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威海--社会学导论--历年考题集锦

王威海--社会学导论--历年考题集锦
王威海--社会学导论--历年考题集锦

答案总汇

(2006年秋期-2015年秋期)

注:后标数字是考题历年出现次数(大于一次的才有标记),题目排序是时间由近及远的顺序。

书本参照《社会学》第十一版。

一、名词解释

1. 社会事实(5)

是发生在社会集体层次上的现象,是“个人每时每刻都遵守的,存在于个人之外的集体行为和思维方式之现实”。

2. 形式理性

是关于不同事实之间的因果关系判断,主要可归结为手段和程序的可计算性,是一种客观的理性——目的理性。

3. 镜中我(4)

美国的查尔斯·库利将通过观察别人对我们自己的行为的反应而形成的自我认识,称为“镜中我”。也就是说,每个人的“自我”认识,实际上都是以他人为“镜子”而影射出来的。

“自我”的意义、自我出现的三个阶段:

1. 意识到自己在他人面前的行为方式(感觉阶段)

2. 做出行为后,设想他人对自己行为的评价(定义或解释的阶段)

3. 根据自己对他人的评价的想象来评价自己行为(自我反映的阶段)

4. 三阶段理论

孔德认为,人类精神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是“神学”阶段,人们把一切事件都归因于生命体和人类相似的力量;

第二是“形而上学”阶段,人类乞灵于抽象的实体如大自然;

第三是“实证”阶段,人类认识各种现象,并找出现象之间的联系和支配现象的规律。与此相应,人类社会也经历了军事阶段、过渡阶段与工业阶段。

5. 文化模式

一个社会中所有文化内容组合在一起的特殊形式和结构。

文化模式的主要内容:每个民族的文化都包含着许多文化集丛,社会交往,衣食住行,工作休息,文化娱乐等都包含一些文化集丛。各种文化集丛不是散漫的、孤立的,它们在功能上互相联系、互相依存而构成一个特殊的文化整体,这个文化整体就是文化模式。

6. 文化堕距(5)

也称为文化滞后,由社会学家威廉·奥尔本创造这一术语。社会变迁过程中,文化集丛中的一部分落后于其他部分,结果造成文化各部分之间的不平衡、差距、错位,从而导致各种社会问题。一般说来,总是物质文化先于非物质文化发生变迁,而就非物质文化的变迁而言,一般又总是制度首先变迁或变迁速度较快,其次是风俗、民德的变迁,最后才是价值观念的变迁。

7. 相对剥夺(3)P649

(网上解释)“相对剥夺”(Relative deprivation) 最早由美国学者S.A.斯托弗(S.A.Stouffer)提出,其后经R.K.默顿(R.K.Merton)的发展,成为了一种关于群体行为的理论。它是指当人们将自己的处境与某种标准或某种参照物相比较而发现自己处于劣势时所产生的受剥夺感,这种感觉会产生消极情绪,可以表现为愤怒、怨恨或不满。简单而言,相对剥夺是一种感觉,这感觉是我们有权享有但并不拥有。

(书本解释P649)相对剥夺是引发内乱和其他形式集合行为的另一个普遍因素。相对剥夺指的是一种人们没有获得他们认为应得之物的情形。无论人们追求的是经济保障、政治权利、自我实现,还是社会归属感,社会总是教导人们,只要按照一定的方法去努力,就能达到这些目标。而当人们感到在实现目标过程中并不能取得足够的进展时,就产生了相对剥

夺感。在他们看来,这个制度没能给他们应得的东西。

分类:

期望型相对剥夺:在期望型相对剥夺中,人们的期望在不断增加,然而他们并没有看到情况有显著的改善。

J状曲线型相对剥夺:人们的期望正伴着他们所认为的真实进步而增加,而当局突然倒转方向并且开始剥夺人们的近期所得。

8. 生命历程理论

个体生命历程视为由多个生命事件组成的序列,事件的时间、地点和内容深受社会结构的影响,前者会对个体的社会化产生重要影响。

生命历程理论的基本原理大致可概括为四个方面:

一是,“一定时空中的生活”原理。他告诉我们,个体在哪一年出生(出生组效应),属于哪一同龄群体,以及在什么地方出生(地理效应),基本上将人与某种历史力量联系起来;

二是,“相互联系的生活”原理。他告诉我们人总是生活在由亲戚和朋友所构成的社会关系之中,个人正是通过一定的社会关系,才被整合入特定的群体的,每代人注定要受到在别人的生命历程中所发生的生活事件的巨大影响;

三是,“生活的时间性”原理。生活的时间性指的是在生命历程中变迁所发生的社会性时间(social timing),他还指个体与个体之间生命历程的协调发展。这一原理认为,某一生活事件发生的时间甚至比事件本身更具意义,强调了人与环境的匹配;

四是,“个人能动性”原理。他告诉我们,人总是在一定社会建制之中有计划、有选择地推进自己的生命历程。即使在有约束的环境下,个体仍具有主动性。人在社会中所做出的选择除了受到社会情景的影响外,还受到个人经历和个人性格特征的影响。

生命历程理论的基本分析范式,是将个体的生命历程理解为一个由多个生命事件构成的序列。比如,一个人一生所经历的入学、就业、生育、退休等生命事件,这些生命事件按一定顺序排列起来,就构成了一个人的生命历程。生命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和内容深受社会结构的影响,而前者反过来又会影响到个体的角色扮演。这样,以“生命事件”概念为中介就打通了社会结构与个体社会化过程之间的关系。

9. 主要地位(2)

指的是比其他所有身份都更重要,且对个人的社会位置具有决定性影响的身份。

10. 社会团结

社会团结具有“社会内聚力”“社会整合机制”的含义,指的是把个体结合在一起的社会纽带,是建立在共同情感、道德、信仰或价值观基础上的个体之间以及群体之间以结合或吸引为特征的联系状态。

11. 垂直流动(4)

也称纵向流动,是指人们在同一社会分层结构中的不同社会阶层之间地位的转化。

指一个人从下层地位和职业向上层地位和职业的流动,或者从上层地位和职业向下层地位和职业的流动。垂直流动可以伴随地区间流动,也可是原地升降。

12. 集合行为(2)

所谓集合行为,是指在相对自发、不可预测、无组织的以及不稳定的情况下,对某一共同影响或刺激产生反应而发生的行为。同样是多人参与的行为,集合行为与组织行为和制度行为截然不同。

集合行为与组织行为和制度行为的差异P647

集合行为的特点:

第一,参与人数众多,无组织(自发与非理性)。

第二,行为者相互依赖,参与其中的人目标和期望相对不明确,社会情景模糊。

第三,社会控制机制薄弱。

发生条件:

1、环境因素(时间、地点、季节等)——时间上节假日、周末、晚上较多(夜晚政治);场合相对封闭,能聚集很多人的地方(大礼堂等),人数众多可以形成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在这样的空间中人的情绪可以被反复酝酿;季节上春天最佳。

2、无规范状态——我们社会的绝大部分行为都被社会规范所控制,但在无规范状态中,没有道德法律上的约束与控制。

3、冲突的价值观和规范——现代价值观:男女平等,伊斯兰教:男尊女卑——价值观的冲突)

4、相对剥夺(期望型相对剥夺、J状曲线型相对剥夺)P649

5、社会控制机制的崩溃

13. 托马斯定理(2)

一个人对情境的主观解释(或定义)会直接影响他的行为。如果人们把某种情境定义为真实的,那么这种情境就会造成真实的影响。

14. 彼得原则

彼得原理是美国学者劳伦斯·彼得(Dr. Laurence Peter)在对组织中人员晋升的相关现象研究后得出的一个结论;在各种组织中,由于习惯于对在某个等级上称职的人员进行晋升提拔,因而雇员总是趋向于被晋升到其不称职的地位。彼得原理有时也被称为“向上爬”理论。

15. 婚姻倾度

指男人倾向于同比他们年轻的、文化水平比他们低的、职业声望不如他们的女性结婚。同样地,女性倾向于同比她们年长的、文化水平高于自己、职业声望也比自己更高的男子结婚。人们还通常与相同年龄段的人结婚。多数夫妻间的年龄差异平均只有两岁左右,并且丈夫比妻子大。

16. 理想类型

所谓理想类型,是研究者选择和强调对象某些重要的典型特征,舍弃或忽略另一些次要的非典型特征而组合、构建的概念形式,它的建立必须有逻辑的一致性,不能违反经验的因果关系。

理想类型是在现实的基础上所作的理论抽象,是研究者的一种主观建构,它不等于现实本身,现实中也找不到完全一样的对立物。

17. 伙婚制

又叫亚血缘群婚制,是群婚制发展的第二阶段,是群婚制的高级形式,从两性关系中进一步排除了兄弟姐妹,起初排除了同胞兄弟姐妹,后来又逐步排除了血缘较远的兄弟姐妹间的通婚。

实质特点:一群姐妹有着她们的共同之夫,但她们的兄弟除外;一群兄弟有着他们的共同之妻,但他们的姐妹除外。

18. 第三部门

非营利组织在中国香港又称为民间组织、非政府组织,这些组织独立于政府和市场而存在,因此也称作“第三部门”。

19. 文化采借(2)

一种文化接受或吸收另一种文化的某些文化元素或文化集丛,融入本文化的过程。

20. 核心家庭(2)

是社会的主要家庭结构类型之一,即是指由父母及未婚子女组成的家庭。

21. 辨证冲突社会(2)

社会具有辩证的两面性:一方面表现为静态的均衡性,另一方面又呈现出动态的冲突性;社会结构既有稳定性,又时刻处于变迁之中;社会系统既具有整合功能,但其各子系统又无时不处于相互冲突之中;社会各部分进行功能协调时,既会发挥正功能又会发挥反功能;社会成员的价值共识则往往建立在对一部分社会成员的价值观念的压制基础之上的。

22. 社区横向格局(2)

是指一个社区中的各种组织或子系统在本社区内部彼此之间的结构和功能关系,这种结构关系主要通过社区内各单位之间的协调方法来维持。

二、简答题

1. 涂尔干社会团结理论(3)(类型)

涂尔干的社会团结理论包含了机械团结和有机团结两部分:

社会团结——指的是把个体结合在一起的社会纽带,是一种建立在共同情感、道德、信仰或价值观基础上的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之间的,以结合或吸引为特征的联系状态。

机械团结——是原始社会、古代社会以及那些现代的不发达社会的一种社会联结方式,他通过强烈的集体意识将同质性的个体结合在一起。)

有机团结——由发达的社会分工以及社会成员间的异质性所决定的另一种社会联结方式。它是一种建立在社会成员异质性和相互依赖基础上的。

社会团结的精神基础是集体意识,而物质基础则是社会分工。

对社会团结的危险(社会失范:道德原则丧失,法律作用下降)——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过渡出现的现象。

