盾构到达施工方案刚套筒

盾构到达施工方案刚套筒
盾构到达施工方案刚套筒

目录

1.工程概况 (1)

2.到达端头概况 (1)

2.1端头地质条件及原端头加固设计 (1)

2.2到达端头施工情况 (3)

3.拟定变更到达施工方案 (3)

3.1变更原因 (3)

3.2方案变更 (3)

4.施工方案 (6)

4.1预埋洞门钢套筒 (6)

4.2端头加固 (7)

4.3洞门凿除施工 (10)

4.4钢套筒设计 (12)

4.5钢套筒的检查 (14)

4.6钢套筒的安装及试压 (15)

4.6.1安装流程 (15)

4.6.2安装过程及步骤 (15)

4.7盾构机到达掘进 (20)

4.8钢套筒和盾构机拆解、吊出 (23)

5.安全文明施工 (23)

5.1防坍塌应急预案 (23)

5.2安全文明保证措施 (24)

1.工程概况

珠江三角洲城际快速轨道交通广州至佛山段工程盾构4标祖庙站~普君北路站区间盾构工程采用两台海瑞克泥水盾构机掘进,盾构从普君北路站始发,沿建新路掘进至祖庙站后拆解吊出则完成该区间的隧道施工。该区间工程概况如图1所示。

图1 本区间工程概况

2.到达端头概况

2.1端头地质条件及原端头加固设计

祖庙站到达端头隧道洞身范围主要地层为<3-2>中粗砂层、<7>强风化岩层,隧道拱顶部位覆盖土层从下到上依次为<3-2>中粗砂层、<4-1>粉质粘土层、<4-2>淤泥质土、<3-1>粉细砂层和杂填土层,<3-2>中粗砂层和<3-1>粉细砂层很厚,且地下水丰富,拱部覆盖层稳定性差,必须进行端头加固。原端头加固设计采用搅拌桩和旋喷桩以及全封闭连续墙进行加固,搅拌桩在加固体内部区域,外部采用600mm素混凝土连续墙整体包围,连续墙接缝及搅拌桩与车站围护结构间采用旋喷桩止水。加固区沿隧道方向为10 m,宽度为25.2m,加固深度搅拌桩为20.1m,旋喷桩为21.1m。端头处地层及原端头加固设计如图2、图3所示。

图2 端头加固平面布置图

旋喷桩

600mm连续墙

500@375搅拌桩

图3 端头地层及端头加固纵剖面图

2.2到达端头施工情况

目前车站正在开挖施工中,按照盾构施工计划及车站施工进度,盾构机将于2009年11月初到达祖庙站,为确保到达的安全,端头加固搅拌桩、连续墙和旋喷桩必须有3个月龄期,才能满足施工安全的要求,而端头加固本身需要约50天的施工工期,按照工期计划要求,车站施工单位必须在7月上旬移交端头加固场地,根据车站目前的施工进度,以及与车站施工单位协调结果,车站无法按照要求移交端头加固施工场地。

3.拟定变更到达施工方案

3.1变更原因

根据目前到达端头实际情况,按原方案加固,工期上不能满足要求,而端头地层较差,若不进行处理,不能满足到达施工要求,而本工程工期紧,必须在2009年年底完成区间主体工程施工。根据现有条件,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为确保按照业主工期要求完成本区间工程,拟定改变盾构到达施工方案,同时相应的改变端头加固方案。

3.2方案变更

盾构到达拟采用盾构密闭接收装置方案,该方案在我司施工的二八线延长线工程中已成功应用。

(1)端头加固

为缩短端头加固工期,避免与车站施工互相影响,根据新的到达接收方式,把原设计端头加固搅拌桩和旋喷桩更改为一幅1.2m厚的素混凝土连续墙,每个洞门一幅,长度为9m,深度到达隧道底以下2.5m,并至少进入强风化岩层2m,连续墙紧贴车站围护结构,在施工中确保与维护结构接触面必须紧贴,防止地下水从外界通过缝隙渗透进来,为确保达到止水效果,在连续墙两端采用两排旋喷桩进行止水。端头加固如图4、图5所示。

图4 端头加固平面示意图

图5 端头加固纵剖面示意图

(2)接收方案变更

由于端头加固区域大大缩小,盾构到达时,加固体不能把整个盾构机包含在

内,破除洞门后,盾构掘进出洞时洞门密封很难保证抵抗得住地下水压力,一旦地下水击穿洞门密封,密封失效,地下水将夹杂地层中的砂土漏出,导致地层流失,造成地面塌方等事故,盾构不能顺利到达。为确保盾构顺利到达接收,拟定采用密闭接收装置接收方案,即在洞门外,采用特制钢套筒与洞门预埋环板连接,钢套筒长9.6m,内径6.5m,在远离洞门一端设置一圆形端盖,用反力架和钢支撑撑在车站结构上,确保钢套筒不会在盾构推力作用下发生位移等事故。钢套筒安装时,确保其整体的密封性和耐压性。钢套筒安装之前,先凿除洞门车站围护结构,采用低强度材料回填,安装完钢套筒后在钢套筒内回填砂土压实,然后盾构机直接掘进到钢套筒内,在盾尾补充注浆,等浆液凝固后,依次拆解钢套筒和盾构机并吊出,完成到达施工。到达接收方案如图6所示。为了避免洞门施工时由于施工困难等因素导致洞门处混凝土浇筑存在缺陷,拟定在车站洞门施工时,在洞门内预埋一环形钢套筒,钢套筒长度与车站结构厚度一致,直接作为洞门环形模板,套筒内径6500mm,结构面处与洞门设计预埋环板一致,用于与接收钢套筒连接。

图6

钢套筒接收示意图

(3)方案可行性分析

该方案在我司施工的广州市轨道交通二八线延长线工程中已试行应用,目前两台盾构机在端头条件很不利的条件下成功完成到达接收工作,避免了到达接收风险,创造了巨大的效益,可见该方案是可行的。

4.施工方案

4.1预埋洞门钢套筒

(1)钢套筒设计

钢套筒的作用主要是防范洞门施工质量问题,避免在洞门处出现漏浆、漏水状况。套筒内径为6500mm ,长度为900mm ,在套筒内设置筋板,确保其刚度,同时在套筒内环形预留两排Φ22mm 钢筋孔,用于插入钢筋加强与车站结构的整体性。

钢套筒设计如下图所示。

A向

1,2,3,4位置剖面

图7 预埋钢套筒设计图

(2)钢套筒安装

钢套筒安装时,其中心应与隧道中心一致,测量进行定位,钢套筒在地面先拼装成整体,再吊下安装。定位完成后,在预留的钢筋孔插入长300mmΦ22的钢筋,并焊牢。如图8所示。

车站围护结构

图8 钢套筒安装示意图

4.2端头加固

变更后的端头加固内容包括连续墙的施工和旋喷桩施工。

(1)连续墙施工

连续墙为本端头加固的重要内容之一,应起到确保洞门凿除时的稳定,并隔绝外部地下水,该连续墙分两段,两个洞门分别为一槽段,每个槽段长9m,即在洞门中心线两侧4.5m范围,厚1.2m,深度到达隧道底以下2.5m。连续墙紧贴车站围护结构施工,应确保其与车站围护结构的连接紧密,防止地下水从车站围护结构与新施工连续墙间渗漏。

①施工工艺流程

素混凝土连续墙施工工艺流程如图9所示:

图9 素混凝土地下连续墙施工工艺流程图

②施工要点

A、测量放线

根据业主提供的基点、导线和水准点,在施工场地内设立施工用的测量导线网和水准点,经复核无误后方可使用。施工期间应经常复测并注意保护。根据测量控制点,准确测放出连续墙中轴线,经复核验线后,开始导墙基槽开挖。

B、基槽开挖和导墙修筑

按照测量放线结果,从地面开挖基槽,并施做导墙,导墙水平方向应平直,竖直方向确保垂直。

C、成槽施工

采用冲桩成槽工艺,成槽时按划分槽段的油漆标志,按顺序进行。入岩后,继续采用冲击式钻机冲钻成孔方法进行入岩成槽,直至终槽。成槽时应及时补浆,保持槽内的泥浆液面高度不得低于槽池顶面300mm,防止槽壁坍塌。

