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测及加密施测方案

复测及加密施测方案
复测及加密施测方案

贵州省夹岩水利枢纽及黔西北供水工程

支渠5标

遵义-仁怀管线控制网

复测及加密技术方案

批准:

审核:

编写:

湖南益众水利建设有限公司

贵州省夹岩水利枢纽及黔西北供水工程支渠5标项目部

二零一九年二月

目录

第一章工程概况及任务来源 (1)

1.1、工程概况 (1)

1.2、任务来源 (1)

第二章施测依据及既有资料 (2)

2.1、施测依据 (2)

2.2、既有资料 (2)

第三章控制网布设 (3)

3.1、复测及加密大网控制点计划示意图 (3)

3.2、加密控制点及水准路线计划示意图 (4)

3.3、控制测量 (5)

3.4、控制点埋设 (5)

3.5、控制测量的作业流程 (5)

第四章点号情况及加密搭接施测 (6)

4.1、平面控制点 (6)

4.2、水准高程控制点 (6)

4.3、加密点数 (6)

4.4、与相邻标段搭接测量 (7)

第五章人员及仪器设备安排 (7)

5.1、主要测量人员 (7)

5.2、测量仪器及计算软件 (7)

5.3、施测计划 (8)

第六章坐标系统 (8)

6.1、平面控制网 (8)

6.2、高程控制网 (8)

第七章平面控制复测及测量 (9)

7.1、平面控制网测量实施 (9)

7.2、观测及解算的具体细和要求 (9)

第八章高程控制复测及加密测量 (17)

8.1、高程复测及加密测量依据 (17)

8.2、高程复测及加密测量方法和要求 (17)

8.3、高程复测及加密测量计划线路 (18)

第九章质量控制措施 (19)

9.1、质量目标 (19)

9.2、资料检查 (19)

9.3、质量控制 (19)

第十章职业健康、安全生产、环境保护 (20)

10.1、环保、职业健康安全目标 (20)

10.2、职业、安全、环境因素识别清单 (20)

10.3、安全、药物的配备 (21)

10.4、安全运行控制 (22)

10.5、应急预案启动 (23)

第十一章提交资料和成果 (25)

第一章工程概况及任务来源

1.1、工程概况

XXXX

1.2、任务来源

依据公司测量管理办法规定及合同约定,夹岩水利枢纽及黔西北供水工程支渠5标开工前控制网复测与加密由湖南益众水利建设有限公司夹岩水利枢纽及黔西北供水工程支渠5标项目部测量队统一实施。具体实施前依据相关规范及相关要求,现编写《贵州省夹岩水利枢纽及黔西北供水工程支渠5标开工前控制网复测及加密技术方案》。

第二章施测依据及既有资料

2.1、施测依据

(1)设计施工图

(2)施工范围内的等级平面控制点和高程控制点的基本数据

(3)《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4)《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18314—2009);

(5)《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GB/T 12898-2009;

(6)《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测量规范》(SL 52-2015);

(7)《测绘产品检查验收规定》CH1002-95

(8)《测绘产品质量评定标准》CH1003-95

(9)施工组织设计

2.2、既有资料

(1)贵州省夹岩水利枢纽及黔西北供水工程XXXXX;

(2)贵州省夹岩水利枢纽及黔西北供水工程XXXXX;

第三章控制网布设

由于目前正处于工程前期准备阶段,所以工作相当繁重,控制网的布设以简单,高效,实用为原则。在本标施工区域内建好的观测点,为了提高加密控制点的密度,方便施工,将对本标施工区域内的控制点进行复测及加密控制测量。

3.1、复测及加密大网控制点计划示意图

图1 复测及加密大网控制点计划示意图

3.2、加密控制点及水准路线计划示意图

图2 加密控制点及水准路线计划示意图

3.3、控制测量

平面控制网点:根据施测精度要求,采用GPS静态观测的方法,进行平面控制网测量,

高程控制网点:根据施测精度要求,采用水准高程观测法进行测量。

3.4、控制点埋设

控制点浇混凝土点或刻石点;永久高程工作基点采用刻石或浇混泥土固定。至于临时测量点则灵活地采用插筋或坚硬基岩上设点的形式设置。

3.5、控制测量的作业流程

图3 控制测量的作业流程图

1)进行数据资料的复核和现场控制点坐标检测,确认无误后再拟定控制网测量方案。

2)踏勘选点,确定控制网测量方案的最终形式,并上报测量监理工程师进行审批。

3)控制网加密方案通过后,进行控制点埋设工作。

4)严格按审批通过的观测方案和《水利水电工程测量规范》进行控制网的观测工作。

5)观测完毕以后,整理各项数据资料,进行控制网平差计算并

把坐标成果上报测量监理工程师。

6)施工控制网的布设沿施工区域平均距离为3公里布设两个点。水平控制网和高程均按四等测量布设。

第四章点号情况及加密搭接施测

4.1、平面控制点

本标段利用两个国家C级点对设计院移交的XXXXX个控制点进行校核。控制点保存情况国家C级点基本完好,XXXXXXX个控制点基本完好。

4.2、水准高程控制点

本标段对设计院移交的XXX和XXXX两个水准点进行校核。水准点保存情况XXXX和XXXX两个水准点基本完好。

4.3、加密点数

1、预计平面加密控制点:布设大网三等GPS平面控制点预计加密共XXXX个,小网四等GPS平面控制点预计加密共XXX个。

2、预计水准高程加密控制点:水准高程控制点与平面控制点共桩,预计共加密点XXXX个。

4.4、与相邻标段搭接测量

为保证和XXXXX的末端搭接点一致,计划平面点联测至XXXX标的末端平面控制点XXX(分界处的共用平面控制点),高程联测至水准高程控制点XXXX(分界处的共用水准高程点)。

第五章人员及仪器设备安排

5.1、主要测量人员

本次控制网复测由贵州省夹岩水利枢纽及黔西北供水工程支渠5标项目部测量队实施。根据复测任务需求和实际情况,建立一个由9人组成测量队进行施测。

本次测量投入主要人员:测量队长1人,测量工程师1人,测量员6人,司机1人。

施测人员(表4-1)

5.2、测量仪器及计算软件

本次测量使用的测量仪器均经测绘仪器计量检定部门检定合格并在检定有效期内,仪器的标称精度以及技术状态均满足规范复测要求。投入6套华测GPS,2套科力达电子水准仪。GPS静态数据利用《CGO软件》进行解算,利用《HGO软件》进行校核,水准数据利用《南方数字水准仪数据处理软件》进行解算。

5.3、施测计划

计划2019年02月20日至3月24日期间完成外业数据采集、内业计算及成果报告的编写。

第六章坐标系统

6.1、平面控制网

采用XXXXX坐标系统椭球参数,中央子午线为XX度XX分,投影面补偿高XXX米的独立坐标系统。

6.2、高程控制网

高程系统为XXXXXX高程基准。

第七章平面控制复测及测量

利用XXXXX点对设计院移交的GPS控制网抽样检查,再进行加密测量。作业方法、精度指标、使用仪器按《工程测量规范》中三等GPS 网精度标准进行。

7.1、平面控制网测量实施

与XXXX点的控制网构网方式相同,本次测量平面控制网形成大地四边形或三角形组成的带状网,以平面点作为连接边,采用边联式构网,抽检校验设计院提供的控制点根据《工程测量规范》

(GB50026-2007)中的3.2.7表作业基本技术要求进行作业。

GPS控制测量作业基本技术要求(表6-1)

