翼身融合(BWB)飞行器的研究现状讲解

翼身融合(BWB)飞行器的研究现状讲解
翼身融合(BWB)飞行器的研究现状讲解

翼身融合飞行器的背景与优势

1、背景介绍

民用飞机是体现航空技术水平的重要载体之一,一个国家民用飞机的研制、生产、销售、服务和营运水平,很大程度上反映了该国航空工业、基础工业、民航运输业和综合国力的水平。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作为多种基础技术综合体的民用飞机技术也日新月异,世界民机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猛发展。[1]传统客机的机翼、机身组合体可以明显的看出机翼与机身是两个分离的结构。自从这种结构在波音公司的B747飞机上应用以来,几十年来并未发生太大的变化。从我们日常乘坐的飞机就可以看出来,基本上现在的客机都是圆筒形机身安装一对独立的机翼,并且在机身后部还有尾翼。

图1波音747

气动设计技术是飞机设计的关键技术之一。提高飞机的空气动力特性是飞机设计永恒的主题。通过采用先进的气动设计技术,可以减小飞机飞行时的阻力,提高升阻比和巡航效率,降低耗油率,从而大大提高飞机的经济性错误!未指定书签。。

就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主要有以下几种气动布局:传统布局、鸭式布局、三翼面布局、变后掠翼布局、无尾布局等。而整个气动布局逐渐演变的过程伴随着的是人类对空气动力学认识的逐渐加深。人们设计飞机时对流形态的利用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附着流型、脱体涡流型和可控分离流型。

图2 F22猛禽战斗机

其实早在上世纪60年代,飞机设计者们就提出了翼身融合的气动布局设计概念。所谓翼身融合体,指机翼和机身做为一个整体来设计,二者的平面形状和剖面形状完全融合为一的机体。

2、优势分析

通过翼身融合,飞机可以获取更好的气动性能。翼身融合体的优点是结构轻、容积大、阻力小,这些有利于飞机进行超音速飞行,并且能够减少雷达反射面积,实现隐身。具体说来体现在以下方面:

1)承载能力高。与传统布局大型飞机相比,BWB飞机的机翼与机身融合在一起,扩大了承载空间,且翼身融合体的扁平化设计具有更高的空间利用率。

2)空气动力效率高,气动载荷的分布可达到最佳。翼身融合大大减小了传统布局翼身之间的干扰阻力和诱导阻力,减小了总阻力。同时使得整个机体成为一个大的升力面,最大升阻比可达到25~30。

3)低耗油率、低排放、长航时、大航程、短距起降。BWB飞机升阻比远高于传统布局飞机,在解决了低速飞行控制问题后,高升阻比特性使得BWB飞机的起飞着陆速度较低,降低了对机场跑道的长度要求。

4)低噪声。独特的发动机安装方式,结合尾部机翼后缘舵面、垂尾设计,大大削弱了发动机噪声向地面以及座舱的传播。另外,翼身融合设计在减小飞行阻力的同时,有效减小了空气摩擦噪声。

5)隐身性能。X-48的翼身融合设计具有良好的雷达隐身性能。该设计消除了交界处的直角,降低了传统布局飞机角反射器效果,有效减小了雷达反射截面。同时复合材料在BWB布局飞机上使用比例的大大增加,也会减小飞机对雷达波的反射,甚至还可进一步使用吸波材料蒙皮错误!未指定书签。。

3、优势存在的原因

飞机飞行时的阻力一般划分为摩擦阻力、粘性压差阻力、诱导阻力、干扰阻力和配平阻力以及高速飞行时的波阻。与升力无紧密联系的阻力,通常被称为废阻力(零升阻力),亚声速飞行时的废阻力主要由蒙皮的摩擦阻力和型阻构成,其大小取决于浸湿面积和飞机的形状。超临界和超声速飞行时,波阻在飞机总阻力中占主要成分。与升力密切相关的阻力称为诱导阻力或升致阻力,它与升力的平方成正比。诱导阻力是由绕翼型的环量决定的,对三维机翼而言,还需加上翼梢涡带来的阻力错误!未指定书签。。

为提高给定升力系数C L下巡航飞行的气动效率(C L/C D),必须尽可能地减小阻力。根据一架典型客机在Ma=0.8,C L=0.48巡航状态的阻力分析可知,飞机各部件的摩擦阻力占总阻力的约51%,压力阻力约19%,诱导阻力约27%和废阻约3%。摩擦阻力直接正比于表面浸润面积,而旅客机要装载一定量的乘客和燃油,需要一定体积。翼身融合体设计要满足在要求容积下减小浸润面积,进而减小摩擦阻力。图3表示了传统的民机外形和翼身组合体外形的浸润面积的比较,可见后者可比前者减少达1/3之多。

(a)三维几何对浸润面积的影响(b)翼身融合对浸润面积的影响

(c)发动机融合对浸润面积的影响(d)完全融合对浸润面积的影响

图3传统的民机外形和翼身组合体外形的浸润面积的比较

4、需要额外考虑的问题

虽然翼身融合布局有着这样的优势,但同样也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现在的民航客机还没有采用这种布局方式。以X48B为例,总的说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逃生通道设计。目前国际上通行的标准是要求客机的全体旅客应该能在90s内安全撤离飞机。BWB飞机座舱宽大且乘客分布密集,如何设计保证乘客及时撤离的逃生通道是其遇到的首个难题。(2)增压座舱承力结构设计。在高空飞行的飞机都采用了增压座舱以保证乘客乘坐的舒适性,也因为此飞机内外存在巨大的压力差。传统布局飞机的圆筒结构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而对于BWB飞机的扁平结构,目前的解决办法只能是利用高强度复合材料。(3)在飞机转弯或受到气流扰动时,坐在飞机两侧的乘客将感受到较大程度的倾斜。需要对座椅进行特殊设计,使之能够始终保持水平以满足舒适性要求。(4)机场现有的基础设施是否能与这种巨型飞机相容,也需要考虑,至少对机场改造费用不能太高。错误!未指定书签。

作为新一代的飞行器结构,翼身融合结构必须考虑一些特有的设计问题,主要包括:

1)容积问题。由于乘客舱全部被包裹在机翼内部,为了达到设计的容积,BWB的机翼厚度与翼展的比达到了17%,远远高于传统的气动布局方式。

2)巡航俯仰角。飞机巡航时的角度必须保证乘客舱地板的角度在一定的合适范围内。

3)机体剪切力。当飞机的重力作用中心和所受的压力作用中心不在一条线上时,飞机会受到很大的剪切力。需要进行某种平衡手段来抵消。

4)着陆时的进场速度和姿态。由于其较大的展弦比以及没有襟翼,飞机的进场高度会比较低。因此对进场的速度和姿态有着特殊的要求。

5)抖振和失速。特殊的气动布局在带来较大的升阻比的同时,也导致了各处压力的增大,随之而来的就是抖振的加剧以及失速的发生。所以飞行器地抖振的抑制和失速的自我保护也必须要考虑。

6)表面控制的能力。飞机的外表面有着很多的独立的面。对这些面的综合控制对飞机效率的影响也很重要。

初此以外,飞机的加工工艺也是需要额外考虑的问题错误!未指定书签。。

虽然翼身融合气动布局对气动、结构、材料以及控制等方面都有着极为苛刻的要求,但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一个个难题不断被攻克,这种布局方式应用于大型民航飞机上有着极为良好的前景。

图4 X48B试飞

二、翼身融合的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进展

波音与斯坦福大学合作,最早进行BWB外形的研究,并提出第一代BWB 的外形。随后,在NASA(1994-1997)的资助下,与一些大学和研究所共同开展研究,提供一个800座位,航程7000英里(12971km),巡航Ma=0.85的概念可行的先进客机错误!未指定书签。。欧洲则以MOB项目和VELA(Very Efficient Large Aircraft)项目为契机,对BWB进行了深入的多学科优化设计研究错误!未指定书签。。俄罗斯中央流体研究院也提出了翼展超过100 m(目前适航条例规定翼展最大为80 m)的翼身融合方案错误!未指定书签。。

