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叶片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含量估算的归一化色素指数研究

水稻叶片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含量估算的归一化色素指数研究
水稻叶片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含量估算的归一化色素指数研究

第4期光谱学与光谱分析1065

用过磷酸钙533.3kg?hm-2作基肥,氯化钾300kg?hm-2作穗肥。采用多品种、多氮素水平的目的是为了造成更广泛的差别,从而使研究结果具有相对普适性。

1.2数据获取

1.2.1光谱数据获取

(1)获取水稻叶片光谱反射率使用是ASDFieldSpeProFRTM光谱仪,波段范围为350~2500nnl,其中350~l000nm光谱采样间隔为1.4nln,光谱分辨率为3am;1000

2500nln光谱采样间隔为2nnl,光谱分辨率为10nnl。

(2)分别在分蘖期、拔节期、孕穗期和抽穗期开始后每隔数天采样测叶片光谱及叶片、穗的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光谱测量时,用三角架固定光谱仪探头,并使光谱仪探头垂直向下正对待测叶片正中部,光谱仪视场角为8。,距样品表面距离0.10m,光源用光谱仪所带的50w卤素灯,距样品表面距离0.45m,与水平面成70。角。

1.2.2叶绿素、类胡萝卜素测量

本试验采用混合液(丙酮:无水乙醇:蒸馏水一4.5:4.5:1)(p)提取法测定水稻叶片和稻穗的叶绿素含量,用分光光度计比色,测定并计算得到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含量。

叶绿素以及类胡萝b素含量的统计情况如表1,本研究中使用202个样本进行建模,使用50个样本进行验证,建模数据集与验证数据的选取是随机的。

1.3归一化比值指数的构建

本研究采用一种严密的经验方法构建水稻色素含量估算的归一化比值色素指数,即将从350~2500nnl范围内所有波段反射率进行两两组合,构建一个包含所有可能组合的归一化比值指数。归一化比值指数的一般公式形式为

NDRPL耐.㈣一藤Rtt4币mR五udex(1)其中,NDPI。耐.如)为由参照波段(red和指数波段(index)构建的一个归一化色素指数;R耐和Ri“。分别为参照波长反射率、和指数波长反射率。

Table1Publishedratiobasednormalized

differencepigmentindices

色素指数Pigmentindex出处Reference(Rsoo—R680)/(R8。0+R680)

(Rsoo—R63s)/(R800+R635)

(R750—R705)/(R750+R705)

(RTso—R550)/(R780+Rsso)

(R6so—R430)/(R680+R430)

(R415一届35)/(R415+R435)

(R550—R531)/(R550+R531)

(Rs70—R531)/(R570+R531)

(R774一R677)/(R774+R677)

131ackBum(1998)[101

Gitelson等(1994)D1]

Gitelson等(1996)[1z]

P6nuelas等(1994)[133

Marie等(2004)D43

Gamon等(1992)Ds]

Zareo-Tejad等(2001)[16]在350~2500nnl范围内包含着2151个光谱波段,所以可以构建2151×2151—4626801个归一化比值色素指数。因此,表2给出的各种归一化形式的叶绿素指数只是所有可能指数中的一种,但未必是最合适的选择。所以,本研究将所有波段组合构成的归一化色素指数与叶绿素、类胡萝‘b素含量分别建模,在所有这些模型中选择出最佳模型,然后进行验证,从而确定适合水稻叶片叶绿素、类胡萝b素含量估算的最合适色素指数形式。

Table2Statisticalanalysisofchlorophyllandcarotenoidcontents

2结果与分析

2.1绘制决定系数评分布图

将350~2500nln范围内的所有光谱波段两两组合构建

归一化形式的色素指数,然后分别建立叶绿素a、叶绿素b、

叶绿素总量、类胡萝b素含量与这些指数之间的一元线性方

程,获取拟合方程的决定系数R2,这些由两两波段对应的

R2就构成了一个R2矩阵。

为了清晰的显示出拟合方程R2随着波段组合变化而变

化的情况,将R2三角矩阵用图形分级表示(归一化指数形式

是对称的,只用一个三角矩阵就可以表示)。由于水吸收可

能影响拟合效果的稳定性,所以将13501480rim,1780隐1砰distributionofthelinearfittedequationsbetween~1990m,24002500nnl几个水吸收光谱区域去除chlorophylla。chlorophyllbcontentsinleav鹤ofrice

(图1)。在图中,点的颜色决定了R2的大小。R2越大,使用andallthe

possible

combinationsofNDPI

水稻叶片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含量估算的归一化色素指数研

作者:王福民, 黄敬峰, 王秀珍, WANG Fu-min, HUANG Jing-feng, WANG Xiu-zhen

作者单位:王福民,黄敬峰,WANG Fu-min,HUANG Jing-feng(浙江大学农业遥感与信息技术应用研究所,浙江,杭州,310029), 王秀珍,WANG Xiu-zhen(浙江省气象研究所,浙江,杭州,310029)

刊名: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英文刊名:SPECTROSCOPY AND SPECTRAL ANALYSIS

年,卷(期):2009,29(4)

参考文献(17条)

1.Datt B Visible/near infrared reflectance and chlorophyll content in Eucalyptus leaves[外文期刊] 1999(14)

2.Gitelson A A;Gritz Y;Merzlyak M N查看详情 2003(03)

3.Daughtry C S;Wahhall C L;Kim M S查看详情 2000

4.Blackburn G A;Steele C M查看详情 1999

5.吉海彦;王鹏新;严泰来冬小麦活体叶片叶绿素和水分含量与反射光谱的模型建立[期刊论文]-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07(03)

6.唐延林;黄敬峰;王人潮水稻不同发育时期高光谱与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的变化规律[期刊论文]-中国水稻科学2004(01)

7.Gitelson A A;Kaufman Y J查看详情 1998

8.Zarco-Tejada P J;Miller J R;Noland T L查看详情 2001(07)

9.Gamon J A;Penuelas J;Field CB查看详情 1992

10.Marie G;Franois C查看详情 2004

11.Penuelas J;Gamon J A;Fredeen A L查看详情 1994

12.Gitelson A A;Kanfman Y J;Merzlyak M N查看详情 1996

13.Gitelson A A;Merzylac M N查看详情 1994

14.Blackburn G A查看详情[外文期刊] 1998(04)

15.薛利红;卢萍;杨林章利用水稻冠层光谱特征诊断土壤氮素营养状况[期刊论文]-植物生态学报 2006(04)

16.蒋金豹;陈云浩;黄文江病害胁迫下冬小麦冠层叶片色素含量高光谱遥感估测研究[期刊论文]-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07(07)

17.Tang Y L;WangRC;Huang J F查看详情 2004(04)

本文链接:https://www.360docs.net/doc/a216183807.html,/Periodical_gpxygpfx200904045.aspx

