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法律制度简介Forms of Business in India

印度法律制度简介Forms of Business in India
印度法律制度简介Forms of Business in India

Santosh Pai 李钦印度DH律师事务所

印度法律制度简介

第一部分

1印度主要的企业类型

1.1在印度,商业企业可以以几种不同的形式进行注册。具体选择何种形式则主要由企业

的经营方向和持股人对企业长期发展的规划所决定。

1.2办事处

1.2.1中国公司可在印度设立办事处或者代表处(由印度储备银行(Reserve Bank of

India)审批)以代表本公司在印度进行联络活动。

1.2.2上述办事处或者代表处可以作为中国公司与印度客户或者印度供应商交流沟通

的渠道。通常,中国公司设立印度办事处,旨在通过提升产品知名度以及进行

前期市场调查的方式,为长期的市场开拓做好准备,从而提升印度市场的业

绩。

1.2.3在印度,办事处既不允许进行任何商业活动,也不能获取任何利益和收入。所

有支出都必须由在中国的母公司通过国际汇款承担。

1.3分公司

1.3.1中国公司也可以在印度开办可以进行商业活动的分公司,由印度储备银行负责

审批。

1.3.2分公司可以进行有限的商业活动,例如B2B销售、市场营销、售后服务、代表

中国母公司作为其在印度的采购代理商和销售代理商、对母公司/集团公司销售

的产品提供技术支持等等。

1.3.3通常,分公司应该和其中国母公司从事相同或者相似的业务。

1.3.4在印度,分公司的活动有一些特定的限制。例如,分公司不得在印度从事零售

业务以及生产、加工业务。

1.3.5注册为分公司形式能享受到的优势包括操作简便、业务的终止程序也不复杂。

然而,由于受制于严格的对外控制政策,分公司可能无法提供最佳的业务结构

来满足中国母公司的海外扩张需求以及多样化的经营需求。

1.3.6关于所得税,分公司被视作是其中国母公司在印度的扩展部门,因此按照外国

公司的税率进行征税。同时,印度对转移定价的规定也适用于分公司。

1.4项目办公室

1.4.1如果一家中国公司获得了印度公司的合同并将在印度进行项目施工,则可以在

满足规定的报告要求的前提下在印度设立项目办公室,此举不需要获得印度储

备银行的许可。

1.4.2项目办公室应以海外汇款作为其直接资金来源。

1.4.3与分公司一样,项目办公室同样被当作外国公司的扩展部门,因此将按照外国

公司的税率进行征税。

1.5私人有限责任公司或者股份有限责任公司

1.5.1中国公司可以在印度以有限责任公司的形式设立附属子公司——可以是私人有

限公司,也可以是股份制有限公司。二者区别主要是:

1.5.2中国公司可以在印度设立独资的子公司,也可以和印度本地的合作伙伴设立合

资公司。

1.5.3与办事处、分公司和项目办公室三种形式相比较,有限责任公司能够为印度业

务的开展提供最大的灵活性。但是,如果要退出市场,则手续非常繁复。

1.5.4对有限责任公司进行注资可以通过股票、债券和内部集资的方式。将红利转至

国内也不需要特别的审批。从税务角度而言,在印度成立的公司将被当作国内

企业对待,并按照印度国内企业的标准征税。

1.6有限责任合伙

1.6.1有限责任合伙(LLP)在印度是一种新的公司形式,它不仅具备有限责任公司的

优势,同时又具备灵活性,允许其成员依据双方合意进行内部管理和业务组

织。

1.6.2目前,仅在自动许可(automatic route)政策下、允许100%外商独资的行业可

以设立外商独资的有限责任合伙企业。

1.6.3LLP 作为一种公司形式及一个法律实体,可以永久存续并独立于合伙人。合伙

人的责任由其与LLP达成的投资意向所决定。

2 不同业务形式的比较总结:

?https://www.360docs.net/doc/9f19121848.html,w Associates, Advocates and Solicitors. 2013

? D. https://www.360docs.net/doc/9f19121848.html,w律师事务所

https://www.360docs.net/doc/9f19121848.html,w律师事务所的中国业务始于2010年,是目前唯一一家在中国提供全方位服务的印度律师事务所。如果您需要有关本文内容的深入信息或者在印度从事商业贸易的资讯信息,请联系我们:china@https://www.360docs.net/doc/9f19121848.html,或者登陆我们的中文网站:https://www.360docs.net/doc/9f19121848.html,.

此外,您也可以邮件订阅我们的月刊《印度法商快讯》(点此访问),我们将每月为您提供最新的在印度的投资消息和法律信息。

本文内容仅供参考,敬请保密。未经 https://www.360docs.net/doc/9f19121848.html,w律师事务所的许可,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本文内容及材料。

在印度注册私人有限公司的流程

1、第1阶段:核名等公司设立前期准备事项

1)这一阶段客户需要准备6个备选的公司名称,DHL负责填写核名所需要的文件即INC1表,贵公司需要提供信息之后交由本律所完成的其余文件准备工作包括准备“公司一般章程(主要是对外)”“公司内部章程(主要是载明内部架构以及组织安排)”的相关内容。

注意!

以上流程所花的时间----核名需要一到两天

2)公司董事人员信息的中国国内公证手续以及在印度驻华领使馆所需要履行的手续。这一阶段我们需要公司董事的身份信息证明文件以及电子签名,这些需要由贵公司经中国国内公证机构公证之后转交印度驻华领事馆审核。(一般所需时间为一到两周。在贵公司准备公证文件以

及走大使馆程序的时候,本律所会同时完成贵公司在印度所设立公司的公司章程等文件的起草。)

2、第2阶段发起公司注册、申请公司牌照

公司登记所需要的文件,根据印度法律,这一阶段我们主要填写一个名为INC7的表格,填完该表格之后就可以发起公司注册。

3、第3阶段公司成立阶段

这一阶段印度政府审核我们所交付的文件之后会发放公司牌照。法律意义上来讲得到牌照之后贵公司意欲设立的公司也就成立了。

4、第4阶段公司成立之后的其余事项。

有了政府颁发的公司牌照之后我们去印度的某一银行开设一个银行账户,之后按照公司章程里面规定的本金金额将款项转到该账户上去。之后就是税务登记,其实拿到牌照之后公司在法律意义上已经成立了,公司各项事务可以立即运营。走税务登记程序的话需要一个月左右可以自然而然地办好。另外在拿到公司牌照之后,我们需要申请一个办公室牌照,其申请时间也是差不多一个月,其作用就是载明办公场所及其用途。请注意,开设账户,申请税务登记以及办公室牌照都是在同一时间进行的。

印度外汇管理制度

一、印度外汇管理的主管部门

印度储备银行(以下简称“RBI”)是印度外汇管理的主管部门。《1934年印度储备银行法》序言对RBI的目标做了以下规定:管理印度钞票发行及外汇储备事务,维护印度货币的稳定,保持印度货币体系及信贷体系良好地运行。

(一)历史沿革

1935年4月1日,印度依照《1934年印度储备银行法》的相关条款组建了RBI。RBI在成立之初属于私人所有,1949年被印度政府完全收为国有。

(二)机构设置及职能

RBI总部位于印度孟买,并在全国设有22个地区办公室,这些地区办公室多位于邦首府。1.RBI总部

RBI总部下设货币管理部、金融市场部、城市银行部、外汇管理部、工业及出口信贷部、银行监督部、非银行机构监督部、银行运营及发展部、信息技术部、法律部、货币政策部、内部债务管理部、对外投资及运营部、政府及银行账户管理部、经济分析及政策部、统计分析及计算机服务部、秘书处、新闻关系处以及金融监督委员会。

RBI总部由高至低设置了以下职位:

中央董事委员会

行长

副行长

执行董事

首席主管总经理

主管总经理

总经理

副总经理

助理总经理

经理

助理经理

工作人员

2.中央董事委员会

中央董事委员会是RBI的最高管理机构,负责监督、管理、指导全国的银行及外汇事务。该委员会由官方董事、非官方董事及地区董事组成。官方董事包括行长及4名以上副行长,由印度中央政府直接任命,任期为四年。非官方董事包括10名来自不同行业企业的代表及1名政府官员,均由中央政府指定,任期为四年。地区董事为4名,分别来自孟买、加尔各答、钦奈及新德里等四个RBI地区办公室。

3.地区董事委员会

地区董事委员会是RBI管理辖区内事务的管理机构,其职能主要为:执行中央董事委员会指定的地区性管理职能,以及对辖区内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相关事务向中央董事委员会提出政策性建议。孟买、加尔各答、钦奈及新德里等四个地区分别设有地区董事委员会。每个地区董事委员会由5名成员组成,均由中央政府任命,任期为四年。

4.RBI外汇管理部

外汇管理部是RBI内具体负责外汇交易和控制的部门。《1999年外汇管理法》在序言中对外汇管理部的目标做了明确规定:推动对外贸易和支付,促进印度外汇市场有序发展。外汇管理部还下设了一个“外汇控制常务顾问委员会”,该委员会负责向RBI提出有关外汇控制政策制订方面的建议,成员由贸易机构及出口商代表组成,每年召开两次会议。

外汇管理部的职能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 管理经常项目及资本账户下的外汇交易;

(2) 保证出口货款如数、如期收回,并在听取贸易机构及出口商意见的基础上定期评估现行的外汇管理规则;

(3) 从授权交易商处收集外汇交易数据,为管理汇率及支付平衡提供参考依据;

(4) 发布有关银行外汇交易风险管理的指导性政策;

(5) 审批及监督银行及货币兑换商的外汇交易许可事务。

5.对外投资及运营部

对外投资及运营部是RBI内具体负责印度卢比汇率管理及印度外汇储备管理及投资事务的部门,其职能主要包括:

(1) 卢比汇率的相关管理事务;

(2) 外汇及黄金储备的管理和投资事务;

(3) 代表印度政府对外进行外汇交易,包括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交易;

(4) 实施“交易保证项目”;

(5) 处理印度作为亚洲清算联盟成员的相关事务;

(6) 处理印度黄金政策、国际结算银行以及《印度俄罗斯银行业安排》等方面的相关事务。

6. 其它附属机构

RBI下设6所培训机构,还设有国家住宅银行(NHB)、国家农业和农村开发银行(NABARA)、印度储蓄保险和信贷担保公司(DICGC)等附属机构。此外,RBI在印度国家银行(SBI)中拥有多数股份,在基础设施发展金融公司(IDFC)、印度证券交易公司(STCI)、贴现和金融公司(DFHI)中拥有少数股份。

