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浩鹏-行为经济学论文

沈浩鹏-行为经济学论文
沈浩鹏-行为经济学论文

从完备理性到有限理性

——卡尼曼和特维斯基的学术贡献 姓名:沈浩鹏 学号:W11194043 学校:中国人民大学

内容摘要:现代主流经济学是建构在完备理性假设上的,但这一假设受到越来越多的质疑,卡尼曼(Daniel Kahneman)和特维斯基(Amos Tversky)从直观推断(heuristics)、权衡理论(prospect theory)和框架效应(framing effect)等方面的研究表明,有限理性(bounded rationality)在人的经济行为解释中更具说服力。

关键词:有限理性 直觉推断 权衡理论 框架效应

一、从完备理性到有限理性

现代主流经济学是建立在行为主体完备理性基础之上的,并且在这一假设基础上借助函数形式,将行为主体的完备理性进一步具体化为目标函数(效用函数或利润函数)的最大化。但是在现实的决策行为中,因为不完全信息或者其他因素诸如情境、情感甚至价值观等的影响,很难说个体的行为是遵循完备理性的,因此,这一假设饱受质疑。

阿尔钦(Alchian,1950)试图修正这一理论,认为市场中的行为主体可以不具有完备理性,不是依照利润最大化去行事的,而是通过模仿和试错的过程在寻找正利润的过程,他指出在不确定的情况下,每一个行动不是导致唯一的结果,而是会出现一个概率分布,最终实现了的只是其中一个,所以决策是寻找一个更优的潜在结果分布。现实的企业也不是在寻求最大利润,而是在寻求实现正利润,实现正利润才能生存和成功,机遇和运气可以在企业的成功中可能发挥重要的作用,企业要生存要成功,要不断地适应新的环境,在不确定的情况下,模仿和试错是不可或缺的方法。

张五常在《经济解释卷一——科学说需求》中第49页举了一个例子,傻子开油站的例子,大概说傻子不会追求自己的利益最大化,但是适者生存,选择在荒山上开油站的傻子被淘汰,而在公路旁建油站的生存下来了,这正好与争取利益最大化的假设不谋而合。这种解释方法试图挽救了利益最大化假说,但是论证并不严谨,现实中的情况并不是剩下唯一一个或者是同一类的加油站(那家或那类在整个加油站中有着最大利润的),而是可能生存下来了很多的加油站,假如在张五常的例子里,很多傻子把油站开在各条公路边,有的利润高,有的低,但是都生存下来了。如果面对的是相同的条件,市场竞争能够遴选那些以利润最大化为基础的加油站的话,竞争规则下应该生存下来的应该是同质的个体,这与竞争规则下生存个体各式各样相矛盾。所以得出的结论是竞争机制可以汰劣优胜,但是这个“优”只能推断为有“理性的”,但不能断定是遵循争取最大利益假设的,“劣”也只能推断为不具有“理性的”,不能断定只要不以争取最大利益为基础的都要被淘汰。也就是说市场机制会淘汰那些不具有理性的,但是并不能得出市场机制在选择过程中究竟是要求行为主体具有完备理性还是有限理性。

市场竞争使得优胜劣汰、适者生存,适者并非以最大化为行为基础,他可能只是在寻求一个合意的结果。西蒙(simon,1955、1979)提出了更为可信的行为决策的心理基础,主体在决策时寻找可选方案,这些方案的全部后果落在渴望水平的容忍范围内,只要找到一个这样的方案,就是合意的结果,并且渴望水平依赖选择的历史,比如一个人的第一份工作有相当不错的报酬,在他今后的寻找工作的过程中,他可能会提高自己的渴望水平。西蒙的理论将行为决策的假设由寻找最优变为寻优,将行为决策基于完备理性假设变为基于有限理性,在行为解释中更具有解释力。

阿尔钦认为企业不是以利润最大化为行为基础的,在面对不确定的环境时,企业通过模仿和试错来适应变动的环境,从而寻求实现正利润;张五常认为不需要行为主体的完备理性,市场机制会选择争取最大利益的行为主体;西蒙则通过对决策行为的深入观察,提出了决策是寻找合意结果的过程(或者可以说是局部最优)而不是寻找最优的过程,从而只需有限理性;卡尼曼和特维斯基则是在具体的决策行为中观察到了大量非完备理性的行为,提出框架效应、权衡理论和直观推断等来证明行为主体确为有限理性的。

二、卡尼曼和特维斯基的理论

1、不确定性的判断——直观推断和偏差

卡尼曼和特维斯基(Tversky,1974; Tversky and Kahneman,1974)指出人们在不确定情况下对概率(probability)的直觉(intuitive)判断是基于一些直观经验(heuristics),这种方法通常有效,但是有时会导致严重的系统误差。他们的研究表明人们判断概率是根据事件再现直观经验的程度而不是先验的概率,有些直观经验会导致人们高估常见的重要事件的概率,并对主观的概率分布过度自信。

直观判断有三种分类型。第一是根据相似度判断,A在多大概率意义上属于B?人们的判断取决于他们的相似程度,相似程度越高,人们认为概率越高,反之则越低。他们举了个例子,仔细、内向、温柔、严肃的人可能是哪种职业,农民、销售、飞行员、图书管理员还是物理学家?人们在回答这个问题时候,总是考虑描述的特征在多大程度上合以上几种职业从业人员的相似程度,并不考虑先验概率,而在更为科学的评价中,应该考虑到以上的几种职业在人口中所占的比例(Kahneman and Tversky, 1973)。人们在估计样本身高的时候不考虑样本的大小,给出的身高均值在样本为1000和10的时候都一样(Kahneman and Tversky, 1972),另一个例子,大小医院(大医院每天45个婴儿出生,小医院15个婴儿出生),在告知婴儿是男孩的概率为0.5的情况下,问哪个医院出现出生的婴儿是男孩的比例超过0.6的天数多一些,大学生被试给出的结果是大小医院一样,而实际的答案则是小医院。第二种是,依靠现实生活中的可接触性(availability)来判断概率,通过自己熟知的事情来推断,R打头和R为第三个字母的单词,哪种多一些?人们从自己熟知的词推断总体情况。同样人们可能因为最近才看到过车祸的场景而高估整个社会的车祸率。第三种,人们通过锚定调整(adjustment and anchoring)来推断,从某个初始值(锚)不断进行调整以达到最终的结果,初始值得设定可能由问题本身带来,也有可能是从某个部分开始,不同的初始值导致不同的结果,被称为锚定(anchoring)。两组高中生分别快速地估计以下两个积的值1*2*3*4*5*6*7*8与8*7*6*5*4*3*2*1,实验结果是升序排列的估算均值为512,而降序排列的估算均值为2250,而实际答案为40320。结果不同可以由锚定不同而解释,第一组因为前面的数字较小而选择了较小的数做锚定,第二组则相反,

所以得出了差异很大的估计结果。

2、权衡理论和框架效应

1953年,Maurice Allais指出风险下的决策偏离预期效用理论这一事实,被称为阿莱悖论(allais paradox)。具体而言,给定两个选择:A是无任何风险的3000元收益;B是参加一个抽奖:以80%的概率赢得4000元,但20%的概率一无所获。大部分的被试都会选择A而放弃B。但是,当被试面临另外两个选择:C是25%概率获得3000元(75%的概率得到零);D是20%的概率得到4000元(80%的概率得到零),大部分人却会选择D而放弃C。为解决阿莱悖论,卡尼曼提出了权衡理论(prospect theory)。有学者将卡尼曼的权衡理论(Kahneman and Tversky,1979)译作前景理论(汪丁丁,行为经济学讲义),还有学者将其译作展望理论,笔者认为这种译法忠实原单词意思,但是很难理解。中文中期望一词已经被expectation占用,笔者认为译作权衡理论更能体现理论的本质。实际上权衡理论就是人们在决策过程中对收益和损失的考量,它实质上讲的是人们对收益的期望,但是又区别与主流经济学中的期望的含义,在期望效用理论中,权重是用概率来计算的,但是在权衡理论中,权重是用概率的一个函数来算的,高估小概率事件,低估中大概率事件。权衡理论还指出人们在决策的时候会高估损失带来的负效用,而相对低估收益带来的正效用,即人们对损失比对收益更加敏感。卡尼曼和特维斯基另外一个突出的发现是:相比于结果的绝对数值而言,人们通常对结果相对于一个参考水平的偏离程度更敏感。这种侧重于变化而非绝对水平的倾向与心理学的认知法则是一致的。

