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减法》教案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减法》教案教学内容:8和9的加减法

教学目标:

1、会娴熟口算10以内加减法,能正确解答

2、能用10以内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简洁问题,初步感知数学与日常生活的严密联系。

3、在计数过程中,初步培育学生数感

教学重难点:初步建立数感,培育学生心算计数

教学预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出示花果山和孙悟空,

小朋友,今日我带你们到花果山去观光好吗?

二、探究学问

1、8的加减法,独立思索。你们看,咱们的山上风光不错吧,看小猴子们都下山来欢送呢,出示课件图

聪慧的小朋友,你能算一算吗?说出你的算式,你用什么方法计算?

写加法的理由是什么?学生说出加法的意思,树上有6只猴,树下有2只,一共有几只?

评价,你认为谁写的好?理由呢?

小结:同样一幅图,我们可以看作加法意思,也可以看成减法,只要能正确地说清图意,就能列出算式。

2、9的加减法

小朋友们上山肯定口渴了吧,前面就有一棵桃树,结子许多又大又好吃的桃子。课件出示:两棵桃树,一棵树上有7个桃子,一棵树上有2个桃子。

请你们用学具代替桃子来摆一摆,然后独立写出算式。

谁情愿向大家说出你的算式,

评价:你认为哪个组写的好?

三、练习稳固

1、动画演示,小男孩踢足球,最终定格为踢进2个,网外7个,看图,你能写出几个算式?说说你是怎样列式的?

2、学生分组拿出数字卡片,同组两人相互拿出相加得8,相加得9的两个数。

用“小青蛙找家”的嬉戏来完成。

四、课堂小结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减法》教案篇2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1~5的加减法及6和7的组成的根底上进展教学的。本节课的重点是依据一幅图写出四道算式、加法交换律的渗透和加减法的关系。为了达本钱节课的教学目标,对本节课进展了如下教学设计:

1.独立操作,理解“一图两式”和“一图四式”,体会计算方法。

充分利用教材情境图,引导学生“入情入境”,让学生从学习者转变成参加者,从图中两位小朋友的角度去思索,理解“一图两式”和“一图四式”的列式思路和方法,再借助算式的比照,通过观看和探究,进一步感受6和7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体会算法的多样性,培育了学生的探究精神,使“四基”在教学中得以强化。

2.建立表象,由详细操作到看图列式。

儿童的认知特点是由形象直观到抽象详细,教学中必需要遵循学生的这个认知规律,使学生由感知到理解再到概括提炼。本教学设计就是由这一观念动身,先让学生观图,阐述列式,分析“一图两式”的特点,感悟计算方法,由看图计算到依据组成计算。接着延长到“一图四式”,对加减法进展比照,感知加减法计算的互逆性,对计算方法进展进一步的探究。这样的设计既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又让学生经受了学问的发觉和探究过程。

课前预备

教师预备 PPT课件

学生预备小棒圆形纸片三角形纸片

教学过程

⊙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1.口算。

3+1= 4-1= 2+1= 5-2=

1+4= 3-2= 1+3= 5-3=

2+3= 4-2= 5-4= 5-1=

2.复习6和7的组成。

3.引入新课。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的是6和7的组成,这节课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是6和7的加减法。(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5以内的加减法的口算及6和7的组成,让学生对前面所学的学问进展稳固,为学习6和7的加减法做好铺垫。

⊙观看、操作,探究新知

1.教学5+1和1+5。

课件出示教材42页主题情境图左图(去掉图中的算式)。

(1)请同学们认真观看,说一说这幅图中的两个小朋友正在做什么。(图中的两个小朋友相对而坐,正在摆圆片写算式,圆片被分成两份,一份有5个,一份有1个)

(2)假如把图中圆片的摆放状况用加法算式表示出来,你能做到吗?

(学生观看,写出算式5+1和1+5)

(3)沟通:依据同一组圆片写出的两道加法算式为什么不同?

预设生1:从女孩的角度看:左边有5个圆片,右边有1个圆片,所以我写出来的算式是5+1。

生2:从男孩的角度看:左边有1个圆片,右边有5个圆片,所以我写出来的算式是1+5。

小结:由于两个小朋友坐的方向不同,观看的角度不同,所以写出的两道加法算式就不同。

(4)先让学生计算5+1和1+5的得数,然后说一说自己的计算方法。(5+1=6 1+5=6)

(5)引导学生比拟5+1=6和1+5=6。

师:请同学们认真观看一下,这两道算式什么一样,什么不同?

(师引导学生得出:在这两道算式中,相加的两个数一样,得数一样,相加的两个数在算式中的位置不同)

小结:从这幅图中我们知道,依据一幅图通常可以列出两道加法算式,在加法算式中,调换两个相加的数的位置,得数不变。

2.教学6-1和6-5。

课件出示教材42页主题情境图右图。

(1)请同学们认真观看,说一说这幅图的意思。(这幅图中一共有6个圆片,被分成了5个和1个两局部)

①从女孩的角度看,6被分成了哪两局部?从6里面去掉被小棒分出去的一局部,还剩多少个圆片?怎样列算式?(学生观看,写出算式:6-1=5)

②从男孩的角度看,状况又是怎样的?你能列出算式吗?(6-5=1)

(2)想一想,同一幅图,为什么可以列出两道不同的减法算式呢?(由于观看的方向不同,分析的角度不同,所以能列出两道不同的减法算式) (3)假如不看图,怎样计算“6-1”和“6-5”比拟简便呢?(6可以分解成1和5,所以6减5等于1,6减1等于5)

小结:从这幅图中我们可以知道,从总数中拿走一局部,求剩下多少,用减法计算。

设计意图:借助圆片图,使学生能够直观地体会“一图两式”的列式思路和方法,在观看、比拟中连续深化对加法和减法意义的理解,初步感知6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3.教学4+2、2+4、6-2和6-4。

课件出示教材42页中间笑脸图。

(1)请同学们仔细观看,图中一共有多少个笑脸?从左往右看,你能列出什么算式?从右往左看呢?(4+2=6 2+4=6)

(2)假如不看图,怎样计算4+2等于几呢?怎样计算2+4等于几呢?(引导学生从6的组成进展理解)

(3)依据笑脸图,你能列出减法算式吗?(学生小组沟通后写出算式:

6-2=4,6-4=2)

师: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预设生1:我是这样想的,从6个笑脸中去掉2个笑脸,就剩下4个笑脸了。

生2:我的想法和你的想法类似,从6个笑脸中去掉4个笑脸,就剩下2个笑脸了。

(4)假如不看图,你想怎么计算这两道减法算式?(引导学生依据算式之间的关系,利用联想推出两道减法算式的得数)

小结:同一幅图,观看的角度不同,不仅可以列出两道加法算式,还可以列出两道减法算式。

4.学生合作学习5+2、2+5、7-2和7-5。

(1)教师提出合作学习的要求。

师:刚刚同学们很聪慧,依据笑脸图列出了四道算式。那你们有信念依据这幅小棒图也列出四道算式吗?(课件出示小棒图)

(2)学生合作学习,小组内沟通。

依据摆和算的过程,观看、比拟5+2=7和2+5=7、7-2=5和7-5=2,发觉它们之间的联系。

(3)汇报,全班沟通。

(5+2=7 2+5=7 7-2=5 7-5=2)

(4)依据学生的汇报,教师小结:依据一幅图可以列出两道加法算式

和两道减法算式。

5.学习3+3和6-3。

课件出示教材42页三角形图。

(1)让学生摆三角形,边摆边写出加法算式。

(3+3=6)

