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纪马来西亚华人传统音乐文化的主题变迁

二十世纪马来西亚华人传统音乐文化的主题变迁
二十世纪马来西亚华人传统音乐文化的主题变迁

[收稿日期]2009204201

[作者简介]王静怡,女,音乐学博士,青岛大学音乐学院副教授、音乐系主任、硕士生导师。

①马来亚联合邦1957年独立后,1963年与新加坡、沙捞越、沙巴合并,称为马来西亚。本文所讨论的范围包括1963年以前的马来亚和此后的马来西亚,为行文简便,文中统称为马来西亚。

2009年9月第3期华侨华人历史研究

Overseas Chinese History S tudies September 2009

N o.3

二十世纪马来西亚华人传统音乐文化的主题变迁

王静怡

(青岛大学音乐学院,山东青岛 266071)

[关键词]田野考察;马来西亚;传统音乐;华族音乐;多元文化;主题变迁

[摘 要]在实地田野考察和搜集大量史料的基础上,对20世纪马来西亚华人传统音乐文化的变

迁进行了梳理和探讨,论述了其从传统地方性到新式统一性再到本土化发展的内在联系。华人传统音乐文化的变迁,使得马来西亚华人传统音乐文化从华人移民音乐成长为华族音乐文化,成为当地多元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个变迁中,社团起到了很重要的支持作用。

[中图分类号]D634.3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162(2009)03-026-08

The Theme Change of Malaysian Chinese T raditional Musical Culture in the 20th

Century

W ANGJing 2yi

(Music C ollege ,Qingdao University ,Qingdao 266071,China )

K ey w ords :fieldw ork research ;Malaysia ;traditional music ;ethnic Chinese music ;multiculture ;theme change

Abstract :Based on the fieldw ork research and large am ount of historical records amassed ,this article gives an account of the development and changes of traditional musical culture in the Malaysian Chinese community ,em phasizing the intrinsic links that developed from individual traditional local Chinese music to a unified new music representing the ethnic Chinese community as a whole ,and to the current localized musical culture.The change of Chinese traditional musical culture in Malaysia enabled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usic to have gradually trans formed from the Chinese migrant music to the music of Chinese minority in local s ociety ,becoming the im portant part of local multiculture.The author argues that the Chinese v oluntary ass ociations did play a key role in such a theme change.

马来西亚①

华人传统音乐文化,是在华人

移民带到马来西亚的中国传统音乐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具有马来西亚华族特色的华人音乐文化。马来西亚的华人传统音乐是中国音乐文化对外交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马来西亚多元音乐文化的一元。中国学者及新马等地学者对马来西亚华人传统音乐进行了研究,积累

了一定的学术成果,但仍缺乏专门系统的研究。如中国国内还没有出现专门对于马来西亚华人传统音乐的研究著述。但是,在一些专题性的研究中包括了一些马来西亚华人传统音乐的内容。赖博疆先生的《东南亚华文戏剧概观》一书,从历史学的角度,对20世纪80年代以前东南亚的中国传统戏剧作了比较详细的

6

2

介绍,其中包括马来西亚华人传统戏剧的内容。厦门市台湾艺术研究所的《歌仔戏资料汇编》,对1995年以前,歌仔戏在东南亚一带衍变发展的概况进行了介绍,其中主要包括新加坡、马来西亚、文莱等国的歌仔戏发展史料。还有些论文涉及相关研究。[1]另外,一些中国地方音乐的著述和文章,在音乐流传部分中提到了一些剧种、乐种在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的流传简况。[2]马来西亚国内也没有关于华人传统音乐变迁发展的专著。但是,也有一些具体的类别研究涉及到了华人传统音乐。陈松宪对于古琴音乐和中国民族音乐也进行了一些探讨和研究。同时,陈松宪亲身经历了马来西亚华乐的发展历程,他对马来西亚华乐社团在吉隆坡的兴起与发展进行了翔实的梳理,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资料。[3]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的密切地理和历史关系,新加坡的很多学者在做传统音乐、戏剧研究时往往涉猎到马来西亚的传统音乐文化。王忠林、皮民、赖炎元、谢云飞合著的《四大传奇及东南亚华人地方戏》中,有马来西亚的华人地方戏概况一节内容,对马来西亚的华人地方戏,特别是粤剧的历史与现状作了历史性的梳理,对东南亚华人地方戏的剧本、兴衰作了分析和总结。

笔者从1996年起开始对这一课题进行了国内史料研究,搜集到了大量资料,对1950年以前东南亚各国中国音乐文化传播的国内史资料作了梳理和分析。2002年至今又先后四次赴马进行实地调查,力图在实地考察和大量史料的基础上,对马来西亚华人传统音乐的形成、构成进行系统的论述。本文主要对20世纪马来西亚华人传统音乐的变迁进行探讨,揭示它由华人移民音乐演变为马来西亚华族音乐文化的发展历程。

一、地缘性:早期马来西亚华人

传统音乐文化的主题

(一)地方音乐是华侨乡村社区的主要精神生活

在华侨时期的马来西亚华人一般以地缘来认定自己的身份,他们称自己为广东人、福建人、海南人、客家人、潮州人,甚至更具体到家乡的乡镇。马来西亚起初的华侨大都居住在同一地缘、方言语系的村子和社区里。因此,作为第一代移民华侨的中国传统音乐从业者和爱好者,成为了中国音乐在马来西亚的传播者。他们所从事和爱好的音乐具有鲜明的地缘性和中国特色。他们的音乐崇尚故乡的原汁原味,同时兼顾马来西亚华侨的特殊需求。

20世纪中叶以前,每年的几个重大节日,华人居住街区的公所都设置神棚(行宫),在其正对面扎戏棚,彻夜演戏。不同地源的华人会用各自家乡的地方剧种演出酬神戏。福建人演出闽剧、高甲戏、梨园戏,后来演出歌仔戏,潮州人演出潮剧,广东人演出粤剧,客家人演出汉剧,海南人演出琼剧,这些各派系的地方剧种都曾在马来西亚华侨搭建的酬神戏台上争奇斗艳。正如潮州八邑会馆董事潘农氏在其《新加坡华人古庙?粤海清庙》里描述的19世纪中期以前的酬神戏情况:

“粤海清庙是新加坡潮、广、客、琼全粤人士所拜的神庙,香火颇盛。十九世

纪二十年代以前,每年农冬十月间,例有

请神及回銮盛举,游神之日,潮、广、惠、肇、嘉、茶阳人士联合参加游行,队

伍壮观,有鼓乐、旗帜……为酬神编街段

举行庆祝……这些街道演剧酬神极为热

闹,这样的游神庆祝到了民国以后才逐渐

消失成为历史陈迹。”[4]

陈达的《南洋华侨与闽粤社会》中也提到:

“每逢重要的节日都要演戏,以资酬神,戏的种类不一,其号召观众的能力亦

不同,以汕头(籍)的乡村论之,大别之

有潮州戏,木头戏,及电影三种。”[5]

可见,在华侨时代的马来西亚华人,无论在乡村还是城镇都是以各自的地方性传统音乐文化表演作为庆祝、娱乐的重要手段,可以说地方性传统音乐文化是早期马来西亚华侨的主要精神生活食粮。

(二)地方音乐是华侨社团音乐活动的主要内容

1.地缘性会馆

马来西亚的华人社会之庞大、华人社团之

72

多是其重要特征,在以华人人数较多的东南亚各国中也独具地位。马来西亚起初设立的会馆也是以地缘为主的,乡团性会馆许多有近200年的历史,其中广东籍的会馆就包括:冈州会馆、南海会馆、番禺会馆、顺德会馆等具体到各地区的会馆。因为华侨喜好和传承的中国音乐主要是他们家乡的传统音乐文化,所以各个地缘性会馆中设置的娱乐部和音乐组都以教习、演奏家乡的传统音乐和戏曲来联系、团结乡亲,因此地缘性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成为各个会馆音乐活动和传承的主要内容。例如,吉隆坡冈州会馆的粤剧组,马六甲同安金厦会馆的音乐组、潮州会馆的潮乐组,巴生的永春会馆的南音社,槟城潮州会馆湘竺儒乐社社、顺德会馆粤剧组、吉打州德教会济阳阁的潮乐组、吉隆坡真相剧社的粤剧组等历史悠久的社团,都是在20世纪中叶以前就建立起的著名地方性传统音乐部和音乐组,这些组织的活动内容分别是南音、潮州音乐、潮剧、粤剧、广东音乐等中国地方性传统音乐。

2.非地缘性会馆社团

由于早期马来西亚华人移民具有很强的宗乡观念,使得马来西亚华人经济行业也形成了较强的地缘特征,如:在城市里,福建人在交通业方面占有优势地位,广东人善于经营酒楼餐饮、机械修理,客家人称雄于药材店、当店、布店、裁缝和白铁店,潮州人在杂货业、陶瓷生意、蔬菜、家禽、水果和海产品的生产和销售行业中具有实力,海南人则多从事咖啡饮食酒吧业。[6]因此,在一些如行业社团等非地缘性社团里成立的音乐组也以地方性传统音乐为主要活动内容,如:著名的吉隆坡商业职员会馆、机关职员会馆、杂货行、建设行等会馆和工商行附设的业余戏剧组,吉隆坡潮属京果商工会儒乐社、渔业公会南音组、明星慈善社粤剧组等。

3.音乐社团

在马来西亚当地成立的华侨音乐社团也都是地方性传统音乐社团,如:1887年成立的“仁和公所”是新马历史最悠久的一个南音社团,随后,20世纪30年代成立了“沁兰阁”“云林阁”“桃园俱乐部”等南音社团。到了20世纪80年代,马来西亚还活跃着吉兰丹仁和音乐社、马六甲同安金厦会馆南音组、吡叻太平仁爱音乐社、雪兰莪适耕庄云萧音乐社、巴生雪兰莪同安金厦会馆南管音乐组、巴生雪兰莪永春公所南乐组、马六甲桃源俱乐部、太平仁和工公所、福建会馆联合会文化部南乐组等南音社团。还有,马来西亚各地方戏班艺人的行会组织八和会馆(粤剧)、琼崖优伶公会(琼剧),1908年成立的槟城的广福居俱乐部中的“剧团乐公社”(粤剧社团),1919年成立的槟城“南洋华侨真相剧社”(粤剧社团), 1921年在吉隆坡成立的马来西亚雪兰莪商人的娱乐性组织人镜慈善白话剧社(粤剧科), 1925年成立的槟城菁华俱乐益群剧社(粤剧),马来西亚麻坪业余汉剧社、吉隆坡的小韵音乐研讨社(儒乐)等都是地方性传统音乐社团。而当时在中国盛行的京剧几乎没有社团成立兴趣小组。

