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执业医师考试预防医学章节考点

临床执业医师考试预防医学章节考点

临床执业医师考试预防医学章节考点

医师资格考试分为两级四类,即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两级;每级分为临床、中医、口腔、公共卫生四类,临床执业医师就是其中之一。应届毕业生店铺为大家搜索整理了临床执业医师考试预防医学章节考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七章人群健康研究的流行病原理和方法

【考纲要求]

1.流行病学概述:①流行病学的定义;②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③流行病学的研究范围和用途。

2.疾病的分布:①描述疾病分布的常用指标;②描述疾病流行强度的术语;③疾病的三间分布。

3.描述性研究:①现况调查的概念、种类和目的;②抽样调查的方法、优缺点、样本大小的估计;③现况调查的偏倚及其控制。

4.病例对照研究:①病例对照研究的概念、特点和样本量估计;②病例对照研究资料的分析方法、指标及其意义;③常见偏倚及其控制。

5.队列研究:①队列研究的概念和特点;②队列研究分析方法、指标及其意义;③暴露与发病关联强度的指标;④队列研究中的偏倚及其控制。

6.实验性研究:①临床试验的定义及特征;②临床试验设计三大组成部分及原则;③临床试验效果的主要评价标准和指标。

7.病因探索:①现代病的概念;②形成病因假设的方法;③确定病因与疾病因果关联的标准。

8.诊断和筛检试验:①诊断和筛检试验的概念;②诊断和筛检试验评价指标;③提高诊断和筛检试验效率的方法。

【考点纵览】

1.流行病学研究方法:①观察法:描述性研究(现况研究、纵向研究,生态学研究)、分析性研究(病例对照研究、队列研究);②实验法;③理论和方法研究。

2.发病率、罹患率、患病率的区别及应用场合。发病率与罹患率均强调观察时期内的新发病例,区别在时间长短上。发病率适用于急性病;罹患率适用于疾病的流行或暴发;患病率强调现患人数,无论新发还是旧发,一般适用于病程长的慢性病。一般来说,患病率=发病率×病程。

3.疾病流行强度的术语:散发、流行、大流行。疾病分布即三间分布,指时间、地点和人群的分布。时间分布包括暴发、季节性、周期性、长期变异。地点分布包括国家间、国内省间、城市间、城乡间等。人群分布包括性别、年龄、职业、民族、社会阶层等。

4.现况调查是使用最广泛的描述性研究方法,不用设对照组,又于调查时因果并存,很难确定因果关系,只能提供病因线索。只能计算患病率而不能计算发病率,不适用于患病率较低的疾病调查。

5.抽样方法有:单纯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分层抽样,整群抽样。抽样误差排序一般为:分层抽样≤系统抽事≤单纯随机抽样≤整群抽样。分层抽样的代表性最好。抽样研究中估计样本含量影响因素:现患率、个体变异大,精确度、把握度要求高需样本例数多。

6.病例对照研究的概念、设计、分析方法及评价指标,存在的主要偏倚类型及优缺点。病例对照研究属观察性研究,首先选择目前患有研究疾病和未患有研究疾病的人群,分别作为病例组和对照组,回顾过去的暴露(或某些)因素的情况,即由果及因。因此可从一种疾病寻找多种病因线索,获得结果快。病例对照研究不能计算各种率,只能计算暴露比值,故评价暴露与疾病关系采用比值比,即OR。

7.病例对照研究偏倚主要是选择和信息偏倚。病例对照研究的优点:①多:一果多因;②快:获得结果快;③少:样本需要量少;④省:省人力、物力、财力。

8.队列研究及设计要点。队列研究是首先选择目前投有患所研究疾病的人群,按暴露某因素分组观察一段时间。比较两组的.发病情况,即有因有果,确定疾病的因果关系,要强于病例对照研究。

9.队列研究的分析方法及各指标的意义。累积发病率和发病密度的计算。相对危险度(RR)>1,说明暴露因素与疾病有正关联;RR=1,

说明暴露因素与疾病无联系;RR<1,说明暴露因素与疾病有负关联。归因危险度是暴露组发病率与非暴露组发病率之差。

10.队列研究的主要偏倚是失访偏倚。队列研究的优缺点:①优点:论证因果关系能力强,可获得一因多果的效应。②缺点:观察时间长,费用高,失访不可避免,不适用于罕见疾病的研究。

11.实验设计的三要素:研究因素、研究对象及效应的具体要求。临床试验设计三大原则:设置对照,随机化及盲法。对照的意义就是使研究因素的效应暴露出来,平衡非研究因素的影响。试验效果的主要评价指标:有效率,治愈率,生存率,保护率,效果指数。

12.病因就是那些使人们发病概率增加的因子。形成病因假设的方法:求同法,求异法,共变法,类推法,排除法。

13.判断因果联系的条件有多个,但有些条件可以不是总存在的。若有该条件,可增加说服力;若无该条件,并不能完全否定因果联系的存在,只有时间顺序是必须的,缺乏则无法确定因果联系。

14.筛检试验和诊断试验及区别。筛检及诊断试验的评价指标。特别注意灵敏度、特异度及预测值的意义及计算。对于灵敏度和特异度一定的试验,当患病率升高时,阳性预测值升高,阴性预值下降。并联实验提高灵敏度,串联实验提高特异度。

【临床执业医师考试预防医学章节考点】

临床执业医师考试辅导-预防医学练习题及答案0501

第五单元社区公共卫生 一、A1 1、下述哪项不属于传染病预防控制策略 A、建立预警制度 B、加强预防控制 C、加强随访 D、预防为主 E、加强监测 2、下述预防接种的种类相关内容中有误的是 A、人工主动免疫 B、人工自动免疫 C、人工被动免疫 D、被动自动免疫 E、自动主动免疫 3、关于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要求医疗卫生机构应当 A、早隔离、早治疗、早报告、早康复 B、早隔离、早报告、早治疗、早康复 C、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D、早发现、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 E、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 4、对传染病病人或疑似传染病病人污染的场所和物品,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当及时采取 A、焚烧处理 B、强制隔离治疗 C、必要的卫生处理 D、报告上级卫生行政机关处理 E、提请卫生防疫部门处理 5、任何一种窒息性气体的主要致病环节是 A、CO2潴留 B、呼吸肌麻痹 C、血气交换障碍 D、缺氧 E、血细胞破裂 6、下述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管理的原则,错误的一项是 A、慢性病管理 B、建立社区卫生服务机构 C、双向转诊制度 D、患者的自我管理 E、高危人群策略 7、下述哪项不属于慢性病自我管理的要素 A、患者自我管理 B、社区对患者的支持 C、医生对慢性病患者的支持

