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龄因素对二语习得的影响的开题报告

年龄因素对二语习得的影响的开题报告
年龄因素对二语习得的影响的开题报告

一、立论依据

二、研究方案

2

有关二语习得关键期假说相关的研究结论

有关二语习得关键期假说相关的研究结 论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一、引言 “ 关键期” 这一假说最早源于生物学。L o r e n z(1937)通过观察雏鸭身上出现的印记行为,提出可能产生印记的有效期间为“发展关键期”,并将之推广到人类器官的发育过程中。20世纪50年代,Penfield & Robert(1959)将“关键期”这一说法借鉴到语言习得领域,他们认为,人类语言学习过程同人体器官发育过程一样,也存在一个重要阶段。随后,Lenneberg(1967)提出了语言习得的“关键期假说”,引起了语言学界的广泛讨论。经过近五十年的发展,“关键期假说”在母语习得领域已经得到了普遍认可,然而,它在二语习得领域引起的争论还远未结束,语言学家们各抒己见,就“二语习得领域关键期是否存在”以及“其具体的起止时间”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和研究。 二、一语习得的“关键期假说” “关键期假说”认为,人们在不同年龄阶段语言学习的效率是不同的,因此存在一个时间段,对语言的

习得至关重要,过了这个阶段之后,语言学习将变得越来越困难。近年来,“关键期存在”这一观点已经在第一语言习得领域得到了较为充分的证实,但是国内外学者对关键期的具体时间却有着不同的看法。作为最早把“关键期假说”这一理论引入语言学领域的学者,Penfield & Robert(1959)认为,语言习得的最佳时间是10岁之前,在这个时间段内,儿童的大脑具有可塑性。进入青春期后,由于大脑偏侧化逐渐完成,大脑的可塑性消失,人类的语言机能基本由左脑控制,所以人们在学习语言时会感到吃力。Lenneberg(1967)同样把儿童语言习得的优势归因于生理因素,认为语言学习的关键时期是2岁到青春期。Krashen(1973)认为,5岁是人类语言发展的高峰期,这个年龄的儿童语言习得的潜能最大。Bates(1993)提出,5岁之前,儿童出现的语言习得障碍较易恢复,一旦过了这个时期,语言障碍将会对一个人的一生产生较为深远的影响。 关于“关键期假说”的理论解释,语言学家们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包括属于神经语言学和神经科学范畴的“大脑偏侧化”、建立在Chomsky“普遍语法”基础上的强势理论和弱势理论(Birdsong,1999)、以儿童和成人在认知以及记忆方面体现出的差别为基础的“成熟

金丽勇开题报告

植物细胞工程-开题报告 学校:海南大学 学院:农学院 专业:08生物技术(2)班 姓名:金丽勇 学号:2008 0104B 075 指导老师:莫廷辉 2010年12月10日

芦荟组织培养的研究 一、项目研究的目的意义 芦荟属(学名:Aloe)通称芦荟,原产于地中海、非洲,为独尾草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据考证的野生芦荟品种300多种,主要分布于非洲等地。这种植物颇受大众喜爱,主要因其易于栽种,为花叶兼备的观赏植物。可食用的品种只有六种,而当中具有药有价值的芦荟品种主要有:洋芦荟(又名巴巴多斯芦荟或翠叶芦荟Aloe Barbadensis/Aloe Vera)库拉索芦荟(分布于非洲北部、西印度群岛),好望角芦荟(分布于非洲南部),元江芦荟等。 芦荟是百合科芦荟属多年生常绿多肉质草本植物。近年来,由于芦荟化学及药理学研究的深入,巳形成了一股世界性的芦荟保健热。据科学研究,发现芦荟中有不少成分对人体皮肤有良好的营养滋润作用,且刺激性少,用后舒适,对皮肤粗糙、面部皱纹、疤痕、雀斑、痤疮等均有一定疗效[1]。因此,其提取物可作为化妆品添加剂,配制成防晒霜、沐浴液等。至于轻度的撞伤、挫伤、香港脚、冻伤、皮肤龟裂、疣子等,都可以使用芦荟来治疗,效果不错。现代研究显示,其叶含芦荟大黄素、异芦荟大黄素及芦荟苦味素等,药理实验有泻下、抗癌作用。芦荟花性寒,味苦涩,有清热、止咳、止血功效,可治疗咳嗽、吐血[2]。芦荟的栽培产业也已开始在我国兴起,但由于芦荟不能自花授粉结实,因此,用种子繁殖非常困难。目前的繁殖方法主要是分株和分蘖,但难以快速、大量地繁殖种苗,这也是当前芦荟种苗昂贵的重要原因之一[3]。本文介绍一种对芦荟茎尖进行组织培养快速繁殖试管苗的技术,利用这项技术可在短期内繁殖上百万株的种苗,具有成本低,效益高的特点。 二、国内外技术发展概况及趋势(附主要参考文献及出处) 很多学者对芦荟不同外植体进行比较试验,苏海等[4]认为,二年生的库拉索芦荟(A. barbadensis)茎尖比茎段更容易诱导出不定芽,而且芦荟快速繁殖宜通过茎尖诱导出不定芽而获得无菌苗,这样省去了诱导愈伤组织步骤,缩短了诱导时间,而且可以减少种苗变异率。罗静等[5]比较了好望角芦荟(A. ferox)茎段、叶片和根段的再生能力,发现在同一培养基中培养10d后,茎段上开始出现不定芽,25d后每块幼嫩茎组织中可形成4~5个芽,而接种的叶片和根段无一例产生不定芽,说明茎段是芦荟组织培养中最佳的外植体材料。唐玉明等[6]、袁海英等[7]进行了中国芦荟(A. vera var. chinensis)、木立芦荟(A. arborescens )和库拉索芦荟茎、叶作外植体的比较试验,发现以中国芦荟和木立芦荟的叶作为外植体,15d后外植体切口均变黑,30d后切口干缩,不能产生芽;而以茎段作为外植体,无论是中国芦荟还是木立芦荟,培养15d后各培养基均能产生一定数量的不定芽,库拉索芦荟茎的平均诱导分化率在90%以上,而叶片基本保持不分化状态。综上所述,芦荟茎尖和茎段有较强的再生能力,是较理想的外植体材料,而叶片和根段分化能力弱,作外植体一般难以诱导不定芽的形成。另外,Richwine从库拉索芦荟未成熟花序中也诱导出芽[8]。 参考文献: [1]胡洪铭.药用功能功能使海南芦荟产业焕发生机.2005,13(7):27 [2]陈敏,廖志华,孙敏,等.生物技术在芦荟研究中的应用.中草药,2001,32(1):78~81.

