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八节的由来 腊八节的习俗以及腊八节的六个故事传说]

[腊八节的由来 腊八节的习俗以及腊八节的六个故事传说]

[腊八节的由来腊八节的习俗以及腊八节的六个故事传说]

腊八节有哪些传统习俗?腊八节是怎么来的?腊八节,即农历十二月初八,一些地方有喝腊八粥的习俗,关于腊八节的由来,还有很多种故事传说。腊八节由来及传说如下:

腊八节的由来及腊八节故事传说

腊八节,俗称腊八,即农历十二月初八,古人有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吉祥的传统,一些地区有喝腊八粥的习俗。相传这一天还是佛祖释迦牟尼成道之日,称为法宝节,是佛教盛大的节日之一。

岁终之月称腊的含义有三:一曰腊者,接也,寓有新旧交替的意思(《隋书礼仪志》记载);二曰腊者同猎,指田猎获取禽兽好祭祖祭神,腊从肉旁,就是用肉冬祭三曰腊者,逐疫迎春,腊八节又谓之佛成道节,亦名成道会,实际上可以说是十二月初八为腊日之由来。

2018年1月24日迎腊八节。

感谢您的阅读!

关于腊八节的个人感想和心得4篇

关于腊八节的个人感想和心得4篇【篇一】关于腊八节的个人感想和心得一年一度的“腊八节”快到了。校长付少玉为了犒劳大家一年的辛苦,亲自安排后勤主任刘福军到超市购回磨莲、红绿豆、糯米、西米、高粱、荞麦等,挑选上等瘦肉,加之老师从家里拿来些红薯、南瓜,就这样大家第一次在学校吃上了风味别致的可口腊八粥。虽然是一顿粥,可是大家吃出集体凝聚力,决心来年更要发奋工作,不辜负领导的深情厚意。虽然以前读过冰心的《腊八粥》,自己家里也吃过腊八粥,但觉得今天的腊八粥更甜更香。 关于腊八粥的来历说法有很多,其中有这么一个美好的传说最有意思。相传,佛祖释迦牟尼出家修行,云游四海。有一天,他因饥饿和劳累昏倒在野外,被一放羊女童发现,女童急忙跑回家寻找食物。可她家境贫寒,缺衣少食。自己家种的粮食都快吃光了,只剩下几粒米。姑娘向来慷慨大方,乐于助人,她将每个粮袋子底下所剩无几的粮食搜出来,加上一些自家种的果仁,用清泉水煮了一大碗粥,端到佛祖面前,一口一口地喂他。释迦牟尼吃了香喷喷的粥后,很快苏醒过来,并跑到附近的河中洗澡,坐在菩提树下静思,终于在腊月初八这天悟道成佛。后来佛教信徒就在每年腊月初八煮粥供佛。所以,腊八粥又称佛粥。每到这一天,寺庙里的僧众将募化来的斋粮煮成稀饭,来供奉神佛,将佛粥供过之

后,再分给穷人食用。后来,腊八粥流传开来,成为民间的一种习俗。南宋诗人陆游留下了这样的诗句:“今朝佛粥更相赠,更觉江村节物新。” 【篇二】关于腊八节的个人感想和心得国人什么时候开始喝腊八粥,现在无稽可考,敢肯定没有两千年历史。腊八粥是汉地人的风俗,起源于佛教,因此也叫“佛粥”。 距今两千五百五十五年,佛诞生在古印度迦毗罗卫国。父亲净饭王,母亲摩耶夫人,自己是太子。感于人类对生老病死的苦恼,二十九岁出家,隐居雪山修道。起初每日食一麻麦,瘦得前心贴到后背。由于如如不动,鸟儿在蓬乱的头上筑巢。越六年,未得道。起身到尼连禅河洗去了身上多年的`尘垢。遇到牧牛女苏耶妲,牧女以牛奶和腐烂粥供养。不久太子面色红润,身体康健。于是跌坐菩提树下发愿,若不成佛,将不起此座。是夜,清风和煦,繁星闪烁。黎明时分,太子仰头刹那,望启明星豁然开悟,成就无上正等正觉。 腐烂粥,就是杂粮放在一块熬的粥。东汉永平年间佛教自阿富汗传入中国后,逐渐国内也兴起了“腊八粥”的风俗。喝腊八粥,一来纪念佛的成道,二来也祈求自己未来成佛的愿望,或者说希望得到佛的哀佑。 我的母亲没上过学,连自己的名字也不认识,每年的腊八粥总会按时熬就的。那时家里穷,无非用的是大米小米萝卜白菜之类。熬一大锅。弟兄姐姐好几个,吃的很香。母亲

腊八活动方案

小班腊八节活动方案 活动来源: 农历十二月(每年十二月被称为腊月),每年腊月初八,是我国汉族传统的腊八节。在我国,腊八节有着很悠久的传统和历史。在这一天喝腊八粥、做腊八粥是全国各地老百姓最传统、也是最讲究的习俗;而腊八节对于我们幼儿来说相对比较陌生。为了更好的让宝贝了解我国的传统节日及风俗,我们开展了关于腊八的活动,以此增长幼儿对传统民俗的了解。 活动目标: 1、知道农历十二月初八是我国的传统节日——腊八节,了解腊八节的来历和习俗。 2 知道制作腊八粥的主要材料,初步尝试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认识与感受。 3 通过学看日历,知道元旦和腊八节是哪一天?在自己探索、与同伴交流中主动求知。 4、集体体验过腊八的快乐。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初步了解每年农历的十二月是腊八节 二、腊八节知多少。 腊月最重大的节日,是十二月初八,古代称为“腊日”,俗称“腊八节”。从古时候起,腊八节都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

收和吉祥。 腊八节,民间大都流行喝腊八粥。关于喝腊八粥的由来,民间还流传着许多故事。 一种说法是,腊八粥传自印度。腊八粥称为“福寿粥”。”“福寿粥”意思是说吃了以后可以增福增寿。 第二种说法是,秦始皇修建长城时,为了悼念饿死在长城工地的民工,人们每年腊月初八吃“腊八粥”,以资纪念。 还有一种说法是,腊八节出于人们对忠臣岳飞的怀念。每到腊月初八,便以杂粮豆果煮粥,来纪念他。 三、介绍腊八粥 你们吃过腊八粥吗?你吃过的腊八粥里都有哪些食材呢? 请幼儿简单介绍腊八粥的食料(红枣、红豆、绿豆、桂圆等),腊八粥里面会有8样不同的食材。 四、教师展示实物材料,让幼儿从视觉、触觉上来认识这些材料。请幼儿用一个词语形容你们所见到的食材,了解腊八粥食料的名称扁扁的红豆,圆圆的桂圆,胖胖的花生米等。 五、宣传“腊八粥”——八宝粥 自己选择自己所喜欢的食材,向同伴介绍腊八粥所需的材料! 活动反思: 腊八节这样的传统节日大多成人化的色彩较浓,离儿我们幼儿的生活较远,但这一传统节庆活动中蕴涵着丰富的教育元素,但如果将其直接作为孩子的死板的课程,一定是枯燥乏味,本着关注儿童生命