期望模型和权衡理论之间主要有三点区别。首先,在权衡理论中,决策者并不特别在意决策所带来的财富值的绝对水平,而是在意决策所造成的财富值相对于参考点的变化。参考点可以是决策者的现有的起始财富值,这样损失和收益的定义也是相对于起始财富值的。但同时参考点也可以是决策者在现有财富和对未来的预期基础上的渴望达到的财富水平。卡尼曼和特维斯基认为决策过程基本上可以细分为两个阶段:编辑阶段(edit stage)和估值阶段(evaluation stage)。在编辑阶段中,人为地将做出的选择建立适当的参考点,选择所造成的结果大于参考水平的部分被定义为收益,低于参考点的部分被定义为损失。估值阶段中,人在

编辑阶段的结果基础上,按照以概率为函数作为权重计算预期损益。第二个主要区别在于权衡理论中的价值函数,以财富值的变化为自变量,而且函数形式呈S 形。也就是说它是收益的凹函数和损失的凸函数。同时,价值函数在损失和收益两个方向上呈现边际递减的性质。函数以参考点(坐标轴的原点)为拐点,意即小数额的损失上的斜率大于小数额的收益上的斜率。然而,预期效用理论中的价值函数在整个取值范围内是平滑的凹函数。第三,权衡理论中决策权重是期望理论中概率的函数,该函数是单调递增的。该函数对自变量的概率取值做系统性变换,使得小概率值得到相对较大的权重,而大概率值得到相对较小的权重,从而使得权重理论符合人们在决策中高估小概率事件、低估中大概率事件的事实。

框架效应(Kahneman and Tversky,1981),因对问题的设置的不同而导致人们选择不同的结果,另一个影响因素是权重的非线性关系。一个经典的框架效应的例子是,三组测验,第一组,[N = 77]A:确定的获得30美元[78%选],B:80% 的机会得到45美元 [22%选];第二组,[N = 85]75%的机会进入游戏第二阶段,25%的概率直接结束游戏,什么也得不到。游戏的第二阶段,可以选择C或者D,C:确定的获得30美元 [74%选],D:80% 的机会得到45美元[26%选]。选择必须在游戏开始就决定,不能等到第一阶段的结果出来后再确定;第三组,[N = 81]E:25%的概率确定的获得30美元[48%选],F:20% 的机会得到45美元 [52 %选]。可以看到其实第二组的概率计算和第三组的其实是一样的,但是因为题目设置变化的原因,人们倾向于不考虑第二组实验的第一阶段,而直接考虑第二阶段。不同的框架下可能有不同的偏好,人们并不知道对相同的选项还可能有其他的框架,但是卡尼曼和特维斯基并没有从他们的观察中得到这些错误是必然是因不理性

而引起的,他们也倾向于西蒙的有限理(bounded rationality)的解释。

3、决策过程中其他因素的影响——比如公平性

卡尼曼和特维斯基还研究了其他影响人们决策的因素,包括研究公平性作为行为主体决策的约束,研究模糊性厌恶(Ambiguity Aversion)(Fox and Tversky,1995)、损失厌恶(Loss Aversion)(Kahneman et al,1991)、极端厌恶(Extremeness Aversion)(Simonson and Tversky,1992)和禀赋效应(Endowment Effect)(Kahneman et al,1990、1991)等,他们一步步深入的研究,使得整个决策

行为的心理得到深入的刻画。

卡尼曼和其他两位学者研究了在获取利润的时候,公平性作为一个重要的限制(Kahneman et al, 1986)理性和效用最大化,效用最大化要求价值无涉的,连续,传递的偏好,但是在框架效应中发现了非传递的偏好,而在权衡理论中,非线性的预期理论。公平对待被看作合同的隐含部分,当客户觉得受到不公平对待的时候,就会寻找其他的供货商。平时售价15元的雪铲在暴雪之后卖20元被82%的人认为是不公平的(n=107)。在此中一个重要的概念是参照交易(reference transaction),研究者发现交易者(指消费者或者雇佣工人)有权享有参照交易中的条款(如待遇,对消费者来讲为价格,对工人来讲为工资),而厂商则有权享有参照交易中的利润。这意味着在经营状况没有恶化的情况下,厂商单方面变动价格或者工资是不能被接受的,但如果厂商的利润受到威胁,如果做出相应调整则可以被接受。这个道理容易从常识上理解,一般生活中,厂商涨价或者降低工资总是以成本高了为理由,因为这个是容易被接受的,否则消费者或者工人可能会觉得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而古典经济学的解释则是需求增大了或者供给减少了使得均衡价格上升,或者劳动需求减少或供给增加使得均衡工资下降。上述论证可以用以下的例子来具体化,一家复印店的一个工人工作了6个月了,小时工资9美元,现在因有其他的复印店的倒闭,市场上形成的工资是每小时7美元,现在的生意还算可以,要给这个工人降薪到7美元每小时,有83%的人认为这是不公平的(n=98),但是前面的情况都没有变的情况下,这个工人辞职了,来了新的工人,老板给新来的工人每小时7美元的工资,这是有73%的人认为是可以接受的(acceptable)(n=125)。同样的老板,如果在不同的雇佣关系中调整工资,则被认为是可以接受的,如一个室内画家改行去坐风景画,他把他的两个助手的工资由每小时9美元降低到7美元,则被63%的人认为是可以接受的(n=94)。但参照交易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当其他厂商给工人的工资增加时,参照交易会发生变化,如果厂商A不增加工资会被认为不可接受,但是当其他厂商上调价格时,如果厂商A不以成本增加为理由而以其他厂商也上调价格的话则不容易被接受。 其实这其中的公平性的判断要受到权衡理论(Kahneman and Tversky,1986)的影响,人们对防止利润损失的价格调整与对为获得更大利润的公正性判断要高一些。人们对工资增加被取消较工资减少的接受程度要搞一些,因为人们把前者

看作获得的减少,而后者则是损失。公平性的判断也要受到框架效应的影响,厂商A在一个经历衰退的、失业增加、通货膨胀为0的经济中,减少工资7%,有62%的人认为不公平(n=125);而厂商A在一个经历衰退的、失业增加、通货膨胀为12%的经济中,增加工资5%,只有22%的人认为不公平(n=129)。又有进一步的研究表明,人们在企业损失利润的时候,68%的人可以接受(n=195)工资下降5%。古典经济学中假设过度的需求创造了提升价格的空间,但是实际上人们对此会觉得不公平,一个连锁的超市在没有竞争者得社区中价格高于其他有竞争的连锁店的价格,被76%(n=101)认为不公平。

这种公平性的判断将会改变人们的决策行为,一个行为主体在觉得自己受到不公平待遇的时候,会去寻找其他的可替代的方案。一个感觉到被不公平对待的消费者可能在以后避免去同一家商店。企业在了解到客户的决策行为的心理基础后,会把公平性作为寻求利润的一个约束条件来看,这样才更符合他们的长期利益。

三、对卡尼曼和特维斯基理论的评述

1、卡尼曼和特维斯基的理论,无论是权衡理论、直观推断或是框架效应都是对完备理性的修正,都使得经济理论更加接近真实世界。他们对公平性作为一种约束条件的研究,对模糊性厌恶(Ambiguity Aversion)(Fox and Tversky,1995)、损失厌恶(Loss Aversion)(Kahneman et al,1991)、极端厌恶(Extremeness Aversion)(Simonson and Tversky,1992)和禀赋效应(Endowment Effect)(Kahneman et al,1990、1991)的研究也都围绕着真实世界中人们的决策行为这一中心。他们的理论向我们展示了,人们在决策行为中不是不理性的,也不是完备理性的,而是有着各种限制的有限理性。

2、框架效应和锚定效应有相同之处,锚、参照点和西蒙的渴望水平异曲同工。1*2*3*4*5*6*7*8与8*7*6*5*4*3*2*1的估值既可以看作是框架不同导致不同的结果,也可以看作是锚定不同导致的结果的不同,锚定效应应该是一种更加广泛的效应,同样的问题在不同的框架下会导致不同的结果,这也许就是因为框架改变人们的锚定行为。同时,锚定行为还发生在行为主体历史经验中,比如行

为主体在比较是否公平的时候,会拿自己以前的经历和现在的相比较,在雪铲的例子中,消费者其实拿的暴雪前后的价格之间的比较。锚定行为可以锚定其他行为主体,A花1000块从B商店买了一件外套,很是喜欢,很高兴地回到宿舍,发现同宿舍的C从B商店买了一件同样的外套,花了800块,A再也高兴不起来,很愤怒B商店不公平。锚定如果把禀赋作为锚的话,这个锚就可以称为参照点,相对这个点,去衡量得失。西蒙的理论中的渴望水平也可以理解为一种锚,学生找工作的例子中,第一个放弃的那份好的工作,实施上成为了那个学生心目中的锚,也可叫参照点,西蒙解释为历史经历可以改变渴望水平,也即历史经历改变锚定。

