focuse on their strength rather than primarily(主要的) deficiencies. (不足) They set goal for themselves. They were future-oriented, not just thinking about how bad things are today perhaps, but also thinking about"this is where I want be 5 years or 10 years from now." They had a role model. That gave them stength. That gave them sense of direction. And finally, most significantly, they did not bowl alone. They had social support, they did not say:"I'm tough enough to do it by myself." Rather they said:"I'm tough to reach out for help." Because that does require certain toughness(能力)......The strength to admit weakness as well, the strength to admit a need.

《哈佛积极心理学》心理课笔记补充

第一课笔记:(比较简略) 1、解读比信息更重要——ABC理论 2、成功的特质:(1)自信——自我实现的预言(2)好奇心——提问 3、最好的学习是教 4、学期结束时,不要问知道了什么,而是改变了什么。(行动和改变更重要) 5、做减法比做加法让心灵成长更快 第二课笔记:(关注点) 1、问题缔造现实——你的关注点,影响你的认知(现场实验) 2、成功孩子的特质:适应力、有榜样、自信、乐观 Marva Collins(推荐书:Marva Collins' way) (她的视频:对孩子的惩罚,写100遍我很棒,要用不同的词汇。目的:大量的自信练习) 3、自己要承担责任 4、心理学的研究偏颇:21:1(消极方面的研究,如焦虑抑郁神经病):(积极方面的研究)——积极心理学的必要性 第三课笔记:(关注) 1、建立健康模型——两种模型:疾病模型、健康模型——增强心理免疫能力 2、在哈佛的现实意义:帮助学生找到意义、认识个性、找到自己的长处。。。 3、课程的五个前提:(1)搭建桥梁(学术——社会,知——行)(2)工具、方法、技巧(3)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4)顺应人性(5)幸福是道德追求(下面课中详述) 4、桥梁。tips: 如何赞美、瑜伽联系、冥想转换思维、体育运动30分钟/3次/每周 注重:感觉+ 思维 美国人平均4h/周做公益事情 5、务实的理想主义——改变是可能的 (1)研究可行的事(2)研究最优秀个体5%快乐顶端的人区别:精英主义 (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对孪生子研究实验的解读) 第四课笔记: 1、人类网络的指数本质。改变是指数级的。蝴蝶效应。作业:如何影响别人。(视频:让爱传出去) 2、内在因素对幸福感的决定性。基本需求满足后,财富对幸福感的影响很小。内在因素是指对世界的解释、关注点等。例外的外界因素:民主与压迫。 3、接受人类本性(有两种情况:接受人类本性有局限性的:政治上支持资本主义,比如亚当.斯密的市场规律“无形的手”、三权分立等;不接受人性有局限性的,政治上倾向共产主义) 4、准许自己为人。有个无条件接受自己我的地方。压抑情绪,它会加强。 5、最后是一个无条件接受情绪的群体冥想。。。 第五课笔记: 1、研究生课程介绍(外校) 2、快乐是道德追求和最终目标 恶性循环良性循环 no pains no gains 是错误的。 区别:追求快乐是否自私?——快乐是正和游戏。快乐传染,帮助别人=帮助自己——最自

哈佛大学幸福课21课中英文双语字幕笔记

哈佛大学幸福课21课中英文双语字幕笔记

Harvard Positive Psychology 21 Relationship and Self-esteem You know this story about Gertrude Stein, and she was taking philosophy class with William James, right here in the Art. 你们都听过格特鲁德.斯泰因的这个故事,她那时上William James 的哲学课,就在哈佛拉德克利夫学院。 And they had their final exam. And it was spring semester course. And she comes into the exam. And it’s a day like today. 要期末考试了,她上的是春季班,她来到考场,就跟今天一样是个晴朗的日子。 And the exam is about metaphysics, and the meaning of life. So she ope ns the exam and writes, “Today is too beautiful a day to take an exam.” And she walks out. 于是她打开试卷,写道:“多么美好的一天,不应该浪费在考试上。”然后走出了教室。 And you know, as legend has it of course she gets a straight A in William James’ class. 而且传说William James的课程她全A通过。