2、国内研究进展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高峰在分析了大量国内外针对翼身融合体飞机的气动布局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将翼身融合体布局应用到大型民用运输机的设计中。在设计巡航马赫数下,设计了一架起飞总重为200吨级的,具有较强应用价值的高亚音速翼身融合体飞机气动外形,如图所示。经CFD计算后对原有设计进行了修正,再次计算表明基本达到设计要求错误!未指定书签。

图5 CFD网格划分

清华大学的蒋瑾等设计了一翼身融合布局飞机方案,如下图6所示。经过数值分析得出:1)当展弦比和机翼面积增大时,气动性能会得到改善,其中展弦比的影响尤为明显,这和常规构型的变化规律基本一致。2)外翼前缘后掠角的改变与气动性能的改善并未表现出明显的单调关联关系,需考虑中央机身对气动的贡献,将其影响一并加以考察。3)通过展向扭转分布设计可以实现提高升阻比、减少力矩(有利于增稳)、改善流动状态及展向气动载荷等目的。错误!未指定书签。

图6翼身融合布局气动外形

王钲云等对X48B进行了三维模型重建。具体尺寸见下表。在不同马赫数下、不同迎角下对该飞行器进行了仿真,得出与传统飞机相比,BWB飞机具有高的升阻比和良好的气动效率。X-48B飞机机身也产生相当大的升力,且机身空间较大,可用于客机或运输机,经济性较大。错误!未指定书签。

表1 X48B飞机参数

翼展/m 6.2

面积/m29.3

质量/kg 180

最大飞行速度km/h 250

飞行高度/m 3000

航程/km 218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吴江浩等对一种BWB进行了重新建模,具体数据见下

表2。

表2计算模型的平面几何形状及对应的特征界面数据截面序号 1 2 3 4 5 6

到对称面距离/m 0 7.5 13 17.5 23.5 38.5 展向位置/μ0 0.195 0.338 0.455 0.610 1.000 前缘后掠角/°0 -15.288 -26.5 -30.1 -34.9 -46.8 后缘后掠角/°-48 -48 -47.5 -43.75 -44.15 -50.8 弦长/m 48 32.712 21 13.66 9.29 4

扭转角/°-1.97 -0.8 -0.27 0.5 1 -2 重建的飞行器模型如上图所示。通过进行数值仿真模拟得出,以Ma=0.23起飞和着陆时,升力系数随攻角的增大而增大,在攻角为0°-4°之间,CL随α近似线性增加,当α=4°时升阻比最大,约为15;以Ma=0.85巡航时,升力系数也随攻角的增大而增大,在攻角为0°-3°之间,CL随a近似线性增加,当α=3°时升阻比最大,约为8。随着α的增大(0°-10°之间),上表面负压区增大并向外侧扩展,下表面压力变化不大,故升阻力系数均随α的增大而增大,但当a大于某一角度时,升力系数增幅小于阻力系数,故升阻比迅速减小。α在3°-5°之间变化时,升阻比均较大且在最大值附近变化,表明采用BWB布局的客机在获得较大升阻比时仍可使乘客在飞行过程中具有较好的舒适性且有利于飞行控制。错误!未指定书签。

图7几何模型截面特征及网格划分

沈礼敏等所在的北航流体所成立BWB课题组,应用数值计算、风洞试验和模型自由飞等多种手段对影响BWB气动特性的主要参数展开了研究,证明了这种布局方式确实具有相当大的升阻比。错误!未指定书签。

三、飞行过程中波阻的降低

飞机减阻技术始终是空气动力学研究热点问题,研究表明,大型客机阻力减小1%,可使直接使用成本(DOC)降低0.2% 错误!未指定书签。。常规布局的大型运输类飞机,由于超临界机翼技术的应用,波阻占飞机总阻力的比例较小,因此,基于摩阻、诱阻的减阻措施,包括层流和混合层流技术、新型翼尖装置等减阻手段,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应用。BWB采用了高度融合的设计技术,其阻力成分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典型特征就是激波阻力比重的显著增加,其量值可能达到总阻力的10%以上错误!未指定书签。。

N-S方程解表明原始BWB外形的外翼上存在着强激波,BWB外形是由减小浸润面积从而减阻的概念而得,主要目标是要减小波阻(由于跨声速飞行)和非线性压力阻力。错误!未指定书签。

3.1扭转反设计

英国克朗菲尔德(Cranfield)大学设计了BWB外形(图8)在设计条件Ma=0.85,CL=0.41,H=11500m,重心位置x cg=29.3m下讨论了BWB外形的气动设计问题。为获得良好的气动性能,减阻的过程中必须取得压力阻力和波阻的减小两者较好的平衡。这可以通过优化扭转分布实现最佳展向升力分布和对翼型外形的优化来实现。传统设计中人们通常追求椭圆分布以实现最小诱导阻力,但对于BWB外形,它不再是最小阻力的最佳分布。

图8克朗菲尔德大学设计的BWB外形

扭转反设计的研究表明,三角/椭圆的平均载荷分布具有最小总阻力(图21)。49counts(0.0001阻力系数为1 count)的阻力的减少包括23counts的波阻减小和26counts的诱导阻力,因而可获得较高的升阻比(比原始外形提高了16%)。而翼

型外形的优化会进一步减弱激波的形成。应当指出,三角/椭圆的平均载荷分布还有利于减小翼根弯曲力矩而减轻重量。错误!未指定书签。

图9 Ma=0.85时不同分布的升阻比变化曲线

3.2利用鼓包减阻

在众多的主、被动流动控制减阻技术中,实体鼓包以其简单、不带来附加粘性性阻力的优点,弱化激波、减小激波阻力的效果最为明显。欧洲空客公司进行了A340混合层流机翼加装鼓包的计算流体力学(CFD)与风洞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加装鼓包后的A340在典型的北大西洋航线中,最大减阻量可达4%(马赫数Ma=0.84)[14]。美国空军在P-51上加装鼓包进行提高阻力发散马赫数研究。

1、λ形激波减阻原理

流动通过一系列斜激波所带来的总压损失总是小于单独的正激波。图10 Bump l就是按这一物理规律产生系列相对较弱的激波代替较强激波,产生“强干扰”弱化激波的流动控制原理。加Bump l后,翼型上表面一道较强的近似正激波由前、后激波与主激波组成的入形激波结构所代替,激波处的压力峰减小后移。Bump l轮廓线为简单凸型,与翼型表面的不连续过渡在鼓包前缘形成拐点,超声速气流通过拐点时,先产生一道较弱的斜激波,即前激波,翼型表面压力产生阶跃下降,此后,受凸型曲线影响膨胀气流再加速为超声速,以后激波终止,产生λ形激波代替原来的近似正激波而使波阻减小。

图10 Bump1和Bump2的几何形状

2、等熵压缩减阻原理

Bump2按照等墒压缩原理设计。Bump2轮廓线为凹一凸-形状,这种凹一凸一凹形状使鼓包与翼型表面过渡的曲率变化尽可能小,实现光滑过渡,以减小外形曲率变化对跨声速流动的扰动,产生“弱干扰”对激波实现弱化。前部的凹形与翼型表面光滑过渡,同时延长翼型表面的“平直等墒压缩段”,使上表面气流继续缓慢等墒压缩的更为充分,产生“减速”过程,产生较弱激波。鼓包顶点后的凹形加强与其后翼型表面的光滑过渡,减小压力损失。加Bump2后,翼型表面虽仍为一道较强激波,但波前负压值明显减小、激波强度减弱、位置后移,表明等墒压缩更为充分[13]。

图11 鼓包的静压等值线对比

参考文献

[1]明磊.翼身融合体民用运输机空气动力设计[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5.

[2]朱自强,王晓璐,吴宗成,等.民机的一种新型布局形式——翼身融合体飞机[J].航空学报,2008,29(1):49-59.

