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史考研试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

1、《白虎通义》: 中国汉代讲论五经同异,统一今文经义的一部重要著作。又称《白虎通》、《白虎通德论》。班固等人根据东汉章帝建初

四年(公元79)白虎观会议上进行经学辩论的结果纂辑而成,计 4 卷。该书以神秘化了的阴阳、五行为基础,解释自然、社会、伦理、

人生和日常生活的种种现象;其所列门目,对社会生活、国家制度和伦理原则等作了基本规定,实际是一部以今文经义为依据的国家法

规。主要注本有清陈立撰《白虎通疏证》等。

2、【仁】指一种高尚的美好品德。孔子以仁为最高的道德原则,以仁为核心建立起自己的思想体系。仁的核心是爱人,主张人与人之间

相互亲爱,提出“忠恕”之道。要求人们的行为符合宗法制度的礼制,并把仁爱的原则推广到政治之中。在此基础上,孟子进一步提出了

仁政的学说。道家老庄则主张“绝仁弃义”,认为“大道废,有仁义”。汉以后,仁成为五德(仁、义、礼、智、信)之首。宋代学者更以天

理说仁,仁具有了万物本原的意义。近代学者接受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并以之改造仁的学说,仁便从封建宗法血缘道德转变为近代资产

阶级人道主义思想。

3、【天人合一】中国古代关于天与人、天道与人道、自然与人为相通、相合与统一的观点。天人合一不等于天人等同。中国哲学侧重强

调天人之间的统一,认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与自然界有着同样的本质和规律,追求天人之间的和谐,反对把天与人相互割裂、相互对

立,具有合理的因素。

4、【无为】道家哲学思想。老子认为,道生万物而自然而然,不受任何意志支配的。就“道”听任自然而言,是“无为”,而就其生长万物言,又是“无不为”,所以“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人的行为也应该效法天道,顺应自然,不要任意妄为。执政者更应该以“无为”治国,才能“无败”、“无失”,达到“无不为”。老子“无为”论所含的否定人的主观能动性的消极因素,后来被庄子所发展,而其要求人们不要任意妄为的

思想,则为《淮南子》发展成“因物之所为”、“循理而举事”,从而有所作为的思想。

5、【白马非马】中国先秦名家公孙龙的命题。它是揭示个别与一般辩证关系的命题,触及到了概念的同一性自身包含着差异性的思想。

另外,这一命题也触及到了概念的内涵与外延的关系问题,强调了概念之间的差异性和独立性。

6、【太极】太即大,极指极至。语出《周易?系辞上》: “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认为太极是天地万物的本原,

由太极产生阴阳,由阴阳生出四象,由四象生出八卦。近代孙中山吸收西方近代科学知识,用太极翻译西文“以太”,仍视为宇宙的本原: “元始之时,太极(此用以译西名以太也)动而生电子,电子凝而成元素,元素合而成物质,物质聚而成地球,此世界进化之第一时期也。”表达了物质进化论观点。

7、【天人感应】中国古代关于天人关系的一种神秘学说。认为天和人相类相通,天具有意志,能干预人事,人的行为也能感应上天。战

国时学阴阳家者有持此说。西汉董仲舒加以系统化、哲理化。后导致谶纬神学的出现,故受到王充的批判。

8、【知行合一】明王守仁的重要哲学思想王守仁吸收前人思想,针对程朱“知先行后”导致的知行脱节的不良风气,大力提倡知行合一。

对反对知行脱离有一定积极作用,但混淆了知与行的本质区别,有以知取代行的倾向,故受到明清之际的王夫之的批判。

9、【经世致用】中国古代哲学的一种思潮。指学问必须能治国安民,有益于国计民生,取得实际的功效。又称经世致用之学,与空疏无

用之学相对。最初导源于南宋的浙东事功学派。到明清之际,经世致用成为一股学术思潮。

10、【中体西用】中国近代中西文化之争中洋务派的主张。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意为以中国传统文化即纲常名教为立国之根本,以

西方科学技术和具体文化措施为强国之作用。这一观点表明西方文化对中国社会和文化带来极大的冲击,要使中国富强必须向西方学习。

但它主张维护传统社会的根本制度和纲常名教,希企用西方的“富强之术”使封建社会恢复生机。成为洋务运动、反对维新变法的思想纲

领。在晚清有较大的社会影响。

11、【三民主义】即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之总称。近代孙中山提出的中国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思想学说和理论纲领。是中国民

主主义革命的完整的理论和政治纲领,孙中山思想体系的核心,在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产生了广泛、深远的影响。

12、【道法自然】中国春秋末期思想家老子用语。《老子》二十五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法自然,否定了宇宙间有意志的主宰存在,但老子由此反对人为,否定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13、【中庸】儒家的哲学范畴。即在处理事物的矛盾时应当掌握的合适的“度”。

14、【五行】指水、火、木、金、土五种物质。中国古代思想家把自然观和人的活动归结为五种物质因素,含朴素唯物主义因素。战国秦

汉间出现五行相生相克学说。五行相克是木克土,金克木,火克金,水克火,土克水。五行相生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

水生木。

15、【理学】又称道学、新儒学。宋元明清时期的一种哲学思潮。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吸收了道家和佛教哲学思想而产生的新儒学。它

以性命义理为核心,是宇宙论、认识论和道德学说高度统一的思辨哲学。它以“理”为哲学的最高范畴和宇宙本体,取代了传统儒学思想

的“天”的地位。南宋以后,被统治者奉为官方哲学。明清之际,从理学内部分化出王夫之、颜元、戴震等人,对理学进行了全面的总结

和批判。

16、【致良知】明王守仁提出的认识论和伦理学思想。认为良知是心之本体,心为万物之本,故良知亦为万物之本。王守仁良知实际上是

对封建伦理道德纲常的概括。

17、【三表】墨子提出的检验言论与认识是非的标准。表,指法、仪;三表即三条标准。墨子认为,人们的言论与认识是非必须有一个客

观的标准来衡量,即:“有事之者,有原之者,有用之者”。以历史经验判断言论事非;以广大民众的直接感性经验为是非依据;以言论和

认识的实际效果检验认识的真理性。是中国哲学史上最早的较为完整的检验真理的标准,带有浓厚的经验论色彩,并以之论证天志和鬼

神的存在。

18、【阴阳】本义为日照的向背。向日者为阳,背日者为阴。后来用以指气和事物所包含的对立因素。

19、“反者,道之动”反:者道之动是老子辩证法思想的总纲,同时也是道的第2层含义,意思是说,任何事物的某些性质如果向极端发展,

这些性质一定转变成它们的反面。

20、【性善论】中国古代人性论的主要观点之一,战国时孟子首先提出。性善就是说人的本性具有善的道德价值,每个人生来就有向善的

潜能。性善论是孟子仁政学说的理论基础,对后世有重要影响,宋明学者予以改造后,成为中国古代人性论的正统理论。

21、【性恶论】中国古代人性论的重要学说之一,认为人的本性具有恶的道德价值,战国末荀子倡导这种理论。性恶论以人性本恶,强调

道德教育的必要性,性善论以人性本善,注重道德修养的自觉性,二者既相对立,又相辅相成,对后世人性学说产生了重大影响。

22、格物致知:中国宋明理学认识论学说。始见于《礼记?大学》。原是作为诚意、正心、修身等道德修养方法的命题。从宋代理学家程颐

开始,把格物致知作为认识论的重要问题。程颐认为格物就是就物而穷其理,格物的途径主要是读书讨论,应事接物之类。格物致知的

过程,就是一个体认人所固有的理的过程。朱熹认为格物致知是连结认识主体与认识客体的方法。他认为,格物就是穷尽事物之理,致

知就是推致其知以至其极。并认为,“致知格物只是一事”,是认识的两个方面。陆九渊从“心即理”出发,认为格物就是体认本心。王守仁认为格为正,物为事,致为至,知为良知。因此,格物也就是致良知的工夫。明清之际的王夫之认为,格物就是人们对于外界事物的认

