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净选加工 - Singapore College of Traditional …

中药炮制学(重要资料)

中药炮制学(重点) 第一章绪论 1.中药炮制是根据中药理论,依照辩证施治用药的需要和药物的自身性质,以及调剂、制 剂的不同要求,所采取的一项制药技术。 2.《雷公炮炙论》刘宋南北朝以“炮炙”作书名,而在正文中多用“修事”。 《本草纲目》李时珍明朝正文中设有“修制”专项。 《修事指南》张仲岩清朝以“修事”作书名,而正文中用“炮制”。 3. 三类分类法:明代陈嘉谟《本草蒙筌》(此种分类方法基本能反映出炮制的特点, 但对饮片切制及切制前的洁净和软化处理等未包括其中。) 火制:煅、炮、炙、炒 水制:渍、泡、洗 水火共制:蒸、煮 第二章中药炮制基本理论 4. 制则(定义、举例) 1)相反为制:指用药性相对立的辅料(含药物)或某种炮制方法来制约中药的偏性或改变药性。【酒制大黄】 2)相资为制:指用药性相似的辅料(含药物)或某种炮制方法来增强药效。资,有资助之意。【盐制知母】 3)相畏为制:指用某种辅料(含药物)来炮制某药物,以制约该药物的毒副作用。【生姜制半夏】 4)相恶为制:指炮制时可以利用某种辅料或某种方法来减弱药物的烈性。(即某种作用减弱,使之趋于平和,以免损伤正气。)【麸炒枳壳、煨木香】 5)相喜为制 5. 醋制入肝经,蜜制入脾经,盐制入肾经 6. 炮制对重要毒性的影响:炮制对中药的影响是通过炮制消除或降低药物治疗剂量下对人 体的伤害,其主要途径: 1)使毒性成分发生改变。如:川乌、草乌等。 2)使毒性成分含量减少。如:巴豆、干漆等。 3)加入具解毒作用的辅料。如:白矾制天南星、半夏等。(可降低毒性的辅料:甘草、生姜、醋、明矾、石灰、黑豆等。) 7. 改变药物作用的部位或增强对某部位的作用 炮制可以改变药物的作用部位,如生诃子偏入肺经,长于清金敛肺利咽,用于治疗咽痛失音,肺虚久嗽。煨诃子炮制后使涩敛之性增强,专入大肠经,增强了涩肠止泻的功效,用于老人久泻久痢及脱肛症。 炮制可以调整某些药物的一药多经,使其作用专一。如柴胡、香附等经醋制后有助于引药入肝经,更好地治疗肝经疾病。小茴香、益智仁、橘核等经过盐制后,有助于引药入肾经,能更好地发挥治疗肾经疾病的作用。 第三章中药炮制对药物的影响

塑胶、五金材料特性、成型及二次加工工艺

塑胶材料成型工艺 18/08/2016 一、熔融成型将塑料加热至熔点以上使处于熔融状态,进行成型加工 1.压缩成型:先将塑料放入成形温度下的模具型腔中,然后闭模加压而使 其固化成型; 2.压注成型:在压力作用下向模内注入熔融塑料,然后模具施压,塑料在 模具中冷却成型; 3.注射成型:塑料在注塑机加热筒中塑化后,由柱塞/往复螺杆注射到闭合 模具中形成制品; 4.挤出成型:指物料通过挤出机和螺杆间的作用,边受热塑化,边被螺杆 向前推送,连续通过机头而制成各种截面制品/半制品; 二、固相成型塑料处于熔融温度以下的软化状态时进行成型加工 1.吹塑成型:借助气体压力使闭合模具中的热熔型坯吹胀成中空制品; 2.真空成型:将平展的塑料硬片加热软化后,采用真空吸附于模具表面, 冷却后成型; 3.压缩空气成型:依靠空气压缩机将受热软化的塑料板/片材料加压、拉伸, 使其紧贴模具表面,冷却成型后成为制品; 4.气辅成型:利用高压惰性气体注射到熔融的塑料中形成真空截面并推动 材料前进,完成注射、保压、冷却等过程。 三、加工设备 1.锣床用人工铣、切形状较简单、规则的工件,如直线、斜线等精度要 求不高的工件进行开框、模仁、行位开料等。 2.车床用于圆形工件加工,精度可达较高要求。 3.磨床用于钢料磨平、磨基准等,可满足大部分精度要求。 4.钻床用于钻孔、攻牙、打运水孔等 https://www.360docs.net/doc/9e16660604.html,C(电脑锣)用于复杂、不规则曲面的数控加工,可以加工几乎任何 形状的工件,精度高、可靠性好、效率高。 6.火花机用于电蚀工件,把电极装在机头上,通过机器内部的电路控制电 流放电,在工件上蚀出和电极形状一样的凹腔(EMD) 7.线切割机用于工件外形的高精度切割 1)快走丝牺牲精度以获得效率 2)慢走丝牺牲效率以获取精度 四、五要素 1.温度(模具温度、注塑温度) 2.流速 3.压力 4.时间

