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集体舞田纳西摇摆舞教学实录与点评

幼儿园大班集体舞田纳西摇摆舞教学实录与点评
幼儿园大班集体舞田纳西摇摆舞教学实录与点评

大班集体舞《田纳西摇摆舞》教学实录与点评

活动目标:

1、学习集体舞,感受和表现乐曲轻松、愉快的情绪。

2、借助简单的节奏型,探索丰富的动作表达;并在游戏情境中,建构完整的舞蹈结构。

3、享受集体舞蹈中探索、交流、变化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幼儿对集体舞的概念有初步认识。

关键概念:单圈、双圈、面向圈上、面向圆心。

2、初步听音乐,了解音乐的结构。

3、幼儿有初步的游戏经验:老狼游戏;照镜子游戏;领头人游戏。

4、手腕花人手一个:一半幼儿戴黄腕花,另一半幼儿戴红腕花。

5、活动室内的椅子排放成圆形,椅子之间有一定距离,便于幼儿进出。

活动过程:

1、全体幼儿在老师的引领下,听音乐玩“老狼游戏”进场。

(1)老师和幼儿在活动室外,相互牵手,呈链状队形。老师扮演“老狼”的角色,先向前跑动,后突然回头。老师回头时,全体幼儿便迅速停止跑动,手牵手静止不动。

动作结构为:

3 1 1 1 6 1 5 0 | 1 1 6 5 2 3 2 0 |……

××××× 0 0 | ××××× 0 0 |……

跑跑跑跑停,跑跑跑跑停……

(2)在音乐声中,老师和幼儿牵手以上述游戏进场。随着进场人数的逐渐增加,原先的链状队形演变为单圈队形:全体幼儿和老师面向圈上绕椅子玩“老狼游戏”。

(3)全体牵手面向圆心,继续随乐玩上述游戏。

(4)老师暗示幼儿松开各自拉着的手,边继续随乐动作边进入由椅子围成的圈内,散点站立。老师背对幼儿,继续带领幼儿游戏,同时提醒幼儿看到老师回头便要摆个造型不动。(5)音乐结束时,老师提醒幼儿任意找一椅子坐下。老师和幼儿围坐在一起。

(此处,老师巧妙地将“老狼老狼几点钟”的游戏迁移到了入场动作中。这一方面使得单纯的进场环节增添了有趣的游戏成分,另一方面可使幼儿在反复的操练过程中,感受基本的节奏型,熟悉基本的动作模式,从而使幼儿在后续的两两合作舞蹈中,有更多的精力学习人际交流,并同时享受因人际交流而带来的快乐。)

2、老师:刚才听着音乐玩“老狼游戏”的时候,心理感觉怎么样?

大部分幼儿:很好玩。

老师:这音乐听起来感觉怎么样?

幼儿:很欢快……很跳跃……很快乐……

3、老师:这次,我们来玩个“照镜子”的游戏,我来当领头人,看我做什么动作?

音乐起。老师随乐反复做“拍(手),拍(手),扭一扭”的动作。

动作结构为:

3 1 1 1 6 1 5 0 | 1 1 6 5 2 3 2 0 |……

××××× | ××××× |……

拍拍扭一扭,拍拍扭一扭……

全体幼儿站在各自的椅子前,面向圆心模仿老师的动作:拍、拍,扭一扭。

4、老师:我刚才做了什么动作?

全体幼儿:拍手!

幼儿1:拍了两次手。

老师肯定了上述幼儿的回答,并进一步强化该动作模式:我是先拍拍,再扭一扭的。

(老师借助“照镜子”的游戏,将预设的动作模式直接告知了幼儿。)

5、老师:我们可以先拍拍,再扭一扭,还可以先做什么动作,再扭一扭呢?

幼儿2:拍拍肩。

幼儿3:拍拍头。

幼儿4:拍拍膝盖。

老师对上述幼儿的回答均用动作并伴随语言朗诵进行了反馈。如:拍(肩)、拍(肩),扭一扭。

(幼儿受老师动作的启发,依次创编出拍肩、拍头、拍膝盖等动作,看似多样,但其实这种拘泥于拍打身体部位的“发明创造”仅属于低水平的创造性行为:有流畅、少变通、无独创。因此,一个高明的老师还应通过提供问题或回忆线索来帮助幼儿挖掘新的创造资源。)6、老师:除了拍,还可以做什么动作?再想一个其他的动作!

幼儿5、6、7分别创编出跳跃、打响指和耸肩的动作。

老师对上述幼儿的创编动作均给予了肯定,且边模仿其动作边伴以语言朗诵:跳、跳,扭一扭;打,打,扭一扭;耸、耸,扭一扭。全体幼儿模仿上述动作。

7、老师:这次我们把晨间玩过的游戏编到舞蹈里面。

老师边示范拍球的动作边语言朗诵:拍(球),拍(球),扭一扭。

老师:除了排球,还有什么动作?

幼儿8:跳绳。

老师肯定其回答:跳(绳),跳(绳),扭一扭。

(老师要求幼儿严格地按照固定的动作结构要素--“×,×,扭一扭”创编动作,体现了开放与封闭和谐统一的教学思路,其一方面有助于幼儿积累丰富的动作经验,另一方面也使得幼儿在经过一定的变式练习后,能自然积淀形成相应的动作模式,为快速适应后续的各种变化动作做好技术上的准备。)

8、老师;你们已经想出了很多动作。这次你们来做动作,我来找。我找到谁,谁就来当领头人。

老师:先闭上眼睛想一想,想好你准备做的动作。你做的动作应该是“哒,哒,扭一扭”。

(先想好动作,再随乐表演。这使得幼儿的学习始终处在从容不迫的状态中。)

音乐起。幼儿坐在椅子上根据基本的动作模式――“×,×,扭一扭”随乐创编动作。老师绕椅子行走并观察幼儿的动作。一旦发现某幼儿创编出较好的动作,老师便反馈该幼儿的动作,并暗示其他幼儿模仿其动作。

9、老师:刚才一个小朋友想到了“蝴蝶飞”的动作,另一个小朋友马上就想到了“兔子跳”的动作。原来,小动物的动作也可以编到这个舞蹈中来。你们还能想出哪些小动物的动作?

幼儿9:小花猫(边说边做小猫叫的动作)。

老师和幼儿一起按基本的动作模式模仿小花猫的动作:叫、叫、扭一扭。

(借助固定的动作模式,进一步探索丰富的动作表达方式。)

10、老师:这次我们轮流来当领头人。我先当“领头人”,你们要跟谁学动作?

全体幼儿:王老师。

老师:然后就是(老师手指着身旁一幼儿)?

全体幼儿:×××!

老师:×××做完动作后,就轮到(老师按顺时针方向再往下指一幼儿)?

全体幼儿:××!

……

老师按此方法帮助幼儿理解轮流的概念,即一个接一个当领头人。

(可见,音乐活动同样可以实现各领域间的渗透,而且这还是一种相对比较高级和自然的领域渗透方式。)

11、老师:每个人想一个动作!先做一个动作,再扭一扭。听好音乐。每个动作做四次。

老师与身旁的幼儿(第二位领头人)轻声交流,了解其创编的动作。

12、老师:我是第一个领头人。请大家眼睛看着我。

老师(第一位领头人):刷,刷,扭一扭(刷牙的动作)。动作重复四遍(以下同)。

幼儿10(第二位领头人):啄,啄,扭一扭(小鸡啄米的动作)。

幼儿11(第三位领头人):跺,跺,扭一扭(跺脚的动作)。

幼儿12(第四位领头人):抓,抓,扭一扭(类似大灰狼扑向小动物的动作)。

幼儿13(第五位领头人):开,开,扭一扭(类似开花的动作)。

幼儿14(第六位领头人):飞、飞,扭一扭(蝴蝶飞的动作)。

在音乐声中,老师带领全体幼儿逐个模仿领头人的动作。每当领头人做至第三遍动作时,老师便和下一位领头人轻声交流,帮助其明确自己要创编的动作,并在第四遍动作即将结束时,用语言提醒幼儿:注意!要换动作啦!