哈佛T. B. Shahar(一) 什么是积极心理学

Tal Ben Shahar在哈佛大学开设的课程“积极心理学”和“领导心理学”,855 名学生选修了该项课程。该课程分别位列哈佛大学课程受欢迎率第一和第三名,超过总人数的20% ,其中23% 的哈佛学生向学校教学委员会反馈,这两门课程“改变了他们的一生”。成为哈佛大学历史上每学期选课人数最多的教授。 一什么是积极心理学 各位,早上好。很高兴能回到这里,很高兴见到你们。我教授这么课是因为,在我读本科阶段时,非常希望能学习这样一门课程。可能这门课并不是你希望的那样,也可能并不适合你,但希望几堂课后,你能有个大概印象,让你决定这门课是否适合你。 我1997年来到哈佛求学,一开始主修计算机科学。大二期间终于顿悟了我意识到,我身处让人神往大学校园,周围都是出色的同学优秀的导师,我成绩优异,擅长体育运动,我当时在校队打壁球,社交也游刃有余,一切都很顺利除了一点,我不快乐,而且我不明白为什么。也就是在那时,我决定要找出原因变得快乐,于是我将研究方向从计算机科学转向了哲学和心理系,目标只有一个,如何变得更快乐。渐渐的,我的确变得更快乐了,主要因为我接触了一个新的领域,那时并未正式命名,但本质上属于积极心理学范畴。研究积极心理学把其理念应用到生活中,让我无比快乐,而且这种快乐继续着,于是我决定将其与更多的人分享。选择教授这门学问,这就是积极心理学,1504号心理学,我们将一起探索这一全新相对新兴,令人倾倒的领域,希望同时还能探索我们自己。 我第一次开设这门课程,是在2002年,是以讨论会的形式,只有8名学生,两名退出了,只剩我和其他六个人。一年后,学生稍微多了一点,有300多人参加。到了第三年,也就是上一次开课,有850人参加,是当时哈佛人数最多的课程。这引起了媒体的关注,因为他们想知道为什么。他们对这一其他现象特别好奇,居然有比经济学导论更热门的课程,怎么可能呢,于是我被请去参加各类媒体采访,报纸广播电视。 从这些采访中,我发现了一种有趣的模式。我前去参加采访,进行采访,结束后,制片人或主持人会送我出来,说些诸如:Tal多谢你抽空参加采访,不过你跟我想象中的不大一样的话。我漫不经心的问,我无所谓,不过总得回应,有何不同?他们会说这个嘛,我们以为你很外向。下次采访结束时仍是如此,多谢接受采访,不过Tal,你跟我们想象的不太一样。又一次我漫不经心的问有何不同?她说,这个嘛我们没想到你会这么内向。下一次采访仍是如此,有何不同,这个嘛,更开朗更外向。下一次采访,这个嘛,太害羞了。因为采访中我容易紧张,差不多有几十次采访,每次都是好交际,更开朗,不含蓄更外向诸如此类。最绝的一次,是波士顿一家地方台,我去参加采访,聊了很多,我觉得进行的不错。采访结束,主持人是个热情开朗的男生,他送我出门,拍着我的肩膀说多谢接受我们的采访,然后又是那句,不过Tal你跟我想象的不太一样。我问,如何不同,那时候,我已经完全被打击了,不过我还是漫不经心的问有何不同?他看着我说,我也说不上,Tal我以为你会更高些。更