民间传说吃腊八粥

民间传说吃腊八粥 相传,关于腊八节的历史来源是跟明太祖朱元璋有关。明太祖小时候家里和穷,经常吃不饱饭。 有一次他饿得厉害,实在找不到吃的。最后扒开老鼠洞,把老鼠粮仓里的米、豆、红枣各种杂粮一起煮成一锅粥,吃起来十分香甜可口。这些关于腊八粥的传说,你有听说过吗? 【民间故事】腊八粥的传说 很久以前,有一个叫阿二的和尚,身背一只红布做的乾坤袋,来到了寺院。当家和尚见他忠厚老实,就让他当了一名火头僧。 阿二又勤快,又吃苦耐,每天除伺候五、六百个和尚的吃食,还能抽空莳弄菜园。他烧火时,见稻草上有穗头儿,就收起放在乾坤袋里。淘米洗菜时,一粒米,一粒豆,一棵菜都收起洗净晒干。天长日久,他收集的东西足有几十袋了。 有一年阴历腊月初八,寺院的和尚都到大殿里讲经,外来的施主也有上百名,一时间热闹非常。恰巧那天管钱粮的和尚讲经前,忘了开仓取米。阿二又不取去闯经堂,上街买也来不及了,怎么办呢?他望着空空的饭锅,想起几百人就要用饭了,真是心急火燎。最后,想到了身边的乾坤袋,心里话:要是把这几年积攒的粮食,到在锅里煮一煮,不就能解这个急了吗?这个主意使他高兴得合不住嘴。不一会儿,开饭的“云板”敲响了。五、六百个和尚进了斋堂。

他们想:今天是,佛祖得道之日,一定可以吃一顿丰盛的素斋了。可走进斋堂一看,饭不像饭,菜不像菜都呆。因为和尚有个规短,吃饭不可多嘴多舌,也没吱声,谁知等到上口一吃味道特别好。后来大家一致商定,每年腊月初八都来烧这种饭,并取名腊八粥。 喝腊八粥,吃腊八蒜,记忆里的狂欢节! 小的时候和你们一样,是跟着大人们一起过节。记忆里最深的是和小伙伴儿们走街串巷,边玩边唱大人们教的歌谣:“腊七腊八,冻死寒鸦;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小孩儿小孩儿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而回忆就是,当你睡着了,做梦的时候,仍旧余音绕梁,故人犹在。 那么腊八节实际上是怎么由来的呢?简单叙说,自上古迄今,历史悠久。有神话故事,也有民间传说。据《说文》记载:“冬至后三戌日腊祭百神。”“腊者同猎”古人有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吉祥的传统;《隋书.礼仪志》记载:“腊者,接也”,具有新旧交替的含义;就腊八节节日食俗而言,一些地区有喝腊八粥的习俗,其节令食物也随地域差异而有不同。 小的时候在河北坝上草原姥姥家长到七岁,表哥、表妹和我三人一同长大。记得在腊八节这一天家家户户都会像过年似的热闹。这一天姥姥和姥爷一大早就开始忙了: 先是把房子的里间和外间的两口大锅水烧好,炕烧热。 接着是压粉条,土豆粉和好后,直接压到开水锅里,之后马上捞起来冷却,一坨一坨的盘好后放到室外冷冻,久存不坏。猪肉顿粉条、

关于腊八节作文800字5篇

关于腊八节作文800字5篇 关于腊八节作文800字5篇 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说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作文根据写作时限的不同可以分为限时作文和非限时作文。你所见过的作文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腊八节作文800字5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腊八节作文800字篇1 一年一度的腊八节又到了。在中国民间的节日中,腊八节虽不及春节、中秋、端午、重阳等那样热闹隆重,但由于历史悠久,传说动人,还是颇有影响的。 腊八节本是佛教的节日。据印度佛经记载,释迦牟尼在成佛之前,曾经出家修道,但是经过了六年的苦行生活,他仍然没有能在精神上摆脱对人生的各种苦恼。这时他已经饥饿疲惫到了极点,幸好有一个牧女给他送来了乳糜(奶粥)使他恢复了体力。然后他又到河中沐浴,洗去了身上的污垢,最后在菩提树下静思七日七夜,终于觉悟成佛。于是佛教便把这一天作为"成道节"来纪念。印度佛教传入中国后,中国佛教徒认为释迦牟尼成佛是在十二月(即腊月)初八,遂以

"腊八"为成道节。古时候,每逢这一天,各寺院都要诵经纪念,并且仿效牧女献乳糜事,以各种香谷、果实煮粥供佛,称为"腊八粥"。 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习俗便从寺院扩展到民间。据《东京梦华录)记载,在北宋时期,这一天各寺院都要作浴佛会,还要煮七实五味粥供佛并赠施主。是日民间各家亦将果子杂料煮粥而食。 明朝时,皇帝在这一天要向文武百官赏赐宫内煮的腊八粥,其用料自然十分讲究。到了清朝,这一风俗更为盛行,不仅家家煮腊八粥,而且有钱人家还用果料做成各色禽虫来装点粥面,相互赠送。清朝惯例,自乾隆年间开始,皇帝赐给文武百官的腊八粥,都是在雍和宫煮成的。雍和宫内有一口直径约两米、深一米半的大铜锅,是专为煮粥用的。 当年雍和宫总共要煮六锅腊八粥:前三锅供佛和献给皇家及王公大臣们享用,所以粥料特别精美,还要添放奶油、羊肉丁等;第四、五锅是送给百官及众喇嘛吃的。第六锅是施舍给老百姓的,质量自然就差多了。据说这口熬粥的大铜锅现在还保存在雍和宫前院的西鼓楼旁,也可以算是一件文物了。 腊八粥的原料,可多可少:小户人家用大米、小米、江米(即糯米)、红小豆、豇豆、红枣熬一锅粥,颇为甜香可口。昔日豪门大户若熬腊八粥,讲究起来,可就无尽无休了。

