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坑监测方案及技术措施

基坑监测方案及技术措施
基坑监测方案及技术措施

(一)基坑监测方案及技术措施

1、监测目的

1.使参建各方能够完全客观真实地把握工程质量,掌握工程各部分的关键性指标,确保工程安全;

2.在施工过程中通过实测数据检验工程设计所采取的各种假设和参数的正确性,及时改进施工技术或调整设计参数以取得良好的工程效果;

3.对可能发生危机基坑工程本体和周边环境安全的隐患进行及时、准确的预报,确保基坑结构和相邻环境的安全;

4.积累工程经验,为提高基坑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整体水平提供基础数据支持。

2、监测原则

(1)基坑工程监测基本原则

1.监测数据必须是可靠真实的,数据的可靠性由测试元件安装或埋设的可靠性、监测仪器的精度以及监测人员的素质来保证。监测数据真实性要求所有数据必须以原始记录为依据,任何人不得篡改、删除原始记录;

2.监测数据必须是及时的,监测数据需在现场及时计算处理,发生有问题可及时复测,做到当天测、当天反馈;

3.对所有检测项目,应按照工程具体情况预先设定预警值和报警制度,预警体系包括变形或内力累积值及其变化速率;

4.监测应整理完整监测记录表、数据报表、形象的图表和曲线,监测结束后整

理出监测报告。

3、监测基点的布设及仪器配备

(1)变形监测基准点、工作基点布设要求

1.至少有3个稳定、可靠的基准点。

2.工作基准点选在相对稳定和方便使用的位置。在通视条件良好、距离较近、观测项目较少的情况下,可直接将基准点作为工作基点。

3.监测期间,应定期检查工作基点和基准点的稳定性。

(2)监测仪器与使用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以下简称《规范GB50026-2007》)中的有关规定,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T 8-2007》(以下简称《规程JGJ/T 8-2007》)中的有关内容,选择安全监测仪器及施测方法。

1.基坑侧壁的水平位移采用测斜仪监测;

2.建筑物及地面(路面)的沉降监测采用DS05级水准仪、测微器,配合铟钢尺,按测微法施测;

3.地下水水位应经过检定的长度量具施测,执行《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8.3.9条有关规定;观测精度不宜低于10mm。

4、监测项目、限值及频率

(1)基坑监测项目

本工程监测要求包含以下内容:

(1)地面沉降、基坑顶部水平位移;

(2)基坑侧壁的水平位移;

(3)周边道路沉降。

(2)基坑边坡及地面变形监测限值

根据设计要求,本工程基坑变形监测限值为:

(1)基坑顶部水平位移小于30mm,并小于4mm/d;

(2)支护结构最大水平位移小于50mm,并小于5mm/d;

(3)基坑周边地表竖向位移小于30mm,并小于2mm/d

(3)基坑观测频率

基坑工程监测频率的确定应满足能系统反映监测对象所测项目的重要变化过程而又不遗漏其变化时刻的要求。监测工作应从基坑工程施工前开始,直至地下工程完成为止,贯穿于基坑工程和地下工程施工全过程。

本工程基坑监测频率与报警条件执行《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

监测项目的监测频率应考虑基坑工程等级、基坑及地下工程的不同施工阶段以及周边环境、自然条件的变化。当监测值相对稳定时,可适当降低监测频率。对于应测项目,在无数据异常和事故征兆的情况下,开挖后仪器监测频率的确定可参照下表。

现场仪器监测的监测频率

注:①基坑工程施工至开挖前的监测频率视具体情况确定;

②宜测、可测项目的仪器监测频率可视具体情况要求适当降低;

③有支撑的支护结构各道支撑开始拆除到拆除完成后3d内监测频率应为1次/1d。

④当基坑工程等级为三级时,监测频率可视具体情况要求适当降低。

1.水位观测

水位观测每天上、下午各一次

2.位移观测

开始时每天应进行一次,每层土方开挖后每天可分上、下午两次进行。当基坑开挖结束后可根据实际情况增加或减少观测次数,并继续观测至地下室基础施工结束回填土方时为止。

5、基坑巡视方案

为确保基坑的安全,基坑工程整个施工期内,每天均应有专人进行巡视检查。(1)基坑巡视内容

基坑工程巡视检查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1、基坑支护结构巡视检查内容包括:

①支护结构成型质量;

②墙后土体有无沉陷、裂缝及滑移;

③基坑内有无涌土、流砂、管涌。

2、施工情况

①开挖后暴露的土质情况与岩土勘察报告有无差异;

②基坑开挖分段长度及分层厚度是否与设计要求一致;

③场地地表水、地下水排放状况是否正常,基坑降水设施是否正常运行;

④基坑周边超载是否大于设计限定值。

3、基坑周边环境

①地下管道有无破损、泄露情况;

②基坑周边超载是否大于设计限定值;

③周边道路(地面)有无新增裂缝、沉陷;

④周边围墙、线杆是否有倾斜现象;

⑤基坑坡内水管是否有倾斜、渗漏现象。

4、监测设施

①基准点、监测点完好状况;

②有无影响观测工作的障碍物;

③监测元件的完好及保护情况。

(2)巡视的方案

由于本基坑变形控制等级为二级基坑,基坑施工会对周围基坑产生一定影响,所以在基坑开挖过程中,一定要加强对周围环境巡检。每天专职的监测人员对本基坑工程及相邻基坑、建筑物进行巡视检查并做好记录,并及时整理,如发现异常,及时通知监理人员及业主。

监测检查的检查方法以目测为主,可辅以锤、钎、量尺、放大镜等工器具以及摄像、摄影等设备进行。巡视检查应对自然条件、支护结构、施工工况、周边环境、监测设施等的检查情况进行详细记录。如发现异常,应及时通知委托方及相关单位。巡视检查记录应及时整理,并与仪器监测数据综合分析。

1、巡视目的

为确保基坑的安全,基坑工程整个施工期内,每天均应有专人进行巡视检查。

2、巡视的方法

巡视检查的检查方法以目测为主,可辅以锤、钎、量尺、放大镜等工器具以及摄像、摄影等设备进行。巡视检查应对自然条件、支护结构、施工工况、周边环境、监测设施等的检查情况进行详细记录。如发现异常,应及时通知委托方及相关单位。巡

视检查记录应及时整理,并与仪器监测数据综合分析。

(1)现场踏勘和调研

在基坑施工前,应对各工点进行现场踏勘、拍照、初值获取,了解工点周边的实际工况,并记录在案,相关照片存档备案。

(2)方案交底和器具配备

按照监测方案的要求配备现场安全巡检员,对担任巡检工作的人员进行方案交底,并配备巡检所需的器具设备。

需配备的器具设备包括:游标卡尺、裂缝读数显微镜、钢卷尺、锤、钎、放大镜、手电筒、照相机等。

(3)巡检频次

首次巡视工作在基坑开挖施工前进行,基坑周边道路、地面巡视的重点是调查地面有无裂缝、地面隆陷、周边堆载、地表积水等。有裂缝的地方做好标识,记录裂缝的位置、形态,用游标卡尺或裂缝读数显微镜测量并记录裂缝的宽度,并采用拍照的方式对既有裂缝、地面隆陷、地表积水等情况进行影像资料记录存档。

巡视监测根据监测频率进行,特殊情况加密巡检频率,其中一次需要和现场业主代表及总监等单位、施工单位等单位一起进行;当现场发现地表及周边建(构)筑物出现裂缝或发生异常情况时,及时通知工地监理、业主代表及监测项目部负责人,并通过监理方。

6、变形控制与应急技术措施

1.局部土体剥落时,可及时采用土袋填充,随后喷射混凝土封闭,在混凝土终凝后注浆压密。

2.基坑变形超过警戒限值时应调整分层、分段土方开挖施工方案,加大预留土墩,坑内堆沙袋、回填土、临时支撑等。

3.土方开挖与支护结构施工期间,基坑周边严禁超载。

4.基坑侧壁渗水处理:应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对待,若微渗不影响施工,在渗水部位设导流管。若水量较大,应减缓和停止土方开挖。查找水源,及时进行处理。(二)施工准备

1、施工前准备

(1)熟悉设计文件

设计文件是施工最重要的依据。施工前相关技术人员和作业人员应熟悉施工图,核对结构设计和基坑设计是否存在矛盾,是否有明显差错,是否与勘察资料相符。(2)图纸会审

图纸会审的目的是正确贯彻设计意图,加深对设计文件的理解,掌握关键设计内容,确保工程安全和质量的过程。施工开始前,除应对基坑支护设计图纸会审外,还应进行结构设计会审,以明确相互之间的关系。