3、卡尼曼和特维斯基的理论提供了解释现实生活中经济现象的洞见,锚定理论对行为有着极其广泛的解释。如果人没有记忆,人就无法决策,因为决策没有了锚定的对象,以前的经历在脑海中就是一种锚,当情况有新的变动,需要行为主体及时在原有锚的基础上作相应的调整。而面对没有变化的情况,按照昨天的行为去办即可。我们在决策时候,总是在自己的经验中去寻找相似的经历,如果有我们就会作相似的处理;企业家在决策的时候,也是在寻找以前相似的外部环境,如有相似的经历,可能现在处理的结果也相似;法官在判案子的时候,不总是那法条和现实的事件一条条匹配,他们在搜寻相似的案例,再加上加重情节或减轻情节,相应调整后即有了判断。

相似情况相似处理,这一决策被称为有限理性,但是从人类演化的角度来看,这应该是理性的行为,如果没有这一心理决策过程,我们面对每一个情况都需要客观的分析利弊,这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对种群不利。我们假设一个人失去了记忆,他在面对所有情况的时候,对他而言都是新情况,他的记忆中没有可以参考的经验,他知道应该使用筷子吃饭么?恐怕连最基础的行动都无法决策,而我们却把这些当做再自然不过的事情。宽泛地讲,一切知识都来自相似情况的比较,世界上没有绝对的相同,只有相似,人类总结的规律,也不过是为了在日后遇到的相似的情况,可以很快地决策,也就是提供总结过的、高度提炼的相似经验。但是如果说的太泛化了,恐怕又陷入了套套逻辑中,没有约束条件,也没有内容。

权衡理论在实际的经济生活中也有大量的应用。企业管理中,管理层应对要

降工资的情况一个比较好的方法是,先传出因公司利润下滑可能要裁员的消息,而最终和工人代表谈判结果是大家来降一部分工资来减少被裁员的可能性。这用的理论也是权衡理论,改变了人们的参考点,使得工人的参考点变到一个更低的水平,然后再谈降低工资就变得相对容易。饭店不是选择在周末加价,而是选择在工作日打折,这也是对人们的决策行为深入了解,工作日打折,那是相对周末参照点的收益,可是如果是在周末加价的话,那是相对于工作日参照点的损失,让消费者难以接受。

4、卡尼曼和特维斯基的研究方法中很多都是用问卷的形式来回答的问题,这种方法简单而比较容易操作和控制实验,但是也会带来一些问题。第一,难以回避实验效应。比如人们在回答问题中和实际的行为中会有不同的行为,在不涉及实际的利益的时候,人们可能表现的更倾向社会规范的要求,或者是自己认为自己的状况,而实际生活则是另外一回事情。比如,当公司的利润下降的时候,多数人在问卷中可能会表现出对公司降工资的理解,但实际生活中可能会发生人们对降低工资的普遍不满。第二,这种问卷式的描述给出了清晰的框架,假定人们是在完全信息下进行选择,但实际经济生活中并非如此。比如,被试被告知厂商在怎样的一个环境中,利润下降或者因为短缺或者因为成本的上涨,但现实生活中,多半是消费者或者工作被厂商告知情况如何有了变化,但人们实际根本无法知道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价格的上涨,厂商都集体的声称原材料价格上涨导致的涨价,但实际上可能是因为厂商的垄断能力增强而进行的提价。第三,问卷本身就是一种框架,你如何确定你的表述没有隐含任何框架,没有影响实验结果。

参考文献:

张五常,2010:《经济解释卷一——科学说需求》,中信出版社。

汪丁丁,2011:《行为经济学讲义——演化论的视角》,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

Fox & Tversky, 1995. Ambiguity Aversion and Comparative Ignorance, 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Kahneman et al, 1991. Anomalies: The Endowment Effect, Loss Aversion, and Status Quo Bias, The 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

Tversky, 1974. Assessing Uncertainty, Journal of the Royal Statistical Society. Kahneman et al, 1986. Fairness and the Assumptions of Economics, The Journal of Business.

Kahneman et al, 1986. Fairness as a Constraint on Profit Seeking: Entitlements in the Market,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Tversky & Kahneman, 1974. Judgment under Uncertainty: Heuristics and Biases, Science.

Kahneman, 2003. Maps of Bounded Rationality: Psychology for Behavioral Economics,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Kahneman & Tversky, 1979. Prospect Theory: An Analysis of Decision under Risk, Econometrica.

Tversky & Kahneman , 1981. The Framing of Decisions and the Psychology of Choice, Science.

Alchian, 1950. Uncertainty Evolution and Economic Theory, The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行为经济学基础及其理论贡献评述

行为经济学基础及其理论贡献评述 何 大 安 (浙江工商大学,经济学院,浙江 杭州 310035) 摘要:行为经济学可谓是继新制度经济学之后进一步将经济理论分析由讲台推向现实蹬一个经济学流派。2001、 2002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以及2001年美国Clark 奖均授予行为经济学家的这一事实,反映了主流经济学对行为分 析方法的认可。本文拟结合主流经济学的分析难题对行为经济学的基础架构作出解析,在对预期理论的主要内容 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评述该学派之于经济理论发展的贡献。鉴于行为经济学与实验经济学在研究方法、内容等方 面存在着一定程度的交叉,本文的分析会在一定范围内涉及到实验经济学;但本文的重点是介绍行为经济学,只是 在对行为经济学的理论贡献作出评论的某些场合阐述一点个人见解。 关键词:行为经济学;不确定性;偏差;非理性决策;实验经济学 中图分类号:F0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154(2004)12-0004-07 收稿日期:2004-10-26 作者简介:何大安(1957-),男,安徽安庆人,浙江工商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教授。 ①理性假设分为完全理性和有限理性,传统经济学以完全理性假设为分析前提,新制度经济学则是以有限理性为分析前提。就人的抉择行为研究而论,主流经济学的理性假设分析是不考虑非理性抉择的,而行为经济学则主要是以不确定条件下的非理性抉择作为研究对象的。 一、引言 在经济学说史上,自从出现了“瓦尔拉斯均衡”和“帕累托最优”,经济学的发展方向明显存在着一条力图证明“经济系统在何种状态下达到均衡以及人的决策在什么样的条件才能实现最优”的主线。围绕这一主线,经济学家们曾通过各种假设和实验以说明经济系统在某些条件配置下的供求均衡以及与此相适应的均衡价格的存在。客观地说,近两百年来经济学说的发展大体上是围绕这一主线进行的。 现代经济学在重视逻辑和数学推理的同时也越来越关注不确定因素的研究。1950年代冯·纽曼和摩根斯坦(Von Neumann and Morgenstern )曾运用逻辑和数学工具,从个体的一系列十分严格的公理化理性偏好的假设出发,创立了著名的期望效用函数理论。嗣后,阿罗和德布鲁(Arrow and Debr eu )将这一理论纳入瓦尔拉斯均衡的分析框架,进而对不确定决策提出了可供人们进一步研究的分析范式。于是,现代微观经济学被构筑于较严密的公理体系之上,经济学家越来越偏好于运用先进的数学工具来建立经济学模型,并由此展开对包括宏观、金融、计量乃至于对政治、法律、家庭、婚姻、犯罪等问题的研究。199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加里·贝克(Gary S .Becker )就曾将经济分析拓宽到广泛的社会政治生活层面,使经济学成为不同于其他社会科学的“显学”。 但是,主流经济学的理论分析是以理性假设为前提的① ,以理性假设建构的期望效用理论不能全面而 第12期总第158期 商 业 经 济 与 管 理No .12Vol .158 2004年12月BUSINESS ECONOMICS AND ADMINISTRATION Dec .2004

行为经济学文献综述

行为经济学文献综述 行为经济学的研究综述 一、行为经济学的概念 所谓行为经济学(Behavioral Economics),顾名思义,就是指以人类行为作为基本研究对象的经济理论,它通过观察和实验等方法对个体和群体的经济行为特征进行规律性的研究。 二、行为经济学的兴起 80年代以后,以理查德 泰勒(Richard Thaler)为首的经济学家,从进化心理学获得启示。认为大多数人既非完全理性,也不是凡事皆从自私自利的角度出发。以此为理论基础,专门研究人类非理性行为的行为经济学便应运而生。行为经济学形成于1994年,哈佛大学经济学家戴维 莱布森(DavidLaibson),从心理学和行为角度探讨了人类的意志和金钱,把经济运作规律和心理分析有机组合,研究市场上人性行为的复杂性,认为人也有生性活泼的另一面,即人性中也有情感的、非理性的、观念引导的成分。2001年美国经济学联合会将该学会的最高奖两年一度的克拉克奖(Clark Medal)颁给了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经济学家马修 拉宾(Rabin Matthew, 1998),以表彰他为行为经济学的基础理论所做出的开创性贡献。拉宾的研究主要是以实际调查为根据,对在不同环境中观察到的人的行为进行比较,然后加以概括并得出结论〔2002