2. 越轨的正负功能(5)

越轨行为的功能:

反功能:①越轨行为会弱化人们遵从社会规范的动机;②越轨行为会使生活变的不可预知并导致遵从者与越轨者之间的紧张和冲突;③越轨行为破坏了信任;④越轨行为还浪费了大量的社会资源。

正功能:①越轨行为的存在有助于明确社会规范,指出社会容忍的限度;②越轨能增进社会团结;③越轨行为能带来社会系统所需要的变迁;④越轨促使人们更愿意遵守规范。

3. 马克思阶级理论与韦伯分层理论异同

同:马克思和韦伯的社会分层理论同属于古典社会分层理论,都认为社会分层与经济有关,都对以后的社会分层和社会流动研究产生巨大的影响。

异:

1、阶级划分标准不同。马克思认为阶级与所处的所有制中生产关系有关,主要从生产过程中工人与资本家的关系出发揭示阶级属性;韦伯认为阶级划分与个人所处的市场地位和生活机遇有关。

2、阶级理论目标不同。马克思的社会分层理论的目标是旨在揭示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不平等,强调资本主义社会阶级矛盾的不可调和性,并提出最终用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而韦伯的社会分层理论的目标是维护资本主义统治,希望通过对社会分层的研究达到促进资本主义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目的。

3、社会分层条件不同。马克思社会分层的条件是一元的,阶级划分与个人在所有制中所处的生产关系有关;而韦伯社会分层的条件是多元的,是经济(财富)、政治(权力)、社会(声望)三位一体的社会分层理论。

4. “麦当劳化”(5)(内容、特点)

麦当劳化(McDonaldization)是指一个社会经历著速食餐厅之特色的过程。这个词由社会学家乔治·里兹(George Ritzer)所发明,麦当劳化是理性化的再概念化说法,是指从传统思维转向理性思维和科学管理的过程。

四个麦当劳化最主要的元素(内容、特点):

效率:用最理想的方式来完成某项作业

可计算性:客观的项目(如销售量)必须能够被量化,而非主观的项目(如味道)

可断定性:标准化和均一化的服务

控制:标准化和均一化的员工

(非理性的合理化:这种有效率的做法违背了基本的人道。)

麦当劳化的过程可以被简述为:速食餐厅的准则正逐渐支配著美国社会和世界其他地方越来越多的层面

“麦当劳化含有的四个基本原则:P216

(1)极其强调效率;

(2)讲求速度(快餐)的定量配餐(巨无霸);

(3)可预见性(所有麦当劳都有同样的菜单);

(4)非人格化(麦当劳机械化程度极高,它的员工在行为上没有自由支配权)。

5. 生命历程理论

个体生命历程视为由多个生命事件组成的序列,事件的时间、地点和内容深受社会结构的影响,前者会对个体的社会化产生重要影响。

生命历程理论的基本原理大致可概括为四个方面:

一是,“一定时空中的生活”原理。他告诉我们,个体在哪一年出生(出生组效应),属于哪一同龄群体,以及在什么地方出生(地理效应),基本上将人与某种历史力量联系起来;

二是,“相互联系的生活”原理。他告诉我们人总是生活在由亲戚和朋友所构成的社会关系之中,个人正是通过一定的社会关系,才被整合入特定的群体的,每代人注定要受到在别人的生命历程中所发生的生活事件的巨大影响;

三是,“生活的时间性”原理。生活的时间性指的是在生命历程中变迁所发生的社会性时间(social timing),他还指个体与个体之间生命历程的协调发展。这一原理认为,某一生活事件发生的时间甚至比事件本身更具意义,强调了人与环境的匹配;

四是,“个人能动性”原理。他告诉我们,人总是在一定社会建制之中有计划、有选择

地推进自己的生命历程。即使在有约束的环境下,个体仍具有主动性。人在社会中所做出的选择除了受到社会情景的影响外,还受到个人经历和个人性格特征的影响。

生命历程理论的基本分析范式,是将个体的生命历程理解为一个由多个生命事件构成的序列。比如,一个人一生所经历的入学、就业、生育、退休等生命事件,这些生命事件按一定顺序排列起来,就构成了一个人的生命历程。生命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和内容深受社会结构的影响,而前者反过来又会影响到个体的角色扮演。这样,以“生命事件”概念为中介就打通了社会结构与个体社会化过程之间的关系。

6. 福柯“监控技术”

按照福柯的观点,推动刑罚改革的动力不是来自于启蒙理性,而是来自于确保一种更具效率和合理化的法律和社会领域之存在的必要性。惩罚要有效率,就必须掌握相关的知识,必须熟悉同犯罪有关的各种现象。社会科学和约束技术也随之而发展起来了。

福柯认为监狱是权力实施的工具。圆形监狱按照空间隔离与封闭、不间断的监督与检查、以及对犯人区别登记等原则,实现了对个体的全面监视和类别区划的目的。

7. 价值累加理论(4)(主要内容)见P650

斯梅尔瑟认为不能单纯地从心理的角度来解释集体行为,而应该将集体行为的形成与社会结构联系起来。斯梅尔瑟提出,只有在以下六个因素不断累加影响下,才会导致集体行为的发生。

1、结构性助因。(有利的结构)

社会的结构的构成方式必须满足集体行为形成的一般外部环境条件。例如,商场抢购这一集体行为的发生,就必须先得有商场这种购物环境的存在。

2、结构性紧张。

社会中存在着的缺陷和矛盾,这些冲突因素会引起人们的怨恨和不满。例如,罢工这一集体行为的发生,常常是由于经济不景气企业要裁员或降薪,从而导致企业员工的愤怒,此种情绪是促成集体行动的重要条件。

3、一般化信念。(普遍信念)

人们对结构性紧张引发的怨恨情绪必须转化为一种共同的认识。一方面是要求对问题产生的原因共享同一种解释方式,另一方面是要求对问题的解决方法共享同一种信念,即相信可以通过集体行动(例如罢工)来促成问题的解决。斯梅尔瑟相信在群体力量的作用下,人

们是很容易冲动的接受一般化信念的。

4、促发性因素。(促发因素)

某种突发的事件导致了人们受到情绪上的强烈刺激,从而成为导火索,导致了集体行为的发生。例如,足球场上裁判的一次误判,常常会直接导致对立球迷们闹事。

5、行动动员。(对参与者的行动动员)

当人们开始付诸集体行为时,通常会产生出行动中的领袖,并在某种程度上促成一定的共同行为规范来引导集体行为。若此种动员是有效的,那么集体行为就能得以持续的进行下去。

6、社会控制。

集体行为一旦形成并趋向严重的话,国家的社会控制力量就会介入,以控制集体行为的进一步扩散。若控制得当,集体行为可能停止;若控制不当,集体行为反而可能激化和扩大。

显然,在斯梅尔瑟的理论中,六个因素分别在集体行动的不同阶段发挥着各自的功能,因此提供了关于集体行为形成的过程理论。另一方面,在斯梅尔瑟的集体行为模式中,结构性紧张导致的怨恨以及对一般化信念的冲动接受,都暗示着集体行动中的人仍然主要是由非理性因素支配的。

8. 形式理性

是关于不同事实之间的因果关系判断,主要可归结为手段和程序的可计算性,是一种客观的理性——目的理性。

9. 科层制(3)(特点、优缺点)

定义:

官僚制(bureaucracy)是权力依职能和职位分工和分层、以规则为管理主体的管理方式和组织体系,亦称科层制,它是由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提出。

社会学家将科层制定义为一种运作于明确的规章和程序之基础上的等级权威结构。

特点:

1. 正式规章

组织管理的权力建立在一整套为所有组织成员共同认可和严格履行的正式规则基础之上。这些规则有明确的规定,所有管理人员的活动都无一例外地受这套规则的制约。这些规则是根据为完成组织目标和实现组织功能的需要而制定的,排除任何个人情感的因素。

2. 明确分工

组织权力横向方面按职能分工,明确规定每个部门的职责、权限和任务,限定各自的管理范围,各负其责,各司其职,相互配合,不得推诿或越权。

3. 权力分层

组织权力纵向方面按职位层层授权,明确规定每一个管理人员的权力和责任。职位的设立服从管理和效率的需要,不因人设位。处于中间职位的管理人员,既接受上级的指挥,又对下级实施管理。组织权力的分层形成一个金字塔型的等级结构。

4. 公务关系

在组织管理范围内,部门以及管理人员的关系均为公务关系。在处理组织事务时,应照章办事,不允许将私人关系掺杂在内,更不允许因私人关系而破坏组织的正式规则。

5. 考核任命

任职资格要通过考核和任命。组织成员资格应通过正式考核获得,他们进入组织并占据一定职位的依据,是他们经由教育和训练所获得的专门知识和技能。除最高领导者外,所有的管理人员都是上级任命产生的,他们是专职的管理人员,领取固定的薪金。管理人员晋级有统一的标准,其薪金应与责任和工作能力相适应。

优点:

官僚制的组织结构和管理体制,根据组织目标合理地分解了组织权力,提供了组织内各方面有效合作的基础,在一定程度上排除了组织管理中的不稳定因素,有助于提高组织活动的效率。(百科)

极大限度地减少了有关个人的情况对工作的干扰等许多潜在问题;也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弱化个人的民族、种族及性别等方面的偏见对组织运作效率的干扰。科层制也增加了工作的连续性。P217

缺点:

但是,由于官僚制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组织成员的个性特征,等级森严,任何行动都受到正式规则的严格束缚,使得组织成员的创造性、主动性受到压抑,容易滋生墨守成规、繁文缛节的官僚主义,组织沟通容易出现障碍,从而导致组织效率的降低。(百科)科层制可能会使工作僵化,高度正式的结构可能会窒息主动性和创造性。而且,科层制还会导致寡头统治——由少数人统辖整个组织。最后,科层制还可能会使雇员产生过分谨慎的态度,因而极力希望维持现状。使组织富于效率的相同的非人格特征也会产生一些潜在的问题。P217

10. 二元经济结构(4)(特点)

定义:

是指发展中国家现代化的工业和技术落后的传统农业同时并存的经济结构(传统经济与现代经济并存)。即在农业发展还比较落后的情况下,超前进行了工业化,优先建立了现代工业部门。

特点:

1.比较先进的工业部门的劳动生产率比其他部门高。

2.工业部门的高产出率使该部门的工资率明显高于其他部门。

3.尽管工资率较高,但工业部门的资本报酬率相对较低。

4.工业部门的资本密集度高于其他部门,与其他发达国家的工业部门有相近的生产设备。

5.城市中的高工资与大量失业并存。

11. 资源动员理论和传统社会运动理论(2)(区别)P668

资源动员理论与传统理论在社会运动分析上具有以下几个关键区别:

第一点区别涉及支持运动的人员基础。根据传统理论,支持运动的最关键资源是一大群愤愤不平的人们。它假定运动的发起主要是因为有大量寻求社会变革的人。相反,资源动员理论注意到:如果他们能够保证相对较少的忠实者的支持。一些尽管只有少数人支持(至少最初如此)的运动也能取得相当大的胜利。这些群体的关键资源通常是来自中上阶层支持者的忠诚以及私人基金会、政府机构、大学和大众传媒的支持。这些运动不是建立在公众不满的基础上,而是去激发公众的不满,后者就成为他们用来达到目标的一项关键资源。

第二点不同之处是运动策略。传统的观点认为,这些运动必须用大部分时间和精力来与当局讨价还价,有时甚至是威胁它,以迫使其采纳变革措施。资源动员学派并没有否认上述行为的重要性,他们补充道:运动领袖还必须花大量时间招募支持者、获得资金以及与寻求相似目标的其他组织发展关系。

12. 马克斯的阶级理论和韦伯的分层理论的异同

相同点:都认为阶级是与经济相联系的。不同点:首先,马克思主义注重生产关系,主要从生产过程中工人与资本家的关系揭示阶级属性,韦伯注重市场关系,认为阶级地位是由市场地位决定的。其次,马克思注重分析资本主义社会阶级斗争,认为资本主义社会必然灭

亡;韦伯目的是调和阶级矛盾和冲突,维护资本主义社会秩序。最后,韦伯的社会分层是“多元”的,马克思的则是“一元”的。(PPT)

首先,从理论的性质上看,马克思的阶级理论建立在对现象的本质进行抽象的基础之上。而韦伯的分层理论则属于分析性的类型概念框架。

其次,从分层的标准来看,马克思将分层现象或阶级划分的根源归之于社会的经济结构,并主要在经济决定论的意义上看待分层问题,而韦伯则是从经济、社会和政治多维的角度来看待分层问题。这一分歧常常被理解为分层标准一元与多元的对立。

最后,从他们各自分层理论的意义背景上看,马克思的阶级意义依附于动态的宏观历史过程,而韦伯的分层框架意义背景则是基于个体性的社会行动以及这种行动得以展开的静态社会关系结构。

马克思的阶级理论比较适用于从动态方面解释大型的历史事件和社会变迁,而后者则更适用于解释静态的社会分层格局和个体地位的方方面面。

13. 社会事实的三个特点

含义:

一切行为方式,无论它是固定的还是不固定的,凡是能从外部给个人以约束的,都叫社会事实。

特点:

一是制约性:即社会事实不仅存在于个人的意识之外,而且还具有一种必须认同、服从的、带有某种强制性的力量;这种强制性力量会强加于个人,而不管个人是否愿意接受它。

二是客观性。也就是说它是实际存在的一种对象,而不管人们是否意识到它的存在;另一方面,迪尔凯姆认为客观性不等于可见性或者可触性;例如,法律、道德、宗教信仰甚至包括语言以及货币制度等都独立存在于个人的意识之外。

三是普遍性。这是由于它具有集体性。

类型:

一是物质形态的社会事实。主要包括:①社会;②政党;③教会;④组织等;

二是非物质形态的社会事实。主要有:①道德;②集体表象(价值规范);③社会潮流。

14. 权力和权利的联系与区别(4)

(1)区别:

第一,权力与权利归属的主体不一样。“权力”英语表述为“power”,意指一种强制力,是建立在知识、财富、暴力等基础上的,支配他人或物的能力,存在于社会的公共领域,归属主体包括国家、民族、社会组织等。权力与责任相对应。

“权利”的英语表述为“right”,意为“正当的,正直的与正义,法律或道德相符合的或可相符合的”等。权利归属于自然人,是人们生而有之的。只要具有公民身份,自然享有法律赋予的权利。权利与义务相对应。

第二,二者的实现方式不一样。权力的实现方式外向的,主要是支配其他人,其特点是具有强制力。权利的实现方式则是内向的,其目的是保护权利者个人。

(2)联系:

第一,公民权利是现代国家权力的基础,公民权利产生了国家权力。

第二,权力是权利实现的必要条件,权利则是权力的具体实现手段。

15. 社会学历史分期与阶段性特征

(一)历史分期

西方社会学170年左右的历史大致上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早期社会学:萌芽阶段(1830—1890年代)、近代社会学:创立阶段(1890年代—1930年代)、现代社会学:分化与成熟时期(1930年代至今)

(二)阶段性特征:

(1)萌芽阶段(未进入大学教育体系)的三个特点:第一,早期社会学脱胎于社会哲学和自然科学,具有鲜明的思辨色彩。(比较宏观。具哲学特点)第二,大多为纯理论的探讨,较少经验实证的研究。第三,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处在大变化的时代背景下,理论主题主要围绕社会秩序与社会变迁。(社会动力学——社会变迁、社会静力学——社会秩序)(2)创立阶段的三个特点:第一,社会学学科格局初步形成(开始进入大学教育体系,社会学教授出现),主要体现在:1理论主题从萌芽阶段的秩序与变迁发展为人类行为与社会现实。2由宏观过渡到宏观与微观并重。3几种主要社会学理论的出现。4研究方法与研究原则的确立。第二,社会学经验研究的出现与普及。第三,开始初步的分化。

(3)分化与成熟阶段的四个特点:第一,30年代以后出现了流派林立、百家争鸣的局面,除功能主义(微观)和冲突理论(宏观)之外还有大约30余种大小流派。第二,逐渐由宏观转向微观。第三,社会学的经验研究逐渐由传统方式(参与观察、个案研究、文献资料法等)转向利用现代数理统计方法和计算机进行的定量、模型化的分析方式。(价值中立

的研究原则被提出,实证主义经验研究渐成主流,30余种有影响力的大小流派)第四,80以来,开始摆脱流派之争,建立一种以自然科学为模式,以逻辑演绎为特征,真正科学化的、涵盖微观-宏观领域的、统一的理论。

16. 生物学角度如何解释越轨的,有什么缺陷?

越轨的生物学解释是指从人的生物性和生理性特征来解释越轨行为发生的原因,它假定一些人天生就是不守规矩的人,因此特别强调生理特质尤其是遗传因素。

这种理论的代表人物是意大利人隆布罗索,他在19世纪后期提出体格理论,把人们区分为三种体格:圆胖型、瘦长型与健壮型,其中健壮型的人最可能成为罪犯。

后来的染色体理论,则指出许多男性暴力犯罪者的人多了一个雄性染色体,其染色体结构为XYY型,不过并没有确凿的证据表明这种情况必然导致犯罪。

缺陷:无法区分越轨行为产生的生理因素和社会文化影响的界限,也无法确切指出生理特征和越轨行为之间的实际联系。

17. 社会结构四体系(3)P107

所谓社会结构是指社会各个要素之间相对固定的排列组合和相互关系。社会结构中包含了四个体系:角色人格体系、价值规范体系、权力制度体系和行为交换体系。

第一,角色人格体系。角色是包括职位和由职位发生的权利义务以及行为规范、行为模式的总和,是由个人与社会的结合而产生出来而且比个人更具体的概念。人格包括价值标准、能力和气质三种要素。(个人与社会的结合而产生,个体嵌入社会便产生相应的角色,相对于人的名字称呼,具有社会学的意义)

第二,价值(value)规范体系。价值标准是人格的三要素之一,包含在角色人格体系之中。价值标准是指主体对客体的有用性以及用处大小的判断,是角色人格体系的核心要素。规范就是标准、规则和模式,如道德规范、技术规范等。

第三,权力制度体系。权力是在社会关系和社会行为中以威胁或惩罚的方式强制他人贯彻实现自己意志的能力。权力设置和维持秩序的功能是通过制度实现的。权力是人格化的,制度是非人格化的。(家庭、国家均存在权力。权力是人格化的,制度是非人格化的,因此权力与制度结合起来形成权力制度体系)

第四,行为交换体系。人的行为是需求满足的角色表现。人的行为归根结底是由物质生活方式和社会分工决定的。人们的行为如何满足需求呢?行为通过交换才能满足需求。

18. 孔德的社会动力学(2)

社会动力学(变迁)——三阶段理论。三阶段法则:孔德认为,人类精神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是“神学”阶段,人们把一切事件都归因于生命体和人类相似的力量;第二是“形而上学”阶段,人类乞灵于抽象的实体如大自然;第三是“实证”阶段,人类认识各种现象,并找出现象之间的联系和支配现象的规律。与此相应,人类社会也经历了军事阶段、过渡阶段与工业阶段。

19. 功能主义分层理论的缺陷(2)

三个方面的挑战:1、先赋性或继承性的优势会影响资源配置的逻辑;2、有能力的人未必能得到高报酬,3、导致报酬获得的不均等的是教育,而教育分配却是不均等的。

20. 偏差行为的正负功能(2)

(一)偏差行为的负功能

1.干扰正常的社会生活秩序。社会规范的存在和社会成员对社会规范的普遍接受和遵守使正常的社会秩序得以保证。而偏差行为对社会规范的偏离和违反会使既有的社会生活秩序受到破坏。

2.损害个人和社会的利益。许多偏差行为对行为者本人有危害,比如吸毒、酗酒会损害行为者的健康,超速驾车会危及驾车者的安全。更多的偏差行为则对涉及的相关他人有害,比如盗窃、抢劫、杀人等。还有的偏差行为则损害了整个社会的利益。

3.减弱他人遵从规范的意愿。许多社会规范的形成和确立很大程度上是为了阻止个人为谋求自身利益而损害他人利益。如果某些社会成员的偏差行为得不到有效的控制,就会减弱其他社会成员遵从既有社会规范的意愿,甚至可能泛滥开来,严重危及社会稳定。

4.破坏社会成员间的相互信任。社会规范不仅告诉社会成员如何行事,同时也使人们对他人的行事方式有所期待和预判。这种相互的行为期待构成了社会成员之间相互合作的重要基础。当这种彼此的行为期待建立起来,社会秩序就成为可能。但是,偏差行为却会破坏这种行为期待,破坏人际的信任,由此带来了社会成员之间的不安和焦虑。

(二)偏差行为的正功能

1.有助于人们进一步认识社会规范。社会规范常常并不是十分明确地为人所知的,还有的时候虽然我们在按照社会规范行事,但却不知其所以然。但是如果有人越过了社会规范

的界限,受到了社会的处罚,我们就会比较关注这些社会规范,对该怎么做和不该怎么做之间的界限就会有更深刻更准确的认识。

2.有助于加强社会团结。有时候社会也会因为偏差行为的存在而更加团结起来。因为社会规范总是特定社会或团体的行为准则,为了应付少数人的偏差行为所引发的对集体规则的挑战,社会或团体就可能会进一步统一思想、协调行动,从而增强集体凝聚力。

