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华大学可编程asic课后实验报告答案赵曙光

东华大学可编程asic课后实验报告答案赵曙光
东华大学可编程asic课后实验报告答案赵曙光

可编程ASIC技术实验报告

学号:何足道

姓名:何足道

班级:自动化null

老师:赵曙光

实验一

实验要求:用持续赋值语句描述一个4选1数据选择器。程序代码:

module e(out,in0,in1,in2,in3,sel);

output out;

input in0,in1,in2,in3;

input[1:0] sel;

reg out;

assign sel=in0&in1&in2&in3;

case(sel)

2'b00: out=in0;

2'b01: out=in1;

2'b10: out=in2;

2'b11: out=in3;

default: out=2'bx;

endcase

endmodule

实验结果:

实验二

实验要求:用行为语句设计一个8位计数器,每次在时钟的上升沿,计数器加1,当计数器溢出时,自动从零开始重新计数。另外,计数器有同步复位端。

程序代码:

module e(out,data,load,reset,clk);

output[7:0] out;

input[7:0] data;

input load,clk,reset;

reg[7:0] out;

always @(posedge clk) //clk上升沿触发

begin

if(!reset) out=8'h00; //同步清0,低电平有效

else if(load) out=data; //同步预置

else out=out+1; //计数

end

endmodule

实验结果:

实验三

实验要求:设计一个4位移位寄存器。程序代码:

module e(out_data,in_data,clk,clr);

output[3:0] out_data;

input[3:0] in_data;

input clk,clr;

reg[3:0] out_data;

always @(posedge clk or posedge clr)

begin

if(clr) out_data <=0;

end

endmodule

实验结果:

实验四

实验要求:设计一个n位加法器程序代码:

module yt(cout,sum,a,b,cin); parameter y=9;

output[y:0] sum;

output cout;

input[y:0] a,b;

input cin;

reg[y:0] sum;

reg cout;

always @ ( a or b or cin )

begin

{cout,sum}=a+b+cin;

end

endmodule

实验结果:

实验五

实验要求:设计一个4位减法器

程序代码:

module yt(d, q,clk, a,clear, load, up_down, qd); input[3:0] d;

input[3:0] q;

input clk,clear,load,up_down,a;

output[7:0] qd;

reg[7:0] cnt;

assign qd=cnt;

always @ (up_down)

begin

if(!clear) c nt=8'h00; //同步清0,低电平有效

else if(load) cnt=d; //同步预置

else if(up_down) cnt=d+q;//加法

else if(a) cnt=d*q;//乘法

else cnt=d-q; //减法

end

endmodule

实验结果:

实验六

实验要求:4位乘法器

程序代码:

module yt(d, q,clk, a,clear, load, up_down, qd); input[3:0] d;

input[3:0] q;

input clk,clear,load,up_down,a;

output[7:0] qd;

reg[7:0] cnt;

assign qd=cnt;

always @ (up_down)

begin

if(!clear) c nt=8'h00; //同步清0,低电平有效else if(load) cnt=d; //同步预置

else if(up_down) cnt=d+q;//加法

else if(a) cnt=d*q;//乘法

else cnt=d-q; //减法

end

endmodule

实验结果:

实验七

实验要求:设计实现一个功能类似74LS160的电路。程序代码:

module ooo(out,data,load,reset,clk);

output[9:0] out;

input[9:0] data;

input load,clk,reset;

reg[9:0] out;

always @(posedge clk)

begin

if(!reset) out=8'h00;

else if(!(out-9)) out=8'h00;

else if(load) out=data;

else out=out+1;

end

endmodule

实验结果:

实验八

实验要求:设计一个“1101”序列检测器。程序代码:

module qwe(a,F,clk);

input a,clk;

output F;

reg b,c,d,F;

always @(posedge clk)

begin

b<=a;

c<=b;

d<=c;

F=d&c&(!b)&a;

end

endmodule

实验九

实验要求:设计一个加法器,实现sum=a0+a1+a2+a3,a0、a1、a2、a3宽度都是8位。如用下面两种方法实现,哪种方法更好一些。

(1)sum=((a0+a1)+a2)+a3

(2)sum=(a0+a1)+(a2+a3)

程序代码:

module yyy(cout,sum,ina,inb,inc,ind,cin,clk);

output[7:0] sum;

output cout;

input[7:0] ina,inb,inc,ind;

input cin,clk;

reg[7:0] tempa,tempb,tempd,tempe,sum;

reg cout;

reg tempc;

always @(posedge clk)

begin tempa=ina; tempb=inb; tempd=inc;tempe=ind; tempc=cin;

end

always @(posedge clk)

begin {cout,sum}=tempa+tempb+tempc+tempd+tempe; end endmodule

2

module qwe(sum,sum2,sum3,cout,cout2,cout3,b,a,c,d,cin,clk); output[7:0] sum,sum2,sum3;

output cout,cout2,cout3;

input[7:0] a,b,c,d;

input cin,clk;

reg sum,sum2,sum3;

always @(posedge clk)

sum=a+b+cin;

always @(posedge clk)

sum2=c+d+cin;

always @(posedge clk)

sum3=sum+sum2;

endmodule

实验结果:

实验十

实验要求:用流水线技术对上例中的sum=((a0+a1)+a2)+a3

的实现方式进行优化,对比最高工作频率。

程序代码:

module yyy(cout,sum,ina,inb,inc,ind,cin,clk);

output[8:0] sum;

output cout;

input[7:0] ina,inb,inc,ind;

input cin,clk;

reg[7:0] tempa,tempb,tempc,tempd,sum;

reg tempci,firstco,secondco,thirdco, cout;

reg[1:0] firsts, thirda,thirdb, thirdc, thirdd;

reg[3:0] seconda, secondb, secondc, secondd, seconds;

reg[5:0] firsta, firstb,firstc,firstd, thirds;

always @(posedge clk)

begin tempa=ina; tempb=inb; tempc=inc; tempd=ind;tempci=cin; end

always @(posedge clk)