(3)技术交底

技术交底是在工程施工前,由项目技术负责人根据设计文件、已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并结合现场实际,向施工管理人员和施工作业人员进行作业交底的过程。技术

交底的目的是为了使相关人员熟悉作业内容,明确作业标准,避免工程隐患或事故的发生。

(4)原材的进场及送检

对混凝土、钢筋原材及水泥的供货商选择,依据合同要求及厂家的地理位置、供货能力等项目优势进行选择,并对生产厂家的生产原材进行考察,确认进场的原材均使用优质原材。

施工过程中进场的混凝土,在使用前进行塌落度试验,并取样制作试块。试块成型后,放于标养室养护28天并送检。进场的钢筋,水泥等主材均需监理见证取样,取样时严格按照规范要求的批次取样,送检的材料包括钢筋原材、焊接及水泥3天、28天强度等。

(三)降水施工及技术措施

1、降水井施工

(1)降水井成井工艺

本工程基坑降水中管井成井采用回转钻机施工,工序较多,在施工中均实施流水作业,必须严格按照程序施工,施工程序的每一步质量直接影响到整个成井质量,所以严格控制各施工程序的质量是控制成井质量的关键。

(2)降水井施工

(1)管井定位:测量人员根据降水井的设计位置测放实际井位。查清井位周围地下环境,确认井位下无管线等各种障碍物。根据基础筏板图,避开桩基、承台、地梁、后浇带等基础结构。降水井位置可适当调整,降水井间距可作局部调整。

(2)钻机成孔:采用回转钻机成孔,一径到底,井孔要求圆、直,垂直度偏差<1%。钻机就位必须准确,钻杆必须垂直,钻机底座必须牢固。在钻至设计深度以后停钻。钻井施工时本区域应以清水或稀浆钻进,严禁使用稠泥浆。下井管前,必须刮泥皮换稀浆。下井管前换浆标准:孔内泥浆漏斗粘度达16S,比重1.05左右,并测定孔深,满足孔深要求之后,再下井管。成孔后,经验收后应及时下置井管、填砾、

洗井,要避免因时间过长发生孔内坍塌和孔壁泥皮固化影响出水量。

(3)下井管:井管采用无砂砾石混凝土滤水管,井管外包裹2-3层60目滤网,缓缓下放。当井管与井口相差200mm时,接上节井管。接头处用编织袋和尼龙网裹严,以免挤入泥砂淤塞井管。竖向用竹条和铁丝固定井管。为防止上下节错位,在下管时,吊放井管要垂直,并在井孔中心。为防止雨、污水、泥砂或异物落入井中,井管要高出地面不小于200mm,并加盖或捆绑防水雨布临时保护。下井管采用直接提吊法,连接必须牢固、接缝严密。下管时,注意使井管居于孔正中,保证与井孔同轴,井管安装必须准确到位,切忌井管“悬挂”于孔内。

(4)填滤料:井管下部2m为沉渣段,可下入2节井壁管;上部井管为滤管,滤管与孔壁之间用滤料填充。填砾料时,滤料沿井管外四周均匀填入,避免偏投填料将井管接头挤出裂缝造成抽水时涌砂。投砾石要保持连续。要避免填料速度过快滤料在孔内“架桥”现象。洗井后滤料下沉及时补充滤料,要求实际填料量不小于95%理论计算量,填料至自然地面。经洗井滤料密实后再及时填补滤料。降水井运行时,随水位下降,滤料会产生一定沉陷,及时采用粘土封闭。

填料要求:含水层段砾料最好具有一定的磨圆度,砾料含泥量(含石粉)≤3%,粒径3~7mm;对含水层以上部分的砾料,在磨圆度和粒径方面可适当降低要求,但严禁使用片状、针状的石屑;含石粉量超过要求的应在现场筛洗后方可下入井内。

(5)洗井:下管、填料完成后立即进行洗井。采用潜水泵或空压机反复进行抽洗,直至水清砂净。

洗井要求:1.洗井要求达到“水清砂净”;洗井后应丈量井深,井内沉渣过多超过20cm时,应用小径捞砂筒在井管内小心捞取,防止将井管打破,直至井深达到要求。

2.下管、填料回填完成后应立即进行洗井,成井-洗井间隔时间不能超过8小时,洗井水按项目部要求排放,严禁任意排放。

3.当常规洗井效果不好时,可加洗井剂浸泡后再洗井。

4.洗井后,抽出的水浑浊砂多,且洗不干净,按涌砂不合格处理,处理后仍涌砂,按报废处理。该井应停止使用,并应封填,以免抽水引起地层扰动和坍孔。

5.洗井时,一抽水井就“干”的,按不合格处理;处理后,出水量达不到10m3/h 以上的按废井处理。

(6)抽水要求

1.开挖至地下水位标高前的超前抽水,尽量增加抽水时间以提高坑内土体强度。

2.抽水含砂量控制:为防止因降水带出地层细颗粒物质造成地面沉降,塌孔、井管歪斜、埋泵、坑壁垮塌、桩侧摩阻力减小等危害。故该地必须十分注意,下管质量,缠尼龙网质量、填砾石质量、洗井质量。避砂措施要严细得当。每眼井抽出的水含砂量必须保证:粗砂含量<1/5万;中砂含量<1/2万;细砂含量<1/1万。否则,不能保证降水井连续8-10个月的使用寿命。配备好降水配电系统,进行试抽水,如有问题,及时检修。

2、降排水管网布置

排水管网铺设:基坑边距基坑顶开挖线1.2米埋设直径为500的波纹管,所有管道下浇筑100mC15垫层,宽700。沿基坑周边每隔20米砌筑600x800x1500沉砂池,沉砂池采用实心砖砌筑,内采用成品防水砂浆抹面。开始降水时降水井抽水通过橡皮管和PVC管排至基坑顶排水管里,通过沉砂池沉淀后汇入门口集水池,通过水泵抽入临时便道路面降水管道,降水管道采用直径500的波纹管,降水管道基座采用实心砖砌筑宽370、高700米、长750,每隔20米砌筑600*800*1500的沉沙井,沉砂池采用实心砖砌筑,内采用成品防水砂浆抹面。

3、降水质量控制

(1)管井的施工质量控制

1.管井施工成孔直径不小于650mm,井管内径不小于300mm。对砂层要求在井管外包裹80~100目滤网。井管外滤料要求采用2~4mm级配石英砂;滤料层厚100mm,保证井壁的涌水量。

2.施工管井采用回转钻成孔,安装钻机底盘要平整,保证管井垂直。

3.钻孔时采用清水或比重为1.05左右的稀泥浆,尽量降低泥浆粘度和比重,以避免将涌水通道堵塞。

4.成孔后下井管前要进行换浆,使泥浆比重保持在1.05左右。泥浆粘度大的孔在换浆后,方可下井管。钻孔要做好施工记录。

5.井管之间的连接,采用快干水泥或粘土接缝,接头处用塑料布条缠住,并且用40~60目的尼龙滤网缠绕井管,井管四周用长竹片绑扎牢固。

6.下井管时要将井管下至钻孔的中央。下井管前孔底沉渣不大于5cm。

7.回填滤料要保证滤料干净、无泥块、无杂质,粒径合乎要求。下滤料前,要先用清水冲洗干净。

8.投滤料时,所投滤料要保证井管四周填的高度一致,要经常测量滤料回填高度。滤料投放不可过快,防止滤料“架桥”事故发生。滤料投放量不应低于计算值的95%。滤料填至地面下1.0~1.5m处,用粘土回填至地表。

9.排水泵管管材采用3-4寸尼龙橡胶软水管,水泵为潜水泵。排水管直接排入现场的排水渠管道中。

10.井口潜水泵应用棕绳悬挂于井口,排水管要拉直,防止软管绞扭损坏。

11.降水中防止软管下坠造成憋水或损坏。

(2)管井降水运行状况控制

1.抽水前观测自然水位一次。

2.抽水开始后,在水位未达到设计降水深度前,每天观测三次水位和水量。

3.当水位已达到设计降水深度,且趋于稳定时,每天观测一次。

4.当受地表水体补给影响或在雨天时,每天观测2~3次。

5.水位、水量观测精度要符合规范和设计要求。

6.及时整理水位、水量监测记录,绘制水量Q与时间t和水位降深S与时间t过程曲线图,分析水位下降趋势,预测设计降水深度要求所需时间。

7.对降水过程中出现的不正常状况,查明原因,及时提出调整补充措施,确保达

到降水深度。

8.在基坑开挖过程中,应随时观测基坑侧壁和底部的渗水现象,并应查明原因,及时采取工程措施。

(3)降水设施维护控制

1.降水期间应对抽水设备和运行情况进行维护检查,每天检查不小于3次,并应观测记录、电压、电流、出水等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使抽水设备和排水系统始终处于正常运行状态。工地应备有足够抽水设备和器材,以满足降水需要。