(老师提前与领头人沟通,有助于领头人进一步明晰自己的任务并做好相应的动作准备,避免因即兴表演产生反应焦虑和混乱。同样,老师的语言提醒也有效地阻断了幼儿有可

能出现的动作惯性,使动作与动作之间的转换更为自然和协调。)

老师对上述领头人的表现给予了鼓励。

13、老师:我刚才做了一个刷牙的动作!看到刷牙,你还想到什么动作?

幼儿:洗脸,梳头、洗手……

老师:我们选两个动作,一起来练一练吧。

老师和幼儿共同讨论,选择了两个动作:拍(肩)、拍(肩),扭一扭;洗(脸)、洗(脸),扭一扭。并带领幼儿随乐练习了上述两个动作。

14、老师:昨天,老师请你们回家照镜子的。你们在照镜子的时候有什么发现?

幼儿:我笑,镜子里的人也笑。我做什么动作,镜子里的人也做什么动作。

老师:镜子里面和镜子外面的人的动作是……

全体幼儿:一模一样的。

老师:那我们就来玩“照镜子”的游戏吧。

15、老师:请手上戴黄颜色手腕花的小朋友在教室中间围成一个圈!手放下!背对圆心!

老师:每个戴红手腕花的小朋友去找一个(戴黄腕花的)好朋友,和他面对面站好。

(在集体舞蹈中,身体装饰物不仅是用来修饰、打扮的材料,同时也是有效地帮助幼儿摆脱被动学习境地的绝好材料。此处,老师就是巧妙地利用了两种不同颜色的手腕花,达到让幼儿快速结伴的目的的。)

16、老师:想好我们要做的两个动作。第一个动作是拍肩,扭一扭。第二个动作是洗脸,扭一扭。眼睛要看着你的朋友!耳朵还要听好音乐!

全体幼儿和老师一起随乐动作。期间老师发现有几对幼儿在面对面做洗脸动作时,不符合镜面动作的规则。

17、老师邀请一对幼儿示范上述动作:请你们做一下刚才的动作。其他小朋友注意看,他们像不像在照镜子。

老师引导幼儿观察示范者的动作,从中发现其动作的特点:做一模一样的动作!朝着一个方向洗脸!

18、按老师的指令,全体幼儿将椅子撤出,以扩大活动室的空间。

老师:这次我们换个朋友来玩一玩。请戴黄腕花的小朋友起立!站在教室中间!手拉手围成一个圈!然后向后~转(即背对圆心)!请戴红腕花的小朋友起立!每人找一个戴黄腕花的朋友!和朋友面对面站好!(全体幼儿很快呈双圈队形站立。)

(在舞蹈学习过程中,老师采用小单位、快节奏、分散讲解、边练习、边检查、边调整的教学策略,可有效地降低幼儿的反应负担,集中幼儿的注意力,同时使课堂教学节奏显得较为紧凑。)

19、老师:现在我们来换一个朋友照镜子。和你现在的朋友面对面站好不动!举起戴腕花的手指着现在的朋友!顺着腕花的方向向下指对面的新朋友!外圈的人指里圈的小朋友!里圈的人指外圈的小朋友!

幼儿按老师的指令做出反应。老师特别注意对幼儿的检查和纠正。

老师:外圈的小朋友不动!里圈的小朋友跑到新朋友面前!

里圈的幼儿在老师的口令声中,按顺时针方向跑动一个人的位置,和新朋友面对面站好并和新朋友握握手。

(此处,手腕花的功能再次得到了体现:帮助幼儿快速辨认和结交新舞伴!)

20、老师:好像找新朋友有点困难。再来一次!指现在的朋友!(检查)指下一个朋友!(检查)指现在的朋友!(检查)指下一个朋友!(检查)……

全体幼儿按老师的口令,重复练习指新朋友,速度逐渐加快。

老师:准备好!外圈(的人)不动!里圈(的人)跑!

老师:跑,跑,握握手!跑,跑,握握手!……

如此重复练习四遍(交换四个朋友)。

(重复练习的目的是为了形成稳定的动力定型,便于幼儿有更多的精力享受和同伴交流的快乐。)

21、老师播放录音音乐。幼儿随乐找新朋友,并和新朋友握手。(每个乐句的前半乐句跑动,后半乐句和新朋友握手。幼儿听音乐换了八个朋友。)

22、老师:你们真是太棒了!好!原地坐下!眼睛看着我!

老师:进教室的时候,我们玩了什么游戏?

全体幼儿:老狼的游戏。

老师:然后是……

幼儿:照镜子(的游戏)。

老师:然后又是……

幼儿:换朋友(的游戏)。

老师:我们把这三个游戏连起来,就是一个很好看的舞蹈。

23、老师:我来邀请一个小朋友和我一起玩“老狼游戏”。看看,两个朋友在一起玩“老狼游戏”该怎么玩?

(1)老师邀请一女孩,和她手拉手站好。

(2)老师:注意看我们是怎么跑的。跑,跑,停!

老师手拉手和该女孩逆时针方向跑动,当说到“停”时,老师较夸张地侧脸朝向女孩,

并静止片刻。在老师动作的暗示下,该女孩也随即较好地回应了老师:眼睛看着老师的眼睛!(3)老师:你们看我停下来的时候干什么的?

幼儿:看着×××。

老师:对,我停下来的时候是看我的好朋友的。那我的好朋友停下来的时候也应该……

幼儿:看着老师!

老师:你们会不会“跑,跑,看!”?

幼儿:会!

24、全体幼儿按双圈队形先面对面站好,然后面向圈上,按逆时针方向站立。

在没有音乐伴奏的情况下,全体幼儿听口令手拉手和朋友一起“跑、跑,看!”老师重点检查幼儿静止时的目光交流状况。

(集体舞蹈的重要价值之一就是体验人际交流带来的快乐。因此,老师在教学中应始终注意激发和引导幼儿学习、应用体态交流、目光交流的技能并同时享受交流带来的快乐。)25、完整舞蹈。

老师:听着音乐,把刚才的这些动作连起来做一下。

老师和幼儿一起梳理舞蹈的结构:听音乐先玩“老狼游戏”:跑、跑,看!跑、跑、看!然后和朋友面对面玩“照镜子游戏”――拍(肩)、拍(肩),扭一扭;洗(脸)、洗(脸),扭一扭。接着再玩“换朋友游戏”:跑、跑,握握手!跑、跑,握握手。

前奏:全体幼儿双圈逆时针方向站立,和朋友手牵手静止等待。

A段音乐(8个乐句):跑、跑,看(重复八次)。最后一个乐句,老师提醒幼儿面对面站立。

B段音乐(8个乐句):拍、拍,扭一扭(重复四次);洗、洗,扭一扭(重复四次)。

间奏(四个乐句):跑、跑,握握手(重复四次,即交换四个朋友)。

间奏结束部分(变奏部分):做自由放松动作。

重复A、B段动作。

间奏(两个乐句):跑、跑,握握手(重复两次,即交换两个朋友)。

间奏结束部分(尾奏部分):静止造型。

26、老师:这次,我们请客人老师来和我们一起跳舞吧。

老师和幼儿:客人老师,请你们一起来和我们跳舞吧!

