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频(神经性尿频)中医临床路径(2018)5

尿频(神经性尿频)中医临床路径(2018)5
尿频(神经性尿频)中医临床路径(2018)5

尿频(神经性尿频)中医临床路径

(2018年版)

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神经性尿频的儿科住院患者。

一、尿频(神经性尿频)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尿频病(TCD编码:BEZ20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神经性尿频(ICD-10:R35.X51)。

(二)诊断依据

1.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医儿科学》(新世纪第四版)(马融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6年出版)。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中医儿科常见病诊疗指南?神经性尿频(制定)》。

2.证候诊断

参照《中医儿科常见病诊疗指南?神经性尿频(制定)》[1]中尿频的常见证侯及诊断标准。

尿频(神经性尿频)临床常见证侯:

脾肾气虚证

肾虚湿热证

肝郁脾虚证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立项的《2014年中医药部门公共卫生服务补助资金中医药标准制修订项目》之一的《中医儿科常见病诊疗指南?神经性尿频(制定)》。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尿频(神经性尿频)。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14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尿频(TCD编码为:BEZ200)和神经性尿频(ICD-10编码为:R35.X51)的患儿。

2.患儿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若在治疗期间无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3.合并心血管、肝肾和造血系统等原发性疾病,需要同时治疗者,不能进入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

四诊合参,观察患儿日、夜间的排尿次数,尿量、尿色及症状缓解的因素,是否伴有尿急、尿痛、遗尿、血尿、多饮等症。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舌、脉(指纹)特点。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入院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血常规、尿常规、肾功能、尿培养、泌尿系统B超。

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

根据病情需要,可选择尿浓缩试验、垂体加压素试验、尿动力学检查、静脉尿路造影等检查。

(八)治疗方法

1.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或中成药

脾肾气虚证:健脾益肾,升提固摄。

肾虚湿热证:温肾固摄,清利湿热。

肝郁脾虚证:疏肝解郁,健脾利水。

2.辨证使用中药注射剂

3.中医特色疗法:

体针疗法、耳穴贴压、穴位贴敷、推拿疗法。

4.西药治疗

5.护理调摄

(九)出院标准

1.病情稳定,尿频症状改善或消失,其他主要症状改善。

2.没有需要住院的并发症。

3.初步形成个体化的家庭康复方案。

(十)变异及原因分析

1.病情变化,导致住院时间延长,治疗费用增加。

2.合并其他系统疾病,需要特殊处理,导致住院治疗时间延长,费用增加,退出本路径。

3.治疗过程中发生了病情变化,出现严重并发症,退出本路径。

4.因患儿及其家属意愿而影响本路径的执行,退出本路径。

二、尿频病(神经性尿频)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尿频(神经性尿频)(TCD编码:BEZ200,ICD-10:R35.X51)

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 门诊号: 住院号: 发病时间: 年 月 日 住院日期: 年 月 日 出院日期: 年 月 日

中医院临床路径管理附件

附件1、 满洲里市中蒙医院 临床科室临床路径病种名称 内二科:中风(脑梗塞)心悸(室心早搏) 内一科:胃脘痛(慢性胃炎)肺炎喘嗽(支气管肺炎)(儿科)普外科:腹股沟疝(疝气)圆翳内障(白内障) 骨科:腰痛病(腰椎间盘突出症)桡骨远端骨折(非手术) 妇科:带下病(盆腔炎)正常分娩 针灸科:面瘫(面神经麻痹)项痹(颈椎病)

附件2 中医临床路径执行情况评估表 路径名称科室名称医院名称 路径对应标准中医病名TCD代码 路径对应标准西医病名ICD代码(6位码) 入径例数填表人日期 注: 1.统计表编号由数据录入人员进行编码和录入,填表者不需要填写该项。 2.本表针对入径病例,填表单位应尽量使用标准中医病名并配用TCD代码,如无标准中医病名 相对应的代码(无TCD代码)请在中医病名后标明病名出处(如诊疗常规版本、教材版本等等)。对应西医病名务必规范准确并配用ICD-10疾病编码,请使用标准6位码。 3.路径规范性和可操作性如认为不规范或不可操作请说明具体情况。

中医临床路径(诊疗方案)临床疗效评估表路径名称科室名称医院名称 路径对应标准中医病名 TCD代码 路径对应标准西医病名 ICD代码(6位码)

注: 1.统计表编号由数据录入人员进行编码和录入,填表者不需要填写该项。 2.本表针对出径病例。本表治疗方法指本病种中医临床路径和诊疗方案中的中医治疗方法,如中药汤剂、中成药、针灸、推拿等。如仅采用其中一种中医治疗方法的病例,需填写此表单的“单一治疗方法”一栏,注明中医治疗方法名称并进行疗效统计;如联合采用2种或2种以上中医治疗方法的病例,需填写此表单的“综合治疗方法”一栏,依据使用中医治疗方法的种类数量统计病例数量,并进行疗效统计。 3.治疗效果中三项指标依据各病种临床路径中出院标准/出路径标准进行具体填写。