begin

{firstco,firsts}=tempa[1:0]+tempb[1:0]+tempc[1:0]+tempd[1:0]+tempci; firsta=tempa[7:2]; firstb=tempb[7:2]; firstc=tempc[7:2];

firstd=tempd[7:2];

end

always @(posedge clk)

begin

{secondco,seconds}={firsta[1:0]+firstb[1:0]++firstc[1:0]+firstd[1:0]+firstco ,firsts};

seconda=firsta[5:2]; secondb=firstb[5:2]; secondc=firstc[5:2]; secondd=firstd[5:2]; end

always @(posedge clk)

begin

{thirdco,thirds}={seconda[1:0]+secondb[1:0]+secondc[1:0]+secondd[1:0] +secondco,seconds};

thirda=seconda[3:2];thirdb=secondb[3:2]; thirdc=secondc[3:2];

thirdd=secondd[3:2];

end

always @(posedge clk)

begin

{cout,sum}={thirda[1:0]+thirdb[1:0]+thirdc[1:0]+thirdd[1:0]+thirdco,third s};

end

endmodule

实验结果:

实现流水线

最高频率

大学物理课后习题答案详解

第一章质点运动学 1、(习题1.1):一质点在xOy 平面内运动,运动函数为2 x =2t,y =4t 8-。(1)求质点的轨道方程;(2)求t =1 s t =2 s 和时质点的位置、速度和加速度。 解:(1)由x=2t 得, y=4t 2-8 可得: y=x 2 -8 即轨道曲线 (2)质点的位置 : 2 2(48)r ti t j =+- 由d /d v r t =则速度: 28v i tj =+ 由d /d a v t =则加速度: 8a j = 则当t=1s 时,有 24,28,8r i j v i j a j =-=+= 当t=2s 时,有 48,216,8r i j v i j a j =+=+= 2、(习题1.2): 质点沿x 在轴正向运动,加速度kv a -=,k 为常数.设从原点出发时速 度为0v ,求运动方程)(t x x =. 解: kv dt dv -= ??-=t v v kdt dv v 001 t k e v v -=0 t k e v dt dx -=0 dt e v dx t k t x -?? =0 00 )1(0 t k e k v x --= 3、一质点沿x 轴运动,其加速度为a = 4t (SI),已知t = 0时,质点位于x 0=10 m 处,初速度v 0 = 0.试求其位置和时间的关系式. 解: =a d v /d t 4=t d v 4=t d t ? ?=v v 0 d 4d t t t v 2=t 2 v d =x /d t 2=t 2 t t x t x x d 2d 0 20 ?? = x 2= t 3 /3+10 (SI) 4、一质量为m 的小球在高度h 处以初速度0v 水平抛出,求: (1)小球的运动方程; (2)小球在落地之前的轨迹方程; (3)落地前瞬时小球的 d d r t ,d d v t ,t v d d . 解:(1) t v x 0= 式(1) 2gt 21h y -= 式(2) 201 ()(h -)2 r t v t i gt j =+ (2)联立式(1)、式(2)得 2 2 v 2gx h y -= (3) 0d -gt d r v i j t = 而落地所用时间 g h 2t = 所以 0d -2g h d r v i j t = d d v g j t =- 2 202y 2x )gt (v v v v -+=+= 21 20 212202)2(2])([gh v gh g gt v t g dt dv +=+=

过程控制实验报告

过程控制实验 实验报告 班级:自动化1202 姓名:杨益伟 学号:120900321 2015年10月 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 实验一过程控制系统建模 作业题目一: 常见得工业过程动态特性得类型有哪几种?通常得模型都有哪些?在Simulink中建立相应模型,并求单位阶跃响应曲线、 答:常见得工业过程动态特性得类型有:无自平衡能力得单容对象特性、有自平衡能力得单容对象特性、有相互影响得多容对象得动态特性、无相互影响得多容对象得动态特性等。通常得模型有一阶惯性模型,二阶模型等、 单容过程模型 1、无自衡单容过程得阶跃响应实例 已知两个无自衡单容过程得模型分别为与,试在Simulink中建立模型,并求单位阶跃响应曲线。 Simulink中建立模型如图所示: 得到得单位阶跃响应曲线如图所示:

2、自衡单容过程得阶跃响应实例 已知两个自衡单容过程得模型分别为与,试在Simulink中建立模型,并求单位阶跃响应曲线。 Simulink中建立模型如图所示: 得到得单位阶跃响应曲线如图所示:

多容过程模型 3、有相互影响得多容过程得阶跃响应实例 已知有相互影响得多容过程得模型为,当参数, 时,试在Simulink中建立模型,并求单位阶跃响应曲线在Simulink中建立模型如图所示:得到得单位阶跃响应曲线如图所示:

4、无相互影响得多容过程得阶跃响应实例 已知两个无相互影响得多容过程得模型为(多容有自衡能力得对象)与(多容无自衡能力得对象),试在Simulink中建立模型,并求单位阶跃响应曲线。 在Simulink中建立模型如图所示: 得到得单位阶跃响应曲线如图所示:

东华大学物理化学复习

第0-6 章 绪论 第1 章: 第零定律与物态方程 第2 章: 热力学第一定律第3 章: 热力学第二定律第4 章: 组份体系的热力学第5 章: 相 平衡及相图第6 章: 化学平衡 热力学 第 7-13 章第7 章: 计热力学基础第8 章: 反应速 率与机理第9 章: 动力学统计 理论第10 章: 特殊性质反应 动力学 第11 章: 电化学第12 章: 界 面现象第13 章: 胶体 1 第零定律与物态方程 1 第零定律与物态方程 2 热力学第一定律 2 热力学第一定律 3 热力学第二定律 3 热力学第二定律 4 多组份体系的热力学 4 多组份体系的热力学 5 相平衡及相图 5 相平衡及相图 6 化学平衡热力学 6 化学平衡热力学 7 统计热力学基础 7 统计热力学基础 8 化学动力学 8 化学动力学 9 化学动力学的统计理论 9 化学动力学的统计理论 10 特殊性质反应动力学 10 特殊性质反应动力学 11 电化学 11 电化学 12 界面现象 12 界面现象 13 胶体 各 章 导