二、涉及印度外汇管理的法律法规

(一)《1934年印度储备银行法》

1934年3月6日,印度发布《1934年印度储备银行法》,规定了RBI的设立及其职能。该法共五章,各章主要内容如下:

第一章序言

第二章设立、资本、管理及运营

第三章中央银行的职能

第三A章信贷信息的收集及提供

第三B章接受储蓄的非银行机构及金融机构相关规定

第三C章未经授权经营储蓄业务的禁止性规定

第四章总则

第五章罚则

(二)《1999年外汇管理法》

《1999年外汇管理法》是印度外汇管理的主要法律。该法于1999年由议会颁布,2000年6月1日生效,适用于印度境内机构及印度境外由印度居民所有或控制的机构。该法共七章49条,各章主要内容如下:

第一章序言

第二章外汇交易的管理和规则

第三章授权人

第四章违反和处罚

第五章判决和上诉

第六章执行董事会

第七章其它规定

(三)其它外汇管理规则

除《1934年印度储备银行法》及《1999年外汇管理法》外,印度还有大量涉及外汇管理具体领域的管理规则,如《2000年外汇管理(在印度设立分支机构、办公机构或其它商业场所)规则》、《2000年外汇管理(外国人的证券的转让和发放)规则》、《2000年外汇管理(保险)规则》等等。

印度的汇率

印度的货币为卢比,汇率结构为单一汇率。印度卢比的汇率由银行间市场决定。RBI在该市场上按市场汇率与授权交易商进行即期和远期美元交易。

1.居民账户管理

居住在不丹和尼泊尔的印度、不丹及尼泊尔公民的账户,以及在不丹和尼泊尔的印度、不丹及尼泊尔的企业、公司和其他机构(包括总部和分支机构)的账户,均视同居民账户。但尼泊尔居民的外汇需求由尼泊尔国家银行提供。除RBI普通许可所规定的情况外,开立境内外外币账户都必须得到RBI的事先批准。

2.非居民账户管理

(1)非居民卢比账户

印度非居民、境外的在印度出生的人(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居民除外)、海外法人团体、至少60%的产权由印度非居民直接或间接拥有的其他法人团体以及至少60%的产权不可撤销地由印度非居民拥有的海外信托机构可以开立非居民卢比账户(也称外部账户)。这些外部账户的余额可以自由兑换为外币。

(2)非居民境外卢比账户

作为印度非居民的印度公民或在印度出生的人以及至少60%的产权由非居民拥有的海外企业或合伙公司可以开设非居民境外卢比账户。除依照《外汇管理法》持有许可证的授权交易商外,经RBI的批准并且满足一定的条件的国家合作银行、城市合作银行以及计划商业银行不需许可证也可以开立非居民卢比账户。

(3)非居民外币账户

印度公民、境外的在印度出生的人以及至少60%的产权由非居民拥有的海外企业可以开立欧元、日元、英镑和美元的非居民外币定期存款账户。账户余额可以随意汇出境外,不需请示RBI。在某些情况下,在同一授权交易商开立的属于不同个人的非居民外币账户之间,以及在不同授权交易商开立的非居民外币账户之间,可以自由划拨资金。

3.出口收汇管理

(1)出口收汇要求

企业必须在收到出口货款后或发货后6个月内(以两者中较早的时间为准)将出口所得汇回国内。如果出口涉及到RBI批准在国外建立的印度保税仓库,则出口收入的汇回可以延长至

15个月。如果出口收入不能按上述规定的时间汇回国内,则出口商必须通过授权交易商向RBI申请批准。对于工程产品,包括资本产品和耐用消费品,RBI允许利用延迟的信贷安排出口,即出口商可以按6个月以上的期限分期收回收入。

(2)出收汇资金管理

出口商可以在印度银行开立外币账户,并将50%的外汇收入保留在该账户上。纯出口型企业、加工贸易出口区的企业以及从事计算机硬件或软件技术的企业可以保留70%的外汇收入。出口创汇企业可以在境外设立办事处,并用外币账户支付办事处的所有开支。在1500万美元的限额内,出口创汇企业不需通知RBI,即可将外币账户的余额投资于海外合资企业。无需RBI批准,出口企业最多可以从其外币账户提取300万美元向进口商预支贸易货款。此外,出口商为出口贸易支付的代理费不能超过全部出口额的12%,除此规定外,授权交易商可以允许出口创汇企业自主使用其外币账户的外汇资金支付贸易货款。

4.无形交易和经常性转移支付管理

以下情况提取外汇需要RBI的预先批准:

(1)每人每年用于旅游的外汇超过10000美元;

(2)每人每年接受赠送超过5000美元,以及每人每年接受捐赠超过10000美元;

(3)每人用于商业旅行的外汇超过25000美元;

(4)到国外留学的费用超过学校的估算费用或每学年超过10万美元;

(5)每项工程的海外建筑设计或咨询服务费用超过100万美元;

(6)用于购买商标或特许经营权的汇款;

(7)每个公司用于偿付公司开办费用超过10万美元;

(8)每一居民每年通过经常性账户或资本账户汇款超过25000美元;

(9)每人用于海外就业或移民的外汇支出超过10万美元。

5.无形交易和经常性转移收入管理

无形交易和经常性转移收入必须汇回国内。该类收入的50%可以保留在开立于印度的银行外币账户上。出口型企业、在出口加工区设立的机构以及在计算机软件技术园区设立的企业,可以将此类账户余额的70%汇出境外。

6.证券交易管理

(1)非居民境内购买证券

非居民(除印侨和海外法人团体外)可以通过出售或赠送的方式将股票和可转换债券转让给其他非居民(含印侨);但如果受让人在受让前与该股票或债券有利益关联,则必须获得印度商工部下的工业援助秘书处及财政部下的外国投资促进委员会的预先批准。

印侨和海外法人团体可以通过出售或赠送的方式将股票和可转换债券转让给其他印侨;但如果受让人在受让前与该股票或债券有利益关联,则必须获得印度中央政府的预先批准。

外国机构投资者在印度证券交易委员会和印度储备委员会登记后可以进行投资活动。印度允许外国机构投资者投资于初级市场和二级市场上的各种有价证券,包括股票、其它有价证券以及即将在印度股票交易所上市的公司发行的其它交易工具。另外,外国机构投资者还可以代表客户或使用自有资金投资于政府发行的定期偿付的有价证券。

每个外国机构投资者持有的一家公司在初级市场或二级市场上发行的有价证券不能超过该公司所有股本的10%,所有外国投资机构投资者持有的一家公司在初级市场或二级市场上发行的有价证券不能超过该公司所有股本的24%。对印侨、海外法人团体以及境外的在印度出生的人的个人证券投资额和全部证券投资额所设的上限不计算在对外国机构投资者的全部证券投资额所设的上限之内。每个印侨、海外法人团体和在印度出生的人持有的一家公司发行的有价证券不能超过该公司实缴资本的5%,所有印侨、海外法人团体和在印度出生的人持有的一家公司发行的有价证券不能超过该公司实缴资本的10%。对于在印度股票交易所上市的公司,可以以股东大会决议的方式将这一限额幅度提高到该公司实缴资本的24%。

(2)非居民境内出售和发行证券

非居民不能在印度境内市场上发行有价证券。经RBI批准,非居民可以将其持有的印度公司发行的股票或可转换债券通过赠送的方式转让给印度居民,或通过注册经纪商出售给在证券交易所注册的印度公司。如果没有其它汇回限制,并且原始投资是经过批准的,允许将完税后的售券收入汇出境外。非居民之间转让有价证券不需要RBI的批准,但非居民受让人购买印度公司发行的股票需要得到许可。

7.直接投资管理

(1)对外直接投资

对外直接投资必须经过RBI的批准。对于印度企业参与海外合资企业或建立全资附属机构,并为此提出向境外汇出现金或出口货物的申请,RBI主要依据申请企业的财务状况、历史记录、过去的出口情况以及该投资是否有利于出口创汇、技术转移、创利和股息分红等原则进行审批。授权交易商有权从印度投资者的出口创汇企业外币账户中提取15000万美元以下的资金用于三年期以下的对外直接投资项目。另外,RBI规定,允许在任何国家投资1500万美元以下建立合资企业或全资海外附属机构,允许在尼泊尔和不丹进行6亿卢比以下的投资。对于前三年内累积出口或创汇超过2500万美元的计算机软件企业,RBI允许其将50%的外汇收入用于对外直接投资,但连续三个会计年度内的累积投资额不能超过2500万美元。

(2)对内直接投资

投资于指定的优先行业,并且外资产权不超过50%、51%或74%的对内直接投资,将自动获得RBI的批准。RBI还允许外资持有以出口为主的贸易公司不超过51%的产权。外国企业可以在印度设立联络机构从事有关联络活动,但所需费用必须从境外汇入。巴基斯坦、孟加拉国、斯里兰卡、阿富汗、伊朗、中国等六个国家的居民如要在印度设立分公司、办事处或联络机构,必须获得RBI的预先许可。未在印度境内依照印度法律注册公司的非居民、非公民或非银行机构在印度开展、扩大或继续商业活动,以及持有或认购在印度从事贸易、商业或工业活动的企业发行的股票,也必须经RBI批准。

8.对印度境内不动产交易的管制

(1)印侨的不动产交易

印度允许印侨取得和转让除农业用地、种植用地以及农场用地以外的不动产。但印侨只能将不动产转让给印度居民、印侨或其他境外印度居民。

(2)境外的印度出生的人的不动产交易

印度允许境外的印度出生的人购买除农业用地、种植用地以及农场用地以外的不动产,但必须使用其非居民账户中从境外汇入的资金购买。转让时只能将不动产转让给印度居民。

(3) 因经营活动需要而进行的不动产交易

经过RBI的预先批准,印度境外的居民可以在印度设立分支机构、工程办公机构或者其他无论以何名义的商业场所。因上述商业场所(除联络办事处外)开展经核准的经营活动需要,印度境外居民可以取得不动产,但必须在取得之日后90天内向RBI提交申报表。印度境外居民如果要转让不动产必须首先抵押给授权交易商。

(4)外国使馆、外交官以及总领馆的不动产交易

允许外国使馆、外交官以及总领馆购买除农业用地、种植用地以及农场用地以外的不动产,但必须首先获得印度外交部的许可证,且使用通过银行渠道从境外汇入的资金购买。

(5)外国公民的不动产交易

外国公民要取得或转让印度不动产,均需获得RBI的特别许可。

(6)禁止某些国家公民在印度取得或转让不动产

没有RBI的预先许可,巴基斯坦、孟加拉国、斯里兰卡、阿富汗、伊朗、中国、尼泊尔及不丹等八个国家的居民不得在印度取得不动产、转让不动产或租用不动产超过5年。

印度税收制度简介

印度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同时也是一个低收入国家。2001年人口为10.27亿人。2000――2001年度国内生产总值为11943,4亿卢比,人均GDP为219美元。