识,是以“学问为主,而思辨辅之”。致知就是人们进行思辨的理性活动,以“思辨为主,而学问辅之”。他认为,如果没有格物,不接触外界事物,就会使人陷入空想;没有致知,就会被各种事物的现象所迷惑,因而两者必须相济。

23、离间白:(关于成就,其一是人们向来认为先秦的名家就是名学,其主要的辩论,就是“合同异”,“离间白”。而冯氏则认为先秦辩者

之中实际上分为二派,一派以惠施为首领,主张“合同异”,另一派以公孙龙为首领,主张“离坚白”;)

“坚白石二”是《坚白论》的新论题,在这一论题中,公孙龙以白石为例,阐述了他的“离坚白”观点。公孙龙认为人的感觉是不能同时兼知

石的坚性和白性的。即使人的理性心智参与进来,理性仍不能对各感官所获得的诸感觉进行综合,故此关于石头的坚性与白色的认识是

彼此分离的。他甚至认为,“坚”与“白”也可以离开具体的石头而独立自存,即独立自藏于物外。公孙龙以感官的局限性为由,割裂了事物

属性之间的内在联系,并夸大了共性和一般的相对独立性,使共性脱离了个性,一般脱离了个别,认为它们可以独立自存,这显然带有

唯心论的观点。

【《名实论第六》提出了名实观和正名的原则,可以看作公孙龙哲学的提纲和绪论(古人著述习惯将序放在末尾)。名实观是讨论名实关

系问题的。公孙龙首先提出了“物”“实”“位”“正”四个基本范畴,其中“物”即天地万物,“实”即事物本身的质的规定性,“位”就是物之实用来充实它自己而不空旷的那个范围,“正”就是事物应当处在它应在的正当位置。“无名,实谓也”。名是对于实的一种称谓。“正名实而化天下”,名实之辩风起云涌,而真正从逻辑理论的高度明确提出并系统论述“正,名”问题的论著,首推公孙龙的《名实论》。

公孙龙出于政治上的需要,极其重视“正名”的问题。他力图纠正名实混乱的现象,达到教化天下,稳定和巩固社会制度的目的。“正其所实者正其名也”,是公孙龙正名理论的立论基础。“其名正则唯乎其彼此焉”,是公孙龙正名理论的核心,它明确规定了正名的基本原则

和要求。按照“唯乎其彼此”的原则,一个事物只能有一个与之对应的名称,一个名称只能有一个与之对应的事物。

《名实论》具有朴素反映论的性质,是公孙龙逻辑思想的基础。这一提法强调的是概念的自身同一,否定的是概念的含混游移,明确地

揭示了形式逻辑同一律的内容和要求。这是从概念论角度对公孙龙逻辑思想的总结,也是《名实论》的成就和贡献,但是,《名实论》所描绘的万物彼此绝对独立和分离,却否定了事物的联系和转化。它所主张的名实一一对应,则是名实关系的凝固化和对概念同一性的形

而上学理解。】

24、体用不二:所谓“天道”和“天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概念,“天道”是体,“天命”是用,体用不二,谓之“天心”。生生不已,循环往复,谓之“天意”。“体用不二”论,是熊十力现代新儒学思想体系中最基本的观念。这观念主要展现在其原创性的经典之作《新唯识论》之中。

他所谓“体”是“心体”、“性体”,即人的生命存在的本体、宇宙万物之本根及其生生不息的源头活水,在一定意义上也是道德的本体和道德

的主体。所谓“体用不二”,也就是肯定生命的意义和人生的价值,是为了在物欲横流的世界重新寻找“人生本质”和“宇宙本体”。熊氏认为,吾人与天地万物所同具的仁心本体,内蕴着极大的力量,可以创造出、生化出整个人文世界。他高扬了仁心本体刚健、创生的特质,实

际上是以积极的人生态度、生命意识和人本精神去面对世界,创造世界,同时又主张不被人们创造出来的物质世界和人文建制所异化、

所遮蔽,以致忘却、沦丧了人之所以为人的根蒂熊十力的“体用不二”与程朱“体用一源”的不同在于:程朱虽然肯定体在用中,体不离用,

但体是存藏于用之中的,与用不离不杂的一种抽象实体。熊十力坚持实体不在功用之外、肯定精神对于物质的主导、认定实体自身是变

动生生的,他的体用论可视为儒家刚健、崇德、用世等价值的本体论基础。(现代心学与理学)

25、《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后人记述孔子言行的语录体著作,写成于战国初期(公元前475 年前后)。共20 篇,492 章,《论语》记述了孔子的

社会政治思想、哲学思想、伦理思想、教育思想等各方面,甚至记载了他的生活习惯和细节。

26、正名:孔子对于社会的理论。他认为,为了有一个秩序良好的社会,最重要的事情是实行他所说的正名。就是说,“实”应当与“名”为它规定的含义相符合。在社会关系中,每个名都含有一定的责任和义务。君、臣、父、子都是这样的社会关系的名,负有这些名的人都

必须相应地履行他们的责任和义务。这就是孔子正名学说的含义。

27、不忍人之心:孟子曰: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於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於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所以,所谓的「不忍人之心」,应是在「乍见」任何一人之危及生命之际,都能有此纯粹,无条件,全无感性欲求的本心...

28、和而不同:《论语.子路》里有一句名言: “君子和而不同”。意思是说,作为君子,要善于调合各种矛盾,要善于跟别人和谐相处;但与此同时,

当自己的意见不同于别人的意见时,要尊重别人的意见。孔子提出了,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相互冲突。...

