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孟子的社会和谐思想

论孟子的社会和谐思想
论孟子的社会和谐思想

第59卷 第4期

2006年7月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W u h a nU n i v e r s i t y J o u r n a l (P h i l o s o p h y &S o c i a l S c i e n c e s ) V o l .59.N o .4J u l y 2

006.490!494收稿日期:================================================

2006-03-15

论孟子的社会和谐思想

程 培 学

(襄樊市行政学院马克思基础理论教研室,湖北襄樊441021

)[作者简介]程培学(1953-

),男,湖北丹江口人,襄樊市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教研室副教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和中国传统文化研究。

[摘 要]孟子主张“天下平”的和谐社会,是以“仁”为核心的道德观念;以“仁义”处理人

际关系,要求人人积极善行;国家实行“仁政”顺应民心;通过发展经济安民富民,加强全民道德

教育,实现“平天下”的和谐社会。虽然在阶级剥削和阶级压迫存在的社会里,这些主张难以实

行,

但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这些主张对我们有极大的启发和借鉴作用。[关键词]孟子;社会和谐;“仁”

[中图分类号]B 22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320(2006)04-0490-05

“天下平”的和谐社会是儒家一直追求的理想社会。孟子作为儒家的代表人物,主张从个人发挥“仁心”

和国家实行“仁政”这两个方面构建和谐社会。一

孟子首先倡导以“仁”为核心的道德观念,主张以“仁义”处理人际关系。社会是人的社会,社会和谐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如果人与人之间互爱互敬,社会没有不和谐的。孟子说:“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

者人恒敬之。”[1](第595页)

爱人敬人就是孟子倡导的“仁义”道德观念。“仁义”概念孔子多有阐释,孟子丰富了“仁义”的思想内容,孔子说:“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义者宜也,尊贤为大。”[2](第28页)

孟子把“事亲”、“恻隐之心”、“教不倦”都归于“仁”,并对“仁”的对象和范围进行了扩展和区分,指出对父母是“事亲”,对有血缘关系的人是“亲亲”,对无血缘关系的人是“仁民”,对人类以外的物是“爱物”。把孔子的“仁”从“爱人”扩展到“爱物”,确定了仁的主干内涵是爱,这是对“仁”的思想的加深与拓展。孟子把“从兄”、“敬长”归于义,同时也把朋友、君臣之间相互尊敬也称为“仁义”。可以看出,孟子肯定了义主于敬的思想。二是明确了“仁义”之间的关系。孟子把仁称作“人心”、“安宅”,把义称作“人路”、“正路”,仁为此身酬酢万变之主,义为出入往来必由之路,明确了“仁义”的本末关系,突出了仁的核心地位。第三,规

定了智和礼的特定含义。孟子说:“智之实,知斯二者弗去是也。礼之实,节文斯二者是也。”[1](第532

页)

智的主要内容是明白“仁义”的道理,礼的主要内容是对“仁义”加以调节和润饰。由此可见,智和礼既是对仁义的展示,又是为仁义服务的。

“仁义”礼智这些道德观念如果是身外之物,实践起来也就困难了;如果是少数人的心内之物,实现社会和谐也是困难的。孟子以心性论仁,不仅“仁义”礼智这些道德观念不是身外之物,而且是每个人的心内之物。首先人人都有善心。孟子说:“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

惕恻隐之心。”[1](第233页)

我们从对待快要落井小孩的态度可以看出,人人都有“恻隐之心”、“羞恶之

第4期程培学:论孟子的社会和谐思想心”、“辞让之心”和“是非之心”这样的善心。这是与禽兽的根本区别。其次,这样的善心是“仁义”礼智的发端。孟子说:“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

也。”[1](第234页)

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之心这样的善心是情,仁义礼智是性,“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于心”[1](第906页)

。情性就像地上的萌芽和地下的种子,心则是使种子萌芽的土壤。第三,要实现仁义礼智由隐性向显性的转化。孟子主张加强个人修养,把仁义礼智这种隐性的个人潜能转化成显性的、被人们称道的高尚道德情操。

孟子坚决主张用仁义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为人臣者怀仁义以事其君,为人子者怀仁义以事其

父,为人弟者怀仁义以事其兄,是君臣父子兄弟去利,怀仁义以相接也,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1](第825

页)

。只有倡导以仁义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才能促进社会和谐。孟子向往尧舜时代的和谐社会,指出“尧舜之道,孝弟而已矣”[1](第816页)

。应以子孝处理家庭关系。孟子认为,人人都亲爱自己的父母,尊敬自己的长辈,天下就太平了。在家庭关系中,父子关系是最

基本的人伦关系。孟子说:“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1](第640页)

尊亲要做到“顾父母之养”、“顺于父母”、把送终“当大事”。孟子强调子孝的义务,而不强调父慈的义务,一方面着眼于社会和谐的实际情况考虑。另一方面,着眼于和谐社会的思想引导考虑。孔子的学生有子说:“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

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2](第47页)

对此孟子心领神会,提倡孝道可以生发社会和谐因素。当然,从中国封建社会的实际情况看,把孝道推向极端也有负面效应。丢掉孝道,也会引发一些社会不和谐因素。因此,要促进社会和谐,还是要提倡孝道,但顺父母以不扼制个性和新生力量发展为限。

孟子非常重视君臣关系,以互敬处理君臣关系。他说:“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

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1](第546页)

君首先要行君道,要为百姓造福,要尊贤使能。在“让君主快乐的侍奉之臣”、“安定国家的安邦之臣”、“不在位的贤能之臣”和“端

正天下的圣人之臣”

中,孟子认为后两类臣子是“不召之臣”。君主要像尧对舜、汤对伊尹、齐桓公对管仲那样,供养他们,学习他们,任用他们,尊敬他们。“迎之致敬以有礼,言将行其言也。”[1](第863页)

臣要行臣道。首先要恭敬君主,其次要尽职谏言,第三要与君主同甘共苦。作为“不召之臣”,特别要恭敬君主。景丑批评孟子,得到齐王尊敬而不恭敬齐王。孟子认为,他比齐国任何一个人都恭敬齐王,“责难于

君谓之恭,陈善闭邪谓之敬。”[1](第489页)

齐国人知道仁义好,却不拿仁义的道理向齐王进言,而自己常常拿尧舜之道向齐王陈述。

建设和谐社会最根本的是人人都从自身行善。孟子说“君子之守,修其身而天下平。”[1](第1011页)

指出了修身和天下平,既是递进关系,也是因果关系,强调了修身的极端重要性。不仅如此,孟子还进一

步指出了修身的可能性。他说:“仁义礼智,非有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1](第757页)

人人都有仁义礼智这样的潜能,如“仁义”、“良知”、“良能”。“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

其兄也。”[1](第898页)

孟子认为,爱父母就是“仁”,就是“良能”;敬兄长就是“义”,就是“良知”。把这些仁义的潜能培养起来推而广之就可以造就高尚的道德。孟子批评道德低下的人厌恶无名指不如人,不

厌恶心性不如人,指出实现高尚的道德并不难,“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1](第792页)只

要努力,人人可以成尧舜,人应该自觉加强自我修养,不可自暴自弃。

加强自身修养要遵循正确的途径。一是修养以“仁”为核心的道德观念。孟子认为,天子如果不仁,便不能保持天下;诸侯如果不仁,便不能保持他的邦国;卿大夫不仁,便不能保持宗庙;士人和百姓不仁,·194·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59卷

便不能保全自身。所以“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1](第595页)

存心就是不忘。要做到不忘,就要“寡欲”。朱熹对孟子的“寡欲”理解为“欲,如口鼻耳目四支之欲,虽人之所不能无,然多而不节,未有不失

其本心者。”[2](第374页)

。二是不断弃恶扬善提高道德水平。这就是孟子说的“求放心”。他把仁义之心比作树木,要培养它而不能经常砍伐它和让牛羊遭踏它;比作易生植物,要不断地滋养它而不能一日暴十日寒;比作山间小路要经常走,不然就会被茅草阻塞。三是对仁义之心要用力不懈地扩充,由“亲亲”到“仁民”,再到其余。孟子把仁义之心比作救火之水,杯水车薪是不行的。“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

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1](第235页)

这就是孟子主张的“尽心”。四是强恕而行,勇于实践。孟子说:“强恕而行,求仁莫近焉。”[1](第883页)