中药炮制学复习资料 (1)资料

中炮复习思考题总结 第一章炮制绪论 ⑴中药炮制、中药炮制学及中药饮片的释义 中药炮制——是根据中医药理论,依照辩证施治用药的要求和药物自身性质,以及调剂、制剂的不同要求,采取的一项制药技术。历史又称炮炙、修治、修事、修制。今多用“炮制”和“炮炙”。 中药炮制学——专门研究中药炮制理论、工艺、规格标准、历史沿革及其发展方向的学科。 ⑵简述中药炮制的起源及发展概况。 ⑶我国古代炮制专著有几部?写出其成书年代及作者。 刘宋·雷敩《雷公炮炙论》——总结前人的炮制经验撰写而成的。为我国医药史上的第一部制药(炮制)专著。 明·缪希雍《炮炙大法》——为我国医药史上第二部炮制专著。 清·张仲岩《修事指南》——为我国医药史上第三部炮制专著。 ⑷中药炮制的相关法规有哪些? 《国家药品标准》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制定的《中药炮制规范》是中药饮片炮制必需遵循的法规。 第二章中药炮制与临床疗效 1、叙述中药炮制的制则与制法。举例。 2、炮制对中药性能影响的内容有哪些?举例。 3、简述中药辅料作用的理论。 1.酒制升提; 2.姜制发散; 3.盐制肾软坚; 4.醋制入肝住痛; 5.童便制除劣性降下; 6.米泔制去燥性和中; 7.吴茱萸汁制抑苦寒而扶胃气; 8.土制补中; 9.猪胆汁制泻胆火而达木郁,牛胆汁制去燥烈而清润; 10.乳制滋润回枯助生阴血;11.蜜制甘缓增益元阳;12.黑芝麻制润燥益阴; 12.麦麸皮制抑酷性和胃(健胃);13.乌豆汤、甘草汤解毒缓性,14.矾汤制去辛烈减毒、安胃; 15.糯米制润燥而择土。 方法理论: 1.炙者取中和之性,炒者取芳香之性; 2.炒以缓其性,泡以剖其毒,浸能滋阴,炼可助阳; 3.炭药止血; 4.煅者去坚性。 4、举例说明饮片生熟异用的理论。 生熟理论是总结生熟饮片性能变化、功效异同。 生品(生药):净制或切制的中药加工品; 熟品(熟药):加热、加辅料、发酵制霜等处理的加工品。 生熟理论的主要内容: 1.生清(泻)熟补:如地黄、甘草、何首乌; 2.生峻熟缓:如大黄、麻黄、巴豆等; 3.生毒熟减:如乌头、附子; 4.生行熟止:如蒲黄、益智仁、木香。 5.生升熟降(气厚味薄者):如莱服子; 6.生降熟升(味厚气薄者):如苦寒药,大黄、黄连等。 1.如何理解炮制是中医临床用药的特点 组方用药的要素。依据整体观念及辩证施治的原则。 综合考虑病情的性质、个体以及气候环境的差异。中药一药多效的药性作用特点。 2、炮制对中药性能影响的内容有哪些?举例。 1)根据病情需要,通过炮制对中药性能和作用进行调整,以适应临床治疗的要求。 (1)益智仁生品辛温燥烈,温脾止泻、摄涎唾(益智散)。 (2)盐炙后则主入肾经,温肾涩精、缩尿(缩泉丸)。

铝制产品加工通用技术要求

铝制产品加工通用技术要求 公司铝制项目产品加工包括钣金工艺,部分产品部件连接须采用钢丝螺套,焊接件焊后需阳极氧化处理等工艺。为保证生产的顺利进行,产品质量得到有效控制。针对以上加工工艺,提出如下技术要求。 1 钣金加工工艺 加工工艺采用钣金工艺,即剪切、折弯、铆接等。 1.1剪切 注:大尺寸及薄壁结构型材须外加靠模定位。 1.2折弯 1.2.1使用设备:折弯机 1.2.2 技术要求: ①未注尺寸公差时,折弯后工件尺寸精度控制在0.2mm之内,角度误差控制在1度以内。 ②折弯处无裂纹或细纹 ③首件确认后,方可进行余件生产 2 焊接加工工艺 铝及铝合金的焊接方法很多,各具特色和适用场合。针对目前公司铝制产品的结构特点,推荐采用钨极氩弧焊(TIG)及电阻焊两种焊接方法。针对铝及铝

合金焊接特点,TIG焊和电阻焊的应用要点及技术要求如下。 2.1钨极氩弧焊 2.1.1接头形式和坡口准备 钨极氩弧焊铝及铝合金的接头形式有对接、搭接、角接和T形接等,接头几何形状与焊接钢材相似。但因铝及铝合金的流动性更好并且焊枪喷嘴尺寸较大,因而一般都采用较小的根部间隙和较大的坡口角度。 (2)钨极氩弧焊的坡口形式及尺寸

2.1.2焊接电流种类 采用交流电焊接铝及铝合金,在获得良好净化作用的同时又获得满意的熔深。若采用脉冲电流,便能精确地控制电弧能量,可以达到对焊接熔池的控制,对薄板或全位置焊接很有利。 2.1.3焊接工艺要点 ①钨极氩弧焊适宜焊接厚度小于12mm的铝及其合金。厚度小于3mm时,在钢垫板上一般用单道焊焊接。厚度为4~6mm时,通常用双面焊焊接。厚度大于6mm 时,须开坡口。

特种加工技术

第7章特种加工技术 7.1 数控电火花线切割加工 电火花线切割加工是电火花加工的一个分支,是一种直接利用电能和热能进行加工的工艺方法,它用一根移动着的导线(电极丝)作为工具电极对工件进行切割,故称线切割加工。线切割加工中,工件和电极丝的相对运动是由数字控制实现的,故又称为数控电火花线切割加工,简称线切割加工。 7.1.1 数控电火花线切割加工机床的分类与组成 1、数控电火花线切割加工机床的分类 (1)按走丝速度分:可分为慢速走丝方式和高速走丝方式线切割机床。 (2)按加工特点分:可分为大、中、小型以及普通直壁切割型与锥度切割型线切割机床。 (3)按脉冲电源形式分:可分为RC电源、晶体管电源、分组脉冲电源及自适应控制电源线切割机床。 数控电火花线切割加工机床的型号示例 2、数控电火花线切割加工机床的基本组成 数控电火花线切割加工机床可分为机床主机和控制台两大部分。 图8-1 快走丝线切割机床主机 1)控制台 控制台中装有控制系统和自动编程系统,能在控制台中进行自动编程和对机床坐标工作台的运动进行数字控制。 2)机床主机 机床主机主要包括坐标工作台、运丝机构、丝架、冷却系统和床身五个部分。图8-1为快走丝线切割机床主机示意图。 (1)坐标工作台它用来装夹被加工的工件,其运动分别由两个步进电机控制。