【哲学】中国哲学史试题答案要点共7

中国哲学史试题答案要点 二、简述 1、章太炎的“俱分进化”是怎样的一种观点? 章太炎写了一篇文章,叫《俱分进化论》,意思是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从道德上讲, 善进化,恶也进化,即是善恶俱进。章太炎观察资本主义社会,科学技术发达,知识丰富, 物质生产创造了巨大的财富,但是,贫富悬殊,道德败坏,人们更加痛苦,人与人之间虚伪奸诈,诲淫诲盗,穷奢极欲,帝国主义侵略殖民地,号称“文明”,实际上进行着兽性的屠杀,因此,他得出了善恶俱分进化的结论。当然,他没有探讨其社会根源和阶级根源, 仅从种子、我慢、好胜的心理去解释则是陷入了唯心主义的泥潭。 2、简述儒家与墨家的主要差异。 孔子思想是某些氏族贵族社会性格的表现,孔子对“周礼”的态度,反映了对早期奴隶制的氏族统治体系和这种体系所保留的原始礼仪的维护。孔子思想的主要范畴是“仁” 而非“礼” O “仁”的这一要素,对个体提出了社会性的义务和要求,它把人(其当时的具体内容是氏族贵族)与人的社会关系和社会交往作为人性的本质和“仁”的重要标准。“仁学思想”在外在方面突出了原始氏族体制中所具有的民主性和人道主义。孔子的政治经济主张是既竭力维护氏族统治体系的上下尊卑的等级秩序,又强调这个体制所仍然留存的原始民主和原始人道主义,坚决反对过分的、残暴的赤裸裸的压迫与剥削。 墨子具有小生产劳动者思想代表的特征,墨子思想的基础和出发点,概括起来,似乎可说是强调劳动特别是物质生产的劳动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地位,亦即对所谓 “力” “强”的强调。墨子并不反对“劳心”与“劳力”、统治与被统治的“分工”,而且还特别强调要“尚贤使能”来治理天下,认为“尚贤”是“为政之本” O这里与孔孟的区别是;第一,孔孟虽讲举贤,但基本是限制在和服从于尊尊亲亲的氏族血缘传统范围内,反映着上层贵族们的利益;墨子的“尚贤”则是要打破这种传统,认为应该不管出身贵贱、血缘远近,唯贤是“尚”第二,孔孟举贤是为了修礼乐行仁义,然后才天下太平,百姓富庶;墨子则首先和直接强调百姓的食饱衣暖,作为“为政之本”的“尚贤” O是直接服务于物质生产以满足人民生存需要这个总目标的。至于其它的一切如礼乐等等,都是次要的何应直接从属于这个根本目标而不应违反它的。墨子最著名的兼爱说便是现实功利为根基的,即所谓“兼相爱,交相利”,这正是小生产劳动者的交换关系观念的扩大化。同样讲爱,它与儒家把“爱”建立在亲子血缘关系的心理基础又根本不同。第一,儒家的“爱” 是无条件的、超功利的;墨家的“爱”是由条件而以现实的物质功利为根基的。它不是出自内在心理的“仁”,而是来于外在互利的“义” O第二、由于儒家从亲子血缘和心理原则出发,于是强调“爱又差等”,由近及远;墨子的“兼爱”是以“交相利”出发,所以不主张甚至反对爱有差等。 3、什么叫做“无为而无不为” ? “无为”的意义,实际上并不是完全无所作为,它只是要为得少一些,不要违反自然地任意地为。为,也像别的许多事物一样。一个人若是为得太多,就变得有害无益。况且为的目的,是把某件事情做好。如果为得过多,这件事情就做得过火了,其结果比完全没有做可能还要坏。(人为、任意,都与自然、自发相反。顺应自然规律从而无所不为。) 4、简述“孔颜乐处”的思想。 所谓〃孔颜乐处〃,最早由孔夫子表述出来。《论语》〃雍也篇〃中,孔子感叹说:〃贤哉, 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孔子也曾自己描述自己〃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在这里孔子从其弟子颜回和他自己的生活状态中,抽象出了一种人生境界,在这种境界底下,尽管物质生活简单,但精神生活中仍有一种愉悦的享受,这种人生的境界就是〃孔颜乐处〃。 5、简述孟子的性善论与仁义观。

中国哲学史试题及答案

中国哲学史试题及答案 第一卷客观题部分 一、单选。(1′×15=15′) 1、隋朝统一全国的时间就 是() A、581 B、587 C、589 D、618 2、南宋初年,被任命为东京戍守的就是() A、李纲 B、岳飞 C、韩世忠 D、宗泽 3、唐肃宗时期的权宦就 是() A、李辅国 B、高力士 C、程元振 D、鱼朝恩 4、元朝管理西藏地区的事务机构就是() A、中书省 B、宣政院 C、枢密院 D、御史台 5、明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就 是() A、土木之变 B、夺门之变 C、庚戌之变 D、大礼仪之争 6、清雍正帝实行全国的经济政策就 是() A、两税法 B、诸色户计 C、一条鞭法 D、摊丁入亩 7、金扶植谁创建了伪齐政 权() A、刘豫 B、张邦昌 C、石敬瑭 D、蔡京 8、明朝四大权宦依次就 是() A、王振、汪直、刘瑾、魏忠贤 B、王振、冯保、刘瑾、魏忠贤 C、魏忠贤、汪直、冯保、刘瑾

D、刘瑾、王振、汪直、魏忠贤 9、南宋和谁通过什么确立了君臣关 系() A、西夏庆历和议 B、辽澶渊之盟 C、金绍兴和议 D、金隆兴和议 10、“西厂”的设置时在哪个皇帝时 期() A、永乐 B、宣德 C、正统D弘治 11、唐朝管理天山以南的机构 是() A、安西都护府 B、北庭都护府 C、西域都护府 D、宣政院 12、“柜房”与“飞钱”出现 在() A、唐朝 B、北宋 C、南宋 D、元朝 13、年,来到中国的西方传教士 是() A、沙勿略 B、马可波罗 C、利玛窦D马戛尔尼 14、“八旗制度”是以什么作为基层社会组织单位的 ` () A、牛录 B、固山 C、甲喇 D、谋克 15、《古今图书集成》是哪位皇帝在位时组织编写 的 ( ) A、永乐 B、康熙 C、雍正 D、乾隆 二、填空。(1′×20=20′) 1、隋朝的东都就是________。 2、____________是唐朝由盛转衰的标志。 3、____________的失利,使得北宋死守内虚外统治者方针的构成。 4、元朝法律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国哲学史 试题

中国哲学史试题一、解释下列名词或命题。 自生而必体有 阿赖耶 齐物论 即万物之自虚 至良知 俱分进化 《礼记》 谶纬 崇本举末 习与性成 白马非马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 浩然之气 否极泰来 温故知新 道法自然 虚壹而静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效验 无为 中庸 有无 离坚白 道统论 抱法处势 五德始终 化性起伪 克己复礼为仁仁 不忍人之心 和而不同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涤除玄览 参验 兼爱 有待无待 名实 葛洪 业报轮回 相竞以器 《论六家要旨》独化 二谛 贵无 止观 实相 不真空 言尽意论 形质神用 唯识无境 《坛经》 《封建论》 天不变道亦不变天人感应 绝地天通 尽心知性知天 天人相分

人副天数 制天命而用之 天人交相胜还相用 天命之性 自生而必体有 叶水心 心外无物 童心即真心 理一分殊 知行合一 一物两体 理一分殊 体用一 天人合一 致中和 无极而太极 易简工夫 事功学派 张载 王阳明 格物致知 《传习录》 《西铭》 泰洲学派 质测即藏通几 经世致用 以理杀人 知难行易 因所以发能能必副其所俱分进化 质力相推 三玄三表 性三品 三世进化 公羊三世说 三世说 三理 三张伪法圆成实性三民主义 三纲领八条目 尚力非命 法无顿渐 托古改制 民生史观 《严译名著丛刊》《新学伪经考》心力 微明 静因之道 形质神用 格物; 淮南格物 内籀和外籀 四法界, 四几 六相圆融 六理, 心斋; 独化; 道统; 和 老子的无 孔子的仁