[3]Kresse N.Challenges and potential of BWB configuration(results of the project VELA–Very Large Aircraft)[R].Fifth Community Aeronautical Days2006,2006.

[4]朱自强.现代飞机设计空气动力学[M].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5.

[5]高峰.翼身融合体飞机的外形设计与气动改进[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9.

[6]蒋瑾,钟伯文,符松.翼身融合布局飞机总体参数对气动性能的影响[J].航空学报,2016,37(1).

[7]王钲云,郑祥明,昂海松.翼身融合X-48B的三维重建飞机与气动特性分析[J].江苏航空,2015(1):18-20.

[8]吴江浩,刘晓静.翼身融合(BWB)布局客机气动特性分析[C].大型飞机关键技术高层论坛暨中国航空学会2007年年会.2007.

[9]李伟,黄敏,梁兵兵,等.X-48混合飞翼技术验证无人机的发展与分析[J].飞航导弹,2014(2).

[10]Liebeck R H.Design of the Blended Wing Body Subsonic Transport[J].Journal of Aircraft,2004,41(1):10-25.

[11]沈礼敏,钟星立,秦燕华.BWB气动布局气动特性初探[C].大型飞机关键技术高层论坛暨中国航空学会2007年年会.2007.

[12]Reneaux J.Overview on drag reduction technologies for civil transport aircraft[J].2004.

[13]李沛峰,张彬乾,陈迎春,等.减小翼型激波阻力的鼓包流动控制技术[J].航空学报,2011,32(6):971-977.

[14]Stanewsky E, Delery J, Fulker J, et al. Drag Reduction by Shock and Boundary Layer Control[M]. Springer, Berlin, 2002.

现代飞机装配技术知识点.培训讲学

《现代飞机装配技术》知识点总结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第一章 1、飞行器数字化和传统制造的最大区别特点 (1改模拟量传递为数字量传递。 (2把串行工作模式变为并行工作模式。 带来的必然结果是缩短产品研制周期,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研制成本。 2、 MBD 的定义,其数据集应包括的内容,采用的技术意义。 MBD 技术定义 :用集成的三维实体模型来完整表达产品定义信息,详细规定了三维实体模型中产品定义、公差标注准则和工艺信息的表达方法。 数据集包括的内容 :相关设计数据、实体模型、零件坐标系统、三维标注尺寸、公差和注释工程注释、材料要求、其它定义数据及要求。 技术意义:1. 改双数据源定义为单源定义,定义数据统一 2. 提高了工程质量 3. 减少了零件设计准备时间 4.电子化的存储和传递 , 协调性好 5.减少成本 6.易于向下兼容 (派生出平面信息 3、国外飞机数字化技术发展的三个主要历程: 部件数字样机阶段 1986—— 1992 全机数字样机阶段 1990—— 1995 数字化生产方式阶段 1996—— 2003 4、飞机结构的特点

零件多、尺寸大、刚度小、外形复杂、结构复杂、精度要求高、其装配具有与一般机械产品不同的技术和特点。 5、什么是飞机装配,发展历程? 根据尺寸协调原则, 将飞机零件或组件按照设计和技术要求进行组合、连接形成更高一级的装配件或整机的过程。 自动化装配 6、飞机数字化制造的三个主要内容 CAD 、 CAM 、 CAPP 第二章 1、产品数字建模的发展过程中提出的产品信息模型有哪三种概念? 面向几何的产品信息模型 (geometry- oriented product model 面向特征的产品信息模型 (feature- oriented product model 集成产品信息模型 IPIM(integrated product information model 2、物料清单(BOM 的定义,企业三种主要的 BOM 表, EBOM 、 PBOM 、MBOM BOM 定义 :又称为产品结构表或产品结构树;在 ERP 系统中,物料一词有着广泛的含义,它是所有与生产有关的物料的统称。 EBOM 设计确定零部件的关系 PBOM 工艺工艺规划、加工归属计划分工表 MBOM 制造主要按照装配顺序流程来确定

2017年无人机发展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研究报告

2017年无人机发展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 研究报告

小型无人机行业最近可谓热潮涌动,极飞、亿航等多家无人机初创企业在还未有成熟产品的情况下就获得了数千万美元的融资。无人机这一小众行业之所以能够进入大众视野,还是得益于大疆创新的出现。在国内电子企业普遍还处在代工与组装的劳动力密集模式中时,大疆创新已经悄然成为全球小型无人机市场的绝对龙头,2014年营收近30亿元,市场份额近70%。大疆的引领与示范作用不可谓不强,国内迅速兴起了一股无人机创业与投资的热潮。 套用大疆创新创始人汪滔的话:“人类对于飞行的梦想与生俱来。”小型无人机的真正发展时间不超过10年,从有成熟产品到现在不过4年,而1年以前相关产品还相当粗糙、没有完整的安全保护和数据记录设备。无人机的发展速度大大超出人们的预期,越来越多之前不曾设想过的领域已经开始出现无人机的应用。我们看好这一快速成长行业未来的发展,同时也将持续关注这一领域中相关的投资机会。

小型无人机发展现状分析 民用小型无人机迎来爆发期:市场规模快速成长,国外巨头纷纷布局 所谓无人机,即不载人的飞行器。按照技术来划分,无人飞行器可分为无人固定翼、无人直升机、无人多旋翼飞行器、无人飞艇、无人伞翼机、扑翼式微型无人机等六大类,而前三类应用最为广泛,其中无人多旋翼飞行器又由于其结构简单、价格相对低廉的特点,应用场景迅速拓展、发展前景最受关注。 多旋翼小型无人机经历了一段漫长的发展历史。 多旋翼无人飞行器尽管机械结构简单、成本相对较低,但飞行时不太稳定、很难控制,容易因侧翻而坠机,所以需要自动控制器和导

航系统来控制飞行姿态。但过去由于导航系统体积庞大、重达数十斤,难以应用在小型飞行器上,所以很长一段时间内,多旋翼无人机都没有取得大的发展。直到20世纪90年代以后,得益于MEMS技术的发展,重量仅为几克的导航系统才被研制出来。配合逐步成熟的控制算法,多旋翼无人机的研究和使用成为热点。 2006年至2015年,国内外的民用小型无人机公司如雨后春笋般出现。2015年,法国的Parrot公司发布了世界上第一款真正受到大众关注的四旋翼无人机AR.Drone,它不仅控制简单、可实现悬停,还可以通过WiFi将所搭载相机拍摄到的图像传送到手机上。 AR.Drone轻便灵活、操作便捷,最终大获成功。在AR.Drone的引领下,全球范围内掀起了一股将多旋翼商业化的热潮,多旋翼飞行器进入快速发展期。目前,中国的DJI(大疆创新)、美国的3DRobotics、法国的Parrot成为这一市场的龙头企业。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综述知识分享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综述 1.2.1国外研究综述 1)人力资源外包 Lever觉得外包是一种管理策略,将非核心业务委托给外部专家执行,使公司能专注于本身核心业务发展,以提高竞争优势[3]。而人力资源管理外包,则是一种特殊的外包形式。greer认为,外包是由外部伙伴在重复基础上从事原来由企业内部从事的人力资源任务[4]。 对于人力资源外包,许多国外学者认为,对许多企业来说,外包浪潮的兴起并不意味着一定要实行人力资源管理外包,人力资源管理的实践性很强,往往对适合的企业才最好。 在总结外包优势的基础上,Rodriguez和Carlos指出与专业的雇佣组织签订合同来处理企业的人力资源职能是一个可变的结论,专业雇佣组织可以与他的顾客建立一个雇佣合作关系。Greet认为有五项竞争因素使企业将人力资源部分或是全部外包,分别是企业精简、快速成长或衰退、全球化、竞争增加以及企业再造,而在这些竞争因素背后的根本因素其实就是降低成本与增加人力资源的服务品质。 关于人力资源外包的风险,Quelin认为一个是企业在外包过程中对外包商的过分依赖,他们认为外包后企业就不用再过问这部分工作了,全部由外包商负责就行,很少进行沟通。另外一个是外包商的工作效率及能力不能达到既定目标,影响组织绩效的完成,把工作交给外包商后,企业失去了对这部分工作的控制,至少不能完全控制,于是当外包商的能力及效率不能达到原来期望的时候,就会影响企业的整体绩效。Bahli,Bouchaib等根据交易成本的观点,归纳了外包所具有的风险带来的不确定性有以下两点:交易的不确定性;委托的不确定性和所提供服务的不确定性。 以上研究表明国外的人力资源外包相关研究大多集中在外包决策、外包作用与外包风险上。主要关注的是企业人力资源外包在实际运用中的可行性与实践中的问题。在人力资源外包中引入信任的研究不多。国外学者对信任的研究集中在信任的作用、类型与建立上。这里只摘录其中的一部分。 2)信任 梅耶、戴维斯、斯库尔曼认为:信任是指一方在有能力监控或控制另一方的情况下,宁愿放弃这种能力而使自己处于弱点暴露、利益有可能受到对方损害的状态。Sabel认为:“相互信任就是合作各方坚信,没有一方会利用另一方的脆弱点去获取利益。”胡孔河将信任定义为:在一定情境下,一方凭借自己对对方的