D、清槽及接头缝处理

成槽过程中用泥浆循环法清渣,即将皮管通向孔底并泵进新浆,使泥渣上浮;对于粗颗粒的岩渣则用专用抽渣筒清除;最后清槽时,采用空气吸泥法反循环清孔,即通过4″皮管压下6~8Kg/cm2压缩空气至槽底的吸泥装置,将泥砂吸上,同时槽孔上部补充新鲜泥浆,保持所要求的泥浆液面高度。清孔后保证沉渣厚度<100mm,1小时内槽底泥浆比重<1.15。

连续墙与围护结构接缝部位必须用接头刷清理干净。

E、水下混凝土灌注

该连续墙混凝土采用C20素混凝土。水下混凝土灌注导管底端离槽底0.4m,首批入槽混凝土量应不小于5.0 m3,以保证开塞后导管埋管深度不小于0.5m。要求混凝土面上升速度不小于2m/h,槽内混凝土面高低差小于0.3m,中途因故停顿时间小于30min,导管埋深控制在2~4m之间,导管间距不大于3m,导管距槽段两端不大于 1.5m。在浇捣混凝土的过程中,严格控制混凝土的坍落度在18~22cm之间,以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及抗渗等级满足设计要求。

(2)旋喷桩施工

①本加固方案中旋喷桩位于连续墙的两端处,其作用是对连续墙的防水作用进行补充,深度与连续墙深度一致,有效桩长一直至地面,确保整个连续墙与围护结构接触面的止水效果。

②旋喷桩施工工艺流程

图10 旋喷桩施工工艺流程图

③施工要点

A.钻机就位

钻机设置在设计的孔位上并应保持垂直,施工时旋喷管的允许倾斜度不得大于1% 。

B.钻孔

钻孔时钻机要平衡,开孔孔位要准确,钻孔垂直度偏差≤0.5%,确保旋喷管能顺利导入孔底。根据钻孔桩施工的地层情况,在砂层等不利地层处钻孔时,采用泥浆护壁,泥浆的主要性能指标控制为:比重1.2~1.3,粘度25~30S,含砂量<5%。

C.浆液配制与喷射作业

水泥浆液采用42.5号普通硅酸盐水泥和自来水配制,水灰比为1.0~1.5。然后以设计要求的技术参数进行旋喷。在旋喷过程中,经常检查水泥浆泵压力,旋喷管提升速度及孔口冒浆情况,并随时做好记录。旋喷注浆如中途发生故障,立即停止提升和喷射,待检查排除故障后再继续施工。

D.冲洗

喷射施工完毕后,应把注浆管等机具设备冲洗干净,管内机内不得残存水泥浆,通常将浆液换成水,在地面上喷射,以便把泥浆泵、注浆管以及软管内的浆液全部排除。

4.3洞门凿除施工

(1)在洞门上打观察孔,观察土体稳定和渗漏情况。

为了了解洞门里面土体稳定及渗漏情况,防止凿除洞门时发生喷涌,在盾构机碰壁以后,洞门凿除前需要在洞门上打观察孔,根据观察孔确定前方土体的

稳定性及透水性,观测孔按上多下少方式布置,深度为1.2米,穿过围护结构连续墙,先用水平地质钻钻过围护结构,孔径50毫米,在洞门边缘的钻孔斜向布置,朝向洞门范围外,取出芯样观察围护结构的完整性,及原围护结构与新增连续墙体的连接情况,墙体之间的间隙和是否存在失稳或透水的情况,如果不存在,则继续下一个钻孔;如果存在,在该孔附近20厘米左右再钻取几个观察孔,确认是否确实存在失稳或透水的情况,不存在,则继续下一个钻孔,如仍然发现前方加固体有失稳或大量透水则停止凿除,通知监理、业主,并采取措施处理。并采用注入聚氨酯或注入双液浆的方式封堵钻孔,待处理安全后,再凿除洞门混凝土。观察孔位置如图11所示:

图11 观察孔布置图

(2)凿除混凝土和钢筋、回填素混凝土。

首先凿除洞门批荡和围护结构的保护层,露出围护结构的第一排钢筋网,人工把连续墙第一排钢筋逐根切割后吊出,钢筋切割范围要大于刀盘范围5cm以上,然后用炮机凿除连续墙第一排与第二排钢筋之间的混凝土,直至露出第二层钢筋网,凿碎第二层钢筋与里层混凝土接触的部分,割除漏出部分的第二层钢筋网然后人工拉出,并及时回填M7.5的水泥砂浆。洞门凿除完成后,立即进行场地清理,以确保盾构出洞安全。

其它注意事项:在凿除过程中,严格注意端头加固体的状态,发现异常现象,立即撤走所有的施工人员。洞门凿除后在加固体上设位移观测点,每天监测洞门的安全状态。严格按高空作业的要求施工,高于2m以上的作业都必须佩带安全绳。

4.4钢套筒设计

1、筒体

筒体部分长9600mm,直径(内径)6500mm。分三段,每段3200mm,每段又分为上下两半圆。筒体材料用16mm厚的A3钢板。每段筒体的外周焊接纵、环向筋板以保证筒体刚度,筋板厚20mm,高150mm,间隔约550*600mm。每段筒体的端头和上下两半圆接合面均焊接圆法兰,法兰用24mm厚的A3板,上下两半圆以及两段筒体之间均采用M30、8.8级螺栓连接,中间加3mm厚橡胶垫。在筒体底部制作托架,托架分三块制作,之间用螺栓连接。每段又分为三件。托架承力板用24mmA3板,筋板用20mmA3板,底板用24mm A3钢板,底部用200*200mm工字钢按“托架图”相应的尺寸焊接成为整体。托架与下部筒体焊接连成一体,焊接时托架板先与筒体焊接,再焊接横向筋板,焊接底板和工字钢。托轮组装完后,工字钢底边与车站底板预埋件焊接,托架须用型钢与车站侧墙顶紧。筒体具体形状如图12所示。

图12 接收钢套筒筒体

2、后端盖

后端盖由冠球盖和平面环板组成,冠球盖和平面环板材料用30mm钢板,平

面环板加焊36个厚30mm、高500mm的钢板筋板,环向均布排列焊接。后盖边缘法兰与钢套筒端头法兰采用M30、8.8级螺栓连接。

冠球盖用30mm钢板整体冲压焊接成形,后盖平面环板与冠球盖外缘内外焊接成整体。制作完工要在球盖内侧加焊型钢或钢管井子玄,防止变形。

后端盖形状如图13所示。

后端盖

图13 接收钢套筒端盖

3、反力架

采用盾构始发反力架紧贴后盖平面板安装,冠球部分不与反力架接触。反力架上下位均布4根10寸钢管与洞口墙体顶紧,两侧中的一侧均布三根10寸钢管与洞口墙体顶紧,另一侧用二根直径500mm钢管斜支撑(由于没有墙体承力)。反力架定好位置后,先用400t千斤顶顶住墙体和反力架,消除洞门到后盖板的安装间隙,承力钢管(10寸钢管)两端用楔形块垫实并焊接。

4、筒体与洞门的连接

在原洞门环板预埋钢筋基础上,每组加焊二根直径20mm圆钢,一端焊接在车站侧墙钢筋,另一端焊在洞门环板上,用于加强洞门环板与侧墙的连接强度。钢套筒与洞门环板之间设一过渡连接板,洞门环板与过渡连接板采用烧焊连接,钢套筒的法兰端与过渡连接板也采用烧焊连接。

5、进料口和注排浆管

每段筒体中部右上角设置600*600进料口,在每段钢套筒底部预留三个3吋带球阀注排浆管,共9个等间距布置,一旦盾构机有栽头趋势头,即可在下部

注双液浆回顶。

4.5钢套筒的检查

由于接收钢套筒曾用于2次盾构接收,并经过几次的转场运输,可能因此而影响其因此使用前必须对其进行检查,检查内容如下:

(1)钢套筒圆度

使用前对整体钢套筒的圆度进行检查,必要时由制造厂家进行检查,确保其圆度,避免盾构机进入钢套筒时与钢套筒间距不均,导致盾体与钢套筒碰撞使钢套筒发生位移变形等意外。

(2)钢套筒的密封性

钢套筒分多块组成,各组成块之间均须加垫橡胶垫,对橡胶垫必须严格控制质量,防止损坏,或有漏洞,避免出现漏浆泄压,导致泥水压力不能建立。另外,钢套筒各部件之间连接均采用螺栓连接,对螺栓连接面也应进行检查,对连接面出现变形或破坏的部位进行修复,避免出现漏洞。连接螺栓是保证各部分连接紧密的重要构件,使用前应确保连接螺栓质量和数量,保证各部分连接的强度。