一、印度税制概况

印度税制是以印度宪法的规定为基础建立起来的,根据印度宪法规定,没有议会的授权,行政上不能课税。

印度实行联邦、邦和地方三级课税制度,税收立法权和征收权主要集中在联邦。联邦和各邦的课税权有明确的划分,宪法规定专由联邦政府课征的税种有:个人所得税、公司所得税、财富税、遗产和赠与税、销售税、消费税、增值税、社会保障税、节省外汇税、注册税、土地和建筑物价值税、支出税、印花税及关税等。各邦征收的税种主要有:交通工具税、土地价值税、农业所得税、职业税等。地方政府征收的税种主要有:土地捐、土地与建筑物税(对租金征收)、土地增值税、广告税、财产转让税(印花税的补充)等。

印度税制有以下特点:

1 、税收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低,税收收入占财政收入的比重也不大。税收

收入与非税收入合计为GDP 的20.6% ,税收收入占财政收入的比重为50% 左右。

这是由印度经济不发达、收入规模小等原因造成的。

2 、以间接税为主体的税制结构。印度以消费税为主体税种,关税、销售税为辅助

税种,近年来所得税有所发展,所占比重了不断提高。

3 、联邦和各邦明确的税种划分。印度是联邦制国家,联邦、邦和地方政府均有各

自明确的课税权,但地方税名目繁多,税源不大。

二、印度税制演变

印度是个历史悠久的国家,1757 年以后逐渐沦为英国的殖民地,英国统治印度长达两个世纪之久,因此印度税收制度的建立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英国税制的影响。1886 年印度从英国引进了所得税,是采用所得税最早的国家,摆脱了英国殖民主义统治之后,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经济结构的健全完善,完备的税制体系也在印度建立起来。1963 年印度政府开征了遗产税,1958 年又开征了富裕税和赠与税,1962 年修改了所得税制,1964 年开征了超额利润税。20 世纪80 年代中后期至现在,印度顺应了世界税制改革的浪潮,对其税制也进行了大幅度的改革,1986 年在制造环节实施了一种修改过的增值税制度,到目前为止,印度税制已经形成了一个完备的体系。

三、印度的主要税种介绍

印度现行的主要税种有个人所得税、公司所得税、消费税、销售税、增值税、社会保险税、财富税、遗产税和赠与税等。

(一)个人所得税

个人所得税是印度对个人所得征收的一种税。

1 、纳税人

印度税法规定,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分为居民和非居民。印度税收上的居民是指:在征税年度的前一年度在印度的居住时间累计达到或超过182 天的个人;征税年度前一年的前四年,在印度居住时间累计达到或超过60 天的个人。印度税收上的非居民是指:不具备确定身份必备条件的个人;在征税年度前十年中,有九年不居住在印度的个人;在征税年度前七年中,在印度累计居住时间不到或不超过730 天的个人。此外,未成年人的监护人或财产管理人应该对未成年人的所得负担纳税义务。虽然配偶所得不能合并纳税,但配偶或未成年子女的所得应作为单个人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

2 、课税对象、税率

印度税法对居民与非居民规定了不同的征税范围:居民应就其来自印度境内外的全部所得纳税;非居民应就其来自印度境内的所得纳税。个人所得总额,不包括长期资本利得,按照下列超额累进税率征税:

印度个人所得税税率表

2002 年度,应税所得不超过15 万卢比的部分,应纳 1.9 万卢比的所得税;超过15 万卢比的部分,适用30% 的税率。长期利得按20% 税率征税。

应税所得超过6 万卢比的纳税人,还应就所得税额的2% 征附加税。

3 、应纳税所得额和应纳税额的计算

所得。所得几乎包括所有的经济增值,但是居民纳税人为工作所取得的实物报酬(如住房、汽车等)一般不征税,如果实物福利是由某些免税的或者不纳税的企业提供的,则应征税。现金补贴如探亲补贴、教育补贴等也应征税。

资本利得。短期利得计入应税所得按正常税率征税;长、短期利得的划分及长期利得的税收处理同公司资本利得的处理。资本资产无论是否折旧,都按期限分长、短期利得。利得计算的上述政策对个人也适用。

扣除项目。经营性支出项目的扣除:经批准后允许按毛收入的5% 扣除,但是每年最高不超过129.6 万卢比。非经营性支出项目的扣除:经财政部批准的养老基金缴款允许扣除,缴纳的所得税、支付的抵押贷款利息以及慈善捐款等不能税前扣除。个人扣除有:2002 税收年度的扣除标准为:纳税人288 万卢比,妻子144 万卢比,抚养的子女(最多不超过 3 个)每人14.4 万卢比。

个人扣除不适用于非居民纳税人。

印度个人所得税的申报实行自愿申报和收到催交通知书的催交申报两种。搞定税款可采用自我核定、定期核定或为退税而临时核定的方式。此外,印度个人所得税还对税款缴纳、申诉、罚金、违法和处罚等作了一系列的规定。

(二)公司所得税

公司所得税是印度对公司所得征收的一种税。

1 、纳税人

公司所得税的纳税人为居民公司和非居民公司。居民公司是指印度公司或者纳税年度内控制或管理中心在印度的公司。

2 、征税对象、税率

2002 年公司所得税税率为35.7% (包括附加税2% )。

对资本利得按下列规定征税:持有 3 年(股票为 1 年)内出让实现的利得为短期利得,按经营所得适用税率征税;长期资本利得按经通货膨胀指数调整后的取得成本计算,适用20.4% 税率(20% 外加2% 附加税)( 外国公司为20%) 。在印上市的证券长期利得,纳税人可以选择按上述方法纳税,或选择不经通货膨胀调整而适用10.2% (外国公司为10% )税率纳税。资本损失只能冲抵当年或以后8 年的资本利得。折旧性资产实现的利得作为短期利得按正常经营所得征税。

3 、应纳税所得额和应纳税额的计算

折旧。纳税人拥有和使用的、用于经营活动的固定资产允许扣除正常折旧,这些资产被划分为建筑物、家具和装置、机械与设备、船只。资产分类后,建筑物按照5% ―― 20% 的折旧率折旧,家具和装置按照10% ―― 15% 的折旧率折旧,机械和设备按照20% ―― 100% 的折旧率折旧,船只按照10% ―― 20% 的折旧率折旧,无形资产折旧率为25% 。

亏损结转。在一定条件下,纳税人从事经营活动所发生的亏损允许向后结转8 年,冲抵此项经营活动和其他经营活动的所得,条件是入情入理亏损的此项经营活动在抵减期内仍在进行。以过经营亏损如果属于未提取的折旧所引起,则允许无限期地向后结转,抵减任何所得,条件是冲抵之年有所得。

关联交易。关联交易,如果交易价格被认为过高或者不合理,税务当局可以全部或者部分不予承认。

所得合并。除特定情况外,每个纳税人的所得应单独计算并予分类,由此计算出的所得总额按照适用税率征税(资本利得除外)。不允许公司在计算应纳税额时,将本公司的所得与其子公司或者其他公司的所得合并计算。

纳税年度。从 4 月1 日起(新企业从开业之日算起)至翌年 3 月31 日止。

纳税申报。印度公司所得税实行申报纳税,纳税人在规定日期前提出申报表,经税务部门的预先查定和正式查定,纳税人据查定通知书完缴税款。

(三)消费税

消费税是印度对税法列举的产品在产制环节征收的一种税,类似于其他国家的货物税或产品税。消费税的纳税人是在印度境内从事生产、销售、进口应税商品的自然人和法人;课税对象为烟、酒、化妆品、衣料等税法列举的100 多种产品;税率按具体产品分类设计,分为基本税率、特别税率和附加税率三种。在征收方法上大部分商品实行从价定率,即按产品的销售价格和一个税率计算税额;也有一部分商品实行从量定额,对一定单位的商品规定一个固定税额。征税环节是在商品从工厂和仓库运出的时刻一次征收。商品出口时,已征的消费税额给予退还。

消费税是印度的传统税种,曾长期是印度税制的主要税种,但随着印度所得税和增值税的发展,消费税的地位日渐下降。

(四)销售税

印度税法规定,销售税分联邦销售税和邦销售税。联邦销售税是对跨邦的商品购销所征的税,其收入归联邦;邦销售税是各邦内的商品购销征收的税,其收入归各邦自有。但联邦销售税不是由联邦自征,而是由各邦代征。联邦销售税有统一的税率,但各邦自定其邦销售税的税率。为了减少重复征税,联邦下令规定某些重要的原材料的邦销售税税率不得超过4% ,并且只能在一个环节征收;如果这类商品在跨邦贸易和商业过程中销售,则已征的税额应予以退还。联邦销售税的计税基础是交易者的商品营业额。联邦销售税的纳税环节是在进行交易实现时征税,有些邦在进口商或制造商第一次出售商品时征税。对电力、报纸、证券、债券、股票的出售可以免交联邦销售税,各邦对生活必需品及某些特定物品规定了不同的减免税政策。

销售税是印度地方税制中的一个重要税种,是各邦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

(五)增值税

印度从1986 年 3 月 1 日起将某些消费税税目改征增值税,这是一个较新的税种,正处在不断健全、完善的过程中。印度增值税法规定,纳税人可以对税法中列举的半成品进行扣税,只对增值部分纳税。随着增值税征税范围的逐渐扩大,原广为征收的消费税将相应减少课税税目。

(六)社会保险税

社会保险税亦称“工薪税”,是印度为了维护雇员的社会福利而开征的一种税。社会保险税的纳税人是雇员和雇主,即雇主为自己的社会福利提供资金,雇主也要为雇员的福利而纳税。社会保险税的计税依据是雇员的月工资。其税率是:雇员为 2.25% ,雇主为5% 。社会保险税的征税范围是使用动力并雇用20 名以上的雇员(其月薪不超过1600 印度卢比)的企业。

(七)财富税

印度财富税亦称“富裕税”,是于1957 ―― 1958 年财政年度正式开征的,纳税人主要是个人及未分劈的印度人家族。课税对象是纳税人在资产评估之日当时保存的总资产减去总负债后的“净财富”。印度税法规定,农用土地、农作物及其他农用资产免征财富税;对免税的政府债券、短期利息、职业上的备品、供科研用资产、著作权、专利权、养老金、生命保险证券、工业企业的新投资额等不征财富税。财富税根据净财富额的不同,按超额累进税率征收,对非居住者个人按减半征收。财富税课征方法与所得税相似,要经过申报,查定和缴纳三个步骤。

