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二语习得的因素

影响二语习得的因素
影响二语习得的因素

Applied Linguistics

14级期末论文

The Influence of Individual Differences On the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个体差异对二语习得的影响

姓名:李琴琴

班级:1408

学号:2014030813

日期:2016/06/20

Abstract:A great many studies have suggeste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on the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recently. The studies of individual differences has been an important part in the filed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The paper emphatically introduce and analyze the effect motivation ,age of individual differences at two lights on the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and elucidate these factors the enlightenment of teaching.

Keywords: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Individual differences, Motivation, Age

摘要:近年来大量研究表明学习者个体差异对二语习得起着重要的影响。个体差异研究已经成为二语习得领域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重点介绍和分析了个体差异的动机、年龄、情感三个方面对二语习得的影响,并阐释了这些因素对教学的启示。

关键词:二语习得,个体差异,动机,年龄,

目录

引言 (1)

一、个体差异和学习动机间的关系 (2)

1.认知心理学(cognitive psychology) (2)

2.经典的学习动机的研究 (2)

3.中国研究者对学习动机的研究 (3)

3.1 内在兴趣 (3)

3.2 成绩型动机 (3)

4.激励二语习得中的学习动机的策略 (4)

二、年龄对二语习得的影响 (4)

1. 年龄与二语习得关系的研究现状 (4)

2.儿童与成人关于二语习得的比较研究 (5)

(一)从语音习得方面来分析 (5)

(二)从语法方面来分析 (5)

(三)从语音规则和句法结构方面分析 (5)

3.年龄在二语习得中的教学启示 (6)

三、结论 (6)

参考文献 (6)

引言

多年来二语习得领域的研究者们一直在探讨为什么在相同环境下第二语言的学习者在语言最终的学习成效上存在显著差异。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学习者个体差异在二语习得中的作用一直被广泛关注,如Skehan,Larsen-Freeman和Long,Ellis等都对二语习得中个体差异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显著成果,学习者个体差异研究也已成为二语习得研究的主线之一。影响二语习得的主要因素个体差异对学习者最终的学习成效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研究个体差异非常必要。

一、个体差异和学习动机间的关系

1.认知心理学(cognitive psychology)

认知心理学(cognitive psychology)认为,人类从一出生就表现出明显的个体差异(individual difference)。这种差异体现在各个方面,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的扩大,当然也体现在外语习得中。第二外语学习中表现出来的个体差异有很多,如认知风格、个体智商、学习动机、学习态度、性格差别以及年龄因素等等。其中,学习动机是第二外语学习个体因素当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也是最具有能动性的因素之一。动机一直被视为二语教学的关键,如果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学习的动机,教学则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2.经典的学习动机的研究

近几十年来,动机外语学习研究中颇受关注,其中最具影响力的是上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Gardner和其他的教育人员(1958)提出的社会教学模式(social-educational model)。他们将动机分为融合型动机(integrative motivation)

和工具型动机(instrumental motivation) 两种不同的学习动机。融合型动机是指学习者受环境的熏陶,"对目标语有了特殊兴趣,希望与之交往或亲近,成为目标语社会的一员",而工具性动机则强调学习是为了工具性的目的,例如为了通过考试,晋升职务或找到一个很好的工作等等。

Harter(1981)将动机分为内部动机(intrinsic motivation)和外部动机(extrinsic motivation)。他指出内部动机是指由对学习活动本身的兴趣而引起的学习动机,

它取决于二外习得者个体的内在需要。内部动机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来自学生内在的兴趣与爱好。而外部动机来源于外界影响,是指学习者受到外力推动而进行的学习活动,目的无非为了获取外部奖励。内部动机对学习者而言更有持久性。而外部动机更容易受学习成绩的影响。

关于动机研究的流派很多,分类也各不相同,但是我们不得不说这些研究都不适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在一定的程度上存在着局限性。例如,融入型动机和工具型动机的定义和分类存在着一定的模糊性,并且Gardner对动机的研究结果具

有地方性,它只适应于加拿大等双语国家或地区,在世界其它地方很难成立。所以对动机的测量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动机对二语习得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习环境。所以,在中国的环境下,我们更应该致力于更适合中国外语教学环境的动机研究。

3.中国研究者对学习动机的研究

高一虹(2003)对中国的外语学习者(主要是英语学习)进行了定量的考察研究,他指出中国的二外学习者七种动机类型:内在兴趣(对目的语文化的内在兴趣)、成绩型动机(通过考试,获得升学资格和毕业证书)、学习情境(课程,教师,教材,和班级的影响)、出国(出国寻找教育机会和工作机会,体验文化和移民)、社会责任(报效祖国)、个人发展(获得理想的职业,地位和成就)和信息媒介(通过英语了解信息,学习其他的专业)。而这七种语言学的动机主要表现为以下三种:

3.1 内在兴趣

内在兴趣是对目标语言和文化处在这浓厚的兴趣,与经典的“融合性动机”有相似之处,但理性成分比较多,而情感和归属上的融入较少。并且,高一虹还谈到:“学生的内在兴趣可分为直接的和间接的,直接兴趣是指第二外语学习者对外语文化和语言本身,或对外语的学习活动和学习内容感兴趣;而间接兴趣是指由学习活动所产生的结果而引起的兴趣”。高一虹接着解释到:“前者可以使学生感到学的活动或内容引人入胜,但持续时间不长,而后者则使学生保持旺盛的学习热情,而把学习活动坚持下去”。

3.2 成绩型动机

成绩型动机是指为了通过考试,得到入学资格或取得毕业证书等等。这种动机类似于“工具型动机”,但是也具有了很浓的中国特色,在中国长久以来都采用的是的应试教育体制,考试结果的重要让学生们只注重考试成绩,忽略了学习的过程和学习的乐趣。测试的结果可以决定学生上大学的好坏,工作的好坏,甚

至是婚姻的好坏。

4.激励二语习得中的学习动机的策略

尽管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国家学者们对二语习得中的学习动机的分类有不同的观点,但他们都一致承认学习动机对二语习得的重要性。他们都一致的认为动机可以保持学生树立远大的目标,提高自己的水平,动机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能积极的投入到外语学习当中。因此,对于教师来说,找出行之有效的策略和方法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是成为他们教学的首要任务。

二、年龄对二语习得的影响

1. 年龄与二语习得关系的研究现状

1972年Selinker提出的中介语理论标志着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从应用语言学和生成理论中独立出来(桂诗春,2000)。随着时间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重视年龄与二语习得的关系,并做出了大量理论研究及实践证明,至今仍存在不同观点。大致分为两种观点:一种认为习得外语的时候,儿童要比成人学得快,学得容易,所以要使儿童越早学习外语越好。哈佛大学心理学教学Lenneberg的临界期假说或关键期假说为代表。他认为,通过接触(Exposure)就能自然系的任何语言的关键期是2—12岁左右,即青春期结束之前。由于学习者年龄较小们同事生理及心理都处于发育阶段,大脑有着极强的可塑性,因此可以较容易学会第二语言;反之,对承认而言,成人发育已完全成熟,大脑可塑性减弱,过了学习第二语言的最佳年龄阶段,所以很难学会第二语言。Penfiled和Poberts(1959)甚至认为语言习得的最佳年龄是0—10岁之间,尽管这一理论一直被一些语言学家所质疑,但年龄对外语学习的重要影响是不可否认的,Stern也指出:“在学习因素中,与二语学习相关的年龄问题一直是语言教学理论中最受争议的一个问题。不管其答案是什么,对于学校体质中的语言教学的组织都有着深远的意义。”(Stern,1983)另一种观点认为,成年人学习期外语来要比小孩子要快要好,他们认为小孩子可能在发音上超过承认,但成人的语法却比小孩子学得好的多。

