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淄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规划选址论证报告

临淄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规划选址论证报告
临淄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规划选址论证报告

临淄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规划选址论证报告

Document number:PBGCG-0857-BTDO-0089-PTT1998

目录18

第一章项目基础资料

一、项目现状资料

1. 项目背景

淄博市现有2座垃圾焚烧处理厂,分别为淄博环保能源有限公司和淄博绿能环保能源有限公司,以及1座卫生填埋场。目前淄博市生活垃圾处理方式以焚烧和卫生填埋为主。

淄博绿能环保能源有限公司厂址位于淄川区岭子镇小范村以南,于2014年7月建成投产,用地面积约6公顷,建设规模日处理生活垃圾1200t,拥有3台600t/d的循环流化床垃圾焚烧炉。

淄博环保能源有限公司厂址位于淄博市高新区石桥办事处辛曹村,于2007年7月建成投产,建设规模日处理生活垃圾1000t,建设有3台400t/d的循环流化床垃圾焚烧炉。2011年该厂址被淄博市规划为中心主城区用地,现已无法满足城市发展的要求。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人口的增长,城市生活垃圾量也不断增加,产生与消纳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急需规划新的垃圾处理设施。为更好的适应新形势下城乡环卫发展的需求,淄博市拟建设“一南一北”两个垃圾处理厂,现南部处理厂(淄博绿能环保能源有限公司)已建成投产,承担淄博市淄川区、博山区、周村区、文昌湖区的生活垃圾处理。本项目规划为北部厂,日处理规模为2000吨,主要承担处理张店区、临淄区、高新区、桓台县、高青县的生活垃圾,建成后拆除老厂(淄博环保能源有限公司),以解决淄博市的垃圾处理问题,实现垃圾的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同时,落实《淄博市人民

政府关于公布2015年市重大项目名单的通知》中重大项目之一“杭州锦江集团淄博市第二环保热电厂建设项目”,该公司在进行可行性研究的基础上,依据有关规定,拟选址编制本建设项目选址论证报告。

2.拟建地现状及周边情况

本项目拟建地位于临淄区敬仲镇省道S321(寿济路)北公里处,李家村西南已废弃砖厂,总计占地面积公顷。该用地现状主要以未利用地为主,含部分建设用地和农用地,产权为村集体。

该项目拟建地西侧紧邻一条乡间土路,宽约6米,南北向,路况较差,东侧50米以外,现有一条中石化输油管道南北向穿过,该输油管由广饶至齐鲁石化,管径529mm,现压力,以后达到。拟建地距离周边村庄距离均在一公里以上,地下无压覆矿资源,周边无名胜古迹、文物保护和自然保护区,无军事、机场设施,也不存在具有严重火灾、爆炸危险、及泄漏的化学品企业。

3. 自然条件

(1)地形地貌

本项目地貌单元属鲁中山地与华北平原过渡地段的冲洪积平原。拟建地由于人为取土制砖,形成了大面积地势起伏较大的不连续坑体,高程最大值米,高程最小值米,地表相对高差米。钻孔揭露的地基土岩性由冲洪积成因的粉土及粉质粘土组成。

(2)工程地质

拟建地无滑坡、崩塌、岩溶溶洞及土空洞等不良地质作用,无地震液化现象。场地稳定适宜建设。

(3)气象

本项目地属于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季节变化分明。全年平均气温℃,全年最高气温一般6~7月份,最极端气温在℃;最低气温一般在一月份,一般在℃左右;降水量多集中在6~9月份,以7月份最多,最大降水量在左右,最少不低于100mm,全年晴天195天左右,阴天在85天左右。年平均相对湿度为65%,年最小相对湿度为6%。年无霜期在216天左右。

(4)水文地质

勘察期间,各钻孔揭露深度范围内均未见地下水位,近3~5年最高地下水位在地表下约20米,地下水类型属第四系孔隙潜水,地下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补给及地下水的侧向径流补给,近年来由于工业及农业用水量的增加,地下水位呈逐年下降趋势,基础设计时可不考虑地下水的影响。

(5)地震烈度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场区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

(6)抗洪标准

根据《淄博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和《防洪标准》GB50201-94,本项目建设区按不低于50年一遇洪水标准设防。

二、项目建设必要性

1、替代现有垃圾焚烧发电厂

淄博环保能源有限公司于2006年在高新区建成的垃圾焚烧发电厂,该厂址现已被淄博市总体规划划为中心城区用地,距新建济青高铁淄博北站约2km,已严重影响到了中心城区的发展,需要在中心城区以北择址新建垃圾焚烧项目,以替代现有垃圾焚烧发电厂(淄博环保能源有限公司)。

2、改善淄博市垃圾处理现状, 实现生活垃圾处理设施的标准化、规范化

淄博市现有垃圾处理设施难以满足今后垃圾处理的需求,尚有大量集中收运的生活垃圾以简易堆放或填埋的方式处理,填埋沼气和垃圾渗沥液未得到有效的控制,该项目的建设将杜绝原有简易堆肥处理产生的污水、废气等二次污染。达到处理设施标准化、规范化,处理技术先进、管理水平科学的目标。

3、有利于周边工业企业实现集中供热

本项目周边现有用热(蒸汽)化工小企业60余家,均配备有小型锅炉,其中以燃气锅炉为主,其用气时间和用气量存在不确定性。另外,敬仲镇镇区目前由属亟需关停的高污染、高能耗的燃煤小锅炉供热。因此,周边工业企业及镇区热负荷有必要采用节能环保高效的热源点集中供热。

4、有利于节约集约土地资源

本项目采用焚烧方式处置垃圾后,垃圾减量达到85%左右,现代化垃圾焚烧处理方式,虽然投资较高,但是占地小,场地选择相对容易,处理时间短,减量化显着,无害化较彻底,生活垃圾臭味控制相对容易,采用先进的烟气处理和污染控制工艺,还能有效的防止环境污染,同时可利用垃圾焚烧余热发电、供热等,提高了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效率。

5、焚烧后产物可为社会提供大量优质资源

焚烧后产生的热能发电,产生的残渣,密实无菌又可为社会提供筑路等用料。废铁等金属材料经磁选回收后又可为社会提供金属用料。因此本项目的建成可为社会节约资源,创造财富。

三、项目相关规划和文件

1.《淄博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

2.《临淄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

3.《淄博市城乡环境卫生规划(2014-2020)》

4.《淄博市临淄区敬仲镇总体规划(2007-2020)》

5.《临淄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二章项目建设条件分析

一、项目选址论证报告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管道保护法》

4、建设部、国家计委《建设项目选址规划管理办法》(1991)

5、《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工程项目建设标准》建设部、国家计委

6、《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

7、《生活垃圾焚烧处理工程技术规程》(CJJ90-2009)

8、《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18485-2014)

9、《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

10、《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

11、《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

12、《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

13、《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和给水与污水处理工程项目建设用地指标》

14、《小型火力发电厂设计规范》(GB 50049-2011)

15、《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

16、《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

17、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加强建设项目选址规划管理的通知》(2011年)

二、项目选址的基本原则

1. 科学合理性原则

从全面、科学、协调发展的视角,融合城乡规划学、地理学、社会学、工程学等多学科知识,综合考虑影响建设项目的各项因素,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2. 安全性原则