印度财富税税率表

(八)遗产和赠与税

遗产税是印度对因财产所有人死亡而转移的财产所征收的一种税。纳税人是遗嘱执行人和遗产管理人或取得人;课税对象是被继承人死后留下的纯遗产额(纯遗产额是因被继承人死亡而转移的财产价值扣除殡葬费、被继承人债务、遗嘱审查费以后的余额),对农业用土地不征联邦遗产税;税率是从应税遗产额的10 万卢比的5% 一直到应税遗产额超过200 万卢比的85% 的超额累进税率。印度税法规定,一般个人和未分劈印度家族个人的免征额不同。遗嘱执行人和遗产管理人或取得人应在被继承人死亡后的一定期限内,将记载全部遗产内容的文件向法院提交,并向遗产检查官同时提交有关抄件,经核定后缴纳遗产税。

赠与税是印度对个人、未分劈家族、商行、个体协会、公司的馈赠物品征收的一种税。印度税法规定,赠与税的纳税人是财产的受赠人;课税对象是居民纳税人来自印度境内外的全部动产赠品和非居民纳税人仅在印度的动产和不动产赠品;税率按累进税率征收, 2 万卢比以下按最低税率5% 征收,200 万卢比以上按最高税率75% 征收。个人赠品的免税限额为2 万卢比。此外,对纳税人用于教育子女和捐给慈善机构的物品免税,对外汇资产也有多种免税。

四、印度的税收管理

印度是一个联邦制国家,全国由许多邦组成。联邦、邦及地方政令均有各自的税种,但税收收入主要在联邦,联邦税收收入占全部税收收入的65% 左右,邦及地方政府占35% 左右。各邦的税收来源包括两部分:一部分为各邦自主税收收入,一部分为由中央统一分配的课征税目并有支配权的税收收入,两者各占60% 和40% 。印度税收制度是以印度宪法的规定为基础而形成的。印度税收征管方面的一大特点是为了防止偷漏税而建立了一整套详细健全的制度。其内容主要有:

?建立离境清税制度

印度税法规定,如果个人离开印度又无返回的意图,应核定其应纳所得税额,若毛所得额不易确定,可由税务官员估计,期限应从核税年度的前一年到其离开的日期为止,并按核税年度的税率进行计算。

?对资产转让的严格控制

印度税法规定,如果某人为了逃避缴纳所得税,打算在核税年度出卖、转让、处理资产,其所得额确定应从核税年度的前一年底到按规定开始核征税款止的毛所得。

?建立滞纳金制度

印度税法规定,如果纳税申报表计算的税额在应纳税的日期内未缴纳,纳税人要按每月2% 的比率就逾期未付的税额交纳滞纳金;如果纳税人在财务年度会计支付了预付税款,少于核定税款的75% ,则必须就少于核定税款的按15% 的年率缴纳利息。对于公司预付税款少于已核税款的83% 的1/3 ,则必须缴纳利息。如果纳税人对核定的税款异议或上诉,经确定后,中央政府应该就纳税人多付的税额支付利息,年利息率为15% ,从退税通知通过后第 4 个月份开始。

?建立处罚制度

印度税法规定,对不履行下述义务者处以500 卢比以下罚款:提供有关证券方面的情况;提交报表、执行通知、公布所得、记录、保存账簿、文件凭证等;发出停止通知;回答问题、签署文件报告、准许检查等;缴纳预付款项;申请永久的税务账号。对违反所得税法一些规定的行为,例如不提交所得税申报表、不出示账簿和往、不预扣或缴纳税款、有意偷税、怂恿造假表、没通过付给收款人支票或银行汇票而从他人那里接受货款或存款金额超过 2.5 万卢比等,就要处以监禁。对再犯和惯犯,刑罚最短为 6 个月,最长为7 年,亦可并处罚金。若公司发生税务犯罪,主管、负责公司经营业务的任何人一旦认定犯了罪,就要相应受处罚。如果犯罪行为是在有关人员不知道的情况下发生的,或者是有关人员已竭力阻止这类犯罪行为,则另当别论。此外,近年来,印度政府为了加快经济发展,在吸引外资方面也实行了一系列的税收优惠政策。

印度劳动法律制度

1. 印度的劳动法及其实践

在印度,雇主和雇员之间的雇佣条款记录在正式的雇佣合同之中。有时,根据雇佣的性质和行业的不同,附加条款,比如保密协议、诱引禁止和竞业禁止,也会被加入合约。

雇主与雇员之间的签订的任何条款都必须符合印度劳动法规。具体内容,根据行业的属性、企业的规模、工作地点和雇主的法律实体地位有所不同。

2. 雇佣协议的内容

雇佣合同必须包含以下这些内容:

a) 雇佣的有效期–如果是临时雇佣合同,则只需要表明开始时间。同样,实习期时长也应该注明。

b) 雇佣关系可被终止的情况–在终止雇佣之前一般应提前通知。代替事先通知,支付额外的薪水补偿也同样可以。

c) 补偿条款–每月的薪水需有固定的支付日期,并且相隔不得超过30天。奖金的结构可以是多样的。

d) 雇员的责任–工作描述和统属关系都必须写明。

e) 保密–对机密信息的定义,以及处理机密信息的方法都需要详细规定。秘密公开只能在

被雇佣的期间。

f) 雇员在被雇佣期间创造的知识产权的使用条款–如果没有详细的规定,在特定的案例中,知识产权可能会归于创造者。

g) 雇佣关系结束后的竞业禁止–在特定的条件下,这个部分在印度的法律中不是强制的。但是,这是作为惯例一般都有此项条款,特别是管理层的职位。

h) 诱引禁止条款–这是为了防止前雇员雇佣或者引诱其他雇员跳槽。

i) 分歧解决机制–在特定的行业,雇员和雇主之间的争端必须由政府协调解决。在其他的情况下,内部的分歧解决机制可选择性建立。

3. 人力资源政策

除了雇佣协议以外,一本详细全面的人力资源管理政策手册将非常有用,具体应包括以下内容:

a) 雇员的福利;

b) 请假政策,包括带薪休假、事假、病假、婚假等;

c) 补偿政策

d) 行为准则

e) 反骚扰政策(在印度是强制的)

f) 移民法政策

g) 投诉程序以及内部纠纷的解决渠道;

h) 互联网、邮件及电脑使用政策;

印度注册公司常见问题FAQ

1. 中国公司在印度运营有哪些法律实体可以选择?

外国公司进入印度通常按照这样的顺序:首先是申请联络处,其次是申请分公司或者是子公司,对于经营项目承包的公司,则需要申请项目办公室。由于中国公司注册联络处较为困难,通常中国公司选择直接申请子公司。

2. 在印度注册实体最便捷、最迅速的是哪种?

中国公司在申请代表处和分公司时通常会遇到相当大的阻力,一般需要十几个相关部门的审批,审批结束需要至少 1 年时间,甚至两年三年都有可能,并且代表处只有三年的有效期。所以,注册代表处和分公司并非行之有效的方法,我们通常建议中国公司直接注册子公司,可选择独资或合资,大部分中国公司在印度选择都独资形式注册子公司。

3. 外资投资印度的政策怎么样?

印度的外国直接投资政策即FDI,总体上来讲印度十分欢迎外资进驻,但在行业上对于外资所占比例基于行业不同而有所区别。例如零售等民生行业,对外资限制较大。经过多年的发展,印度已经逐渐放开对外资的限制,一些行业如酒店和快递已经允许外资100%控股。

4. 作为一家中国公司,在印度注册公司有哪些受禁止或者限制吗?

分析印度地理因素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分析印度地理因素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印度,全称是印度共和国。位于亚州南部,是南亚次大陆上最大的国家,是世界第七大国。陆上邻国一共七个,分别是巴基斯坦、中国、尼泊尔、不丹、孟加拉国和缅甸。东、西、南、三面临海。北有高大的喜马拉雅山。大部分地区位于热带和亚热带。人口是仅次于中国的第二大人口大国。 地理因素对工农业布局的影响 工业布局:印度有五大工业区(1)以加尔各答为中心的胡格利河下游区,以麻纺织和机械工业最为重要,其它轻工业规模也较大。(2)孟买---浦纳区长期一纺织业占绝对优势,孟买是靠周围广大地区的棉花生产发展起来的“棉花港”和最大的棉纺织工业中心。现在化工、机械两大部门在国内地位也很突出。(3)阿莫达巴得—巴罗达区,以棉纺织业为主,其他轻重工业也有一定的基础。(4)乔塔纳普尔高原区,有“印度的鲁尔区”之称,煤、钢产量均占印度全国的四分之三,电力、重型机械、化工、非金属产品也突出。(5)马德拉斯—班加罗尔—科因巴托尔区,过去以纺织等轻工业为主,独立后新兴部门发展很快。工业集中度高,呈点状分布,主要布局类型是煤铁复合型和临海型及新兴的“临路型”。 分析:印度的矿产资源主要是煤、铁、锰。储量丰富,因此钢铁工业主要分布在德干高原的东北部,即印度东北部切蒂斯格尔邦的比莱及比哈尔邦和西孟加拉邦等地。优越的自然环境和热带气候为纺织业原产品棉花及黄麻的生长提供了条件。印度工业的区位布局属于靠近资源型的。但由于长期的殖民统治,印度的工业起步较晚。印度政府独立时,手工业在工业生产中所占比重高达74%,工业基础十分薄弱。在政府独立后,政府着重优先发展重工业和基础工业、建立了完整的工业体系方针。经过50多年的持续努力,使得印度的工业得以快速发展。印度独立之初,工业大多集中在沿海城市。近年来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发展,工业带有所南移。 农业布局的分析:印度国土辽阔,主要以平原、高原为主的地形,高温干湿两季的气候。各地自然条件和经济条件不尽相同,降水状况相差尤大,故农业布局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谷物主要分布在常年降水量为1200毫米以上的东北部和半岛东西两岸的沿海地区这里的地形主要以平原为主,适合谷物的生长;小麦主要种植在国土的东北部,那里都冬季气温较低,灌溉条件好,且有少量冬雨,适于小麦生长;高粱、谷子、玉米、棉花等作物则种植在德干高原,那里有肥沃的黑土,虽然炎热但降水量大,主要种植谷子等杂粮是印度最大的棉花产区;黄麻集中分布在印度的下游,那里的湿热气候适合黄麻的生长,而充足的河水又便于浸泡黄麻。加以周密的河网为黄麻运输提供了方便条件,历史上这里就是黄麻的集中产区;茶园大多分布在布拉马普特啦河两岸气候湿润、排水良好的低山坡上;花生、油菜、芝麻等料作物则主要分布在德干高原南部;此外,印度的各种热带作物,如橡胶,咖啡,腰果、胡椒、豆范、椰子等,几乎都集中在印度唯一的一块热带雨林气候区,即西南部地区。 畜牧业的分析:在热带喜马拉雅山地区,降水量较多,夏季温暖多雨,在高山草地放牧家畜。冬季寒冷,多冰雪则专场到丘陵地带越冬,进行垂直专场放牧或舍饲。主要是绵羊和山羊。绵羊生产羊毛,是世界闻名的开斯米线的原料。地理因素对进出口商品种类和结构的影响 印度进口商品的种类是:纺织业的机器、水泥、铝、锌等资本货物,石油、天然气等能源和羊毛、原棉、石油制品、化肥、钢铁、钻石配料、食用油等原料