Krashen,Long和Scarcell(1979)甚至认为成人比儿童习得语言的速度更快,大童也比小童习得的更快。还有一些学者认为青少年是最佳语言学习者。对于年龄与二语习得的关系,目前的我国国内研究成功蒋剑云和戴运财归纳指出:成年人在最初的习得速度上存在优势,特别是句法方面。但是,如果儿童学习者获得足够的二语接触,最终会超过成人学习者。(蒋剑云,戴运财,2002)。

2.儿童与成人关于二语习得的比较研究

(一)从语音习得方面来分析

关于年龄因素对二语语音习得的影响,许多研究表明儿童比成人更有优势。从生理来看,儿童的年龄越小,其大脑的可塑性就越强,模仿能力越强,因为儿童生理未完全,正处于生长期,所以语音和听力方面明显优于成人。从受影响程度来看,儿童敢于尝试新鲜事物,不怕丢人,而成人旺旺碍于面子,不敢开口,所以较难掌握纯正流利的外语发音。由此看来,儿童在二语习得中的语音方面比成人更有优势。

(二)从语法方面来分析

通过研究表明,成人在语法方面比儿童习得的更好更快。年龄限制贯穿于二语习得的始终,达到一定的年龄,便具有一定的思维逻辑及语篇分析能力,在语法习得的过程中,成人比儿童更容易掌握语法内的联系,形成一定的抽象思维,进而更好地掌握二语习得的语法方面,由此看来,成人在语法习得的方面比儿童更具有优势。

(三)从语音规则和句法结构方面分析

Snow&Hofnagel-Hohle(1978)调出来英语母语者的荷兰语习得情况,得出了如下结论:儿童和成人在西德语音规则和句法结构的速度上差异悬殊,而这种差别主要由于系的这的起始年龄不同,成年人在最初语音规则及句法结构的掌握中的表现远优于儿童,因为成人已经具备了较完整的逻辑及抽象思维,成人可以

较容易理解一定的语言内容及其形式变化,更能将语言规则和句法结构使用恰当。

3.年龄在二语习得中的教学启示

年龄因素是第二语言习得者间最明显的差异,在教学中要采取适用于教学对象的方法,因材施教,因龄施教。不可盲从于“年龄越小学习第二语言越容易”的思想,要预防低年龄学习者失去对第二语言的好奇心。针对成人的第二语言教学,要鼓励其多开口练习、实践,消除自我压抑,减少母语干扰。

三、结论:

二语习得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其影响因素有外部和内部。外部如语境,交际需要的等方面,内部因素有学习者动机,年龄,情感以及学习能力和策略等等。二语习得是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结果。因此,我们要尊重和重视个体差异,对不同年龄进行分级教学,满足不同年龄的学习者需求,重视教师对学生者学习动机的影响,通过提高教学质量来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学习者要端正学习态度,培养学习兴趣,克服焦虑,更好地学习第二语言。

四、参考文献:

[1] Birdsong D.Interduction:Whys and why nots of critical period hypothesis for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C] ∥]Birdsong D.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and the critical period.Mahwah,NJ: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1999:1―22

[2] 桂诗春.20世纪应用语言学评述[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0,(1)

[3] Penfield W,Roberts L.Speech and Britain Mechanisms [M].New York:Atheneum Press,1959.

[4] Stern HH.Fundamental Concepts of Language Teaching[M].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3.

[5] Keashen S,Long M,ScarcellaR.Age,rate and eventual attainment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J] TESOL Quarterly,1979(13):573―82

[6] 将剑云,戴运财。年龄与第二语音习得[J].山东师大外国语学报。2002(4)

[7]Snow,C.,&Hofnagel-Hohle M(1978).The critical period for language acquisition:Evidence from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Child Development,(49):1114―28.

[8]范玲荣.影响第二语言习得的诸要素分析[J].佳木斯大学社会学学报. 2006, 1.

[9]周军平.教师话语与第二语言习得[J].外语教学. 2006, 3.

[10]刘君栓.情感因素与第二语言习得[J].西安外国语学报. 2006, 3

[11]Rod Ellis. Understanding Second LanguageAcquisition[M]. OxfordUniversity Press 1985

[12]Krashen S D. Second LanguageAcquisition and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M] Oxford: Pergamon. 1987. 67-80.

[13]McLaughlin B. Theories ofSecond Language Learning[M]. NY: Edward Arnold. 1987. 133-143.

如何确定管理幅度的大小

如何确定管理幅度的大小 所谓管理幅度,又称管理宽度,是指在一个组织结构中,管理人员所能直接管理或控制的部属数目。管理学家格兰丘纳斯指出,当增加一个下属时,直接单独联系的数量按算术级数增加,而相应的联系总数,由于加上直接团体联系和交叉联系,是按指数比例增加的。 人类很早以前就开始了管理幅度思想的实践。《圣经》中记载着摩西(约公元前1300年,曾被俘虏到埃及,他汲取埃及的管理经验,成为希伯来人的领导者)率领希伯来人为摆脱埃及人的奴役而出走。开始,每个人都直接向摩西汇报,遇到大事小情,摩西都要亲自处理。不久,摩西便精疲力尽。摩西的岳父杰西罗随队前行,他建议摩西建立“千民之侯,百民之侯,半百民之侯和十民之侯”制度,对一些小的事情,让下面的人自己处理,大的事情由摩西解决。摩西采纳了岳父的建议,顺利地完成了出走的任务。 有效管理幅度是划分组织纵向管理层次的理论,其含义是一个主管人员所能直接而有效地管理和指挥其下属工作人员的数量,或者是指一个上级机构所能直接有效管理其下级机构的数目。换句话说,管理幅度指的是有多少人共同向同一上司汇报工作。 任何一个领导者所能管辖的下属人数必定有个限制和限额,因为任何人的知识、经验、能力和精力等都是有限度的。因此居于权力中心的领导人,绝不可能无限制地直接管理和指挥很多人而又使他们的活动

