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正教育解读

养正教育解读
养正教育解读

前言

文化是一切活动的基础,其实质在于反映人的思想认识和情感活动。教育的本质在于如何继承、选择优秀文化和创新先进文化。

校园文化是以校园为空间,以师生活动为主体,通过教育教学活动所创立的精神财富、文化氛围以及承载这些精神财富和文化氛围的各种活动形式及物质形态。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主阵地。个性鲜明的校园文化,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约束力,对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

第一部分背景分析

一、地域自然文化背景:

蒲江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是宋代理学家魏了翁和抗日名将李家钰的故乡。我校位于鹤山镇大北街44号,学校对面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蒲江县文庙大成殿,学校地处文庙,相传文庙有?三桥九洞?等景点,又有?启圣祠?、?明伦堂?等文化建筑。

二、地域人文文化背景:

我校地处县城经济文化中心鹤山镇,原址为蒲江文庙,素有?文庙出人才?之说。学校的前身可以追溯到清康熙三十四年(1 695),知县李绅文迁建蒲江文庙后恢复的蒲江县学,是蒲江县早期的官办学校,最高学府。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建立蒲江县高等小学堂,抗日将军李家钰、化学工程学家、中国化学工程学会的主要创办人杜长明即在此就读。直到现在,学校名称虽几度变换,但以办小学时间最长。

三、学校现有文化背景:

今天的北街小学,是在2010年8月三校整合以后,拥有文庙和广定两个校区的规模学校。目前,学校占地28705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16183平方米,拥有47个教学班,学生2341 名。学校在岗教职工130名,其中,中学高级教师1人,小学高级教师119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市学科带头人1人,县级学科带头人4人,成都市农村优秀校长3人,市优秀青年教师6人,市级各类优秀12人,县优秀教师12人,县优秀青年教师8人,专任教师大专以上学历97人,占89%。

多年来,我校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坚持以?建高素质教师队伍,建优质育人环境,创高效教育质量,创优质品牌学校?、?为每个学生美好童年服务为每个学生美好未来奠基?为办学目标;以?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让学生体验成长的喜悦,让师生享受教育的幸福?为办学理念;以?培养会生活、会学习、会感恩、会健体的、身心和谐发展的创造性的一代新人?为育人宗旨;以?文明、活泼、乐学、创新?为校训。先后荣获?全国优秀家长学校实践基地?、?成都市文明单位?、?成都市少先队红旗大队?、?成都市德育先进集体?、?成都市‘全国中小学思想道德建设活动先进单位’?、?成都市绿色学校?、?成都市校风示范学校?、?成都市示范家长学校?、?成都市红领巾示范学校?、?成都市实验教学示范学校?、?成都市体育运动传统项目学校?、?成都市校务公开先进集体?、?成都市校本教研基地校?、?成都市第五、七、八、九届艺术节先进集体?、?成都市国学经典诵读示范校?、县?校风示范校?、?依法治校示范校?等称号。学校连续多年在全面工作年度综合考核评比中受到县教育局表彰。是一所充满活力的学校。

四、学生现状分析

古人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有位哲人也说过:?对学生真正有价值的东西,是他周围的环境。?校园文化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产生着潜移默化的深远影响,而这种影响往往是任何课程无法比拟的。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对学生的品性形成具有渗透性、持久性和选择性,对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拓宽学生视野,培养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人才具有深远意义。如今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独生子女的家庭结构,致使许多孩子臵身于?有爱无教?的家庭环境中,从而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自私冷漠、懦弱无礼、好逸恶劳等恶习。有些家庭更是只重智育,漠视德育。我校在三校整合后,学生来自城镇、城郊结合部、农村,结构复杂,所接受的家庭教育不同,所处的社会环境有差别,导致学生在文明礼仪、学习习惯、生活习惯等方面形成了较大差异,学生的道德教育缺失成为很令人担忧的社会问题。把学生培养成能适应社会、有利于社会,能推动社会进步的社会人是我们学校教育的重要责任。

五、家长与社会需求

蒲江是宋代理学家,经学家教育家魏了翁的故乡,他所建立的鹤山书院,培养了众多人才。一直以来,蒲江民风淳朴、学风纯正,家长、社会对教育非常重视。?尚德 .知礼 .勤学?(品德高尚,知书达礼,学识渊博)正是家长社会对北小学生的期望,也正是我校养正教育培养的目标。综上所述,我校选择开展?养正教育?特色建设。

第二部分学校SWOT分析

在对学校进行实地调研分析后,运用SWOT分析法即态势分析法对学校进行全面分析,深入发掘学校的内外部优势、劣势、机会、威胁等因素,并以此作为制定学校定位的依据:

1.国家加大对教育的投入。

2.当地教育主管部门对学校发展的战略考虑。

3.传统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历史责任。

4.以文化助推学校发展的第三次?教育浪潮?。1.充分利用政策扶持机遇,进

一步完善学校硬件设施建设。

2.加强社会关系公关,争取更

多财政资金支持和社会资金

赞助。

3.进一步发挥领导团队的集

体优势,增强学校凝聚力,扩

大管理效能。

4.进一步加大科研和教师培

训经费投入。邀请专家指导,

借力使力,完善学习型组织建

设。

1、担起?保护百年历史名校品牌?重任,

大胆挖掘学校独有的文化优势,打造优

质的基础教育。

2.结合得天独厚的文庙文化、周边地域

文化、历代名人大士以及学校本有的文

化积淀,提炼出?养正?核心理念。

3.大手笔打造养正特色教育,探索养正

教育发展思路,在全市乃至全国塑起一

个特色学校之典范。

威胁(Threats)ST WT

1.学校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虽在同类学校中是佼佼者,但学校文化的建设还不是十分明显。

2.周边学校的发展,让教师和学生压力普遍较大。

3.同类学校的文化特色普遍彰显。1.制定学校发展战略规划,保

持国学教育基地的优势,着眼

长远建设。

2.扩大学校展示窗口,整合推

广,注重媒体公关,加强学校

对外宣传力度,全面提高学校

影响力。

3、将当地文化、历史、特色

全部整合、提炼,共同为学校

特色文化建设服务。

1.鉴于教育教化人所要达到的本真状

态,与国学经典对于师生潜移默化的文

化滋养同出一辙,重点推出?养正立人?

的校训,以此彰显教育理想。

2、为实现从历史名校到现代名校的跨

越,总结出?养浩然之气,正做人之本?

的办学理念,用心智为再创蒲江北街小

学百年辉煌奠基。

3.加强学校文化的推广力度,提出?兴

学承古韵,养正至大成?的文化主题,

以此帮助师生、大众更好地关注与理解

养正文化。

第三部分理念框架

一、核心理念:养正。

二、基本理念:

1、学校精神:勤勉、协作、持恒

2、校风:唯新、和谐、大气

3、校训:养正立人

4、教风:正己、敬业、精艺

5、学风:尚德、勤学、健体

6、学校形象定位:诗书成趣,正气澄明的书香校园

7、学校愿景:特色彰显,底蕴深厚的精品名校

三、治学理念

1、办学理念:养浩然之气,正做人之本

2、办学目标:扬养正文化,育品正学生

3、育人目标:知书达礼的品正学子

4、师资目标:德厚艺精的学行良师

四、文化理念

1、文化主题:兴学承古韵,养正至大成

(备注:养正达道,自然大成)

2、誓词:①教师誓词②学生誓词

第四部分理念诠释

一、核心理念

(一)定义:核心理念是学校用于指导教育教学行为与管理经营活动的最高价值标准,是一切办学行为的逻辑起点,是学校文化的灵魂。

(二)北街小学的核心理念是:

养正

(三)阐释:

一、?养正?的含义:

养正:指从童年开始,就要施以正确的教育。

【出自】:《易〃蒙》:?蒙以养正,圣功也。?

?养?为涵养,身心修养,文化修养,它或者是吸收积淀,或者是潜移默化,或者是氛围熏陶,或者是实践体验;?正?为正直,正气,祛邪扶正之意,是一种价值取向,一种精神追求,它指向的是优秀的道德素养,深厚的文化底蕴,开拓创新的精神。

二、以?养正?作为核心理念的缘由

(1)?养正?彰显了悠久的中华传统文化脉络

孔子哲学思想,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格物至知,意诚、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修身,修身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渊源,已将?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深深烙印在中华儿女心中,无论历史演变,流风史叙,都改变不了这一理想诉求和道德张力,这也是中华文明巍然屹立于世的不朽神话。

(2)?养正?展示了学校地域文化特征

蒲江始建于公元554年,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是宋代理学家魏了翁和抗日名将李家钰的故乡。蒲江历史悠久,公元前4世纪,秦王朝灭巴蜀,在蒲水流域,设臵蒲阳县,汉代撤蒲阳县归临邛县。公元554年(西魏恭帝拓跋元年)建臵为广定县。公元601年,隋文帝仁寿

元年更名为蒲江。县治所原臵城北里许地,明太祖洪武中移治于今鹤山镇址。

蒲江县文庙大成殿建于蒲江县城东街,毗连东门。据《蒲江县志》记载:?蒲江县文庙建于明朝洪武年间,原于县署之南。又在清朝康熙34年(1695年)迁于东街新建,又于乾隆22年(1757年)及嘉庆25年(1820年)重修完竣。?其庙与东街交界处,建有高大的石屏墙一通,全部系青石墩砌成,石墩之间留有空口,石墙上盖琉璃瓦和宝顶脊梁。长约30多米,厚约80公分,气势雄伟,颇称壮观。文庙是北街小学的旧址,也是学校的文化渊源,有着养正文化的真实写照,也默默地滋养着、提振着这片土地的?精??气??神?。