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了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丹尼尔 坎内曼(Daniel Kahneman),瑞典皇家科学院在宣布他的主要贡献时指出,丹尼尔 坎内曼是因为将心理学研究结合到经济学中,特别是关于不确定条件下的人类判断和决策行为。这说明行为经济学作为经济学重要分支的地位得到确认和加强。除此之外,阿莫斯 特维尔斯基(Amos Tversky, 1992)、爱德华(Edwards, 1954)等则提出将行为决定作为心理学研究的主题,并确定了研究的程序。西蒙(Simon, 1997, 2001)则提出了基于有限理性的信息处理和决策方法。 三、行为经济学的主要观点 1.人类行为的三个有限性观点 传统经济学中,人类行为的标准经济模型有三个不现实的特征:无限理性、无限控制力和无限自私自利。这是由行为经济学的代表人物芝加哥大学的理查第一文库网德 泰勒(Richard Thaler)和麻省理工大学的森德希尔 穆拉伊特丹(Sendhil Mullainathan)提出。 2、储蓄行为中的夸张贴现 戴维 莱布森(David Laihson)的名望主要建立在他描述的有关人和金钱的一种反常现象的基础之上。他认为在人们的时间偏好中,短期贴现率往往大于长期贴现率。夸张贴现抓住了这一特征,认为人们并不是理性

行为经济学

行为经济学 行为经济学家解释为什么我们一时冲动之下拖延,购买,借用,抢夺巧克力。 像所有思想上的革命一样,这场革命开始于长期观察到的用通常的智慧无法解释的异常现象和怪异事实。比如赌徒在明明知道可能要输的情况下仍然下注。人们一般会说为了退休后的生活要存钱,要吃得好,要开始锻炼,要戒掉香烟。他们是当真的,但是往往又做不到。那些感到冤枉和委屈的人要实施报复,虽然这样做往往损害了自己的利益。 这些违背常理的事实是对古典和新古典经济学几十年来,如果不是几个世纪来都依赖的人类因素标准模式的直接和公开的挑战。经济人(Economic Man)是该理论的基石。经济人做出符合逻辑的,理性的,对自己有利的决定,充分考虑利益与成本,追求价值最大化和利润最大化。经济人是个聪明的,分析的,自私的动物,在追求未来目标的时候进行严格的自我管理,不受身体状况和感情的影响。经济人是建立学术理论的非常方便的工具。但是经济人有个致命的缺陷:世界上根本不存在。 当我们转向现实中的人就发现没有所谓的机器人般的逻辑,相反有各种非理性的,自我破坏的,甚至利他主义的行为。这种常见的现象已经被人们谈论几个世纪了,管理副教授阿斯拉夫(Nava Ashraf)说亚当斯密(Adam Smith)“认为心理学是决定过程的一部分”,他看到了充满激情地参与者和公正的旁观者的冲突。 但是新古典经济学对这种心理学观点不屑一顾。就在15年前,经济学的下属分支行为主义经济学——研究真实的人如何作出选择,从心理学和经济学中吸取营养——还是个边缘性的,怪异的内容。如今行为主义经济学是主流经济学中年轻的,充满活力的,迅速增长的领域,可以得到诺贝尔奖,批评性的大量实证的研究,颠覆了长期以来在该领域占主导地位的新古典经济学的历史。 虽然行为主义经济学家在斯坦福,伯克利,芝加哥,普林斯顿,麻省理工等大学讲授,但是这个领域学者最集中的地方还是哈佛。哈佛校长萨莫斯(Lamers)说哈佛研究经济的方法从传统上说比其他大学的更接近现实和更多实证经验。他在哈佛拿到经济学博士学位,认为自己是个行为主义经济学家。“如果你关注现实,注重实践,你就容易被行为主义途径吸引。”

行为经济学的分配正义研究

行为经济学的分配正义研究 丁建峰 一、超越“经济人”:人类的公平诉求 社会科学理论通常都以对人性的某种描述或者假设作为基本出发点,理性自利的“经济人”(Homo e.conomicus)是主流经济学最具代表性的人性假设。所谓的“理性”.是指行为主体在给定的决策范围内进行最优选择的能力;“自利”,则是指行为主体在决策时只关心自己而非关心他人的利益。当代的经济理论已经由新古典经济学的“优化时代”转入以博弈论为核心的“策略时代”“策略”虽然也可被看作是面对他人的优化选择,但“博弈”这一交互决策的过程,却使经济学家不得不注意决策的社会与心理背景。实验经济学和行为经济学日益发展,成为现代经济学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这场“方法论革命”中,“经济人假设的两根最有力的“支柱”——“理性”和“自利”.均都受到了严重的挑战。行为经济学家发现,人既不是能够精确计算损益得失的“机器”.也不是唯利是图的“自私基因的表现型”。大量实验显示.人类具有强烈的公平诉求。 主流经济学家会辩护.他们之所以采用自利假设.是因为这一假设最大限度地概括了人类行为。采用其他假设会导致更多的偏离和错误。然而,大量实验和社会调查显示,即使在经济领域.典型的人类决策也是既考虑“利”.又考虑“义”的:在经济活动中.决策主体常常宁肯牺牲巨大的个人利益也不放弃心中的“公平原则”(Babcock and Loewenstein,1997)。大量研究表明,对公平的诉求带来了非自愿失业、短期的工资粘性和价格粘性.同时,管理学的调查发现.分配是否公平.对于人们的工作满足感具有极显著的影响,并进而极大影响员工的工作积极性,社会学家还将分配正义与市民社会的兴衰联系起来(Persell,1997)。在最新的文献里.演化经济学家Bowles从理论和实验两个角度说明:“为恶棍设计出的制度会制造恶棍”,如果经济制度的设计仅仅建立在“经济人”假设的基础上.那么,为了“适应社会”,人们不得不压抑内心高尚的道德情感,这导致了普遍的不信任、压抑感以及不公平感(Bowles,2008)。假如“经济学是一门增进人类幸福的学问”(萧伯纳语),那么,它便不能回避公平问题 二、描述性的分配正义理论 对于公平问题,可以从两个不同的角度进行研究。第一个角度是规范的.它研究的主题实际是“公平应当是怎样的”或者“在一个理智的社会成员看来。何为真正的公平”。这方面最典型的研究。莫过于罗尔斯的《正义论》和《政治自由主义》,它通过“反思性平衡”的范式,把关于公平分配的“一种正义理论”建立在康德式思辨的基础之上.进而提出“平等原则”(每个人对平等的基本权利和基本自由之完全充分的图式都有一种平等的要求)和“差异原则”。(社会和经济的不平等应当满足如下条件:a.从属于地位和职务(positions and offices)的不平等,应当遵循机会平等原则.向每个人开放。b.这种不平等必须对社会中的每个成员有利。通俗地说,差异原则是一种最有利于社会不利群体的分配原则。)《正义论》发表之后,政治哲学家和福利经济学家提出了各种关于社会公平的理论,例如诺齐克基于自由至上主义的“资格理论”,德沃金关于“资源平等”的理论,都是典型的规范学说。 另一类研究与此不同,它主要关注“真实世界的人们的公平观念是什么样的?”也就是说,它要研究的是“体验到的正义”而不是根据逻辑思辨和“思想实验”得出的“概念化的正义”。其中最具系统性的开创之作,应属Frohlinch和0p.penheimer合作的一系列研究(Frol —inch et a1.,1987;Frolineh and Oppen—heimer,1992)。他们试图在实验室里检验人们是否遵循罗尔斯提出的“差异原则”。实验显示,参加实验的145个被试中.没有一组人