可见,20世纪中叶以前,地缘性的传统音乐文化是马来西亚华人社团会馆音乐活动和传承的主要音乐内容。

(三)地方音乐是华侨爱国革命思想的主要宣传手段

20世纪初,中国辛亥革命前后,马来西亚华侨积极响应国内驱除靼虏、振兴中华的革命号召,中国民族认同被革命的热情激发起来。于是,华人的文化认同中,在传统的地缘文化认同的基础上,加进了很多具有革命精神和革新思想的共性中国民族认同。在马来西亚演出的传统戏班在这种认同的影响下,上演了很多具有革命思想或新式文明内容的新剧,以适应马来西亚华侨观众的强烈民族认同。

这一时期,粤剧戏班上演了不少新戏。如:名角京仔恩演出过反映国内反清斗争的新戏《徐昌麟刺恩铭》、《蔡锷云南起义师》等,著名粤剧武生公爷忠演出了《温才炸孚琦》及反映朝鲜反日斗争的《安仲根刺伊繁藤侯》等新戏。同一时期,在马来西亚演出的很多琼剧戏班也上演了很多宣传革命思想的新戏,如王器民、吴发凤等人所编的《蔡锷出京》等新剧目。[7]此外,以穿时装演新时代内容、针砭社会时弊的文明戏也在马来西亚纷纷上演,如著

82

名粤剧演员马师曾演出的靓少凤编写的《癫》、《嘲》、《废》、《憨》等戏,还有他参演的普长春戏班编演的《洗冤录》、《金钱孽果》、《孤寒种娶观音》等剧目,著名演员陈非侬与马师曾合演的《古怪公婆》等戏。琼剧戏班也在南洋上演了《大义灭亲》、《天种婚姻》等文明戏。一向演传统古装戏的著名艺人郑长和先生也亲自登台演出时装新戏,他与名旦吴桂喜、名小生三升生配合演出了新式文明戏《大义灭亲》。潮州剧团则将《大义灭亲》、《孤儿求祖》等电影改编成潮剧上演,获得了广大观众的欢迎,打破了南洋潮州戏有史以来的上座记录。还有许多富有爱国民族意识的传统剧目也在这一时期马来西亚的舞台上广泛上演,如粤剧《大反鸡林园》、《岳飞报国》、《王佐短臂》等剧目,借古讽今,以古喻今,激发了海外侨胞的民族意识和革命精神。

值得一提的是,1908年,辛亥革命前广东粤剧界组织的宣传革命思想的一个“志士班”振天声剧团,在黄咏台的率领下到马来西亚等地巡回演出,专门向华侨宣传革命思想。其代表剧目有《熊飞起义》、《博浪杀击秦》、《剃头痛》等宣传进步和革命思想的剧目。孙中山先生在南洋观看到该班的演出后,大加赞扬,并在写给缅甸仰光同盟会分会长庄银安(吉甫)的介绍信中说:“振天声初到南洋……到吉隆坡之日则有意到庇宁演出后,就近来贵埠。乃到芙蓉埠之后,同志大为欢迎,其所演之戏本亦为见所未见。故各埠从此争相欢迎,留演至尽…”[8]该班在马来西亚吉隆坡、芙蓉、太平、霹雳洲等地演出,各埠争相欢迎,影响很大。还有,1919年革命党人黄大汉在槟城大顺街组织成立的“南洋华侨真相剧社”,该社曾演出革命时事粤剧,宣传革命思想,为中国国内灾害募捐赈款。

这些宣传革命思想和时代精神的新戏、文明戏在马来西亚各个中国地方剧种中能够得到广泛体现和欢迎,说明这一时期马来西亚华人文化的认同,在单纯的地缘性传统文化认同基础上具有了中华共性文化认同的倾向。这种共性中华文化认同体现为革命性、革新化。同时,通过这些新戏的演出宣传,也加强了马来西亚华侨以革命思想为特点的共性民族认同。

20世纪30年代末到40年代后期,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和日本侵占下的大东亚共荣圈政策,宣传革命思想与时代精神的新戏、文明戏被禁止,华人地方性音乐文化只能演出传统内容的剧目,作为当时日本侵略者粉饰太平的工具,加之当时电影、新兴歌舞的泛滥,地方性音乐文化开始在城市生活中日渐低靡。

(四)地方音乐是最初华人的民族意识体现

20世纪五六十年代,马来西亚华人居住格局还没有发生比较大的变化,地方传统戏剧依然是华人乡村、社区娱乐的重要内容。此外,刚刚转变了国家身份认同的华人在政府的同化政策下民族意识高涨,因此,城市华人社团中掀起了又一次地方传统音乐的高潮。

在乡下的华人聚居村落,地方传统戏班演出的酬神戏依然成为人们主要的精神食粮。正如葛提先生50年代马来西亚的一个潮州人渔村的回忆中描述的:

“聘请戏班演戏是我们唯一的娱乐,……往往可以站在凳子上看一夜,当年的

红小生全凭演技赢得口碑。每逢酬神戏,

小姐太太都竞相到后台去看偶像,亲手烹

煮佳肴或送礼物给偶像。那时不流行送

花,送的比花更可贵的金链狂热的程度不

逊于现在的歌迷……戏迷会追踪到他村看

戏,某月某日某地庆神诞,请什么戏班,

他们都一清二楚,不管路途多远,风雨不

改,结伴去观赏。潮州戏成了生活中最佳

的娱乐。”[9]

在城市中,华人社团会馆的传统音乐组纷纷恢复活动扩充力量,新的地方音乐组织纷纷成立。以当时马来西亚琼剧的发展为例,可以看出当时马来西亚华人社团中地方性传统音乐的盛况。20世纪五六十年代,马来西亚各地琼州会馆代纷纷成立琼剧团,芙蓉、马六甲、吉兰丹、波德申、槟城、甘马仕、关丹等地的琼州会馆都设有琼剧团,另外还有怡保琼声社、吉隆坡琼联剧社、崇真剧社、巴生港口乐群剧社、槟城益群俱乐部、马六甲马接女琼剧团等组织都在这一时期成立,整个马来西亚进

92

入了又一个琼剧繁盛期,并且与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繁盛期不同的是,这一次的主力军全部都是马来西亚当地的琼剧社团和剧团。

可见,马来西亚华人和早期华侨所传承的传统音乐文化无论是传统戏剧还是新剧,都是以中国传统地方戏为载体。无论是城市乡村的酬神活动、社团的音乐活动还是商业化的演出活动都是以中国地方性传统音乐文化为主要内容。地缘性是早期马来西亚华人传统音乐文化的主题。

二、共性:新一代华人的音乐追求

马来西亚建立以后,马来西亚的一系列国家政策,如建立新村政策等,使马来西亚的城乡发生了巨大变化,城乡华人社会的结构不断随之变迁,华人社会逐渐走出地缘性的格局,重新组成了新的布局和结构,各具体地缘性的社团开始走向全国统一化,如全国福建会馆联合会、全国广东会馆联合会的建立。80年代马来西亚中华大会堂联合会、总教董、中华工商联合会三大系统的确立,标志着在马来西亚华人社会由地缘认同走向华人统一体的认同逐渐成熟。新一代的华人在这样一个融合的华人社会中成长起来,他们的地缘性认同开始逐渐减弱,华族统一体的意识逐渐加强。

(一)不同地缘音乐的相互认同

在这种华族统一体认同的影响下,社团文化生活的目的由团结乡亲向团结整个华人社会转变,社团宣传的传统音乐文化也开始由地源性内容向寻找共性的传统文化转换。首先,各地缘性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者开始打破相互的地缘界限,对彼此的传统音乐文化开始认同、接受,甚至成为它的传承者。这种变化不是瞬间的,而是随着华人社会的融合和认同的变迁过程逐步产生。

起初,在马来西亚的各个城市中聚居的中国人具有鲜明的地缘性,在一个城市里占有较大比重的地缘华人的传统文化往往成为强势文化,影响着各个地缘的华人观众群。例如,在广东籍人氏为主的吉隆坡、马六甲等城市粤语比较通用,以粤剧、粤曲为强势文化,祖籍不是广东的华人也逐渐地喜欢看粤剧,而潮剧、歌仔戏只有乡亲才顾曲周郎。马六甲明星慈善社的粤剧组里,全组有三分之二是福建人、客家人、海南人等非粤籍人士。这些人的年龄都在五六十岁,经历了华侨到华人身份认同的转变,他们虽是古老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者,但已经不像他们的前辈那样只专注于各自地缘性的传统音乐文化了。

(二)共性认同作用下的社团京剧活动

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二三十年代是京剧在中国大陆最为辉煌的时期,但是,由于当时马来西亚华侨对地缘性家乡戏情有独衷的文化认同,马来西亚的各个会馆基本没有京剧活动。就连在社会上演出的商业戏班中,京剧艺人也没有在国内那样风光。20世纪中叶以前在马来西亚演出的中国剧种曲种有粤剧、福建高甲戏、潮剧、琼剧、福建南管戏、莆仙戏、台湾歌仔戏、京剧、广东和闽西的汉剧、西秦戏、闽剧、梨园戏、广东木偶戏、福建提线木偶戏、福建布袋戏、福建十番、锦歌、 歌、粤曲、京剧等,总计有19个剧种、曲种。可见其中地方性传统剧种占了绝大多数。而当时在中国南北盛行的京剧在马来西亚的演出戏班数量远远少于粤剧、歌仔戏、汉剧、潮剧等闽粤地方剧种。正如在邵氏经营的游艺场中的演出情况:

“因为华侨只懂得自己的家乡话和当地的语言,不懂北京话,所以,都只看自

己的家乡戏,而不喜欢看京戏,因此,京

剧的上座率很差,京班艺人生活困难。

粤、潮、琼班的艺人收入较好,艺人们主

动捐献一部分钱给京班艺人维持生活。京

班艺人没有戏演,也主动担起值勤站岗防

火防盗工作。粤、潮、琼班的艺人也在演

出之余,趁机向京剧班艺人请教演技,彼

此互相学习,互相支持,亲如一家。”[10]

后来,很多定居马来西亚原本从中国来演出的京剧艺人,转唱其他闽粤地方戏,如小麒麟戏班的老板刘臣虎先生就是原先唱京班的,后来改唱了歌仔戏。因此,20世纪中叶以前,京剧在马来西亚基本是没有市场的。