媒介融合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媒介融合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当前,传媒领域正在发生着一场重大的变革。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媒介技术的逐渐革新,尤其是现时网络化技术的推动,让媒介之间的界限逐渐模糊化,媒介融合、发展与交互已经不可避免,我们已经迎来了媒介融合时代。 1什么是媒介融合 “媒体融合”(mediaconvergence),最先是由美国马萨诸塞州理工大学教授浦尔所提出的,原本的意义指的是各种类型的媒介表现出集多功能于一身的发展动向。它的概念包含着狭义与广义两层意义,狭义上指的是将各种类型的媒介形态“融合”起来,以实现“质变”,进而构建出一种全新的媒介形态,包括了:数字杂志、博客新闻等;而就广义而言,“媒介融合”其范围更为广泛,当中包含了所有的媒介及其相关要素的结合以及融合,其不但包含了媒介形态的融合,同时更包含了媒介作用、传播方式、所有权以及组织结构等不同要素之间的融合。 2媒介融合下的现状与问题 2.1虚假新闻泛滥新媒体的涌现,媒体形态的丰富,传播渠道的多样化等都有了不同水准的飞跃。但是,在其拥有积极意义之时,也存有着各种问题,有部分媒体总喜欢从“网友曝”当中“找新闻”,这也是导致假新闻产生的一个原因,一样是不容忽视的。比如2014年出现的朱自清《背影》因“违反交规”被逐出教材、香蕉得艾滋病濒临灭绝等假新闻,便是某些网络媒体相互转发而发酵起来的。像上述的假新闻,没有进行深入调查便已经被进行发布,容易导致严重的影响,更严重者还会影响到社会的安定繁荣。 2.2新闻暴力事件时有发生媒介的融合,虽然能够在一定水准上给予了人与人之间更多的交流机会与空间,不过同样会存有着不足,带来了负面的影响。包括其侵害了一般人的私隐,直到最后不得不走司法

飞机数字化装配技术发展现状

飞机数字化装配技术发展现状 摘要:通过对国内外飞机数字化装配技术发展的现状和发展的趋势进行分析与 总结,对比了国内外飞机数字化装配技术发展的差距,介绍了飞机数字化装配技 术发展的关键技术,提出了国内航空制造企业掌握和突破飞机数字化装配关键技 术的思路。 关键词:飞机;数字化;装配技术;发展与应用 一、飞机数字化装配主要应用技术 1.1多系统集成控制技术 当前在操作飞机数字化装配的过程中通过控制系统能够发挥出其最大的作用,但是在实际的操作和应用中,有很多环节和关键点并没有实现联合作用,例如在 飞机中所采用的工艺数据、计划数据和测量、地理数据等都没有综合应用,导致 相互之间的关系彼此独立,这对于全面分析和改进数字化技术不利,因此在对装 配过程进行控制和管理中,要通过有效的集成化技术和综合技术实现对各项数据 的整合和分析,保证飞机数字化装配技术能够拥有独特的特点,根据飞机各接口 标准,保证设备的误差得到进一步控制。 1.2自动化精确制孔技术 在飞机装配过程中,对机械设备要通过衔接连接应用,对其整体设备实现加 固的目标,也就是说通过制孔的方式实现机械连接。从当前我国的飞机装配过程 研究来看,大多采用手工制孔的方式,这种方式相对比较传统,很难获得更高的 精确程度,在孔位以及孔径的确定中存在一定的误差问题,这导致制造中各项工 作质量得不到提升,更是对飞机设备的准确程度形成一定影响,另外装配时间相 对比较长,造成产品稳定性降低,对飞机装配质量造成了很大影响,因此对此技 术进行精确化发展至关重要。 1.3高效长寿命连接技术 飞机结构发展和建设中通过长寿命的连接技术对飞机是否能够提升自身的抗 疲劳能力有很大关联,对于增加使用时长有非常明显的作用,飞机的耐久性和可 靠性应用也得到明显提升。高校长寿命的连接技术主要从密封连接以及对于钛合 金材料的方向上进行综合考虑,我国传统的连接方式主要是采用铆接以及液压的 方式,但这种方式容易对装配设备造成损失,因此需要从铆接联合螺接的方式来 进行,另外通过连接中采用铆钉、高锁螺栓的材料,根据飞机结构的装配特点进 行针对性的开发长寿命连接单元。 1.4大尺寸精密测量技术 在装配工作中通过精密准确的测量工作能够实现对其工作的保障作用,也是 在数字化装配过程中一项重要的工作条件和基础。飞机装配中无论是从技术的采 用还是测量工作的应用上都有非常严格的要求,而在飞机产品装配过程中,需要 采用精密测量技术实现对产品的装配,其中GPS以及激光跟踪测量方法能够实现 更加准确的测量,因此需要根据飞机产品特点进行大尺度精密测量单元的开发。 二、国内外飞机装配技术现状 2.1由于我国对飞机装配技术的研究时间不长,一些应用还不够成熟。而且 我国对飞机装配技术的资金投入也不到位,导致飞机装配技术的配套不够完善, 在某些方面缺乏技术支持。一些飞机的装配制造甚至还是手工作业,严重影响了

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现状 非智力因素理论研究从1990年Salovey发表开发情商一文正式开始,2000年以美国为主的研究同时在各领域展开,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丹尼尔·高曼,在《情绪智力》一书中,明确指出一个人的成功,智力因素(又称智商IQ)的作用只占20%,而非智力因素(又称情商EQ)的作用要占80%。 Daniel Goldman, Harvard University psychology professor, in his book "emotio nal intelligence" clears that a person's success includes 20% intelligence factors (also known as IQ ) only, and 80% non-intelligence factors (also known as e motional intelligence, EQ) . 美国学者保罗?韦地博士调查了9万名幼儿心目中喜欢的教师后,归纳出好教师的12种素质:(1)友好的态度;(2)尊重课堂上每一个人;(3)耐性;(4)兴趣广泛;(5)良好的仪表;(6)公正;(7)幽默感;(8)良好的品性;(9)对个人的关注;(10)伸缩性;(11)宽容;(11)颇有方法。在这12种素质中,半数以上是对教师非智力因素品质的期盼与要求。这其中包括学校领域的非智力因素的开发与培养。心理学家韦克斯勒说:“所有智力水平上都有非智力因素的作用,非智力因素不能代替其他基本能力,但是,非智力因素是智力活动中不可缺少的成分。” 2、国内研究现状 自从非智力因素的学说进入我国以来,教育界许多有识之士试图将它与自己的教学实践结合起来,开展了诸多有益的探索。湖北武昌王萍老师进行的音乐学科智力与非智力教育实验、章兼中教授的直接拼音英语入门“十字教学法””d irect phonetic alphabet method” and“ten words teaching method”in E nglish teaching 都体现了非智力的学说在教育领域的运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师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2)将多媒体教学引用课堂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3)教师为幼儿创设民主谐的氛围来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媒体融合发展的问题与对策

