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书院制实施现状与思考

高校书院制实施现状与思考
高校书院制实施现状与思考

高校书院制实施现状与思考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不断深化,传统的学生管理体制问题日益突出,书院制的实施成为国内高校改革研究的热点。本文通过调研复旦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淮海工学院等高校书院制实施现状,分析了这三所高校书院制改革中的经验和特点,并初步探索了高校书院制建设的对策。

标签:高校;书院制;学生管理

书院制是高校的一种教育管理制度,是继承中国古代书院的基础上,借鉴国外住宿学院制度,建立的一种对大学生实行通识教育,兼顾思想品德、素质教育等方面的教育模式。近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高等教育不断发展,为了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个性化发展需求,国内一些高校开始探索新的学生管理体制。在这种背景下,书院制成为国内高校改革研究的热点。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不断深化,传统的学生管理体制问题日益突出。第一,我国高校大都实行了学分制改革,由于学生选课的时间不同,使得原有学生组织管理载体班级的弱化,学生公寓(社区)、社团和网络成为学生生活起居和校园文化活动的新场所和新载体。第二,传统的公寓育人功能发挥不够,育人的队伍亟待提升。目前高校公寓管理普遍采用公寓式管理,公寓管理队伍流动性强,整体素质较低,而大学生由于学习等压力,衍生出相关的心理健康问题,迫切需要專职辅导员到公寓中做学生的思想工作。第三,传统教育体制诱发部分学生重智育、轻德育的倾向,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特点,只注重对自己个人发展有利的专业课程学习和实习等环节,对于集体活动和社会公益活动态度冷淡,发生集体荣誉感和社会责任感的缺失。在书院制中学生公寓作为学生管理新的空间和平台,书院注重学生思想品德、综合素质的培养,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道德修养和综合素质。

一、我国高校书院制实施的现状及特点

自2005年起,我国一些高校陆续开始实行书院制学生管理制度,如复旦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淮海工学院、苏州大学等。为了探究高校书院制的特点和发展趋势,笔者先后赴复旦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淮海工学院进行了调研。

(一)我国高校书院制实施现状

1.复旦大学

2005年,复旦大学在学生住宿区成立四所书院,分别以已故老校长的名字命名,即志德书院、腾飞书院、克卿书院和任重书院。书院主要组织学生开展第二课堂活动,书院成立自管会,开通微信公众号,每个书院都有自己的logo及文化特色,书院从硬件上为学生提供学生发展中心、自习室、阅览室、健心房、复旦诗歌图书馆、文创工作室、辅导员工作室、导师咨询室、学生党员活动室、

书院制改革下探索出来的就业导师制2500字

书院制改革下探索出来的就业导师制2500字 2014年,南京审计大学(原名南京审计学院)为适应现代社会对素质人才的需求,实行了书院制改革,在书院制改革的背景下,产生了就业导师制。南京审计大学的就业导师制旨在帮助学生构建一个合适的就业观,提高自身竞争力。南京审计大学全体师生都在这方面进行努力,随着书院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相信就业导师制会更加完善与更好地为学生带来福利。 书院制;就业导师制;南京审计大学;就业观 一、就业导师制产生的背景 (一)市场对素质人才的需求 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转变为大众教育,导致了大学的扩招,又加上我国经济增速放缓,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大学生就业有可能越来越难的趋势。随着用人单位的需求模式发生了显著的变化,目前的应届毕业生很难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主要原因体现能力结构上,学校大量理论的课程让学生在专业方向上的收益是有限的,缺乏实践能力的大学生成了纸上谈兵的高手。就业导师制的产生正好引导大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和途径,及时、准确地给出指导与建议。 (二)书院制改革的初步形成 目前国内高校,如香港中文大学、复旦大学等正在本科生教育中试行书院制。因而南京审计大学在这些高校的启发下,于2014年3月也开始实行书院制。在《关于机构调整若干问题的解释说明》中,对于书院设置的说明包括:“长期以来,我们把教学计划等同于人才培养,认为人才培养只是通过课堂来完成的,而忽视了教室之外,特别是宿舍的教育功能,学生的培养出现了真空地带,宿舍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较多。为了促进学生全面成长,我们探索成立了四个书院。”在新的书院制模式下,就业导师制应运而生,然而导师制的对学生的影响有待研究。 (三)历史背景――导师制的起源与发展 导师制由来已久,早在19世纪,牛津大学就实行了导师制,其最大特点是师生关系密切。导师不仅要指导他们的学习,还要指导他们的生活。近年来,国内各高校都在研究导师制,这种制度要求在教师和学生之间建立一种“导学”关系,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指导学生的思想、学习与生活。 二、就业导师制的基本内容 (一)相关基本概念 书院制是通过通识教育课程和提供非形式教育(即非课程形式),配合完全学分制,推展学术及文化活动,实现学生文理渗透、专业互补、个性拓展,鼓励不同背景的学生互相学习交流,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要,最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就业导师制是指自大学本科低年级至毕业班的在校学习期间,为其配备专业导师,通过教师对学生的言传身教和个别指导,切实落实教书育人职责,加强对学生就业方面的培养,形成教学互动的良性机制,促进学校的人才培养和全面工作。 (二)现行的运作模式 南京审计大学目前在全校设立四大书院,即澄园书院、泽园书院、润园书院、沁园书院。在书院制的体制下产生了导师制,主要有学业支持导师、社团导师、就业导师、大创导师四

