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差数列综合应用

等差数列综合应用
等差数列综合应用

第六课时 等差数列综合应用

【知识与技能】进一步熟练掌握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和前n 项和公式;了解等差数列的一些性质,并会用它们解决一些相关问题,会利用等差数列通项公式和前n 项和公式研究

S n 的最值,初步体验函数思想在解决数列问题中的应用;掌握裂项相消法求数列的和.

【重点难点】

重点:等差数列前n 项和公式的掌握与应用,裂项相消法求数列的和. 难点:灵活运用求和公式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一、要点梳理

1.等差数列通项公式:

*11(1)()n a a n d dn a d n N =+-=+-∈,首项:1a ,公差:d ,末项:n a

变形公式:d m n a a m n )(-+=;m

n a a d m

n --=;

2.等差数列的前n 项和公式:

1()2n n n a a S +=

1(1)2n n na d -=+211

()22

d n a d n =+-2An Bn =+ (其中A B 、是常数,当0d ≠时,n S 是二次项系数为d

2

,图象过原点的二次函数.)

3.等差数列的性质

(1)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11(1)n a a n d dn a d =+-=+-是关于n 的一次函数,且斜率为公差d ;

(2)若公差0d >,则为递增等差数列,若公差0d <,则为递减等差数列,若公差0d =,则为常数列;

(3)当m n p q +=+时,则有q p n m a a a a +=+,特别地,当2m n p +=时,则有

2m n p a a a +=;

(4)等差数列{a n }中,其前n 项和为S n ,则{a n }中连续的n 项和构成的数列S n ,S 2n -S n ,

S 3n -S 2n ,S 4n -S 3n ,…构成等差数列;

(5)设数列{}n a 是等差数列,d 为公差,奇S 是奇数项的和,偶S 是偶数项项的和,n S 是前n 项的和.

若当项数为偶数n 2时,

()11=n n n n S S na na n a a nd ++-=-=-偶奇,11

n n n n S na a

S na a ++==奇偶

若当项数为奇数12+n 时, 21(21)(1)1n S S S n a S n a S n S S a S na S n +?=+=+=+?+????=??

-==????

n+1n+1

奇偶奇奇n+1n+1奇偶偶偶 (其中a n+1是项数为21n +的等差数列的中间项); (6){}n a 、{}n b 的前n 和分别为n A 、n B ,且

()n n A f n B =,则()2121

=21n n n n a A

f n b B --=-; (7)若m S n =()n S m m p =≠,则m n S += ; (8)若(),m p m p S S m p S +=≠=则 .

4.求n S 的最值

法一:因等差数列前n 项和是关于n 的二次函数,故可转化为求二次函数的最值,但要注意数列的特殊性*

n N ∈。

法二:(1)“首正”的递减等差数列中,前n 项和的最大值是所有非负项之和。即当

,,001<>d a 由???≤≥+001

n n a a 可得n S 达到最大值时的n 值.(2)“首负”的递增等差数列中,

前n 项和的最小值是所有非正项之和。即 当,,001>

1

n n a a 可得n S 达到最小

值时的n 值.或求{}n a 中正负分界项。

法三:直接利用二次函数的对称性:由于等差数列前n 项和的图像是过原点的二次函数,故n 取离二次函数对称轴最近的整数时,n S 取最大值(或最小值)。若p q S S = 则其对称轴为2

p q

n +=

。 5.等差数列的判定方法

(1)定义法:若d a a n n =--1或d a a n n =-+1(常数*

∈N n )? {}n a 是等差数列.

(2)等差中项:数列{}n a 是等差数)2(211-≥+=?+n a a a n n n 212+++=?n n n a a a . (3)数列{}n a 是等差数列?b kn a n +=(其中b k ,是常数)。

(4)数列{}n a 是等差数列?2

n S An Bn =+,(其中A 、B 是常数)。

二、合作探究

类型1 等差数列前n 项和的性质

【例1】(1)在等差数列{a n }中,若S 4=1,S 8=4,则a 17+a 18+a 19+a 20=________.

(2)有一个共有100项的等差数列,其奇数项与偶数项之和分别为100和200,则公差

d =________.

【练习1】等差数列{a n }的前m 项和为30,前2m 项和为100,求它的前3m 项的和.

【练习2】若n S 表示等差数列的前n 项和,481

3S S =,则816

S S = .

【练习3】在等差数列{}n a 中,10100100,10,S S ==则110S = .

【练习4】在等差数列{}n a 中,10100,S S =则110S = .

【练习5】已知两个等差数列{}n a 和{}n b 的前n 项和分别为,n n A B ,且

745

3

n n A n B n +=+,

则使得n

n

a b 为整数的正整数n 的个数为 .

【练习6】设n S 是等差数列{}n a 的前n 项和,若5359a a =,则95

S

S = . 类型2 等差数列前n 项和的最值问题

【例2】数列{a n }是等差数列,a 1=50,d =-. (1)从第几项开始有a n <0; (2)求此数列的前n 项和的最大值.

【练习】等差数列{a n }中,a 1<0,S 9=S 12,该数列前多少项和最小

类型3 裂项相消法求数列的和

【例3】等差数列{a n }中,a 1=3,公差d =2,S n 为前n 项和,求1S 1+1S 2+…+1

S n

.

小结:1.若数列{a n }是等差数列,公差为d (d ≠0),则和式T n =1

a 1a 2+

1

a 2a 3+

1

a 3a 4

+…+

1

a n -1a n

可用裂项法求和,具体过程如下:∵

1a n -1·a n =1d (1a n -1-1a n ),∴T n =1d [(1a 1-1a 2)+(1a 2-1

a 3

)

+…+(1

a n -1-1a n

)]=1d (1a 1-1a n )=n -1a 1a n

;2.常用到的裂项公式有如下形式:(1)

1n ?n +k ?=1k (

1

n

1n +k );(2)1n +k +n =1k

(n +k -n ). 【练习】本例中若把条件改为“a 1=1,d =1”,其他都不变,试求解之.

类型4 等差数列的综合应用

【例4】在数列{a n }中,a 1=2,a n =2a n -1+2

n +1

(n ≥2,n ∈N *

).

(1)若b n =a n

2n ,求证:{b n }是等差数列;

(2)在(1)的条件下,设C n =1

b n b n +1

,求{C n }的前n 项和T n .