(1)项目选址应具有良好的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不应选在抗震设防烈度为9度的地震区;应避开有泥石流、滑坡、流沙等直接危害的地段,以及Ⅳ级自重湿陷性黄土和Ⅲ级膨胀土等工程地质不良地区。

(2)项目选址应具有良好的地形、地貌,远离地上、地下的障碍物。

(3)避免洪水、潮水和内涝威胁,场地的防洪标准不应低于50年一遇。

(4)远离污染源及易燃易爆场所,且应位于污染源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下风侧。

(5)项目选址应远离各种污染源,并满足有关卫生防护标准的要求。同时考虑对周边环境不造成威胁与影响。

3. 便捷性原则

项目选址应具备可靠的、适用的、经济的给水、通信等外部协作条件,并具有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

4. 协调性原则

选址尽可能考虑与城市规划、城市综合交通、基础设施及环境保护的关系,使项目的建设、运营和周边环境相协调,在保持项目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与社会经济发展相协调。

三、项目建设选址要求

依据《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处理工程项目建设标准》、《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18485-2014)以及《生活垃圾焚烧处理工程技术规范》

(CJJ90-2009)等相应规范,生活垃圾焚烧厂厂址选择基本要求如下:(1)满足城市总体规划、环境卫生专业规划以及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与周围环境相协调;

(2)符合经济运输要求,有效降低运输成本;

(3)市政设施较为齐全,充分利用已有的市政基础设施,减少工程投资费用;

(4)选择在生态资源、地面水系、机场、文化遗址、风景区等敏感目标少的区域;

(5)有足够的用地面积,动迁少,尽可能少占或不占耕地,征地费用低;

(6)满足水文地质条件,不受自然灾害的威胁;

(7)有可靠的电力供应,应满足电力上网要求;

(8)水源充足,选址尽量靠近河流等自然水源。

四、建设项目特点分析

1、交通运输便利。拟建地沿西侧支路向南约为“寿济路”即省道S321,厂址向东距S231省道约,便于服务范围内区县垃圾运输(拟建地距高青县最远,约

60公里,临淄区距离最近,约10公里,服务范围内区县到该地块的平均运距为公里)。

2、用水经济、方便。拟建地生产用水量大,可由临淄齐城污水处理厂提供,污水经深度处理后产生的中水,可以供给使用。

3、发电入网便利,热源用户充足。拟建地距高阳变电站(11万伏)约为8公里,距冯家变电站(50万伏)约为公里。根据朱台镇总体规划和旧村改造计划,热电厂产生热源可供给高阳、冯家及5公里外朱台工业园区等地使用。

4、符合环保要求。距离该地块最近的村庄是毛家屯村,相距1000米,符合环保规定要求。

五、项目建设方案及主要技术标准

1. 总平面布置

根据本项目的工艺要求及红线界限范围,按现代化工厂模式配置,在拟建地建设主厂房及生产配套设施、综合楼以及仓库等。垃圾运输车通过厂区高架桥进入卸料平台倾倒至垃圾库。垃圾预处理采用生物干化和机械分选的工艺路线,人流和物流的进厂通道应分流设置。建筑间距和退让道路、用地边界距离,按《淄博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要求控制,满足消防、通风、安全、卫生等要求。

2.建设规模与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垃圾焚烧发电厂建设规模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如下:

本项目规划容量:处理生活垃圾量2000t/d,配套建设2×800t/d垃圾焚烧炉配2×C30MW汽轮机组。

项目需新征地公顷;规划计容总建筑面积万㎡,容积率为;建筑系数为%。

3. 道路交通

本方案沿西侧支路设置南、北两个出入口:南出入口仅供行政、办公人员及小汽车进出;北出入口为物流出入口,供垃圾、渣、灰以及其他辅助物料进出。拟建地内部设置环线道路,道路系统完善,交通通畅。

4. 公用设施配套

(1)给水:生产用水量大,采用临淄齐城污水处理厂的中水供给;生活用水量很小,采用自来水公司供水。

(2)排水:排水系统采用雨污分流,废水不对外排放,废水收集后集中处理;雨水排入市政雨水管网。

(3)电力出线:本项目附近现有敬仲变电站110千伏变电站一座,距离本项目拟选厂址约4km,具备电力上网条件。

第三章建设项目规划选址论证

一、建设项目与相关法律、法规的协调

本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的规划选址符合现行的《山东省城乡规划条例》、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核发的《关于加强建设项目选址规划管理的通知》及其它相关法律、法规、政策文件的要求,同时应申请区政府、发改委、城市规划、国土、消防、环保等相关主管部门的批示。

二、建设项目场地自然条件适宜性论证

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的建设应符合安全性原则。不应选在抗震设防烈度为9度的地震区;应避开有泥石流、滑坡、流沙等直接危害的地段,以及Ⅳ级自重湿陷性黄土和Ⅲ级膨胀土等工程地质不良地区;场地防洪标准不低于50年一遇。

本项目自然条件分析:

(1)地形:坑内坡度值≤坡度≤。

(2)工程地质:地质结构为潮土、砂土、中细砂、粗砂层,各层承载力≥100Kpa。地震烈度为7级设防,无崩塌发生的可能。

(3)水文:无水压含水层水位深超过3cm,不要求降低地下水和设置防水层。

(4)场址现状高程:本项目地貌单元属鲁中山地与华北平原过渡地段的黄泛平原,地面高程,达到《防洪标准》GB50201-94的要求,满足50年一遇的防洪要求,无洪水淹没可能性。

(5)风向:临淄区常年盛行风向为西南风,本项目位于污染源的下风。

建设项目场址自然条件适宜性论证一览表

三、建设项目与城市规划的协调

1. 与总体规划的协调

(1)与《淄博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的协调

本建设项目为垃圾焚烧发电厂项目,主要用于公共利益设施,与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功能相协调,与城市功能组团无矛盾和冲突。

(2)与《临淄区敬仲镇总体规划(2011-2030》的协调

根据《临淄区敬仲镇总体规划(2011-2030)》,该范围规划用地性质为工业用地,与该用地性质相协调。

2.与临淄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协调

根据《临淄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本项目拟建地主要以未利用地为主,含部分建设用地和农用地,其中,非建设用地可以转为建设用地使用。

3.与《淄博市城乡环境卫生规划(2014-2020年)》的协调

《淄博市城乡环境卫生规划(2014-2020年)》确定:规划近期保留淄博市高新区生活垃圾焚烧电厂,在淄川区岭子镇小范村以南,新建一座处理能力1200t/d的生活垃圾焚烧电厂(即已建成的淄川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占地约6公顷,建议预留2公顷发展用地,满足生活垃圾处理需要。

规划远期,在淄博市中心城区东北部新建一座生活垃圾焚烧电厂(即要建设的本项目),设计能力2000t/d,占地约9公顷,建议预留2公顷的发展用地,同时关停淄博市高新区生活垃圾焚烧电厂。

规划近期高新区生活垃圾焚烧电厂负责处理区域包括张店区(含高新区)、桓台县、临淄区和高青县;淄川区生活垃圾焚烧电厂负责处理区域包括淄川区、博山区和周村区。远期规划生活垃圾焚烧电厂负责处理张店区(含高新区)、桓台县、临淄区和高青县的生活垃圾。生活垃圾焚烧电厂负责处理的区域可根据垃圾产生量的变化、焚烧能力和突发事件进行调整。