美国税收制度简介(重点)

美国税收制度简介 2010年04月01日 税收是美国支撑提供财政经费来源,维持经济正常运转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在美国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率因美国经济兴衰、战争的爆发、政府的更迭以及立法的修改而波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来,联邦税收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率平均为18.2%,其中,2000财政年度全部税收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例为20.8%,是二战以来所占比例最高的年份。而由于受经济衰退和政策影响(如减税),2004财年,该比例降至16.5%的历史低点。 经过上百年的不断修改和更新,美国的税收制度可谓是非常完善。总体而言,美国的税可分为以下几类,联邦税、州税和地方税;从税种看,有个人收入所得税、公司收入所得税、社会安全福利保障税和健康医疗税、销售税、财产税、地产税、遗产税、礼品税、消费税等;从税率看又分为单一税率、累进税率和递减率税;在税收的计量上有可分为从量税和从价税。以下简要介绍美国有关的税。 联邦税(Federal Tax) 联邦税顾名思义就是由联邦政府征收的税负。联邦收入所得税主要用于支付国防开支项目、外交事务开支、执法费用,以及支付国债利息等。在各种联邦税中,收入所得税占主要地位。主要是个人收入所得税和社会安全福利保障税,其次是公司收入所得税。联邦遗产税、

礼品税和货物消费税在联邦财政总收入中所占比例则很小。以2004年为例,在联邦总税收中,个人收入所得税所占比例为43%,社会安全福利保障税为39%,公司收入所得税为10%,货物消费税为4%,其余的4%为遗产税、礼品税和其他税收(见表一)。 个人收入所得税(Individual Income Tax) 个人收入所得税又称个税,是联邦政府税收的主要来源。个税的征收原则是“挣钱就需缴税”(pay-as-you-earn)。个人收入所得税的缴付方式主要有四种:夫妻联合报税、夫妻分别报税、以家庭户主形式报税和单身个人报税。个人收入主要包括工资、年薪、小费、利息和股息收入、租金、特许使用费、信托、博采、赌博、遗产、年金、赡养费收入、投资收入和商业经营收入等。个人收入所得税采用累进税率制,税率按收入的不同分为10%、15%、25%、28%、33%和35%多个税级档次(见表三)。 公司收入所得税(Corporate Income Taxes) 公司收入所得税又称公司税,是联邦政府继个税和社会安全福利保障税之后的第三大联邦税进项。该税采用累进税率制,税率分别为15%、25%、34%和35%。 各州为扩大就业水平,增加财政收入,均推出针对公司实体的投资鼓励政策,具体体现在税收的优惠措施上。一般而言,各州的经济

印度经济现状及对外贸易政策分析

xx经济现状及对外贸易政策分析 xx大学 xx学院 国贸07Q1 一、xx经济现状概述 (一)xx国内经济状况 印度作为一个拥有世界第四大军队,第八大制造业和仅次于美国的高科技人才资源的世界第二人口大国,正在创造“印度崛起”的神话。印度政府在“十五计划”中,将2002年-2007年的经济增长率定为8%,但基于印度沉重的人口负担、不平衡的产业结构、巨额的财政赤字、悬殊的贫富差距、落后的基础设施、居高不下的银行不良资产以及国内种姓制度和宗教矛盾长存等现实情况分析,这一目标的实现颇为不易。 1.xx国内经济发展现状总述 印度经济自独立以来到上世纪80年代,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仅为 3.5%,80年代提升为 5.6%,90年代中期为7%,2003年第四季度的增长率更是超过了中国,达到了创纪录的 10.4%。2004-2005财年第二季度的经济增长率为 6.6%,其中建筑业增长率为 5.2%,工业增长率为 9.3%,第三产业增长率为 8.25%。第二季度的商品贸易增长 53.5%,较第一季度的

24.6%增长了一倍多,外国直接投资则增长 26.8%,印度经济进入了“黄金时代”。 (1)第一产业现状: “绿色革命”使农业增产增收但科技兴农仍然任重道远。 今日的印度已彻底改变了“带着讨饭篮子”的形象,粮食产量从独立之初的1500万吨增至2003年的 2.2亿吨,2004-2005年度(7月到次年6月)的粮食产量目标为 2.251亿吨但由于降雨量下降,产量预计会减少到 2.06亿吨。现在印度的许多农产品如大米、小麦、豆类、棉花、甘蔗、茶叶、烟草和黄麻的产量均位居世界前列。这主要归功于1964年-1970年印度开展的“绿色革命”,90年代后印度又开展的“白色革命”和“蓝色革命”促进了畜牧业和渔业的发展。现在印度正朝着2010年粮食产量翻番的目标前进,预期届时粮食市场将超过25,000亿卢布。但是客观来讲,印度农业生产率仍然很低,每公顷 1.7吨的单位面积粮食产量与 2.6吨的世界水平和5吨多的发达国家水平还相差甚远。所以2005印度政府在预算报告中特别强调了要改善农业领域的投资环境,其中包括允许国内农产品出口商免税进口种子和农用物资等。 印度农业发展的关键是开垦荒地、选育良种、改造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水利设施网增加灌溉面积、保证电力供给、提高粮食加工储藏能力、完善粮食市场流通环节,使农业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2)第二产业现状: 新兴工业实力渐强,但协调发展不容忽视。 印度现已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工业体系,其中制药、汽车等领域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雄厚。印度的能源工业(包括煤炭、石油和电力)发展也较迅速,煤炭是

印度 海外市场国别资料

印度 印度共和国(以下简称“印度”)拥有将近12亿人口,是世界上排名第二的人口大国。82%的居民信仰印度教。近年来,印度政府实行全面经济改革,经济发展速度引人注目。中 印两国领导人互访密切,双方在经济合作领域不断拓展。2005年4月,中印两国签署了《中 华人民共和国与印度共和国联合声明》,宣布两国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2008年1月,印 度总理辛格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两国签署了中印《关于二十一世纪的共同展望》。 印度基础设施落后,严重制约了国民经济发展。印度政府已将大力发展基础设施作为振 兴经济的重要手段。印度第11个五年计划(2007年4月~2012年3月)期间,预计用于基 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将达到5140亿美元。 依据政府发展规划,印度承包工程市场中交通运输、能源电力、电子通信、水利工程、石油化工和纺织业等领域存在较大的市场机会。 中国企业已经参与到印度工程承包市场并取得了一定成绩,在交通建设、石油化工和电 子通讯等领域已经有较好的市场表现。目前,印度经济进入了高速发展期,在未来几年将以 每年5%-6%的速度增长,在今后10年内,印度将把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放在突出位置,这为 我国对外承包工程企业提供了较多的发展机遇。

第一节 宏观环境 概念数据: 面积 297.47万平方公里 人口 1,186,200,000 (2008年) GDP 1.16万亿美元(2007/08财年) GDP 增长速度 9.0%(2007/08财年) 汇率 1美元=48.78印度卢比 (2009年8月28日) 外汇储备 2908亿美元 (2008年2月) 资源优势: 印度资源丰富,拥有云母、煤、铁、铝、铬、锰、锌、铜、铅、磷酸盐、黄金、石油等丰富的矿产资源,其中云母的产量和储量均为世界之首,铝土产量和煤产量居世界第五位。 产业特点: 农业基本自给,工业形成较为完整的体系,服务业发展迅速,占GDP 比重逐年 上升,已成为全球软件、金融等服务业 重要出口国。 一、 政治环境 印度实行议会民主制,联邦议会由总统和两院组成。现任总理是曼莫汉·辛格(Manmohan

美国税收制度简介

美国税收制度简介 税收是美国支撑提供财政经费来源,维持经济正常运转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在美国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率因美国经济兴衰、战争的爆发、政府的更迭以及立法的修改而波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来,联邦税收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率平均为18.2%,其中,2000财政年度全部税收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例为20.8%,是二战以来所占比例最高的年份。而由于受经济衰退和政策影响(如减税),2004财年,该比例降至16.5%的历史低点。 经过上百年的不断修改和更新,美国的税收制度可谓是非常完善。总体而言,美国的税可分为以下几类,联邦税、州税和地方税;从税种看,有个人收入所得税、公司收入所得税、社会安全福利保障税和健康医疗税、销售税、财产税、地产税、遗产税、礼品税、消费税等;从税率看又分为单一税率、累进税率和递减率税;在税收的计量上有可分为从量税和从价税。以下简要介绍美国有关的税。 联邦税(Federal Tax) 联邦税顾名思义就是由联邦政府征收的税负。联邦收入所得税主要用于支付国防开支项目、外交事务开支、执法费用,以及支付国债利息等。在各种联邦税中,收入所得税占主要地位。主要是个人收入所得税和社会安全福利保障税,其次是公司收入所得税。联邦遗产税、礼品税和货物消费税在联邦财政总收入中所占比例则很小。以2004年为例,在联邦总税收中,个人收入所得税所占比例为43%,社会安全福利保障税为39%,公司收入所得税为10%,货物消费税为4%,其余的4%为遗产税、礼品税和其他税收。 个人收入所得税(Individual Income Tax) 个人收入所得税又称个税,是联邦政府税收的主要来源。个税的征收原则是“挣钱就需缴税”(pay-as-you-earn)。个人收入所得税的缴付方式主要有四种:夫妻联合报税、夫妻分别报税、以家庭户主形式报税和单身个人报税。个人收入主要包括工资、年薪、小费、利息和股息收入、租金、特许使用费、信托、博采、赌博、遗产、年金、赡养费收入、投资收入和商业经营收入等。个人收入所得税采用累进税率制,税率按收入的不同分为10%、15%、25%、28%、33%和35%多个税级档次。 公司收入所得税(Corporate Income Taxes) 公司收入所得税又称公司税,是联邦政府继个税和社会安全福利保障税之后的第三大联邦税进项。该税采用累进税率制,税率分别为15%、25%、34%和35%。 各州为扩大就业水平,增加财政收入,均推出针对公司实体的投资鼓励政策,具体体现在税收的优惠措施上。一般而言,各州的经济发展促进部门欢迎无污染或较少污染、投资金额大、科技含量高、能够为当地提供就业机会和带动一方经济发展的公司实体在营业税、收入所得税、原材料购置税等方面会给以较大优惠的免抵扣额度。以佐治亚州为例,该州按宏观经济发展规划将该州划分为四类地区,第一类为最不发达地区,因而出台的鼓励措施也最优惠,该州规定,投资于制造业、通讯业、仓储分销业、研发、信息处理(如数据、信息、软件等)和旅游业的公司,所提供的每一个工作职位5年内每年可抵免750-4000美元的公司所得税。如投资于港口设施的项目可使进出于佐治亚州境内港口的运输吞吐两大幅增加,则每个工作岗位可再抵免1250美元。如投资于制造业或通讯领域,营业三年以