配合无间。管理人员控制幅度的大小显然影响着组织单位或部门的数量与分布,以及组织机构内行政层次的数量。 因此,部门的结构影响着组织机构内信息沟通路线的长度,因为信息必须沿着指挥系统向上或向下通过若干组织层次,而通过组织层次的数量就体现了沟通路线的长度。在一个特定的组织机构中一个管理人员控制的幅度越大,管理的层次越少和沟通的路线就越短。相反,控制的幅度越小,管理的层次越多,沟通的路线越长。因为管在就一个领导者的管理幅度不可能无限制地扩大方面,绝大多数管理理人员拥有的知识、能力和时间都是有限的,所以他可以有效地控制下属的数量将有一个极限。若超出了这个极限,管理的质量必将下降。绝大多数管理学著作都引用了V?A?格兰丘纳斯的论证公式: N=n(2n-1 + n - 1 ) 式中:N表示管理者与其下属之间相互交叉作用的最大可能数; n表示下属人数。 例如,假定一个管理者M,有两个下属A和B。一种直接关系可能发生于M与A之间和M与B之间。但是有这样的时候,M和A谈话而B在场,或者和B说话而A在场,这样可能就会有两种直接群体关系。此外,交叉关系可能存在于A和B之间,表现为A找B和B找A。这三类关系加到一起,就存在了6种可能的相互作用。当下属增加到3个时,这种可能的相互作用总数则增加到18。以此类推,越来越大。当下属人数达到100人时,上面公式中的N便成为一个十分“巨大” 的数字!虽然格兰丘纳斯没有说明N以多少为宜,但他给予的警告是

简述需求价格弹性的类型和影响因素

1、简述需求价格弹性的类型和影响因素 类型:1.Ed>1表明需求量的变动率快于价格的变动率,即需求量对价格变化反应强烈,称为富有弹性。需求曲线斜率为负,其绝对值小于1。这类商品西方称之为奢侈品,一般指高档消费品。2.Ed=1,表明需求量的变动率等于价格的变动率,即需求和价格以相同幅度变动,称为单一弹性,需求曲线的斜率为-1,这是一种特例,即属特殊情况。3.Ed<1,表明需求量的变动率小于价格的变动率,即需求量变化对价格变化反应缓和,称为缺乏弹性。需求曲线斜率为负,其绝对值大于1。这类商品为生活必需品。4.Ed=0,表明需求量为一常量,表明需求量不随价格变化而变化,称为完全无弹性,需求曲线和纵轴平行,其斜率为无穷大。这是一种特例,如火葬费、自来水费等近似于无弹性。5.Ed=∞,表明价格为一定的情况下,需求量无限大,称为无穷大弹性,需求曲线斜率为零。这也是一种特例,如战争时期的常规军用物资及完全竞争条件下的商品可视为Ed无限大。 影响需求弹性的因素:1.购买欲望。如果购买欲望强,意味着该商品对消费者满足程度高,这类商品需求弹性大;反之,购买欲望弱,意味着该商品对消费者满足程度低,这类商品需求弹性小。2.可替代程度。一种商品的替代品数目越多、替代品之间越相近,则该商品的需求弹性大,反之,一种商品的替代品数目少,替代品差别大,则该商品需求弹性小。3.用途的广泛性。一种商品用途较广,则需求弹性较大;反之,一种商品用途较少时,则需求弹性小,因为该商品降价后也不可能有其他用途,需求量不会增长很多。4使用时间。使用时间长的商品,其价格需求弹性较大:反之,使用寿命短的商品,其价格需求弹性就小。上述是影响价格需求弹性的主要因素,还要考虑其他因素,同时,还应综合分析上述因素的作用。 2、供给价格弹性的类型及影响因素 1.ES>1表明供给量的变动率快于价格的变动率,即供给量对价格的变化反应强烈,称为供给富有弹性。供给曲线的斜率为正,其值小于1。管商品。 2.ES=1表明供给量的变动率等于价格的变动率,即供给和价格以相同的幅度变动,称为供给单一弹性。供给曲线斜率为正。其值为1。 3.ES<1表明供给的变动率慢于价格的变动率,即供给量对价格的变化反应缓和。供给曲线斜率为正,其值大于1,称为缺乏弹性。 4.ES=0表明供给量是一个常量,不随价格变化而变化。供给曲线和纵轴平行,其斜率为无穷大,称为完全无弹性。 5.ES=∞表明同一价格条件下,供给量无穷大,供给曲线和横轴平行,其斜率为零,称为无穷大弹性。 影响因素:1.生产的难易程度。容易生产且生产周期短的商品供给弹性大,反之,不易生产且生产周期长的商品供给弹性小。2.生产要素的供给弹性。生产要素供给弹性大的商品,商品的供给弹性也大。反之,生产要素供给弹性小,商品的供给弹性也小。3.生产采用的技术类型。资本或技术密集型的商品,增加供给较难,商品的供给商品较小,劳动密集型的商品,增加供给相对容易,商品的供给弹性较大。4.商品保管难易程度。容易保管的商品,增加供给容易,其供给弹性较大,不易保管的商品增加供给困难,其供给弹性较小。 3、总效用和边际效用的变动规律如何? 总效用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消费一种或几种商品所获得的效用总和。边际效用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增加单位商品所引起的总效用的增加量。 二者的关系是:当边际效用为正数时,总效用是增加的;当边际效用为零时,总效用达到最大;当边际效用为负数时,总效用减少;总效用是边际效用之和。4.什么是消费者剩余,如何衡量? 消费者剩余是指消费者购买商品时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和实际支付价格之差,是消费者购买商品时所得好处的总和。如图: 横坐标为商品数量Q,纵坐标为商品价格P,AB为需求 曲线,如消费者购买Q1商品,则商品价格为P1,实际 支付总价格为OP1CQ1。如果消费者购买商品数量为Q2,则商品支付价格为P2,实际支付总价格为OP2DQ2。同样 购买Q2商品,按第二种购买比第一种多支付价格 P1P2DE。同理可证,如果对OQ1商品从少到多,一个一 个购买,则会比一次购买多支付价格为三角形面积AP1C。这就是消费者剩余。 5无差异曲线的特征:无差异曲线是用来表示给消费者带来相同效用水平或相同满足和谐的两种商品不同数量 的组合。其特征:1.无差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在坐标图上,任一点都应有一条无差异曲线通过; 2.一般来说,无差异曲线具有负斜率,即无差异曲线的斜率的绝对值是递减的; 3.任意两条无差异曲线不能相交;第 4.无差异曲线可以有许多条,离原点近的无差异曲线效用水平低,离原点远的无差异曲线效用水平高。 6.消费品的边际替代率的涵义?为什么它是递减的? 商品的边际替代率是指消费者在保持原有的效用水平 或满足程度不变的前提下,增加一单位某种商品的消 费时,而需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一般用MRS 表示。如下式: 它表示为得到一单位X商品,所必须放弃的商品Y的数量。因为随着商品X的增加,其边际效用是递减的。同时,随着商品Y逐渐减少,Y的边际效用是递增的。所以,随着X的增加,每单位X可以替代的商品Y的数量越来越少。所以商品的边际替代率递减的根本原因在于商品的边际效用递减。 7.城市由于水资源不足,自来水紧张,根据边际效用递减原理,设计一种方案供政府来缓解或消除这个问题,并回答这种措施:1.对消费者剩余有何影响?2.对生产资源的配置有何有利或不利的效应?3.对于城市居民的收入分配有何影响?能否有什么补救的办法? 可用提高自来水的使用价格来缓解或消除这个问题。自来水的价格提高,一方面,用户会减少(节约)用水;另一方面,可扩大自来沙丘生产或供给。这样,自来水供应紧张的局面也许可能得到缓解或消除。(1)采取这一措施,会使用户消费者剩余减少。在图中,横轴代表自来水的数量,纵轴代表自来水的价格。直线D代表自来水的需求曲线。当自来水价格从P1提高到P2时,用户对自来水的需求量从Q1下降到Q2。于是,消费者剩余从三角形CP1B减少为三角形CP2A (2)对生产者资源配置的有利效应是节约了用水,可使之用于人们更需要的用途上,从而使水资源得到更合适更有效的使用,但这样做,也许会造成其他资源的浪费,比方说,工厂里本来用水来冷却物体,现在要改变用电来冷却.的使用,但这样做,也许会造成其他资源的浪费,比方说,工厂里本来用水来冷却物体,现在要改变用电来冷却,增加了对电和有关装置的需求。如果自来水价格提高过度,必然会带来更多其他资源的消耗,这是不利的一面。(3)如果城市居民收入不变,自来水的价格提高无异是降低了居民的实际收入,补救的办法,也许是给居民增加货币式资或予以价格补贴。 8.什么是边际报酬递减规律?这一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是什么?:又称边际收益递减规律,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如果一种投入要素连续地等量增加,增加到一定产值后,所提供的产品的增量就会下降,即可变要素的边际产量会递减。这就是经济学中著名的边际报酬递减规律。