D、准确的诊疗计划 E、遵循筛检原则 8、下述哪项不属于慢性病管理的要素 A、建立有效的团队协作 B、完善除极卫生保健团队 C、建立各部门的协作 D、建立信息系统平台 E、建立社区卫生服务机构 9、目前评价营养状况最普遍和最重要的方法是 A、体重 B、皮皱厚度 C、体重指数 D、上臂肌围 E、身高和体重 10、引起沙门菌属食物中毒常见的病原菌是 A、肠炎、猪霍乱、鸭沙门菌 B、猪伤寒、鼠伤寒、肠炎沙门菌 C、猪伤寒、火鸡、鸭沙门菌 D、牛伤寒、肠炎、鼠伤寒沙门菌 E、猪霍乱、鼠伤寒、肠炎沙门菌 11、河豚毒素的主要毒作用是 A、引起血压下降 B、引起颅神经损伤 C、引起体温下降 D、抑制咳嗽反射 E、阻断神经肌肉间的传导引起随意肌进行性麻痹 【正确答案】E 12、对细菌性食物中毒的诊断原则是 A、发病季节都在9月份,并与食用某种食物有确切关系 B、潜伏期约在10—20小时,发病都在夏秋季节 C、有明显的发病季节,同一时间集中发病,并能找到引起食物中毒的食品。其动物实验阳性,并有细菌和血清血检测结果 D、可疑食物经动物实验阴性,并有细菌和血清学检验结果 E、有明显的发病季节,同一时间大量病人发病,并有传染性 13、以下哪一项不是食物中毒的主要预防措施 A、注意卫生,防止食品污染 B、低温保藏。控制细菌繁殖及毒素形成 C、对从业人员进行预防接种 D、食用前彻底加热杀死病原体及破坏毒素 E、加强食品的卫生管理,严格执行卫生法规及管理条例 14、膳食营养素推荐摄入量是指 A、RDA

执业医师考试预防医学考点梳理-卫生服务体系与卫生管理

第六单元卫生服务体系与卫生管理 一、卫生系统及其功能 (一)卫生系统与卫生组织结构 1.卫生系统 广义的卫生系统是指以改善健康为主要目的的所有组织、机构和资源的总和。它由资金、信息和知识、医疗产品和技术、卫生人力和服务提供、运输工具、通信以及全面指导和管理所组成。 狭义的卫生系统也可看作是在一定法律和政策的框架内的组织网络,旨在组织、分配和利用现有的社会资源为全社会提供卫生保健服务,通过保证公平、效益和效果平衡,卫生机构与服务人群的互动,实现促进和维护人民健康、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 2.卫生体制 我国的卫生事业的性质是政府实行一定福利政策的社会公益事业。我国的卫生系统由卫生服务、医疗保障和卫生执法监督三部分组成。 3.卫生系统的功能和目标 (1)卫生系统的功能:WH0把卫生系统的功能归纳为四项: 提供服务 创建资源 筹措资金 监督管理 (2)卫生系统运行良好的关键因素:

①领导和执政能力; ②健康信息系统; ③卫生筹资; ④卫生人力资源; ⑤基本医疗产品和技术; ⑥卫生服务提供。 (3)卫生服务的需要、需求和利用 1)卫生服务需要: 主要取决于居民的自身健康状况,是依据人们的实际健康状况与“理想健康状态”之间存在差距而提出的对预防、保健、医疗、康复等服务的客观要求。其包括个体觉察到的需要和由医疗卫生专业人员判定的需要。 2)卫生服务需求:是从经济和价值观念出发,在一定时期内、一定价格水平上人们愿意而且有能力消费的卫生服务量。 3)卫生服务利用:是需求者实际利用卫生服务的数量(即有效需求量)。 (4)卫生系统的目标: ①提高总体健康水平; ②提高卫生系统对人们的需求和期望的反应性; ③保证卫生资金筹集过程中的资金公平性。 反应性 是指卫生系统在满足人们对系统中改善非健康方面的合理性期望的程度。 反应性测量分为主观性指标如“尊重人权”和客观性指标如“以卫生服务

执业医师考试预防医学考点梳理-流行病学原理与方法

第三单元流行病学原理与方法 一、流行病学概论 (一)流行病学定义 流行病学是研究人群中疾病与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并研究防治疾病及促进健康的策略和措施的科学。 概括起来有以下四层意思: ①研究对象是人群; ②关注的事件包括疾病与健康状况; ③主要研究内容包括揭示现象、找出原因、提供措施、评价效果; ④目的是防治疾病、促进健康。 (二)流行病学的原理、基本原则和方法 1.流行病学基本原理 (1)分布论:分析疾病或健康状况在人群中的分布。 (2)病因论:探讨人群中疾病的发生发展的各种原因。 (3)健康-疾病连续带理论:机体由健康到疾病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4)预防控制理论:根据疾病发生、发展和健康状况的变化规律,疾病预防控制可以采取三级预防措施。 (5)数理模型。 2.流行病学的基本原则 (1)群体原则

(2)现场原则 (3)对比原则 (4)代表性原则 3.流行病学研究方法 (1)描述流行病学:主要是揭示人群中疾病或健康状况的分布现象。 (2)分析流行病学:主要是找出影响分布的决定因素。 (3)实验流行病学:主要是研究并评价疾病防治和健康促进中的预防干预措施及其效果。 (4)理论流行病学:是通过对疾病或健康状况的分布与影响因素之间内在关系的深入研究,建立数学模型以描述疾病流行规律、预测疾病流行趋势、检验疾病防治效果。 (三)流行病学的用途 1.描述疾病及健康状况的分布; 2.探讨疾病的病因; 3.研究疾病自然史,提高诊断治疗水平和预后评估; 4.疾病预防控制及其效果评价; 5.为医学研究提供科学方法。 二、流行病学资料的来源与疾病分布 (一)健康相关资料的来源 根据信息的来源可将数据分为三类:

临床执业医师考试预防医学章节考点

临床执业医师考试预防医学章节考点 临床执业医师考试预防医学章节考点 医师资格考试分为两级四类,即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两级;每级分为临床、中医、口腔、公共卫生四类,临床执业医师就是其中之一。应届毕业生店铺为大家搜索整理了临床执业医师考试预防医学章节考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七章人群健康研究的流行病原理和方法 【考纲要求] 1.流行病学概述:①流行病学的定义;②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③流行病学的研究范围和用途。 2.疾病的分布:①描述疾病分布的常用指标;②描述疾病流行强度的术语;③疾病的三间分布。 3.描述性研究:①现况调查的概念、种类和目的;②抽样调查的方法、优缺点、样本大小的估计;③现况调查的偏倚及其控制。 4.病例对照研究:①病例对照研究的概念、特点和样本量估计;②病例对照研究资料的分析方法、指标及其意义;③常见偏倚及其控制。 5.队列研究:①队列研究的概念和特点;②队列研究分析方法、指标及其意义;③暴露与发病关联强度的指标;④队列研究中的偏倚及其控制。 6.实验性研究:①临床试验的定义及特征;②临床试验设计三大组成部分及原则;③临床试验效果的主要评价标准和指标。 7.病因探索:①现代病的概念;②形成病因假设的方法;③确定病因与疾病因果关联的标准。 8.诊断和筛检试验:①诊断和筛检试验的概念;②诊断和筛检试验评价指标;③提高诊断和筛检试验效率的方法。 【考点纵览】 1.流行病学研究方法:①观察法:描述性研究(现况研究、纵向研究,生态学研究)、分析性研究(病例对照研究、队列研究);②实验法;③理论和方法研究。