三、课时小结与作业

1.一个有11项的等差数列,奇数项之和为30,则它的中间项为( ) A .8 B .7 C .6 D .5

2.(2013·西安高二检测)已知等差数列{a n }中,S n 是它的前n 项和,若S 16>0,

S 17<0,则当S n 最大时n 的值为( )

A .8

B .9

C .10

D .16

3.(2013·郑州高二检测)已知等差数列{a n }中,|a 5|=|a 9|,公差d >0,则使得前n 项和S n 取得最小值时的正整数n 的值是( )

A .4和5

B .5和6

C .6和7

D .7和 8

4.已知数列{a n }是通项a n 和公差都不为零的等差数列,设S n =1

a 1a 2+

1

a 2a 3

+…

1

a n a n +1

,则S n 等于( )

5.已知一个等差数列{a n }的前12项的和为354,前12项中偶数项的和S 偶与前12项中奇数项的和S 奇之比为32

27

,求此数列的公差d .

6.已知等差数列{a n }中,a 1=9,a 4+a 7=0. (1)求数列{a n }的通项公式;

(2)当n 为何值时,数列{a n }的前n 项和取得最大值 7.设数列{a n }满足a 1=0,且11-a n +1-1

1-a n

=1.

(1)求{a n }的通项公式;

(2)设b n =

1-a n +1

n

,记S n =b 1+b 2+b 3+…+b n . 证明:S n <1.

等差数列应用题.题库

等差数列应用题 例题精讲 【例 1】体育课上老师指挥大家排成一排,冬冬站排头,阿奇站排尾,从排头到排尾依次报数。如果冬冬报17,阿奇报150,每位同学报的数都比前一位多7,那么队伍里一共有多少人? 【例 2】一个队列按照每排2,4,6,8人的顺序可以一直排到某一排有100人,那么这个队列共有多少人? 【例 3】有一个很神秘的地方,那里有很多的雕塑,每个雕塑都是由蝴蝶组成的.第一个雕塑有3只蝴蝶,第二个雕塑有5只蝴蝶,第三个雕塑有7只蝴蝶,第四个雕塑有9只蝴蝶,以后的雕塑按 照这样的规律一直延伸到很远的地方,学学和思思看不到这排雕塑的尽头在哪里,那么,第102 个雕塑是由多少只蝴蝶组成的呢?由999只蝴蝶组成的雕塑是第多少个呢? 【巩固】有一堆粗细均匀的圆木,堆成梯形,最上面的一层有5根圆木,每向下一层增加一根,一共堆了28层.问最下面一层有多少根? 【巩固】建筑工地有一批砖,码成如右图形状,最上层两块砖,第2层6块砖,第3层10块砖…,依次每层都比其上面一层多4块砖,已知最下层2106块砖,问中间一层多少块砖?这堆砖共有多少块? 【难度】2星【题型】解答 【例 4】一个建筑工地旁,堆着一些钢管(如图),聪明的小朋友,你能算出这堆钢管一共有多少根吗? 【巩固】某剧院有20排座位,后一排都比前一排多2个座位,最后一排有70个座位,这个剧院一共有多少个座位? 【巩固】一个大剧院,座位排列成的形状像是一个梯形,而且第一排有10个座位,第二排有12个座位,第三排有14个座位,……最后一排他们数了一下,一共有210个座位,思考一下,剧院中间一排有多少个座位呢?这个剧院一共有多少个座位呢?

(完整版)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及应用习题

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及应用习题 1. 已知等差数列{a n }中,a2=2, a5=8,贝擞列的第10项为() A. 12 B . 14 C. 16 D. 18 2. 已知等差数列前3项为-3, -1, 1,则数列的第50项为() A . 91 B. 93 C. 95 D. 97 3. 已知等差数列首项为2,末项为62,公差为4,则这个数列共有 A . 13 项 B . 14 项C. 15 项D. 16 项 4. 已知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为a n=-3n+a, a为常数,则公差d=久一3 B, 3 C. 一三 D.- 2 2 5. 已知等差数列{a n }中,a1=1, d=3,那么当a n=298时,项数n等于 A. 98 B . 99 C . 100 D . 101 6. 在等差数列{a n }中,若a3=-4 , a5=11,则an等于 A. 56 B . 18 C . 15 D . 45 7. 在等差数列{a n}中,若a1+a2=-18 , a5+a6=-2,则30是这个数列的

A .第22项B.第21项C.第20项D.第19项 3,在数列中,若ai= 20, =-^ + 1),则时等于 -- A. 45 B. 48 C. 52 D. 55 11. 已知数列a, -15 , b, c, 45是等差数列,则a+b+c的值是 A. -5 B . 0 C . 5 D. 10 12. 已知等差数列{a n}中,a1+a2+a3=-15 , a3+a=-16,贝卩a二 A. -1 B . -3 C . -5 D . -7 13. 已知等差数列{a n }中,a10=-20 , a2°n=20,则这个数列的首 项a为 A. -56 B . -52 C . -48 D . -44 二、填空题 1. 等差数列7,11,15,…,195,共有____________ 项. 2. 已知等差数列5, 8, 11,…,它的第21项为____________ . 3. 已知等差数列-1 , -4 , -7, -10,…,则-301是这个数列的 第_____ .