研究·融合与发展 34 媒体融合发展的问题与对策 摘 要:根据媒体融合发展现状,创新和改革以往的发展理念。针对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无法融合的问题,以及媒体融合制度不完善的现象,必须采取针对性的解决对策,正确认知媒体融合发展的创新模式,建立完善的媒体融合监管制度,吸取传统媒体的优点融入到新媒体中,从而推动媒体融合朝着正确方向发展。 关键词:媒体融合;创新;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134(2017)08-034-02DOI:10.19483/https://www.360docs.net/doc/a19425353.html,ki.11-4653/n.2017.08.007 ■文/张 赤 前言 本文主要阐述媒体发展的问题与对策。针对媒体融合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要采取相应的对策加以解决,实现新媒体与传统媒体有效结合,逐步完善媒体融合的监管机制,符合最新出台的融合方案,运用创新的管理体制,将两种媒体的优点紧密结合起来,从而实现媒体融合的跨越式发展。 1.媒体融合发展存在的问题 1.1媒体融合技术受到局限 随着我国社会的快速发展,信息传播技术水平得到了快速提升,由于当前仍然缺少专业的媒体融合技术研究人员,导致媒体融合过程中受到了技术的极大制约,影响了媒体融合发展效果,不利于媒体融合工作的顺利进行,阻碍了我国媒体融合进程。 基于对现阶段社会发展情况的分析,了解到当前智能手机实现了广泛普及,由于智能手机具有便捷性的特点,因此人们更喜欢使用智能手机进行阅读,通过对使用智能手机阅读的人群进行调查,可以发现在其阅读过程中常常会出现以下几方面问题:一是无法记录阅读位置,导致其在获取新闻过程中常常会获取到重复性的新闻,降低人们的阅读兴趣;二是新闻获取速度慢,当打开一条新闻时,只能够看到文字性内容,无法获取到其中展示出的图片与视频,影响观看心情,因而降低新闻传播速度,对媒体融合产生不良影响。在深入分析上述两方面问题的基础上,可以发现造成以上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媒体融合技术受到了局限,相关媒体融合技术人员无法研究出先进的技术,也无法利用新技术记录人们阅读位置,无法通过合理的4G技术、图片、视频处理技术提高人们阅览速度,导致媒体融合效果受到不良影响,制约了我国媒体融合发展步伐。1.2对媒体融合发展的创新模式存在错误的观点 当前,对媒体融合发展存在错误的认知,没有根据媒体融合的特点制定发展方案,导致创新的发展模式失去意义。媒体融合过程不符合最新出台的指导意见,对媒体融合发展的创新没有运用正确的观点,一味地追求发展的速度,不注重创新模式在媒体融合中的应用,严重脱离实际的发展情况,长此以往下去限制媒体融合发展空间,使相关企业无法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一些错误的观点阻碍媒体融合的发展,新媒体没有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过于注重媒体融合制度的创新,忽视吸取传统媒体的优势,造成创新模式结构特点不符合媒体融合发展规律,将新媒体的概念与传统媒体的概念混淆,这些错误的观点难以推动媒体融合快速发展。没有深入落实创新发展的观念,渐渐失去创新的实际意义,难以实现预期的发展结果,这就意味着现阶段的创新模式存在不足,难以达到最佳的发展状态。一些企业和个人没有正确理解媒体融合发展的创新模式,所创新的媒体难以完成统一的发展观。长期发展下去无法满足创新要求,破坏媒体融合发展规划,产生很多的矛盾和不确定的因素,受内部环境和外界形式的影响,对媒体融合发展的创新模式存在很多错误的观点,很多经验主义冲击着媒体融合发展观念,进而形成的创新模式没有经过实践,很难推动媒体融合的可持续发展。 1.3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存在诸多矛盾 受诸多因素的影响,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存在诸多的矛盾,造成媒体融合发展存在不稳定因素,给媒体融合发展带来了阻碍,导致媒体融合发展的创新模式失去现实意义,一些难以调节的矛盾,一旦积累到一定程度,使传统媒体很难与新媒体相融合。没有根据传统媒体的特点,设计完整的融合方案,致使媒体的新业务和发展理念存在偏差,

飞机数字化装配技术发展与应用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a19425353.html, 飞机数字化装配技术发展与应用 作者:赵鹏 来源:《科学与信息化》2017年第33期 摘要数字化技术的应用是飞机研制发展史上的一次重大飞跃。数字化装配技术由数字化装配工艺技术、柔性工装技术、激光检测与补偿技术、数字化钻铆技术、数字化数据管理以及集成技术等组成,是机械、电子、控制、计算机等多学科交叉融合的高新技术。本文就飞机数字化装配技术发展与应用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飞机;数字化装配技术;发展;应用 1 数字化装配 数字化装配是现代航空制造企业装配技术的发展方向。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国外的波音、空客等先进航空制造企业陆续开发和应用了三维虚拟制造软件,多以飞机装配典型结构为应用对象,建立飞机装配的数字化设计制造模式和数字化协调技术体系,利用网络技术及数字化技术,建立工艺设计流程,实现3D装配工艺设计及验证、仿真,实现车间、工厂布局数字化及仿真,实现现场工人操作的可视化等[1]。 2 飞机数字化装配技术国内发展现状 国内的飞机装配,虽然在局部上也采用了较为先进的技术,如采用catia技术进行了包括建立型架标准件库和优化型架及参数设计,对工装、工具和产品的装配过程进行了三维仿真等,开始采用激光测量+数控驱动的定位方式,部分机型还采用了自动钻铆技术等,但总体上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具体表现在:①飞机设计制造仍主要采用串行模式,工装、工艺设计与产品设计脱节,制造模式未真正实现到并行模式的转换,导致飞机装配协调困难、返工率高;②尚未实现人机交互的装配仿真以及装配路径的优化;③仍然采用以专用工装为主的刚性定位装配方式,导致飞机制造成本居高不下;④数字化装配应用规模有限,尚未实现一个完整型号真正意义上的全面数字化[2]。 3 飞机数字化装配技术应用 3.1 数字化定位技术 以数字化为基础的定位技术包括数字测量定位技术、特征定位技术、柔性定位技术等。数字测量定位技术是指针对飞机产品的结构特点、定位要求,借助数字化测量设备或系统进行飞机零部件的定位;特征定位技术利用数字化定义、数控加工的具有配合关系的配合面、装配孔或工艺凸台、工艺孔等设计或工艺特征,实现零件之间的相互定位,保证装配的一致性和高装配质量;柔性定位技术是指通过采用柔性工装满足不同产品的定位需要。随着飞机装配质量越来越高的要求,数字化定位技术已经成为飞机零部件高效、高精度定位的重要保障。