2.发病率、罹患率、患病率的区别及应用场合。发病率与罹患率均强调观察时期内的新发病例,区别在时间长短上。发病率适用于急性病;罹患率适用于疾病的流行或暴发;患病率强调现患人数,无论新发还是旧发,一般适用于病程长的慢性病。一般来说,患病率=发病率×病程。 3.疾病流行强度的术语:散发、流行、大流行。疾病分布即三间分布,指时间、地点和人群的分布。时间分布包括暴发、季节性、周期性、长期变异。地点分布包括国家间、国内省间、城市间、城乡间等。人群分布包括性别、年龄、职业、民族、社会阶层等。 4.现况调查是使用最广泛的描述性研究方法,不用设对照组,又于调查时因果并存,很难确定因果关系,只能提供病因线索。只能计算患病率而不能计算发病率,不适用于患病率较低的疾病调查。 5.抽样方法有:单纯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分层抽样,整群抽样。抽样误差排序一般为:分层抽样≤系统抽事≤单纯随机抽样≤整群抽样。分层抽样的代表性最好。抽样研究中估计样本含量影响因素:现患率、个体变异大,精确度、把握度要求高需样本例数多。 6.病例对照研究的概念、设计、分析方法及评价指标,存在的主要偏倚类型及优缺点。病例对照研究属观察性研究,首先选择目前患有研究疾病和未患有研究疾病的人群,分别作为病例组和对照组,回顾过去的暴露(或某些)因素的情况,即由果及因。因此可从一种疾病寻找多种病因线索,获得结果快。病例对照研究不能计算各种率,只能计算暴露比值,故评价暴露与疾病关系采用比值比,即OR。 7.病例对照研究偏倚主要是选择和信息偏倚。病例对照研究的优点:①多:一果多因;②快:获得结果快;③少:样本需要量少;④省:省人力、物力、财力。 8.队列研究及设计要点。队列研究是首先选择目前投有患所研究疾病的人群,按暴露某因素分组观察一段时间。比较两组的.发病情况,即有因有果,确定疾病的因果关系,要强于病例对照研究。 9.队列研究的分析方法及各指标的意义。累积发病率和发病密度的计算。相对危险度(RR)>1,说明暴露因素与疾病有正关联;RR=1,

2022年临床执业医师《预防医学》考试大纲新

2022年临床执业医师《预防医学》考试大纲单元 细目 要点 一、绪论(1)预防医学的概述:定义、内容、特点 (2)健康及其影响因素:当代健康观、影响健康的主要因素、健康打算因素生态学模型 (3)三级预防策略:疾病自然史与预防机会; 三级预防策略:第一级预防、其次级预防、第三级预防二、医学统计学 方法1.基本概念和基本步骤(1)统计学中的几个基本概念 (2)统计工作的基本步骤2.数值变量数据的统计描述 (1)集中趋势指标 (2)离散趋势指标 (3)正态分布的特点与面积分布规律3.数值变量数据的统计推断 (1)均数的抽样误差 (2)总体均数可信区间及其估量方法 (3)假设检验的基本步骤 (4)μ检验和t检验 (5)假设检验的两类错误及留意事项4.分类变量资料的统计描述(1)相对数常用指标及其意义 (2)相对数应用留意事项5.分类变量资料的统计推断 (1)率的抽样误差、总体率的可信区间及其估 计方法 (2)μ检验和χ2检验6.直线相关和回归 (1)直线相关分析的用途,相关系数及其意义 (2)直线回归分析的作用,回归系数及其意义7.统计表和统计图

(1)统计表的基本结构和要求 (2)统计图形的选择及制图通则三、人群健康研 究的流行病学原 理和方法 1.流行病学概论 (1)流行病学的定义 (2)流行病学的原理、基本原则及方法 (3)流行病学的用途2.疾病的分布与影响因素(1)疾病分布的常用测量指标 (2)疾病流行强度:散发、暴发、流行、大流行 (3)疾病三间分布的特征 (4)疾病三间分布的综合描述3.常用流行病学讨论方法(1)概述:流行病学方法分类、流行病学讨论 设计的基本内容 (2)描述流行病学:描述流行病学的概念;现 况讨论的概念、普查与抽样调查的概念、 抽样方法及样本含量的估量 (3)分析流行病学:分析流行病学的概念及分类;病例对比讨论的概念、讨论对象的选择、样本含量的估量及资料的统计分析、优点和局限性;队列讨论的概念、用途、种类、讨论对象的选择、样本含量的估量、资料分析、优点及局限性 (4)试验流行病学:试验流行病学的概念、基 本特征、分类;临床试验的概念及设计 4.偏倚掌握及病因推断

临床执业医师考试大纲复习预防医学名师辅导讲义

临床执业医师考试大纲复习预防医学名师辅导讲义 第十篇 第1章 考纲要求 ①预防医学的概述:定义,内容,特点。②健康及其影响因素:当代健康观,影响健康的主要因素,健康决定因素生态学模型。③三级预防策略:疾病自然史与预防机会,三级预防策 复习要点 1.预防医学的概述 (1)定义 预防医学是医学的一门应用学科,它以个体和确定的群体为对象,目的是保护、促进和维护健康,预防疾病、失能和早逝。其工作模式是“环境-人群-健康”。它强调环境与人群的相互依 (2)内容预防医学的内容包括医学统计学、流行病学、环境医学、社会医学、行为科学 (3)特点 ③ 2.健康及其影响因素