(2)运丝机构它用来控制电极丝与工件之间产生相对运动。 (3)丝架它与运丝机构一起构成电极丝的运动系统。它的功能主要是对电极丝起支撑作用,并使电极丝工作部分与工作台平面保持一定的几何角度,以满足各种工件(如带锥工件)加工的需要。 (4)冷却系统它用来提供有一定绝缘性能的工作介质——工作液,同时可对工件和电极丝进行冷却。 7.1.2 数控电火花线切割的加工工艺与工装 1、数控电火花线切割的加工工艺 线切割的加工工艺主要是电加工参数和机械参数的合理选择。电加工参数包括脉冲宽度和频率、放电间隙、峰值电流等。机械参数包括进给速度和走丝速度等。应综合考虑各参数对加工的影响,合理地选择工艺参数,在保证工件加工质量的前提下,提高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 1)电加工参数的选择 正确选择脉冲电源加工参数,可以提高加工工艺指标和加工的稳定性。粗加工时,应选用较大的加工电流和大的脉冲能量,可获得较高的材料去除率(即加工生产率)。而精加工时,应选用较小的加工电流和小的单个脉冲能量,可获得加工工件较低的表面粗糙度。 加工电流就是指通过加工区的电流平均值,单个脉冲能量大小,主要由脉冲宽度、峰值电流、加工幅值电压决定。脉冲宽度是指脉冲放电时脉冲电流持续的时间,峰值电流指放电加工时脉冲电流峰值,加工幅值电压指放电加工时脉冲电压的峰值。 下列电规准实例可供使用时参考: (1)精加工:脉冲宽度选择最小档,电压幅值选择低档,幅值电压为75V左右,接通一到二个功率管,调节变频电位器,加工电流控制在0.8~1.2A,加工表面粗糙度Ra≤2.5um。 (2)最大材料去除率加工:脉冲宽度选择四~五档,电压幅值选取“高”值,幅值电压为100V左右,功率管全部接通,调节变频电位器,加工电流控制在4~4.5A,可获得 1002 mm/min左右的去除率(加工生产率)。(材料厚度在40~60mm左右)。 (3)大厚度工件加工(>300mm):幅值电压打至“高”档,脉冲宽度选五~六档,功率 管开4~5个,加工电流控制在2.5~3A,材料去除率>30 2 mm/min。 (4)较大厚度工件加工(60~100mm):幅值电压打至高档,脉冲宽度选取五档,功率管 开4个左右,加工电流调至2.5~3A,材料去除率50~60 2 mm/min。 (5)薄工件加工:幅值电压选低档,脉冲宽度选第一或第二档,功率管开2~3个,加工电流调至1A左右。 注意,改变加工的电规准,必须关断脉冲电源输出,(调整间隔电位器RP1除外),在加工过程中一般不应改变加工电规准,否则会造成加工表面粗糙度不一样。 2、机械参数的选择 对于普通的快走丝线切割机床,其走丝速度一般都是固定不变的。进给速度的调整主要是电极丝与工件之间的间隙调整。切割加工时进给速度和电蚀速度要协调好,不要欠跟踪或跟踪过紧。进给速度的调整主要靠调节变频进给量,在某一具体加工条件下,只存在一个相应的最佳进给量,此时钼丝的进给速度恰好等于工件实际可能的最大蚀除速度。欠跟踪时使加工经常处于开路状态,无形中降低了生产率,且电流不稳定,容易造成断丝,过紧跟踪时容易造成短路,也会降价材料去除率。一般调节变频进给,使加工电流为短路电流的0.85倍左右(电流表指针略有晃动即可)。就可保证为最佳工作状态,即此时变频进给速度最合理、加工

2020主管中药师考试《中药炮制学》课后练习:净选加工

2020主管中药师考试《中药炮制学》课后练习 第五单元净选加工 一、A1 1、净制厚朴的处理方法是 A、去心 B、去毛 C、去芦 D、去核 E、去皮 2、净选时应去瓤的药物是 A、栀子 B、苍术 C、枳壳 D、黄柏 E、知母 3、心与肉作用不同,须分别入药的是

A、巴戟天 B、莲子 C、远志 D、牡丹皮 E、麻黄 4、金樱子去毛多采用 A、刷去毛 B、烫去毛 C、燎去毛 D、挖去毛 E、撞去毛 5、在产地趁鲜去皮的药材是 A、桔梗 B、桃仁 C、辛夷 D、益母草

E、荆芥 6、五味子一般需要 A、刷去毛 B、去枝梗 C、去皮壳 D、去毛 E、去心 7、须去木心的药物是 A、柴胡 B、巴戟天 C、莲子 D、麻黄 E、党参 8、益智仁的净制方法为 A、去毛 B、去心

D、去残根 E、去皮壳 9、诃子的净制方法为 A、去毛 B、去根 C、去核 D、去心 E、去皮壳 10、炮制须烫去毛的药材是 A、香附 B、石韦 C、鹿茸 D、金樱子 E、枇杷叶 11、龙胆药材的净制方法是

B、去残茎 C、去枝梗 D、去皮壳 E、去芦头 12、北山楂应 A、去核 B、去根 C、去壳 D、去毛 E、去芦 13、按净制要求,龟甲需进行 A、去皮壳 B、去残肉 C、去尾足 D、去头尾

14、属于分离不同药用部位的是 A、扁豆分离种皮和种仁 B、厚朴分离栓皮 C、枳壳分离瓤 D、巴戟天分离木心 E、党参分离芦头 15、艾叶加工采用的方法是 A、碾捣 B、朱砂拌衣 C、青黛拌衣 D、揉搓 E、制绒 16、麻黄的加工方法是 A、碾捣 B、朱砂拌衣

中药炮制学思考题

第一章绪论 1、我国古代第三部炮制专著是(E) A、《本草纲目》 B、《省农本草经》 C、《雷公炮炙论》 D、《炮制大法》 E、《修事指南》 2、中国炮制技术的扩大应用时期是(E) A、汉代 B、唐代 C、宋代 D、明代 E、清代 3、提出“雷公炮炙十七法”的是(B) A、陈嘉谟 B、缪希雍 C、李时珍 D、雷斅 E、张仲言 4、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炮制的专目是(E) A、修事 B、修拣 C、炮炙 D、炮制 E、修治 A、修治 B、制造 C、炮炙 D、修事 1、《本草蒙筌》中指出药物炮制称(B) 2、《本草纲目》药物正文炮制项称(A) 3、《雷公炮炙论》药物正文中炮制称(C) 4、《修事指南》药物正文中炮制常称(D) 1、雷公炮炙十七法不含的方法是(BE) A、镑 B、润 C、炙 D 、炮 E、泡 2、《本草纲目》记载的炮制方法有(ABCDE) A、火制 B、制霜 C、加辅料制 D、制曲 E、水火共制 1、中药炮制是随着中药的发现和应用而产生的,有了中药就有了中药炮制,其历史可追溯到原始社会。 2、《雷公炮炙论》的作者是雷斅,成书于南北朝刘宋时期,载药300种。 3、中药炮制的基本工序包括净洗加工、饮片切制、炮制。 4、陈嘉谟在《本草蒙筌》中提出“凡药制造,贵在适中,不及则功效难求,太过则药力反失。” 5、中药炮制的起源经过中药的发现和应用、火的发明和应用、酒的发明和应用、陶器的发明和应用。 1、“秫米汤”中的制半夏是经修治过的半夏。对 2、《素问·缪刺论》中所说的“角发”“燔治”即是当今的血余炭。对 3、“陈壁土制窃真气骤补中焦”始载于《本草经集注》。错 4、《神农本草经》是我国第一部药学专著。对 5、古代炮制十七法就是雷公炮炙十七法。对 1、简述中药炮制及中药炮制学的基本概念。 中药炮制是根据中医药理论,依照辩证施治用药需要和药物自身性质,以及调剂、制剂的不同需求,所采取的一项制药技术。 中药炮制学是专门研究中药炮制理论、工艺、规格、质量标准、历史沿革及其发展方向的科学。 2、中药炮制的发展时期及其特点。 中药炮制学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四个时期:春秋战国至宋代(公元前722年至公元1279年)是中药炮制技术的起始和形成时期;金元明时期(公元1280年至1644年)是炮制理论形成时期;清代(公元1645 年至1911年)是炮制品种和技术扩大应用时期;现代(公元1911年以后)是炮制振兴发展时期。 第二章中药炮制及临床疗效 1、利用某种辅料来炮制药物以制约药物的毒副作用称为(C) A、相反为制 B、相资为制 C、相畏为制 D、相恶为制 E、相从为制 2、“炮制不明,药性不准,则汤方无准,而病症不验也”记载于(A) A、《修事指南》 B、《金匱玉函经》 C、《本草蒙筌》 D、《医学入门》 E、《炮炙大法》 3、姜汁制栀子可称为(B) A、从制 B、反制 C、相恶制 D、相杀制 E、相资制 A、制其形 B、制其性 C、制其质 D、制其味