练习

与反应的气相物质。 (6) 对 Hg( l ) +S(s ) = Hg(s ) 反应,因有平衡限制,因此, Hg(l )无法全部参与反应。 提示 答案:〔 (1) 错, 是平衡常数,可由 求得, (2) 对, , (3) 正向不能自发进行,而反向自发进行。 (6) 不对,对该反应 〕 4. 有 1mol 的 N 2 和 3mol 的 H 2 混合气在 400℃ 通过催化剂达平衡,平衡压力为 ,分析 NH 3 的摩尔分数是 0.0044 ,求 K p 、K c 、 K x 。 提示 答案: 5. 将固体 NH 4I 迅速加热到 308.8K ,测得其蒸气压为 3.666 ×10 4 Pa ,在此温度气态 NH 4I 实际上完全分解为 NH 3 和 HI ,因此测得 的蒸气压等于 NH 3 和 HI 分压之和。 如果在每一段时间内保持这个温度不变, 则由于 HI 按下式分解: 而使 NH 4I( s )上方的压力增大。已知 HI 的分解反应在 308.8K 时的 =0.127 ,试计算达到平衡后,固体 NH 4I 上 方的总压。 提示 答案: (p =4.10×10 4Pa) 6. 实践证明,两块没有氧化膜的光滑洁净的金属表面紧靠在一起时,它们会自动地粘合在一起。假定外层空间的气压 为 1.013 ×10-9Pa ,温度的影响暂不考虑, 当两个镀铬的宇宙飞船由地面进入外层空间对接时, 它们能否自动地粘合 在一起。已知 Cr 2O 3( s ) 的 =- 1079kJ ·mol -1,设外层空间的温度为 298K ,空气的组成与地面相同。 从以上计算结果,你能否解释为什么铁匠在粘合两块烧红的钢铁之前往往先将烧红的钢铁迅速地在酸性泥水中浸一 下。 提示 (4) 错, (5) 错, K x 亦改变。

同济大学物理下册答案

同济大学大学物理下册答案(缺11章) 第九章 热力学基础解答 一、选择题 1.C 2.D 3.D 4.D 5.A 6.C 7.B 8.D 二、填空题 1.传热; 做功; 其温度的改变量; 过程 2.124.7; -84.3 3.21; 2 4.9.52; 570 5.Pa 1058.74 ? 6.等压; 绝热; 等压; 绝热 7.卡诺; %25 8.320K ; 3.9 三、计算题 1.解:(1)等体过程:01=A ()()5J .1246208031.82 5 11211=-???=-= ?=∴T T C M m E Q V 等温过程:02=?E ()J 32033ln28027331812ln d 2222..V V RT M m V p A Q V V =?+??====∴? J 3203321.A A A =+=∴ J 8.93273.20335.124621=+=+=∴Q Q Q J 5.1246=?E (2)等温过程:03=?E ()J 71687ln22027331812ln 133..V V RT M m A Q =?+??===∴ 等体过程:04=A ()()J 5.1246208031.82 5 11244=-???=-=?=∴T T C M m E Q V J 7168743.A A A =+=∴ J 22934512467168743...Q Q Q =+=+=∴ J 5124643.E E E =?+?=? 2. 解:γ γ C C B B V p V p = , 3 m 49.3=B V 由图可看出,C C A A V p V p = ; 从状态方程 RT M m pV = 可知 C A T T = 因此在全过程 C B A →→中, 0=?E C B →过程是绝热过程,有0=BC Q B A →过程是等压过程,有

计算机过程控制实验报告

计算机过程控制实验报告

实验1 单容水箱液位数学模型的测定实验 1、试验方案: 水流入量Qi 由调节阀u 控制,流出量Qo 则由用户通过负载阀R 来改变。被调量为水位H 。分析水位在调节阀开度扰动下的动态特性。 直接在调节阀上加定值电流,从而使得调节阀具有固定的开度。(可以通过智能调节仪手动给定,或者AO 模块直接输出电流。) 调整水箱出口到一定的开度。 突然加大调节阀上所加的定值电流观察液位随时间的变化,从而可以获得液位数学模型。 通过物料平衡推导出的公式: μμk Q H k Q i O ==, 那么 )(1 H k k F dt dH -=μμ, 其中,F 是水槽横截面积。在一定液位下,考虑稳态起算点,公式可以转换成 μμR k H dt dH RC =+。 公式等价于一个RC 电路的响应函数,C=F 就是水容,k H R 0 2= 就是水阻。 如果通过对纯延迟惯性系统进行分析,则单容水箱液位数学模型可以使用以下S 函数表示: ) 1()(0 += TS S KR S G 。 相关理论计算可以参考清华大学出版社1993年出版的《过程控制》,金以慧编著。 2、实验步骤: 1) 在现场系统A3000-FS 上,将手动调节阀JV201、JV206完全打开,使下水箱闸板具有 一定开度,其余阀门关闭。 2) 在控制系统A3000-CS 上,将下水箱液位(LT103)连到内给定调节仪输入端,调节仪 输出端连到电动调节阀(FV101)控制信号端。 3) 打开A3000-CS 电源,调节阀通电。打开A3000-FS 电源。 4) 在A3000-FS 上,启动右边水泵(即P102),给下水箱(V104)注水。 给定值 图1 单容水箱液位数学模型的测定实验