(1)当代健康观1986年,WHO提出了健康的新定义:“健康是日常生活的资源,而不是生活的目标。健康是一个积极的概念,它不仅是个人素质的体现,也是社会和个人的资源”。“为达到身心健康和较好地适应社会的完美状态,每个人都必须有能力去认识和实现这些愿望,努力满足需求和改善环境”。 (2)影响健康的主要因素有4 ①社会经济环境包括个人收入和社会地位、文化背景和社会支持网络、教育、就业和工作条件。 ②物质环境包括生活和职业环境中的物理、化学、生物因素及建筑环境等,都是影响人们健康的重要因素。 ③个人因素包括健康的婴幼儿发育状态、个人卫生习惯、个人的能力和技能,人类生物学特征和遗传因素。 ④卫生服务 (3)健康决定因素生态学模型 强调个体和人群健康是个体因素、卫生服务、物质和社会环境因素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的结果。它是总结和指导预防医学和公共卫生实践的重要理论模型。该模型的结构从内至外分为5层: ①第一层即核心层,是先天的个体特质,如年龄、性别、种族、其他生物学因素和疾病易感基因等。 ②第二层 ③第三层 ④第四层是生活和工作条件,包括心理社会因素、是否有工作及职业因素、社会经济地位、

临床执业医师必考知识点:预防医学

临床执业医师必考知识点:预防医学 2017临床执业医师必考知识点:预防医学 预防医学是从医学科学体系中分化出来的,它是研究预防和消灭病害,讲究卫生,增强体质,改善和创造有利于健康的生产环境和生活条件的科学。今天应届毕业生店铺为大家编辑整理了临床执业医师必考知识点:预防医学,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预防医学:研究人体健康与环境的关系,对象:人群(个体+群体),工作模式:“环境-人群-健康”。 2.医学史上第一次卫生**的标志:个体预防→群体预防。 3.研究方法上微观宏观相结合,预防为主。 4.健康决定因素生态学模型第一层(核心层):先天的个体特质。 5.第一级预防:病因预防,根本性预防。地方病、传染病、职业病。 第二级预防:三早(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肿瘤),五早(+早报告+早隔离,传染病)。 第三级预防:及时有效的治疗。 6.流行病学基本原则:群体(最显著),现场,对比(核心),代表性。 7.发病率:新病例/暴露人口。 患病率:新旧病例总数/被观察人口,用于慢性病。 罹患率:小范围、短时间的新病例频率。 死亡率:死亡数/人群。 病死率:死亡数/全部病人,用于找出威胁最大。 8.散发:历年一般水平。 流行:显著超过历年。 大流行:跨省界国界。 暴发:短时间内突然出现大量相同病人。 9.单纯随机抽样:最简单最基本。 系统抽样:按顺序机械。 分层抽样:分层再每层随机,抽样误差小,不适合大型。

整群抽样:分群再以群组为单位,抽样误差大。 多级抽样:综合运用。 10.观测法→分析流行病学→病例对照研究+队列研究。 病例对照研究:患有、未患,回顾暴露于可疑危险因素水平,判断关联程度。指标:比值比OR。 队列研究:正常人分暴露、不暴露,前瞻追踪结局,判断关联程度。指标:相对危险度RR=发病率比值。 衡量病因归因于暴露某危险因素程度最好指标:归因危险度AR=发病率差值。 11.病无病 阳 a b 阴 c d 真阳性率:灵敏度=a/(a+c)。 真阴性率:特异度=d/(b+d)。 假阳性率:误诊率=b/(b+d)。 假阴性率:漏诊率=c/(a+c)。 粗一致性:符合率=(a+d)/(a+b+c+d)。 约登指数=灵敏度+特异度-1。 12.临床预防服务:医务人员在临床场所对健康者和无症状患者的健康危险因素进行评价,实施个性化预防措施来预防疾病和促进健康。第一级+第二级。内容:求医者的健康咨询,健康筛检,免疫接种,化学预防,预防性治疗。 13.影响健康行为的因素:倾向(信念、自信心),促成(技术资源),强化(对行为后果的.感受)。 14.健康咨询5A模式:评估,劝告,达成共识,协助,安排随访。 15.吸烟:尼古丁→成瘾、心血管疾病;CO→低氧;多环芳香烃→致癌。 《烟草控制框架公约》:世界上第一个限制烟草的全球性公约。 控烟策略:MPOWER战略。 16.营养素需要量:保证机体正常生长发育所需的量。

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医学综合笔试必背考点04预防医学

预防医学

第1章绪论(1〜2分) 一、槪念 (1)概念预防医学是研究人群的健康与环境的关系的一门学科。 (2)特点预防医学的研究俄点是群体而不是个体;个体预防变为群体预防是第一次卫生革命的标志. (3)模式预防医学的工作模式:人群健康环境模式. 第2章医学统计学方法(3〜5分) 一、总体、样本 三、数值变最 1.两种趋势 集中趋势、离散趋势。 2,集中趋势 (昭昭老师速记:在集中趋势中反映正态分布的是算术均数;反映偏态分布的是中位数) 374

375

376 第3章 流行病学原理和方法(5〜8分) 一、基本原则和研究方法 二、疾病的分布和影响因素 1. 特点 疾病的分布是指疾病在地区、时间、人群的存在方式及其发生、发展规律。 2. 疾病分布的测量指标 三、流行病研究方法 1.抽样调査 (1) 概念按一定的比例从总体中随机抽取有代表性的一部分人(样本)进行调査。样本代表性是 抽样调査能否成功的关键所在,而随机抽样和样本含量适当是保证样本代表性的两个基本原则。 用于不明原因得病后的研究。 (昭昭老师速记:比如幼儿园里突然间有很多人得了腹泻病,就用此研究) 驀本原则 研究方法

377 4.现况研究和病例对照研究 举例说明:调査一下吸烟和冠心病的关系,找到100个抽烟的(暴露组);】00个不抽烟的(未暴露 組).随访30年后.抽烟组中90人患冠心病,未抽烟组中10人患冠心病。 相对危险度 RR= (90/100)/(10/100)= 90%/10% = 9。 归因危险度 PAR=(90/100)-(10/100) = 90% — 10% =80% =0.8. (昭昭老师提示:其实明白了道理,算法是很简单的) (2)病例对照研究 ① 最有价值的OR (比值比)。OR =暴露比/未暴露比=病例组中(暴露人数/非暴露人数的比 值)/对照组中(暴 露人数/非暴露人数的比值)。 ② 现在要研究吸烟与冠心病的关系,找了 100个病人.追问病史.其中抽烟的有90人;又找了 100个 正常人,追 问病史,其中抽烟的有10人,请问它的OR 是多少? OR=(90/10)/(10/90 )= 81