特种加工技术课程标准

《特种加工技术》课程标准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特种加工技术课程代码:0110039 课程类别: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职业训练课 课程类型:A类(纯理论课)/ B类(理论+实践课)/C类(纯实践课)是否为精品课程:院级精品课/省级精品课/国家级精品课/院内一般课程 总学时:××(理论学时数:××,实践学时数:××)学分:××分 二、课程定位与课程设计 (一)课程性质与作用 本课程是机械类专业课程。本课程的目的使学生了解电火花加工、电化学加工、超声加工、激光加工、电子束和离子束加工以及化学加工、磨料加工等特种加工方法的基本原理,基本设备,工艺规律,主要特点和适用范围,以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需求。本课程以《机械制造技术》的学习为基础,同时与《CAD/CAM 技术》和《逆向工程技术》两门课程相衔接。学好本课程也可为学生提供将来从事机械设计制造等相关工作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基础。 (二)课程设计的理念与思路 本课程的任务是培训学生的加工机床操作技能,提高动手能力和应用新技术的能力,培养职业技术素质,增强就业能力和工作能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能较熟练的使用机床的全部功能完成中等复杂程度零件的加工。初步具备在现场分析、处理工艺及程序问题的能力。应当作为专业核心课程和必修课程。 教学内容以能力为目标,以项目为载体,按照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的任职要求,以真实工作任务作为依据,分析特种加工技术的生产过程,开发体现工学结合特色的课程,突出工学结合,突出职业能力培养,强调将职业道德渗透到课程,按照职业活动选择教学内容,按照行动体系序化教学内容。深入调查相关岗位人员工作过程中应该掌握的具体技术和技能要求,将相关专业知识、技术应用能力及操作技能进一步细化并落实到对应程教学和实训教学环节中。并将相关联的知

中药炮制学:净选与加工概述

中药炮制学:净选与加工概述 净选的含义 中药材在切制、炮炙和调配、制剂前,应选取规定的药用部位,除去非药用部位、杂质异物及霉变品、虫蛀品、灰屑等,以达到药用的纯净度要求的炮制工序,即净制。 净制的目的 1.分开药用部位莲子肉与心,分别能健脾补肾与清心火。 2.进行分档在净选的同时将药物大小分档,便于火制和水制时控制工艺质量,保证炮制均匀,防止太过与不及。 3.除去非药用部位净制除去质次效差(厚朴粗皮、诃子核)、毒性大(蕲蛇头)、副作用强(枇杷叶绒毛)的部位,便于调剂准确,制剂的安全有效。 4.除去杂质异物:清除采集、加工、运输、贮存中混入的泥砂、异物及虫蛀霉变等变异的药物。 现代研究概况 一些传统的净制方法费时费工,增大药材损耗及成本。对其要具体分析,系统研究,不可轻易否定,但也不要盲从。 实验发现:厚朴的粗皮占全重的15.47%,厚朴酚、和厚朴酚、β-桉叶醇的含量内皮远远高于粗皮。诃子的核占50%以上,但鞣质仅含4.0%,而果肉含26.06%.这些净制是必要的。 但是有些则值得研究:如丹皮的粗皮仅占2.06%,含微量的丹皮酚,干燥后难于除去;过去都在产地趁鲜刮去,商品称“刮丹皮”,结果含量测定发现其丹皮酚的含量反而降低了。《药典》未规定丹皮去粗皮是合理的。再如杏仁过去称“皮尖双仁者有毒”,实验证实杏仁的皮尖与仁的成分种类一致,去皮是为了考试,大网站收集增加溶出和破酶保甙。古称马钱子去毛可降低毒性,研究发现其茸毛中毒性成分士的宁和马钱子碱的含量只有种仁的30.7%和16.1%. 《证类本草》中要求人参去芦头,曰“不去者吐人”,以后历代都去芦,参芦占人参全重的12%~15%,研究发现参芦没有催吐作用,且成分与人参没有不同,仅含量略有差别,参芦人参皂甙Rg含量高,参体人参皂甙Rb含量高;两者LD50也无差别。《药典》90年版人参已不要求去芦,但实际园参仍需去芦。