中医儿科临床诊疗指南神经性尿频

中医儿科临床诊疗指南?神经性尿频(制订) 本指南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立项的《2014 年中医药部门公共卫生服务补助资金中医药标准制修订项目》之一,已公开发表。因此,以此指南代替诊疗方案。 1 范围 本指南提出了神经性尿频的诊断、辨证、治疗、预防和调护建议。 本指南适用于18周岁以下人群神经性尿频的诊断和防治。 本指南适合中医科、儿科、泌尿科等相关临床医师使用。 2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指南。 神经性尿频neurogenic urination 神经性尿频是儿科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临床表现以尿频为主,可伴尿急,不伴有尿痛、遗尿、排尿困难、发热、浮肿等。 本病病因不一。小儿大脑皮层发育尚未完善,高级中枢对骶髓排尿反射初级中枢控制功能较弱。膀胱容量小,舒缩调节功能欠佳。在不良环境因素的刺激下,导致支配膀胱的副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以致膀胱逼尿肌持续收缩,膀胱括约肌松弛,排尿反射亢进而引起尿频。此外,还与前列腺素分泌过多、锌缺乏有关。好发于学龄前期和学龄期儿童。古代医籍无此病名,可参见于中医“尿频”病证。 3 诊断[1-5] 3.1 病史 一年四季均可发病。既往无泌尿系统疾病、手术、外伤史,可有受精神刺激的病史。 3.2 临床表现[3-6] 临床表现以尿频为主,可伴有尿急,日间及入睡前排尿次数增加,轻重程度不一,分散注意力可减轻尿频症状,入睡后恢复正常。每次尿量较少,总尿量正常。无尿痛和排尿哭闹史,不伴有遗尿、尿潴留、尿失禁、排尿困难、发热、腰痛、浮肿、血尿、多饮等。 本病病程较长,症状无进行性加重,查体无阳性体征。 3.3 实验室检查 尿常规、血常规、肾功能检查正常,清洁中段尿细菌培养阴性,泌尿系统B 超检查正常。 必要时可做尿浓缩试验、垂体加压素试验、尿动力学检查、静脉尿路造影等检查。 3.4 需与神经性尿频鉴别的病种

中医临床路径和中医诊疗方案-开始发送

2012年中医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病人为中心,以保持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提高中医临床疗效为根本出发点,进一步规范中医临床诊疗行为,不断提高中医医疗服务质量,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中医药服务。 二、工作目标 在首批95个病种中医临床路径和诊疗方案试点工作的基础上,利用半年左右的时间,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协作组范围内开展第二批105个病种中医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继续探索建立适合中医药的临床路径管理制度、工作模式、运行机制以及质量评估和持续改进体系,为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中医临床路径管理积累经验并提供实践依据,对已颁布实施的中医临床路径的科学性、规范性、先进性和可操作性进行论证和进一步完善,使之能够更好地推广并为临床工作服务。 三、工作任务 (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负责中医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的组织和管理,包括确定试点方案并组织实施,组织制定试点病种中医临床路径,确定试点单位和试点病种,并组织对试点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监督、指导和评估。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临床路径技术审核专家委员会具体负责审定各试点病种中医临床路径,对各试点医院工作进行专业指导。

(二)省级中医药管理部门 各省级中医药管理部门中医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和专家工作组,负责组织本辖区试点医院开展试点工作,对各试点医院试点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监督和指导。 (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协作组、病种协作组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协作组牵头单位负责本协作组内各病种协作组工作的总体协调、督促工作。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病种协作组牵头单位负责组织各病种临床路径的具体试点工作,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要求制定各病种中医临床路径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组织对各试点单位进行培训,指导各试点单位开展试点工作,定期组织各试点单位进行中医临床路径实施效果的评估与分析,分别于2012年4月底、7月底之前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报送试点工作开展情况相关信息等。 (四)试点医院、试点科室 各试点医院应成立中医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由院长任组长,分管院长任副组长,各试点专业科室、医务管理、护理管理、药学管理、信息统计、病案管理、经济管理等部门负责人任成员。领导小组负责制订本院具体试点工作目标和实施方案并组织实施,研究制定试点工作相关管理制度,完善试点工作机制,组织对相关试点科室医务人员进行培训,指导并监督各试点科室开展工作。 各试点医院试点科室成立中医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实施小组,由科室主任任组长,医疗、护理、临床药学人员和相关科室的负责人任成员。实施小组具体负责本专业相关病种中医临床

小儿尿频

小儿尿频 小儿尿频是很常见的。引起尿频的原因很多,但可分为两大类。即病理性(由疾病引起的)的和生理性的。 一、病理性尿频 病理性尿频可能是患有感染、结石、肿瘤或存在异物,以尿路感染为多。小儿尿路感染以后,每次尿量不多,但排尿次数却明显增加,并可有尿急、尿痛等症状。由于疼,孩子排尿时往往哭闹。此外,患了尿路感染后,通常伴有全身症状。如体温增高、食欲减退、呕吐等等。做尿常规检验可帮助诊断。治疗时要多给孩子饮水,让他们休息好,在医生指导下应用抗生素等药物。 蛲虫刺激也可引起小儿尿频。感染蛲虫后,晚上成虫会爬到肛门附近产卵,检查时可见到白色线头样小虫。治疗时要给孩子剪指甲、纠正孩子吮手习惯、烫洗内裤和被褥罩,并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驱虫剂。 二、生理性尿频 生理性尿频除了饮水过多、天气寒冷、裤子不合身等生活因素外,最常见的当属精神性尿频。短时的尿频往往与孩子希望引起父母注意有关。许多年轻的父母都有这方面的经验:当大人聊天聊得正起劲时,孩子会不时地高喊:“妈妈(爸爸)我要尿尿!”这种尿频一般是暂时的,当父母带孩子上厕所而中断谈话后,尿频自然消失。但如果家长对孩子关注不够,使得孩子总将尿尿做为寻求注意的“王牌”,就可能落下习惯性精神性尿频的毛病,此时再纠正就很难。一旦发现孩子尿频,就要找找原因,即不要紧张地追问孩子这呀那的,也不要大惊小怪地逢人就询问治法,以免强化孩子“尿尿,妈妈会注意我”的想法。更不能呵斥孩子“不许尿!”而要循循善诱地引导,使他自觉克服。 小儿尿频的影响因素 一是尿道因素:如单纯排尿次数增多而每次尿量不多,尿时无痛苦表情,也无其他症状,首先要考虑局部因素,如尿道口发炎,包皮过长,或蛲虫刺激阴部等。 二是饮食因素:如排尿次数增多而同时每次尿量也多,又而尤其他不适表现时,首先要注意是否喝水太多,尤其是喜欢喝糖水的小儿多发生这种情况。 三是神经性因素:因小儿还未发育成熟,有些功能还未健全,如果幼儿膀胱逼尿肌发育不良,神经不健全,也可发生白天点滴性多尿,可达20—30次,但是夜间排尿正常,多有反复发作趋势,到医院检查,尿化验检查也多是正常的。 四是泌尿道炎症;如尿频、尿急、尿痛或伴发热,应考虑有泌尿系感染,如膀胱炎、肾盂肾炎等,尿检,查显微镜下可查到脓细胞或大量白细胞,严重时伴有全身感染中毒症状,需抗菌素治疗。 五是其它全身性疾病:如尿频伴尿量多,同时有口渴多饮、多食而且消瘦的情况,应注意检查尿液,如尿内含糖则应考虑糖尿病的可能性,如尿内无糖而比重低时则应考虑是否患上了尿崩症。 另外,小儿尿频与季节因素也有关系,如冬季多尿就是正常现象。[1] [编辑本段]小儿精神性尿频的诊断标准: 1、小儿夜尿不增加; 2、精神集中时小便次数减少; 3、有便意时,可因其他事件转移注意力而暂时忘记上厕所; 4、无发热等全身不适。