(3)?养正?反映了学校道德诉求和发展路径

北街小学秉承传统、与时偕行,在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传承热爱祖国、勤奋节俭、尊师重教、团结友爱、尊老爱幼、礼貌待人、诚实守信、见义勇为、严已宽人、先人后已、勤学不倦等优良传统美德,和以?八荣八耻?为核心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形成具有新时代特色的价值观、道德观和行为准则。

?养正?的核心理念贯穿校园,让北街小学师生了解传统国学的无穷魅力,焕发起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感、自豪感,以学经典、诵经典达到?育人?的目的。

教育是培养人的事业,它催人向善、助人增智、促人觉醒,因而从本质上说,教育就是一项?养正?的事业。将?养正?作为北街小学的核心理念,既体现出教育的普适价值,又契合学校个性化的办

学追求。升华办学哲学,力求以养正传承并积淀文化,用特色孕育孩子幸福人生,使孩子在深厚的传统文化中修身启智,健康成长,俯首芳草地,铸得大乾坤。

二、基本理念

【学校精神】

(一)定义:学校精神是学校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自觉形成的、被学校成员认同和信守的价值观念,它同时对学校成员具有导向和激励作用。

(二)北街小学的学校精神是:

勤勉、协作、持恒

(三)阐释:

勤勉:即勤奋、勉励。对于工作、学习,努力不懈,勤劳不懈。

勤,是成就一切事业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养正文化中行健人格的具体体现。古语有言?天道酬勤?。激励教师勤勉不懈,诲人不倦;学生学而不厌,勤学不怠。勤勉是每个人应有的品质,是获取知识、增长才干的唯一通道,失去勤勉态度的人最终一事无成。勤勉的人,拥有坚韧的品格,相对于艰苦的求知过程,他们更懂得知识的甘甜。

协作:?养正?有一种道德精神力量,而协作精神便是这种力量的具体表现之一,成为学校团队精神的精髓。教师在工作过程中凝聚集体智慧、博采众长,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取长补短、团结互助,师生之间相互尊重,相互信任,求同存异,合作互助,共同发展。这是学校步步提升,交互延伸,朝着目标不断攀升的奥妙。

持恒:持,坚持;恒,恒心。就是长久坚持下去。亦即坚持一定的操守、品行。

持恒,是努力向上、犹言上进的决心和毅力,有恒心的人,相信坚持的力量,他们每天的努力将汇成广阔的知识海洋。持恒,是教师对事业的专心致志、锲而不舍,是学生对学习的不断努力,超越自我。在持恒的精神意志的感召下,北街小学秉持?养浩然之气,正做人之本?的办学理念,团结一致,努力进取,对于教育理想,主动而积极,一直执着向前。

【校风】

(一)定义:校风是学校风气的总称,包括领导作风、学风、教风以及学校积淀的传统文化精神和学术探索所形成的风气和氛围,它能体现学校的办学理念、育人方针、学术追求和管理特色,是师生员工行动的座右铭。

(二)北街小学的校风是:

唯新、和谐、大气

(三)阐释:

唯新:即奋发有为,锐意改革,弃旧图新。

学校践行养正教育,学习优秀传统文化,并不是一成不变地吸收,而是运用唯新思维、求新意识、创造能力,以及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

和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不唯书、不唯上,坚持独立思考,敢为人先,标新立异,走出一条具有个性风格的养正教育之路。

唯新不仅体现在具体的行为层面,更决定于行为背后涉及的观念形态、知识准备、品格意志、价值追求等特质。所以,唯新也是一种勇气,即在学习、工作中敢于发现、勇于创新的勇气,敢于破传统、战权威的勇气。于是,教师观念求新,树新风,育新人;学生注重知识更新,不拘泥于书本,不满足于师传,勇于尝试,大胆创新,有所发现,有所创造。

和谐:和睦协调。既指教师之间、师生之间、教师和家长之间等人际关系的和谐,还包括学生德、智、体、美、劳各方面的协调发展,学校学科建设、队伍建设与校园文化建设等各方面工作的同步推进,营造和谐的校园生态环境。

学校通过?养正教育?促进学生、教师、学校的和谐发展。这股力量能催生活力,促师生无私忘我、积极向上;能生成愿望,让师生发奋图强、奋斗不息;能铸造品牌,使师生团结忠诚、一往直前。校园流淌着和谐高洁的人文情怀,真正达到了师生民主,教学平等,特色育人,彰显着良好的精神风貌和人文素养。

大气:是一种修养、一种境界、一种美德,是一种纳百川、怀日月的气概。体现为:从容大方,胸怀坦荡,宽容大度,乐于分享。

养正必养浩然之气,即盛大、刚直、包容的大气魄。气,?物之原也?,它至大,超越了个体的渺小,无可限量。教育具有多元性、兼容性,学校也应要具有海纳百川,包容万象的非凡气度,拥有一种

大气的胸怀。大气就是敢于吸纳百家之长、以求克己之短,具有世界眼光和开放胸襟,兼容并包,百花齐放。学校应该像天宇一样运行不息,大气敢于刚强劲健、不屈不挠;要像大地一样厚实和顺,容载万物、兼善天下。

【校训】

(一)定义:校训是指学校提出的对学校全体人员具有规范、警策与导向作用的行动口号,它往往是学校核心理念的具体写照,能概括出学校的整体价值追求,独特气质,文化底蕴,蕴含师生的道德理想、学术人格和历史责任。

(二)北街小学的校训是:

养正立人

(三)阐释:

养正:涵养正道。

立人:(1)立身,做人。《易〃说卦》:?立人之道曰仁与义。?颜延之《又释何衡阳达性论》:?果两仪罔托,亦何取于立人。?(2)扶持、造就人。《论语〃雍也》:?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已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是孔子的一个重要思想,也是实行?仁?的重要原则。?养正立人?有两层内涵:一指自己能够自立于社会,二是要帮助他人成长为合格的社会成员。

为了生命的和谐与圆融,为了让知识滋养真、善、美的生命,教育必须转变?重利轻人?的知识价值观,走向关注生命的精神价值观,才能是现代教育。

养正立人,不光是为国民经济、国家建设培养人才,更是关爱生命,关爱人生,为民族立本,为国民立本;养正立人,让师生经过学习实践的过程,变为人格完善、身体健康、思想独立、品德优良、知礼守法的社会人。

以?养正立人?作为校训,学校通过各个方面的濡染和熏陶,在自然和真实的状态下对学生进行?真、善、美?的塑造和教化,由此浸入学生的?知、情、意、行?。学校文化和人性美德在潜移默化中内化为学生的行为准则和价值观念,学校文化的润物无声显示出教育的最高境界——不教而教。

实践?养正立人?,具体从三个方面去规划和落实:第一,从人的自身成长规律和幸福人生出发,开展?身心?修养的教育;第二,从社会和文化发展对人的要求出发,开展规范师生行为的教育;第三,从人类文明和自然规律对人的要求出发,开展科学文化修养的教育。

北街小学谨守养正文化,坚持育人之本,师生有健康的身心、规范的行为、科学的文化知识,养正之路越走越宽广。

【教风】

(一)定义:教风就是教师在治学态度、科学研究、教书育人等方面形成的良好风气。

(二)北街小学的教风是:

正己、敬业、精艺

(三)阐释:

正己:端正自己的思想、言行。

【出自】:《礼记〃中庸》:?正己而不求於人,则无怨。?

古人云:?师者,人之模范也。?育人要先育己,正己者方能正人。

?正人先正己?,对于教师来说,在为人和治学两方面应当?身先士卒,为人师表?,惟此才能让学生心悦诚服。教师,要专注于教育,投身于教育,精益求精,在实践中磨练意志,在实践中增长才干,在实践中陶冶性情,从而达到功到自然成的教育境界。作为教师,先正己再正人,善待学生,从做人到做事都能给学生以适当的引导,这是不可推卸的责任。自身的勤奋刻苦与率先垂范,能给学生以表率作用。

敬业:指正直拼搏,尽心精业,忠于职守,坚持不懈。是教师基本的职业要求和道德规范.

出自《礼记〃学记》?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教师敬业就是要提高业务技能,拓展工作思路,改进教育教法。孔子称敬业精神为?执事敬?、?事思敬?、?修己以敬?;朱熹解释?敬

业?为:?专心致志,以事其业?。朱熹曰?敬业者,专心致志以学其业也。?忠诚教育事业,敬畏职业道德,热爱北小,专心教书育人。

精艺:精,娴熟,熟悉,精通。艺,才能,教育教学本领。即教师通过不断学习、实践而精通专业和教书育人的技能,并不断精益求精。

?精艺?是成为学行良师的理性条件,是培养品正学子的重要前提。教师精艺集中表现为业务娴熟、身体力行、勤奋耕耘。教师的能力、知识、经验和个性特质共同构成了他们精艺的内涵素质,并成为胜任教育教学的条件。学无止境,教亦无止境。教书育人必须要高标准、严要求,要具有深厚的内功,要精通教学,要不断追求卓越、完美的教书育人技艺。在教学中,教师践行?精于钻研,敢于创新?的要求,潇洒自如,妙趣横生,旁征博引,学生很快就会被你的才智、才气所折服,从而自觉要求进步。

【学风】

(一)定义:学风就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该养成和遵循的风气,它同样是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学习效果的前提。

(二)北街小学的学风是:

尚德、勤学、健体

(三)阐释:

尚德:?尚?即崇尚,?德?,即道德、德行,也就是人的品质或品格。?尚德?是人格完善的基本要求、是人生的基础教育、是人成其为人的必要修炼。

【出自】《论语》:?君子哉若人,尚德哉若人?。

《大学》中有?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善?,《易〃坤卦》中有?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养成正直高尚的人格是做人求学的根本,学生崇尚道德为先,弘扬品行为首,才能人格完备,胸怀广阔,心态平和,与人为善,包容和谐。

勤学:就是勤奋学习,勤于准备,勤于思考,勤于提问,勤于探索,勤于归纳,勤于总结,勤于交流。

【出自】《东观汉记〃桓荣传》:?荣少勤学,讲论不怠,治《欧阳尚书》。?