2.抽水设备应进行定期保养,降水期不得随意停抽。

3.注意保护井口,防止杂物掉入井内,经常检查排水管、沟、池,防止渗漏。

4.更换水泵时,防止将水泥井管打破,同时应测量井深,掌握水泵合理的安装深度,防止埋泵。

5.经常检查井中胶管磨损情况,防止漏水水柱冲蚀水泥井壁管造成井管破损。

6.降水井使用时,泵量要与井的涌水量相匹配,防止地下水流过大,带出地层中的砂粒和粘土粒,造成井壁坍垮,井管错位。

7.发现基坑出水、涌砂,应立即查明原因,组织处理。

8.发生停电时,应及时通知现场管理人员,更新电源,保持正常降水。根据施工现场经常停电情况,工地必需设应急发电设备。

9.未接到正式停止降水通知,不得停止抽水。

10.排水渠中泥砂要及时清理。

11.加强治安保卫工作,防止降水设备设施丢损,影响基坑开挖和主体施工。4、降水运行应急措施

(1)防电源不足措施

基坑开挖和基础在施工过程中,所有降水管井均需连续作业,为防止在抽水过程中出现电源不足造成部分降水井不能工作所造成的影响,可在现场备用发电机机组作为补充电源来进行发电抽水,而不影响施工正常进行。

(2)防停电措施

基坑开挖和基础在施工过程中,严防水位出现回抬,为防止在抽水过程中出现停电所造成的影响,拟在现场准备能够满足总功率需要的发电机机组备用,发电机的输出线路与抽水设备的电源线进行并联,当出现动力电停断时,立刻用发电机作为电源来进行发电抽水,而不影响施工。

(3)防设备故障措施

为保证抽水工作的连续不中断,防止泵在长时间抽水过程中出现机械故障而影响抽水正常进行,除要加强平时在使用前养护保养外,再准备满足要求的备用泵(如需要也可多备)以做不时之需,防患于未然。

(4)防涌水量较大措施

当基础施工出现水位又有较大上升或涌水量突然增加较大等情况,可采用加大水泵流量,或采取明排进行排水,同时观察井和抽水试验井也可作为备用井进行抽水。(四)土方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

1、土方开挖准备

1)基坑开挖前应做好技术交底,使所有参加施工的人员对施工要求和步骤都心中有数。由于基坑较深,对施工人员还要进行安全教育。

2)提前办理好车辆通行证等有关事宜,并对所有司机进行安全行车教育,以保证施工顺利进行。

3)应提前办理市容环卫的一切相应手续。同时与当地的居委会(社区服务中心)及时沟通,避免施工扰民问题。

4)开挖基坑前,应先熟悉弃运土路线,找出捷径,以加快施工进度。

5)认真熟悉图纸,做好图纸会审。

6)对施工人员进行有针对性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技术交底。

7)做好测量放线及定位工作。

8)在三通一平的基础上,进行施工场地规划。

9)平整场地,作好施工准备。

10)作好防雨防冻准备。

11)物资准备:施工编制材料需用量计划及机械设备的进场计划。

(1)技术要求

(1)土方开挖前应检查定位放线、排水和降水系统,合理安排土方运输车的行走路线及弃土场;

(2)施工过程中应检查平面位置、水平标高、边坡坡度、排水、降低地下水位

系统,并随时观测周围的环境变化;

(3)土方开挖采用机械施工,应按要求保留一定土层土层由人工挖出至总包方土方施工作业面;

(4)土方开挖应随支护结构的施工分层开挖,严禁超挖;

(5)合理安排土方开挖顺序,土方开挖由四周向中间推进;

(6)土方开挖时,严禁在基坑边缘堆放土方;

(7)土方外运时,应做到文明施工,运输车辆出场地前应对车身、轮胎等进行清扫(洗),并进行覆盖,以免运输车辆出现遗撒。

(2)基坑支护与土方开挖交叉施工协调

(1)土方施工与护坡桩施工配合:土方开挖为护坡桩创造施工工作面,土方开挖应预留出机械转动半径、材料堆场等位置。挖掘机开挖时,先进行工作面的开挖,开挖面宽度距离桩中心线不少于8m,且8m内部能行车和动荷载。开挖完成工作面后,再进行大面积土方的开挖。

(3)中间部分的土方:中部土方为了充分利用挖土机械的效率,挖孔桩施工时,可采用盆式开挖。

(3)现场土方运输道路

土方施工分步分段开挖,其施工进度与支护交叉进行,现场设置临时行走车道、马道和停车等相关临时设施时,要充分考虑工程特点及进度,并根据现场条件及有关方面的要求,合理安排,统一规划,协调布置。现场道路及相关场地设专人进行清扫。

为了避免雨天车辆轮胎夹泥、晴天车辆行走引起扬尘,设置洗车池。

(4)坡道设计及收尾

土方作业期间在基坑大门位置设置出土马道,马道口位于基坑西侧位置,从场地西门出土,马道宽度约为8.0~10.0m,纵向最大坡度不超过15°,坡道侧向边坡最大坡度不超过1:0.4,一般为1:0.5~1:0.7。坡道形成坡度后用挖掘机来回碾压,并分层铺设500mm厚以碎粘土砖和碎混凝土块为主的建筑垃圾,碾压密实。

最后收坡道时,先在坡道口向下取土,留出挖掘机工作面,然后采取两台挖掘机接力挖土,为保证快速收坡道,也可考虑坡顶长臂挖掘机结合在槽底放置一小型挖掘机配合土方挖运。

2、土方开挖的实施原则

深基坑挖土是基坑工程的重要部分,对于土方数量大的基坑,基坑工程工期的长短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挖土的速度。土方开挖顺序、方法必须与设计工况一致,并遵循“开槽支撑,先撑后挖,分层开挖,严禁超挖”的原则,土方开挖时应派专人指挥。另外,支护结构的强度和变形控制是否满足要求,降水是否达到预期的目的,都靠挖土阶段来进行检验,因此,基坑工程成败与否也在一定程度上有赖于基坑挖土。

在基坑土方开挖之前,要详细了解施工区域的地形和周围环境;土层种类及其特性;地下设施情况;支护结构的施工质量;土方运输的出口。要优化选择挖土机械和运输设备;要确定堆土场地或弃土处;要确定挖土方案和施工组织;要对支护结构、地下水位及周围环境进行必要的监测和保护。

3、土方开挖中的质量控制要点

(1)土方开挖前的准备工作

土方开挖施工主要为基坑支护、主体施工提供条件。根据本工程现场实际情况,开挖前先确定基坑开挖边线,了解基坑内地下管线、管网分布情况,边线范围内需要处理的树木、绿化、停车场等清障前准备工作。清障后按设计或施工要求范围和标高平整场地,采集及计算开挖范围内平均高程等原始信息。确定土方开挖总体思路,弃土场区位置及拉土车行车路线。

(2)对定位放线的控制

控制内容主要为复核建筑物的定位桩、轴线、方位和几何尺寸。

根据规划红线或建筑物方格网,按设计总平面图复核建筑物的定位桩。可采用经纬仪及标准钢卷尺进行检查校对。按设计基础平面图对基坑、槽的灰线进行轴线和几何尺寸的复核,并检查方向是否符合图纸的朝向。工程轴线控制桩设置离建筑物的距离一般应大于两倍的挖土深度;水准点标高可引测在已建成的沉降已稳定的建(构)筑物上,或在建筑物稍远的地方设置水准点并妥加保护。挖土过程中要定期进行复测,校验控制桩的位置和水准点标高。