(3)钢套筒焊缝

钢套筒由钢板焊接而成,使用前必须全面检查钢套筒各个部位的焊缝,对有损伤的焊缝进行补焊,确保焊缝质量,保证整个钢套筒的整体性。

4.6钢套筒的安装及试压

4.6.1安装流程

图14 接收钢套筒安装流程

4.6.2安装过程及步骤

1、主体部分连接

(1) 在开始安装钢套筒之前,首先在基坑里确定出井口盾体中心线,也就是

钢套筒的安装位置,使从地面上吊下来的钢套筒力求一次性放到位,不用再左右移动。

(2) 在地面把三节钢套筒下半段的最底部法兰边缘处割去约30~50 mm,因为钢套筒的托架已分别焊接在各节钢套筒的下半段上,而钢套筒下半段底部的法兰边缘比托架的底部要高,切割高度要根据实际测量出来的底板标高与洞门中心的标高定。

(3) 吊下第一节钢套筒的下半段,使钢套筒的中心与事先确定好的井口盾体中心线重合,在下半段的钢套筒左右两边的法兰处放好6 mm厚的橡胶密封垫,在与第二节的下半部连接过程中要注意水平位置与纵向位置的一致,确保螺栓孔对位准确,并用M30的高强螺栓连接紧固。

(4) 将下半部连接好以后,再将第1节上半部吊下井并连接,然后再将过渡连板与第1节钢套筒对接。依次将第2、3节上半块吊下并连接。将各个连接螺栓紧固。

2、后端盖的连接

后端盖由冠球盖与后盖板两部分组成,安装后端盖时应在地面上把这两部分连接好再吊下井,后盖板与冠球盖之间加6㎜厚的橡胶板后用M30螺栓(8.8级)上紧在钢套筒后法兰上。

后端盖在地面上将椭圆盖板与后盖板连接紧固后再吊下与第3节连接法兰连接,后端盖板与法兰连接过程中底部的连接螺栓已经将螺母点焊在法兰盘的后面,只需直接将连接螺栓紧固即可。

3、钢套筒顶升及平移

(1) 每节钢套筒下半部已预设4个顶升牛腿,可采用12个20t机械千斤顶同时顶起三段钢套筒,直到钢套筒法兰最下端有足够的空间允许人钻进去拧紧螺栓,用垫木或型钢垫实此空间的六个位置点,待紧固连接螺栓后,再移开垫木或型钢,缓慢并同步松开千斤顶,放下钢套筒。

(2) 将已经连接好的钢套筒向洞门位置平移。利用2个60t液压千斤顶一边顶在基坑底板的站台板上,另一边顶在后端盖板的平面位置,将已经连接好的钢套筒沿隧道中心线向洞门方向平移,直至过渡连接板与洞门环板相接。并保持隧道中心线与钢套筒中心线不偏离。经过测量组对中心线复测,确认无误后,将洞门环板与过渡连接板进行焊接。

(3) 钢套筒的过渡连接板与洞门环板的连接。

①在洞门环板和混凝土预埋钢筋之间加直径20mm的圆钢,并与洞门环板满焊焊接。

②钢套筒的过渡连接板与洞门环板相接触后,要检查两个平面是否全部能够连接,由于洞门环板在预埋的过程中可能出现变形或平面度偏差较大的情况,所以有可能出现过渡连接板有些地方无法与洞门环板密贴的情况,这时就需在这些空隙处填充钢板并与过渡板焊接牢固,务必将空隙尽可能地堵住。在确定洞门环板与过渡板全部密贴后将过渡板满焊在洞门环板上。焊接过渡板过程中,要求上半部分只焊外侧,下半部分内外侧满焊。

3、反力架及支撑安装

(1) 反力架安装

反力架的安装采用类似盾构始发反力架安装方式,反力架紧贴钢套筒后盖,冠球部分不与反力架接触,而且其与盾构机始发时反力架的最大不同之处是:它不是与后端盖的平面板直接接触传递力,而是通过内外2排M30的压紧螺杆(共128颗)传递力(这样能通过调整各颗螺杆的长度来更好地保证到反力架各处都能与后端盖顶紧,消除了平面之间贴不紧造成受力不均匀的影响)。

安装反力架时,首先应在基坑里定好位,然后根据井口面与洞门中心的标高(这在割去筒体底部边缘时就已测量好),在地面上先割去反力架立柱下端多出的部分(约250 mm),反力架立柱在设计时就已经有所预长,使其能更好的适用于标高不同的基坑,所以要根据井口面与洞门中心的标高来确定要切割出多长,并在地面上安装好反力架。

反力架与后盖板的平面图,如图15所示。

图15 反力架与后盖板的平面图

反力架的支撑:反力架上下位均布4根10寸钢管与洞口墙体顶紧,两侧中的一侧均布三根10寸钢管与洞口墙体顶紧,另一侧用二根直径500mm钢管斜支撑。如图7和图8所示,是反力架支撑安装位置及安装图,支撑斜撑与底板预埋件焊接要牢固,焊缝位置要检查,确保无夹渣、虚焊等隐患。

反力架斜撑安装好以后,需进行压紧螺栓的调整。安装好反力架后,分别上紧每个压紧螺栓,上紧时分别采用对角上紧,保证后盖的均匀受力。每颗螺栓的压紧力为54000N (总计反力架的预加反力约为700T力),上紧后用锁紧螺母锁住,这样能保证钢套筒在有水压时洞门环板处连接螺栓不受力。上紧的过程中注意检查反力架各支撑是否松动,各段法兰连接螺栓是否松动。

完成后,检查各部连接处,对每一处联结安装的地方进行检验,确保其连接的完好性,尤其是对于钢套筒的上下半圆和节与节部分之间联结的检查,还要检查过渡连接板与洞门环板之间的焊接,看是否存在着点焊或浮焊,发现有隐患,要及时处理。

(2) 横向支撑的安装

钢套筒安装完毕后,检查确认后,即进行安装横向支撑。如图14所示,横向支撑采用125H型钢支撑在基坑侧墙结构上,支撑在侧墙的一端要加钢板封盖,保证支撑与侧墙的接触面积。钢套筒每边共设置6道横向支撑,间隔1600mm布

置,坚向高度要求支撑在距离钢套筒托架底部500mm处。另外反力架也要安装横向支撑,上下共四根支撑,上部支撑在负三层结构上,避免反力架出现横向位移。

图16 钢套筒横向支撑安装位置示意图

支撑的检查,对托架左右、反力架的支撑进行牢固性的检查。

钢套筒的位置检验,对安装好的筒体位置进行复测,与盾构机出洞的中心线是否重合。钢套筒安装过程中要将所有的托轮组调至最低位置,确保托轮表面与钢套筒内壁平齐,并做好零位标记。

4、填料

当检查完毕后,向钢套筒内填料,主要是填砂,并混有一部分的粘土。向钢套筒内填充泥砂,在填充的过程中适当加水,保证砂的密实。从三个填料孔分别进行填料,直至填满。然后加水至完全充满钢套筒。