植物叶绿素类胡萝卜素测定方法

植物叶绿素类胡萝卜素测定方法 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含量的测定 一、原理 根据叶绿体色素提取液对可见光谱的吸收,利用分光光度计在某一特定波长测定其吸光度,即可用公式计算出提取液中各色素的含量。根据朗伯—比尔定律,某有色溶液的吸光度A与其中溶质浓度C和液层厚度L成正比,即A,αCL式中:α比例常数。当溶液浓度以百分浓度为单位,液层厚度为1cm时,α为该物质的吸光系数。各种有色物质溶液在不同波长下的吸光系数可通过测定已知浓度的纯物质在不同波长下的吸光度而求得。如果溶液中有数种吸光物质,则此混合液在某一波长下的总吸光度等于各组分在相应波长下吸光度的总和。这就是吸光度的加和性。今欲测定叶绿体色素混合提取液中叶绿素a、b和类胡萝卜素的含量,只需测定该提取液在三个特定波长下的吸光度A,并根据叶绿素a、b及类胡萝卜素在该波长下的吸光系数即可求出其浓度。在测定叶绿素a、b时为了排除类胡萝卜素的干扰,所用单色光的波长选择叶绿素在红光区的最大吸收峰。 二、材料、仪器设备及试剂 (一)材料:新鲜(或烘干)的植物叶片。 (二)仪器设备:1)分光光度计;2)电子顶载天平(感量0.01g);3)研钵;4)棕色容量瓶; 5)小漏斗;6)定量滤纸;7)吸水纸; 8)擦境纸;9)滴管。 (三)试剂:1)95%乙醇(或80%丙酮)(v丙酮:v乙醇=2:1的95%水溶液);2)石英砂;3)碳酸钙粉。暗中2h,0.5g,25ml 三、实验步骤 1)取新鲜植物叶片(或其它绿色组织)或干材料,擦净组织表面污物,剪碎(去掉中脉),混匀。

2)将取好的样品放入25ml容量瓶中,加混合浸提液(无水乙醇:丙酮 =5:5)20ml,放在黑暗条件下,浸泡至叶片发白,用浸提试剂定容至25ml,摇匀备用。 3)把叶绿体色素提取液倒入1cm光径的比色皿内,以浸提试剂为空白测定吸光度。选择波长663 646 和470nm。 四、实验结果计算 叶绿素a的浓度 = 12.21 , OD– 2.81 , OD 633 646 叶绿素b的浓度 = 20.13 , OD– 5.03, OD646663 类胡萝卜素浓度=(1000A-3.27C-104C)?229 单位 mg/L 470ab C(mg/L)*提取液总量(ml) 叶绿体色素含量(mg/g)=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烟叶重量(g)*1000 注意事项:操作避光研磨时间短些

遮光后叶绿素含量升高和叶绿素a和b比值降低的原因

遮光后叶绿素含量升高和叶绿素a/b降低的原因 试题:如图,叶绿素的含量随着遮光比例的升高而升高,遮光后叶绿素a/b 降低,捕光能力上升。原因。 因为学生知道,光是叶绿素形成的必需条件,所以大部分学生都错误认为叶绿素含量随光照增强而增加。 从资料中可以看出,这些变化都是为了适应植物在遮光条件下的生长。 一、遮光后叶绿素含量为什么会升高 叶绿素含量受到光照、温度、矿质元素、逆境等外界因素及核基因、质基因等内在因素的共同影响,在外部因素中光对叶绿素的合成与分解起主导作用。植物体中叶绿素的合成和分解处于一个动态平衡中,叶片光照后,才能顺利地合成叶绿素,但形成叶绿素所要求光照强度相对较低,当然过弱也不利于叶绿素的生物合成,除680nm以上波长以外,可见光中各种波长的光照都能促使叶绿素形成,光过强反而会发生光氧化而受破坏。 植物中叶绿素和蛋白质结合为结合态叶绿素才能发挥作用,而自由态的叶绿素则会对细胞造成光氧化损伤。为了避免自由态叶绿素对细胞造成的光氧化损伤,植物必须快速降解这些物质。 在遮光条件下,集光色素蛋白在光合单位中的相对含量会增加,从而导致结合态叶绿素增加。与此同时,降低了叶绿素的降解和光氧化,所以遮光后叶绿素的含量会增加。 遮荫环境下,植物通过增加单位叶面积色素密度和叶绿素含量,有利于提高植株的捕光能力,吸收更多的光,提高光能利用率,是对弱光环境的一种适应。 二、遮光后叶绿素a/b降低 在不同生理条件下,叶绿素a和叶绿素b的合成、分解速度影响了叶绿素a/b的比值,但调节叶绿素a/b的比值主要通过“叶绿素循环”实现。叶绿素a 和叶绿素b的相互转化称为“叶绿素循环”。 在遮光条件下,叶绿素a向叶绿素b的转化加快,叶绿素a水解形成脱植基叶绿素a,脱植基叶绿素a再转化为脱植基叶绿素b,最后合成叶绿素b,从而降低了叶绿素a/b的比值。弱光下叶绿素b的相对含量增高是有其生理适应,有利于对弱光的利用。

植物类胡萝卜素生物合成及功能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011 21 11 103 112 收稿日期 /01041/4/0!!修回日期 /0114054/6 国家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科技重大专项资助项目 /00678050029016' /0057805002900: /005780500;9001 /00678050109012' 通讯作者 电子信箱 < $%-<$)<=>,$?*@+(A 植物类胡萝卜素生物合成及功能 霍!培!季!静 !王!罡!关春峰 天津大学农业与生物工程学院!天津!20003/ 摘要!详述了植物类胡萝卜素生物合成途径 并从突破类胡萝卜素合成途径中上游瓶颈限制 类胡萝卜素代谢各分支途径的改造 提高植物细胞对类胡萝卜素物质积累能力三个方面探讨了类胡萝卜素生物合成酶基因在植物基因工程中的研究现状 最后对植物类胡萝卜素代谢的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类胡萝卜素!生物合成!基因工程 中图分类号!B 51 !!类胡萝卜素是一类天然色素的总称 普遍存在于动物 高等植物 真菌 藻类和细菌中 不同的类胡萝卜素具有不同的生物学功能 在植物中 类胡萝卜素主要存在于植物叶绿体以及许多花和果实的有色体中 其在植物光合作用中发挥两个重要功能 即参与光吸收和防止前体细胞发生光氧化 1 同时 类胡萝卜素也是植物对外界刺激响应的信号分子前体物质 因此 在植物中类胡萝卜素具有促进光形态发生 参与非光化学抑制反应 脂质过氧 化反应及吸引传粉昆虫等作用 /42 近期研究还发现 类胡萝卜素可以参与传统植物激素 如脱落酸 和新型植物激素 如独角金内酯 的生物合成 ;4: 在动物细胞中 类胡萝卜素物质也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 但其自身不能合成类胡萝卜素 只能从日常饮食中摄取 C 类胡萝卜素物质具有抗氧化活性 可以保护人类远离一系列的慢性病 是健康饮食中必须的 重要成分 3 其中 4胡萝卜素广泛的存在于各种橘黄 色水果及深绿色和黄色蔬菜中 如花椰菜 菠菜 甘蓝 胡萝卜 南瓜 番薯和西葫芦等 是人体合成维生素D 的重要前体物质 而维生素D 在人体正常生长和组织修复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对维持人体视觉系统和免 疫系统的正常生理功能尤为重要 5 番茄红素是一种红色素 存在于许多水果和蔬菜中 如番石榴 西瓜 葡萄柚和番茄 可以作为单线态氧的有效猝灭剂 能消除羟自由基 在细胞中和脂类结合而有效抑制脂质的氧化 是非常好的食用抗氧化剂 对降低恶性肿瘤和冠心病发病率起着重要作用 6 叶黄质和玉米黄质存在于绿色 某些黄色和橙色的水果和蔬菜中 如玉米 油桃 橘子 木瓜和南瓜等 是人体视网膜黄斑的主要构成成分 10 可以预防老年人群中由黄斑病变所引起的失明 11 正是由于类胡萝卜素与人类健康的关系密切 以及其他方面的应用价值 有关类胡萝卜素生物合成途径及其相关基因的遗传操作调控得到了广泛的研究 本文主要对类胡萝卜素生物合成途径及类胡萝卜素生物合成酶基因在植物基因工程方面应用的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类胡萝卜素生物合成途径 类胡萝卜素是含;0个碳的类异戊烯聚合物 即四萜化合物 是含有5个异戊二烯单位的四萜化合物 由两个二萜缩合而成 植物中的萜类化合物有两条合成途径 即甲羟戊酸途径 A *?&,(%&)* E F D 和/4"4甲基4G 4赤藻糖醇4;4磷酸 /4"4A *)#.,4G 4*H .)#H $)(,4;4I#(J I#&)* E K L 途径 7#&%等 1/ 综述了植物帖类化合物的生物合成途径并以图表形式清晰的给出了类胡萝卜素生物合成的前体物质异戊烯二磷酸 $J (I*%)*%.