腊八节由来的节日获奖作文腊八节的由来

关于腊八节由来的节日作文:腊八节的由来 腊八是指每年农历的十二月(俗称腊月)的第八天,十二月初八(腊月初八)即是腊八节;腊八节在中国有着很悠久的传统和历史,在这一天喝腊八粥、做腊八粥是全国各地老百姓最传统、也是最讲究的习俗。 节日简介 中国农历腊月最重大的节日,是农历十二月称腊月,十二月初八,古代称为"腊日", 俗称"腊八节"。从先秦起,腊八节都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和吉祥。据说,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成道之日也在十二月初八,因此腊八也是佛教徒的节日,称为"佛成道节"。编辑本段节日习俗腊八这一天有吃腊八粥的习俗,腊八粥也 叫"七宝五味粥"。我国喝腊八粥的的历史,已有一千多年。最早幵始于宋代。每逢腊八这一天,不论是朝廷、官府、寺院还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腊八粥。到了清朝,喝腊八粥的风俗更是盛行。在宫廷,皇帝、皇后、皇子等都要向文武大臣、侍从宫女赐腊八粥,并向各个寺院发放米、果等供僧侣食用。在民间,家家户户也要做腊八粥,祭祀祖先;同时,合家团聚在一起食用,馈赠亲朋好友。中国各地腊 八粥的花样,争奇竞巧,品种繁多。其中以北平的最为讲究,搀在白米中的物品较多,如红枣、莲子、核桃、栗子、杏仁、松仁、桂圆、榛子、葡萄、白果、菱角、青丝、玫瑰、红豆、花生总计不下二十种。人们在腊月初七的晚上,就幵始忙碌起来,洗米、泡果、拨皮、去核、精拣然后在半夜时分幵始煮,再用微火炖,一直炖到第二天的清晨,腊八粥才算熬好了。更为讲究的人家,还要先将果子 雕刻成人形、动物、花样,再放在锅中煮。比较有特色的就是在腊八粥中放上"果

狮"。果狮是用几种果子做成的狮形物,用剔去枣核烤干的脆枣作为狮身,半个核 桃仁作为狮头,桃仁作为狮脚,甜杏仁用来作狮子尾巴。然后用糖粘在一起,放在粥碗里,活象一头小狮子。如果碗较大,可以摆上双狮或是四头小狮子。更讲究的,就是用枣泥、豆沙、山药、山楂糕等具备各种颜色的食物,捏成八仙人、老寿星、罗汉像。这种装饰的腊八粥,只有在以前的大寺庙的供桌上才可以见到。腊八粥熬好之后,要先敬神祭祖。之后要赠送亲友,一定要在中午之前送出去。最后才是全家人食用。吃剩的腊八粥,保存着吃了几天还有剩下来的,却是好兆头,取其"年年有余" 的意义。如果把粥送给穷苦的人吃,那更是为自己积德。腊八 粥在民间还有巫术的作用。假如院子里种着花卉和果树,也要在枝干上涂抹一些腊八粥,相信来年多结果实。在腊八这一天,大家除了要喝腊八粥外,还要吃腊八饭、泡腊八蒜。腊八这一天,除了祭祖敬神外,还有悼念亡国、寄托哀思的。在东北也有谚语“腊八腊八,冻掉下巴”的之说,意指腊八这一天非常冷,吃腊八粥可以使人暖和、抵御寒冷。“腊八粥,吃不完,吃了腊八粥便丰收”。农历腊月初八,是我国民间的传统节日——“腊八节”。关中一带到了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煮上一锅“腊八粥”,美餐一顿。不光大人、娃娃吃,还要给牲口、鸡狗喂一些,在门上、墙上、树上抹一些,图个吉利。编辑本段节日传统“腊八节”吃“腊八粥”的风俗,由来已久,自从人类进入农业社会后就开始兴起。古时的“腊”是祭祀的意思,远在商周时代,我国就有连天地、神灵、祖先一起祭祀的习惯,把这种综合祭祀,叫做“合祭”。这种祭祀,表达了古代人一种朴素的、善良的心理活动,意思是说:一年到头了,能得到丰农足食,该感谢神灵啊! 于是 就选择腊月初八这一天,煮上—锅“腊八粥”,借以祭奠神灵,庆祝丰收,预祝来一个传说,说是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在腊月初八这一天,吃了放羊姑娘用苹果糯米团子煮的粥,在菩提树下得道成佛。后世信佛的人,每到腊月初八这天,就念经吃粥,这样就给腊八节增添了宗教色彩。不管怎么说,人们吃腊八粥,都是以庆祝丰收为内容的。“腊八粥”确实能体现出农业大丰收,因为它是用各种米(江米、黄米、白米、高梁米等),各种豆(大豆、云豆、豇豆等),各种

腊八节的故事

腊八节的故事 “腊八节”是中国一年一度的传统节日,从先秦起,腊八节 都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和吉祥。下面是为大家收集 的关于腊八节的故事,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据说,明太祖朱元璋小时候家里很穷,便给一家财主放牛。 有一天放牛归来时过一独木桥,牛一滑跌下了桥,将腿跌断。老 财主气急败坏,便把他关进一间房子里不给饭吃。朱元璋饿得够呛,忽然发现屋里有一鼠洞,扒开一看,原来是老鼠的一个粮仓,里面有米、有豆,还有红枣。他把这些东西合在一起煮了一锅粥,吃起来十分香甜可口。后来朱元璋当了皇帝,又想起了这件事儿,便叫御厨熬了一锅各种粮豆混在一起的粥。吃的这一天正好是腊 月初八,因此就叫腊八粥。 佛教的创始者释迦牟尼本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 境内)净饭王的儿子,他见众生受生老病死等痛苦折磨,又不满当 时婆罗门的神权统治,舍弃王位,出家修道。初无收获,后经六 年苦行,于腊月八日,在菩提树下悟道成佛。在这六年苦行中, 每日仅食一麻一米。后人不忘他所受的苦难,于每年腊月初八吃 粥以做纪念。“腊八”就成了“佛祖成道纪念日”。“腊八”是 佛教的盛大节日。解放前各地佛寺作浴佛会,举行诵经,并效仿 释迦牟尼成道前,牧女献乳糜的传说故事,用香谷、果实等煮粥 供佛,称“腊八粥”。并将腊八粥赠送给门徒及善男信女们,以 后便在民间相沿成俗。

早先年,有这么一个四口之家,老两口和两个儿子。老两口非常勤快,一年到头干着地里的庄稼活。春耕夏锄秋收,兢兢业业奔日子。家里存的各样粮食是大囤满、小囤流。他们家院里还有棵大枣树,老两口精心培育,结出的枣又脆又甜,拿到集上去卖,能卖好多好多银钱,小日子过得挺富裕。 老两口紧紧巴巴地奔日子,就为给两个儿子娶上媳妇。 眼看儿子一天天都到了该娶媳妇的岁数了,老两口也都老的不行了,老父亲临死的时候嘱咐哥俩儿好好种庄稼;老母亲临死的时候嘱咐哥俩儿好好保养院里的枣树,攒钱存粮留着娶媳妇。 四口之家现在光剩下哥儿俩过日子了。哥哥看到这大囤满小囤流的粮食,对弟弟说:“咱们有这么多的粮食,够了,今年歇一年吧!” 弟弟说:“今年这枣树也不当紧了,反正咱们也不缺枣吃。” 就这样,哥儿俩越来越懒,越来越馋。光知道一年一年吃喝玩乐,没几年就把粮食吃完了,院里的枣树呢,结的枣也一年不如一年了。 这年到了腊月初八,家里实在没有什么可吃的了,怎么办呢?哥哥找了一把小扫帚,弟弟拿来一个小簸箕,到先前盛粮食的大囤底、小囤缝里扫呀扫的,从这里扫来一把黄米粒,从那里寻出