?勤学?强调学习的过程和学习的态度,旨在倡导严谨治学、学而不厌、终身学习的风气,做到?海纳百川?。?勤学?不是苦学,最重要的在于持之以恒。勤学也要重视方法和效率,它应该是和乐学、会学紧密关联的一个整体。?勤学?历来被人们认为是个人成才的必由途径。有?书山有路勤为径?,?学问勤中得?等名言警句。知识的领域无边无涯,被形容成?书山?,被比喻成?学海?。一个学习的人,想要用自己有限的生命,去掌握成才的必要的知识,就必须勤学。

健体:?健体?一词是健康的体质和体魄的缩写。与学习文化知识一样,健康的体魄、强壮的身体是通过坚持不懈的锻炼以及正确的健体习惯而得成的。

健康的身体是工作、学习、生活的前提和基础,是国民素质的重要指标,是学校养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坚持进行体育锻炼,在运动中增强体魄,在锻炼中提高身体素质。在体育活动中通过积极进取、勇敢竞争、顽强对抗、承担负荷、战胜艰难困苦和经受胜败考验,能磨砺意志、强健体魄、历练身心,更能让学生品味成功,培养起浩然正气和积极向上的人生观。

【学校形象定位】

(一)定义:学校形象定位就是对学校总体形象的框架性勾勒,它是在学校现实形态和未来趋势的结合点上对办学宗旨所作的高度概括,它界定学校在何种范围内进行规划、实施办学活动。

(二)北街小学的学校形象定位是:

诗书成趣,正气澄明的书香校园

(三)阐释:

诗书成趣:以养正文化为统领,具体进行经典诗文的诵读,学校的人文内涵便会丰富而深厚。时刻浸润于经典美文、圣贤名训的文化氛围之中,教师坚持终身学习、合作学习,不断提升个人素养,不断丰富教育智慧,不断扩展教育视野,实现自我的可持续发展;学生以

兴趣为切入点读诗书、学礼仪,丰厚知识,养成文明习惯,释放成长的无穷力量,探索自我的无限可能。

正气澄明:学校施行养正教育,将之贯穿于师生工作、学习、生活的点滴之中,要求师生修高尚道德,规范行为习惯,言谈举止高雅,人格独立,有仁爱之心,有正义感。这样正气澄明的文化氛围,既体现了学校对传统经典的重视,又彰显了养正文化对师生的陶冶作用。

【学校愿景】

(一)定义:学校愿景是学校对未来理想和长远战略目标所描绘的纲领性蓝图,是学校的发展目标,也是学校全体师生的共同愿景。

(二)北街小学的学校愿景是:

特色彰显,底蕴深厚的精品名校

(三)阐释:

这一愿景来自北街小学全员上下崇高的教育使命感,来自师生对自身实力的信心,来自学校敢于走向全市乃至全国的博大胸怀。学校全员将把它作为长期奋斗的目标,以满怀的豪情、创新的活力、不懈的斗志一步步将它变为现实。

三、治学理念

【办学理念】

(一)定义:办学理念就是在一定的社会和时代背景下,在具体的办学实践中,由办学主体直接或间接形成的对办学宗旨、育人目标、管理策略等的较为深刻的认识、看法或观点。

(二)北街小学的办学理念是:

养浩然之气,正做人之本

(三)阐释:

养浩然之气:吾善养吾浩然之气。——孟子

浩然,即盛大的样子。?浩然之气?是一种充溢着刚性的?力?,?至大至刚?,?塞于天地之间?,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是高尚的精神,是崇高的气节;?浩然之气?有一种无坚不摧、大无畏的品格,是—种锻炼人格意志和身体素质的方法,它是在人的精神世界使某种意志信念高度集中凝聚,然后让其充沛完满,贯注全身。有了这种浩然之正气,就能坚持正义、气节和情操,有了这种浩然正气填塞于胸,就能达到人生修养的最高境界。

养浩然之气,学校通过一种潜移默化的氛围熏陶、一系列实践体验给予师生以精神动力,使他们在现代社会中重新获得传统社会中人们之间所具有的认同感与归属感,培育独具魅力的校园文化。扬百年老校之正,借鉴吸纳优良的传统文化,以?教师人格?的力量去促进学生的人格发展,以?学校文化?的底蕴去奠定学生的学力发展,塑造一代?养正?新人。

正做人之本:本指端正其本源、根本。这里指涵养德性,引领正道。

【出自】:《淮南子〃主术训》:?不正本而反自然,则人主逾劳,人臣逾逸。?

一点一滴积累好习惯,就是一砖一瓦堆砌自己的好品德,习惯成自然,量的积累必然导致质的飞跃。教师身正为范:浩然求正,尊贤

学范。点燃教师激情,提升思想境界,让教师学做真人,追求真知,锤炼教学技艺。学生正直向上:蓬勃向上,智慧聪颖。通过环境的涵养,习惯训练的培养,学科的浸润,多种德育活动的熏陶,把学生培养成心理健康,品行正派,为人正直,充满正义,具有正知、正见、正德、正行之人。

?养浩然之气,正做人之本?是成长发展的一个前后递进层次。是对教育基本规律和人的发展规律的坚守,体现了教育的规律性和超越性;是学校的最高价值观,是学校文化的灵魂,也是全体北小人上下一心、众志成城、拼搏奋斗的恒久追求。将?养浩然之气,正做人之本?作为办学理念,既是对学校历史文脉的继承和尊重,又契合当下教育发展的价值取向,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既体现了北小人对教育事业已经做出的努力和成就,又体现了北小人宽厚质朴的气度、严谨治学的决心、乐育英才的勇气。

【办学目标】

(一)定义:办学目标就是一所学校的自我期待和社会期望,是一切办学行为的总纲领,是办学思想、方向、策略的集中表现。

(二)北街小学的办学目标是:

扬养正文化,育品正学生

(三)阐释:

扬养正文化:?养正?学校文化建设的目的就是要通过一种潜移默化的氛围熏陶、一系列实践体验给予学校师生以精神动力,逐步营

养正教育解读.

前言 文化是一切活动的基础,其实质在于反映人的思想认识和情感活动。教育的本质在于如何继承、选择优秀文化和创新先进文化。 校园文化是以校园为空间,以师生活动为主体,通过教育教学活动所创立的精神财富、文化氛围以及承载这些精神财富和文化氛围的各种活动形式及物质形态。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主阵地。个性鲜明的校园文化,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约束力,对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 第一部分背景分析 一、地域自然文化背景: 蒲江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是宋代理学家魏了翁和抗日名将李家钰的故乡。我校位于鹤山镇大北街44号,学校对面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蒲江县文庙大成殿,学校地处文庙,相传文庙有?三桥九洞?等景点,又有?启圣祠?、?明伦堂?等文化建筑。 二、地域人文文化背景: 我校地处县城经济文化中心鹤山镇,原址为蒲江文庙,素有?文庙出人才?之说。学校的前身可以追溯到清康熙三十四年(1 695),知县李绅文迁建蒲江文庙后恢复的蒲江县学,是蒲江县早期的官办学校,最高学府。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建立蒲江县高等小学堂,抗日将军李家钰、化学工程学家、中国化学工程学会的主要创办人杜长明即在此就读。直到现在,学校名称虽几度变换,但以办小学时间最长。 三、学校现有文化背景:

今天的北街小学,是在2010年8月三校整合以后,拥有文庙和广定两个校区的规模学校。目前,学校占地28705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16183平方米,拥有47个教学班,学生2341 名。学校在岗教职工130名,其中,中学高级教师1人,小学高级教师119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市学科带头人1人,县级学科带头人4人,成都市农村优秀校长3人,市优秀青年教师6人,市级各类优秀12人,县优秀教师12人,县优秀青年教师8人,专任教师大专以上学历97人,占89%。 多年来,我校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坚持以?建高素质教师队伍,建优质育人环境,创高效教育质量,创优质品牌学校?、?为每个学生美好童年服务为每个学生美好未来奠基?为办学目标;以?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让学生体验成长的喜悦,让师生享受教育的幸福?为办学理念;以?培养会生活、会学习、会感恩、会健体的、身心和谐发展的创造性的一代新人?为育人宗旨;以?文明、活泼、乐学、创新?为校训。先后荣获?全国优秀家长学校实践基地?、?成都市文明单位?、?成都市少先队红旗大队?、?成都市德育先进集体?、?成都市‘全国中小学思想道德建设活动先进单位’?、?成都市绿色学校?、?成都市校风示范学校?、?成都市示范家长学校?、?成都市红领巾示范学校?、?成都市实验教学示范学校?、?成都市体育运动传统项目学校?、?成都市校务公开先进集体?、?成都市校本教研基地校?、?成都市第五、七、八、九届艺术节先进集体?、?成都市国学经典诵读示范校?、县?校风示范校?、?依法治校示范校?等称号。学校连续多年在全面工作年度综合考核评比中受到县教育局表彰。是一所充满活力的学校。 四、学生现状分析