行为经济学

行为经济学 行为经济学是作为实用的经济学,它将行为分析理论与经济运行规律、心理学与经济科学有机结合起来,以发现现今经济学模型中的错误或遗漏,进而修正主流经济学关于人的理性、自利、完全信息、效用最大化及偏好一致基本假设的不足。 概述 行为经济学在西方主流经济学中不是新学,只不过,自1950年代至1990年代,它沉寂了几十年。 2000-2005期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获奖者,至少有三位被视为“行为经济学家”——阿克劳夫、史密斯、谢林,以及至少有一位被视为是“计量经济学家”的行为经济学家——麦克法顿。 狭义而言,行为经济学是心理学与经济分析相结合的产物。广义而言,行为经济学把五类要素引入经济分析框架:(1)“认知不协调-C-D gap”;(2)“身份-社会地位”;(3)“人格-情绪定势”;(4)“个性-偏好演化”;(5)情境理性与局部知识。 前景理论 在不同的风险预期条件下,人们的行为倾向是可以预测的。 在《赌客信条》一书中,作者孙惟微将前景理论归纳为5句话: 1、“二鸟在林,不如一鸟在手”,在确定的收益和“赌一把”之间,多数人会选择确定的好处。所谓“见好就收,落袋为安。称之为“确定效应”。 2、在确定的损失和“赌一把”之间,做一个抉择,多数人会选择“赌一把”。称之为“反射效应”。 3、白捡的100元所带来的快乐,难以抵消丢失100元所带来的痛苦。称之为“损失规避”。 4、很多人都买过彩票,虽然赢钱可能微乎其微,你的钱99.99%的可能支持福利事业和体育事业了,可还是有人心存侥幸搏小概率事件。称之为“迷恋小概率事件”。 5、多数人对得失的判断往往根据参照点决定,举例来说,在“其他人一年挣6万元你年收入7万元”和“其他人年收入为9万元你一年收入8万”的选择题中,大部分人会选择前者。称之为“参照依赖”。 确定效应 所谓确定效应(certainty effect),就是在确定的好处(收益)和“赌一把”之间,做一个抉择,多数人会选择确定的好处。用一个词形容就是“见好就收”,用一句话打比方就是“二鸟在林,不如一鸟在手”,正所谓落袋为安。 让我们来做这样一个实验。 A.你一定能赚30000元。 B.你有80%可能赚40000元,20%可能性什么也得不到。 你会选择哪一个呢? 实验结果是,大部分人都选择A。 传统经济学中的“理性人”这时会跳出来批判:选择A是错的,因为40000×80%=32000,期望值要大于30000。 这个实验结果是对“原理1”的印证:大多数人处于收益状态时,往往小心翼翼、厌恶风险、喜欢见好就收,害怕失去已有的利润。卡尼曼和特韦斯基称为

博弈论与行为经济学论文

深圳大学考试答题纸 (以论文、报告等形式考核专用) 二○一四~二○一五学年度第二学期 课程编号8001510001 课程名称博弈论与行为经济学主讲教师评分 学号姓名专业年级 题目:高考志愿博弈 转眼又一年高考了,然而各地高考和报志愿的顺序并不相同,2014年以前北京为先报志愿再高考,其他大部分地区都为先出成绩再报志愿,还有个别地区为高考完后估分报志愿。然而高考过后总有一部分人过高估算自己的成绩而没有被大学录取,当然也有不少的考生原本可以上更好的大学,却因他们的保守估算而失去更好的机会,所以大学开学后,总有一些学生放弃入学资格未报到,或者入学后对学校各方面的不满意,学习兴趣大减,沉迷游戏或半路辍学重新高考。 而发生这些情况的原因是什么呢,我们应该怎样改进高考报志愿的方式呢,这是我接下来要讨论的话题。 填报志愿的时候大部分人都认同考得好不如报得好,实质上考生填志愿时都在进行一场不完全信息的静态博弈。 在先报志愿再高考的方式中 由图中可知考生报考志愿时,不考虑大家集中式填报某一学校的情况下,填超出自己水平的院校只有在自己超水平发挥时才能被录取,报适合自己自己水平的志愿时,超水平发挥和正常发挥都可以被录取,填报低于自己水平的志愿时,无论怎样发挥都可被录取。填报超出自己水平的志愿虽然有可能被高于自己水平的院校录取,但落榜的风险很大,很可能得不偿失,填报低于自己水平的院校时,虽然肯定能考上大学,但过于保守,失去了很多更好的机会,所以填报适合自己水平的志愿更合适,虽然失去了拼搏更好的院校的机会,但保障了适合自己水平的院校。所以最终因志愿目标过高未被录取和填报低于自己水平志愿被录取的考生都是博弈中的失败者。 而先报志愿再高考的方式劣于先出成绩再填志愿的方式,因先填报志愿再高考比先出成绩再填志愿多了更多的不确定性,考生无法预知高考时的发挥水平,增大了考生目标过高落榜和因保守不能上更好的院校的机率。假设高校根据考生的成绩而确定其能被录取的机率为X,先出成绩再填志愿的方式中,考生能被录取的机率就是X,而在先填志愿再高考的方式中,首先高校根据考生的成 第1页共3页

行为经济学文献综述

行为经济学的研究综述 一、行为经济学的概念 所谓行为经济学(Behavioral Economics),顾名思义,就是指以人类行为 作为基本研究对象的经济理论,它通过观察和实验等方法对个体和群体的经济 行为特征进行规律性的研究。 二、行为经济学的兴起 80年代以后,以理查德·泰勒(Richard Thaler)为首的经济学家,从进化心 理学获得启示。认为大多数人既非完全理性,也不是凡事皆从自私自利的角度 出发。以此为理论基础,专门研究人类非理性行为的行为经济学便应运而生。 行为经济学形成于1994年,哈佛大学经济学家戴维·莱布森(DavidLaibson),从 心理学和行为角度探讨了人类的意志和金钱,把经济运作规律和心理分析有机 组合,研究市场上人性行为的复杂性,认为人也有生性活泼的另一面,即人性 中也有情感的、非理性的、观念引导的成分。2001年美国经济学联合会将该学 会的最高奖两年一度的“克拉克奖(Clark Medal)”颁给了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经济学家马修·拉宾(Rabin Matthew, 1998),以表彰他为行为经济学的基础理论所做出的开创性贡献。拉宾的研究主要是以实际调查为根据,对在 不同环境中观察到的人的行为进行比较,然后加以概括并得出结论〔2002年诺 贝尔经济学奖授予了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丹尼尔·坎内曼(Daniel Kahneman),瑞典皇家科学院在宣布他的主要贡献时指出,丹尼尔·坎内曼是“因为将心理 学研究结合到经济学中,特别是关于不确定条件下的人类判断和决策行为”。 这说明行为经济学作为经济学重要分支的地位得到确认和加强。除此之外,阿 莫斯·特维尔斯基(Amos Tversky, 1992)、爱德华(Edwards, 1954)等则提出将行为决定作为心理学研究的主题,并确定了研究的程序。西蒙(Simon, 1997, 2001)则提出了基于有限理性的信息处理和决策方法。 三、行为经济学的主要观点 1.人类行为的“三个有限性”观点 传统经济学中,人类行为的标准经济模型有三个不现实的特征:无限理性、无限控制力和无限自私自利。这是由行为经济学的代表人物芝加哥大学的理查德·泰勒(Richard Thaler)和麻省理工大学的森德希尔·穆拉伊特丹(Sendhil Mullainathan)提出。 2、储蓄行为中的“夸张贴现” 戴维·莱布森(David Laihson)的名望主要建立在他描述的有关人和金钱的一种“反常现象”的基础之上。他认为在人们的时间偏好中,短期贴现率往往大于 长期贴现率。夸张贴现抓住了这一特征,认为人们并不是理性的在一生中对开 支和储蓄统筹安排,而是从年轻到老年都负债。 3.行为金融学理论 行为经济学对现代金融理论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以行为经济学为基础 的行为金融学从广泛的社会学视角研究金融市场上的活动,认为人性行为中潜

日常经济现象的行为经济学解释

日常经济现象的行为经济学解释 周卫东 内容提要:通过木讲学习,使学员了解行为经济学与传统经济学的区别,了解行为经济学的产生和主要理论,并学会用行为经济学主要理论简单分析日常经济现象,同时接触行为经济学的最新研究成果。 授课提纲: 一、主流(传统)经济学的假设和局限 1、经济人假设:理性(Rationality)和自利(Self-Interested)。 2、人的偏好是:独立的、客观的、稳定的、前后一致。 3、人的选择是:自利的,完全理性的。尽可能利用所有的信息追求效用极大化(理性预期)。 4、经济人理性、自利的行为会导致个人与社会整体福利水平的最大化。 二、行为经济学的主要理论与日常经济现象 有限理性:人的思维能力并非无穷无尽;人具有的是有限理性;因为人是有限理性,所以人们在行为上并不总是追求效用极大,实际上,人会根据对环境的认知和自己有限的思维,然后作出让自己满意即可的选择。这就是更接近血肉之躯的人的“有限理性”的观点。 行为经济学是一门运用社会学、心理学、行为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个人或群体的经济行为规律的科学。 行为经济学采用实验方法收集数据。 行为经济学发现人们不同于新古典经济学基本假设的行为。