每个客人老师找一个小朋友,和其手拉手呈双圈队形,逆时针方向站立。幼儿在里圈,客人老师在外圈。

老师:这次我们要增加一些好玩的动作。在做放松动作的时候,可以和朋友一起挠痒痒,在玩“照镜子”游戏的时候,可以请客人老师轮流当领头人。领头人做什么动作,大家就跟着做什么动作。

27、音乐起。幼儿和客人老师拉手跳舞。

A段音乐(老狼游戏):客人老师带头表现出和朋友交流的幸福感,幼儿在客人老师的感染下,也表现得十分享受。

B段音乐(照镜子游戏):由原来的统一动作(拍肩,扭一扭;洗脸,扭一扭)改为由客人老师轮流即兴表演动作,其余客人老师和幼儿即时反应,模仿其动作。

间奏(换朋友游戏):交换朋友四次,并和新朋友握手。

间奏结束处(挠痒痒游戏):客人老师和幼儿相互挠痒痒,一时间,活动室内欢笑声一片。

舞蹈重复进行。

音乐结束处:各自做出独特的造型动作。静止片刻。

(在活动的最后环节,固定的动作模式被再次变式运用:原先整齐划一的“照镜子游戏”被客人老师的即兴表演所替代,这一设计给了幼儿新的刺激,也使课堂教学达到了最高潮。在这里,邀请客人老师和幼儿共同舞蹈已不是一种形式上的需要,而是真真切切地挖掘了客人老师的资源,它丰富了幼儿的创造思路,拓展了幼儿探索的空间、挑战的空间和迁移的机会,同时也使集体舞的学习变得更为生动、有趣。)

27、活动结束。幼儿在客人老师的掌声中离开活动室。

活动设计并执教:王玥

幼儿园大班教案《数字》

幼儿园大班教案《数字》 大班教案《数字》适用于大班的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在自由组合排序活动中,体验排序活动的乐趣,复习巩固10以内的数量关系,学习按数字的大小规律排序,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字的乐趣,快来看看幼儿园大班《数字》教案吧。 活动目标: 1.复习巩固10以内的数量关系,学习按数字的大小规律排序。 2.让幼儿在自由组合排序活动中,体验排序活动的乐趣。 3.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字的乐趣。 4.引发幼儿学习数字的兴趣。 活动重点: 会按大小顺序给数字排序。 活动难点: 找错字。 活动准备: 1.大数字卡片1-9 2.四张实物卡 3.幼儿数字卡片1-9若干 4.幼儿数字操作卡,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1.复习数字1-9 (9:50-9:55) (1)教师出示数字卡,让幼儿认读

教师:我们请来了几位数字朋友,看看都有谁? (2)教师出示实物卡,请幼儿找出相应数量的数字卡并粘贴 教师:有几个苹果?用数字几来表示?请你把它找出来。 2.幼儿操作活动:找错(9:55-10:05) 出示数字操作卡,请幼儿玩找错字的游戏,将写错的数字圈出来。 3.音乐游戏:1234567 (10:05-10:25) (1)介绍游戏规则:“我们围成圆圈边走边唱歌曲《1234567》,当老师说3个小朋友是一家时,大家就要找三个小朋友,抱在一起组成一个家,并在地上的线上排队站好。” 第一次游戏,幼儿自由排序报出门牌号码,教师引导能力较弱的幼儿找朋友。 第二次游戏,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序,报出门牌号码。 第三次游戏,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序并报出门牌号码。 (2)尝试4个数字进行排序,教师帮助能力弱的幼儿找朋友。 5.活动结束 这一环节,幼儿掌握的较好,大部分幼儿积极参与到活动中。 这一环节有一张上面有两个错误,幼儿只找出了一个,我也没有仔细的检查漏掉了。 幼儿在找朋友做家时很高兴,但是在按要求排序时有点乱,特别是报门牌号码时,幼儿只顾自己的号码,不能替别人检查。 幼儿的倾听习惯需要培养。 活动反思: 我国伟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教师的教法要符合幼儿的学法,孩子们怎么学,教师就怎么教。”活动“有趣的数字”设计依据大班幼儿思维特点和认知规律,利用生活中处处皆是的数字,进行教学活动。活动过程难易结合,环环相扣,层层深入,从而激发幼儿自生探索的积极性,多通道感知与实践操作相结合,便于幼儿学习。 活动中首先是生活化的体现,活动来源于生活又归于生活,游戏“1234567”。让幼儿带上数字牌三个人自由组合一个家,选出一个代表报出门牌号码,幼儿在活动中感到亲切而自然,生活化的数学活动使幼儿真正做到了“生活即教学”让幼儿在没有学习压力和思想负担的情况下,轻松愉快的学到科学道理,从而掌握有关数学的奥秘。

幼儿园:幼儿大班数学教学课程安排

新修订幼儿园阶段原创精品配套教材 幼儿大班数学教学课程安排教材定制 / 提高课堂效率 /内容可修改 Mathematics teaching curriculum arrangement 教师:风老师 风顺第二幼儿园 编订:FoonShion教育

幼儿大班数学教学课程安排 1. 认识1--10以内的数字,理解数字的含义,会用数字表示物体的数量;掌握数与量的对应,知道数字逐渐增大;认识数字0;会规范写数字0—10;完成练习p5(一),p6(二、 三),p10。 2. 学习目测数群,学习不受物体空间排列形式和物体大小等外在因素的干扰,正确判断10以内的数量;感知和体验10以内自然数列中相邻两数的数差关系;认识“>”、“<”、“=”,学会运用(结合课本p7);完成练习p18(一),p19;1—100数字表。 3.能根据不同标准对物体进行分类,按两种属性(大小、颜色、形状等)进行分类;认识圆形、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 4.学习10以内序数,学着顺着数和倒着数,学习单、双数、相邻数等知识;感受数的连续性,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单双数排列的规律,并能发现规律知道接下去该排什么,中间漏掉了什么;能分辨10以内最大的单数、双数和最小的单数、双数。p37-41.

5. 学习5以内数的分解与组成,初步体验总数与部分数之间包含关系,部分数与部分数之间的互补关系和互换关系。 6.复习5以内数的分解与组成,认识“+”和“-”,理解5以内数的加减运算。 7. 学习6和7以内数的分解与组成,进一步体验总数与部分数之间包含关系,部分数与部分数之间的互补关系和互换关系;理解6和7以内数的加减运算;完成练习p21-22. 8. 学习8和9以内数的分解与组成,进一步体验总数与部分数之间包含关系,部分数与部分数之间的互补关系和互换关系;理解8和9以内数的加减运算;完成练习p23-24,26. 9.学习10以内数的分解与组成,能理解总数与部分数之间包含关系,部分数与部分数之间的互补关系和互换关系;理解10以内的加减运算;完成练习p25. 10.10以内的加减法混合运算的意义,做书本联系 p28.30.31. 11.10以内数的应用题,单元综合练习p32-36。 12.认识数字11-20,20以内数的练习,复习顺数和倒数,单双数、相邻数等知识,观察并找出数字1-100之间的关联。完成练习p57-59。 13. 掌握数位的概念,能区分个位和十位,完成练习p60-61。

学前幼儿园_大班集体舞《田纳西摇摆舞》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活动名称:音乐活动《田纳西摇摆舞》 年龄段及领域:大班艺术 活动目标: 1.学习集体舞,感受和表现乐曲轻松、愉快的情绪。 2.借助简单的节奏型,努力尝试在乐句开始部分做出即兴动作。 3.在乐曲结束部分准确交换舞伴,享受交换舞伴和舞伴共舞的快乐。 活动准备: 1. 《田纳西摇摆舞》音乐、课件。 2.活动前熟悉音乐,简单了解音乐的结构。 3.活动前丰富幼儿的游戏经验 活动过程: 1.听音乐玩“老狼游戏”进场,感受第一段音乐的节奏特点。 提问:刚才老狼回头的时候每个人都变出了不一样的造型,如果找个好朋友,两个人一起合作可以变出什么造型呢? 2. 玩“照镜子”游戏,了解固定的动作模式,并能在乐句开始部分做出即兴动作。 (1)教师提供“拍手、拍手,扭一扭”的动作模式让幼儿模仿。乐曲前两拍拍两下手,后两拍扭一扭屁股。 (2)引导用拍身体的其他部位动作替换“拍”的动作,如拍肩、拍腿等动作带领幼儿练习节奏型。 (3)引导幼儿根据日常生活中的动作或模仿动物动作尝试创编、表达,从幼儿做出的动作中选出两个动作随音乐带领全体幼儿练习。