3.有助于社会预警。偏差行为也常常是社会运行出现问题的预警信号,提醒人们关注制度中存在的缺陷,从而有意识地加以修正。比方说如果社会中偷税漏税现象泛滥,就值得人们重新反思社会的纳税制度和审计制度,寻求原因,从而建立更完善的制度来解决问题。这种情况下,偏差行为的存在实际上推动了社会的向前发展。

4.有助于促进社会变迁。如前文所述,社会规范并非一成不变的,偏差行为的界定也会随着时代的前进而发生改变。旧时代的一些偏差行为往往预示着新时代社会规范的建立。在某个时代被视为偏差的行为,如果本身合乎社会进步的要求,反而可以促进社会变迁。基于偏差行为正负幼能的情况,社会管理者应积极诱导其正功能,这要求社会的管理者不断致力于减少偏差行为的发生,纠正已出现的偏差行为,减轻偏差行为带来的负面影响。

论述题

1. 用社会学理论分析“高学历剩女”现象。(3)

答:根据婚姻倾度的原则,男人常常倾向于同比他们年轻的、文化水平比他们低的、职业声望不如他们的女性结婚。同样地,女性也倾向于同比她们年长的、文化水平高于自己、职业声望也比自己更高的男子结婚。许多高学历女性按照婚姻倾度的原则择偶,对另一半的要求很高,这使得她们能够选择的配偶对象缩减为一个很小的范围,处于一个非常为难的状况。

人们还通常与相同年龄段的人结婚。多数夫妻间的年龄差异平均只有两岁左右,并且丈夫比妻子大。高学历女性在适婚年龄忙于完成学业,在就业之后年龄就大了。而她们理想的男性对象往往倾向于寻找年轻貌美的女性。

2. 结合社会化理论解释孟母三迁。(2)

答:根据生命历程理论可知,个体生命历程视为由多个生命事件组成的序列,事件的时

间、地点和内容深受社会结构的影响,前者会对个体的社会化产生重要影响。其中“相互联系的生活”原理指出,个人正是通过一定的社会关系,才被整合入特定的群体的,每代人注定要受到在别人的生命历程中所发生的生活事件的巨大影响。孟母三迁考虑到了身边的人的生命历程对个体影响的重要性,孟母着力于让孟子接受有文化有道德的人的影响,而尽量远离缺乏文化与道德的人的影响。

根据社会化的原理可知,家庭和社区都是社会化的中介,其中家庭是社会化的第一要素,社区也通过社会人物、生活方式、社区生活的参与、新的角色的扮演等方式对人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孟母作为一家之主,其行为深刻地影响着孟子,孟母的迁家举动,也是为了能让孟子远离具有不良影响的社区环境,接受良好的社区氛围的影响。

根据社会化的生命周期理论可知,儿童期是孩子人格形成的关键阶段,儿童的社会化受到父母教养方式的强烈影响。孟母三迁在一定意义上体现了孟母对于儿时的孟子的教养理念,而且对孟子的成长和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3. 越轨生物学角度的解释有什么缺陷?举例说明。

答:越轨生物学角度的解释存在以下缺陷:无法区分越轨行为产生的生理因素和社会文化影响的界限,也无法确切指出生理特征和越轨行为之间的实际联系。

例如,后来的染色体理论,指出许多男性暴力犯罪者的人多了一个雄性染色体,其染色体结构为XYY型,不过并没有确凿的证据表明这种情况必然导致犯罪。

4. 利用社会化的影响因素,结合现实谈谈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答:家庭是社会化的中介之一,是社会化的第一要素。家庭在人的社会化过程中的特殊地位,是由如下四个方面的原因决定的:其一,童年期是社会化的奠基时期;其二,个人首先通过家庭获得社会地位;其三,家庭成员状况(父母地位状况、家庭成员关系状况等)深刻影响个体的行为模式;其四,父母施教是最初的社会化途径。(基本要素,但容易被轻视和忽略)

考虑到家庭在人的社会化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因而家庭教育是十分重要而且必不可少的。现实生活中孩子犯了错如果没有身为家庭成员的父母的纠正,孩子就不能对自身错误的行为做出正确的评价,便会不知悔改将此行为延续乃至扩大化。

5. 结合中国的情况,用社会学理论分析独生子女家庭教育的利与弊。

答:

利:1. 家庭是社会化的中介,是社会化的第一要素。家庭在人的社会化过程中具有特殊地位,父母施教是最初的社会化途径。独生子女的父母只有一个子女,在家庭教育上可以更加集中精力,增加与子女的接触频度和时间,更好地扮演好施教的角色。

2. 除了家庭之外,学校、社区等因素也是社会化的重要中介。独生父母的家庭负担相对较小,一方面可以在家庭内部为独生子女提供更好的营养条件等物质生活条件,另一方面也可以负担起相对更好的学校教育,也会有更大的生活在更好的社区环境里的机会。

弊:1. 家庭成员状况深刻影响个体的行为模式。此外,根据符号互动理论,在互动过程中,人们通过扮演他人的角色来理解他人的意愿和意向。独生子女相对于非独生子女,在日常生活中缺少了兄弟姊妹这类角色的社会化引导,相应地也就缺少这类角色的扮演,在相互关爱、互相理解等品质的学习和获得上的途径比非独生子女更窄。

6. 加芬克尔的常人方法学,举实例进行评述。

答:常人方法学是研究人们在日常生活互动中使用方法的理论,认为社会学应该研究常识世界,研究日常生活世界中的实践活动,而实践活动具有能动性。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的行动具有权宜性,即行动并不是按照事先规定的规则进行,而是行动者根据局部情况、场景条件,并依赖自身的努力完成的。规范只是行动者理解与说明实践行动的参照。场景本身是行动的一部分,它与行动一样是社会成员通过努力构成的“成果”。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的沟通和社会行动具有“索引性”,即当事人的实践活动运用共同完成且未经申明的假设和共享知识进行。行动(或表达)的“无尽索引性”表明,对它们的意义必须诉诸索引及其行动表达的意义才能理解。比如加芬克尔发现,在日常谈话中人们之间的互相理解不仅基于当事人说出来的东西,而且根据大量谈话中未提到的因素,即言外之意。对这些言外之意的理解要依赖于谈话所涉及的当事人最近的互动发展过程及前景预期,依赖于对话发展的一系列时间上连贯的表达,依赖于谈话过程等。

常人方法学认为,在日常实践过程中,行动、说明(即行动可被观察、被报道)和场景构成了复杂的整体,它们之间存在着复杂的辩证关系,它们互为条件使实践行动具有反身性。这就是说,行动与环境是不断地处于相互建构之中的。于是,在常人方法学看来,对人们行动的理解应该是对其实践系统的理解。

7. 结合社会化理论解释近朱者赤近墨者黑(3)

答:“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在一定程度上正是指出了环境因素对人的重要影响作用。环境因素指影响个人社会化过程的全部社会环境,也称文化环境。它是个人社会化的必要条件。个人社会化的环境要素是十分复杂的,一个人所处的环境要素如何,他就会有什么样的社会化过程和社会化结果。

8. 由涂尔干的社会团结谈和谐社会

答:首先,从背景上看,涂尔干提出社会团结理论是在欧洲工业化时期,社会转型并不是社会冲突根本原因,根源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才是社会冲突的根本原因.而“和谐社会”的提出则是在我国改革开放事业处于高潮时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各项事业都处在欣欣向荣的发展过程中。

不过,二者在背景上也有一些相似之处。涂尔干时代的欧洲正处在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过渡过程中,社会转型带来了大量的社会冲突与社会矛盾,社会失范由此出现。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的利益关系和利益结构大幅度调整,社会阶层结构不断变化,由此出现了大量的社会冲突。社会学的研究表明,在社会转型的特定时期,社会矛盾和冲突的出现带有一定的必然性。

其次,从内容上看,涂尔干的社会团结理论是较为纯粹的社会学理论,而相对来说,“和谐社会”则更多的是一种社会发展的现实构想。二者相比,“和谐社会”理论建立在对中国现实社会的认识的基础之上,其内容更为广泛,目标更加可行。而涂尔干的社会团结理论则建立在对欧洲社会在社会转型中所出现的社会失范进行的理论分析和探讨,具有更多的学术意义。

这两种理论在内容上的共同之处表现在,“和谐社会”所具有的基本特征与涂尔干的社会团结的内涵基本上是一致的。

再者,涂尔干把社会团结区分为机械团结与有机团结。而我们则依据和谐社会的产生方式、存在基础等把“和谐社会”区分为传统的和谐社会与现代的和谐社会,这两种区分具有很多的相似之处。

我们所说的传统的和谐社会主要是指我国封建社会的一些比较鼎盛的时期,比如唐朝的“贞观之治”等,它在社会基础、经济生产方式、政治和社会的管理体制乃至于文化价值观念等方面与涂尔干所说的机械团结存在着相类似的特点,比如专制的政治强权、农业生产为主的经济方式等等。同样,现代的和谐社会则主要是指能够与现代社会、现代经济和现代生活相适应的一种良性运行的社会状态:这与涂尔干所说的有机团结又具有异曲同工之处。

王威海社会学导论历考题集锦

答案总汇 (2006年秋期-2015年秋期) 注:后标数字是考题历年出现次数(大于一次的才有标记),题目排序是时间由近及远的顺序。 书本参照《社会学》第十一版。 一、名词解释 1. 社会事实(5) 是发生在社会集体层次上的现象,是“个人每时每刻都遵守的,存在于个人之外的集体行为和思维方式之现实”。 2. 形式理性 是关于不同事实之间的因果关系判断,主要可归结为手段和程序的可计算性,是一种客观的理性——目的理性。 3. 镜中我(4) 美国的查尔斯·库利将通过观察别人对我们自己的行为的反应而形成的自我认识,称为“镜中我”。也就是说,每个人的“自我”认识,实际上都是以他人为“镜子”而影射出来的。 “自我”的意义、自我出现的三个阶段: 1. 意识到自己在他人面前的行为方式(感觉阶段) 2. 做出行为后,设想他人对自己行为的评价(定义或解释的阶段) 3. 根据自己对他人的评价的想象来评价自己行为(自我反映的阶段) 4. 三阶段理论 孔德认为,人类精神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是“神学”阶段,人们把一切事件都归因于生命体和人类相似的力量; 第二是“形而上学”阶段,人类乞灵于抽象的实体如大自然; 第三是“实证”阶段,人类认识各种现象,并找出现象之间的联系和支配现象的规律。与此相应,人类社会也经历了军事阶段、过渡阶段与工业阶段。