儒家祭祀文化与东亚书院建筑的仪式空间_柳肃

儒家祭祀文化与东亚书院建筑的仪式空间X 柳 肃 (湖南大学建筑学院,湖南长沙 410082) [摘 要]祭祀文化是儒家礼制文化最重要的内容之一,祭祀是书院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韩两国的书院都有祭祀的建筑以及相应的仪式空间。东亚书院祭祀建筑的布局有着严格的规矩,遵照传统礼制思想中的方位观念。因礼仪交往行为中的宾主位置关系形成了古代建筑(包括书院建筑)中的东西阶制度。 [关键词]儒家礼制;祭祀文化;祭祀建筑;建筑布局;东亚书院 [中图分类号]G649.2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1763(2007)06)0035)04 Confucians Sacrifice Culture and Architectural Layout of the Academies in East Asia LIU Su (Colleg e of Ar chitecture,Hunan U niversity,Changsha 410082,China) Abstract:Sacrifice culture w as the most dominant content of Confucians Rite culture and sacrifice was an important part of academy education and instruction.There w ere much architecture for sacrifice and much sacr-i fice space in the academies both in Korea and in China.The layout of the architecture for sacrifice must obey strict rule and follow the view of position in the traditional Li thought.Because of the position of host and guest in the contacts,there w ere east -w est -step system in the ancient architecture (include the academ y architec -tures). Key words:Confucians Rite culture;Sacrifice culture;architecture for sacrifice;architectural layout;the a -cademies in East Asia 一 儒家礼制与祭祀文化 中国古代儒家文化的主要内容之一是礼制,而礼制的最重要内容之一是祭祀,/礼有五经,莫重于祭0,这一点不能不引起我们儒学研究者的重视。 儒家之所以如此重视祭祀,是因为祭祀起源于中 国传统文化之根源的祖先崇拜和家族血缘关系。中国是以农业文明为基础的国家。在一家一户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中,家是社会结构的基本单位,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家族血统关系始终是中国传统社会关系中的一重要纽带,它维系着家的稳定性和国家社会的稳定性。而对于家来说,其创始人)))祖先便具有至高无 上的神圣地位。因而崇拜祖先、继承祖业的意识便成 为中国传统文化观念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宗0的观念 所表达的就是后世对前世的继承关系:同姓同族称/宗族0;继承父业的嫡长子叫/宗子0;由兄弟分出的家庭叫/宗支0;礼制中主管宗族祭祀礼仪及宗族事务的叫/宗伯0、/宗人0、/宗正0等;祭祀祖先的地方叫/宗庙0。 祭祖是中国礼仪制度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是礼乐文化最重要的表现形式,建宗庙和祭宗庙历来都被视为一件极其重要的事情。/君子将营宫室,宗庙为先,厩库次之,居室为后。0(5礼记#曲礼下6)/问国君之年,长曰能从宗庙社稷之事实,幼曰未能从宗庙社稷之事矣。0(同上)由此可见宗庙之礼的重要性。 中国古代的/祭祀0不是宗教,其实质是感恩和 X [收稿日期]2007-09-01 [作者简介]柳 肃(1956)),男,湖南长沙人,湖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研究方向:建筑历史,古建筑保护和修复设计. 第21卷 第6期2007年11月湖 南 大 学 学 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Hunan U niversity(Social Sciences)Vol.21,N o.6Nov.2007

书院制及书院联盟拓展高校学业新模式

书院制及书院联盟拓展高校学业新模式 在华东师范大学积极倡议下,由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东政法大学、上海 科技大学、苏州大学、江苏师范大学、温州大学、苏州科技大学、南京审计大学、绍兴文理学院等10所高校于2018年6月共同发起成立了“长三角高校书院联盟”。书院联盟成员单位包含书院20家,覆盖本科生2万余名。经过近两年的 发展,这一书院联盟已成为打造长三角地区高校一体化协同推进立德树人的标志 性工程。 “书院联盟”是高校合作办学的新模式。除“长三角高校书院联盟”外,还有2014年由香港中文大学、台湾清华大学、台湾政治大学、复旦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及北京航空航天大学7所高校发起成立的亚太高校书院联盟等。如果说跨校选课、学分互认是高校在第一课堂范畴、基于学科专业教育的合作办学;那么,书院联盟则可视为高校在第二课堂、基于学生通识教育等进行的合作 办学,这是合作办学的全面拓展,能充分共享高校教育资源,为大学生营造健康 的成长环境。 近年来,我国有不少高校都在探索书院制学生管理模式。在实行书院制的高校中,学生有两个“身份”,某学院的学生以及某书院的学生。学院给学生学科专业知 识教育,而书院则主要依托宿舍生活环境,给学生配学业导师,鼓励不同年级、 不同专业学生混合居住,通过教师和学生的共同生活,开设通识教育讲座、研讨 课等建设学习生活社区,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引导学生做好学业发展规划,促 进学生身心、人格健康发展。 很显然,要办好书院制,首先需要学校重视人才培养。如果学院制都没有建设好,即对学生的学科专业教育都没有足够的重视,自然也很难重视书院制建设。其次,需要转变传统的寄宿教育管理理念。寄宿教育不只是给学生提供集体宿舍,对学 生提出各种住集体宿舍的纪律、安全及卫生等要求,更重要的是要建立学业导师 制度,由学业导师通过与学生的交流、沟通,引导学生适应大学生活,做好学业 规划。学业导师不是传统的宿舍管理员,而是高校中有丰富人生经验、能给学生 人生指引的教师。此外,基于宿舍生活的书院制管理,既要发挥学生自主管理、 自我教育的作用,诸如鼓励学生自建社团、自办刊物、自主开展文体活动,同时 需要学校为学生的素质拓展提供课程与活动资源,如打造具有书院特色的通识教 育课程,开展与学科专业教育衔接的学术探讨、交流活动等。 实行书院制学生管理模式的高校携手建立书院联盟,既可以交流各自探索书院制 建设的经验,也可以共享高校资源。据介绍,“长三角高校书院联盟”就着力打