数列的实际应用

数列的实际应用 一、要点·疑点·考点 1.复利公式 按复利计算利息的一种储蓄,本金为a元,每期利率为r,存期为x,则本利和y=a(1+r)x 2.产值模型 原来产值的基础数为N,平均增长率为p,对于时间x的总产值y=N(1+p) x 3.单利公式 利息按单利计算,本金为a元,每期利率为r,存期为x,则本利和y=a(1+xr) 二、课前热身 1.某种细胞开始有2个,1小时后分裂成4个,2小时后分裂成8个,3小时后分裂成16个…,按此规律,6小时后细胞的个数是( ) (A)63 (B)64 (C)127 (D)128 2.一种专门占据内存的计算机病毒开始时占据内存2KB,工作时3分钟自身复制一次(即复制后所占内存是原来的2倍),那么,开机后_______分钟,该病毒占据64MB (1MB=210KB) 3.某产品的成本每年降低q%,若三年后成本是a元,则现在的成本是( ) (A)a(1+q%)3元(B)a(1-q%)3元 (C)a(1-q%)-3元(D)a(1+q%)-3元 4.某人到银行存了10000元,利息按单利计算,年利率为5%,则他在10年后的为____元 三、例题分析 1. 等差数列模型 例1.一梯形的上、下底长分别是12cm,22cm,若将梯形的一腰10等分,过每一个分点作平行于底边的直线,求这些直线夹在两腰之间的线段的长度的和. 2. 等比数列模型 例2.某市2003年共有1万辆燃油型公交车,有关部门计划于2004年投入128辆电力型公交车,随后电力型公交车每年的投入比上一年增加50%,试问: (1)该市在2010年应该投入多少辆电力型公交车? (2)到哪一年底,电力型公交车的数量开始超过该市公交车总量的 1/3?3. 等差、等比数列综合问题模型 例3. 在一次人才招聘上,有A,B两家公司分别开出他们的工资标准:A公司允诺第一年月工资数为1500元,以后每年月工资比上一年月工资增加230元; B公司允诺第一年月工资数为2000元,以后每年月工资在上一年月工资基础上递增5%,设某人年初被A,B两家公司同时录取,试问: (1)若该人分别在A公司或B公司连续工作n年,则他在第n年的月工资收入分别是多少?(2)该人打算连续在一家公司工作10年,仅从工资收入总量较多作为应聘的标准(不记其他因素),该人应该选择哪家公司,为什么? 4.递推数列模型 例4.某地区原有森林木材存量为a,且每年增长率为25%,因生产建设的需要每年年底要砍伐的木材量为b设an为n 年后该地区森林木材存量。 (1)求an的表达式; (2)为保护生态环境,防止水土流失,该地区每年的森林木材存量不少于7/9a, 如果b=19/72a,那么该地区今后会发生水土流失吗?若会,需经过几年? 变式练习:某下岗职工准备开办一个商店,要向银行贷款若干,这笔贷款按复利计算(即本年利息计入下一年的本金生息),利率为q(0<q<1).据他估算,贷款后每年可偿还A元,30年后还清. ①求贷款金额; ②若贷款后前7年暂不偿还,从第8年开始,每年偿还A元,仍然在贷款后30年还清,试问:这样一来,贷款金额比原贷款金额要少多少元?

等差数列通项公式及应用习题

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及应用习题 一、单选题(每道小题 3分共 63分 ) 1. 已知等差数列{a n }中,a2=2,a5=8,则数列的第10项为 A.12 B.14 C.16 D.18 2. 已知等差数列前3项为-3,-1,1,则数列的第50项为 [ ] A.91 B.93 C.95 D.97 3. 已知等差数列首项为2,末项为62,公差为4,则这个数列共有 [ ] A.13项 B.14项 C.15项 D.16项 4. 已知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为a n=-3n+a,a为常数,则公差d= [ ] 5. 已知等差数列{a n }中,a1=1,d=3,那么当a n=298时,项数n 等于

[ ] A.98 B.99 C.100 D.101 6. 在等差数列{a n }中,若a3=-4,a5=11,则 a11等于 [ ] A.56 B.18 C.15 D.45 7. 在等差数列{a n } 中,若a1+a2=-18,a5+a6=-2,则30是这个数列的 [ ] A.第22项 B.第21项 C.第20项 D.第19项 [ ] A.45 B.48 C.52 D.55 9. 已知等差数列{a n }中,a8比a3小10,则公差d的值为 [ ] A.2 B.-2 C.5 D.-5

10. 已知等差数列{a n }中,a6比a2大10个单位,则公差d的值为 [ ] 11. 已知数列a,-15,b,c,45是等差数列,则a+b+c的值是 [ ] A.-5 B.0 C.5 D.10 12. 已知等差数列{a n }中,a1+a2+a3=-15,a3+a4=-16,则a1= [ ] A.-1 B.-3 C.-5 D.-7 13. 已知等差数列{a n}中,a10=-20,a20n=20,则这个数列的首项a1为 [ ] A.-56 B.-52 C.-48 D.-44 14. 已知等差数列{a n }满足a2+a7=2a3+a4,那么这个数列的首项是 [ ]

等差数列综合应用

第六课时 等差数列综合应用 【知识与技能】进一步熟练掌握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和前n 项和公式;了解等差数列的一些性质,并会用它们解决一些相关问题,会利用等差数列通项公式和前n 项和公式研究S n 的最值,初步体验函数思想在解决数列问题中的应用;掌握裂项相消法求数列的和. 【重点难点】 重点:等差数列前n 项和公式的掌握与应用,裂项相消法求数列的和. 难点:灵活运用求和公式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一、要点梳理 1.等差数列通项公式: *11(1)()n a a n d dn a d n N =+-=+-∈,首项:1a ,公差:d ,末项:n a 变形公式:d m n a a m n )(-+=;m n a a d m n --=; 2.等差数列的前n 项和公式: 1()2n n n a a S += 1(1)2n n na d -=+211 ()22 d n a d n =+-2An Bn =+ (其中A B 、是常数,当0d ≠时,n S 是二次项系数为d 2 ,图象过原点的二次函数.) 3.等差数列的性质 (1)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11(1)n a a n d dn a d =+-=+-是关于n 的一次函数,且斜率为公差d ; (2)若公差0d >,则为递增等差数列,若公差0d <,则为递减等差数列,若公差0d =,则为常数列; (3)当m n p q +=+时,则有q p n m a a a a +=+,特别地,当2m n p +=时,则有 2m n p a a a +=; (4)等差数列{a n }中,其前n 项和为S n ,则{a n }中连续的n 项和构成的数列S n ,S 2n -S n ,S 3n -S 2n ,S 4n -S 3n ,…构成等差.. 数列; (5)设数列{}n a 是等差数列,d 为公差,奇S 是奇数项的和,偶S 是偶数项项的和,n S 是前n 项的和. 若当项数为偶数n 2时, ()11=n n n n S S na na n a a nd ++-=-=-偶奇,11 n n n n S na a S na a ++==奇偶 若当项数为奇数12+n 时, 21(21)(1)1n S S S n a S n a S n S S a S na S n +?=+=+=+?+????=?? -==???? n+1n+1 奇偶奇奇n+1n+1奇偶偶偶 (其中a n+1是项数为21n +的等差数列的中间项); (6){}n a 、{}n b 的前n 和分别为n A 、n B ,且()n n A f n B =,则()2121 =21n n n n a A f n b B --=-; (7)若m S n =()n S m m p =≠,则m n S += ;