建设项目与城市规划及国土规划的协调性论证一览表

四、建设项目与综合交通规划的协调

垃圾焚烧发电厂的主要交通方向与公路运输密切相关。考虑由项目建设所产生的交通量,对城市主次交通干道交通流量无较大影响,不致增加城市的交通压力。周边交通设施满足项目本身所产生的货运量需要。

本项目用地符合《淄博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中城市主次干道两侧控制要求的规定。规划出入口设置符合《淄博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中出入口与道路交叉口距离控制要求的规定,对城市交通干道规划布局无影响。项目周边1000米范围内无居住区,对交通设施的布局无影响。

建设项目与综合交通规划协调性一览表

五、建设项目与市政公用设施的协调

1. 与城市排水工程的协调

(1)污水处理

规划在项目地内设置中水处理站,所产生的污水进行处理后,中水全部进行回用,主要用于内部场地和道路的洒水,浇灌植物,以及冲厕等。

(2)雨水处理

项目地内雨水汇集后,收集至雨水收集池内,经处理后,作为中水进行回用。

2.与城市输油管线的协调

(1)本方案必须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管道保护法》制定。

(2)本方案应符合《输油管道工程设计规范(2003版)》的规定。

“原油、C5及C5以上成品油管道与飞机场、海(河)港码头、大中型水库和水工建(构)筑物、工厂的距离不宜小于20m。”

(3)本方案应依据《石油天然气管道保护条例》的要求制定。

“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从事下列危及管道设施安全的活动: (三)在管道中心线两侧或者管道设施场区外各50米范围内,爆破、开山和修筑大型建筑物、构筑物工程;”

规划的选址界限与输油管线的距离大于50米,能够符合规范要求。

建设项目与市政公用设施布局的衔接与协调性论证一览表

六、建设项目与城市环境保护规划的协调

1. 环境功能区划

根据《淄博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该区域属于二类和三类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之间的缓冲带。

2. 项目拟建地环境保护目标

(1)主要环境敏感保护目标

(2)环境质量标准

大气环境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修订版二级使用标准;

区域噪声环境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二类标准;

区域地下水执行《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Ⅲ类标准。

(3)污染物排放标准

废气执行《山东省固定源大气颗粒物综合排放标准》(DB37/1996-2011)。有组织粉尘30mg/m3;无组织粉尘m3。

施工期:噪声执行《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相应施工阶段标准。昼间:70 dB,夜间:55 dB。

生活垃圾处置执行《一般工业固体废弃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11)。

3.项目施工和运营期环境影响分析

本项目施工期间会对周围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主要是建筑机械的施工噪声、扬尘,其次是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建议施工方采取措施,尽可能减少施工用地,开挖或堆土过后场地要绿化植被,协调好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以避免或减缓对大气、水环境以及固体废弃物不利影响。项目运营期生活垃圾全部进行封闭式的焚烧和无害化处理。

建设项目与城市环境保护协调论证一览表

七、建设项目与城市安全和综合防灾规划的协调

1. 与消防规划的协调

根据《淄博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项目拟建区属丙类消防责任保护区,在已规划的敬仲镇消防队(依据淄博市政府有关文件,于2015年年底前建设)服务半径之内,消防通道为寿济路,满足消防规范“消防车接到报警5分钟内必须到达灭火责任区边缘”的要求。

总平面布置严格按照《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要求布置,满足使用及消防要求,且均能形成环路,消防通道畅通。

室外消火栓根据《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确定。

2. 与抗震防灾规划的协调

《淄博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规定城区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该项目区域的地震烈度为7度,符合要求。《淄博市抗震防灾规划》中确定该区域属于抗震适宜用地,不存在轻微影响的场地地震破坏因素,无需采取整治措施。疏散通道为省道231(防灾供应区域性道路)和寿济路(城市主要疏散通道)。

3. 与防洪规划的协调

项目拟建地不处于洪泛区、洪水淹没区之内,项目的建设对防洪设施无影响。

全国已建及在建生活垃圾焚烧厂名录及主要参数

全国已建及在建生活垃圾焚烧厂名录及主要参数本文出自: 水世界网作者: cygyc-gc 点击率: 3152 深圳盐田垃圾焚烧发电厂 深圳市南山垃圾焚烧发电厂 深圳龙岗平湖垃圾发电厂(一期) 深圳宝安老虎坑垃圾焚烧发电厂 深圳平湖垃圾焚烧热电厂 深圳宝安白鸽湖垃圾焚烧厂 深圳龙岗大工业区垃圾焚烧厂 佛山顺德杏坛右滩垃圾焚烧发电厂 佛山南海环保发电厂 惠州垃圾焚烧发电厂 广州李坑垃圾焚烧发电厂 东莞横沥垃圾焚烧发电厂 中山蒂峰山垃圾焚烧发电厂 广州李坑二期垃圾焚烧发电厂 温州东庄垃圾发电厂 温州临江垃圾发电厂 温州永强垃圾发电厂 温州苍南垃圾发电厂 杭州绿能环保发电厂 杭州锦江垃圾焚烧发电厂 宁波枫林垃圾发电厂 宁波镇海垃圾发电厂 嘉兴垃圾焚烧发电厂 常熟垃圾发电厂 无锡垃圾焚烧发电厂(一期) 盐城市盐都区垃圾焚烧发电厂 张家港垃圾发电厂 苏州昆山鹿城垃圾发电厂 苏州苏能垃圾发电有限公司 常州垃圾发电厂 上海江桥垃圾焚烧厂 上海浦东御桥垃圾焚烧厂

上海闵行生活垃圾焚烧厂 天津双港垃圾焚烧发电厂 北京高安屯垃圾焚烧厂 重庆同兴垃圾发电厂 大连垃圾焚烧发电厂 石家庄其力生活垃圾发电厂 太原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厂 河南濮阳垃圾发电厂 许昌垃圾焚烧发电厂 郑州荥锦垃圾发电厂 河南陕县垃圾发电厂 哈尔滨垃圾焚烧发电厂 长春鑫祥垃圾发电厂 沈阳市大辛垃圾发电厂 福建晋江垃圾焚烧发电厂 厦门垃圾焚烧厂 福州红庙岭垃圾发电厂 山东荷泽垃圾发电厂 芜湖垃圾焚烧电厂 成都洛带垃圾焚烧发电厂 武汉关山环保资源电厂 江阴垃圾发电厂 太仓垃圾发电厂 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发展概述 一、我国“十五”生活垃圾焚烧回顾 “十五”期间我国共建设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厂51座,其中建成30座,在建21座;我国目前80%的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厂是在“十五”期间建设的,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大致可分为引进设备焚烧厂、引进技术焚烧厂、国产炉排炉焚烧厂、国产流化床焚烧厂四类;占我国全部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总量的比例接近8%。 1、已建引进设备焚烧厂:包括宁波枫林垃圾发电厂,上海浦东御桥垃圾焚烧厂,上海江桥垃圾焚烧厂,杭州绿能环保发电厂,深圳龙岗平湖垃圾发电厂,重庆同兴垃圾发电厂,天津双港垃圾焚烧发电厂,太原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厂,福建晋江垃圾焚烧发电厂,广州李坑垃圾焚烧发电厂等10座。 2、在建引进设备焚烧厂:包括苏州苏能垃圾发电厂,大连垃圾焚烧发电厂,常