中药炮制学复习资料全

绪论 一、中药炮制的含义。 中药炮制是根据中医药理论,依照辨证施治用药需要和药物自身性质,以及调剂、制剂的不同要求,所采取的一项制药技术。 二、中药炮制学的含义。 中药炮制学是专门研究中药炮制理论、工艺、规格、质量标准、历史沿革及其发展方向的学科。 第一章 中药炮制有哪些传统的制药原则及具体制药方法?其含义?各举3例说明。 传统的制药原则:相反为制,相资为制,相畏为制,相恶为制。 具体方法为:或制其形,或制其性,或制其味,或制其质。 相反为制:指用药性相对立的辅料(包括药物)来制约中药的偏性或改变药性。如用辛热升提的酒来炮制苦寒沉降的大黄,使药性转降为升;用辛热的吴茱萸炮制黄连,可杀其大寒之性;用咸寒润燥的盐水炮制益智仁,可缓和其温燥之性。 相资为制:指用药性相似的辅料或某种炮制方法来增强药效。如咸寒的盐水炮制苦寒的知母、黄柏,可增强滋阴降火作用;酒炙仙茅、阳起石,可增强温肾助阳作用;蜜炙百合可增强其润肺止咳的功效;蜜炙甘草可增强补中益气作用。 相畏为制:是指利用某种辅料来炮制药物,以制约该药物的毒副作用。如白矾、石灰、皂荚制半夏、南星;蜂蜜、童便、黑大豆、甘草、豆腐制川乌。 相恶为制:是中药配伍“相恶”的延伸应用。指两种药物合用,一种药物能使另一种药物作用降低或功效丧失。如米泔水制苍术:麸炒枳实;煨木香。 制其形:是指改变药物的外观形态和分开药用部位。白芍切片;当归和甘草分根梢入药;莲子分莲子肉和莲子心。 制其性:是指通过炮制改变药物的性能。升提的酒炮制苦寒沉降的大黄,使药性转降为升(“同相反为制”) 制其味:是指通过炮制,调整中药的五味或矫正劣味。紫河车酒炙,乳香和没药醋,矫味矫臭。而且紫河车酒制增加了辛温之性味,温肾壮阳之力更强;乳香、没药增加了酸味,更专入肝经。制其质:即通过炮制,改变药物的性质或质地。如穿山甲砂炒至酥泡,龟甲、鳖甲砂炒至酥脆,矿物药煅或卒等,均有利于煎出有效成分或易于粉碎。何首乌黑豆汁拌煮后,味转甘而性转涩,增强了补肝肾、益精血、乌须发、强筋骨的作用。 五、中药炮制对中药药性的影响包括哪些方面? ①炮制对四气五味的影响 反制:栀子苦寒之性甚强,经过辛温的姜汁制后,能降低苦寒之性,以免伤中,即所谓以热制寒。从制:以辛热的酒制仙茅,增强了仙茅的温肾壮阳作用。 改变药物性味,扩大药物用途:生地甘寒,具有清热凉血、养阴生津作用,制成熟地后,转为甘温之品,具有滋阴补血的功效。一者性寒、主清,一者性温、主补。 ②炮制对升降浮沉的影响

江大《食品加工工艺学》第二次离线作业

江大《食品加工工艺学》第 二次离线作业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江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2013年上半年第二阶段测试卷考试科目:《食品加工工艺学》第三、四章(总分100分) 时间:90分钟 ___ 得分: 一、填空题(共30分,每格2分) 1、任何工业生产的罐头食品中其最后平衡pH值高于 4.6 及水分活度大于0.85 即为低酸性食品。 2、罐头食品杀菌时间受到的影响因素包括食品的污染情况、加热或杀菌的条件、 食品的Ph 、罐头容器大小和食品存储条件等。 3、食品冷却的方法常用的有冷风冷却、冷水冷却、接触冰冷却、真空冷却等,人们根据食品的种类及冷却要求的不同,选择其适用的冷却方法。 4、罐头食品加工中罐头排气的方法有加热排气、热灌装、真空排气和 蒸汽喷射法。 二、名词解释(共20分,每题4分) 1、商业杀菌法将病原菌产霉菌及在食品上造成食品腐败的微生物杀死,罐头内允许残留微生物或芽孢,不过,在常温无冷藏状况的商业贮运过程中,在一定的保藏期内,不引起食品腐败变质。 2、F值就是在121.1摄氏度温度条件杀死一定浓度的细菌所学时间。 3、冷害在冷却贮藏时,有些水果蔬菜的品温虽然在冻结点以上,但是贮藏温度低于某一温度界限时,果蔬的正常生理机能受到障碍,失去平衡、 4、最大冰晶生成带在食品冻结过程中,指食品温度在-1-5摄氏度的区间,在此温度范围内,约80%的水分冻结成为冰晶体 5、气调贮藏指利用改变贮藏场所的气体环境,达到延长生鲜事物贮藏的一种保藏方法。 三、问答题(共50分) 1、罐头食品主要有哪些腐败变质现象罐头食品腐败变质的原因有哪些(10分,现象4分,原因6分) 2

机械加工技术教案

教学课程:绪论 教学目的: 1.了解课程的性质和内容 2.了解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现状 3.了解先进制造技术及其发展方向 4.了解课程的目的和要求 教学重点: 1.了解课程的性质和内容 2.了解课程的目的和要求 教学过程: 讲授新课: 一、本课程的性质和内容 本课程所讲的机械制造技术主要是指机械冷加工技术和机械装配技术。 内容包括: (1)掌握金属切削过程的基本规律和机械加工的基本知识。合理选择机械加工方法与机床、刀具、夹具及切削加工参数,并初步具备制订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能力。 (2)掌握机械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初步具备分析和解决现场工艺问题的能力。 二、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现状 我国的制造业得到长足发展,但还存在阶段性的差距。 1.数控机床在我国机械制造领域的普及率不高。 2.国产先进数控设备的市场占有率较低。

3.数控刀具、数控检测系统等数控机床的配套设备不能适应技术发展的需要。 4.机械制造行业的制造精度、生产效率、整体效益等都不能满足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 三、先进制造技术的及其发展方向 先进制造技术是传统制造业不断吸收机械、电子、信息、材料及现代管理等方面的最新成果,将其综合应用于制造的全过程以实现优质、高效、低消耗、敏捷及无污染生产的前沿制造技术的总称。 先进制造技术的主要发展趋势 (1)制造技术向自动化、集成化和智能化的方向发展(CNC)机床、加工中心(MC)、柔性制造系统(FMS)以及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等自动化制造设备或系统的发展适应了多品种、小批量的生产方式,它们将进一步向柔性化、对市场快速响应以及智能化的方向发展,敏捷制造设备将会问世,以机器人为基础的可重组加工或装配系统将诞生,智能制造单元也可望在生产中发挥作用。加速产品开发过程的CAD/CAM一体化技术、快速成形(RP)技术、并行工程(CE)和虚拟制造(VM)将会得到广泛的应用。 (2)制造技术向高精度方向发展 21世纪的超精密加工将向分子级、原子级精度推进,采用一般的精密加工也可以稳定地获得亚微米级的精度。精密成形技术与磨削加工相结合,有可能覆盖大部分零件的加工。以微细加工为主要手段的微型机电系统技术将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航空航天、军事、农业、家庭等领域,而成为下世纪最重要的先进制造技术前沿之一。