(4)双圈玩“照镜子”游戏,邀请两名幼儿到前面随音乐示范玩“照镜子”的游戏,然后全体幼儿站双圈,面对面随音乐玩“照镜子”游戏。 3.能看图示学习交换舞伴,并在老师适当的提示下准确交换舞伴。 (1)出示队形图,请幼儿自己观察发现交换舞伴的方法。 提问:你能看懂吗?怎么交换舞伴? 教师小结:内圈不动,外圈面向圆上站好,跑到下一个小朋友的位置找到一个新朋友。 (2)幼儿听老师的语言提示尝试交换舞伴。 4.完整随音乐跳双圈集体舞,感受音乐及与舞伴共舞的快乐。 (1)看队形图,师生共同迁移已有经验完整听音乐梳理舞蹈结构。 (2)随音乐完整舞蹈,教师进行适当评价。 (3)再次随乐完整舞蹈,内外圈交换位置,并鼓励幼儿创编交 换舞伴时的舞蹈动作,进一步感受集体舞的快乐。 学情分析: 幼儿知识能力基础:大班的孩子已经能够比较积极的参与到音乐活动中,并能用律动或者简单的舞蹈动作进行表现,他们在艺术活动中能够独立表现,也愿意与他人配合进行表现,虽然孩子接触的集体舞活动并不多,但是在日常的早操活动中,孩子们也有了一定的与伙伴共舞的经验。

田纳西大学-诺克斯威尔 University of Tennessee at Knoxville

2011年3月ISN参展院校介绍The International Student Network2011 参展院校:田纳西大学-诺克斯威尔 University of Tennessee at Knoxville Chiwayintl2010-12

田纳西大学-诺克斯威尔 University of Tennessee at Knoxville 成立时间 1794年 费用 研究生:$32,576/年 推荐理由 ·可以与美国南部14州大学联盟的学校交叉注册; 在校学生及师资 语言要求 TOEFL70 奖学金Volunteer Scholarship University Scholarship Tennessee Pledge Scholarship Achieve the Dream Grant Tennessee Promise Scholarship Presidential Scholarship ·临近橡树岭国家实验室,实验室目前由UT 与Battelle 纪念研究所共同管理,因此学生可 得到较多额外使用尖端设施的机会。 ·有超过300个本科和研究生专业方向可供学生选择,大农科、工程学系、计算机科学较 好,其中电机工程特别突出,不少外州生都慕名前来报考。 ·在工程、传媒、文科、商业等学科方向有带薪实习机会; 学生人数将近28000名,来自于全美50个州及全球100多国家,1400多名教职工。

Out-of-State Excellence Scholarship 地理位置 学校历史 成立于1794年的田纳西大学当时名为布朗特学院,位于该州诺克斯威尔市,是一所男子学校。1879年变更为现在的名字田纳西大学-诺克斯威尔,并成为了美国田纳西州大学系统中的学校之一,现在由田纳西政府任命的由26成员构成的学校董事会在制定其制度与管理学校的日常事务。现有170多个专业,教育资源丰富。 学校介绍 田纳西大学-诺克斯威尔是位于美国田纳西州的一所公立大学。除了诺克斯维尔的主校区外,田纳西大学在孟菲斯、马丁、查塔努加、Tulaholla 有校区。它被视为为田纳西州立大学系统中最好的一间学校,拥有11个研究所及9个大学科系,学生人数将近28000名,来自于全美50个州及全球100多国。 在2010年的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大学排名里,田纳西大学被评比为最佳的公立高等教育研究机构。 田纳西大学图书馆藏书155.3万册,缩微资料168.4万件,期刊18,224种,并提供联机文献检索服务。 专业设置 地处美国田纳西州东部的诺克斯威尔是一个环境优美,友好和睦的城市。全市人口共17万人,是全州第三大人口的城市,邻近亚特兰大,芝加哥等大城市。拥有美国著名的博物馆,田纳西歌剧院和众多国家公园等,是一个非常乐观有生气的城市。处于温带区,冬夏季节短,且无明显寒暑感,春秋季漫长温和,植物繁茂;三条州际公路贯穿诺市,可通往本州或临州的重要城市,交通便利。

幼儿园大班教案大全

幼儿园大班教案大全 教案的使用,对小朋友汲取到营养的知识是非常有帮助的。幼儿园大班教案大全是怎么样的呢,欢迎阅读下文。 幼儿园大班教案大全一:幼儿园大班健康教案:熊来啦动目标: 1、幼儿喜欢参与游戏,情绪积极愉快。 2、幼儿通过游戏培养抑制自己行为的能力,训练反应的灵敏性。 3、幼儿能按游戏规则进行游戏。 活动准备:“熊”头饰一只,圈划幼儿活动范围和“熊家”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 教师:“如果你突然遇到一头大狗熊,你该怎么样,它才不会吃你?” 幼儿讨论提出意见。 2、设置情境,观察讨论熊的习性。 (1)请另一位老师扮成熊,听到主班老师说“哎呀!瞧,我们班来了一只大狗熊!你们快用你刚才的办法试试看,看它会不会吃你!”就出现。 幼儿尝试自己的办法,熊将出声的,动的幼儿抓走。 教师请没被抓走的幼儿介绍自己的方法:没有动,没有

出声音等。 (2)教师引导幼儿了解熊的习性: “熊”介绍自己的特点:“人们都叫我‘黑瞎子’,没错,我的眼睛不好,但是我的耳朵可灵了!一点点声音我都能听见!“ 教师引导幼儿讨论遇到熊的时候该怎么办:看到了熊不要动,不要说话,就不会被熊吃了。 3、学习儿歌《熊来啦》。 (1)教师:“我这儿有一首儿歌,只要你会念这首儿歌就不会被熊抓走了,像不想听听?” (2)教师念儿歌,幼儿以集体,分男女的形式学习儿歌。 4、第二次游戏。 教师:“如果熊再来,我们怕不怕?我们就一边念儿歌,一边用儿歌里的方法,就不会被熊抓走了!” 教师:“哎呀!熊来啦!” 熊出现,教师和幼儿一起念儿歌玩游戏。 5、商定游戏玩法和规则。 和幼儿一起讨论“熊没来的时候我们干什么?”“熊什么时候出来?”“什么时候念儿歌?”“什么时候不动了”“什么时候游戏结束?”“熊的家在哪里?”等问题。 教师总结幼儿的讨论结果。 6、幼儿扮熊进行游戏。

幼儿园大班公开课流程

语言《狮子和老鼠》 一、活动目标: 1、能认真的听老师讲故事。 2、明白故事的内容,并能试着叙述它。 3、通过故事明白道理:大的可以帮小的,小的可以帮大的,大家相互帮助,就能成为好朋友。 4、学习生字:“抓”“放”“救”“成” 二、活动准备 1、幻灯片制作的故事内容。 2、生字卡片:“抓”“放”“救”“成” 三、活动过程: 1、进场 弹坐好的音乐,老师问:“请问,这是什么音乐啊?”孩子们回答:“这是坐好的音乐。”老师:“那就请小朋友们赶快到位置上坐好吧。” 2、热身 老师拍铃鼓:“小手拍起来.”幼儿:“我就拍起来。”幼儿:“我就并并拢.”老师:“小手放腿上。”幼儿:“我就放腿上。” 3、打招呼 老师:“我们大班的小朋友很有礼貌。今天爸爸妈妈叔叔阿姨们都来和我们一起过节日,我们要怎么做啊?”引导孩子跟家长问好。 4、上课 老师:“今天老师要给小朋友讲个《狮子和老鼠》成为好朋友的故事。威武的大狮子是怎么和小小的小老鼠成为好朋友的呢?你们想不想知道啊?那就请小朋友们坐好吧。” 再次强调坐姿。 5、演示幻灯片讲故事: 有一只小老鼠,它的肚子饿了,便去找东西吃,它到处找啊找。突然,它看见了一个小小黄黄的东西从小树丛里冒出来,“咦?这是什么好吃的呀?”小老鼠用力的一拉。没想到,原来那个是狮子大王的尾巴。狮子大王被拉得很疼,它非常的生气一把抓住了小老鼠说:

“我要吃了你!”小老鼠很害怕:“对不起狮子大王,请你放了我吧,我一定会报答你的。”狮子大王它是很宽容的,它笑笑说:“好吧,我放了你,你走吧。”小老鼠也笑了说:“谢谢您放了我。”过了没多久,狮子大王不小心掉进了猎人的陷阱里,被网给网住了,它怎么都挣不开。在那里伤心的喊救命。这时小老鼠听到了救命声就赶了过来:“我来救您。”就格叽格叽的把网给咬破了,救出了大狮子。于是狮子大王和小老鼠便成了好朋友。 6、提问: (1)故事讲完了,请问:“小老鼠肚子饿,它找到食物了吗?”那它找到了什么啊?”它被狮子抓住了。出示字卡“抓”。 (2)狮子有没有吃掉老鼠呢?那它把老鼠怎么了?学习字卡“放” (3)后来狮子出了什么事?它死了吗?它被老鼠“救”了学习字卡:“救” (4)最后狮子和老鼠怎么样了?成了好朋友。引出字卡“成” 7、学习字卡“抓、放、救、成” 8、孩子们复述故事 下面我们再一起来讲讲这个故事吧。你们会不会讲呢? 9、学习道理, 狮子大王很厉害,它可以很容易就吃掉小老鼠,但它把小老鼠放了。那小老鼠很小,它有优点吗?引导孩子说出大的可以帮小的,小的可以帮大的,大家互相来帮助,就能成为好朋友。

(完整版)大班下田纳西摇摆舞教案

大班集体舞《田纳西摇摆舞》教案 活动目标: 1、学习集体舞,感受和表现乐曲轻松、愉快的情绪。 2、借助简单的节奏型,探索丰富的动作表达;并在游戏情境中,建构完整的舞蹈结构。 3、享受集体舞蹈中探索、交流、变化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幼儿对集体舞的概念有初步认识。 关键概念:单圈、双圈、面向圈上、面向圆心。 2、初步听音乐,了解音乐的结构。 3、幼儿有初步的游戏经验:老狼游戏;照镜子游戏;领头人游戏。 4、手腕花人手一个:一半幼儿戴黄腕花,另一半幼儿戴红腕花。 5、活动室内的椅子排放成圆形,椅子之间有一定距离,便于幼儿进出。 活动过程: 1、全体幼儿在老师的引领下,听音乐玩“老狼游戏”进场。 (1)老师和幼儿在活动室外,相互牵手,呈链状队形。老师扮演“老狼”的角色,先向前跑动,后突然回头。老师回头时,全体幼儿便迅速停止跑动,手牵手静止不动。 动作结构为: 3 1 1 1 6 1 5 0 | 1 1 6 5 2 3 2 0 |…… ××××× 0 0 | ××××× 0 0 |…… 跑跑跑跑停,跑跑跑跑停…… (2)在音乐声中,老师和幼儿牵手以上述游戏进场。随着进场人数的逐渐增加,原先的链状队形演变为单圈队形:全体幼儿和老师面向圈上绕椅子玩“老狼游戏”。 (3)全体牵手面向圆心,继续随乐玩上述游戏。 (4)老师暗示幼儿松开各自拉着的手,边继续随乐动作边进入由椅子围成的圈内,散点站立。老师背对幼儿,继续带领幼儿游戏,同时提醒幼儿看到老师回头便要摆个造型不动。(5)音乐结束时,老师提醒幼儿任意找一椅子坐下。老师和幼儿围坐在一起。 (此处,老师巧妙地将“老狼老狼几点钟”的游戏迁移到了入场动作中。这一方面使得单纯的进场环节增添了有趣的游戏成分,另一方面可使幼儿在反复的操练过程中,感受基本的节奏型,熟悉基本的动作模式,从而使幼儿在后续的两两合作舞蹈中,有更多的精力学习人际交流,并同时享受因人际交流而带来的快乐。) 2、老师:刚才听着音乐玩“老狼游戏”的时候,心理感觉怎么样? 大部分幼儿:很好玩。 老师:这音乐听起来感觉怎么样?

幼儿园大班班主任工作计划教学内容

幼儿园大班班主任工作计划 王小燕 一指导思想 在探索中享受工作的快乐,在反思中寻求发展,在改革中共同进步,与时俱进。加强班级集体意识、班级交流,在班级工作中开展行为反思,以身作则,从我做起,促进班级成员的共同成长。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互相之间通过合作、沟通、交流等方式,更好地完成班级工作。 二、班级情况分析 一学期来,孩子们在成长,在进步。大多数幼儿身体发育良好,通过早锻炼、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器械操等各种形式发展了幼儿的基本动作,使幼儿身体协调性得到了较大的提高。但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有少数幼儿身体抵抗力较差,易受天气变化和环境的影响。还有部分幼儿生活卫生习惯不能很好的坚持,如饭后漱口,离园时整理自己的物品等常常需要成人的提醒。孩子们入园时间长了,难免有些调皮,走路、排队时时常有吵吵闹闹的现象。随着幼儿的自我意识增强,我们要注重培养他们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教育幼儿注意安全,避免发生安全事故。同时提高自我服务意识,提高生活自立能力. 三. 教育教学 针对幼小衔接,我们将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能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作为对孩子学习方面的评价标准,通过老师的引

导让孩子主动学习、探究性的学习。在主题活动中提高活动对孩子的挑战性,让孩子在活动中掌握各种学习的途径,提高学习的能力。 通过体育锻炼、疾病预防增强幼儿体质,使他们能够身心健康地迈入小学; 为了让幼儿能够较快地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生生活,我们将采取适当延长幼儿学习时间、减少游戏时间等。 在日常活动中培养幼儿正确的读书、写字、握笔姿势,同时,让幼儿懂得保护好自己的眼睛及各种感觉器官。 注重安全方面教育,让幼儿懂得并遵守交通规则,学会看红、绿灯,走人行道;有困难找警察,记住各种急救电话;知道不能玩水、玩火,玩电。 通过谈话、故事、社会实践培养幼儿的独立意识,增强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幼儿感知到,生活、学习不能完全依靠父母和教师,要学会自己的事自己做,遇到问题和困难自己要想办法解快。 培养幼儿的时间观念,在学习生活中,要学会自我观察、自我体验、自我监督、自我批评、自我评价和自我控制等,让他们懂得什么时候应该做什么事并一定做好;什么时候不该做事控制自己的愿望和行为。 经过中班的教育,幼儿对音乐,语言,计算等等学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语言方面:幼儿能大胆的向同伴或老师表达自己的意愿或简单的事情,能朗诵诗歌,复述简单的故事等等;在艺术方面:幼儿能根据曲调进行简单的歌词

幼儿园大班教育活动公开课《各种各样的树》

一、设计意图: 时下,正是春光明媚、万物复苏的季节,花开草绿,小树苗发芽了,树林里一派郁郁葱葱的景象,令人心旷神怡。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树,它们长得都不一样,从外形上看有的粗、有的细、有的直、有的弯、有的高、有的矮。从叶片上观察,也是千姿百态,树的种类也有很多,有常绿树、落叶树等。树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可以美化、绿化环境,没有树就没有人类美好的家园。所以,设计这一课题既符合幼儿的现实需要——探究树的各种各样和奇妙性,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又有利于幼儿的长远发展。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和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 本教材的重点、难点是:了解各种各样的树及树木给动物、人类带来的好处,教育幼儿爱护树木。 二、幼儿情况分析: 树木的多样性、奇妙性给幼儿带来无穷的遐想,像有些树如面包树、纺锤树、奶树,极易吸引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兴趣,从幼儿发展情况看,大班幼儿探究欲望增强,能较好地用语言与同伴、成人进行沟通与交流,会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认识和情感。 三、活动目标: 结合新纲要中教育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满足幼儿的认知能力和情感发展的需要,按照《纲要》涉及的五大教育目标,确定本次教学目标为: 1、充分调动幼儿多种感官,感知各种各样的树,引导幼儿用完整、流畅的语言讲述自己的发现,知道树木与自然及人类的关系。 2、尝试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绘画、泥工、折纸、制作等)合作建构“森林公园”,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3、激发幼儿探索自然科学的欲望,培养幼儿爱护树木的情感,增强幼儿的环保意识。 四、活动准备: 为顺利完成以上教学目标,在活动准备方面,特作如下安排:

1、幼儿知识经验准备:请家长带领幼儿到树林或公园观看各种各样的树,家长与幼儿共同查阅树木的相关知识(科学画册、网上)。 2、教具、学具准备:为体现学具、教具是幼儿学习的教科书,在本次活动中,要求幼儿、家长、教师共同收集树叶的标本、照片、图片以供观察。同时收集各色彩纸、花布等以供制作时用。 3、心理环境准备:为让幼儿在自然环境下学习,教师可选择附近的公园或树林,让幼儿在实地观察各种各样的树,并在活动室内展示各种树的照片、图片。 五、本次活动,总体设计思路是以《新纲要》为指导,结合玩中学、学中玩的思想,从寻找树——感知树的多种多样——讨论树的相关话题——森林公园——绿色世界五大块,由浅入深,由表及里,从感知到体验到创造,使原有经验与新经验之间建立有机联系,让幼儿在互动式、开放式、探究式的教育活动中,自主地、能动地、创造性地学习。从中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感知力、想像力和创造力。 各环节的具体教法、学法及时间分配如下: 第一环节:播放碟片。原始森林里,恐龙等多种野生动物在树林里在自由地玩耍,目的是将幼儿注意力吸引到这一活动中来。 第二环节:运用多种感官感知树各种各样,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相互谈发现。 新纲要理念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要帮助孩子利用情景协商、对话等环境要素,发挥孩子的主动性、积极性,为此,我让幼儿在树林里,通过亲自看、摸,充分感知树的各种各样,获取树的相关经验,“你还见过哪些树,它们有什么不一样?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把自己的发现告诉好朋友。”教师、幼儿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形成合作学习机制。 第三环节:播放碟片,由于原始森林的破坏,大量树木被毁坏,恐龙及很多动物被灭绝了。现在很大城市出现沙尘暴。 第四环节:幼儿讨论:为什么说树是人类的好朋友,树木对人类有哪些帮助,你喜欢树吗?为什么? 这里,一方面充分调动幼儿原有经验,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同时借助现代教学媒介,解决难点,采用碟片弥补幼儿直接经验的不足,通过真实、生动形象的画面展示树木与自然及人类的关系,从而让幼儿感受到爱护树木,植树造林的重要性。

幼儿园大班音乐活动田纳西摇摆舞教案反思

大班音乐活动田纳西摇摆舞教案反思 大班音乐活动田纳西摇摆舞教案反思主要包含了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活动反思等内容,学习集体舞,初步掌握固定的动作模式(第一小节自由创编动作,第二小节自由扭动)感受乐曲轻松、愉快的情绪,借助领袖舞蹈的表现模式,努力尝试在XX处独立做出即兴动作,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大班音乐活动课,快来看看田纳西摇摆舞教案吧。 活动目标: 1、学习集体舞,初步掌握固定的动作模式(第一小节自由创编动作,第二小节自由扭动)感受乐曲轻松、愉快的情绪。 2、借助领袖舞蹈的表现模式,努力尝试在XX处独立做出即兴动作。 3、在固定的动作模式中,准确交换舞伴,并享受交换舞伴和舞伴共舞的快乐。 4、感知乐曲的旋律、节奏、力度的变化。 5、经过舞蹈活动促进全身运动。 活动准备: 1、了解幼儿对集体舞的经验。 关键概念:单圈、双圈、面向圈上、面向圆心。 2、初步听音乐,了解音乐的结构。 3、了解幼儿的游戏经验。 老狼游戏:照镜子游戏;领袖游戏。 4、乐曲田纳西摇摆舞。 5、手腕花21个。分两种颜色(11个红色,10个黄色)

活动过程: 1、听音乐玩老狼游戏进场,感受并随音乐表达简单的节奏型。 2、单圈玩照镜子游戏,了解固定的动作模式。 (1)教师提议玩照镜子游戏,并提供拍拍,扭一扭的动作模式让幼儿模仿。 (2)教师先引导幼儿提议一动作替换拍的动作,再带领全体幼儿练习。 (3)教师先引导幼儿根据基本的动作模式尝试创编、表达,再反馈个别幼儿的动作,随乐带领全体幼儿练习。 (4)邀请几名幼儿轮流做领头人,和全体幼儿随乐玩照镜子游戏。 3、双圈玩照镜子游戏,尝试两人的配合。 (1)提取幼儿最喜欢的两个动作,集体操练。 (2)站双圈,面对面随乐玩照镜子的游戏。 4、学习交换舞伴。 (1)听语言指令,外圈移动交换舞伴。 (2)听音乐换舞伴。 5、完整随音乐跳双圈集体舞。 (1)师生共同迁移已有经验梳理舞蹈结构。 师邀请舞伴演示。 幼儿站双圈尝试,了解舞蹈结构。 师:听着音乐,我们可以先(A)再(B)再记住了吗?照镜子时做什么动作? (2)随乐完整舞蹈。发现问题(困难)尝试解决; (3)再次随乐完整舞蹈; 6、客人老师加入,同时间奏加入放松游戏,再次体验参与集体舞的愉悦。

密西西比大学与田纳西州立大学哪个好

密西西比大学与田纳西州立大学哪个好?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优势专业,具体请咨询留学360专业顾问团队 密西西比大学 密西西比大学成立于1848年,是一所男女共校的公立研究型大学。密西西比大学位于美国密西西比州的牛津,由牛津主校区和三个分校区组成。 密西西比大学的学位授予部门位于密西西比大学的主校区,该大学下设会计学学院、应用科学学院、工商管理学院、教育学院、工程学院、文科学院、护理学院、研究生院、法学院、药学院,另外,位于约翰逊校区的密西西比大学医疗中心还设有牙科学院、卫生相关专业学院、护理学院及医学院。 密西西比大学是美国对学生捐赠数额最大的前30所公立院校之一;该校的药学院闻名全国,是全美最好的药科学院之一,也是是国家投资数额第二大药学院,隶属于美国FDA(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唯一的国家级天然产物研究中心就坐落于此,使得该校药学研究大放异彩,每年吸引大批国内高端访问学者来此进修交流;会计学学院在美国排名第15位。2007年,密西西比大学入学新生的ACT平均成绩为22.9分。 密西西比大学是密西西比州最古老的大学,它是密西西比浸会的附属大学,也是最早提供化学课程的学校。密西西比大学以它的优良的管理,师资和学生闻名于教会大学。密西西比大学坐落于克林顿市,这个城市消费低,犯罪率低,是美国最适合居住和学习的城市之一,此外,这个城市的自然资源丰富,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校外活动。 密西西比大学于1963年,在詹姆斯·哈迪博士的领导下,完成了世界上第一列肺移植手术,并与1964年,完成了世界上第一例将动物心脏移植到人体内的手术。

田纳西州立大学 田纳西州立大学(Tennessee State University)位于美国著名的乡村音乐城市——田纳西州首府纳什维尔(Nashville),创建于1912年,是该市唯一的一所国家公立大学,包含两个校区。纳什维尔是美国乡村音乐的发源地,曾被提名美国最佳居住地第一名(2006年)。 Tennessee State University是一所历史悠久的、受政府资助的全国性公立大学。在过去的三十年里,田纳西州立大学均被列入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U.S News & World Report)的“美国最佳学院指南”(Best Colleges),属二级(Tier 2)国家级大学。

