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之杯

《生命之杯》

教材分析:

1998年世界杯主题歌《生命之杯》是一首具有浓郁拉丁音乐风格的歌曲,演唱者瑞奇·马汀的演绎富有感染力,歌曲中的鼓乐节奏和号角奏鸣更是渲染了音乐热情奔放的情绪。特别是歌曲高潮部分,通过同音反复、一字一音等创作手法,使这部分旋律简单易学,这也是这首歌曲传唱至今的原因之一。

课时目标:

一、聆听《生命之杯》,能够用热烈、富有激情的声音演唱歌曲高潮部分,体会作品的风格特点。

二、能够参与欣赏、演唱、律动、编创等实践活动,了解节奏、力度、速度等要素使歌曲充满动感特点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人

(一)观看校足球队参加比赛的画面,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学习热情。(背景音乐播放《生命之杯》副歌部分)

(二)请学生谈谈赛场上运动员与赛场下观众的情绪与想法。

二、欣赏《生命之杯》

(一)初听歌曲。

1.感受歌曲内容与情绪。

教师:这节课,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一首和足球有关的歌曲—1998年世界杯主题歌《生命之杯》,请大家一起来欣赏。(播放歌曲)

教师:你们以前听过这首歌曲吗?这首歌带给你什么样的感受?让你联想到什么?歌曲为我们描绘了怎样的场景?

2.分析作品特点

(1)了解歌曲情绪特点。

教师: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节奏强烈,热情奔放,富有感染力)

(2)感知管乐、鼓乐等伴奏乐器和演唱方式赋予了歌曲高亢激昂和刚劲有力的美。

教师:歌曲中你听到了哪些不同的声音?他们分别有什么特点?(板书答案)

人声—一领众和,力度渐强,富有感染力

鼓声—节奏强烈、热情奔放

号声—声音高亢激越

(二)观看演唱视频。

教师:现在让我们来欣赏歌手现场演唱的视频,一起感受歌曲的激昂与力量。

探究:出示表格,分析表现形式、节奏、力度、速度、情绪等,探讨它们之间的关系。

三、音乐体验与编创活动

(一)学习歌曲的高潮部分。

1.你对歌曲中哪个部分印象最深?(出示谱例,聆听高潮部分)

教师:这是歌曲的高潮部分,它在歌曲中反复出现,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起来听一听,思考旋律有什么特点?

2.跟琴视唱,说出旋律的特点。

旋律:同音反复,一、二乐句与三、四乐句反复。

节奏:一、三乐句节奏相同,二、四乐句节奏相同。

情绪:高亢激昂,富有感召力。

3.学习演唱。

教师:演唱时怎样才能做到刚劲有力?(引导想象踢球射门的瞬间,声音要集中而有弹性充满爆发力)

4.歌词编创。

教师:你们是否能够用编创歌词的形式来表现自己的感受?请试着唱一唱。(学生创编后唱一唱)

5.声势律动编创。

教师:这部分我们除了编创歌词,我们还可以编创什么来更好地表现情绪?(引导学生编创鼓声)

教师根据学生的编创进行整理(板书):

6.体态律动编创。

教师:歌声、鼓声丰富了我们的表现,这么激动人心的音乐,让我们忍不住要动起来。请大家继续为这段音乐编创动作。(引导学生编创富有力量感的律动)

7.完整表现。学生分组,将编创的歌词、鼓声(声势律动)、动作(体态律动) 结合起来表现歌曲,体验情绪。

(二)歌曲间奏部分编创活动,再现赛场情景。

教师:(出示课件—球迷和拉拉队的图片)学校开展的足球节上,我们各班不但有球队,还有拉拉队。你们是怎么为自己的球队加油助威的?(引导学生模仿歌曲采用的表现形式编创口号、鼓点等)

1.编创加油口号并读一读。

2.编创鼓点声势并读一读。

3.随歌曲间奏部分进行编创表演。

(三)拉丁音乐节奏学习。

1.简介歌曲背景及歌手。

教师:(出示课件)今天我们欣赏的《生命之杯》是1998年世界杯足球赛的主题歌。世界杯是足球的顶级赛事,每四年举办一次,各国的足球队都以参加世界杯为荣。这首歌的演唱者是瑞奇·马丁,他擅长演唱拉丁音乐风格的歌曲,演唱时载歌载舞,充满活力,被人们称为“拉丁王子”。

2.声势律动。

教师:拉丁音乐中,有一种乐器是少不了的,猜猜是什么?(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模仿鼓点,敲一敲。(声势模仿鼓点)

(3)歌曲前奏部分加人拉丁音乐鼓点声势律动,感受音乐传递的快乐。

教师:同学们,你们感受到歌曲传递的快乐了吗?感受到激情了吗?这就是体育盛会音乐的魅力。每一届的体育盛会,通常都会有一首充满激情,富有感染力的主题歌,吸引着人们去喜爱运动、召唤着人们参与到运动中。

四、复听全曲并将编创的内容参与表现。

教师:现在,让我们跟随《生命之杯》的召唤,一起动起来吧。

前奏—拉丁音乐鼓点律动。

副歌—编创的歌词、鼓点、动作。

间奏—表现编创口号及声势。

尾声—拉丁音乐鼓点律动。

课后思考

我校为福建省体育特色(足球)传统学校,为在学生中普及足球文化,特选定《生命之杯》作为本课的内容。本课的定位为欣赏活动课,在充分聆听、欣赏的基础上,在教师引导下开展编创活动,借此培养学生的音乐创造力和表现力。

本课教学过程共设计了三个环节。第一个环节初听歌曲,感受歌曲内容与情绪,分析作品特点。这一环节要求学生在完整而充分地聆听的基础上,对作品的音乐要素及表现力进行初步分析,并为之后的创作做铺垫。接着观看演唱视频,在视觉与听觉相结合感受歌曲情绪后引导学生对作品特点进行探究,分析表现形式、节奏、力度一、速度、情绪等,探讨音乐要素之间的关系。

第二个环节为音乐体验与编创活动,该环节共有三个编创活动。歌曲高潮部分通过歌词编创、声势律动编创和体态律动编创,引导学生更好地表现作品,体验作品的情感表达。歌曲间奏部分的编创活动,结合了校园足球赛拉拉队的表现,引导学生模仿歌曲的表现形式编创口号、鼓点等,并随歌曲间奏部分进行表演,再现赛场情景,贴近学生校园生活,富有趣味。第三个编创活动为拉丁音乐节奏的体验。通过介绍作品背景及歌手引出拉丁音乐常用节奏“X XX X X 0 X 0 X”,并用声势模仿鼓点进行表现,接着在歌曲前奏部分加人拉丁音乐鼓点声势律动,在活动中感受音乐传递的快乐。

第三个环节设计了在复听全曲时采取叠加的方式将编创的内容参与到作品的表现中,引导学生在聆听、演唱、律动等音乐活动中充分表达自己对音乐的感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