(2)让学生依据摆三角形的过程写出减法算式。

(6-3=3)

(2)想一想,为什么这幅图只能列出两道算式?小组内沟通一下。(小组争论沟通得出:由于这幅图分成的两局部相等)

小结:当两局部的数量一样时,依据同一幅图只能列出一加一减两道算式。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教师引导、自主合作学习等方式,理解“一图四式”的列式方法,促进学生对加减法之间关系的理解,从而有利于学生依据算式之间的关系,利用联想推出某些算式的得数,进而培育学生的思维力量。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减法》教案篇3

1教学目标

初步理解减法的”含义,熟悉减号,会读减法算式;把握5以内减法口算的方法。

在观看图意的过程中,将图意转化成语言表述,在语言表述的根底上

抽象成算式,重点理解算式表达的意义。同时培育学生的观看、比拟及初步的抽象、概括力量,提高口算力量。

培育理解符号意义的力量,对学生渗透集合思想。

2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理解减法的含义。

教学难点

能正确理解图意,说出算式表示的意思。

3教学过程

3.1第一课时

3.1.1教学活动

一、复习导入

同学们又到了我们喜爱的数学课了,你们快乐吗上课之前教师要考考你们上节课我们学习的学问你们是否记得请看大屏幕。方框里的数应当填多少呢

指名答复2~5的分成。

二、探究新知

(一)、感知减法意思

1、今日还有更快乐的事情呢,马戏团的小丑来给我们表演了!(出示主题图)

谁能说说你都看到了哪些数学信息

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2、指名到黑板用原片演示减法过程。

3、讲解减号的意义去掉用“—”表示,你能试着用手势表示去掉吗(板

书减号)

学生齐读“减号”

4、想刚刚我们提的数学问题,我们就可以用减法来表示。(板书4-1=3)

5、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主要内容的“减法”。(板书课题)

学生齐读课题。

6、指名试着读出减法算式。教师依据学生答复板书减法读法。

7、请学生观看动画

教师指名说减法4-1=3中各个局部表示的意义。

(二)体会减法意思

1、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数学,生活中到处存在数学问题。(出示25页图)

你能说说图中的算式各表示的意思吗

2、既然数学在我们生活中应用这样广泛,我们肯定要好好学习数学学问。

(三)理解减法的意思

1、马戏团的小丑还没走,小松鼠知道了也想来看一看。

观看动画之后出示26页主题图。说说你都看到了哪些数学信息又能

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2、你能依据这个数学问题列式计算吗(依据学生答复课件课件出示5-3=)

3、你是怎样算出结果的你是怎样想的

学生说各种计算方法分成,倒着数等方法。

三、稳固提高

现在教师被几道题难住了你们情愿帮忙我吗(出示26页练习题) 指名学生到电脑上完成,其余的学生在书上独立完成。(强调虚线表示的意思)

独立完成27页做一做第1题。第2题。完成练习后同学之间相互评价。

教师巡察

学生汇报沟通评价

依据算式编故事。(给算式,请学生编出数学信息及问题)

四、课末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都有哪些收获

师总结你们的进步真大,和你们一起上课我可真快乐。数学学问在我们生活中许多,我们要好好学习数学学问,解决生活中的各种数学问题。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减法》教案篇4

具体介绍: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受与同伴沟通5以内减法的算法过程,会用适合于自己的算法正确计算5以内减法。

2.使学生初步体会生活中很多问题可用减法计算,进一步理解减法的含义,感受与同伴沟通想法的乐趣。

3.培育学生积极思索、仔细倾听他人想法的习惯,培育学生动手操作和语言表达力量,提高学生参加数学活动的意识和兴趣。

4.结合课堂教学渗透环保教育和遵守公共秩序的教育。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25页。

教具、学具预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设计

复习导入

复习5以内数的组成,可实行以下形式。

1.对口令。

师:我说1。

生:我说2,1和2组成3。

[课一开头,就采纳三种对口令的形式,让学生动手动脑复习了5以内数的组成,形式敏捷有效,学生复习效果好。]

2.拍手对口令。

3.举牌对口令。

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1.教师投影显示漂亮的小湖,并用语言描述创设情境:在波光粼粼,漂亮的小湖里有3只漂亮的鹤在欢乐地唱歌,过了一会儿,1只鹤绽开翅膀飞走了,(教师出示3只纸鹤,再渐渐移走1只纸鹤)。教师引导学生认真观看,沟通体会。

2.学生跟随教师拿己折好的3只纸鹤,动手操作演示,3只鹤飞走1只鹤,就是从3只里面去掉1只,要用减法计算,用“-”号表示去掉,去掉后剩下是几就用数字几表示,也就是得数是几。教师边说明边板书等式:3-1=2。(学生体验减法的含义,也可用摆图片操作,并表述含义。) 3.学生试读算式。教师启发学生说出其他能用3-1=2表示的事例。学生举例说说其他能用减法表示的事例。

[在投影与教师语言描述的美丽情境中,用纸鹤实物演示,学生感觉更直观亲切,并能亲自参加演示,充分表达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加深了学生对减法的熟悉。]

例题

1.课件演示,创设问题情景:草地上雨后长出5只蘑菇,小白兔采走了2只。让学生表达情景,并试着提出问题。教师引导启发学生提出“草地上还有几只蘑菇?”的问题。学生提问题时教师应多给与鼓舞。接着问:该怎样列式?学生答复后,电脑显示:5-2=?

2.教师提问:5减2得几?你是怎样算的?学生分组沟通想法,教

师巡察指导。然后让不同想法的学生说一说自己算的过程。不管是点数法还是用数的组成计算,教师都给与鼓舞。接着提问:假如不看图,不数指头,你会算吗?引导学生用数的组成来计算:5可以分成2和3,所以5-2=3。

[例题用多媒体课件演示学生喜爱的小白兔采蘑菇的形象,学生很快乐的参加到教学活动中来,在教师启发引导下,主动探究故事中的数学问题,教师对学生的多种算法都给与鼓舞,爱护了学生思维的多样性,然后通过比拟、引导学生发觉用数的组成计算减法较简洁。]

稳固练习

1.出示课件1,动态显示:荷叶上原来有4只青蛙,“扑通”跳到水里1只。学生说说题意,再列式,沟通算法。

2.出示课件2,学生说图意:架上原来有4只丝瓜,摘下2只,架上还有几只?然后学生列式完成,小组沟通订正。

3.学生拿己预备好的5只纸鹤,你能用这5只纸鹤,摆出几种不同的减法算式吗?摆摆试试,看谁摆的多。

4.乘车嬉戏:5个同学做检票员,拿着车号,其他同学每人一张票,车票上数目的得数就是的要乘的车号。嬉戏开头,请同学们赶快上车,检票员检票后,上错车的同学表演节目。

[稳固练习中的第1、2题,采纳课件演示,提高

学生的练习兴趣:练习第3题发挥学生的主动探究力量,让学生尝试

用5只纸鹤摆不同的算式,发散学生思维,提高学生对减法的熟悉。乘车嬉戏,学生最感兴趣,参加积极性也最高,学生感兴趣的事情活动效果好。] 1.学生对本课的学习内容进展回忆、,说说自己本课学习的主要收获和存在的问题。

2.教师结合学生表现对本课作。

布置作业

1.学生预备纸鹤,学具,数字卡片;

2.回家想一想,看一看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减法?