中医医院临床路径管理制度

~~~~中医医院 临床路径管理制度(试行) 医院各科室: 为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指导各科室开展临床路径管理工作,制定本制度。 一、临床路径的组织管理 (一)医院成立临床路径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和临床路径指导评价小组(以下分别简称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和指导评价小组)。实施临床路径的临床科室应当成立临床路径实施小组(以下简称实施小组)。 (二)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由医院院长和分管医疗工作的副院长分别担任正、副组长,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和临床专家任成员。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履行以下职责: 1、制订本医疗机构临床路径开发与实施的规划和相关制度; 2、协调临床路径开发与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3、确定实施临床路径的病种; 4、审核临床路径文本; 5、组织临床路径相关的培训工作; 6、审核临床路径的评价结果与改进措施。 (三)指导评价小组由分管医疗工作的副院长任组长,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任成员。指导评价小组履行以下职责: 1、对临床路径的开发、实施进行技术指导; 2、制订临床路径的评价指标和评价程序; 3、对临床路径的实施过程和效果进行评价和分析; 4、根据评价分析结果提出临床路径管理的改进措施。 (四)实施小组由实施临床路径的临床科室主任任组长,该临床科

室医疗、护理人员和相关科室人员任成员。临床路径实施小组履行以下职责: 1、负责临床路径相关资料的收集、记录和整理; 2、负责提出科室临床路径病种选择建议,会同医务科、药学、护理、临床检验、影像及财务等部门制订临床路径文本; 3、结合临床路径实施情况,提出临床路径文本的修订建议; 4、参与临床路径的实施过程和效果评价与分析,并根据临床路径实施的实际情况对科室医疗资源进行合理调整。 (五)实施小组设立个案管理员,由临床科室具有主治医师及以上技术职称的医师担任。个案管理员履行以下职责: 1、负责实施小组与管理工作领导小组、指导评价小组的日常联络; 2、牵头临床路径文本的起草工作; 3、指导每日临床路径诊疗项目的实施,指导经治医师分析、处理患者变异,加强与患者的沟通; 4、根据临床路径实施情况,定期汇总、分析本科室医护人员对临床路径修订的建议,并向实施小组报告。 二、临床路径的制订 (一)实施小组一般应当按照以下原则选择实施临床路径的病种: 1、常见病、多发病; 2、治疗方案相对明确,技术相对成熟,诊疗费用相对稳定,疾病诊疗过程中变异相对较少; 3、结合本院实际,优先考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已经制定临床路径推荐参考文本的病种。 (二)临床路径诊疗项目包括医嘱类项目和非医嘱类项目。 医嘱类项目应当遵循循证医学原则,同时参考卫生部发布或相关专

(推荐)24个专业105个病种中医临床路径

急性咳嗽病中医临床路径(住院) 路径说明:本路径适用于西医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或急性支气管炎或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住院患者。 一、急性咳嗽病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急性咳嗽病(TCD编码:BNF011)。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ICD-10 编码:J06.903)或急性支气管炎(ICD-10 编码:J20.904)或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ICD-10 编码:J44.101)。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急性支气管炎经门诊治疗3~7天后症状未见好转,且血常规为白细胞计数<10×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75%的患者进入本路径。 (二)诊断依据 1.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94)。 (2)西医诊断:参照《咳嗽的诊断与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2009年)。 2.证候诊断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协作组制定的《急性咳嗽病中医诊疗方案(试行)》。 急性咳嗽病临床常见证候: 风热犯肺证 风寒袭肺证 风燥伤肺证 痰热郁肺证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协作组制定的《急性咳嗽病中医诊疗方案(试行)》、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ZYYXH/T4-2008)及中华中医药学会《咳嗽中医诊疗专家共识意见》(2011版)。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急性咳嗽病(上呼吸道感染或急性支气管炎或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药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14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急性咳嗽病(上呼吸道感染或急性支气管炎或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患者。 2.有明确的感冒或呼吸道感染或慢性支气管炎病史。 3.胸部X线未见明显异常。 4.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5.当患者继发或合并细菌感染,不进入本路径。 6.