董仲舒的天人感应 以说出故, 能必副其所 二、简答下列各题。 华严宗的“四法界”说 什么是法界缘起论?华严宗是如何论证法界缘起的? 简述荀子的性恶论 简论孟子“四端”说 评述孟子的性善论思想(人大97) 简述孟子的仁政学说(人大00) 简述庄子的相对主义认识论思想(人大98) 简述庄子的相对主义哲学(复旦99) 庄子的是非观(浙大01) 庄子是如何继承和发挥老子的思想的? 简述老子与庄子道论的异同 《老子》哲学中的辩证法思想有什么特色(浙大00)简论道家的无为而无不为思想(人大99) 《易经》的性质及其三大原则(厦大99) 试分析先秦儒家的义利观(人大99) 《孙子兵法》中的哲理思维(南开01) 《齐物论》的逻辑思路(南开01) 简述老子“道法自然”的思想

中国哲学史试题答案

我整理的中国哲学史试题答案(绝对有用)(心血之做) 一、名词解释 1、《白虎通义》: 中国汉代讲论五经同异,统一今文经义的一部重要著作。又称《白虎通》、《白虎通德论》。班固等人根据东汉章帝建初四年(公元79)白虎观会议上进行经学辩论的结果纂辑而成,计4卷。该书以神秘化了的阴阳、五行为基础,解释自然、社会、伦理、人生和日常生活的种种现象;其所列门目,对社会生活、国家制度和伦理原则等作了基本规定,实际是一部以今文经义为依据的国家法规。主要注本有清陈立撰《白虎通疏证》等。 2、【仁】指一种高尚的美好品德。孔子以仁为最高的道德原则,以仁为核心建立起自己的思想体系。仁的核心是爱人,主张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提出“忠恕”之道。要求人们的行为符合宗法制度的礼制,并把仁爱的原则推广到政治之中。在此基础上,孟子进一步提出了仁政的学说。道家老庄则主张“绝仁弃义”,认为“大道废,有仁义”。汉以后,仁成为五德(仁、义、礼、智、信)之首。宋代学者更以天理说仁,仁具有了万物本原的意义。近代学者接受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并以之改造仁的学说,仁便从封建宗法血缘道德转变为近代资产阶级人道主义思想。 3、【天人合一】中国古代关于天与人、天道与人道、自然与人为相通、相合与统一的观点。天人合一不等于天人等同。中国哲学侧重强调天人之间的统一,认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与自然界有着同样的本质和规律,追求天人之间的和谐,反对把天与人相互割裂、相互对立,具有合理的因素。 4、【无为】道家哲学思想。老子认为,道生万物而自然而然,不受任何意志支配的。就“道”听任自然而言,是“无为”,而就其生长万物言,又是“无不为”,所以“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人的行为也应该效法天道,顺应自然,不要任意妄为。执政者更应该以“无为”治国,才能“无败”、“无失”,达到“无不为”。老子“无为”论所含的否定人的主观能动性的消极因素,后来被庄子所发展,而其要求人们不要任意妄为的思想,则为《淮南子》发展成“因物之所为”、“循理而举事”,从而有所作为的思想。 5、【白马非马】中国先秦名家公孙龙的命题。它是揭示个别与一般辩证关系的命题,触及到了概念的同一性自身包含着差异性的思想。另外,这一命题也触及到了概念的内涵与外延的关系问题,强调了概念之间的差异性和独立性。 6、【太极】太即大,极指极至。语出《周易?系辞上》:“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认为太极是天地万物的本原,由太极产生阴阳,由阴阳生出四象,由四象生出八卦。近代孙中山吸收西方近代科学知识,用太极翻译西文“以太”,仍视为宇宙的本原:“元始之时,太极(此用以译西名以太也)动而生电子,电子凝而成元素,元素合而成物质,物质聚而成地球,此世界进化之第一时期也。”表达了物质进化论观点。 7、【天人感应】中国古代关于天人关系的一种神秘学说。认为天和人相类相通,天具有意志,能干预人事,人的行为也能感应上天。战国时学阴阳家者有持此说。西汉董仲舒加以系统化、哲理化。后导致谶纬神学的出现,故受到王充的批判。 8、【知行合一】明王守仁的重要哲学思想王守仁吸收前人思想,针对程朱“知先行后”导致的

中国哲学史考研试题及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白虎通义》:中国汉代讲论五经同异,统一今文经义的一部重要着作。又称《白虎通》、《白虎通德论》。班固等人根据东汉章帝建初四年(公元79)白虎观会议上进行经学辩论的结果纂辑而成,计4卷。该书以神秘化了的阴阳、五行为基础,解释自然、社会、伦理、人生和日常生活的种种现象;其所列门目,对社会生活、国家制度和伦理原则等作了基本规定,实际是一部以今文经义为依据的国家法规。主要注本有清陈立撰《白虎通疏证》等。 2、【仁】指一种高尚的美好品德。孔子以仁为最高的道德原则,以仁为核心建立起自己的思想体系。仁的核心是爱人,主张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提出“忠恕”之道。要求人们的行为符合宗法制度的礼制,并把仁爱的原则推广到政治之中。在此基础上,孟子进一步提出了仁政的学说。道家老庄则主张“绝仁弃义”,认为“大道废,有仁义”。汉以后,仁成为五德(仁、义、礼、智、信)之首。宋代学者更以天理说仁,仁具有了万物本原的意义。近代学者接受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并以之改造仁的学说,仁便从封建宗法血缘道德转变为近代资产阶级人道主义思想。 3、【天人合一】中国古代关于天与人、天道与人道、自然与人为相通、相合与统一的观点。天人合一不等于天人等同。中国哲学侧重强调天人之间的统一,认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与自然界有着同样的本质和规律,追求天人之间的和谐,反对把天与人相互割裂、相互对立,具有合理的因素。 4、【无为】道家哲学思想。老子认为,道生万物而自然而然,不受任何意志支配的。就“道”听任自然而言,是“无为”,而就其生长万物言,又是“无不为”,所以“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人的行为也应该效法天道,顺应自然,不要任意妄为。执政者更应该以“无为”治国,才能“无败”、“无失”,达到“无不为”。老子“无为”论所含的否定人的主观能动性的消极因素,后来被庄子所发展,而其要求人们不要任意妄为的思想,则为《淮南子》发展成“因物之所为”、“循理而举事”,从而有所作为的思想。

2023年中山大学中国哲学史基础考研初试试题真题

2023年中山大学中国哲学史基础初试试题 业务课名称:中国哲学史基础 考生须知:1.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其他纸上无效。 2.答题时必须使用蓝、黑色墨水笔或圆珠笔做答,用其他答题不给分,不得使用涂改液。 一、名解(10*5) 1.五经 2.四端 3.性三品 4.阿赖耶识 5.格物致知 二、翻译评析(15*4)

1.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2.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3.世或谓罔两待景、景待形、形待造物者。请问: 夫造物者有耶?无耶? 无也则胡能造物哉?有也,则不足以物众形。故明众形之自物,而后始可与言造物耳.是以涉有物之域,虽复罔两,未有不独化于玄冥者也。故造物者无主,而物各自造。物各自造而无所待焉,此天地之正也。故彼我相因,形景俱生,虽复玄合而非待也。 4.且如事父,不成去父上求个孝的理,事君,不成去君上求个忠的理。交友、治民,不成去友上、民上求个信与仁的理。都只在此心。心即理也,此心无私欲之蔽,即是天理,不须外面添一分。以此纯乎天理之心,发之事父便是孝,发之事君便是忠,发之交友、治民便是信与仁。只在此心去人欲、存天理上用功便是。 三、论述(40 分)