情感因素对第二语言习得的影响

情感因素对第二语言习得的影响 学习者学习第二语言除了生理因素和认知因素能影响其习得外,学习者本身的情感因素也对其第二语言习得有重要的影响。以前教师往往只注重学生的认知因素而忽略了学生的情感因素,实际上情感因素直接影响语言习得,且在第二语言习得的成功与否中起着重要作用。影响语言学习的情感因素主要有动机,态度,性格。 一动机 动机是指学习者学习外语的愿望和推动力,是推动学习这足学习的力量,动机在情感因素中占重要地位。动机包括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近景动机和远景动机,融合型动机和工具型动机以及临时型动机。 内部动机主要是来自于学习者的内心愿望,学习兴趣。若学习者的学习愿望强烈,并希望以此达到某种目的,那么这种内部动机就有助于学习者学习汉语,带着兴趣去学习一种语言比只是为了学习而学习更能使人“更上一层楼”。与内部动机相反的就是外部动机,内部动机主要是强调学习者本身从学习汉语过程中获得愉快和满足,与长远成功有关系。而外部动机主要强调外在对学习者的影响,与短期成功有关。比如学习者本身对可能对汉语学习并不是那么热衷,或许只是因为环境,公司,国家的要求而来学习汉语,在这种情况下就很容易遇到学习动机障碍,主要是学习动机不足,甚至会出现厌学的情况,学习懒散,不远做作业。这是教师就需要在学生身上添加一些外部动力,如在学习中给予学生一定的奖励,适当的运用竞争制激发学生上进心,调动积极性,激发学习者的交际需要。此外,教师也要不断的改进教学。 近景动机与学习活动联系在一起,是具体的,局部的动机。学习汉语的原因可能只是因为某公司职员到中国来出差需要学习汉语,带有一定的目的性,学习实践虽然短,但是学习者的学习愿望强烈,但是所获得的知识是有限的,一旦回到自己的国家就肯能在也不会接触汉语了。远景动机与社会,国家和理想联系在一起。学习者学习汉语的原因可能是由于喜欢中国文化,想要了解中国社会或向居住在中国,这种动机比较稳固,并且长时间的发挥作用。 融合型动机是指学习者对目的与社团有所了解或有特殊兴趣,希望与之交往,期望参与或称为目的与中的一员。这种动机首先就表现为一种兴趣,学习者或只是对目的语着迷,或只是对该国的政治,经济,文化有浓厚的兴趣。不管怎样,都必须去学习这个国家的语言。只有学习了该语言才能达到之后的目的。大量的研究表明学习者的学习兴趣与其学业成绩之间成正相关,即使是智力一般的人也是如此。可见融合型动机在第二语言习得中的重要性,但是就目前的状况来说,单独出于对汉语或汉文化的喜爱的学习者还是较少的。更多的人由于工具型动机而学习第二语言。工具型动机是指学习者的目的在于获得经济实惠或其他好处,把目的与当做工具,多了些现实的成分而少了学习者本身的热情。如为了研究,为了提高知识水平,为了通过考试,为了升职,为了出国等等。在我国因持有工具型动机而学习外语的人很多,持有这种动机的人一旦达到目的就会停止学习,很快就会忘掉所习得的语言。但不管是出于兴趣还是某种目的,这些学习者都有自己明确的目标,强烈的学习动机降低了他们的学习焦虑,使他们的学习态度更为积极,目标更加明确,客服困难的能力更强,因而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二态度 态度就是个体对客观事物的反应,情感上的好恶以及因之而采取行动的倾向性。学习者的态度直接影响他们的学习行为和学习效果。态度分为三类:积极态度,一般态度和消极态度。积极的态度决定学习者的投入程度,会使学习者更易于弱化目标语学习的心理压力,学习就会更直接,参与意识会更强烈,在课堂上就会更活跃,效果也会更明显,因而学习成绩较好。因此,肯定的态度和浓厚的兴趣在第二语言习得中是十分必要的。持有消极态度的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不会主动的去学习目的语,更严重的会仇视该目的语,在课堂上不听老师

影响焦炭热强度波动因素分析.

2014年5月第45卷第3期 Fuel&ChemicalProcesses 燃料与化工 27 影响焦炭热强度波动因素分析 肖凤香白子平贠开军王惠 (1.黑龙江建龙钢铁有限公司,双鸭山155126;2.辽阳中晨市政工程有限公司,辽阳111000) 摘 要:通过焦炭热态性能试验探讨影响焦炭质量不稳定的因素,并采取了相应的改进措施,保证焦炭质量达到 2 以满足高炉炼铁的生产需求。一级冶金焦标准, 关键词:焦炭热强度;原料煤;堆密度;煤粒度;样品代表性中图分类号: TQ520.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3709(2014)03-0027-02 Analysisonfactorsaffectinghotstrengthofcoke XiaoFengxiang1 BaiZiping1 YunKaijun1 WangHui2 (1.HeilongjiangJianlongIronandSteelCo.,Ltd.,Shuangyashan155126,China;2.LiaoyangZhongchenMunicipalEngineeringCo.,Ltd., Liaoyang111000,China) Abstract:Basedoncokeproductionpractices,thefactorsaffectingthecokequalityarediscussedandcorrespondingimprovementareadopted toreachthefirstgrademetallurgicalcokestandardandmeettheproductionrequirementofblastf urnace. Keywords:HotStrengthofCoke;Rawcoal;Bulkdensity;Coalsize;Samplerepresentativeness 黑龙江建龙钢铁公司焦化厂现有3座4.3m焦炉,年产焦炭180万t。目前炼铁厂焦比不断升高,焦炭CSR波动大。要求焦化厂提高并稳定焦炭质 利用焦炭的热态性能试验,使CSR达到一级冶量,

影响二语习得地因素

Applied Linguistics 14级期末论文 The Influence of Individual Differences On the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个体差异对二语习得的影响 姓名:李琴琴 班级:1408 学号:2014030813 日期:2016/06/20