ERP系列实验报告 东华大学

课程名称: 学院: 专业: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2012年4月

一、采购管理系统综述 [选择“采购管理”、“销售管理”和“库存管理”三个主要子系统之一进行功能综述。] 采购管理子系统功能 采购管理模块主要是由供应商到本公司的业务流程整合。需要运用采购管理系统,库存管理系统,存货核算系统和应付款系统,连续性操作。通过将在业务进行产生并取得的各项单据汇总到数据库中,从制定采购计划,制作请购单,向供应商发出订单,到商品入库时产生的入库单,生成商业发票等单据的便捷处理,减少了以往纸质单据的堆叠,提高了单据传递的效率。 采购管理子系统实现的主要业务是普通采购业务。而普通采购业务又包括采购业务、现付业务、结算业务以及退货业务。采购业务可以实现的主要功能包括填制并审核请购单、采购订单、到货单、采购入库单等一系列采购单据。现付业务包括填制采购发票(包括专用发票和普通发票)并做现付处理(包括现金、支票、汇票3种形式)。有4种方法可以实现结算业务,分别是在发票页面直接点击结算按钮、自动结算、手工结算和费用折扣结算,运费发票一般选择手工结算。退货业务一般是发生在采购商品出现质量问题之后,分为结算前退货和结算后退货。 请购单是采购发生之前填制的第一种采购单据,主要用于向上级申请采购商品。在请购单中需要填写请购商品的相关内容(包括商品编码、采购数量、采购单价等),还需要填写业务类型,单据号(可以计算机自动生成)、采购类型等其他单据内容。请购单经过账套主管审核后,方可进行采购单的录入。 采购订单,请购单审核完毕后即可填写采购订单。可以手工输入也可以直接导入请购单中的相关信息。在采购订单的表头部分需要填写供货单位、部门、业务员、付款条件等来完整一张详细的采购订单,确认无误后审核。 到货单,可以手工输入也可以采用导入采购订单的方式来完成相关商品信息的录入。到货单的表头信息需要手工填写,确认无误后方可审核通过。如果在验收后发现次品还需要填写到货退回单。 采购入库单,可以手工输入也可以采用生单的方式使计算机直接生成入库单。生单时要过滤选择需要入库的入库单,勾选“显示表体”,确认生单后要录入入库日期和仓库,填写表头信息,确认无误之后审核。如果需要退货则需要填写红字入库单,红字入库单的入库数量必须是负数。 采购发票,可以手工输入也可以导入入库单。在发生退货时需要另填写红字专用发票。运费要开具运费发票。 采购结算,生成发票并审核以上各单据后,方可进行结算,运输费用需要进行分摊。如果结算不是一单业务一结,最好不要选在在发票页面结算,可以用其他3中结算方法结算,需要结算的业务可以通过结算单列表检验结算完成。 二、普通采购业务流程 [如果你选择的采购管理系统,则选择采购管理的某一业务流程,如普通采购、直运采购等,进行业务流程的描述,并绘制业务流程图。] 普通采购业务流程 业务流程:公司内部其他部门向采购部门提出请购要求,采购部门业务员向

过程控制实验报告

东南大学自动化学院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过程控制实验 实验名称:水箱液位控制系统 院(系):自动化专业:自动化姓名:学号: 实验室:实验组别: 同组人员: 实验时间: 评定成绩:审阅教师:

目录 一、系统概论 (3) 二、对象的认识 (4) 三、执行机构 (14) 四、单回路调节系统 (15) 五、串级调节系统Ⅰ (18) 六、串级调节系统Ⅱ (19) 七、前馈控制 (21) 八、软件平台的开发 (21)

一、系统概论 1.1实验设备 图1.1 实验设备正面图图1.2 实验设备背面图 本实验设备包含水箱、加热器、变频器、泵、电动阀、电磁阀、进水阀、出水阀、增压器、流量计、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操作面板等。 1.1.2 铭牌 ·加热控制器: 功率1500w,电源220V(单相输入) ·泵: Q40-150L/min,H2.5-7m,Hmax2.5m,380V,VL450V, IP44,50Hz,2550rpm,1.1kw,HP1.5,In2.8A,ICL B ·全自动微型家用增压器: 型号15WZ-10,单相电容运转马达 最高扬程10m,最大流量20L/min,级数2,转速2800rmp,电压220V, 电流0.36A,频率50Hz,电容3.5μF,功率80w,绝缘等级 E ·LWY-C型涡轮流量计: 口径4-200mm,介质温度-20—+100℃,环境温度-20—+45℃,供电电源+24V, 标准信号输出4-20mA,负载0-750Ω,精确度±0.5%Fs ±1.0%Fs,外壳防护等级 IP65 ·压力传感器 YMC303P-1-A-3 RANGE 0-6kPa,OUT 4-20mADC,SUPPLY 24VDC,IP67,RED SUP+,BLUE OUT+/V- ·SBWZ温度传感器 PT100 量程0-100℃,精度0.5%Fs,输出4-20mADC,电源24VDC

过程控制工程实验报告

成绩________ 过程控制工程 实验报告 班级:自动化10-2 姓名: 曾鑫 学号:10034080239 指导老师:康珏

实验一液位对象特性测试(计算机控制)实验 一、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掌握对象特性的曲线的测量的方法,测量时应注意的问题,对象模型参数的求取方法。 二、实验项目 1.认识实验系统,了解本实验系统中的各个对象。 2.测试上水箱的对象特性。 三、实验设备与仪器 1.水泵Ⅰ 2.变频器 3.压力变送器 4.主回路调节阀

m in y ?——被测量的变化量 m ax y ——被测量的上限值 m in y ——被测量的下限值 2) 一阶对象传递函数 s e s T K G τ-+= 1 00 K ——广义对象放大倍数(用前面公式求得) 0T ——广义对象时间常数(为阶跃响应变化到新稳态值的63.2%所需要的时间) τ——广义对象时滞时间(即响应的纯滞后,直接从图测量出) 五、注意事项 1. 测量前要使系统处于平衡状态下,反应曲线的初始点应是输入信号的开始作阶跃信号的 瞬间,这一段时间必须在记录纸上标出,以便推算出纯滞后时间τ。测量与记录工作必须 2. 所加扰动应是额定值的10%左右。 六、实验说明及操作步骤