试论印度所得税法中的源头扣税制度

试论印度所得税法中的源头扣税制度 内容提要:本文简要介绍了印度源头扣税制度的基本概念、目的及意义,详细说明了印度源头扣税的范围、税率、一般流程及减税证明,同时剖析了印度源头扣税制度的弊端与不足,以期对初涉印度市场的中国企业的税务管理活动有所裨益。 关键词:印度 源头扣税 税率 流程 减税证明 在中国,个人所得税实行代扣代缴制度,印度将其延伸应用到了整个服务业领域,并形成了从税款扣缴、纳税申报到证书颁发等一整套制度体系,称之为源头扣税制度。源头扣税制度在印度整个税法制度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堪称最严厉的一项税收制度。 一、 源头扣税的基本概念 源头扣税(Deduction of Tax at Source),源头扣税是印度所得税的一种征收方式,《1961年印度所得税法》规定,任何付款人都有责任和义务在实际付款或贷记受益人账户时(较早者),按照一定税率从付款额或贷记额中预扣受益人所得税,该预先扣除的所得税一般称为预扣所得税(Tax Deducted at Source),预扣所得税应在规定时间内存入中央政府国库,并按时进行纳税申报。 二、 源头扣税的目的及意义 一般来讲,纳税人须要在评估年就上一财年所取得的利润交纳所得税,因此,税收就会被延迟直至上一财年结束;甚至有时纳税人会趁机隐藏其实际利润以逃避所得税,造成政府税款流失,为解决这些问题,印度政府开始引入了源头扣税制度。 源头扣税制度在一定程度可以遏制纳税人的偷税漏税行为,印度政府本着“宁可多扣后退,也不少扣补交”的征税原则,根据不同行业的平均利润率制定一个与该行业实际所得税纳税水平相匹配的扣税率,将大部分所得税通过第三方,即付款方提前征收入库。同时,印度政府还通过制定严厉的处罚制度,来加强付款方的扣税责任,从扣缴义务人的角度保证了税款的及时扣缴,这些措施大大降低了税款流失的风险,保证了政府的税收来源。 此外,源头扣税制度可以扩大税基,将一些潜在纳税人浮出水面,同时又可以加速税收,使政府能够早期收回税金,保证了财政支出,降低了财政资金成本。 三、 源头扣税的范围及税率 (一)源头扣税的范围 目前,源头扣税制度主要适用于工资薪金、债券及非债券利息、股息红利、彩票及赛马奖金、分承包合同、保险佣金、彩票销售佣金、佣金经纪费、租赁费、专业技术服务、不动产交

印度的FDI政策及其演变[1]

—35— 印度的FDI 政策及其演变 陈晓君,张伟伟 (吉林大学经济学院,吉林长春130012) 〔摘要〕独立至今,尽管印度政府几经更迭,但印度政府的FDI 政策却始终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在坚持独立自主的基础上,立足于本国科技能力提升的前提下,根据国内外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不断调整。 〔关键词〕外国直接投资;投资环境;引资政策〔中图分类号〕F11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671(2007)04-0035-04 〔收稿日期〕2007-10-18 〔作者简介〕陈晓君(1980—),男,黑龙江省海伦市人,吉林大学经济学院政治经济学专业2005级博士生。 张伟伟(1980—),男,吉林省长春人,吉林大学经济学院世界经济专业2005级博士生。 ①虽然在印度独立前期,英国迫于当时印度国内和国际压力,也被迫通过了符合印度国情的一些外资政策,但当时的外资 政策仅仅是一些应急性措施,并不属于本研究的范畴。 印度成为外国直接投资(FDI )东道国的历史可 以追溯到20世纪初期,至今已有百年历史,但是由于殖民统治下的政治压迫,其自主外资政策的制定与实施还要从印度的民族独立算起①。尽管所有学者一致认同将印度1991自由化改革的时间作为印度外资政策由限制到自由化的一个分界线,但对1991年以前印度外资政策的阶段划分至今尚未形成统一的认知。实际上,印度的FDI 政策以及全球化结构不单单是1991年以后印度自由化改革的一个现象,而是印度政府在全球竞争条件下针对不断变化的各种国内和国际压力调整的结果。在这里,笔者参照印度学者NageshKumar (1995)的观点,将印度FDI 政策的演变划分为以下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从独立到20世纪60年代末(1948——1967),明显自由化时期;第二阶段,从20世纪60年代后期到20世纪70年代末(1968——1980),管制时期;第三阶段,20世纪80年代,半自由化时期;1991年以来,自由化改革加速期。[1] 一、1948年——1967年的FDI 政策1.印度独立至“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的FDI 政 策和背景(1947-1956) 1947年摆脱英国的殖民统治后,在尼赫鲁领导下的印度政府遵循社会主义模式建立了一个管制和封闭的经济体制,“自力更生”这种单一的意识形态成为所有经济政策制定的准则。实际上,印度这一时期经济政策的目的是保护经济不受外国任何形式的干扰。这是印度过去同英国殖民者交往的经验性结果:在英印两国合作期间,英国对印度经济的干预造成了印度国内产业的萎缩和自然资源的耗竭。[2] 因此,独立不久,印度政府为实现经济自主宣布实行国有化政策,为构建和发展本国产业开始了进口替代战略。由于手中掌握的英镑存款尚能满足外汇需求,所以此时的印度政府更加强调对外资加强控制,主张国家应当拥有或控制所有关键工业、服务业、矿产资源、铁路、航运、海运和其他公益事业。在1948年4月的《工业政策决议》中明确指出:“作为法规,为了达到有效控制的目的,主要股权应控制在印度手里,而且始终坚持培训可以最终取代外国专家的合格印度人员”。1951年10月,印议会通过《工业(发展与管理)法》,把包括引进外资在内的经济活动

试述我国对外贸易法律制度

试述我国对外贸易法律制度 我国对外贸易法律制度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从零碎到系统的过程,文章就计划经济体制、市场经济体制、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对外贸易法律制度进行阐述和分析。 1、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对外贸易法律制度。从1949年至1979年改革开放近30年,我国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对外贸易法律制度开始起步发展。(1)起步发展阶段的国内、国际环境国内方面:一是新中国刚刚成立,生产力低下,但又有优越的社会制度。在“超越论”和“战胜论”指导下,社会主义各国实行贸易保护主义政策。二是来源于殖民地、半殖民地的历史教训。在开展对外贸易活动中,往往存有戒备心理,过分强调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忽视对外经济交往。国际方面:帝国主义对新中国“封锁”、“禁运”,我国被迫采取国内和国外市场割断的政策;同时,我国无法与当时占垄断地位的资本主义企业在国际市场上进行竞争,于是采取割断的办法不与其竞争,实行贸易保护主义。(2)对外贸易法律制度框架当时的对外贸易立法主要以1954年宪法为基础,制定了《对外贸易管理暂行条例》等法规。这一时期,我国对外贸易法律制度从无到有,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管得过宽、统得过死的国家统制贸易制度,不利于调动微观主体的积极性,故对当时对外贸易的促进作用有限。法制的不健全,导致了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不平衡,严重限制了对外贸易的健康发展。 2、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对外贸易法律制度。从改革开放至中国加入WTO,我国的国民经济得到了巨大的增长,外贸事业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市场经济体制的实行大大促进了我国对外贸易法律制度的成型。(1)成型阶段的国内、国际环境国内方面:新中国成立后30年,经济长期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框架内发展,闭关锁国,同国外发展的差距扩大了。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改革开放,对外贸易取得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许多问题,需要完善的法律法规来规范。国际方面:战后,发达国家及许多发展中国家都先后选择了对外开放的道路。很多国家在对外开放的过程中,分享了参与国际分工所带来的益处,并使得自身的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历史和现实警示我们,如果不实行开放的政策发展经济,我国将落后于世界其他国家。(2)对外贸易法律制度框架这个阶段我国以《对外

印度尼西亚投资市场调研之印尼税制

印度尼西亚投资市场调研之印尼税制 发布时间:2011/1/11 15:47:40 字体: 尼实行中央和地方两级课税制度,税收立法权和征收权主要集中在中央。现行的主要税种有:公司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增值税、奢侈品销售税、土地和建筑物税、离境税、印花税、娱乐税、电台与电视税、道路税、机动车税、自行车税、广告税、外国人税和发展税等。 主要税赋和税率所得税:2008年7月17日印尼国会通过了新《所得税法》,个人所得税最高税率从35%降为30%,分为四档,5000万盾以下,税率5%;5000万盾至亿盾,15%;亿盾至5亿盾,税率25%;5亿盾以上者,税率30%。企业所得税率,2009年为过渡期税率28%,2010年后降为25%。印尼对中、小、微型企业还有鼓励措施,减免50%的所得税。 增值税:一般情况下,对进口、生产和服务等课征10%的增值税。 印花税:是对一些合同及其他文件的签署征收3000或6000印尼盾的象征性税收。 印尼对外国投资优惠税收政策根据2007年印尼《有关所规定的企业或所规定的地区之投资方面所得税优惠的第1号政府条例》,印尼政府对有限公司和合作社形式的新投资获扩充投资提供所得税优惠。 提供的所得税优惠包括: (1)企业所得税税率为30%(根据新《所得税法》,2010后为25%),可以在6年之内付清,即每年支付5%;