关于腊八节的节日起源和历史

关于腊八节的节日起源和历史 腊八节,俗称“腊八”,即是农历十二月初八,古人有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吉祥的传统,一些地区有喝腊八粥的习俗。相传这一天还是佛祖释迦牟尼成道之日,称为“法宝节”,是佛教盛大的节日之一。现在就来和大家说说腊八节的节日起源! 节日起源 自上古时代起,腊八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包括门神、户神、宅神、灶神、井神)的祭祀仪式,祈求丰收和吉祥。据《礼记;郊特牲》记载,腊祭是“岁十二月,合聚万物而索飨之也。”夏代称腊日为“嘉平”,商代为“清祀”,周代为“大蜡”;因在十二月举行,故称该月为腊月,称腊祭这一天为腊日。先秦的腊日在冬至后的第三个戌日,后来佛教传入,为了扩大在本土的影响力遂附会传统文化把腊八节定为佛成道日。后随佛教盛行,佛祖成道日与腊日融合,在佛教领域被称为“法宝节”。南北朝开始才固定在腊月初八。 《说文》载:“冬至后三戌日腊祭百神。”可见,冬至后第三个戌日曾是腊日。后由于佛教介入,腊日改在十二月初八,自此相沿成俗。 道教说法 据《云笈七笺》记载,正月初一(春节)是天腊,五帝会于东方九炁青天;五月初五(端午节)名地腊,五帝会于南方三炁丹天;七月初七(乞巧节)是道德腊,五帝会于西方七炁素天;十月初一(寒衣节)是民岁

腊,五帝会于北方五炁黑天;腊月初八(腊八节)是王侯腊,五帝会于上方玄都玉京。 据《赤松子章历》记载: 正月初一天腊,五帝校定生人神气,时限长短,益添年命。求祷子孕,祭祀先亡,升达玄祖。其日不可壅滞沟涧,用力色欲。可吟咏歌赞,导引神气。 五月初二地腊,五帝校定生人官爵,血肉衰盛,外滋万类,内延年寿,记录长生名字。此日可谢罪,求请移易官爵,祭祀玄祖。其日不可伐损树木、血食,可服气,消息四大。 七月初二道德腊,五帝校定生人骨体枯盛,学业文籍,名官降益。其日可谢罪、请福、服气、沐浴、祭祀先亡。其日不可伐树碎石,食啖酸咸,乘骑临险。可导引摄理,展舒筋骨。 十月初一民岁腊,五帝校定生人禄料、官爵、算尽、疾病轻重。其日可谢罪、请添算寿、祭祀先亡、沐浴玄祖。慎勿多食、侄昏醉睡。可行道礼拜、旋逵庭坛。 腊月初八王侯腊。五帝校定生人处所、受禄分野、降注三万六千神气。其日可谢罪、求延年益寿、安定百神、移易名位、回改贫乏、沐浴、祭祀先亡、大醮天官,令人所求从愿,求道必获。此日不得聚会饮乐。可清净经行山林有坛庭之处,行道有念,三魂七魄,不得经营俗事,逢腊日即是。 据以上,正月初一天腊,五帝校定生人神气时限长短;五月初五地腊,五帝校定生人官爵、血肉衰盛;七月初七道德腊,五帝校定生

关于腊八节的日记六篇

关于腊八节的日记六篇 在我的老家有一句俗语:“腊八腊八,冻掉下巴”。因为进了 腊月门,天气也就真正的到了“数九寒天”了,所以,腊八这个天, 家家都要做粘米饭,“沾沾下巴”。 腊八节,在我国历也算得上是悠久绵长了,各地的习俗不同,过 法也就不同,饮食的差异也很大。但是,它的受重视水准可不比其他 的传统节日差。因为过了腊八,就离过年不远,年味也就越来越浓了。 小的时候,过腊八这个天,总能让我们吃上一碗又粘又香的黄米 干饭。每人再给那么一小勺白糖,吃得那个香啊!就觉得老过这样的 腊八多好。不过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人,腊八吃粘米饭,其实是很奢侈 的事情,粮店里定量供应的粮食中没有黄米。有的人家农村有亲戚种 的或者有什么其它门道搞到的,否则,所谓的腊八饭,就只能用带粘 性的其它米来充当了。不管怎样,人们对腊八的盼望值还是极大的, 因为能吃上一顿饱饭啊。 我开始怀念家乡的腊八节,真希望能够回老家过腊八节,再吃上 一碗香香的粘米饭,那该有多惬意啊! 篇二 又到了农历的12月8日腊八节了,时间可过得真快,想去年的腊八,我还呆在学校里准备考试呢,这个天,民间有喝腊八粥的习俗, 腊八粥也是我很喜欢的美味食物,我可不是光吃不做的哦,就让我聊 教一教大家腊八粥是怎么做的吧! 腊八粥的具体做法是:将预先分别泡过的五谷杂粮和粥果放在一起,加水熬煮。五谷杂粮有大米、小米、江米、薏仁米、大麦米、红豆、蚕豆等,粥果有栗子、红枣、核桃、桂圆肉等,一边煮,一边用 长柄勺子不停地搅动。讲究一点的还要再另备一盘果料,如瓜子仁、 杏仁、松子、葡萄干、蜜饯、青红丝,这是为了放在粥面上的。

同学们在腊八节也为你的父母送上一碗香浓的腊八粥吧! 篇三 农历十二月初八,是我国的传统节日——腊八节。每年腊八节的 前夜,妈妈和奶奶便会煮上一大锅的腊八粥,供一家人品尝。 夜刚刚降临,妈妈和奶奶便忙了起来,淘米、泡果子、去核…… 忙得妈妈和奶奶不可开交。随后开始煮了起来,等锅里的水沸腾起来,就开始用微火炖。我一个劲地嚷嚷:“什么时候能够吃了,怎么还没 有好?”妈妈看见我等不及了,便对我说:“早着呢,腊八粥要炖到 第二天早上才能炖好。”我扫兴地去睡觉了。 第二天的早晨,我一起床,妈妈盛了一碗腊八粥放在了桌上。我 顾不上洗脸刷牙,便大口大口地吃起来,一边吃,一边看着碗里的各 种东西:赤豆、黄豆、红枣、莲心、花生……我好奇地问妈妈:“腊 八节为什么要吃腊八粥?” “我国喝腊八粥的的历史,已有一千多年。每逢腊八这个天,不 论是朝廷、官府、寺院还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腊八粥。寺院煮腊八粥,是为了敬佛;而我们煮腊八粥,一是为了供奉祖先,而是为了节约, 你看,这粥里的东西大多是我们以前吃剩下的,趁着腊八煮上一锅粥,不是一举两得吗?”妈妈停了一会儿,又接着对我说,“腊八粥虽然 有一个‘八’字,但它不一定是用八种材料做成的,红枣、莲子、核桃、栗子、杏仁、松仁、桂圆、葡萄、白果、红豆、黄豆、绿豆、花生……都可放在一起煮。以前有些讲究腊八节的人家,他们还要将果 子刻成人形、动物形、花形,再放入锅中煮呢。” 想不到腊八节那么有讲究,看来我要多了解了解腊八节的知识。 篇四 今天是腊八节,我要做一锅腊八粥,因为爸爸教过我怎么做,我 有信心做好。