等差数列的应用

五年级奥数试题(1) 等差数列的应用姓名 1,下图中有多少三角形。 分析:从图上看,独立的三角形有A、B、C、D四个;两两组合的有3个,即AB、BC、CD;三个三个组阁的有ABC、BCD两个;四个组合的有一个即ABCD。那么一共就有4+3+2+1=10(个) A B C D 解:4+3+2+1=10(个)答:共有10个三角形。 2,在一个平面上,两条直线相交,只有一个交点;三条直线相交,最多有3个交点;四条直线相交最多有6个交点;那么20条直线在一个平面上相交最多有多少个交点? 2条 1个交点 3条 3个交点 4条 6个交点 5条 10个交点

1 1+(3-1) 1+2+(4-1) 1+2+3+(5-1)…… 这一组数是一组等差“1”的数列,计算时可以应用求等差数列和的公式进行计算。 解: 1+2+3+……+(20-1)答:20条直线在一个平面上相交最多有190个交点。 3,下图中共有多少个长方形。 分析:按例1的分析方法,用阴影表示沿长和宽,沿长边有4+3+2+1=10(个)长方形,宽边有5+4+3+2+1=15(个)长方形,那么这个图里共有 15×10=150(个)长方形。 解:(4+3+2+1)×(5+4+3+2+1)=150(个) 答:这个图中一共有150个长方形。 4,若干名小学生进行体操训练,排成一个中空方阵,最外层每边12人,共4层,求组成这个方阵的小学生一共有多少人? 分析:方阵问题中每层人数是一个等差为8的数列,也就是外面一层人数比紧邻内层的人数多8。根据题意,求出最外层人数为(12-1)×4=44(人),再根据首项=末项-(项数-1)×公差得最里面层共有:44-(4-1)×8=20(人),继而求出四层总人数为(44+20)×4÷2=128(人) 解:最外层:(12-1)×4=44(人)最里层:44-(4-1)×8=20(人)

等差数列求和的应用

等差数列求和的应用 等差数列计算公式 通项公式: 第n项=首项+(n-1)×公差项数公式: 项数=(末项-首项)÷公差+1 (1)末项公式:第几项(末项)=首项+(项数-1)×公差 (2)项数公式:项数=(末项-首项)÷公差+1 (3)求和公式:总和=(首项+末项)×项数÷2 (4)前n个奇数的和:1+3+5+…+(2n-1)= n2 (5)前n个偶数的和:2+4+6+…+2n= n2+n 1、有一列数:5,8,11,14,……。①求它的第100项;②求前100项的和。 2、有一串数:1,4,7,10,……,298。求这串数的和。 3、1998+1997-1996-1995+1994+1993-1992-1991+……198+197-196-195 4、1+2+3-4-5-6+7+8+9-10-11-12+……+182+183 5、1+3+5+7+…+99 6、2+4+6+8+…+100 7、21+23+25+27+…+99 8、已知一串数1,5,9,13,17,…,问这串数中第100个数是多少?

9、1971,1981,1991,2001,2011,…,2091,这几个数的和是多少? 10、98+97-96-95+94+93-92-91+…-4-3+2+1 11、1+2-3+4+5-6+7+8-9+…+97+98-99 12、在小于100的自然数中,被7除余3的数的和是多少? 13、已知一列数:1,3,6,10,15,21,…,问第59个数是多少? 14、在一个八层的宝塔上安装节日彩灯共888盏。已知从第二层开始,每一层比下边一层少安装6盏。问最上边一层安装多少盏? 15、能不能把44颗花生分给10只猴子,使每只猴子分的花生颗数都不同? 16、红光电影院有22排座位,后一排都比前一排多2个座位,最后一排42个座位。那么这个电影院一共有多少个座位?

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及应用习题

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及应用 1.已知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为a n=-3n+a,a为常数,则公差d=[] 2.已知等差数列{a n}中,a8比a3小10,则公差d的值为[] A.2B.-2C.5D.-5 3.已知数列a,-15,b,c,45是等差数列,则a+b+c的值是[] A.-5B.0C.5D.10 4.已知等差数列{a n}中,a1+a2+a3=-15,a3+a4=-16,则a1=[] A.-1B.-3C.-5D.-7 5.已知等差数列{a n}中,a10=-20,a20n=20,则这个数列的首项a1为[] A.-56B.-52C.-48D.-44 6.已知等差数列{a n}满足a2+a7=2a3+a4,那么这个数列的首项是[] 7.已知数列{a n}是等差数列,且a3+a11=40,则a6+a7+a8等于[] A.84B.72C.60D.43 [] A.45B.48C.52D.55 9.已知数列-30,x,y,30构成等差数列,则x+y=[] A.20B.10C.0D.40 10.已知等差数列的首项a1和公差d是方程x2-2x-3=0的两根,且 知d>a,则这个数列的第30项是[] A.86B.85C.84D.83

11.已知等差数列{a n}中,a1+a3+a5=3,则a2+a4=[] A.3B.2C.1D.-1 12.等差数列{a n}中,已知a5+a8=a,那么a2+a5+a8+a11的值为[] A.aB.2aC.3aD.4a [] A.第21项B.第41项C.第48项D.第49项 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及应用习题1答案 一、单选题 1.D 2.C 3.D 4.A 5.C 6.A 7.B 8.A 9.B 10.B 11.A 12.B 13.A 14.C

数列的实际应用举例 教学设计

数列的实际应用举例 清远工贸职业技术学校 班级:13春工学计机3班 蔡健星 【学习目标】 1.掌握以数列知识为数学本质的实际应用问题,涉及增长率问题、复利计算问题等. 2.培养学生用数列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一、复习 1、本单元我们学习了两种数列,分别是: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 例如:1,3,5,7,9… 2,5,8,11,14… 2,4,8,16,32… 1,3,9,27,81… 2、两种数列共有八条公式,分别是: 等差数列 等比数列 通项公式: 中项公式: 求和公式: 二、新课讲授 1.现有200根相同的钢管,把它们堆成正三角形垛,要使剩余的钢管尽可能少,那么剩余钢管的根数是( ) A.9 B.10 C.19 D.20 【解析】设堆成n 层,由题意得1+2+3+…+n ≤200,即n(n +1)≤400成立的最大正整数n 代入检验知n =19 2.一套共7册的书计划每2年出一册,若各册书的出版年份数之和为13979,则出齐这套书的年份是( ) A.1997 B.1999 C.2001 D.2003 d n a a n )1(1-+=11-=n n q a a 2b a A +=ab G ±=2)(1n n a a n S +=d n n na S n 2)1(1-+=q q a S n n --=1)1(1q q a a S n n --=11