1.了解本实验系统中各仪表的名称、基本原理以及功能,掌握其正确的接线与使用方法,以便于在实验中正确、熟练地操作仪表读取数据。熟悉实验装置面板图,做到根据面板上仪表的图形、文字符号找到该仪表。熟悉系统构成和管道的结构,认清电磁阀和手动阀的位置及其作用。 2.将上水箱特性测试(计算机控制)所用实验设备,参照流程图和系统框图接好实验线路。 3.确认接线无误后,接通电源。 4.运行组态王,在工程管理器中启动“上水箱液位测试实验” 阶液位对象。 按钮观察输出曲线。 6.在 会影响系统稳定所需的时间)。 7.改变u(k)输出,给系统输入幅值适宜的正向阶跃信号(阶跃信号在5%-15%之间),使系统的输出信号产生变化,上水箱液位将上升到较高的位置逐渐进入稳态。 8.观察计算机中上水箱液位的正向阶跃响应曲线,直至达到新的平衡为止。 9.改变u(k)输出,给系统输入幅值与正向阶跃相等的一个反向阶跃信号,使系统的输出信号产生变化,上水箱液将下降至较低的位置逐渐进入稳态。 10. 为止。 11.曲线的分析处理,对实验的记录曲线分别进行分析和处理,处理结果记录于表格2-1。 七、实验报告

过程控制系统实验报告

《过程控制系统实验报告》 院-系: 专业: 年级: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2015 年6 月

过程控制系统实验报告 部门:工学院电气工程实验教学中心实验日期:年月日 姓名学号班级成绩 实验名称实验一单容水箱液位定值控制实验学时 课程名称过程控制系统实验及课程设计教材过程控制系统 一、实验仪器与设备 A3000现场系统,任何一个控制系统,万用表 二、实验要求 1、使用比例控制进行单溶液位进行控制,要求能够得到稳定曲线,以及震荡曲线。 2、使用比例积分控制进行流量控制,能够得到稳定曲线。设定不同的积分参数,进行 比较。 3、使用比例积分微分控制进行流量控制,要求能够得到稳定曲线。设定不同的积分参数,进行比较。 三、实验原理 (1)控制系统结构 单容水箱液位定值(随动)控制实验,定性分析P, PI,PD控制器特性。 水流入量Qi由调节阀u控制,流出量Qo则由用户通过负载阀R来改变。被调量为水位H。使用P,PI , PID控制,看控制效果,进行比较。 控制策略使用PI、PD、PID调节。 (2)控制系统接线表 使用ADAM端口测量或控制量测量或控制量标号使用PLC端 口 锅炉液位LT101 AI0 AI0 调节阀FV101 AO0 AO0 四、实验内容与步骤 1、编写控制器算法程序,下装调试;编写测试组态工程,连接控制器,进行联合调试。这些步骤不详细介绍。

2、在现场系统上,打开手阀QV-115、QV-106,电磁阀XV101(直接加24V到DOCOM,GND到XV102控制端),调节QV-116闸板开度(可以稍微大一些),其余阀门关闭。 3、在控制系统上,将液位变送器LT-103输出连接到AI0,AO0输出连到变频器U-101控制端上。 注意:具体哪个通道连接指定的传感器和执行器依赖于控制器编程。对于全连好线的系统,例如DCS,则必须安装已经接线的通道来编程。 4、打开设备电源。包括变频器电源,设置变频器4-20mA的工作模式,变频器直接驱动水泵P101。 5、连接好控制系统和监控计算机之间的通讯电缆,启动控制系统。 6、启动计算机,启动组态软件,进入测试项目界面。启动调节器,设置各项参数,将调节器的手动控制切换到自动控制。 7、设置PID控制器参数,可以使用各种经验法来整定参数。这里不限制使用的方法。 五、实验结果记录及处理 六、实验心得体会: 比例控制特性:能较快克服扰动的影响,使系统稳定下来,但有余差。 比例积分特性:能消除余差,它能适用于控制通道时滞较小、负荷变化不大、被控量不允许由余差的场合。 比例微分特性:对于改善系统的动态性能指标,有显著的效果。

2018年东华大学控制工程考研最详细经验帖

2018年东华大学控制工程考研最详细经验帖 在这里我就大体写一下我的复习过程,仅供参考。先介绍一下我自己的情况吧,我本科是江西理工大学,自动化专业。考的是东华大学专硕控制工程。 专业课篇 我们信息学院专业课是三选一,分别是自动控制原理,信号与系统,以及电路。我选择的是自动控制原理,因为这门课程我本科学的比较好,而且作为自动化专业核心课程,再次精研自控还是很有收获的,废话不多说。上干货。 首先参考资料,自控作为控制类的基础课,知识点杂而多,但根据考纲来看是二三四五六章最重要。因此复习时间选择在7月初开始。首先是过一遍基础,把书认真看一遍,每个考纲的知识点做到第一遍是理解的,学校给的参考书是《Modern Control Systems现代控制系统》(第九版)Richard C.Dorf Robert H.Bishop,2002年。《自动控制原理》(下),吴麒,清华大学出版社,1992年《自动控制理论》,胡寿松,科学出版社,1994年。其中英文教材是东华本科上课教材,但我选的是胡寿松的教材,经典且易懂。这部书一定要精读且把例题搞懂。 第二是复习时间规划,首先呢专业课的分值是和数学一样的,因此战略地位和数学也是一样的,只是难度来说比数学简单点,因此简单,就意味着你的分不能太低,低过头了就是谢谢参与了。有些人总以为暑假后也可以来得及,这种错误太低级了,因从我给的建议是从七月开始,每天至少三个小时复习时间。一直到考试前。 第三是复习方法。首先是教材的使用,我的建议是必须看两遍以上,第一遍首先建立自己已经忘记的差不多的知识体系,顺便温故一下知识点,然后做例题,做习题,根据习题的情况复习和巩固自己的知识。第二遍就是重点根据第一遍的自身情况再着重复习。其次是真题了,真题最能看出学校出题的思路和重点,一定要好好做和复习,最少三遍以上。 复试经验:

《过程控制系统》实验报告

《过程控制系统》实验报告 学院:电气学院 专业:自动化 班级:1505 姓名及学号:任杰311508070822 日期:2018.6.3

实验一、单容水箱特性测试 一、 实验目的 1. 掌握单容水箱阶跃响应测试方法,并记录相应液位的响应曲线。 2. 根据实验得到的液位阶跃响应曲线,用相关的方法确定被测对象的特征参数T 和传递函数。 二、 实验设备 1. THJ-FCS 型高级过程控制系统实验装置。 2. 计算机及相关软件。 3. 万用电表一只。 三、 实验原理 图1 单容水箱特性测试结构图 由图 2-1 可知,对象的被控制量为水箱的液位 h ,控制量(输入量)是流入水箱中的流量 Q 1,手动阀 V 1 和 V 2 的开度都为定值,Q 2 为水箱中流出的流量。根据物料平衡关系,在平衡状态时02010=-Q Q (式2-1),动态时,则有dt dV Q Q = -21,(式2-2)式中 V 为水箱的贮水容积,dt dV 为水贮存量的变化率,它与 h 的关

系为Adh dV =,即dt dh A dt dV =(式2-3),A 为水箱的底面积。把式(2-3)代入式(2-2)得dt dh A Q Q =-21(式2-4)基于S R h Q =2,S R 为阀2V 的液阻,(式2-4)可改写为dt dh A R h Q S =-1,1KQ h dt dh AR S =+或()()1s 1+=Ts K s Q H (式2-5)式中s AR T =它与水箱的底面积A 和2V 的S R 有关,(式2-5)为单容水箱的传递函数。若令()S R S Q 01=,常数=0R ,则式2-5可表示为()T S KR S R K S R T S T K S H 11/000+-=?+= 对上式取拉氏反变换得()()T t e KR t h /01--=(式2-6),当∞→t 时()0KR h =∞,因而有()0/R h K ∞==输出稳态值/阶跃输入,当T t =时,()() ()∞==-=-h KR e KR T h 632.0632.01010,式2-6表示一阶惯性响应曲线是一单调上升的指数函数如下图2-2所示 当由实验求得图 2-2 所示的阶跃响应曲线后,该曲线上升到稳态值的 63%所对应的时间,就是水箱的时间常数 T 。该时间常数 T 也可以通过 坐标原点对响应曲线作切线,切线与稳态值交点所对应的时间就是 时间常数 T ,由响应曲线求得 K 和 T 后,就能求得单容水箱的传递函 数如式(2-5)所示。 如果对象的阶跃响应曲线为图 2-3,则在此曲线的拐点 D 处作一切线,它与时间轴交于 B 点,与响应稳态值的渐近线交于 A 点。图中OB 即为对象的滞后时间

东华大学操作系统存储管理实验报告

东华大学计算机学院 操作系统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存储管理问题 姓名:姜元杰 学号:111310228 班级:计算机1102 指导老师:李继云 报告日期:2013/11/2

一、实验概述 1.实验目标 存储管理的主要功能之一是合理地分配空间。请求页式管理是一种常用的虚拟存储管理技术。本实验的目的是通过请求页式存储管理中页 面置换算法模拟设计,了解虚拟存储技术的特点,掌握请求页式管理的 页面置换算法。 2.实验要求 1)通过随机数产生一个指令序列,共320条指令,指令的地址按下述 原则生成: ●50%的指令是顺序执行的; ●25%的指令是均匀分布在前地址部分。 ●25%的指令是均匀分布在后地址部分。 2)将指令序列变换成页地址流 ●页面大小= 10条指令 ●4页<=用户内存容量<=32页; ●用户虚存容量= 32页; ●在用户虚存中,按每K存放10条指令排列虚存地址 3)计算并输出下述各种算法在不同内存容量下的命中率。 ●先进先出的算法(FIFO); ●最近最少使用算法(LRU); ●最佳淘汰算法(OPT); ●命中率=1-页面失效次数/页地址流长度; 输出以表结构输出,行头是页码,列头是对应替换算法。在本实验 中,页地址流长度为320,页面失效次数为每次访问相应指令时,该 指令所对应的页不在内存的次数。

二、实验内容 1.设计思路 总体思路: 设计存储管理类(class StorageManagemen),封装FIFO,LRU,OPT算法实现函 数与各自所需公共或个体数据机构和公共代码部分,实现“TOP-DOWN”的程序设 计思想,增强代码结构性和可读性。 1)先进先出的算法(FIFO):FIFO是最简单的页置换算法,FIFO的页置 换的算法为每个页记录着该页调入内存的时间。当必须置换一页时,将 选择最旧的页。注意并不需要记录调入一页的确切时间,可以创建一个 FIFO队列来管理内存中的所有页。队列中的首页将被置换。当需要调入 页时,将它加入到队列的尾部。FIFO的页置换算法很好理解和实现,但 是,其性能并不是很好。所替代的页可能是很久以前使用的、现已不再 使用的初始化模块,另一方面,所替代的页可能包含一个以前初始化的 并且不断使用的常用变量。 2)最近最少使用算法(LRU):选择最近最长时间未访问过的页面予以淘 汰,默认过去一段时间内未访问过的页面,在最近的将来可能也不会被 访问。本实验实现算法通过为每个页面设置一个访问字段,用来记录页 面自上次被访问以来所经历的时间,淘汰页面时选择现有页面中值最大 的予以淘汰。尽管各类参考书声明LRU算法为堆栈类算法,但本实验通 过优先队列完全可以实现。 3)最佳淘汰算法(OPT):最佳置换算法所选择的被淘汰页面将是以后永不 使用,或者是在最长时间内不再被访问的页面,这样可以保证获得最低 的缺页率。本实验实现算法通过为每个页面设置一个CPU使用“间隔” ——即表示CPU将在未处理的页面序列中第几步处理到该页面,如果页 面不再被CPU处理,赋值为极大值(INT_MAX),淘汰页面时选择现有 页面中值最大的予以淘汰。本实验同LRU一样,通过优先队列实现。2.主要数据结构