(3)对土方开挖的控制

控制内容主要为检查挖土边线、挖土标高、截面尺寸、放坡和排水。

土方开挖应按从上往下分层分段依次进行,按设计坡度做放坡处理。如用机械挖土,深5m以内的浅基坑可一次开挖。在接近设计坑底标高或边坡边界时应预留

《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试题

《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 一、单选题 1、开挖深度大于等于(A )的基坑应实施基坑工程监测。 A、5m B、6m C、7m D、8m 2、基坑工程施工前,应有(C )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对基坑工程实施现场监测。 A、涉及方 B、勘探方 C、建设方 D、施工方 3、围护墙或基坑边坡顶部的水平和竖向位移监测点应沿基坑周边不知,周边( B)应布置监测点。 A、中部、端部 B、中部、阳角 C、端部、阳角 D、端部、阴角 4、围护墙或基坑边坡顶部的监测点水平间距不宜大于( C ) A、10m B、15m C、20m D、25m 5、用测斜仪观测深层水平位移时,当测斜管埋置在土体中,测斜管长度不宜小于基坑开挖深度的( C ) A、0.5倍 B、1倍 C、1.5倍 D、2倍 6、围护墙竖直方向监测点应布置在弯矩极值处,竖向间距宜为( C ) A、1m-3m B、2m-4m C、3m-5m D、4m-6m 7、钢支撑的监测截面宜选择在两指点间( B )部位或支撑的端头。 A、1/2 B、1/3 C、1/4 D、1/5 8、每层锚杆的内力监测点数量应为该层锚杆总数的1%-3%,并不应少于( A )根 A、3根 B、4根 C、5根 D、6根 9、基坑外地下水位监测点应沿基坑、被保护对象的周边或在基坑与被保护对象之间布置,监测点间距宜为( D )

A、10m-30m B、20m-40m C、30m-50m D、20m-50m 10、水位观测管的管底埋置深度应在最低设计水位或最低允许地下水位之下( C )。 A、1m-3m B、2m-4m C、3m-5m D、4m-6m 11、测斜仪的系统精度不宜低于( C ) A、0.15mm/m B、0.2mm/m C、0.25mm/m D、 0.3mm/m 12、开挖深度为6米的一级基坑,现场进行检测的频率为( B ) A、1次/1d B、1次/2d C、2次/1d D、3次/1d 13、一级基坑土钉墙顶部水平位移累计绝对值超过( C )应进行报警。 A、20mm B、25mm C、30mm D、15mm 14、一级基坑土钉墙顶部水平位移的变化速率超过( D )应进行报警。 A、2mm/d B、3mm/d C、4mm/d D、5mm/d 15、一级基坑土钉墙顶部水平位移累计绝对值超过( D )应进行报警。 A、10mm-15mm B、15mm-25mm C、25mm-30mm D、 30mm-35mm 16、一级基坑土钉墙顶部水平位移的变化速率超过( B )应进行报警。 A、1-5mm/d B、5-10mm/d C、10-15mm/d D、15- 20mm/d 17、地下水位变化累计值超过( D )应进行报警。 A、250mm B、500mm C、750mm D、1000mm 18、地下水位变化速率超过( B )应进行报警。

基坑工程监测方案完整版

长江国际花园1.1期住宅小区(凯迪大酒店)酒店二期项目 基坑工程 监 测 方 案 扬州大学工程设计研究院 二○一九年一月

监测方案 工程名称:长江国际花园1.1期住宅小区(凯迪大酒店)酒店二期 工程地点: 建设单位: 编写: 校对: 审核: 扬州大学工程设计研究院 2019年01月25日

目录 1. 工程概况 (4) 2. 监测目的及编制依据 (4) 2.1. 监测目的 (4) 2.2. 编制依据 (4) 3. 监测内容及布点方法 (5) 3.1. 本工程主要监测项目 (5) 3.2. 基准点布设 (5) 3.3. 监测点布设 (6) 4. 监测方法及精度 (9) 4.1. 平面控制网及水准基准网 (11) 4.2. 观测注意事项 (11) 4.3. 数据处理及分析 (11) 4.4. 围护桩(坡)顶面位移及沉降 (12) 4.5. 围护结构外围地下水位观测 (13) 4.6. 周围道路及建筑沉降 (14) 4.7. 深层土体水平位移 (14) 4.8. 锚杆内力 (14) 4.9. 巡视检查 (15) 5. 仪器设备和人员组成 (15) 6. 监测频率 (16) 7. 预警值和预警制度 (17) 7.1. 监测报警 (17) 7.2. 监测报警措施 (17) 8. 监测数据的处理及信息反馈 (17) 8.1. 监测数据的分级管理 (17) 8.2. 监测数据的分析和预测 (18) 8.3. 监测数据的反馈 (18) 9. 技术保证措施 (18) 9.1. 测试方法 (19) 9.2. 测试仪器 (19) 9.3. 监测点的保护 (19) 9.4. 数据处理 (19) 10. 服务承诺 (19) 11. 合理化建议 (20)

基坑变形监测技术方案设计

基坑变形监测技术方案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由一幢门字形酒店、六幢不同高度公寓和整体地下车库组成,总占地面积约30000m 2,总建筑面积约23 万m 2,地下建筑面积约8.7 万m 2。 本工程基坑总面积约29300m 2,东西向长约300~400m,南北方向长约40~110m。基坑总延长线为785m,地下室为三层,基坑开挖深度为-18.2m、-18.7m,管线分布复杂。基坑北侧紧邻海河,南侧是车流量较大的公路,海河水位的变化及张自忠路面动荷载的干扰都将是某基坑监测的难点。基坑监测等级为一级,监测手段众多,监测内容、监测工作量及监测难度均较大。 二、依据及原则 1. 《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T8-97) 2. 《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 3.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 4. 《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7-93) 5. 《天津市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TBJ1-88) 依据规范和天津市建设主管部门对建筑物基坑施工相关文件的要求,以及基坑设计的相关要求;为确保建筑物地下基坑施工及周边环境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使在基坑开挖和施工期间的变形得到有效控制,保证其不对基坑自身及周边环境造成破坏性的影响,用科学的数据指导基坑信息化施工,保证施工安全。

三、基坑监测项目 为了及时收集、反馈和分析周围环境要素在施工中的变形信息,实现信息化施工并确保施工安全,综合本工程周边环境状况及围护结构和支护体系的特点,遵照设计的相关要求,本工程共进行如下几项基坑监测工作: 1、周边环境监测 A、地下管线变形监测; B、基坑外道路变形监测; C、基坑外地下潜水水位监测; D、基坑外承压水水位监测; E、基坑外土体水平位移(测斜)监测; F、基坑外土体表面变形监测; G、海河堤岸变形(沉降、变形)监测; 2、围护结构监测 A、围护桩桩体水平位移(测斜)监测; B、围护桩桩顶变形(沉降、位移)监测; C、围护桩内、外侧水土压力监测; D、围护桩的竖向钢筋应力监测; 3、支撑体系和立柱监测 A、支撑轴力监测; B、钢格构柱及立柱角钢应力监测; C、立柱位移和沉降监测;

基坑监测方案资料

海曙科技创业大厦基坑支护工程监测方案 一、编制依据 1.国家行业标准《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 2.《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T 8-97); 3.浙江省标准《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DB33/T1008-2000); 4.宁波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勘察分院提供的《宁波天元大厦工程地质 勘察报告》; 5.《海曙科技创业大厦基坑支护工程施工图》(宁波市建筑设计研究 院); 6.宁波市城乡建委专家组编写的宁波市行业标准《宁波市软土深基 坑支护设计与施工暂行技术规定》; 二、工程概况 宁波海曙科技创业大厦基地位于宁波市海曙区,位于中山西路的北侧,南临花池巷,东靠亨六巷,西到布政巷。基地面积为8084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59916平方米。地上26层,地下2层,为剪力墙结构,采用孔灌注桩桩基础。 本工程±0.00相当于黄海高程3.8m,基坑开挖深度为约9.5m,基坑开挖面积6645m2,基坑四周延米350m。地下室采用排桩加两道混凝土支撑的支护形式。场地由宁波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勘察分院勘察。结构部分由宁波市建筑设计研究院一所设计。 三、监测人员

主要监测管理人员表

四、监测目的、内容、布设及要求 (一)监测目的 为了确保支护结构的安全施工,了解基坑开挖过程中支护结构的安全状况,验证支护结构设计对整个基坑施工过程和内部结构进行施工监测非常必要,监测还可以发现在设计中因地质等因素而没有考虑到可能在施工中影响安全的状况为及时对局部进行加固调整施工提供依据,同时可以根据监测资料总结工程经验,为提高设计水平提供依据。 (二)监测内容 1、深层土体位移观测 基坑侧向变形观测是基坑开挖支护施工过程监测中一项地下各处水平位移的监测方法,常用测斜仪进行测量,它是一种可以精确测量垂直方向土层或围护结构内部水平侧向位移的工程测量仪器,本次工程布设9个水平位移测量监测孔。 2、环梁及立柱水平位移观测 基坑开挖工程施工场地变形观测的目的是通过对设置在支护场地的观测点进行周期性的测量,求得各观测点坐标的变化量,提供评价支护结构和地基土的稳定性技术数据, 本次工程布设了33个环梁和立柱水平位移监测点。 3、环梁及立柱沉降测量 沉降测量是通过精密水准仪以某一起始点为基准测量各点每次高程变化得到各相应点的沉降量(可以用国家水准控制网中的水准控制