2022年临床医师考试20-必背考点-预防医学

2022 全国临床医师考试 临床医师考试 必背考点 《预防医学》

第一章绪论 1.研究表明收入和社会地位是重要的健康影响因素。 第二章医学统计学方法 1.患病率=某特定时间内一定人群中出现患某病的新旧病例数/同期的平均人口数(被观察人口数)*K。 2.描述暴发疫情严重性的最佳指标是罹患率。 3.罹患率适用于小范围、短时间内疾病频率的测量,观察期限可以以日、周、旬、月为单位,可以精确地测量发病的几率,常用于疾病暴发或流行时的调查,如传染病、食物中毒及职业中毒等暴发的调查。 4.证明病因假设最可靠的方法为实验性研究。 5.实验性研究能够验证因果关联,即证明病因假设。 6.病例对照研究:初步检验病因假设,提出病因线索,评价防制策略和措施的效果。 7.现况研究:为病因研究提供线索,了解疾病和病因的分布状况为疾病防制工作提供依据等。 8.队列研究:检验病因假设,描述疾病的自然史。 9.OR值(odds ratio)又称比值比、优势比;是流行病学研究中病例对照研究中的一个常用指标。 10.OR的计算方法如下:比值比是指某事物发生的可能性与不发生的可能性之比。在病例对照研究中:病例组的暴露比值=[a/(a+c)]/[c/(a+c)]=a/c;对照组的暴露比值=[b/(b+d)]/[d/(b+d)]=b/d;OR=病例组的暴露比值/对照组的暴露比值=[a/c]/[b/d]=ad/bc。 11.队列研究:是将一个范围明确的人群按是否暴露于某可疑因素或暴露程度分为不同的亚组,追踪各组的结局并比较其差异,从而判断暴露因素与结局之间有无关联及关联程度大小的一种观察性研究方法。 12.实验设计的对照原则是为了:控制非实验因素的干扰,显现实验因素效应。 13.病例对照研究:是选择患有和未患有某特定疾病的人群分别作为病例组和对照组,调查各组人群过去暴露于某种或某些可疑危险因素的比例或水平,通过比较各组之间暴露比例或水平的差异,判断暴露因素是否与研究的疾病有关联及其关联程度大小的一种观察性研究方法。 14.临床试验研究:是在医院或其他医疗环境下进行的试验。 15.现况调查:是应用普查或抽样调查的方法收集特定时间、特定人群中疾病、健康状况及有关因素的资料,并对资料的分布特征加以描述。 16.系统抽样:又称机械抽样,是按照一定顺序,机械地每隔若干单位抽取一个单位的抽样方法。 17.单纯随机抽样:也称简单随机抽样,从总体N个对象中,利用抽签、随机数字表等方法抽取n个对象组成一个样本。

预防医学考点复习考试重点

XX级临床医学专业和护理专业 《预防医学》课程复习思考题及参考答案 (修改版) 一、名词解释 1、健康危险因素评价:是指从个体或群体健康信息咨询或调查、体检和实验室检查等过程中收集各种与健康的相关 危险因素信息,为进一步开展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 2、健康促进:指一切能促使行为和生活条件向着有益于健康改变的教育和环境支持的综合体。 3、医源性感染:病人在接受医疗卫生服务的过程中因为医疗卫生服务场所的环境和医疗用品受到生物污染而感染 疾病的现象称为医源性感染。 4、职业病:当职业性有害因素作用于人体的强度与时间超过一定限度时,造成不能代偿的机体损害,从而导致一系列的功能性和(或)器质性的病理变化,出现相应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影响劳动能力,这类疾病统称为职业病。 5、蛋白质的互补作用将几种具有不同氨基酸组成特点的蛋白质食 物混合食用,互相取长补短,提高蛋白质的生物利用率。 6、初级卫生保健:是一种基本的卫生保健,它依靠切实可行、学术上可靠又为社会所接受的方式和技术。是社区的个人与家庭通过积极参与普遍能够享受的,费用也是社区或国家在发展的各个时期本着自力更生及自决精神能够负担得起的,它既是国家卫生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社区整

个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组成部分。 7、医学模式:指在不同历史阶段,人们对于人类生命过程,健康和疾病的特点和本质的认识和概括,是人们观察、分析和处理医学有关问题的基本思想和主要方法。 8、健康状况评价:通过分析人群的健康水平及其变化,来探讨人群存在的健康问题,筛选影响人群健康的因素,评估各种健康计划、方案、措施的效果。 9、高危人群:易受环境有害因素损害的人群称为高危人群。 10、物质蓄积:机体长期接触某些毒物后在某些组织和器官内逐渐积累从而量比较高的现象。是引起慢性中毒的物质基础。 11、功能蓄积:毒物进入体内后,用现代检测技术不能发现其在体内有明显贮留,但该物质引起的功能改变却逐渐累积,导致机体对该毒物的反应性增强,这种现象称为功能蓄积。 12、毒物:所谓毒物是指较小剂量进入机体后,可造成生物体功能或器质性损害的化学物。 13、食品添加剂:是指为改善食品品质、色、香、味以及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学合成物质或天然物质。 14、危险因素:是指机体内外环境中存在的与疾病的发生、

2023年临床执业医师考试辅导预防医学

临床防止服务 第一节临床防止服务概述 一、临床防止服务旳概述 1.定义临床防止服务是指在临床场所对健康者和无症状旳“患者”病伤危险原因进行评价,然后实行个体旳防止干预措施来防止疾病和增进健康。它是在临床环境下第一级和第二级防止旳结合。在详细旳防止措施上,它强调纠正人们不良旳生活习惯、推行临床与防止一体化旳卫生服务。重要旳工作范围是维护健康、增进健康以及减少导致病伤旳危险原因。 “无症状(asymptomatic)”和“健康(healthy)”并非指病人目前没有任何主诉,而是针对某些严重威胁生命旳特定疾病而言目前没有对应旳症状和体征。这规定医生在处理目前病人疾病旳同步,着眼于他/她未来旳健康问题。 2.健康管理是指对服务对象旳健康危险原因进行全面、系统和针对性地评估并对整个生命全程进行干预,减少健康危险原因旳威胁、初期发现并及时治疗疾病、对所患旳疾病进行有效地治疗和防止并发症旳发生,从而经济有效地防止早亡和提高生活质量旳过程。健康管理既针对个体,也针对群体;服务提供者重要是健康管理师。 3.临床防止服务旳内容临床防止服务所针对旳是健康人和无症状旳“患者”。干预旳内容一般有:求医者旳健康征询、筛检、免疫(接种)和化学防止(无症状者使用药物、营养素)。在选择详细旳措施时考虑旳是可以对健康者和无症状旳“患者”采用旳防止措施,即指第一级防止和第二级防止,并且是临床

医生可以在常规临床工作中提供旳防止服务。 (1)求医者旳健康征询:它是临床防止服务中最重要旳内容。 (2)筛检:是指运用迅速、简便和体格检查或试验检查等手段,在健康人群中发现未被识别旳病人或有健康缺陷旳人。 4.临床防止服务旳意义医务人员以其特殊旳方式与患者直接基础,通过实现个体健康危险性旳量化评估,获得控制疾病危险原因旳健康干预方略,能有效地调动个人改善不良行为与生活方式旳积极性和积极性,患者对医务人员旳提议也有较大旳依从性:医务人员通过随访理解患者旳健康状况和行为变化旳状况,及时有针对性地提出防止保健旳提议,有助于管理个人旳健康状况,纠正不良旳健康问题,有助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并延长生命。 5.实行临床防止服务旳原则 重视危险原因旳搜集; 医患双方共同决策; 以健康征询与教育为先导; 合理选择健康筛查旳内容; 根据不一样年龄阶段旳特点开展针对性旳临床防止服务。 二、健康危险原因评估 1.概念指从个体或群体健康信息征询或调查、体检和试验室检查等过程中搜集多种与健康有关旳危险