什么是书院制

什么是“书院制”? 书院制是实现通识教育(素质教育)和专才教育相结合,力图达到均衡教育目标的一种学生教育管理制度。书院通过通识教育课程和提供非形式教育(即非课程形式),配合完全学分制,推展学术及文化活动,实现学生文理渗透、专业互补、个性拓展,鼓励不同背景的学生互相学习交流,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要,最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西安交大书院制 简单的说,学院管学习,书院管生活。 交大的学院现在有理学院、电气、能动、电信、机械、软件、材料、生命、经济、人文、管理等等,学院负责安排课程、考试等于学习相关的东西。 书院有八大书院,分别是仲英、彭康、南洋、文治、励志、崇实、宗濂、启德,宗濂书院和启德书院在西校区。书院是住宿单位,负责宿舍管理、组织课余活动。 西安交通大学“书院制”创新学生管理模式 2008-09-19 14:25 新华网西安电(记者许祖华)西安交通大学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的学生管理模式,通过推行本科新生住宿"书院制",以生活社区为载体,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与行为养成教育,明显改善了新生入校后对学习生活的不适应以及懒散问题。 --让大学新生加强自我管理 2006年9月,西安交大以学生公寓为生活社区,成立了彭康书院,对新进校的本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与行为养成教育。学校让3200多名不同专业的新生统一进入这个书院,在一、二年级通识教育阶段增加交流,自我管理,共同成长,两年后,再回各自的学院接受专业课程的训练和培养。今年,西安交大又成立了文治书院和宗濂书院,共有3900余名新生入住。 据西安交大党委副书记、副校长丘进介绍,西安交大推行"书院制"主要考虑到从

中学到大学,学习生活方式与环境的跨越,使一些学生在考上大学以后主观上放松了要求。主要表现在自我管理和约束能力不强,以自我为中心,团队意识淡漠,公德意识差等。 此前,学生进校后都分到自己所在的学院里,由学院的辅导员对他们进行日常管理。管理方式与高年级学生基本相同,不能体现新生的特殊性。 高校学生发生留级、退学等事件,往往是大一就出现多门课程不及格现象。因此,在新生中开展大学生活导航、学业规划、学习辅导、习惯养成等系统的育人计划,符合大学生成长规律。 --从古今中外书院制中得到启示 中国古代书院既是教育和教学组织,又是学术研究机构;书院教育注重讲明义理,在教育方法上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能力;书院名儒学者治学注重求实、创新,在治学风格上兼收并蓄,博采众长;书院中师生关系融洽,以道相交。 在香港中文大学,学系负责"学科为本"的教学,书院负责"学生为本"的教学,通识教育多由书院承担。中大下属四个书院皆十分重视学生的"成人"教育。如新亚书院就十分重视促使学生在德、智、体、群、美各方面均衡发展,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求知的兴趣、敏锐的触角、冷静的分析以及团队精神。逸夫书院的通识教育,特别强调学生要走出自己专业的局限,学会欣赏和了解其他学科的观点,开阔视野,重视让学生在学习参与及各类活动过程中体悟人生,培养良好的个性品格。联合书院则一直强调通识教育与专才教育并重,其通识教育的三大目标,即自我认识和价值观念的建

书院制改革下探索出来的就业导师制0001

书院制改革下探索出来的就业导师制 【摘要】2014 年,南京审计大学(原名南京审计学院)为适应现代社会对素质人才的需求,实行了书院制改革,在书院制改革的背景下,产生了就业导师制。南京审计大学的就业导师制旨在帮助学生构建一个合适的就业观,提高自身竞争力。南京审计大学全体师生都在这方面进行努力,随着书院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相信就业导师制会更加完善与更好地为学生带来福利。 关键词】书院制;就业导师制;南京审计大学;就业、就业 导师制产生的背景一)市场对素质人才的需求 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转变为大众教育,导致了大学的扩 招,又加上我国经济增速放缓,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大学生就业有可能越来越难的趋势。随着用人单位的需求模式发生了显著的变化,目前的应届毕业生很难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主要原因体现能力结构上,学校大量理论的课程让学生在专业方向上的收益是有限的,缺乏实践能力的大学生成了纸上谈兵的高手。就业导师制的产生正好引导大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和途径,及时、准确地给出指导与建议。