但是,在20世纪50年代左右,马来西亚

03

的社团会馆却兴起了一阵京剧热,影响到了学校和社会各界,并在青年一代中培养了一批京剧爱好者。1946年,槟城成立了槟榔屿平剧社。根据该平剧社的元老,80多岁的拿督斯里陈火炎先生回忆,他们起初学习京剧目的是学习北京话。在五六十年代,槟榔屿平剧社公演过多场,演出的剧目有《黄鹤楼》、《吊金龟》、《骂殿》、《追韩信》、《芦花河》、《独木关》、《白马坡》、《黑风帕》、《女起解》、《坐宫》、《天齐庙》、《白水滩》、《打松》、《玉堂春》、《双投唐》、《南天门》、《八蜡庙》、《投军别窑》、《打銮驾》、《霸王别姬》、《周瑜归天》、《春秋配》、《三本铁公鸡》、《铡美案》等。演出都是义演性质的,社员们还自费到香港和新加坡观看中国京剧团的演出,回来琢磨排练新戏。槟榔屿平剧社的活动带动了槟城的菩提和槟华女中学等华人学校师生学习京剧的热潮,学生也参加演出,在这两所学校里接受京剧培训的师生不下500人。[11]1951年,马六甲也成立了马六甲平剧社,后来并入马六甲同安金厦会馆,该社直到70年代都有活动;1953年,槟榔屿平剧社和马六甲平剧社赴新加坡参加了与新加坡平剧社的联合公演;[12]1953年,马六甲明星慈善社的平剧组也有京剧清唱活动。京剧在其风靡中国的时期没有引起马来西亚社团的兴趣,而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以后引起了会馆的广泛重视,不能不说是华人共性文化的认同在其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三)共性音乐文化———华乐的兴起

20世纪中叶以后,马来西亚年轻一代华人对自身的身份认同不再满足于哪个地缘的人群,他们所认可的是可以影响全体华人、在整个华人社会中交流的音乐文化。这一时期,中国大陆出现了风靡一时的新的民乐合奏形式———民族器乐合奏,即华乐,这种融会了中国各地方性音乐精华、具有中华共同个性的音乐形式,立即在马来西亚新一代华人中受到接受和广泛欢迎。

于是,马来西亚的华人社团纷纷在青年部中建起华乐队,以吸引新一代的华人,一些原来的传统乐队也开始向新式的华乐队转型。学校里新一代华人聚集的地方更成了这一新华乐茁壮成长的园地。马来西亚较早成立的华乐团有:1955年吉隆坡尊孔学校体育部的华乐小组,1959年吉隆坡雪兰莪会馆成立的华乐队, 1968年吉隆坡茶阳会馆组织的华乐队。很多华乐队都是在原来地方传统音乐组的基础上改制过来的,如:1958年成立的快乐青年会华乐团的前身是福建南音演奏小组,由庄荣福先生改革为新兴华乐队;1960年成立吉打州德教会济阳阁的音乐组原来是潮州音乐班底,由吕书成先生改革成新型华乐队;以南音著称的马六甲同安金厦会馆也于1973年六月成立了华乐队。

虽然当时中国与马来西亚几乎没有往来,但是马来西亚新一代华人千方百计,克服种种困难,听广播、唱片记谱,自己摸索编曲,学习、发展华乐,改编了大量中国传统乐曲和一些马来西亚传统乐曲进行演奏。这种学习热忱完全是出自于新一代华人对这种能体现整体华人音乐形象的新式音乐文化———华乐的认同。到了20世纪70年代,仅吉隆坡就有了14个华乐队:南益校友会华乐团、吧生路青年会华乐团、百灵艺术机构华乐团、雪嘉应会馆青年部华乐团、雪茶阳会馆华乐团、甲洞同群乐剧社华乐团、雪精武体育会华乐团、雪琼州会馆青年部华乐团、雪广东会馆青年部华乐团、剧艺研究会华乐团、尊孔校友会华乐团、泗岩沫马华华乐组、双溪威俱乐部华乐团和雪叶氏公会华乐团。在此基础上,80年代马来西亚出现了全国性的华乐比赛,并在全国性的文化节等活动中大力提倡华乐,华乐作为一种马来西亚华人社会共同认同的传统音乐文化被重视和发展起来。在各社团学校中,华乐也被认定为一种新的能够团结社团成员的健康娱乐活动而大力提倡,华乐被公认为“可以组织、团结青年人……使年轻人得以接触到正派的艺术”,[13]“不但是一种健康的娱乐活动,而且兼具怡情和修身养性的功效,为免年轻一代遭受不良活动的引诱,时下父母应多鼓励孩子接触学习华乐”。[14]在整个社会的认同支持下,以新一代华人为传承主体的华乐逐渐成为马来西亚华人传统音乐的主角。

13

70年代后期,随着具有共性文化认同的

年轻一代的成长,地方性传统音乐在社团中开始衰退,与此同时,兴起于60年代前后的华人共性音乐文化代表的华乐迅猛发展,特别在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中期一段时间里,马来西亚国内华人社团的进一步统一,中国与马来西亚关系的日益亲密,中国的不断壮大和马来西亚经济的增长,都使得华人的民族自豪感上升,对于族群共性文化的认同更加肯定,加上马来西亚开始实行的多元文化和多元民族政策,更促进了华乐的创作和活动。

由此可见,马来西亚华人社团中华人传统音乐活动随着华人认同的变迁其内容发生了很大变化,形成了地方传统音乐文化和华乐在不同时期各领风骚的局面,从笔者根据历年马六甲明星慈善剧社、马六甲同安金厦会馆排演大戏的场次和吉打州德教会济阳阁华乐团的演出场次(缩小十倍计)而绘制的折线图表中,这

种局面就更加一目了然了。

三、本土化:华族音乐文化的新风格

具有200多年移民历史的马来西亚华人,很早就对马来西亚这块国土有了深厚的感情,华人的忍耐、包容精神在他们长期的异域生活中体现得更为鲜明,使他们能落地生根、发展壮大。在马来西亚的华人寺庙里,往往供着多种神灵,有观音,有如来佛,也有太上老君、关公,还有很多民间信仰的神灵,并且欢迎任何种族的人前来朝拜。甚至还出现了马来西亚华人独有的拿督公信仰,这是马来西亚华人结合当地生活自创的具有马来西亚和中国混合特色的民间信仰。只从名字上就可以看出它的马、中混合特色,“拿督”是马来西亚的一种封号,类似爵位,“公”是中国人对比较值得尊敬的人的称谓。可见,华人对马来西亚本地文化的认同态度由来已久。

1983年,马来西亚全国华人联合会向马来西亚递交了文化宣言,明确提出了多元化和本土化的文化纲领。80年代后期,马来西亚政府一改以前马来文化为核心文化的政策,宣扬多元民族和多元文化政策。马来西亚华族作为马来西亚的一个少数民族,成为这一政策的积极响应者,华人文化认同本土化的呼声渐渐高涨,华乐创作的本土化意识加强,对马来西亚其他民族的文化认同和体现本土文化特色成为华乐创作的新风格。华乐家和会馆的华乐队纷纷推出这类作品。其中比较著名的吕书成先生根据马来民族传统舞曲改编的《虾仔舞》(《JOGET ANAKUDANG 》

)、根据马来民族歌谣改编的《收割》(《POT ONG PADI 》)和《伞歌》(《KETIPANG PAY UNG 》

)、根据印度尼西亚童谣改编的《年老的大鸟姐姐》(《BURUNG

K AK AK T UA 》

)、根据泰国民间传统歌舞曲改编的《泰国民歌联奏》,这些作品的创作手法和曲调上都带有浓郁的马来西亚本土特色。由于这类改编作品具有本土风格并易于掌握,一直被众多的社团所采用。吉打州济阳阁华乐团在1990年的第二届全国华乐节中以

《年老的大鸟姐姐》(《Burung K akak tua 》

)与“落花流水”获得全国合奏赛亚军,1995年以《收割》“POT ONG PADI ”和“思乡”两曲荣获全国第四次华乐节全国合奏亚军,1988年演出过《达姆达姆》、2000年演出过《伞歌》(《ketipang Payung 》)、(《P otong Padi 》);[15]历届马来西亚全国华乐合奏比赛中,各社团、学校华乐团也多次演奏过此类曲目:《年老的大鸟

姐姐》(《Burung K akak tua 》)(2次)、《收割》

(《P otong Padi 》)(3次)、《劝世歌》(《Chan

Mali Chan 》)、《嬉戏》(《Usik Asik 》)、《玛卡拉

-玛卡拉》(《Mukala -mukala 》

)。[16]

这些本土化华乐作品的编创与流传,标志着马来西亚华

人社团音乐本土化主题特色的建立。

纵观马来西亚华人传统音乐文化的发展可

2

3

见,地方性传统音乐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占有绝对的优势,但是30年代后期到50年代的战争和新式文化冲击影响了社团的传统音乐文化活动,宣传抗战思想的歌曲、合唱团、新式歌舞和电影占据了音乐文化的主导地位。而20世纪50—70年代初,传统地方音乐又形成了一个高峰,这主要是由五六十年代高涨起来华人族群民族认同和历史认同造成的,这时的华人自我保护意识加强,华人社会族群意识高涨,顽强地保卫自身文化,中华文化的认同进一步加强。而70年代以后,新一代华人共性文化认同起到了主导作用,地方性传统音乐文化呈低潮,华乐活动不断高涨。到了80年代中后期,多元文化与本土特色的新理念成为马来西亚华族文化的追求,华人社团华人传统音乐文化的主题又发生了变化,具体体现是具有本土特色的华乐作品的涌现和广泛流传。

综上所述,20世纪马来西亚华人传统音乐文化随着马来西亚以及华人社会的发展不断发生着改变,华人传统音乐文化经历了从传统地缘性音乐文化的繁盛到新式统一性传统音乐文化的兴起与本土化发展的变迁,在这个变迁过程中,社团起到了很重要的支持作用。这一变迁使得马来西亚华人传统音乐文化不断成熟,从华人移民音乐成长成为马来西亚的华族音乐,成为当地多元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注释]