扑翼式飞行器的发展与展望

扑翼式飞行器的发展与展望 从古至今,人们从没有放弃过对翱翔梦的追求。不仅在许多的古书名著中都有长着翅膀的角色形象,人们也一直在用实际行动尝试着各种飞行的可能。昆虫和鸟类的超强飞行能力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早在中国的汉代时期、欧洲的中世纪就有人模拟鸟类进行飞行活动的记载。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以及飞行器在军事上和民用上的广泛应用前景,扑翼式飞行器已经成为当今的研究热点。 1扑翼式飞行器的发展史 1.1 扑翼式飞行器的早期发展 历史上记载了许多人们对飞行的各种尝试方法,《墨子?鲁问》中记载,鲁班制造的木鸟可以飞行三天;古代中国甚至有人将大鸟的羽毛贴在身上试图飞起来,但最终都失败了。人们逐渐认识到想要飞行必须加上合适的机械装置。 15世纪70年代,著名发明家莱昂纳多?达芬奇设计出一种由飞行员自己提供动力的飞行器,并称之为“扑翼飞机”。“扑翼飞机”模仿鸟儿、蝙蝠和恐龙时代的翼龙,具有多个翅膀。达芬奇认为扑翼机具备推力和提升力。之后人们仿照它进行了很多尝试,有的可以上下蹦跳几下,有的摔成碎片,结果都失败了。 1874年,法国生物学家马雷用连续拍摄的方式初步掌握了鸟类复杂的飞行扑翼动作,以当时的技术水平,这种高难度的动作是无法实现的,与此同时热气球的出现,就使早起人们对制造飞行器尝试告一段落,研究开始转向了其他领域。 1.2扑翼式飞行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随着仿生技术、空气动力学和微加工技术的日益发展,加之军事和民用的广泛应用前景,扑翼式飞行器再次成为了国内外科学领域研究的热点。1997年,DAPRA投入3500万美元,开始了为期四年的MAV的研究计划。加州理工学院、多伦多大学、佐治亚技术研究所、佛罗里达大学、Vanderbilt大学等单位研制了不同结构的扑翼MAV,翼展一般在15cm左右,多采用电池提供能源,飞行时间约在几分钟到十几分钟。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研制的“机器苍蝇”扑翼MAV 总重约为43mg,直径为5mm~10mm,采用太阳能电池和压电驱动。 西北工业大学研制的扑翼MAV采用聚合物锂电池和微型电机驱动,可实现扑翼15Hz~20Hz左右的频率上下拍动,翼展超过15cm。 2扑翼式飞行器的优势及可行性 按照飞行原理的不同划分,MAV可分为固定翼、旋翼和扑翼三种。同其他形式的微型飞行器相比,扑翼式飞行器可以通过自身机翼扇动产生的上下大气压差来飞行。它具有尺寸小、噪音弱、灵活性强、隐蔽性好的特点。 通过分析昆虫各个部分的结构,选用合理的驱动装置,并由电池或其他化学物质提供能源,仿照昆虫结构,同时辅以MEMS设备和装配技术,便可以加工制造出扑翼式微型飞行器。 3关键技术 3.1 空气动力学问题 微型飞行器不同于普通飞机,它的雷诺数大约在104左右,空气的粘性阻力相对比较大,并且扑翼式飞行器是以模仿鸟和昆虫类扑翅运动为基础,但是昆虫和鸟类的翅膀是平面薄体结构,而非机翼的流线型。我们应充分研究这种非传统

电子商务国内外研究研究现状总结.doc

国内外对电子商务的研究和发展的现状研究 一、电子商务的概念: ISO/IEC对EB的定义:电子商务(EB)是企业之间,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信息内容与需求交换的一种术语。 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律委员会对电子商务的定义:电子商务是采用电子数据交换(EDI)和其他通信方式增进国际贸易的职能。 电子商务中的Commerce一词一般只商业伙伴之间的交易,现在许多专家认为EC显得比较狭义,现在一般用Business代替Commerce一词,因为现在的电子商务里面还包括了客户服务,商业伙伴之间的合作以及对组织内的电子化交易的管理。 二、电子商务模型的研究 自从20世纪90年代初期电子商务在全球范围内就开始应用依赖,电子商务理论研究日益增多,各时期研究重点也不断变化。近年来,理论研究领域专家提出了主要的几种电子商务模型: (1)Nagi&Wat模型。香港理工大学E.W.T.Ngai和F.K.T.Wat两名学者归纳而正当额一个理论模型。Nagi&Wat模型将电子商务研究分为技术问题,应用问题,保障和支持问题研究四大领域。技术层面有安全、技术、支持系统等;应用层面包括网上支付系统、网上金融、零售、拍卖、教育和培训、市场营销和广告等;保障和支持层面宝库税收、法律、隐私、等公共政策和企业战略等。 (2)Kaufman&wden模型。模型是明尼苏达大学Carlson管理学院的Robert J.Kaufman及EricA.Walden两名学者从经济学角度提出的。Kaufman& Walden模型由存在互动关系的技术、市场、产品、商务流程及微观经济等五大模块组成。技术层面是最基本层面,是企业改造和创造产品以及消费者享受便捷服务的基础;随着产品的更新和商务流程的改造,网络环境下的市场更趋灵活竞争力也更大,会推动企业、劳动力、政府等微观经济层面的变革。 (3)Urbaczewski et a1.模型。模型由Urbaczewski,Jessup和Wheeler 三人提出。模型将电子商务研究分为组织层面、经济层面、技术层面和其他研究等四个层面。组织层面包括电子商务概况、扩散、接受程度及应用等问题;经济层面包括了从产业结构、市场监管,电子市场中介、信息成本等问题;技术层面主要包括智能代理技术、数据整合技术、安全技术、交易结算技术等;社会问题研究、行为研究及法律问题归为其他一类。 (4)Turban.eta1.模型。模型是E.Turban, D.King, J.Lee和D. Viehland等四人于2004年得出的。模型由三个层面、一个铺垫和一个中心组成。其核心是电子商务战略:应用战略和评价等内容;铺垫是电子商务概况,由电子商务影响、扩散及区域性发展组成;三个层面中技术层面相对比较简单。由移动商务、电子商务安全、电子商务支付、内容管理及网站开发等组成;社会与环境层面涵盖电子政务、网上教育、法律、道德及社会影响等;市场与经济层面包括电子市场概况、B2C 市场、B2B 市场及以网上拍卖为代表的C2C 等四类。 (5)Choi三维理解模型。美国得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常务主任乔伊(Choi)教授等人从经济学的角度联合提出了电子商务的三维理解模型,该模型主要从市场主体、产品形式、交易过程三方面的虚拟程度进行了分类。电子商务的核心是由虚拟产品、虚拟主体、虚拟过程构成的部分。 三、电子商务的新兴发展模式

飞机自动化装配技术及设备应用调查报告

INDUSTRY SURVEY 54 航空制造技术·2011 年第 19 期  飞机自动化装配技术及设备应用调查报告 飞机自动化装配技术是现代军民用飞机保证结构长寿命、提高装配质量和效率、实现快速批量生产、满足尽早向用户交付飞机产品需求的关键飞机制造技术,也是先进飞机装配技术的发展趋势。飞机结构装配过程复杂,今后需要开展面向飞机装配的设计技术研究,在设计对接形式时要充分考虑自动对接装配的要求,特别是测量点的布置;其次是要实现大部件自动对接系统的装备化、标准化、模块化和系列化设计,以便推广应用。 本调查以“飞机自动化装配技术及设备应用”为主题,主要调查对象涉及飞机自动化装配设备厂商、航空企业用户和科研机构。其中,飞机自动化装配设备厂商包括德国宝捷自动化有限公司、意大利柯马公司、捷姆科、KUKA、海克斯康、AIT、德国施耐德公司等;航空企业用户包括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西安飞机国际航空制造股份有限公司、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昌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等;科研机构包括北京航空制造工程研究所、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 本刊记者 良 辰 调查对象本次调查以飞机自动化装配设备厂商、航空企业用户和科研机构为主要对象,分析了飞机自动化装配技术及设备应用的现状与发展趋势。调查对象的分布如图1所示。飞机装配的特点飞机装配是根据尺寸协调原则,将飞机零件或组件按照设计要求进行组合、连接形成更高一级的装配件或整机的过程。在飞机制造尤其是大飞机的制造过程中,飞机的部件尺寸大、零件数目多、精度要求高、协调 过程多、工作量大,这就对其装配提出了很大的挑战。飞机装配按规模可分为组件装配、部件装配和总装。其中,大部件装配(部装)阶段的主要工作是机身 段装配、机翼装配和尾翼装配。机身 段装配主要是机身壁板或蒙皮与桁条的定位和连接、壁板与框的连接、桁以及机身上半部分与下半部分的对接、机身与地板的定位和连接。机翼装配主要包括机翼大梁的装配、机翼壁板与桁条的装配、肋与大梁的装 配、壁板与骨架的定位和连接。尾翼装配则与机翼装配类似。部装使用的主要工艺装备有自动钻铆机、自动钻孔设备、测量设备、自动托架、柔性工装等,部件装配的自动制孔可以大大提高产品质量和效率,减轻劳动强度。机体对接(总装)阶段主要工作有机身段的对接、机翼与机身的对接、水平和垂直尾翼与机身的对接、起落架的安装、发动机的安装等。总装使用的主要工艺装备有柔性定位器、激光跟踪仪(或IGPS)、自动钻孔 Survey Report of Aircraft Automatic Assembly Technology and Equipment Application