内伤咳嗽患者不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 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体征、舌、脉特点。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入院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 (2)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 (3)心电图; (4)胸部X线片。 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咽拭子检查,痰培养+药敏试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鼻咽镜检查、鼻窦CT检查、胸部CT检查、24小时食管PH监测、肺功能检查、支气管舒张试验等。 (八)治疗方法 1.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或中成药 (1)风热犯肺证:疏风清热,宣肺止咳。 (2)风寒袭肺证:疏风散寒,宣肺止嗽。 (3)风燥伤肺证:疏风清肺,润燥止咳。 (4)痰热郁肺证:清热肃肺,豁痰止咳。 2.静脉滴注、肌肉注射中成药注射剂。 3.针灸治疗。 4.拔罐、耳针等疗法。

肛肠科5个病种中医临床路径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二○一○年十一月二十八日

肛痈(肛管直肠周围脓肿)中医临床路径 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肛管直肠周围脓肿的成脓期高位脓肿患者。 一、肛痈(肛管直肠周围脓肿)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肛痈(TCD编码:BWG04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肛管直肠周围脓肿(ICD-10编码:K61.001)。 (二)诊断依据 1.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7-94)。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外科学》第七版(吴在德等主编,人民卫生,2008年)。 2.疾病分期 (1)急性期 (2)成脓期 (3)溃破期 3.疾病分类 (1)低位脓肿(肛提肌以下脓肿):包括肛周皮下脓肿、坐骨直肠窝脓肿、肛管后脓肿。 (2)高位脓肿(肛提肌以上脓肿):直肠后间隙脓肿、骨盆直肠间隙脓肿、粘膜下脓肿。 4.证候诊断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肛痈(肛管直肠周围脓肿)诊疗方案”。 肛痈(肛管直肠周围脓肿)临床常见证候: 火毒蕴结证 热毒炽盛证 阴虚毒恋证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肛痈(肛管直肠周围脓肿)诊疗方案”。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肛痈(肛管直肠周围脓肿)。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21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肛痈(TCD编码:BWG040)和肛管直肠周围脓肿(ICD-10编码:K61.001)的患者。 2.成脓期高位脓肿患者。 3.有手术适应症。 4.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5.由肛周外伤、肛周皮肤感染、结核病、克隆恩病、溃疡性结肠炎、肿瘤破溃、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等引起肛痈(肛管直肠周围脓肿)患者,不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 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入院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血型、尿常规、便常规 (2)肝功能、肾功能、血糖、血脂、电解质 (3)凝血功能 (4)心电图 (5)胸部透视或胸部X线片 (6)感染性疾病筛查 (7)腹部超声 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盆底肛门部CT或MRI、直肠腔超声等。 (八)治疗方法 1.手术治疗:肛管直肠周围脓肿切开挂线术 2.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外用中成药 中药汤剂: (1)火毒蕴结证:清热泻火解毒 (2)热毒炽盛证:清热败毒透脓 (3)阴虚毒恋证:养阴清热解毒 中成药外用:

孩子出现神经性尿频怎么办

有的爸爸妈妈可能会注意到自己的孩子,特别是在4~5岁的时候,每天喊着要去厕所的次数增加了,但是孩子每天的尿量却没有增加,当孩子去医院检查后,发现尿常规检查正常。 孩子的排尿次数可以从正常的每天6~8次增加至20~30次,有时候一个小时就要去个十几趟,每次排尿量很少,有时仅几滴,在晚上入睡以后,这个情况就会好很多,一般都是在上床睡觉前、吃饭时、上课时加重。孩子出现了这个症状,可能是因为孩子患了神经性尿频。 (一)什么是神经性尿频 神经性尿频是儿科一个独立的疾病,患儿年龄一般在2~11岁,多发生在学龄前儿童:其发病特点为尿频,每2~10分钟一次,患儿尿急,一要小便就不能忍耐片刻,较小患儿经常为此尿湿裤子,可继发尿路感染或阴部湿疹。 (二)表现 这种孩子白天的时候总是想要上厕所,到了晚上,上厕所的次数就减少一些,尿频的孩子小便频繁,刚尿完,又想要上厕所了,间隔时间也是不一样的。年幼的孩子最容易发生神经性尿频的情况。 (三)原因 宝宝因为总是想要上厕所,因此不能够定下心来做游戏,每天心里都被上厕所这件事情而烦恼,时间长了就会变成令人难以排解的不良习惯。也有一些孩子的尿频,主要是由于弟弟妹妹的出生和家庭生活的变化,让孩子的心里蒙上了一层阴影,时间长了也会有尿频的情况出现。 对尿湿裤子过于敏感,就算有了一点点尿意就跟爸爸妈妈说,尿裤子了以后要自己换衣裤,这样就会让孩子非常担心尿裤子,因此只要有了一点点感觉就要去上厕所,造成了神经性尿频。对这样的孩子要尽量稳定他们的精神和情绪。 孩子吵着:我要尿尿,这时候爸爸妈妈怕孩子尿裤了就会马上跟孩子说:快去厕所!因为爸爸妈妈害怕孩子尿湿裤子,把孩子尿裤子这件事情看得太严重了,所以让孩子在无形之中也感觉到非常紧张。