恕是推己及人。孟子赞扬大舜“孳孳为善”,周公“坐而待旦”,都是强调实践的重要性。五是遵循道德规范要善于权变。“男女授受不亲”是必须遵循的礼

制,但“嫂溺不援,是豺狼也”[1](第521页)

这里表明,在孟子看来“遵循礼制”与“援嫂溺”是不矛盾的,这种“

权变”是“遵循道德规范”的一项基本要求。六是积极求仕造福百姓。就是说,“造福百姓”是为官的基本道德行为。

实行仁政才能使天下太平。仁政就是“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1](第232页)

孟子认为,实行仁政可以使天下安稳,不实行仁政,就会激化官民矛盾,天下难以太平。孟子认为,解决官民矛盾就是行

仁政:“君行仁政,斯民亲其上,死其长矣。”[1](第158页)

并认为“尧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1](第483页)

实行仁政要贵民。孟子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1](第973页)

他把人民看做诸侯的宝贝。在孟子与万章讨论权力的来源时,孟子提出了权力有两个来源,即天和民。“昔者尧荐舜于天而天受之,

暴之于民而民受之。”[1](第644页)但他引用了泰誓中的话,“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1](第646页)

实际上指出了权力最终来源于民众。他还用历史上的事例说明民众的最终决定作用。孟子解释说:“舜

之相尧、

禹之相舜也,历年多,施泽于民久。启贤,能敬承继禹之道。益之相禹也,历年少,施泽于民未久。”[1](第647页)

“施泽于民久”,民众就拥为天子,相反,就不能做天子。由于民众的历史作用,孟子主张,作为君主,“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2](第221页)

那个人好,那个人不好,那个人该杀,不能光听左右亲近者的意见,也不能光听众位大夫的意见,而要听众人的意见,然后认真调查,作出决定。孟子在与齐王讨论“好乐”、“有囿”时,特别强调君主要“恤其民”,要“与民同之”,要“与民同乐”。

实行仁政要得法。孟子说:“遵先王之法而过者,未之有也。”[1](第484页)

孟子在这里说的先王之法,是指尧舜禹汤文武周公之善法,不是不分优劣地照搬先王之法,也不是面对新形势对先王之法不做改变。这从两个方面可以看出,一是主张从政要听善言。孟子之所以相信乐正子一定能把鲁国治理好,

是因为乐正子喜欢听取善言。“好善优于天下,而况鲁国乎!”[1](第861页)

如果不需要对先王之法做必要的改变,那么乐正子也不必听善言。二是孟子指出的仁政内容都是善法。“夫仁政必自经界始。”

[1](第348页)“文王发政施仁,必先斯四者(鳏寡孤独)。”[1]

(第136页)

“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弟忠信。”[1](第66页)孟子主张从划分整理田界开始,主要是为了防止土地兼并,铲除滋生暴君和贪官的土壤,同时有利于确定赋税,发展生产,使百姓亲和。

发展经济的目的是为了改善老百姓的生活,但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社会和谐。在面临忍饥挨饿直

至死亡的困境下,

很难有仁爱之心把粮食让给别人,但生产发展了,“菽粟如水火而民焉有不仁者乎?”[1](第912页)

孟子发现老百姓处事有条规律,“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294·

第4期程培学:论孟子的社会和谐思想无不为已,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1](第333页)

因此,要帮助老百姓发展经济,提供稳定的产业,避免走上邪路。发展经济首先是发展农业生产,使百姓丰衣足食。“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

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1](第94页)

在孟子发展农业的思想中,最可贵的是强调遵循自然规律,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治水要遵循“水之道”,即顺水性;种植业要遵循植物生长

的季节和规律,“不违农时”;渔业要遵循鱼类生长规律,“数罟不入洿池”[1](第54页)

,养殖业要遵循动物生长规律,“无失其时”;林业要遵循树木生长规律,“斧斤以时入山林”。[1](第55页)

只有按自然规律办事,生产才能发展,百姓才会衣食无忧。这里反映出,在孟子的发展农业生产的思想中,不仅有要求遵循自然规律的思想,也有要求爱护自然的思想,这是很可贵的。

在孟子生活的时代,简单商品生产已经出现,社会分工不断细化,孟子欢迎这种经济社会的进步。当孟子得知许行除吃的粮食是自己种的以外,穿的衣服,戴的帽子,用的锅、甑和铁器,都是别人生产的,

便质问:“且许子何不为陶冶,舍皆取诸其宫中而用之,何为纷纷然与百工交易,何许子之不惮烦?”[1](第

371页)

由此得出结论,在一个人身上,各种工匠生产的产品都不可缺少,如果每件东西都自己制造,这就会使天下走上混乱。孟子肯定了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的合理性,进而肯定了“劳心者”从“劳力者”中分离出来的合理性,但孟子没有把不劳而获的剥削者从“劳心者”中区分开来。对发展商品生产,孟子

有一个重要思想,

那就是商品的交换要遵循价值法则。怎样解决市场上出现的欺诈行为,许行主张全国同货同价。孟子批评说:“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巨屦小屦同贾,人岂为之哉?”[1](第399页)

精细的鞋和粗糙的鞋一个价,没有人去做精细的鞋,这不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改善百姓生活还需要减轻百姓的赋税负担。孟子说:“易其田畴,薄其税敛,民可使富也。”[1](第912

页)

他比较了夏朝的“贡法”、商朝的“助法”和周朝的“彻法”。认为“贡法”最不好,“助法”最好。实行“井田制”,周围8户,每户100亩为私田,中间100亩为公田,

大家共同耕种公田,然后办理各自的私事。但都市里是工商业者聚集的地方,可以实行十抽一税。孟子不一定就认为当时“井田制”推行得开,但他的用意是想办法减少老百姓的赋税。孟子主张,即使征税,能减则减,能免则免。“有布缕之征,粟米之征,

力役之征。君子用其一,缓其二,用其二而民有殍,用其三而父子离。”[1](第999页)

当然也不能征税太少,

影响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白圭是魏国的宰相,他打算把税率定为二十抽一,征求孟子的意见。孟子认为,如果像貉国这样处于原始状态的北方小国,没有必要的礼节,没有国际间的往来,没有各种官府

和官吏,二十抽一便够了。“今居中国,去人伦,无君子,如之何其可也?”[1](第858页)

加强道德教育是实现社会和谐的思想保证。孟子认为,大量出现违法犯罪的人是放松教育的结果。他说:“城郭不完,兵甲不多,非国之灾也。田野不辟,货财不聚,非国之害也。上无礼,下无学,贼民兴,

丧无日矣。”[1](第487页)

当然社会和谐不仅仅局限于无违法犯罪的人,它依赖于社会成员道德水平的普遍提高。因此,孟子主张在老百姓基本生活条件得到保障后,要对老百姓进行道德教育。孟子称道,古

代圣人对百姓进行“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1](第386页)

的人伦教育。在开导齐王时,孟子主张向百姓“申之以孝悌之义”[1](第95页)

。孟子认为行仁义是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王子垫问孟子,士是干什么的?孟子说:“尚志”。曰:“何谓尚志?”曰“仁义而已矣”[1](第926页)

。要动员全社会开展道德教育。当时,孟子提出了全社会进行道德教育的多种办法和主张:(1)

要发挥家庭教育作用。家庭教育的好坏,对一个人的成长起基础性作用。孟子说:“中也养不中,才也养不

才,故人乐有贤父兄也。”[1](第551页)

在男尊女卑的古代社会,母亲地位低下,父兄是家庭教育的主要承担者。(2

)要发挥学校教育的作用。孟子说:“夏曰校,殷曰序,周曰痒,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1](第343页)

(3)要发挥制度的规范作用。孔子在鲁国做官时,鲁国有争夺猎物的风俗,孔子也参加争夺猎物。万章不明白,孔子行仁道,为什么还顺应争夺猎物的风俗。孟子说:“孔子先簿正祭器,不以·

394·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59卷

四方之食供簿正。”[1](第703页)用文书规定祭礼的器物和祭品不用四方送来的猎物供祭礼,

这就从根本上消除了争夺猎物的风俗。(4

)要发挥用人的导向作用。孟子主张应该把有仁德的人提拔到较高的地位上,而不能把没有仁德的人提拔到较高的地位上,如果“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1](第486

页)。(5)要发挥君上的带头作用。“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一正君而国定矣。”[1]

(第526页)