【解析】设出第四册的年份为x 由题意得(x -6)+(x -4)+(x -2)+x +(x +2)+(x +4)+(x +6)=13979 即7x =13979,∴x =1997 ∴x +6=2003 3.夏季高山的温度从山脚起每升高100 m ,降低0.7 ℃,已知山顶温度是14.8 ℃,山脚温度是26 ℃,则山的相对高度是 m . 【解析】从山脚到山顶温度降低了26 ℃-14.8 ℃=11.2 ℃ 而每降0.7 ℃,升高100米 11.2 / 0.7 =16 ∴共升高16×100=1600 m . 4、某林厂年初有森林木材存量S 立方米,木材以每年25%的增长率生长,而每年末要砍伐固定的木材量x 立方米,为实现经过两次砍伐后的木材的存量增加50%,则x 的值是( ) A. B. C. D. 【解析】一次砍伐后木材的存量为:S(1+25%)-x 二次砍伐后木材存量为[S(1+25%)-x ](1+25%)-x 由题意知%)501(45)45(2+=--S x x S 解得x =36S 5、银行有一种储蓄业务叫做零存整取,即每月定时存入一笔相同数目的现金,到约定日期可以取出全部本利和。若某人每月初存入100元,月利率为0.3%,问到第12个月末整取时本利和时多少? 【分析】本利=本金+利息。第1个月计利12个月,到期本利时100+100×0.3%×12, 第2个月计利11个月,到期本利时100+100×0.3%×11,… 第12个月计利1个月,到期本利时100+100×0.3%×1, 由此可知,每月存入的100元到期本利构成一个等差数列,其和就是所求的1232S 34S 36S 38S

等差数列及应用概论

等差数列及应用 一、聚焦核心: 1.若S n 是等差数列{a n }的前n 项和,a 2+a 10=4,则S 11的值为________. 2.在等差数列{a n }中,a 1>0,S 4=S 9,则S n 取最大值时,n =________. 3.在等差数列{a n }中,若a 1+a 4+a 7=39,a 3+a 6+a 9=27,则S 9=________. 4.已知数列{a n },{b n }满足a 1=1,a 2=2,b 1=2,且任意的正整数i ,j ,k ,l , 当i +j =k +l 时,都有a i +b j =a k +b l ,则12 010∑2 010 i =1 (a i +b i )的值是________. 5.设等差数列{a n }的前n 项和为S n ,若1≤a 5≤4,2≤a 6≤3,则S 6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6.设等差数列{a n }的公差为正数,若a 1+a 2+a 3=15,a 1a 2a 3=80,则a 11+a 12+a 13=________. 7.已知数列{a n }的前n 项和为S n =2n 2+pn ,a 7=11.若a k +a k +1>12,则正整数k 的最小值为________. 二、典例分析: 例1.设a 1,d 为实数,首项为a 1,公差为d 的等差数列{a n }的前n 项和为S n , 满足S 5S 6+15=0. (1)若S 5=5,求S 6及a 1;(2)求d 的取值范围.

例2.已知S n 是数列{a n }的前n 项和,S n 满足关系式2S n =S n -1-????12n -1 +2 (n ≥2,n 为正整数),a 1=1 2. (1)令b n =2n a n ,求证:数列{b n }是等差数列,并求数列{a n }的通项公式; (2)在(1)的条件下,求S n 的取值范围. 例3.已知数列{a n }满足a n =2a n -1+2n +1(n ∈N *,n ≥2),且a 3=27. (1)求a 1,a 2的值; (2)记b n =1 2n (a n +t )(n ∈N *),问是否存在一个实数t ,使数列{b n }是等差数列?若存在, 求出实数t ;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等差数列的应用举例教案

姓名:陈奕丹 学号:2013411331 等差数列的应用举例 教学目标: 在已经学过等差数列的基本概念以及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和前n 项和的基础上对等差数列的进一步巩固,通过一些较为具体的应用题来提高学生对等差数列的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培养学生学会运用学过的知识来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熟练地使用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和前n 项和公式。 难点:学会分析实际问题,运用等差数列的相应知识点来解决应用问题等。 教学过程: 一、课前复习 师:在开始上课之前我们先回顾一下之前学习过的知识。大家回忆一下,什么是等差数列,什么叫做等差数列的公差。 生: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前一项的差是一个常数的数列叫做等差数列。这个常数叫做等差数列的公差。 师: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是什么呢? 生:d n a a n ?-+=)1(1 师:那如果知道一个等差数列的第二项是a2,知道它的公差是d ,那它的通项公式又是什么?这个时候我们可以代另外一条扩展的公式d m n a a m n ?-+=)(

生: d n a a n ?-+=)2(2 师:前n 项和公式有哪两个公式呢? 生:2)(1n n a a n S +=,d n n a n S n ?-+?=2)1(1 二、新课导航 出示课件的例题7 例7 某礼堂共有25排座位,后一排比前一排多两个座位,最后一排有70个座位,问礼堂共有多少座位? 就例7进行分析,适当引导学生探究此实际问题。 师:题中知道最后一排有70个座位,且共有25排座位,说明第25排有多少个座位? 生:70个 师:那我们假设这25排的座位数构成一个数列,则设第一排为a 1,第二排为a 2,以此类推,那么a 25等于多少? 生:a 25=70 师:题中还有一个条件说道后一排比前一排多两个座位,也就是说第二十五排比第二十四排多两个,第二十三比第二十二多两个,依此类推,是不是说明了这个数列满足每一项与前一项的差是一个常数? 生:是 师:那公差d 为多少? 生:2 师:那么这个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是不是可以表示出来了?怎么表示?