垃圾焚烧发电规划问题探讨

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规划中相关问题的探讨 1、规划中容易忽视的问题 (1)选址要适中,不能太偏远,也不能建在城市中心区域或其他明令禁止的地方。拟建项目禁止在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和永久基本农田等国家及地方法律法规、标准、政策明确禁止污染类项目选址的区域内建设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项目建设应当满足所在地大气污染防治、水资源保护、自然生态保护等要求。鼓励利用现有生活垃圾处理设施用地改建或扩建生活垃圾焚烧发电设施,新建项目鼓励采用生活垃圾处理产业园区选址建设模式,预留项目改建或扩建用地。对于生态红线敏感区及脆弱区应进行单独进行选址论证,避免开工前及建成运行后出现环境邻避效应。 人们认为垃圾就要离得居民远远的,往往要求选址在相对偏远的地方也是不恰当的,存在垃圾长途运输的困难。生活垃圾成分复杂,一旦发酵,有很大的恶臭气味,如果运输车辆密封性不好,臭味溢出,沿途相当扰民,对空气质量有影响。从目前全国已经投入运营的项目分析来看,采用生活垃圾处理产业园区选址建设模式,预留项目改建或扩建用地是相对比较理想的。建议未来生活垃圾发电项目乃至危废处理项目均采取进园区模式是可行的也是必要的。 (2)针对垃圾焚烧厂生产设施本身而言,规划要有科学性、前瞻性。在某一个地区建垃圾焚烧发电厂,应当对该地区未来发展规模有正确认识,设施上要确保有足够的延展空间。比如垃圾储坑,以一个现有人口数量160万人的地级市来说,规划首期项目假设两台焚烧炉,日进厂垃圾1000吨左右,日处理生活垃圾量700吨左右,考虑垃圾3—5天的发酵期,建一个10000吨的垃圾储坑理论上已基本满足,但我们忽视人口正增长、人的流动性和不可预知因素(比如瘟疫等)等的影响,一旦停炉,垃圾很快就会爆仓。如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人们的流动性大大降低,都宅在家里吃喝拉撒睡,生活垃圾出现暴增,多出来的垃圾往往无处安放。因此,垃圾储坑的储存空间应规划到15000吨—20000吨左右,一期建设时一步到位,应充分增加不可预知因素的应急处理空间。同时,还要留足未来至少增加一台炉子的机位。 2、垃圾焚烧发电规划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以及保护措施 (1)水环境影响及保护措施 本类规划冷却塔排污水、化水制水产生的浓水以及锅炉排污水经生产废水处理系统处理后,回用于循环冷却塔的补充用水。污水处理站排水、车间清洁排水、生活污水、锅炉化水设备反冲洗排水经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设备处理后达到GB/T18920-2002中绿化、道路冲洗用水水质标准要求后,回用于厂区的绿化浇洒、道路冲洗、垃圾车和引桥冲洗以及地磅区域、垃圾卸料大厅的冲洗用水。初期雨水、飞灰填埋场渗滤液、垃圾储坑渗滤液和垃圾卸料

垃圾焚烧发电厂建设程序文件

垃圾焚烧发电厂建设、调试、运营汇编 一、项目建设阶段 1、项目建议书报批 2、确定设计院 3、电厂建设期编制项目可研报告 4、批复项目可研 5、编制项目环境评价 6、批复项目环境评价 7、编制项目初步设计 8、批复项目初设计 9、项目选址 10、办理项目土地手续 11、涉外投资的编制项目申请报告,要包括购买国产设备的清单,用于退还增值税 12、政府核准申请报告 13、到外经贸委办理外商投资企业批准证书 14、到工商局办理公司营业执照 15、到规划局办理土地规划手 16、到规划局办理工程单体规划手续 17、与供电公司签订并网框架协议 18、勘探 19、正式设计 20、设计文件审查与确认 21、线路及主接线并网方案确定及审批 22、制定工程管理和招投标管理办法

23、根据设计进行主要设备的考察招标 24、根据建设要求进行施工单位的招标 25、开工建设前进行三通一平的工作 26、办理施工许可证等建设证件。 27、开工建设举行剪彩仪式 28、办理取水许可证 29、根据设计进行打井 30、招标监理公司 31、施工图纸技术交底和图纸会审 32、根据设计进行桩基、汽机房、锅炉房、烟塔、输煤、灰库等的施工 33、设备安装公司招标、施工 34、并网线路的设计、材料采购、施工,办理跨越铁路的手续 35、锅炉验收并办理压力容器许可证 工程安装完毕 二、调试及试生产阶段 1、投产前启动 CDM 项目 2、由供电公司验收并网线路 3、与供电公司签订购售电协议 4、与供电公司签订并网协议 5、核定批复临时上网电价 6、办理发电许可证 7、成立试生产组织机构 8、分系统调试 9、由经贸委组织专家进行启动前的验收 10、锅炉的联调及试生产

项目用地踏勘论证报告、实地踏勘论证意见参考提纲

附件1 X项目用地踏勘论证报告参考提纲 (含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改方案暨永久基本农田补划方案,特殊情况下还须含规划选址论证报告章节) 一、项目概况 (一)项目建设依据。 该项目已列入X规划(文号),项目应由X:部门审批(核准),符合受理占用永久基本农田的重大建设项目用地预审范围。 (二)项目建设意义。 项目建设的重要意义、重要性和必要性;是否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国家土地供应政策。 (三)项目建设地点。 项目用地涉及X市X县(市、区)和X市X县(市、区)。 (跨市项目,增加表述:该项目为跨市项目,涉及、、 共个市。) (四)项目用地情况。 项目申请用地总面积公顷,其中农用地公顷(耕地公顷,永久基本农田公顷),建设用地公顷,未利用地公顷。

(五)项目建设的前期工作进展情况。 项目建设的规模和内容;涉及相关的建设技术指标;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情况;前期工作开展情况等。 (六)规划修改的原因。 项目是否符合规划修改条件,根据《土地管理法》等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该项目符合X情形,可以修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二、项目涉及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改方案暨永久基本农田补划方案 (一)规划修改的原则和依据。 1.规划修改原则。 规划修改应遵循严格保护耕地、节约集约用地等原则。 2.规划修改依据。 相关法律法规及部门规章、规范性文件、标准规范及技术规程、相关规划及其他文件材料;规划修改程序是否规范。 (二)规划修改方案。 1.规划修改总体情况及指标调整情况。 规划修改情况综述,并重点说明规划修改前后,耕地保有量、永久基本农田、建设用地总规模、新增建设用地等规划控制指标调整情况。规划局部修改是否对规划整体目标的实现有不利影响,是否采取措施避免或减少不利影响,提出的措施是否合理可行。 2.土地用途区调整情况

