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导学案的课堂教学案例研究报告

基于导学案的课堂教学案例研究报告
基于导学案的课堂教学案例研究报告

基于导学案的课堂教学案例研究报告

一、核心概念界定

1.导学案

导学案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了引导学生学习教学内容而编写的纸质文案。导学案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课前预习、课中研讨、课堂与反馈练习、课堂小结、作业布置等环节。导学案的编写是教师精心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自主创新的材料依据,从教师备课的角度来看,编写导学案是一种创造性劳动。

2.教学案例

教学案例是真实而又典型且含有问题的事件。简单地说,一个教学案例就是一个包含有疑难问题的实际情境的描述,是一个教学实践过程中的故事,描述的是教学过程中“ 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事”。

二、研究目标1.探究基于导学案下课堂教学案例的特征和研究方法

2.通过案例研究,改进和完善导学案教学的方法3.提高教师的反思能力,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三、研究内容1.导学案下的教学案例的特征2.导学案下的教学案例的

行动研究方法3.提高教师的反思能力,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四、研究过程与方法1.准备阶段:通过参考、阅读、借鉴相关文献书籍,研究设计更符合本学科课堂教学特点的教学案例。

2.实施阶段:结合教学实际,各教研组为单位,开展课堂观察,确立主题,开展案例分析研究,整理教学案例资料,撰写论文,并把好的经验进行推广,完善“导学案”的教学设计和方法,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3.总结成果,成果形式为论文。收集和整理研究资料,分析实验情况,总结导学案使用过程中的成功经验以及存在的问题,提炼研究成果。

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法和行动研究法

五、预期研究成果

子课题六:基于以学定教理念的导学案设计的研究

一、核心概念及其界定

1.以学定教以学定教是依据学情确定教学的起点、方法和策略。这里的学情包括学生的知识、能力基础,学生的年段认知水准,学生课前的预习程度,学生对新知的情绪状态等学习主体的基本情况。而“定教” ,就是确定教学的起点不过低或过高,在恰当的起点上选择最优的教学方法,运用高超的教学艺术,让每一位学生达到最优化的发展。

“以学定教”是以学生为本,以科学高效的学法作为确定教法的根本依据,面向每个学生,让学生生动活泼的学习,让学生主动活泼的发展。

2.导学案

导学案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了引导学生学习而编写的纸质文案。导学案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课前预习、课中研讨、课堂与反馈练习、课堂小结、作业布置等环节。导学案的编写是教师精心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自主创新的材料依据,从教师备课的角度来看,编写导学案是一种创造性劳动。

二、研究目标

1.提高教师导学案的设计水平;2.促进教师工作中的创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三、研究内容

1.导学案设计的基本要素和结构基本要素:问题设计、情景设计、教法设计及多媒体使用设计基本结构:教师寄语、学习目标、学习过程、

学习评价

2.导学案设计常见流程和方法

3.依据学情确定教学的起点、方法和策略

4.课堂评价方式的转变

四、研究过程、方法

1.调查阶段。2012年1 月-2 月

该阶段运用调查法,在具体教学实践中,关注课堂,了解学生目前的学习状况,研究开展学以学定教的课堂评价体制。

2.探索阶段。2012年3 月-8 月该阶段运用文献法,深入学习相关理论知识,为研究提高以学定教的模式奠定理论基础;结合导学案,探索提高教师导学案的编制水平。

3.实施阶段。2012年9月-2013 年6 月该阶段运用行动研究法,制定指导以学定教的实施方案,在教学实践中进行实验研究,记录实施过程和效果,根据实施的情况和反馈的结果,适时调整策略。

4.结题阶段。2013年7 月-10 月

该阶段运用经验总结法,收集和整理研究资料,分析实验情况,总结提升以

学定教的成功经验以及存在的问题,提炼研究成果。

五、预期研究成果

子课题七:基于导学案的课堂教学程序应用与创新的研究

一、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

导学案是教师为学生学习设计的有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流程的学习活动的方案。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建构知识能力的一种重要媒介,具有“导读、导听、导思、导做”的作用。

导学案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路线图;课堂知识结构体系的呈现表;学生课堂展示的备份材料;学生课堂学习的随堂对照和记录本;自我反思小结的文本材料;以后复习巩固使用的学习材料。通过“导学” 实现“两个前置”(学习前置、问题前置),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从而大幅度提高课堂效率,最终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二、研究目标