最新基坑开挖监测方案

基坑开挖监测方案

1.工程概况 拟建综合楼工程项目为地下二层、地上八层(局部三层、五层),设地下室二层,预计开挖深度约为地面以下9.0m左右。挡土结构和支承结构为钻孔灌注桩,止水桩为高压旋喷水泥土桩,大量土方为支撑和支挡下挖土。 地理位置处于解放东路、茶局路交汇处西北角,场地为原供电局旧址。基坑四周建筑物密集,东侧为十层交通大厦,其余四周为4-5层砖混结构的住宅楼,紧邻基坑为110KV城中高压变电所,该所为本工程监测的重点。 设计单位:工程桩为机械工业部深圳设计研究院,围护桩为南京南大岩土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由宜兴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提供。2.施工监测的重要性和目的 2.1施工监测的重要性 在基坑开挖的施工过程中,基坑内外的土体将由原来的静止土压力状态向被动和主动土压力状态转变,应力状态的改变引起维护结构承受荷载并导致围护结构和土体的变形,围护结构的内力(围护桩和墙的内力,支撑轴力或土锚拉力等)和变形(深基坑坑内土体的隆起、基坑支护结构及其周围土体的沉降和侧向位移等)中的任一量值超过容许的范围,将造成基坑的失稳破坏或对周围环境造成不利影响,深基坑开挖工程往往在建筑密集的市中心,施工场地四周有建筑物和地下管线,基坑开挖所引起的土体变形将在一定程度上改变这些建筑物和地下管线的正常状态,当土体变形过大时,会造成邻近结构和设施的失效或破坏。同时基坑相邻的建筑物又相当于较重的集中荷载,基坑周围的管线常引起地表水渗漏,这些因素又是导致土体变形加剧的原因。基坑工程设置于力学性质相当复杂的地层中,在基坑围护结构设计和变形预估时,一方面,基坑围护体系所承受的土压力等荷载存在着较大的不确定性;另一方面,对地层和围护结构一般都作了较多的简化和假定,与实际有一定的差异;加之,基坑开挖与围护结构施工过程中,存在着时间和空间上的延迟过程,以及降雨、地面堆载和挖机撞击等偶然因素的作用,使得现阶段在基坑工程设计时对结构内力计算以及土体变形的预估与工程实际情况有较大的差异,并在相当程度上仍依靠经验。因此,在基坑施工过程中,只有对基坑支护结构、基坑周围的土

某基坑及周围环境监测方案(精)

XXXX ·文化广场基坑及周围环境监测方案 审定 审核 编制 20XX 年 XX 月 XX 日 目录 第一节工程概况 ........................................................................................................ 2第二节方案编制依据及技术标准 . (2) 第三节监测目的及内容 ............................................................................................ 2第四节监测布点方案 ................................................................................................ 3第五节使用仪器 ........................................................................................................ 6第六节监测方案 ........................................................................................................ 6第七节人员安排 ........................................................................................................ 7第八节观测成果的计算、分析............................................................ 7 第九节观测资料的整理和统计............................................................ 8 第十节质量保证和控制 (9) 第一节工程概况 。本工程地址位于 XXXX ,场地南侧为 XXXX ,东侧为 XXXX 。整个项目包括综合公建 (包括购物中心、办公、酒店等及服务式公寓等。整体开挖深度为22.5米。 第二节方案编制依据及技术标准 (1 根据提供的基坑支护设计方案

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标准

4 监测项目 4.1 一般规定 4.1.1 基坑工程的现场监测应采用仪器监测与巡视检查相结合的方法。 4.1.2 基坑工程现场监测的对象应包括: 1 支护结构。 2 地下水状况。 3 基坑底部及周边土体。 4 周边建筑。 5 周边管线及设备。 6 周边重要的道路。 7 其他应监测的对象。 4.1.3 基坑工程的监测项目应与基坑工程设计、施工方案相匹配。应针对监测对象的关键部位,做到重点观测、项目配套并形成有效的、完整的监测系统。 4.2 仪器监测 4.2.1 基坑工程仪器监测项目应根据表4.2.1进行选择。 表4.2.1 建筑基坑工程仪器监测项目表

续表4.2.1

注:基坑类别的划分按照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2-2002执行。 4.2.2 当基坑周边有地铁、隧道或其他对位移有特殊要求的建筑及设施时,监测项目应与有关管理部门或单位协商确定。 4.3 巡视检查 4.3.1 基坑工程施工和使用期内,每天均应由专人进行巡视检查。 4.3.2 基坑工程巡视检查宜包括以下内容: 1 支护结构: 1)支护结构成型质量; 2)冠梁、围檩、支撑有无裂缝出现; 3)支撑、立柱有无较大变形; 4)止水帷幕有无开裂、渗漏; 5)墙后土体有无裂缝、沉陷及滑移; 6)基坑有无涌土、流沙、管涌。 2 施工工况: 1)开挖后暴露的土质情况与岩土勘察报告有无差异; 2)基坑开挖分段长度、分层厚度及支锚设置是否与设计要求一致; 3)场地地表水、地下水放状况是否正常,基坑降水、回灌设施是否运转正常; 4)基坑周边地面有无超载。 3 周边环境:

基坑开挖监测方案

1.工程概况 拟建综合楼工程项目为地下二层、地上八层(局部三层、五层),设地下室二层,预计开挖深度约为地面以下9.0m左右。挡土结构和支承结构为钻孔灌注桩,止水桩为高压旋喷水泥土桩,大量土方为支撑和支挡下挖土。 地理位置处于解放东路、茶局路交汇处西北角,场地为原供电局旧址。基坑四周建筑物密集,东侧为十层交通大厦,其余四周为4-5层砖混结构的住宅楼,紧邻基坑为110KV城中高压变电所,该所为本工程监测的重点。 设计单位:工程桩为机械工业部深圳设计研究院,围护桩为南京南大岩土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由宜兴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提供。 2.施工监测的重要性和目的 2.1施工监测的重要性 在基坑开挖的施工过程中,基坑内外的土体将由原来的静止土压力状态向被动和主动土压力状态转变,应力状态的改变引起维护结构承受荷载并导致围护结构和土体的变形,围护结构的内力(围护桩和墙的内力,支撑轴力或土锚拉力等)和变形(深基坑坑内土体的隆起、基坑支护结构及其周围土体的沉降和侧向位移等)中的任一量值超过容许的范围,将造成基坑的失稳破坏或对周围环境造成不利影响,深基坑开挖工程往往在建筑密集的市中心,施工场地四周有建筑物和地下管线,基坑开挖所引起的土体变形将在一定程度上改变这些建筑物和地下管线的正常状态,当土体变形过大时,会造成邻近结构和设施的失效或破坏。同时基坑相邻的建筑物又相当于较重的集中荷载,基坑周围的管线常引起地表水渗漏,这些因素又是导致土体变形加剧的原因。基坑工程设置于力学性质相当复杂的地层中,在基坑围护结构设计和变形预估时,一方面,基坑围护体系所承受的土压力等荷载存在着较大的不确定性;另一方面,对地层和围护结构一般都作了较多的简化和假定,与实际有一定的差异;加之,基坑开挖与围护结构施工过程中,存在着时间和空间上的延迟过程,以及降雨、地面堆载和挖机撞击等偶然因素的作用,使得现阶段在基坑工程设计时对结构内力计算以及土体变形的预估与工程实际情况有较大的差异,并在相当程度上仍依靠经验。因此,在基坑施工过程中,只有对基坑支护结构、基坑周围的土