7.2、观测及解算的具体细和要求

1、作业前按要求进行仪器检校。对中设备采用精密对点器,对中误差小于1mm,在作业前及作业过程中对基座水准器、光学对点器进行检校,确保其状态正常。

2、观测严格执行调度计划,按规定时间进行同步观测作业。

3、使用6套GPS接收机进行作业。采用同步静态观测模式,以平面对点作为联结边,采用边联式构网。平面形成大地四边形组成的带状网。

4、三等平面控制网:同步观测时段数为2,每时段观测≥60分钟;

5、作业过程中,天线安置严格整平、对中。

6、卫星高度角设定为≥15°;数据采样间隔设定为10~30秒;同步观测有效卫星总数≥5颗。

7、每时段观测前后分别量取天线高,误差小于2mm,取三次平均值作为最终结果。

8、作业中使用对讲机,离GPS接收机10m以外。一个时段观测结束后,重新对中整平仪器,再进行第二时段的观测。

9、观测过程中按规定填写了观测手簿,对观测点名、仪器高、仪器号、时间、日期以及观测者姓名均进行了详细记录。

10、相关技术要求主要根据《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中的第三章平面控制测量中的(第3.1节一般规定和第3.2节卫星定位测量)规定进行控制网的布设及数据的解算;同时参照《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测量规范》(SL 52-2015)中的第三章相关技术要求及参数进行作业。《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中的第三章内容具体如下:

第三章平面控制测量

3.1 一般规定

3.1.1 平面控制的建立,可采用卫星定位测量﹑导线测量﹑三角形网测量等方法。

3.1.2 平面控制网精度等级的划分,卫星定位测量控制网依次为二﹑三﹑四等和一﹑二级,导线及导线网依次为三﹑四等和一﹑二﹑三级,三角形网依次为二﹑三﹑四等和一﹑二级。

3.1.3 平面控制网的布设,应遵循下列原则:

1首级控制网的布设应因地自宜,且适当考虑发展;当与国家坐标系统联测时,应同时考虑联测方案。

2首级控制网的等级,应根据工程规模﹑控制网的用途和精度要求合理确定。

3加密控制网,可越级布设或同等级扩展。

3.1.4 平面控制网的坐标系统,应在满足测区内投影长度变形不大于2.5cm/km的要求下,作下列选择:

1 采用统一的高斯投影3°带平面直角坐标系统。

2 采用统高斯投影3°带,投影面为测区抵偿高程面或测区平均高程面的平面直角坐标系统:或任意带,投影面为1985国家高程基准面的平面直角坐标系统。

3 小测区或有特殊精度要求的控制网,可采用独立坐标系统。

4 在已有平面控制网的地区,可沿用原有的坐标系统。

5 厂区内可采用建筑坐标系统。

3.2 卫星定位测量

(Ⅰ)卫星定位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

3.2.1 各等级卫星定位测量控制网的主要技术指标,应符合表3.2.1的规定。

3.2.2 各等级控制网的基线精度,按(3.2.2)式计算。

σ=

2

2)

(d

B

A?

+

(3.2.2)

式中σ----基线长度中误差(mm);

A----固定误差(mm);

B---比例误差系数(mm/Km)

d----平均边长(km)。

3.2.3 卫星定位测量控制网观测精度的评定,应满足下列要求:1控制网的测量中误差,按(3.2.3-1)式计算;

m=

[]

n

WW

N

3

1

(3.2.3-1)

式中 m----控制网的测量中误差(mm);

N----控制网中异步环的个数;

n---异步环的边数;

W---异步环环线全长闭合差(mm)。

2控制网的测量中误差,应满足相应等级控制网的基线精度要求,并符合(3.2.3-2)的规定。

m≤δ(3.2.3-2)

(Ⅱ)卫星定位测量控制网的设计﹑选点与埋石

3.2.4 卫星定位测量控制网的布设,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应根据测区的实际情况﹑精度要求﹑卫星状况﹑接收机的类型和数量以及测区已有的测量资料进行综合设计。

2 首级网布设时,宜联测2个以上高级国家控制点或地方坐标系

的高级控制点;对控制网内的边长,宜构成大地四边形或中点多边形。

3 控制网应由独立观测边构成一个或若干个闭合环或附合路线:各等级控制网中构成闭合环或附合路线的边数不宜多于6条。

4 各等级控制网中独立基线的观测总数,不宜少于必要观测基线数的1.5倍。

5 加密网应根据工程需要,在满足本规范精度要求的前提下可采取比较灵活的布网方式。

6 对于采用GPS-RTK测图的测区,在控制网的布设中应顾及参考站点的分布及位置。

3.2.5 卫星定位测量控制点位的选定,应符合下列要求:

1 点位应选在土质坚实﹑稳固可靠的地方,同时要有利于加密和扩展,每个控制点至少应有一个通视方向。

2 点位应选在视野开阔,高度角在15°以上的范围内,应无障碍物;点位附近不应有强烈干扰接受卫星信号的干扰源或强烈反射卫星信号的物体。

3 充分利用符合要求的旧有控制点。

3.2.6控制点埋石应符合附录B的规定,并绘制点之记。

(Ⅲ)GPS 观测

3.2.7 GPS 控制测量作业的基本技术要求,应符合表3.2.7的规定。

表 3.2.7 GPS 控制测量作业的基本技术要求

3.2.8 对于规模较大的测区,应编制作业计划。

3.2.9 GPS控制测量站作业,应满足下列要求:

1 观测前,应对接收机进行预热和静置,同时应检查电池的容量、接收机的内存和可储存空间是否充足。

2 天线安置的对中误差,不应大于2mm;天线高的量取应精确至1mm。

3 观测中,应避免在接收机近旁使用无线电通信工具。

4 作业同时,应做好测站记录,包括控制点点名、接收机序列号、仪器高、开关机时间的测站信息。

(Ⅳ) GPS测量数据处理

3.2.10 基线解算,应满足下列要求:

1 起算点的单点定位观测时间,不宜少于30min。

2 解算模式可采用单基线解算模式,也可采用多基线解算模式。

3 解算成果,应采用双差固定解。

3.2.11 GPS控制测量外业观测的全部数据应经同步环、异步环和复测基线检核,并应满足下列要求:

1 同步环各坐标分量闭合差及环线全长闭合差,应满足(3.2.11-1)~(3.2.11-5)式的要求:

δ

5n Wx ≤

(3.2.11-1)

δ

5n Wy ≤

(3.2.11-2) δ

5n Wz ≤

(3.2.11-3)

W =

2

22z y x w w w ++ (3.2.11-4)

δ53n

W ≤

(3.2.11-5)

式中W n-同步环中基线边的个数; W-同步环环线全长闭合差(mm);

2 异步环各坐标分量闭合差及环线全长闭合差,应满足(3.2.11-6)~(3.2.11-10)式的要求。

δn Wx 2≤ (3.2.11-6) δn Wy 2≤ (3.2.11-7)

δn Wz 2≤ (3.2.11-8)

W =

2

22z y x w w w ++ (3.2.11-9)

δn Wx 32≤ (3.2.11-10)

式中n-异步环中基线边的个数; W-异步环环线全长闭合差(mm);

3 复测基线的长度较差,应满足(3.2.11-11)式的要求:

δ22≤?d (3.2.11-11)

3.2.12 当观测数据不能满足检核要求时,应对成果进行全面分析,并舍弃不合格基线,但应保证舍弃基线后,所构成的异步环的边数不应超过3.2.4条第3款的规定.否则,应重测该基线或有关的同步图形.