启蒙养正 让廉洁文化浸润儿童心灵

启蒙养正让廉洁文化浸润心灵 ——宁波市中城小学廉洁教育工作汇报 中城小学创办于1904年,迄今已有一百一十一年历史。学校原址孔庙,现在与孔庙仅一街之隔。一百多年来,学校始终秉承“诚、谨、勤、俭”的校训,形成了慎选良师、从严治校、注重特色、全面发展的传统。近年来,学校依托地域文化优势和办学传统,以弘扬慈孝文化为抓手,全面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先后获得浙江省文明单位等区级以上荣誉七十余项。 现从以下三个方面就学校廉洁文化教育工作做简要汇报,请各位领导批评指正。 一、秉承校训,从传统中构建廉洁教育。 我们认为贴近小学生的廉洁文化,一定要利于言表,才能真正使廉洁教育能够付诸于行,润之于心。在开展廉洁文化进校园活动中,我们努力从学校的传统文化中寻找廉洁教育的生长点。我校校训“诚、谨、勤、俭”已经沿用了一百多年,是中城小学文化的核心。“诚”就是诚信,要真诚待人,信守诺言;“谨”就是自律,要谨言慎行,遵守规则;“勤”就是勤奋,要刻苦学习,勇于担当;“俭”就是俭朴,要戒奢戒贪,不图小利。而这又恰恰契合当今廉洁文化在小学的教育要求。因此,我们把学校的百年校训作为我校廉洁文化教育的核心,提出了“启廉洁之蒙,养德性之正”的廉洁教育理念。学校把廉洁文化教育与学校特色教育和文化建设相结合,通过创建具有中城特色的校园环境,构建廉洁教育活动序列,形成了具有中城特色的廉洁教育体系。 二、有机融合,在课程中体悟廉洁文化。 为促使廉洁文化教育全方位、立体化推进,我们努力做到三个结合,引领学生在课程学习中体悟廉洁文化。 1、与慈孝教育相结合。 我校自2006年起依托慈城慈孝文化底蕴和学校办学传统,全面推进慈孝文化教育。我们把“责任、孝敬、和善”作为现代慈孝的核心品质,构建了慈孝教育体系。我们编写了校本课程《慈水涓涓》,让学生“读慈孝文章、悟慈孝文化、做慈孝之人”。从开展廉洁文化进校园以来,我们把廉洁教育与慈孝教育有机融合,在《慈水涓涓》中挖掘廉洁文化内涵,从中选择了24篇文章作为廉洁文化教育的核心内容。学校组织教师编写了廉洁教育教学设计,使廉洁教育走进课堂。同时,我们还把慈孝文化中的“责任、和善”品质作为廉洁教育的重要内容,通过开展“亲近传统、亲近父母、亲近学校、亲近家乡”四个系列活动,在活动中培

少年养正教育方案

少年养正教育方案 Document number:WTWYT-WYWY-BTGTT-YTTYU-2018GT

少年养正教育方案 一、重视少年养正 这一阶段要特别注意“少年养正”,强化性地培养孩子建立正念、正识、正觉、正悟地坚持经典诵读,培养孩子的正信,坚信道德,相信道德可以再造自己的性命,增智开慧,使人生保持正确的道路,开创亮丽的人生。同时应当进行法制教育,增强法制观念,提升意识鉴别对与错、善与恶、,当行与不当行的鉴别能力和决断能力。 这一年龄时期的生命是一个人生的“无为”向“有为”、“先天”向“后天”全面转折的时期。生命“先天”五行五德的不足,没有进行“先天不足后天补”,没及时地进行修补,错过了在后天环境中培补先天内环境中的“先天”的时机。因此,在此“转折”时期内,父母、家庭、学校、社会的众多不良现象,将全面迅速地污染他们的精神世界,而他们自己体内既无坚实的先天五德品格和能量基础,后天意识系统又尚未全面正确地确立起来,那么五行五德的缺陷必将招致五阴五贼的充分表现和发展。“学好千日不足,学坏一日有余”,在这类孩子身上也就典型地表现出来。 人的一生中,成长到女子十四岁、男子十六岁,也就度过了转折期而全面进入后天有为的生命时期。进入人生的有为后天这一时期以后,若再觉悟到自己先天的不足与缺陷,想再进行“上善治水”进行修补时,由于心身已经完全处于后天有为的环境中,而且体内的各种先天能量储备已经进入开启库储,全面消耗的人生阶段。此时再运用上善治水进行修补,也就是一种边消耗边培补的过程,稍不重视和懈怠,就必然是入不敷出,只能继续调用储备。这种边消耗边培补的流程,常常因为许多人的后天意识障碍作用力极为强大,而效果甚微。 通过以上种种分析,我们仍然看好德慧智教育是少年养正的最佳选择,通过的挥之经典诵读教育培补孩子五德能量至五德圆满,这是不容易的。需要极大的努力和较长的时间以及正确的系统方法才能达成目的。

开学第一周:养正教育周活动方案

养成习惯好起航养正开启新篇章 -----汇川区第一实验学校养正教育周活动方案 【时间】2016年8月29日---9月2日 【参加人员】全体师生 【活动目的】 1.做好一年级新生入学教育,让新生尽快适应新的教育环境,进入学生角色,帮助他们认识集体、认识学校,初步树立集体观念和纪律观念,养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帮助孩子们迈好入学第一步。 2.帮助其他年级学生由家庭生活迅速适应学校生活,由假期松散状态过渡到正常的学习状态,使班主任老师在规范学生一日常规习惯方面,做到对班级管理提前规划,对学生习惯培养有的放矢,抓住开学初每一个与学生接触的教育环节,确保班级管理与规划提前开展,使开学工作有条不紊的开展。 3.结合“里约奥运会体育精神”,“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建党95周年”“遵义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体系,开展一系列教育活动。 【活动要求】 1.一年级的养正教育周教育实践活动时间为8月29日—9月2日。 2.二到六年级养正教育周教育实践活动时间为8月29日-9月1日。 3.每课时有教育教案,9月5日下午以前将教案交到德育处。

4.8月29日下午全校统一上卫生大扫除课(班主任前20分钟上如何打扫好卫生理论课,后面开始大扫除,4点钟德育处检查。 【活动内容】 ※一年级※ 1.认识我们的新校园,含认识小伙伴、学校职能部门所在地、参观过程中遇见的老师以及其他功能区域,并学会正确的入厕(建议班主任上) 2.保护我们自己(建议班主任、道德与法制老师上) 3.守规矩、行正气(建议班主任上,要求背诵校训、学风。了解学校文化理念) 4.会唱国歌、队歌(建议音乐老师上) 5.体会奥运精神、做守纪好孩子(建议体育老师上,围绕学生坐姿、站姿、排队集合、出操行进等训练) 6.爱护校园环境(建议科学老师、美术老师、专题教育、数学、综合实践老师上) 7.文明进餐训练(当天小饭桌老师训练。程序:排队洗手---回教室静坐----组长发饭---饭前教育----安静吃饭------收拾餐具----打扫卫生) 8,学会打扫,(建议班主任上,学会使用劳动工具) ※二—----六年级※ 1.保护我们自己(建议班主任、道德与法制老师上,包含了 五、六年级性启蒙教育) 2.守规矩、行正气(建议班主任上,了解学校文化理念以及培养目标,全文背诵三风一训,上下楼梯靠右行等)

中篇 “养正”活动篇

中篇“养正”活动篇 第五章蕲春县第二实验小学养正教育目录及内容 ㈠、学习习惯养成目标 低年级: 1、要按时上学: 2、学会整理书包: 3、遵守课堂常规: 4、保持正确的写字姿势: ㈡、文明礼仪习惯养成目标 低年级: 1、升旗集合礼仪: 2、进餐礼仪: 3、穿着礼仪: 4、行走礼仪: ㈢、健康卫生习惯养成目标 低年级: 1、个人卫生习惯: 2、睡眠习惯: 3、正确用眼习惯: 4、认真做好“两操”: ㈣、安全习惯养成目标 低年级 1、乘车安全: 2、行走安全: 3、防拐骗常识: 4、校内安全常识: 正写人生2、防水安全: 3、防煤气中毒: 4、防自然灾害: ㈤、品德习惯养成目标 低年级 1、诚实守信: 2、勤俭节约:

3、珍惜时间: 4、热爱劳动: 蕲春第二实验小学学生养正教育具体目标 一、指导思想:俗话说:“行为形成习惯,习惯决定品质,品质决定命运。”我们把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作为学校德育切入点,坚持每月一个主题,每周一个习惯的目标,大力开展“好习惯伴我行”的活动,从细节抓起,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严格训练、反复强化,持之以恒、扎实有效地推进我校学生文明习惯的养成。 二、具体目标: ㈠学习习惯养成目标 低年级 1、要按时上学: ⑴使学生懂得按时上学、不随便缺课是小学生必须遵守的学校纪律,形成时间观念。 ⑵要按时起床不贪睡,上学路上不贪玩。 ⑶有病有事需要请假时,必须向老师写请假条或打电话请假。 ⑷如果迟到,要先报告,经老师批准后再进教室坐好。 2、学会整理书包: ⑴使学生知道书包内学习用品要摆放整齐、有条理,养成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的习惯。 ⑵知道整理书包要按书、簿和文具分开存放的办法,便于迅速找到需要的学习用品。 ⑶存放书本时要小心,不能卷折书角。 ⑷要及时清理不需要的学习用品,避免书包过重。 3、遵守课堂常规: ⑴上课前应提前回到教室,先准备好本节课的学习用品。 ⑵上课铃响后,应在座位安静坐好,等候老师上课。 ⑶上课时要遵守纪律,坐姿端正,精神饱满,充满自信。认真听讲,不做小动作,不交头接耳,不思想走神,不得在上课时吃零食。 ⑷发言时要先举左手示意,得到老师允许后,才能站直身体发言;发言时要自然大方,声音洪亮,说普通话,吐字清晰,表达清楚,要能说完整的话, 4、保持正确的写字姿势: ⑴坐姿正确,做到“一直一正二平”,即身体直,头正,肩平,腿平。 养正教育中篇 正 写 人 生

启蒙养正,立身成人

启蒙养正,立身成人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市桥大平小学(以下简称“大平小学”)基于教育目的的追寻、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目的,基于学校办学思想,挖掘适宜学校发展的文化资源,提出了立身教育的品牌教育观,并从德育、课程、课堂、教师成长、家校合作、环境建设等方面对立身教育的内涵和落实途径做了深入探索。 标签:立身教育;学校文化;特色办学 大平小学的立身教育以国家的教育方针为依据,按照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和素质教育的要求,着力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的多种能力和综合素养,为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基深厚和扎实的基础。 一、立身教育特色文化的提出 1.基于教育目的 立身教育既是为了让学生掌握独立生活能力,满足今后生存和继续发展的需要,重点培养学生会学习会做事的知识、能力与素养;又是为了让学生成为品德良好、身心健全的人,重点培养学生如何做人的知识、能力和素养,培养学生具有较高的人文素养和道德情怀。因此,立身教育是落实我国教育方针,实现“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的目标任务的实践探索,是立德树人目标的具体化和实操化。这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21世纪教育要让每个人“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生存”的要求有着内在的高度契合。 2.基于弘扬中华立身文化目的 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中就包含了立身文化。立身文化就其内涵来说,其主体是儒家道统思想的体现,但同时也是各家学说的杂陈。无论是儒、道、释,还是墨家法家等思想流派,在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精神构建中,都離不开立身之论。 而在人们的生活实践中,立身则是一种与生命活动同在的内在渴望与外在行为的统一,也就是所谓的立身行道,既是一生一世的事,也是每时每刻的事,教育是其中不可或缺的启发因素和引导因素。根据立身文化的本质和特性,立身教育主要是解决传统文化的当下实践问题。 3.基于传承地方祠堂文化 大平小学于20世纪90年代初迁到邓氏祠堂,现校舍由祠堂改建而成,仍旧保留了祠堂门口的原有模样。祠堂文化有着教化、规范、维系、调节等功能,可以说,传承祠堂文化,也是传承乡土文化、留住文化根的一种重要方式。作为番禺区迄今为止仍安置在祠堂里的为数不多的学校之一,学校有责任保护和传承祠

幼儿养性,童蒙养正,少年养志,成年养德

幼儿养性,童蒙养正,少年养志,成年养德 我们关心教育的现况及未来的发展,故参酌古今教育方式,提出”四阶段的教育理念",供各界人士参考,本文仅就其重点略述之,期能抛砖引玉加以引申阐发,并愿与关心教育的家长及教师们共勉,并付之实践。本文专以品德及智慧教育为主,希望能和目前学校中的知识技术教育相辅相成,以培养出更具有深刻文化素质及知识更丰富、身心更和谐健全的现代中国人。 第一阶段:幼儿养性—-优美人格的奠定 众所周知,0岁至3岁是人的一生中”可塑性最高,施教最容易"的阶段,正是教育的黄金时期。很可惜,一般的父母大都轻易错过.如何在这张纯净的白纸上,彩绘出最优美的底案,建构其一生端正屹立的磐基,实是天下父母们应该共同关心的重要课题。回顾反省人的

一生,大家莫不深切同?”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我们可以肯定地说,人生最难化者唯习性;良好的习性一旦养成,则终身受益不尽,反之将受害无穷.因此,第一阶段"幼儿养性”的教育特别重要。这段时期的幼儿几乎没有自主学习的能力,然其纯净的心灵对外界的一切信息,却能靠高度的直觉而全面吸收,犹如明镜照摄景物一般,不加选择地全部接受,是构成其一生性情及人格基础的重要时期。此时的教育端赖父母亲主动地给予正确的引导。正确了解幼儿学习的特性后,我们建议为人父母者以最轻松简易的方式进行教育,现略述一些方法以供参考,若能举一反三、善巧融通,则不难掌握幼儿养性的教育要旨.例如,手抱幼儿或陪他嬉戏时,常用愉快的心情、轻柔的赞美来肯定孩子?你(或直呼其名)是最孝顺的孩子,你是最善良的孩子,你是最开朗的孩子,你是最聪明的孩子,你是最健康的孩子,你是最勤快的孩子,你是最喜欢读书的孩子……”不胜枚举。此外父母亦可时常播放优美的中西古典音乐,以培养其优雅的性情.营造良好的教育气氛与学习环境,是影响孩子人格健全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为人父母者若希望子女未来具备良好的人格特质(果),现在就应该多加赞美肯定孩子(因)。如此每天几次愉快地赞美肯定他,必然先入为主地深深印入幼儿纯净的心灵,形成终身不移的性格特质。良好习性的养成、优美人格的奠定,就在父母亲轻松愉快的赞美肯定中完成。秉性良好的孩子,经此赞美肯定后,会发展得更加自信完善.秉性中下的孩子,更需要父母亲加倍的赞美肯定来弥补,以导正或减轻其不良习性于无形中。这可是幼儿教育的秘诀!贤明的父母们,请千万别错

童蒙养正—古代的小学教育

古代教育,小学是从七岁到十二岁,它的教学宗旨、目标,就是培养正知正见,所谓的‘童蒙养正’,这一句话确实是亘古不变的真理。谚语里面常常说到:‘少成若天性’-童子时候养成,就如同天性一样,‘习惯成自然’。这两句话虽然是老生常谈,细想想,它有很深的道理存在。 小学的教育,在生活教育当中,是要培养他的勤劳,洒扫应对,奉事长上,知道怎样奉事父母,怎样友爱兄弟,都是从这时候培养的。在德行、学问根本上,是培养他的根本智,根本智与后得智,这是佛法的名词。现在能说这个名词的人很多,但是这个名相所含的精义,能够说得出来的人就不多了。 什么叫根本智呢?根本智这个意思,就是真实的智慧,是从这个本生出来的。这是用植物来作比喻,植物有根有本,然后才能生出枝叶花果。由此可知,根本重要。根本智的培养,实在讲就是真心、真诚。儒家所说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诚意、正心就是根本智。培养的方法,就是如何防止他的妄念。诸位要晓得,小孩子也有妄念,如何把他的妄念给打断,保持他的正念,这是教育的功能。正念是什么呢?正念是无念,无念才是正念,现代很少人懂得,古时候人知道。换句话说,无念就是心地的真诚、清净。 所以在小学童蒙教学,老师只教句读,把这些中国的古籍,古圣先贤这些经典,经典就是教科书。教科书为什么称之为经典呢?教科书里头字字句句所讲的这些道理,都是超越时空的,永远不会改变的,我们称它作经,古时候教科书是经典。譬如宋朝以后,朱熹新编一套教科书,就是我们现在所熟悉的《四书》,《四书》是朱熹编的,编得好,有理论、有方法,还带示范的,这个教科书就很圆满了。 我看这本书,我很怀疑朱夫子这个灵感,是不是从《华严经》上得来的。因为他编《四书》这个形式、模式,非常像《华严》。《华严经》有理论、有方法,后面五十三参,是做出榜样来给我们看,这在教科书里头才是最完美的。《四书》就是有这个模式,《中庸》是理论,《大学》是方法,《论语》跟《孟子》是举出孔夫子跟孟夫子来表演,就是把理论、方法落实到生活上,做出来给我们看,就如同《华严经》的五十三参一样。这个教科书我们不能不佩服。 童子的时候就教他读,不讲解只教他读,利用他天赋的记忆力,童年的记忆力最好,让他熟记。而过去教学的方法,的确合乎现在科学的理念。老师教学生因材施教,有些学生聪明的,一天能够念三百字到五百字,这个念就是他一定要能够背诵。他每天能够背诵三百字到五百字的,这算是中上的人才,中上的

蒙以养正

蒙以养正 ——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思想道德教育 者腊小学杨天凤“蒙以养正”语出《易经》蒙卦:“蒙以养正,圣功也。”这里的“蒙”字有两层含意:一是蒙昧、幼稚之意;二是启蒙、教育之意。可以理解为学生蒙昧幼稚,心智未开,需要启蒙、培养。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情操,这是圣人才有的功业啊!在启蒙阶段,不是让孩子去学得多少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性格,让他们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一个人的德行好比人生的方向盘,决定着一个人生活的质量、一生的走向、对国家和社会的价值。教育者包括父母在内都应以身作则,成为为人处事的楷模,以正当、正确、正面的内容和方法教育蒙童,尽量减少以至杜绝后天或外界的不良影响,保证孩子健康成长,实现“蒙以养正”。 从人生发展历程来看,小学阶段是最重要的,是长身体、长知识最旺盛的时期。小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思维敏捷,对什么问题都要问个为什么,他们像海绵吸水那样,不断地吸收各种知识。小学生记忆力强,善于背诵,对感兴趣的事物,能够牢记在心。小学生模仿力强,容易做到习久成性,在儿童时代养成的好习惯,可以牢固地保持一辈子;相反,小学阶段养成的不良习惯,到中学和大学时纠正起来就很困难。我国古代对童蒙教育十分重视,提出了以身作则、文道结合、潜移默化、防微杜渐、长善救失、因材施教、教学相长等原则和方法。启蒙教育首要一点就是“匪我求童蒙,