教学设计说明

一年级的小学生参加数学教学活动的关键就是要调动起学生对数学学习活动的兴趣。整节课我都充分利用多种手段创设的生动活泼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问题情境中受到感染,产生兴趣,自觉参加到教学活动中来,进而体验到参加学习、获得胜利的欢乐。

在本次课中,我首先设计了三个让学生动口、动手的对口令活动,学生很有兴趣,积极参加,复习了5以内数的组成,为本次课运用数的组成计算5以内减法做好预备。然后我用语言描述,并用纸鹤演示:“湖里的3只鹤飞走了1只,还有几只?”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减法的意义。接着用课件演示其次个问题情境例题:“5只蘑菇,小白兔采走了2只”,引导学生尝试提出问题:“草地上还有几只蘑菇?”列出算式后,学生分组争论沟通怎样算,多让不同算法的学生发表自己的想法,再

通过比拟,引导学生用数的组成计算,并让学生自己尝试写一些这样的减法算式,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稳固练习第1、2题用课件演示,分步进展,让学生先说题意,再列式计算,小组沟通订正;还有一个练习是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5只纸鹤能摆出几种不同的减法算式,发挥学生的主动探究力量。练习的最的是乘车嬉戏,这个嬉戏时在学生学习兴奋低点进展的,起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的作用,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减法》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学生初步学会计算十几减7、6。

2、使学生通过练习,进一步理解计算退位减法的思索方法。

【教学重难点】

重点:初步把握十几减7、6的算理和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计算十几减7、6。

难点:使学生通过练习,进一步理解计算退位减法的思索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忆

1、口算

11-814-913-815-9

11-917-912-816-8

2.看卡片,说出()里应填多少。

6十()=128十()=13

5十()=117十()=14

9十()=166十()=13

3.12—8=4,说一说想的过程。

二、互动新授

1.探究“十几减7、6”的计算方法。

师:嬉戏园除了有卖各种各样小朋友喜爱的玩具,还有别致的风光呢。你看,这两个小朋友在鱼池边观看到了什么?

教师出示课本第14页例3图

学生汇报:有13条金鱼,黑金鱼有7条,红金鱼有几条?

有13条金鱼,红金鱼有6条,黑金鱼有几条?

师:怎样列式解决他们提出的问题?

学生汇报:13-7、13-6。

师:该怎样计算,和小组内的同学相互说一说。

学生小组沟通自己的算法,教师组织学生汇报。

2.练一练

完成课本第14页做一做的第1题。

三、稳固梳理,拓展应用

1.完成课本第13页做一做的第2题。

让学生先独立完成,再说说上下两题的关系。

2.完成课本第13页做一做的第3题。

让学生选择自己喜爱的方法来计算。

3.完成课本第14页做一做的第2题。

(1)教师引导学生观看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之间的关系。

(2)由学生独立完成。

4.完成课本第14页做一做的第3题。

先由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在组织学生观看所题写的算式,说说上下两个算式的联系。

四、课堂总结

师:观看今日的算式,你发觉了什么

学生汇报,教师点明课题:今日我们所学的是十几减7、6。

师:计算十几减7、6,你有什么好方法?

学生汇报。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减法》教案篇6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42页的例题、“想一想”,第42~43页“想想做做”的习题。

教学目标:

1、经受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沟通的过程,学会有关0的加、减法,更加宠爱数学。

2、进展初步的动手操作力量、发散思维力量,分析比拟力量和语言

表达力量。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初步体会函数。

教学重点:

让学生通过实践探究、合作沟通,自己学会有关0的加、减法计算。

教学难点:熟悉有关0的加、减法的计算规律。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激发兴趣。

一天,猴妈妈有事外出,它给三个孩子每人预备3个桃,并对它们说:“孩子们,今日妈妈有事外出,每人3个桃是为你们预备的午餐和晚餐。”小猴们一听,特别快乐。中午时,老大吃了1个,老二吃了2个,而老三呢,一口气吃了3个,小朋友们,你们猜猜,晚上它们各吃了几个桃?

二、新授:

1、操作学具:

叙述:同样是3个桃,三只小猴吃掉的个数不同,剩下的个数也不同。请你们用学具盒中的图片你替桃,分别演示一下三只小猴吃桃的状况。 2、教学例1:

叙述:请大家把书翻到下面写着“42”的那一页。这页书上面的两幅图告知我们什么?把看到的告知同桌。

指定三人说图意。并提问:要算“现在有几人”,怎样列式?为什么要用减法算?等于多少/为什么等于0?指名说说算式中每个数表示的意

义。

3、教学例2:

交代:投影出示两盆花,让学生认真观看,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同桌相互说一说,再指名说一说。

提问:谁能算出“两盆一共开了几朵花”?列出算式。

学生完成后,集体订正,并说说为什么列成5+0,为什么等于5。

一盆开了5朵,另一盆一朵也没有开,所以

5+0=5

左边一盆开右边一盆一朵两盆一共

的朵数也没有开的朵数

4、教学“想一想”。

叙述:刚刚大家算得真不错,下面我们来比一比。

(出示0+3和3-0)先用小棒摆一摆,然后同桌沟通,小组计论说说怎样想的,再填在课本上。

教师巡察指导,指名板演。

提问:0+3为什么等于3?3-0为什么也等于3?

5、小结。

今日我们学的学问都和几有关,谁能有一句话说说这节课学会了什么?随学生答复板书课题。

三、稳固深化,应用拓展。

一年级上册减法教案5篇

一年级上册减法教案5篇 一年级上册减法教案1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25页例题及做一做,第27页练习三第6题。 教学目标: ★通过操作、演示,使学生知道减法的含义;能正确读出减法算式;使学生初步体会生活中有许多问题要用减法来解决。 ★通过对比练习,使学生初步感知差和减数之间的关系,同时初步渗透函数思想。 ★通过学生操作、表述,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交流意识。 教学重难点: 知道减法的含义。 教具准备: 课件、实物投影、磁力板、5个圆片、5根小棒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复习数的组成,拍手游戏 二、探究新知: 1.引导观察,感知减法的含义 (1)过电脑反复演示,让学生感知到:3名同学在一起,桌子上有3只纸鹤,1名同学把1只纸鹤拿走了,桌子上剩下2只纸鹤放在一块儿。 (2)学生之间交流感受与体会。 教师引导学生同桌相互交流,然后全班交流。 (3)教师说明:3名同学中走掉1名同学,3只纸鹤拿走1只纸鹤就是从3里面去掉1,求还剩几的意思。(教师边说边用手势表示去掉) 2.学习减法算式 (1)由人或纸鹤的数量抽象出数字3和1。 (2)教师说明:从3里面去掉一个,用减法计算就要从3里面减去l个,在数学上我们用符号“-”来表示,教师板书“-”。 (3)引导学生数一数去掉1是多少?用数字几表示?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板书“=”,并在等号后面写上2。 (4)教师进一步说明:从3里面减去l个,用减法计算。(板书:减法) (5)读减法算式。 教师范读,同桌互读,学生自己读。