[1]许友年:《论马来民歌》,福建人民出版社,1984

年;刘登翰:《论过番歌》,林水豪、傅孙中编

辑:《东南亚文化冲突与整合》(国际学术研讨

会论文集),马来西亚中华大会堂总会、马来亚

大学中文系毕业生协会,1999年;黄锦培:《广

东音乐在海外》,《民族民间音乐研究》1992年

第2期;王裕群《琼剧在南洋的发展史话》,《华

侨史论文集》,暨南大学华侨研究所出版,1983

年。[2]如刘春曙、王耀华:《福建民间音乐概论》,上海

文艺出版社,1986年;王耀华、刘春曙:《福建

南音初探》,上海文艺出版社,1989年;常春:

《闽南的“锦歌音乐”》,《中国近现代音乐参考

资料》第三辑:《戏曲、说唱音乐论文选辑》,中

国音乐研究所,1959年;陈成:《潮州音乐概论

———地方乐种绪论》,《中国传统音乐学第七届

年会学术论文》,北京:中国音乐学院,1992

年;赖伯疆、黄镜明:《粤剧史》,中国戏剧出版

社,1988年;陈雷、刘湘如、林瑞武:《福建地

方戏曲》,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年。

[3]陈松宪:《寻音觅韵》(《南大校友丛书系列》),

[马]南洋大学教育与研究基金会,2003年。[4]潘农氏:《新加坡华人古庙?粤海清庙》,[马]

《南洋商报》1976年7月26日。

[5]陈达:《南洋华侨与闽粤社会》,商务印书馆,民

国二十八年,第260-261页。

[6]何启良、赖观福、林水豪、何国忠:《马来西亚

华人史新编》(第一册),[马]马来西亚中华大

会堂总会出版,1998年,第214页。

[7]王裕群:《琼剧在南洋的发展史话》,第293页。

[8]赖伯疆:《东南亚华文戏剧概观》,中国戏剧出版

社,1993年,第184页。

[9]葛提:《童年与潮州剧》,[马]《南洋商报》2002

年5月1日。

[10]赖伯疆:《东南亚华文戏剧概观》,第216页。

[11]2002年10月27日笔者在槟城对陈火炎拿督斯里

的访问。

[12]黄婉玉:《勤奋练戏,不断公演———两老撑起平

社》,[马]《光华日报》2002年9月15日。[13]《马六甲同安金厦会馆四十四周年纪念特刊》,马

六甲同安金厦会馆,1975年,第166、第185页。

[14]《马六甲潮洲会馆庆祝成立一百七十五周年纪念

特刊》,马六甲潮洲会馆,1997年,第49页。[15]资料来源:节目单《Malam K onsert K lasik Amal》,

吉打州德教会济阳阁华乐团,2000年5月7日;

《神州、德韵、新苗引华乐演奏会》,吉打州德教

会济阳阁华乐团,1998年8月14日。

[16]资料来源于第一至第八届全国华乐节资料。

33

马来西亚华人的电影想象:作为一种跨国华语电影的“马华电影”

马来西亚华人的电影想象:作为一种跨国华语电影的马华电影 引子 2007年,一项研究基金使我差不多一整年都在吉隆坡研究马来西亚当代电影。这些电影大部分都是年轻、有干劲的华裔电影人制作的数码短片,电影中的人物交流大多用中文,偶尔也用英文。我偶然发现了《美丽的马来西亚》,一部由真雅浦(zun yap)创作的12分钟长的短片。电影的场景设置在一间监狱的会见室里。一位记者和一位摄影师都是华裔女性,与一个即将被绞死的毒贩会面。我们从电影中获知这个毒贩也是一位华裔马来西亚人,曾经是一个警官(对于华裔来说这是很幸运的,因为根据宪法规定大部分国家公职都只提供给马来裔的马来西亚人),但他辞去了警察职务,卷入了毒品交易中,又被警察抓住。片中记者问他是否为给无辜的人民带来的伤害而感到自责,毒贩说他丝毫不觉得内疚或痛苦,并非常讽刺地反问女记者,她是否能使他觉得内疚。然后他们停顿了一会。当访问再次开始时,毒贩坐在他的椅子上看似非常放松,并叫女记者继续。但是记者既没有坐下来,也没有提任何问题,而是将她的录音机放在桌上开始播放。我们听见了我的国家(negaraku)马来西亚的国歌,可以推知是记者在刚刚休息时录下的。毒贩听着国歌起初变得困惑,然后他慢慢地站起来以表示通常的对国歌的尊敬。他此刻觉得内疚了吗?我们不能确定,电影在此结束。 尽管时间短促,这部在一间普通的、只有几把椅子和一张桌子的房间里拍摄的极简主义的短片,却令我意识到独立电影制作实践中内在的症结当代马来西亚的国族性和华人身份。这部由马来西亚华裔电影制作者完成的数码短片,可以被当作马来西亚独立电影新潮流的一个例证。这种人物使用汉语(普通话、粤语和闽南语)和英语的华语电影构成了2000年后马来西亚独立电影的主体(khoo 2007:228-229)。它们讲述的故事通常是关于生活在当代马来西亚的华裔群体的,我们几乎看不到非华裔的角色。这些电影因此象征着在多元文化交织的当代马来西亚的一种中国环境,通过影像建构着一种华人的马来西亚(chinese malaysia)。本文将探讨是否能将这些华人制作、以马来西亚为背景的电影视为一类特殊的电影,并分析这些电影与国族性、跨国族性之间的关联,将分析华语马来西亚电影(chinese malaysia cinema)的文本、体制和背景层面。虽然马来西亚的华裔电影作者已得到了电影节、电影学者和批评家的关注,他们的作品也被称赞为一种创新的艺术探索,但这些作品却很少被当作一类特殊的电影来探讨。因此本文将尝试定位这些华语马来西亚电影,侧重于探讨它们与跨国华语电影的关系。 通过将这些马来西亚的中国式电影置于各种可能的语境下,本文提供了一个定位这些华人近年来制作的数字电影的框架,将这些电影视为发展中的马来西亚-华语电影(malaysian-chinese cinema)的一部分。我将马来西亚的华语电影定位于各种未完成的、冲突的、从国族性到跨国性的语境,这些可能适用的语境互相补充又互相冲突。首先,我将这些电影置于马来西亚国族框架中,与马来西亚民族电影做比较。我认为可以参照上世纪以来马来西亚发展起来的马华文学,将这种电影命名为马华(马来西亚华语)电影。事实上,像其它的文化产品一样,很多国家、地区或社会的电影从根本上来说都具有跨国性和跨文化性。因此,我的第二步要将马来西亚华语电影定位为一种非马来西亚电影。我将它们视为一种新的跨国性的华语电影,是在当代国际化的世界中,在与其他的跨国电影的联系和竞争中发展起来的。我将探讨为何这种电影是跨国性的,当它成长于一个全球化的马来西亚时,是否也承载着某些特定的中国性(chinese-ness)的内涵。 电影、国族性和作为他者的华人 马来西亚这个国家非常适用于安德森(benedict anderson)提出的想象的共同体概念。这个国家的诞生没有经历流血事件、民粹运动和反殖民斗争。事实上,它是以一种精英方式被想

中国古典音乐鉴赏

中国古典音乐欣赏 中国古典音乐--经典、永恒、温馨、浪漫。当古典音乐流泻而出的一刹那间,你可以体悟到空气中流动的是高山、是流水、是丝竹、是冬雪,是千古缠绵不绝的生命呼唤。那份说不清、道不尽的感觉,正是中国古典音乐特有之美。 你知道中国也有古典音乐吗?你知道中国音乐也能发烧吗?中国古典音乐 历经时代沧桑,依然在不知不觉中触动了我们的灵魂,在那亘古不变的太阳下,跨 越时间、空间,其悠扬的回音正如钻石一样――依然经典、永恒、温馨、浪漫。 这里有有古筝、笛子、二胡、琵琶、大鼓等民族乐器演奏的中国古典名曲。当音乐自你的音箱流泻而出的一刹那间,你可以清楚的看到,在空气中流动的、是山、是水、是叶落、是冬雪、是千古的生命里,那份说不出、道不尽的感动,那是你从未经历过的中国古典音乐之美。 中国音乐起于何时?这个问题颇难确定,据古籍所载,伏羲女娲时,已有“琴”,“瑟”、“箫”的发明。这时的“琴”即是现在所讲的“古琴”之前身。围绕古琴所作的 诗所发生的故事不计其数,有诗曰“窈窕淑女,琴瑟友之”。有故事为“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可见琴声乃心声, 古琴在国乐中占有极高的地位。“筝”之渊源于“瑟”,与“琴”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因其在春秋国之际流行于秦,故史称“秦筝”。“筝”之音色华丽优美,明亮抒情,歌唱性强,善于表现行云流水的意境。今天我们将“琴”、“筝”并置,呈现在您的眼前,愿您能在悠悠琴声中,领略到华夏民族博大精神的文化渊源及厚重的艺术底蕴。 在这里,你可以领略到中国古典音乐和中国民乐乐器的特有魅力。体会到中国五千年文化的悠久长远。在现代重金属流行音乐盛行的喧嚣声中,来听听具有 传统风味的丝竹乐器,相信您一定会喜欢上它的 古典音乐的真正精品则如秀外慧中的成熟女性,给人的不仅是单纯的外貌之美,更是一种综合了外在、内在美的更深层次的美感。欣赏古典音乐的人大都属于内向型,内心世界丰富敏感,情感细腻。原因很简单:古典音乐的美是那么微妙含蓄、意境深远,没有敏感的内心和非凡的感知力又怎能体会到它蕴含的宁静致远、冲淡平和的意境。 古典音乐用纯净、朴素洗去这世界的纷繁复杂,用严格秩序、完美和谐去淡

马来西亚文化背景

马来西亚文化背景 ◆马来西亚:简称大马(Malaysia),首都吉隆坡,是位于 东南亚的一个国家。马来西亚由十三个州组成,共分为两大部分:一个是位于马来半岛的西马来西亚,北接泰国,南部隔着柔佛海峡,以新柔长堤和第二通道连接新加坡; 另一个是东马来西亚,位于加里曼丹岛的北部,南部接印度尼西亚。属热带雨林气候。 ◆马来西亚气候宜人,环境优美,是燕窝的主要产地,有悠 久的燕窝采摘和加工历史。 ◆马来西亚是个多民族国家,其中马来人及其他原住民占6 8.7%,华人占23.2%,印度人占6.9%。沙捞越州原住居民中以伊班族为主,沙巴州以卡达山族为主。由于民族众多,又是景色秀美的旅游国家,因此也是众民族美食聚集的国度。 ◆ ◆马来西亚(Malaysia)国旗又被称为“辉煌条纹”(Jalur Gemilang)。是马来西亚的国家主权象征之一。国旗由十