(2)加速偿还和折旧; (3)在分红利时,外资企业所缴纳的所得税税率是10%,或者根据现行的有关避免双重征税协议,采用较低的税率缴税; (4)给予5年以上的亏损补偿期,但最多不超过10年。上述所得税优惠,由财政部长颁发,并且每年给予评估。 投资促进政策自2007年1月1日起,印尼政府对6种战略物资豁免增值税,即原装或拆散属机器和工厂工具的资本物资(不包括零部件),畜禽鱼饲料或制造饲料的原材料,农产品,农业、林业、畜牧业和渔业的苗或种子,通过水管疏导的饮用水,以及电力(供家庭用户6600瓦以上者例外)。 2007年2月,为吸引外商进入印尼,与当地企业合作从事鱼类加工业,印尼政府准备采取多项税收措施,具体包括免除国内加工鱼产品的出口税,减轻渔业加工机械进口税,减免收入税及增值税,在综合经济开发区和东部地区投资的企业还可获得土地建设税减免优惠。 2007年8月,印尼中央与地方政府实行投资审批一站式服务。实行一站式服务之后,每个部门都派代表到投资统筹机构办事处,以便加快办理审批手续。依据2007年第25号《投资法》第30条第7款,需要中央政府审批的投资领域包括对环保有高破坏风险的天然资源投资,跨省级地区的投资,与国防战略和国家安全有关的投资。 印尼劳动就业的规定印尼国会于2003年2月25日通过第13/2003号《劳工法》,对劳工提供相当完善的保护,但因部分规定过于偏袒劳工方,大幅提高了劳工成本,影响印尼产品之

目前各国外贸政策现状综述

目前各国外贸政策现状综述 【美国】 外贸政策随着美国政府的领导层的改变也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大致可归结为三个步骤。 第一步,明确方向,重拾出口驱动。在年初的国情咨文中,美国总统奥巴马宣称,在未来5年内,将促使美国出口额翻一番。按照奥巴马的说法,此举将为美国创造两百万个就业岗位,将有效缓解美国目前的高失业率。而居高不下的失业率,正成为奥巴马执政一年多来最致命的杀手。 第二步,落实行动,拓展海外市场。根据美国商务部随后制定的“全国出口倡议”(NEI)战略,美国将从加强贸易拓展、便利融资以及强化贸易规则三方面扶助美国企业开拓海外市场。作为落实行动的中枢,美还将设立“促进出口内阁”,该机构将由国务院、财政部、商务部、农业部、贸易代表处、小商业署和进出口银行等多个政府部门首长组成。这也是美首次制定涵盖几乎所有政府部门的出口战略。 第三步,全面设限,强化进口管制。作为第二步行动的深化,美国商务部不久前公布了强化贸易救济措施的14项建议,宣称要加强反倾销和反补贴等政策的执行力度,对进口贸易不公平问题采取更为严厉的立场,尤其是针对中国等“那些市场会受到政府控制的国家”。 美国外贸政策这三步,环环相扣,一步紧似一步,概括下来,大致就是:外贸将是美国经济以后的主攻方向,在出口方面,美国将会全面推动;但在进口方面,美国则会利用“规则”百般限制。 【英国】 英国的商品贸易和对外服务贸易的管理越来越开放,一般情况下,政府基本不干

涉公司的对外经济贸易行为。随着英国经济的发展对外依赖程度的提高,因此英国很注重和倡导建立一个多边的开放贸易体系,也就是世界自由贸易体系。在欧盟内部的大市场中,政府对企业从欧盟之外的国家进口或向欧盟以外的国家出口总体没有限制。对外经济贸易法规上,英国采取的是欧盟共同政策。 在英国,对进出口企业及其经营行为进行监管的部门有英国公司登记局、关税与消费税局、英国贸工部的出口控制局和进口许可证事务局。凡在英国公司登记局注册的公司,都可以向英国进口许可证事务局申请进口产品的配额。英国对日用瓷器、绝大部分的鞋类产品实行进口配额管理,对钢铁、化工产品、玻璃制品、烟花制品、皮革手套、玩具、工艺陶瓷制品等实行一般许可证管理。这些均由进口许可证事务局负责办理。 英国对军品及高科技产品的出口实行最终用户监督制度。具体做法是英国商人在出口(包括过境转口)高技术产品时必须向英国出口控制局申请“出口许可证”,申请时必须提供进口商和进口国当局提供的保证产品在该国使用的承诺,同时,对武器的出口也实行许可证审批制度。关税与消费税局负责国家的税收。所有从英国出口到非欧盟成员国的货物,必须以出口申报方式向关税与消费税局申报。出口申报可按C88表格形式在机场或港口提交,或者经关税与消费税局批准,采用某种简化程序(具体程序取决于出口商的交易额)。出口到欧盟其它成员国金额超过23.3万英镑的出口商,必须向关税与消费税局提交月报以便进行统计。上述金额以下的出口每年审核一次。 在进口方面,企业在得到银行担保的前提下,经海关同意,可以延迟缴纳进口税和增值税,直至货物实际进口后的下一月的15日为止。在出口方面,对于从英国出口到非欧盟成员国的货物,经海关同意,可以采用某种简化通关手续,具体通关手续视出口商的交易额而定。作为欧盟的主要成员国,英国没有本国的对外贸易法规,它遵循的是欧盟的共同贸易政策,即以欧共体条约中规定的共同商业政策为原则的各项贸易立法,欧盟成员国参与立法过程并执行通过的法律政策。 【德国】 德国经济具有明显的外向型特征,多年来,对外贸易一直起着德国经济发动机的作用,其增长速度明显高于国民经济的总体增速。德国劳动力成本较高,自然资源也较贫乏,其出口竞争优势主要在于品质精良、技术先进、服务周到和讲求诚信等方面。德国一半以上的对外贸易是与欧盟国家进行的。除欧盟外,美国、瑞士、中国和日本是德国最重要的贸易伙伴。 德国的外贸政策会不会给德国的网上外贸造成一定的影响呢?例如eBay在德国的交易平台,这些eBay用户在网上售出商品时,商品的出口政策会不会影响到欧元的汇率?而这些影响都是间接的,而不会直接影响到网上客户的交易。当然,南欧国家对德国的微辞并非毫无道理。德国是欧洲统一货币欧元的最大受益者。德国国内生产总值的35%来自对外贸易。实行了共同货币后,其他欧元区国家无法使用货币贬值的办法增加其对德国出口的影响,使它们的产品无法与本来就

印度外国投资政策简介

印度外国投资政策简介

印度外国投资政策简介 (驻孟买总领馆供稿2003/12/09) 自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经济改革以来,印度政府修改有关工业政策,简化政府审批手续,削减对外国投资的诸多限制,以吸引外资和引进外国先进技术。近年来,印度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收到一定的效果,但与中国相比,差距还很大。据统计,2001至2002年度(印度财政年度为当年4月到次年3月)印度实际吸收外国直接投资61.3亿美元,2002至2003年度为46.6亿美元*。为实现“十五”期间GDP年均增长8%(九五期间仅为5.35%)的目标,印度计划2002至2007年间年均吸收外国直接投资75亿美元。 《1999年外汇管理法》(FEMA)和《1991年工业政策》是印度外国投资指导性法规。以后根据《外汇管理法》制定了《外汇管理(外国人转让或发行股票)规定》。税收和合资企业管理仍沿用《1961年印度所得税法》和《1956年印度公司法》。相关政策和审批程序可到储备银行网站 (https://www.360docs.net/doc/9f19121848.html,.in)和商工部工业政策和促进司工业援助处网站(http://dipp.nic.in)上查询。 一、外国直接投资政策 印度政府希望促进外国直接投资(FDI)、印侨(NRI)和印侨控股的海外团体法人(OCB)投资,以弥补国内投资不足。在行业外资政策规定的外资比例限制内,外资可以自由在所有领域(含服务业)投资。符合有关条件的外资由印度政府授权印度储备银行(RBI)按自动程序进行审核。其它外资需在印度外资促进署(FIPB)推荐的基础上,由印度政府批准。除22种股息平衡项目和有附加条件的外资项目外,一般外国投资收益可以自由汇出印度。 (一)自动批准类

日本税收制度简介

日本税收制度简介 日本是亚洲东部太平洋上的一个群岛国家。国土面积为37.79万平方公里,2001年人口为1.27亿人。日本是世界上经济最发达的国家之一,经济实力仅次于美国列世界第二位,属于高收入国家,2001年国内生产总值为503.59万亿日元(2001年平均汇率:1美元=121.58日元)。 一、日本税制概况 日本实行中央、都道府县、市町村三级课征的制度,由中央征收的税称为国税,由都道府县征收的税为地方税,日本的税收立法权统一在国会,各种税法都要经国会批准,主要税种管理权集中在中央,一些地方税的解释权或减免权归地方政府。日本实行的是中央地方兼顾型税制,国税、地方税是两个相互独立的体系。国税由大藏省管理,地方税由自治省管理。 日本现行税制共有53个税种,国税的主要税种有:个人所得税、法人税、消费税、遗产和赠与税、地价税、酒税、烟税、挥发油税、地方道路税、石油天然气税、印花税、汽车重量税等;地方税的主要税种有:个人和法人居民税、个人和法人事业税、不动产购置税、汽车税、汽车购置税、轻油交易税、固定资产税、特别土地持有税、事业所税、城市规划税等。另外,日本的社会保障税不是独立的税种,而是以加入保险的形式缴纳的。在日本现行税制中,国税所占比重极大,地方税所占比重相对较小。 日本的主要税种 日本国税和地方税的主要税种是个人所得税、法人税、消费税、遗产税和赠与税、社会保障税及居民税等。 ( 一 ) 个人所得税 个人所得税是对在日本的居民和非居民的所得课征的一种税。 1 、纳税人。日本个人所得税纳税人包括居民和非居民。居民是指在日本居住 1 年或 1 年以上的个人,应就其在日本境内外的全部所得课税。但居民如果无永久居住日本的意图而在日本设有住所或居民并连续居留日本未达 5 年者,则被视为非永久居民,应就其在日本来源所得,以及在日本境内支付或汇入日本的境外来源所得课税。个人在日本没有住所,且在日本居留未达 1 年者,称为非居民,就其在日本境内来源所得课税。 2 、课税对象、税率。日本个人所得税的课税对象是各类所得,包括利息所得、分红所得、不动产所得、薪金所得、退职所得、事业所得、转让所得、山林所得、临时所得、其他所得等。所得扣除项目主要有:基础扣除、配偶扣除、抚养扣除、残疾人扣除、老人扣除、孤寡扣除、勤工俭学扣除、医疗费扣除、社会保险费扣除、人寿保险费扣除、损失保险费扣除、捐赠款扣除、小规模企业共济