5. 文化模式 一个社会中所有文化内容组合在一起的特殊形式和结构。 文化模式的主要内容:每个民族的文化都包含着许多文化集丛,社会交往,衣食住行,工作休息,文化娱乐等都包含一些文化集丛。各种文化集丛不是散漫的、孤立的,它们在功能上互相联系、互相依存而构成一个特殊的文化整体,这个文化整体就是文化模式。 6. 文化堕距(5) 也称为文化滞后,由社会学家威廉·奥尔本创造这一术语。社会变迁过程中,文化集丛中的一部分落后于其他部分,结果造成文化各部分之间的不平衡、差距、错位,从而导致各种社会问题。一般说来,总是物质文化先于非物质文化发生变迁,而就非物质文化的变迁而言,一般又总是制度首先变迁或变迁速度较快,其次是风俗、民德的变迁,最后才是价值观念的变迁。 7. 相对剥夺(3)P649 (网上解释)“相对剥夺”(Relative deprivation) 最早由美国学者S.A.斯托弗(S.A.Stouffer)提出,其后经R.K.默顿(R.K.Merton)的发展,成为了一种关于群体行为的理论。它是指当人们将自己的处境与某种标准或某种参照物相比较而发现自己处于劣势时所产生的受剥夺感,这种感觉会产生消极情绪,可以表现为愤怒、怨恨或不满。简单而言,相对剥夺是一种感觉,这感觉是我们有权享有但并不拥有。 (书本解释P649)相对剥夺是引发内乱和其他形式集合行为的另一个普遍因素。相对剥夺指的是一种人们没有获得他们认为应得之物的情形。无论人们追求的是经济保障、政治权利、自我实现,还是社会归属感,社会总是教导人们,只要按照一定的方法去努力,就能达到这些目标。而当人们感到在实现目标过程中并不能取得足够的进展时,就产生了相对剥夺感。在他们看来,这个制度没能给他们应得的东西。 分类: 期望型相对剥夺:在期望型相对剥夺中,人们的期望在不断增加,然而他们并没有看到情况有显著的改善。 J状曲线型相对剥夺:人们的期望正伴着他们所认为的真实进步而增加,而当局突然倒转方向并且开始剥夺人们的近期所得。 8. 生命历程理论 个体生命历程视为由多个生命事件组成的序列,事件的时间、地点和内容深受社会结构的影响,前者会对个体的社会化产生重要影响。

社会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社会学概论试题及答案一、名词解释(每小题6分,共30分) 1.社会学 2.社区 3.社会控制 4.社会分层 5.社会现代化 二、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1. 简述群体的一般功能。 2. 简述文化的一般特征。 3. 简述社会问题产生的原因。 4.社会变迁的形式。 三、论述题(一题,共30分) 联系实际说明我国现阶段个人社会流动的变化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 社会学是从社会整体出发,综合研究社会关系及其变化发展规律的一门社会科学。 2. 社区人是人们在一定的地域内形成一个个区域性的生活共同体,整个社会就是由这些大大小小的地区性生活共同体结合而成的。这种聚居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人们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在社会学上称之为“社区”。, 3. 社会控制指社会组织利用社会规范对其成员的社会行为实施约束的过程。 4. 是按照一定的标准将人们区分为高低不同的等级序列。“分层”原为地质学家分析地质结构时使用的名词,是指地质构造的不同层面。社会学家发现社会存在着不平等,人与人之间、集团与集团之间,也像地层构造那样分成高低有序的若干等级层次,因而借用地质学上的概念来分析社会结构,形成了“社会分层”这一社会学范畴。 5. 社会现代化是有计划地社会整体变迁,它以人口经济发展为核心,涉及政治法律、社会结构、心理、文化等人类活动和思想—切领域的全方位转换过程。 二.简答题 1. 简述群体的一般功能。 群体是个人与社会的中介,把群体作为一个整体来考察,其一般功能概括起来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方面,群体是个人活动的基本单位:因此它能全面满足人的各种社会需要,并且对人的社会化发生作用。(2分)另一方面,群体是社会存在的基本单位。因此它在实现社会组织目标,完成社会各项任务,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发展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当然,不同类型、结构的群体,其具体功能各有侧重,不尽相同,因此在分析群体功能时,我们心须区分群体的不同类型、结构,并注意认识其外显功能和潜在功能,准确把握不同群体的社会作用: 2. 简述文化的一般特征。 (1)文化是在人类社会共同生活过程中衍生出来或创造出来的,凡人类有意无意创造出来的东西都是文化。 (2)文化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学来的。 (3)文化是一个群体或社会全体成员共同享有的,个别人的特殊习惯和行为模式不被社会承认的不能成为这个社会的文化。

大学《教育社会学》试题库及答案

教育问题特征不包括: 收藏 A. 变异性 B. 普遍性 C. 潜伏性 D. 单一性 回答错误!正确答案: D ()年成立中国第一个教育社会学学术团体——全国教育社会学学术委员会。收藏 A. 1990 B. 1989 C. 1992 D. 1991 回答错误!正确答案: B 不属于课堂上“中性力量”学生表现的是: 收藏 A. 张开双眼出神地望别处 B. 既不吸引别人也不使其他人分心的乱涂乱画 C. 不在听课,并大声喧哗 D. 在桌上睡觉但无鼾声 回答错误!正确答案: C 属于地方分权政治结构的国家是: 收藏 A. 日本 B. 中国 C. 美国

朝鲜 回答错误!正确答案: C 意大利犯罪学家西塞?朗姆布罗索是下列哪种失范行为的类型学解释的代表?收藏 A. 生物学解释 B. 控制说解释 C. 心理学解释 D. 社会学解释 回答错误!正确答案: A 1892年,( )大学第一个创办了社会学系。 收藏 A. 哈佛 B. 耶鲁 C. 芝加哥 D. 剑桥 回答错误!正确答案: C 班级功能说法错误的是: 收藏 A. 班级具有促进发展的功能 B. 班级不具有选择功能 C. 班级具有诊断和矫正的功能 D. 班级具有角色社会化的功能 回答错误!正确答案: B 社会体制转型对教育的影响不包括: 收藏 A. 会导致“违规型”的教育失范

会导致“反文化”的教育失范。 C. 能够导致“反教育的”失范行为 D. 不会导致“违法型”的教育失范 回答错误!正确答案: D 1922年,()出版了其代表作《社会与教育》,标志着中国教育社会学的形成。 收藏 A. 鲁迅 B. 毛泽东 C. 胡适 D. 陶孟和 回答错误!正确答案: D 属于社会规范、规则意义上的制度的是: 收藏 A. 奴隶制度 B. 社会内部的家庭、经济、政治、教育、宗教制度 C. 考试制度、学习制度 D. 原始公社制度 回答错误!正确答案: C 不符合我国小学课堂语言互动师生角色的是: 收藏 A. 教师是协调者 B. 教师是真正的启动者 C. 学生是主导者 D. 教师是指挥者 回答错误!正确答案: C

社会学概论总复习重点(精心整理)

社会学概论总复习重点 一、社会学的含义: 郑杭生定义:社会学是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社会科学。 王思斌定义:社会学是从社会整体出发,通过社会关系和社会行动来研究社会结构及其功能、社会过程及其原因和规律的社会科学。 戴维波普诺定义:社会学是对于人类社会和社会互动进行系统、客观研究的一门学科。 老师PPT定义:社会学是一门对社会秩序和社会进步进行实证研究的学科。 二、社会学与社会工作的联系: 1.社会学与社会工作由最初的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转变成为既密切又相互独立的并列关系。 2.社会学为社会工作提供重要的理论知识基础。 3.社会工作拓展了社会学理论知识的应用平台、并在实践中检验与丰富社会学理论知识与方法。 三、社会的定义: 1.社会唯实论(斯宾塞、迪尔凯姆、齐美尔) 社会是由各种制度和规范构成的有机整体,社会外在于个人,并对个人具有强制性。“结构—功能角度) 2.社会唯名论(韦伯、吉丁斯)

社会只是单纯的名称,是人们的主观想象或抽象,而不是一个实体,只有个人才是真实存在的。(“社会行为”角度) 3.外在形态:社会是指享有共同地球和共同文化的相互交往的人口有机结合而成的人类共同体。 4.内在本质:社会是以生产关系为基础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是一个社会关系体系或系统。 四、文化的含义: 1.广义:文化是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 2.狭义:文化是人类的精神和观念方面的创造。 五、文化的特点:(老师PPT观点) 1.集体创造性(纯自然的东西不是文化只有人类制造的加工出来的东西才是文化。) 2.普遍性(具有广泛性,不是个人行为。) 3.象征性(具体的事物或者现象具有特定的文化含义。) 4.多样性(民族文化) 5动态性(具有传递性和变迁性) 六、“文化滞后” 1.英国社会学家威廉奥格本提出。 2.文化是各个组成部分相互依赖的,当文化发生变革时,各部分变革速度不同就会不平衡,从而造成社会问题。 3.一般物质文化先于非物质文化发生变革。

社会学概论

第一章社会学导论 一、学者及其作品、观点 1、国外古、现代社会学家 米尔斯《社会学的想象力》 孔德: 法国学者,创立“社会学”术语,“社会学之父”。他关心的是秩序问题和进步问题。围绕秩序问题他发展出社会静力学,研究社会有机体的机构和社会稳定。围绕进步问题,他发展出社会动力学,研究社会的变迁和社会发展的规律。孔德的独特之处是从“工业社会”这个概念出发,强调必须协调一致,恢复道德和宗教信念的一致性。在分析方法论上的贡献是探索了包括观察、实验、比较和历史法。他开创的社会学传统被称之为实证主义社会学传统。 章太炎: 1902年他在翻译日文著作《社会学》时直接沿用了日本学者使用的“社会学”一词 程颐: 他的“乡民为社会,为立科条,旌别善恶使有劝有耻”日本学者注意到:对这个场景的描述中,程颐不但记录了人们之间的交往互动,而且指出人们认识到了彼此之间关系的存在,还制定了规则来规范彼此的交往互动,维护人们之间的关系体系。日本学者严重的“社会”已 经超越了其字面的意义,同时体现了对人们交往互动、 人与人之间关系体系以及相关规则的多重关注。 吉登斯: 英国社会学家,对喝咖啡简单行为的社会学分析,展示 了社会学想象力的具体运用。 维柯: 孟德斯鸠: 法国思想家,代表作《论法的精神》,主要研究对象是政 体和制度,但它对政治和法律制度的分析是与对社会结 构的分析联系在一起的。他关注是贸易与政治的联系、 贸易与民风的联系。 斯密 伏尔泰 弗格森 马克思 如果孔德为社会学赋予保守色彩,那么,马克思则给社 会学打上了浓郁的革命烙印。他对孔德老师圣西门崇敬 有加。他的社会学观点主要有:P9。由于他创立了批判 社会学传统被公认为社会学理论奠基人。 托克维尔: 为社会学缔造了自由的性格。他关心的问题是民主与自 由的问题。其名著《民主在美国》第一卷和《旧制度与 大革命。。 涂尔干: 法国著名社会学家,是经典社会学理论中实证主义的集 大成者,是时间上第一个社会学教授。他不仅明确地将 社会学研究的对象界定为独立的客观存在物———社会 事实,确定了根据社会事实来解释社会事实的基本方法 论,并将功能分析和因果分析区分开来,而却通过对社 会分工、自杀、宗教等社会现象的出色研究,为社会学 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奠定了基础。由于他的实证社会学 传统,他被公认为社会学理论奠基人之一。 韦伯: 开创了经典社会学理论中的另一个重要传统———理解 社会学。他主张社会学的基本分析单位是人的社会行动, 通过“理解“人的行为动机中包含着的”主观意义“去 认识社会现象。他关心的核心问题是理性化问题。其代 表作是《宗教社会学论文集》、《中国宗教:儒教与道教》、 《经济与社会》,由于他创立了理解社会学传统被公认为 社会学理论奠基人。 帕森斯: 美国社会学家,主要著作有《社会行动的结构》、《社会 系统》、《社会行动的一般理论》他将“社会秩序是如何