六年级奥数-等差数列及其应用

等差数列及其应用 【知识点拨】 一个数列,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它前一项的差都相等,这样的数列叫做等差数列,其中相邻两项的差叫做公差。例如:等差数列:3、6、9 ……96,这是一个首项为3,末项为96,项数为32,公差为3的数列。 常用公式:等差数列的总和=(首项+末项)?项数÷2 项数=(末项-首项)÷公差+1 末项=首项+公差?(项数-1)=a+(n-1)d 首项=末项-公差?(项数-1) 公差=(末项-首项)÷(项数-1) 在等差数列中,如果已知首项、末项、公差。求总和时,应先求出项数,然后再利用等差数列求和公式求和。 【典型例题】 例1.求1+2+3+……+1998+1999的和。 【解析】分析首项a=1,末项b=1999,项数n=1999。 S=(a+b)×n÷2 例2.求2+4+6+……+196+198的和。 【解析】首项a=2,末项b=198,公差d=2, 项数n=(198-2)÷2+1 =98+1 =99。

S=(a+b)×n÷2 【练一练】 1、求1+2+3+4+……+74+75的和。 2、求2+6+10+14+……+122+126的和 【典型例题】 例3.有一列数:5,8,11,14… ①求它的第100项的数 ②求前100项的和. 【解析】①这个数列是等差数列,首项是5,公差是3, ②= 例4. 在数列3、6、9……,201中,共有多少数?如果继续写下去,第201个数是多少? 【解析】(1)因为在这个等差数列中,首项=3,末项=201,公差=3,所以根据公式: 项数=(末项-首项) 公差+1,便可求出。

(2)根据公式:末项=首项+公差?(项数-1) 解:项数=(201-3)÷3+1=67 末项=3+3?(201-1)=603 答:共有67个数,第201个数是603 【练一练】 3、已知一个等差数列的首项为5,公差是2,那么它的第10项、第15项各是多少? 4、求等差数列1、4、7、10 ……,这个等差数列的第30项是多少? 【典型例题】 例5. 有一串数:1,4,7,10…,298,求这串数的和. 【解析】这个数列是等差数列,首项是1,末项是298. 项数: 和: 例6.写出数列:1,2,3,4,5,6…中第n个偶数和第n个奇数. 【解析】数列中的偶数是2, 4 ,6, 8…2n 项数是1 2 3 4…n

第4讲 等差数列及其应用

第4讲等差数列 许多同学都知道这样一个故事:大数学家高斯在很小的时候,就利用巧妙的算法迅速计算出从1到100这100个自然数的总和。大家在佩服赞叹之余,有没有仔细想一想,高斯为什么算得快呢?当然,小高斯的聪明和善于观察是不必说了,往深处想,最基本的原因却是这100个数及其排列的方法本身具有极强的规律性——每项都比它前面的一项大1,即它们构成了差相等的数列,而这种数列有极简便的求和方法。通过这一讲的学习,我们将不仅掌握有关这种数列求和的方法,而且学会利用这种数列来解决许多有趣的问题。 一、等差数列 什么叫等差数列呢?我们先来看几个例子: ①1,2,3,4,5,6,7,8,9,… ②1,3,5,7,9,11,13. ③2,4,6,8,10,12,14… ④3,6,9,12,15,18,21. ⑤100,95,90,85,80,75,70. ⑥20,18,16,14,12,10,8. 例题:下面的数列中,那些是等差数列?若是请指明公差,若不是则说明理由。 ①6,8,10,14,18,22, (98) ②1,2,1,2,3,4,5,6; ③1,2,4,8,16,32,64; ④9,8,7,6,5,4,3,2,; ⑤3,3,3,3,3,3,3,3,; ⑥1,0,1,0,1,0,1,0;

二、通项公式 对于公差为d的等差数列a1,a2,…a n…来说,如果a1小于a2,则显然a1-a2=a3-a2=…=a n-a n-1=…=d,因此: a2=a1+d a3=a2+d=(a1+d)+d=a1+2d a4=a3+d=(a1+2d)+d=a1+3d … 由此可知:a n=a1+(n-1)×d (1) 若a1大于a2,则同理可推得: a n=a1-(n-1) ×d (2) 公式(1)(2)叫做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利用通项公式,在已知首项和公差的情况下可以求出等差数列中的任何一项。 例题1、求等差数列1,6,11,16…的第20项. 例题2、已知等差数列2,5,8,11,14…,问47是其中第几项? 例题3、如果一等差数列的第4项为21,第6项为33,求它的第8项。

等差数列教学案例

等差数列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5》(人教版)第二章数列第二节等差数列第一课时。 数列是高中数学重要内容之一,它不仅有着广泛的实际应用,而且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一方面, 数列作为一种特殊的函数与函数思想密不可分;另一方面,学习数列也为进一步学习数列的极限等内容做好准备。而等差数列是在学生学习了数列的有关概念和给出数列的两种方法——通项公式和递推公式的基础上,对数列的知识进一步深入和拓广。同时等差数列也为今后学习等比数列提供了“联想”、“类比”的思想方法。 二、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我所教学的学生是我校高一(5)班的学生,经过一年的学习,他们的智力发展已到了形式运演阶段,具备了较强的抽象思维能力和演绎推理能力,但也有一部分学生的基础较弱,学习数学的兴趣还不是很浓,所以我在授课时注重从具体的生活实例出发,注重引导、启发、研究和探讨以符合这类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从而促进思维能力的进一步发展。 三、设计思想 1.教法 ⑴诱导思维法:这种方法有利于学生对知识进行主动建构;有利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有利于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发挥其创造性。 ⑵分组讨论法:有利于学生进行交流,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⑶讲练结合法:可以及时巩固所学内容,抓住重点,突破难点。 2.学法 引导学生首先从四个现实问题(数数问题、女子举重奖项设置问题、水库水位问题、储蓄问题)概括出数组特点并抽象出等差数列的概念;接着就等差数列概念的特点,推导出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可以对各种能力的同学引导认识多元的推导思维方法。 用多种方法对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进行推导。 在引导分析时,留出“空白”,让学生去联想、探索,同时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围绕中心各抒己见,把思路方法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弄清。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理解等差数列的概念,掌握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掌握等差中项的概念.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推理的能力,渗透由特殊到一般的思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个性化的学习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意志力。 (2)通过师生,生生的合作学习,增强学生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增强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 五、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 (1)等差数列的概念。 (2)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的推导过程及应用。 2.难点: (1)理解等差数列“等差”的特点及通项公式的含义。 (2)理解等差数列是一种函数模型。 六、教学过程