青菜叶中叶绿素含量的测定

青菜叶中叶绿素含量的测定 食品学院S100111029 王婷同组人:王莹、王芳 一、实验目的 1.学习并且使用分液漏斗分离水与不溶于水的有机溶剂。 2.熟悉掌握用有机溶剂萃取青菜叶中叶绿素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 将青菜叶中的叶绿素萃取到丙酮中,然后将溶于丙酮的叶绿素转移到乙醚中,在指定的波长下,测定叶绿素-乙醚溶液的吸光度,然后根据公式计算青菜叶中的叶绿素a、叶绿素b 和总叶绿素的含量。 三、实验器材 1.实验仪器:天平、组织捣碎机、水、循环真空泵、抽滤瓶、滤纸、布氏漏斗、容量瓶(100ml、500ml各一个)、分液漏斗(2个)、尖嘴管、铁架台、铁圈(2个)、分光光度计。 2.实验试剂:碳酸钙、丙酮(85﹪)、乙醚、无水硫酸钠。 3.实验原料:青菜叶。 四、实验步骤 1.称取30g新鲜青菜叶置于组织捣碎机中,然后加0.05gCaCO3和85ml丙酮(85﹪),在高速组织捣碎机中,在转速20000r/min下捣碎,2min,捣碎青菜叶组织。 2.抽滤所得的匀浆,用少量85﹪丙酮多次洗涤残渣,直到残渣不带绿色为止,将溶液合并后用丙酮定容至500ml。 3.吸取25ml叶绿素-丙酮溶液,加入到含有25ml乙醚的分液漏斗中,然后加入50ml水,观察到所有的叶绿素都转入到上层乙醚相时,放出下层水相。 4.在另一只分液漏斗中加入50ml水,插入一只末端拉成小孔的玻璃管,将叶绿素-乙醚溶液注入玻璃管,溶液通过通过玻璃环末端小孔进入水相后再上升聚集在水相表面,放出下层水相,重复上述操作步骤五次,让溶于叶绿素-乙醚溶液中的丙酮转移到水相中,将乙醚层转移至容量瓶中。 5.将以上放出的下层水合并,加入25ml乙醚,同上操作,将乙醚层也转移至容量瓶中。 6.用乙醚将叶绿素-乙醚溶液定容到100ml。 7.用少量无水硫酸钠吸收叶绿素-乙醚溶液中的水分。 8.在波长660nm和642.5nm下,分别测定叶绿素-乙醚溶液的吸光度。

植物叶绿素类胡萝卜素测定方法

植物叶绿素类胡萝卜素 测定方法 The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the evening of 2021

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含量的测定 一、原理 根据叶绿体色素提取液对可见光谱的吸收,利用分光光度计在某一特定波长测定其吸光度,即可用公式计算出提取液中各色素的含量。根据朗伯—比尔定律,某有色溶液的吸光度A与其中溶质浓度C和液层厚度L成正比,即A=αCL式中:α比例常数。当溶液浓度以百分浓度为单位,液层厚度为1cm时,α为该物质的吸光系数。各种有色物质溶液在不同波长下的吸光系数可通过测定已知浓度的纯物质在不同波长下的吸光度而求得。如果溶液中有数种吸光物质,则此混合液在某一波长下的总吸光度等于各组分在相应波长下吸光度的总和。这就是吸光度的加和性。今欲测定叶绿体色素混合提取液中叶绿素a、b和类胡萝卜素的含量,只需测定该提取液在三个特定波长下的吸光度A,并根据叶绿素a、b及类胡萝卜素在该波长下的吸光系数即可求出其浓度。在测定叶绿素a、b时为了排除类胡萝卜素的干扰,所用单色光的波长选择叶绿素在红光区的最大吸收峰。 二、材料、仪器设备及试剂 (一)材料:新鲜(或烘干)的植物叶片。 (二)仪器设备:1)分光光度计;2)电子顶载天平(感量);3)研钵;4)棕色容量瓶; 5)小漏斗;6)定量滤纸;7)吸水纸;8)擦境纸;9)滴管。 (三)试剂:1)95%乙醇(或80%丙酮)(v丙酮:v乙醇=2:1的95%水溶液);2)石英砂;3)碳酸钙粉。暗中2h,,25ml 三、实验步骤 1)取新鲜植物叶片(或其它绿色组织)或干材料,擦净组织表面污物,剪碎(去掉中脉),混匀。 2)将取好的样品放入25ml容量瓶中,加混合浸提液(无水乙醇:丙酮=5:5)20ml,放在黑暗条件下,浸泡至叶片发白,用浸提试剂定容至25ml,摇匀备用。 3)把叶绿体色素提取液倒入1cm光径的比色皿内,以浸提试剂为空白测定吸光度。选择波长663 646 和470nm。

不同环境条件下植物叶绿素a、b含量地比较

一、实验课题名称:不同环境条件下植物叶绿素a、b含量的比较 二、选题背景或文献综述: 《植物生理学实验指导》(第四版)、《植物生理学》(第六版)、上网查阅相关资料 阴生植物也称“阴性植物”,是在较弱的光照条件下生长良好的植物,但并不是阴生植物对光照强度的要求越弱越好,而是必须达到阴生植物的补偿点,植物才能正常生长,阳生植物也称“阳性植物”,光照强度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及形态结构的形成有重要作用,在强光环境中生长发育健壮,在阴蔽和弱光条件下生长发育不良的植物称阳性植物,这类植物要求全日照,并且在水分、温度等条件适合的情况下,不存在光照过强的问题。 阳生植物和阴生植物的区别:关于光的饱和点和补偿点光是光合作用的能量来源,光照强度直接影响光合速率,在其它条件都适宜的情况下,在一定范围内,光合速率随光照强度提高而加快,当光照强度高到一定数值后,光照强度再提高而光合速率不再加快,这种现象叫光饱和现象。开始达到光饱和现象的光照强度称为光饱和点,在光饱和点以下,随着光照强度减弱,光合速率减慢,当减弱到一定光照强度时,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量与呼吸释放二氧化碳的量处于动态平衡,这时的光照强度称为光补偿点。此时植物制造有机物量和消耗有机物量相等,不同类型植物的光饱和点和