(1) 砂的来源

砂的来源采用直接从泥浆处理场地内分离出的砂作为填料主体,因为其中含有一定量的粘泥,正符合填料的特征需要,粘泥能够将砂密实更紧密,除低砂的透水性。

(2) 填料过程

盾构分体始发掘进专项施工方案

第一章编制依据 1、广州市轨道交通六号线盾构7标段【天平架~燕塘~天河客运站】盾构区间土建施工项目招标文件、招标图纸、地质勘查报告、补遗书及投标文件。 2、广州市轨道交通六号线盾构7标段【天平架~燕塘~天河客运站】盾构区间土建工程承包合同。 3、广州市轨道交通六号线盾构7标段补充地质勘测资料、管线调查及现场调查资料。 4、广州市轨道交通六号线盾构7标段施工设计图纸。 5、国家现行有关施工及验收规范、规则、质量技术标准,以及广州地区在安全文明施工、环境保护、交通组织等方面的规定。 6、我公司在广州地铁建设中的成功的施工经验和研究成果及现有的施工管理水平、技术水平、科研水平、机械设备能力。 第二章工程概况 一、始发端头工程地质、水文概况 ㈠工程地质 根据《广州市轨道交通线网岩土工程勘察总体技术要求》的地铁沿线岩土分层系统和沿线岩土层的成因类型和性质、风化状态等,本基坑内各岩土分层及其特征如下: <1>人工填土层(Q4ml) 主要为杂填土和素填土,颜色较杂,主要为褐黄色、灰色、灰褐色、褐红色等,素填土组成物主要为人工堆填的粉质粘土、中粗砂、碎石等,杂填土则含有砖块、砼块等建筑垃圾或生活垃圾,大部分稍压实~欠压实,稍湿~湿。本层标贯击数6~18击,平均击数11击。 <4-2>河湖相沉积土层(Q3+4al) 呈深灰色、灰黑色,主要为淤泥及淤泥质土组成,组成物主要为粘粒,含有机质、朽木,饱和,流塑状,局部夹薄层细砂。标贯实测击数1~2击,平均击数为1.5击。 <5H-2>硬塑~坚硬状花岗岩残积土层 黄褐色、红褐色、灰白色、灰褐色、黑褐色等色,组织结构已全部破坏,矿物成分除石英外大部分已风化成土状,较多细片状黑云母,以粉粘粒为主,含较多中粗砂、砾石。残积土遇水易软化崩解。主要为砾质粘性土、砂质粘性土、粘性土,呈硬塑~坚硬状。

盾构现场施工隧道监测方法

精心整理上海长兴岛域输水管线工程盾构推进 环境监测 技术方案

目录 一工程概况 二盾构推进对周边环境影响程度的分析和估计三监测施工的依据 四监测内容

上海长兴岛域输水管线工程盾构推进环境监测技术方案 前言 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试验技术的发展息息相关。历史上一些科学技术的重大突破都得益于试验测试技术。因此,试验测试技术是认识客观事物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也是解决疑难问题的必要手段,试验测试对保证工程质量、促进科学的发展具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测量技术在土建工程中同样占有重要地位,它在各类工程建筑,尤其是在地下工程中已成为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测量的地位更显关键和重要。早期地下工程的建设完全 工作井相连。 输水管线总长约10563.305m,其中东线长5280.993m,西线长5282.312m。全线最小平曲线半径为R=450m;最大纵坡为8.9‰。具体详见下表。

施工工序,第一台盾构自原水过江管工作井始发推进(东线)至中间盾构工作井进洞后盾构主机解体调头,继续西线隧道推进施工。第二台盾构自中间盾构工作井始发推进(东线)至水库出水输水闸井进洞后盾构转场回中间盾构工作井,继续进行西线隧道推进施工。总体筹划详见下图: 二盾构推进对周边环境影响程度的分析和估算 因很复杂,其中隧道线形、盾构形状、外径、埋深等设计条件和土的强度、变形特征、地下水位分 V l S (x )i Z -地面至隧道中心深度。 φ-土的内摩擦角。 在已知盾构穿越的土层性质、覆土深度、隧道直径及施工方法后,即可事先估算盾构施工可能引起的地面沉降量,同时可及时地采取措施把影响控制在允许范围内。在推进过程中根据盾构性能及监测数据及时调整施工参数,控制变形量,确保周边环境的绝对安全,实现信息化施工。 三监测施工的依据 3.1技术依据 1) 上海长兴岛域输水管道工程技术标卷(甲方提供)

盾构机接收施工方案

目录 第1章编制依据及原则................................... - 1 -1.1 编制依据............................................... - 1 -1.2编制原则............................................... - 2 -第2章工程概况......................................... - 3 -2.1 盾构机接收情况说明..................................... - 3 -2.2 盾构区间工程概况....................................... - 3 -2.3 海上世界站工程概况..................................... - 3 -第3章施工准备......................................... - 4 -3.1盾构机到达前的掘进..................................... - 4 -3.2洞门凿除............................................... - 4 -3.3洞口密封............................................... - 5 -3.3 接收基座定位........................................... - 5 -第4章施工部署......................................... - 7 -4.1 主要机具配置........................................... - 7 -4.2 施工平面布置........................................... - 7 -4.3 施工计划............................................... - 7 -4.4 材料准备............................................... - 9 -第5章盾构机接收出洞解体.............................. - 10 -5.1盾构主机出洞.......................................... - 10 -5.2盾构台车出洞解体...................................... - 11 -第6章组织保证措施和安全保证措施...................... - 12 -6.1 组织保证措施.......................................... - 12 -6.2 安全保证措施.......................................... - 12 -

盾构机出洞方案

目录 一、编制依据 (1) 二、工程概况 (1) 三、水文及地质 (1) 四、施工总体部署与进度安排 (2) 五、盾构的到达施工 (3) 盾构到达施工工艺流程 (3) 到达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3) 到达时盾构的推进 (8) 六、盾构的调头施工 (11) 调头前准备 (11) 盾构调头作业流程 (11) 盾构机调头 (13) 七、施工技术保证措施 (19) 八、安全保证措施 (19) 九、应急预案 (20)

工~文区间盾构机到达、调头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 1、《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99-1999)(2003年版)。 2、《盾构法隧道施工与验收规范》(GB50446-2008)。 3、《沈阳地铁盾构施工技术要求(暂行)》沈地铁司发[2008]2号。 4、《沈阳地铁工程重大危险源管理办法》沈地铁司发[2009]62号。 5、《关于进一步加强盾构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沈地铁司发[2009]63号。 6、沈阳地铁盾构施工相关设计文件。 二、工程概况 工~文区间线路是自工业展览馆站出发,沿青年大街由北向南至文体路站为止,区间隧道为单洞单线圆形断面,右线起点设计里程为K12+,左线起点设计里程为K12+,终点设计里程为K13+,区间右线长度为,左线长度为。本区间设两个联络通道,设置里程分别为K12+和K13+230。本区间盾构从文体路站右线始发,到达工业展览馆站调头后再从工业展览馆站左线始发,最终从达文体路站左线吊出。 三、水文及地质 本区间地下水类型为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潜水主要含水层厚度~,主要赋存在中粗砂、砾砂及圆砾层中,由于左右线到达井均采用降水井人工降水,稳定水位埋深将达到管片结构1m以下。 区间右线到达工业展览馆站时管片埋深米,从地质剖面图上来看,到达掘进段穿越地层主要为砾砂与中粗砂层,地层自上而下分别是: 0~为杂填土,~21m 为砾砂,21~为中粗砂。 区间左线到达文体路站时管片埋深米,从地质剖面图上来看,到达掘进段穿越地层主要为砾砂层,地层自上而下分别是: 0~为杂填土,~为中粗砂,~为砾砂,~为圆砾,~为砾砂。

地铁工程盾构始发、掘进、接收专项施工方案

北京地铁6号线二期十三标项目经理部新华大街站~玉带河大街站区间 盾构始发、掘进、接收专项施工方案 编制: 复核: 审批:

目录 1 编制依据 (1) 2 工程简介 (2) 2.1 工程概况 (2) 2.2 工程环境调查情况 (3) 3 施工进度计划 (8) 3.1 编制原则 (8) 3.2 主要工序进度指标 (8) 3.3 施工进度计划 (8) 4 人员、机械设备、材料计划 (9) 4.1 人员组织计划 (9) 4.2 设备计划 (10) 4.3 材料计划 (11) 5 本工程施工重难点 (13) 5.1 洞门破除风险预防及处理是本工程的重点 (13) 5.2 避免洞门密封失效是本工程的重点 (14) 5.3 端头加固是本工程的重点 (14) 5.4 盾尾刷更换是本工程的难点 (15) 5.5 管线沉降的控制是本工程的重点 (15) 5.6 盾构小曲线半径始发是本工程的难点 (16) 5.7 穿越风险源施工设备保障是本工程的重点 (16) 6 盾构始发 (19) 6.1 始发流程图 (19) 6.2 场地总体平面布置及说明 (20) 6.3 始发形式 (22) 6.4 盾构端头地层加固 (23)