影响二语习得地因素

Applied Linguistics 14级期末论文 The Influence of Individual Differences On the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个体差异对二语习得的影响 姓名:李琴琴 班级:1408 学号:2014030813 日期:2016/06/20

Abstract:A great many studies have suggeste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on the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recently. The studies of individual differences has been an important part in the filed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The paper emphatically introduce and analyze the effect motivation ,age of individual differences at two lights on the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and elucidate these factors the enlightenment of teaching. Keywords: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Individual differences, Motivation, Age

萱草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的筛选[开题报告]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生物工程 萱草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的筛选 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萱草系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以根及根茎入药,为我国传统中药“萱草根”。具有清热凉血、利尿通淋的功效,用于治疗水肿、小便不利、淋浊、带下、黄疽、便血、崩漏等症。萱草不仅具有药用价值,还具有蔬菜食用和花卉观赏价值。其花经过加工后是颇负盛名的“黄花菜”、“金针菜”,营养丰富,且具有保健益寿之功。而其观赏价值体现在萱革花秀美俊俏、雅而不俗、人见人爱,令人欢喜,趣忧忘愁,是“中国的母亲花”、“忘忧革”。 2 相关研究的最新成果及动态 研究药用植物萱草的组织培养技术,为工厂化育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萱草的幼嫩花梗为外植体,采用MS培养基,附加不同的植物激素进行实验。结果:愈伤组织诱导的最佳培养基配方是MS + 6 - BA1.0mg.L-1 +NAA 0. 1 mg.L-1 ,不定芽诱导的最佳培养基配方是MS + 6 - BA 1.0 mg.L-1 +NAA 0. 1 mg.L-1,不定根诱导的最佳培养基配方是1 /2MS + IBA 0.1 mg.L-1 +NAA 0. 1 mg.L-1。结论:以幼嫩花梗为外植体,通过诱导愈伤组织途径可以达到快速繁殖的目的。 3 课题的研究内容及拟采取的研究方法、研究难点及预期达到的目标 3.1课题研究内容 本选题目的在于筛选萱草的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为萱草的大规模生产以及用于基因工程育种打下坚实的基础 3.2研究方法 确定培养基配方 配制不同类型培养基

取材 清洗 消毒 切成5mm左右的小段 接种至培养基上 无菌室26℃无光照培养 结果观察 ↓ 讨论分析 ↓ 选出最佳培养基 3.3研究难点 课题的研究难点是从接种到培养的过程中容易染菌。导致实验失败,从新接种培养。所以,要非常规范的操作每一步,尽量避免染菌。 3.4预期目标 选出1~2种较理想的培养基,以便以后组织培养。