现代飞行器可靠性分析研究现状

现代飞行器可靠性分析研究现状 摘要文章介绍了飞行器可靠性研究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说明了数据的采集与处理过程,并阐述了稳定性方案等内容。模拟机的可靠性需要保证数据可靠,对工作环境和运行状态均有要求。 关键词飞行器;可靠性;稳定性;维修方案 飞行器的可靠性越来越受到技术人员的关注。传统修护过程主要是定期进行模拟机的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后进行补修,可能造成装备在多次重复的装拆过程中自身发生破损。对模拟机的安全评价和运行可靠性评价是重要的过程[1],提高维修方案的时效性,不断对比模拟机运行的状况与实际的维护成本需要进行科学的可靠性分析方法,而不能进行简单的维护修复。这样使得模拟机的破坏率增加,影响了正常工作。文章介绍了飞行器可靠性研究时需要注意的基本问题,然后针对数据的采集和处理进行说明,最后阐述了可靠性设计方案。 1 飞行器可靠性研究应注意的问题 飞行器的可靠性是指在模拟机在产品规定的时间里,可以完成特定的功能,并保证功能完整性的能力。可靠性设计的基本内容包括工作环境和条件、规定时间、指定的功能等。环境条件是指模拟机使用环境状况包括温度、气压以及适度等参数,在一定的相对湿度、气压等工作环境中,相同规格的模拟机应该具有相同的使用寿命和可靠性。但是不同的工况条件,即使模拟机规格相同,可靠性也可能存在加大偏差。规定时间是指模拟机完成指定任务的时间,随着飞行器工作循环次数的增加、工作环境的变化、时间和任务量的增加,其发生故障的概率就增加,可靠性下降。一般而言,飞行器在出场时都附有一定的技术指标,而且在使用前需要进行机器的校核检验,对可靠性进行合理评估。飞行器出现故障时需要彻底调查导弹等飞行器的功能和性能界限,有利于故障的排查。 在对飞行器进行可靠性分析时需要采用适当的方法。在对实际工程进行数据的采集与分析的基础上对分析的结果进行判断,为进行飞行器的可靠性分析,需要明确模拟机的可靠性评价指标,然后在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对各个指标进行综合评价打分,通过加权求和可以获得总的可靠度得分。飞行器的评价指标应包括机队的可靠性、整机的可靠性、部件装备的可靠性等多个指标因素。模拟机可靠性评价的结果应该是保持模拟机可靠性的总体方案,为下一阶段可靠性方案的实施进行合理规划做出指导说明,形成后续的可靠性管理体系。 2 数据可靠性收集与处理 飞行器可靠性分析需要在一定的指标作用下,充分收集数据,并深入研究数据内部规律,挖掘数据的变化趋势,为可靠性分析提供有意义的数据原本[2]。在数据的采集过程中需要建立具有数据收集、分析、后处理和反馈功能的总体系统,并针对每个环节进行有效的动态参数追踪与控制。数据的采集系统需要协调

国内外研究现状总结

1、研究意义: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和城市化建设的飞速发展,大型商业综合体在当今商业创新模式的潮流和城市空间有机化、复合化的趋势下应运而生,数量日益增多,体量越来越大。这类公众聚集场所一般具有功能繁多、空间种类丰富、人流量大、火荷载大等特点,一旦发生火灾,容易导致重、特大人员伤亡和直接经济损失。近年来大型商业建筑火灾造成的人员伤亡事件屡有发生。国外的发展经验表明,当一个国家的人均GDP达到1000-3000美元时,社会将会处于一个灾难事故多发阶段,这表明我国当前及今后较长的一个时期,火灾安全形势依然十分严峻。 飞速发展的大型商业建筑,使用功能日趋复杂、集约,这给大型商业综合体的安全疏散设计带来了十分严峻的挑战。安全疏散,就是在发生火灾时,在允许的疏散时间范围中,使遭受火灾危害的人或贵重物资在楼内火灾未危及其安全之前,借助于各种疏散设施,有组织、安全、准确、迅速地撤离到安全区域。 大型综合性商业建筑的使用功能高度集中,现行规范都无法对其建筑形态和业态分布做出明确的规定,基于以往经验及科研成果制订出来的建筑防火设计规范难以适应新的需要,实践中经常遇到大量现行规范适应范围无法涵盖或规范条文无法适应建筑物设计形式的尴尬局面。现代大型商业综合体建筑的设计往往突破了现行规范,因此在一些经济发达的地区,也将性能化的防火设计理念引入到了设计之中,它已成为未来防火设计发展的趋势。 商业街建筑由于其独特性,有关消防设计也有别于一般的商业建筑。比如,商业街是否作为一个整体建筑考虑其消安全疏散设计,是否应限制商业街建筑的层数,长度和宽度,步行街是否考虑作为人员疏散安全区域及其条件等等这些问题都有待于进一步的调研及深入分析。 同时,由于这类建筑火灾危险性特别大,人员密度大,疏散困难等原因,研究大型商业建筑火灾下人员疏散的安全性,以最大限度的防止火灾发生和减少火灾造成的损失,就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由于我国火灾基础研究的滞后在制定国家消防技术规范时存在一些弊端和不合理之处。这些弊端给复杂的商业建筑空间设计带来很多的局限性,因此要使大型商业建筑有效的快速发展这就需要我们找到新的途径和新的思路来保障建筑的安全疏散。 大型商业综合体的人员安全疏散设计应该综合相关多方因素全面考虑。处方式建筑防火安全疏散设计理念适应不了现代建筑的发展趋势,我们需要借鉴心理学等理论,研究发生火灾后,大型商场内人员在这样的环境中的空间认知能力和行为模式;从空间组织设计的角度出发,结合建筑性能化防火设计的理论全面的进行防火安全疏散设计的研究。这有助于科学合理的进行大型商场的建筑防火设计,当灾害来临时为人们提供一个可靠的安全疏散系统,同时又利于人们充分的使用空间的目标;同时,该课题的研究为促进大型商场发展作出努力,使得大型建筑在城市发展的新形式下可持续的发展。 大型商业综合体中防火分区面积往往超出了规范中对防火分区面积的限制,疏散出口的数量以及布置方式等问题随之产生,这些问题都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本文从大型商业综合体的自身特性入手,运用建筑学、消防安全学和行为心理学等领域的相关知识,对火灾下大型商业综合体内人员疏散的安全性能进行了研究和分析,总结出大型商业综合体人员安全疏散的难点和重点问题,最后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优化策略和方法,并分析了应用部分方法的实际工程案例。为大型商业综合体的人员安全疏散设计提供参考。 2、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发达国家对于大型商业综合体的设计,除了能依据本国的规范进行设计的之外,超出规范规定内容的往往利用了性能化的防火设计。欧美发达国家在这项研究中处于领先的地位,已开发出了很多计算及模拟软件。如FDS、SIMULEX和STEPS等等。 上世纪八十年代,己有一些国家颁布了专门的性能化防火设计规范。所以发展至今,已形成了相对完善的体系。国外的设计者在做一些大型的商业建筑时,都会采用性能化的防火设计。1971年,美国的通用事务管理局形成了《建筑火灾安全判据》。20世纪80年代,在美国实施了一个国家级的火灾风险评估项目,其结果形成了FRAMWORKS模型。1988年美国防火