补偿点是不同的,阳性植物的光饱和点和补偿点一般都高于阴性植物。 结构和特性的区别:阴生植物的叶片的疏导组织比阳生植物稀疏,以叶绿体来说,阳生植物有较大的基粒,基粒片层数目多的多,叶绿素含量也高,阴生植物在较低的光照条件下充分的吸收光线,叶绿素a/叶绿素b的比值小,能够强烈的利用蓝紫光,阳性植物叶片小而厚,表面具蜡质或绒毛,叶脉密,单位面积内气孔多,叶绿素含量高,体内含盐分多,渗透压高,可以抗高温干旱,阳生植物的气孔一般在叶片下表皮分布的数量多于上表皮,这样可以避免阳光直晒而减少水分散失,阳生植物的呼吸速率高于阴生植物。 区分阳生植物与阴生植物,主要是根据植物对光照强度需要的不同,阳生植物要求充分直射日光才能生长或生长良好,阴生植物适宜于生长在荫蔽环境中,它们在完全日照下反而生长不良或不能生长,阳生植物和阴生植物之所以能适应不同光照,是与它们的生理特征和形态特征不同有关,以光饱和点来说,阳生植物的光饱合点是全光照(即全部太阳光照)的100%,而阴生植物是全光照的10%~50%。因为阴生植物叶片的输导组织比阳生植物的稀疏,当光照强度增大时,水分对叶片的供给不足,阴生植物便不再增加光合速率,以叶绿体来说,阴生植物与阳生植物相比,前者有较大的基粒,基粒片层数目多,叶绿素含量较高,能在较低光照强度下充分

安利纽崔莱天然类胡萝卜素胶囊

安利纽崔莱天然类胡萝卜素胶囊 眼睛是心灵之窗。如果眼睛蒙上了阴翳,那么世界就会变得灰暗。叶黄素及其异构体玉米黄质正是两种保护人类心灵之窗长明的重要营养成分。2009年3月,由国际生命科学学会中国办事处与北京市眼科学会主办的“叶黄素与眼睛健康”学术研讨会在京召开,公司作为赞助方为大会特邀叶黄素人体研究的先驱——美国佛罗里达国际大学研究院副院长John Landrum博士,到会进行精彩演讲,为人们深入浅出地讲解叶黄素和玉米黄质对眼睛健康的重要作用。 叶黄素和玉米黄质眼睛的“天然墨镜” 对于白内障的研究显示:美国人群中受白内障影响的比率高达5.8%,每年新增35万个受到白内障困扰的病例;而中国患白内障的人数高达550万,占到人口总数的0.5%,而且每年新增病例为40万。550万是一个非常庞大的数字!假如能将这些人的发病时间推迟半年,就意味着为中国挽回大量的劳动生产力,而这些生产力足以兴建一座新的颐和园! 叶黄素和玉米黄质有助降低眼病风险 叶黄素是眼睛视网膜和晶状体内不可缺少的类胡萝卜素,玉米黄质则是叶黄素的异构体,它们对维持眼睛健康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 《美国医学会杂志》刊登的一项多中心联合眼疾病研究表明,类胡萝卜素的摄入量较高时,老年性黄斑变性的患病风险较低,而在各种类胡萝卜素中效果最突出的是叶黄素和玉米黄质。相比每天叶黄素和玉米黄质摄入量仅为0.6毫克的人群,每天摄入量达到约6毫克的人群中该疾病的风险下降了接近60%。 膳食中摄入的叶黄素和玉米黄质为什么能降低老年性黄斑变性的风险呢?这与提高了血液和视网膜中叶黄素和玉米黄质的浓度有着紧密联系。 这一系列试验表明:膳食中摄入充足的叶黄素和玉米黄质,可以提高这些营养物质在人体血液及视网膜中的浓度,从而降低老年性黄斑变性的风险。 《美国临床营养杂志》刊登的另两项研究则表明,叶黄素和玉米黄质也有助于降低白内障的风险。其中一项研究对3万多名美国男性医疗专业人士进行了为期8年的追踪监测,结果显示:相比于叶黄素和玉米黄质摄入量仅为1.3毫克/天的男性,摄入量达到6.9毫克/天的男性中白内障的风险降低了19%;另一项研究在5万多名护士中展开,经过12年的追踪监测,研究人员发现:相比摄入量仅为1.2毫克/天的部分女性,摄入量达到11.7毫克/天的部分女性,其白内障的风险降低了22%。 叶黄素和玉米黄质的三重功效 为什么叶黄素和玉米黄质对保护眼睛有如此神奇的功效呢?Landrum博士介绍道,这主要与叶黄素和玉米黄质具有遮蔽蓝光、抗氧化、帮助释放热量等作用相关。 遮蔽蓝光 阳光中能量高的蓝光对视网膜的损伤作用最强,而叶黄素和玉米黄质可以吸收蓝光。当视网膜中叶黄素和玉米黄质这些黄色色素的浓度较高时,蓝光难以穿过色素层,对后方的感光细胞造成损害。因此,富含叶黄素和玉米黄质的视网膜黄斑就像是眼睛的“天然墨镜”,可以保护后方的感光细胞免受伤害。

YSI(多参数水质检测仪)测定叶绿素a浓度的准确性及误差探讨解析

上肠ksd.(湖泊科学),2010,22(6):965-968 http:∥www.jlakes.org.E-mail:jhk∞@IligIas.ac.cn @20lOby如£册耐矿kksc泐鲫 YSI(多参数水质检测仪)测定叶绿素a浓度的准确性及误差探讨‘刘苑1”,陈宇炜H。,邓建明1’2 (1: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湖泊与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08) (2: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lo0049) 摘要:Ysl(多参数水质检测仪)由于其快速、轻便的特点,已广泛应用于野外水体中时绿素a的测定.通过将Y跚溯得的叶绿素a值与分光光度法测定值进行比较,对Ysl6600水质测定的准确性和数据采集进行评估.结果显示,Ysl测定值多数偏低。且与分光光度法测定值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时间上,冬季比夏季具有更大的线性相关性.分段同归结果显示,随着叶绿素a浓度不断增大.两组数据的差值也不断增大.YsI测定误差产生于3个方面:(1)测定前YsI校准方法的不同;(2)其它种类具有荧光特性色素的存在;(3)YsI自身结构. 关键词:叶绿素a浓度;YSI;分光光度法;误差 DisCussiOn0naccuracyanderrOrSforphytopIanI∞nchlorophy¨-aconcentra埘0nanaIySiSusingYSl(MuItI-parameterwateranalyzer) U[UYu觚1r,C胍NYhweil&DENGJi柚min91.2 巧scie,lces.Nn嘲i他2、000s.P.Rcht舱)(1:胁把研k幻加fo秽巧上4妇&妇懈4耐勖佃研珊跏f,觑l咖g肺咄姚可&珊,印砂研d肠彻咖,劭加甜PAc扭娜(2:G,眦妇纪&幻Dz盯cJ咖e卵A棚d唧矿&£伽,&驴f,增l(-D049,P.尼西f,埘) Abst陀ct:YsI(Mlllti?pa强ln曲盱waler锄aly蹭r)is诵delyusedto山把皿i肿phytlDm锄kton 6eIdschl啪phyll-aconcentr撕加inm蛐ybec舢卵0fitsrapidne睇锄dportablene鹄.Tbepu叩∞e0ftllis咖由i8t0evalu砒etIlee伍c卵y0ft王leYSIEn“姒蛐entalMo_Ili试ngsye锄hw栅qIlalityⅡ地a棚他眦“tsanddalacouectionbycompfariItgtw0group邑0fdala憾illg蚰啪ltory耐}