欢天喜地过腊八,腊八知识呱一呱

欢天喜地过腊八,腊八知识呱一呱 腊八节,俗称“腊八”,汉族传统节日,民间流传着吃“腊八粥”,泡腊八蒜(有的地方是“腊八饭”)的风俗。在河南等地,腊八粥又称“大家饭”,是纪念民族英雄岳飞的一种节日食俗。

腊八是古代欢庆丰收、感谢祖先和神灵(包括门神、户神、宅神、灶神、井神)的祭祀仪式,夏代称腊日为“嘉平”,商代为“清祀”,周代为“大蜡”;因在十二月举行,故称该月为腊月,称腊祭这一天为腊日。先秦的腊日在冬至后的第三个戌日。腊八节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和吉祥的节日,后来东汉佛教传入,为了扩大在本土的影响力逐附会传统文化把腊八节定为佛成道日。 腊八的传说 腊八节的由来有两个传说。一说佛祖释迦牟尼成佛前进山修行.十二月初八这天因饥饿劳累栽倒路旁,被一牧羊女发现,用大米粥救活,使他大彻大悟.得道成佛。一说,明朝皇帝朱元璋小时给财主放牛,因牛腿摔断被财主关在一间屋子里,3天没给饭吃,他饥饿难忍.到处搜寻.终于发现了一个老鼠洞,从中挖掘出豆、谷等各种粮食,煮成粥食用,觉得非常香甜。后来朱元璋做了皇帝,想起小时候吃那顿粥的味道,就命太监用各种粮食煮了一锅糖粥,欢宴群臣,后朝中文武百官争相效仿并传入民间,遂成了一种节日习俗。因朱元璋吃糖粥的日子是腊月初八,所以这粥也就叫"腊八粥"了。 “腊八”是佛教的盛大节日。解放以前各地佛寺作浴佛会,举行诵经,并效仿释迦牟尼成道前,牧女献乳糜的传说故事,用香谷、果实等煮粥供佛,称“腊八粥”。并将腊八粥赠送给门徒及善男信女们,以后便在民间相沿成俗。据说有的寺院于

腊月初八以前由僧人手持钵盂,沿街化缘,将收集来的米、栗、枣、果仁等材料煮成腊八粥散发给穷人。传说吃了以后可以得到佛祖的保佑,所以穷人把它叫做“佛粥”。南宋陆游诗云:“今朝佛粥更相馈,反觉江村节物新。”据说杭州名刹天宁寺内有储藏剩饭的“栈饭楼”平时寺僧每日把剩饭晒干,积一年的余粮,到腊月初八煮成腊八粥分赠信徒,称为“福寿粥”“福德粥”意思是说吃了以后可以增福增寿。可见当时各寺僧爱惜粮食之美德。 节日习俗 腊八粥 我国喝腊八粥的历史,已有一千多年。最早开始于宋代。每逢腊八这一天,不论是朝廷、官府、寺院还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腊八粥。到了清朝,喝腊八粥的风俗更是盛行。在宫廷,皇帝、皇后、皇子等都要向文武大臣、侍从宫女赐腊八粥,并向各个寺院发放米、果等供僧侣食用。在民间,家家户户也要做腊八粥,祭祀祖先;同时,合家团聚在一起食用,馈赠亲朋好友。中国各地腊八粥的花样,争奇竞巧,品种繁多。其中以北平的最为讲究,搀在白米中的物品较多,如红枣、莲子、核桃、栗子、杏仁、松仁、桂圆、榛子、葡萄、白果、菱角、青丝、玫瑰、红豆、花生……总计不下二十种。腊八粥熬好之后,要先敬神祭祖。之后要赠送亲友,一定要在中午之前送出去。最后才是全家人食用。吃剩的腊八粥,保存着吃了几天还有剩下来的,却是好兆头,取其"年年有余”的意义。 腊八粥在民间还有巫术的作用。假如院子里种着花卉和果树,也要在枝干上涂抹一些腊八粥,相信来年多结果实。 更为讲究的人家,还要先将果子雕刻成人形、动物、花样,再放在锅中煮。比较