东华大学物理化学物化练习卷2014-期中答案

物化练习卷 班级学号:姓名: 一、选择题(10题,各1分) 1.1mol 单原子理想气体从298K,20 2.65kPa 经历①等温可逆过程; ②绝热可逆过程; ③等压; 三条途径膨胀使体积增加到原来的2倍,所作的功分别为W1,W2, W3,三者的关系是: ( B ) (A) W1> W2> W3 (B) W2> W1> W3 (C) W3> W2> W1 (D) W3> W1> W2 2、理想气体在绝热条件下,经恒外压压缩至稳定,此变化中的体系熵变?S体及环境熵?S环 应为: ( C ) A. ?S体 > 0, ?S环< 0 B. ?S体 < 0, ?S环 > 0 C. ?S体> 0, ?S环= 0 D. ?S体< 0, ?S环= 0 3、已知苯一乙醇双液体系中,苯的沸点是353.3K, 乙醇的沸点是351.6K, 两者的恒沸组成为:含乙醇47.5%(摩尔分数),沸点为341.2K。今有含乙醇77.5%的苯溶液,在达到气、液平衡后,气相中含乙醇为y2,液相中含乙醇为x2。问:下列结论何者正确? ( C ) A. y2 >x2 B.y2 =x2 C. y21,则应控制的反应温度: ( C ) A.必须低于 B.必须高于409.3K C.必须低于409.3K D.必须等于409.3K 5、25℃时水的饱和蒸气压为 3.168kPa, 此时液态水的标准生成吉布斯自由能?f G mθ为-237.19kJ·mol-1,则水蒸气的标准生成吉布斯自由能为: ( D ) A. -245.76kJ·mol-1 B. -229.34kJ·mol-1 C. -245.04kJ·mol-1 D. -228.60kJ·mol-1 6、在标准压力和268.15K时,冰变为水,体系的熵变?S 体应: ( A ) A. 大于零 B. 小于零 C. 等于零 D. 无法确定 7、一定量的理想气体,从同一初态分别经历等温可逆膨胀、绝热可逆膨胀到具有相同压力的终态,终态体积分别为V1、V2。 ( C )

同济大学大学物理下册答案

同济大学大学物理下册答案(缺11 12章) 第九章 热力学基础解答 一、选择题 1.C 2.D 3.D 4.D 5.A 6.C 7.B 8.D 二、填空题 1.传热; 做功; 其温度的改变量; 过程 2.124.7; -84.3 3.21; 2 4.9.52; 570 5.Pa 1058.74? 6.等压;绝热;等压;绝热 7.卡诺; %25 8.320K ;3.9 三、计算题 1.解:(1)等体过程:0 1=A ()()5J .1246208031.82 5 11211=-???=-= ?=∴T T C M m E Q V 等温过程:0 2=?E ()J 32033ln28027331812ln d 2222..V V RT M m V p A Q V V =?+??====∴? J 3203321.A A A =+=∴J 8.93273.20335.124621=+=+=∴Q Q Q J 5.1246=?E (2)等温过程:0 3=?E ()J 71687ln22027331812ln 133..V V RT M m A Q =?+??===∴ 等体过程:04=A ()()J 5.1246208031.82 5 11244=-???=-=?=∴T T C M m E Q V J 7168743.A A A =+=∴J 22934512467168743...Q Q Q =+=+=∴ J 5124643.E E E =?+?=? 2.解:γγ C C B B V p V p =,3 m 49.3=B V 由图可看出,C C A A V p V p =;从状态方程RT M m pV =可知C A T T = 因此在全过程C B A →→中,0=?E C B →过程是绝热过程,有0=BC Q B A →过程是等压过程,有

过程控制实验报告8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过程控制 实验名称:单回路控制系统的参数整定专业:自动化专业 姓名: 学号: 2013 /2014 学年第 2 学期

实验一单回路控制系统的参数整定 2014年4月28日 一、实验要求 1、了解调节器特性的实验测试方法; 2、掌握依据飞升特性曲线求取对象动态特性参数和调节器参数的方法; 3、熟悉单回路控制系统的工程整定方法。 二、实验内容 测得某工业过程的单位阶跃响应数据,如附表所示;单位阶跃响应曲线,如图1所示: 0.2 0.4 0.6 0.8 1 1.2 t/s y ( t ) 0.2 0.4 0.6 0.8 1 1.2 t/s y ( t ) 图1 单位阶跃响应曲线 1、试用高阶传递函数描述该过程的动态特性; G(s)=K/(Ts+1) 2=1.25/(25.9s+1) 2*e^-10s 2、在Simulink中搭建解算出的被控对象单回路控制系统; 3、采用稳定边界法整定调节器参数,并给出P、PI、PID三种调节器的控制曲线; Kp=5,Pm=1/Kp=0.2时,等幅振荡,Tm80。

P: 2Pm=0.4 PI: 2.2Pm=0.44 0.85Tm=68 PID: 1.7Pm=0.34 0.5Tm=40 0.125Tm=10 三种调节器的控制曲线:

4、比较、分析实验结果 P调节器稳态产生了静差;PI调节器相对P调节器稳态无静差,但是调节时间延长;PID 调节器相对前两者无论上升时间还是调节时间都变短了,稳态也无静差。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过程控制 实验名称:串级控制系统专业:自动化专业 姓名: 学号: 2013 /2014 学年第 2 学期

过程控制控实验报告

实验一 单容自衡水箱特性的测试 一、实验目的 1. a 根据实验得到的液位阶跃响应曲线,用相应的方法确定被测对象的特征参数K 、T 和传递函数。 二、实验设备 1. A3000高级过程控制实验系统 2. 计算机及相关软件 三、实验原理 由图2.1可知,对象的被控制量为水箱的液位h ,控制量(输入量)是流入水箱中的流量Q 1,Q 2为流出水箱的流量。手动阀QV105和闸板QV116的开度(5~10毫米)都为定值。根据物料平衡关系,在平衡状态时: 0Q Q 2010=- (1) 动态时则有: dt dV Q Q 21=- (2) 式中V 为水箱的贮水容积,dt dV 为水贮存量的变化率,它与h 的关系为Adh dV =,即: dt dh A dt dV = (3) A 为水箱的底面积。把式(3)代入式(2)得: QV116 V104 V103 h ?h QV105 QV102 P102 LT103 LICA 103 FV101 M Q 1 Q 2 图2.1单容水箱特性测试结构图