二语习得中的年龄因素

第29卷第8期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V ol.29, No.8 2009年8月 Journal of HuBei TV University August. 2009, 133~134 二语习得中的年龄因素 黄 鑫 (扬州大学 外国语学院,江苏 扬州 225009) [内容提要] 年龄是第二语言习得中学习者个体差异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首先回顾了一些关于母语习得和二语习得的主要理论,然后对年龄在第二语言习得中的作用进行了解释,最后是将研究者的一些理论用于教学法中发挥不同年龄段的优势和不足,结合学习语言的实际情况阐述了年龄因素对外语教学实践带来的一些启示。 [关键词] 二语习得;临界期假说;外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 G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7427(2009)08-0133-02 年龄是影响第二语言习得效果的个体差异重要因素之一。关于二语习得中年龄因素的研究结果不一致,甚至产生一些相互矛盾的结论。有些人认为儿童是最佳的二语习得者,因为儿童在移居国外后比其父母学习的更快更容易,并且更接近于本族语使用者的水平,而成年人尽管很努力的学习,结果都不尽如人意。还有人认为成年人除了在发音方面是最佳的二语习得者。 有许多因素能影响二语习得,其中年龄是无法更改的因素之一。无论研究者有没有统一的结论,差距在不同的年龄段中明显存在。所以我们首先要找出不同年龄段的异同之处,发现最佳的学习年龄。通过对比发现差异并确定其产生的原因。最后找出适当的解决方法是学习更加容易和轻松,并有助于加快二语习得的进程。 1. 儿童语言习得理论 关于年龄是否对二语习得有影响,首先从儿童的母语习得入手。关于儿童的母语习得有三种不同的理论:先验论、行为主义论和互动主义论。所有的儿童大致是在相同的时间学会自己的本族语。“儿童能在出生后的短短几年内掌握那么抽象和复杂语言的规则,是因为他们天生就有语言习得的心理倾向。他能使儿童系统地感知周围的语言,最后学会用它”(王初明,1990)。乔姆斯基吧这种天生的能力称为语言习得机制(Language Acquisition Device,简称LAD)这一语言习得机制遵循所有语言的共同规则,即普遍语法(Universal Grammar),而普遍语法又以参数(parameter)形式出现,在不同的语言中体现形式不同。第二种观点为行为主义论,行为主义的创始人为美国心理学家Watson (1924)。他们认为语言学习仅仅只是一个模仿和习惯形成的问题。儿童模仿其周围人的声音和模式;人们识别儿童的努力,并且通过不同的反应来强化这种努力,儿童重复正确的语音和模式来获得奖励,其步骤可简化为:刺激→反应→强化→练习。互动主义者认为儿童语言的习得与儿童接触的谈话环境有直接联系,认为儿童可以在所提供的谈话环境中学习和掌握语言。 2. 年龄与二语习得关系研究的现状 关于年龄与二语习得的关系,许多理论学家和应用语言学家做了大量的研究,但仍有许多争议。尤其是关于临界期假说,20世纪60年代,Lenneberg(1967)提出了临界期假说(critical period hypothesis)。他认为从两岁到青春期(10~12岁),人的大脑具有可塑性,语言学习比较容易。Lenneberg 把儿童和成人在语言学习上表现的差异归因于神经生理现象,他认为儿童在长到12岁之后,口音已定型,难以改变,学习语言必须花费更大力气,并且不可能学的像母语那样好。然而Krashen认为再时间和目的语接触都相同的情况下,且限定在词汇和句法学习的早期阶段,年龄大的儿童比年龄小的儿童语言习得更快。并且指出成年人同样可以学好外语,而且如果学习和使用外语的时间相同,成年人比儿童进展更快,年龄大的儿童比年龄小的儿童学的更快。Stern (1985)早就对外语教学的年龄问题做出过总结。他认为不存在二语习得的临界期,各个年龄段的学习者都有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年龄较小的儿童比较容易直觉地在交际情景中对语言习得做出反应,而年龄较大的儿童和成年人则更容易利用认知和课堂学习的学习方法。也就是说任何年龄段的人都可以学习第二语言。Ellis(1994)认为成年人最初在习得速度上存在优势,特别是在句法方面;在正式的语言学习环境中,只有儿童学习者能习得本族语的语言;儿童更有可能获得本族语的语法能力,语法关键期可能迟于发音的关键期;不管是否能够达到本族语使用者的熟练程度,儿童在发音和语法方面习得的水平都高于成年人。 3. 对年龄在第二语言习得中作用的解释 在对儿童和成年人二语习得的个体差异进行研究中有四种解释,分别是生物学上的解释、认知上的解释、语言学上的解释、情感上的解释。 (1)生物学上的解释 我们知道两岁儿童大脑的体积是成年人大脑体积的三分之二,一个5岁儿童大脑的重量可占成年人大脑重量的90﹪(Robert S.Feldman 2006.222)。正因为此,许多学者倾向于从生物学的角度解释二语习得的差异。关于生物学上的解释有临界期假说,神经学和心理肌肉模式。神经上的解释是在研究二语习得过程里大脑功能最有趣的一个环节。Penfield和Lennenberg指出了大脑侧化是二语习得的关键问题,并给出证据证明大脑左右半球功能的不同。像逻辑分析功能集中在左半球而情感和社会需要等功能集中在右半球。 [收稿日期]2009-04-21

二语习得与年龄因素

摘要 在二语习得中,年龄是至关重要的一个因素。本文旨在提出一些与二语习得相关的重要理论,以及根据这些理论对不同年龄层学习二外的读者提出不同的教学策略。希望可以让他们对二语习得有更多的了解以及能够更好地掌握二外。 关键词:二语习得;年龄;教学策略 Abstract Age is one of the most vital factors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First, the article aims to put forward some important theories about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and then give different teaching strategies to the people at different age who want to learn a second language. It will make them know more about second language and have a good command of it. Key words: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age; teaching strategies

Contents 摘要 (1) 1.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and age factor (3) 1.1 Introduction (3) 2.The relevant theories of the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3) 2.1 Critical period hypothesis (3) 3.The current study in the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4) 4.The characteristic of younger children (4) 4.1 From the point of critical period hypothesis (4) 4.1.1The accurate pronunciation (4) 4.1.2The higher level (5) 4.2 From the point of foreign language attrition (5) 5.The characteristic of adult (6) 5.1From the point of cognition (6) 5.2From the point of learning rate (6) 5.3From the point of learning motivation (7) 6.The conclusion and suggestion (7) Bibliography (8)