植物叶绿素测定方法

叶绿素含量的测定 一、原理 根据叶绿体色素提取液对可见光谱的吸收,利用分光光度计在某一特定波长测定其吸光度,即可用公式计算出提取液中各色素的含量。根据朗伯—比尔定律,某有色溶液的吸光度A与其中溶质浓度C和液层厚度L成正比,即A=αCL式中:α比例常数。当溶液浓度以百分浓度为单位,液层厚度为1cm时,α为该物质的吸光系数。各种有色物质溶液在不同波长下的吸光系数可通过测定已知浓度的纯物质在不同波长下的吸光度而求得。如果溶液中有数种吸光物质,则此混合液在某一波长下的总吸光度等于各组分在相应波长下吸光度的总和。这就是吸光度的加和性。今欲测定叶绿体色素混合提取液中叶绿素a、b和类胡萝卜素的含量,只需测定该提取液在三个特定波长下的吸光度A,并根据叶绿素a、b 及类胡萝卜素在该波长下的吸光系数即可求出其浓度。在测定叶绿素a、b时为了排除类胡萝卜素的干扰,所用单色光的波长选择叶绿素在红光区的最大吸收峰。 二、材料、仪器设备及试剂 (一)材料:新鲜(或烘干)的植物叶片。 (二)仪器设备:1)分光光度计;2)电子顶载天平(感量0.01g);3)研钵;4)棕色容量瓶; 5)小漏斗;6)定量滤纸;7)吸水纸; 8)擦境纸;9)滴管。 (三)试剂:1)95%乙醇(或80%丙酮)(v丙酮:v乙醇=2:1的95%水溶液);2)石英砂;3)碳酸钙粉。暗中2h,0.5g,25ml 三、实验步骤 1)取新鲜植物叶片(或其它绿色组织)或干材料,擦净组织表面污物,剪碎(去掉中脉),混匀。 2)称取剪碎的新鲜样品 0.2g ,共3份,分别放入研钵中,加少量石英砂和碳酸钙粉及2~3ml 95%乙醇,研成均浆,再加乙醇10ml,继续研磨至组织变白。静置3~5m 3)取滤纸1张,置漏斗中,用乙醇湿润,沿玻棒把提取液倒入漏斗中,过滤到25ml棕色容量瓶中,用少量乙醇冲洗研钵、研棒及残渣数次,最后连同残渣一起倒入漏斗中。 4)用滴管吸取乙醇,将滤纸上的叶绿体色素全部洗入容量瓶中。直至滤纸和残渣中无绿色为止。最后用乙醇定容至25ml,摇匀。 5)把叶绿体色素提取液倒入光径1cm的比色杯内,以95%乙醇为空白,在波长663nm 和645nm下测定吸光度。在波长663nm、645nm下或652nm测定吸光度。 四、实验结果计算 叶绿素a的含量 = 12.7 ? OD 663 – 2.69 ? OD 645 叶绿素a的含量 = 22.9 ? OD 645 – 4.86 ? OD 663 叶绿素a、b的总含量 = 8.02 ? OD 663 + 20.20 ? OD 645

叶绿素含量的测定

叶绿素含量的测定 一.实验原理 根据叶绿体色素提取液对可见光谱的吸收,利用分光光度计在某一特定波长测定其吸光度,即可用公式计算出提取液中各色素的含量。 根据朗伯—比尔定律,某有色溶液的吸光度A与其中溶质浓度C和液层厚度L成正比,即A=αCL.式中:α比例常数。当溶液浓度以百分浓度为单位,液层厚度为1cm时,α为该物质的吸光系数。各种有色物质溶液在不同波长下的吸光系数可通过测定已知浓度的纯物质在不同波长下的吸光度而求得。 如果溶液中有数种吸光物质,则此混合液在某一波长下的总吸光度等于各组分在相应波长下吸光度的总和。就是吸光度的加和性。如欲测定叶绿体色素混合提取液中叶绿素a、b和类胡萝卜素的含量,只需测定该提取液在三特定波长下的吸光度A,并根据叶绿素a、b 及类胡萝卜素在该波长下的吸光系数即可求出其浓度。在测定叶绿素a、b时为了排除类胡萝卜素的干扰,所用单色光的波长选择叶绿素在红光区的最大吸收峰。 植物叶绿素含量测定----丙酮提取法 高等植物光合作用过程中利用的光能是通过叶绿体色素(光合色素)吸收的。叶绿体色素由叶绿素a、叶绿素b、胡萝卜素和叶黄素组成。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分离和测定是研究它们的特性以及在光合中作用的第一步。叶片叶绿素含量与光合作用密切相关,是反眏叶片生理状态的重要指标。在植物光合生理、发育生理和抗性生理研究中经常需要测定叶绿素含量。叶绿素含量也是指导作物栽培生产和选育作物品种的重要指标。 ● 叶绿素不溶于水,溶于有机溶剂,可用多种有机溶剂,如丙酮、乙醇或二甲基亚砜等研磨提取或浸泡提取。叶绿色素在特定提取溶液中对特定波长的光有最大吸收,用分光光度计测定在该波长下叶绿素溶液的吸光度(也称为光密度),再根据叶绿素在该波长下的吸收系数即可计算叶绿素含量。 ●利用分光光计测定叶绿素含量的依据是Lambert-Beer定律,即当一束单色光通过溶液时,溶液的吸光度与溶液的浓度和液层厚度的乘积成正比。其数学表达式为: ●A=Kbc 式中:A为吸光度;K为吸光系数;b为溶液的厚度;c为溶液浓度。 ●叶绿素a、b的丙酮溶液在可见光范围内的最大吸收峰分别位于663、645nm处。叶绿素a 和b在663nm处的吸光系数(当溶液厚度为1cm,叶绿素浓度为g·L-1时的吸光度)分别为82.04和9.27;在645nm处的吸光系数分别为16.75和45.60。根据Lambert-Beer定律,叶绿素溶液在663nm和645nm处的吸光度(A663和A645)与溶液中叶绿素a、b和总浓度(a+b)(Ca、Cb 、Ca十b,单位为g·L-1),的关系可分别用下列方程式表示: ●A663=82.04C a+9.27C b (1) ●A645=16.76C a+45.60C b(2) ●C a=12.7 A663—2.59 A645(3) ●C b=22.9 A645—4.67 A663 (4) ●C a十b=20.3 A645—8.04 A663 (5) ●