哈佛大学公开课

第一讲《杀人的道德侧面》 这是一门讨论公正的课程,我们以一则故事作为引子:假设你是一名电车司机,你的电车以60英里/小时的速度在轨道上飞驰, 突然发现在轨道的尽头有五名工人正在施工. 你无法让电车停下来,因为刹车坏了. 你此时极度绝望,因为你深知如果电车撞向那五名工人,他们全都会死。假设你对此确信无疑,你极为无助,直到你发现在轨道的右侧有一条侧轨,而在侧轨的尽头只有一名工人在那施工。而你的方向盘还没坏,只要你想,就可以把电车转到侧轨上去。牺牲一人挽救五人性命。 This is a course about justice, and we begin with a story. Suppose you’re the driver of a trolley car, and your trolley car is hurtling down the track, at 60 miles an hour.And at the end of the track you notice five workers working on the track. You try to stop but you can’t, but your brakes don’t work. You feel desperate because you know that if you crash into these five workers, they will all die. Let’s assume you know that for sure, and so you feel helpless, until you notice that there is off to the right, a side track and at the end of that track, there is one worker working on the track. Your steering wheel works, so you can turn the trolley car, if you want to, onto the side track. Killing the one but sparing the five. 下面是我们的第一个问题: 何为正确的选择? Here’s our first question: what’s the right thing to do? 换了你会怎么做?我们来做个调查。 What would you do? Let’s take a poll. 有多少人会把电车开到侧轨上去,请举手 How many would turn the trolley car onto the side track? Raise your hands. 有多少人会让电车继续往前开 How many would go straight ahead? 选择往前开的,请不要把手放下 Keep your hands up, those of you who would go straight ahead. 只有少数人选择往前开,绝大多数都选择转弯 A handful of people would, the vast majority would turn. 我们先来听听大家的说法,探究一下为何,你们会认为这是正确的选择。 Let’s hear first, now we need to begin to investigate the reasons, why you think it’s the right thing to do. 先从大多数选择了转向侧轨的同学开始 Let’s begin with those in the majority who would turn to go onto the side track. 为何会这样选择?理由是什么? 有没有自告奋勇的 Why would you do it? What would be your reason? Who’s willing to volunteer a reason? 你来站起来告诉大家 Go ahead. Stand up. 我认为当可以只牺牲一个人时,牺牲五人不是正确之举。当可以只牺牲一人时,牺牲五人不是正确之举 Because it can’t be right to kill five people,when you can only kill one person instead. It wouldn’t be right to kill five if you could kill one person instead. 这理由不错,不错。还有其他人吗?

幸福课_ 哈佛公开课_中英文对照 第一课 校对版

第一课 Hi, good morning. It’s wonderful to be back here. 各位,早上好。很高兴能回到这里。 Wonderful to see you here. 高兴见到你们。 I am teaching this class because I wish a class like this had been taught when I was sitting in your seat as an undergraduate here. 我教授这门课是因为在我读本科阶段时非常希望能学习这样一门课程。 This does not mean it is a class you wish to be taught nor does it mean that it is the right class for you. 可能这门课并不是你希望的那样也可能并不适合你。 But I hope to doing the next couple of lectures is giving you an idea what this class is about so that you can decide whether or not it is for you. 但希望几堂课后,你能有个大概印象让你决定这门课程是否适合你。 I came here in 1992 and studied the computer science and concentrator. 我1992年来到哈佛求学,一开始主修计算机科学。 And when I had I mini epiphany half way through my sophomore year. 大二期间,突然顿悟了。 I realized that I was in a wonderful place with wonderful students around me, wonderful teachers. 我意识到我身处让人神往大学校园周围都是出色的同学,优秀的导师。 I was doing well academically. I was doing well in athletics. I was playing squash at that time. I was doing well socially. 我成绩优异。擅长体育运动。那时壁垒打的不错。社交也游刃有余。 Everything was going well except for the fact that I was unhappy. And I didn’t understand why. 一切都很顺利除了一点我不快乐。而且我不明白为什么。 It was then in a matter of moments that I decided that I had to find out why and become happier. 也就是在那时我决定要找出原因变得快乐。 And that was when I switched my concentration from computer science to philosophy and psychology. 于是我将研究方向从计算机科学转向了哲学及心理学。 With a single question: How can I become happier. 目标只有一个:怎么让自己开心起来。 Overtime I did become happier what contributed most to my happiness was when I encountered a new emerging field that time didn’t have the name that it has today. 渐渐的,我的确变得更快乐了主要是因为我接触了一个新的领域,那时并未正式命名。 But essentially research that falls under or within the field of positive psychology. 但本质上属于积极心理学范畴。 Positive psychology, studying it and applying the ideas to my life has made me significantly happier . 研究积极心理学把其理念应用到生活中让我无比快乐。 It continues to make me happier. 而且这种快乐继续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