3.2.13 外业观测数据检测合格后,应按3.2.3条对GPS网的观测精度进行评定。

3.2.14 GPS测量控制网的无约束平差, 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应在WGS-84坐标中进行三维无约束平差。并提供各观测点在WGS-84坐标系统中的三维坐标﹑各基线向量三个差观测值的改正数﹑基线长度﹑基线方位及相关的精度信息等.

2 无约束平差的基线向量改正数的绝对值,不应超过相应等级的基线长度中误差的3倍.

3.2.15 GPS测量控制网的约束平差, 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应在国家坐标系或地方坐标系中进行二维后三维约束平差。

2 对于已知坐标﹑距离或方位,可以强制约束,也可加权约束。约束点间的边长相对中误差,应满足表3.2.1中相应等级的规定。

3 平差结果,应输出观测点在相应坐标中的二维或三维坐标﹑基线向量的改正数﹑基线长度﹑基线方位角等,以及相关的精度信息。需要时,还应输出坐标转换参数及其精度信息。

4 控制网约束平差的最弱边边长相对中误差, 应满足表3.2.1中相应等级的规定。

第八章高程控制复测及加密测量

8.1、高程复测及加密测量依据

本标段复测设计院移交水准基准点XX和XX,XX基准点高程 XXXm,XX基准点高程XXXm,高程系统为XXXXX基准。

8.2、高程复测及加密测量方法和要求

本次水准复测采用附合导线法,高程控制点外业数据采集使用科力达DL-2003电子水准仪水准仪和科力达DL-2007电子水准仪严格按

照《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测量规范》(SL 52-2015)中表4.3.1 各等级水准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中四等水准测量要求且参照相关规范执行。附合差满足表7-1规范要求。

技术要求表格(表7-1)

水准仪i角不大于15〃。

水准观测的观测顺序为后后前前,一测站观测时,不应两次调焦,旋转仪器的倾斜螺旋和测微螺旋时,其最后应为旋进方向。

测量时,严禁为了增加标尺读书将尺垫安置在沟边或壕坑中,尺垫不应安置在有弹性的土壤之上。

水准观测应在标尺成像清晰、稳定时进行。

8.3、高程复测及加密测量计划线路

根据施工测量要求,计划加密31个水准控制点,具体线路计划如

下:

1)复测路线计划由XX开始至XX终止

2)加密水准高程测量路线计划根据实际情况利用设计提供的XX 和XX进行整个施工高程控制网的布设,具体线路计划如下:(1)仁怀管线。

(2)遵义管线第一段。

(3)遵义管线第二段。

第九章质量控制措施

9.1、质量目标

1、测绘产品合格率100%。

2、符合本工程施工测量及相关规范要求。

9.2、资料检查

1、测绘外业各单项工作完成后,小组进行自检、互检,确保测绘资料产品合格。

2、控制测量外业观测、记录清楚;已知点数据引用正确,内业计算方法正确,控制测量精度满足规范要求。

9.3、质量控制

在施测工作中一切本着“质量第一”的宗旨,努力做到层层把关、步步检核,一切测绘工作均以相关规程规范为作业依据,严格遵照执行;为了提高控制网施测质量,确保本工程施工质量,在施测过程中加强事前指导和预见、过程控制和监督,成果的检查验收和质量管理力度,具体措施如下:

1、由贵州省夹岩水利枢纽及黔西北供水工程支渠5标项目部对该工程的测绘过程进行管理和协调,严格按照本工程质量管理进行控制,做好资源配置合理,适时配置所需的专业人员和设备。

2、施测过程中注重质量控制,做好方案的设计优化。委派有经验的测量专业技术人员负责本工程项目,做好质量风险控制:把握好控制点的布设、联测及解算工作,确保控制点的精度要求。

3、所有数据应分级校审和逐级检查,数据的校审和检查记录交专业负责人保管。

4、合理调配人力资源和设备资源;严格按照各种测量规程规范的要求执行。使测量成果满足各本工程所需要求,合格率达到100%。

第十章职业健康、安全生产、环境保护本次工程开展之前,参加工作人员都认真学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测绘作业人员安全规范》(CH1016-2008)及贵州省夹岩水利枢纽及黔西北供水工程支渠5标的安全生产管理规定,在作业中各个人员相互提醒,做到以人为本,保证了工程的顺利完成。并认真贯彻学习了安全、环保、职业健康的工作作风。

10.1、环保、职业健康安全目标

1)重视并加强节能、低碳、环保意识。

2)重视并加强安全生产;

3)重视员工健康水平和健康安全;

4)重视并加强重大危险源及一般危险源的有效控制;施测区地

形陡峭,时间段早晚温差大、容易出现洪水、塌方等地质危险源,应切实做好防范措施,确保施测安全生产,无安全事故。

10.2、职业、安全、环境因素识别清单

10.3、安全、药物的配备

1、安全、药物的配备:安全方面配备了手套、安全帽、草帽、雨伞、救生衣、橡皮船等;药物方面配备了创可贴、酒精、消炎类中成药、棉签、纱布、胶布、清凉油,十滴水、蛇药等。

2、运行控制与应急预案

根据贵州省夹岩水利枢纽及黔西北供水工程支渠5标项目部相关安全要求,积极应对可能发生的各类风险或突发事件、安全事故等,避免或减轻因此而造成的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进行有计划、有秩序

精密工程控制网测量复测方案

大连铁路枢纽改造工程SN2标段第二项目部精密工程控制测量网 复测方案 (DIK44+864.58~DIK53+640) 编写: 复核: 批准: 中铁二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大连铁路枢纽改造工程SN2标段第二项目部 二零一三年三月

目录 1. 概述 (1) 2. 复测技术依据 (1) 3. 已有成果资料 (2) 4. 精测网复测内容及精度要求 (2) 4.1复测工作内容 (2) 4.2复测精度总体控制 (3) 4.3复测的具体精度控制标准 (4) 5. 外业观测的实施 (5) 5.1高程控制测量作业实施计划 (6) 5.2平面控制测量作业实施计划 (7) 6. 精测网复测数据处理和平差方法 (9) 6.1 高程控制网复测数据处理和平差 (9) 6.2 平面控制网复测数据处理和平差 (10) 7. 问题处理与复测评判 (12) 7.1 CPI控制网复测评判方法及标准 (12) 7.2 CPII控制网复测评判方法及标准 (13) 7.3 三等水准复测评判方法及标准 (14) 8. 复测应提交的成果和资料 (14) 9. 附件 (15)

1.概述 大连铁路枢纽改造工程位于辽东半岛、黄海之滨,线路总体走向呈西南~东北向,西起大连市甘井子区,东至普兰店市的登沙河镇西侧,途经大连市的金州区与保税区。线路自哈大客运专线新大连站站外(DK19+453.07)引出,上跨后盐立交桥,经陆港物流园区,下钻在建哈大客运专线同时上跨沈大高速公路,在既有金州站小里程咽喉区附近折向东北,于既有金州车场的北侧并行车场前行,在既有金州站的北侧设置金州客场,随后铁路跨过既有哈大线、以隧道形式经过红塔工业区、下钻既有哈大线,于刘半沟附近设置广宁寺站,随后铁路继续东行跨过丹大高速公路、登沙河,我项目部施工区段DIK44+864~DIK53+640,线路全长8.776km。 本项目部精密工程控制测量网分为高程和平面两部分。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所交高程控制网为三等水准网,所交平面控制网分为基础控制网(CPI)和线路控制网(CPII),精度分别为铁路三等和四等GPS网。 按要求,大连铁路枢纽改造工程SN2标段第二项目部开工前需对管段工程范围内所有的高程控制点和平面控制点进行复测。高程控制网复测按三等水准测量要求进行,CPI平面控制网复测按铁路三等GPS网要求进行、CPII 平面控制网复测(包括联测的CPI平面控制网点)按铁路四等GPS网要求进行。 为确保本段范围内精测网与相邻段精测网在高程和平面上衔接的平顺性,本段精测网复测还需联测相邻标段范围内的CPI平面控制点、CPII平面控制点和三等水准点。 2.复测技术依据 (1)《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 10101-2009;