徐珂社会学导论考试内容整理及名词解释答案

1 名词解释(6选4=16) (黑色:考过1次。红色:2次。紫色:多次。棕色:0次) 理想类型 理想类型分析法是韦伯创立并运用的研究方法。 理想类型是是一种分析概念或逻辑工具,是高度抽象出来的、反映事物本质特征的分类概念。如“资本主义精神”、“新教伦理”、“天职观”、“科层制”等等。 对理想类型的分析,主要包括比较不同理想类型的本质特征,分析不同类型之间的结构关系,并根据机构一致性的原则,来解释事物或现象的原因。 社会事实 涂尔干认为,“社会事实”是存在于人们自身以外的行为方式、思 想方式和感觉方式,同时通过一种强制力,施之于每个个人。 社会唯实论 社会是超越个人的客观存在。社会先在于个人、外在于个人,对个人具有强制性。社会学应该当把社会当作对象来研究。 在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上,社会对个人发挥主导作用。 社会唯名论 只有个人才是真实的存在,社会只是一个名称,用来方便地称呼构成社会的许多个人,社会只是个人行动的产物或互动的形式。 在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上,个人对社会发挥主导作用,人们的行动构建着社会,只有了解每一个行动者才是真正了解社会。

初级群体 就是由面对面的互动所形成的,具有亲密的人际关系的社会群体。(家庭、邻里、儿童游戏群) 次级社会群体 其成员为了某种特定的目标集合在一起,通过明确的规章制度结成正规关系的社会群体。(各类社会组织,如公司、政府机构、学校。) 实证主义 把科学的知识和方法用于对社会的研究;由经验事实验证,认为知识来源于经验。 社会闭合social closure 社会闭合即是社会中占相对优势地位的阶层为保护本阶层的利益而制造的一种与其他阶层的隔离或限制。 文化采借 对外来文化元素和文化集丛的借用,两种文化接触后发生传播,在传播过程中互相采借对方的文化,是文化发展的普遍现象。 家庭 家庭是具有婚姻、血缘或收养关系的人们组成的长期共同生活的群体,是人类生活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一种群体形式。一般而言,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收养关系时形成家庭的基本关系。 核心家庭 一般由一对夫妻及其未婚子女生活在一起而组成的家庭。 这种家庭规模小、人数少,仅1 个核心,即夫妻关系。

社会学概论知识点整理

《社会学概论》 第一章社会学的创立与发展 二、填空 1.社会学创立时期的主要代表:(1)孔德“社会学之父”(2)马克思(3)斯宾塞。 2.社会学形成时期的主要代表:(1)涂尔干(2)韦伯。 3.冲突理论的代表人物:科塞(功能冲突论)、达伦多夫(辩证冲突论)。 4.交换理论代表人物:霍曼斯、布劳。 5.社会学传入中国的途径:西方传教士、出国留学人员和译著。 三、简答 1.孔德的社会学思想: (1)科学的分类,社会学是科学的最高层次(2)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孔德把社会学分为社会动力学和社会静力学(3)研究方法,用实证方法来研究人类社会2.孔德在《实证哲学精辟》一书中解释实证的五个涵义: (1)现实的而不是细想的(2)有用的而不是无用的(3)可靠的而不是可疑的(4)确切的而不是含糊的(5)肯定的而不是否定的 3.导致社会失范出现的原因:(1)个人欲望在现代社会机构中急剧滋长(2)现代化社会无法满足所有人的个人欲望(3)社会的骤变使个人欲望失去社会约束力,使社会出现危机和动乱 4.中国社会学被撤销的原因: (1)照搬照套苏联模式(2)自身存在错误认识 第二章社会学研究方法 一、名词解释 1.社会学:是研究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的一门社会科学。 2.统计调查:是根据调查的目的与要求,用科学的调查方法,有计划、有组织地搜集数据信息资料的统计工作过程。基本原则(准确性、及时性和完整性)。分普遍调查、抽样调查和统计报表。 3.普查调查:又称全面调查,简称普查。是为特定目的而专门组织的一次性或周期性的总体调查。 4.抽样调查:是非全面调查的一种,它是从总体中按一定的方法抽选一部分单位进行调查,并对此做出估计和判断的一种调查方法。 5.统计报表:是按统一规定的表格形式,统一的报送程序和报表时间,自上而下提供基础统计资料,是一种具有法律性质的报表制度。 6.问卷调查:是以一组问题获得相关、有效信息的一种方法。 7.个案研究:是一种以某个社会单位或案例为一个整体,进行详细考察的方法。 8.访谈法:指研究者通过有计划、有目的地与被研究者交谈,进行调查和收集资料的方法。 9.实验法:是根据一定的研究假设,在有控制的条件下,通过观察、记录和分析,发现因果关系的方法。 10.文献法:通过搜集现存的以文字、数字、符号、语音、画面等信息形式出现的文献资料,在不影响研究对象的情况下,分析和探讨个人与社会关系现象的方法。 11.定性分析:是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归纳、分类、比较,进而对某类现象的性质和特征作出概括的一种分析方法。 12.定量分析:是对社会现象的数量特征、数量关系、数量变化进行分析的一种方法。 二、填空 1.社会学的特征:整体性、综合性、经验性、应用性。 2.当代社会学方法论的主要流派:后实证主义、新人文主义、批判诠释理论、后现代主义。 3.问卷调查的内容:个人基本情况、行为和态度。 4.问卷类型:自填式和代填式。 5.文献来源:官方文献、个人文献、大众传播媒介。 6.定性资料的主要来源:实地源、文献源。 三、简答 1.社会学的功能:(1)研究功能(2)教育功能(3)社会管理功能(4)社会批评功能 2.社会学方法论探讨的主要问题:(1)社会现象的性质 (2)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和基本建设(3)价值在社会研究中的作用 3.实验法的类型: (1)根据试验环境分为:实地实验、实验室实验 (2)根据实验方法分为:标准实验、准实验、控制实验、双盲实验 4.文献法的优缺点: 优点:(1)资料信息恒古不变(2)费用较低(3)可研究历史现象(4)适合做纵横分析

社会学导论——徐珂

《社会学导论》 一、Developing a Sociological Outlook (4) 二、A Brief History of Sociology (社会学简史社会学简史)) (4) 1. 西方社会学的创立(社会学早期人物)...............................................................4 1.1 奥古斯特.孔德(1798 – 1857)【法】 (4) 1.1.1 实证主义 (4) 1.1.2 研究方法 (4) 1.1.3 研究社会的对象 (4) 1.2 赫伯特.斯宾塞(1820 – 1903)【英】 (4) 1.2.1 社会有机体理论 (4) 1.2.2 社会进化论 (4) 2. 西方社会学的形成(社会学经典人物) (4) 2.1 卡尔.马克思(1818 – 1883)【德】 (4) 2.2 埃米尔.涂尔干(1858 – 1917)【法】 (4) 2.1.1 社会学的研究对象:社会事实 (4) 2.1.2 涂尔干研究“社会事实”的方法 (5) 2.1.3 社会如何整合:社会团结 (5) 2.3 马克斯.韦伯(1864 – 1920)【德】 (5) 2.2.1 社会学的研究对象:个人的社会行动 (5) 2.2.2 理想类型 (6) 2.2.3 理解社会学 (7) 2.4 芝加哥学派 (7) 3. 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 (7) 3.1 结构功能理论 (7) 3.2 冲突理论 (7) 3.3 交换理论 (7) 3.4 符号互动论 (7) 三、Ideas About Society (社会是什么社会是什么)【)【社会观社会观社会观】】...................................................................7 1. 西方经院哲学流派1:社会唯名论 (8) 1.1 社会唯名论的含义(社会唯名论的社会观) (8) 1.2 代表人物:马克斯.韦伯 (8) 2. 西方经院哲学流派2:社会唯实论 (8) 2.1 社会唯实论的含义(社会唯实论的社会观) (8) 2.2 代表人物:涂尔干 (8) 2.3 其他代表人物:孔德、斯宾塞(社会有机体论)、帕森斯 (8) 3. 结构功能主义的社会观 (8) 4. 冲突论的社会观 (9) 5. 交换理论的社会观 (9) 6. 符号互动理论的社会观 (9) 四、Social Change (社会变迁社会变迁)) (9) 1. 社会变迁的含义 (9) 2. 社会变迁的类型 (9) 3. 社会变迁的原因(影响和推动社会变迁的因素) (9)

社会学理论(含社会学概论)经典教材课后习题(社会运行的物质基础)【圣才出品】

第二章社会运行的物质基础 1.试析人口老龄化对社会运行和发展的冲击。 答:人口老龄化对社会运行和发展的冲击主要包括: (1)人口老龄化意味着老年抚养系数提高,越来越少的年轻人要养活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口,影响到劳动就业和社会福利制度安排; (2)人口老龄化意味着社会需求发生变化,规模庞大的老龄人口有着特定的需求,影响到相关产业的发展,特别是围绕高龄老人的社会服务业; (3)由于老年人口逐渐成为劳动、投资的重要主体,而老年人本身倾向于保守、储蓄,有可能导致社会经济活力不足、创新不足; (4)日益严重的老龄化最终必然导致人口再生产转向静止型甚至是缩减型,带来人口发展不可持续的危机,直接威胁到社会的存在。 2.试析邓拉普关于环境功能分析的模型的局限。 答:(1)邓拉普关于环境功能分析的模型 环境社会学家邓拉普用模型来呈现环境系统对于人类社会运行和发展的功能。指出:环境服务于人类的三种总体功能包括“供应站”、“居住地”和“废物库”。 ①当环境被当成供应站使用时,它是各种可再生和不可再生自然资源的来源。对这些资源的过度使用可以导致短缺和匮乏。 ②当环境作为居住地或栖息地时,它可以提供住所、交通系统以及其他日常生活中必需的重要东西。对环境这一功能的过度使用可能导致过度拥挤、堵塞以及其他物种栖息地的毁