Abstract:A great many studies have suggeste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on the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recently. The studies of individual differences has been an important part in the filed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The paper emphatically introduce and analyze the effect motivation ,age of individual differences at two lights on the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and elucidate these factors the enlightenment of teaching. Keywords: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Individual differences, Motivation, Age

简述影响需求量的因素

.简述影响需求量的因素。 答:影响需求量的因素包括: 商品的自身价格。(一般情况下,某种商品的需求量与其价格成反向变动)消费者偏好。(对某种商品偏好,需求大;对某种商品不偏好,无需求或需求小) 消费者的收入水平。(收入水平越高,对商品的需求越大) 相关商品的价格。(包括替代品和互补品的价格) 消费者对未来的预期。(消费者对自身未来收入的预期,消费者对商品未来价格的预期) 2.简述影响供给量的因素。 影响商品供给量的主要因素包括: 商品的自身价格。(一般情况下,某种商品的供给量与其价格成正向变动)生产成本。(供给量与其成反向变动关系) 生产的技术水平。(供给量与其成正向变动关系) 相关商品的价格。(反向关系) 生产者对未来的预期。(生产者对未来看好,认为预期商品价格上升,增加供 给量,反之则亦然) 4.简述厂商应如何利用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选择价格策略? 答:厂商总收益与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有如下关系: 如果厂商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充分,厂商往往采取降价的策略,这会使市场需 求量有较大增加,即使单位利润减少,但总收益和总利润却会增加。如果厂商 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缺乏,厂商在有可能的时候往往采取提高价格的策略,这 会使厂商总收益和总利润增加。 5.简述边际收益递减律及其原因。 答:边际收益递减规律是指在其他投入要素的数量不变时,连续增加一种可变 投入的数量,该可变投入的边际产量终将递减。其原因在于产出是在可变投入 与固定投入相结合共同作用于生产过程结果,在技术水平一定的情况下,可变 投入与固定投入 6.为什么完全竞争市场中的典型厂商在长期均衡状态下只能获得零经济利润?答:完全竞争市场中的典型厂商如果获得超额利润,则表明该行业的利润率高 于社会平均利润率。由于完全竞争市场没有进出障碍,此时,行业外厂商将进

1、简述如何进行适度控制2、影响管理幅度的主要因素有

一、解释下列概念(任选5题,每题6分,共计6×5分=30分) 1、管理原理与管理原则 2、程序化决策与非程序化决策 3、组织文化 4、管理者的概念技能 5、职能部门化 6、业务流程再造 7、强化理论 二、简答题(任选5题作答,每题10分,共计5×10分=50分) 1、简述如何进行适度控制? 2、影响管理幅度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3、简述决策理论学派的主要观点。 4、简述管理科学学派的特点 5、简述滚动计划法的基本思想。 6、试述组织设计的影响因素。 7、根据明茨伯格的研究,简述管理者需要扮演哪些角色? 三、论述题(任选2题作答,每题20分,共计2×20分=40分) 1.试述“科学管理”思想的观点和贡献,以及对中国企业的现实意义? 2.试述法约尔组织管理理论的内容,以及对未来管理实践的指导意义。 3.试述有效沟通中存在的障碍。 四、案例分析(任选1题,每题30分,共计1×30分=30分) 1、以如下材料为引子,阐述集权和分权的优劣。 在1997年的美的集团只不过是一家销售规模为30亿元的企业,为什么在短短的十三年时间能够取得三十几倍的增长?美的电器董事局主席兼CEO、职业经理人方洪波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与同行业内的其他公司相比,美的电器拥有完整的空调产业链、千万产能、东芝技术、完整的配套产业、成本控制等比较优势,但这些还不能算美的电器的核心竞争力,美的的核心竞争力是内部经营管理机制”。美的集团的经营管理机制内容包括很多方面,例如公司治理机制、创新机制、激励机制、变革机制等,但其中更为核心,最具影响力的是其分权机制,美的分权机制最大地激活了企业的前进动力。

1996年下半年开始,美的集团总部开始研究和筹划经营体制改革的问题,实施事业部管理这时被提到集团董事局的决策日程上来。1997年,美的完成了事业部的组织改革,成立了空调事业部、风扇事业部、电饭煲事业部、小家电事业部以及房产公司等几大事业部,这几个事业部组成各自独立的经营管理班子,负责整个事业部的研发、采购、生产、销售等经营活动。在完成事业部制改革后,美的集团总裁办组织制订了《美的集团主要业务分权规范手册》,分为集团战略与目标管理,规章制度、公文、会议及新闻宣传,人力资源管理,工资、奖金、员工福利,财务管理,资金管理,资本管理,投资管理,生产制造与技术,市场营销,总务,研究开发及科技与知识产权管理,审计监察、其它等十四大类共217次分类对涉及经营、管理的各项工作决策权限分提议、提案、审核、裁决、备案等进行了详细的规定。 随着美的集团事业的迅猛发展,美的集团又派生出了二级集团,包括制冷集团、日电集团、机电集团及房产集团等,美的集团的分权规范随着集团组织的发展而不断修订、扩展、细化,从而形成了极为完善、丰富的分权动作体系。无论美的集团的规模如何扩大,其分权体系总的指导思想可以归纳为“16字方针”,即:“集权有道,分权有序,授权有章,用权有度”;而对《分权规范手册》的内容又可归纳为以下“一个结合,十个放开,四个强化,七个管住”,即:一个结合:与责权利相统一的集权与分权相结合;十个放开:在机构设置权、基层干部的考核任免权、劳动用工权、专业技术人员聘用权、员工分配权、预算内和标准内费用开支权、计划内生产性投资项目实施权、生产组织权、采购供应权、销售权10项基础权利下放;四个强化:强化预算管理、强化考核、强化审计监督、强化服务;七个管住:管住目标、管住资金、管住资产、管住投资、管住发展战略、管住政策、管住事业部正副总经理和财务负责人。 2、以如下材料为引子,评述中国传统管理思想与现代企业管理。 中国的传统管理,主要特征是以避免“人与人之间冲突”为内容、以维持社会稳定为目标、以“和”为工具,目的是为了求得社会的稳定而非经济的增长。因此,管理者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主要关心的是厚生福利,把管理的重点集中在分配领域和消费领域,对生产领域却不太重

我国人寿保险需求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doc 12页)

我国人寿保险需求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doc 12页)

我国寿险需求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杨舸 1,田澎1,叶建华2 (1.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管理学院,上海200030;2.上海师范大学商学院,上海200234) 摘要:应用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对我国寿险需求进行了实证研究。与已有的研究相比,本文消除了保费收入数据中因统计口径变化带来的影响,建摸时考虑了时间序列的平稳性,而且考查了更长的时间跨度。研究表明,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和寿险业自身的发展是寿险需求增长的根本原因,实际利率和少年儿童赡养(抚养)率对寿险需求也有显著的影响,社会的老龄化、预期通货膨胀率和不断提高的教育水平对寿险需求的作用并不显著。 关键词:寿险需求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平稳时间序列 中图分类号:F840.62 JEL: G22, C22 文献标识码:A Empirical Study on Effect Factors of Life Insurance Demand in China Yang Ge1, Tian Peng1, Ye Jian-hua2 (1.Antai School of Management,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30; 杨舸(1972-),男,贵州贵阳人,讲师,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风险管理与保险、应用统计与决策分析、金融系统工程。