行为经济学对新古典经济学的假设进行修改和挑战,并提岀新理论。 行为经济学是一门与心理学有机结合,通过可控实验、调查等方式考察人们在不完全理性的市场中参与各种经济活动时的行为模式,分析影响行为的内外部因素,理解并解释经济现象,以检验并修正先验理论,提出自己的理论的一门现代经济学学科。 1、前景理论 规律之一:在得到的时候,大多数人都是风险规避的。 规律之二:在失去的时候,大多数人都是风险偏好的。 规律之三:人们对得失的判断往往根据参照点决定。改变参照点,就可以改变对风险的态度。 规律之四:人们通常都是损失规避的。 2、心理账户 心理账户:个人和家庭在进行评估、追溯经济活动时有一系列认知上的反应。即:人的头脑里有一种心理账户,人们把实际上客观等价的支出或者收益在心理上却划分到了不同的账户中。 3、参照系 损失厌恶「'等量的损失要比等量的获得,对人们的感觉产生更大的影响。” 4、幸福 1)当有好消息的时候,要分开告诉大家。 2)当有坏消息的时候,要一起告诉大家。

应用文-行为经济学对传统主流经济学的挑战

行为经济学对传统主流经济学的挑战 '\xa02001年,美国 学会将该学会的最高奖(每两年一次)、授予对经济学理论影响最大的40岁以下的经济学家的克拉克奖章,颁发给了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马修·拉宾(Matthew Rabin)。这是1947年设立该奖以来,首次授予研究行为经济学的经济学家。同时近年来诺贝尔经济学奖也3次授予行为经济学家(贝克尔Gary S.Becker、阿克劳夫George A.Akerlof、卡尼曼Daniel Kahneman),这说明非理性经济学由于其对新经济现象的良好解释已获得了学界的广泛认可. 行为经济学的研究主要是以实际调查为根据,对不同 中观察的人的经济行为进行比较,然后加以概括并得出结论。行为经济学的研究特点是重视对人的非理性行为的研究,打破了主流经济学的界限及视域,在现实人的基础上了主流学派的理性经济人概念。行为经济学的创新之处就在于将行为分析理论与经济运行规律有机结合,例如人在做经济决策时的动机、态度和期望,从而将心研究视角与经济科学结合起来,以观察现在经济学模型中的错误或遗漏,并修正主流经济学关于人的理性、自利、完全信息、效用最大化及持续偏好等基本假设的不足。正因为如此,行为经济学已确立的原理越来越受到理论界、企业、政府等方面的关注和兴趣。行为经济学的崛起,对传统主流经济学基本理论前提提出了挑战,也进行了拓展。 一 传统主流经济学假设人类的行为都是理性的,并且都是自利的。所谓“理性行为”是指经济人是理性的,他能根据市场的情况、自身处境和自身利益之所在作出近乎正确的判断,并使自己的经济行为适应于从 中学到的东西,从而使其所追求的利益尽可能最大化。所谓“自利”,是肯定追求自身利益是导致人经济行为的根本动机,这种动机和由此产生的行为有人本身内在的生物学根据。在“自利”的基础上,传统经济学就衍生出一个核心的命题,即只要有良好的法律和制度保证,理性经济人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的行为就会无意识、有效地增进 的公共利益,从而会导致个人与社会整体福利水平的最大化。亚当·斯密虽未明确提出理性经济人假说,但却对理性经济人假说的内涵作了如下经典的表述:“每个人都力求运用他的资本,生产出最大的价值。一般而言,他既不打算促进公共利益,也不知道促进多少。他只考虑自己的安全,自己的所得。正是这样,他被一只看不见的手引导,实现着他自己并不打算实现的目标。通过追求他自己的利益,他常常能够,与有意去促进相比,更加有效地促进社会的公益!”亚当·斯密认为,正是这一理性经济人的动机,激励和推动着人们去完成他们原本不会去从事的艰巨 。斯密相信经济秩序服从着一种内在的逻辑,并在一只“看不见的手”的指引下去达到某种确定的目的。而后约翰·穆勒又依据西尼尔所提出的个人经济利益最大化公理,对斯密关于人类行为的看法进行了形式化的处理,明确提出了理性经济人假说。正是由于传统的经济学将经济主体与客体进行了抽象的演绎,经济学的框架才得以形成,后来的主流经济学研究,都是建立在这一理论基石之上的。 随着边际革命的出现,“经济人”的假设又不断地被抽象化和理想化,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理性”被极端化地理解为仅仅是一种数学的计算,也就是追求效用最大化的工具,“经济人”被转化为一种理性选择的概念,即目标函数的极大化。依据戈森定律,杰文斯、瓦尔拉和马歇尔等新古典经济学家提出了消费者的理性假说,推导出了消费行为上的效用最大化原则,这一原则要求消费者的理性选择将使消费行为在某种预算约束下扩大到边际平衡点。此后,在帕累托对效用度量问题研究的基础上,希克斯把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线结合起来,将偏好变成一个可以最大化的指数,从而提出了由两曲线相切点而确立的最大化满足的消费结构,避免了对满足的价值判断。萨缪尔森又给出了经济行为者的理性选择进行经济分

风险倾向文献综述

管理层风险倾向对企业风险-回报相关关系影响研究的文献综述 内容摘要:本文通过描述Bowman悖论以及对国内外关于风险倾向的研究进行梳理,从管理层自身、企业业绩、企业竞争优势三个方面探讨管理层风险倾向对企业风险-回报相关关系的影响。最后发现现有文献和研究的不足,指出国内在这方面进行研究的借鉴。 关键词:Bowman悖论;风险倾向;战略风险管理 一、引言 基于经济学的理性假设,经济学家一般认为企业风险-回报的相关关系呈正相关,即高风险带来高收益,低风险带来低收益。1994年,Bowman对美国85家企业进行的实证研究表明:大多数企业的风险-回报呈负相关,一些产业内则呈非相关关系,这就是著名的“Bowman悖论”。这一悖论的提出冲击了人们关于企业风险-回报正相关的传统观念,引起了学者对战略风险管理的研究。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企业战略的制定;二是管理层对待风险的态度。从Bowman 悖论提出以来的研究来看,人们关注更多的是后者。循着Bowman的结论:某些管理人员具有高超的战略能力,能使企业在降低风险的同时获得更高的回报。Miller和Leiblein运用企业行为理论证实了这个观点,正确的战略分析,战略决策和战略实施能使企业在降低风险的同时获得高收益。这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企业风险-回报的负相关;管理层可能不是风险厌恶型而是风险寻求型,风险态度影响了风险-回报的关系。本文通过管理层风险倾向对企业风险-回报相关关系影响研究的文献进行综述,梳理思想脉络并提出研究假设。 二、风险倾向的探讨 风险倾向是指人在面对不确定事件时的态度或行为(保守或激进,风险寻求或风险规避等)。从20世纪中期开始,有关风险态度和风险评估方法的研究越来越多,其中包括对模糊性、不确定性和风险的区别,以及对风险决策下的各种模型的研究。它是战略风险行为研究的核心内容。由于受决策个体、企业业绩及竞争优势的影响,个体对决策和收益的风险偏好是不同的。战略管理的实践和理论告诉我们,正确的战略不仅能给企业带来巨大的回报,而且能规避风险。战略的制定与管理层的风险态度密切相关。因此,管理层受自身、企业业绩及企业竞争优势因素的影响在不同情境下的风险倾向会影响风险和回报的相关关系。 (一)管理层自身因素与风险倾向 Porter指出,风险是在“错误”情景发生的情况下执行某种战略所导致的糟糕结果。Miller 和Leiblein对风险-回报相关关系的实证研究表明,管理者可以通过战略调整来改变风险-回报的关系。Robert和Gmoez-MeJia建立了一个行为代理模型,主要用行为经济学的前景理论来解释管理层的风险偏好和风险承担行为。许多研究发现,问题企业的管理层在面临糟糕的情景下会有强烈的冒险倾向,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这主要取决于道德风险问题。道德风险问题源于委托代理关系,委托代理关系是在非对称信息条件下形成的契约关系。在所有权与控制权分离的现代