控制网复测报告(定稿)

xxxxxxxx工程 工程控制网测量报告批准: 审核: 编制:

xxxxxxx经理部二O一八年六月

目录 一、任务目的................................................................................................................................................................... - 1 - 二、测区概况................................................................................................................................................................... - 1 - 三、已有资料................................................................................................................................................................... - 1 - 四、编制依据................................................................................................................................................................... - 1 - 五、控制网复测任务...................................................................................................................................................... - 1 - 六、控制复测................................................................................................................................................................... - 2 - 七、新增加密点测绘...................................................................................................................................................... - 2 - 八、成果及控制点点位图............................................................................................................................................. - 3 -

平面及高程控制网复测方案

汉口至阳逻江北快速路(江岸段、黄陂段)工程八厂联防段、武湖街、花楼街段、沙口村段施工第一标段(二次公告)项目部 施 工 加 密 控 制 网 测 量 方 案 编制: 审核: 审批: 武汉市市政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编制日期:2016年6月

目录 第一章工程概况 (1) 第二章测区概况 (1) 第三章复测内容 (2) 3.1平面控制网的复测 (2) 3.2高程控制网的复测 (2) 3.3对控制网加密点联测 (2) 第四章导线已知控制点 (2) 第五章测量的技术依据 (3) 5.1测量技术依据 (3) 第六章人员及仪器的投入 (3) 6.1人员的组织 (3) 6.2设备的组织 (3) 第七章施工控制网复测 (4) 7.1平面控制 (4) 7.2高程控制 (6) 7.3控制点加密要求 (8)

第一章工程概况 江北快速路为城市快速路,项目线路经二七长江大桥、八厂联防段、朱家河、谌家矶段、新河、黄陂武湖段、新洲阳逻段,止点为余泊大道和柴泊大道交叉口,主路全长约27KM。而本项目路段为八厂联防段设计桩号范围为K1+610-K4+140,本路段主线全长2530m,均为路基。主路临江侧利用边坡平台设置防汛道路,长约2533m;局部设置防汛道路连接线通主路与防汛道路,防汛道路连接线共计2段,长约119m。本路段主要工程内容包括路线、路基、路面工程、闸口工程。 第二章测区概况 本项目为八厂联防路段,起点里程为K1+610,终点里程为K4+140,其中本标段内已知控制点四个分别为HY43、HY44、HY53、HY54,在本标段前后相接的其他标段,我们需要共同取1-2个控制点进行复测,控制点为HY42、HY45、HY51、HY52。其中在汛期内HY53和HY54处于江水侵泡状态,故对HY42、HY43、HY44、HY45、HY51、HY52控制点进行复测。 测量方法 平面到线加密测量精度统计 该段导线加密测量时,采取附和导线的测量方法,按四等精度要求进行。使用全站仪(科利达),仪器标称精度为1″、±1+1.5ppm。导线水平角度采用全测回法观测4个个测回;斜距及竖直角均往返对向观测3个测回,测距时在仪器内置入当时气象条件,取往返观测的平均值作为边长成果。导线平差计算之前,首先对导线的方位角闭合差、测角中误差、测距中误差、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进行计算。当各项精度指标满足规范要求后,在进行严密平差计算。

GPS控制测量复测方案

西咸新区秦汉新城立体城市项目GPS控制测量复测方案 编制: 审核: 审批: 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 二零一四年三月二十日 目录

一、概况 (1) 二、技术依据 (1) 三、技术方案 (2) (一)工作流程 (2) (二)测量方案 (2) 1、平面控制网复测实施方案 (3) 1.1 复测方法 (3) 1.2 GPS测量作业的基本技术要求 (3) 1.3 保证GPS测量精度的操作要点 (4) 2、高程控制网复测实施方案 (5) 2.1 复测方法 (5) 2.2 质量保障措施 (5) 2.3 复测成果处理 (6) 2.4数据处理与平差 (6) 四、进度安排 (6) 五、任务划分与组织安排 (7) 六、仪器设备 (8) 七、测量成果 (8)

一、概况 规划一路:城市支路,行车速度30Km/h。起点里程K0+000,终点里程K0+827.131,全长827.131m。兰池大道~兰池二路段道路红线宽度15m,兰池二路~东西十一路段道路红线宽度20m,机动车道,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人行道采用透水工程砖铺设,全线完成雨污水管道的铺设。 规划四路:城市支路,行车速度30Km/h。起点里程K0+000,终点里程K0+889.821,全长889.821m。全长分两段,兰池大道~兰池二路段道路红线宽度15m,兰池二路~东西十一路段道路红线宽度20m,机动车道,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人行道采用透水工程砖铺设,全线完成雨污水管道的铺设。 为完成本段工程施工,西安市政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共提供了3个E 级GPS点,3个四等水准点。 本次复测任务主要内容是: 1、控制网复测及贯通测量; 2、全线三等水准点复测及贯通测量。 二、技术依据 1、《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 2、《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程》GB/T18314_2009; 3、《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8-1991;

水利施工施工测量控制网方案

水利施工施工测量控制 网方案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闵行区浦江镇2015年小型农田水利建设 工程 施 工 测 量 控 制 网 方 案 编制单位:上海闵富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日期:2016年3月 目录 施工测量控制网方案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闵行区浦江镇2015年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工程,工程位于闵行区浦江镇南部,涉及交大浦江低碳基地、汇北村和北徐村,灌溉面积为656亩,其中菜田灌区140

亩,粮田灌区516亩。工程主要内容包括泵站、地下埋管、道路、排水明沟、窨井、渡槽、放水口等设施。其中:翻(新)灌溉泵站2座(翻建1座、新建1座)、改建灌溉泵站1座、低压输水管道7116米、衬砌明沟3654米、倒虹吸7座、渡槽1座、混凝土道路11819平方米、平整土地98.80亩,疏浚引水河道土方7842.75立方米。 我公司确定本工程的工期为105日历天,按建设单位要求的工期完成。我公司拟定计划开工日期为2016年4月10日,竣工日期为2017年1月15日。 二、测量放样依据 (1)设计施工图 (2)工程师提供的施工范围内的等级平面控制点和高程控制点的基本数据 (3)《水利水电工程测量规范》(SL197-2013) (4)有关测量的施工规范《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5)施工组织设计 三、施工测量网布设 由于目前正处于工程前期准备阶段,所以工作相当繁重,加密控制网的布设以简单,高效,实用为原则。考虑到在本标施工区域内设了已经建好的观测墩,为了提高加密控制点的密度,方便施工,将对能利用的观测墩进行联测。 3.1次级加密控制测量 对于次级平面加密控制网点(临时工作基点),根据施测精度要求,灵活采用闭合、附合导线法,测边测角前方交会法和极坐标法进行加密;对于次级高程控制网点(临时工作基点),根据施测精度要求,采用三角高程观测法(对向观测)进行加密。 3.2 控制点埋设 控制点均现浇混凝土桩;加密的永久高程工作基点埋设不锈钢水准标志。至于临时测量点则灵活地采用插筋或坚硬基岩上设点的形式设置。 3.3控制测量的作业流程