二)书院制改革的初步形成 目前国内高校,如香港中文大学、复旦大学等正在本科 生教育中试行书院制。因而南京审计大学在这些高校的启发,于2014 年3 月也开始实行书院制。在《关于机构调整 若干问题的解释说明》中,对于书院设置的说明包括: 期以来,我们把教学计划等同于人才培养,认为人才培养只是通过课堂来完成的,而忽视了教室之外,特别是宿舍的教育功能,学生的培养出现了真空地带,宿舍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较多。为了促进学生全面成长,我们探索成立了四个书院。”在新的书院制模式下,就业导师制应运而生,然而导师制的对学生的影响有待研究。 (三)历史背景一一导师制的起源与发展 导师制由来已久,早在19 世纪,牛津大学就实行了导 师制,其最大特点是师生关系密切。导师不仅要指导他们的学习,还要指导他们的生活。近年来,国内各高校都在研究导师制,这种制度要求在教师和学生之间建立一种“导学关系,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指导学生的思想、学习与生活。 、就业导师制的基本内容一)相关基本概念 书院制是通过通识教育课程和提供非形式教育(即非课 程形式),配合完全学分制,推展学术及文化活动,实现学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升校园文化软实力的路径探析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升校园文化软实力的路径探析 高校作为提供高等教育的集中场所,是创造文化、传承文化、引领文化的关键阵地,在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进程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是提升校园软实力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首先具体介绍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然后细致分析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最后针对性地提出了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升校园文化软实力的路径探析。 标签:校园文化建设;软实力;路径 每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都是国家整体实力的关键组成部分,代表了整个国家在民族内部、国际外部环境中的影响力、凝聚力。而高校作为提供高等教育的集中场所,是创造文化、传承文化、引领文化的关键阵地,在加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的进程中自然起到了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所以,如果想要真正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就要不断提升校园文化软实力,而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也是提升校园软实力的重要途径之一。高校作为满足祖国未来发展需求,孕育应用型人才的主要摇篮,应当充分抓住机会,积极开展校园文化建设,不断提升校园文化软实力。 一、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 1.环境文化建设现状 当下,各个高校已经开始慢慢重视校内的环境文化建设工作,认为良好的校园环境对于学生的学习、生活是存在积极的熏陶作用的。确实,校园环境由于常伴学生左右,润物细无声的效果自然是不言而喻的,在影响人上面存在一定的教育效果。美丽的校园环境可以让学生心情愉悦,积极向上;恶劣的校园环境的效果自然相反。 所以,学校开始重视校内山水、花草树木的建设工作,也开始不断提升校内的基础设备、科学设备质量,尽可能地给学生提供一个环境优美、设备齐全的学习、生活环境。 2.行为文化建设现状 学校的行为文化产生于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在两者进行科研活动、教学活动、校园活动时,行为文化就产生了。[1]可以说,教师的身体力行在行为文化方面对于学生的影响作用,比教学中的尊尊教诲有效得多,学生也容易模仿。所以,当下在行为文化建设工作中,学校重点强调教师与学生的平等关系,学生与教师都是学校的主体,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学校、师生共同进步的重要前提,平等互助的师生关系有利于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3.制度文化建设现状

中国书院积淀的文化精神

中国书院积淀的文化精神(节选) 中国古代书院是独具特色的文化教育机构。从唐中叶开始至晚清教育改制,书院作为一种主要的文化教学组织延续了一千多年之久。1901年,书院被视为历史的垃圾而抛弃,这种建立近现代高等教育体制的选择,使得中国传统高等教育与近现代大学之间出现了明显的断裂,书院在千余年发展历程中所积淀的文化精华,并未成为中国大学文化的组成部分。书院改制之后,胡适先生曾经就感慨过:“书院之废,实在是吾中国一大不幸事。一千年来学者自动的研究精神,将不复现于今日。 书院经过千余年的传承与创新,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教育价值取向,其最大特点是价值关怀与知识追求的统一 书院通过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创新和传播高深学问,产生了具有典型中国特色的书院精神,这是一种经过千余年的传承与创新而形成的独具特色的文化教育价值取向。 首先,中国书院体现出价值关怀的人文精神。“士志于道”,创办和主持书院的士人将儒家的“道”作为追求目标。书院学者们往往将这种自我道德完善的人文追求与经邦济世的社会关切结合在一起。为实现治国、平天下的理想,大多数书院都将“德业”与“举业”统一起来。 其次,中国书院体现出知识追求的学术精神。儒家文化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强调道的信仰必须建立在知识追求的基础之上。所

以,书院成为宋代以后新儒家学者探讨高深学问的地方。高深学问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不同时代对高深学问的界定都不相同。以阐释人的意义、社会的和谐、天下的治理为核心的经、史、子、集之学是古代中国的高深学问。 再次,中国书院体现出价值关怀与知识追求统一的精神。中国书院的最大特点,就是体现出价值关怀与知识追求统一的精神。既然道的信仰必须建立在知的追求基础之上,那么,求道与求学是统一的。一方面,书院求道的价值关怀体现出对人格理想和社会理想的追求,但这种人文关怀是建立在知识理性的基础之上;另一方面,书院的追求不仅仅是学习知识,其学术创新总是以探求儒家之道的价值关怀为目的。 书院能够成为一种新型文化教育组织,就在于它继承、发扬了中国古代私学自治教育制度的特色和优长。 一是自由创建书院。从唐末到两宋的历史时期,当时的学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文化发展、人才培养的需要,创建了一种新的教育组织即书院,以便能研究与传播学术思想。清人黄以周云:“沿及南宋,讲学之风丰盛,奉一人为师,聚徒数百,其师既殁,诸弟子群居不散,讨论绪余,习闻白鹿、石鼓诸名,遂遵其学馆为书院。”南宋大多数学术学派的代表人物基本都曾创建或修复书院,他们的学术生涯与书院结下了难解之缘。

西安交通大学书院制度

西安交通大学书院制度 西安交通大学2006年9月成立了第一个书院——彭康书院,以交通大学西迁时老校长彭康的名字命名,是由当年入校的东校区2006年新生组成的新书院。2007年,成立了由当年入校的东校区2007级学生组成文治书院和由当年入校的西校区2007级学生组成的宗濂书院。2008年,在以上三个书院的成功运行基础上,学校新建了仲英、南洋、崇实、励志、启德5所书院,形成8大书院鼎足而立的崭新格局。一个书院往往由跨度很大的不同专业学生组成,全校不同年级的本科生均名列书院成员,最大的书院学生人数达3400余人,最小的书院也有学生近600人。书院是大学生素质教育和人格养成的社区,目标指向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为学生心智和体魄的成长、素质和能力的增强、学业和实践的精进提供广阔空间。书院崇尚学生自我教育和管理,所成立的党总支委员会其多数成员为学生,其中副书记在学生中选举产生。同时,学业导师、常任导师、学生兼职导师、管理服务人员均要承担书院育人重要职责。书院各有不同的活动方式和文化品格,龙腾虎跃,各展其长,形成强烈互补和鲜明特色。书院也是开放的,与社会各界建立广泛联系,李元正、潘宗光、安芷生等著名人士相继出任书院院长或名誉院长。在书院覆盖本科生的情况下,各学院不再从繁重的学生事务方面直接管理本科生,而主要通过课程教学、科学研究、教师指导发挥育人的主体作用,从而极大地解放了教育生产力,也与书院形成了人才培养的强大合力。 可以看出,设立书院,不是单纯地回到过去,也不是简单地模仿欧美一些大学的住宿学院制,而是赋予书院新的内涵。它是一种学生社区的新形式,是本科生教育的“第二课堂”,是大学生离开父母后来到的一个新的“大家庭”。在书院倡导一种文化,能呼唤已经失去的东西,抵御社会的各种诱惑。用爱心和善意来引导大学生,帮助他们树立远大的理想和抱负。西安交通大学书院的管理与划分是以学生宿舍楼的物理空间为依托,相对集中的学生宿舍楼群构成一个书院,形成一个小的社区文化圈,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学生组成书院的成员。实现学生多学科、多年级的广泛交融。 书院与学院互为补充,学科为本与学生为本并重,学院的专业培养与书院的素质教育紧密而有机地结合起来。学院集中精力搞好专业教学和科研,书院承担学生的全面发展工作,包括通识教育、素质提升、领导力培养、社会实践、心理