改变学生学习方式,养成教前先学的良好习惯,引导学生在日常学习中树立主体意识,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课堂上少讲精练,把学生解放出来,给他们留有更多的时间,去关注和发展其他方面的兴趣爱好,培养课堂以外的特长,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研究内容

(1)导学案设计模块的研究(2)备课模式的研究(3)自学方式的研究(4)课后巩固方式的研究(5)提高导学案使用实效的个案研究(6)提高导学案使用实效的学科特点研究

四、研究过程与方法

(1)准备阶段:通过参考、阅读、借鉴相关文献书籍,研究设计更符合本学科课堂教学特点的导学案。

(2)实施阶段:结合教学实际,确定实验班级,科学、合理地使用的导学案,并作好和非实验班的分析比较。

(3)总结成果,成果形式为论文。收集和整理研究资料,分析实验情况,总结导学案使用过程中的成功经验以及存在的问题,提炼研究成果。

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法和行动研究法

五、预期研究成果

子课题八:“基于导学案的有效课堂构建方法与策略的研究”

一、核心概念及其界定

1.导学案

导学案是指导学生学习的方式,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了引导学生学习教学内容而编写的纸质文案。导学案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课前预习、课中研讨、反馈练习、课堂小结、作业布置等环节。导学案的编写是教师精心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自主创新的材料依据,从教师备课的角度来看,编写导学案是一种创造性劳动。

2.有效课堂

有效课堂是指在常态的课堂教学活动中,通过教师的引领和全体学生主动而积极的思维过程,在单位时间内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发展最大化的教学。

3.“导学案”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环节

“导学案”课堂教学模式主要由“明确目标→前置自学→展示交流→合作探究→达标拓展→总结提高”五个环节构成,教师围绕学生的活动,相应地做好明确目标、问题助学、诊断指导、点拨提升、总结评价五方面的工作。

二、研究目标

以素质教育为导向,以学生全面发展为目的,开展“基于导学案的有效课堂构建”活动,充分发挥导学案在课堂教学、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的主渠道作用,促使教师课堂教学的改革,努力探索“基于导学案的有效性课堂教学”元素构成及教学方法,促进教师专业能力的发展和学生主动发展,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三、研究内容

1.对学案导学的理论研究。

2.如何编写导学案的研究。

3.导学案课堂的教学策略。

四、研究过程、方法

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方法:搜集、整理先进国内外预备课题相关的教育教学理论,在分析比较的基础上,对课题内涵与外延进行科学界定。

2.行动研究法:研究遇到的具体问题,边实践、边探索、边修改、边完善,使理论与实践、成果与实践有机地统一起来。

研究过程:

第一阶段:2011.8~2011.12 课题研究学习、准备阶段

第二阶段:2012.1~2013.6 课题研究实施阶段

(1)成立各学科合作小组,确定示范教师,开展导学案设计评选活动,导

学案与教师教学的教案有效结合的研讨活动,依据导学案进行课堂教学的研讨活动。

2)教师精心设计教学环节,突出“ 有

(3)领导小组督促检查,将有效课堂和教学常规的落实结合起来,确保活动扎实有效地进行。

第三阶段:2013.9~2014.6 课题研究成果实验验证、推广阶段第四阶段:2014.7 课题结题阶段五、预期成果(表格形式)