(完整版)临床执业医师考试十天必背高频考点汇总

(完整版)临床执业医师考试十天必背高频考点汇总 临床执业医师考试十天必背高频考点 第一天 1、全身骨与关节结核中发病率最高的是(脊柱结核。 2、诊断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最首要方法是(血培育。 3、挽救由心室颤动引起的心脏骤停时,最有效的办法是(非同步电击复律,为了便于表述。 4、发明早期直肠Ca最有意义的方式是(直肠镜。 5、最常见的子宫肌瘤变性是(玻璃样变. 6、肾病综合征最基础的表示是(尿蛋白大于3.5g/24h。 7、确诊肿瘤最可靠的办法是(病理学检讨。 8、法鲁四联征最早且主要的表示是(青紫。 9、对原发性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的诊断最有意义的血检成果是(皮质醇降落。 10、复苏后治疗,保证一切复苏办法奏效最首要的是(脑复苏。 第二天: 1、引起牙周脓肿最常见的病原菌是(甲型溶血性链球菌。 2、体内CO2分压最高的部位是(组织液。 3、易位型21-三体综合征最常见的核型是〔46,XY,-14,+t(14q21q〕。数字是46141421,这个真要记。我个人觉得真要考 4、洋地黄中毒最常见的心电图表示是(室性期前收缩。 5、辨别水肿型和出血坏死型胰腺炎最有价值的是(Cullen征。 6、预防手术后肺不张最重要的办法是(多翻身多做深呼吸,激励咳嗽。 7、最常见的卵巢肿瘤并发症是(蒂扭转。 8、急性白血病引起贫血最主要的原由是(红系增殖受白血病细胞的干扰。 9、急性心肌梗死早期最主要的治疗办法是(心肌灌注。 10、结肠癌最早呈现的临床症状是(排便习性和粪便性状的转变。

第三天: 1、导致阑尾穿孔最主要的因素是(阑尾腔阻塞。 2、最先提出“不伤害原则”的西方医学家是(希波克拉底。 3、最常见的女性生殖器结核是(输卵管结核。 4、偏盲型视野缺损最常见于(垂体腺瘤鞍上发展。 5、胃溃疡最常见的位置是(胃窦小弯侧。 6、对霍奇金淋巴瘤最具诊断意义的细胞是(R-S细胞。 7、右心衰竭患者最有诊断意义的体征是(胸骨左缘3~4肋间闻及舒张期奔马律。 8、伤寒最严重的并发症是(肠穿孔。常考的 9、血浆蛋白质中含量最多的是(清蛋白。 10、后纵隔肿瘤最常见的是(神经源性肿瘤。这个贼重要,个人认为要考 第四天: 1、深静脉血栓形成最常见于(下肢深静脉。 2、正态分布的数值变量资料,描述离散趋势的指标最好选用(标准差。 3、对慢性疾病进行现况调查,最适宜计算的指标是(患病率。 4、大肠癌诊断和术后监测最有意义的肿瘤标志物是(CEA。 5、右侧结肠癌最多见的大体形态是(肿块型。 6、胃窦部溃疡的最佳手术方式是(胃大部切除胃十二指肠吻合术。 7、烧伤最常见的死亡原因是(休克。 8、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最常见的致病菌是(金黄色葡萄球菌。 9、在感染过程中的5种表现中所占比例最低但最易识别的是(显性感染。 10、了解子宫内膜周期性变化最可靠的诊断依据是(诊断性刮宫。 第五天: 1、难以鉴别的肾癌和肾囊肿最可靠的鉴别方法是(肾动脉造影。 2、肌肉中最主要的脱氨基方式是(嘌呤核苷酸循环。 3、医学伦理学中最古老、最有生命力的医德范畴是(医疗保密。

最新最全最重要执业医师考试必背重点口腔预防

口腔预防学 第一单元绪论 (一)概念:通过有组织的社会努力,预防口腔疾病,维护口腔健康和提高生命质量的科学与艺术”。口腔预防医学是以人群为主要研究对象。口腔预防医学以人群为主要研究对象。口腔预防医学的研究内容包括:口腔流行病学和口腔健康调查方法。 1.一级预防又称病因预防。如口腔健康教育、口腔卫生指导、控制牙菌斑的措施等。 2.二级预防又称临床前期预防,即在疾病发生的前期做到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如定期口腔健康检查、高风险人群的发现和早期龋齿充填等。 3.三级预防又称临床预防,即对患者及时有效地采取治疗措施,防止病情恶化,预防并发症和后遗症,尽量恢复或保留口腔功能。如牙列缺损和缺失的修复等。 第二单元口腔流行病学 研究人群中口腔疾病发生,研究口腔健康及其影响因素。 (二)作用:1.描述人群口腔健康与疾病的分布状态。2.研究口腔疾病的病因和影响流行的因素。 3.研究疾病预防措施并评价其效果。 4.监测口腔疾病流行趋势。 5.为制订口腔卫生保健规划提供依据。 二、研究方法:口腔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包括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性流行病学和实验流行病学。 (一)描述性流行病学;描述性流行病学是流行病学中最常用的一种。 提出病因假设。描述性流行病学主要有下面几种: 1.横断面研究:又称现况调查,调查目标人群中某种疾病或现象在某一特定时点上(较短的时间内)的情况。它的作用在于了解疾病的患病情况和分布特点,以便制定预防措施和为研究病因提供线索。 2.纵向研究:又称“疾病监测”,即研究疾病或某种情况在一个人群中随着时间推移的自然动态变化。也就是对一组人群定期随访,两次或若干次横断面调查结果的分析。它的作用在于动态地观察疾病或某种现象的演变情况及其原因分析。 3.常规资料分析:又称历史资料分析,即对已有的资料或者疾病监测记录做分析或总结。如病史记录、疾病监测资料等。 分析性流行病学就是对所假设的病因或流行因素进一步在选择的人群中探索疾病发生的条件和规律,验证病因假设。它包括病例一对照研究和群组研究。 1.病例-对照研究:回顾性研究。特点是观察时间短、需要研究的对象少,适合研究一些病程较长。准确性较低,可靠性较差。 2.群组研究:又称队列研究,将特定人群按其是否暴露于某因素分为两组。在时间上是先有“因”,后有“果”,属前瞻性研究。准确度高。 (三)实验流行病学:它有两个特点:①有干预措施;②设立对照组。实验流行病学主要用于:①验证病因假设;②预防措施。是一种前瞻性研究,可信度较高。 三、口腔健康状况调查:是一种横断面调查。(四)指数和标准:常用的龋病指数有DMFT、DMFS等,牙周健康状况用CPI指数,氟牙症用Dean指数。 1.普查:是指在特定时间范围内,一般为1~2天或1~2周,对特定人群中的每一个成员进行的调查或检查,又称全面调查。普查的最大优点是能发现调查人群中的全部病例并给予及时治疗,或用作项目开发的依据。最大缺点是这种调查需要的工作量大,成本太高,所以只能在较小范围内使用。 2.抽样调查:优点为省时间、省劳力和省经费,且所得资料同样具有代表性。(1)单纯随机抽样(2)系统抽样 (3)分层抽样(4)整群抽样。(5)多级抽样。 3.捷径调查:经济实用。 (六)样本含量:变异大、患病率低。所需的样本含量就大,反之则小。 (七)误差及预防方法:。随机误差是在抽样调查过程中产生的变异,由于机遇不同所造成,不能完全避免,但可测量其大小,并能通过抽样设计和扩大样本来加以控制,可以做到减少抽样误差。偏倚则是由于某些原因造成检查结果与实际情况不符,属于系统误差,应该设法防止。 1.选择性偏倚:防止的措施就是在选择调查对象时,一定要严格按照流行病学抽样设计进行抽样。 2.无应答偏倚:漏查。未接受检查的人数达到抽样人数的30%,应答率仅有70%,结果就难以用来估计总体的现患率。 3.信息偏倚:2)因调查对象引起的偏倚防止的办法是设计中尽量提供可能的回忆目标,对一些敏感的问题采用间接询问法、对象转移法等技术以保证信息的可靠。(3)因检查者引起的偏倚①检查者之间偏性。②检查者本身偏性。(4)标准一致性试验。