植物类胡萝卜素含量检测试剂盒说明书 可见分光光度法

植物类胡萝卜素含量检测试剂盒说明书可见分光光度法 注意:正式测定之前选择2-3个预期差异大的样本做预测定。 货号:BC4330 规格:50T/48S 产品简介: 类胡萝卜素(carotenoid)是一类重要的天然色素的总称,普遍存在于动物、高等植物、真菌、藻类的黄色、橙红色或红色的色素之中。类胡萝卜素是体内维生素A的前体,同时还具有抗氧化、免疫调节、抗癌、减轻心血管疾病及着色剂等作用。 植物的类胡萝卜素存在于各种黄色质体或有色质体内;如黄叶,黄色花卉,黄色和红色的果实和黄色块根等组织,样本通过溶剂萃取,分离提取类胡萝卜素,在440±10nm处有特殊吸收峰。 大部分高等植物和藻类微生物的叶绿体内也含有类胡萝卜素,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蓝紫光,而叶绿素a 和叶绿素b既吸收红光又可吸收蓝紫光。所以针对含叶绿体的组织,为排除叶绿素a和叶绿素b对类胡萝卜素的干扰,根据经验公式先计算出叶绿素a和叶绿素b的含量,再进一步得出类胡萝卜素的含量;针对不含叶绿素的组织可以直接根据类胡萝卜素的经验消光系数进行计算 试验中所需的仪器和试剂: 可见分光光度计、台式离心机、1mL玻璃比色皿、天平、可调式移液枪、研钵/匀浆器、10mL离心管/试管、蒸馏水和丙酮。 产品内容: 提取液:自备,80%丙酮,即将丙酮:蒸馏水(V:V)=4:1混合待用。 试剂一:粉剂×1瓶,4℃保存。 操作步骤: 一、样本制备: 1、新鲜植物叶片(去掉中脉)或其他组织用蒸馏水洗干净,然后吸干表面水分,称取约0.1g,剪碎放入研钵或匀浆器中。 2、加入1mL蒸馏水,少量试剂一(约10mg),在黑暗或弱光条件下充分研磨,转入10mL离心管或

不同环境条件下植物叶绿素a、b含量的比较(分光光度法测定)

一、实验课题名称 不同环境条件下植物叶绿素a、b含量的比较(分光光度法测定) 二、文献综述 1.叶绿素a的生物合成过程 起始物是谷氨酸,之后为5-氨基酮戊酸,两分子的ALA缩合形成胆色素原(PBG),4分子PBG相互连结形成原中卟啉IX.原卟啉IX与Mg结合形成Mg-原卟啉原IX,光下E环的环化形成,D环的还原作用和叶绿醇尾部的连接完成了整个合成过程,合成过程中的许多步骤在图中已省略 2.影响叶绿素形成的条件 (1)光光是影响叶绿素形成的主要条件。从原叶绿素酸酯转变为叶绿酸酯需要光,而光过强,叶绿素又会受光氧化而破坏。黑暗中生长的幼苗呈黄白色,遮光或埋在土中的茎叶也呈黄白色。这种因缺乏某些条件而影响叶绿素形成,使叶子发黄的现象,称为黄化现象(etiolation)。 也有例外情况,例如藻类、苔藓、蕨类和松柏科植物在黑暗中可合成叶绿素,其数量当然不如在光下形成的多;柑橘种子的子叶及莲子的胚芽在无光照的条件下也能形成叶绿素,推测这些植物中存在可代替可见光促进叶绿素合成的生物物质。 (2)温度叶绿素的生物合成是一系列酶促反应,受温度影响。叶绿素形成的最低温度约2℃,最适温度约30℃,最高温度约40℃。秋天叶子变黄和早春寒潮过后秧苗变白,都与低温抑制叶绿素形成有关。高温下叶绿素分解大于合成,因而夏天绿叶蔬菜存放不到一天就变黄;相反,温度较低时,叶绿素解体慢,这也是低温保鲜的原因之一。 (3)营养元素叶绿素的形成必须有一定的营养元素。氮和镁是叶绿素的组成成分,铁、锰、铜、锌等则在叶绿素的生物合成过程中有催化功能或其它间接作用。因此,缺少这些元素时都会引起缺绿症(chlorosis),其中尤以氮的影响最大,因而叶色的深浅可作为衡量植株体内氮素水平高低的标志。 (4)氧缺氧能引起Mg-原卟啉IX或Mg-原卟啉甲酯的积累,影响叶绿素的合成。 (5)水缺水不但影响叶绿素生物合成,而且还促使原有叶绿素加速分解,所以干旱时叶片呈黄褐色。 通过对室外旱池处理条件下的甘薯叶片叶绿素含量变化的研究,结果表明,水分胁迫下甘薯品种叶片中叶绿素a、b及总叶

叶绿素a测定实验报告

叶绿素a测定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及意义 水体富营养化可以通过跟踪监测水中叶绿素的含量来实现,其中叶绿素a是所有叶绿素中含量最高的,因此叶绿素a的测定能示踪水体的富营养化程度。 (二)水样的采集与保存 1.确定具体采样点的位置 2.在采样点将采样瓶及瓶盖用待测水体的水冲洗3-5遍 3.将采样瓶下放到距水面0.5-1m处采集水样2.5L 4.在采样瓶中加保存试剂,每升水样中加1%碳酸镁悬浊液1mL 5.将采样瓶拧上并编号 6.用GPS同步定位采样点的位置 (三)仪器及试剂 仪器: 1.分光光度计 2.比色池:10mm 3.过滤装置:过滤器、微孔滤膜(孔径0.45μm,直径60mm) 4.研钵 5.常用实验设备 试剂: 1.碳酸镁悬浮液:1%。称取1.0g细粉末碳酸镁悬浮于100mL蒸馏水中。每次使用时要充分摇匀 2.乙醇溶液 (四)实验原理 将一定量的试样用微孔滤膜过滤,叶绿素会留在滤膜上,可用乙醇溶液提取。 将提取液离心分离后,测定750、663、645、630mm的吸光度,计算叶绿素的浓度。 (五)实验步骤 1.浓缩:在一定量的试样中添加0.2mL碳酸镁悬浮液,充分搅匀后,用直径60mm 的微孔滤膜吸滤.过滤器内无水分后,还要继续抽吸几分钟.如果要延时提取,可把载有浓缩样品的滤膜放在干燥器里冷冻避光贮存。 2. 提取:将载有浓缩样品的滤膜放入研钵中,加入7mL乙醇溶液至滤纸浸湿的程度,把滤膜研碎,再少量地加乙醇溶液,把滤膜完全研碎,然后用乙醇溶液将已磨碎的滤膜和乙醇溶液洗入带刻度的带塞离心管中,使离心管内提取液的总体积不超过10mL,盖上管塞,置于的暗处浸泡24h。 3.离心:将离心管放入离心机中,以4000r/min速度离心分离20min。将上清液移入标定过的10mL具塞刻度管中,加少量乙醇于原提取液的离心管中,再次悬浮沉淀物并离心,合并上清液。此操作重复2-3次,直至沉淀不含色素为止,最后将上清液定容至10mL。 4.测定:取上清液于10mm的比色池中,以乙醇溶液为对照溶液,读取波长750,663,645和630mm的吸光度。