3.发散联想 教师引导、启发,使学生说出生活中其它能用3-1=2来表示的减法事例。 4.看图,体验减法含义。 打开教科书25页,认真观察气球图,启发学生说明图意,并用减法算式表示,请学生表述减法含义。 三、巩固发展,学会学习: 1.动手操作,体验减法含义。 (1)做一做的左图 ①教师示范,边操作边说明含义。 ②学生操作,表述含义。 ③说明图中表示去掉的方法。(虚线、划线) (2)做一做的右图(2、3) 学生独立看图操作,表述含义。 (3)独立操作,边摆边说 ①教师说明要求:用桌子上的5个圆片摆出不同的减法算式。 ②学生操作。 ③汇报交流 5-1 5-2 5-3 5-4 (5-5 5-0) 你们是怎么想出得数? 看图摆一摆数出来的、用数的组成想5可以分成1和几…… 2.独立完成26页做一做,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3.看算式摆一摆。 投影出示练习三的第6题,学生边摆边口述。进一步加强对减法含义的理解。 4.联系生活,丰富联想 让学生列举生活中的事例,并用减法算式表示。 四、小结 这节课你有何收获,学会了什么?有了那些体验? 板书设计: 一年级上册减法教案2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加减混合计算数学问题的过程,直观地理解加减混合计算的意义。 2.掌握加减混合的计算顺序,能正确地进行10以内数的加减混合计算。 3.初步学习用加减混合计算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简单实际问题,体会加减混合计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减法》教案

《减法》教案 教学内容:教材第26、27页减法 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有两个:一是减法的含义:从总数里面去掉一部分,求另一部分。二是减法的计算方法。学习之前学生对于减法的理解往往停留在感性的基础上,飞了,吃了,拿走……他们知道要用减法,但是不够理性抽象。其实他们都是从整体里去掉了一部分,求剩下的一部分。在这里教材介绍了虚线框,课后题出现了斜线表示去掉。减法的计算方法要难一些,用倒着数方法计算5-3=2这个式子时,要用5开始数,减几就数几个数到2,这里其实还是不好理解的。如果用数的组成的方法就好理解多了,5里有2和3,5去掉3,还剩2。课后题对于学生理解力要求较高,需要老师帮助分析题意。学好本节课为后面学习6-10减法做准备,也为后面学习减法的看图列式做准备,同时也是连减的基础。 学情分析: 学生对减法有感性了解,看到吃了,飞走,拿走等字眼想都不想就要用减法,如果现在不从减法含义让他们搞清楚,后来的“还原问题”就怎么都想不明白。计算方面,还是主张用数的分与合来做,因为5可以分成2和3,所以5-2=3,5-3=2,如果不理解可以借助学具理解。但实际操作中孩子们更喜欢用手指,这也符合他们的年龄特征,需要借助实物进行思维。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建立减法的概念,理解减法的意义。 2、认识减号“-”,会读、会写减法算式,能正确进行5以内的减法计算。 3、培养学生初步的用数学知识交流的意识,感受与同伴交流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理解减法的含义。 教学准备:PPT课件、教具小圆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带着全体学生完成小游戏:拍手复习2至5的分解 2可以分成1和1, 3可以分成1和2, 3可以分成2和1, …… 二、探究新知 师:同学们,我们在学习加法时认识了一个拿气球“小丑”朋友,国庆期间这个“小丑”朋友在游乐场拿着气球遇到了一个问题,我们一起来看看他遇到了什么问题呢? 教师播放情景小动画。 师:谁能告诉大家,你观察到了什么? 生:小丑拿着4个气球;气球飞走了1个。(多找学生说) 出示教材相关主题图。 师:你能把这两幅图的意思一起表述出来吗? 生:小丑原来有4个气球,飞走了1个,还剩3个。(多找同学说) 师:如果老师想用圆片表示这个过程,老师首先要准备几个圆片呢? 生:4个。 师(拿出圆片):这个过程我们要怎么摆呢? 学生口述,教师在台上演示过程,并进行必要的解释。 师:如果这些圆片是画在书上的或者是黑板上的,我们要怎么表示飞走呢? 生:划掉、去掉、圈起来。

一年级数学上册减法教案

一年级数学上册减法教案 数学是科学的那是学生的思维之剑,数学是一个万花筒,演绎着好用、真理、情性的大千气象。一年级数学老师离不开一年级数学教案,一年级数学教案支持着一年级数学老师教学工作的顺当进行。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有关于一年级数学上册减法教案,希望你喜爱。 #739433一年级数学上册减法教案1 一、说教材 (一)教学内容 《组织竞赛》是北师大版义务教化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 (二)教材的地位、作用 在一年级上册学生已经学过分类、象形统计图和简洁统计表等相关内容,在此基础上,接着学习本课内容。学生运用已经学过的收集数据、整理数据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并能用条形统计图(1格代表1个单位)的形式呈现数据;进而绘制简洁的条形统计图,这与象形统计图相比具有肯定的抽象性;另外在对统计图的分析中,学生通过阅读条形统计图作出合理的推断,从而为决策供应依据,进一步体会统计的必要性,培育学生初步的统计意识。同时,也为后续学习相关的学问作铺垫。 教学目标: 学问与技能目标:经验数据的收集和整理过程,体会统计的必

要性,相识简洁的条形统计图,能依据统计图提出和解决一些简洁的问题。 过程与方法目标:在自主探究中经验统计的过程,培育学生初步的统计意识。 情感看法与价值观目标:学会与人合作,培育合作、沟通的意识,体会数学与生活的亲密联系。 教学重点: 让学生经验收集和整理数据的过程,相识简洁的条形统计图。 教学难点: 能依据统计图中的数据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并依据信息作出推断和决策。 二、说教法和学法 一年级学生年龄小、好动、自制力较差,教学应尽可能好玩味性,可以活动和嬉戏为主。因此,我主要采纳情境教学法、激趣法、激励探究、引导发觉的教学方法,指导学生学习本课的内容,力求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同时也注意教学内容的生活化。学生的学习活动不仅是为了获得学问,更重要的是驾驭学习方法,提高学习实力。在整个学习活动中,我引导学生运用多种学习方法:动手操作、自主学习、合作沟通等,我把学生分成5个学习小组进行沟通活动,并以奖奖品的形式激励学生,同时也为课堂的练习作铺垫。 三、说教学过程 依据以上的分析,我支配了以下这几个教学环节: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减法》教案

减法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减法的意义,认识减号,会读减法算式,并能用数的组成正确口算5 以内的减法。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参与数学的兴趣。 3、体验与同伴互相交流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会计算减法。 教学难点:理解减法的含义,确定被减数。 教学准备:数字卡片和算式卡片。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每个小朋友拿出圆纸片摆一摆,说数的组成。 2玩拍手接力的游戏。(如:可小组之间玩,师生玩等形式) (2)复习加法,学生拿出铅笔,左手2只,右手3只,合起来是几只?用算式表示。 二、探究新知 1、引导观察,感知减法的含义 通过电反复演示,让学生认真观察 同桌之间互相说交流说图意,然后全班交流。 (桌子上放着3只纸鹤,有一个小朋友拿走了一只) 师:像这样,从3只里面去掉一只也就是从一个数里面去掉一部分或减掉一部分,要用减法计算。 板书:—

2、学习减法算式 问:3只纸鹤可以用数字几表示?板书:3 拿走了一只,是从几只里面拿走的? 拿走一只可以用数字几表示?板书:1 像这样拿走了、去掉了、或者是吃了、坏了、死了等都要用减法计算。 板书:3-1= 问:3-1等于几?你是怎样想的?把你的想法说给大家听,还有没有不同的想法?请你说一说。 3、发散联想 教师引导启发,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其他能用3-1表示的事物来。 三、巩固发展,学会学习。 1、电脑演示第25页的第2幅图和第26页上面的一幅图,分别 让学生认真观察 (1)请多个同学说图意(2)根据图意列算式 2、先画一画,再说算式(第25页最下面的做一做) A:教师先分步骤讲解第1幅图 (1)先画三朵花,问学生:这是几朵花,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板书:3 (2)再用虚线圈2朵花,问:谁知道是什么意思?请你猜一猜。 (3)用虚线圈表示去掉的意思。那么,去掉了要用什么方法计算? (4)去掉的2朵是从几朵里面去掉的?去掉的2朵可以用数字 几表示?板书:2 (5)谁能够根据图意列出算式。 板书:3—2=1 B:你们能够根据刚才所讲的,把后面的2幅图的图意说一说, 并列出算式吗?试一试。(4人小组合作完成) (1)指名说图意 (2)指名说算式,并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还有不同的想法吗? 3、学生独立完成第26页的“做一做”,然后集体进行评价。