6.6 始发托架 (27) 6.7 反力架及支撑系统 (29) 6.8 洞门破除 (32) 6.9 洞门临时防水 (35) 6.10 盾尾刷手抹油脂 (36) 6.11 负环管片拼装 (36) 6.12 导向轨道安装 (38) 6.13 调整洞口止水装置 (38) 6.14 始发段试掘进 (38) 6.15 渣土改良 (42) 6.16 盾构始发掘进注浆方案及主要技术参数 (43) 6.17 出土方式 (45) 7 盾构正常段掘进施工 (46) 7.1 掘进流程及操作控制 (46) 7.2 掘进模式的选择及操作控制 (48) 8 盾构到达接收 (60) 8.1 盾构到达施工流程图 (60) 8.2 盾构到达前的准备工作 (60) 8.3 盾构到达段的掘进 (61) 8.4 盾构到达施工注意事项 (63) 8.5 盾构的拆解及吊出 (64) 9 风险因素分析、对策及组段划分 (66) 9.1 穿越地下管线安全保证措施 (66) 9.2 洞门涌水涌砂 (67) 9.3 始发托架及反力架变形 (67) 9.4 地面沉降安全保证措施 (68)

盾构到达施工方案

第三章盾构到达施工 1、盾构到达工艺流程 盾构到达工艺流程(见图 图盾构到达工艺流程图 2、到达端头井地层加固 根据设计要求,盾构到达端头加固采用两排三重管旋喷桩Φ800@600+袖阀管注浆加固。先注外围,后注中部,以达到一序外围成墙、二序内部压密的目的。采用跳孔注浆的原则,以达到释放压力,防止地面隆起。加固范围:水平盾构区间左右各3m;竖向盾构隧道上部6m处,下部深入中风化岩层1m。加固后的土体应有良好的均匀性和自立性,无侧限单轴抗压强度≥,地层渗透系数不大于10-5cm/sec。 3、盾构接收托架安装 托架安装前,通过车站临时预留口将地面控制点坐标引入车站底板,根据设计中心线计算出线路中心线坐标,进行中心线放样,托架高程放样时,高程一般比设计高程低2cm左右,测量点位放样精度控制在3mm以内。 接收托架主要采用型钢(工字钢、H型钢、钢板)焊接组成。 将预制好的盾构托架(见盾构机接收架构造图-1a、)吊入工作井内,按照测量放样的基线进行接收托架定位,托架定位采用吊车进行初步定位,再通过千斤顶和手拉倒链进行精确定位,定位精度在±5mm之内。(见盾构机接收托架定位

图考虑接收架在盾构到达时要承受纵向、横向的推力以及抵抗盾构旋转的扭矩,所以在盾构到达之前,对接收架两侧用H型钢进行加固(见盾构机接收架加固图)。 图-1a 盾构机接收架构造平面图 mm。 图盾构机接收架构造立体图

图 盾构机接收架安装定位 图 到达托架的加固 4、洞门混凝土的凿除 洞门混凝土凿除分两次进行,第一次洞门凿除在盾构掘进到到达端前进行,切除外排钢筋,并凿除外排钢筋和内排钢筋间混凝土;第二次洞门凿除在盾构机掘进到到达端后,切除内排钢筋。 1)脚手架的搭设 盾构到达前需凿除洞圈范围内的围护结构。施工前,在洞圈内搭设钢管脚手架(钢材规格:Q235,外径42.7mm ,壁厚2.3mm ),搭设高度6~7m,洞门凿除时间为7天左右。(详见洞口内脚手架布置图)。 @1000 7700 @1000观测孔 脚手架 1200 300 1500盾构 脚手架 图 洞口内脚手架布置图 凿除洞门混凝土之前,对洞门加固土体进行钻芯取样,检测土体的加固强度是否达到设计要求(加固体抗压强度不小于1Mpa ,渗透系数1×10-5cm/min ),

地铁盾构法隧道施工技术方案

地铁盾构法隧道施工技 术方案 标准化工作室编码[XX968T-XX89628-XJ668-XT689N]

地铁盾构法隧道施工技术方案

地铁盾构法隧道施工技术方案 1.施工流程图 1.1盾构法隧道施工流程图 图1盾构隧道施工流程图 1.2盾构始发流程图 图2 始发流程 图 2.盾构机下井 盾构机从盾构工作井吊入,每台盾构机本身自重约200t ,分解为 5 块,最大块重约60t 。综合考虑吊机的起吊 能力和工作半径,安排1 台200t 和一台40t 汽车吊机进行吊入任务。盾构机下井拼装顺序见图3。 图3盾构机下井拼装示意图 在吊入盾构机之前,依次完成以下几项工作: 1.将测量控制点从地面引到井下底板上; 2.铺设后续台车轨道; 3.依次吊入后续台车并安放在轨道上; 4.安装始发推进反力架,盾构管片反力架示意图见图4; 5.安装盾构机始发托架,盾构始发托架示意图见图5。 图4盾构管片反力架示意图 掘进

图5 盾构始发托架示意图 3.盾构机安装调试 3.1盾构机的安装主要工作 1.盾构机各组成块的连接; 2.盾构机与后续设备及后续台车之间各种线路、管线和机械结构的连接。 3.盾构机内管片安装器、螺旋输送器、保园器的安装; 4.台车顶部皮带机及风道管的连接; 5.刀盘上各种刀具的安装。 3.2盾构机的检测调试主要内容 1.刀盘转动情况:转速、正反转; 2.刀盘上刀具:安装牢固性、超挖刀伸缩; 3.铰接千斤顶的工作情况:左、右伸缩; 4.推进千斤顶的工作情况:伸长和收缩; 5.管片安装器:转动、平移、伸缩; 6.保园器:平移、伸缩; 7.油泵及油压管路; 8.润滑系统; 9.冷却系统; 10.过滤装置; 11.配电系统; 12.操作控制盘上各项开关装置、各种显示仪表及各种故障显示灯的工作情况。 盾构机在完成了上述各项目的检测和调试后(具体应遵照盾构机制造厂家提供的操作手册进行),即可判定该盾构机已具备工作能力。 4.盾构进洞 1.盾构进洞前50 环进行贯通测量,以确定盾构机的实际位置和姿态。此后的掘进不允许有大的偏差发生,逐渐按偏差方位调整盾构机姿态和位置,满足盾构进洞尺寸要求。这一调整应在盾构刀盘进入洞前加固土前完成,以避免盾构进洞发生意外。

盾构分体始发掘进专项施工方案1

盾构分体始发专项施工方案 第一章编制依据 1、广州市轨道交通六号线盾构7标段【天平架~燕塘~天河客运站】盾构区间土建施工项目招标文件、招标图纸、地质勘查报告、补遗书及投标文件。 2、广州市轨道交通六号线盾构7标段【天平架~燕塘~天河客运站】盾构区间土建工程承包合同。 3、广州市轨道交通六号线盾构7标段补充地质勘测资料、管线调查及现场调查资料。 4、广州市轨道交通六号线盾构7标段施工设计图纸。 5、国家现行有关施工及验收规范、规则、质量技术标准,以及广州地区在安全文明施工、环境保护、交通组织等方面的规定。 6、我公司在广州地铁建设中的成功的施工经验和研究成果及现有的施工管理水平、技术水平、科研水平、机械设备能力。 第二章工程概况 一、始发端头工程地质、水文概况 ㈠工程地质 根据《广州市轨道交通线网岩土工程勘察总体技术要求》的地铁沿线岩土分层系统和沿线岩土层的成因类型和性质、风化状态等,本基坑内各岩土分层及其特征如下: <1>人工填土层(Q4ml) 主要为杂填土和素填土,颜色较杂,主要为褐黄色、灰色、灰褐色、褐红色等,素填土组成物主要为人工堆填的粉质粘土、中粗砂、碎石等,杂填土则含有砖块、砼块等建筑垃圾或生活垃圾,大部分稍压实~欠压实,稍湿~湿。本层标贯击数6~18击,平均击数11击。 <4-2>河湖相沉积土层(Q3+4al) 呈深灰色、灰黑色,主要为淤泥及淤泥质土组成,组成物主要为粘粒,含有机质、朽木,饱和,