特种加工技术

特种加工技术 摘要:传统的机械加工已有很久的历史,它对人类生产和物质文明起到了极大的作用。例如18世纪70年代就发明了蒸汽机,但苦于制造不出有配合要求、高精度的蒸汽机气缸,无法推广应用。直到有人创造出和改进了气缸镗床,解决了蒸汽机主要部件的加工工艺,才使蒸汽机获得广泛应用,引起了世界性的第一次产业革命。这一事实充分说明了加工方法对新产品的研制、推广和社会经济等起着多么重大的作用。随着新材料、新结构的不断出现,情况将更是这样。 但是从第一次产业革命以来,一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在这段长达150多年都靠机械切削加工(包括磨削加工)的漫长年代里,并没有产生特种加工的迫切要求,也没有发展特种加工的充分条件,人们的思想一直还局限在自古以来传统的用机械能量和切削力来除去多余的金属,以达到加工要求这一框框之内。 直到1943年,前苏联鲍、洛、拉扎林柯(B.P.JlaaaJieHKO)夫妇研究开关触点遭受火花放电腐蚀损坏的有害现象和原因,发现电火花的瞬时高温可使局部的金属熔化、气化而被蚀除掉,开创和发明了变有害的电蚀为有用的电火花加工方法,用铜杆在淬火钢上加工出小孔,可用软的工具加工任何硬度的金属材料,首次摆脱了传统的切削加工方法,直接利用电能和热能来去除金属,获得“以柔克刚”的效果。 关键词; 机械加工, 高精度, 新材料, 机械能量 引言:特种加工技术是直接利用电能、热能、声能、光能、电化学能、化学能及特殊机械能等多种能量或其复合能量以实现材料切除的加工方法。其研究范围是电加工、高能束流(激光束、电子束、离子束、高压水束)加工、超声波加工及多能源复合加工。 正文; 目前,这一技术正向着自动化、柔性化、精密化、集成化、智能化和最优化方向发展,在已有的工艺不断完善和定型的同时,新的特种加工技术不断涌现,如快速原形制造技术、等离子体熔射成形工艺技术、在线电解修整砂轮镜面磨削技术、实变场控制电化学机械加工技术、三维型腔简单电极数控电火花仿铣技术、电火花混粉大面积镜面加工技术、磁力研磨技术和电铸技术等。新的特种加工技术是在传统的特种加工技术的基础上,紧密结合材料、控制和微电子技术而发展起来的,并随着产品应快速响应市场需求,正在形成面向快速制造的特种加工技术新体系。

二次注塑成型技术与常识简介

二次注塑成型技术与常识简介 2007年12月07日星期五11:36 二次注塑不仅可使器械表面充满柔感,还可以增加产品功能性与附加值。 在过去10年中,二次注塑技术已经彻底改变了消费品审美标准、设计思路和功能要求。医疗器械制造商也认识到该技术的潜在优势,不断扩大它在医疗领域中的应用。二次注塑技术以创造“柔感表 面”而闻名,但它还有许多其他功能,例如:人体工学设计、双色外观、品牌标识以及特性改进。利用这项技术,可以增加产品的功能(例如:减噪、减震、防水、防撞)和附加值。 二次注塑与共注塑、双注塑及夹层注塑一样,都属于多材料注塑技术。多材料注塑的基本思路是将2种或多种不同特性的材料结合在一起,从而提高产品价值。在本文中,第一种注入材料称为基材或者基底材料,第二种注入材料称为覆盖材料。 各种二次注塑技术 在二次注塑过程中,覆盖材料注入基材的上方、下方、四周或者内部,组合成为一个完整的部件。这个过程可通过多次注塑或嵌入注塑完成。通常使用的覆盖材料为弹性树脂。 多次注塑:如果覆盖材料的构造允许的话,多次注塑是一种很好的医疗器械加工方法。该技术需要配备有多个机筒的特殊注塑机,以便将不同的树脂注入一个注塑模具。机筒应并排或呈L型放置,由一个或多个注入点将树脂注入模具。使用同一个注入点时,称为共塑,生产的复合部件为被外层包覆的核心树脂材料。使用多个注入点时,称为二次注塑,一种材料在另一种材料上面成型,产生多层结构。 但是多次注塑并不适用于所有产品。二次注塑时,必须移动滑块或将模芯移至另一个模腔,还有一个方法是将模芯送入另一台注塑机。 嵌入注塑:要生产完全覆盖的注塑手柄这类产品,就需要使用嵌入注塑。为了达到完全覆盖,基材必须从原来的模腔中移出,放入另一个模芯和模腔,以便注入覆盖材料。在此过程中,另一个模具应该同时在同一台或另一台不同尺寸的注塑机(取决于注塑件大小)上运转。通常基材要比覆盖材料大得多,并且可能需要预热,使表面温度接近覆盖材料的熔点,从而获得最佳粘合强度。 模内组装 二次注塑有时被称为模内组装,因为两种材料最后完全组合在一起,而不仅仅是产生分层结构,不管是单独部件或是组件材料,都可采用此技术。无论应用为何,确保基材和覆盖材料达到所需的机械或化学粘合强度都是至关重要的。

中药炮制学,第五单元,净选加工复习资料

中药炮制学第五单元净选加工 一、A1 1、净制厚朴的处理方法是 A、去心 B、去毛 C、去芦 D、去核 E、去皮 2、净选时应去瓤的药物是 A、栀子 B、苍术 C、枳壳 D、黄柏 E、知母 3、心与肉作用不同,须分别入药的是 A、巴戟天 B、莲子 C、远志 D、牡丹皮 E、麻黄 4、金樱子去毛多采用 A、刷去毛 B、烫去毛 C、燎去毛 D、挖去毛 E、撞去毛 5、在产地趁鲜去皮的药材是 A、桔梗 B、桃仁 C、辛夷 D、益母草 E、荆芥 6、五味子一般需要 A、刷去毛 B、去枝梗 C、去皮壳 D、去毛 E、去心 7、须去木心的药物是 A、柴胡

B、巴戟天 C、莲子 D、麻黄 E、党参 8、益智仁的净制方法为 A、去毛 B、去心 C、去残茎 D、去残根 E、去皮壳 9、诃子的净制方法为 A、去毛 B、去根 C、去核 D、去心 E、去皮壳 10、炮制须烫去毛的药材是 A、香附 B、石韦 C、鹿茸 D、金樱子 E、枇杷叶 11、龙胆药材的净制方法是 A、去残根 B、去残茎 C、去枝梗 D、去皮壳 E、去芦头 12、北山楂应 A、去核 B、去根 C、去壳 D、去毛 E、去芦 13、按净制要求,龟甲需进行 A、去皮壳 B、去残肉 C、去尾足 D、去头尾 E、去足翅

14、属于分离不同药用部位的是 A、扁豆分离种皮和种仁 B、厚朴分离栓皮 C、枳壳分离瓤 D、巴戟天分离木心 E、党参分离芦头 15、艾叶加工采用的方法是 A、碾捣 B、朱砂拌衣 C、青黛拌衣 D、揉搓 E、制绒 16、麻黄的加工方法是 A、碾捣 B、朱砂拌衣 C、青黛拌衣 D、揉搓 E、制绒 17、质地松软,须揉搓成团入药的是 A、麻黄 B、竹茹 C、灯心草 D、荷叶 E、桑叶 18、除去朱砂中混有铁屑的方法是 A、挑选 B、磁选 C、筛选 D、水选 E、风选 19、除去昆布中盐分的方法的是 A、淘洗 B、洗净 C、浸漂 D、筛选 E、挑选 二、B