腊八节的传说

、【腊八节的传说】-勤是摇钱树,俭是聚宝盆早先有户农家,就老俩口守着一个儿子。老头是个勤快人,整天泡在地里,早出晚归,精耕细作,调理的几亩农田年年五谷丰登。老婆是个勤俭人,院子里修整的瓜棚遮天,园菜铺地,一日三餐,精打细算,家境虽不富裕,但一年四季吃穿不愁。老俩口不但勤劳节俭,还心地善良,碰上谁家揭不开锅,常常拿些米粮接济人家,度过难关。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间,他们的儿子已经十七八了。虽说大小伙子长的五大三粗,身强力壮,可是跟他爹娘不一样,懒得出奇。这也是从小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娇惯坏了。长大了还是胡吃闷睡,游游逛逛,什么活也不干。一天,老汉摸摸花白胡子,感到自己老了,对儿子说:“爹娘只能养你小,不能养你老。要吃饭,得流汗。你往后学学种庄稼过日子吧。”儿子哼哼两声,这耳朵进,那耳朵出,照旧溜溜达达,胡吃闷睡。不久,老俩口给儿子娶了媳妇。原想儿子成了家,小俩口该合计怎么干活过日子了。哪知这个媳妇跟儿子一样,也是好吃懒做,横草不拿,日头不落睡,日出三竿起,不动针线,不进灶房,倒了油瓶也不扶。一天,老婆梳着满头白发,自知土已埋到了脖子,就把满心的话说给媳妇:“勤是摇钱树,俭是聚宝盆。要想日子过得好,勤俭是个宝。”儿媳妇把这话当成耳边风,一句也不往心里放。过了几年,老俩口身患重病,卧床不起,把小俩口叫到床前,嘱咐再三:“要想日子过的富,鸡叫三遍离床铺。男当勤耕作,女应多织布...”话没说完,老俩口一起去世了。小俩口托乡亲埋葬了两位老人,看看囤里粮缸米、柜里棉花箱里衣。男人说:“有吃有喝不用愁,何必下地晒日头。”女人说:“夏有单衣冬有棉,何必纺织到日偏。”小俩口一唱一和,早把两位老人的遗嘱忘到脑后了。一年又一年过去了,几亩田地成了荒草园。家里柴米油盐、衣被鞋袜,一天少似一天。小俩口还不着急。只要有口吃的,就懒的动手。又是花开花落,秋去冬来。地里颗粒无收,家里吃穿已尽。小俩口断顿了,邻居们看在去世的老人面上,东家给块馍,西家端碗汤。小俩口还在想:“讨饭也能度时光。” 进了腊月,天越来越冷。到了初八这天,天寒地冻,滴水成冰。俗话说:“腊七腊八,冻死‘叫花’。”小俩口屋里没火,身上衣单,肚里没食,蜷缩在凉炕席上“筛糠”。可四只眼睛还满屋搜寻着。突然发现炕缝里有几粒米豆子,就用手一粒粒扣出来;又发现地缝里还有米粒,也都挖出来。这可是救命稻草啊,他俩东捡西凑的弄了一把,放进锅里。把炕上的铺草塞进灶膛,就这样熬了一锅杂七烩八的粥。有小米、玉米、黄豆、小豆、高粱、干菜叶...凡能充饥的都放了进去。煮熟后一人一碗,悲悲切切地吃起来了。这时两人想起二位老人的教诲,后悔没有早听进去,现在已经晚了。正在小俩口悲切之时,一阵大风刮来,由于这房子年久失修,早已破烂不堪,被风一吹,“呼啦”一声,房倒屋塌,小俩口被压在底下。等邻居赶来挖出来时,都已经死了,身边还放着半碗杂豆粥。从此以后,乡亲们每到腊月初八这天,家家熬一锅杂米粥让孩子们吃,并给孩子讲这杂米粥的故事,来教育他们。就这样,一传十,十传百,越传越远;父传子,子传孙,代代相传。一直传到现代。形成了腊月初八吃“杂米粥”的习俗。因这粥是腊月初八吃,所以就叫“腊八粥”。 2、与冬至有关的诗词与冬至有着密切关系的是在北京流传了几百年的《九九歌》。从冬至那天算起,以九天作一单元,连数九个九天,到九九共八十一天,冬天就过去了。九九歌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小至(唐)杜甫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刺绣五纹添弱线,吹葭六管动飞灰。岸容待腊将舒柳,山意冲寒欲放梅。云物不殊乡国异,教儿且覆掌中杯。冬至(唐)杜甫年年至日长为客,忽忽穷愁泥杀人!江上形容吾独老,天边风俗自相亲。杖藜雪后临丹壑,鸣玉朝来散紫宸。心折此时无一寸,路迷何处望三秦?邯郸冬至夜(唐)白居易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著远行人。 3、冬至节的风俗冬至经过数千年发展,形成了独特的节令食文化。诸如馄饨、饺子、汤圆、赤豆粥、黍米糕等都可作为年节食品。曾较为时兴的“冬至亚岁宴”的名目也很多,如吃冬至肉、献冬至盘、供冬至团、馄饨拜冬等。较为普遍的有冬至吃馄饨的风俗。早在南宋时,

最新腊八节的来历

腊月最重大的节日,是十二月初八,古代称为“腊日”,俗称“腊八节”。从先秦起,腊八节都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和吉祥。腊八节除祭祖敬神的活动外,人们还要逐疫。这项活动来源于古代的傩(古代驱鬼避疫的仪式)。史前时代的医疗方法之一即驱鬼治疾。作为巫术活动的腊月击鼓驱疫之俗,今在湖南新化等地区仍有留存。 据说,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成道之日也在十二月初八,因此腊八也是佛教徒的节日,又称“佛成道节”。 腊八这一天有吃腊八粥的习俗,腊八粥也叫“七宝五味粥”。据说腊八粥传自印度。佛教的创始者释迦牟尼本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净饭王的儿子,他见众生受生老病死等痛苦折磨,又不满当时婆罗门的神权统治,舍弃王位,出家修道。初无收获,后经六年苦行,于腊月八日,在菩提树下悟道成佛。在这六年苦行中,每日仅食一麻一米。后人不忘他所受的苦难,于每年腊月初八吃粥以做纪念。 我国喝腊八粥的历史,已有一千多年。最早开始于宋代。每逢腊八这一天,不论是朝廷、官府、寺院还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腊八粥。到了清朝,喝腊八粥的风俗更是盛行。在宫廷,皇帝、皇后、皇子等都要向文武大臣、侍从宫女赐腊八粥,并向各个寺院发放米、果等供僧侣食用。在民间,家家户户也要做腊八粥,祭祀祖先;同时,合家团聚在一起食用,馈赠亲朋好友。 中国各地腊八粥的花样,争奇竞巧,品种繁多。其中以北平的最为讲究,搀在白米中的物品较多,如红枣、莲子、核桃、栗子、杏仁、松仁、桂圆、榛子、葡萄、白果、菱角、青丝、玫瑰、红豆、花生……总计不下二十种。人们在腊月初七的晚上,就开始忙碌起来,洗米、泡果、拨皮、去核、精拣然后在半夜时分开始煮,再用微火炖,一直炖到第二天的清晨,腊八粥才算熬好了。 更为讲究的人家,还要先将果子雕刻成人形、动物、花样,再放在锅中煮。比较有特色的就是在腊八粥中放上“果狮”。果狮是用几种果子做成的狮形物,用剔去枣核烤干的脆枣作为狮身,半个核桃仁作为狮头,桃仁作为狮脚,甜杏仁用来作狮子尾巴。然后用糖粘在一起,放在粥碗里,活象一头小狮子。如果碗较大,可以摆上双狮或是四头小狮子。更讲究的,就是用枣泥、豆沙、山药、山楂糕等具备各种颜色的食物,捏成八仙人、老寿星、罗汉像。这种装饰的腊八粥,只有在以前的大寺庙的供桌上才可以见到。 腊八粥熬好之后,要先敬神祭祖。之后要赠送亲友,一定要在中午之前送出去。最后才是全家人食用。吃剩的腊八粥,保存着吃了几天还有剩下来的,却是好兆头,取其“年年有余”的意义。如果把粥送给穷苦的人吃,那更是为自己积德。 腊八粥在民间还有巫术的作用。假如院子里种着花卉和果树,也要在枝干上涂抹一些腊八粥,相信来年多结果实。