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优质课

计意图 5岁~6岁的幼儿抽象逻辑思维开始萌芽,能分析、理解事物间的相应关系,懂得初步的推理、假设:同时他们渴望成功,对抽奖类充满神秘感的游戏极感兴趣。我园旁边有家超市不时以各种抽奖游戏开展宣传活动,我班大多数孩子都玩过。曾经经历过这种游戏,却一直未能得奖或者总是不能拿到大奖的孩子,往往都会感到奇怪、不解,甚至沮丧,产生挫败感。为了帮助幼儿“揭开谜底”,我设计了这个活动。 活动目标 1.感受概率,正确认识生活中很难抽到大奖的现实。 2.学习推理,会对事件的可能性做出相应判断,并能说明理由。 3.根据自己的意愿与想法制作转盘,并用清晰简练的语言说明设计意图。 活动准备 摸球抽奖工具(1个摸袋、8个橙色乒乓球、1个白色乒乓球)、转盘抽奖工具各1套,依据2个游戏设计的统计纸和与统计纸相配对的色笔各一套,2种糖果奖品,已裁好的圆形卡纸人手1份。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起好奇 教师鼓励孩子根据过去的生活经验回答问题:你们玩过抽奖游戏吗,是怎么玩的?老师昨天也玩了3次,为什么总是拿不到奖呢? 教师承接孩子的回答,适时拿出魔术袋,引出活动内容:今天我

们也来玩两个抽奖游戏,找找为什么总拿不到一等奖,看看问题到底出在哪儿? 二、游戏进入学习 游戏一:转转盘 教师出示转盘:这是转盘,观察一下,上面有几种颜色?想一想,转盘停止转动后,指针可能会指在哪里?(如果幼儿只说停在某一种颜色上,继续追问:能肯定吗?那应该怎么说?教师再次引导孩子用“可能”推断游戏结果,如转盘停止转动后,指针可能会指着红色。可能会指着黄色,还可能会指着蓝色。) 教师:是不是真的会出现这些情况?请A组8个小朋友轮流拨动转盘试试看。每个人只转1次,注意观察每一次转动停止后,指针指在哪里?(教师在统计表上帮助记录。) 教师引导孩子观察统计表并讨论:转盘停止转动后,指针曾经指过哪里?指着哪里的机会最多,为什么? 游戏二:摸球 教师出示摸袋:这个游戏的名字叫摸球。魔术袋里有许多乒乓球,摸出白球有奖,摸出黄球没奖。待会儿B组8个小朋友一个一个依次上来摸球,摸球后请在色球下面的竖线上画上相应颜色的圆圈。(幼儿依次玩摸球游戏,并记录游戏结果。) 教师引导幼儿观察统计表:让我们看看有多少人的梦想能成真。教师用油笔把统计结果写在横线上,如果有孩子梦想成真,则请获奖孩子原地起立接受大家的祝贺。

山东省幼儿园课程指导[教学设计]-田纳西摇摆舞-大班-艺术

大班音乐游戏 田纳西摇摆舞 活动目标 1.学习集体舞,感受和表现乐曲轻松、愉快的情绪。 2.借助简单的节奏型,探索丰富的动作表达;并在游戏情境中,建构完整的舞蹈结构。 3.享受集体舞蹈中探索、交流、变化的快乐。 活动准备 《田纳西摇摆舞》音乐、红、白两种不同颜色的地贴每个孩子一个。活动重难点 重点:区分左右交换舞伴。 难点:在固定的动作模式中,准确交换舞伴。 活动过程 1.全体幼儿在老师的引领下,听音乐玩"老狼游戏"。 (1)老师扮演"老狼"的角色,先向前跑动,后突然回头。老师回头时,全体幼儿便迅速停止跑动,幼儿散点站立。老师背对幼儿,继续带领幼儿游戏,同时提醒幼儿看到老师回头便要摆个造型不动。 动作结构为: (2)音乐结束时,老师提醒幼儿任意找一椅子坐下。老师和幼儿围坐在一起。

2.照镜子游戏 (1)引导幼儿讲述镜子的特点。 (2)教师做领头人,幼儿模仿动作。 音乐起。老师随乐反复做"拍(手),拍(手),扭一扭"的动作。 动作结构为: 全体幼儿站在各自的椅子前,面向圆心模仿老师的动作:拍、拍,扭一扭。 (3)引导幼儿观察,讲述动作模式。 老师:我刚才做了什么动作? 全体幼儿:拍手! 幼儿1:拍了两次手。 老师肯定了上述幼儿的回答,并进一步强化该动作模式:我是先拍拍,再扭一扭的。 (4)借助"照镜子"的游戏,将预设的动作模式直接告知幼儿。 老师:我们可以先拍拍,再扭一扭,还可以先做什么动作,再扭一扭呢? 幼儿受老师动作的启发,依次创编出拍肩、拍头、拍膝盖、跳跃、打响指和耸肩的动作。

教师对上述幼儿的创编动作均给予了肯定,且边模仿其动作边伴以语言朗诵:跳、跳,扭一扭;打,打,扭一扭;耸、耸,扭一扭。全体幼儿模仿上述动作。 (5)引导幼儿把晨间玩过的游戏编到舞蹈里面,如:拍球、跳绳动作。 (6)寻找领头人,借助固定的动作模式,进一步探索丰富的动作表达方式。 音乐起。幼儿坐在椅子上根据基本的动作模式――"×,×,扭一扭"随乐创编动作。老师绕椅子行走并观察幼儿的动作。一旦发现某幼儿创编出较好的动作,老师便反馈该幼儿的动作,并暗示其他幼儿模仿其动作。 (7)轮流来当领头人,激发幼儿的创编欲望和对动作模式的巩固。 在音乐声中,老师带领全体幼儿逐个模仿领头人的动作。每当领头人做至第三遍动作时,老师便和下一位领头人轻声交流,帮助其明确自己要创编的动作,并在第四遍动作即将结束时,用语言提醒幼儿:注意!要换动作啦! (8)利用红白圆点站位,让幼儿快速结伴。 全体幼儿和老师一起随音乐与同伴面对面做动作。 发现面对面做动作标准的,单独向大家展示,以巩固动作规则。 3.交换舞伴 (1)全体幼儿对圈站立,里圈白色圆点上的幼儿面向圆心,然后背对圆心与外圈红色圆点上的幼儿面对面握手。

美国大学列表

华盛顿州 | Washington ·华盛顿州立大学|Washington State University * ·华盛顿大学|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 亚拉巴马州 | Alabama ·山佛大学|Samford University ·奥本大学|Auburn University * ·阿拉巴马大学|The University of Alabama * 亚利桑那州 | Arizona ·亚利桑那州立大学|Arizona State University * ·亚利桑那大学|The University of Arizona * 纽约州 | New york ·克拉克森大学|Clarkson University ·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Stony Brook University SUNY * ·福德汉姆大学|Fordham University ·纽约州立大学环境科学与林业科学学院|SUNY College of Environmental Sci. ·纽约州立大学宾汉姆顿分校|SUNY-Binghamton * ·耶什华大学|Yeshiva University ·雪城大学|Syracuse University ·伦斯勒理工学院|Rensselaer Polytechnic Institute ·罗彻斯特大学|University of Rochester ·纽约大学|New York University ·康乃尔大学|Cornell University ·芝加哥大学|University of Chicago ·哥伦比亚大学|Columbia University 北卡罗来纳州 | North carolina ·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North Carolina State University * ·威克森林大学|Wake Forest University ·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Chapel Hill * ·杜克大学|Duke University 俄亥俄州 | Ohio ·俄亥俄大学|Ohio University * ·戴顿大学|University of Dayton ·迈阿密大学|Miami University-Oxford * ·俄亥俄州立大学|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Columbus *

幼儿园大班教学内容

大二班三月份教学内容 一、语言领域 1、单词:(看图形说出它的英语名字吧!) 答案:(circle square rectangle ) 2、短语 一个圆…………one circle 两个圆…………two circles 三个圆…………three circles 让我们画画吧!…………let's draw 3、朗读(宝贝们加上动作表演给爸爸妈妈看吧) Otter otter in the lake,otter otter,swim and shake. Question question,answer me .How many Questions?One two three. 4、正确书写。(小朋友,我们学过的字你会正确书写了吗?) (1) 人: 干: (2)魔法识字(小朋友,加油!) 孩咳该刻跳逃桃娃佳先洗宪挑 选供烘洪哄辉晕咯络落夸垮跨 浇烧绕答哈给蛤拾恰洽寺待诗挥 (3)指读儿歌、(你能正确指读吗?) 5、成语接龙 鼠目寸光……………… 6、唐诗《游子吟》《早发白帝城》《绝句》 7、故事: 《小乌龟和小蜗牛》告诉我们什么道理?(不要骄傲,要想小蜗牛一样谦虚努力) 《神奇的玻璃》告诉我们什么道理?(要像小白兔一样在遇到危险的时候不慌张,积极动脑筋)春天来了春天在哪儿呢,你找到了吗?(小河流水哗啦啦,小燕子飞来了,桃花开了,柳条发芽了,天气变暖和了)