中药炮制学复习题答案

第一章 1.中药炮制是根据中医基础理论,依照辨证施治用药需要和药物自身性质,以及调剂、制剂的不同要求,所采取的一项制药技术。 中药炮制学是专门研究中药炮制理论、工艺、规格、质量标准、历史沿革及其发展方向的学科。 2.中药炮制学的基本任务: ①探讨炮制机理②改进炮制工艺③制定饮片标准 3.举例说明什么是炮制原理: 炮制原理: 药物炮制的科学依据和药物炮制的作用。探讨在一定工艺条件下,药物在炮制过程中产生的理化变化,以及由此产生的药理作用改变和这些作用改变所产生的临床意义,从而对炮制方法作出一定的科学评价。如: 减毒、增效、缓和药性及产生新药效等。历史上对炮制原理的解释: 如炒炭止血——红见黑止。酒制升提,姜制发散,入盐走肾等现代部分已研究清楚药物炮制的原理: 如醋制xx、煮xx、草乌、附子等。 4.中药炮制发展的四个时期: ①xx至宋代代: 是中药炮制技术的起始和形成时期金元、明时期: 是中药炮制理论的形成时期清代: 是炮制品种和技术的扩大应用时期现代:

是炮制振兴发展时期 第二章 1.炮制对四气五味的影响: ①通过炮制纠正药物过偏之性②通过炮制,使药物的性味增强③通过炮制,改变药物性味,扩大药物的用途 2.炮制对升降沉浮的影响: ①生升熟降,例: 莱菔子能升能降,生品以升为主,用于涌吐风痰,炒后则以降为主,长于降气化痰,消食除胀②酒炙升提,例: 黄柏清下焦湿热之药,经酒炙之后作用向上,兼能清上焦之热③可以改变药物的气味和质地,转化其升降沉浮,使药物更好地适应临床用药的要求 3.炮制对归经的影响: ①醋制入肝经,例: 青皮入肝、胆、胃经,用醋炒后,可增强对肝经的作用②蜜制入脾经,例: 甘草入、心、肺胃经,蜜炙后补脾和胃③盐制入肾经,例: 知母入肺、胃、肾经,具有清肺、凉血、泻相火的作用,盐灸后则主要作用于肾经,可增强滋阴降火的功效。 4.炮制对毒性的影响: ①使毒性成分发生改变,如川乌、草乌等②使毒性成分含量减少,如巴豆、马钱子等③利用辅料的解毒作用,如白矾制天南星、半夏等 第三章 1.中药炮制的目的:

中药炮制学

第一讲讲稿 授课时间:2014-2-24,第1~2节。 教学内容:中药炮制与中药炮制学、中药炮制的起源与发展。 教学目的: 一、知识要点:掌握中药炮制和中药炮制学的概念;了解中药炮制的特点和中药炮制学的任务;了解中药炮制学的起源和发展。 二、能力培养:提高阅读本草文献的能力;培养发现研究问题的能力。 三、思想教育:增强法制意识;强调学科交叉的意识。 重点难点:重点为中药炮制的概念和特点;中药炮制学的概念和任务。难点为中药炮制的特点:独特性、古老性和合理性。 教学过程: 一、第一节概述 1、中药炮制与中药炮制学 重点讲解:中药炮制和中药炮制学的概念。 2、中药炮制的特点 先讲中药使用的特点,再讲中药炮制的特点。 中药使用的特点: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认识和使用;一药多用;需要调剂、制剂;需要炮制。 中药炮制的特点:独特性;古老性:起源、理论体系和生产方式都具古老性;合理性。 3、中药炮制学的任务 紧紧抓住中药炮制学的概念来逐项讲解。 炮制原理;炮制工艺;质量标准;历史沿革;发展方向。 二、第二节中药炮制的起源和发展 1、中药炮制的起源: ①中药炮制起源于中药发现和使用的实践,有了中药就有了中药炮制; ②中药炮制的产生与火的利用密切相关; ③中药炮制的产生与饮食相关; ④酒的发明促进了中药炮制的发展。 2、中药炮制的发展:

①春秋战国至宋代: 炮制技术的发展和积累阶段,技术出现—随方注脚—专章论述—专著出现—法定技术。(《五十二病方》、《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新修本草》、《千金要方》、《太平惠民和剂局方》、《雷公炮炙论》)。 ②金元时期: 炮制理论的形成阶段,伴随着中药药性理论的形成,中药炮制理论迅速发展。(《药类法象》、《汤液本草》)。生升熟降、生泻熟补等。 ③明清时期: 炮制理论和方法的系统总结阶段。(《本草蒙筌》、《本草纲目》、《炮炙大法》、《修事指南》)。 ④现代时期: 振兴和发展时期。管理-生产-教育-科研-著作。

鸡的深加工技术配方

鸡的深加工技术配方 1、BLCS养鸡净菌法 2、八珍蒸鸡及其制作方法 3、板栗鸡及其生产工艺 4、保健海味无骨扒鸡及其制作工艺 5、保质期增长的微生物学安全的鸡腌制品及其制备方法 6、北方寒区肉用仔鸡、猪同舍分层饲养方法 7、产蛋鸡热应激缓解剂的组成及制备方法 8、虫草乌鸡精的生产方法 9、雏鸡生长促进饲料及方法 10、雏鸡细菌病防治组合物 11、雏鸡性别自动化鉴别方法和系统 12、雏鸡性别自动化鉴别装置 13、纯全乌鸡粉的加工方法及其制品 14、从鸡血中提取鸡核酸及核蛋白的方法 15、促进鸡的生长 16、蛋鸡饲料添加剂 17、蛋鸡用天然含硒矿物饲料辅料 18、蛋鸡用天然营养剂及其使用方法 19、独特风味鸡的制备方法 20、多味鸡及制备方法 21、方便快捷野生鸡土从菌 22、防治癌症的五毒鸡及其制备方法 23、防治鸡病的三联油乳剂灭活疫苗及其制备方法 24、防治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中药合剂 25、防治鸡球虫病生物制剂的制备方法 26、风鸡制作方法 27、风味熏鸡的制作方法 28、复方鸡骨草胶囊及其生产方法 29、含鸡胆止咳中成药的制备方法 30、含硒百合乌鸡肉肠 31、含有经等离子体环境改性的酵母菌的鸡饲料 32、含有微交变生物电场调制的酵母菌的鸡饲料 33、盒装有机乌鸡汤制备工艺 34、黑凤鸡味素的生产方法 35、黑羽绿壳蛋鸡原种培育方法 36、红黄鸡蛋饲料 37、黄胫或白胫丝毛鸡新品系的培育方法及其配套应用 38、鸡白细胞介素-15及其用途 39、鸡病清散剂 40、鸡病药的生产方法 41、鸡场专用饲料粉碎搅拌机的输送装置 42、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疫苗、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43、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弱毒(B87)冻干疫苗耐热冻干保护剂及制备工艺 44、鸡传染性喉气管炎冻干疫苗耐热冻干保护剂及制备工艺 45、鸡传染性支气管炎(H120、H52、肾型传支W93)冻干疫苗耐热冻干保护剂及制备工艺 46、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的分子生物学快速诊断方法 47、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基因型的检测方法