尿频的孩子多为神经质,爸爸妈妈当中有一个人可能也会有神经质倾向。 有的爸爸妈妈比较敏感,一天到晚都在关注孩子是否尿湿了裤子,这样会让孩子也觉得非常紧张,久而久之,自己随时随地都感到有尿意。在这种情形下,孩子便会经常一点一点地尿湿裤子。 到了5、6岁时,如果还有这种情况就比较麻烦了。爸爸妈妈看到孩子尿裤子会非常生气,孩子也会更紧张,结果是恶性循环,情况更恶化。 (四)辅导 孩子有尿频的情形时,第一步要做的就是化验尿,检查孩子的尿液是否正常,有没有细菌感染、是不是混浊,如果尿液检查一切都是正常的话,那就是神经性尿频症。 如果爸爸妈妈注意到孩子有神经性尿频的情形时,首先要做的就是冷静下来,好好跟孩子说说话,孩子就不会过分紧张,也不会一直有尿意。发现孩子又尿裤子时,不要打骂孩子,只要给孩子换上干净的衣裤就可以了。 但是,也不要因为孩子常尿湿裤子,就不给孩子换干净的衣服,这样孩子就不会养成清洁的习惯。4岁左右的孩子有时候会非常激动,会在不知不觉中尿湿裤子,对于这个年龄的孩子来说是正常的。这时候不要当着孩子的面就骂他,不然会打击到孩子的自尊心。 当孩子想尿尿,跑过来跟你说:“妈妈我憋不住了”,遇到这种情况,妈妈要采用从容的

22个专业95个病种中医临床路径合订本

(合订本)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 二零一○年 总目录 脑病科中医临床路径......................................................1 急诊科中医临床路径...................................................39 心血管科中医临床路径................................................45 精神科中医临床路径...................................................57 肺病科中医临床路径...................................................69 骨伤科中医临床路径...................................................89 针灸科中医临床路径...................................................137 内分秘科中医临床路径................................................145 肾病科中医临床路径...................................................167 外科中医临床路径......................................................193 风湿科中医临床路径...................................................229 皮肤科中医临床路径...................................................265 肿瘤科中医临床路径...................................................287 血液病科中医临床路径................................................293 眼科中医临床路径......................................................313 肝病科中医临床路径...................................................347 传染科中医临床路径...................................................365 肛肠科中医临床路径...................................................377 脾胃科中医临床路径...................................................407 儿科中医临床路径......................................................449 耳鼻喉科中医临床路径................................................491 妇科中医临床路径 (511) 脑病科中医临床路径

中医儿科临床诊疗指南 神经性尿频

中医儿科临床诊疗指南?神经性尿频 1 范围 本指南提出了神经性尿频的诊断、辨证、治疗、预防和调护建议。 本指南适用于18周岁以下人群神经性尿频的诊断和防治。 本指南适合中医科、儿科、泌尿科等相关临床医师使用。 2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指南。 神经性尿频neurogenic urination 神经性尿频是儿科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临床表现以尿频为主,可伴尿急,不伴有尿痛、遗尿、排尿困难、发热、浮肿等。 本病病因不一。小儿大脑皮层发育尚未完善,高级中枢对骶髓排尿反射初级中枢控制功能较弱。膀胱容量小,舒缩调节功能欠佳。不良环境因素的刺激,支配膀胱的副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以致膀胱逼尿肌持续收缩,膀胱括约肌松弛,排尿反射亢进而引起尿频。此外,还与前列腺素分泌过多、锌缺乏有关。好发于学龄前期和学龄期儿童。古代医籍无此病名,可参见于中医“尿频”病证。 3 诊断[1-5] 3.1 病史 一年四季均可发病。既往无泌尿系统疾病、手术、外伤史,可有受精神刺激的病史。 3.2 临床表现[3-6] 临床表现以尿频为主,可伴有尿急,日间及入睡前排尿次数增加,轻重程度不一,分散注意力可减轻尿频症状,入睡后恢复正常。每次尿量较少,总尿量正常。无尿痛和排尿哭闹史,不伴有遗尿、尿潴留、尿失禁、排尿困难、发热、腰痛、浮肿、血尿、多饮等。 本病病程较长,症状无进行性加重,查体无阳性体征。 3.3 实验室检查 尿常规、血常规、肾功能检查正常,清洁中段尿细菌培养阴性,泌尿系统B超检查正常。 必要时可做尿浓缩试验、垂体加压素试验、尿动力学检查、静脉尿路造影等检查。 3.4 需与神经性尿频鉴别的病种 尿路感染,儿童前列腺炎,尿路畸形,尿崩症,糖尿病,膀胱过度活动症,神经源性膀胱等。 4 辨证[4-5] 4.1 脾肾气虚证 病程日久,小便频数,淋漓不尽,入睡自止,尿液清或不清,神倦乏力,面色萎黄,食欲不振,或自汗出,易外感,甚则畏寒怕冷,手足不温,大便稀薄,舌质淡,或有齿痕,苔薄腻或薄白,脉细弱。 4.2 肾虚湿热证 病程迁延,小便频数,尿意窘迫,余沥不尽,夜尿正常,尿黄浑浊,精神困惫,常伴有烦躁,口渴不