控制网复测成果报告

引黄入冀补淀工程衡水冀州段控制网复测加密成果报告一、概述 本标段位于河北衡水冀州境内,大型建筑物三座(东羡节制闸、冀马渠引水闸、东羡涵洞),桥梁四座,大小建筑物总共7座。 二、测量时间及作业依据 1、我项目部于2015年12月12日进行外业观测并作数据校核,并与2015年12月24日进行内业计算。 2、施测依据 本次对施工控制网的复测及加密,依据业主、监理提供的《引黄入冀工程河北直管段E级GPS网成果表》。引用的技术要求依据: 1、《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测量规范》DL/T5173-2003 2、《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18314-2001 3、《水利水电工程模板施工规范》DL/T5110-2000 4、《国家三、四等水准规范》GB12898-1991 三、平面及高程系统 平面采用1954年北京坐标系统,3°分带。 高程采用1985高程基准。 四、控制测量 1、平面控制测量

(1)、我项目部测量队在工区内共复测业主、监理提供的《引黄入冀补淀工程河北直管段衡水冀州段E级GPS网成果表》中的6个控制点,并根据现场情况做了24个GPS加密控制点。 (2)、平差处理 1)、平差软件:平面控制E级GPS网采用南方公司的南方GPS数据平差软件进行解算,技术指标按《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执行。 2)、基线统计:外业观测结束后首先对观测基线进行处理,当基线满足限差要求时,说明组成基线向量网的所有基线解算质量合格、成果可靠。否则,需删除不好的卫星、时间段,并剔除含有粗差的基线边,不让其参与平差。 3)、平差首先在WGS84坐标系下,进行控制网三维无约束平差,以评定网的内部附合精度。 4)、约束平差以E023、E028两个点为起算数据,在1954年北京坐 标系下,采用克拉索夫斯基椭球参数,采用最小二乘法进行二维约束平差。 2、高程控制测量 (1)、高程控制测量采用四等水准导线测量。 五、测量仪器设备

施工测量控制网技术设计方案

技术资料 附件2 向家坝水电站 引水发电系统土建及金属结构安装工程 (合同编号:XJB/0184) 测量控制网技术方案 水电七局向家坝项目部 二零零六年五月九日

向家坝水电站引水发电系统控制网技术方案 一、工程概述 1、1向家坝水电站引水发电系统工程简介 向家坝水电站是金沙江梯级开发中的最后一个梯级,位于四川省 与云南省交界处的金沙江下游河段,坝址左岸下距四川省宜宾县的安边镇4km 宜宾市33km右岸下距云南省的水富县城1.5km。工程开发任务以发电为主,同时改善航运条件,兼顾防洪、灌溉,并具有拦沙和对溪洛渡水电站进行反调节等综合作用。工程枢纽建筑物主要由混凝土重力挡水坝、左岸坝后厂房、右岸地下引水发电系统及左岸河中垂直升船机等组成。 本标的主要内容为右岸引水发电系统工程、右岸EL288.00m?384.00m坝基开挖与支护工程、排沙洞工程、施工支洞工程、右岸310m 混凝土生产系统工程的设计、建设与运行等。 本合同工程计划于2006年4月1日开工,要求2012年6月30 日全部完工。本合同主要工程量:土石方明挖4645075帛,土石方填筑230997用,石方洞挖1639190帛,混凝土970531^钢筋制安62030.06t.喷混凝土44867斥。 二、控制网的设计依据 2、1设计依据 2、1、1、2003年1月9日发布的《水电水利工程施工测量规范》 (DL/T5173-2003)。

2、1、2、中国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向家坝工程建设部颁发 的《向家坝工程施工测量管理细则》。 2、1、 3、XJB/0184标段有关施工设计图。 2、1、4、施工组织设计 2、1、5、《水利水电工程测量规范》 2、1、6、国家技术监督部门颁发的有关测量规范 三、施工控制网的布设和控制点的埋设 3、1施工控制网的布设 向家坝水电站引水发电系统测量控制网拟在三峡总公司向家坝工程建设部测量中心提供的首级控制网和加密控制网的基础上布设适合于本标段施工的三等加密控制网。共布设:三条附合导线,一条闭合导线,排沙洞附合导线。平面控制按照三等级布设,高程按四等水准测量布设;困难条件下也可以按四等级光电三角高程测距布设。其余工作面可以从此五条主干导线上引支导线进行施工放样,但尽可 能附合在主干导线上。 目前本标段的地面施工测量控制网点密度已经基本满足前期施工的需要。考虑到工程质量和以后施工放样的方便,对于引水系统工程中的进水口隧洞部分和厂房系统部分,要在业主提供三角基准网点和水准基准网点的基础上进行加密,加密的控制网的工作基点(永久工作基点)应在进水口和出水口各布设一个单三角,中间用导线连接。采用三等精度,以边角网观测方法进行加密,每个点应进行三维坐标的观测。高程工作基点在进水口和出水口各布设一

控制点复测方案

控制点复测方案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控制点复测方案 负责人:CY 一、目的任务 控制点复测是整套道路施工测量的重要步骤。主要任务是对已有的控制点进行导线点边角测量,检查已有控制点坐标。通过此次实训任务,能够熟练掌握控制点复测的方法和步骤,能够进行导线点坐标反算,为道路施工提供正确的控制点依据。 二、测区概况 此次测区大体范围是从武汉大学本部旁至新教学楼北。测区整体较平坦,跨过三号草坪,涉及有小土坡和斜坡。测区内有已知孔控制点四个:D001=E02、D002=XK1、D003=E05、D004=X1 ,均为二等高程控制点。点位较分散,点位之间通视困难。 三、测区已有资料 I级GPS控制点: 有D001=E02、D002=XK1、D003=E05、D004=X1四个控制点。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城市测量规范》GB 50026-2007(以下简称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工程测量规范》GB 50026-2007。 已有控制点成果计算表。 本方案未涉及规定,均按相应测量规范操作 五、复测方法 仪器 人员安排 测量方法要求

1)平面位置复测要求:利用全站仪按照一级导线测量的要求对控制点进行测量。 导线测量主要技术要求 2)高程复测要求:利用DS3水准仪进行四等水准高程测量。 复测方法: 1)平面位置复测方法:把仪器架设在控制点上,测量每相邻两点间的距离,并在该点上观测相邻两边之间的夹角,利用已知的控制点坐标正算出距离和坐标方位角,与已测得的距离和坐标方位角进行对比检查。 2)高程位置复测方法:布设一条四等水准测量闭合路线。采用双面尺中丝读数法,顺序后—前—前—后。 六、提交资料 已知控制点成果表 已知控制点水平位置复测导线布置图。