特种加工技术知识要点

1、什么是极性效应,产生极性效应的原因,影响极性效应的因素? 2、什么是正极性加工?什么是负极性加工?什么时候采用正极性加工?什么时候采用负极性加工?要在加工过程中利用极性效应,应采用什么样的脉冲电源? 3、电参数主要是指哪几个?指出电参数对电蚀量的影响?电加工工作过程中工作液的作用? 4、指出影响加工稳定性的因素?应采用那些措施提高加工稳定性? 5、什么是加工速度?如何提高加工速度以及应注意的事项?采用哪个指标度量工具电极损耗?如何降低工具电极损耗(指出具体措施)? 6、影响加工精度的主要因素有哪几个?如何提高加工精度(是指措施)? 7、电火花加工的表面质量主要包括那几部分?指出表面粗糙度与脉冲能量的关系?电火花加工的表面粗糙度与加工速度的关系如何?影响表面粗糙度的因素? 8、电火花加工过程中材料的表面层由哪两部分组成?并指出它们的特点? 9、指出型腔模电火花加工常用的工艺方法?及各种方法的特点? 10、穿孔和型腔加工的主要工艺指标?对加工过程起重大影响的主要因素有那些? 11、要利用电腐蚀现象对金属材料进行尺寸加工,必须解决那几个问题?指出具体措施? 12、指出电火花加工的特点? 13、电加工工作过程中工作液的作用? 14、简述金属材料的热学常数对电蚀量的影响? 15、自动进给调节系统的作用? 16、自动进给调节系统的基本组成?指出各部分的作用? 17、指出电火花穿孔加工机床的主要组成部分?并指出主机主要由哪几部分组成? 18、在冲模的电火花加工中,指出直接用凸模加工凹模的各方面注意事项? 19、电火花表面强化的原理及电火花表面层的特点? 20、纯铜电极和石墨电极的特点? 21、穿孔和型腔加工的主要工艺指标? 22、对加工过程起重大影响的主要因素有那些? 23、型腔加工中电归准的选择、电归准转换的原则?单电极平动发加工平动量分配的一般原则? 24、小孔、小深孔加工的特点及注意事项? *25、加工型腔模时,电极的设计应考虑哪些方面的因素?并依据给定型腔设计电极? 26、脉冲电源的分类?

机械制造工艺学-(-第2次-)演示教学

第2次作业 <机械制造工艺学> 201603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0分,共 20 小题,每小题 2 分) 1. 单件小批生产一般采用( )装配组织形式。 A. 移动式装配流水线 B. 固定式装配 C. 变节奏流水装配 D. 移动式装配 2. 长V形块定位将消除( )个自由度。 A. 一个 B. 二个期工程 C. 三个 D. 四个 3. 在丝杠加工中,采用时效处理的目的是( ) A. 提高材料的切削性能 B. 提高丝杠的力学性能 C. 消除内应力,以便使丝杠的精度长期保持稳定 D. 提高丝械杠的耐磨性 4. ( )加工是一种易引起工件表面金相组织变化的加工方法。 A. 车削 B. 铣削 C. 磨削 D. 钻削 5. 在滚齿机上用齿轮滚刀加工齿轮的原理,相当于一对( )的啮合过程。 A. 圆柱齿轮 B. 圆柱螺旋齿轮 C. 锥齿轮 D. 螺旋锥齿轮 6. 以下关于磨削表面粗糙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径向进给量增大,有利于降低表面粗糙度 B. 砂轮硬有利于获得较细的表面粗糙度 C. 刀尖圆弧半径增加有利于减小表面粗糙度值 D. 被加工材料塑性越高,则加工后表面粗糙度越小 7. 以下加工采用工序集中的是( )。 A. 单件小批生产 B. 大批量生产 C. 活塞的加工 D. 轴承的加工 8. 已知某尺寸链,其增环基本尺寸A1=150mm、A2=80mm;其减环基本尺寸为A3=30mm、A4=40mm,该尺寸链的封闭环基本尺寸A0应为( )。 A. 180mm B. 160mm C. 140mm D. 300mm

9. 在中小批量生产中,对于一些精度要求高、工步内容较多的复杂工序,主要采用( )进行加工。 A. 专用机床 B. 组合机床 C. 数控机床 D. 自动机床 10. 时间定额中( )时间随工件数量的增加而减少。 A. 基本时间 B. 辅助时间 C. 休息与生理时间 D. 准备终结时间 11. 齿形精加工方法中,( )的加工精度最高。 A. 剃齿 B. 挤齿 C. 磨齿 D. 珩齿 12. 以下( )适合采用修配法 A. 装配精度高、组成环数少 B. 装配精度低、组成环数多 C. 装配精度高、组成环数多 D. 装配精度低、组成环数少 13. 机床、夹具、刀具等的制造误差,属于()误差。 A. 原理误差 B. 常值系统误差 C. 变值系统误差 D. 随机误差 14. 以下加工余量说法错误的是() A. 机械加工时,从工件切去的一层金属称为加工余量 B. 加工余量等于切削层深度。 C. 加工总余量又称为毛坯余量 D. 加工余量也有误差 15. 活塞与活塞销的装配一般采用的装配方法是() A. 互换装配法 B. 分组装配法 C. 调整装配法 D. 修配装配法 16. 某轴类零件材料为45钢,需淬火处理,加工精度为IT6级、表面粗糙度为 0.8,其加工路线为() A. 粗车——半精车——精车 B. 粗车——半精车——精车——磨削 C. 粗车——半精车——精车——粗磨——精磨 D. 粗车——半精车——粗磨 17. 零件在加工过程中不允许出现的情况是() A. 完全定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