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项目概况

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项目概况 1.1 工程区域概述 1.1.1 自然条件和行政区划 1、地理位置 **县介于东经114°35′~114°38′,北纬36°46′~36°50′之间。位于太行山东麓,县城临洺关南距邯郸县20公里,北距省会石家庄150公里,距首都北京420公里。东与曲周县、鸡泽县交界,西与武安县为邻,南与肥乡县、邯郸县接壤,北与沙河县、南和县相连。东西宽48.3公里,南北41公里,县域面积908平方公里。 2、地形地貌 **县地处低山丘陵与华北平原的交接地带,地势西高东低,地貌主要有丘陵、平原和洼淀三大类型。京广铁路以西大部分为低山丘陵和岗坡地,山峰起伏,沟壑纵横。京广铁路以东大部分为冲积平原,地势平坦,一望无际。县境东南部有一洼淀,位于**广府古城周围,地势低洼,常年积水,是冲积扇末端与冲积平原交接过渡性地貌 3、气候 **县地处半湿润半干旱地区,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干燥,春季风多雨少,秋季天高气爽,夏季炎热多雨。多年平均降水量527.8毫米,约有60%以上的水量

降在汛期,降水年内分配不均和年际变化悬殊是降水上的两大特点。年平均气温14℃,最冷月份(一月)平均气温-2.5℃,极端最低气温-20℃,最热月份(七月)平均气温27℃,极端最高气温42.5℃,全年无霜期200天,年日照2557小时 4、水文地质 截止2012年,**县陈义闸和下堡店闸两座蓄水闸工程,蓄水能力为55.86万立方米,多年平均自产径流量(地表水资源量)为67.64万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为10638万立方米,地表水可利用量为76.38万立方米,地下水可利用量为1130.64万立方米。 1.1.2 社会经济及人口状况 1.1. 2.1 社会经济 年县位于河北省南部、邯郸县北端,素有“邯郸北大门”之称,是河北省第二人口大县,是全国农业发展、蔬菜产业“双十强”,中国紧固件之都和闻名遐迩的中国太极拳之乡。2013年,全县生产总值达到270亿元。 **产业特色突出。蔬菜、标准件、畜牧已成为三大特色支柱产业。蔬菜种植面积80万亩,产量33亿公斤,产值41亿元,是华北最大的蔬菜生产基地,被命名为“全国蔬菜产业十强县”。标准件产量283万吨,销售收入196亿元,产销量占全国县场份额的45%以上,是全国最大的标准件生产集散地。

山东垃圾焚烧项目一览

山东垃圾焚烧项目一览 一、已建成垃圾发电项目 1.山东荷泽垃圾发电厂 山东荷泽垃圾发电厂是全国第一家全部采用国产技术、国产设备的垃圾发电企业,也是山东省第一家利用生活垃圾进行发电、供热的项目。该项目由浙江省电力设计院设计,总投资1.6亿元,建设规模为两台6000千瓦汽轮发电机组。 2.青岛小涧西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 该项目是由上海环境集团有限公司在青岛市注册成立的青岛环境再生能源有限公司通过BOT(建设—经营—转让)模式投资、建设、营运的大型城市生活垃圾处理项目。总投资6.8亿元。每天焚烧处理生活垃圾达1500吨,年发电约2.1亿度,每年节约5.6万吨标煤。 3.威海市生活垃圾焚烧厂 威海市生活垃圾焚烧厂是由上海城市建设开发投资总公司下属的上海环境集团有限公司通过BOT模式投资、建设、营运的大型城市生活垃圾处理项目。总投资约3亿元,日处理能力700吨,2011年6月投入运营。 二、在建垃圾发电项目 1.济南市第二生活垃圾综合处理厂焚烧发电项目 该项目以BOT模式建设,由中国光大国际有限公司建设、经营,政府负责监管。项目占地7.99公顷,总投资8.9

亿元人民币,计划建设4条500吨/天的垃圾焚烧处理线,采用从比利时进口的焚烧设备和工艺技术,预计2011年9月底投用,年可处理生活垃圾66.67万吨,年可发电2.7亿度、上网逾2.2亿度,烟气排放指标达到欧盟Ⅱ标准,是山东省最大的垃圾焚烧发电项目。 2.德州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 该项目采用BOO合作方式,由北京森德环保集团投资2.6亿元进行建设,占地面积108亩,采用流化床焚烧工艺,配备2炉2机(即2台日处理365吨的垃圾焚烧炉和2台7.5兆瓦冷凝式汽轮发电机),处理能力为600吨/天,年发电量8000万度。根据项目建设规划,2011年底完成全部土建施工、设备安装、调试工作,并进行试运行。 3.诸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无害化处理项目 福建省丰泉环保设备有限公司成立诸城宝源新能源发电有限公司并投资2.6亿元建设诸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无害化处理项目。该项目建设两条日处理250吨的炉排炉生活垃圾焚烧生产线(炉),配备一台7.5MW冷凝式汽轮发电机,处理规模为500吨/天,年处理城市生活垃圾16.67万吨,发电60.46×106kW.h。 4.山东省高密市垃圾焚烧发电项目 该项目由北京利朗明德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以BOT方式投资建设,工程投资2.5亿元。项目设计标准为日处理垃圾

青海省生活垃圾焚烧发电规划(2019-2025年)环境影响评价

青海省生活垃圾焚烧发电规划(2019-2025 年)环境影响报告书 (征求意见稿) 规划单位:青海省能源局 评价单位: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2019年9月西安

前言 青海省位于中国西部,雄踞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东北部。因境内有国内最大的内陆咸水湖——青海湖而得名,简称“青”。青海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故被称为“江河源头”,又称“三江源”,素有“中华水塔”之美誉。青海省地理位置介于东经89°35′~103°04′,北纬31°36′~39°19′之间,全省东西长1200多公里,南北宽800多公里,总面积72.23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十三分之一,面积排在新疆、西藏、内蒙古之后,列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的第四位。青海北部和东部同甘肃省相接,西北部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相邻,南部和西南部与西藏自治区毗连,东南部与四川省接壤,是联结西藏、新疆与内地的纽带。 随着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逐步顺利推动,乡镇和农村生活垃圾将全部纳入统一的收运体系,各市(县)垃圾量处理将显著增加,如西宁市、格尔木市等市(县)垃圾填埋场日处理量最大超出原有设计规模100%,将造成填埋场设计服务年限急剧缩短。 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属于现代化垃圾处理资源利用技术,不仅能充分节约土地资源,改善城乡环境卫生状况,又能最大化实现生产系统和生活系统循环链接,推进资源全面节约和循环利用。建设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设施对加快自治区垃圾处理产业化进程,逐步实现垃圾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减少垃圾填埋场对区域水环境、大气环境及土壤的污染及促进城市经济、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为做好青海省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的规划和选址工作,积极推进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落地,改善城乡人居环境,提高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住建部等五部委《关于进一步做好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规划选址工作的通知》(发改环资规〔2017〕2166号)要求,青海省能源局组织编制了《青海省生活垃圾焚烧发电规划(2019-2025年)》(简称《规划》)。 (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和《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相关规定,2019年7月12日青海省能源局特委托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我公司”)对《规划》进行环境影响评价,进一步优化规划的实施过程,协调规划和环境保护的关系。 (2)接受委托后,我公司按照规划环评的有关要求,于2019年7月对规划的4个项目进行了现场收资工作。

最新环保部发布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建设项目环境准入条件(试行)