等差数列及其应用(精)

等差数列及其应用 许多同学都知道这样一个故事:大数学家高斯在很小的时候,就利用巧妙的算法迅速计算出从1到100这100个自然数的总和.大家在佩服赞叹之余,有没有仔细想一想,高斯为什么算得快呢?当然,小高斯的聪明和善于观察是不必说了,往深处想,最基本的原因却是这100个数及其排列的方法本身具有极强的规律性——每项都比它前面的一项大1,即它们构成了差相等的数列,而这种数列有极简便的求和方法.通过这一讲的学习,我们将不仅掌握有关这种数列求和的方法,而且学会利用这种数列来解决许多有趣的问题. 一、等差数列 什么叫等差数列呢?我们先来看几个例子: ①l,2,3,4,5,6,7,8,9,… ②1,3,5,7,9,11,13. ③2,4,6,8,10,12,14… ④3,6,9,12,15,18,21. ⑤100,95,90,85,80,75,70. ⑥20,18,16,14,12,10,8. 这六个数列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相邻两项的差是一个固定的数,像这样的数列就称为等差数列.其中这个固定的数就称为公差,一般用字母d表示,如: 数列①中,d=2-1=3-2=4-3= (1) 数列②中,d=3-1=5-3=…=13-11=2; 数列⑤中,d=100-95=95-90=…=75-70=5; 数列⑥中,d=20-18=18-16=…=10-8=2.

例1下面的数列中,哪些是等差数列?若是,请指明公差,若不是,则说明理由. ①6,10,14,18,22, (98) ②1,2,1,2,3,4,5,6; ③1,2,4,8,16,32,64; ④9,8,7,6,5,4,3,2; ⑤3,3,3,3,3,3,3,3; ⑥1,0,1,0,l,0,1,0; 解:①是,公差d=4. ②不是,因为数列的第3项减去第2项不等于数列的第2项减去第1项. ③不是,因为4-2≠2-1. ④是,公差d=l. ⑤是,公差d=0. ⑥不是,因为第1项减去第2项不等于第2项减去第3项. 一般地说,如果一个数列是等差数列,那么这个数列的每一项或者都不小于前面的项,或者每一项都大于前面的项,上述例1的数列⑥中,第1项大于第2项,第2项却又小于第3项,所以,显然不符合等差数列的定义. 为了叙述和书写的方便,通常,我们把数列的第1项记为a1,第2项记为a2,…,第n项记为an。an又称为数列的通项。a1,又称为数列的首项,最后一项又称为数列的末项. 二、通项公式 对于公差为d的等差数列a1,a2,…an…来说,如果a1小于a2,

等差数列三个公式及其应用《举一反三》四年级奥数教案

《举一反三》四年级奥数教案 一、教学内容:举一反三P39--P43 二、教学目标:等差数列三个公式及其应用 1、求和公式:总和=(首项+末项)×项数÷2 2、项数公式:项数=(末项-首项)×公差+1 3、通项公式:第N项=首项+(项数-1)×公差 三、教学难点:根据已知量和未知量,确定使用公式。 四、教学设计: 1、复习上节课内容。 2、由高斯小故事引入新课 【P41例题3】有这样一个数列: 1、2、3、4…99、100,请求出这个数列所有项的和。 【分析】:如果我们把1、2、3、4…99、100与列100、99…3、2、1相加,则得到(1+100)+(2+99)+(3+98)+…+(99+2)+(100+1),其中每个小括号内的两个数的和都是101,一共有100个101相加,所得的和就是所求数列的和的2倍,再除以2,就是所求数列的和。 1+2+3+…+99+100=(1+100)×100÷2=5050 总结:上面的数列是一个等差数列,经研究发现,所有的等差数列都可以用下面的公式求和:等差数列总和=(首项+末项)×项数÷2 这个公式也叫做等差数列求和公式。 那么我们来看看,什么叫数列,什么又是等差数列【P39】 若干个数排成一列称为数列。数列中的每一个数称为一项。其中第一项称为首项,最后一项称为末项。数列中项的个数称为项数。从第二项开始,后项与其相邻的前项之差都相等的数列称为等差数列,(即任意相邻两个数的差是一定的),后项与前项的差称为公差。 关于等差数列求和的问题,我们需要记住三个公式,即求和公式、通项公式和项数公式。这也是我们这节课的重点。 前面我们得出的是求和公式。 练习:疯狂操练3:(1)、(2)

等差数列前N项和的性质及其应用

肥东锦弘中学高一年级数学公开课教案 授课教师:吴晗 班级:高一(11) 时间:3月31号下午第一节课 课题:等差数列前n 项和的性质及其应用 教学目标: (1) 进一步熟练掌握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和前n 项和公式;了解等差数列的一 些性质,并会用它们解决一些相关问题;会利用等差数列通项公式与前n 项和公式研究n S 的最值。 (2) 经历公式应用过程。 (3) 通过有关内容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使学生再一次感受数学源于生活,又 服务于生活的实用性,引导学生善于观察生活,从生活中发现问题,并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熟练掌握等差数列求和公式。 教学难点:灵活应用求和公式解决问题。 教学方法:启发探究 学法指导:自主学习 教学用具:粉笔、黑板、PPT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 (1) 等差数列的定义、通项公式、性质; (2) 等差数列前n 项和公式及其推导。 二、新课讲解 探究一:等差数列前n 项和公式可以转化为关于n 的一元二次方程, n d a n d d n n na S n )2 (22)1(121-+=-+=,反过来如果一个数列的前n 项和是关于n 的一元二次方程,那么这个数列一定是等差数列吗? 例1、如果一个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n n S n 2 1 2+=,求这个数列的通项公式, 这个数列一定是等差数列吗?如果是,它的首项和公差分别是什么? 解:时,当2≥n 212)1(21)1(21221-=?? ? ???-+--+=-=-n n n n n S S a n n n 时,当1=n 2 3 11= =S a 也满足上式。 所以数列{} 2 12-=n a a n n 的通项公式为 由此可见,{}的等差数列,公差为是一个首项为数列22 3 n a 课堂练习