虚假回归。 本文克服以往研究中存在的上述缺点,运用自回归分别滞后模型,对影响我国寿险需求的因素进行分析。此外,本文使用1982-2002年全国寿险保费收入年度数据,与已有的实证研究相比,所涉及的时间跨度更长。 二、文献回顾 从国内外现有的研究成果上看,对寿险需求的研究主要从两个方面展开:一方面是对寿险需求的理论研究。这类研究通常在不确定性理论基础上,研究寿险需求动机,从理论上分析人们在追求期望效用最大化时,风险态度、遗赠动机、通货膨胀、财富等因素对寿险需求的影响;另一方面是针对寿险需求的实证研究。这类研究通过实证数据,建立寿险需求与相关影响因素间的计量经济模型,应用多变量解释影响寿险需求的因素。 寿险需求的理论研究是实证研究的基础,它揭示寿险需求的根本原因。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很多,Yaari在1965年的一篇文章算是较早的文献。在期望效用理论的范式下,Yaari[4]从理论上研究了保险的需求,尤其是人寿保险的需求。他的 研究表明,由于未来寿命的不确定,人们更倾向于现在消费而不是选择以后消费(也及Fisher所说的“不耐”心理,Yaari 从理论上说明了它的影响。),保险的作用在于消除了这种寿 命不确定带来的影响。Yaari的研究成为很多寿险需求理论研究的起点。在他的基础上,Hakansson[5]、Fischer[6])、Karni 和Zilcha[7]进行了扩展。他们的研究表明,风险资产的存在不会改变人们对保险的需求或消费,人寿保险的需求主要是为了消除由于寿命的不确定带来的收入风险,而不是为了消除资产的风险。这个结论说明,寿险的作用主要是储蓄和保障,而不是投资。Lewis[8]则拓宽了研究视角,从被抚养人的角度而不单单从投保人的角度研究寿险需求。他认为保险的购买不仅仅是出于投保人自己的需要,同时也是为了满足其被抚养人(如妻子、子女)获得保障的需要,投保人家庭成员的风险偏好也会影响保险需求。 在寿险需求的理论研究的基础上,近半个世纪来对寿险需求进行了大量的实证研究。实证研究主要对影响寿险需求的因素进行定量分析。在实证研究中分析的影响因素很多,但概括起来可以分成两大类:人口因素和经济及金融因素。人口因素主要指年龄、期望寿命、教育程度和赡养(抚养)率等与人口结构相关的因素;经济及金融因素主要包括收入、财富和价格水平等与经济有关的因素。这些因素对寿险需求的影响,尤其是涉及经济及金融方面的因素的影响,实证研究取得了一些较为一致的结论。但实证研究中也留下一些相互冲突的结论。有些因素在某些实证研究中与寿险需求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在另一些研究中这种相关关系并不显

马哲论文:论情感因素对人的作用

论情感因素对人的作用 根据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其物质性,因此人们必需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而且,人们的一切活动在于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外部世界对于人自身是客观的,而人的一切行动的内在因素则是主观的。所以,具体地说,人的各种行为、活动,是从意识为出发点,通过实践的途径,作用与客观世界。作为人类活动的起点和内在动机,意识所发挥的作用相当值得去探讨。 而从内容上分析意识的结构,意识是知、情、意的统一。“知”是指知识,是人类对世界的一种真理性的追求,它与认识的内涵是统一的;“情”是指情感,是人类对客观事物的感受和评价,表现为热爱、仇恨、向往、遗憾以及喜怒哀乐等心理的体验活动;“意”是指意志,是人类自身追求某种目的和理想时表现出来的自我克制、毅力、信心和顽强不屈的精神状态。 在意识的几个方面中,情感因素对人的作用较其他方面复杂,运作原理也有其特殊性。知识对人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人对知识的占有上。一般来说,人们对事物获得较多的、较准确的认识,知识的作用也就越大、积极意义也就更明显。而意志对于人的作用,则在于个人意志的强弱。相比较而言,情感因素在它自身的特点、作用方式和作用效果都有着特殊性,本文也是从这些方面讨论情感因素对于人的作用。 一、情感因素的特点: 了解情感因素的特点,对于分析情感对人的作用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为我们全面了解情感的作用提供着方法论指导。而在情感运作原理及其自身特征上,主要表现为主体性、个体差异性和层次性。 情感的主体性,是指情感的发生、形成和发生作用,都是通过情感主体——人的体验和心理活动实现的。人是一切意识的主体,意识活动是人特有的活动。要了解情感、研究情感,则必需立足于对人的各方面的探讨、立足于人的生理机能和初始心理动机,继而逐步深入。情感是人的情感,情感的特征从根本上也是人的特征。因此,要通过移情和体验等方式,以直接或间接的经验了解情感的作用。 情感的个体差异性,这是指情感因人而异,不同人的情感体验和情感活动都体现着不同的特征。不同的人生活在不同的环境,受此影响,情感存在着个体差异性是可想而知的。因此,要分析情感因素对人的作用,就必需从各人不同的情感分析。然而,要具体地穷尽人们的情感活动并对其分析,是不现实的、不可能的。所以,在这个问题上,特别是分析情感因素的效果时,人们往往采取把情感活动分类处理的方法,全面地、具体地分析其对人的作用。 情感的层次性,是指根据价值的强度和持续时间的不同,情感可分为心境、热情与激情。心境是指强度较低但持续时间较长的情感,它是一种微弱、平静而持久的情感,如绵绵柔情、闷闷不乐、耿耿于怀等;热情是指强度较高但持续时间较短的情感,它是一种强有力的、稳定而深厚的情感,如兴高采烈、欢欣鼓舞、孜孜不倦等;激情是指强度很高但持续时间很短的情感,它是一种猛烈的、迅速爆发的、短暂的情感,如狂喜、愤怒、恐惧、绝望等。这三个层次的情感活动,对人的作用有着各自特点,重要性从高到低依次为心境、热情、激情,而变化的频率从高到低则反之。而对于不同层次的情感现象,在其发生作用的方面也必需加以区别化分析。 情感具有其他意识因素所不具备的特点,这也令它对人们发挥着特殊的作