图2.2 单容水箱的单调上升指数曲线 dt dh A =-21Q Q (4) 基于S 2R h Q =,R S 为闸板QV116的液阻,则上式可改写为dt dh A R h Q S =-1,即: 或写作: 1 )()(1+=TS K s Q s H (5) 式中T=AR S ,它与水箱的底积A 和V 2的R S 有关;K=R S 。式(5)就是单容水箱的传递函数。 若令S R s Q 01)(=,R 0=常数,则式(5)可改为: T S KR S R K S R T S T K s H 0011/)(0+-=?+= 对上式取拉氏反变换得: )e -(1KR h(t)t/T 0-= (6) 当∞→t 时0KR )h(=∞,因而有=∞=0R )h(K 阶跃输入 输出稳态值。当t=T 时,则)h(KR )e -(1KR h(T) 001∞===-0.6320.632。式(6)表示一阶惯性环节的响应曲线是一单调上升的指数函数,如图2.2所示。 当由实验求得图2.2所示的阶跃响应曲线后,该曲线上升到稳态值的63%所对应的时间,就是水箱的时间常数T 。该时间常数T 也可以通过坐标原点对响应曲线作切线,切线与稳态值交点所对应的时间就是时间常数T ,由响应曲线求得K 和T 后,就能求得单容水箱的传递函数。 1KQ h dt dh AR S =+

东华大学高分子材料大型实验报告(有机玻璃的合成制备及表征)

目录 摘要 (2) 一、前言 (3) 二、实验计划 (4) 三、实验目的 (5) 四、实验原理 (6) 五、实验原料 (7) 六、实验仪器 (7) 七、实验步骤 (8) 1、制备(合成)步骤 (8) 2、表征和测试 (10) 八、实验数据处理 (14) 1、PMMA的玻璃化转变温度 (14) 2、PMMA的接触角 (15) 3、PMMA的透光率 (16) 九、实验结果与讨论 (18) 1、实验结论 (18) 2、讨论与思考题 (18) 3、实验感想 (19) 4、文献段落翻译 (20) 十、参考文献 (21)

有机玻璃的合成制备及表征 摘要:本文以甲基丙烯酸甲酯为本体,在引发剂偶氮二异丁腈的引发下进行本体聚合,合成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即有机玻璃,其分子式为:-[-CH2-CH(CH3)(COOCH3)-]n-,然后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全自动视频微观接触角测量仪、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分别对该有机玻璃的结构及性质进行表征。 关键词: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偶氮二异丁腈;合成;表征 Synthesis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Perspex Abstract: In this paper, poly (methyl methacrylate)(PMMA), perspex, has been synthesized as its bulk is the methyl methacrylate and its nitiator is the azodiisobutyronitrile. While the molecular formula of PMMA is -[-CH2-CH(CH3)(COOCH3)-]n-. Then the perspex was characterized on the structure and properties of 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DSC), contact angle goniometer and UV-Vis spectrophotometer. Key words: Poly (methyl methacrylate); Azodiisobutyronitrile; Synthesis; Characterization

东华大学微机实验报告答案(软件)

目录 实验一DEBUG的启动及其基本命令的使用实验二内存操作数及寻址方法 实验三汇编语言程序的调试与运行 实验四查表程序设计 实验五系统功能调用 实验六分支程序设计 实验七循环程序设计 实验八子程序设计 实验九综合程序设计 实验心得体会 参考文献

实验一 DEBUG的启动及其基本命令的使用 源程序:(指导书中给出) DA TA SEGMENT STRING1 DB 'Move the cursor backward' STRING2 DB 'Move the cursor backward' MESS1 DB 'Match.',13,10,'$' MESS2 DB 'No Match.',13,10,'$' DA TA ENDS STACK SEGMENT STACK DB 40 DUP (?) STACK ENDS PROGNAM SEGMENT ASSUME CS:PROGNAM,DS:DA TA,ES:DA TA,SS:STACK MAIN PROC FAR START: PUSH DS XOR AX,AX PUSH AX MOV AX,DATA MOV DS,AX MOV ES,AX MOV AX,STACK MOV SS,AX LEA SI,STRING1 LEA DI,STRING2 CLD MOV CX,25 REPZ CMPSB JZ MA TCH LEA DX,MESS2 JMP SHORT DISP MATCH: LEA DX,MESS1 DISP: MOV AH,09h INT 21H RET MAIN ENDP PROGNAM ENDS END START 运行结果:

同济大学普通物理活页作业答案

第一章 质点运动学 班号 学号 姓名 日期 一、 选择题 1. 一个质点在Oxy 平面上运动,已知质点的运动方程为j t i t r 2 252-=(SI ),则该质点 作 (A )匀速直线运动; (B )变速直线运动; (C )抛物线运动; (D )一般曲线运动。 ( B ) 2.一个质点作曲线运动,r 表示位置矢量,s 表示路程,τ表示曲线的切线方向。下列几个表达式中,正确的表达式为C (A ) a t =d d v ; (B )v =t r d d ; (C ) v =t s d d ; (D )τa =t d d v 。 ( C ) 3.沿直线运动的物体,其速度的大小与时间成反比,则其加速度的大小与速度大小的关系是 (A )与速度大小成正比; (B )与速度大小的平方成正比; (C )与速度大小成反比; (D )与速度大小的平方成反比。 ( B ) 4.下列哪一种说法是正确的 (A) 在圆周运动中,加速度的方向一定指向圆心; (B) 匀速率圆周运动的速度和加速度都恒定不变; (C) 物体作曲线运动时,速度的方向一定在运动轨道的切线方向上,法向分速度恒等于零;因此其法向加速度也一定等于零; (D) 物体作曲线运动时,必定有加速度,加速度的法向分量一定不等于零。 ( D ) 5. 如图所示,路灯距离地面高度为H ,行人身高为h 匀速v 背向路灯行走,则人头的影子移动的速度为 (A) v H h H -; (B )v h H H -; (C ) v H h ; (D ) v h H 。 ( B ) 6.一物体从某一确定高度以0v 的速度水平抛出,已知它落地时的速度为 t v ,那么它运动的时间是 (A) g t 0v v -; (B) g t 20 v v -; 选择题5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