四道红白相间的横条所组成,左上角为蓝底加上黄色的新月及十四芒星图案。长宽比例为2:1。这道旗帜自1963年9月16日马来西亚成立时正式开始启用。14道红白横条和14角星原代表全国14个州,自新加坡在1965年独立后代表全国13个州和联邦直辖区。蓝色象征人民的团结,黄色象征皇室,红色象征勇敢,白色象征纯洁,新月象征马来西亚的国教伊斯兰教。 ◆ ◆马来族(马来语:Melayu)又称巫族,习惯上也称为马 来人,是东南亚的一个民族。马来人是东南亚的土著之一。于全世界的民族相比,马来族是一个非常年轻的民族。 ◆马来人信奉回教,主要分布于东南亚的马来西亚、印度尼 西亚、新加坡、文莱、泰国南部等。另外非洲的南非也有马来人。

1、马来西亚著名建筑 ◆双峰塔(全称吉隆坡石油双塔) ◆【别称】:佩重纳斯大厦、马来西亚国家石油大厦、国 家石油双塔、双子塔 ◆吉隆坡石油双塔坐落于吉隆坡市中市(Kuala Lumpur city centre) 简称KLCC计划区的西北角,属于此计划区的第一阶段工程。于1997年建成使用,共88层,曾经是世界最高的摩天大楼,直到2003年10月17日被台北101超越,但仍是目前世界最高的双塔楼,也是世界第四高的大楼双峰塔是吉隆坡的标志性城市景观之一,是马来西亚经济蓬勃发展的象征。 ◆连接双子塔的空中走廊是目前世界上最高的过街天 桥。肖恩·康纳利(SEAN CONNERY)及凯瑟琳·泽塔琼斯(CATHERINE ZETA-JONES)主演的《偷天陷阱》里,男女主角就是从这里逃脱。站在这里,可以俯瞰马来西亚最繁华的景象。双子塔内有全马来西亚最高档的商店,销售的都是品牌商品,当然价格也是最高的。塔内有东南亚最大的古典交响音乐厅——Dewan 古典交响音乐厅。 ◆塔楼的主要用户是马来西亚政府拥有的国家石油公 司。KLCC计划之办公室、购物中心等。

马来西亚华人文化与中医药文化传承

中医药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它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之中并深受其浸染。因此,在其生长与传播的过程中,必然要打上中国传统文化的烙印。随着中国与马来西亚贸易的发展,华人移居马来西亚的规模化,以及双方文化交流的频繁,有着华人文化印记的中医药文化飘洋过海,逐渐在马来西亚扎根发展。这一方面与马来西亚特殊的气候条件和丰富的中草药资源有着很大的关系,但更重要的是马来西亚社会中相对独立发展的华人文化为其提供了近似中国国内中医药发展的文化背景,推动着马来西亚中医药文化从无到有,从区域性向全国性、从基础性向理论性、从个别性向有组织性发展。1 中医药文化在马来西亚传播的文化背景中医药文化在马来西亚的传播,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质有着很大的关系。华人向来都有一种依恋故土的情怀,这表现在其移居他国时往往仍较多地保存着祖国的文化传统。早期移居马来西亚的华人大多是农民,他们大多在国内生活窘迫,到国外时力量单薄,倍受艰辛,因此形成一个个相对独立的的小圈子。这样一来,整个华人社会就呈现出由多个相对独立的小圈子构成的特点。“他们盲目地忠于传统,固执地保持着由他们的祖先传 下来的已有几百年历史的风俗习惯。” [1]15 华人对中华传统文化执着的固守,主要体现在其组建的会馆、宗祠和庙宇中。 会馆是华人在马来西亚最早建立的地域性组织,自清嘉庆六年( 1801)在槟榔屿成立最早的仁和公司和广东暨汀州会馆起,华人会馆即伴随着华人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至19世纪末,顺应东南亚“海外华人会馆文化”的勃兴,马来西亚华人会馆也蓬勃发展,形成了福建、广东、潮州、客家 和海南5个大帮,各帮所属会馆多达百家[2] 。这些 会馆是移居马来西亚的华人依靠强烈的地域认同感,即包括方言、风俗、习惯在内的地域文化而建立的互济互助的组织,它们发挥着“联乡邑之盛情,谋桑梓之幸福,推而进于社会之提携、国民之结合”的作用。在这些会馆内,中华传统文化的习俗,特别是方言的同一性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强化,具有相对的排他性。而这也为中医药文化在特定时期特定地点的传承,提供了一定的空间。如1878年,居住在吉隆坡的大埔人成立了一个团体,名叫“茶阳公司”,座落在吉隆坡的洛士街附近,作为同乡联络感情和急难互助的机构,茶阳公司附设一间留医所,供患病的同乡治病和殓葬不幸去世的同乡,内有一名中医师在留医所驻诊,这就是“回春馆中医留医所”创立的开始。 宗祠或氏族宗亲组织以血缘关系为基础,它源于中国传统的宗法社会,一方面体现了华人慎终追远,“使后嗣勿忘其之所出”的独特气质;一方面也反映了“互惠互助,敦睦亲族”的文化精神。因此,宗祠在保存宗族的伦理道德、风俗习惯等华人文化方面,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马来西亚华人社会中较为著名的宗祠有福建人邱华东、邱心美在槟榔屿建立的龙山堂、邱公司(1835);广东华侨建立的伍氏馆(1848);福建人林清甲在槟榔屿建立的林开勉述堂、林公司、敦关堂;陈金钟、陈明水的 收稿日期:2007-01-18 作者简介:郑志锋(1975—),男,硕士,讲师,主要从事海外华人文化研究。 马来西亚华人文化与中医药文化传承 郑志锋 (福建中医学院公共管理系,福建福州350108) 摘要:考察中医药文化在马来西亚传播的文化背景,梳理马来西亚中医药文化发展的三大途径,认为马来西亚华人文化与中医药文化之间是双向的互动关系,前者为后者提供了发展的土壤,后者则进一步丰富了前者的内涵。 关键词:马来西亚;华人文化;中医药文化;传承关系中图分类号:R0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627(2007)03-0056-04 ?医史研究? JournalofFujianCollegeofTCMJune2007,17(3) 福建中医学院学报2007年6月第17卷第3期 56

文化认同的独立性和动力性 以马来西亚华人

杨宜音以马来西亚华人文化认同的演进与创新 为例载张存武海外华族研究论集文化与认同 台北407-420 文化认同的独立性和动力性 北京 从而获得 一般来说国家认同 现后华人在海外而当社会流动出 的生存发展典型地展示了文化认同的独立性和动力性本研究对马来西亚华人社会进行了实地调查 本研究发现其文化认同源自以下线 索1?×ê?è?í??Y±??a???????íà′?÷???a×? ??o??ú??óé?è?3D?èoì?±??a??óD?aè???ì???×????ˉì??÷μ???′ú×é?ˉ2 ?×ê?è?í?í???3??aè?èoì?μ????ˉì??÷3 óéóú???ˉ???μê?°üà¨ò???ì×±ê??×????ˉì?

殊性的观念系统因此 马来西亚华人经过国家认同改变后 并逐渐建构了独特的马华文化文化认同的概念分析 文化认同指个体对于所属文化以及文化群体形成归属感 及内心的承诺保持与创新自身文 化属性的社会心理过程 in-group identity是指个体在选择自己所认同的群体时 文化价值和文化习俗等因素构成的文化属性来进行 族群中的成员的身份特征主要是文化性的   文化认同的心理机制包括文化比较cultural Array categorization文化区辨和文化定位 四个基本过程197819841987 1990 在个人层面上social identityself  identity引导着人们热爱和忠实于文化最终将其纳入个人的价值观这一深层心理结构之中文化认同是一种社会整合的巨大的社会心理资源文化认同以文化为凝聚力整合和标识着多元文化中的人类群体

马来西亚华人历史

马来西亚华人 什么是马来西亚华人 马来西亚属于多民族国家,总人口2800万,马来人、华人、印度人这三大民族构成了马来西亚人的主体。其中,马来人并非马来西亚人的简称,而是马来西亚的一个主要民族,又称巫族,信奉伊斯兰教。华人约六百多万,是仅次于马来人的第二大族群。二战结束时,马来亚殖民地(马来西亚旧称)500万总人口中,马来人占50%,华人占38%,印度人占11%(该统计数字不含新加坡)。因华人普遍比较富裕、平均受教育程度高,因此人口出生率低,2010年华人在总人口中已经降到24.6%。 据古书记载,远至汉唐,就有中国人迁居今日马来半岛的记录。中国人向南洋的大规模移民史大约有三次。第一波是唐宋时代为躲避战乱而迁居南洋,后来大多被当地土著同化。明朝郑和下西洋后开始了第二波移民潮,两广、福建的华人移居马来半岛并与当地人通婚,满清入关后闭关锁国,这些人被隔绝于海外,他们保留了大明风俗并融入很多当地生活习惯,逐渐形成一个被称作“娘惹峇峇”或土生华人的族群(华南方言所谓“三代成峇”即为对这些土著化了的早期移民的描述,马来西亚主要华人政党“马华公会”创始人陈祯禄即为土生峇峇华人)。这部分华人世代居住于东西方重要航路上,数百年来见惯了各国商人,因此长于商贸,并于19世纪初与初来此地的英国殖民者合作良好,在殖民时代曾被称为“国王的华人”(Kings’Chinese)。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的闭关锁国状态被打破,开始了第三波移民潮。大约在同一时期,开辟了海峡殖民地(辖区包括今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地,后改称英属马来亚)的托马斯.莱佛士爵士苦于缺乏劳动力,他鼓励中国人前来定居,大批华工从人多地少的华南各地来到马来亚,这些人被称为“新客”,构成了今日东南亚华人的主体。很快,“在任何现代技术或专业化的竞争当中”,华人都迅速甩掉了马来人并取得成功。英国殖民官员说,“华侨是世界上最强健、最雄心勃勃、最能相互支持,脑瓜也最灵活的移民”,而马来人则“毫不注意个人创造或竞争意识”,是那种“在世界任何一个地区都需要保护”的人,很多华人身无分文来到马来亚,不知疲倦的工作、攒钱、成家立业,最终成为百万富翁。经过几代人的拼搏,华人用血汗累积起丰富的经济实力。 马来西亚华人的简况 马来半岛华人虽然孤悬海外,但历史上却一直心系祖国。光绪年就有马来商人为朝廷捐款80万两白银买军舰,却被朝廷挪去修了颐和园。《辛丑条约》签订后,马来亚槟城的寺庙方丈还募款数万银元捐给朝廷以资“庚子赔款”,获颁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御赐的匾额。1911年同盟会发动广州起义事败,牺牲的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中很多人是马来亚华侨。抗战爆发后,英属马来亚的华人华侨积极支援祖国抗战,从抗战爆发到太平洋战争开始马来亚沦陷的4年多时间里,华人华侨为祖国筹款占到了全世界华人赈款的2/3,1000多名来自马来亚的华侨机工志愿回国支援抗战。日军占领马来亚后,在很多地方发动报复性屠杀,有多达30多万华人遇难。1948年,马六甲市建立了蒋中正亲书“忠贞足式”四字的纪念碑,以纪念抗战牺牲华人华侨。 二战后,英国重返马来亚殖民地,以华人为主的马来亚共产党在1947年发动了争取独立的游击战,并频频发动针对欧洲种植园主和富有华侨商人的暗杀行动。在几起引起广泛关注的暗杀事件后,1948年,英国殖民当局宣布马来亚进入了持续十二年之久的“紧急状态”。这实际上是一场游击与反游击的战争,又称“马来亚战争”,二战后被解散的英国特种部队——SAS特别空勤团因为这场战争而重建,并建立了卓越的战绩。最终游击队被打败。在此期间,发生了很多大事:英国殖民者被游击战打的焦头烂额,一度想将大批华人强制遣返回国,而事实上华人也是武装冲突的受害者,而且是双重受害者,富裕华人被马共游击队视