2020年大学书院制文化建设的实践

大学书院制文化建设的实践 摘要大学书院制建设不仅是制度上、形式上的建设,文化建设是书院 制建设中的核心内容,良好的文化氛围能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绍兴文理学院书院制秉承“文明、和谐、平安、尚学”的文化理念,坚持立德树人的育人要求,结合学校实际,经过两 年多的培育实践,从组织管理、环境布置到二三课堂活动等方面对书 院文化建设途径和措施进行了探索,初步建构并形成一种独特的书院 文化。 1大学书院制 大学书院制建设是以学生公寓为平台,以通识教育和系列书院活动为 载体,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自主意识以及人际交往能力等,增强社 会责任感,提高人生品位,达到全人教育的目标[1-2]。我国大学书院 制建设发展态势良好,先后有近百所高校进行了书院制建设的探索, 并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其中,比较典型的高校有香港中文大学(1963年)、西安交通大学(2005年)、复旦大学(2005年)、华东师范大 学(2007年)、淮海工学院(2008年)、汕头大学(2008年)、肇庆学院(2009年)、上海大学(2011年)等[3]。大学书院文化建设是 书院制建设的灵魂,要坚持以立德树人作为文化建设的中心思想,坚

持不懈地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样才能引导广大师生成 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和模范践行者。 2大学书院制下的文化建设 书院文化应当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以文化人,以文育人, 广泛开展文明校园创建,开展形式多样、健康向上、格调高雅的校园 文化活动。同时在自我剖析与自我思考的基础之上,分析学校的历史、现实和未来,尽可能在这三者之间找到着力点和平衡点[4-6]。书院文 化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面广,建设周期长。因此,书院 建设应当以学校的总体规划为指导,分步实施、因地制宜、形成特色、力求品位,才能真正做好书院文化建设的工作,打造具有特色的大学 书院文化。从系统工程的基本观点出发,首先,要以书院整体为出发 点去发现解决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从整体到局部,再从局部到整 体进行综合分析、总结,明确书院文化建设的目标。第二,在书院文 化建设过程中,要将地域特色、校园文化、生源组成等因素联系起来 加以综合分析、总结,从而打造特色书院文化。第三,书院文化组成 部分要具有内在和外在的规律性和关联性。第四,书院文化建设要善 于实践,勇于探索创新,要在实践中丰富和完善。书院文化建设按照 性质,可分为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其中物质文化和制度 文化是基础,精神文化是书院文化的核心内涵,是高层次文化理念的 体现。以精神文化为例,书院核心文化理念概括可称为书院文化定位,可从书院精神、书院使命、核心价值观等几个方面进行研究。书院精神,如同体育精神一般,是激励书院学子不断奋发向上的一种精神支柱;书院使命,就是提倡大学书院制的初衷,通过把大学生公寓社区 化书院化,来充分发挥书院育人的作用;核心价值观是大学书院文化 体系的内核,体现大学书院文化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是以社

大部制改革的优势和弊端

大部制改革的优势和弊 端 SANY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SANYUA16H-

优势:·有利于减少职能交叉,完善行政运行机制 ·有利于落实“问责制”,建设责任政府 ·有利于行政体制改革的突破和深化,是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关键环节 亮点一:体现一个“综”字 方案综合考虑了改革的长远目标和当前的改革重点,综合考虑了当前国际大环境和国内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并综合考虑了各方面的需要和可能。此次机构改革方案的形成和提出具有深刻的时代背景,适应了我国新时期、新阶段的新任务和新要求。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党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推进机构改革,必须符合这样一个整体要求和时代背景。” 亮点二:突出一个“转”字 方案突出了转变政府职能这个核心,体现了建立“服务型政府”的要求。 方案将突出转变政府职能落实到部门职能的配置上。比如,合理配置国家发改委的宏观调控职能。方案提出,国家发改委应集中精力抓好宏观调控,搞好国民经济综合平衡,指导推进和综合协调经济体制改革,协调解决经济运行中

的重大问题等。同时,要进一步减少国家发改委的微观管理事务和具体审批事项。 亮点三:探索一个“大”字 方案遵循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按照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要求,推出了若干个大部门。 比如,拟组建的工业和信息化部就是一个大部门,它不是以往工业管理部门的回归,而是按照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高新技术产业与传统工业改造相结合和军民结合的要求,负责行业规划、政策、标准的部门,但不干预企业市场经营活动。又比如,拟组建的交通运输部,将公路、水路、民航融为一体,对优化交通运输布局,加快形成便捷、通畅、高效、安全的综合运输体系将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再比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组建,将从体制上打破“白领”和“蓝领”的区分,统筹机关企事业单位人员管理,整合人才市场和劳动力市场,有利于人力资源的培育和发展,有利于建立健全从就业到养老的社会保障体系。 亮点四:关注一个“民”字 方案以保障民生、改善民生为重点,加强与整合了若干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部门。而且方案明确了卫生部门的综合监督职责,符合客观规律,是实事求是的。 亮点五:尊重一个“实”字