基坑监测技术方案及预算

基坑支护工程监测方案及费用预算 河南纵横勘测设计有限公司 二O—七年二月十四日 基坑支护工程监测方案及费用预算 ㈠、工程概况 本工程位于睢阳区,设计勘测地下水位于-12m,基坑暂时未 采用降水,支护体系采用放坡与土钉墙支护体系,基坑开挖深度6.65-7.60 米,监测范围应为深度的3 倍22.8 米。 工程地质 ⑴地层描述 第⑴层:粉土夹粉质粘土 粉土,褐黄色,湿,中密,含云母及铁质浸染,摇振反应中等,无光泽反应,干强度低,韧性低;粉质粘土,棕褐色,可塑,分布在该层中下部。地表0.3-0.5m 夹砖渣和建筑垃圾。本层层厚1.30-2.50m, 均厚1.94m; 层底标高47.39-48.67m, 均高47.88m。 第⑵层:粉土夹粉质粘土 粉土,褐黄色,湿,中密- 密实,定性为密实,含云母及铁 质浸染,摇振反应中等,无光泽反应,干强度低,韧性低;粉质粘土,棕

褐色,可塑,摇振反应无,切面稍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分布在该层上部和下部。本层层厚5.50-8.00m, 均厚6.61m; 层底标高40.35-42.35m, 均高41.27m 。 第⑶层:粉土 褐黄色,湿,中密- 密实,定性为中密,含云母及铁猛质,摇振反应中等,无光泽反应,干强度低,韧性低。本层层厚1.10-3.40m, 均厚 1.98m; 层底标高37.57-40.58m, 均高39.29m。 第⑷层:粉土夹粉质粘土 粉土,褐黄色,湿,中密- 密实,定性为密实,含云母及铁猛质,摇振反应中等,无光泽反应,干强度低,韧性低;粉质粘土分布该层下部,棕褐色,可塑。本层层厚1.10-4.10m, 均厚2.32m; 层底标高37.61-39.51m, 均高38.76m。 第⑸层:粉质粘土夹薄层粉土 粉质粘土,灰褐色,可塑- 硬塑,定性为硬塑,摇振反应无,切面光滑,干强度高,韧性高。该层上部和下部夹粉土,褐黄色,中密。本层层厚1.90-4.20m, 均厚3.23m; 层底标高34.71-37.30m, 均高 35.53m 。 第⑹层:粉土夹粉质粘土 粉土,褐黄色,湿,密实,含云母及铁质浸染,摇振反应中等,无光泽反应,干强度低,韧性低;粉质粘土分布在该层中部,棕褐色,可

基坑变形监测方案

本设计主要针对某深基坑工程施工过程中基坑变形及引起周边环境变形进行监测的方法及相关数据处理方案的设计与分析。主要监测内容对基坑壁进行水平位移监测和沉降监测;内支撑格构柱进行沉降监测;周边临近基坑受基坑影响的建筑物作沉降监测;周边建筑沉降超预警值后要求进行倾斜观测。采用监测方法为精密二等水准、极坐标法、投点法,并对其可行性进行做了精度分析。 关键字:沉降观测;水平位移观测;倾斜观测;二等水准;极坐标

Abtract This desig n is mai nly for a deep foun datio n pit duri ng the con struct ion of foun dati on pit deformatio n and cause the deformati on of the surro unding en vir onment monitoring methods and data processing program design and analysis.The main mon itori ng content of the foun dati on pit wall for mon itori ng horiz on tal displaceme nt and settlement monitoring;In support of lattice column for subsidence monitoring; near an excavation foundation pit surrounding by effect of buildings for subsidence monitoring;The surrounding building settlement of super early warning value requirements of the tilt observation.The monitoring method for precision two level, the polar coordinate method, points method,And its feasibility was made precision an alysis. Keyword: Horizontal displacement observation; settlement observation; tilt observati on; two level; polar coord in ates

基坑监测方案标准版

基坑监测方案标准 版

新百年国际商业中心基坑 支护监测方案 方案编制人:薛超林 审核:肖宁祥 审定:谢成 广西地矿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资质证书编号:乙测资字45012034 计量认证证书: 20 1431E 04月20日

目录 1 工程概况 (2) 2 监测目的 (2) 3监测项目 (2) 4 方案编制依据 (2) 5、监测布点 (3) 6 监测方法及观测精度 (3) 7监测频度 (4) 8监控报警 (4) 9数据记录、处理及监测成果 (4)

新百年国际商业中心 基坑支护监测方案 1工程概况 本工程基坑开挖深度为14.3米~17.4米,基坑周长约700米。属于临时性基坑支护工程,基坑边坡采用桩锚支护形式,基坑安全等级为一级,使用年限为1年。 2 监测目的 1)为基坑周围环境进行及时、有效的保护提供依据。 2)验证支护结构设计,及时反馈信息,指导基坑开挖和支护结构的施工。 3)将监测结果反馈设计,为其它区的优化设计提供依据。 3 监测项目 1)基坑周边建筑物沉降监测; 2)基坑周边道路沉降监测 3)基坑支护结构水平位移和沉降监测。 4)地下水位监测。 5)基坑护坡顶土体深层位移监测。 主要要包括以下内容: ①边坡有无塌陷、裂缝及滑移。

②开挖后暴露的土质情况与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有无差异。 ③基坑开挖有无超深开挖。 ④基坑周围地面堆载是否有超载情况。 ⑤基坑周边建筑物、道路及地表有无裂缝出现。 4 方案编制依据 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 ); 2)《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 3)《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 GB 50497- 4)《工程测量规范》 GB 50026- 5)《建筑变形测量规范》 JGJ 8- 6)委托方提供的图纸。 5 测点布置 1)基准点:基准点应设在基坑开挖变形影响范围以外,通视条件良好并便于保存的稳定位置。对于本工程,在距基坑边缘50m外的路边设置三个位移观测基准点,在距基坑边缘50m外的旧有建筑物上设置三个水准观测基准点。 2)观测点:基坑坡顶的水平位移和垂直位移观测点沿基坑周边布置,考虑到本基坑较大,观测路线较长,若过多布置观测点,则使当天的工作量过大,在定人定仪器的要求下,势必会影响监测的质量,同时也增大了监测费用。综合考虑,观测点间距

基坑支护监测方案(1)

XXX三期基坑支护 监 测 方 案 XXX有限公司 二O一四年十月十二日

XXX基坑支护监测方案 1.工程概述 工程概况 本工程合肥市XXX?XXX项目三期基坑支护指定分包工程由合肥新站XXX开发有限公司投资新建,工程地点位于合肥市万佛湖路与潜山路交口西北侧ZWQTC-036地块。 合肥市XXX?XXX项目三期基坑支护指定分包工程由江苏东南建筑工程结构设计事务所有限公司设计,基坑支护详见设计图纸。 本支护工程为临时性工程,基坑安全等级为二级,结构重要性系数为,基坑使用期为12个月。 、本工程支护范围内土层分布自上而下依次为素填土、粘土、强风化泥质砂岩、中风化泥质砂岩,基坑底落于粘土中,场地地下水类型为主要为上承滞水。 、基坑开挖深度约为—,基坑靠近星光东路有较多管线,北侧会所周边有天然气管道。经放线,管道在基坑上口线外侧3m,对基坑施工无影响。 、本次设计图纸分为4个剖面,分别为1-1剖面、1a-1a剖面,2-2剖面、3-3剖面。 1-1剖面设计为Φ800旋挖桩,间距,桩长10米,距桩顶2m处设置一道锚索,基坑内侧喷锚护面。1a-1a剖面设计为Φ1000旋挖桩,间距,桩长15米,基坑内侧喷锚护面。 2-2剖面、3-3剖面设计为土钉墙。潜山路一侧设计为自然放坡,放坡比例为1:。 地下底板面标高为,基坑开挖深度为约, 场地岩土工程条件 拟建场地地基土构成层序自上而下为: ①层杂填土(Q ml)——层厚~,层底标高为~。褐、褐灰,褐黄、黄褐色等,湿,松散状态,状态不均匀。该层主要成分为粘性土,表部主要含碎砖石、砼块等建筑垃圾,含有植物根茎,局部地段夹生活垃圾和淤泥质土等。 ②层粉质粘土(Q 4 al+pl)——此层仅局部分布,层厚~,层底标高为~。褐灰、灰黄色等,可塑状态,湿,有光泽,无摇振反应,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含少量氧化铁、铁锰结核及高岭土等。 ③ 1层粘土(Q 3 al+pl)——层厚一般为~,层底标高为~。灰褐、褐灰、灰黄、褐黄色等,一般为硬