童蒙求我”。强调童蒙求我,实际上是强调受教育者的主动性,积极性,要有求知的欲望,一方面“学而不厌”,一方面“诲人不倦”,这样才能志趣相投,共同完成教与学的双边活动。这一点指出了教育之初,激发孩子的求知欲有多么重要!现在很多家长是我求童蒙,强迫孩子学习,孩子认为学习是为了父母,那么效果自然不佳!因此,我们作为启蒙教育者,应该探求一种变被动为主动的方法,让童蒙求我,这样才能开展教育。 教育是立国之本,立人是教育之本。我们要把学校的德育工作融合在所有的学科中,渗透到每一个细节里。那么怎样根据小学语文的学科特点,发挥学科优势,在教学中有效地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呢? 一是与语言文字的训练相结合,在剖析词句中渗透德育。一篇文章,总是作者反复推敲的结果,字字句句隐含着作者的情感和观点。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努力抓住文章的关键词句,领会课文的思想底蕴,由文入情,引导学生进入作者的内心世界,与作者同喜同悲,同爱同恨,产生情感上的亲近感和认同感,这样他们就乐于接受作者所讲的道理,就自然地受到文章主题思想的影响。 二要与学生的情感体验相结合,在创设情境中渗透德育。小学语文教材中蕴含着真挚丰富的情感。教学中要注意创设情境,以情引人,以情动人,以情感人,让每节课堂教学都成为学生的一次情感体验过程,促使其产生学习的内驱力,去寻根求源,探索情感产生的原因,由情悟理,由情明

小学跟岗学习体会感悟养正教育

小学跟岗学习体会,感悟养正教育 感悟养正教育 ——北京市昌平区城北中心小学跟岗学习体会 20xx年4月24日,我有幸来到北京市昌平区城北中心小学,进行为期四天的跟岗学习。此次学习,我们主要是参加了城北中心小学四所学校的教育教学专项督导活动,在此要特别感谢城北中心小学四所学校的领导和教师对我们的热情接待及真诚无私的帮助。 城北中心小学的养正教育文化理念已坚守25年,学生在养正教育的沃土中,好习惯得以养成,能力得以提升,个性得到张扬,同时也提高了教师的专业素养,促进了学校的特色发展。以下是我对养正教育的几点感悟: 1.养行——师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养正文化理念浸润在城北中心小学各所学校的每个角落,干净整洁的校园虽然面积不大,但每一处的安排布置都那么的规范有序。不论是校园文化墙还是班级文化布置,都处处彰显着浓浓的养正文化。 课间活动伴随着节奏明快、并带有时尚气息的音乐全体师生一起在操场上跑步做操。在体育老师的精心策划下,师生跑步

的队形进行有序的变换着,时而呈s型,时而呈o字型,让人看的是赏心悦目。 课堂上,教师规范化的教学让我感触很深,几位数学教师就连板书一个加号和等号都要使用三角尺,教师规范的行为直接影响着孩子们。校园内外,孩子们见到老师都会鞠躬问好,课堂上学生不光坐姿端正,就连回答问题时也是站的特别直,声音洪亮。总之,师生在举手投足间都展现出了良好的行为习惯,行走坐卧间显露出是的是优秀的品质。相比之下,这一点我做的还远远不够。 2.养德——用有温度的爱去做有良心的教育 4月28日下午,我们和六街小学的部分班主任和教师代表进行了座谈。从座谈中我们了解到:每位教师的工作量都很繁重,但每个人都很敬业,也很专业,都有着较强的责任心,把教师工作当成是一份事业来干。 三(2)班的李老师向我们分享了她27年的班主任工作经验,她讲的《太阳和北风》的故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只有付出真爱,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来对待,学生才会懂,我们的工作也才会得到家长的认可和支持。她用“三心”来总结她多年的班主任工作:“有心,用心,真心”。 二(4)班的许丽老师向我们介绍了她在家校沟通方面的一

少年养正教育方案设计

少年养正教育方案 一、重视少年养正 这一阶段要特别注意“少年养正”,强化性地培养孩子建立正念、正识、正觉、正悟地坚持经典诵读,培养孩子的正信,坚信道德,相信道德可以再造自己的性命,增智开慧,使人生保持正确的道路,开创亮丽的人生。同时应当进行法制教育,增强法制观念,提升意识鉴别对与错、善与恶、,当行与不当行的鉴别能力和决断能力。 这一年龄时期的生命是一个人生的“无为”向“有为”、“先天”向“后天”全面转折的时期。生命“先天”五行五德的不足,没有进行“先天不足后天补”,没及时地进行修补,错过了在后天环境中培补先天环境中的“先天”的时机。因此,在此“转折”时期,父母、家庭、学校、社会的众多不良现象,将全面迅速地污染他们的精神世界,而他们自己体既无坚实的先天五德品格和能量基础,后天意识系统又尚未全面正确地确立起来,那么五行五德的缺陷必将招致五阴五贼的充分表现和发展。“学好千日不足,学坏一日有余”,在这类孩子身上也就典型地表现出来。 人的一生中,成长到女子十四岁、男子十六岁,也就度过了转折期而全面进入后天有为的生命时期。进入人生的有为后天这一时期以后,若再觉悟到自己先天的不足与缺陷,想再进行“上善治水”进行修补时,由于心身已经完全处于后天有为的环境中,而且体的各种先天能量储备已经进入开启库储,全面消耗的人生阶段。此时再运用上善治水进行修补,也就是一种边消耗边培补的过程,稍不重视和懈怠,就必然是入不敷出,只能继续调用储备。这种边消耗边培补的流程,常常因为许多人的后天意识障碍作用力极为强大,而效果甚微。 通过以上种种分析,我们仍然看好德慧智教育是少年养正的最佳选择,通过的挥之经典诵读教育培补孩子五德能量至五德圆满,这是不容易的。需要极大的努力和较长的时间以及正确的系统方法才能达成目的。 德慧智教育的好下手处就是经典诵读,不管是家庭还是学校,选择上善的经典,经典的“上善治水”之功效,一定会帮助孩子顺利度过人生的“无为”向“有为”、“先天”向“后天”全面转折的时期。

读以养正行以育德

读以养正行以育德 学生好比一棵棵小树,班级就是培育他们成长的沃土。在这片沃土上,如何让小树枝繁叶茂,开花结果,是我这个“园丁”多年来不断思考和探索实践的课题。 小学阶段是培养人道德品质的关键时期,因此,我在班级开设了以“读以养正,行以育德”为核心的“小树成长”课程。“养”是指通过读书来为学生的道德认知补充营养;“育”即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将道德认知转化为道德行为。结合不同年段学生的特点,我坚持“养”、“育”并举,谋求知行合一。 一、低年级:读经践行,“小树”培根正形。 《易经》中写道:“蒙以养正,圣功也。”低年级的学生年龄小,习惯和品质培养至关重要,养正教育应放首位。因此,低年级阶段,我指导学生诵读了《弟子规》等国学经典,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并组织了系列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促进学生知行合一。 二年级时,我虽带学生读了《孝经》中的经典篇章,但他们对于“孝”依然懵懂。于是,我组织学生参观了妇产医院,听护士长讲述妈妈怀胎十月的艰辛及生宝宝的危险,并观看了视频《生命的奇迹》……我发现,学生们由开始的新奇、兴奋变得安静了。从他们的眼中,我看到了震撼、温暖

和感动。于是,我趁热打铁,又召开了《孝心在行动》主题班会。班会上,可蓉的妈妈为同学们读了一段孕期日记。日记中这样写道:“宝宝,妈妈怀你已经快六个月了,可是,仍然什么都吃不下,老是吐,每天靠输液维持营养。这可怎么办啊?医生说你的个头偏小,发育不太好,妈妈真恨自己的身体不争气,觉得特别对不起你。更担心这样会影响到你的身体发育,好几次,我都从噩梦中惊醒……” 当可蓉妈妈在哽咽中读完日记时,孩子们都被感动得落下了眼泪,可蓉更是哭着扑到了妈妈怀里。此时,无需再多说些什么,学生们已深深地感受到了何为父母养育恩。在接下来的“孝心在行动”活动中,学生们纷纷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表达对父母长辈的孝心。他们有的帮辛劳一天的妈妈捶背、做家务;有的为辛苦打拼的爸爸端上了一杯热茶;有的把自己画的全家福高兴地送到爷爷手上……那一刻,在学生的心中,“孝”的种子已经开始生根发芽。这正是:读经典,践行动,小树培根又正形。 二、中年级:读史演剧,“小树”叶绿干直。 到了中年级,学生的养正教育已初见成效,应进一步扩宽视野,培养他们深入探索事物的能力,并从中获得精神与品质的提升。因此,我带领学生读史。这样不但可以了解历史,还能启迪学生的智慧。为了不使学生仅仅停留于对知识的认知,我在班级开设了“小树话剧社”,鼓励学生通过表