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建设项目环境准入条件(试行) 环保部日前发布了《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建设项目环境准入条件(试行)》,具体内容如下: 第一条为规范我国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建设项目环境管理,引导 生活垃圾焚烧发电行业健康有序发展,依据有关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和技术规范要求,制定本环境准入条件。 第二条本环境准入条件适用于新建、改建和扩建生活垃圾焚烧 发电项目。生活垃圾焚烧项目参照执行。 第三条项目建设应当符合国家和地方的主体功能区规划、城乡 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生态功能区划、环境功能 区划等,符合生活垃圾焚烧发电有关规划及规划环境影响评价要求。 第四条禁止在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和 永久基本农田等国家及地方法律法规、标准、政策明确禁止污染类项目选址的区域内建设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项目建设应当满足所在地大气污染防治、水资源保护、自然生态保护等要求。鼓励利用现有 生活垃圾处理设施用地改建或扩建生活垃圾焚烧发电设施,新建项目鼓励采用生活垃圾处理产业园区选址建设模式,预留项目改建或者扩建用地,并兼顾区域供热。 第五条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应当选择技术先进、成熟可靠、 对当地生活垃圾特性适应性强的焚烧炉,在确定的垃圾特性范围内, 保证额定处理能力。严禁选用不能达到污染物排放标准的焚烧炉。焚

烧炉主要技术性能指标应满足炉膛内焚烧温度≥850℃,炉膛内烟气停留时间≥2秒,焚烧炉渣热灼减率≤5%。应采用“3T+E”控制法使生活垃圾在焚烧炉内充分燃烧,即保证焚烧炉出口烟气的足够温度(Temperature)、烟气在燃烧室内停留足够的时间(Time)、燃烧过程中适当的湍流(Turbulence)和过量的空气(Excess-Air)。 第六条项目用水应当符合国家用水政策并降低新鲜水用量,最 大限度减少使用地表水和地下水。具备条件的地区,应利用城市污水处理厂的中水。按照“清污分流、雨污分流”原则,提出厂区排水系 统设计要求,明确污水分类收集和处理方案。按照“一水多用”原则 强化水资源的串级使用要求,提高水循环利用率。 第七条生活垃圾运输车辆应采取密闭措施,避免在运输过程中 发生垃圾遗撒、气味泄漏和污水滴漏。 第八条采取高效废气污染控制措施。烟气净化工艺流程的选择 应符合《生活垃圾焚烧处理工程技术规范》(CJJ90)等相关要求,充分考虑生活垃圾特性和焚烧污染物产生量的变化及其物理、化学性质的影响,采用成熟先进的工艺路线,并注意组合工艺间的相互匹配。 重点关注活性炭喷射量/烟气体积、袋式除尘器过滤风速等重要指标。鼓励配套建设二噁英及重金属烟气深度净化装置。焚烧处理后的烟气应采用独立的排气筒排放,多台焚烧炉的排气筒可采用多筒集束式排放,外排烟气和排气筒高度应当满足《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18485)和地方相关标准要求。严格恶臭气体的无组织排放治理,生活垃圾装卸、贮存设施、渗滤液收集和处理设施等应当采取密闭负

安徽省建设项目规划选址论证报告编制导则

安徽省建设项目规划选址论证报告编制导则 (试行) 1.总则 1.1编制目的 为了规范和指导安徽省建设项目规划选址论证报告(以下简称“选址论证报告”)的编制工作,增强规划选址论证的合法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保障城乡规划的有效实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安徽省城乡规划条例》等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导则。 1.2适用范围 本导则适用于以下建设项目选址论证报告的编制工作。 1、因安全、环境保护、卫生、资源分布等原因需要独立选址的国家或者省重点建设项目。 2、未纳入依法批准的城镇体系规划或相关专业规划的交通、水利、电力、通讯等区域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1.3编制要求 1、选址论证报告应由建设单位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城乡规划编制单位进行编制。 2、选址论证报告编制单位应在现场踏勘、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充分听取项目所在地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建设单位、公众等方面意见,收集现状基础资料及相关规划资料。项目所在地城乡规划等部门应配合报告编制单位开展建设项目选址论证工作,并提供相关基础资料。

现状基础资料包括:项目概况、用地现状、自然条件、基础设施、道路交通、周边环境等资料。 相关规划资料包括: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等资料。 2.项目选址原则 2.1合法性原则。 项目选址应符合《城乡规划法》、《安徽省城乡规划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和国家相关技术规范、标准的要求。 2.2合理性原则。 项目选址要综合考虑拟建地区的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城乡建设、土地利用、基础设施等建设条件及同类项目的建设情况,从科学性、合理性和可行性的角度对建设项目选址进行综合论证,做到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资源环境、基础设施条件相适应。 2.3安全性原则。 应充分考虑项目自身基本情况及选址要求,综合考量其建设过程及建成后可能对城市社会经济发展、功能布局、景观环境、城市交通、公共安全等方面产生的影响,确保不超出当地环境的容量,不存在安全隐患,满足环境保护、安全等要求。 3.选址论证的主要内容 3.1选址论证的缘由

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可研报告

本溪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2016年1月

目录 第一章总论...................................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项目概况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建设单位概况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项目提出的理由及过程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4、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5、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原则与依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6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章市场调查与研究.............................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国内混凝土现状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商品混凝土的产业政策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章项目区概况及项目建设条件...................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自然环境概况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社会经济概况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四章项目建设方案...............................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编制依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项目建设标准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3竖向规划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4建筑方案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5结构方案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五章产品方案、技术方案和设备方案.............. 错误!未定义书签。 5.1产品方案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2技术方案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3主要运输设备方案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4、总图运输工程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六章配套工程建设方案.......................... 错误!未定义书签。 6.1电力工程 ........................................................................ 错误!未定义书签。 6.2智能化系统(弱电) .................................................... 错误!未定义书签。 6.3给水排水工程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七章环境保护与节能............................ 错误!未定义书签。 7.1设计依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7.2环境影响因素 ................................................................ 错误!未定义书签。 7.3节能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八章劳动安全、卫生防护......................... 错误!未定义书签。 8.1设计依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8.2危险、危害因素的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九章项目实施计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城镇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施工管理初步计划

郴州市城镇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 施工管理初步计划 郴州市城镇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工程的主要施工项目分为:土建工程、钢结构工程、设备安装工程、给排水工程、电气工程、自动化仪表及控制系统工程、生产用水取水工程等内容,建议由具备资质的公司进行总承包或采用土建+设备安装的模式分开招标,其它主要设备由供货厂家安装、调试(如:汽机、锅炉、焚烧炉、烟气系统、GIS、垃圾吊等)。 本工程属于大型工业系统工程,施工内容纷繁复杂,涉及专业繁多,技术难度大,协调管理工作复杂,为便于管理,根据工程特点,拟对工程建设进行分区段分阶段管理。整个工程作为一个系统工程,在此基础上根据各建、构筑物的使用功能及施工条件,划分为9 个子系统工程: ①综合楼及生活用水设施; ②厂房; ③循环水系统; ④烟囱; ⑤道路、高架桥及环境、绿化; ⑥厂区综合管网;