先秦时期百家在白马非马的问题上进行过许多讨论,论述以下各家观点及其联系1.“马者,所以命形也。白者,所以命色也。命色者,非命形也,故曰白马非马·.....马者无去取于色,故黄、黑皆所以应。白马者,有去取于色,黄、黑马皆所以色去,故唯白马独可以应耳。无去者非有去也。故曰:白马非马。” ------《公孙龙子》 2.“以指喻指之非指,不若以非指喻指之非指也: 以马喻马之非马,不若以非马喻马之非马也。天地一指也,万物一马也。” ------《庄子》 3.“白马,马也;乘白马,乘马也。骊马,马也;乘骊马,乘马也。获,人也:爱获,爱人也。臧,人也;爱臧,爱人也。此乃是而然者也。获之亲,人也;获事其亲,非事人也。” ------《墨子》

哲学:中国哲学史试题及答案

哲学:中国哲学史试题及答案 1、问答题简述老子与庄子道论的异同 正确答案:老子首先从抽象的哲学意义把“道”规定为万物的本体。庄子继承发挥老子思想,以“道”为宇宙的本体。“道”的特征在于自自然然,毫不造作。所以它在(江南博哥)一切之上又在一切之中,这正是人所应该崇拜学习的。一切事物都是生死始终的,都局限在一定具体的时空范围内。只有这个“道”是超越这一切的。它无始终,无生死,无喜怒,无爱恶。它表现为万物的自生自化,它自身也就在这万物之中。这一点双方一致。;老子讲“反者,道之动”,“无为”,庄子的“道”论,即庄子的本体论哲学。庄子讲的“道”并不是自然本体,而是人的本体。他把人作为本体提到宇宙高度来论说,也就是说,它提出的是人的本体存在与宇宙自然存在的同一性。在庄子看来,这个人的本体存在,由于摆脱了一切“物役”从而获得了绝对自由,所以它是无限的。庄子要求人必须仿效自然事物,既无知识又无愿欲、任凭那无目的而又合规律的客观过程运行,庄子认为这样才合乎“道”。表面上庄老并称,老子讲权术、重理智,确乎不动情感;庄子则道是无情却有情,外表上讲了许多超冷酷的话,实际上却深深地透露出对人生、生命、感情的眷恋和爱护。这正是庄子的特色之一,他似乎看透了人生和生死,但终于并没有舍弃和否定它。 2、名词解释万法唯识 正确答案:亦称一切唯识。古印度大乘佛教瑜伽行派和中国唯识宗的主要教义之一。唯识宗认为,宇宙间的一切万物,都非独立存在,而是由“识”变现出来。离心识外,世界上没有任何独立存在的客体。《成唯识论》卷一:“由假说我法,有种种相转,彼依识所变。”由识变出见分和相分,亦即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才有宇宙间一切万物。故说:“三界唯心,万法唯识。” 3、名词解释志功 正确答案:志即动机,功指效果。《墨子•鲁问》:“合其志功而观焉”,强调动机与效果的结合。孟子虽辨名利,但也兼重志功:“子何以其志为哉?其有功于子,可食而食之矣。且子食志乎?食功乎?”《孟子•滕文公下》后朱熹与陈亮之争,朱尚志,陈崇功。叶适也主张志须表现在功上,“既无功利,则道义者乃无用之虚语尔。”“立志不存于忧世,虽仁无益也。” 4、名词解释以无念为宗 正确答案:王畿指出,“君子之学,以无念为宗。”君子之学,指儒家之学,无念指“在先天心体上立根”,故无念乃指先天心体之本来状态,等同于良知心体本身,故以无念为宗强调直接“从心上立根”而不能“从意上立根”。无念又可称为“正念”或“最初一念之本心”、“见在心”。“人唯一心,心唯一念。念者,心之用也。念有二义:今心为念,是为见在心,所谓正念也;二心为念,是为将迎心,所谓邪念也。& rdquo; 5、名词解释莫为

中国哲学史真题精选

中国哲学史真题精选 [填空题] 1《太一生水》 参考答案:它是1993年湖北郭店楚墓出土的大量竹书之一种,是早期道家的一篇佚文,其与通行本《老子》既有相近之处,也有不同之处。 [单项选择题] 2、玄学中思想观念创设者的概念载体是()。 A.直觉 B.无为 C.玄 D.神 参考答案:C [填空题] 3简要分析以下命题或材料:反者道之动。 参考答案:这是老子所揭示的“道”运动的特征。这里的“反”有两种含义:一是相反;二是反复。依前者,道之动是向自己的反面转化;依后者,“道”之动是一个周而复始的过程。在“相反”和“反复”之间,老子更重视“反复”。 [单项选择题] 4、哲学思维进路的最后环节是()。 A.感觉 B.经验 C.直觉 D.思辨 参考答案:D [填空题] 5简要分析以下命题或材料: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 参考答案:这是惠施提出的命题之一。意思是,太阳正当中午的时候,也就是它正当倾斜的时候;事物正当成长的时候,也就是它正走向死亡的时候。惠施否定了事物发展过程中质的相对稳定性。

[单项选择题] 6、()首先提出“玄”的概念。 A.孔子 B.老子 C.孟子 D.庄子 参考答案:B [填空题] 7简要分析以下命题或材料:太虚即气。 参考答案:这是张载关于世界本原问题的基本命题。张载认为,“太虚”是气本来的存在状态,气凝聚时形成有形的万物,万物消散时则回归“太虚”。 [单项选择题] 8、玄学的色彩是()。 A.淡红色 B.深蓝色 C.浅蓝色 D.深黑色 参考答案:D [填空题] 9简析孔子“仁学”的特征。 参考答案:(1)仁的情感性。 (2)仁的普遍性。 (3)仁的族群本位性。 (4)仁的践行。 [单项选择题] 10、玄学派认为,整体世界的无限多样性是由什么生成的()。 A.矛盾 B.力 C.意识 D.玄 参考答案:D [填空题] 11简析慧能的“顿悟成佛”论。