8、三字经:(人之初,…………习礼仪) 9、成语(孟母三迁 和氏献璧) 二、科学领域 1、请小朋友按规律给格子图上漂亮的颜色 2、把下面数字合在一起,会变成什么数字。把它们与相应的数字连起来。 3、请小朋友算一下下面的加法(把数字写的漂亮些哦) 10 + 1 = 10 + 10 = 10 + 5 = 10 + 7 = 10 + 8 = 10 + 9 = 4、请小朋友们跟爸爸说一下 黄色和红色合起来是什么颜色(橙色)红色+蓝色(紫色)黄+蓝(绿色) 5、小朋友,当下雷阵雨时,我们会看到白闪电和听到雷声,那到底是先看到白闪电还是先听到打雷声呢。为什么?(答:先看到白闪电,后听到雷声,因为光速是3亿米/秒,声速是340米/秒,所以光速大于声速。) 6、植物生长需要什么?(答:谁 阳光 空气) 7、小朋友都知道啄木鸟吧?那你为爸爸介绍一下吧。 (啄木鸟的嘴直而有力,舌头细长而柔软,能伸出嘴14厘米,能把树木里的害虫百分之九十五都消灭。被称为大树的医生) 三、艺术领域 1、请为爸爸妈妈唱一下我们学过的歌曲吧 《Do Re Me 》《左手右手》(歌曲加律动)《春天在哪里》《铃儿响叮当》 2、美工 3、折叠《灯笼》《小狗》《画画自己》剪纸等。 四、社会领域 1、知道正确的洗手法,能做到正确洗手。 2、知道水的重要性,保证每天至少八杯水。 五、健康领域 小脚、小手动起来,一起做运动! 红 黄 黄 红 红 黄 黄 红 红 黄 红 40 5 20 2 60 2 62 50 8 22 45 58 家长签名:

幼儿大班数学教学课程安排.doc

幼儿大班数学教学课程安排 1. 认识1--10以内的数字,理解数字的含义,会用数字表示物体的数量;掌握数与量的对应,知道数字逐渐增大;认识数字0;会规范写数字0—10;完成练习p5(一),p6(二、三),p10。 2. 学习目测数群,学习不受物体空间排列形式和物体大小等外在因素的干扰,正确判断10以内的数量;感知和体验10以内自然数列中相邻两数的数差关系;认识“>”、“<”、“=”,学会运用(结合课本p7);完成练习p18(一),p19;1—100数字表。 3.能根据不同标准对物体进行分类,按两种属性(大小、颜色、形状等)进行分类;认识圆形、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 4.学习10以内序数,学着顺着数和倒着数,学习单、双数、相邻数等知识;感受数的连续性,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单双数排列的规律,并能发现规律知道接下去该排什么,中间漏掉了什么;能分辨10以内最大的单数、双数和最小的单数、双数。p37-41. 5. 学习5以内数的分解与组成,初步体验总数与部分数之间包含关系,部分数与部分数之间的互补关系和互换关系。 6.复习5以内数的分解与组成,认识“+”和“-”,理解5以内数的加减运算。 7. 学习6和7以内数的分解与组成,进一步体验总数与部分数之间包含关系,部分数与部分数之间的互补关系和互换关系;理解6和7以内数的加减运算;完成练习p21-22.

8. 学习8和9以内数的分解与组成,进一步体验总数与部分数之间包含关系,部分数与部分数之间的互补关系和互换关系;理解8和9以内数的加减运算;完成练习p23-24,26. 9.学习10以内数的分解与组成,能理解总数与部分数之间包含关系,部分数与部分数之间的互补关系和互换关系;理解10以内的加减运算;完成练习p25. 10.10以内的加减法混合运算的意义,做书本联系p28.30.31. 11.10以内数的应用题,单元综合练习p32-36。 .认识数字11-20,20以内数的练习,复习顺数和倒数,单双数、相邻数等知识,观察并找出数字1-100之间的关联。完成练习p57-59。 13. 掌握数位的概念,能区分个位和十位,完成练习p60-61。 14. 掌握20以内不进位加法, 完成练习p62-63。 15. 掌握20以内进位加法,完成练习,64-65。 16. 掌握20以内不退位减法,完成练习p66-67。 17. 掌握20以内退位减法,完成练习p68-69。 18. 20以内数的应用题;单元综合练习,完成练习p70-72。 19.100以内数的认知与练习,掌握100以内的整十加减法,完成练习p75.76.78. 20.认识时间。 这些课程安排是根据幼儿园数学教学大纲制定的,共20节课,周末上课,1.5时/课。即将开班,有需要者请尽快报名。 2019-05-04

幼儿园大班艺术《摇摆舞》教学设计

大班艺术活动《摇摆舞》 活动目标: 1 学习集体舞,感受和表现乐曲轻松,愉快的情绪。 2 了解简单的节奏,尝试创新新动作,并在结尾部分交换舞伴。 3 享受集体舞中探索、交流、变化的快乐。 活动准备: 1 《田纳西摇摆舞》音乐,活动前熟悉音乐。 2 丰富游戏经验:“老狼游戏”、“照镜子游戏”、“换朋友”游戏 2 手腕花人手一个,分为两色(红色、紫色)。 活动重难点: 活动的重点是了解节奏,学会集体舞。活动的难点是幼儿顺时针跑动,找到下一个舞伴。 活动过程: 一导入:听音乐进场,感受音乐简单的节奏型。 老师和幼儿手拉手边跑边做动作(跑跑跑跑停)。 师:刚才听着音乐玩“老狼游戏”有什么感觉?对这首音乐的感觉呢?小结:在这么欢快的音乐下做游戏是很开心、很高兴的事情。 二游戏:“照镜子” 1 师:小朋友们,那这次我们来玩个“照镜子”的游戏好不好? 谁先来说一说平时你们照镜子,发现镜子里的你是怎样的呢? 小结:我们平时照镜子的时候,镜子里照出来的动作、表情、方向等都是一样的。

2那现在老师来当领头人,看我做什么动作?(边做边暗示幼儿一起来跟做) 3刚才老师做了什么动作?拍了几次?然后呢?(强化动作结构:拍拍扭一扭) 除了拍手,还可以用什么动作来表示呢? (拍肩,拍腿,跳,耸肩)边说边做 4小朋友的创意可真多,这次你们来做,我来找,找到谁就到中间做领头人,闭上眼睛想好自己要做的动作“哒哒扭一扭” 5 原来小动物的动作也可以加到舞蹈中来,再次强化动作结构 6 这次我们轮流来当领头人,我先当,小朋友们要模仿谁?—老师 然后是xxx,然后是xxx,领头人想好自己的一个动作“哒哒扭一扭”,做的时候往前一步,听好音乐,每个动作做四次 小结:小朋友们的动作真漂亮,节奏也不错,真是小舞蹈家。 三双圈“照镜子”游戏 1 老师发现这点难度对你们来说太简单了,我要升级难度了,有没有信心挑战一下?那我们就来玩双圈“照镜子”游戏。 2老师准备两种颜色的手腕花,请小朋友自己选一个喜欢的颜色,带到我们的手上。带好了吗?挥动小手给老师看一下,哇,真漂亮! 下边请红色手腕花的小朋友来围一个圆圈,背对圆心,请紫色手腕花的小朋友去找一个好朋友,面对你的好朋友,来,握握手。 刚才发现小朋友最喜欢“拍拍扭一扭”和“飞飞扭一扭”那我们就跟好朋友一起来做这两个动作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