新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优秀教案减法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优秀教案 《减法》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初步理解减法的含义,认识减号,会读减法算式;掌握5以内减法口算的方法。(二)过程与方法在观察图意的过程中,将图意转化成语言表述,在语言表述的基础上抽象成算式,重点理解算式表达的意义。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及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提高口算能力。(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理解符号意义的能力,对学生渗透集合思想。 二、目标分析本课的教学目标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1~5各数和加法的基础上,依据从抽象到具体的认知规律,通过直观演示、动手操作等方法,掌握减法的含义及5以内减法口算的方法。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减法的含义。教学难点:能正确理解图意,说出算式表示的意思。 四、教学准备课件、圆片 五、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边打手势边复习2~5的组成。2.填一填4+□=5 □+2=4【设

计意图】通过复习2~5的组成,为学习新知识做好准备。(二)学习减法的含义1.初步感知减法含义。(1)教师边演示边问:有4个气球,飞了1个,还剩几个?(2)请全班同学用小圆片代替气球,和老师一起表演。(3)同桌互相表演一遍。小结:从4个气球里去掉1个,求还剩多少,用减法计算。2.初步建立减法概念。(1)通过点子图和实物图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减法含义。(2)将实物图和点子图抽象出减法算式。5-1=4(3)识减号和减法算式。(4)学习减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小结:我们在写减法算式时,从几个里去掉一部分,就在减号前面写几,去掉了几就在减号后面写几,还剩下几个,就在等号后面写几。 3.体会图意与减法算式的一致性。教学第26页“做一做”看图说一说算式表示的意思。(1)有5把铁锹,拿走了1把,还剩4把。(2)有4块饼干,拿走2块。还剩2块。(3)有3只纸鹤,拿走了2只,还剩1只。有3个学生,跑走了2个,还剩1个。有3个学生,有2个男生,有1个女生……小结:刚才我们看了三幅图,都表示从一个数里去掉一部分,求还剩多少,所以都是用减法来计算的。【设计意图】在减法含义的教学活动教学中,依据从具体到抽象的原则,通过直观演示、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减法》教案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减法》教案教学内容:8和9的加减法 教学目标: 1、会娴熟口算10以内加减法,能正确解答 2、能用10以内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简洁问题,初步感知数学与日常生活的严密联系。 3、在计数过程中,初步培育学生数感 教学重难点:初步建立数感,培育学生心算计数 教学预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出示花果山和孙悟空, 小朋友,今日我带你们到花果山去观光好吗? 二、探究学问 1、8的加减法,独立思索。你们看,咱们的山上风光不错吧,看小猴子们都下山来欢送呢,出示课件图 聪慧的小朋友,你能算一算吗?说出你的算式,你用什么方法计算? 写加法的理由是什么?学生说出加法的意思,树上有6只猴,树下有2只,一共有几只?

评价,你认为谁写的好?理由呢? 小结:同样一幅图,我们可以看作加法意思,也可以看成减法,只要能正确地说清图意,就能列出算式。 2、9的加减法 小朋友们上山肯定口渴了吧,前面就有一棵桃树,结子许多又大又好吃的桃子。课件出示:两棵桃树,一棵树上有7个桃子,一棵树上有2个桃子。 请你们用学具代替桃子来摆一摆,然后独立写出算式。 谁情愿向大家说出你的算式, 评价:你认为哪个组写的好? 三、练习稳固 1、动画演示,小男孩踢足球,最终定格为踢进2个,网外7个,看图,你能写出几个算式?说说你是怎样列式的? 2、学生分组拿出数字卡片,同组两人相互拿出相加得8,相加得9的两个数。 用“小青蛙找家”的嬉戏来完成。 四、课堂小结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减法》教案篇2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1~5的加减法及6和7的组成的根底上进展教学的。本节课的重点是依据一幅图写出四道算式、加法交换律的渗透和加减法的关系。为了达本钱节课的教学目标,对本节课进展了如下教学设计: 1.独立操作,理解“一图两式”和“一图四式”,体会计算方法。 充分利用教材情境图,引导学生“入情入境”,让学生从学习者转变成参加者,从图中两位小朋友的角度去思索,理解“一图两式”和“一图四式”的列式思路和方法,再借助算式的比照,通过观看和探究,进一步感受6和7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体会算法的多样性,培育了学生的探究精神,使“四基”在教学中得以强化。 2.建立表象,由详细操作到看图列式。 儿童的认知特点是由形象直观到抽象详细,教学中必需要遵循学生的这个认知规律,使学生由感知到理解再到概括提炼。本教学设计就是由这一观念动身,先让学生观图,阐述列式,分析“一图两式”的特点,感悟计算方法,由看图计算到依据组成计算。接着延长到“一图四式”,对加减法进展比照,感知加减法计算的互逆性,对计算方法进展进一步的探究。这样的设计既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又让学生经受了学问的发觉和探究过程。 课前预备 教师预备 PPT课件

一年级数学上册减法教案

一年级数学上册减法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能够通过实物和图形的形式进行简单的减法运算。 2.了解减法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 3.能够解决一些简单的减法问题。 二、教学重点: 1.理解减法的概念和运算方法。 2.能够通过实物和图形的形式进行简单的减法运算。 三、教学难点: 1.能够解决一些简单的减法问题。 2.能够运用减法进行实际生活中的计算。 四、教学准备: 1.教学课件。 2.实物道具:小球、小石头、小熊等。 3.小黑板、粉笔。 五、教学步骤与内容: Step 1:引入新知识(5分钟) 1.与学生进行简单的对话,了解学生的基本概念。T:同学们,前几天我们学习了什么运算呢? S:加法。 T:对,很好。那今天我们要学习什么运算呢? S:减法。 T:非常好。那我们来看一下,减法是什么意思呢?

2.教师出示减法运算的符号“-”。 T:大家看到这个符号了吗?它代表减法运算哦。 Step 2:理解减法的概念(10分钟) 1.通过实物道具的形式,引导学生理解减法的意义。 T:同学们,我们先来看一个例子。假如桌子上有5个小球,我拿走了3个,剩下几个呢? S:2个。 T:对,非常好。那我们用减法的符号来表示这个运算:5- 3=2。这就是减法的计算方法。 2.教师请学生举例说明减法的实际运用。 T:同学们,你们能想到减法在生活中还有哪些应用吗? S:比如:买东西找零、小朋友玩的积木搭建等。 T:非常好,你们很聪明。 Step 3:进行简单的减法运算(15分钟) 1.教师通过图形的形式进行简单的减法运算。 T:同学们,我们来看一道题:有6个苹果,我吃了2个,还剩几个呢? (教师用图形方式展示) T:非常好,大家都很聪明呀。那用减法的方式来表示就是:6-2=4。 2.教师出示小黑板上的计算题目,由学生用图形进行计算。T:同学们,请你们用图形表示并计算出这个题目的答案:8-3=? (学生用图形计算并回答问题) T:非常好,你们都非常厉害。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5以内的减法》教学设计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5以内的减法》教学设计 第1篇: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5以内的减法》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40页的例题、“试一试”,第41页“想想做做”的习题。 教学目标: 1、在实际情境中初步认识减法,理解减法的含义。 2、在观察、*作实践活动中,体验问题情境和解决问题的全过程,掌握5以内减法的计算。 3、发展初步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与人合作、交流的意识,初步学习用减法计算解决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减法的意义,结合具体情况学习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在观察、*作实践活动中,体验问题情境和解决问题的全过程,掌握5以内减法的计算。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演示:出示3个**气球,让一名学生上来,演示放走1个,手中还剩2个。 2、小朋友,你能把刚才演示的过程说一说吗?