施工控制网复测方案

目录 1.工程概况 (2) 2.编制技术依据及标准 (3) 3.已有成果资料 (3) 4.精测网复测内容及精度要求 (4) 4.1复测内容 (4) 4.2复测精度总体控制 (4) 4.3复测的具体精度控制标准 (4) 5.外业观测的实施 (5) 5.1高程控制测量作业实施计划 (7) 5.2平面控制测量作业实施计划 (9) 6.精测网复测数据处理和平差方法 (11) 6.1 高程控制网复测数据处理和平差 (11) 6.2 平面控制网复测数据处理和平差 (12) 7.问题处理与复测评判 (14) 7.1 CPI控制网复测评判方法及标准 (14) 7.2 CPII控制网复测评判方法及标准 (15) 7.3 二等水准复测评判方法及标准 (16) 8.精测网复测应提交的成果和资料 (17) 9.测量人员资质和测量仪器检验证书 (17)

1.工程概况 标段项目简介:改建铁路南平至龙岩线扩能改造工程站前工程NLZQ-II标施工总价承包设计起点为DK25+540,终点为DK55+530.72,线路正线长度29.991公里。NLZQ-II标段范围内站前工程包括:设计里程范围内的站前工程,包括改移道路、河(渠)道改移及其砍伐挖根、管线路迁移及防护、油燃气管道迁改及防护、通讯线路迁改、电力线路迁改、公跨铁立交桥、取弃土场临时用地,路基,桥梁(不含T梁预制、架设、现浇,包含桥梁支座),隧道,轨道(仅含无碴轨道道床及CPIII测设费用),站场,大型临时设施和过渡工程,以及需要与站前工程同步实施的接触网支柱基础、综合接地贯通电缆等工程,其中:房屋工程主要包括通所道路的土石方及道路工程,站场建筑设备工程主要包括地道(不含照明),站场排水管(沟)、段所平台的土石方及道路工程等 改建铁路南平至龙岩线扩能改造工程精密工程控制测量网的平面控制网分级布设为:“坐标基准控制网(CP0)、基础控制网(CPI)和线路控制网(CPII)”。精测网的高程控制网为二等水准网。NLZQ-II标段范围内有CPI控制点6个,点号为“CPI047~CPI052(点号连续)”,各桩点均保存完好;本标段范围内有CPII控制点2个,点号为“CPII59-3、CPII59-4”,各桩点均保存完好。南平至龙岩线扩能改造工程NLZQ-II标段段范围内深埋水准点共计2个,桩点均保存完好,本标深埋水准点编号为“XCBM08- XCBM09(点号连续)”,二等水准点7个分别是: CPI047、CPI048、CPI050、BM220、CPI051、BM221、CPII59-3。 中铁四院完成本标范围内精测网控制点交桩工作后,中水十四局南平至龙岩线扩能改造工程NLZQ-II标段精测队在项目经理和项目总工指导下

控制点复测成果实例

贵州省余庆至安龙高速公路 望谟至安龙段 施工控制网精密测量成果报告 第1合同段 (K1+900~YK9+600) 独立坐标系-1

中铁航空港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精测队2013年11月贵州册亨

项目名称:贵州省余庆至安龙高速公路望谟至安龙段第1合同段测量人员:张亮程刚改少轩闫骁恺杨君杰项鑫 成果编制:改少轩 计算: 复核: 审核: 成果编号:工程测字[2013]10号 测量单位:中铁航空港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精测队 日期:二○一三年十一月二十日

目录 一、测量说明 (5) 1.1任务来源 (5) 1.2测区情况 (5) 1.3复核测量范围和内容 (6) 1.4复核测量方法及依据 (6) 1.5测量人员、仪器设备及组织安排 (6) 1.6坐标高程系统 (7) 1.7施工控制网平面实测概况 (7) 1.7.1施工平面控制网GPS测量精度及技术要求 (8) 1.7.1.1 GPS控制网复测构网 (8) 1.7.1.2 GPS控制网外业观测技术要求 (8) 1.7.1.3 GPS控制网观测数据后处理及其精度分析 (9) 1.8注意事项 (11) 二、施工控制网复测成果 (12) 2.1施工控制网复测成果表 (12) 2.2高程拟合成果表 (13) 三、平差报告 (14) 3.1平面控制网GPS控制网复测平差报告 (14) 3.1.1平面控制网复测环闭合差计算结果 (14) 3.1.2 重复基线长度差值比较 (22) 3.1.3 平面控制网三维网平差结果 (24) 3.1.4 平面控制网二维网平差结果 (49) 3.1.5 高程拟合平差结果 (76) 附录一:仪器鉴定证书 (80) 附录二:测绘资质 (93)

控制点复测方案

目录 1.编制依据.................................................................................................. (2) 2.工程概况.................................................................................................. (2) 3.本次开工复测主要内容.................................................................................................. (4) 4.测量人员、测量仪器及工具的配置 (4) 4.1测量人员配 置.............................................................................................. (4) 4.2测量仪器及工具的配 置.............................................................................................. (4) 5.控制网复测安排.................................................................................................. (5) 5.1本标段可用交桩点 号.............................................................................................. (5) 5.2加密控制点布 设.............................................................................................. (5) 5.3复测路 线.............................................................................................. (5) 5.4复测时间安 排.............................................................................................. (6) 6.测量仪器的维护及保养.................................................................................................. (7) 6.1运输时的注意事 项.............................................................................................. (7) 6.2使用时的注意事 项.............................................................................................. (7) 6.3保管时的注意事 项.............................................................................................. (8) 7.测量方法及要求.................................................................................................. (8) 7.1地面GPS点测 量.............................................................................................. (8) 7.2地面导线点测 量.............................................................................................. (10) 7.3地面高程点测 量.............................................................................................. (12) 8.坐标系统.................................................................................................. . (13)

平面控制网复测报告

河南省南水北调受水区漯河供水配套工程施工(11标段) 平面控制网复测报告 批准 审核 编制 河南省南水北调受水区漯河供水配套工程 施工(11标段)项目部 二O一三年三月十三日

1 概述 (2) 1.1 复测目的 (2) 1.2复测内容 (2) 1.3复测工作量 (2) 2作业技术要求 (2) 2.1作业的技术依据 (2) 2.2坐标系统 (3) 2.3作业的技术方案 (3) 3控制网复测 (3) 3.1复测测量方法 (3) 3.2数据处理 (4) 3.3.质量检测 (4) 4数据分析 (5) 4.1 复测数据可靠性分析 (6) 4.2 复测与设计成果比较及复测结论 (6) 5 复测结论 (6) 附表1 17-2测量人员名单 (7) 附表2 17-2 控制点成果表 (8)

河南省南水北调受水区漯河供水配套工程 施工(11标段)控制网复测测量报告 一、概述 1.1复测目的 按照监理部的指示和有关规定要求,为了检验河南省水利勘测有限公司所提交的现场控制网的精确度是否达到设计及有关规范要求,保证施工测量所采用的测量控制网的可靠性,我标段将在施工前对河南省水利勘测有限公司提交的控制点进行复测。 1.2复测内容 我标段主要复测范围为桩号:L14+554.527处,终点为临颍县一、二水厂。该标段管线长7.59km,即“河南省南水北调受水区漯河供水配套工程施工(11标段)”。本次复测内容为平面控制网测量,其中校核河南省水利勘测有限公司移交的高程控制点共13个。. 1.3复测工作量 根据测区情况和采用的控制测量方案,此次平面复测由测量工程师带队,共投入测量技术人员5人,汽车1部,外业数据采集1天,内业数据处理1天。测量人员名单见附表1。 二、作业技术要求 2.1作业的技术依据 (1)《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测量规范》SL52-93 (2)《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 18314-2009。 (3)控制网复测技术方案。