马来西亚与印尼的排华比较

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的华人与当地民族的关系有不少相同之处,都是海外华人最多的国家。然而,印度尼西亚1945年独立后,几乎没有停止过排华,大大小小的排华骚动层出不穷,1998年5月的排华暴乱更是引起了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和严厉谴责。 而马来西亚1957年独立以来,除了1969年的“5·13事件”外,基本没有严重的马、华两族冲突,即使是受亚洲金融危机影响,局势异常动荡之际,也始终没有出现类似印度尼西亚那样激烈的排华暴乱。 为什么马来西亚的民族关系比较和谐,而印度尼西亚当地民族和华人的关系却要紧张得多?除了两国大小悬殊外,到底还有哪些区别,导致两国民族关系的不同表现?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都是伊斯兰教国家,而且,前者还尊伊斯兰教为国教,根据塞缪尔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不同宗教文明的民族,激烈冲突几乎不可避免,那么,如何解释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民族关系的不同表现? 一 由于政治和经济地位的不同,马来人对华人的偏见,远远没有印度尼西亚当地民族对华人的偏见那么强烈。 殖民统治时期,英国殖民者为了取得马来封建贵族的合作,曾与马来各邦苏丹订立协定,承认马来人是当地的主人,承认并维护马来人在政治、经济和文教等各方面的特权。马来人

的特权在马来西亚1957年独立后继续得以确认,独立宪法特别规定了马来人的特殊地位和马来统治者的地位,规定马来语为国语,马来人信仰的伊斯兰教为国教。20世纪70年代又颁布《煽动法令》,禁止对上述有关规定进行质询和讨论。2000年马来西亚发生马来人特权风波,时任总理的马哈蒂尔就明确表示,在捍卫马来人的特权上,政府绝不作任何让步。 因此,大多数马来人认为自己是马来西亚当然的主人,比华人有着更优越的法律地位,对于政治地位比自己低的华人较少产生妒恨。 和大多数东南亚国家一样,马来人经济比华人经济落后,这往往成为引发马、华两族矛盾的一个导火索,但由于马来人经济一直得到政府的保护和扶持,因经济不平衡引发的不满没有印度尼西亚那么强烈。 随着马来人政党在政府中地位的加强,历届政府都毫不例外地执行马来人经济优先政策,加上马来西亚经济发展比印度尼西亚顺利,贫富差距没有印度尼西亚悬殊,生活较有保障的马来人在政府强有力的保护下,没有必要直接攻击、抢掠华人。 印度尼西亚的情况则明显不同。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统治印度尼西亚的荷兰殖民者实施分而治之的政策,将印度尼西亚的居民按不同等级赋予不同的法律地位,其中,欧洲人居上层,华人处中间,底层的是当地民族。与当地民族采用当地法律和法庭审判不同,华人和欧洲人一样,可采用荷兰法律并在荷兰人的法庭进行民事诉讼和审判。

中国民族民间音乐鉴赏

中国民族民间音乐鉴赏 摘要:我国音乐文化多元一体,规模庞大,而民族音乐是我国音乐文化的根本所在,其来源丰富多样,特点显著,风格各异,曲调绚丽,是我国古老音乐文化中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民族民间音乐是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来源于生产劳动和生活,是民族智慧的结晶,是民族灵魂的载体,它具有丰富多样的品种和鲜明的民族特色以及风格,它是民族精神的象征,更是值得人们去欣赏和研究。站在世界多元文化发展的今天,以怎样的眼光和态度来面对民族民间音乐? 一、认识民族民间音乐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我国各族人民通过生活实践创造了极其丰富的,具有我国特色的民族音乐,它体现了中华的民族气质和民族精神,是我国古老文化中的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也是世界音乐宝库中的一枝奇葩。我国民族音乐是中华民族艺术的精华,根植于中国悠久的传统文化土壤之中,独特的中国传统文化造就了独特的民族音乐。 所谓民族民间音乐,是指一个民族在自身历史进程中用自己独特的表达方式来表达情感、生活的音乐。它是有根音乐,既然是有根,就意味有着生命力,所以被长期广泛流传,它的形成和发展与人们的劳动生活息息相关,体现一个民族在某个生活阶段的心理和情感,(1)如中国的民歌,最初在远古时代,人们在集体劳动为了拼命而发出的呐喊声以及表达心情愉快时发出的欢呼声,这都是最初形成的民歌。虽然当时没有一些文字将其准确记载,但是通过人们在劳动反复吟唱、口传心授,已形成一个“歌谣”。(2)又如情歌的形成专家认为是一个民族的青年男女在劳动之余表情达意时哼的歌,青年男女通过这些简单,朗朗上口的“歌”来表白自己的心声,倾听对方的心灵反映。(3)如后来的说唱音乐、戏曲、歌舞这都是在民歌的基础上发展起来。后来由于有了文字的记载,于是民间艺人又将文学、音乐、表演结合在一起,有些在用地方方言演唱……这些说明民族民间音乐源于生活,所以具有最真实朴质的情感,具有庞大的群众基础,从而支撑它发展到今天,随着历史长河不断向前,不断创造出亮光。 我国民族民间音乐有着非常鲜明的特点:1.乡土性。所谓乡土性,也叫地方性或地域性。

马来西亚概况

西亚概况 中国网| 时间:2005-05-16 | 文章来源:外交部网站 (最近更新时间:2004年10月18日) 【国名】马来西亚(Malaysia)。 【面积】330257平方公里(马来西亚财政部2002/2003年度经济报告)。 【人口】2452.7万(2002年)。其中马来人及其他原住民占66.1%,华人占25.3%,印度人占7.4%。沙捞越州原住居民中以伊班族为主,沙巴州以卡达山族为主。马来语为国语,通用英语,华语使用也较广泛。伊斯兰教为国教,其他宗教有佛教、印度教和基督教等。 【首都】吉隆坡(Kuala Lumpur),人口约129.8万。 最高元首端古·赛义德·西拉杰丁(TUANKU SYED SIRAJUDDIN Ibni Almarhum Tuanku Syed Putra Jamalullail),2001年12月13日就任第12任最高元首,2002年4月25日举行登基仪式。 【重要节日】马来西亚节日很多,全国大大小小的节日约有上百个。但政府规定的全国性节日只有10个,其中除少数有固定日期外,其余的具体日期由政府在前一年统一公布。主要节日有:元旦、开斋节(穆斯林)、春节(华人)、哈芝节(穆斯林)、屠妖节(印度人)、“五·一”节、圣诞节、卫塞节、现任最高元首诞辰。8月31日为马来西亚国庆(又称独立日)。 【简况】位于东南亚,国土被南中国海分隔成东、西两部分。西马位于马来半岛南部,北与泰国接壤,南与新加坡隔柔佛海峡相望,东临南中国海,西濒马六甲海峡。东马位于加里曼丹岛北部,与印尼、菲律宾、文莱相邻。全国海岸线总长4192公里。属热带雨林气候。内地山区年均气温22℃-28℃,沿海平原为25℃-30℃。 公元初马来半岛有羯荼、狼牙修等古国。15世纪初以马六甲为中心的满剌加王国统一了马来半岛的大部分。16世纪开始先后被葡萄牙、荷兰、英国占领。20世纪初完全沦为英国殖民地。沙捞越、沙巴历史上属文莱,1888年两地沦为英国保护地。二次大战中,马来亚、沙捞越、沙巴被日本占领。战后英国恢复殖民统治。1957年8月31日马来亚联合邦宣布独立。1963年9月16日,马来亚联合邦同新加坡、沙捞越、沙巴合并组成马来西亚(1965年8月9日新加坡退出)。 【政治】1999年11月,马来西亚举行第十届全国大选。执政党联盟国民阵线获超过三分之二多数席位,继续执政,马哈蒂尔第五次蝉联总理。反对党伊斯兰教党除原有的吉兰丹州外,还夺得了丁加奴州政权。2000年,马政局总体保持稳定,主要执政党巫统顺利举行了换届选举。2001年,受“9·11事件”冲击,反对党伊斯兰教党因被指责与宗教极端势力有牵连而陷于被动。马哈蒂尔总理领导的国民阵线在沙捞越州选举和玻璃市等州的补选中大获全胜,执政地位进一步巩固。2002年6月,马哈蒂尔总理宣布将于2003年10月辞去党政一切职务,并明确表示由巴达维副总理接班。马来西亚朝野对此反应平静,政局未出现任何动荡,高层权力交接逐步平稳过渡。