⑦机电设备安装; ⑧仪表、自动化控制系统; ⑨生产用水取水系统。 首先,根据上述子系统工程的划分情况,在整个施工平面上划分为几大区域,对各区域的施工组织进行区间管理,以减少整个工程的组织繁杂性,各区域之间由郴州公司统一协调,以形成一个有机的管理体系。 其次,随着工程施工进度的推进,施工内容及管理重点相应变化,为了便于管理,工程管理采用重点追踪动态管理的方法,对整个工程的进程划分为若干阶段,在各阶段根据本阶段的工作重点组织管理重点,以达到各阶段重点突出、施工组织有序的效果。在本工程的施工中,应全面实现“施工机械化、预制工厂化、现场装配化、管理智能化、办公自动化”的“五化”标准,以提高工作效率和科技化程度。 主要施工顺序及流程安排: 工程开工后首先平场,在初步设计完成后,可考虑在平场的同时进行垃圾贮坑的施工。原则上,各区域间平行作业,区域内划分施工流水段,主要专业在流水段间组织流水作业。 1、建筑工程的施工,总体遵循“先地下后地上、先基础后主体、先结构后装 饰、先土建后安装”的施工顺序。 2、机电设备及电气自动化等安装工程的施工,总体遵循“土建→设备安

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建设背景及项目建设必要性

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建设背景及项目建设必要性 1.1项目概况 1.1.1、项目名称 某县郊区垃圾焚烧发电工程 1.1.2、项目建设单位 某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1.1.3项目选址 某县郊区 1.1.4建设性质 新建 1.1.5编制单位 某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1.2项目建设背景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垃圾发生量越来越大,垃圾分成将更加复杂,生活垃圾收集、运输、处置的工作量越来越大,难度也越来越高。城市生活垃圾污染已严重影响到城市的生态环境,如不加速垃圾处理进程,将成为制约城市经济与社会发展,影响城市人民生活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 加快某县垃圾发电项目建设,是某县委、市政府从保护生态环境、综合利用资源、发展循环经济和新农村建设的大

局出发,提出的建设目标和任务。 根据某县城市总体规划,2020年某县区的城市人口规模将达到25万人,预计到时城乡生活垃圾产生量将达到500t/d。某县现有垃圾处理能力严重滞后和不足,无法满足当前垃圾处理需要,且容易造成污染和资源浪费。 随着某县经济条件的改善,社会发展的需要,垃圾焚烧处理发电由于具有种种优势,应作为一种主要的处理方式,实现垃圾处理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利用,可从根本上解决城市的垃圾处理问题,同时有助于改善城乡环境,提高城市品味,符合循环经济发展原则。垃圾焚烧发电已经成为国际上保护资源、实现环保和资源再生的良性循环产业的重要项目。 根据某县郊区总体规划和环卫部门的要求,建成后的生活垃圾焚烧厂需处置城区和农村收集上来的生活垃圾,目前每天可收集的垃圾产生量为250吨。 1.3编制依据 1、建设部环境保护总局、科技部关于发布《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通知建城【2000】120号 2、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关于生物质发电项目建设管理的通知发改能源【2010】1803号 3、《生活垃圾焚烧处理工程项目建设标准》建标142-2010

选址论证报告 (1)

***城西农产品交易市场 项目选址论证报告 ***农业局 第一章编制背景 项目建设背景 1.项目区域经济和社会背景 ***位于秦岭东段南麓,因县城襟带丹江、背依凤冠山而得名。目前,全县总人口万,农业人口万,耕地面积23万亩。 ***按照“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产业化思路和“集中连片、板块开发、适度规模、注重效益”原则,发展肉鸡、生猪、肉牛、核桃、蔬菜、中药材、薯芋、水杂果等一村一品特色产业。根据2015年中期数据,当地发展中药材5万亩、蔬菜2万亩、薯芋万亩,核桃建园累计达万亩,发展山茱萸12万亩;规模养殖场发展到444个,养殖大户发展到602个,累计发展肉鸡大棚835个,已经建设3个省级农业示范园和5个市级现代农业园区。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现阶段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化改革开放、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努力构建和谐**的关键时期。由于县城缺少大型的综合农产品交易市场,既不能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也不便于人民群众,新建农产品交易市场已迫在眉睫,势在必行。 农技中心交通较为便利,市场比较活跃。由于历史以来,群众赶街交易主要集中在县城北新街两边,长期形成以路为市,以地摆摊,占道经营,严重危及广大交易者和当地人民群众的生命及财产安全,当地群众怨声载道;内外客商望而生畏,直接影响了该地区的社会文明进步和经济发展。因而根据县人民政府的有关安排,为进一步加快我县市场建设,为农民群众提供一个良好的交易环境,同时解除以路

为市带来的交通安全隐患,在农技中心所在地建设一个规模适当,结构合理,功能齐备,管理规范,融经济、社会、生态效益为一体的商品集贸市场显得非常必要。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2)国家、省、市相关法律、法规。 第二章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和建设单位 项目名称:***城西农产品交易市场 项目建设单位:***农业局 用地及建设规模 本项目拟建于原农技中心院内。项目拟建4F的农产品交易市场1栋,建筑面积为13000m2,总用地面积4000m2。 工程内容 本项目工程建设内容见表2-2所示。 表2-2 建设项目组成一览表

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垃圾接收及贮存设计方案

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垃圾接收及贮存设计方案 1.1.1 称量 垃圾通过垃圾焚烧发电厂地磅房称量后,经高架引桥进入焚烧主厂房进行处理。 1.1.2 垃圾卸料平台 垃圾卸料平台布置在主厂房7.00m层,紧贴垃圾贮坑,采用室内型,以防止臭气外泄和降雨,卸料平台设有专用的垃圾运输车进出口一处,卸料位9个,平台宽19m,拥有足够的面积来满足最大垃圾转运车辆的行驶、掉头和卸料而不影响其它车辆的作业。垃圾卸料平台周围设置清洗地面的水栓,并保持地面坡度以及在垃圾贮坑方向设置排水沟,以便收集和排出污水,并和垃圾贮坑收集的渗沥液一同送到污水处理设施。操作人员可根据垃圾在贮坑内分布情况操作平台内的指示灯来指示垃圾车应在哪个卸料门卸料。卸料门前方设置高约20cm的挡车矮墙和紧急按钮,防止车辆坠入垃圾贮坑内。平台设一个进出口,进出口车道宽7.0m,进出口上方设有电动卷帘门和空气幕墙以阻止臭气的扩散。

1.1.3 垃圾卸料口设置 垃圾卸料平台设9个垃圾卸料门。各卸车位设编号,方便管理;并设有红绿灯指示。垃圾卸料门之间设有隔离岛,以避免垃圾车相撞,并给工作人员提供作业空间。 卸料平台设有摄像头,垃圾抓斗控制室值班人员可随时了解卸料平台内各卸车位的情况,并根据垃圾贮坑堆料情况指示卸车位置。 1.1.4 垃圾贮坑 垃圾贮坑长52米,宽约18米,深约12米,其中地上部分7米,地下部分5米。总有效容积:11232m3,若垃圾容重按0.4t/m3计,则可贮存垃圾约4492t,可满足本期工程6天以上的焚烧炉,也可满足远期工程4.5天的焚烧量。垃圾贮坑剖面如图5-1所示。

图5-1 垃圾贮坑示意图(剖面) 针对**以及国内生活垃圾热值低、含水率高、随季节变化幅度大等特点,本工程对垃圾贮坑进行了以下设计: 1、为了使垃圾在坑内能够充分的脱水、混合,改善焚烧炉的燃烧状况,提高入炉垃圾的热值,设计将垃圾贮坑容积加大,延长垃圾在坑内的停放时间,使其能够存储6天以上的垃圾量;同时,加大垃圾贮坑容积还能够使焚烧发电厂在自身或外界负荷变化下有较强的缓冲能力。