冶金钢铁冶金学A(铁冶金)复习思考题汇总2

冶金10钢铁冶金学A(铁冶金)复习思考题汇总2 绪论 1 高炉炼铁法在各种炼铁方法中居主导地位的原因是什么? 第一章现代高炉炼铁工艺 1 高炉炼铁的工艺流程由哪几部分组成? 2 简述高炉内各区域的分布、特征及主要反应。 3 利用系数、冶炼强度和焦比之间有何关系?此种关系给我们何种启示? 4 概念题:高炉有效高度、有效容积、有效容积利用系数、焦比、置换比、综合焦比、冶炼强度、综合冶炼强度、一代寿命。 第二章高炉炼铁原料 1 说明焦炭在高炉冶炼过程中的作用。 2 高炉冶炼对铁矿石质量有何要求?(评价铁矿石质量的标准主要有哪些?) 3 铁矿粉烧结生产有何意义? 4 简述抽风烧结过程中从上到下依次出现的层次及各层中的主要反应。 5 分析水汽冷凝对烧结过程的影响及消除过湿层的措施。 6 影响CaCO3分解及CaO矿化的因素有哪些? 7 高炉内碳酸盐分解对冶炼过程有何不利影响?(高炉采用熔剂性烧结矿冶炼,杜绝石灰石入炉的意义何在?) 8 烧结过程发生固相反应的条件是什么,反应过程和反应产物有何特点,固相反应对烧结过程有何影响? 9 烧结过程中的液相是如何形成的,不同碱度烧结矿的烧结过程中产生的液相有何特点? 10 简述正硅酸钙(C2S)造成烧结矿粉化的原因及主要对策。 11 干燥过程中生球破裂的原因是什么?提高生球破裂温度的途径有哪些? 12烧结和球团工艺在固结机理和对原料粒度要求方面有何不同? 13 通过铁矿粉烧结原理与工艺的学习,谈谈你对降低烧结过程能耗的建议。 第三章高炉炼铁基础理论 1 何谓“直接”还原,何谓“间接”还原,(5分)各在平衡态、还原剂消耗量及反应的热效应方面有何特点? 2从复杂化合物中还原铁与从铁氧化物中还原铁有什么区别? 3 比较Fe2O3 、MnO2、SiO2在高炉内还原过程之异同。 4 试从最低总碳素消耗的角度讨论高炉最适宜的铁的直接还原度。 5简述高炉造渣过程及炉渣在高炉冶炼过程中的作用。(10分) 6 什么是炉渣的熔化性,如何表示,为什么说t m无工艺价值,为什么t性更具有实际意义? 7 根据硫在高炉内的分布规律方程式,分析降低生铁含[S]的途径,指明主要途径。 8 写出炉渣脱硫反应的方程式(按分子理论、离子理论均可),说明提高炉渣脱硫能力的三

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的关系

人类很早以前就开始了管理幅度(Span of Control)思想的实践。《圣经》中记载着摩西(约公元前1300年,曾被俘虏到埃及,他汲取埃及的管理经验,成为希伯来人的领导者)率领希伯来人为摆脱埃及人的奴役而出走。开始,每个人都直接向摩西汇报,遇到大事小情,摩西都要亲自处理。不久,摩西便精疲力尽。摩西的岳父杰西罗随队前行,他建议摩西建立“千民之侯,百民之侯,半百民之侯和十民之侯”制度,对一些小的事情,让下面的人自己处理,大的事情由摩西解决。摩西采纳了岳父的建议,顺利地完成了出走的任务。有效管理幅度是划分组织纵向管理层次的理论,其含义是一个领导者(主管人员)所能直接而有效地管理和指挥其下属工作人员的数量,或者是指一个上级机构所能直接有效管理其下级机构的数目。换句话说,管理幅度指的是有多少人共同向同一上司汇报工作。任何一个领导者所能管辖的下属人数必定有个限制和限额,因为任何人的知识、经验、能力和精力等都是有限度的。因此居于权力中心的领导人,绝不可能无限制地直接管理和指挥很多人而又使他们的活动配合无间。在就一个领导者的管理幅度不可能无限制地扩大方面,绝大多数管理学著作都引用了V?A?格兰丘纳斯(V. A. Graicunas)的论证公式:N=n(2n-1 +n -1 )式中:N表示管理者与其下属之间相互交叉作用的最大可能数;n表示下属人数。例如,假定一个管理者M,有两个下属A和B。一种直接关系可能发生于M与A之间和M与B之间。但是有这样的时候,M和A谈话而B在场,或者和B说话而A在场,这样可能就会有两种直接群体关系。此外,交叉关系可能存在于A和B之间,表现为A找B和B找A。这三类关系加到一起,就存在了6种可能的相互作用。当下属增加到3个时,这种可能的相互作用总数则增加到18。以此类推,越来越大。当下属人数达到100人时,上面公式中的N便成为一个十分“巨大”的数字!虽然格兰丘纳斯没有说明N以多少为宜,但他给予的警告是清楚的——哪里增加一个下属,他就是一根能压断经理的骆驼脊背的稻草。事实上,决定管理幅度不可能无限制扩大的因素远不仅仅是上述所说的相互作用关系,管理者的能

从需求价格弹性和需求影响因素解释广告的作用

从需求价格弹性和需求影响因素解释广告的作用 广告是为了某种特定的需要,通过一定形式的媒体,公开而广泛地向公众传递信息的宣传手段,其本质是传播。在分析这个题目之前首先先界定需求价格弹性概念:是指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除以价格变化的百分比。从广告引起消费者对商品的好感到实际购买之间有很多变数。广告的作用我觉得体现于广告的效果和广告的效益。 首先,我认为广告效果就是各种广告所起到的对消费者消费有所影响的,例如:品牌知名度,品牌特质认识,以及对品牌的态度。 其次,广告效益是各种广告效果的变化给企业带来的收益。 那么对于广告来说,目的是为了更加吸引购物者的眼球,激起消费者的购买欲望,这就必然会联系到消费者的需求,进而联系到需求价格弹性和影响需求的因素,根据一般的市场分析不难发现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有以下几点: 1、替代品的数量和相近程度;在众多的替代品中怎么独具匠心的宣传才让消费者一眼就挑中这对于广告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2、商品的重要性;很多的产品功能消费者可能了解的并不多,自然也就没有购买的计划,因此广告能为消费者展示更多的商品的性能和商品的重要性。 3、商品用途的多少; 4、时间与需求价格弹性的大小至关重要。 影响需求的因素:

(一)消费者的收入。一般来说,在其它条件不变的的情况下,消费者的收入越高,对商品的需求越多。但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需求结构会发生变化,即随着收入的提高,对有些商品的需求会增加,而对有些商品的需求会减少。 (二)相关商品的价格。当一种商品本身的价格不变,而和它相关的其它商品的价格发生变化时,这种商品的需求数量也会发生变化。如果其他商品和被考察的商品是替代品,如牛肉和猪肉、苹果和梨子等。由于它们在消费中可以相互替代以满足消费者的某种欲望,故一种商品的需求与它的替代品价格成同方向变化,即替代品价格的提高将引起该商品需求的增加,替代品价格的降低将引起该商品需求的减少。如果其它商品和被考察的商品是互补品,如汽车与汽油、影碟与影碟机等,由于它们必须相互结合才能满足消费者的某种欲望,故一种商品的需求与它的互补品的价格成反方向变化,即互补品价格的提高将引起该商品需求的降低,互补品价格的下降将引起该商品需求的增加。 (三)消费者的偏好。当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偏好程度增强时,对该商品的需求数量就会增加。相反,当偏好程度减弱时,需求数量就会减少。人们的偏好一般与所处的社会环境及当时当地的社会风俗习惯等因素有关。 (四)消费者对商品价格的预期。当消费者预期某种商品的价格在将来某一时期会上升时,就会增加目前的需求,当消费者预期某商品的价格在将来某一时期会下降时,就会减少对该商品的现期需求。