中国传统音乐中的文化内涵

>学术论坛?音乐与舞蹈 艺术教育58ART EDUCATION 2012 · 12边诵读。平时训练时正确的训练方法是听完整条节奏再记谱,这样 有利于增强记忆力。但考试时,可以采取边听边记的方法提高听写 速度。 5.旋律训练方法。先把旋律的所有音符听出来并且记下来,根 据听出来的音符和里面的升降记号,确定调号和调名,然后听写节 奏,直接记在音符的上方或者下方。 (二)练耳应试技巧1.听写题应试技巧听写题要想获得高分,主要靠平时科学训练积累知识来提高应考实力,但考试时应注意以下两点:(1)平时训练时正确的训练方法是先听写后记谱,例如训练听写节奏或旋律时,听完整条节奏或旋律再记谱,这样有利于增强记忆力。考试时可以采取边听边记的方法提高速度。(2)听写时注意书写要求和书写格式,避免无谓的丢分。例如,要求用五线谱记谱,如用简谱记谱按实际得分的50%记分。2.选择题应试技巧选择题是由题目和备选项两部分组成。备选项分为正确选项和干扰选项,因此考生们不需要像听写题一样把所有的答案完全分辨出来,可采用以下几种方法对选项进行选择。(1)筛选法。就是先将有明显错误的选项逐一排除,剩下的就是正确答案了。 (2)色彩直觉法。不同调式的风格不一样,色彩直觉法就是 聆听不同风格的调式,通过直觉分辨其调性色彩来完成。只要将不同调性色彩的感觉分辨出来即可完成。(3)综合法。就是综合运用筛选法和色彩直觉法进行听辨。综上所述,只要把握住正确的解题方法和策略,将音乐知识综合运用,再难的题目都能迎刃而解。结语练耳反映的是考生的音乐基本能力和音乐综合素质,不像钢琴 或声乐等科目可以提前半年甚至一年时间准备专攻高考需要弹奏或 演唱的几首乐曲或歌曲就能达到预期的效果,也不像乐理只需要 了解音乐术科考试大纲所规定的知识点,具备正确的解题思路和 解题习惯,并且多做题提高做题速度和准确率就可以拿到高分。 视唱练耳由于其独有的特点,是考生最为紧张的科目,也是容易失 分的科目。考生必须经过长时间的知识积累和磨练才能达到一定的 熟练程度。笔者通过多年对音乐高考生视唱练耳教学方法和训练技 巧的研究与实践,以广东省音乐联考为例,提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 解决问题、提升练耳能力、获取高分的方法与对策。希望帮助考生 在原有基础上快速提高练耳水平,为普通高校音乐类专业输送合格新生。参考文献: [1]https://www.360docs.net/doc/9e8769531.html,/xbybyb@126/blog/static/65587832201081644657422/作者单位:中山纪念中学(责任编辑:王敏)◆ 牟华 我国传统音乐形成于早期的农耕时代。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 传统音乐得到传承,并且在与各民族音乐和外来音乐相互融合中得 到充分的发展,这也是我国文明不断进步的结果。传统音乐是指中 国人运用本民族固有方法、采取本民族固有形式创造的、具有本民 族固有形态特征的音乐,不仅包括在历史上产生、流传至今的古代 作品,还包括当代作品。传统音乐汇聚我国各民族个体的音乐理想 和智慧,并且拥有独具一格的文化历史背景,因此可以稳定地立于 世界音乐之林。社会各界学者在定义传统音乐时,虽然措辞上有一 定的差别,但都是殊途同归,血脉相依的。即中国传统音乐是历史 和文化的产物和沉积,是各民族文化相互融合、相互影响的结果, 在历史的不断进步中以及外来文化的影响下得到发展,因此具有鲜 明的时代性。一、独具特色的文化特征1.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及地区性差异时代性作为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主要特征,即在不同时期传统音乐文化的特性也有所不同。我国传统音乐的产生、创新、发展都是随着特定历史时期的进步而逐渐发展和进步的。每一种类的音乐都有着特定的历史印记、特定的文化地域作为基础和背景,以及各个民族艺术家的贡献。最终使得传统音乐在现代社会的表演中释放着浓郁的历史文化色彩。我国传统音乐文化的地区性差异作为其另一个显著特征,主要是表现在空间上。在相同的历史阶段,某一种音乐形式在不同的地区也会有不同的特点,即具有一定的地域性。之所以具有这样的地域性,是因为某种特定形式的音乐只有与当地的风俗习惯、生中国传统音乐中的文化内涵 【内容摘要】中国的传统音乐与博大精深的文化相结合,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在人类文化 的进步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注重天人合一的表演形式,用一种自然的方式将音乐本身的思 想与传统文化结合起来,并且在传统文化中逐渐进步和发展。文章简单介绍了传统文化的特征及其内涵。 【关键词】传统音乐 文化 内涵

传统音乐类型

传统音乐类型Prepared on 21 November 2021

中国传统音乐类型 老师:陈雯学号:20 学院:哲学学院姓名:李孟桦在融合了五十六个民族,居住着十三亿人口的世界四大古国之一的中国,历经了五千年的历史沉淀,这里的诗词、小说、书法、饮食都有自己的特色,中国传统音乐在百花齐放的时代中其独特色彩及魅力更是表露无疑。 中国传统音乐是指中国人运用本民族固有的方法、采取本民族固有形式创造的、具有本民族固有形态特征的音乐,不仅包括在历史上产生、流传至今的古代作品,还包括当代作品。 说起中国的传统音乐,不得不说儒家思想对其的影响。从先秦的百家争鸣到汉武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再到后来的宋明理学,儒家思想对于中国的文化有着不可与量的影响。儒家继承并发展了关于音乐与社会,乐与礼关系的思想,强调以礼制乐,以礼乐制国,重视音乐的政治、教化作用,追求社会群等级的上下统一,以善为本。长期以来受儒道互补的传统美学思想影响,而这种精神意蕴则支配和主宰了中华民族文化产品的审美倾向和精神内涵。而其中最重要的表现就在于“中和”。中国传统音乐作品,无论是民间音乐、宗教音乐、文人音乐和宫廷音乐,都强调“中和”。也就是儒家思想中的“中庸之道”。受民族观念和传统哲学思想的影响中国传统音乐在审美价值取向上历来追求一种中和之道。几千年来,儒家学者就是结合伦理的“中庸之道”来倡导音乐的“中和之美”的,并使它成为中国传统音乐的一个最主要的审美特征。生命律动之美,人主体的文化底蕴,内在修养,德性伦理乃形成对音乐审美中的万物归怀,以广大和谐的原则在超越世界中达到超越现实的终极愉悦。中正和平的精神人格,正是中国音乐文化的本质与精髓传统音乐是我国民族音乐中一个极为重要的组成成分。 然而,传统音乐的划分最早见于中国音乐研究所编写的《民族音乐概论》,分为五大类:歌曲、歌舞音乐、说唱音乐、戏曲和器乐,但大多院校在教学中把歌舞音乐并入民歌,于是就变成四大类:民歌、民族器乐、曲艺(即“说唱”)音乐、戏曲音乐。实际上,“民族音乐”、“传统音乐”和“民间音乐”又是三个不同的概念:“民族音乐”包括传统音乐和新音乐;而“民间

马来西亚的文化及风俗习惯

马来西亚是东南亚由13个州和3个联邦直辖区组成的联邦制国家,1957年8月31日独立。首都吉隆坡,联邦政府所在地则位于布城/普特拉贾亚。 马来西亚共分为两大部分:一个是位于马来半岛的西马来西亚,另一个是东马来西亚。西马北接泰国,南部隔柔佛海峡与新加坡和印尼廖内群岛相对;东马南邻印度尼西亚的加里曼丹。马来西亚的国家元首称为最高元首,政府由国会最大党或联盟领袖的首相所领导,政治体制是沿袭自英国的西敏寺制度。 马来西亚是东南亚国家联盟的创始国之一,是环印度洋区域合作联盟、亚洲太平洋经济合作组织、大英联邦、不结盟运动和伊斯兰会议组织的成员国。主要参与的军事行动有五国联合防卫和联合国维和行动。 马来西亚是一个新兴的多元化经济国家,“亚洲四小虎”之一。[1]现已成为亚洲地区引人注目的多元化新兴工业国家和世界新兴市场经济体。旅游业已成为马来西亚的第三大外汇收入来源,知识经济服务业亦在同步扩张。 概况 国旗 马来西亚国旗又被称为“辉煌条纹”。是马来西亚的国家主权象征之一。国旗由十四道红白相间的横条所组成,左上角为蓝底加上黄色的新月及十四芒星图案。这道旗帜自1963年9月16日马来西亚成立时正式开始启用。 国旗呈横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2:1。主体部分由14道红白相间、宽度相等的横条组成。左上方有一深蓝色的长方形,上有一弯黄色新月和一颗14个尖角的黄色星。14道红白横条和14角星原代表全国14个州,自新加坡在1965年独立后代表全国13个州和联邦直辖区。蓝色象征人民的团结,黄色象征皇室,红色象征勇敢,白色象征纯洁,新月象征马来西亚的国教伊斯兰教。 国徽 马来西亚国徽中间为盾形徽。盾徽上面绘有一弯黄色新月和一颗14个尖角的黄色星,盾面上的图案和颜色象征马来西亚的组成及其行政区域。盾面上部列有5把入鞘的短剑,它们分别代表柔佛州、吉打州、玻璃市州、吉兰丹州和丁加奴州。盾面中间部分绘有红、黑、白、黄4条色带,分别代表雪兰莪州、彭亨州、霹雳州和森美兰州。盾面左侧绘有蓝、白波纹的海水和以黄色为地并绘有3根蓝色鸵鸟羽毛,这一图案代表槟榔屿。盾面右侧的马六甲树代表马六甲州。盾面下端左边代表沙巴,图案中绘有强健的褐色双臂,双手紧握沙巴国旗。盾面下

对中国传统音乐的传承与发展的认识

对中国传统音乐的传承与 发展的认识 班级:2012护理本科 姓名:孙碧莹 学号:20120522057

中国传统音乐不仅包括在历史上产生、流传至今的古代作品,也包括当代中国人用本民族固有形式创作的、具有本民族固有形态特征的音乐作品。 自脱离原始的胚芽状态之后,中国传统音乐大致经历了下面几个时期:先秦时期,雅乐兴盛,多种乐器陆续产生,大型乐队初步形成,音乐美学及律制理论初步确立。汉唐时期,北方和南方民歌都有蓬勃的发展,西域、北欧的音乐大量内传,唐代歌舞大曲,是这一时期音乐走向全盛的标致。宋元明清时期,由于明中期的资本主义萌芽,使得此时的文艺大量走向世俗,戏曲、曲艺兴起,时调小曲开始流行。“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外国音乐大量输入,中国传统音乐在与之碰撞、融合的过程中,进行着自身衍化、蜕变的历史性转折,极大地丰富了中国音乐的宝库。 音乐鉴赏课上,谭盾先生演奏的《地图》深深地打动了我们。《地图》的演出现场就搭在凤凰古镇的小河之畔,周围灯影重重,古墙石道,观众隔河相望,河边的小石桥上,坐着一排纯朴美丽的苗族姑娘。据说,《地图》的灵感来源于凤凰古镇的一位老人,这位老人敲击、搓揉不同的石头,奏出不同的节奏和音高,老人古老而原始地吟唱着,与天、地、风、云交谈,和前生来世对歌。恰巧,在第六章节的《听音寻路》中,乐队们所使用的乐器就是各种各样的石头,石子翻飞,创造出不同的声响,或悦耳、或凝重、或低沉沙哑,