流塑状,局部夹薄层细砂。标贯实测击数1~2击,平均击数为1.5击。 <5H-2>硬塑~坚硬状花岗岩残积土层 黄褐色、红褐色、灰白色、灰褐色、黑褐色等色,组织结构已全部破坏,矿物成分除石英外大部分已风化成土状,较多细片状黑云母,以粉粘粒为主,含较多中粗砂、砾石。残积土遇水易软化崩解。主要为砾质粘性土、砂质粘性土、粘性土,呈硬塑~坚硬状。 <6H>花岗岩全风化带(γ53-2) 呈黄褐色、褐灰色、红褐色、黑褐色等,原岩组织结构已基本风化破坏,但尚可辨认,岩芯呈坚硬土柱状,遇水易软化崩解。局部夹强风化花岗岩碎块。 <7H>花岗岩强风化带(γ53-2) 呈黄褐色、褐灰色、红褐色、黑褐色等,原岩组织结构已大部分风化破坏,矿物成分已显著变化,风化裂隙很发育,岩石极破碎,岩块可用手折断。钾长石用手捏成砂状,斜长石、云母多已风化成高岭土或粘土。局部夹全风化花岗岩。岩芯呈半岩半土状,岩芯遇水易软化崩解。 <8H>花岗岩中等风化带(γ53-2) 呈浅褐色、灰褐色等,中、细粒结构,块状构造,岩石组织结构部分破坏,矿物成分基本未变化,风化裂隙被铁染,并充填少量风化物。斜长石矿物风化较深,钾长石、云母矿物风化轻微。岩质硬,锤击声稍脆,不易击碎。局部夹强风化岩。岩芯较破碎,呈短柱状、碎块状。 <9H>花岗岩微风化带(γ53-2) 岩石组织结构基本未变化,断口处新鲜,岩质坚硬,锤击声脆。岩芯呈长柱状、短柱状。 ㈡工程水文 地下水按赋存方式分为第四系松散土层孔隙水,块状基岩裂隙水。第四系冲积—洪积砂层为主要潜水含水层,冲积—洪积砂层含粘粒较多,富水程度较差,渗透系数仅为0.5~2.0m/d。块状基岩裂隙水主要赋存在燕山期花岗岩强风化带及中等风化带,水力特点为承压水,地下水的赋存不均一。在裂隙发育地段,水量较丰富,属承压水,渗透系数为1.09m/d。 区间场地环境类别为Ⅱ类。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无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无腐蚀性,对钢结构具弱腐蚀性。

区间盾构临建专项施工方案

目录 1.工程概况 (1) 2.临建的施工组织 (1) 施工准备工作 (1) 施工内容 (1) 总体部署 (1) 施工进度计划安排 (2) 施工组织机构 (2) 施工平面布置 (2) 3.临建施工方法 (2) 用电线路 (3) 场地平整 (3) 泥浆处理场施工 (3) 浆池施工 (3) 弃渣场施工 (5) 搅拌站的施工 (5) 充电池 (5) 充电房、小仓库和值班室的施工 (5) 仓库的施工 (6) 4.冬季施工保证措施 (6) 5.质量保证措施 (7) 6.工期保证措施 (9) 7.安全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10)

临建专项施工方案 1.工程概况 汪河路站-曹仲站区间,自浑河北岸汪河路站起,向南下穿大堤路、浑河以及浑河南岸规划地块至浑南西路后东转,沿浑南西路道路下方走行,至曹仲站,本工程起点里程CK12+,终点里程CK14+,区间全长双线米,区间中段下穿浑河,采用2台泥水平衡盾构机施工。区间共设置4个联络通道,一处风井,其中,1号、2号、4号联络通道采用冷冻法施工,3号联络通道结合区间风井设置,采用明挖施工。施工顺序安排:盾构从汪河路站始发,曹仲站吊出。 2.临建的施工组织 施工准备工作 (1)施工现场情况调查 现场情况调查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下述问题:施工场地的布置;施工机械进入现场和进行组装的可能性;给排水和供电条件;噪声、振动与污染等公害引起的有关问题等。 (2)施工前应准备的资料有:施工区域内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资料、管线、施工图及测量交桩记录等资料。 (3)平整场地,测量放线。 施工内容 盾构始发井南端头段及东侧区域,约3192m2的施工场地,为汪河路站~曹仲站区间始发场地。结合目前现场情况及泥水盾构施工工艺特点,本方案阐述的施工内容包括泥浆处理场地、地面控制室、仓库、搅拌站等进行临时设施布置施工。 办公室、宿舍、食堂、厨房、卫生间、洗浴室用房,16T龙门吊均延用车站现有的临建。 总体部署

盾构隧道专项施工技术方案

盾构隧道专项施工技术方案 1 施工准备 1组织结构 本工程按项目法组织施工,成立“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xx市轨道1号线土建施工13标项目经理部”,项目部下设盾构施工架子队,项目部组织机构见图5-1。 图5-1组织机构图 2技术准备 项目部提前完成图纸会审以及设计交底工作,编制施工方案并按程序报审;提前组织对作业人员的交底和培训;完成盾构始发前导线点布设和测量工作。 3现场准备 (1)完成场地临时建设,满足正常生产生活要求,施工用水由业主提供1个DN100给水管接口,施工用电由业主提供2台630KV

变压器和2台高压柜。 (2)根据三局移交场地,对施工场地进行平整、硬化,完成盾构进场的便道施工。 (3)组织人员、材料、设备按期进场。 4盾构始发场地平面布置 盾构始发场地布置在结构顶板施工完成回填后,渣土坑、充电池设置在顶板上,车站顶板主要用于存放管片、泡沫、油脂等其他材料,钢轨、轨枕放入车站底板,场地北侧用作存放管片及临建。 井口设置2台45吨龙门吊,每台龙门吊各自负责一台盾构机的管片、渣土、钢轨、轨枕及其他器材的垂直运输。 场地设置砂浆拌合站负责管片背后同步注浆砂浆,详见见附图2。 2 工艺流程 本区间隧道工程主要分项工程为:端头井加固、盾构进场、下井及组装,盾构始发、到达土体加固、盾构掘进、隧道防水等。本标段区间隧道采用2台中铁装备CTE6250土压平衡式盾构机进行隧道掘进,左右线均是从C站始发,B过站,A接受,之后解体吊装出场。 管片采用钢筋混凝土管片,由业主指定的第三方制作,项目部做好管片质量的过程监督及进场验收,盾构施工流程见下图5-2所示。

图5-2 盾构施工流程图 3 盾构机始发及试掘进 盾构始发流程见下图5-3所示。 始发端地层加固 洞门混凝土凿除 安装始发基座 盾构机组装、空载调试 安装反力架、洞口密封装置 安装负环管片与盾构机负载调试 盾尾通过洞口密封后进行注浆回填 盾构掘进与管片安装 图5-3 盾构始发流程图 3.1 端头井外土体加固

盾构隧道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

盾构隧道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 § 1端头加固 1.1 端头加固概述 盾构进出洞门外土体为软弱含水的土层,盾构机在进出洞时,工作面将处于开放状态,这种开放状态将持续较长时间。若不提前加固处理,地下水、涌水等就会进入工作井,就会导致软弱地层不稳定,严重情况下会引起洞门塌方。为确保施工安全及盾构机顺利始发及出洞,必须对洞门外土体进行加固处理。 本标段盾构始发及到达共有4个端头需要加固,具体加固方法见表8-1-1 1.1.1加固的原则 (1)根据隧道埋深及盾构隧道穿越地层情况,确定加固方法和范围。 (2)在充分考虑洞门破除时间和方法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加固方法和范围, 确保洞门破除和盾构机进、出洞的安全。 1.1.2加固要求 根据始发及到达端头地层性质及地面条件,选择加固方法,加固后的土体应有良 好的自立性,密封性、均质性,采用搅拌桩加固的土体无侧限抗压强度不小于0.8MPa, 8 渗透系数k < 1 x 10- cm/sec。 (2)渗透系数v 1.0 x 10-5cm/s。 1.2 端头的施工 1.2.1施工原理 旋喷法施工是利用钻机把带有特殊喷嘴的注浆管钻进至土层的预定位置后,用高压脉冲泵,将水泥浆液通过钻杆下端的喷射装置,向四周以高速水平喷入土体,借助流体的冲击力切