第二语言习得及其影响因素

学期课程论文 课程名称:对外汉语 题目:第二语言习得及其影响因素学号:22221113147 姓名:陶凯 班级:2013级汉本(1)班 任课老师:张永斌 完成时间:2015年12月12日

第二语言习得及其影响因素 【摘要】随着是时代的进展,越来越多的人学习第二语言,对于第二语言习得的研究也覆盖了很多领域,语言分析、社会文化因素、动机效果因素或教学法等方面,当然还有从语言心理学角度进行的研究,对于第二语言习得的影响因素的研究也是层出不穷,本文就母语、元语言意识、情感态度因素对于第二语言习得的影响进行展开叙述。 【关键词】第二语言习得;元语言意识;能力;动机;态度 一、前言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是在儿童母语习得研究的基础上逐渐发展起来的。它与母语习得的不同之处在于, 第二语言习得是在已经掌握了母语系统的前提下, 多数情况下又是在脱离目的语社会的环境中进行的。在当今社会对于第二语言学习已经成为潮流和趋势,第二语言也成为人们必不可少的技能之一,所以如何学习第二语言,学习第二语言的影响因素是什么,成为人们思考的问题。影响第二语言习得的因素有很多,包括母语、元语言意识、情感态度因素等。下面我们就这几个方面进行详细论述。 二、母语对于第二语言习得的影响 第一语言(即母语)是在使用该语言的生活环境中结合智力的发展而习得的。因第二语言习得是在已经掌握了母语系统的前提下, 多数情况下又是在脱离目的语社会的环境中进行的,对第二语言的掌握需在人为的环境里进行有计划的学习。第二语言学习的效果,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第二语言和第一语言在语言体系上的差别。语言体系接近、差别不大的语言无疑较易学习;反之 ,差别极大的语言 ,学习中困难较多 ,需要付出的时间也较多,对学习方法的要求会更高,这是因为在第一语言对于第二语言的学习有一定的迁移作用。 母语对第二语言习得的影响就叫做语言迁移。语言迁移一般分为两种,即正迁移和负迁移。母语在二语习得中有正面作用,促进第二语言的学习,即正迁移。母语在二语习得中有负面作用,阻碍第二语言的学习,即负迁移。虽然负迁移对

月季组织培养技术研究开题报告

一、选题依据 1、论文题目及研究领域 (1)论文题目:月季茎段组织培养技术研究 (2)研究领域:组织培养在月季繁殖上的应用 2、论文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月季在我国应用非常广泛,因此繁殖方法也非常多,但是常规繁殖技术很难对其品种进行更新。虽然自l875年人工杂交技术产生后,经过长期的杂交和选择,获得了许多理想品种,但月季育种目前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1)传统杂交方法具有局限性。表现在基因资源有限,染色体数目及倍性差异使远缘杂交难以成功;生长一致性、开花同时性等多基因控制性状难以改良等。此外月季作为多年生灌木,育种所需时间较长。(2)只注重对外观性状的改良,而忽视了对内在性状的改良。在过去的育种史中,育种家们只注意芽形、花形、花径、瓣数和茎长等外观性状的改良,并且选择的标准也趋于一致,造成资源流失,而内在性状,如生活力、瓶插寿命以及对病虫害的抵抗能力等未得到相应的提高。(3)遗传背景相对狭窄。据统计蔷薇属的100多个物种中只有8个种对现代月季做出过突出贡献,因此这种近亲杂交现象严重影响月季的生活力[1]。 90年代发展起来的以组织培养为基础的转基因技术无疑为月季育种提供了一条新途径。这种方法不但使品种在外源基因所控制的性状上发生改变,其性状保持相对稳定,还可利用来自其他生物类型的基因,创造更优良的品种。目前,月季的组织培养已有了较深入的研究,基因的分离、克隆以及载体构建等技术在重要的农作物及模式植物上已积累了较多的经验,皆可应用于月季的基因工程育种中[2]。运用这项技术不断培育出新品种以满足人们对月季求新求异的需求。 3、目前研究的概况和发展趋势 月季传统的栽培方法是用嫁接和扦插法进行繁殖,但繁殖速度较慢。自20世纪60年代组培技术在生产中应用以来,许多研究者在月季的组培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在月季组培苗的利用方面也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对加速新品种的推广和运用起到了积极作用。我国的研究者从20世纪80年代以后便开始进行切花月季组培种苗的生产,在组培的各大领域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目前,植物组织培养已经向基因的分离、克隆以及载体构建方向发展。在当前再生体系不够完善仍然是制约月季转基因的主要因素,直接再生不定芽途径虽然再生高,需时短,适应范围广,但转化困难;胚性愈伤组织或次级体细胞胚易于转化,但体细胞胚再生体系的建立相对困难,需要在诱导出初级体细胞胚后经过长时间的继代和选择,目前具备该再生体系的品种还非常有限。植株再生是进行遗传转化的必要前提,只有具备了成熟的再生体系才能有效的进行基因转化。现在组织培养技术在很大程度上仍是已经验为基础的,广泛开展月季组培的研究仍是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在我国尤其如此。随着经验的累积,月季再生体系将不断完善,为转基因提供前提条件。此外,人们对环保的日益重视,对新奇花朵的需求日益增加,以组织培养为基础的技术必将在月季育种中发挥重要作用[3]。 二、论文研究的内容