3、提问:放走的1个是从几个里面放走的?现在他手中还剩几个?你想知道用什么方法计算吗? 4、引出课题。 二、体会情境,学习新知。 1、教学例题,初步认识减法和计算方法。 出示情境图。“护花小组”的小朋友在干什么?你能把两幅图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吗? 学生说出图意:有5个同学在浇花,走掉2个后,还剩几个? 根据图意,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列式?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5-2=3。 指导学生认识减号及算式的读法,并让学生说说算式各部分在图中表示的意思。分小组讨论:为什么用减法计算?5—2=3是怎样算出来的?交流汇报各组的想法。 小结:刚才各组的想法棒极了。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了5个同学浇花,走掉2个,就是要从几个里面去掉几呢?从个数里“去掉”一些,应该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算出得数呢? 2、“试一试” 出示情境图,让学生*观察图意,提出问题,在书上填写算式。(学生可能列出3—2=1或3—1=2) 学生填写公式后,分组分享他们的想法。 三、巩固深化,应用新知。 1、“想想做做”第1题。

2023秋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 第5单元《解决问题(减法)》(教案)

《解决问题(减法)》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47页 【教学目标】 1.进一步掌握用6、7加减法解决问题的方法,并明确两者的区别和联系。 2.使学生经历完整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丰富学生数学学习经验。 3.使学生进一步感受数学应用的灵活性和广泛性,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教学重难点】 重点:较熟练的运用6、7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难点:联系生活实际,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找数学信息 师:同学们,上节课学习了看图解决问题,这节课我们继续来研究。看,荷叶上有一群小青蛙,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生:我发现了有7只小青蛙,有2只要跳到水里去,荷叶上还有5只小青蛙。 师:你观察真仔细,找到了这么多的数学信息。 【设计意图:根据例题青蛙图来找数学信息,引出新课。】 二、学习新知,解决问题 1.提出问题 师:上节课我们认识了大括号和小问号,它们也来到了今天的课堂,你还能看懂这幅图的意思吗?我们来听听同学们是怎么说的吧? 生:荷叶上一共有7只青蛙,跳走了2只,荷叶上还剩几只青蛙? 师:你是怎么知道问题是求荷叶上还剩几只青蛙的? 生:因为问号在荷叶的上面,所以要解决的问题是荷叶上还剩几只青蛙? 师:你们也完整的说一说这幅图的信息和问题吧。 生:荷叶上一共有7只青蛙,跳走了2只,荷叶上还剩几只青蛙? 2.解决问题 师: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请你自己列式解答吧。你是怎么列式的? 生:7-2=5(只)。 师:为什么用减法计算呢? 生:要求荷叶上还有几只青蛙,就从7只这个整体里去掉跳走的2只这部分,所以用减法计算。 师:你们真了不起,不仅能列出减法算式,还知道这样计算的道理,从整体里去掉一部分求另一部分就要用减法计算。那你能结合图说一说这个算式中每个数表示的意思吗? 生:7表示原来有7只青蛙,2表示跳走的2只青蛙,5表示荷叶上还剩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减法》教案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减法》教案 教学目标 - 掌握减法的概念和基本运算方法 - 能够用减法进行简单的计算 - 培养学生对减法运算的兴趣和动手能力 教学内容 第一部分:引入 - 通过实物和图片引入减法的概念,让学生了解减法的基本含义。 - 通过互动游戏,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预备知识。 第二部分:减法的基本运算方法 - 讲解减法的运算符号和运算方法。 - 通过示例问题,让学生掌握减法的步骤和策略。 第三部分:减法的实际应用 - 利用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设计减法运算练题,让学生将减法应用到实际情境中,提升问题解决能力。

- 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解题过程,培养表达能力。 第四部分:巩固练 - 提供一些巩固练题,让学生进行自主练和小组合作研究,巩固减法运算。 第五部分:总结回顾 - 对学生进行简单的总结回顾,强化学生对减法的理解。 - 学生提问环节,解答学生可能遇到的问题。 教学方法 - 教师讲解法:通过教师讲解的方式,向学生传授减法的知识和技巧。 - 互动游戏法:通过互动游戏的形式,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 讨论合作法:通过小组合作研究和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教学评价 - 教师观察记录学生在研究中的表现和互动情况。

- 学生参与度和表现评价,包括课堂练、小组合作和个人发言等。 - 对学生进行课后作业评价,检测学生的掌握情况。 教学资源 - 课件:包括引入部分的图片和实物展示,以及减法运算示例和练题。 - 实物和图片:用于引入部分的实物和图片展示。 - 小组合作练题:用于巩固练和讨论。 - 评价表:用于记录学生的表现和评价。 教案编写人:[Your Name]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减法》人教新课标

第六课时减法 一、学习目标 (一)学习内容 《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26、27页,本节课是在学习了加法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本节课要引导学生初步理解减法的含义,探究5以内减法的计算过程,会用自己理解的方法口算5以内的减法,更是以后学习计算的基础。 (二)核心能力 “1~5各数的认识”属于“数与代数”领域中“数的运算”的内容,借助“加法”的知识载体来培养学生的“数感”。通过演示,使学生直观看出从4个气球中飞走了1个气球的过程,体会减法的含义,再通过操作进一步理解减法的含义,在学生获得直观体验后,再抽象出数学符号和数学算式。由于学生的差异性和认知角度不同,所采用的计算方法也不同,教师组织学生在交流算理的过程中,使学生对每种算理都有所体会和收获,允许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算法,体现算法多样化。 (三)学习目标 1.通过演示、操作,初步理解减法的含义,认识“-”这个符号,能正确地读写5以内的减法算式。 2.经历与同伴交流5以内减法算法的过程,能正确地计算5以内的减法,体会用“数的组成”计算5以内的减法是最简便的方法。 (四)学习重点 理解减法的含义;计算5以内的减法。 (五)学习难点 理解减法的含义。 二、学习设计 (一)课前设计 1.填一填。

2.将3根小棒分成两堆,再把5个圆片分成两堆,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3和5的组成。 (二)课堂设计 1.导入 演示:教室前面站有4个学生,让1名学生从中离开走到教室外面,演示2次。 师:你能把刚才的过程完整地说一遍吗? 师:走了的1个学生是从几个学生里面走的?现在还剩几名学生?你们知道要用什么方法计算吗? 【设计意图:设计实际情景,学生置身其中,增加实际体验,切身感受数学的奇妙与无处不在。】 2.问题探究 (1)减法的含义 师:瞧!公园门口有一个小丑在公园里卖气球(出示主题图) 师:仔细观察,你都看到了什么?和小组同学交流一下。 师:谁能把两幅图的意思连起来完整地说一说? 师:谁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 师:飞走的1个气球是从几个里面去掉的? 师:从4个里面去掉1个,求还剩几个,就要从4里面减去1,在数学上我们用减号“-”来表示(板书“-”)。像这样飞走了、拿走了、去掉了都要用减法来计算。 师:从4里面减去1还剩3,算式怎么写呢? (板书:4-1=3) 师:这个算式读作:4减1等于3。同桌互相读一读。 师:算式中的“4”表示什么意思?“1”表示什么意思?“3”表示什么意思?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减法