坏。 ③当环境被用为废物库时,它就成了堆放生活垃圾或其他垃圾、废水、工业污染以及其他副产品的地方。当这种废物淤积超过生态系统自身的吸纳能力时,就会导致各种源于有毒废弃物的人类健康问题以及生态系统自身的扰乱。 ④环境的三种功能彼此竞争空间,常常相互冲突。环境的三种竞争性功能之间的重叠以及由此引发的功能冲突已经在相当程度上增加了,区域生态系统层次上的环境功能冲突已经对全球环境产生影响,甚至导致了诸如全球变暖之类的环境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表示环境系统在一定条件下也对人类社会的运行和发展有着消极的、限制性的影响。 (2)邓拉普模型的局限 邓拉普的模型有助于简明地概括环境的社会功能及其随时间演进而发生的改变。但是,该模型因为忽视了社会行动主体,特别是制约社会行动的价值和权力因素,而受到一些批评。实际上,该模型对于环境在满足人们精神需求和形成社会文化价值方面的作用也有所忽视,需要引起注意。 3.试比较“人类例外范式”与“新生态范式”的不同观点。 答:根据人们对环境与社会关系的看法,可区分出两种范式的价值观,即“人类例外范式”(HEP)和“新生态范式”(NEP)。 (1)两种范式的观点对比

《教育社会学》复习参考答案

《教育社会学》复习资料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是指一个社会成员或社会群众,从一个社会阶级或阶层转到另一个社会阶级或阶层的位置移动 A.人口流动 B.社会流动 C.人才流动 D.社会迁移 2.下列不属于对失范行为的教育控制方法是(D) A.提高行为性成本 B.提高物质性成本 C.提高心理惩处成本 D.树立新的德育观念 3.(A)的主要观点是,课程功能在于确保年轻一代接受成人社会的文化,使之适应社会维护社会系统的生存 A.功能主义范式 B.解释论范式 C.新马克思主义范式 D.结构主义范式 4.教育功能的失调一般发生在教育制度生命周期的第四个阶段,即(D) A.群体化形成阶段 B.成熟阶段 C.形式主义阶段 D.瓦解阶段 5.(A)是指社会所发生的急剧的、具根本性意义的变迁,是社会变迁中的高潮,是一种显着的突变过程,变迁的实现是以新旧阶级之间的政权易手为标志,它对教育的影响常常是突发的、冲击性的。 A.社会剧变 B.文化革命 C.教育革命 D.经济革命 6.(C)强调研究者与被研究者在时空上完全隔离开来,不存在互动的一种研究方法 A.调查法 B.现场法 C.隐蔽法 D.人种学研究 7.(C)教育的目的是树立优生优育的观点,理解人口增长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A.责任感 B.环境 C.人口 D.国际理解 8.(C)是教育制度所具有的文化要素。例如,校徽、校旗、校服等象征着学校的性质、地位和功能 A.教育规范系统 B.教育设备 C.象征的标识 D.教育组织和人事系统 9.(A)流行于19世纪末与20世纪初,主要代表人物有法国的涂尔干、美国的佩恩等,认为教育的功能在于使人社会化 A.社会化过程说 B.相互关系说 C.教育与社会相互关系说 D.特殊社会现象说 10.(B)教育是最具体、也是最持久的可持续发展教育内容。其目的是使受教育者理解人类活动与生态环境的相互关系,使他们获得参与环境问题解决、管理环境质量的知识、态度和技能 A.责任感 B.环境 C.人口 D.国际理解 11.学校主要成员(B)和学生是两大类身份不同、地位不同的群体,在社会学特征上几乎完全相对

社会学导论笔记-徐柯

Introductory Sociology Lecture1: What is sociology 好奇不是源于无知,而是来自于对自己先知的认识。 ?社会学在中国 传入时期: 社会学最早在中国出现是1891年,康有为提出群学,谭嗣同后称作社会学; 严复在1898年翻译了斯宾塞的《社会学研究》(严复译作《群学肄言》1903年出版); 发展时期: 1902年章太炎翻译日本人作品《社会学》; 1913年上海一个教会大学美国学者开了社会学系; 1914年王宠惠在复旦大学开群学(中国人自己开社会学最早的) 建设时期: 孙本文、许士廉、陈达、晏阳初、张鸿钧 吴文藻、费孝通(必须记住这两人) (其中费孝通师从英国的马林诺夫斯基——人类学大家,著有《乡土中国》) 潘光旦:最早引入西方性学 田汝康《芒市边民的摆》 1952年国家院系大调整历史唯物主义取代社会学 1978年重建社会学 ?Intended and unintended consequences 社会学就要研究上面两者的关系:有意图行为和无意识后果 如:新闻自由本身是为了实现公共性事务的公开透明,随时间发展出现了公共领域的私人化和私人领域的公共化。新闻界开始关注私人生活,甚至过分关注。 (因为很多公共事务的知识层次很高,普通人不了解,根本无法参与公共事务的决策等) ?Peter Berger皮特·伯格《社会学的邀请》提出四个社会学的动机 i.Debunking motif暴露性动机 对遮蔽住的内在逻辑的揭露 社会学家希望从实际从基层去了解,而非仅从制度的表面。他们要把制度把意识形态揭开,看人们究竟怎么生活。 潜功能和显功能:社会学要研究的是潜功能 如学校的潜功能:管理未成年人、培养人际关系、减少就业压力、提供能力证明、改变观念和态度 比如揭示为什么中土只说“众生有性”而不说“一分无性”(印度提倡“一分无性”)这是因为中国自古就有“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思想,而印度是个有等级的社会。

社会学概论复习题

X社会学创立的历史条件:1、社会变革的需要;2、自然学科发展的推动;3、社会经验研究的积累;4、社会研究先驱奠定的社会思想基础 X功能分析和历史分析方法,功能分析将揭示特定社会现象给整个社会或局部运动带来什么结果,而历史分析则揭示出为什么是这个而不是其他现象能在当时发挥特定作用。 X结构功能论兴起于20世纪30年代,关注焦点在于社会均衡是如何维持和不断修复的。 X社会学的特征:整体性、综合性、经验性、应用性 X&P公共社会学:传统社会公共学、有机公共社会学。有机公共社会学直接与工会、社团组织、非政府组织等联系和交流,不受媒体的阻碍。最基本的任务是,保护社会免受商业化和官僚化的侵蚀、加强市民社会内的沟通交流,那么由于私有化、市场以及专制政府的介入,这项任务变得更为艰难。 X社会学的研究功能:描述性功能、解释性功能、预测性功能、规范性功能。 X社会的特征:1、社会以人为主体,人是社会关系最基本的要素。2、社会以人们的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3、社会以人与人的交往为纽带。4、社会来源于自然又不同于自然。 X&T社会的基本要素:一、人口:概念:人口指在特定地域内,由一定社会关系联系起来的、一定数量和质量的有生命的个人所助餐点总体。以一定数量、质量和关系结合起来的人口是社会的主体,也是构成社会的中心要素。人口两个属性:自然、社会属性。二、自然资源,是指与人类活动相关联的全部自然条件的总和,是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外部条件。自然资源3类:环境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特定:有限性、无限性、系统性、不均匀性。 三、环境,功能:支持、供给、调节、文化启迪作用。 X文化的特征:创造性(纯自然的东西不是文化,只有人类创造出来或经过人类加工出来的东西才是文化,比如石头不是文化,用石头做出来的石器是文化;水不是文化,自来水是文化;刮风不是文化,利用风力发电是文化,人的大脑不是文化,大脑创造的思想是文化)、习得性(文化不是先天遗传的本能,吃饭不是文化,吃什么、怎么吃是文化)、共享性、积累性、特殊性和共性。 X文化结构:1、文化特质(单独能够发挥功能、作用才是文化特质)。2、文化集丛。3、文化模式。 X&T宗教从本质上说是人们对超人类、超自然的神的幻想、敬畏与信仰,是现实世界在人的头脑里的歪曲反映。 X文化冲突、文化采借 X&T文化自觉: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自己的文化有“自知之明”,对他人的文化有“识人之明”。 X&T社会化的基本内容可以概括为生活技能社会化、价值观念社会化、政治社会化、行为社会化、角色社会化等方面。 X&T基本社会化,就是“生物人”通过社会文化教化,获得人的社会性,获得社会生活资格的过程。 X库利和米德的自我理论,库利认为自我有三个阶段:1、我们察觉我们在他人面前的行为方式;2、我们领悟别人对我们行为的判断;3、基于对他人反应的理解,我们评价我们的行为。米德将自我分为2个部分:主我、客我。 否认人先天遗传素质的差异性,不是唯物主义的态度。 X社会角色的类型:1、先赋角色与自致角色;2、规定性角色与开放性角色;3、功利性角色与表现性角色。 X社会角色的失调:1、角色紧张;2、角色冲突;3、角色不清;4、角色中断;5、角色失败。 X社会互动基本形式:交换构成要素:1、目标;2、付出;3、回报;4、效益。(多) 合作的类型:1、自发性合作;2、制度化的传统合作;3、指导性合作;4、契约合作。 X个人空间理论由人类学家爱德华·T.霍尔提出,社会存在4种不同的个人空间:1、亲密距离。这个空间是为关系亲密的个人之间接触保留的,这是亲密者之间求爱、安慰和保护的距离;2、个人距离,为熟人和朋友保留的,有某种亲密关系,但要有一定的限度。3、社会距离,是比较正式的场合保持的距离,比如会晤等一些交际场合;4、公众距离,为一些类似演说家等公众人物保留的距离。 X社会互动的理论:1、符号互动论:又称符号互动主义或象征相互作用论,指从互动个体的日常自然环境去研究人类群体生活的理论派别。2、拟剧论;3、常人方法学:发明人是加芬克尔,是指对人们在日常生活互动中所使用方法的研究。 X家庭的结构类型:1、核心家庭(工业化社会后),一般指由一堆夫妇及其未婚子女生活在一起而组成的家庭。2、主干家庭(传统社会),由一对夫妇与父母和未婚子女聚居生活的家庭,以直系亲属为主的多代同堂的家庭,它是核心家庭纵向扩大的结果。3、联合家庭,指由父母和多对已婚子女以及孙(外孙)子女组成的家庭。4、其他家庭,残缺家庭、断代家庭、单身家庭。 X现代学校教育的显功能:1、社会化的功能;2、社会选拔的功能;3、提高人口素质的功能;4、知识技术创新的