第二语言习得及其影响因素

第二语言习得及其影响因素 【摘要】随着是时代的进展,越来越多的人学习第二语言,对于第二语言 习得的研究也覆盖了很多领域,语言分析、社会文化因素、动机效果因素或教学法等方面,当然还有从语言心理学角度进行的研究,对于第二语言习得的影响因素的研究也是层出不穷,本文就母语、元语言意识、能力和情感态度因素对于第二语言习得的影响进行展开叙述。 【关键词】第二语言习得;元语言意识;能力;动机;态度 1.前言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是在儿童母语习得研究的基础上逐渐发展起来的。它与母 语习得的不同之处在于, 第二语言习得是在已经掌握了母语系统的前提下, 多 数情况下又是在脱离目的语社会的环境中进行的。在当今社会对于第二语言学习 已经成为潮流和趋势,第二语言也成为人们必不可少的技能之一,所以如何学习 第二语言,学习第二语言的影响因素是什么,成为人们思考的问题。影响第二语 言习得的因素有很多,包括母语、元语言意识、能力和情感态度因素等。下面我 们就这几个方面进行详细论述。 2.母语对于第二语言习得的影响 第一语言(即母语)是在使用该语言的生活环境中结合智力的发展而习得的。 因第二语言习得是在已经掌握了母语系统的前提下, 多数情况下又是在脱离目 的语社会的环境中进行的,对第二语言的掌握需在人为的环境里进行有计划的学 习。第二语言学习的效果,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第二语言和第一语言在语言体系上 的差别。语言体系接近、差别不大的语言无疑较易学习;反之 ,差别极大的语言 , 学习中困难较多 ,需要付出的时间也较多,对学习方法的要求会更高,这是因为 在第一语言对于第二语言的学习有一定的迁移作用。 母语对第二语言习得的影响就叫做语言迁移。语言迁移一般分为两种,即正 迁移和负迁移。母语在二语习得中有正面作用,促进第二语言的学习,即正迁移。 母语在二语习得中有负面作用,阻碍第二语言的学习,即负迁移。虽然负迁移对 二语习得有消极的影响,但是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方法将负迁移转化为正迁移。因 此,我们可以把语言迁移当成一种学习策略。 此外,语言迁移是一个很有效的学习方法,它在二语习得中是很有必要的。 对语言迁移来说,大脑中旧的认知知识是一个很重要的媒介。如果学习者将旧的 认知知识运用到新知识中,学习者将会很容易地理解第二语言。 比较母语与第二语言是学习第二语言的另外一种方法。通过比较两者之间的 区别,学习者在二语习得中将会有更开阔的眼界。学习者不仅掌握了母语的知识,

月季的植物组织培养开题报告

月季的植物组织培养开题报告 一、实验目的意义 通过月季的植物组织培养实验,对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进行初步了解,认识植物组织培养的重要性和发展潜能,并了解月季的特征及生长习性,锻炼自己独立做实验、独立思考的能力。 二、实验材料和方法 1.实验材料:月季(取材自天津师范大学主校区明理楼旁边) 2.实验步骤 ①称取6.5g~12g琼脂,先用蒸馏水置1000ml搪瓷杯浸泡2小时后充分洗去杂质。弃去浸 液用无离子水再洗1~2次,并加入500ml无离子水在电炉上溶化。边搅拌边溶化,直至完全溶化备用。 ②另取蔗糖30g于上述溶液中搅拌完全溶解备用。 ③另按MS培养基用量量取无机大量微量元素及有机成分的母液于一烧杯中,并完全倒入 ②液中搅拌溶解混匀备用。 ④按目的要求用取样器加入各种激素并搅拌混匀,加稀碱或稀释酸调pH值应比目的要求 的pH值稍高0.1~0.2。定溶1000ml。 ⑤趁热大于60℃分装于培养瓶中,应边搅拌边分装液体,根据要求的量分装。一般液体的 厚度掌握在1cm左右为宜。分装时不得将液体粘落至瓶口上。 ⑥将培养瓶封口塞棉塞、包牛皮纸系线绳。 ⑦另取Ф5cm的滤纸若干,置Ф9cm的培养皿中并用牛皮纸包好准备灭菌。 ⑧另取无离子水若干不得超过瓶内总体积的70%,加棉塞包牛皮纸,灭菌制备无菌水。另 取清毒瓶包好备用。 ⑵灭菌 ①检查有无漏电漏水现象,加无离子水的3升,将要灭菌的物品平稳地放置高压锅套桶 内。 ②盖上锅盖水平拧好螺栓,打开放气阀,接通电源加热,待放气阀处水汽充分溢出时盖 上放气阀,待压力升至0.05Mpa时打开放气阀放气至压力回到零位时盖上放气阀升压。 ③待压力达0.12~0.15Mpa时,开始计时,使调压器自220V回调170~180V左右维持 30分钟断电。 ④待压力回降至零位时,打开锅盖错开一缝隙使热蒸汽迅速溢出烘干包纸和瓶塞。 ⑤趁热取出被灭菌之物,将培养瓶置平稳处使培养瓶中的培养基凝固。23小时后查有无 细菌,48小时后查有无霉菌,如有杂菌应及时处理,无杂菌备用。 ⑶接种 ①取材:将采集的月季茎段冲洗干净,分装到烧杯中,放入超净工作台;先用70%酒精浸 没并轻摇15s进行欲消毒;倒出酒精,加入0.1%二氯化汞浸没;倒净二氯化汞。用无菌水冲洗3次,将废液倒弃备用。 ②解下培养瓶上包头纸的线绳,并将培养瓶整齐地排列在接种台的左侧,然后用70%的酒 精棉球从内向外擦接种台面。 ③在酒精灯下用用镊子在消毒瓶内取出材料置于培养皿内的无菌滤纸上吸干水分,右手持 镊子左手拿灭过菌的解剖刀迅速地将茎段切成剪成每段2~3cm至少有1个侧芽,用镊子将外植体迅速地在酒精上接入培养瓶内。 ④在酒精灯火焰上转动瓶口和棉塞进行灼热灭菌,迅速塞好棉塞、包好包头纸,系好线绳,