§9.4《电磁感应案例分析》导学案2

§9.4《电磁感应案例分析》导学案2 班级 : 姓名: 编写人:陈熠 【学习目标】 1、掌握电磁感应中的图像问题的求解方法。 2、掌握双轻滑杆模型问题的求解方法 【重点、难点】 1.掌握电磁感应中的图像问题的求解方法。 2.掌握双轻滑杆模型问题的求解方法 【合作探究】 1、电磁感应中的图像问题 例1、如图甲所示,一直角三角形金属框,向左匀速地穿过一个方向垂直于纸面向内的匀强磁场,磁场仅限于虚线边界所围的区域内,该区域的形状与金属框完全相同,且金属框的下边与磁场区域的下边在一直线上。若取顺时针方向为电流的正方向,则金属框穿过磁场过程的感应电流i 随时间t 变化的图像是下图所示的( ) 例2、如图所示,在x ≤0的区域内存在匀强磁场,磁场的方向垂直于xy 平面(纸面)向里。具有一定电阻的矩形线框abcd 位于x y 平面内,线框的ab 边与y 轴重合。令线框从t =0的时刻起由静止开始沿x 轴正方向做匀加速运动,则线框中的感应电流I (取逆时针方向的电流为正)随时间t 的变化图线I —t 图可能是下图中的哪一个?( ) 思考:如何解决此类问题? 2、轻滑杆模型 例1、如图16所示,竖直放置的等距离金属导轨宽0.5 m ,垂直于导轨平面向里的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B =4 T ,轨道光滑、电阻不计,ab 、cd 为两根完全相同的金属棒,套在导轨上可上下自由滑动,每根金属棒的电阻为1 Ω.今在ab 棒上施加一个竖直向上的恒力F ,这时ab 、cd 恰能分别以0.1 m/s 的速度向上和向下做匀速滑行.(g 取10 m/s2)试求: (1)两棒的质量; (2)外力F 的大小.

基于导学案的课堂教学案例研究报告

基于导学案的课堂教学案例研究报告 一、核心概念界定 1?导学案 导学案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了引导学生学习教学内容而编写的纸质文案。导学案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课前预习、课中研讨、课堂与反馈练习、课堂小结、作业布置等环节。导学案的编写是教师精心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自主创新的材料依据,从教师备课的角度来看,编写导学案是一种创造性劳动。 2?教学案例 教学案例是真实而又典型且含有问题的事件。简单地说,一个教学案例就是一个包含有疑难问题的实际情境的描述,是一个教学实践过程中的故事,描述的是教学过程中“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事”。 二、研究目标 1 ?探究基于导学案下课堂教学案例的特征和研究方法 2.通过案例研究,改进和完善导学案教学的方法 3.提高教师的反思能力,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三、研究内容 1.导学案下的教学案例的特征 2.导学案下的教学案例的行动研究方法 3.提高教师的反思能力,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四、研究过程与方法 1.准备阶段:通过参考、阅读、借鉴相关文献书籍,研究设计更符合本学科课堂教学特点的教学案例。 2.实施阶段:结合教学实际,各教研组为单位,开展课堂观察,确立主题,开展案例分析研究,整理教学案例资料,撰写论文,并把好的经验进行推广,完善“导学案”的教学设计和方法,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3.总结成果,成果形式为论文。收集和整理研究资料,分析实验情况,总结导学案使用过程中的成功经验以及存在的问题,提炼研究成果。 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法和行动研究法 五、预期研究成果 成果名称 成果 形式完成 时间 负责人

基于导学案的课堂教学案例研究 论文 子课题六:基于以学定教理念的导学案设计的研究 一、核心概念及其界定 1 .以学定教 以学定教是依据学情确定教学的起点、方法和策略。这里的学情包括学生的知识、能力基础,学生的年段认知水准,学生课前的预习程度,学生对新知的情绪状态等学习主体的基本情况。而“定教”,就是确定教学的起点不过低或过高,在恰当的起点上选择最优的教学方法,运用高超的教学艺术,让每一位学生达到最优化的发展。 “以学定教”是以学生为本,以科学高效的学法作为确定教法的根本依据,面向每个学生,让学生生动活泼的学习,让学生主动活泼的发展。 2.导学案 导学案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了引导学生学习而编写的纸质文案。导学案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课前预习、课中研讨、课堂与反馈练习、课堂小结、作业布置等环节。导学案的编写是教师精心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自主创新的材料依据,从教师备课的角度来看,编写导学案是一种创造性劳动。 二、研究目标 1.提高教师导学案的设计水平; 2.促进教师工作中的创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三、研究内容 1.导学案设计的基本要素和结构 基本要素:问题设计、情景设计、教法设计及多媒体使用设计 基本结构:教师寄语、学习目标、学习过程、学习评价 2.导学案设计常见流程和方法 3.依据学情确定教学的起点、方法和策略 4.课堂评价方式的转变 四、研究过程、方法 1.调查阶段。2012年1月-2月