关于腊八节的英语作文250字带翻译

关于腊八节的英语作文250字带翻译 今天是农历十二月初八------腊八节。腊八节在中国有着很悠久的传统和历史,在这一天喝腊八粥、做腊八粥是全国各地老百姓最传统、也是最讲究的习俗。 Today is the eighth day of the twelfth month of the lunar calendar, the Laba Festival. Laba Festival has a long tradition and history in China. It is the most traditional and exquisite custom for people all over the country to drink and make Laba porridge on this day. 晚上,爸爸用红枣、莲子、红豆、花生、黑豆、麦仁、百合、香米等八种材料熬了一锅香喷喷的腊八粥。 In the evening, dad cooked a pot of tasty Laba congee with eight materials, such as red dates, lotus seeds, red beans, peanuts, black beans, wheat kernel, lily, Xiangmi, etc. 妈妈把粥盛好,放在餐桌上。我用汤勺轻轻地在碗里划了几下,好让它凉的快一些。然后,舀了一勺放进嘴里。粥熬得烂烂的,放在嘴里很快就融化了。我对爸爸说:”爸爸,你熬得腊八粥可真好喝啊。”爸爸说:”你喝下了这碗腊八粥,就会幸福吉祥的。”听了爸爸说的这些话,我感觉特别温馨、幸福。 Mother put the porridge on the table. I flicked a few strokes in

腊八节的民间传说

腊八节的民间传说 【篇一:腊八节的由来】 腊八节的由来 中国农历腊月初八是我国的传统节日“腊八节”,在这一天人们有熬 腊八粥,吃腊八粥的习俗,关于腊八节的来历,民间流传的很多传说。 最早的传说起源于汉代,早在汉代我国就规定腊月初八为腊祭日。 每到腊八这一天,为了祭祀腊神,民间往往要准备一顿别具风味的粥。这种粥是用五谷杂粮掺入花生、栗子、红枣、核桃仁、杏仁, 用微火煮熟炖烂,再添加红糖,做成八色香粥,称之为“腊八粥”。 粥煮成之后,先要盛上几碗,放置于庭院天井、碾磨盘上、牛马羊 猪圈的门上,以表示同庆丰收、迎吉祥之意。第二个传说纪念岳飞。宋朝民族英雄岳飞,坚持抗金,遭奸臣秦桧诬陷。朝廷连下十二道 金牌,召岳飞进京。岳飞无可奈何,急急班师,一路粮食不济。百 姓闻讯,户户送去粥饭,岳军合混而食,道谢而去。这天乃腊月初八。后岳飞被害,百姓为示怀念之意,每年腊月初八烧起“百家饭”。流传最广是关于朱元璋皇帝喝腊八粥的故事:朱元璋小时候家中贫困,在财主家放牛,他经常挨打受骂,饥肠辘辘。有一次他牵牛过 独木桥,老水牛跌到桥下摔折了腿,财主把他关在一间屋里,三天 三夜不给饭吃。他饿慌了,发现一个老鼠洞,一挖开发现一个老鼠 粮仓,里面有大米、豆子、粟米、珍珠米、红枣??什么都有。他就 把这些东西煮了一锅粥吃,觉得比什么都香甜。后来,朱元璋打了 天下,做了皇帝,吃腻了山珍海味,一天晚上, 朱元璋又想起当年这种粥来传令御厨用各色五谷杂粮煮成粥进奉, 大宴群臣,这一天正是农历腊月初八,因而赐名“腊八粥”。 【篇二:腊八节的习俗】 【腊八节简介】 腊八节,俗称“腊八”,是腊月最重大的节日,是十二月初八,古代 称为“腊日”,俗称“腊八节”。从先秦起,腊八节都是用来祭祀祖先 和神灵,祈求丰收和吉祥。腊八节除祭祖敬神的活动外,人们还要 逐疫。 在中国,有腊八节喝腊八粥、泡腊八蒜的习俗,河南等地,腊八粥 又称“大家饭”,是纪念民族英雄岳飞的一种节日食俗。

品味名家笔下的腊八粥

年月日来源:人民网文化频道作者:许心怡 (记者许心怡)腊八节一到,离中国传统地春节就越来越近了,浓浓地年味,在空气里蔓延开来.干果里大地有红枣、桂圆、核桃、白果、杏仁、栗子、花生、葡萄干等等,小地有各种豆子和芝麻之类,吃起来十分香甜可口.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腊八节一到,离中国传统地春节就越来越近了,浓浓地年味,在空气里蔓延开来.在这个芳香弥漫地腊月时分,品一碗热乎乎地腊八粥,读作家笔下地“腊八佳作”,别有一番滋味.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沈从文地腊八粥:闻到香味就得咽三口以上地唾沫 沈从文在《腊八粥》一文中这样描写孩子喝腊八粥地场景:“初学喊爸爸地小孩子,会出门叫洋车了地大孩子,嘴巴上长了许多白胡胡地老孩子,提到腊八粥,谁不口上就立时生一种甜甜地腻腻地感觉呢.把小米,饭豆,枣,栗,白糖,花生仁儿合并拢来糊糊涂涂煮成一锅,让它在锅中叹气似地沸腾着,单看它那叹气样儿,闻闻那种香味,就够咽三口以上地唾沫了,何况是,大碗大碗地装着,大匙大匙朝口里塞灌呢!锅中地栗子会已稀烂到认不清楚了罢,花生仁儿吃来总已是面了!枣子必大了三四倍—要是真地干红枣也有那么大,那就妙极了!糖若多了,它会起锅巴……”在这篇文章中,天真烂漫地孩子们,高高兴兴喝腊八粥地样子,跃然纸上.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冰心地腊八粥:蕴含对母亲最深地怀念 冰心地散文《腊八粥》一文,以清丽优美地文字,把对母亲地怀念之情娓娓道来:“从我能记事地日子起,我就记得每年农历十二月初八,母亲给我们煮腊八粥.这腊八粥是用糯米、红糖和十八种干果掺在一起煮成地.干果里大地有红枣、桂圆、核桃、白果、杏仁、栗子、花生、葡萄干等等,小地有各种豆子和芝麻之类,吃起来十分香甜可口.母亲每年都是煮一大锅,不但合家大小都吃到了,有多地还分送给邻居和亲友.母亲说:‘这腊八粥本来是佛教寺煮来供佛地——十八种干果象征着十八罗汉.后来这风俗便在民间通行,因为借此机会,清理橱柜,把这些剩余杂果,煮给孩子吃,也是节约地好办法.’最后,她叹一口气说:‘我地母亲是腊八这一天逝世地,那时我只有十四岁.我伏在她身上痛哭之后,赶忙到厨房去给父亲和哥哥做早饭,还看见灶上摆着一小锅她昨天煮好地腊八粥.现在我每年还煮这腊八粥,不是为了供佛,而是为了纪念我地母亲.’我地母亲是年月日逝世地,正巧那天也是农历腊八!那时我已有了自己地家,为了纪念我地母亲,我也每年在这一天煮腊八粥.虽然我凑不上十八种干果,但是孩子们也还是爱吃地.”这篇文章,质朴而感人.原来,最深地怀念,就是平实地讲述,字字珠玑,贴切恰当.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老舍地腊八粥:粥里有各种豆像“农业展览会” 老舍在《北京地春节》一文中这样写道:“按照北京地老规矩,过农历地新年,差不多在腊月地初旬就开头了.‘腊七腊八,冻死寒鸦’,这是一年里最冷地时候.可是,到了严冬,不久便是春天,所以人们并不因为寒冷而减少过年与迎春地热情.在腊八那天,人家里,寺观里,都熬腊八粥.这种特制地粥是祭祖祭神地,可是细一想,它倒是农业社会地一种自傲地表现.这种粥是用所有地各种地米,各种地豆,与各种地干果——杏仁、核桃仁、瓜子、荔枝肉、莲子、花生米、葡萄干、菱角米等熬成地.这不是粥,而是小型地农业展览会.腊八这天还要泡腊八蒜.把蒜瓣在这天放到高醋里,封起来,为过年吃饺子用地.到年底,蒜泡得色如翡翠,而醋也有了些辣味,色味双美,使人要多吃几个饺子.”品读此文,老北京人过腊八地热闹场景,便浮现于眼前.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梁实秋地腊八粥:祈求团圆家家熬粥送亲友