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的年龄因素

参考书目:丁安琪著,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者研究,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2010年8月第1版 专题五: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的年龄因素 一、关于年龄的两个假说 二、年龄与第二语言习得研究 三、年龄对第二语言习得产生影响的原因 四、国内关于第二语言习得年龄因素的研究 五、年龄因素研究在语言教学上的意义 Research into age-related learner differences in language development is vitally important in order that learners of all ages might receive optimal support from teachers and educators. ---- Carol Griffiths ,2008,47 见123页 一、关于年龄的两个假说 提到年龄对第二语言习得的影响,就不得不提两个概念:关键期假说和敏感期假说。 1.1关键期假说(Critical Period Hypothesis) 理论基础:1959年,神经心理学家Penfield和Roberts研究了失语症病人的神经系统特征,得出转折期是儿童学习语言里响起的重要标志。 大约在9-10岁,人脑在语言能力上的侧化(lateralization)已经形成,并固定在大脑的左侧,因此成年人在左脑受损后无法完全恢复原有的语言能力。相比之下,10岁以下的儿童尚未经历这种青春期以后的左半脑的语言侧化,他们大脑的左半球语言区如果遇到意外受损,该语言区就会从左脑转移到右脑,恢复儿童的语言功能。儿童的大脑尚未侧化与大脑的可塑性有关,而处于侧化之后的青少年和成年人大脑的可塑性并不怎么强。 奠基性事件:1967美国神经语言学家Eric Lenneberg 发表《语言的生物学基础》(Biological Foundations of Language)一书提出了语言关键期假说。 概念:提出儿童语言能力的发展是由先天遗传因素决定,受发音器官和大脑等神经机制制约的自然成熟过程。年龄对语言学习者有诸多限制。开始时生理不成熟,习得难以进行;青春期后,大脑失去可塑性,语言习得也达不到正常水平,至少不会像青春期之前那么容易。因此两岁到青春期这段时间是语言习得的关键期(critical period for language acquisition). 1.2敏感期假说(Sensitive Period Hypothesis) 提出:1978年Oyama以意大利男性移民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学习者话语能力和对目的与理解能力的测试,得出结果而提出。 研究结果显示,被试的这些能力与他们到达美国时的年龄有关系:6-10岁期间到达美国的学习者与英语本土控制组成绩累死;11-15岁和16岁以上组的成绩与本土控制组的成绩显著不同。11岁以上的学习者在语音与理解力方面的得分都降低了。换句话说他们的英语越来越不地道了。这种不地道不是一下子就产生的,而是逐渐下降形成的。 概念:指的是对于第二语言习得来说,并不是过了某一个时期,第二语言习得就变得突然或者绝对不可能了,其实这种第二语言成绩上高低的变化在年龄上来说是一个逐渐变化的过程。(loup et al.,1994,74) 关键期假说和敏感期假说比较 类似:1、都认为无论学习第一语言还是第二语言都有一个“临界期”,语言的学习能力均受机体“成熟程度”的影响,不同年龄的人,语言学习成绩是不同的。 2、均重点研究年龄因素对活的第二语言的语音、词汇、句法等发面的影响作用,均认为开始学习的年龄影响第二语言语音的正确感知。例如:在学习初期,儿童比成年人学习第

华南农业大学研究生开题报告介绍

华南农业大学 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 学号:2013200215 姓名:任毅 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专业(领域):植物学 研究方向:观赏植物生物技术 导师姓名:杨跃生 攻读学位:硕士学位 2015年3月15日