减法 1教学目标 1在实际情境中初步认识减法,理解减法的含义。 2在观察、操作实践活动中,体验问题情境和解决问题的全过程,掌握5以内减法的计算。 3发展初步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与人合作、交流的意识,初步学习用减法计算解决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2教学重难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结合具体情境初步认识、理解减法的含义,理解和学会减法的计算方法。本课的教学难点是让学生说清图意,体会减法的含义。 3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小红花,三角形、圆片、五角星 4教学过程 以内的减法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一、创设情境,引出课题 1、演示:我左手有2朵花,右手有1朵花。现在,老师把它们怎么样了(做一个合起来的动作) 2、师:一共有几朵花呢 求一共有多少朵花,就是把2和1怎么样呢板书(2 1),用什么方法计算 生:加法 3、为什么用加法计算把2和1合并起来用加法计算。(板书:=3) 师:这个加法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生:把2和1合并起来等于3。 4、刚才的××同学回答得真好,老师奖给他1朵花。(请这个学生上来拿这1朵花)

5、这1朵是从几朵里拿走的 6、从3朵里面拿走1朵,还剩几朵花该用什么方法来计算呢(减法 师:对,今天,我们就来一起研究“减法”。(板书:减法) 活动2【讲授】二、探究新知,初步体会减法。 课件演示(小丑玩气球) 师:首先请大家看大屏幕的动画。 提出问题: (1)这个小丑手里原来拿着几个气球(4个)(2)由于他不小心,结果怎样(飞走了1个)(3)还剩几个 引导学生口述题意:谁能用自己的话来说说这幅图的意思(生反复说几遍)师:小丑原来有4个气球,飞走了1个,求还剩几个。也就是从4里面去掉1,(板书4 1)生:从4里面去掉1,用减法计算!(反复读) (2)去掉用符号“一“表示减去,“一“叫做减号(表示去掉或减去的意思)(板书:“-”减号去掉) (3)用点子图表示(介绍虚线圈和斜线) (4)“4-1=3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表示从4里面去掉1里3) 活动3【活动】三、课间活动 课间休息(练习上、下、左、右、前、后、左、右歌) 活动4【练习】四、拓展训练,进一步理解减法。 (1)P26页做一做。(开火车,一列一列练习) (2)课件:你会摆吗 课件出示 4-1= 4-3= 5-3= 3-1= 请你用以下的物品(3个三角形、4个圆形、5个五角星)摆一摆,再填得数。 请几位同学上台摆 活动5【作业】巩固提高

一年级数学上册《减法》教学设计

一年级数学上册《减法》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演示、操作,初步理解减法的含义,认识“-”这个符号,能正确地读写5以内的减法算式。 2.经历与同伴交流5以内减法算法的过程,能正确地计算5以内的减法,体会用“数的组成”计算5以内的减法是最简便的方法。 二、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习了加法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本节课要引导学生初步理解减法的含义,探究5以内减法的计算过程,会用自 “1~己理解的方法口算5以内的减法,更是以后学习计算的基础。 5各数的认识”属于“数与代数”领域中“数的运算”的内容,借助“加法”的知识载体来培养学生的“数感”。通过情景演示,使学生直观看出从 4 个气球中飞走了1个气球的过程,体会减法的含义,再通过操作进一步理解减法的含义,在学生获得直观体验后,再抽象出数学符号和数学算式。由于学生的差异性和认知角度不同,所采用的计算方法也不同,教师组织学生在交流算理的过程中,使学生对每种算理都有所体会和收获,允许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算法,体现算法多样化。 三、学情分析 减法意义的教学是加法意义教学的继续,学生已有的知识“分与合”,已有经验“去掉一部分”,这些是建立减法意义的基

础。教学中要创设一定的情景,让学生经历“从一个数里去掉一部分,求另一部分”的活动,理解减法的意义。鼓励学生说出自己想与算的过程,体验算法的多样化。 四、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减法的意义,正确计算5以内的减法。 难点:了解减法的意义,能够在生活中灵活运用。 五、教学策略 根据新课标精神的要求,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应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而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我认为学生应采用这样的学法: 1、积极投入到活动中,仔细观察,更要多动手操作; 2、和其他同学一起合作学习,共同探究; 3、将知识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学以致用。 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教”是服务于“学”的,与这些学法对应,教师该做的是: 1、准备大量的实物和模型,为学生的观察、操作活动提供材料; 2、营造好学习氛围,组织好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活动、主动探究; 3、适当指导,帮助学生提高。 六、教学准备:多媒体、小圆片、小木棒 课堂类型:新授

一年级上册减法教案

一年级上册减法教案 一年级上册减法教案1 认知目标: 1、学会10的加减法。 2、在分气球的活动中,使学生体会10的加减法各部分关系。 3、培养有条理的思考问题。 4、通过游戏学会凑十法。 情感目标:在实际操作和有趣的课堂活动中体验数学的快乐,激发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 能力目标:通过画一画,摆一摆,说一说,做一做等活动培养观察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材分析:本课是北师大版第一册第三单元中的分苹果一课,通过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理解得数是10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发展他们的数感。有关10的加减法在计算教学中比较重要。本课教学重点是学会10的加减法,教学难点是训练学生有条理、按顺序思考。德育渗透点是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交流、和谐共处。 学校及班级状况分析:班上有多媒体电脑一台,我制作了精美的课件。为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我改变传统的课桌椅的摆放,8位学生围坐分为一小组,共分为8个小组。 学生状况分析:学生刚入学,年龄小,注意力容易分散,整节课我以小熊过生日这一情境贯穿始终,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欲望。因为有7、8、9加减法的铺垫,学生对这一类型的加减法比较熟悉,也有了一定的计算能力和计算方法,以及一些学生在学前班和家庭里也以学会了这些计算,所以学生在学习起来就比较熟练。借于此,在加强学生的计算能力的同时,也侧重了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训练以及还可以用什么方法解决此类问题的能力也就是算法多样化。 设计理念: 一、从学生生活经验出发 在生活中,学生已经大部分掌握10的加减法,在教学中我紧密联系生活实际,从他们自身知识背景出发进行教学活动,让学生自己尝试着把10个气球分成两堆,并尝试着列算式,把数学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让教学贴近生活,使他们体会数学就在身边,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二、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 根据低年级儿童好奇好强好动的特点,我设计了生动活泼灵活多变的练习。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提高学习兴趣。使学生亲身体验知识的形成与发展。 1、游戏练习:如找朋友,小猫变魔术等 通过让学生动脑动手动口,多种感官处于积极活动状态,加深10的加减法的记忆,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还能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在看似游戏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进行10的加减练习,提高了计算能力,而且每个学生都有了平等参与的机会,增强了信心,找回了自己的价值。 2 、开放题的设计 如爬台阶,小熊吹生日蜡烛等,开放习题有利于提高学生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创新技能。这些题来源于生活,学生必须凭借10的加减法,又必须考虑到生活经验。通过讨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减法教案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减法教学设计 当阳市河溶镇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26页、27页例题及做一做,第28页练习五第3、4、5题 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演示,使学生知道减法(de)含义;能正确读出减法算式;使学生初步体会生活中有许多问题要用减法来解决. 2.通过对比练习,使学生初步感知差和减数之间(de)关系,同时初步渗透函数思想. 3.通过学生操作、表述,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初步(de)数学交流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知道减法(de)含义.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老师这买来了3个乒乓球放在盒子里,老师从盒子里拿出来了一个,你们猜一猜盒子里还有几个 教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交流体会. 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一)、3-1 1、(教师出示3个乒乓,再慢慢拿走1个).教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交流体会. 2.老师引导学生得出用减法计算,用“-”号表示去掉,去掉后剩下是几就用数字几表示,也就是得数是几.教师边说明边板书等式:3-1=2.(学生体验减法(de)含义,也可用摆图片操作,并表述含义.) 3.学生试读算式.教师启发学生说出其他能用3-1=2表示(de)事例.学生举例说说其他能用减法表示(de)事例. (二)、4-1