(6)要发挥贤能的榜样作用。伯夷和柳下惠是古代道德高尚的两位圣人,孟子说:“故闻伯夷之风者,顽夫廉,懦夫有立志。闻柳下惠之风者,薄夫敦,鄙夫宽”[1](第976页)

。(7)要发挥贤士的净化作用。当时,有人说孟子喜欢辩论,公都子问起缘由。孟子站在儒家立场上,认为孔子学说得不到发挥,仁义道路常被阻塞,是因为荒谬的杨墨学说欺骗了百姓,如果不进行批判,仁义就行不通。(8

)要发挥环境的熏陶作用。宋国的大夫戴不胜想让君主学好,孟子告诉他环境熏陶的重要性。比方楚国人的儿子想学齐国语言,请齐国人教他,但由于生活在楚国,楚国人的方言打扰他,天天打他骂他叫他说齐国话也办不到。假若换个环境,把楚国人的儿子送到齐国,住上几年,打他骂他叫他说楚国话也办不到。正因为环境影响如此重要,所以要在优化社会风气上狠下功夫。

孟子站在统治阶级立场上,为其长治久安提出了社会和谐的思想,但在阶级剥削和阶级压迫存在的社会里,统治阶级不可能贯彻实行。因为仁爱没有超阶级的,作为剥削阶级的统治阶级,对反抗剥削压

迫的民众也不可能施仁政,

和谐社会也只能作为一个理想社会而存在。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对传统文化要深入研究,对其中的糟粕要进行批判和摒弃,对其中的精华要继承。孟子的社会和谐思想应该说是属于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思想之一,有极大的启迪意义,是可以借鉴的。

[

参 考 文 献][1] 焦 循.孟子正义[

M ].北京:中华书局,1987.[2] 朱 熹.四书章句集注[

G ].北京:中华书局,1983.(责任编辑 严 真)

D i s c u s s i n g M e n c i u s ’C o n c e p t o f S o c i a lH a r m o n y

C H E N GP e i x u e

(X i a n g f a nA d m i n i s t r a t i o nC o l l e g e ,X i a n g

f a n441021,H u b e i ,C h i n a ) B i o

g r a p

h y

:C H E N GP e i x u e (1953-),m a l e ,A s s o c i a t e p r o f e s s o r ,X i a n g f a nA d m i n i s t r a t i o nC o l l e g e ,m a j o r i n g i n M a r x i s t t h e r o y a

n dC h i n e s e t r a d i t i o n a l c u l t u r e .A b s t r a c t :M e n c i u sw a s a l w a y s p u r s u i n g t h e h a r m o n i o u s s o c i e t y i nw h i c h p e o p

l ew e r e i n p e a c e a n d t r a n q u i l i t y .H e s t o o do n t h e s t a n d p o i n t o f t h e r u l i n g c l a s s ,s p a r k p l u g i n g t h e i d e a o nm o r a l s c e n t e r i n g

b e n e v o l e n

c e .H e p r o t e s t e dt h a t p e o p l es h o u l d

d

e a lw i t hi n t e r p

e r s o n a l r e l a t i o n w i t hk i n d h e a r t e d n e s s a n d j u s t i c e ,e v e r y o n e s h o u l d s h o wh i sk i n d n e s s a n dc a s th i sb r e a du p o nt h ew a t e r s a c t i v e l y

.H ea l s o p r o t e s t e d t h a t a c o u n t r y s h o u l d c a r r y o u t t h e p o l i c y o f b e n e v o l e n c e a n d b e p u b l i c -s p i r i t e d ,m a k e p e o p

l e s a f e t y a n dr i c h ,m o b i l i z et h e w h o l es o c i e t y t oc a r r y o u t m o r a le d u c a t i o n .A l t h o u g ht h e s eo p

i n i o n s w e r e h a r d l y c a r r i e d o u t i n t h e s o c i e t y w h i c hh a s c l a s s e x p l o i t a t i o n a n d o p p r e s s i o n ,w e a r e c o n s t r u c t i n g

h a r m o n i o u s s o c i e t y o fs o c i a l i s m n o w ,t h e s eo p i n i o n s w i l l p l a y i m p

o r t a n tr o l e so f i l l u m i n a t i o na n d r e f e r e n c e f o r u s .

K e y w o r d s :M e n c i u s ;s o c i a l h a r m o n y ;r e n ·494·

孟子教育思想

孟子虽然在仕途上不得志,但是他壮年从事教育实践,并通过自己亲身的实践,总结了许多教育理论。孟子自身的聪明才智、丰富的阅历,对孟子的教育理论有很大的影响。孟子对教育问题的理解有很多独到之处,如对人类理性的启发,对道德情操的培养、对意志性格的锻炼,对教育方法的研究等等。这些都是真知灼见,有不少是符合唯物主义的,在今天,依旧有其研究价值和值得借鉴的地方。 关键词:理性启发人格培养教育方法 一、持性善之说,求放心之论 孟子以忽然见一个婴儿爬在井边,人们的恻隐之心油然升,而立即奔往去救。但这时人们并不认识婴儿的父母,或为了获得别人的称誉,或厌恶婴儿的哭声念头为例。证明人性是善的,道德观念是先验存在的。同时孟子用一句话概括了这个观点:“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基于此,孟子又提出了:“良知”、“良能”之说。他说:“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亲亲,仁也;敬长,义也。无他达之天下也。”**总之,孟子认为:知识、才能和道德品质,都是与生俱来的。 虽然“良知”、“良能”只是性善说的一部分,也是唯心主义立场上认识论和伦理学的统一,但是孟子却也强调了主观能动性的作用和重要性。孟子说:良知、良能、道德伦理,可以通过道德教育寻找回来。即所谓“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而这种“求其放心”是一个长期提高自我修养的过程。而这种长期的自我修养,不能靠外力助长突击而成。因此,欲要成大器,就必须经过一番磨练。最终达到一种自我修养的最高境界,并把“放心”求回来的,甚至达到圣贤的境界。 孟子这种“求其放心”是在教育心理学的上建立起来的。因此性善说实质上是教育的基础。 二、强调立志的高标准和实践的坚韧不拔孟子说:“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要学有成果,必须先立志。有志则成,无志则废,不立大志是不行的。可见,孟子认为主观能动性对人的作用十分大,立志是实现理想的第一步,只有立大志向、大理想,才有可能成大材。因此,孟子认为:“人人可以为尧舜”,同时应该把达不到圣人的标准当作“终身之忧”。 孟子这种思想在政治上是正确的,进步的。而在教育学的心理学上也是无可厚非的。后世的教育家也就继承了这一特点。于是就有了宋朝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襟,明代顾炎武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抱负。 立志除了目标大以外,还应该对志向、理想的标准要高。孟子就认为“大丈夫”应当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穷则独善起身,达则兼善天下”,坚信道义,矢志不渝。 有了大志向,高标准还不行,要实现大志向,必须有顽强的毅力和坚韧不拔的精神。孟子认为挫折、打击只是磨练意志,增长才干的一种良机。这可以从孟子的《孟子。告子下》

探讨孟子的政治思想

探讨孟子的政治思想 孟子生于战国中期,“当是之时,秦用商君,富国强兵;楚、魏用吴起;……天下方务于合纵连横,以攻伐为贤”,而孟子则继承发扬孔子的思想,“乃述唐虞、三代之德”(《史记?孟子列传》),希望以“王道”之德政而不是以“霸道”之力政来结束战乱,统一天下。孟子在政治上伸张的道德理想主义,虽然当时被认为是“迁远而阔于事情”,但是在中国历史上发生了深远的影响,乃至在现代也仍有其重要的意义。 民本思想是孟子政治思想的核心,仁政学说是孟子的政治纲领,王道思想是他的政治理想。民本、仁政和王道,三位一体,是对孔子德政思想的继承、发展和完善。 1.民本思想: 孟子所处的战国时期,七国争雄,兵祸连结,人民深受其苦,民不聊生。在这种兵祸连连的状态下,统治者只顾争城夺地,不管百姓死活。“危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草。”(《孟子?梁惠王上》)在这种情况下,民心思定,社会渴望统一。孟子作为一个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士大夫,希望国君能行王道,爱护人民,救民于水火,在仁政的基础上实现国家的统一。“民归之,如水之就下,沛然谁能御之?”(《孟子?梁惠王上》) 民本思想是仁政学说的理论基础之一,也是仁政学说的基本内容之一。仁政学说的其他内容大抵源于民本思想。民本思想并非孟子的发明,孟子以前的思想家,如孔子、老子、墨子等都曾论及民本思想。