预防医学重点知识点复习

1。营养:机体从外界摄取食物,经过体内的消化、吸收和/或代谢后,或参与构建组织器官,或满足生理功能和体力活动需要的必要的生物学过程。 2。营养素:食物中具有营养功能的物质称为营养素,即通过食物获取并能在人体内被利用、具有供给能量、构成组织及调节生理功能的物质。 3。营养素需要量:指能保持人体健康,达到应有的发育水平和能充分发挥效率地完成各项体力和脑力活动的、人体所需要的能量和各种营养素的必需量。 4.营养供给量:在生理需要量的基础上考虑了人群的安全率而制定.安全率包括人群中的个体差异、在应激等状况下需要量的波动、食物的消化率、烹调损失、各种食物因素和营养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等,并兼顾社会条件和经济条件等实际问题,而提出的膳食中实际应该含有的能量和各种营养素的量.膳食营养素供给量略高于营养生理需要量。 5.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的主要任务:识别、评价、预测、控制和研究不良劳动条件中的职业性有害因素,防止其对劳动者健康造成损害,创造安全、卫生、满意和高效的作业环境,以保护劳动者健康,提高其作业能力. 6.职业性有害因素:指在生产工艺过程、劳动过程和生产环境中产生和(或)存在的对职业人群的健康、安全和作业能力可能造成不良影响的一切要素或条件的总称。 生产过程(化学因素:毒物、粉尘;物理因素:不良气象条件,噪声、振动,电离辐射和非电离辐射;生物因素:细菌、病毒、霉菌) 劳动过程(劳动组织、劳动强度、工具、体位) 生产环境( 厂房建筑布局,自然环境中的有害因素) 7.毒物存在的形式:气体:常温、常压下呈气态存在的物质。蒸气:即固体的升华、液体的蒸发或挥发。雾:悬浮于空气中的液体微粒,酸雾。烟:悬浮于空气中的固体微粒,直径小于0。1μm .粉尘:能较长时间悬浮于空气中的固体微粒,直径大多数为0.1μm-10μm。 8。毒物吸收方式:主要为呼吸道:影响因素:毒物在空气中的浓度或分压、毒物的分子量及其血/气分配系数.其次为皮肤:芳香族氨基和硝基化合物、有机磷酸酯类化合物、氨基甲脂类化合物、四乙基铅。消化道较少:常见于意外事故。 9.职业性损害:职业病:职业性有害因素作用于人体的强度与时间超过一定限度时,人体不能代偿其所造成的功能性或器质性病理改变,出现相应的临床征象,并影响劳动能力,这类疾病通称为职业病。工作有关疾病,职业性外伤 10.职业病:1.尘肺:13种。2.放射性疾病:11种。3。职业中毒:56种。4。皮肤病:8种.5.物理因素引起的职业病:5种。6.生物因素引起的职业病:3种.7。眼病:3种 8.耳鼻喉口腔:3种。9。肿瘤:8种。10。其他:5种(金属烟热、职业性哮喘、职业性变态反应性肺泡炎、棉尘病、煤矿井下工人滑囊炎) 11.职业病特点:病因明确;病因大多数可定量检测;有一定数量的人发病;如能早期发现并及时处理,预后较好;目前尚无特效治疗办法 12.职业病诊断:职业病的诊断应根据准确可靠的职业接触史、生产环境劳动卫生调查和临床检查三方面资料进行综合分析,依据职业病诊断标准,排除非职业性疾病,由集体作出诊断。由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医疗卫生机构承担,三名以上取得职业病诊断资格的执业医师进行集体诊断。应综合分析:职业史,职业病危害接触史和现场危害调查与评价情况,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结果确诊后,出具诊断证明书(一式三份)。 13。职业中毒预防措施:遵循“三级预防”原则,推行“清洁生产”,重点做好“前期预防”。1.根除毒物2.降低毒物浓度3。工艺建筑布局4。个体防护5.职业卫生服务6.安全卫生管理 14。铅中毒毒理分布:铅大部分与红细胞结合,小部分在血浆;血循环中血浆蛋白结合铅可溶性PbHPO4;初期:肝、肾、脾、肺、皮肤;后期:骨(90—95%铅储存库),毛发,牙齿。难溶磷酸铅 15。铅中毒临床表现:慢性中毒 :早期表现为乏力、关节肌肉酸痛、胃肠道症状等.1)神经系统:类神经症、周围神经病,严重者可出现中毒性脑病.2)消化系统:轻者表现为消化不良,重者出现腹绞痛、消化不良症状。口腔卫生差者可在齿龈边缘见到约1mm蓝灰色线,称为“铅线”(lead line).3)血液系统:多呈低色素正细胞型贫血.外周血可有红细胞增多.4)其他系统:泌尿系统和生殖系统。铅可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并可通过乳汁引起婴儿铅中毒. 16.铅中毒预防:1。用无毒或低毒物质代替铅2.降低铅浓度:1)改革工艺(2)加强通风(3)控制熔铅温度,减少铅蒸气逸出.铅烟0。03mg/m3,铅尘0。05mg/m3。3。加强个人防护4.监测与监护.职业禁忌证:明显贫血、神经系统器质性疾病、明显的肝肾疾病、心血管器质性疾病、妊娠和哺乳期妇女。 17.个人防护用品:根据所防护人体器官或部位,分为7大类:1.头部防护类;2.防护服类;3.呼吸器官防护类;4.手足防护类;5。听觉器官防护类;6。眼、面防护类;7。防坠落类。