1、教师出示4只气球,慢慢放走1只气球,还剩下几只气球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尝试解决问题. 2、引导学生说出4-1=3(de)含义,齐读算式. (三)、教师引导学生看图思考,体验减法含义. 第26页做一做 ,学生独立看图表述含义. (四)、5-2 1.创设情境、生成问题:树上有5只小松鼠在玩耍,跑走了2只.让学生叙述情景,并试着提出问题.教师引导启发学生提出“树上还有几只松鼠”(de)问题.学生提问题时教师应多给与鼓励.接着问:该怎样列式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5-2=教师提问:5减2得几你是 怎样算(de) 2.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1)、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 (2)、学生分组交流想法,教师巡视指导.然后让不同想法(de)学生说一说自己算(de)过程. (3)、汇报、展示、交流.不论是点数法还是用数(de)组成计算,教师都给与鼓励.接着提问:如果不看图,不数指头,你会算吗引导学生用数(de)组成来计算:5可以分成2和3,所以5 -2=3.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第27页做一做让学生说出减法算式(de)含义 2.出示课件1,动态显示:荷叶上原来有4只青蛙,“扑通”跳到水里1只.草地上原来有4只羊,一会儿跑走2只,草地上还剩下几只羊 学生说说题意,再列式,交流算法. 3.出示课件2,学生说图意:1、架上原来有4只丝瓜,摘下2只,架上还有几只 2、消防池 里有5把铁楸然后学生列式完成,小组交流订正. 4.学生拿出自己准备好(de)5只纸鹤,你能用这5只纸鹤,摆出几种不同(de)减法算式吗摆摆试试,看谁摆(de)多. 5.联系生活,丰富联想 让学生列举生活中(de)事例,并用减法算式表示.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减法》教案及反思

减法 【教学目标】 1. 知道减法的概念。 2. 了解减法的符号“-”和用法。 3. 能用手指模拟减法的过程,认识减法的本质是取出一部分,算出剩余的数量。 4. 能对小于等于10内的数字进行减法计算。 【教学重难点】 1. 减法的概念和符号的理解。 2. 对减法的实际操作的掌握。 【教具准备】 1. 棋盘 2. 数字卡片 3. 米粒或小石子 4. 辅助视频 【教学过程】 1. 减法的引入

(1) 制作一个棋盘,上面标有数字1~10,让学生自由发挥,把各种形状的米粒或小石子放在棋盘上,并数出每个格子里有多少个。(2) 举个例子,如棋盘上有5个石子,问学生如果拿走2个石子,剩下几个? (3) 引出减法的概念:减法是指从一个数中减去另一个数,得到差数的过程。用符号“-”表示。 2. 减法的符号和用法 (1) 展示符号“-”,让学生模仿写下来,并解释其意义。 (2) 给出一些简单的减法算式,如6-2=、9-5=,让学生用手指模拟减法的过程,并用口语表述出减法的本质是取出一部分,算出剩余的数量。 (3) 给出更多的减法算式进行练习,帮助学生掌握减法的基本方法。 3. 减法的实际操作 (1) 拿出数字卡片,让学生自由组合数字,然后设计减法练习,让学生进行计算,并检查答案的正确性。 (2) 接着用米粒或小石子来进行实际的操作练习,让学生通过取走一些米粒或小石子,并计算剩余的数量,来体验减法的实际操作。 4. 总结归纳

(1) 进行小结,引出减法的重要性及应用场景。 (2) 告诉学生,减法的运用广泛,例如在购物、统计等场合都需要用到减法。 【课后练习】 1. 拿出数字卡片进行减法练习,然后检查答案。 2. 家长帮助孩子在日常生活中找到一些减法的应用场景,并进行观察和思考。 【板书设计】 减法 概念:从一个数中减去另一个数,得到差数的过程。用符号“-”表示。 例如:6-2=4 手指模拟减法的过程: 6个苹果-2个苹果=4个苹果 减法的应用场景:购物、统计等 【教学反思】

一年级上《减法》教案

减法 一、关联内容 减法意义的教学是加法意义教学的延续,学生已有的知识“数的分与合”,已有的经验“去掉一部分”,这些都是建立减法意义的基础。 有了学习分与合的基础,再紧接着进行加减法的学习,对学生来说1~5的加减法是小学阶段正式学习数字运算的开始,数的运算是数与代数中重要的一部分,一年级百以内的加减法的运算,二年级乘除法的运算,以及中高学段更复杂的四则运算、小数和分数的计算,如果说越到后面越复杂的话,现在一年级学习的10以内的加减法是更接近算理的,学生在丰富的实物背景中能更好地理解各数的概念和相应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二、备课思路 运算能力:能根据法则和运算律正确地进行运算的能力,培养运算能力有利于让学生理解运算的算理,寻求合理简介的运算途径解决问题。 符号意识:能够理解并且运用符号表示数、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知道使用符号。加减号是小学常用符号,学生在计算加减法中体验加减符号的简洁性,渗透符号化的数学思想。 模型思想:加减法实际是一种简单的计算模型,学生通过实例归纳总结经验,进行经验迁移,能知道之后遇到“求总数”应该用加法计算,“知道总数和其中一部分求另一部分” 用减法,之后通过加减法计算来解决问题,这是经历了简单的建模过程。 三、前侧及学情分析 1、前测重点内容 1~5的加法 2、学情分析 学习了分与合后,学生能更好地理解加减法的意义。在之前的生活经验中学生也会接触到加减法,例如我有一颗糖,妹妹有1颗糖,合起来就是3颗糖,但是可 能不知道合起来可以用加法来表示;有3颗糖,分给妹妹一颗,就剩下2颗这种类 似的生活经验。因此本节课的重点是体会模型思想在数学中的应用,知道相同的求 其中一部分的问题可以用减法解决。 四、课程目标 1.学生能结合情境初步理解减法的含义,认识减号,正确读写并计算5以内的减法, 并能用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五、课堂预设 1.拿3个小红花卡片,奖励一个给昨天写作业最认真的同学。 根据刚才的观察,请同学们提出一个数学问题。“老师手上还剩几朵小红花” 2.怎么列算式? 3-1=2 这个是什么算式?为什么列减法算式? 从3个小红花中拿走了一个,要算还剩几个,就是从3个里面去掉一个,在数学上 就要用减法来计算,用算式表示就是3-1=2,中间这个符号就是减号,读作3减1 等于2. 3.用磁片代表小红花,取出4个圆片,送给同学1个,要怎么表示?还剩几个 4-1=3 请同桌之间操作,并说一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