论西方“媒体融合”的现状与启示

论西方“媒体融合”的现状与启示 摘要]在近些年的社会舆论中,媒体融合这个概念往往披着一层神秘的面纱。特别是在未来主义和自由经济舆论的鼓吹下,媒体融合不仅代表让人眼花缭乱的新技术,仿佛还预示着天赋人权和民主自由的人类理想,因而成为了象征实现社会进步、经济发展、人类平等的金钥匙。笔者认为北美关于媒体融合的研究把媒体融合现象作为起点,着重剖析现象背后更深层次的政经、机构、政策、发展、社会关系和权力结构的本质、动因以及影响。总的来说,在全球传播体系市场化、自由化和数字化的大背景下,媒体融合不仅是全球资本主义体系通过传播信息产业自我更新和自我重组的具体手段,同时也给发展策略、行业监管、资本积累、劳动关系、社会民主和大众文化带来了种种互相制衡的矛盾的影响,历史的延续性和革新性是媒体融合的双重特点。 [关键词]传播政治经济学;媒体融合;概述 洪宇,美国伊利洛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UIUC)传播学博士,现任Muhlenberg College 媒体传播学院助理教授。洪宇的研究方向包括:中国信息传播产业与政治经济研究,国际传播以及发展问题。电子邮件yuhonguiuc@https://www.360docs.net/doc/a19425353.html, “媒体融合”,作为一个学术概念,它的内涵与外延非常的丰富,人们对媒体融合的界定往往受潜在的经济逻辑和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作为历史现象,媒体融合的发展也还未有终结。处在最活跃的经济和技术领域,媒体融合的走势受到宏观政治、意识形态、产业政策、市场、技术、核心价值和社会大众的多方影响。介于“媒体融合”是一个动态的学术热点,本文试图粗略地归纳出几种比较突出的研究途径和角度。特别是站在传播政治经济学的角度,本文旨在审视北美学者近几年内对“媒体融合”现象的预测、分析以及常用的理论分析框架。总体来说,北美学者对媒体融合的探讨大致分三大重点:第一个重点考量媒体融合这一历史现象的性质,并试图解释趋势背后的主要推动力和阻力;第二个重点通过实证研究方法,对媒体融合的具体状况加以分析。对于新媒体政策与新融合经济的解析是这个方向的重中之重;第三个重点涉及媒体融合所带来的,反映在大众政治、公共文化、社会关系上的种种深刻影响。可以说,一方面,通过对当今全球资本主义格局的分析,北美传播学,特别是传播政治经济学,对“媒体融合”概念中另人眼花缭乱的技术未来主义成分做了“去神秘化”的剖析;另一方面,由于认识到在市场化和自由化的全球影响下,媒体融合已超越言论,成为了实实在在的、承载国际政治经济角逐、影响国内社会权力结构的重要历史趋势,北美学者也因此给于媒体融合足够的重视,对这个历史进程在当今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机构和权力分配中起到的有机作用做了全方位的研究。 一、什么是媒体融合? 媒体融合最早是由MIT政治学学者Ithiel de Sola Pool提出的。他在1983年的专著Technologies of Freedom中,把媒体融合描绘成一股未来趋势。这个概念泛指由数字技术

国内外DRG相关研究总结

国内外DRG相关研究总结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国内医疗环境的快速变化,医院面临着竞争激烈的经营环境,医院管理也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挑战。我国当前实行按医疗服务项目付费的支付方式,这种支付方式使得医疗服务收费极具扩张性。同时,由于医院管理者缺乏控制成本的动机和压力,医院经营情况不乐观,在提供医疗服务的过程中,经常出现医院设施利用率低、医护人员配置不合理等浪费现象。 1、DRG的提出 为了控制过度医疗而导致的医疗费用过快增长,目前国际上采用诊断相关组(Diagnosis Related Group,DRG)付费的方式,最早由美国耶鲁大学的学者们在20世纪60年代后期开始研究。DRG支付制度将按服务项目付费改为按病种付费,根据国际疾病分类法将住院病人按病人年龄、主次要诊断、手术、并发症或伴随病等分为若干组并制定相应的支付标准。当医院面对固定的DRG价格时,如果实际服务成本超过了该病人的DRG价格,医院则承担相应的经济损失;如果实际服务成本低于DRG价格,两者之间的差额即成为可供医院自由支配的“利润”。对医院来讲,DRG建立了一种动态的价格调整机制和服务监督机制,客观上要求医院增强成本意识,加强对医疗服务成本的预测、计划、计算、控制、分析和考核,努力降低成本,从医疗服务的设计、提供等各环节,寻求最合理的流程,高效使用医疗资源,减少人员、设备、技术的无效投入。自2000年开始,我国越来越多的医院开始实施病种付费制度。这一新型付费制度能通过规范化的临床路径很好地控制医疗费用增长,但也使医院面临着更多的收益风险问题。因此,如何有效地管理和控制面向DRG的医疗服务成本,是当前医院所面临的重要课题。 2、国外研究应用现状 由于实施DRG确实能起到缩短平均住院日、控制住院费用的效果,因此许多国家纷纷效仿。如英国开发了健康资源分组(Health Resource Groups,HRG);加拿大和法国在美国HCFA-DRGs7.0版的基础上开发了加拿大版本和法国版本(GHM)。1992一1996年,澳大利亚在此基础上开发了AN-DRGs系统(Australian National Diagnosis Related Groups),并每年进行修订,1999年AN-DRGs被更为完善的AR-DRGs(Australian Refined Diagnosis Related Groups)替代。

媒体融合_现状_问题及策略_郭全中

媒体融合:现状、问题及策略■ 郭全中 2014年,媒体融合成为中国传媒业的最热 词。 近年来,在互联网媒体对传统媒体的猛烈 冲击下,传统媒体的入口价值大幅度下降,主 要表现为用户快速流失,广告主大量转移导致 广告收入大幅度下滑,骨干人才流失导致核心竞争力削弱,进而导致“阵地在、用户已不在;阵地在,广告主已不在;阵地在,骨干已不在”的窘境。 为了应对传统媒体入口价值快速丧失导致舆论引导能力下降的问题,国家提出了媒体融合战略。特别是《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的通过,使媒体融合从宣传部门的意志上升为国家意志。 一、现状:多种探索并行 当前,各地的传统媒体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了适合自身的媒体融合路径。 1.传统媒体的资源整合或重组 传统媒体通过资源整合或重组,以实现优势资源的整合和互补,从资源上更好地实现融合。比如,继2013年解放报业集团与文新报业集团合并为“上海报业集团”之后,2014年上海文化广播影视集团传媒集团把旗下的百视通和东方明珠两家上市公司重组进行整合,由百视通收购东方明珠,重组后的新百视通公司成为传统媒体领域首个跨越千亿市值门槛的传媒公司。 还有些传统媒体通过整合其旗下的新媒体资源,成立新媒体集团。如湖北日报报业集团、安徽日报报业集团、河南省新闻出版广电局分别成立湖北日报新媒体集团公司、安徽新媒体集团和河南大象融媒体集团。 传统媒体基于现有资源的整合或重组,无疑在短期内能够取得显著的成效,但是由于缺乏互联网平台,长期效果还有待努力。 2.推出各类新闻客户端和微信公众号 为了抢占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的新意识形态主阵地,各级各地新闻机构纷纷推出新闻客户端和微信公众号,在新意识形态主阵地上快速卡位,新华社、人民日报社和浙江日报报业集团推出的新闻客户端是其中的典范。 2014年6月11日,“新华社发布”客户端正式上线。次日,全新的人民日报客户端正式上线。但是由于中央级媒体既没有地方媒体集团的本地化优势,又没有搜狐客户端等互联网媒体的平台化优势,虽然刚推出时声势浩大,但是实际效果一般。 国家行政学院社会和文化教研部高级经济师,管理学博士。 本文是作者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新媒体环境下传统媒体的转型战略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批准号:13AXW006)。 郭全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