论文题目三倍体紫锥菊的变异与花药培养 选题来源自选论文类型应用基础研究开题日期2014年3月涉密否

一、立题依据(包括研究目的、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需结合科学研究发展趋势来论述科学意义;或结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迫切需要解决的关键科技问题来论述其应用前景。附主要参考文献目录) 紫锥菊(Echinacea purpurea L.)是菊科(Asteraceae)紫锥菊属(Echinacea)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于美国中东部和加拿大南部(李鹏等,2007)。紫锥菊中含有多糖,咖啡酸衍生物,烷基酰胺等化合物,具有提高机体免疫力和抗炎的作用,是国际上最受重视的少数几种药用植物之一(李继仁等,2002;王弘,2001;Barrett B,2003)。 1紫锥菊基本概述 目前,国际上对紫锥菊的研究已经从多方面开展,最主要的是紫锥菊的有效成分及药理活性,而与本报告关系密切的组织培养和遗传育种等方面也有一定程度的研究。 紫锥菊中的有效成分之一是多糖及糖蛋白。对紫锥菊的水相提取进行分离和药理活性测试得到两种具有免疫活性并且相对分子质量在35,000~450,000的多糖(岑国栋等,2010),紫锥菊所含的多糖成分能够刺激巨噬细胞杀伤肿瘤细胞,抗菌和增强机体免疫力的功能(张莹等,2001;肖培根,1996)。咖啡酸衍生物是紫锥菊中另一类重要的药理活性物质,紫锥菊地上部分及其根的乙醇提取物中含有咖啡酸类衍生物,包括菊苣酸、绿原酸、咖啡酸、紫锥菊甙等,紫锥菊咖啡酸衍生物中主要为菊苣酸。菊苣酸具有增强免疫抗炎功能,并能抑制透明质酸酶,保护胶原蛋白Ⅲ免受可导致降解的自由基的影响(吴华, 2010;张广求,2010)。 2紫锥菊的组织培养与遗传育种的研究 (1)紫锥菊的组织培养技术的建立 由于紫锥菊具有巨大的药用价值,对紫锥菊的优质,高产提出了新的要求。植物组织培养技术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新的途径(Abbasi et al,2007)。Zobayed等让人利用两种细胞分裂素6-苄氨基腺嘌呤(BAP)和苯基噻二唑脲(TDZ)分别与生长素吲哚乙酸(IAA)结合使用,利用紫锥菊的叶柄作为外植体,分别诱导出了体细胞胚和不定芽(Zobayed et al,2003a)。Choffe等人利用吲哚-3-丁酸从紫锥菊的子叶和胚轴诱导出根器官(Choffe et al,2000)。Koroch等人用细胞分裂素BAP和生长素NAA从紫锥菊的叶片诱导出不定芽,证明以紫锥菊叶片为外植体获得无菌苗是一种可行的方法(Koroch et al,2002)。Zobayed等人利用紫锥菊叶片,子叶和根外植体诱导不定胚,在添加有细胞分裂素BAP和生长素吲哚-3-丁酸的培养基中均诱导出体细胞胚,并且14天的暗培养条件能够

从实例中探讨影响二语习得的因素

从实例中探讨影响二语习得的因素 众所周知,影响二语习得的因素分为内部和外部的因素,人们普遍认为外部因素包含环境因素,即自然环境和教学环境,有人在自然环境下无意识地习得第二语言,有人在规律的教学环境下掌握第二语言。这两种环境对二语习得的影响是不同的,前者更倾向于习得的自然属性,后者偏向于营造一种目的语环境,例如采用“沉浸式”教学法,让老师和学生完成处于目的语的教学环境中,模拟自然环境,来实现二语习得的目的。除此之外,社会文化和社会距离等因素也是重要外部因素。至于内部因素,则更加复杂,母语的迁移,智力,动机,学习态度,方法策略,情感认知等等,都会造成习得效果的差异,而这些因素在实际过程中是如何起作用的呢?哪种因素的影响力更大呢?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结合实例来探讨。 一、环境因素差异所导致的二语习得效果异同探讨 (一)自然环境下的的二语习得 自然环境,也就是指学习者处于自然的目的语环境中,生活在第二语言国家或者社团中,日常交际用语都是第二语言,学习者在潜移默化和实际应用中不自觉习得目的语。如同儿童习得母语,一直处于目的语环境,并没有老师系统地教授语言知识和技能,就像儿童学习母语汉语一样,没有父母会按照“拼音,汉字,听说读写。”的顺序,依照“语音,词汇,语法”的体系来讲解,但是儿童会从简单的字词习得,例如“爸爸”,从单字词过渡到双字词阶段,从电报式表达过渡到完整的表达。自然环境下的二语习得也具有某种相似性,目的语的输入刺激学习者进行分辨,在大脑中加工处理,在反复的实际操练和不断输出后,掌握目的语。 比如,很多人熟悉的日本乒乓球女子运动员福原爱,她对汉语的掌握就属于在自然环境下的二语习得。她出生于日本,从小学习打乒乓球,四岁时来到中国,跟随中国教练学习,和中国孩子一起训练,十几岁时又加入辽宁乒乓球俱乐部,这样的经历让她能够说一口流利的汉语,并且具有鲜明的辽宁口音,在词汇的使用上也习惯说东北方言词汇。福原爱对汉语的习得就是在自然环境下实现的,她没有系统地针对性地参加课程,也没有以学汉语为主要目的,她只是生活在中国,不断的输入让她掌握了汉语的语音和含义,不断地输出让她有机会在真实的言语交际中操练汉语,因此她在长年累月中习得了汉语,而且是具有方言特色的汉语。但自然环境下习得的她,在书写方面的能力却远远不如听说的能力,这是什么原因呢?这就谈到自然环境下的二语习得的局限,自然环境下虽然是真实的目的语交际环境,但是缺乏系统的规划和操练,虽然激活了LAD机制,让学习者大脑中的图示得以不断激活,保存,贮藏,阐出,但是无法让学习者掌握目的语的整套语言规则,包括语音词汇语法这些语言知识,和听说读写的语言技能。 (二)教学环境下的二语习得 教学环境是有意识地营造一种目的语的环境,教师根据教学目的和大纲,采