孟子的贡献在于深刻、系统地阐述了这一思想,并将其发展成仁政学说的理论基础,最终纳入到施政纲领中。战国时代的政治风云以及历史的经验教训使孟子深刻地意识到民心向背的作用,认识到统治者要巩固政权并进而统一天下,就必须依靠民众的力量。因此他说:“诸侯之三宝:土地、人民、政事。宝珠玉者,殃心必身。”(《尽心下》)在此基础上,孟子又提出“民为贵”的思想,大胆地宣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尽心下》)。这里,人民位列第一,可见,在孟子眼中,人民在国家政治中的作用是至高无上的。为了得到人民的拥护,孟子强调君主要与民同乐。他说:“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孟子以周文王和夏架为正反例,向魏惠王讲解了“与民偕乐,故能乐也”,“民欲之偕亡”,“岂能独乐”的道理。孟子认为,国君要想使老百姓尊爱自己,归服自已,必先爱民,忧民之所忧,乐民之所乐。在孟子看来,与民同乐是一个贤明君主必备的品德。 2.仁政学说: 孟子的仁政学说是对孔子德政思想的进一步发展。“保民”、“养民”和“教民”是孟子提出的施行仁政的具体纲领。孟子生活的战国时代,各诸侯国战乱频繁,兼并战争不断,苛税徭役繁重。他面对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社会现实,痛心不已,呼吁统治者应该施行仁政,救人民于水火。 孟子所说的“保民”,主要分为两方面,一是要求减轻刑罚和赋税。孟子对人民的苦难充满同情,说:“民之憔悴于虐政,未有甚于

关于孟子的性善论及其意义

关于孟子的性善论及其意义 远古时代,至高无上的天神占据了意识形态的统治地位。但到了西周末年,周王朝的统治日益衰微,象征天神主宰人世的周天子地位不断下降。对于社会的动荡不安,人们在对天神寻求解救而不可得的情况下,人们逐渐失去了往日对天神的虔诚,而开始把关注的重点转移到人本身。 春秋时期的孔子最早提出“性相近也,习相远也”的论断,这是中国思想史上最早关于人性问题的论断。而孟子则作为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个系统阐述人性问题的哲学家。他在否定告子的性无善恶的基础上,继承了孔子“仁”的思想,创立并完善了自己的性善论思想体系。孟子说:“仁义礼智,非由外烁我也,我固有之也。”即强调人的善性是先天固有的、与生俱来的,而不是后天形成的。而这种与生俱来的善的核心是“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即人人都有不伤害别人之心。这种不忍之心即“恻隐之心”,即对别人不幸的同情心。围绕不忍之心,还有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概括言之称“四心”。扩而充之, 就是“四德”,即仁、义、礼、智四种道德。此四心即是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耻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 孟子之所以把人在一定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中才可能产生的道德观念,说成是先天就有的、与生俱来的,把美化了的特定时期和特定阶级的人性说成是共同的人性,目的有二:一是为封建地主阶级的道德伦理观念提供理论依据,二是为仁政提供理论依据。 孟子所处的阶级地位、历史条件、思想局限,使他的思想认识不可能没有偏颇,这是历史之使然,随着历史的发展,必然被淘汰。但我们必须辩证看待,性善论作为仁政学说的理论基础,除了具有美化地主阶级政治,麻痹人民意志等消极方面外,也是有其积极影响和借鉴作用的。 性善论给人一种对社会对他人的美好愿望,使人们更加容易的处理好人与人之间那种睦邻友好的关系。也符合了儒家爱人爱己的思想。同时还提出了要关心人民疾苦,爱惜社会生产力,也劝诫地主阶级要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地主阶级的残暴统治。在孟子的性善论中也蕴含着古老的、朴素的平等思想。性善论认为,像人生而固有四肢一样,人亦生而固有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之心。上自达官贵人、正人君子, 下至贩夫走卒、斗筲小人,在人性上的“四心”是相同的。从这一意义上说,我们可以称孟子的性善论为朴素的平等思想。其所以称朴素,是因为性善论中所论及的是道德、人格方面的平等,不涉及政治、经济上的平等。 对于当今社会,性善论同样有借鉴意义。人性“四德”可为现代道德教育找到了人之可教化的理论基础。为人“向善”与“行善”提供“动机”,揭示了为善的意义是实现人生的自我价值。另一方面,性善论也警示后人,善性在后天的影响下是会消失的。如果没有后天环境对善端的培育和引导,人的善良本性也会由于缺乏关照而丧失殆尽。因此,道德完善重在建设,这就要求我们通过多种形式的思想教育工作来鼓舞人、激励人、引导人、塑造人,使每一个人充分发展自己的善性,顺利实现个人道德的完成。人的本性为善有利于鼓舞人们发挥主体能动性,自觉地接受教化与环境的培育与熏陶,提高人的道德境界,将社会道德作为人的行为的自觉规范。这也就是孟子性善论的社会实践意义之所在。 孟子的性善论虽有其理论上的漏洞,不是科学的道德人性理论,但其中包含教人向善、行善的思想,值得我们借鉴。我们应该充分使之与当今的社会主义文化相结合,提升中华传统文化的竞争力,并使之成为大家提高道德素质的又一条途径。

孟子的文学思想

论孟子文学思想 孟子作为孔子之后的儒家著名代表人物,其思想体系基本继承孔子的“仁”学思想,并在此基础上有了进一步的发展。然而,孟子的文学批评思想则向着文学的接受和批评方面发展,这一点和孔子有所不同。在文学接受和批评方面,比较著名的是孟子的“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知言养气”和“同乐”“同美”思想。 一、“以意逆志”说 “以意逆志”是孟子提出的重要的文学接受思想。《孟子·万章上》中,孟子针对咸丘蒙对《诗·小雅·北山》理解上的偏颇,提出了“以意逆志”的文学读解方法: 咸丘蒙曰:“舜之不臣尧,则吾既得闻命矣。《诗》云:‘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而舜既为天子矣,敢问瞽瞍之非臣,如何?”曰:“是诗也,非是之 谓也;劳于王事而不得养父母也。曰:‘此莫非王事,我独贤劳也。’故说诗者,不以文 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如以辞而已矣,《云汉》之诗曰:‘周余黎民, 靡有孑遗。’信斯言也,是周无遗民也。” 显然,咸丘蒙对《诗·小雅·北山》中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两句诗的理解是不正确的。这不正确之处,按孟子的意思,就在于他没有抓住诗人之志,而是断章取义地理解诗句,那自然会出现理解上的偏差。孟子认为,此诗的关键之处是“大夫不均,我从事独贤”(《诗·小雅·北山》),即孟子所说的“此莫非王事,我独贤劳也”。因为这首诗是讽刺国王任用大夫劳逸不均,善恶无别的,因此,诗中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绝对不是以实言之,而是一种夸张的手法,就如同《诗·大雅·云汉》中所说的“周余黎民,靡有孑遗”一样,并不是实指,而是一种虚夸。 “以意逆志”的方法虽然是针对《诗经》的正确理解而提出来的,但是孟子也把它应用到其他文学作品的接受上。《孟子·尽心下》云: 孟子曰:“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仁人无敌于天下。以至仁伐至不仁,而何其血之流杵也?” 《尚书·武成》所述为武王伐殷之事,事成之后,武王具体描述了牧野之战的残酷场面:“甲子昧爽,受率其旅若林,会于牧野。罔有敌于我师,前途倒戈,攻于后以北,血流漂杵。”孟子对这样的写法并不满意,认为会“以辞害义”,所以他提出“尽信《书》,则不如无《书》”的主张,这里并不是不要《书》,而是要对《书》中所描述的情景进行具体分析,不可盲目相信《书》中所写的一切,所以他说:“吾于《武成》,取其二三册而已矣。”不可信者不取。 关于“以意逆志”,历来存在两种不同的理解:其一是指说诗者心中之意,如赵歧注云:“意,学者之心意也。……人情不远,以己之意逆诗人之志,是为得其实矣。”[1](P393)朱熹注云:“当以己意迎取作者之志,乃可得之。”这里的“意”,应该属于读者阅读作品时所产生之意。读者在阅读作品时,必然产生对作品的理解,以其对作品的理解去探讨作品的本意,即赵歧、朱熹所说的“以己之意逆诗人之志”。其二是作者作品之意。苏轼云:

孟子的教育思想

孟子的教育思想 孟轲(公元前372-前289年),战国中期邹国人(今山东邹县),是鲁国贵族盂孙氏的后代。孟柯是继孔子以后的儒家的主要代表人物,被以后的封建统治者尊奉为仅次于孔子的“亚圣”。后人把孔孟的主张合起来,称之为孔孟之道。 关于道德教育的思想 1、尚志养气 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立志有恒的思想,认为一个人最主要的问题是立志。齐国王子垫问孟子,"士干什么事?"孟子日:"尚志"。意思是使自己志向高尚。王子问又间:“何谓尚志?”孟子回答说:“行仁义罢了。居住于仁,行走由义,这就叫志行高尚。” 孟子与孔子一样,要求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和宏伟目标,对社会发展有自己的理想和尽自己的义务。孔子把这称为"杀身成仁"。孟子把这称为"舍生取义"。孟子说:"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命和道义都是我所喜欢的,如果二者不能并有,即便牺牲生命,也要保全道义。生死与荣辱发生矛盾时,志士仁人宁愿光荣而死,不愿屈辱而生。死虽可恶,但还有比死更可恶的行为,就不应该避死而苟活,那就要舍掉个人的幸福以至生命,实现其道德理想。可见孟子认为道德生活比个人幸福、比个人生命都重要。在立志问题上,孟子与孔子不同之点在于,孟子提出了立志与"养气"的关系。 “气”是什么?孟子认为“气”是充满人身、能够影响肉体运动,而且还能反作用于心志、道德的东西,这就相当于中医说的“营卫气血”之“气”,有点朴素唯物主义的气息。孟子认为,普通的人只要注意“养气”,经过量的积累可以质变,逐渐形成圣人身上的所谓“浩然之气”,它是正大刚直之气。 孟子的养气说表现出高度推崇理性自觉与坚定志向的作用。于是他的"浩然之气"实际上使成了经过长期的道德修养而达到的一种高度自觉、志向坚定的崇高精神境界。他认为有了这种境界,不仅贫富贵贱不动于心,生死祸福也能置之度外,这种人可谓顶天立地的大丈夫。作为道德上的气节操守,是有积极意义的。 2、反求诸已 孟子最服膺孔子的内省方法。孟子认为,当自己的行为与别人发生矛盾时,首先要自我反省。他说,“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皆反求诸己”。意思是说,我爱别人可是别人不亲近我,那得反问自己,自己的智慧才能够有够?我有礼貌地对待别人,可是得不到相应的回答,那得反问自己,自己的恭敬够不够?任何行为如果没有得到预期的效果,便反躬自责。 孟子以为一个人的祸与福,都决定于他本人的作为。他说:"祸福无不自己求之者",即祸害或幸福没有不是自己我来的。一个人要"自求多福",不可"自作孽"。他常引(商书》太甲的话:"自作孽,不可活"。作的罪孽,逃也逃不了,无法挽救了。孟子多次强调反求诸己,在协调人与人关系中,厚于责己,不要自暴自弃,认为自己残害自己的人,不能和他谈出有价值的言语,自己抛弃自己的人,不能和他做出有价值的事业。他还说,不要埋怨超过自己的人,"仁者如射,射者正已而后发;发而不中,不怨胜已者,反求诸而已"。意思是说,·在道德修养方面如同比赛射箭一样,射箭时先端正自己的姿态而后放箭;如果没有射中,不埋怨那些胜过自己的人,反躬自问罢了。 3、改过迁善(略) 4、意志锻炼 孟子认为一个人的道德、聪明和才智,都是从艰苦和患难的锻炼中得来的。他说,“人之有德慧术知者,恒存乎疾。独孤臣孽子,其操心也危,其虑患也深,故达”。意思是说,人之所以有道德、智慧、本领和才能,经常是由于他处于灾患逆境之中;那些孤立之臣、庶孽之

《孟子》主要思想

孟子的主要思想 以“民本”、“仁政”、“王道”和“性善论”为主要内容 一、民本 民本思想是孟子思想的精华所在。在孟子的政治思想中占有突出的位置。他明确提出要“保民”,要“与民同乐”他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他认为决定统治者统治地位的政治基础是民心的向背,民心归服是统一天下的决定性因素,从某种意义上说人民比君主更重要,基于这种观点,他提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下》)二、仁政 仁政思想是孟子政治思想的核心。孟子仁政思想主要表现在养民、教民两个方面。 1、养民:一要制民之产,“是故明君必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孟子的仁政就是要合理解决土地、衣食、教育等基本问题,其中最主要的是土地问题。二要使民以时,休养生息,徭役。孟子认为统治者在征用劳役时就以“不违农时”为前提,同时也反对滥捕乱伐,三要取民有制。他主张薄税轻敛,不能滥征,不能搞苛捐杂税。他把这看作是富民之道,还骂那些自称能为君“辟土地,充府库”的所谓“良臣”是“民贼”。 2、教民:向人民施以教化。他屡屡说:“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他认为教化是保证社会和谐的重要措施,教化可以使人“明人伦”,解决民众的道德问题。 三、王道 “王道”是孟子提出的国家政治的最高理想。孟子认为民本与仁政能否实现,关系到能否实现“王道”这一目标。孟子所谓“王道”,即“以德行政者王”,在孟子看来,实行王道之治就是“保民而王”,就是“乐以天下,忧以天下。”(《孟子?梁惠王下》)正因为孟子把实现王道作为最高的政治理想,所以凡不以“王道”治国者,便都被他视为“罪人”,视为“独夫民贼”,遭到他的猛烈抨击。 四、性善 性善论是其伦理思想和政治思想的根基。 首先,人类有着共同的本性,性善是人和动物的区别,人都有向善的能力。 其次,人的善性是先天固有的,并非后天形成的。 再次,“人皆有之”的善性,起初只是一种道德的萌芽,必须经过自我修养,才能发展成为完美的道德。 五、尽心知性 在孟子看来,“尽心知性”是成为“圣人”的一个必要途径。 “尽心”即指把人的本性中的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扩充到极致;“知性”,即指对本性中的仁、义、礼、智等伦理道德有准确深刻的认识,并且付诸实践。“尽心”是前提条件。 在孟子看来,只要在“寡欲”、“内省”、“养气”上下功夫,就可能实现“尽心知性”。 六、教育思想 教育目的:明人伦 强调:学习过程中要有独立思考和见解。 教育方法:“存养式”,即保持并发展人的善性。

论孟子的重要文学批评思想

论孟子的重要文学批评思想 摘要: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文学思想,他的文学批评思想博大精深,主要有"知人论世"、"知言养气"、"以意逆志"。孟子的文学批评思想对后世影响巨大,对推动我国文学批评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孟子;文学批评;知人论世;知言养气;以意逆志 先秦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孟子一生的社会活动,主要是在政治方面继承并发展了孔子所创立的儒家学说,把孔子的“仁”学发展为“仁政”思想。在文学方面,孟子提出了一些难能可贵的文学见解,其中最重要的是“知人论世”和“以意逆志”,二者作为关于文学鉴赏与文学批评的两个重要的原则和方法,对后世的文学鉴赏与文学批评产生深远的影响。 一、"知人论世"的文学批评理念 “知人论世”作为一种文学批评的原则和方法,最早是由战国时期的思想家孟子提出的。孟子在谈到交友之道时说:“以友天下之善士为未足,又尚论古之人。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孟子·万章下》)在孟子看来,读古人的诗书,实际也就是与之交友(当然是神交) ,而要交接古人,只是读其诗书是不行的,还必须了解他们的为人行事,以及他们生活的时代,这样,才能读懂古人的诗书,才能和古人心契神交,成为知音。 孟子把士当作一个精神上独立的特殊阶层,他们要和与自己相似的人为友,当现实中找不到志同道合的朋友时,他们便到古人的作品中寻找知音,通过颂其诗,读其书,和古代贤人的精神相沟通,从而建立起完善而充实的精神生活。“知人”是读书的目的,“论世”是“知人”的途径。孟子认为人的心灵是可以相互理解、沟通的,读者通过阅读活动去知其人,论其世,与千古之上的作者产生共鸣。也就是说,正因为古代的文学作品本身就突出含蓄深邃,加上古人喜用互文、倒装、用典等手法,使得文学作品晦涩不明,所以,读者阅读文学作品就应该了解作者的生平经历和作品写作的时代背景,这样才能站在作者的立场上,与作者为友,体验作者的思想感情,准确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正确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 这种批评方法成为中国文学批评的优良传统。清代章学诚在《文史通义·文德》中也说:“不知古人之世,不可妄论古人之辞也。知其世矣,不知古人之身处,亦不可遽论其文也。”鲁迅也说:“我总以为倘要论文,最好是顾及全篇,并且顾及作者的全人,以及他所处的社会状态,这才较为确凿。” 掌握“知人论世”的原则,还有助于理解古代文学作品。例如北宋梅尧臣在《和淮阳燕秀才》中说:“惭予廷荫人,安得结子,心虽羡名场,才命甘汨没。”他认为自己由恩荫出身,和燕秀才由进士出身不一样,因而感到很惭愧。可是杜甫却完全不同,他在《壮游》中说:“气磨屈贾垒,目短曹刘墙,忤下考功第,独辞京尹堂。”杜甫考不上进士,便浩然归去;梅尧臣考不上,却半辈子感到委屈。这是因为唐代读书人的进身之阶,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渠道,宋代主要的就是这一条路,即使由他途出身,头衔上总得加一个“右”字,例如“右迪功郎”之类,成为终身的耻辱。因此,不知道唐宋两代的风气,就不能理解为什么对于