略论中国传统蒙学养正教育的现代借鉴意义-2019年文档

略论中国传统蒙学养正教育的现代借鉴意义 传统蒙学教育,相对于中国古代的经书教育,在中国古代教育史上,具有更基础、更广泛、更持久的影响力,因此它也是中国古代传统教育最重要、最基本、也最成功的教育类型之一。几千年来,它承担着开启蒙昧、化育国民、传承文化的重任。在中华民族善良、诚实、勤劳、智慧、谦虚、礼让、尊老爱幼、热情好客、重责任、重气节、重品德修炼、重文化修养等等优秀品质和优良传统的形成过程中,蒙学养正教育发挥了它特殊而重要的作用。今天,传统蒙学虽已淡出中国教育史,但蒙学的文化精义和合理内核仍然生生不息地传扬在我们的现代文化教育中,仍然 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借鉴。 养正”是中国几千年教育思想的核心,蒙学教育的出发点 和落脚点,就是“养正”教育。什么是蒙学?蒙,古语解释它是物之稚也”。稚,就是幼小。所以这个“蒙”字也引申为“蒙 昧无知”。《易?蒙卦》:“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王弼注:“童蒙之来求我,欲决所惑也。”童蒙,即初入学的儿童。 蒙学,是“中国封建时代对儿童进行启蒙教育的学校。”蒙学教 育尽管内容驳杂、形式多样、途径各别,但教育目标都共同指向学生的成人、成才这一根本的目的。中国古代向来重视儿童教育,儿童教育又以“养正”教育为重。所谓“蒙以养正”或“养正于蒙”,就是要求当儿童智慧蒙开之际施以正当的教育,启迪儿童的智慧、培育儿童的品德,使之健康地成长。元许衡的《小学大义》云:“当其幼时,如不克习之于小学,则无以收其放心,养其德性。”明沈鲤《义学约》云:“蒙养极大事,亦最难事。盖终身事业此为根本。”等等,都不约而同地把蒙学“养正”教育放到很重要的位置上。 据有的学者统计,蒙学教材自《史籀篇》始,到“三百千千”,两千多年间约有1,300 余部。它们通过极其明达晓畅而又精准隽永的语言形式,将诸如德性的彰显、人格的培育、生命的完善、素质的提高、能力的培养、创造潜能的开发等中国式的人生观、价值观、是非观、美丑观等注入到少年儿童的心坎上,渗透到他们的意识深处,因此对中国优秀文化的传

童蒙养正

童蒙养正——圣贤智慧的陶冶 不论是心理学的研究或是一般人成长的经验,我们了解:四岁到十三岁这一阶段的儿童,因其知识未开,理解能力薄弱,仰赖父母之处尚多。然也因涉世未深,心性依然纯净,正是一生中记忆力最强的阶段。 古圣先贤们高瞻远瞩,不约而同地选择四书五经及老庄等重要经典为主要教材,并以历代公认的优美古文诗词为辅佐教材,来教导儿童反复熟读,进而鼓励背诵。如此充分发挥其记忆力好的特长,背诵最有价值的经典,趁他心性纯净时,常常耳濡目染于对贤光明正大的智慧思想之中,以潜移默化其气质。经典的价值亦将伴随其人生经验的成长而茹吐芬芳、绽放光明,能扶持他克服人生的逆境难题。而长期的诵读熏习,可以养成他阅读古文的能力,那么,中华文化的智慧宝藏,将任其悠游探取,深信必可陶冶他的性灵、开阔他的心胸、端正他的品行。 至于如何教导儿童诵读经典呢?方法很简单,只要父母、老师都利用课余时间,引导鼓励或赞美奖励儿童反复多读、熟读,他们自然就会背诵的非常流利。若父母亲能抽空陪孩子一起讯,不但本身受益,同时也是最佳的亲子活动。根据老一辈人的经验,若能把握这段记忆力最好的十年,每日能读诵30分钟,持之以恒,要背诵二三十本书是轻而易举的,并且可利用寒暑假期间来加强复习。 第三阶段:少年养志——理想抱负的鼓舞 第四阶段:成人养德——真实生活的开展

2、人类有两大学习能力,记忆力和理解力,而6—13岁是记忆的黄金期 依据人类学家和心理学家的研究,一个人的记忆力发展是自0岁开始,1—3岁有显著的发展,3—6岁其时展更为迅速,6—13岁则为一生中发展的黄金时期至13岁达到一生记忆力的最高峰,以后最多只能保持此高点,20岁以后,心境若不平衡,便有减退的可能。而理解力的发展,与记忆力大有不同,理解力也是自0岁开始酝酿,1-13岁总是缓慢上升,13岁以后方有长足的进步,18岁以后渐渐成熟,因经验及思考之磨练而一直有所进步,直到老死为止。 我们提倡儿童诵读经典教育,即是要利用儿童期记忆力,记下一些永恒的东西。而不要强制他去理解。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慢慢悟进去,将来长大后学问就广博了。 3、科学教育与语文教育走的是两条路,不应该相互抵触,而应兼顾互补。 儿童时期背经典,不浪费好的记忆力,好的记忆力有助于将来提高理解力。 过去我们都错误理解了西方的谁知理论,以为不论学什么东西都必须由浅入深,按部就班,循序渐进。其实学数学,学技术等知识必须如此,可是学文化,学艺术就未必这样。幼年期是大脑发展最快速、也是最关键的时期,就这样被成人的无知给耽误了。 经典教育就是要用一流的经典文化烙印、渗透在孩子的潜意识

养正教育课题阶段小结资料

诵读经典育心智,人文校园创和谐 ------《经典诵读促童蒙养正》课题阶段小结童蒙养正源于《易经》,《易经.蒙》篆曰:“蒙以养正,圣功也。”童蒙是对儿童早期的启蒙教育,养正,是指培养其端正的心性及行为。童蒙养正是以优秀的传统文化为前提的儿童教育。 自2011年六月申报《经典诵读促童蒙养正》课题以来,本着立足于培养具有高素质、完整人格、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人的实际,从文化建设的高度,抓住人生启蒙的重要阶段,对学生进行养正教育。“兴趣点燃智慧,经典传承文明,养正润泽童心”,在这一主题的引领下,通过养正教育,促进学生道德品质、个性修养不断进步、完善,崇美尚雅以养性正,习文明典以养心正,行善修身以养德正,尊贤学范以养志正,从而形成养正教育文化。经过大半年的努力,已初步建设成为以“童蒙养正”为教育出发点、落脚点和归宿点的和谐人文校园。 一、以“三心”为内核,熔铸“童蒙养正”教育队伍。 古人云:举善而教。“举善”,就是树立好的道德榜样以教育和启发他人。为此学校建立“童蒙养正”教育领导小组,形成以优秀教师为主组成的班主任、中队辅导员的“童蒙养正”教育工作队伍。 1.以学习为主线,全面提高德育水平。每位教师要具备三个功底:一是有扎实的班主任专业知识功底;二是有一定童蒙养正知识的功底;三是有广博的社会知识功底。日常工作中,教师们们用硬笔软笔书法抄写古诗词修身养性,撰写与童蒙养正教育相关的心得、万字笔记,从而温故而知新。学生们依托日托班教材“赏名篇”、“诵华章”,让校园书书声琅琅;每周二大课间全校诵读经典大比拼开展得如火如荼;夕会中穿插古诗词名句积累摘抄,中华品德故事晒书会,养正教育的学习气氛愈来愈浓厚。 2.以活动为载体,大力加强养正建设。在教师中开展系列教育活动,塑造教师良好师德形象。抓学习,明师德;定目标,修师德;抓典型,树师德;抓创建,行师德。在学生中通过“开学第一课”,系列文化艺术节,弘扬民族精神系列活动,快乐社会实践行等相关活动的开展,探讨经典诵读童蒙养正的教学策略,促进道德品质教育的实效性。 3.以培训为抓手,切实提高业务素质。我们采取了以下有效措施:A.开展新老结对,在互学互帮中培养提高;B.不断加担练肩,在德育实践中培训提高; C.开展班务管理比武活动,让青年教师在磨砺中迅速成长。教师诗词赏析赛、书法作品大比拼、养正教育论文评比等系列活动中,涌现出了一大批有想法,高素质的业务尖兵。

教育三养:养正、养心、养志

教育三养:养正、养心、养志 有一次,北方匈奴要进攻中原,遣人先送来一张“战表”。皇上拆开一看,原来是“天心取米”四个大字。满朝文武大臣,没有一个解得此谜。皇上无法可想,只得张榜招贤。这时,宫中一个名叫何瑭的官说,他有退兵之计,皇上急宣何瑭上殿。 何瑭指着“战表”上的四个字对皇上说:“天者,吾国也;心者,中原也:米者,圣上也。天心取米,就是要夺我国江山,取君王之位。”皇上急道:“那怎么办呢?”何瑭说:“无妨,我自有退兵办法。”说着,提笔在手,在四个字上各添了一笔,原信退给了来人。 匈奴的领兵元帅,以为是中原不敢应战,可是拆开一看,顿时大惊失色,急令退兵。 大家知道何瑭在这四个字上各加了一笔,成了什么字吗? 原来,何瑭在“天心取米”四个字上各加一笔后,变成了“未必敢来”。 这个故事让我们看到中国的文字非常有意思,多一笔少一笔,同一个字,不同一个音,意思也不一样,甚至是同一个字放在不同的地方,意思也是天差地别。 听完了故事,我们接下来,就正式进入主题。 一、文字的由来