削土层,使喷流射程内土体遭受破坏,与此同时钻杆一面以一定的速度旋转,一面低速徐徐提升,使土体与水泥浆充分搅拌混合,胶结硬化后即在地基中形成直径比较均匀,具有一定强度的桩体,从而使地层得到加固。 1.2.2机械设备 旋喷法施工主要机具设备包括:高压泵、泥浆泵、钻机、浆液搅拌器、空压机、旋喷管和高压胶管等;辅助设备包括操纵控制系统、高压管路系统、材料储存系统以及各种管材、阀门、接头安全设施等。浆液搅拌采用污水泵自循环式的搅拌罐,钻机采用XY-100型振动钻机,空压机采用SA-5150W空压机,参数为20mVmin。 1.2.3材料要求 旋喷使用的水泥应采用新鲜无结块42.5R普通硅酸盐水泥,浆液水灰比为1:1。稠度要适合,水泥掺入量250kg/m,粘土粉50kg/m,为消除离析,加入0.9 %的碱。浆液宜在旋喷前lh以内配制,使用时滤去〉0.5mm的颗粒,以免堵塞管路和喷嘴。 1.3 端头地层加固施工工艺 1.3.1三轴搅拌桩施工工序 ①定位 三轴搅拌机开行到指定桩位,对中。当地面起伏不平,应注意调整机架的垂直度;搅拌桩的桩位偏差不得大于50mm垂直度不得大于1.5%。 ②制备水泥浆 在搅拌机定位的同时即开始按设计确定的配合比拌制水泥浆,水泥浆的搅拌采用二次搅拌方式,灰浆拌和时间不少于2mi n,保证拌和均匀,不发生沉淀,放置水泥浆的时间不超过2个小时,搅拌好的水泥浆须在一个小时内用完。外渗剂可根据工程需要选用具有早强、缓凝、减水、节省水泥等性能的材料,为增强流动性可掺入水泥重量0.20%?0.25%的木质磺酸钙,1%勺硫酸钠和2%勺石膏,但应避免污染环境。 ③预搅下沉 检查无误后开动搅拌机,以正循环方式钻进,为避免搅拌过程中喷浆口的堵塞,边喷射水泥浆边搅拌下沉,下沉速度控制在0.8m/min。 ④喷浆搅拌提升 为保证水泥搅拌桩桩端、桩顶及桩身质量,第一次提钻喷浆时应在桩底部停留30 秒,进行磨桩端,然后以反循环方式提升,余浆上提过程中全部喷入桩体,且在桩顶部位进行磨桩头,停留时间为30s,提升速度要保持均匀,控制在0.5m/min。

盾构始发施工方案

盾构始发施工方案 1始发顺序 本区间先利用一台盾构机进行下行线(左线)掘进,然后进场第二台盾构机进行上行线(右线)掘进。 2盾构始发工艺流程 图6-1 始发流程示意图 3盾构始发施工参数取值 盾构始发施工前首先须对盾构机掘进过程中的各项参数进行设定,施工中再根据各种参数的使用效果及地质条件变化在适当的范围内进行调整、优化。须设定的参数主要有土压力、推力、刀盘扭矩、推进速度及刀盘转速、出土量、同步注浆压力、添加剂使用量等。 3.1土压力设定 1)始发段(始发100环内)盾构机中部水静止水土压力计算 pe1——盾构中部的垂直土压。 pe1=γ×h1 γ为土的平均容重,γ=1.88t/m3;h1为盾构机中部到地面距离:12.77~14.90m

pe1=2.4~2.8bar pe2——盾构中部水压。 pe2=γ1×h2 γ1为水的容重,γ1=1t/m3;h2为始发段盾构机中部到地面距离:9.87~12.00m pe2=1.0~1.2bar 2)土仓压力值计算 土仓压力P=(pe1+pe2)*λ+pe3 λ——侧压系数,取0.33 pe3——经验值,取0.1bar 则,土仓压力P=1.2~1.4bar。 3.2始发掘进推力的计算 地层参数按《岩土勘察报告》选取,于勘探期间测得的水位一般为2.9m-3.5m,水土压力需分别考虑。选取可能出现的最不利受力情况埋深断面进行计算。根据洞门的纵剖面图,及埋深不大,在确定盾构机拱顶处的竖向压力Pe时,可直接取全部上覆土体自重作为上覆土地层压力。 土压平衡式盾构机的掘进总推力F,由盾构与地层之间的摩擦阻力F1、刀盘正面推进阻力F2、盾尾内部与管片之间的摩擦阻力F3组成 即按公式 F=F1+F2+F3 (1)盾构地层之间的摩擦阻力F1 计算可按公式 F1=π*D*L*C C—凝聚力,单位t/m2 取C= 4.5t/m2 L—盾壳长度,9.2m D—盾体外径,D=4m 得:F1=π*D*L*?C=3.14?4?9.2?4.5=831.97t (2) 盾构机前方的推进阻力F2 水土压力计算 D——盾构壳体计算外径,取4m;

盾构到达接收方案

盾构到达接收方案 1 盾构到达接收 根据区间隧道施工总体安排,盾构机首先从文化宫站西端始发井组装、始发,向西施工,至省博物馆站东端解体、调头。中间穿过联络通道,联络通道在盾构区间完成后采用矿山法施工。盾构到达段掘进参数见下表。 盾构到达段施工技术参数表1-1 1.1 盾构到达接收流程 盾构到达施工流程见下图。

1.2 洞门破除 由于隧道洞门为地下连续墙,盾构到达前要将盾构通过范围内的钢筋全部取出。凿除洞门采用人工手持风镐的方法。为了保护盾构刀盘初装刀具、保证洞门土体的稳定,采取以下措施: (1)洞门一次凿除到位。在到达井土体加固检验合格、盾构刀盘贴上连续墙迎土面、帘布橡胶安装完毕并且在地下水位降到底板以下1m 的前提下,组织人员进场开始破除施工,使用风镐进行破除。破除洞门范围内所有的连续墙;洞门范围内的钢筋必须清楚干净保证预留洞门的直径。破除完毕后,盾构机立即前推进洞。 (2)开凿前,搭设双排脚手架,由上往下分层凿除,洞门凿除的顺序见下图。首先将连续墙背土面钢筋凿出裸露并用氧焊切割掉,然后继续凿至迎土面钢筋外露为止。当盾构刀盘抵达连续墙迎土面停止前推,然后再将余下的钢筋割掉。 6620说明: 洞门凿除顺序严格按照图 示分块进行。 875496213

图1.2-1 洞门凿除顺序图 洞门的内径为6.80米,凿除洞门上部时须搭设脚手架,脚手架的搭设需遵循以下几点: (1)搭设脚手架的钢管需要经过挑选,弯曲或破损严重不可使用; (2)搭设脚手架的架子工须持证上岗; (3)脚手架采用Φ48的钢管扣件式脚手架施工荷载不得大于200KN/㎡,脚手架的步距为180cm,排距为150cm,行距为150cm; (4)脚手架上搭设平台,按照40cm间距布设方木,方木上铺设竹胶板并用铁丝固定。 洞门凿除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 (1)由于洞门直径过大,因此在洞门凿除时需要进行高空作业,进行高空作业时必须佩带安全带; (2)如果在洞门破除的过程中出现砂石塌落的现象应及时远离洞门并用喷射混凝土进行喷射对土体进行加固; (3)洞门凿除后要对洞门的净空进行测量保证盾构机能够顺利通行; (4)洞门凿除要将连续墙的钢筋清理干净以免对盾构机的运行产生影响。 1.3 接收托架的安装与固定 在盾构到达前,先在省博物馆站盾构井浇筑混凝土垫层,沿隧道线路中线安放并焊接固定托架(固定与预埋钢板上)。接收托架的构

盾构隧道施工组织设计

第一章地质描述 第一节概述 一、概述 二、线路段工程地质条件 (一)、地形、地貌 。 (二)、岩土体工程地质特征 (三)、水文地质特征 区间地质描述 区间地质描述详见表7-1-1、表7-1-2;土体主要物理力学性质指标表7-1-3、7-1-4。。 一、科技路站 第三节补充地质勘察