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试题

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试题

《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 50497- 试题 一、单选题(6题) 1.围护墙或基坑边坡顶部的水平和竖向位移监测点应沿基坑周边布置,周边中部、阳角处应布置监测点,其监测点水平间距不宜大于()m,每边监测点数目不宜少于()个。 A.15;3 B. 20;4 C.20;3 D.25;4 正确答案:( C )见规范【5.2.1】 2.以下关于基坑工程应实施监测的说法错误的是()。A.基坑开挖深度大于等于3m B.基坑开挖深度等于5m C.开挖深度等于8m D.现场地质情况和周围环境复杂 正确答案:(A)见规范【3.0.1】 3.有支撑的支护结构各道支撑开始拆除到拆除完成后3d内监测频率应为()。 A.2次/1d B.1次/1d C.1次/2d D.1次/3d 正确答案:(B)见规范【7.0.3】 4.一级基坑喷锚支护顶部水平位移监测绝对累计值(mm)和变化速率(mm/d)报警值是()。 A. 10~20;2~3 B. 25~30;2~3 C. 20~40;3~5 D. 30~35;5~10 正确答案:(D)见规范【表8.0.4】

5.用测斜仪观测深层水平位移时,当测斜管埋设在土体中,斜管长度不宜小于基坑开挖深度的()倍,并应大于围护墙的深度。 A. 0.5 B.1.0 C.1.5 D.2.0 正确答案:(C)见规范【5.2.2】 6.以下关于裂缝监测说法错误的是()。 A.裂缝宽度监测可采用千分尺或游标卡尺等直接量测。 B.裂缝宽度量测精度不宜低于0.1mm,裂缝长度和深度量测精度不宜低于1mm。 C.裂缝长度监测可采用直接量测法。 D.裂缝深度监测可采用超声波法和凿出法。 正确答案:(A)见规范【6.6.3/6.6.4】 二、多选题(4题) 1.以下关于基坑工程的监测方案应进行专门论证说法正确的有()。 A.地质和环境条件复杂的基坑工程; B.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的一、二、三级基坑 工程; C.临近重要建筑和管线,以及历史文物、优秀近现代建筑、地 铁、隧道灯破坏后果很严重的基坑工程; D.开挖深度大于5m的基坑工程; E.已发生严重事故,重新组织施工的基坑工程;

基坑监测技术方案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畜牧科学院科研综合楼工程基坑监测施工方案 编制: 审核: 批准: 新疆维泰开发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房建公司第四项目部 2012年4月 10 日

目录 1监测技术方案 (1) 1.1 工程概况 (2) 1.2 周边环境概况 (2) 1.3 监测目的 (2) 1.4 监测技术方案编制依据与原则 (3) 1.4.1 监测技术方案编制依据 (4) 1.4.2 监测技术方案编制的原则 (4) 1.5 监测范围及内容 (5) 1.6.监测方法、数据处理及测点的埋设 (6) 1.6.1 监测控制网的布设 (6) 1.6.2 锚杆支护水平位移监测 (10) 1.6.3临边建筑物沉降、裂缝、倾斜监测 (12) 1.6.4巡视 (13) 1.7监测技术要求 (14) 1.7.1 技术要求 (14) 1.7.2 监测精度 (15) 1.7.3 监测频率 (15) 1.7.4 监测参考报警值 (15) 2 监测仪器设备及人员组织 (16) 3 监测质量保证措施 (18) 3.1 质量目标 (18) 3.2 质量保证体系 (19) 3.3 监测工作的管理 (20) 3.4 保证监测质量的措施 (20) 3.4.1健全监测管理服务质量保证体系 (21) 3.4.2工序质量控制措施 (21) 3.4.3 监测管理服务质量保证组织措施 (21) 3.5监测管理服务质量保证技术措施23 3.5.1 仪器、仪表 (23) 3.5.3 资料采集及整理 (23) 3.6监测进度保证措施 (26) 3.6.1施工进度目标 (26) 3.6.2施工进度程 (26) 4安全文明施工、环境保护目标和保证措 (27) 4.1安全文明施工目标 (27) 4.2安全保证体系 (27)

基坑沉降观测方案共9页word资料

大兴康庄两限房(一期) 1#、5#、8#号住宅楼 基坑变形监测方案 北京住总第三开发建设有限公司 康庄工程项目经理部 2009年2月 目录 1. 编制依据 (2) 1.1. 施工图纸 (2) 1.2.主要规程规范 (2) 1.3.其他 (3) 2. 工程概况 (3) 3. 施工部署 (3) 3.1.人员部署 (3) 3.2.监测管理程序 (4) 4. 基坑变形监测的必要性、目的和内容 (4) 4.1.基坑变形监测的必要性 (4) 4.2.监测目的和内容 (4) 5. 监测要求及准备 (5) 5.1.监测要求 (5) 5.2.监测过程控制要求 (6)

5.3.对监测数据结果的要求 (6) 5.4.主要测试设备 (6) 6. 监测方法 (6) 6.1.肉眼观察 (6) 6.2.基坑外半永久性基准点的布置 (7) 6.3.水平位移监测 (7) 6.4.监测频率 (7) 6.5.变形控制标准 (7) 6.6.资料整理和分析反馈 (8) 6.7.其它注意事项 (8) 6.8.监控报警值 (8) 1.编制依据

2.工程概况 3.施工部署 3.1.人员部署 3.1.1.项目部组织机构

项目部施工监测管理人员为岳秀记,负责本工程的基坑变形监测工作;分包单位的监测工作必须严格执行项目部制定的一系列监测管理制度,做到持证上岗。 4.基坑变形监测的必要性、目的和内容 4.1.基坑变形监测的必要性 在深基坑施工过程中,只有对基坑支护结构、基坑周围的土体和相邻的构筑物进行全面、系统的监测,才能对基坑工程的安全性和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程度有全面的了解,以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在出现异常情况时及时反馈,并采取必要的工程应急措施,甚至调整施工工艺或修改设计参数。 4.2.监测目的和内容 监测目的:检验设计所采取的各种假设和参数的正确性,指导基

《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 50497-2009试题

《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 50497-2009 试题 一、单选题(6题) 1.围护墙或基坑边坡顶部的水平和竖向位移监测点应沿基坑周边布置,周边中部、阳角处应布置监测点,其监测点水平间距不宜大于()m,每边监测点数目不宜少于()个。 A.15;3 B. 20;4 C.20;3 D.25;4 正确答案:(C )见规范【5.2.1】 2.以下关于基坑工程应实施监测的说法错误的是()。A.基坑开挖深度大于等于3m B.基坑开挖深度等于5m C.开挖深度等于8m D.现场地质情况和周围环境复杂 正确答案:(A)见规范【3.0.1】 3.有支撑的支护结构各道支撑开始拆除到拆除完成后3d内监测频率应为()。 A.2次/1d B.1次/1d C.1次/2d D.1次/3d 正确答案:(B)见规范【7.0.3】 4.一级基坑喷锚支护顶部水平位移监测绝对累计值(mm)和变化速率(mm/d)报警值是()。 A.10~20;2~3 B.25~30;2~3 C. 20~40;3~5 D.30~35;5~10 正确答案:(D)见规范【表8.0.4】 5.用测斜仪观测深层水平位移时,当测斜管埋设在土体中,斜管

长度不宜小于基坑开挖深度的()倍,并应大于围护墙的深度。 A. 0.5 B.1.0 C.1.5 D.2.0 正确答案:(C)见规范【5.2.2】 6.以下关于裂缝监测说法错误的是()。 A.裂缝宽度监测可采用千分尺或游标卡尺等直接量测。 B.裂缝宽度量测精度不宜低于0.1mm,裂缝长度和深度量测精度不宜低于1mm。 C.裂缝长度监测可采用直接量测法。 D.裂缝深度监测可采用超声波法和凿出法。 正确答案:(A)见规范【6.6.3/6.6.4】 二、多选题(4题) 1.以下关于基坑工程的监测方案应进行专门论证说法正确的有()。 A.地质和环境条件复杂的基坑工程; B.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的一、二、三级基坑工 程; C.临近重要建筑和管线,以及历史文物、优秀近现代建筑、地铁、 隧道灯破坏后果很严重的基坑工程; D.开挖深度大于5m的基坑工程; E.已发生严重事故,重新组织施工的基坑工程; 正确答案:(ACE)见规范【3.0.7】 2.对同一监测项目进行监测,在正常情况下其监测要求以下说法

隧道基坑监测技术方案设计

隧道基坑监测技术方案 : 学号: 班级:

第一章工程概况 1.1 工程概况 新建铁路至、-双流机场隧道地处平原,地形平坦开阔,隧道埋深4 m,地表房屋密集,厂房众多,道路纵横交错,交通方便。隧道进口里程DIK173+260,出口里程DIK179+730,全长6470 m,其中DIK178+570~DIK178+870段下穿规划中的机场滑行跑道。该段隧道总长300 m,拱顶以上埋深12 m 左右(考虑机场滑行道回填高度8 m)。 1.2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概况 该隧道基坑的上述特点决定了隧道基坑的支护工作难度特别大,必须保证隧道基坑的安全。所以该隧道基坑监测工作必不可少,而且要求高。 1.3 隧道基坑支护形式 本段隧道按明挖顺作法施工,采用钻孔灌注桩加桩间土钉墙作围护结构,坡面采用锚网喷防护,喷C20混凝土厚10cm,桩间土钉采用Φ42钢化管,每根长3~5 m,桩顶以下前三排土钉长度5 m,其余土钉长度3 m,间距1.5 m。基坑安全等级为一级。围护桩桩径1.2m,桩间距2.4 m,基坑支撑采用Φ600mm(壁厚12mm) 钢支撑加?56a双拼工字钢围檩。

第二章监测方案编写依据 2.1监测设计原则 (1)根据基坑开挖深度要求,按一级基坑监测执行。 (2)监测容及监测点的分布满足工程支护设计及有关规程和规的要求,满足全面监测施工中的基坑变形,环境变化情况。使施工单位能及时了解变形态势态,以便及时采取有关措施,调控施工步序与节奏,做到信息化施工,最大限度地规避风险,确保开挖顺利和施工安全。 (3)施工中加强监测,保护重点对象(监测基准点、基坑四角及有特殊要求的监测点)。除了采取有针对性的保护措施外,监控其保护措施的有效性是监测的主要任务。 (4)监测采用的方法,监测仪器及监测频率应结合设计和规要求,满足工程需要,保障工程施工阶段的正常监测,及时准确提供数据,满足信息化施工的要求。 (5)监测数据及时整理分析能满足现场施工进度、工况及特殊要求。及时与各方联系,提交阶段性数据。 (6)将监测数据与预测值相比较,以判断前一步施工工艺和施工参数是否符合预期要求,以确定后一步部的施工参数,做到信息化施工。 (7)将现场测量结果用于信息化反馈优化设计,使设计达到优质安全、经济合理、施工快捷的目的。 (8)基坑监测周期贯穿于基坑开挖和地下工程施工的全过程,直到基坑回填完毕。 (9)基坑支护设计方案或施工有重大变更,建设方及相关方应及时通知监

深基坑监测方案

目录 一、工程概况 (1) 二、编制依据 (1) 三、基坑侧壁安全等级划分 (1) 四、基坑支护方案 (1) 五、监测目的及要求 (2) 六、工程地质概要 (2) 七、监测内容 (3) 八、监测频率 (8) 九、测试主要仪器设备...................................... - 11 - 十、监测工作管理、保证监测质量的措施...................... - 11 - 十一、监测人员配备........................................ - 14 - 十二、监测资料的提交...................................... - 15 -

一、工程概况: 本项目为CENTER工程,本子项为通风中心;工程号为HB1001,子项号为VX。建设地点:四川省乐山市夹江县南岸乡。 通风中心长58.60m,宽33.10m,建筑高度(室外地坪至女儿墙)为22.900m,消防高度(室外地坪至屋面面层)为22.200m,地上二层,局部三层。占地面积1956.19㎡,建筑面积4298.00㎡。 建筑结构形式:钢筋混凝土框架——抗震墙结构,本建筑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抗震Ⅰ类建筑。 二、编制依据: 1、《建筑基坑工程变形技术规范》(GB50497-2009) 2、《城市测量规范》(CJJ/T8-2011) 3、《精密水准测量规范》(GB/T15314-940) 4、《工程测量规范》(GB 50026-2007) 5、《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 6、《建筑基坑支护技术技术规程》(JGJ120-2012) 7、基坑支护工程施工方案设计 三、基坑侧壁安全等级划分: 基坑 1-2交A-B,1-2交E-F,开挖的基坑深度较大约为8m,放坡系数80°,近似垂直开挖,如破坏后果较严重,因此侧壁安全等级定为一级,侧壁重要性系数1.1。 基坑其他位置地势相对开阔,无相邻建筑等级评定为二级,侧壁重要性系数1.0。

基坑监测技术方案样本

项目基坑工程监测 技 术 方 案 XXXXXX设计有限公司二○一一年八月

项目基坑工程监测方案 编写: 审核: 批准: XXXXXXX勘察设计有限公司 08月 目录

1监测技术方案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 工程概况错误!未定义书签。 1.2 周边环境概况错误!未定义书签。 1.3 监测目的错误!未定义书签。 1.4 监测技术方案编制依据与原则错误!未定义书签。 1.4.1 监测技术方案编制依据......................... 错误!未定义书签。 1.4.2 监测技术方案编制的原则..................... 错误!未定义书签。 1.5 监测范围及内容错误!未定义书签。 1.6.监测方法、数据处理及测点的埋设错误!未定义书签。 1.6.1 监测控制网的布设................................. 错误!未定义书签。 1.6.2 围护墙顶沉降监测................................. 错误!未定义书签。 1.6.3 围护墙顶水平位移监测......................... 错误!未定义书签。 1.6.4 围护墙深层水平位移监测..................... 错误!未定义书签。 1.6.5 支撑轴力监测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6.6 立柱沉降监测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6.7地下水位监测.......................................... 错误!未定义书签。 1.6.8边建筑物沉降、裂缝、倾斜监测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6.9周边管线水平、垂直位移监测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6.10巡视........................................................ 错误!未定义书签。 1.7监测技术要求错误!未定义书签。 1.7.1 技术要求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7.2 监测精度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基坑变形监测方案

佳·5.4克拉项目 基坑变形监测方案 编制: 甘肃统建建筑装饰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佳·5.4克拉项目部 二○一七年九月二十日

目录 一、编制依据 (1) 二、工程概况 (1) (一)工程简介 (1) (二)地层岩性 (1) (三)气象 (2) (四)地下水 (2) 三、施工部署 (3) (一)人员部署 (3) (二)监测管理程序 (3) (三)测量检测部署 (3) 四、深基坑监测要求 (3) (一)监测要求 (3) (二)、监测过程控制要求 (4) (三)、监测数据结果的要求 (4) 五、监测方法 (4) (一)监测仪器及要求 (5) (二)巡视检查 (5) (三)监测点的布置 (5) 六、监测期和监测频率 (5) 七、监测报警及异常情况下的监测措施 (6) 八、资料整理和分析反馈 (6) 九、作业安全及其它注意事项 (6) 十、雨季施工技术措施 (6) 十一、应急预案 (7) (一)应急救援部署 (7) (二)突发事件风险分析及预防 (8) 附图一:基坑监测点平面布置图

一、编制依据 1、佳·5.4克拉基坑开挖图; 2、佳·5.4克拉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3、兰州理工大学建筑勘察设计院《佳·5.4克拉项目基坑支护结构设计》《佳·5.4克拉项目基坑降水设计》; 4、《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5、《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 6、《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基坑工程安全技术规程》JGJ167-2009; 7、《建筑基坑工程检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 8、《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07; 9、基坑监测强制性条文。 二、工程概况 (一)工程简介 工程名称:佳·5.4克拉。 工程地点:拟建场地位于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吴家崖村,场地北邻吴家崖村田地。东侧为吴家崖村,南临山水嘉园1#地块,西临佳·水岸华庭C地块。拟建场地近南北宽约59.3m-82.7m,东西长约48.7m-118.5m。 本工程±0.000绝对标高为1198.000。地下二层,地上A塔十八层,B塔十五层,商铺为地上三层。结构形式主楼为剪力墙结构,裙楼为框架结构。本工程基础采用筏板,东塔筏板厚度为1800mm,开挖深度为11.77m;西塔筏板厚度为1 500mm,开挖深度为11.47m,,商铺为300厚的防水板,开挖深度为10.27m。 本基坑安全级别属于一级基坑。 (二)地层岩性 在勘察深度范围内,拟建场地地层自上而下依次分布为: ①粉质粘土(Q4al):该层分布于整个勘察场地,属第四系冲积产物;黄褐色,坚硬-硬塑;土质均匀,含少量植物根系和少量泥岩碎屑,孔隙较发育,有光泽,无瑶震反应,干强度中等,韧性一般,层厚为1.50~23.20m,层面标高 1195.19m~1214.05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