(完整word版)叶绿素含量的测定

叶绿素含量的测定 一、原理 根据叶绿体色素提取液对可见光谱的吸收,利用分光光度计在某一特定波长测定其吸光度,即可用公式计算出提取液中各色素的含量。 根据朗伯—比尔定律,某有色溶液的吸光度A 与其中溶质浓度C 和液层厚度L 成正比,即A =αCL 式中:α比例常数。当溶液浓度以百分浓度为单位,液层厚度为1cm 时,α为该物质的吸光系数。各种有色物质溶液在不同波长下的吸光系数可通过测定已知浓度的纯物质在不同波长下的吸光度而求得。 如果溶液中有数种吸光物质,则此混合液在某一波长下的总吸光度等于各组分在相应波长下吸光度的总和。这就是吸光度的加和性。今欲测定叶绿体色素混合提取液中叶绿素a 、b 和类胡萝卜素的含量,只需测定该提取液在三个特定波长下的吸光度A ,并根据叶绿素a 、b 及类胡萝卜素在该波长下的吸光系数即可求出其浓度。在测定叶绿素a 、b 时为了排除类胡萝卜素的干扰,所用单色光的波长选择叶绿素在红光区的最大吸收峰。 已知叶绿素a 、叶绿素b 的80%丙酮溶液在红外区的最大吸收峰分别位于663、645nm 处。已知在波长663nm 下叶绿素a 、叶绿素b 在该溶液中的吸光系数的分别为82.04和9.27;在波长645nm 处的吸光系数分别为16.75和45.60。根据加和性原则列出以下关系式: A663=82.04Ca+9.27Cb (1) A645=16.76Ca+45.60Cb (2) 式(1) (2)A 663nm 和A645nm 为叶绿素溶液在663nm 和645nm 处的吸光度,C a C b 分别为叶绿素a 、叶绿素b 的浓度,以mg/L 为单位。 解方程(1) (2)组得 C a =12.72 A 663—2.59 A 645 (3) C b =22.88 A 645—4.67 A 663 (4) 将C a +C b 相加即得叶绿素总量C T C T = C a 十C b =20.29A 645—8.05 A 663 (5) 从公式(3)、(4)、(5)可以看出,,就可计算出提取液中的叶绿素a 、b 浓度另外,由于叶绿素a 叶绿素b 在652nm 的吸收峰相交,两者有相同的吸光系数(均为30.5),也可以在此波长下测定一次吸光度(A 652)而求出叶绿素a 、叶绿素 b 总量 所测定材料的单位面积或单位重量的叶绿素含量可按下式进行计算: C T = 5 .341000 652 A (6) 有叶绿素存在的条件下,用分光光度法可同时测出溶液中类胡萝卜素的含量。Licht-enthaler 等对Arnon 进行了修正,提出了 80%丙酮提取液中3种色素含量的计算公式: C a =12.21A 663—2.59 A 646 (7)

叶绿素含量的测定53192

叶绿素含量的测定(分光光度法)一、直接浸取法 1.将新鲜的小麦叶片剪成0.2cm 左右的细丝或小块混合均匀后,称取0.1—0.2g,放入25ml 的容量瓶或具塞试管中。 2.在容量瓶或试管中加入 0.5ml 纯丙酮和 10—15ml 80%的丙酮,并仔细将粘附在瓶壁边缘的叶子碎末洗到丙酮溶液中,盖上瓶塞,室温下置暗处浸提过夜,其间摇动3—4 次 3.次日取出容量瓶,观察叶组织已全部变白时,表示叶绿素已浸提干净,然后用 80%丙酮定容至 25ml,过滤或离心后,波长 645nm,663nm,652nm 比色 二、研磨法 根据朗伯-比尔(Lambert-Beer)定律,某有色溶液的吸光度 A 值与其中溶质浓度C 以及光径L 成正比,即A=aCL(a 为该物质的吸光系数)。各种有色物质溶液在不同波长下的吸光值可通过测定已知浓度的纯物质在不同波长下的吸光度而求得。如果溶液中有数种吸光物质,则此混合液在某一波长下的总吸光度等于各组分在相应波长下的吸光度的总和,这就是吸光度的加和性。今欲测定叶绿体色素提取液中叶绿素a、b 含量,只需测定该提取液在2 个特定波长下的吸光度度值,并根据叶绿素a与b在该波长下的吸光系数即可求出各自的浓度。在测定叶绿素a、b 含量时,为了排除类胡萝卜素的干扰,所用单色光的波长应选择叶绿素在红光区的最大吸收峰。 645nm,又知在波长663nm 下,叶绿素a、b 在该溶液中的比吸收系数分别为82.04 和9.27,在波长645nm 下分别为16.75 和45.60,可根据加和性原则列出以下关系式: A663=82.04Ca +9.27Cb A652=34.5×CT

天然类胡萝卜素的生物活性及保护作用

天然类胡萝卜素的生物活性及保护作用 威廉?斯塔尔,赫尔穆特·瑟斯 2004年9月1日接收,2004年12月8日修订,2004年12月16日确定, 2004年12月28日可在线 摘要 类胡萝卜素是一类存在于大多数水果和蔬菜的天然脂溶性色素。富含类胡萝卜素的饮食使多种疾病的风险较低。本文研究类胡萝卜素的抗氧化活性及其对信号传导途径的影响,并探讨了其防御基本机制。与β-胡萝卜素预防癌症和心血管疾病的有关干预研究的数据已经提出质疑的概念。然而,有令人信服的证据表明,类胡萝卜素是抗氧化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光氧化损伤被认为是影响皮肤和眼睛的几种疾病的生物化学路径,而类胡萝卜素可以保护光暴露的组织。叶黄素和玉米黄质是视网膜的主要类胡萝卜素,被认为是作为光防护剂,预防视网膜变性。独特的分布,定位和高水平的类胡萝卜素在黄斑以及它们的物理化学特性使其成为防御的恰当选择。β-胡萝卜素作为预防晒伤的保护剂,同时已被证明其单独或与其他类胡萝卜素和抗氧化剂维生素组合均有效。保护作用在番茄红素含量丰富的饮食中也可体现。 关键词:类胡萝卜素;预防;疾病;信号;抗氧化剂 1.简介 充足的营养是一个人健康的生活方式和降低慢性疾病的发生风险的关键因素。水果和蔬菜的消费量(每天五份“五天”)提出了维持最佳健康的食品,特别是有色食品。从流行病学研究的数据一致显示,水果和蔬菜的摄入量和几种疾病如心血管病,眼科发病率,胃肠道或神经退行性疾病和某些类型的癌症之间呈负相关[ 1 ]。目前已有假设不同的水果和蔬菜的膳食成分中,所谓的二次植物成分在疾病预防中发挥重要作用[ 2 ]。这些植物化学物质,使植物具有明亮颜色。在各种天然色素中,类胡萝卜素是由一个混合了[3], [4] 和[5],并且有600多种不同结构的重要化合物组成。 2.类胡萝卜素 类胡萝卜素属四萜类化合物,合成于植物和其他的光合生物,以及一些非光合细菌,酵母菌,霉菌。大多数的类胡萝卜素是由一个中央的碳链的交替的单键和双键,并进行不同的循环或非循环的末端基团构成的。其主要的生化功能是由共轭双键的扩展系统承担,他们同时也是颜色的来源[ 6 ]。选定了类胡萝卜素在叶绿体光系统的组成,并且在防止对光氧化损伤植物方面扮演了重要角色]。许多水果和鲜花的黄色,橙色和红色,是由含有类胡萝卜素且通常缺乏叶绿素的有色体引起的。大量存在于植物包括叶片的一些叶绿素掩盖了类胡萝卜素的绿色部分。许多动物中也有类胡萝卜素的存在,是鸟类,昆虫,鱼和甲壳动物重要的着色剂。然而,动物和人类不能合成类胡萝卜素更新并且取决于膳食供应。根据其