书院运营方案

一、宗旨及核心理念 宗旨: 书院顺应中央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文化大政方针,以儒家礼乐文化为内容,建设全国首个文化产业型精神家园。 核心理念: 孔子原初文化上承2500年上古文化,下启2500年中国农业文明,再开2500年人类科学智能时代的礼敬和谐文明。 中国文明是礼仪文明,用礼乐的形式培育上品国民,提升国格国位。 行礼仪、读经典,是书院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特色。 二、机构设置及岗位管理 院长: 主持书院。代表书院公众形象品牌。代表书院经典阐释水平和礼仪主持水平。主持大 型礼乐活动。规范民族节日内容和标准。领导教务院长和财务院长。与董事长分主、共主书院之硬件、软件建设。 教务院长: 中小学部、大学部、企业部、社区部之设立。各省书院建设之教务规范。省以上部门之公关活动。 负责教务部门之机构设置和管理。 财务院长:会计、保卫、物业、建设、融资、开发、规划。 内部餐饮,礼乐活动之供应。外部摊点、平衡、协调。外省书院建设、加盟。地方政府之公关活动。 负责内务、财务、物业部门之设置和制定管理方案。 管委会: 董事长(投资人)、院长(主持人)、副院长等,决策,制定年度计划,制定五年计划。考核,实施。

三、业务 1、中小学之礼仪辅导、经典学习辅导。 大学之巡讲。 城市社区及农村社区之礼馆建设,祠堂改革新用。 民族节日之礼乐活动。 书院之国内外设置、加盟。 具体为: 1、游人感受:书院对外开放,游客每日之礼乐感受、诵读感受旅游。礼仪、服装。行礼、仪式、诵读。就餐及礼仪。每日经典、礼仪会讲。周末礼仪示范、经典讲座。 2、走出去:机关、大学、中小学巡讲及师资培训。 3、合作:电视台栏目、报纸专题。与一家电视台、一家报纸合作,开设专栏。 4、资格认定:认定学校校长及优秀教师为礼仪师,公示。 5、培训:农村礼仪师培养及乡规乡约、新风俗习惯之制定、辅导。 6、培训:城市社区、小区礼仪师培养。 7、培训:企业中级班礼仪三日培训。企业家高级班礼仪三日体验。 8、礼乐示范:传统节日规制。 9、起书院庙会。 四、首年财务目标 前四个月为投入、示范期。中四个月为活动、持平期。后四个月为活动收入期。 首年,收入兀,赢利兀。教务院长和财务院长各承担一半。 财务院长: 门票:游客,全年人。前万人免。门票元。 纪念品开发销售: 兀 。 餐饮及星期天会餐、节日祭品分食: 万兀。 书院起庙会: 万兀。

中国的_大部制_改革及其难点分析

中国的“大部制”改革 及其难点分析 汪玉凯 (国家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部,北京100089)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有关“大部制”改革的思路,引起各方的关注。那么,究竟什么是“大部制”,中国为什么要进行大部制改革,大部制改革有可能出现什么样的问题,本文对此做一简要分析。 一、什么是大部制改革 党的十七大在部署未来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中明确指出:“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着力转变职能、理顺关系、优化结构、提高效能”,在此基础上要形成“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行政管理体制”。 报告特别指出,要“加大机构整合力度,探索实行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健全部门间协调配合机制。精简和规范各类议事协调机构及其办事机构,减少行政层次,降低行政成本,着力解决机构重叠、职责交叉、政出多门问题。统筹党委、政府和人大、政协机构设置,减少领导职数,严格控制编制”。应该说,党的十七大报告对未来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提出的一系列有别于以往改革的思路,为未来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指明了方向,值得我们高度重视。 那么,究竟什么是大部制呢?笔者认为,所谓大部门体制,或者大部制,就是在政府的部门设置中,将那些职能相近、业务范围类同的事务相对集中,由一个部门统一进行管理,最大限度地避免政府职能交叉、政出多门、多头管理,从而达到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的目标。大部制是国外市场化程度比较高的国家普遍实行的一种政府管理模式,比如“大运输”、“大农业”等,并在公共管理变革中有了新的发展,如决策权与执行权的分离等。 市场化国家之所以普遍实行大部制管理模式,主要在于它有一些明显的优越性。首先,这种管理模式能够减少部门、机构的数量,降低行政成本;其次,这种管理模式能够有效地避免政府机构之间由于职能分工过细,导致政府职能交叉、重叠等引发的政出多门、多头管理;再次,由于实行相近业务的统一管理,因此可以防止部门之间沟通难、协调难等政府经常会遇到的通病。 所谓大部制改革,就是调整政府部门的职能和管辖范围,把那些职能相近、业务性质类同的政府部门,经过合并重构,整合为一个更大的机构,使其管辖的范围较宽,侧重于横向的宏观管理,避免或减少政府部门对微观经济活动的干预。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大部制改革的思路,是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一种新的举措。这种改革涉及的范围,不一定仅仅限定在政府系统范围之内,甚至可能涉及执政党以及人大等部门。 二、中国为什么要进行大部制改革 中国推行大部制改革,是与我们这个体制本身发展以及自身存在的问题密切相关的。众所周知,新中国成立以后我们搞了30年计划经济。计划经济的一个显著特点是,部门设置多,实行条条管理,部门专政。比如,当时的机械工业部下设九个部,有管常规机械的,有管电子的,有管兵器的,有管飞机的。那是典型的计划经济产物。 随着计划经济体制的解体和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政府部门必然要进行调整。从1982年开始,我国先后进行过五次大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其中一个重要内容就是不断裁减、调整政府机构,使其能够与一定阶段的经济体制改革相适应。以1982年的改革为例,当时中央设置了100个部门,分工非常细,经过调整,裁了39个。同样,1998年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把国务院的40个组成部门,一下拿掉11个,保留了29个。在那次改革中,把绝大多数直接管理工业的部门都撤销了。这些改革,为进一步推进大部制管理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可以说,从纵向比,我国现在的政府架构与计划经济时代完全不可同日而语,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但从横向比,特别是和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相比,我国政府部门设置依然较多。比如,目前国务院的组成部门仍然有28个,而日本是12个,美国是15个,英国是17个。当然,部门数量多少不应该是衡量一个政府管理优劣的唯一依据,但大量事实证明,政府机构职能交叉、重叠引发的政府管理的问题,是人们普遍都能感受得到的。比如,现在我国的民航总局管空中运输,交通部管水路和公路运输,铁道部管铁路运输,但美国的运输部就包含了海、陆、空运输,甚至在一些国家把邮电也放在运输部的管辖中。这体现了“大运输”的思维。再如,美国农业部的职能,大体上涵盖了我国的农业部、水利部、国家林业局等多个部门的职能,体现出“大农业”概念,管辖范围比较宽。 由此我们可以说,只要实行市场经济体制,真正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就必然会朝着大部制管理方向迈进。从我国的实际情况看,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客观上要求政府不能过多干预微观经济,反映在政府体制上就是必须走大部制管理的道路。也许有人说,我们不是一直倡导小政府吗,如果实行大部制管理模式,是不是与小政府的目标相冲突呢?其实这