浅谈中国传统教育思想

浅谈中国传统教育思想 摘要中国古代教育有着极其悠久的历史,其间涌现出许多著名的思想家,积累了十 分丰富的教育思想。这些教育思想成为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延续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关键词教育思想传统文化 正文 中国古代教育思想的基本特征 中国古代教育思想丰富多彩,流派众多,几乎每个时代的教育思想都有自己的时代特色。但从总体上来说,中国古代的教育思想还是一脉相传的,从中可以概括出以下几个基本特征: 1. 重视教育的社会作用 古人十分重视教育的社会作用。如孔子把教育作为治好国家的三大条件之一:“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 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论语·子路》)孔子认为,治理国家,除了使人口增加、百姓富足之外,还要加强对人民的教育,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国家的真正强盛。孟子也十分强调教育在社会政治中的地位,明确提出“善政”不如“善教”的教育观点。他说:“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孟子·尽心下》)孟子认为,好的政治靠的是法度,是用刑罚约束百姓,使之畏惧国君,不敢违背;而好的教化靠的是德性,是用仁德去感化百姓,使之爱戴国君,由衷向善。好的政治得到的只是百姓的财物,而好的教化得到的则是百姓的人心。所以,作为统治者,应该把“善教”当作自己追求的最高目标。”(《新书·大政下》)董仲舒继承了孟子的“善教”思想,他站在统治阶级的立场上,告诫统治者要用教化作为防范百姓的“堤防”,这种说法显然带有一定的阶级性,但他认为教化的作用远远大于刑罚,这无疑是正确的。唐代的孔颖达从儒家传统的政治观出发,充分肯定了教育在营造社会良好道德风尚中的重要作用,认为“欲教化其民,成其美俗,非学不可”。宋代的朱熹也十分重视教育的社会地位和作用,他结合自己多年的教育实践经验,并从当时的教育实际出发,反复强调国家办教育应“以明人伦为本”,只有“教明于上”,才能“俗美于下”,“其遗风余韵,又将有以及于方来”。可见,朱熹已将重视教育的眼光投向了未来。 2. 强调教育的必要性 中国古代的教育家很早就清醒地认识到,教育不仅是重要的,而且是必要的。如孟子认为,人之初,性本善,只是由于后天所受到的社会影响不同,才有了君子与小人、好人与坏人之分,所以,加强后天的教育,对于人的健康成长是十分必要的。他说:“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故曰求则得,舍则失之。”(《孟子·告子上》)人虽然天生就有仁义礼智四种

孟子的主要思想

孟子的主要思想 孟子自幼受儒家思想的熏习,对儒家思想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后又“私淑孔门后学”,以继承和光大儒学为毕生追求,形成了以“民本”、“仁政”、“王道”和“性善论”为主要内容的孟子学说,为儒家学说的发展立下了不朽的功勋。 民本:民本思想是孟子思想的精华所在。先秦民本思想渊源已久,《尚书·夏书·五子之歌》:“民惟邦本,本固邦宁。”《谷梁传·恒公十四年》:“民者,君之本也。”孟子对民本思想给以系统的发展和阐述。民本思想在孟子的政治思想中占有突出的位置。他明确提出只有“保民”才可以“王”天下,“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孟子·梁惠王上》)他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下》)他认为决定统治者统治地位的政治基础是民心的向背,民心归服是统一天下的决定性因素,“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孟子·离娄上》),从某种意义上说人民比君主更重要,基于这种观点,他提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下》)仁政:仁政思想是孟子政治思想的核心。孟子在孔子仁政思想的基础上进一步将其发扬光大,建立起自己完整的仁政学说体系。孟子仁政思想主要表现在养民、教民两个方面。 养民:要制民之产,“是故明君必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孟子·梁惠王上》)“民之为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孟子·滕文公上》)孟子的仁政就是要合理解决土地、衣食、教育等基本问题,其中最主要的是土地问题,“仁政必自经界始。”(《孟子·滕文公上》)二要使民以时,休养生息,徭役。孟子认为统治者在征用劳役时就以“不违农时”为前提,同时也反对滥捕乱伐,“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孟子·梁惠王上》)当时战争不断,而农业生产的季节性强,频繁的战争必然贻误农时,影响农业生产。其“数罟不入洿池”、“斧斤以时入山林”则反映了注重保护自然资源的可贵思想。三要取民有制。他主张薄税轻敛,“取民有制。”(《孟子·滕文

论孟子的教育思想及其现代价值.docx1

论孟子的教育思想及其现代价值 摘要:孟子被称为仅次于孔子的亚圣,是战国时期的政治家、思想家和教育家等。孟子的诸多思想涉及到教育领域,他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实为人生三大乐趣之一。孟子带领弟子游历各国,在长期的教育实践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教育思想经验。认真研究孟子的教育思想,对于重新认识新时代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充实教育的内容,改进教育的方法,无疑具有重大的意义和价值。 关键字:孟子教育思想现代价值 一、孟子的教育理论基础——“性善论” 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争鸣,百花齐放,人们对人性问题认识逐渐深入,孟子主张“性善论”认为人一生下来就是善良的。同时,孟子认为:“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孟子还对这四种人生而固有的本性进行了分析,赋予了它们不同的内涵,孟子认为“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这里所谓的“四端”或者说“四德”即“仁义礼智”是人善性的集中体现。在孟子看来,种善性是人所固有的生物性本能,并不是外界的赐予,“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既然每个人都存在基本的伦理道德,那么也就有了进行教育的可能性,因此人性善成为了孟子教育想的前提与基础,即“人皆可以为尧、舜”。 尽管孟子说仁义礼智是“我固有之”,虽然人人都有善端,但是如果不扩充它,那么这些端绪就会随时泯灭,“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所以,孟子以为,教育的作用就在引导人保存、找回和扩充其固有的善端。 二、孟子的教育方法 孟子扩充人善性的思想,蕴含这他对教学过程的基本要求。教学活动要尊重理性特点,要遵循和发展人的内在能力。同时他强调学习中个体认识的自觉性。他通过受教育者自身素质和修养的培养来实现教育目的。要求人从自身做起,战胜自身的缺点,做到“尽心”、“存心”,同欲望作斗争,“故天下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在各种欲望的诱惑下,保证自己的本心不移,这样能实现自身的发展。 孟子还强调在学习过程中要“深造自得”,自行体会。深入的学习和钻研,必须有自己的收获和见解,如此,才可以形成稳固而深刻的智慧,遇事则能左右逢源挥洒自如。“尽信《书》,则不如无《书》”,这是孟子教育思想的一个重要创新,君子只有自觉地获得学问,才能牢固掌握,牢固地掌握知识后,就能积累深厚,就能左右逢源地获得知识。 此外,“盈科而进”和“教亦多术”是对教育者的要求,教育学生不但需要循循善诱,循序渐进,还需要因材施教,对不同情形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法,他说:“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时,有成德者,有达财者,有答问者”对学生,有的应及时点化,有的要发展其才能,因材施教。同时,孟轲以为“其进锐者其退速”,所以教育者要明白教学是一个自然有序的过程。 三、孟子的教育目标 孟子主张教育目的在于培养“君子”、“圣贤”及“大丈夫”。同孔子一样,孟子也要求"君子"、"圣贤"、"大丈夫"以德为主、德才兼备。他有一句名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这就是说,一个人格高尚的人,一定要经得起富贵、贫贱、暴力的考验,把道德意识转化为自己的坚定信念。 教育的发展还是为了实行仁政服务,文化教育可以达到维护社会关系的作用,所以,孟