或噼啪快活,时而摩挲流淌出一股股柔音静曲,时而却又敲击着进发出强劲的力量。乐符流泻而下,让我们再一次领略到了自然的力量,那样的神秘婉转,那样的幽深莫测! 如斯美乐,知道的人竟不多。在这个快速消费的时代,流行音乐铺天盖地,聒噪了双耳,浮躁了心灵,让我们没有丝毫的闲情去嗅一嗅传统音乐的芬芳。面对中国传统音乐渐渐消失的困境,我们,应当坚决地行动起来!首先,中国传统音乐既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积累的丰富文化遗产,还是劳动人民在日常生活实践中创造出来的宝贵精神财富。因此,我们还要树立对传统音乐的自豪感和自信心,坚定地继承中国传统音乐。其次,论及发展,决不能仅仅是照搬照抄先辈们遗留下来的东西,创新才是发展的关键!在谭盾先生的《地图》中,就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点。《地图》是融合了现代音乐创作与传统民俗文化的音乐作品,它打破了现代音乐创作的规律,将现代乐器灌入了创新性的演奏方式,将观众带入了另一个音乐世界。 回顾漫漫音乐之路,蓦然发觉,原来我们错过了那么多。中国传统音乐就像那天边闪耀的星子,等着我们去探寻、去求索。只要我们不懈努力着,终有一天,华夏儿女会让它绽放出它的独特华彩!

嘉应学院周云水等3人赴马来西亚

嘉应学院周云水等3人赴马来西亚 调研的出访报告 应马来西亚客家公会联合会的邀请,嘉应学院派出周云水博士、张宏武副教授及张长城博士共3人组成代表团,于2017年8月13日至26日赴马来西亚访问,8月13-17日在砂拉越调研,18-26日在沙巴州调研。代表团顺利完成了出访任务,现将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一、砂拉越调研经过及成果。 1、到客属社团访问及搜集资料。 先后访问了十五个客家乡贤,包括:古晋中医药行官德优先生(2015年获得马来西亚华人医药总会颁发的“注册中医师”称号)、古晋下横街16号白铁匠何源和先生(祖籍大埔,从事水槽、鸡标照灯、水桶、沙厘白钢用品的制作及销售业务,其中鸡标照灯最受达雅土著人青睐)、古晋大埔同乡会名誉主席丘昆润先生(1947年从大埔来到古晋,当年19岁,在大埔百侯中学读书。从汕头经过7天7夜乘船到新加坡,2天后到古晋。到古晋后先后做过教师,商人,报关员、校长和检查员。有5个孩子,分别在台湾、加拿大、吉隆坡、美国、新加坡读书)、罗绍凤校长(所执教的华小,免费招收达雅土著人,传播中国文化,学习华语,马来人也学会舞狮、舞龙,参加华人活动)、拜会马来西亚嘉应属会联合会会长陈晋宗会长,详细询问联合会发展历史、社团活动等(华人在东马最早的公会,成立于1874年。目的是照顾帮助同乡。其会员有400到500人。陈会长是第二代东马客家人,常会梅县看望亲戚,其父安葬在马来西亚,祖父安葬在梅县。老家有主屋,他是第18代后裔。该联合会在马来西亚全国有28间联合会,曾成功举办世界嘉应联合会大会。) 2、到客属公会创办的华校调研。

分别了解华文及华文教育、华人体育、华人在砂拉越从事的行业——早期华人种植业及农业、纺织、服装业,具体访谈了蔡老、陈老先生的家族史,了解砂拉越公会社团活动(团拜、助学/贷学、会员及政治生活)等。访谈古晋中华第一中学校长叶宗元先生,详细了解古晋中华第一中学的发展脉络(由潮安籍人郭锡逢先生创办,成立于1959年。现有1800学生,初一到高三。学生基本都是华人子弟,也有少数马来土著人子弟,属于独立中学,政府不予资助。学费2000左右马币,学生高中毕业后不能考入马来西亚国立大学,可入学私立大学就读,可出国深造。开设英文、地理、科学、数学、电脑、历史等课程。学生具有多语会话能力,学校以华语教学为主。) 二、沙巴州调研经过及成果。 沙巴州内部没有高速公路,大部分城市之间需要借助航空或轮渡,这个调研增加了一定的难度。团员在当地向导的帮助下,克服困难,分别访问了亚庇客家公会(会员6000多人;创建崇正学院;英文授课,学生400多人;中学2600多人;发展姐妹学校:惠州第一中学、深圳外语学校。学生毕业后可去外国读大学,英联邦大学居多;也有的去中国台湾深造),亚庇崇正中学校长丘和新(了解其办学宗旨、办学规模、筹资情况、办学历史,参观了图书馆、社团活动,尤其是其推崇的素质教育在音乐、美术方面取得的成就),其它包括斗亚兰客家公会的情况、创业、办学及生存状况等。 实地调研沙巴州中文堂及山打根巴色会基督教堂,了解客家人迁入沙巴州与巴色会传教士之间的紧密关系,掌握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分别访问了民间学者张德来先生,并收集到第一手的原始资料和书信等复印件数十份。到山打根包公庙、德教会、弥勒堂等客家人信仰集中地进行走访和拍摄,收集了信众的资料和公共服务的活动记录等。 三、主要收获。 此次海外调研,时间紧、行程密、任务重,但团员们克服各种困难,分工合作,把时间完全用于实地调研。经团员们的共同努力和辛勤工作,调研团收获颇丰,收集了不少国内少见的文献,以及口述史资料和实地调查的第一手资料。

音乐欣赏论文

人类已经向20世纪告别,迈入了一个新的世纪。回顾这一百年来的西方音乐,在整个西方历史发展中,它究竟起了什么作用?有什么意义?得失如何?这些问题也许几十年后回过头来可以看得更加清楚。但是,任何事物都是相对的。即便是现在,我们也能从回顾中提出一些问题来加以探讨,以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和借鉴西方现代音乐。 1909年在20世纪音乐史中或许是很重要的一年。那年8月,勋伯格完成了他第一首无调性作品《钢琴曲三首》(op.11)。无调性音乐语言显得夸张、怪诞,是与世纪初流行于德奥的表现主义流派相联系的。表现主义者面对黑暗现实,用极端主观的方式,把内心的苦闷、孤独、恐惧、绝望、悲痛等情绪表现出来。欧洲音乐从此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无调性音乐的进一步发展是十二音音乐。勋伯格于1923年完成了他第一首十二音作品《钢琴组曲》(op.25)。从此,十二音音乐作为一种作曲方法被确立下来。与无调性相联系的是多调性。斯特拉文斯基在舞剧《彼得鲁什卡》(1911)中创造了所谓“彼得鲁什卡和弦”,把C大调与[#]F 大调并置在一起。于是,几个世纪以来欧洲音乐中按照规则交替的重音思维习惯被打破了。作曲家们不断地从斯拉夫舞曲、爵士乐、现代机械音响,或者复兴浪漫主义以前的复调风格音乐中获取包括复节奏在内的各种非常规的节奏形态。在声乐中,音响材料的扩展表现在勋伯格独唱套曲《月迷彼埃罗》(1912)中采用了介于说和唱之间的音调。它根据说话的语调构成旋律的走向。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新音乐的实验非但没有降温,反而愈演愈烈。不仅流派繁多、风格各异,参与人数亦大为增加。1945年以前,进行音乐实验的只是少数作曲家。1945年以后,继续按照传统风格写作的作曲家成为少数,出现了一大批作曲家,以进行各种音乐实验闻名于世,如梅西昂、布列兹等。他们离开19世纪浪漫主义传统已经很远,却代表了西方音乐发展的主流。五、六十年代的实验音乐可谓千姿百态,真是到了令人目不暇接的地步。施托克豪森说:“音乐与声音的区别消失了;”凯奇说:“我们所作的每一件事情都是音乐,”即:音乐与生活的区别消失了。既然如此,在现代音乐舞台上还能不是无奇不有吗?然而,在这纷繁杂多的现象中,我们仍然可以看出,战后的新音乐主要集中(不是惟有)表现在下列四个方面: 1、序列音乐 2、偶然音乐 3、电子音乐 4、新音色 2、 对于“新音乐”的各种看法,可以大致归纳如下: 1、新音乐最终是会被接受的,只是时间而已。 2、与第一种观点完全相反,认为新音乐是形式主义 的、脱离大众的,“反映了古典精神的衰颓”甚至认为这是一种“反人民的艺术流派,它反映了帝国主义时代资产阶级的颓废没落思想”这种看法主要流行于四、五十年代的社会主义国家,它的影响直到现在还继续存在,只不过没有先前那么极端,带有那么浓厚的政治色彩而已。他们坚持认为,传统是好的,是经过历史检验的,“现代”是不好的,是不会有前途的。3、20世纪新音乐与历史上的新音乐不一样,它之所以不能被听众所接受,是因为西方整个严肃音乐传统正在走向衰亡。严肃音乐正在被听众越来越多的流行音乐——爵士、波普、摇滚、布鲁斯以及它们的各种混合物——所代替。席卷世界的现代流行音乐起源于美国黑人音乐。虽然“严肃”音乐界不愿承认它,但是今天很多确有创新和公众喜爱的音乐是由这种新的传统中产生出来的。4、以德国哲学家、社会学家和评论家阿多诺为代表,他也认为现代音乐面临危机,但不认为美国黑人音乐将代替它。5、20 世纪音乐处于“一个正在被开拓和探索着”的过程之中。 2、 上述的每一种看法都不是没有一定的道理,在这个问题上,似乎很难有绝对的谁是谁非。不过,就个人来说,对上述5种看法,我更倾向于第5种。 20世纪虽然产生出一批堪称优秀的作品,它们已被列入音乐会或舞台表演的保留曲(剧)目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