浙江省垃圾焚烧发电厂及医疗废物处置中心名录

浙江省垃圾焚烧发电厂及医疗废物处置中心名录 包含了浙江省39个垃圾焚烧发电厂、医疗废物处置中心的基本情况,包括运营公司、详细地址、联系电话、生产工艺,基本产能,主要设备,环保设施以及所执行的排放标准等内容。

**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工程(样板) (一)企业概况 企业名称:****再生资源利用有限公司 企业地址:**县*镇*口 开业时间:2013年1月 联系方式:****-******* 委托监测机构名称:上海**检测技术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分析测试中心 (二)主要产品及原辅料 本项目焚烧垃圾来自***环卫系统收集的生活垃圾,通过焚烧实现上网发电。 辅料主要使用石灰、活性碳、水泥、螯合剂、氢氧化钠、盐酸、柴油。 (三)生产工艺 该项目主要通过锅炉对生活垃圾的焚烧实现上网发电,主要设施包括1*300吨/日炉排炉垃圾焚烧生产线、1*4.5兆瓦汽轮发电机组,以及相应的烟气和废水处理设施,具体工艺流程见下图:

污染物治理及排放状况 1、废气 (1)执行标准 垃圾焚烧炉废气排放执行(GB18485-2014)。 (2)污染治理设施建设情况 该公司烟气净化系统,设计处理烟气量59060Nm3/h,在焚烧过程采用炉内SNCR技术减少氮氧化物的产生,产生的烟气经“急冷塔+反应塔+活性炭吸附+布袋除尘器”工艺方式进行处理。处理后烟气通过90m高烟囱高空排放。排放烟气达到《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18485-2014)要求,二噁英达到欧盟标准0.1TEQng/m3。实际烟气治理工艺

流程见下图: 2、废水 该公司废水处理达到纳管标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最终由城北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排入浒溪。 该项目废水处理站设计处理规模为100m3/d,采用预处理+ABR厌氧生物反应+硝化反硝化+内置MBR膜工艺。处理后废水能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具体处理工艺见下图:

生活垃圾焚烧发电规划项目

A' JEO2016-H01 哈尔滨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 方案技术设计 (兼项目预可行性研究报告) 厦门吉意欧投资有限公司 2016年2月?哈尔滨

目录 第一部分项目概况与炉型推介 (4) 1.1 项目概况 (4) 1.2 炉型推介 (4) 第二部分垃圾气化焚烧与发电部分 (11) 2.1 垃圾处理与进料系统 (11) 2.2 垃圾气化焚烧系统 (12) 2.3 尾气净化系统 (13) 2.4 发电系统 (14) 第三部分公用设施部分 (19) 3.1 总平面规划布置 (19) 3.2 建筑结构 (19) 3.2.1 总述 (19) 3.2.2 主要建筑物特征及结构形式 (21) 3.2.3 建筑立面设计 (21) 3.2.3 防火设计 (22) 3.2.4 节能设计 (22) 3.2.5 采光 (22) 3.2.6 使用要求 (22) 3.3 水处理 (22) 3.3.1 锅炉化学水处理部分 (22) 3.3.2 给水、炉水加药系统 (25) 3.3.3 循环水加药系统 (25) 3.4 供排水 (25) 3.4.1 水工部分 (25) 3.4.2 消防系统 (27) 3.4.3 工业废水处理与回收 (28) 3.4.4 生活污水与垃圾渗滤液处理 (28) 3.5 采暖通风 (33) 3.5.1 采暖热媒及热源 (33) 3.5.2 主厂房采暖 (33) 3.5.3 主厂房通风 (33)

3.5.4 其它房间通风 (33) 3.5.5 集中控制室和电子设备间空调 (34) 第四部分热工控制系统 (35) 4.1 热工自动化功能概述 (35) 4.1.1 主要系统特点 (35) 4.1.2 热工自动化设计范围 (35) 4.2 控制系统热工自动化水平 (35) 4.2.1 热工自动化水平控制方式及自动化水平 (35) 4.2.2 自动化对负荷的适应性 (36) 4.2.3 集中控制室及设备布置 (37) 4.2.4 控制系统的总体结构 (37) 4.2.5 控制系统的可靠性及措施 (38) 4.2.6 DCS控制系统应达到的技术性能指标 (38) 4.3 在线监测系统技术 (39) 第五部分环境保护 (40) 5.1 废气防治 (40) 5.1.1 酸性气体SO2 HCl、烟尘控制措施 (40) 5.1.2 烟尘的处理 (41) 5.1.3 NOx控制措施 (41) 5.1.4 CO控制措施 (41) 5.1.5 二噁英控制措施 (42) 5.1.7 其它废气污染防治措施 (43) 5.1.8 预期处理效果 (43) 5.2 灰渣处理 (43) 5.2.1 焚烧炉炉渣 (43) 5.2.2 布袋除尘器的飞灰 (43) 5.3 废水处理和回收系统 (44) 5.3.1 生活污水处理 (44) 5.3.2 工业废水处理 (44) 5.3.3 工业废水回用 (44) 5.4 垃圾臭气治理 (44) 5.4.1 恶臭物质种类 (44) 5.4.2 恶臭对人体的危害 (45) 5.4.3 恶臭防治 (45)

垃圾焚烧发电厂工程项目概况

垃圾焚烧发电厂工程项目概况 第一节概况总述 福州**垃圾焚烧发电厂工程,位于福州市北郊**垃圾填埋场征地范围内,占地约52500m2,长约350m,宽约150m。拟建场地西边是**垃圾填埋场一期库区,厂区距主城区约17km,厂区内道路与**垃圾填埋场进场公路连接并通往104 国道。 本项目的主体是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以下简称“焚烧发电厂”),年处理规模为城市生活垃圾39.6×104t,日平均处理规模为1200t。 厂区占地面积约52500m2(红线范围内),其中建构筑物占地面积约12656.0 m2,道路及广场占地面积约16228.0m2,绿化用地面积约22135.0m2,其它用地(球场、水体等)1481.0 m2。 生产区域内的焚烧区和烟气处理区是工厂的主要生产区域,其主厂房纵向布置在生产区地块中央,中央控制大楼、控制

室、汽轮发电机厂房和升变压站紧靠在焚烧区南侧边上布置。地块西边布置有冷却塔、泵房等辅助用房。办公区域的办公楼布置在生活区场地南侧。办公楼前留出约41.5X21.0m 的广场,供办公区集散和停车使用。厂区入口布置在地块的南边东西两侧。物流、人流分开,东南角设置办公商务车、人流出入口,西南角设置垃圾车出入口。地磅房紧靠西侧垃圾车出入口设置。 1.1.1 主厂房建筑设计概况 福州市**垃圾发电厂主厂房为一矩形平面组合,平面总长度为120.925m,总宽度为61.2m,总高度为50.4m。平面功能组合包括垃圾接收大厅、垃圾贮坑跨、除盐水处理间、焚烧跨、烟气除尘处理跨、汽轮发电机组厂房、110kV 变压站、中央控制大楼、引风机变频室、风机房等10 项,总建面积为10102m2。 (1)垃圾接收大厅:总长度61.2m,跨度21.0m,高度16.5m,建筑面积2612m2。总共二层。框架结构,屋面采用轻型钢结构。5.0m 层为垃圾接收大厅,通过高架桥与厂区内道路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