腊八节的民风民俗作文9篇

腊八节的民风民俗作文9篇 你知道腊八节都有哪些习俗吗?腊八节习俗的作文怎么写?以下是小编收集的关于《腊八节作文》,仅供大家阅读参考! 腊八节的民风民俗作文1 腊月初八,我国人民有吃腊八粥习俗。据说腊八粥传自印度。佛教的创始者释迦牟尼本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净饭王的儿子,他见众生受生老病死等痛苦折磨,又不满当时婆罗门的神权统治,舍弃王位,出家修道。初无收获,后经六年苦行,于腊月八日,在菩提树下悟道成佛。在这六年苦行中,每日仅食一麻一米。后人不忘他所受的苦难,于每年腊月初八吃粥以做纪念。“腊八”就成“佛祖成道纪念日”。 “腊八”是佛教的盛大节日。解放以前各地佛寺作浴佛会,举行诵经,并效仿释迦牟尼成道前,牧女献乳糜的传说故事,用香谷、果实等煮粥供佛,称“腊八粥”。并将腊八粥赠送给门徒及善男信女们,以后便在民间相沿成俗。据说有的寺院于腊月初八以前由僧人手持钵盂,沿街化缘,将收集来的米、栗、枣、果仁等材料煮成腊八粥散发给穷人。传说吃以后可以得到佛祖的保佑,所以穷人把它叫做“佛粥”。南宋陆游诗云:“今朝佛粥更相馈,反觉江村节物新。”据说

杭州名刹天宁寺内有储藏剩饭的“栈饭楼”平时寺僧每日把剩饭晒干,积一年的余粮,到腊月初八煮成腊八粥分赠信徒,称为“福寿粥”“福德粥”意思是说吃以后可以增福增寿。可见当时各寺僧爱惜粮食之美德。 腊八节的民风民俗作文2 腊八这一天有喝腊八粥的习俗,腊八粥也叫"七宝五味粥"。我国喝腊八粥的的历史,已有一千多年。最早开始于宋代。每逢腊八这一天,不论是朝廷、官府、寺院还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腊八粥。到清朝,喝腊八粥的风俗更是盛行。在宫廷,皇帝、皇后、皇子等都要向文武大臣、侍从宫女赐腊八粥,并向各个寺院发放米、果等供僧侣食用。在民间,家家户户也要做腊八粥,祭祀祖先;同时,合家团聚在一起食用,馈赠亲朋好友。 中国各地腊八粥的花样,争奇竞巧,品种繁多。其中以北平的最为讲究,搀在白米中的物品较多,如红枣、莲子、核桃、栗子、杏仁、松仁、桂圆、榛子、葡萄、白果、菱角、青丝、玫瑰、红豆、花生……总计不下二十种。人们在腊月初七的晚上,就开始忙碌起来,洗米、泡果、拨皮、去核、精拣然后在半夜时分开始煮,再用微火炖,一直炖到第二天的清晨,腊八粥才算熬好。 更为讲究的人家,还要先将果子雕刻成人形、动物、花样,再放在锅中煮。比较有特色的就是在腊八粥中放上"果

关于腊八节的作文3篇

关于腊八节的作文 3 篇 腊八节,俗称“腊八” ,即农历十二月初八,古人有祭祀祖先和神灵、祈 求丰收吉祥的传统, 一些地区有喝腊八粥的习俗。 相传这一天还是佛祖释迦牟尼 成道之日,称为“法宝节”,是佛教盛大的节日之一。下面是关于腊八节的作文 3 篇,请参考! 腊八节的作文一 在我的家乡,每年的农历十二月初八,即腊八节,有吃腊八粥的习俗。腊八 粥就是用八种当年收获的新鲜粮食煮成的甜味或咸味粥。 而我们家乡的人却喜欢 吃咸味腊八粥,粥内除大米、小米、绿豆、豇豆、花生、大枣等原料外,还要加 萝卜、白菜、粉条、海带、豆腐等。 腊月初八早上,天刚蒙蒙亮,人们就赶快起床熬粥。粥熬好后,第一件要做 的事情不是自己吃饭, 而是先将熬好的粥喂给枣树, 将枣树树身上砍一些小口子, 再虔诚地把粥抹在树痕上,这就算是枣树把饭吃掉了。人们这样做的原因,据老 人们讲,原来我们这个地区的枣树原都不结果,人们都不愿意种枣树。枣神见人 们都不尊敬她, 便变成一个老太婆来到人间。 她在离村不远的地方画了一片果园, 满园枣树,红枣满枝。人们摘下一尝,又酸又甜,好吃极了,就纷纷跑到管理枣 树的老太婆那里讨教。老太婆告诉大家,只要每年腊月初八给枣树喂顿米饭,枣 树就会结果。人们按照她说的方法去做,果然棵棵树上都结出了红枣。这不过是 一个传说而已,其实这里面包含着许多科学道理:在枣树上砍些口子,可以调节 枣树的营养增长,阻止养分向地下输送,好集中力量供应地上部分,从而保证了 果实的营养需求。 至于把粥抹在树痕上, 其实不过是一种保护伤口愈合的土办法 罢了。 直到现在, 家乡的有些地方还保留有腊月初八让枣树吃米饭的风俗。 当地流 传有这样一句民谣:“腊八枣树吃米饭,枣儿结得干连蛋。”“干连蛋”,是家 乡的土语,意即枣树硕果累累,果稠个大。 腊八节的作文二 在我儿时的饮食记忆中, 一个叫“腊八”的日子, 简直就是弘扬味觉的宏大 叙事。 20 世纪的成都平原,既未受到厄尔尼诺现象影响,也没有“暖冬”一说。 只要进入“三九”, 川西坝子尽管没有“燕山雪花大如席”的胜景, 结结实实的 寒冷却叫人神清气爽。 那时我在一个名叫“新繁”的小县城上小学,学校与东湖公园仅一墙之隔, 学生们在课间操也能溜进东湖公园玩一会儿。只有 30 亩大小的东湖,为唐朝西
1/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