专科中医临床路径总结

专科中医临床路径总结 “*****”中医临床路径工作总结 (以下为模板仅供参考) 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妇科协作组的关于妇科常见病中医临床路径试点工作的要求,本科自年月开始实施“*****”中医诊疗方案及临床路径,现将该临床路径实施情况总结分析如下:一、实施情况 1、建立管理组织,健全工作制度 成立了由科主任担任组长的临床路径工作实施小组,并设立了个案管理员,明确了“*****”临床路径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建立了临床路径工作实施效果评价及分析制度。2、路径实施情况自*****年*****月至*****年*****月以来,本科共有*****例进入路径,如下表所示:出院日期2011.11.32012.1.142012.2.242012.2.152012.2.1 62012.2.282012.3.9患者姓名病案号黄爱妹李开淑吴秋金陈秀银吴慧张明芳陈美妹21111798212

2521202306变异情况费用(元)否否否否否否否3169.282817.413058.182738.093326.804489.0144 14.283、实施效果评价及分析 本科室对“*****”的相关指标进行收集、整理;对中途退出路径的病例,科室临床路径管理小组进行讨论、分析退出路径原因及存在问题。对成功实施的病例,通过分析治疗过程、患者转归情况、总体费用对比情况、患者满意度及认可度等指标实施效果评价。 通过该病种临床路径试点工作的开展,进一步优化了科室的医疗流程,规范了医护人员行为,提高整体医疗质量,减少了不合理的检查、治疗、用药,降低了总体治疗费用,缩短了平均住院天数,病种同比总费用、住院天数均较未进入路径者减少,提高了我科工作效率。进一步增强了医患沟通,科室医务人员医患沟通能力有了明显提高,减少了医疗纠纷,上述病例未发生一起医疗事故及纠纷。

经常尿频是怎么回事

经常尿频是怎么回事? 正常成人白天排尿4~6次,夜间0~2次,次数明显增多称尿频。尿频并非疾病。是由于多种原因可引起小便次数增多,但无疼痛,又称小便频数。尿频的原因较多,包括神经精神因素,病后体虚,寄生虫病等。 尿频的原因: 1、尿量增加:当尿量增加时,排尿次数亦会相应增多.在生理情况下,如大量饮水、吃西瓜、喝啤酒,由于进水量增加,通过肾脏的调节和过滤作用,尿量增多,排尿次数亦增多,便出现尿频.在病理情况下,如部分糖尿病、尿崩症患者饮水多,尿量多,排尿次数也多,但均无排尿不适的感觉. 2、炎症刺激:膀胱内有炎症时,尿意中枢处于兴奋状态,产生尿频,并且尿量减少.因此,尿频是膀胱炎的一个重要现象,尤其是急性膀胱炎、结核性膀胱炎更为明显。其他如前列腺炎、尿道炎、肾盂肾炎、小儿慢性阴茎头包皮炎、外阴炎等都可出现尿频。

3、非炎症刺激:如尿路结石、异物,通常以尿频为主要表现。 4、膀胱容量减少:如膀胱占位性病变、妊娠期增大的子宫压迫、结核性膀胱挛缩或较大的膀胱结石等。 5、精神神经性尿频:尿频仅见于白昼,或夜间入睡前,常属精神紧张或见于癔病的女性。就会伴有尿急、尿痛。 6、生殖感染:由于生殖器感染而导致生殖泌尿系统器官发生病变,功能受损。生殖感染疾病的症状主要有不同程度的尿频、尿痛、排尿困难等常见现象。 7、饮食性多尿:如尿频同时每次尿量多,而无其他表现时,首先要注意是否喝水太多,尤其是喜欢喝茶的人多发生。 怎样预防尿频: 1.适当控制食盐的摄取量,以利于肾脏保持水分. 2.可喝淡盐开水、低浓度糖水,不要大量饮用高热量饮料,以防热量摄取过多引起体重急剧增加. 3.尿频者,体内失钾较多,应补充含钾丰富的食物,如香菇、白菜、豆类、花生、核桃、西瓜、香蕉等. 卵巢是女性健康的根本,尿变多就是更年期综合征的表现之一,想解决尿频的问题,首先要把卵巢养好。很多女性都会选择卵巢保养品进行保养,但是在选择的时候,巢之安养巢顾问团队建议大家谨慎选择调理产品,要注意其成分一定要是天然的,所以选择调理产品非常关键。

中医临床路径实施方案20930

中医临床路径实施方案 为规范医护人员执业行为,加强医疗质量管理,保障医疗安全,提高卫生资源利用效率,控制和降低临床常见病医药费用,减轻患者负担,根据卫生部《临床路径管理指导原则(试行)》等文件精神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下发的中医临床路径、中医诊疗方案及卫生部制定的病种临床路径管理标准,结合我院实际,制订本临床路径管理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病人为中心,以保持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提高临床疗效为根本出发点,进一步规范中医诊疗行为,不断提高中医医疗服务质量和临床疗效,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中医药服务。 二、总体目标 通过1年时间,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文件推行的中医临床路径和中医诊疗方案和卫生部制定的病种临床路径管理标准,结合我院实际,确定个病种做为我院试行的中医临床路径病种,为我院推广临床路径管理积累经验和实践依据,对已颁布的临床路径的科学性、规范性、先进性和可操作性进行论证和进一步完善,使之能够更好地推广并为临床服务。 三、临床路径实施 (一)成立组织,明确职责 我院中医临床路径管理组织体系: 1、临床路径管理委员会 主任: 副主任:

成员: 办公室:设在医务科 2、临床路径指导评价小组组长: 副组长: 成员: 3、临床路径实施小组(1)针灸推拿科: 组长: 成员:. (2)内一科: 组长: 成员: (3)外一科: 组长: 成员: (4)妇产科: 组长: 成员: (5)内三科: 组长: 成员:

工作职责: 1、领导小组职责: (1)制定临床路径实施方案并组织实施。 (2)明确各有关部门的职责并负责组织协调各部门工作。 (3)确定实施临床路径管理病种与标准。 (4)组织人员培训。 (5)督查工作进展情况,实施临床路径的效益评价。 (6)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解决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改进工作方法,促进医疗质量的全面提高。 2、指导评价小组职责: (1)对临床路径的实施进行技术指导; (2)制订临床路径的评价指标和评价程序; (3)对临床路径的实施过程和效果进行评价和分析; (4)根据评价分析结果提出临床路径管理的改进措施。 3、实施小组职责: 小组职责: 所有成员对临床路径知识及相关内容进行认真学习,并在各职能部门的指导下对科室病种临床路径标准进行修订,有计划地组织科室医护培训、实施临床路径管理。 医生职责: (1)参与修订临床路径中与医疗相关的措施。 (2)决定病人是否进入或退出临床路径,并填写在临床路径记录本中注明。