测量控制网复测方案

目录 1、工程概况 (2) 2、编制依据 (2) 3、工作要求 (2) 4、起算数据 (2) 5、坐标及高程系统 (2) 6、人员配置与仪器设备 (2) 7、技术要求 (4) 8、导线网与水准网复测实施 (5) 9、控制测量成果表、技术结论 (5)

1、工程概况 2、编制依据 2.1《工程测量规范》 GB50026-2007; 2.2《城市测量规范》 CJJ/T8-2011。 3、工作要求 根据佛山市《施工测量管理办法》要求,对本工程施工控制点进行定期复测,包括导线点和水准点。本次测量从2020年2月23日至2020年2月25日完成外业测量及数据内业计算。 4、起算数据 以已知点M1、M2为依据,复测平面控制为闭合导线,起始边以M1、M2,终边M2、M1,经点J1、J2、J3-1。平面控制网用按照国家四等的要求测设,起算数据均为首级交桩点。 复测水准线路走向为:以M1为起算高程,做闭合水准测量,水准测量用四等水准要求测设。 5、坐标及高程系统 本次复测所采用的坐标及高程系统,与施工所提供的坐标及高程系统相一致。 5.1平面坐标系统 平面佛山市2000坐标系统。 5.2高程系统 1985国家高程系统。 6、人员配置与仪器设备 6.1人员配置 参加此次控制测量的主要人员有:

6.2仪器设备 本次控制测量使用的仪器情况见下表:

7、技术要求 7.1四等导线测量主要技术要求 7.2方向观测法水平角观测技术要求 7.3距离测量限差技术要求 量值。 7.4四等水准测量主要技术要求

7.5水准测量观测的视线长度、视距差、视线高度的要求 8、导线网与水准网复测实施 8.1四等导线网的复测 采用拓普康GTS-102N进行观测,仪器经测绘仪器计量定点单位检定合格,并在有效期内,仪器检定证书见附件,导线控制网内业数据计算见附件。 8.2四等水准的复测 采用DS320进行观测,仪器经测绘仪器计量定点单位检定合格,并在有效期内,仪器检定证书见附件,高程控制网内业数据计算见附件。 9、控制测量成果表、技术结论 本次复测按照《工程测量规范》 GB 50026-2007,《城市测量规范》 CJJ/T8-2011执行,观测方案合理,外业观测严谨,各项限差满足规范要求;资料齐全,整饰美观;起算数据来源可靠,数据处理方法正确,成果质量满足规范及有关技术要求。具体成果表见附件。

精密控制网复测技术方案

新建铁路石武客运专线 郑州东站工程SSZD-NO.2标 (DK709+980.98~DK713+501.65) 精密工程控制网复测 技术方案 中铁十七局集团有限公司石武客专郑州东站工程指挥部 二0一一年十月

石武铁路客运专线 控制网复测技术方案报审表 施工合同段:SSZD-NO.2标编号: 致郑州中原监理公司石武客专郑州东站监理分站: 根据合同要求,我单位已完成SSZD-NO.2标DK709+980.98~DK713+501.65段CPI、CPII及高程(二等水准)控制网复测技术方案编制,并经我单位技术负责人审查批准,请予以审批。 附件:新建铁路石武客运专线郑州东站工程SSZD-NO.2标DK709+980.98~DK713+501.65段控制网复测技术方案。 承包单位(章): 测量队负责人: 总工程师: 日期:年月日 监理分站审核意见: 监理分站(章): 专业监理工程师: 分站长: 日期:年月日 评估单位意见: 评估单位(章): 项目负责人: 日期:年月日 指挥部审核意见: 指挥部(章): 总工程师: 日期:年月日 注:本表一式7份,承包单位、监理2份,评估、建设单位各1份。

新建铁路石武客运专线 郑州东站工程SSZD-NO.2标 (DK709+980.98~DK713+501.65) 精密工程控制网复测 技术方案 编制: 审核: 批准: 中铁十七局集团有限公司石武客专郑州东站工程指挥部 二0一一年十月十五日

目录 1、概况 (4) 1.1、概况 (4) 1.2、任务依据 (4) 3、控制网复测采用的方法及精度 (5) 3.1、CPI、CPII、加密导线控制网的复测方法和精度 (5) 3.2、高程控制网的复测方法和精度 (5) 4、控制网复测使用的仪器和人员组成 (6) 4.1、拟投入使用的测量仪器 (6) 4.2、主要的测量人员组成 (6) 5、CPI、CPII、加密导线控制网复测实施 (7) 5.1、外业观测 (7) 5.1.1、GPS测量作业的基本技术要求 (7) 5.1.2、GPS测量网形设计 (7) 5.2、与相邻标段联测贯通控制情况 (8) 5.3、GPS观测设站 (8) 5.4、GPS数据处理 (9) 6、高程控制网复测实施 (12) 6.1、外业观测 (12) 6.1.1、水准观测的主要技术要求 (12) 6.1.2、观测方式 (13) 6.1.3、观测的时间和气象条件 (13) 6.1.4、设置测站 (13) 6.1.5、测站观测顺序和方法 (13) 6.1.6、观测中应遵守的事项 (14) 6.2、与相邻标段联测贯通控制情况 (14) 6.3、内业计算 (15) 6.3.1、观测数据质量检核 (15) 6.3.2、水准基点间高差计算 (15) 7、控制网复测评判方法及标准 (15) 7.1、复测网的精度分析 (15) 7.2、复测与原测成果的对比分析 (16) 8、发现问题的处理方法 (17) 9、上交成果 (17)

测量复测方案

测量复测方案 为确保施工测量的精度,我方将委托有资质的专业单位进行测量复核工作. 6.1.3.1施工测量复测目的 施工测量工作,贯穿于整个施工过程之中,是保证按图施工和控制工程质量的有效手段.复测的目的在于检核施工测量工作的正确性,避免因为施工测量各环节产生的错误带来重大经济损失,是保证工程质量和保证工程顺利进行的重要措施. 6.1.3。2复测内容以及精度要求 复测前,应由业主提供至少两个国家(地方)平面坐标控制点和一个高程控制点。 复测内容包括联系测量与控制测量、施工放样测量、竖向传递轴线测量、施工安装测量。 1 联系测量与控制测量复测 同国家(地方)坐标系统高等级控制点联测,做一级导线测量引测到施工现场附近不受施工影响的区域作为复测平面基准;做四等水准测量将高程引至场区作为复测高程基准。平面控制导线精度不低于1/15000,高程控制测量闭合差 L 不大于±20㎜。 复测内容包括对现场红线以及±0.000m标高复测.