书院制的兴起及其发展模式探微

书院制的兴起及其发展模式探微 书院制源于欧美大学的住宿学院制,成型于港台大学。在素质教育理念的推动下,国内诸多大学纷纷开始推行模式不一的书院制改革,归纳起来共有四种不同类型。我国的教育体制环境以及各高校特殊的校情,决定了书院制改革当在以人为育成目标的理念下,以原有教育资源和管理体制为基础,走差异化的改良路线。 标签:书院制住宿学院改革 面对新形势下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转变,部分高校开始效仿欧美大学的“住宿学院制”及港台大学的“书院制”,以期改革我国长期以来的学院制教育管理模式,构建一个以人为本,服务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管理新模式。2005年,复旦大学在大陆地区首开书院制建设,其后西安交大、南方科技大学、苏州大学等国内诸多高校纷纷仿效。笔者通过实地走访与调研,发现各大院校改革模式不尽相同,成效相差也很大。 一、书院制的渊源及成型 1.书院制源于欧美大学的住宿学院制 书院在国外被称作住宿学院,根据金耀基所著《大学之理念》有关“剑桥书院制的特色”介绍:英国中古大学,初无定所。学者只要跟上一位大学认定的教师便算取得剑大入学资格。最初教师或学生都住在自租的客栈,得到大学的承认并予以督管。1284年,伊利主教High de Balsham 将一批学生收容到圣彼得教堂附近的两个客栈中,并订立了规矩,这就出现了剑桥第一个书院。[1]这种学生与教师共同起居和学习的教育管理模式沿袭下来,形成剑桥大学独特的住宿学院制。 现代欧美大学的住宿学院是随着社会发展呼唤大学人才培养理念转变而发生的。1828年,耶鲁大学发出了《耶鲁报告》,明确将通识教育作为学校的办学宗旨。1945 年哈佛大学发表了《自由社会中的通识教育》报告,进一步推动了美国高等教育史上通识教育理念的普及。该报告认为,大学不应一味迎合社会功利化的教育价值观,它的发展应当不仅以培养科学知识、技能和能力为目的专业教育为主,还应同时进行以提高人的基础综合素质为目的的通识教育。 住宿学院正是实现通识教育的有效载体。它打破了学生进校之后的“专业视域”和“知识视域”的局限,倡导不同年级、不同背景、不同学科的学生之间相互学习和交流,经过1~2年的通识课程学习之后再选择专业方向,以此保证学生既能深度掌握一门特定的学科,又能达到知识分布的广度要求,弥补了第一课堂之外对学生教育的不足。在哈佛和耶鲁的带动下,美国高校普遍开展了兴建学生宿舍运动,住宿学院模式逐渐成为世界一流大学通行的人才培养模式。