大家知道中国的文字到现在有多少年了吗?中国的文字 到现在有四五千年的历史了,从有文字以来中国的文明就开始了。 伏羲一画开天下,以作八卦,人们得到启发,也根据不同事物去作不同的符号。 在神农氏时代“结绳而治”,但因庶事繁多,不好记,满足不了需要。 在黄帝时代就出现了仓颉(jie),仓颉“见鸟兽蹄选之迹,知分理之可相别异也,初造书契”,也就是说仓颉仰观星象圆曲之势,俯察龟纹、鸟羽、山川,甚至手掌纹路等,都是他据以创作文字的基础,就这样有了中国的文字,也称汉字。 二、文字的演变 汉字经过了5000多年的变化,有了现在的样子,其演 变过程是:

对《大学》教育思想的解读

对《大学》教育思想的解读 论文摘要:《大学》对儒家大学教育思想进行了全面总结,是我国古代儒家重要的教育学著作,也是儒家大学教育的入门课程。《大学》系统地讨论了儒家大学教育的目标、教学的先后次第、教学的重点等内容,其教育思想对我国当前和谐文化建设及现代大学教育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然而,目前一些学者对儒家的教育思想仍存在着种种误解,所以用现代语言对儒家《大学》的教育思想进行解读,分析儒家教育思想的核心内容及现实意义实属必要。 论文关键词:《大学》;教育思想;教育目标;本末次第;教学内容《大学》是我国古代儒家重要的教育学著作,较全面地论述了儒家大学教育的目标、教学方法与教学次第等内容。宋明理学家对这篇著作给予了高度评价,将其列为《四书》之首,《大学》在宋代以后遂成为儒家大学教育的起点与最基本教材。 “于今可见古人为学次第者,独赖此篇之存,而《论》、《孟》次之。学者必由是而学焉,则庶乎其不差矣。”以儒家文化为主流的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和谐文化,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今天,儒家文化日益受到社会的重视,因而对《大学》教育思想进行研究与解读是十分必要的。 一、儒家大学教育的基础:小学教育 我国传统的教育可分为小学教育与大学教育两个阶段。小学教育属于童蒙教育,其教育目标是“养正”,即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与正确的行为。

“蒙以养正,圣功也。”雎。在小学教育阶段,学生一方面学习为人、处事、待人接物的基本礼节及各种技能,养成正确的行为习惯。另一方面则是背诵古代各种经典著作。大学教育则是在小学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穷理、致知、修身、治国等内容。 “古者初年入小学,只是教之以事,如礼乐射御书数及孝弟忠信之事。自十六七人大学,然后教之以理,如致知、格物及所以为忠信孝弟者。”中国古代教育可以追溯到四千多年前,夏、商、周三代,教育方法与教学内容已相当完备。朱熹在《大学章句序》中指出: 三代之隆,其法浸备。然后王官、国都以及闻巷莫不有学。人生八岁,则自王公以下至于庶人之子弟皆入小学,而教之以洒扫、应对、迸退之节,札乐、射御、书数之文。及其十有五年,则自天子之元子、众子,以至公、卿、大夫、元士之适子,与凡民之俊秀皆人大学,而教之以穷理、正心、修己、治人之道。此又学校之教、大小之节所以分也。 这种教育在中国古代代代相传,一直保持到二十世纪上半叶,基本上未曾中断。 中国古代小学教育与大学教育的教学内容是前后连贯的。小学教育重在培养正确的行为及良好的心理,大学教育则重在开发智慧。“小学者,学其事。大学者,学其小学所学之事之所以。”“小学涵养此性,大学则所以实其理也。忠信孝弟之类,须于小学中出。然正心、诚意之类,小学如何知得。须其有识后,以此实之。”可见中国传统的大学教育必

养正小学工作总结

强力推行行为习惯硬性规定,促进学校规范发展——郴州养正小学2019年下学期工作总结 回眸已经过去的一学期,郴州养正小学在公司领导的亲切关怀下,由于全体师生员工的积极努力,坚持以“养心灵正品行,好习惯赢一生”的育人理念。在国学特色教育的牵引下,基本形成了小而特(行为习惯、家校共育、安全规范,“养心灵正品行,好习惯赢一生”是养正小学的主打特色文化)、特而优(团队优、服务优、教风优、学风优)、精而细(精准辅导、精细管理),依托于学生行为习惯硬性规定,“以管理促养成教育;以安全促和谐发展;以活动促学生发展”指导思想,认真开展营造书香校园和安全教育系列活动,夯实德育工作基础,努力创建养正工作新特色。坚持以“抓好教育教学工作,全力提高教学质量,创办平安校园”为宗旨,强化教学管理,积极开展教研活动,实现了学校教学成绩和教师专业技术水平的大幅度提高,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强力推行行为习惯硬性规定 行为习惯硬性规定就是管理学生的规章制度,是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的总纲,全体师生员工一切行为的指南。学校围绕“养心灵、正品行,好习惯、赢一生”为主线,根据公司的要求和养正小学实际,从国家教育方针政策要求到师德师风、班级管理、安全责任、学生行为、教学常规、家校共育制定出既符合实际,又容易操作的量化方便的一系列规章制度,为规范养正小学教育教学管理,规范学生行为习惯,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促进教育教学质量提供了切实可行的保障。管理的主干就是《郴州养正小学教师十条红线》、《郴州养正小学学生十条红线》。从校长到中层干部,从教师到学生,从职工到家长一如既往的按照学校规则做人、做事。力求把每一件小事做的更经典,把每一件平常事做得更精彩,基本形成了“忠诚、责任、精神、技巧、细致、高效”师德师风的良好氛围;形成了“文明

幼儿养性童蒙养正少年养志,成人养德

幼儿养性、童蒙养正、少年养志,成人养德 亲子教育可按四大主题展开,即:幼儿养性(0-3岁)、童蒙养正(4-12岁)、少年养志(13-18岁)、成人养德(>18岁)。对此,中国仁人智者已有成熟的见解,曰:幼儿养性、童蒙养正、少年养志,成人养德,体现了按发展阶段因时施教的科学态度。 专家简介 和平妈妈陈希红 深圳市第一届“中小学十大优秀家长”获得者,曾任华南理工大学教师、深圳GTP共同成长空间发展教育专家。陈老师帮助女儿在先天听觉障碍的薄弱起点上奋进,女儿获得第八届全国十佳少先队员称号,现清华大学建筑系在读。陈老师擅长亲子沟通和家庭规则教育,她将瑜伽运动和心灵修炼融合到家庭教育技巧中来帮助妈妈们做个平和、幸福的妈妈。 第一阶段约0~3岁,幼儿期,从BB到上幼儿园年龄阶段,主旨是幼儿养性 性:性情、习性也。幼儿几乎没有自主学习的能力,其纯净的心灵对外界信息却能够靠高度的直觉而全面吸收。因此,若常能被父母搂抱亲吻,被爱与欣赏的愉快情感与语言所包围,并且避免电子产品等不良外界刺激信息,孩子的性灵情感就会得到充足的滋养,养成活泼又静定、亲近人又不粘人、与人合作又有主见的驯良好性情。所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零到三岁是人一生中可塑性最高,施教最容易阶段。西方心理学上,认为幼儿期的心理发展任务是培养亲密依恋关系,这与“幼儿养性”的中国传统观念相辅相成。 做到5点, 算合格家长 想做合格的家长,性情、态度方面的准备,远比知识水平重要。以下五点,能够做到即堪称合格的家长。 1、家长需要学习,并学会认错 教孩子不怕没有知识,只怕没有学习态度。高学历人士也不一定具备育儿知识,多数家长处在同一起跑线上。不断学习才能成为合格家长。家长要承认能力的有限,愿意学习:如吸取长辈的经验、与亲朋好友多交流、读科学育儿书籍、参加家庭教育讲座。切忌以为父母人人能当就够了,只要孩子吃好睡好,把孩子完全交给保姆或老人。 家长要以开放的态度对待自己犯错,要允许尝试,允许犯错误。对自己做错的事,要说:爸妈错了!这是改错的第一步,能挽回错误对孩子的损害,也给孩子做示范。会认错的父母更受孩子喜爱,也更有威信。 2、把孩子、家庭看作自己的事业 一旦生养了孩子,养育孩子就成终身职责,甚至比工作还重要。如果把孩子、家庭看作自己的事业,意味着安排事情时,会以家庭优先,具体如:预留亲子时间,参加孩子的家长会、运动会、比赛、表演之后,再安排自己出差、加班。父母应尽量在中午应酬,晚餐回家吃,周末多陪孩子。家长陪孩子时要关掉手机、电脑。有的家长会安排年度、季度、一周的家庭活动计划。 3、愿意陪伴孩子玩耍 愿意陪孩子玩是合格家长的明显指标,在父母的怀里或身边长大孩子会感到安全。虽然孩子小、不会表达,但安全感是人格发展的基础。安全感能发展自尊自信、自爱和爱他人等品质。孩子小时跟谁呆的时间最长,就受谁的影响最大。 所以,不要让孩子跟保姆或老人相处的时间超过了和家长相处的时间。下班后,父母要陪孩子玩,带他睡,周末也交给孩子。 孩子越小,陪伴孩子的时效性越大。聪明的父母会花更多时间爱抚幼儿,等孩子长大后,和父母会特有感情,经得起打骂,不记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