行为经济学主要内容概述及改进传统贴现模型

行为经济学主要内容概述及改进传统贴 现模型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摘要:简要介绍了行为经济学的发展过程,并介绍了行为经济学的基本理论思想。最后,利用行为经济学通过分析经济人心理来描述经济人经济活动行为的思路,对传统投资贴现模型作了一点改进。 关键词:行为经济学经济人有限理性展望理论价值函数 一、行为经济学的形成动因及兴起过程概述 行为经济学(BehavioralEconomics)又称为“心理的经济学”或“心理学和经济学”,在心理学的基础上研究经济行为和经济现象,是一门试图将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融入标准经济学理论的经济学分支学科。它认为,人类行为是有限理的,并且,经济人偏好不总是稳定的。 二、不确定条件下的判断决策 1.不确定条件下的判断的偏差 一个基本偏差是:小数法则。例如,当一位投资者观察到一位基金经理在过去两年中的投资业绩好于

平均情况,就会得出这位基金经理比其他经理优秀的结论。 2.不确定条件下的决策:展望理论 莫里斯.阿莱最先提出实际情况中许多不确定条件下的决策与预期效用理论相背离的观点,提出了著名的“阿莱悖论”,并由此获得了1988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用一个简单的实验来说明阿莱悖论。如,给定一组选择,a:以100%的概率获得3000元收益;b:以80%的概率获得4000元的收益,20%的概率没有收益。此时,被实验者往往会选择a选项。给出第二组选择,a:以25%的概率获得3000元的收益,75%的概率没有收益;b:以20%的概率获得4000元的收益,80%的概率没有收益。与第一组选择相比,两个选项获得收益的概率同时减为四分之一,但此时被实验者往往放弃a而选择b。 卡尼曼在此基础上又提出了大量的证据,表明许多不确定条件下的决策与预期效用理论相背离。在此基础上,卡尼曼与特韦尔斯基在1979年发表的《展望理论:风险下的决策分析》一文中,提出新的理论模型,即展望理论。 在展望理论中,相对于各种选择下效用的绝对水平,决策者重视各种选择所带来的总效用的变化。

经济学与幸福.doc

经济学与幸福 作者:王鑫 来源:《北方经贸》2012年第08期 摘要: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使中国人民的收入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改善。但与此同时,我们却发现人们的幸福水平并未像财富的增长那样显著提高。实现幸福的基础在于对个人自由的充分保证,这也是我们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之一。 关键词:幸福;收入;适应力;社会比较 中图分类号:F014.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2)08-0056-01 一、引言 自1776年《原富》首次出版以来,主流经济学家们一直沿承着斯密的传统,把研究的重点集中在经济增长的本质和原因上。然而,马尔萨斯(1798)很早就开始提醒经济学家们:“亚当斯密博士公开表明的研究对象是国民财富的本质和原因。但或许还存在着他更感兴趣的研究,依我看,就是影响国民幸福的原因。只是他通常把这两者混杂在一起”。现代经济学家们关注经济增长是基于这样一个看似正确的假定:财富、收入或者说商品的增加通常会给人们带来更多的幸福。在此假定条件下,一个简单的逻辑推论就是,富人肯定比穷人幸福。但真的是这样吗?事实上,对幸福的许多理论和经验研究都已经明确无误的表明:更好的客观生活条件(收入或者财富)对于个人福利没有显著影响。 二、“幸福悖论”的行为经济学解释 在19世纪的经济学中,经济学家通常把幸福或满足程度等同于“效用”来看待。当时的“效用”概念是基于幸福体验的,具有伦理学意义。但20世纪初,在帕累托(1909)发起的经济学科学革命中,情感因素已被从经济理论中驱逐出去。经济学家明显或隐含的接受了功利主义的观点,认为所有的欲望或幸福感觉都可以测量折算成价格,简单加减之后,变成一个统一的效用函数,然后把这个函数最大化。通过这种“科学方法”,幸福的伦理学精神就被转化成了经济学精神,这时的幸福就只具有边沁意义上的量的差别,亚里士多德所定义的不同质的幸福是不存在的。经济学中,我们最关心的是效用或者说是幸福与收入的关系。在经济学基本假设条件下所推导出的“显示偏好理论”一个主要观点便是:一个人可以通过增加收入来提高其幸福程度。但是,许多关于幸福的经验数据却揭示出收入与幸福并不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这里,笔者尝试运用Gulboa和Schmeidler(1994)提出的认知效用函数对这种“幸福悖论”给予解释。 (一)效应函数形式及说明

行为经济学期末论文

吉林财经大学2015-2016学年 第一学期 行为经济学期末作业 课程类型:公共选修课 姓名:阿卜杜库杜斯·麦麦提 专业:财务管理 学号:0305132404 序号:130

一、前景理论 前景理论主要结论有四点: 1.人们不仅看重财富的绝对量,更看重财富的变化量。与投资总量相比,投资者关注的是投资的盈利或亏损的数量。 2.人们面临条件相当的损失前景时更倾向于冒险赌博(风险偏好),而面临条件相当的盈利前景时更倾向于现实确定性盈利(风险规避) 3.一定量的财富减少产生的痛苦与等量财富增加给人带来的快乐不相等,前者大于后者。 4.前期决策的实际结果影响后期风险态度和决策,前期盈利使人的风险偏好性增强,还可以平滑后期的损失;而前期的损失加剧了后期亏损的痛苦,风险厌恶程度也相当高。对于投资者来说,投资者从现在的赢利和损失中获得的效用依赖于前期的投资结果。 我的理解:人在不确定条件下的决策时,取决于结果与展望(预期、设想)的差距而非单单结果本身。就是说人在决策时会在心里预设一个参考标准,然后衡量每个决定的结果,与这个参考标准的差别是多大。 例如,一个人展望(预期)能得到奖金 500 元,当他的决策让他得到奖金 500 元,他会觉得没什么;若他有办法得到多于预期的 500 元,多数人会审慎地考量这方法(决策)带来的风险,以免失去预期回报;如果相反,即使他有另一个比较安全,但让他少得100元奖金的办法(决策),那多数人会宁可冒较大风险,以获取展望预期回报。 结论:人们都说损失厌恶的。当然做决策的是也不想传统经济学所讲的一样的理性的。 二、心理账户 心理账户主要有三个部分: 1.人们怎样觉得各种经济事务的结果,怎样做一些决定,并且之后又是怎样评估那些决定的结果 2.有时把经济行为分到细微、具体的账户。 3.与我们核查与评估心理账户的频率有关的内容,或者称之为:“选择划分” 我的理解:“心理帐户”是一种有趣的心理现象,绝大部分都有,学生当然也有。我们是否可以应用这一心理现象为布置作业服务。学生在心中为所学的各门功课都建有一个心理帐户,当天的功课均匀而适当的布置一些作业,学生可能并不感觉多,但一门功课留的作业较多,学生就感觉今天的作业很多,其实前面各科的作业总量要比这一科的作业多很多。这就是学生的心理帐户在起作用。 举例:A某日倒车撞了保险杆,修理费用1400元;那天还超速吃了罚单,120元;乱停车吃了罚单,40元。B倒车撞了保险杆,修车费用1600块。这两个人当然是A感觉损失更多。 C中了一个75块的足球彩票。D中了个50的足球彩票,和一个25块的福利彩票。D更觉得自己今天运气很好,个人感觉也肯定很好!