印度政治体制

印度政治体制 政体 印度是一个资本主义联邦制共和国,总统是国家元首,但其职责是象征性的,实权由总理掌握。国家的总统及副总统任期5年,由一个特设的选举机构间接选举产生。总统职位因去世、辞职或罢免等原因而出缺,印度宪法第65条规定由副总统代行总统职务。当新总统被选出及就职后,副总统恢复原有职务。总统如果因疾病或其它原因不能履行职务时,由副总统暂时代理总统职能直至总统返回办公。 行政权力由以总理为首的部长会议(即印度的内阁)行使。议会多数党向总统提名总理人选,由总统任命总理。然后再由总理向总统提名副总理及其他内阁成员。 印度国务院设国务卿一名、国务委员若干名。不设副国务卿。 宪法 宪法于1950年1月26日生效。宣称印度为联邦制国家,是主权的、世俗的、社会主义的民主共和国。采取英国式的议会民主制。公民不分种族、性别、出身、宗教信仰和出生地点,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总统为国家元首和武装部队的统帅,由联邦议会及邦议会组成选举团选出,每届任期五年。总统依照以总理为首的部长会议的建议行使职权。 议会 印度的立法权归议会所有。议会分为上下两院。上院称为联邦院,下院称为人民院。 联邦院议员不超过250人,其中,议长由共和国副总统担任,有12人由总统指定,其他由各邦议会选举产生。联邦院不能提前解散,每年改选1\3的议员。 人民院有议员545人,其中,530人由各邦选民直接选举,13人由中央直辖区选出,有2人由总统指定。人民院可以提出解散,议员任期5年。 政府 行政机构由总统、总理和各部部长组成。总统由上下两院和各邦议会的选举团选出。总统名义上是国家元首和武装部队统帅,但没有实权。印度现任总统为普拉纳布·慕克吉。总理领导的部长会议掌握实权。总理由议会多数党领袖担任。各部部长由总理提名,总统委任。 最高法院是最高司法权力机关,有权解释宪法、审理中央政府与各邦之间的争议问题等。各邦设有高等法院,县设有县法院。最高法院法官由总统委任。总检察长由总统任命,其主要职责是就执法事项向政府提供咨询和建议,完成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检察权,对宪法和法律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等。 政党 (1)印度国民大会党(英迪拉·甘地派)(The Indian National Congress〔Indira Gandhi〕):简称国大党(英),通常称印度国大党。有初级党员3000万,积极党员150万。国大党成立于1885年12月,领导了反对英国殖民统治和争取印度独立的斗争。印独立后曾长期执政,

印度对美国贸易情况分析

本科生学年论文 题目:印度贸易分析 ——以美国为例 学号: 201 024053 姓名: 学院:经济学院 专业:国际经济于贸易 指导教师: 指导成绩: 2017年10月04日

印度贸易分析 --------以美国为例 (20150240539 王朝阳国际经济与贸易) 一、印度国情简绍 位于10°N-30°N之间,最大国家。东北部同、、接壤,夹在东北部国土之间,东部与为邻,东南部与隔海相望,西北部与交界。东临,西濒,海岸线长5560公里。也是一个由100多个民族构成的统一多民族国家,主体民族为,约占全国总人口的30%。是之一。公元前2500年至1500年之间创造了。公元前1500年左右,原居住在中亚的中的一支进入,征服当地土著,建立了一些小国,确立了,兴起。公元前4世纪崛起的统一印度,中世纪小国林立,兴起。1600年英国侵入,建立。1757年沦为英殖民地。1947年8月15日,,印度独立。1950年1月26日,印度共和国成立,为成员国。印度是世界第二大人口大国[1] ,是之一,印度经济产业多元化,涵盖农业、手工艺、纺织以至服务业。印度三分之二人口仍然直接或间接依靠农业维生,近年来服务业增长迅速,已成为全球软件、金融等服务业最重要出口国。全球最大的非专利药出口国,世界第一。印度是社会财富分配极度不平衡的,问题较为尖锐。2017年6月9日,印度正式加入。 二、印度国家经济发展状况 印度是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经济增长速度引人瞩目。若以同等购买力来衡量,印度2011年国内生产总值4.457兆美元,与日本并列世界排行第三,仅次于美国、中国;但是若以美元汇率评估,印度的国内生产总值仅有1.676兆美元,世界排行第11位,和人口只有2300万的已发展国家澳洲相差无几。印度年成长率为5.8%,并于2011年至2012年间达6.1%。社会财富在印度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极度不平衡,全国10%的人口掌控全国33%的收入。 由于印度人口众多,平均国民生产总值很低,2011年,印度平均国内生产总值(购买力平价)为3,694美元,列世界的第129位;美元汇率则为1,389美元,为世界第140位。1991年以前,受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影响,经济政策采行贸易保护主义,印度政府过分干预劳工及金融市场并监管商业活动,由于1991年印度经济危机,加上苏联解体,新国大党政府使印度开始实行经济自由化改革,借由外国贸易及直接投资,逐步转型为自由市场,印度的经济规模获得了较快速度的增长。

印度及中国钢铁产业情况简介

一.印度及中国钢铁产业情况简介 印度市场生产特点及主要工艺: 生产特点:1)大型钢铁联合企业为骨干,今年来小型电炉钢厂发展较快; 2)内陆建厂,分布集中,主要接近于原料,燃料产地以及主要消费地。 生产工艺:以电炉产量增长为主,尤其是感应炉的产量较高,常年处于30%以上。 印度矿产资源: 印度拥有丰富的高品位铁矿石资源, 铁矿石原矿储量70亿吨, 平均铁品位64%,赤铁矿石品位均在58%以上,约有146亿吨;磁铁矿石品位较低,一般为30%-40%, 约在106亿吨;79%的高品位铁矿石主要集中在奥里萨邦,卡纳塔克邦,察科汉德邦。另外印度焦煤储量为53.1亿吨,占印度煤炭2858.6亿吨总储量的19%, 且焦煤品质较差,并不适用于炼钢. 近年来,印度加速进口焦煤,全国焦煤需求超过50%需要进口,主要来自澳大利亚和美国。印度每年大约有3100万吨的焦煤需求,大约1/3来自中国(约1033万吨)。最后,印度钢铁企业积极收购海外焦煤矿山以增加对优势焦煤的掌控。主要活跃于非洲,主要竞争对手包括中国以及韩国。 印度钢铁市场现状: 印度现仍处于工业化初期阶段,钢铁产量增长快速,但是与中国相比产量仍然非常低。 2011年钢铁产量仅相当于中国产量的1/9左右。印度人均成品刚才消费量属于世界最低的国家之一,远远低于中国和世界平均水平。未来进一步的工业要求印度通过发展第二产业提高国民收入,加强对钢铁上下游的投资,大力发展交通运输,仓储等生产性服务业,促进基础产业建设,从生产和需求两方面推动印度钢铁工业扩大化生产规模,拉动印度钢铁产量的增长。 目前印度钢铁行业长材生产繁荣,线材增产,板材行业减产。板材市场基本被除RINL以外的6家公司垄断。建筑行业迅速发展,印度长材轧钢厂总产量约在1200万吨/年。汽车市场所需的热轧卷和冷轧卷分别有70%和80%来自进口。管材业发展迅速,主要生产大口径石油天然气焊管,无缝管和煤球铸铁管,需求和价格良好,受金融危机影响小。镀锌板出口率高达70%的乌塔姆镀锌钢铁公司目前镀锌板产量大约为80万吨每年。 印度在2015年的源钢产量已达到9200万吨,成为事件第三大粗钢制造国,而2003年则处于第八位在2015年,印度的钢铁消费达到了8100万吨,成为仅次于中国美国的第三大钢铁消费国。印度在2010年到2015年的5年期间,粗钢产量以6.2%

印度矿业简介

一、储量和资源 印度煤炭、铁矿、铝土矿、锰矿、铬铁矿、云母、重晶石、滑石、叶蜡石资源比较丰富,印度开发利用的矿产资源种类有89种,其中能源矿产4种、金属矿产33种、非金属矿产52种。近年来,印度矿业政策的调整,印度矿产勘查活跃,主要矿产储量增加。 煤炭:印度是世界上煤炭资源丰富的国家,埋藏深度1200米以内煤炭探明储量2551.72亿吨,印度煤炭绝大部分属于晚石炭世-侏罗纪的冈瓦拉煤系,煤炭储量2542.30亿吨,占印度全部煤炭储量的99.6%;在西部新生代第三系盆地中还赋存有褐煤,煤炭储量9.42亿吨,占0.4%。印度主要煤田包括Talcher煤田(396亿吨)、Raniganj煤田(255亿吨),Ib-River 煤田(224亿吨)、Jharia煤田(194亿吨)、Mand-Raigarh煤田(191亿吨)、Godavari Valley 煤田(174.6亿吨)、North Karanpura煤田(158.6亿吨)、Rajmahal煤田(141.2亿吨)、Singrauli煤田(129.1亿吨)和Korba煤田(101.2亿吨)。按地区分,Jharkhand邦743亿吨、Orissa邦620亿吨、Chhattisgarh邦415亿吨、West.Bengal邦283亿吨。印度煤炭灰份高,热值低,炼焦用煤资源短缺。印度晚石炭世-侏罗纪的冈瓦拉煤系煤炭储量有323.76印度焦煤和2219.54亿吨非焦煤,而新生代第三系盆地中赋存的褐煤为高硫煤。在深度分布上,300米埋藏深度以内煤炭储量为1557.47亿吨,300~600米埋藏深度煤炭储量为806.76亿吨,600~1200米埋藏深度煤炭储量为187.49亿吨。 石油和天然气:印度剩余探明石油储量为7.71亿吨,其中半数以上在海上,其余分布在陆地。印度天然气剩余探明储量为10749亿立方米。 印度油气资源主要分布在西部海区的Mumbai (Bombay)High盆地、东部的孟加拉湾海区、安得拉邦、古吉拉特邦、奥里萨邦和阿萨姆邦等地。Mumbai High油气田是印度最大的海上油气田,位于印度西部大陆架上,Mumbai High盆地长75公里,宽25公里,距孟买海岸160公里。位于印度东南部安德拉邦东海岸克里希纳一戈达瓦里盆地的天然气田是目前印度已经发现的最大的天然气田,天然气资源量估计多达20万亿立方英尺,在奥里萨邦有6处发现天然气,资源量约8.2万亿立方英尺。铁矿:印度拥有丰富的铁矿资源,多为优质铁矿,铁矿探明储量181.87亿吨,已探明铁矿资源主要分布于中央邦、奥里萨邦、卡纳塔克邦和比哈尔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