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在生活中的应用

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在生活中的应用 年金---小额投资,聚沙成塔 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提高高中学生数学的学习能力、应用能力,是一个不断探索,不断推陈出新的过程,我们教给学生的不仅仅是书本中的知识,更应该让学生们将学到的知识应用的实际生活中,这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更让学生们知道知识的重要性,提高自学能力,加深兴趣. 下面是关于新课程第五册课本中数列的一个实际应用. 当我们漫步在商业大道上,可以看到有关于贷款买房的中介,分期付款买车、买大宗物品等各种还款的广告;在银行前面也有关于投资的宣传,有保险的,有证券的,有关于年金的. 参与年金计划是一种很好的投资安排,而提供年金合同的金融机构一般为银行、保险公司和国库券等,比如你购买养老保险,其实就是参与年金合同. 年金终值包括各年存入的本金相加以及各年存入的本金所产生的利息,但是,由于这些本金存入的时间不同,所以所产生的利息也不相同. 下面我们将对银行中年金的计算问题做一个简单的概述. 了解年金的知识不仅使我们投资年金是做到有的放矢,更让我们掌握年金的计算问题,掌握主动权,参与家庭消费规划,年金里面的计算问题跟我们的高中数学的数列知识,特别是是同学们的家庭日常消费、储蓄、分期付款等问题是紧密相连的,这些问题可以归类为年金问题. 年金[1],国外叫annuity,是定期或不定期的时间内一系列的现金流入或流出. 年金按其每次收付款项发生的时点不同,可以分为普通年金、即付年金、递延年金、永续年金等类型. 本文介绍最普通的两种年金——普通年金、养老储备金. 一,普通年金,又叫期末付年金、后付年金,是指从第一期起,在一定时期内每期期末等额收付的系列款项. 如下图: 0 1 2 3 …… n-1 n

§6.4:数列实际应用举例

课堂教学教案 授课章节名称§6.4:数列实际应用举例课型新授授课日期2013年 3 月 5日第三周课时数 1 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数学建模的过程,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 2.通过建立数列模型并应用数列模型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高学生数学地提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用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相关知识,解决银行存款、分期付款、增长率等生活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建立数列模型 教学方法讲授、探究、分析、类比、归纳 教学资源江苏省职业学校《数学》教材第二册(江苏教育出版社)数学第二册《学习指导用书》(江苏教育出版社) 投影仪、多媒体 课外作业P25习题:1、2、3、4 教学后记

教学实践 教学环节与主要教学内容具体教学目标教学活动一、复习引入 1、等差数列、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等差数列前n 项和公式; 2、等比数列、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 3、生活中的存款贷款、资产折旧、分期付款等实际问题,都可以用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知识加以解决。 二、讲授新知 数列实际应用 探究 某人欲通过中介公司出售一辆原价20万元、已经行驶了50000km的家用轿车。中介公司提供了两种估价方法,一是按汽车每行驶5000km折价1.5万元;二是按汽车每行驶5000km折价10%。请你算一算,按哪一种折价方法卖主收益更多? 例1某人从1月1日起,每月1日将1000元存入银行,银行年利率为6%(按月计息),利息税为20%,连存一年后,到第2年的1月1日,把存款连同利息一起取出,问:此人可从银行取回多少钱? 练习:P23练习1,2 例2某工厂制定了五年发展规划,若第一年的产值是1200万元,计划每年递增20%,问:五年的总产值是多少万元? 例3某人购买一辆20万元的车,首付5万元,其余车款按月分期付款,10年付清。如果欠款按月利率为0.5%计算,并把利息平均加到每月还款上,那么此人每月应付款多少钱?(精确到1元) 练习:P25练习1,2 复习等差数列、 等比数列的定义 及相关公式,为 解决实际问题提 供数学可能 经历数学建模的 过程,培养学生 应用数学的意识 通过建立数列模 型并应用数列模 型解决生活中的 实际问题,提高 学生数学地提 出、分析、解决 问题的能力 回顾、识记 讨论、交流 师生共同分析 例题,学生完成 练习

第四讲 等差数列及其应用

第四讲等差数列及其应用 许多同学都知道这样一个故事:大数学家高斯在很小的时候,就利用巧妙的算法迅速计算出从1到100这100个自然数的总和.大家在佩服赞叹之余,有没有仔细想一想,高斯为什么算得快呢?当然,小高斯的聪明和善于观察是不必说了,往深处想,最基本的原因却是这100个数及其排列的方法本身具有极强的规律性——每项都比它前面的一项大1,即它们构成了差相等的数列,而这种数列有极简便的求和方法.通过这一讲的学习,我们将不仅掌握有关这种数列求和的方法,而且学会利用这种数列来解决许多有趣的问题. 一、等差数列 什么叫等差数列呢?我们先来看几个例子: ①l,2,3,4,5,6,7,8,9,… ②1,3,5,7,9,11,13. ③ 2,4,6,8,10,12,14… ④ 3,6,9,12,15,18,21. ⑤100,95,90,85,80,75,70. ⑥20,18,16,14,12,10,8. 这六个数列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相邻两项的差是一个固定的数,像这样的数列就称为等差数列.其中这个固定的数就称为公差,一般用字母d表示,如: 数列①中,d=2-1=3-2=4-3= (1) 数列②中,d=3-1=5-3=…=13-11=2; 数列⑤中,d=100-95=95-90=…=75-70=5; 数列⑥中,d=20-18=18-16=…=10-8=2. 例1下面的数列中,哪些是等差数列?若是,请指明公差,若不是,则说明理由. ①6,10,14,18,22, (98) ②1,2,1,2,3,4,5,6;

③ 1,2,4,8,16,32,64; ④ 9,8,7,6,5,4,3,2; ⑤3,3,3,3,3,3,3,3; ⑥1,0,1,0,l,0,1,0; 解:①是,公差d=4. ②不是,因为数列的第3项减去第2项不等于数列的第2项减去第1项. ③不是,因为4-2≠2-1. ④是,公差d=l. ⑤是,公差d=0. ⑥不是,因为第1项减去第2项不等于第2项减去第3项. 一般地说,如果一个数列是等差数列,那么这个数列的每一项或者都不小于前面的项,或者每一项都大于前面的项,上述例1的数列⑥中,第1项大于第2项,第2项却又小于第3项,所以,显然不符合等差数列的定义. 为了叙述和书写的方便,通常,我们把数列的第1项记为a1,第2项记为a2,…,第n项记为an,an。又称为数列的通项,a ;又称为数列的 1 首项,最后一项又称为数列的末项. 二、通项公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