中国哲学史考研试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 1、《白虎通义》: 中国汉代讲论五经同异,统一今文经义的一部重要著作。又称《白虎通》、《白虎通德论》。班固等人根据东汉章帝建初 四年(公元79)白虎观会议上进行经学辩论的结果纂辑而成,计 4 卷。该书以神秘化了的阴阳、五行为基础,解释自然、社会、伦理、 人生和日常生活的种种现象;其所列门目,对社会生活、国家制度和伦理原则等作了基本规定,实际是一部以今文经义为依据的国家法 规。主要注本有清陈立撰《白虎通疏证》等。 2、【仁】指一种高尚的美好品德。孔子以仁为最高的道德原则,以仁为核心建立起自己的思想体系。仁的核心是爱人,主张人与人之间 相互亲爱,提出“忠恕”之道。要求人们的行为符合宗法制度的礼制,并把仁爱的原则推广到政治之中。在此基础上,孟子进一步提出了 仁政的学说。道家老庄则主张“绝仁弃义”,认为“大道废,有仁义”。汉以后,仁成为五德(仁、义、礼、智、信)之首。宋代学者更以天 理说仁,仁具有了万物本原的意义。近代学者接受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并以之改造仁的学说,仁便从封建宗法血缘道德转变为近代资产 阶级人道主义思想。 3、【天人合一】中国古代关于天与人、天道与人道、自然与人为相通、相合与统一的观点。天人合一不等于天人等同。中国哲学侧重强 调天人之间的统一,认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与自然界有着同样的本质和规律,追求天人之间的和谐,反对把天与人相互割裂、相互对 立,具有合理的因素。 4、【无为】道家哲学思想。老子认为,道生万物而自然而然,不受任何意志支配的。就“道”听任自然而言,是“无为”,而就其生长万物言,又是“无不为”,所以“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人的行为也应该效法天道,顺应自然,不要任意妄为。执政者更应该以“无为”治国,才能“无败”、“无失”,达到“无不为”。老子“无为”论所含的否定人的主观能动性的消极因素,后来被庄子所发展,而其要求人们不要任意妄为的 思想,则为《淮南子》发展成“因物之所为”、“循理而举事”,从而有所作为的思想。 5、【白马非马】中国先秦名家公孙龙的命题。它是揭示个别与一般辩证关系的命题,触及到了概念的同一性自身包含着差异性的思想。 另外,这一命题也触及到了概念的内涵与外延的关系问题,强调了概念之间的差异性和独立性。 6、【太极】太即大,极指极至。语出《周易?系辞上》: “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认为太极是天地万物的本原, 由太极产生阴阳,由阴阳生出四象,由四象生出八卦。近代孙中山吸收西方近代科学知识,用太极翻译西文“以太”,仍视为宇宙的本原: “元始之时,太极(此用以译西名以太也)动而生电子,电子凝而成元素,元素合而成物质,物质聚而成地球,此世界进化之第一时期也。”表达了物质进化论观点。 7、【天人感应】中国古代关于天人关系的一种神秘学说。认为天和人相类相通,天具有意志,能干预人事,人的行为也能感应上天。战 国时学阴阳家者有持此说。西汉董仲舒加以系统化、哲理化。后导致谶纬神学的出现,故受到王充的批判。 8、【知行合一】明王守仁的重要哲学思想王守仁吸收前人思想,针对程朱“知先行后”导致的知行脱节的不良风气,大力提倡知行合一。 对反对知行脱离有一定积极作用,但混淆了知与行的本质区别,有以知取代行的倾向,故受到明清之际的王夫之的批判。 9、【经世致用】中国古代哲学的一种思潮。指学问必须能治国安民,有益于国计民生,取得实际的功效。又称经世致用之学,与空疏无 用之学相对。最初导源于南宋的浙东事功学派。到明清之际,经世致用成为一股学术思潮。 10、【中体西用】中国近代中西文化之争中洋务派的主张。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意为以中国传统文化即纲常名教为立国之根本,以 西方科学技术和具体文化措施为强国之作用。这一观点表明西方文化对中国社会和文化带来极大的冲击,要使中国富强必须向西方学习。 但它主张维护传统社会的根本制度和纲常名教,希企用西方的“富强之术”使封建社会恢复生机。成为洋务运动、反对维新变法的思想纲 领。在晚清有较大的社会影响。 11、【三民主义】即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之总称。近代孙中山提出的中国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思想学说和理论纲领。是中国民

上海师范大学904中国哲学史历年真题

考试科目:中国哲学史科目代码:904 考试时间:月日(注:特别提醒所有答案一律写在答题纸上,直接写在试题或草稿纸上的无效!)——————————————————————————————— 一.简释 1.《齐物论》 2.无行相克 3.一阴一阳之谓道 4.形质神用 5.得意忘象 6.血气心知 7.八识 8.般若 9.《仁学》 10.《新理学》 二.问答 1.孟子"尽心,知性,知天"思想评述. 2.试述郭象"独化论" 3.张载"太虚即气"思想评析 三、论述 1.僧肇在《般若无知论》中认为:“智有穷幽之鉴,而无知焉;神有应会之用,而无虑焉,神无虑,故能独王于世表,智无知,故能玄照于事外。智虽事外,未始无事,神虽世表,终日域中”。这里得出了般若之“智”与常识之“知”的关系,试用佛教真俗二谛论的方法,阐述此篇论文的主旨。 2.试述华严宗的法界缘起的思想。 3.论述范缜《神灭论》的基本观点及其意义。

考试科目:中国哲学史科目代码:904 考试时间:月日(注:特别提醒所有答案一律写在答题纸上,直接写在试题或草稿纸上的无效!)——————————————————————————————— 一、名词解释 1.【天人合一】中国古代关于天与人、天道与人道、自然与人为相通、相合与统一的观点。天人合一不等于天人等同。中国哲学侧重强调天人之间的统一,认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与自然界有着同样的本质和规律,追求天人之间的和谐,反对把天与人相互割裂、相互对立,具有合理的因素。 2.【太极】太即大,极指极至。语出《周易•系辞上》:“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认为太极是天地万物的本原,由太极产生阴阳,由阴阳生出四象,由四象生出八卦。近代孙中山吸收西方近代科学知识,用太极翻译西文“以太”,仍视为宇宙的本原:“元始之时,太极(此用以译西名以太也)动而生电子,电子凝而成元素,元素合而成物质,物质聚而成地球,此世界进化之第一时期也。”表达了物质进化论观点。 3.【知行合一】明王守仁的重要哲学思想王守仁吸收前人思想,针对程朱“知先行后”导致的知行脱节的不良风气,大力提倡知行合一。对反对知行脱离有一定积极作用,但混淆了知与行的本质区别,有以知取代行的倾向,故受到明清之际的王夫之的批判。 4、【经世致用】中国古代哲学的一种思潮。指学问必须能治国安民,有益于国计民生,取得实际的功效。又称经世致用之学,与空疏无用之学相对。最初导源于南宋的浙东事功学派。到明清之际,经世致用成为一股学术思潮。 5、【中体西用】中国近代中西文化之争中洋务派的主张。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意为以中国传统文化即纲常名教为立国之根本,以西方科学技术和具体文化措施为强国之作用。这一观点表明西方文化对中国社会和文化带来极大的冲击,要使中国富强必须向西方学习。但它主张维护传统社会的根本制度和纲常名教,希企用西方的“富强之术”使封建社会恢生机。成为洋务运动、反对维新变法的思想纲领。在晚清有较大的社会影响。 6、【三民主义】即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之总称。近代孙中山提出的中国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思想学说和理论纲领。是中国民主主义革命的完整的理论和政治纲领,孙中山思想体系的核心,在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产生了广泛、深远的影响。 7、【道法自然】中国春秋末期思想家老子用语。《老子》二十五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法自然,否定了宇宙间有意志的主宰存在,但老子由此反对人为,否定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8、【中庸】儒家的哲学范畴。即在处理事物的矛盾时应当掌握的合适的“度”。 9、【五行】指水、火、木、金、土五种物质。中国古代思想家把自然观和人的活动归结为五种物质因素,含朴素唯物主义因素。战国秦汉间出现五行相生相克学说。五行相克是木克土,金克木,火克金,水克火,土克水。五行相生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10、【致良知】明王守仁提出的认识论和伦理学思想。认为良知是心之本体,心为万物之本,故良知亦为万物之本。王守仁良知实际上是对封建伦理道德纲常的概括。 二、简答题 1.孔子的忠恕之道