第二章工程特点 第一节工程主要技术难点及对策 第二节工程的主要特点 一、交叉多,干扰大 集中体现在结构交叉多、工序交叉多、接口界面交叉多、专业交叉多、前期与后期交叉多,施工相互干扰较大。执行关键工期计划所发生的各规定部分的工期偏差,会影响其它作业。结构的多交叉,存在空间效应与体系转换问题。 二、地处市区,环境特殊 主要体现在地面建筑物密集,施工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必须严格控制,文明施工要求严格,环境保护标准高。 三、任务重,系统性强 全部工程要求在33个月内完成。其中,盾构机需要引进,鉴定、安装、调试,前期试掘进进度会放缓,中间加快,出洞又会放缓,还要调头、转场,工序复杂,任务重。采用盾构机施工,这是隧道工厂化施工的模式,其系统性特别强,环节与环节之间的衔接、匹配是否合理,直接影响施工效率,直接影响施工的安全、质量、速度。四、地质复杂,施工难度大 地铁隧道主要穿越Ⅱ4、Ⅲ1层。Ⅱ4层以上主要为砂性土,其渗透性强,富水性好,围岩稳定性极差。Ⅱ4、Ⅲ1层水平分层,盾构机易磕头;且局部地区覆盖层过浅。施工中容易造成地面隆起或沉降。 第三章施工准备 施工准备工作是否充分、到位,将直接影响施工总体安排,影响主体工程能否按时开工,影响到工程开工后能否顺利进行,施工前必须做好各项准备。我局中标后,迅速组成项目部开展各项工作。在最

盾构施工渣土改良专项方案

编制依据 (1)隧道施工图 (2)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04-2008) (3)公司《质量管理体系-要求》(GB/T19001-2000)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盾构区间总长度3566.5m ,附属工程包括7个联络通道、2 个防淹门、12 个洞门。盾构区间采用德国进口的两台直径8.84 米的海瑞克土压平衡盾构机进行施工。 二、工程地质条件和水文地质条件 2.1地形地貌 本线地处广东省中部,沿线经过珠江三角洲海陆交互沉积平原区,地形平坦,地面高程多为0~10m,仅佛山西站附近有零星剥蚀残丘分布,高程10~20m。区内道路纵横,水网发达,河流纵多,主要河流有汾江、东平水道、吉利涌、潭洲水道、陈村水道等,均为通航河道。 2.2工程地质条件 (1)洞身地层本标段区间盾构隧道范围地层岩性按成因和时代分类主要有:第四系人工填土层<1-1>;第四系全新统海陆交互沉积层<2-1>、<2-2>、<3-1>、<3-2>、<3-3>、<3-4>、<4-1>;第四系全新统残积层<5>;白垩系下统基岩<7-1>、<7-2>、<7-3>。在里程DK31+439~DK32+260洞身范围地层主要为上软下硬,上部为砂层或全风化或强风化砂质泥岩、砂岩W4、W3(821m);里程DK32+260~DK34+50洞0 身范围地层主要为弱风化砂质泥岩、砂岩W2(2240m);里程 DK34+500~DK35+005.5洞身范围地层主要为上软下硬,上部为强风化砂质泥岩、砂岩W3,下部为弱风化砂质泥岩、砂岩W2(500.5m)。 (2)洞身地层分布统计根据目前提供的地质断面图,隧道洞身地层统计如下表所示: 表隧道地层统计

盾构下穿建筑物专项施工方案word参考模板

盾构隧道下穿建筑物专项方案 一、编制依据 1、珠江三角洲城际快速轨道交通广州至佛山段工程18标南洲站~沥滘站区间平纵断面及洞门设计布置图; 2、珠江三角洲城际快速轨道交通广州至佛山段18标工程南洲站~中间风井建筑物调查报告; 3、珠江三角洲城际快速轨道交通广州至佛山段18标工程南洲站~中间风井区间盾构推进监测方案; 4、《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99-1999)(2003年版); 5、《盾构法隧道施工与验收规范》(GB 50446-2008) 6、《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 二、工程概况 2.1 工程简介 珠江三角洲城际快速轨道交通广州至佛山段南洲站~沥滘站区间(简称“南沥区间”)位于广州市海珠区。本次设计起点为南洲站,终点为沥滘站。 根据广东广佛轨道交通有限公司穗铁广佛建会【2012】68号会议纪要,盾构从南洲站始发,中间风井吊出;再根据拆迁情况而实施从沥滘站始发,中间风井吊出。起点为南洲客运站、向东南方延伸,途经南环立交、沥滘水道,进入沥滘村。区间沿线地形平坦,地面高程为7.87~10.32m,沥滘村沿线密布建筑物群。 盾构区间上方主要有南环高速公路等构筑物;沿线两边主要有南洲大酒店(A7)、大量居民房等建筑物。 工程由两台Φ6250海瑞克复合式土压平衡盾构机进行施工。先后施工上行线和下行线隧道,盾构从南洲站东端头下井始发,掘进至中间风井吊出。 本区间隧道由上、下行线两条隧道构成,区间最大覆土厚约32.2米,最小覆土9.5米。区间最小曲线半径为350米,线间距约12.5米。线路纵坡设计为双向坡,最大坡度为29‰。 本区间穿越海珠区南洲街三滘经济社、南洲二手车市场,穿越土层主要为<3-1>冲洪积层—砂层、<3-2>冲洪积层—砂层、<4-1>冲洪积层—粉质粘土、<4-2

地铁盾构隧道洞门环梁及嵌缝施工方案要点

目录 一、编制依据及原则 (3) 1.1编制依据 (3) 1.2编制原则 (3) 二、工程概况 (4) 三、总体施工安排 (5) 3.1 施工安排 (5) 3.2 施工资源配置计划 (5) 3.3 施工用水用电 (7) 3.3.1施工用水 (7) 3.3.2施工用电 (7) 四、洞门环梁施工 (7) 4.1 施工步骤 (7) 4.2 施工准备 (7) 4.3 拆除零环(最后一环)管片 (7) 4.4 防水施工安排 (8) 4.5 钢筋施工 (9) 4.5.1钢筋焊接加工 (10) 4.5.2钢筋成型与安装 (10) 4.6 模板施工 (10) 4.7 混凝土施工 (11) 五、嵌缝施工 (12)

5.1前期准备 (12) 5.2 嵌缝范围 (12) 5.3 施工流程 (13) 5.3.1 一般段嵌缝施工 (13) 5.3.2 联络通道门洞段嵌缝施工 (13) 六、质量保证体系 (13) 七、安全文明施工保障措施 (14) 7.1 垂直运输 (14) 7.2 水平运输 (15) 7.3 对井下工作人员的管理 (15)

一、编制依据及原则 1.1编制依据 (1)《地铁设计规范》 (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3)《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 (4)《地下防水工程施工质量验收》 (5)现行有关法规、标准、技术规范、定额以及环境保护、水土保持方面的政策和法规; (6)我单位现有的技术水平、施工管理水平和机械设备配套能力; (7)类似工程的施工实践经验。 1.2编制原则 (1)确保技术方案针对性强、操作性强;坚持技术先进性、科学合理性、经济适用性与实事求是相结合。根据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周边环境及工期要求等条件选择最具实用性的施工方案和机具设备。 (2)技术可靠性原则 根据本标段工程特点,依据**市其周边地区类似工程施工经验,选择可靠性高、可操作性强的施工技术方案进行施工。 (3)经济合理性原则 针对工程的实际情况,本着可靠、经济、合理的原则选择施工方案,施工过程实施动态管理。 (4)环保原则 施工前充分调查了解工程周边环境情况,紧密结合环境保护法进行施工。施工中

盾构井马头门破除施工方案

目录 目录...................................................... - 1 - 一、编制依据.................................................. - 1 - 二、工程概况.................................................. - 1 - 2.1工程概况 ...................................................................................................................................... - 1 - 2.2工程简介 ...................................................................................................................................... - 2 - 2.3相关施工参数 .............................................................................................................................. - 3 - 三、施工方案.................................................. - 4 - 3.1施工组织安排 .............................................................................................................................. - 4 - 3.2施工步骤 ...................................................................................................................................... - 5 - 3.2.1初始条件 ............................................................................................................................ - 5 - 3.2.2测绘轮廓 ............................................................................................................................ - 6 - 3.2.3洞门破除 ............................................................................................................................ - 6 -φ15mm注浆孔.................................................. - 6 - 30cm .......................................................... - 6 - φ108管棚..................................................... - 7 - 内衬管........................................................ - 7 - φ108管棚开口................................................. - 7 - 与内衬管焊接.................................................. - 7 - 管棚施工工序系统 .............................................. - 8 - 管棚钢管加工.................................................. - 8 - 注浆材料备料.................................................. - 8 - 运钻机及料具.................................................. - 8 - 搭钻机平台.................................................... - 8 - 安装钻机、定孔位 .............................................. - 8 - 钻孔........................................................ - 8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