行为经济学四大理论

哈喽,诶瑞巴蒂!今天我们给大家普及一些与行为经济学有关的知识。 行为经济学产生了4个重要的理论或者说4个结论:前景理论(或视野理论)(Prospect Theory)、后悔理论(Regret Theory)、过度反应理论(Overreaction Theory)及过度自信理论(Over confidence Theory)。 1 前景理论 很多学者研究风险以及不确定性条件下的决策,提出的模型非常多,其中最常用的被接受的理性选择模型是Von Neumann和Morgenstern(1953)发展的财富预期效用理论。该理论提供了数学化的公理,是一个标准化的模型(解决了当人们面对风险选择时他们应该怎样行动的问题),应用起来比较方便。但是在最近的几十年,该理论遇到了很多问题,它不能解释众多的异象,它的几个基础性的公理被实验数据所违背,这些问题也刺激了其它的一些试图解释风险或者不确定性条件下个人行为的理论的发展。前景理论(Prospect Theory)就是其中比较优秀的一个。 前景理论认为人们通常不是从财富的角度考虑问题,而是从输赢的角度考虑,关心收益和损失的多少。 面对风险决策,人们会选择躲避还是勇往直前?这当然不能简单绝对的回答,因为还要考虑到决策者所处的环境,企业状况等情况,我们先抛开这些条件来研究在只考虑风险本身的时候,人们的心理对决策的影响。这时候我们会得出很有意思的结论。 卡尼曼的前景理论有两大定律: (1)人们在面临获得时,往往小心翼翼,不愿冒风险;而在面对损失时,人人都变成了冒险家。 (2)人们对损失和获得的敏感程度是不同的,损失的痛苦要远远大于获得的快乐。 2 后悔理论(遗憾理论) 遗憾理论认为个人评估他对未来事件或情形的预期反应。贝尔(Bell, 1982)将遗憾描述为将一件给定事件的结果或状态与将要选择的状态进行比较所产生的情绪。例如,当在熟悉和不熟悉品牌之间进行选择时,消费者可能考虑选择不熟悉品牌造成效果不佳时的遗憾要比选择熟悉品牌的遗憾要大,因而,消费者很少选择不熟悉品牌。 遗憾理论可以被应用在股票市场中投资者心理学领域。无论投资者是否打算购买下降或上升的股票或基金,实际上购买自己属意的证券就将产生情绪上的反应。投资者可能回避卖掉价格已下跌的股票,这是为了回避曾经做出的错误决策的遗憾和报告损失带来的尴尬。当所作选择未能达到预期结果或结果劣于其他选择时,做出错误决策的遗憾心理伴随而生。因此即使决策结果相同,如果某种决策方式可以减少遗憾,对于投资者来说,这种决策方式依然优于其他决策方式。 实质上,投资者正是有了从众心理。为避免做出错误决策带来的遗憾,投资者可能拒绝卖掉价格已经下降的股票。当投资者考虑到大量投资者也在同一投资上遭受损失时,投资者可能降低其情绪反应或感觉。所以投资者发现遵从从众心理,购买本周热门或受大家追涨的股票很容易,导致股市中“羊群效应”的产生。

幸福的行为经济学研究

幸福的行为经济学研究 关于幸福,其研究历史可谓源远流长,从古希腊、罗马时期开始,西方古典哲学家们就不断地探索着幸福的含义和本质,各宗教也有关于幸福相应的探讨,随着时间的发展其讨论主体逐渐涉及哲学家、心理学家、社会学家、经济学家等。尽管大多数人在生活中并不像哲学家、经济学家等一样有意识地思考幸福,但也在无意识地追求着更好的生活状态和幸福的生活。《美国独立宣言》也称“我们认为下述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造物主赋予他们若干不可让与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存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由此可见,幸福是人类基本问题之一,研究幸福对于人类的重要性也就不言而喻。 从字源学上考察,“幸”“福”在东汉许慎《说文》中解释是:“幸:吉而免凶也”“福:佑也”,而古称富贵寿考等齐备为福,与“祸”相对。现代汉语中,两者连用,应是兼取二者之意,有避免消极经历,获得让人产生满足感的物质精神等状态的意思。英文中,happiness源于古斯堪的纳维亚语happ,而happ意味着luck(运气)和chance(机会),而无论luck还是chance其潜在的结果都是积极的,即能给人带来更好的结果。由此可见,无论中西方,对幸福的理解都可以归纳为“运气+福气”。运气的成分似乎意味着对幸福主动追求的无效性,但或许也可理解为古人能力所限而对自然充满敬畏,在充满不确定性的的环境中对于更好生活状态的追求更加寄希望于偶然因素。而福气的成分则表明了人们追求所想要达到的结果,也即幸福的来源,如财富的拥有、社会地位的显达和长寿等。对于幸福的现代解释,汉语词典里说:一种持续时间较长的对生活的满足和感到生活有巨大乐趣并自然而然地希望持续久远的愉快心情;维基百科英文版则说:Happiness is a mental or emotional state of well-being characterized by positive or pleasant emotions ranging from contentment to intense joy。由此可见,在现代幸福被解释为一种心理的或者情绪的主观状态,这样一来幸福也可以看作是幸福感。这样的定义显然只是一个模糊的观念而已,如果按照现代科学的研究方法研究幸福,这样的概念显然是不可操作化的,只能局限于哲学探讨和文字游戏。可操作化的研究,必须赋予幸福以明确的结构,并且应该有可以量化的标准。 休谟关于幸福的研究认为,幸福有三个来源,物质生活、社会生活和精神生

行为经济学助推思想探析【论文】

行为经济学助推思想探析 摘要:从行为经济学助推视角展开研究,以便寻找解决现实问题的措施,实现理论研究的价值与意义。本文通过文献查阅,梳理国内外研究现状,总结行为经济学助推思想的核心内容与主要观点。研究结果表明:美国学者理查德?塞勒通过对一系列行为清单的研究发现,人们没有遵循传统经济学所认为的最优化原则假设。这一发现开启了行为经济学助推思想的深入研究。助推思想提出微不足道的社会现象会影响人们的行为,公共管理者的助推方案可以在实际生活中产生颠覆性作用。政府部门可以通过优化方案,引导人们做出更有助益的抉择。 关键词:行为经济学;助推思想;研究 一、行为经济学“助推”思想的研究历程 塞勒摘取201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桂冠,缘于他本人在行为经济学领域做出的巨大贡献及其对经济学领域的深远影响。目前他依然是行为经济学及其应用研究领域的领军人物。

1、行为经济学的发轫 1979年塞勒了解到特沃斯基和卡尼曼的前景理论[2-3],开始探索行为经济学的一系列问题;1981塞勒与舍夫林合作提出了自我控制理论[4];1984年塞勒与卡尼曼和尼奇探讨了公平问题[5-6]及企业追求利润约束因素问题[7];1985年提出了心理账户理论[8]。在之后的研究中,他逐渐探索了有限理性、意志力和自利问题,完成了行为经济学的研究架构。 2、行为经济学助推思想的提出 塞勒还将行为经济学拓展到金融学、法与经济学领域。1995年塞勒与卡斯?桑斯坦(CassR.Sunstein)开始合作,探讨行为经济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研究。首先,塞勒研究了法律与经济学之间的联系,并从人的行为角度进行了经济分析[9]。其次,塞勒与桑斯坦合著《助推》一书,该书提出“助推(Nudge)”思想。他们认为,并非如传统经济学家假设的那样,人们的认知和意志力是理性的。实际上,人们在做出抉择时往往是不理性的,人们的认知和意志力都是极其有限的。因此,国家部门可以利用助推方法帮助人们做出更为有益的抉择。该思想提出后得到普遍的关注[10]。“助推”,这一思想采用了“选择设计”工具,以帮助人们在非理性选择

经济学原理知识整理

经济学原理知识整理 模块一经济学基础理论知识 项目一认知经济学基础知识一一带你步入经济学殿堂 1、经济学研究的基本前提是人类欲望的无限性和资源的有限性。 2、人类欲望的无限性是指人类的欲望或需要是无穷的。欲望是人们为了满足生理或心 理上的需要而产生的渴望。 3、物品:自由物品、经济物品、有害物品。 4、自由物品:不需要付出任何代价就能够得到的有用物品。 5、经济物品也叫稀缺物品,是指人类必须付出相应代价才能够得到的有用物品。特 点:有用性;人们获得时通常都要花费代价;经济物品相对于自由物品来说一定是稀缺的;价格为正。 6 有害物品:人类必须付出相应代价才能够消除的物品,它来源于人们的经 济活动或其他活动,或是大自然的力量留下来的灾害。 7、稀缺性:经济物品是有限的,而人类的欲望是无限的,有限的经济物品总是难以满 足无限产生和膨胀的人类欲望,这一矛盾就是经济学中通常所说的稀缺性。 8、资源的稀缺性具有绝对性,这种绝对性存在于人类社会的各个时期和人们生产的所 有区域。从历史上来看,稀缺性存在于人类社会的所有时期。从世界各地来看, 稀缺性存在于所有人类活动的区域。现实生活中的每个人都面临着稀缺性的问 题,只不过稀缺的内容不同而已。所以,稀缺性是人类社会永恒的问题。 9、资源的稀缺性具有相对性:也就是说相对于人类无限的欲望而言,再多的资源也是 稀缺的。 10、机会成本:当把一定的资源用来生产某种产品时所放弃的其他产品的最大产量(产 值)。(一种资源用来获得某种收入时所放弃的另一种收入。)实质上是指选择的代价,即“选择成本”。 11、生产可能性:一定的资源条件下,利用现有的资源可能生产的最大产量组合。 12、生产可能性曲线:主要用来考察一个国家应该怎样分配其相对稀缺的生产资源问题;是用来说明和描述在一定的资源和技术条件下可能达到的最大达产量组合曲线,它可以用来进行各种生产组合的选择;还可以用来说明潜力于过度的问题。 13、资源配置是经济学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