山东大学612中国古代哲学史考研真题及复习笔记

山东大学612中国古代哲学史考研真题及复习笔记 2021年山东大学《612中国古代哲学史》考研全套 目录 •山东大学《612中国古代哲学史》历年考研真题汇编 •全国名校中国哲学史考研真题汇编(含部分答案) 说明:本部分收录了本科目近年考研真题,方便了解出题风格、难度及命题点。此外提供了相关院校考研真题,以供参考。 2.教材教辅 •冯达文《新编中国哲学史(上册)》笔记和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冯达文《新编中国哲学史(下册)》笔记和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冯达文《新编中国哲学史》配套题库【考研真题精选+章节题库】说明:以上为本科目参考教材配套的辅导资料。 • 试看部分内容

考研真题精选 第一编先秦时期的哲学 一、名词解释 1“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武汉大学2015研] 答:“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是指不到学生努力想弄明白但仍然想不透的程度时,先不要去开导他;不到学生心里明白却又不能完善表达出来的程度时,也不要去启发他。语出《论语·述而篇》:“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愤”是指心里想求通而又未通,“悱”是指想说而又不知道怎么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经常用来说明对学生要求严格,先让学生积极思考,再进行适时启发,孔子还要求学生能举一反三,这些都具有深远的影响,在今天的教学过程中仍具有借鉴意义。 2“性者,本始材朴”[武汉大学2015研] 答:“性者,本始材朴”是战国时期荀子的哲学用语,出自《荀子·礼论》。“本始”是指原始,本初。“材朴”是指资质朴素。人的本性其本质是没有经过雕饰的,是自然的,换言之,人的本性是无所谓善恶的“本始材朴”的自然之性,它既有转化为恶的可能,也有发展为善的机会。荀子主张性恶论,他认为,人性中本无善端。非但无善端,且有恶端。虽然他认为人性本恶,但荀子认为人具有接受道德教育的聪明才力,积学既久,成为习惯,圣即可积而致也。这与注重道德修养自觉性的性善论既相对立,又相辅相成,对后世的人性学说产生了重大影响。3化性起伪[武汉大学2015研;武汉大学2014研]

考研真题中国哲学史05 -09

一、名词解释 1、论六家要旨 2、明儒学案 3、贞元六书 4、论衡 5、坛经 6、正蒙 7、东西均 8、天演论 二、简答题 1、张载的朴素辨证法思想述要 2、范缜神灭论的理论贡献 3、章太炎的学术史观 三、论述题 1、先秦道家源流及哲学思想评诉 2、先秦儒家源流及哲学思想评诉

一、名词解释 1、《天下篇》 2、《坚白论》 3、《春秋繁露》 4、《论衡》 5、《坛经》 6、《东西均》 7、《张子正蒙注》 8、《天演论》 二、简答题 1、荀子的唯物主义自然观 2、王充的唯物主义认识论 3、黄宗羲的学术史观 三、论述题 1、《老子》与《易传》辩证法思想之比较 2、从孔子“仁”的观念到谭嗣同的《仁学》思想

一,名词解释 1,忠恕 2,天志 3,玄览 4,法术势 5,四谛 6,黄老学 7,天人感应 8,独化 二,简答题 1,韩愈为什么提出道统论? 2,谈谈你对"中体西用"的看法. 三,论述题 1,华严宗四法界说述评. 2,王阳明的致良知思想述评. 3,试论儒家思想的主要特点.

一、基本范畴释义 1、孔子的仁 2、老子的道 3、墨子的义 4、荀子的虚一而静 5、董仲舒的天人感应 6、王充的疾虚妄 7、王弼的贵无 8、僧肇的物不迁 9、方以智的合二而一 10、王守仁的知行合一 二、哲学命题解析 1、和与同异,可否相继 2、知己知彼,胜乃不殆 3、三代相因,损益可知 4、有无相生,难易相成 5、人之性恶,化性起伪 6、不期修古,不法常可 7、神形相即,形质神用 8、静者静动,动静皆动 三、论述题 1、张载的辩证法思想述评 2、孙中山的知行观述评

一、名词解释 1、为仁由己 2、道法自然 3、言必立仪 4、言尽意论 5、物不迁论 6、格物至知 7、知行合一 8、知难行易 二、简答题 1、《孙子兵法》中的哲学思想 2、《齐物论》的逻辑理路 3、《神灭论》的理论贡献 三、论述题 1、《明儒学案》中的学术史观对研治中国哲学的借鉴意义 2、中国哲学史上几种典型的矛盾观评析

中国哲学史考研真题答案

第一部分考研真题精选 一、名词解释 1“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武汉大学2015研] 答:“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是指不到学生努力想弄明白但仍然想不透的程度时,先不要去开导他;不到学生心里明白却又不能完善表达出来的程度时,也不要去启发他。语出《论语·述而篇》:“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愤”是指心里想求通而又未通,“悱”是指想说而又不知道怎么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经常用来说明对学生要求严格,先让学生积极思考,再进行适时启发,孔子还要求学生能举一反三,这些都具有深远的影响,在今天的教学过程中仍具有借鉴意义。 2“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武汉大学2015研] 答:“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是指天地不会偏爱任何事物,在天地眼中,万物与刍狗没有分别,即世界上万事万物其实都是平等的,出自老子《道德经》。刍狗是古代祭祀时用草扎成的狗。河上公对这句有注:“天施地化,不以仁恩,任自然也。”其意是指天地不讲仁恩,只是任其自然,将万物看作刍狗。“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也是庄子齐物论思想的滥觞,对后世具有重大的启迪意义。 3“性者,本始材朴”[武汉大学2015研] 答:“性者,本始材朴”是战国时期荀子的哲学用语,出自《荀子·礼论》。“本始”是指原始,本初。“材朴”是指资质朴素。人的本性其本质是没有经过雕饰的,是自然的,换言之,人的本性是无所谓善恶的“本始材朴”的自然之性,它既有转化为恶的可能,也有发展为善的机会。荀子主张性恶论,他认为,人性中本无善端。非但无善端,且有恶端。虽然他认为人性本恶,但荀子认为人具有接受道德教育的聪明才力,积学既久,成为习惯,圣即可积而致也。这与注重道德修养自觉性的性善论既相对立,又相辅相成,对后世的人性学说产生了重大影响。 4“尚贤”“尚同”[武汉大学2015研] 答:“尚贤”“尚同”是墨子在政治方面的主张,二者的结合反映了墨子独特的治国理念。 ①“尚贤”是指任用人才,不计出身贵贱,一切以能力为准。墨子认为,尚贤是政治根本。这种思想直接冲击了宗法世袭制,为战国时期平民阶层的广泛崛起奠定了理论基础;②“尚同”是指一切有关善恶、是非的意见及行动上都必须统一、服从于上级。墨子独到地揭示出国家这种变化的客观必然性,但“尚同”说的专制色彩太浓厚,会引起暴政和集权。这一思想经过法家的吸收和改造,成为中国古代极为盛行的专制主义思想的理论源头之一。 5竹林七贤[武汉大学2015研] 答:竹林七贤是嵇康、阮籍、山涛、向秀、王戎、刘伶、阮咸七位名士,因他们七人常聚在当时的山阳县竹林之下,肆意酣畅,所以世称“竹林七贤”。在哲学思想上,竹林七贤以嵇康、阮籍为代表,其哲学主张是“越名教而任自然”。在文学上,这七人的作品基本继承了建安文学的精神,但由于当时的血腥统治,作家不能直抒胸臆,所以不得不采用比兴、象征、神话等手法,隐晦曲折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竹林七贤的生平遭遇,不仅向后人指出了从事文学艺术活动要保持精神和思想上一定的自由的必要性,更促使后来的文人认真思考自己的文学艺术创