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分离理化性质和叶绿素含量的测定

实验报告 植物生理学及实验(甲)实验类型:课程 名称:实验名称: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分离、理化性质和叶 绿素含量的测定姓名:专业:学 号:指导老师:同组学生姓名: 实验日期:实验地点: 二、实验内容和原理一、实验目的和要求装 四、操作方法与实验步骤三、主要仪器设备订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五、实验数据记录和处理 七、讨论、心得一、实验目的和要求、掌握植物中叶绿体色素的分离和 性质鉴定、定量分析的原理和方法。1 和b的方法及其计算。a2、熟悉在 未经分离的叶绿体色素溶液中测定叶绿素二、实验内容和原理以青菜为 材料,提取和分离叶绿体色素并进行理化性质测定和叶绿素含量分析。 原理如下:80%的乙醇或95%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均不溶于水而溶于有机溶剂,1、常用的丙酮提取。、皂化反应。叶绿素是二羧酸酯,与强碱反应, 形成绿色的可溶性叶绿素2. 盐,就可与有机溶剂中的类胡萝卜素分开。- COOCHCOO3 Mg + 2KOH C32H30ON4Mg + 2KOH +CH3OH

HONC43230+C20H39OH 、3H+可依次被在酸性或加温条件下,叶-COOCOOCH39 20 绿素卟啉环中的Mg++取代反应。Mg2+, Cu2+ 取代Cu++取代形成褐色的去镁叶绿素和绿色的铜代叶绿素。(H+和H+ ) 取代(Zn2+) 绿色褐色 、叶绿素受光激发,可发出红色荧光,反射光下可见红色荧光。4645其中叶绿素吸收红光和兰紫光,红光区可用于定量分析,5、定量分析。 652可直接用于总量分析。663用于定量叶绿素a,b及总量,而和C最大吸收光谱不同的两个组分的混合液,它们的浓度根据朗伯-比尔定律, *k+C*kOD=Ca*k与吸光值之间有如下的关系: OD=Ca*k+C b2 1g/L和b的80查阅文献得,2b1 b1a1a2b时,比吸收系%丙酮溶液,当浓度为 叶绿素a 值如下。数k k 比吸收系数波长/nm b 叶绿素a 叶绿素 9.27 82.04 663 45.60 645 16.75

植物叶绿素类胡萝卜素测定方法

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含量的测定 ??? 一、原理 ??? 根据叶绿体色素提取液对可见光谱的吸收,利用分光光度计在某一特定波长测定其吸光度,即可用公式计算出提取液中各色素的含量。根据朗伯—比尔定律,某有色溶液的吸光度A 与其中溶质浓度C 和液层厚度L 成正比,即A =αCL 式中:α比例常数。当溶液浓度以百分浓度为单位,液层厚度为1cm 时,α为该物质的吸光系数。各种有色物质溶液在不同波长下的吸光系数可通过测定已知浓度的纯物质在不同波长下的吸光度而求得。如果溶液中有数种吸光物质,则此混合液在某一波长下的总吸光度等于各组分在相应波长下吸光度的总和。这就是吸光度的加和性。今欲测定叶绿体色素混合提取液中叶绿素a 、b 和类胡萝卜素的含量,只需测定该提取液在三个特定波长下的吸光度A ,并根据叶绿素a 、b 及类胡萝卜素在该波长下的吸光系数即可求出其浓度。在测定叶绿素a 、b 时为了排除类胡萝卜素的干扰,所用单色光的波长选择叶绿素在红光区的最大吸收峰。 ???? 二、材料、仪器设备及试剂 ??? (一)材料:新鲜(或烘干)的植物叶片。 ??? (二)仪器设备:1)分光光度计;2)电子顶载天平(感量0.01g );3)研钵;4)棕色容量瓶;? 5)小漏斗;6)定量滤纸;7)吸水纸; 8)擦境纸;9)滴管。 ??? (三)试剂:1)95%乙醇(或80%丙酮)(v 丙酮:v 乙醇=2:1的95%水溶液);2)石英砂;3)碳酸钙粉。 暗中2h ,0.5g ,25ml ??? 三、实验步骤 ??1)取新鲜植物叶片(或其它绿色组织)或干材料,擦净组织表面污物,剪碎(去掉中脉),混匀。 ??2)将取好的样品放入25ml 容量瓶中,加混合浸提液(无水乙醇:丙酮=5:5)20ml ,放在黑暗条件下,浸泡至叶片发白,用浸提试剂定容至25ml ,摇匀备用。 3)把叶绿体色素提取液倒入1cm 光径的比色皿内,以浸提试剂为空白测定吸光度。选择波长663 646 和470nm 。 ??? 四、实验结果计算 叶绿素a 的浓度 = 12.21 ? OD 633 – 2.81 ? OD 646

植物叶绿素类胡萝卜素测定办法

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含量的测定 ??? 一、原理 ??? 根据叶绿体色素提取液对可见光谱的吸收,利用分光光度计在某一特定波长测定其吸光度,即可用式计算出提取液中各色素的含量。根据朗伯—比尔定律,某有色溶液的吸光度A 与其中溶质浓度C 和液层厚L 成正比,即A =αCL 式中:α比例常数。当溶液浓度以百分浓度为单位,液层厚度为1cm 时,α为该物的吸光系数。各种有色物质溶液在不同波长下的吸光系数可通过测定已知浓度的纯物质在不同波长下的吸光而求得。如果溶液中有数种吸光物质,则此混合液在某一波长下的总吸光度等于各组分在相应波长下吸光度总和。这就是吸光度的加和性。今欲测定叶绿体色素混合提取液中叶绿素a 、b 和类胡萝卜素的含量,只需定该提取液在三个特定波长下的吸光度A ,并根据叶绿素a 、b 及类胡萝卜素在该波长下的吸光系数即可求其浓度。在测定叶绿素a 、b 时为了排除类胡萝卜素的干扰,所用单色光的波长选择叶绿素在红光区的最大 收峰。 ???? 二、材料、仪器设备及试剂 ??? (一)材料:新鲜(或烘干)的植物叶片。 ??? (二)仪器设备:1)分光光度计;2)电子顶载天平(感量0.01g );3)研钵;4)棕色容量瓶;? 5)漏斗;6)定量滤纸;7)吸水纸; 8)擦境纸;9)滴管。 ??? (三)试剂:1)95%乙醇(或80%丙酮)(v 丙酮:v 乙醇=2:1的95%水溶液);2)石英砂;3)碳酸粉。 暗中2h ,0.5g ,25ml ??? 三、实验步骤 ??1)取新鲜植物叶片(或其它绿色组织)或干材料,擦净组织表面污物,剪碎(去掉中脉),混匀。 ??2)将取好的样品放入25ml 容量瓶中,加混合浸提液(无水乙醇:丙酮=5:5)20ml ,放在黑暗条件下,浸泡叶片发白,用浸提试剂定容至25ml ,摇匀备用。 3)把叶绿体色素提取液倒入1cm 光径的比色皿内,以浸提试剂为空白测定吸光度。选择波长663 646 和470nm 。 ??? 四、实验结果计算 叶绿素a 的浓度 = 12.21 ? OD 633 – 2.81 ? OD 646 叶绿素b 的浓度 = 20.13 ? OD 646– 5.03? OD 663 类胡萝卜素浓度=(1000A 470-3.27C a -104C b )÷229 单位 mg/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