浅谈《学记》中的教育思想

浅谈《学记》中的教育思想 《学记》乃孟子的学生乐正克所著,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成为当时学生的必修课。它作为先秦儒家教育思想的总结,是世界上最早的教育理论专著,被誉为“教育学的雏形”。其全文虽不过1229个字,但却记载了我国先秦时期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制度。《学记》全文言简意赅,详细阐述了诸多教育问题,从正反两个方面总结了儒家的教育理论和经验,系统阐发了教育的作用和任务、学校制度、教育目的、教学原则、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师生关系等等。本文主要论及其教育的地位和作用、教育教学原则、以及师生关系思想。作为中国古代系统地阐述教育思想的文献,《学记》的影响已经超越了时空的界限。在步入21世纪的今天,中公讲师侯婷婷带领大家共同回首这一经典论述,不仅有助于我们感悟古人教育思想的真谛,而且对我们当今的教育仍有重大的启迪。 (一)《学记》中强调的教育的地位与重要性 1.教育的地位 《学记》的开篇首先强调了教育的重要性及其战略地位。“发虑宪,求善良,足以谀闻,不足以动众;就贤体远,足以动众,未足以化民,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这就告诉我们,统治者懂得发布政令、善于谋划国家大事,只能获得小的声誉,不能耸动民众;招贤纳良,体恤反对者,可以耸动民众了,但还不能教化百姓。统治者如果想把统治思想贯彻下去,并且充分地体现出来,必须首先做好教育事业。这实际上表明了作者的一种价值观,即将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2.教育的重要性 《学记》还进一步强调了教育的重要性:“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居民,教学为先。《兑命》日:‘念终始,典于学’,其此之谓乎!”玉石不经过雕琢不会成为好玉;人如果不学习,就不可能知晓真理。因此,古代的统治者建立国家、统治百姓,都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即使在《兑命》上,也始终念念不忘的是教育。教育不仅对人的全面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国家的命运也系于教育。 (二)“善喻”的教育方法

孟子的教育思想 论文 原创

孟子的教育思想 化学学院09级*** 1233409017 【内容摘要】孟子是我国伟大教育家,他主张平民教育,践行着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并且非常重视家庭教育,在我国的教育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 【关键词】孟子教育因材施教 孟子,是我国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孟子为鲁国人,受业于子思的门人。子思是孔子的孙子,受业于孔子的学生曾子,故孟子可谓孔子的四传弟子。孟子在儒学家史上享有崇高的地位,与孔子并重被称为“亚圣”。 孟子的思想受孔子思想的影响比较大,但在其基础上又有很多独到的思想。孟子比孔子更加注重“以民为本”,因此孟子的教育思想也更加是基于平民的基础。 《孟子·梁惠王上》记载了孟子这样一句话:“谨痒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斑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孟子的这段话就阐明了只有人民都接受教育,懂得礼仪,国家才可以安定和谐,老有所终,幼有所养,其实就是在主张推行全民教育,这样的教育思想即使放在今天都是有很大的现实意义,是值得我们去学习和借鉴的。 孟子特别强调人伦教育,就是人与人之间应该如何相处,哪些是应该做的事。孟子提出“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滕文公上》),也就是父子之间有亲情,君臣之间有道义,夫妇之间有内外之别,长幼之间有尊卑次序,朋友之间有诚信。这就叫五伦。孟子认为,五伦使得人际关系有一个适当的方式来表达,社会因此而稳定发展,这就是教育的作用。 孟子发现人们有一些通病,比如他说:“人之患宰好为人师。”(《孟子·离娄上》)——人们都喜欢充当别人的老师。一个人遇到了问题,旁边的人都给他建议,似乎每个人说的都有道理,每个人说的都对,但是这个人是不是就应该接受呢?你们所说的道理自己就能够做到吗?不一定。这就是我们在生活中经常遇到的:我们给别人出主意、提意见似乎很有办法;可是到我们自己碰到问题时却总

论孟子的教育思想

论孟子的教育思想

论孟子的教育思想 孟子(约公元前372年—约公元前289年),名轲,字子舆,华夏族,周朝诸侯国邹国(今山东省邹城)人。孟子是儒家最主要的代表人物之一。孟子是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并称“孔孟”。政治上,孟子主张法先王、行仁政;学说上,他推崇孔子,反对杨朱、墨翟。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思想,但较之孔子的思想,他又加入自己对儒术的理解。他主张仁政,提出“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游历于齐、宋、滕、魏、鲁等诸国,希望效法孔子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前后历时二十多年。但孟子的仁政学说被认为是“迂远而阔于事情”,而没有得到实行。最后他退居讲学,和他的学生一起,“序《诗》《书》,述仲尼(即孔子)之意,作《孟子》七篇”。后世追封孟子为“亚圣公”,尊称为“亚圣”。其弟子及再传弟子将孟子的言行记录成《孟子》一书,属语录体散文集,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编写完成。 孟子思想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方面,包括民本思想、仁政学说、道德伦理。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里,一直成为人们的行为规范之一,至今对中国社会还有一定的影响。那么,孟子对儒术的独到见解又是在何时起形成的呢?答案是从他的童年时期开始。 “孟母三迁”是孟子小时候发生的事情。孟子小时候,父亲就死了,母亲仉氏守节。居住的地方离墓地很近,孟子学了些丧葬、踊痛哭这样的事。母亲想:“这个地方不适合孩子居住。”就离开了,将家搬到街上,离杀猪宰羊的地方很近,孟子学了些做买卖和屠杀的东西。母亲又想:“这个地方还是不适合孩子居住。”又将家搬到学宫旁边。夏历每月初一这一天,官员进入文庙,行礼跪拜,揖让进退,孟子见了,一一记住。孟母想:“这才是孩子居住的地方。”就在这里定居下来了。或许从小受到礼仪道德的良好环境的影响才能促使孟子渐渐形成他对儒术自己的理解。不止是这些,更因为孟子有一个十分有远见识大体的母亲。 “孟子受教免休妻”的故事也更加体现了孟母在孟子一生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孟子的妻子独自一人在屋里,蹲在地上。孟子进屋看见妻子这个样子,就向母亲说:“这个妇人不讲礼仪,请准许把她休了。”孟母说:“什么原因?”孟子说:“她蹲在地上。”孟母问:“你怎么知道的?”孟子曰:“ 亲眼看见的。”孟母说:“这是你不讲礼仪,不是妇人不讲礼仪。《礼经》上不是这样说吗,将要进门的时候,必须先问屋里谁在里面;将要进入厅堂的时候,必须先高声传扬,让里面的人知道;将进屋的时候,必须眼往下看。《礼经》这样讲,为的是不让人措手不及,无所防备。而今你到妻子闲居休息的地方去,进屋没有声响人家不知道,因而让你看到了她蹲在地上的样子。这是你不讲礼仪,而不是你的妻子不讲礼仪。”孟子听了孟母的教导后,认识到自己错了,再也不敢讲休妻的事了。 孟子能成为中国封建社会正统思想体系中地位仅次于孔子的人,多得力于他的母亲。孟子的母亲克勤克俭,含辛茹苦坚守志节,抚育儿子,从慎始、励志、敦品、勉学,数十年如一日,毫不放松,才能成就孟子这样一个伟大的思想家。 孟子的“民贵君轻”的思想对中国后世的思想家有极大的影响。民贵君轻是要君主注重人民的力量,以民为重,因为民为水,君为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君主以老百姓为重,百姓就爱戴你;君主贪图享乐不顾百姓死活,百姓就推翻他。在诸侯混战、民不聊生的乱世,孟子站在民众的立场上,努力宣传他的民本思想,反对战争,反对暴政,希图建立人民可以安居乐业的统一国家。这个思想强调了百姓的重要性,可以缓和当时的阶级矛盾,巩固封建专制的地位,使统治者能够更好的驾驭国家和人民,使天下太平。而“民贵君轻”却有一个前提基础,那便是仁政。 孟子心目中理想君主的基础自然是仁。不仅好仁,还要以身行仁。孟子认为,仁政是以教化的形式推广的,君主一定要做表率。他认为仁政的推行应该是自上而下进行的,君主为民众做出了表率,民众就会自然而然地仿效,仁政才能得到有效地推广。因此只有具备仁的