神经性尿频

神经性尿频 概述 神经性尿频症指非感染性尿频尿急,是儿科一个独立的疾病,患儿年龄一般在2~11岁,多发生在学龄前儿童:其发病特点为尿频,每2~10分钟一次,患儿尿急,一要小便就不能忍耐片刻,较小患儿经常为此尿湿裤子,可继发尿路感染或阴部湿疹。 小儿神经性尿频多半是父母无意中发现,到某些基层医疗单位就诊时,常被误诊为泌尿系统感染而使用抗生素治疗,但收效甚微。 发病原因 其实,神经性尿频症患儿并没有器质性的病变。 诱发本病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是小儿大脑皮层发育尚不够完善,对脊髓初级排尿中枢的抑制功能较差,容易受外界不良刺激的影响而出现障碍,另一方面是孩子生活中有一些引起精神紧张、对精神状态造成不良刺激的因素。例如生活环境的改变,孩子对刚入托,入学心理准备不足,被寄养给他人抚养,父母的突然分离、亲人的死亡,以及害怕考试或对某种动物的惧怕等。这些都可能使小儿精神紧张、焦虑,使抑制排尿的功能发生,障碍,结果表现出小便次数增多。 发病表现 如果是尿常规检查正常,排尿次数可以从正常的每天6-8次增加至20-30次,甚至每小时10多次,而且每次排尿量很少,有的时候可能就是几滴,在睡眠后则无尿频,这样的尿频症状经常在上床睡觉前、吃饭时、上课的时候加重。 ******************************************************************************** 神经性尿频的诊断与治疗 尿频是指小儿每天排尿次数明显增多,而每次尿量较少,甚至每次尿几滴的一种现象。正常小儿每日排尿次数为:1岁约15一16次,2—3岁约10—12次,学龄前约6—7次。小儿引起尿频的原因很多,但大体可分为两大类。 一、病理性(由器质性疾病引起)。 二、神经功能失调或习惯引起(神经性尿频)。临床上所见到的尿频的孩子绝大多数是小儿神经性尿频,也就是尿频的孩子大多数是功能性原因引起的。 神经性尿频的孩子有以下几个特点: 1、每隔10—30分钟就排尿一次,并伴有明显的尿急情况,部分孩子有尿急出的情况。 2、尿量少,少则几滴,多则5—10毫升。 3、转移注意力时,排尿次数明显减少。 4、不发热,无尿痛或偶有尿痛,夜间小便次数却正常。 5、B超和尿常规检查正常。 神经性尿频的原因主要与小儿大脑皮层的发育尚未完善,对初级排尿中枢的抑制能力较弱,一旦受到外界刺激时,往往不能够自行控制(精神紧张时更明显)。故小儿一旦产生尿意,就有尿急感。 神经性尿频大多在一周左右自行缓解,但有反复发作的倾向。所以在临床上对于短时间的尿频患者,一般不需要药物治疗,主要干预措施是: 1、心理辅导。家长要找出引起孩子心理紧张的原因,如不愿意去幼儿园、父母吵架等,并针对性的进行心理辅导。

儿童心理异常的典型表现

儿童心理异常的典型表现 文章目录*一、儿童心理异常的典型表现*二、儿童心理行为异常表现*三、心理问题的干预 儿童心理异常的典型表现1、退缩行为 是指胆小、害羞、孤独、不敢到陌生环境中去,不愿意与小 朋友们玩的不良行为。这种儿童对新事物不感兴趣,缺乏好奇心。 2、依赖行为 是指儿童对父母过分依赖,并与年龄不相符的一种不良行为。这种儿童如果父母不在,便容易发生焦虑或抑郁。 3、分离性焦虑 是指6岁以下的儿童,在与家人,尤其是母亲分离时,出现的 极度焦虑反应。男女儿童均可得病,与患儿的个性弱点和对母亲 的过分依恋有关。 4、神经性尿频 指每天的排尿次数明显增加,但尿量不增加、尿常规正常的 一种心理疾病。排尿次数可以从正常的6-8次增加到20-30次, 甚至每小时十多次,每次排尿很少,有时仅几滴。以4-5岁的儿童为多见。 5、神经性呕吐 指一种反复的餐后呕吐,但不影响食欲、体重的心理疾病。

常常具有癔症性格,自我中心、暗示性强,往往在明显的心理因素作用下发病,以女孩为多见。 6、性识别障碍 是指儿童对自身性别的认识与自己真实的解剖性别相反,如男性行为特征像女性,或持续否认自己具有男性特征。多见于3岁以上的儿童。 儿童心理行为异常表现1、智力发育障碍 在发育期间儿童的智能显着低于同龄儿水平,同时伴有明显的社会生活适应能力障碍,这种小孩看上去很幼稚,表情呆滞,有的孩子有很特别的面容,还可能伴有一些畸形,遇上这种情况应马上到医院去检查,以尽早治疗。 2、学习障碍 这种孩子智力正常,在早年可能有一些不明显的语言和运动发育上的问题未引起重视,小孩主要表现为阅读障碍,拼写障碍和运算障碍,因此学习成绩差。若自己的小孩有这类问题也应及时到医院检查,以进行特殊矫治。 3、缺陷多动障碍 这类小孩智力正常,表现为不分场合的多动,但注意缺陷是实质问题,由于注意缺陷影响听课效果,所以学习成绩很差,这种情况也应及时到医院检查和矫治。

尿频(神经性尿频)中医临床路径(2018)5

尿频(神经性尿频)中医临床路径 (2018年版) 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神经性尿频的儿科住院患者。 一、尿频(神经性尿频)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尿频病(TCD编码:BEZ20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神经性尿频(ICD-10:R35.X51)。 (二)诊断依据 1.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医儿科学》(新世纪第四版)(马融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6年出版)。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中医儿科常见病诊疗指南?神经性尿频(制定)》。 2.证候诊断 参照《中医儿科常见病诊疗指南?神经性尿频(制定)》[1]中尿频的常见证侯及诊断标准。 尿频(神经性尿频)临床常见证侯: 脾肾气虚证 肾虚湿热证 肝郁脾虚证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立项的《2014年中医药部门公共卫生服务补助资金中医药标准制修订项目》之一的《中医儿科常见病诊疗指南?神经性尿频(制定)》。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尿频(神经性尿频)。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14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尿频(TCD编码为:BEZ200)和神经性尿频(ICD-10编码为:R35.X51)的患儿。 2.患儿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若在治疗期间无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3.合并心血管、肝肾和造血系统等原发性疾病,需要同时治疗者,不能进入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