口腔预防医学重要考点

口腔预防医学 第一、二章绪论与口腔流行病学 1、由于牙牙合面存在点隙裂沟,窝沟龋患率较高,以1995 全国口腔流行病学调查为例,12 岁年龄组窝沟龋占龋患的90.35% 。 2、标准一致性检验是在正式调查前,为避免检查者偏性而设置的,用Kappa 值来计算。Kappa 值的大小与可靠度的关系为: 0.4 以下可靠度不合格 0.41~0.60 可靠度中等 0.61~0.80 可靠度优 0.81~1.0 彻底可靠 3、CPI 是社区牙周指数,检查内容为牙龈出血、牙石和牙周袋深度;用于描述牙周状况。DMFT 是恒牙龋失补指数,DMFS 为恒牙龋失补牙面数,dmfs 为乳牙龋失补牙面数,它们是龋病常用指数;Dean 指数为氟牙症诊断标准。 4、2022 年全球口腔健康目标: 5~6 岁:龋均90%无龋 12 岁:龋均(DMFT)不超过 1 15 岁:至少有5 个牙周健康区段,其余CPI 记分为1 或者2 18 岁:无因龋病或者牙周病而缺失的牙 35~45 岁:无牙颌不超过2%;90%至少保持20 颗功能牙,CPI 记分为4 不超过0.1 个区段 65~74 岁:无牙颌不超过5%;75%至少保持20 颗功能牙,CPI 记分为4 不超过0.5 个区段 5、龋均(DMFT)等级 0.0~1.1 1.2~ 2.6 2.7~4.4 4.5~6.5 6.6 以上很低低中高很高 6、随机对照临床试验(ART)原则为:随机、对照、盲法。受试者的依从性也很重要。 7、根据实验目的决定实验观察期限,至少2 年,普通为2~3 年。 8、1986 年我国对120 多万围产儿的调查,男婴唇腭裂发生率为0.2%,女婴发生率为0.16%。 9、横断面研究调查目标人群中某种疾病或者现象在某一特定点上 (较短期内) 的情况;历史常规资料分析即对已有的资料或者疾病监测记录作分析或者总结;病例对照研究是了解和比较病例组与对照组过去的暴露情况,从病例开始以追溯办法寻觅疾病的原因,在时间上是先由“果”,后及“因”的回顾性研究;群组研究是在疾病浮现以前分组,追踪一段时间以后才浮现疾病,在时间上是先有“因”,后有“果”,属前瞻性研究。 10 、信息偏倚有三个方面:(1)因检查器械等造成的测量偏倚;(2) 因调查对象引起的偏倚;(3) 因检查者引起的偏倚。 11、患龋率= (患龋人数/受检人数) × 100%

执业医师真题总结—预防医学

预防医学 1、高手在民间 一级病因预防(疫苗接种,遗传咨询) 二级早期发现(普查,筛查)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三级预防康复 2、发病率:一年内某病出现的频率 罹患率:更短时间内某病出现的频率 现患(患病)率: 高危人群中患病的比率 期间患病率:一定期间内的现患率 3、罹患率用在传染病、食物中毒等爆发的调查 发病率描述急性感染性疾病的发生频率 患病率描述病程长的慢性病的发病情况 4、新患病,罹患率 新旧,患病率, 文字游戏, 5、罹患率,患病率发病率流行病学三胞胎 6、疾病流行强度:散发,流行,大流行,爆发。 短期波动为疾病的时间分布特征的一种类型, 7、流行病学: 秒描述 分分析 时实验 8、病例对照研究——由果至因(回顾性) 队列研究——由因至果(前瞻性) 队列:研究→生病 病例:生病→研究 9、病例对照 暴露 a 300 b 100 无暴露 c 500 d 700 OR值=ad/bc (300*700)/(100*500)=4.2 10、描述性研究――找病因线索 对照研究――初部验证病因 列队研究――初部验证病因 实验研究――证明病因 11、双盲(显效例数+有效例数)/各组病例总数*100% 12、以医院为基础——入院率偏倚 13、传染病三要素是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流行病三要素是致病因素,宿主和环境。 14、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抽样误差所致。 15、灵敏度——真阳率 400个病人里,80个检测阳性,即真阳率80÷400=0.2

特异度——真阴率 漏诊率——假阴率=1-真阳率 灵敏度(真阳性率): 真阳/评价阳 80/400 特异度(真阴性率): 真阴/评价阴 360/400 假阳性率(误诊): 假阳/评价阴 40/400 假阴性率(漏诊): 假阴/评价阴 320/400 约登指数(正确指数,理想值接近1): 灵敏度+特异度-1 粗一致性(符合率): 真假阳/总数 (80+40)/800 敏感度=a/(a+c) 漏诊率=1-敏感度 特异度=d/(b+d) 误诊率=1-特异度 阳性似然比(+LR)=敏感度/(1-特异度) 阴性似然比(-LR)=(1-敏感度)/特异度 16、二、三期矽肺患者胸部平片阴影密度级别(+、++、+++、++++)间是否不同属于推断多组有序资料的总体分布位置有无差别,即成组设计比较的秩和检验 17、监测是在在国家机构的角度来将的 主动,是自己下命令去调查 被动,是别人告诉你 主动监测:上对下 被动监测:下对上 漏报调查,哨点监测——主动 常规报告——被动 主——上级向下级调查监测 被——下级对上级汇报 18、Meta分析汇总异质性检查目的是检查各个独立研究结果同质性。Meta分析中对每个独立研究是否来自同一总体做统计学检验,称之为异质性检验。检验是否来同一总体,虽然名为异质性检验,实质研究的是他们的同质性。 Meta分析敏感性分析的目的是检验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和发现产生不同结果的原因。 19、健康管理的首要步骤一般为收集健康信息,健康信息一般通过问卷调查,健康体检和筛查等获得: 第二步为健康危险度评估,即健康和疾病危险度评估, 第三步为个体化健康维护计划的制定: 第四步为个体化健康维护计划的实施 20、一级预防是没发病,防止高危因素 二级预防是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三级预防是已经发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