年龄因素论文:年龄因素对二语习得的影响

年龄因素论文:年龄因素对二语习得的影响 【中文摘要】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和教育工作者关注年龄因素在第二语言学习过程中的影响。人们试图解开这一谜题以利于教育和教学工作效率的提高。因此,它也成为备受争议的一个问题。Penfield and Roberts在1959年最早提出临界期假说的观点,即语言学习具有明确有限制的时期,而在这一时期后学习者学习语言就很困难。这一观点成为一个被普遍认同的观点。Lenneberg在1967接受此观点并加以发挥。由于这种观点的普遍流行,越来越多的中国家长很早就给孩子提供接触英语的机会。作者联系当前我国外语学习的这种低龄化的趋势,认为研究外语学习者学习外语的起始年龄及其成绩的关系是很有必要的,这种研究可以帮助家长和教师针对孩子学习外语的问题做出更明智的抉择,以及在教学过程中采取更为行之有效的策略和方法。作者的研究中,受试者的年龄较广,其中有5到7岁的儿童,也有平均年龄为16岁的高中生,还有已经毕业30到35岁的成人。作者分析了一个案例,做了一项调查和一个问卷调查,结果表明不同年龄的学习者有不同的学习特点,外语学习者不同的起始年龄和英语能力的确有关系,起始年龄早的英语学习者比起始年龄晚的学习者在掌握英语能力上优势多。同时,作者也针对不同年龄的语言学习者,提出了一些教学方面的建议,希望能提高教和学的效率。 【英文摘要】Recently, more and more people pay attention to the age difference in the process of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SLL). Many studies consider this age factor a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s. It has obviously become the focus of the researchers and linguists. The Critical Period Hypothesis (CPH), which is very famous, proves a limited and specific period for language acquisition. Penfield and Roberts first supported the CPH in 1959. Then Lenneberg also gave his support later in 1967. This belief was so popular that more and more parents send their children to learn English earlier and earlier.In face of this low-age learning tend, the author holds the view that finding ou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tarting age of language learns and their scores is very necessary. This study can help parents and teachers to make wiser choices for the students. What’s more, it can also give a hand to the teachers to use more proper strategies and methods.There are many subjects with different ages in this study, including the children (5-7years old), adolescents (16-17 years old) and graduated adults (30-35 years old). The author studies a case, a test and a questionnaire in the study.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different aging learners have different learning characteristics and there is strong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tarting age of language learns and their English grasping ability. In other words, the language learners, whose starting

二语习得过程中的重要影响因素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3716619359.html, 二语习得过程中的重要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何丽新孙静雪 来源:《世界家苑·学术》2017年第11期 摘要:二语习得过程不同于二语的学习过程,二语习得涉及到音素辨识、音节构成、词 汇及句子构成等很多因素。而精准的听辨能力、在大脑中的快速加工统计能力、有效语言的量的积累是决定二语习得是否成功的关键。本文就二语的习得过程中的三个主要影响要素进行了揭示。 关键词:二语习得;辨音;统计学;有效语言;输入量; 我们在已经熟悉了一门语言的情况下,若没有句读,文字的阅读是相当困难的。而对于二语初学者或者语言基础及其薄弱的学习者来说,又如何能知道词与词、句子与句子之间的界限呢?本文在相关的二语习得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分析基础上,按照语言的习得过程分析了在二语习得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作用的三个重要影响因素。以期在二语教学当中能起到一定的提示和促进。 一、精准的听辨能力 二语习得者在接触到一种陌生语言的时候,就像我们看到任何一篇没有断句的篇章一样茫然不知所措。在过去我们最担心的最惧怕的是核武器或者大规模破坏性武器,而目前语言的习得面临的最大障碍是“键盘”。有许多工作人们可以单个人独立运用鼠标完成,这限制了真实语言的沟通。在说话者和受话者之间,说话的速度和语音的发音环境都在影响双方的语音接收精准程度,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间和不同的人在同一个时间,发同一个音是无法做到完全一致的。音位是最小的语音识别单位,所以这些音位单位在听力过程的精准程度直接影响二语习得,音位的习得反复记忆是必要的。音位与音位之间的感知能力特别重要,一个音位的变化会造成语义的不同,音位与音位之间的频率变化很微小,能捕捉到这种微弱差别是精准听辨能力提升的关键。 二、快速的统计学习能力 在语言学习过程中,语言学习者在很大程度上依赖概率学习手段,在不自觉的尊从如何利用贝叶斯模型理论进行二语学习,这种贝叶斯模型在科技迅速发展的今天已经运用于人工智能的研究中。经贝叶斯模型统计,语言学习者对语音的敏感程度决定了其学习语言的进度,在学习到一定阶段后会自觉的建立或“整理”自己语音系统识别。而且目前关于这方面的研究也倾向于把音系系统的识别以统计方法进行分析。也就是说如果语言学习者接触到的语言音节结构为辅音与元音的语言,学习者就会在大脑中对存在与系统中的元音和辅音进行识别和组合,然后进行频率统计,这个过程是在潜意识中完成的,这样听到音节的概率就被统计出来。在统计的基础上还要进行归类。这种分类的抽象任务要求语言习得者对音位总结规律分布形成对比分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