四诊合参,观察患儿日、夜间的排尿次数,尿量、尿色及症状缓解的因素,是否伴有尿急、尿痛、遗尿、血尿、多饮等症。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舌、脉(指纹)特点。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入院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血常规、尿常规、肾功能、尿培养、泌尿系统B超。 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 根据病情需要,可选择尿浓缩试验、垂体加压素试验、尿动力学检查、静脉尿路造影等检查。 (八)治疗方法 1.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或中成药 脾肾气虚证:健脾益肾,升提固摄。 肾虚湿热证:温肾固摄,清利湿热。 肝郁脾虚证:疏肝解郁,健脾利水。 2.辨证使用中药注射剂 3.中医特色疗法: 体针疗法、耳穴贴压、穴位贴敷、推拿疗法。 4.西药治疗 5.护理调摄 (九)出院标准 1.病情稳定,尿频症状改善或消失,其他主要症状改善。 2.没有需要住院的并发症。 3.初步形成个体化的家庭康复方案。 (十)变异及原因分析 1.病情变化,导致住院时间延长,治疗费用增加。 2.合并其他系统疾病,需要特殊处理,导致住院治疗时间延长,费用增加,退出本路径。 3.治疗过程中发生了病情变化,出现严重并发症,退出本路径。 4.因患儿及其家属意愿而影响本路径的执行,退出本路径。

医疗机构临床路径管理指导原则【最新版】

医疗机构临床路径管理指导原则导读 医疗机构应当制订临床路径管理评价制度并将其纳入本单位绩效管理体系,由指导评价小组和绩效考核部门对临床科室和医务人员进行绩效考核。 为贯彻落实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精神和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有关要求,指导医疗机构加强临床路径管理工作,规范临床诊疗行为,加强医疗质量管理,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临床路径管理指导原则(试行)》进行了修订,印发了《医疗机构临床路径管理指导原则》(以下简称《指导原则》)。 《指导原则》规定了医疗机构临床路径管理的组织机构和职责,明确了临床路径病种选择与文本制定的基本原则,细化了临床路径实施流程和管理制度,强调了临床路径信息化建设和监督评价的有关要求。同时,《指导原则》突出了临床路径“四个结合”的原则,即临床路径管理与医疗质量控制和绩效考核相结合、与医疗服务费用调整相结合、与支付方式改革相结合、与医疗机构信息化建设相结合。 近年来,国家卫生计生委大力推进临床路径管理工作。截止目前,

临床路径累计印发数量达到1212个,涵盖30余个临床专业,基本实现临床常见、多发疾病全覆盖,基本满足临床诊疗需要。《指导原则》的印发,将进一步提高临床路径管理水平和实施效果,有助于发挥临床路径规范医疗服务行为,保障医疗质量安全,提高医疗服务效率,控制医疗费用等作用,为推进支付方式改革等工作奠定基础。 附 医疗机构临床路径管理指导原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医疗机构临床路径管理,规范临床诊疗行为,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制定本指导原则。 第二条本指导原则适用于有关医疗机构临床路径管理工作。 第三条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中医药局负责全国医疗机构临床路径的监督管理。 县级及以上地方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含中医药管理部门、下同)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医疗机构临床路径的监督管理。

22种儿童常见心理疾病

1 / 4 22种儿童常见心理疾病 现代社会中,儿童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越来越受到关注。然而很多年轻的父母面对宝贝出现的异常行为,往往感到疑惑,不知道是否该求教心理医生。您的宝贝有心理上的问题吗?育儿专家黄哲说:宝贝的有些表现是家长难以控制的,比如说宝贝拼命得哭闹,不停地动,或者坐在那里不理人,那是因为宝贝的心理活动与成人不同,非常复杂,也是很有意思的话题。 以下介绍的主要是6岁以下的宝贝常见的心理疾病: 1.咬指甲 咬指甲是儿童时期很常见的不良行为,男女儿童均可发生。 程度轻重不一,重者可引起局部出血,甚至甲沟炎。爱咬指甲的宝贝常伴有睡眠不安和抽动。 2.吮吸手指 吮吸手指在婴儿期是一种常见的现象,到2-3岁以后,这种现象会明显减少。随着年龄增长,会逐渐消失。如不消失,则是一种不良的行为偏差。3.屏气发作 是指婴幼儿在受到刺激哭闹时,在过度换气之后出现屏气,呼吸暂停,口唇青紫,四肢僵硬,严重者可出现短暂的意识障碍。短则半分钟到1分钟,长则2分钟到3分钟。多见于2岁以内的宝贝。 4.口吃

是指说话时言语中断、重复、不流畅的状态,是儿童期常见的语言障碍。约有半数口吃的儿童在5岁前发病。 5.言语发育延迟 是指儿童口头语言出现较同龄正常儿童迟缓,发展也比正常儿童缓慢。一般认为18个月不会讲单词,30个月不会讲短句者均属于言语发育延迟。 2 / 4 6.选择性缄默症 是指已获得语言能力的宝贝,因为精神因素的影响,在某些特定场合保持沉默不语。如在学校里不讲话,但在家里讲话。这种心理问题多在3-5岁时起病。 7.遗尿症 指5岁以上的宝贝还不能自已控制排尿,夜间经常尿湿床铺,白天有时也尿湿裤子。多见于5-10岁的儿童,男孩多于女孩。8.抽动症 指局限于身体某一部位的一组肌肉或两组肌肉出现抽动。表现为眨眼、挤眉、皱额、咂嘴、伸脖、摇头、咬唇和模仿怪相等,多见于5岁以上的儿童,男孩多于女孩。 9.入睡困难 是指儿童在临睡时不愿上床睡觉,即使是躺在床上,也不容易入睡,在床上不停地翻动,或反复地要求父母给他讲故事,直到很晚才能勉强入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