论情感因素在音乐教学中的重要性及应用

论情感因素在音乐教学中的重要性及应用 □朴哲岩 【摘要】真实的情感是感化和感染人的重要因素,在音乐教学中也是如此。如何充分发挥情感因素在音乐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如何让学生爱学、真学、好学,如何让老师与学生在音乐教学中达到良性互动,如何使学生真正投入到音乐学习中并获得好的效果,正是本文追寻的目标。 【关键词】情感因素;音乐教学;音乐学习 【作者单位】朴哲岩,延边大学艺术学院 一、情感因素在音乐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美国著名的教育家布鲁姆曾经指出,情感在音乐教学与学习中可以起到很重要的作用。音乐实践证明,情感教学,即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之间双向交流的一种活动,更是情在师生之间的双向互动,只有建立在情感交流基础之上的教学,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否则,师生之间缺乏良好的健康的情感交流,学生会产生强烈的对立情绪,这种缺乏心灵沟通、情感相融的教学效果肯定会失败。因此,应当把情感教育渗透到音乐教育教学的任何场所、任何时机、任何环节,贯穿到音乐的整个教学过程中。 在我国多数中小学,音乐教学是一门极为重要的教学,在音乐教学实践中,如果能把教学者的情感投入到教学中,其中的作用是无法估量的,对学生的正面影响是极大的。特别是如果精心设计富有情趣的音乐教学情境,让学生带着浓郁的兴趣参与音乐教学,让学生充分地体验音乐带来的愉悦和快乐,将可以达到以情感人、以美育人的教学目的。实践证明,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情感投入一旦投射到学生的心灵上和精神上,就能使学生产生非常积极的情绪体验和情绪波动,以此唤起相应的情感,能使学生的思维更活跃,想象力更丰富,记忆力更深刻,视野更宽阔,并能增强学生学习的责任感,也只有这样才会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从而使学校和学生双满意。 二、如何在音乐教学中加强情感投入 (一)加大教学备课期的情感投入。一般来说,无论是歌曲,器乐曲,还是其他音乐要素,都渗透了作者一定的思想和感情。而音乐教师要想作好教学,应当对音乐中所渗透和表达的思想感情给予足够充分的理解和把握。教师在授课之前,必须要有足够的研究和分析,并能深刻地理解教材中的音乐作品,在反复熟悉、研磨这一音乐作品内容的基础上,充分体会作者的创作意图和创作目标,领会作者创作时的心境和意境,千方百计地把音乐中独特的思想感情挖掘出来。所以,一位好的音乐教师,要成为好的音乐作品的欣赏者,还要做音乐作品艺术情感的把握者、传播者和宣传者。教师要通过一定的方式将这种情感传递给学生,以此引起与学生的共鸣。 (二)要注意将情感投入到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教师教学质量如何,主要体现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体现在能否将自己的情感和对音乐理解和把握的情感很好地贯彻到教学过程中,并引起学生的共鸣与回响。很多情况下,虽然音乐老师下了很大功夫和心血,学生也费了很大精力,但学生就是感觉学得非常枯燥,学习效果不好。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过多的知识讲授和枯燥的技术练习,导致学生有疲劳感;二是类似贴标签式、说教式和填鸭子式,使得学生无心细学、深学。另有一条主要原因,可能是没有把情感渗透到教学过程中,使得学生学起来味同嚼蜡。一般情况下,老师在教学中是主导人,可以激发学生的情感。音乐教师是一个怎样的人,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教学效果。教师在课堂上,应该是一个有思想、有见解、有情感、有激情的人,倘若上课时总是“冷冰冰”的、硬棒棒的,学生一定会有压力,也不可能使学生感动,更不会让学生主动参与进来、积极学习进去。因此,教师一定要善于在理解和把握的基础之上,把思想和情感寓于音乐教学之中,用真实、诚挚的情感,通过音乐教学形式,来不断地启发和感染学生。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以非常明快和突出的艺术形象和丰富的感染力,为学生进行良好的示范,比如,进行朗诵、演唱、演奏、指挥、表演甚至现场创作等;二是以丰富的情感和语言,来细致地描述、深刻地分析音乐作品中的内涵、情感和情愫;三是要善于通过种种方式和途径,很好地来组织学生投入和参与到音乐的学习、研究、分析和理解中;四是在启发、引导学生的思想与情感时,要富有感染力,比如,在语调、语速、语言内容上要恰到好处,力求做到准确、生动、清晰、明快,以让学生快乐地接受。要努力做到用“美”和“情”来引导学习,激发学生,通过自身情感的充分投入和深刻体悟,吸引住每一位学生,引导学生全身心地投入音乐活动之中,就是用音乐艺术的深刻魅力去感染学生,感化学生,感动学生,使学生获得情感上的共鸣,以此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尝试采用“赏乐入情”法。学习音乐,首先是培养对音乐的深切感受,要学会倾听,学会欣赏,学会感觉,学会理解。教师要特别注重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听觉、感知和理解能力,通过倾听音乐、分析音乐、理解音乐,挑动学生的心弦,使其入情、入味、入理,从而得到美的享受,并在享受中自然而然地学到音乐的真谛。具体到教学环中,首先教师的范唱、 · 441 ·

影响管理幅度的因素有哪些

影响因素 为了整合和发扬这两种基本组织形式的优势,必须确定一个合理的管理层次和范围。由于管理层次的多少取决于管理的范围,管理范围成为矛盾的主要方面。 在确定组织的管理范围和管理水平时,我们只需要了解以下关系: 1在由经理确定的情况下,管理范围与管理水平成反比,即管理范围越大,管理水平越小;反之,管理范围越小,管理水平越高。 2经理的个人能力。这里管理能力的综合表达能力很强,能迅速抓住问题的关键,对下属的要求提供适当的指导和建议,能让下属理解,从而缩短与下属的联系时间,扩大管理范围。 三个。管理的范围与管理人员的水平和管理方法的先进程度有关。如果管理水平高,管理方法先进,管理范围就会更大。否则,它可能更小。 4管理范围与被管理对象有关。下属的工作能力直接影响到上级的管理范围。上级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会降低。但是,如果需要上级的指示和报告,上级必然会限制其管理范围。

因此,如果管理者素质高,责任心强,独立能力强,对组织忠诚,管理的范围就会更大。否则,它可能更小。 5不同的工作内容和性质。管理者的工作越复杂,参与的范围越广,越不规范,所需的时间和精力就越多,管理的范围就越小。这项工作的地位越高,就越容易开展,而且是规范的、稳定的,几乎没有变化。不需要创造力。管理者更容易遇到类似的问题,他们可以用程序化的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管理的范围可以更大,反之亦然。 6管理范围与组织的法律法规是否健全有关。对于法规和程序完备的组织,范围可能更大。 7计划的详细程度。计划是工作的重中之重。如果计划非常详细,下属已经完全理解并接受了计划,那么管理相对容易,管理的范围可以更大,否则可以更小。 8管理环境的稳定性。如果管理环境稳定,组织对环境的适应性相对简单,新问题就会减少。如果按照既定程序解决常规问题,管理范围会更大;相反,环境变化迅速,新问题层出不穷。因此,管理者的时间和精力必须用来处理各种问题,而且管理的范围是有限的。[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