中国哲学史考研章节题库-简答题【圣才出品】

中国哲学史考研章节题库-简答题【圣才出品】 章节题库 二、简答题 1.谈谈中国哲学史上最早的“气”与“阴阳”的学说。 答:中国哲学史上最早的“气”与“阴阳”学说出现春秋时期。 (1)雏形 周幽王二年(公元前780年),在西周都城镐京附近发生了地震,太史伯阳父指出:“夫天地之气,不失其序;若过其序,民乱之也。阳伏而不能出,阴迫而不能蒸,于是有地震。”(《国语·周语上》)伯阳父首次提出了“气”的概念,认为天地之间充满了“天地之气”,其间有一定的次序,人事秩序出现混乱就会引发天地之气呈现失序状态。他认为天地之气分为阳气和阴气,地震的成因就在于阴阳两种气、两种力量失去了其固有的秩序,即阳气被阴气压住后,伏在地下不能上升、散发,从而导致了地震。 (2)观念的出现 “气”与“阴阳”的观念出现在春秋初期。春秋时期普遍用阴阳二气解释星象、气候、灾害、音律、疾病等现象,以“气”与“阴阳”的范畴来阐释宇宙的秩序与关系,说明宇宙之生成演化。 2.简论孔子的“正名”思想。 答: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提出的“正名”思想是其提纲挈领性的政治思想。 (1)提出 春秋后期的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礼崩乐坏,且不断发生臣弑君、子杀父的暴行。对此,孔子力图恢复周礼权威,维护宗法等级制度秩序,而其首要任务是“正 名”。《论语·子路》篇记载,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

奚先?”子日:“必也正名乎!”理由是“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 (2)内容 孔子主张“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颜渊》),即为君者应该有“君”的样子,为臣者应该有“臣”之样,君之实要符合“君”之名,臣之实要符合“臣”之名,父子亦如此。在社会关系中,每个名都包含了一定的义务与责任,君、臣、父、子皆是社会关系中的名,都必须履行相应的责任与义务,孔子“正名”思想的涵义就在于此。 (3)意义 孔子提出的“正名”思想,第一次指出了事物的名称、概念应当与实际事物相符,具有一定的逻辑学与认识论的意义。 3.简论孔子哲学思想的方法论。 答:孔子的思想即仁、礼、中庸。其中仁是核心,礼是仁的外在表现,而中庸是为人处世的基本准则,即方法论。 (1)中庸 “中庸”是孔子哲学思想的普遍方法论原则,也是儒家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中”是指适中、中和、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的标准;“庸”包含平常、不易、用三层意义。《论语》中处处可见孔子的中庸之道。例如,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雍也》)此乃文质关系上的中道。孔子评论《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八佾》),即哀乐情感表达的中道。中庸之道不是无原则地迎合所有人,更不是滑头主义的“乡愿”,孔子说:“乡愿,德之贼也。”(《阳货》) (2)时中 中庸之中有“时中”的含义。《中庸》中引用孔子之语,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时中”即符合时代的要求。孔子还提出了

上海师大《904中西哲学史》考研配套考研真题集

上海师大《904中西哲学史》考研配套考研真题集 一、配套中国哲学史考研真题 北京大学844中国哲学史考研真题及详解 —、名词解释 1 .前识 答:"前识"是指对于事物的预见,是先秦老子的哲学术语。《老子》三十八童说:"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老子认为,前识是华而不实的,它不表示人的聪明,反而是愚蠢的开始。因为前识是智慧的产物Z而老子认为,"慧智出Z 有大伪"。有了智慧,便出现了许多的人为,人为又与道相违背,所以人的智慧是应该摒弃的,前识是应该抛弃的。韩非认为Z人在事物发生之前就发表议论, 在事情发现之前就有认识,叫前识。王弼《老子注》将”前识”解释为”前人而识”,即先于他人而认识。 2.通几 答:通几是明清之际方以智用语,意即哲学。语原出《易•系辞上》:"惟深也, 故能通天下之志;惟几也,故能成天下之务。"方以智《通雅》中说:"专言通几,则所以为物之至理也Z皆以通而通其质者也。"并认为通几寓于质测(自然科学)之中。方以智将知识分为质测、宰理和通几三类。质测是指实证自然科学, 宰理是指传统的外王之术,即现在的社会政治学和经济学。通几是指硏究事物存在依据的学科Z即哲学。通几,由于它是揭示万物之所以存在的依据,既不能证实又不能证伪。这三种知识的关系就是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3 .无名答:"无名"语出庄子《逍遥游》:"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Z彼且恶乎待哉?古日: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倘若能顺应天地万物的本性,驾驭看六气的变化,遨游于无穷的境地,他还需要凭借什么呢?所以说:修养高

的人能任顺自然、忘掉自己,修养达到神化不测境界的人无意于求功,有道德学问的圣人无意于求名。无己即超脱世俗价值所左右的自己。因而, "无名"是要扬弃世俗价值所拘系的小我,使自己从狭窄的局限中提升,而成其大我。 4 .三表法 答:"三表法"是墨子提出的检验认识真理性的三条标准。《墨子•非命上》记载:"言必有三表。"三表为:"有本之者,有原之者,有用之者。"以古代圣王的历史经验为根据、以众人的感觉经验为根据,以政治实践是否符合国家、民众利益为验证。墨子重视感觉经验,肯定古代文献的记载,尤其强调社会效果是衡量诸种学说是非的重要标准。墨子的三表法首次提出了检验真理的标准问题,表现出墨子重视感觉经验和实际功利的思想倾向。但墨子忽视了理性思维的作用。 5.离坚白 答:"离坚白"是战国时期公孙龙学派的名辩命题。与"合同异"相对。语出《公孙龙子•坚白论》:"视不得其所坚而得其所白者,无坚也;拊不得其所白而得其所坚者Z无白也。"他们认为人们感官接触到的事物的各种属性,都只能是绝对分离的独立体。他们用"离坚白"来论证这一观点。认为眼看不到石之坚,只能看到石之白,因此"无坚";手摸不到石之白,只能触及石之坚,因此"无白";由此断定,"坚"和"白"是互相分离、各自独立存在的。这一观点具体分析了感觉接触事物的特殊性,但却 夸大了其特殊性,割裂了人的认识功能的统一性。 6.性三品 答:”性三品”是中国古代一种主张人性分为三等的理论。西汉董仲舒把人性分为上中下三等。他认为,上等的"圣人之性”先天是善的,不需要教育;下等的 "斗筲之性"是经过教育也难以转化为善。这两种是少数,都不可以名性,只有 "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