关于中国高校书院制建设的思考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a112321246.html, 关于中国高校书院制建设的思考 作者:刘鹏 来源:《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2018年第10期 [摘要] 书院制作为一种全新的高校学生管理模式,将中国古代书院教育与西方传统博雅 教育二者的精神进行融合。探究中国高校书院制建设的途径,包括加强模式宣传,增强师生认同感;明确下级学院与书院各自职责,加强协同育人;完善导师队伍建设,增加师生互动交流;摒弃形式主义,确保制度能够落实到位;完善内部管理;加强学生民主自治。 [关键词] 中国高校;书院制;建设途径 [中图分类号] G64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28-0163-01 将中国古代书院精神与西方传统博雅教育进行融合是我国高校书院制的特点,书院制是对中国古代书院优秀文化传统精神的吸收,是对欧美国家大学住宿学院管理方式方法进行借鉴,并将各高校自身办学理念进行结合的全新育人模式,其核心是坚持以学生为本,通过书院制实现通识教育和社区自治是其目标,进而实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良好互动,并实现对学生的全面教育。但是当前中国高校书院制建设处于初期,还存在许多不足和问题,需要对其进行解决,进而促进中国高校书院制更好地建设和发展。 一、加强模式宣传,增强师生认同感 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是高校书院合理建设和高效运作的前提,而我国高校书院制建设目前处于实施初期,教师和学生对其的认同度都较低。有调查显示,对于校内书院、二级学院“双院制”管理模式,大部分高校的教师和学生都不太清楚。基于这一现状,对书院制这一教学管理模式进行宣传便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各高校应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和渠道进行宣传,使得教师和学生能够充分了解并认同“双院制”管理模式和运行方式,认识到对师生提供管理和服务不是书院最基础的目标,其根本目标是实行通识教育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及能力。 二、明确下级学院与书院各自职责,加强协同育人 要更好地建设我国高校书院制,便必须对下级学院与书院各自的育人职责予以明确,加强协同育人,避免各级学院之间存在职能交叉或是推卸责任等问题,对书院制的管理效率予以提高。高校应明确下级学院与书院的各自职责,对二者联系进行加强,适当建立相关制度,并通过座谈、会议等可行的方式,让下级学院和书院二者都指定相关的科室和专员定期负责沟通协调和交流工作。同时,在学生间成立类似助理团的组织也是可行措施,让学生对下级学院与书院的日常活动和管理进行参与,成为下级学院和书院之间协同育人的桥梁和纽带。 三、完善导师队伍建设,增加师生互动交流

书院制

5书院制是实现通识教育(素质教育)和专才教育相结合,力图达到均衡教育目标的一种学生教育管理制度。住宿式书院并非硬梆梆的宿舍,而是把学生的学习与生活结合为一的小型师生共同体,也是校园内的一个小型学习社区,以培养个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每个学生除隶属其主修学科学院外,也是其中一书院的成员,学院与书院两者相辅相成。能够让学生置身在一个集体当中,而且对它产生归属感和认同感。学生可以打破专业的界线,享受跨学科学习和生活的乐趣。透过师生一起共膳、参加读书写作会、通识教育的导修课、名人讲座、体育竞赛、与院长茶叙畅谈哲理等,帮助学生不断拓展潜能,促进个人的全面发展住宿学院(Residential College)非常自然地发端于英国的牛津、剑桥,由于这种教育模式天然地与教育规律和知识生长的本质相一致,因而成为英国高等教育成功的秘诀之一,也使得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几乎成为为世界文明发展做出最大贡献的两所大学。目前北美的几所一流大学如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和多伦多大学同样采用这样的本科教育组织模式。 书院制与住宿学院制高校学生管理模式的相同之处在于1以学生宿舍为管理平台促进学生发展,其中包括三个目标:第一,为学生提供身体休息的地方,即一个比教室和图书馆更加舒适的地方,以供学生吃饭、睡觉。第二,为学生提供学术交流的场所。第三,通过宿舍管理人员帮助学生纠正行为,提高学生个人修养。2建构相应的组织机构, 每一个学院都有学院院长、教导长(学监)、住宿学院院士、生活顾问等管理人员。住宿学院的院长由校长任命,对校长负责,是该住宿学院的最高行政职务,全面负责住宿学院的学生工作。各住宿学院的教导长(学监)是耶鲁学院教务长在各院的代表,主要负责学生的学习,维持教学秩序和宿舍秩序,负责住房安排等3.建立相应的活动设施; 学生在其中居住、进餐、社交以及从事多种多样的学术和课外活动。每所学院都设有自己的图书馆、电脑室、休息室、沙龙屋、游泳池和其它各种健身、娱乐活动场所 那么,住宿学院本质何在呢?为何其天然地与教育规律和知识生长的本质相一致呢? 首先,住宿学院的第一种组织优势在于,由于在大学内部住宿学院与学术性系科形成矩阵式结构,学生作为个体隶属于住宿学院而非学术性系科,学生在选择专业时摆脱了学术性系科的束缚,可以更加自由地选择。学生所选择的专业是他们所喜欢的,也是他们擅长的,这使得其学习更有动力,更高效,也能更好地适应未来的就业市场。在我国高校大部分学生仍然束缚于实体专业时,当他们仍纠结于是否有机会了解其他专业、能否自由地突破转专业障碍时,住宿学院的学生可以摆脱以上束缚,有着更大的学习自由。这是一种教育规律。 其次,由于学生作为个体隶属于住宿学院而非学术性系科,因而学生可以从多个院系选择课程,形成跨学科专业和以问题为中心的专业。牛津、剑桥、哈佛、耶鲁几所大学跨学科专业已成为人才培养的重要部分,跨学科专业占到相当比例,其组织秘诀即在于此。以哈佛大学为例,跨学科专业包括“心灵、大脑与行为”、“历史与科学”、“化学与物理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公共政策”、“古典学”以及“个人专业”。这既是教育规律,更是知识生长和创新的规律。 再其次,住宿学院和学术性系科形成矩阵式结构促进了高校分工,纵向的学术性系科摆脱了学生管理工作,专心于知识传授和知识创新;横向的住宿学院专注于学生课外教育辅导,不再承担知识创新责任。分工的进一步强化使得大学对不同组织的考评标准宜于制定和执行,进一步提高了横向和纵向组织的工作效率。国家与社会要求这类大学产出两种产品,一是新知识,二是未来社会(或全球)的精英。对于外部双重要求而言,矩阵结构实为最佳。在人才培养方面,学生隶属于住宿学院,学术性系科通过知识传授对学生成长产生影响,住宿学院则在课外发挥全环境育人功能。两种机构共同作用以达成目标。 新世纪以来,对教育组织模式变革的探索成为亚洲高校的重要方向之一,我国高校也不例外。例如北京大学的元培学院、浙江大学本科生学院等,初步统计超过70多所高校有行动。其中,上海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汕头大学、复旦大学等直接将住宿学院作为其改革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