2 施工放样测量复测 施工放样测量复测主要对平面控制轴线的复测. 采用精密全站仪极坐标法进行复测。 3竖向传递轴线复测 竖向轴线传递主要任务是通过控制竖直投点的精度保证建筑的垂直度,将建筑物的基础轴线准确向高层引测,并保证各层相应轴线位于同一垂直面内,控制竖向偏差,使轴线向上投测的偏差值不超限,确保工程建设项目的安全.本工程拟采用激光垂准仪内控法复测。 轴线向上投测时,满足竖向误差在层间不超过3㎜,全楼累计误差值不应超过3H/10000(H为建筑物总高度),且不应大于表6。1.3-1中数据。 表6。1。3-1 竖向轴线误差允许值 表6。1.3—2 标高竖向传递限差表

控制网复测及控制点加密复测报告

兖州区泗河综合开发一期工程(堤防部分) 控制网复测报告 山东菏泽水利工程总公司 兖州区泗河综合开发工程项目经理部 二〇一六年九月

一、工程概况 1、泗河是南四湖湖东地区最大的山洪河道,属淮河沂沐泗流域的南四湖水系,发源于泰安市新泰市太平顶,流经济宁市的泗水县、曲阜市、兖州区、邹城市、微山县和济宁高新区、太白湖新区七县市区,于太白湖新区辛闸村入南阳湖,干流全长159公里,流域面积2357平方公里,其中济宁境内干流总长146公里,流域面积2030平方公里。 2、工程施工范围:兖州区泗河综合开发一期工程(堤防部分)主要为37+800~43+600右岸堤段复堤工程,河道中泓线长。 二、复测的目的 按照监理部的指示和有关规定要求,为了检验勘察设计单位所提交的现场控制网的精确度是否达到设计及有关规范要求,保证施工测量所采用的测量控制网的可靠性,我标段将在施工前对设计单位提交的控制点进行复测。 三、复测的内容 我项目部主要复测范围为桩号:自金口坝至G327国道田村大桥,河道桩号40+595-43+600。 本次复测内容为平面控制网测量和高程控制网测量,其中需校核设计单位移交的平面控制点6个。 四、复测控制点工作量 根据测区情况和采用的控制测量方案,预计此次平面复测的工作量为外业数据采集1天,内业数据处理1天。高程控制网复测工作量为外

业数据1天,内业数据处理1天。 五、测区情况 1、测区踏勘情况 6个控制点全部找到,没有控制点被破坏。 2、测区已知点的资料如下:

3、坐标和高程系统 控制点的坐标系为:平面系统:西安80坐标系,中央子午线经度为117°。高程系统:1985国家高程基准,四等水准。 六、技术设计要求 1、作业的技术依据 (1)《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测量规范》(SL/52-2015) (2)《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 18314-2009。 (3)《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GB/T 12898-2009。 (4)控制点成果资料。 七、作业的技术方案 1、平面控制网复测技术方案 平面控制测量由我单位的GPS进行测设,要求必须由测量工程师带队,并派增足够技术人员测设以满足进度要求 a、本次复测采用的主要仪器设备见下表: 此次平面控制网的复测拟采用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进行复测。复测程序如下: ①、布置控制网

测量控制网的复测与管理

作业指导书报审表 表号:SYG/A403.005-2008

施工现场首级控制网及水准控制点,以及施工测量控制轴线桩是江苏射阳电厂三期工程施工的主要依据。网点的准确与否,直接影响到工程质量及其进度,为确保网点及网点内各建筑物主轴线控制桩的准确性及可靠性,现作如下规定: 1、首级控制网及水准控制点由公司测绘队专业测量员,根据建设单位和设计院提供的有效可靠的国家基准点、高程控制点和有关的测量成果资料及厂区总平面布置图布设建立。 2、施工现场的首级控制网及水准控制点,已经监理公司和分公司质量检验科验收合格,现已使用。在施工过程中,公司测绘队专业测量人员将在施工现场打桩结束后,主厂房开挖前进行复测,在以后的施工生产阶段,每隔3个月至6个月(厂房基础未出零米前每3个月)对其控制网的稳定性复测一次。复测基准:因考虑到施工区域内部分基础已施工完,就不在考虑从原始点引测至施工区域内,而取网内两个相对稳定的控制点为基准,对该网的稳定性进行复测、调整。其复测精度按一级导线的技术要求:采用二测回测角,测角中误差小于±6”;测距往返相互观测,读数三次,边长数值经仪器自动进行温度、气压改正,测距相对中误差小于1/10000。 2.1、点位附近打锤击桩后; 2.2、有车辆碾压、撞击的痕迹; 2.3、表面有明显开裂或变形; 2.4、使用过程中发现点位有偏差; 公司测绘队专业测量人员针对以上情况及时复测、调整,并将复测结果申报质量检验科和监理单位,并以书面形式通知各使用单位。 3、为确保施工放线的准确性、可靠性,建构筑物主轴线桩应布设施工区域周围的砼道路面上,或用木桩测放在道路外侧便于保留和通视之处,并加以醒目的维护。 4、建(构)筑物轴线控制桩位的测放,应由施工管理部填写“测量任务申请单”,项目经理签字认可。应写明施工项目名称、单位工程编号、定位轴线建筑坐标值以及需用时间,由公司测绘队专业测量人员测放。 5、各建(构)筑物控制轴线桩的测放完毕后,提交成果资料给分公司施工管理部,由分公司施工管理部组织质量检验科和监理公司验收,验收合格后,由公司测绘队专业测量人员交给使用单位。各使用单位应采取适当的保护措施,以确保其准确和可靠性。 6、建(构)筑物的施工点距控制网高程基准点150米以外的,由公司测绘队专业测量人员将绝对高程引至施工区域附近(测量申请程序同上),150米以内的由施工单位自行引测。 7、为了保证施工现场首级控制网、水准控制网及测量专用轴线控制桩的准确无误,安

施工测量平面控制网方案

施工测量平面(高程)控制网方案(成果) 一、概述 1、工程概况 秭归县九里移民安置小区功能完善项目共有5 条道路系城市道路综合改造。各条道路分别为:九里二路全长195 米,红线宽26米,车行道宽15 米;建东大道全长764.55 米,红线宽32 米,车行道宽22.5米;迎宾路全长1940 米,九里二路至陡茅路红线宽13米,陡茅路至杨贵店桥头红线宽15 米,杨贵店桥头至止点红线宽18 米。陡茅路全长370 米,红线宽18 米,车行道12 米;二圣路全长151.39米。五条道路总长3421 米。 2、设计提供测量点位 根据建设单位按设计人提供的测量控制点为GPS- E级点共7个,其点号分别为:GPS1、GPS3、GPS4、GPS8、GPS9、GPS10、GPS11。 二、测量方案 1、测量现有资料 平面坐标资料:按照业主提供的设计人移交的GPS 控制点,因各点位之间有部分不能相互通视,施工过程无法进行,所以按照现场仅有通视条件,将首尾已知点GPS1、GPS8、GPS10进行了联测,并按照施工要求在中间各施工段进行了加密,其加密点编号分别为:JM1 、JM2、JM3、JM4、JM5、JM6、JM7、JM8、JM9、JM10、JM11 。 高程资料:按照建设单位提供的设计人移交的GPS-E 级点,选 择GPS8为基准点,进行闭合和附合测量。 2、测量依据

施工图纸:a建东大道路线平面图、路线纵断面图及直线、曲线及转角表、纵坡、竖曲线表;b、九里二路路线平面图、路线纵断面图及直线曲线转角表、纵坡、竖曲线表;c、迎宾路路线平面图、路线 纵断面图及直线、曲线及转角表、纵坡、竖曲线表;d、陡茅路路线 平面图、路线纵断面图及直线、曲线及转角表、纵坡、竖曲线表;e、二圣路路线平面图、路线断面图及直线、曲线及转角表、竖曲线表。 规范依据:a《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 该规范中相关测量章节内容。 3、平面控制测量 按照《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 2008) 526导线测量之规定,进行布点测量。城镇道路工程施工首级控制(交桩点) 测量、复核的主要技术指标如下表,经实测数据进行平差,其结果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k=fs/刀s=1/31157,测量成果详见后附件A。 导线测量的主要技术指标表5.2. 6—1 、高程控制测量 按照由建设单位提供的GPS8点黄海高程点为基准点,分两个布点 方案,方案一:由GPS8点开始沿陡茅路至迎宾路交叉路口至九里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