浅谈荀子的教育思想

浅谈荀子的教育思想 先秦是我国古代历史上一个重大的历史转折时期,也是我国古代教育的奠基时期。这一时期所形成的教育教育实践方向和教育基础理论,对后世的教育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孔子、孟子、荀子是先秦儒家三个最大的人物。孔子中心思想为“仁”,孟子中心思想为“义”,荀子的思想继承了儒家思想的精髓,同时也吸收了先秦百家的精华部分,是政治、道德和教育思想的集大成者。荀子(约公元前313年-公元前238年),名况,字卿,又称孙卿,战国末年赵国人,曾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学说主张。他曾在齐国的稷下学宫长期执教,成为资望最高的“老师”,齐襄王时,三次任学宫“祭酒”,影响很大,是先秦诸子的最后一位大师(郭沫若语)。荀子发展了孔子思想中的唯物主义因素,批判了传统的“天命论”、“君授神权”,并吸收了道家“道法自然”、墨家注重实践法家反对鬼神等思想,发展了儒家积极进取的精神,把先秦哲学推上顶峰。在我国教育史上,他更是第一个提出“天地君亲师”的教育家。下面就荀子教育思想的几个方面做一点论述。 一、论教育作用 人性论问题上,荀子提出了“性恶论”,批评了孟子的“性善论”。他写了《性恶》一文,认为人的本性都是好利疾恶的,并不存在仁义礼智等先天道德品质,如任其发展而不加节制,必然使社会产生混乱,这就否定了先天道德论。那么,人之善从何而来?荀子认为:人之所以能为善,全靠后天的努力,他说:“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伪是指人为,泛指后天一切人为的努力而使本性发生的变化。 他认为教育的作用就在于“化性起伪”。人性本恶,任何人的道德观念,都不是本性固有的,而是“积伪”的结果,其过程就是由“性”向“伪”转化,“长迁而不反其初谓之化”。最终达到与恶的本性彻底决裂,永远不再走回头路。 在这个意义上,荀子强调了教育的重要意义,他说:“我欲贱而贵,愚而智,贫而富,可乎?曰:其唯学乎!”(《儒效》)学习是人的素质和命运的决定因素,荀子否认了道德先验论,肯定了人是后天环境与教育的产物,具有唯物主义因素。 二、教育目的、内容 荀子在《劝学》篇中明确地提出了教育目的与内容。在荀子看来,教育目的就是将士最终培养成圣人。荀子对“学而优则仕”思想作了更为深刻的阐述:“学者非必为仕,而仕者必如学。”治学并非一定要当官,但当官的必须先治学。

孟子的思想

孟子的思想 一、性善论 孟子的主要哲学思想,是他的人类性善论。“性善论”是孟子谈人生和谈政治的理论根据,在他的思想体系中是一个中心环节。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告子》上) “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尽心》上) 他认为“仁、义、礼、智”是人们与生俱来东西,不是从客观存在着的外部世界所取得的。“性善论”是一套唯心主义的说法,不过,孟子以“性善论”为人们修养品德和行王道仁政的理论根据;还具有一定程度的积极意义。 二、道德论 “仁义”是孟子的道德论的核心思想。孟子所说的“仁义”,是有阶级性的,是建筑在封建等级社会的基础之上的。但是,他反对统治者对庶民的剥削,反对国与国和家与家的战争。 仁是一个古老的政治思想范畴。《说文》解释仁字:“仁亲也。从人二。”随着社会的发展,它的含义也不断有所衍变。孔子论仁,则给予了更多的充实和发挥。仁是孔子最高的道德理想:孔子在多种意义上运用仁的概念,反映了孔子学说的理论上还不够完整而严谨。孟子也最重仁。孟子对于孔子仁的思想的发展,特别表现在孟子以性善论为基础,提出由此而生仁义礼智四德,其中心点是为仁。还进一步论述仁义礼智四者的关系,第二,在关于仁的伦理思想的基础上,孟子提出了仁政的学说。孟子以仁作为施政的出发点,要求统治者“施仁政于民(《梁惠王》上),还具体地提出了在经济、政治等方面的具体的仁政措施。 三、政治及经济方面 孟子着重发挥了孔子的“仁学”思想,提出了“仁政”的政治主张。 “仁”、“义”是孟子论理想的核心,又是他的政治经济学说的出发点。孟子的政治论,是以仁政为内容的王道,其本质是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的。

论述《孟子》中王道与霸道的区别

论述《孟子》中王道与霸道的区别 摘要:《孟子》中关于王道与霸道的讨论,是关于孟子政治问题的认识。就孟子关于王道与霸道讨论的内容来看,其本质还是在提倡仁政,强调以仁政的重要意义。孟子关于王道与霸道的思想的对比,表达了王道的政治理想。 1、王道与霸道的概念 在春秋时期的人们提出过王道与霸道这两个概念,孔子及后来的墨子也都使用过这两个概念。在中国传统政治哲学中,王道最初是指尧舜禹等古代圣王的治国之道,即先王之道;后来经孔子、孟子、荀子等的总结归纳,进而就成了儒家的政治理想。王道代表着完善的伦理道德境界和完美的社会政治秩序。王道以仁爱为基本精神,以仁政为基本主张。它的基本内涵就是实行仁政。霸最初指诸侯之长,随着周王室衰微,诸侯实力增强,各诸侯不再遵从周天子,而纷纷采取措施实现富国强兵,进而通过发动兼并侵略战争以求称霸诸侯。以春秋五霸为代表的霸主为称霸诸侯而采取的治国之道即为霸道。王道是推行仁政,那么霸道就是推行力政,追求以强大的政治经济军事实力为基础的强权政治。 2、《孟子》中的王道与霸道的区别 孟子明确区分了霸道与王道两种政治理念,并对给予二者各自不同的评价。他说: “以力假仁者霸,霸必有大国。以德行仁者王,王不待大。汤以七十里,文王以百里。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 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 《孟子·公

孙丑上》)。孟子界定王道与霸道的分别在于“以力假仁”、“以力服人”还是“以德行仁”、“以德服人”。所谓王道实即真正地实行他所讲的仁政,霸道即以仁义为标榜,但实际上是靠武力实行强权的政治。从真诚地“以德行仁”还是“以力假仁”的意义上说,两者是对立的,这是孟子强调的重点。不过,在孟子看来,这种对立并不是绝对的。他说:“尧舜,性之也;汤武,身之也;五霸,假之也。久假而不归,恶知其非有也?”(《尽心上》)这是认为“以力假仁”犹胜于不假。他说:“五霸桓公为盛。葵丘之会,诸侯束牲载书而不歃血。初命曰:`诛不孝,无易树子,无以妾为妻’;再命曰:`尊贤育才,以彰有德’;三命曰:`敬老慈幼,无忘宾旅’;四命曰:`士无世官,官事无摄,取士必得,无专杀大夫’;五命曰:`无曲防,无遏籴,无有封而不告。’曰:`凡我同盟之人,既盟之后,言归于好’。今之诸侯,皆犯此五禁,故曰:今之诸侯五霸之罪人也。”(《告子下》)这是说今天诸侯连“假仁”也作不到了。从孟子对五霸有所肯定的内容来看,也表明孟子王道与霸道的问题,主要是在提倡仁政。总之,王道与霸道可以说是两种不同的政治理念,其区别就在于是否真正实行仁政。 王道强调以仁义治政,以教化施民,以行德政、顺民心为立国之本。主张行王道者的共识是:政以德为本,失德必失政。德以民为本,为国者,得民则治,失民则乱。故曰:“得民心者得夭下,失民心者失天下。”持王道论者,深知民意不可违,民利不可废,民安则国泰,民乱则国危,民怨沸腾者必不久长,故而主张为政之道在于得民。得民必先德民.必须以顺民心为本,以厚民生为本,以安而不扰为本。在中国历史上,王道渊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