兰大网络教育社会学概论作业及答案

内容: 个人社会化的特点是() A、主动性 B、自觉性 C、互动性 D、强制性 学员答案:D 正确性:正确 题号:2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4 内容: 岗前培训是( )的重要表现 A、预期社会化 B、继续社会化 C、发展社会化 D、再社会化 学员答案:A 正确性:正确 题号:3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4 内容: 年轻一代用新知识新观念影响前辈的过程是( ) A、正向社会化 B、负向社会化 C、非社会化 D、特殊社会化 学员答案:B 正确性:正确 题号:4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4 内容: 美国学者林德布洛姆提出的公共政策模型是()。 A、渐进主义模型 B、理性主义模型 C、规范最佳模型 D、政治系统模型 学员答案:A 正确性:正确

内容: 交际场合一般人们之间的距离应保持( ) A、18英寸以内 B、18英寸到4英尺 C、4英尺到12英尺 D、12英尺以上 学员答案:C 正确性:正确 题号:6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4 内容: 个性的中心内容及形成和发展水平的标志是( ) A、人格的完善程度 B、自我的完善程度 C、道德的完善程度 D、学习的多少 学员答案:B 正确性:正确 题号:7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4 内容: ( )首先修正了理性决策模型中的绝对最优标准,提出了具有相对性的满意化决策准则,从而提出了被人们称为有限理性的决策模型。 A、查尔斯.林德布洛姆 B、戴维.伊斯顿 C、拉斯韦尔 D、西蒙 学员答案:D 正确性:正确 题号:8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4 内容: ()是社会教化的起点,是个体遇到的第一个社会化的执行者,也是极其重要的执行者,个体社会化成功与否与家庭的父母教化有直接的关系。 A、家庭 B、学校 C、同辈群体 D、大众传播 学员答案:A

教育社会学综合练习及答案

《教育社会学》综合练习及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孔德 2、哲学方法论、具体方法论 3、评价手段 4、互动性重要他人、偶像性重要他人 5、专制型、民主型、放任型 6、传递功能 二、名词解释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社会角色:是指与人们在社会关系体系中所处的地位相一致、与社会对占据该地位的人的行为期望相符合的一套行为模式。 2、从众行为:因受群体压力的影响,导致个体在知觉、判断、信仰和行为上表现出与群体大多数成员相一致的现象。 3、教育平等:是教育民主化的一个重要内容,它主要包括教育权利平等和教育机会均等,是实现教育民主化的一个基本前提。 4、过分社会化:是一种社会化过程中的偏差现象,是一种只承认共性、抹杀个性的社会现象。 5、可持续发展:是指社会的发展在满足当前需要时,不牺牲后代利益,强调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三、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1、教育社会学的学科特点 (1)整体性:在研究教育现象时采取整体的、有机联系的观点,注重把教育现象放在社会大系统中进行分析; (2)综合性:广义的教育下的学校教育分析;研究视角的综合性;研究方法的综合性;(3)现实性:面对现实生活中的教育事实; (4)实证性:通过观察、调查、实验研究等方法获取教育事实资料,进行分析研究。2、简述教育制度基本要素; (1)教育规范系统是教育制度的规则要素; (2)教育设备是教育制度的物质要素; (3)象征的标识是教育制度的文化要素。 3、简述人口数量结构对教育的影响 (1)人口数量的快速增长抵消了教育的总量的投入; (2)人口的脉动式增长,使教育不能保持相对稳定的发展规模; (3)人口构成的不合理使素质教育的实施产生影响; (4)人口分布的不合理,加剧了教育发展的不平衡; (5)人口的城镇化趋势给城镇教育带来诸多困难。 四、论述题(每小题14分,共28分) (一)为什么说教育具有人口控制的功能?试加以分析。 1、教育改变了人的生育观念,为控制人口创造了主观条件。 2、受教育程度高的女性容易获得就业机会,在客观上要求他们少生育。 3、教育年限的延长客观上要求他们推迟人们的初婚年龄,从而控制了生育率。 (二)试述我国教育机会不均等的主要表现及原因。 1、主要表现:(7分)

《社会学导论》笔记

徐珂社会学导论 (只考讲过的,不考马克思) 第一章 A brief history of sociology 一.Auguste Comte(奥古斯特·孔德)——社会学的命名人 1. 1978~1857,法国实证主义哲学家、社会学家 出版《实证哲学教程》,提出“社会学”这一名称并建立社会学的框架和构想 2.主要贡献 A.创造新词“社会学”(sociologie) a.以秩序、进步为原则提出其社会学构想(反对一切空想的、批判的学说, 把重整法国革命后社会动荡的希望寄托在工业社会自身的秩序上,最终以建立 一种普遍人性的新宗教作为他的社会学任务) b.将自然科学的方法运用于社会研究领域 c.实证主义(Positivism)——强调感觉经验,排斥形而上学 基本特征:将哲学的任务归结为现象研究,以现象论观点为出发点,拒绝通过理性把握感觉材料,认为通过对现象的归纳就可以得到科学定律。 影响:实证主义对哲学乃至整个社会科学均发生了深刻影响,孔德所创立的实证主义社会学,在其后的一个半世纪是西方社会学的主流。 孔德认为人类非生而知道万事万物,必须经由学习过程,从不同的情境中获得知识。透过直接或间接的感觉、推知或体认经验,并且在学习过程中进一步推论还没有 经验过的知识。超越经验或不是经验可以观察到的知识,不是真的知识。(度 娘) B. 人类理性发展三阶段论/人类进化三阶段论(A three-stage history development) a.神学阶段(人类对于自然界的力量和某些现象感到惧怕,因此就以信仰和 膜拜来解释面对自然界的变化) b. 形而上学阶段(以形而上或普遍的本质阶段,解释一切现象) c.实证科学阶段(运用观察、分类,以及分类性的资料,探求事物彼此的关 系,此法获得的结果,才是正确可信的) (他所处的时代,神学思想已属过去,支配现代人的将是科学思想;封建君主制度正被以科学思想为指引的工业社会取而代之;人类理智的性质和发展阶段决定着社 会秩序的组成和社会进步的类型;与人类理性发展三阶段论相对应的社会组织 形式分别为神权政体、王权政体和共和政体。这样孔德就把人类社会历史完全 归结为人类的理智发展史,因而与理智发展最高阶段相匹配的社会组织形式— —工业社会就具有了普遍的、全人类的品格。——度娘) C. 现代社会的道德共识 人性宗教 二、斯宾塞(Herbert Spencer) 1. 1820~1903,英国哲学家,社会达尔文主义之父,把进化理论适者生存应用在社 会学上尤其是教育及阶级斗争 2. A.实证主义 B.结构-功能分析范式(功能主义开山祖师) 通过一个“结构功能”理论,把“结构”、“功能”、“分化”、“整合”等概念结合为一个有较高解释力的分析范式。 社会通过简单的体积增大、群体的结合与再结合,形成为一个整体,从同质向 异质变化,如,从各部分完全相同的简单部落社会,发展为具有结构与功能差

社会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社会学概论》复习资料 基本题型包括: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简答题,名词解释,论述题等,考试题型任选四种。 复习依据:《社会学概论》学习指导书,各题答案均以指导书给出的为准 一、单选题请参见学习指导书各章内容 1.本世纪40-50年代,西方社会学界盛行的社会变迁理论是(C ) A.“生物有机体”说B.社会进化论 C.社会均衡论D.“文化类型”说 2.社会是从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直线式发展”。这是社会变迁哪种理论的观点(A ) A.社会进化论B.历史循环论C.社会均衡论D.历史三阶段说 3.一位工厂的工程师调到大学里任教师,这种流动称作(D ) A.个人流动B.代内流动C.向上流动D.水平流动4.社会保险是( B ) A.社会救助B.社会保障的一项内容C.社会福利D.人身、人寿保险 5.(C )问题成为世界性的问题,引起世界的高度重视。 A.人口问题B.失业问题C.环境问题D.贫穷问题 6.对贫穷问题更具有操作性和描述性的解释是(A) A.经济学定义B.政治学定义C.社会文化的定义D.环境学定义 7.把越轨行为的原因归结为社会结构各部分之间的不整合、不一致,这是哪种越轨行为理论(B ) A.社会失范论B.标签论C.亚文化群体论D.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 8.手段-目的论认为人们的五种行为方式中,“只认同文化目标,但不遵从制度化手段”。此是( B ) A.逃避行为B.形式主义C.创新D.反叛9.“不同社会成员或社会团体为了各自获得同一目标而进行的相互作用方式”指(B ) A.冲突B.竞争C.合作D.顺应10.一位教师与学生、校长、图书馆员、校医院人员等人建立不同的角色关系,叫做(B ) A.复式角色B.角色丛C.实际角色D.自致角色 11.社会组织与外部环境的关系是(A ) A.交换关系B.索取关系C.对立关系D.奉献关系 12.在许多发达国家,出现了的大城市居民向小城镇或农村迁移的现象,这种现象被称为(C ) A.过度城市化B.逆城市化C.郊区化D.城乡融合 13.整合作用是指(C ) A.一个社会的整体作用B.将各部分合在一起C.各部分协调成一个整体D.一个社会的稳定 14.有人借改革,假公济私,所谓“你有政策,我有对策”,这种现象我们称之为(C ) A.制度化优先B.制度化冲突C.制度化逃避

教育社会学(题库)2020答案整理

《教育社会学》题库-2018 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在a, b两类名词解释中各选2个,c类中选择1个,共5个名词 解释,20分) a) 1.教育社会学;主要运用社会学原理与方法对教育现象或教育问题的社会学层面 进行“事实”研究的一门学科,是社会学与教育学的中介学科。 2.教育;广义的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传承社会文化、传承生产经 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基本途径。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 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工作对教育着的身心 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所期望的方向变化的活动。 3.学校;是一种正式组织,其主要成员是教师和学生。对教师而言,学校是兼具 规范性和功利性的组织;对学生而言,学校是规范性与强制性兼而有之的组织。 4.班级:班级是学校中的下位组织,班级首先并始终是一种社会组织,只是一种 学生组织。班级的目标指向自身,是主体的自我实现;从班级的机构看,班级 的首领是班长,核心领导机构是班委会,下分若干小组,每个学生在班级中都 有自己的相应位置;从班级规范看,任何班级规范所约束都是学生。具有自功 能性和半自制性。 5.学生P222;学生是一种独特的社会存在,既非不承担任何社会义务的婴幼儿, 也非以职业劳动而与社会进行交换的成年人,学生是介于婴幼儿与成人之间的 “半”社会成员,是学校中最游离不定的成员。 6.课程;狭义的课程指学校课程表所列教育科目,最广泛的界定将学生在学校中 所学一切均视为课程。 7.重要他人P244:美国社会学家米尔斯在米德的自我发展理论的基础上首先明 确提出的一个概念,指对个体的社会化过程具有重要影响的具体人物。 8.潜在课程:主要包括物质层面、制度层面、文化层面和互动层面所蕴含的各种 经验。 9.义务教育;是根据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