第三单元第二节 圈层相互作用案例分析导学案

第三节圈层相互作用案例分析导学案主备人:江红光审核:高一地理备课组印高一全体2014.12.23 【学习目标】 1、认识喀斯特地貌 2、喀斯特地貌的形成条件 3、桂林“山水”发育条件 【学习重、难点】桂林“山水”发育条件 【学习任务】 任务一:认识喀斯特地貌 【自主学习】 阅读教材,完成以下问题: “什么是喀斯特作用?喀斯特地貌的形成需要哪些条件?最基本的条件是哪一个?最常见的可溶性岩石是哪一种?岩石透水性的强弱又和什么因素有关呢?水的溶蚀力又和哪些因素有关呢?喀斯特地貌类型有哪些? 1.喀斯特作用是指含有的水对可溶性岩石的和作用。 2.喀斯特地貌的形成需要四个基本条件:岩石的可溶性、岩石的透水性、水的溶蚀力和水的流动性。其中最基本的条件是。 3.最常见的可溶性岩石是,如石灰岩、白云岩。 4.岩石透水性的强弱和岩石空隙和裂隙的发育程度有关,岩石空隙和裂隙发育越好,岩石的透水性就越好,喀斯特地貌发育越典型。 5.水的溶蚀力的大小主要取决于水中所含二氧化碳、有机酸和无机酸的数

量,以及水的流动性。 6.喀斯特地貌的类型:地面喀斯特地貌,包括、、孤峰、溶蚀洼地和落水洞等。地下喀斯特地貌,包括、地下河及其由碳酸钙淀积形成的堆积体,例如、、。 任务二:剖析桂林“山水”的成因 1.成因:桂林“山水”是这一地区独特的自然环境的产物,也是、岩石圈、生物圈相互作用的结果。 2.发育条件: ①岩石条件:广布,厚度大,岩性纯,空隙和裂隙发育广泛,、透水性都很好。 ②气候条件:位于湿润区,气候温暖,降水充沛,尤以4---7月降水较多。 ③地形条件:该区、西部、地势较高,中部、地势较低,漓江谷地南北纵贯全境。 ④水文条件:河流水量丰富,作用强烈。 ⑤生物条件:生物生长旺盛和土壤中的积累,导致土壤和流水中的含量较高。 【达标检测】 1.下列哪种岩石广布区能形成喀斯特地貌() A.石灰岩 B.花岗岩 C.玄武岩 D.大理岩 2.我国喀斯特地貌发育广泛的高原是() A.青藏高原 B.内蒙古高原 C.黄土高原 D.云贵高原

导学案分析报告

对柳湖中学《学案导学》管理分析报告 要办好一所学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全面实现办学目标,其决定的因素是师生,而学生的最佳能动性发挥才是关键。通过在柳湖中学挂职学习,我了解到了柳湖中学正在开展《学案导学》的教学管理模式,目的是为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最大限度发挥每一位师生的能动性,努力培养肯学习、敢尝试、重在参与、不断进取、奋发向上、士气高昂的优秀师生队伍。 【背景】 伴随着新课程的实施,学生已成为教与学的主角,从幕后走向了前台。课堂上出现了更多的师生互动、平等参与的局面,教学组织形式异彩纷呈。其中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成为一个闪光的亮点,为师生所共同瞩目,是课堂教学中被师生最乐于实施的一种方式之一。 【案例描述】 根据柳湖中学师生以前课堂现象现状:教师累,学生昏昏欲睡;教师口若悬河,学生畏畏缩缩;课堂“缺失”课外“补”,教师“透支”学生“超负”等。教师满堂的讲解,学生大量死抄硬背的作业,千篇一律的讲解和死板沉闷的课堂,不同方式的命令要求和罚戒等等这些事与愿违的这些东西在某种意义上讲是以谁为本,恐怕是教师,因为这样我心踏实也就坦然,再不出成绩可是你们(学生)的问题了。最后学生精力消耗了,兴趣变成负担,知识成为短时信息,能力和方法被掩盖弥章,化为乌有,而且随着时间推移,学生厌学,难教难管就不难解释了。所以老师必须将学生的时间劳动密集型向效率型兴趣型和科学型转变。于是在何晓红副校长的带领下,学校教师编写了适用的《学案导学》在校内使用,实行《学案导学》是构建和谐高效课堂突破口。“学案导学”的原则:先学后教,以教促学;先思后启,以启促思;先讲后评,以评促化。“学案”教学的总方针:学案导学,引导结合,当堂训练,及时巩固。 【案例分析】 现代社会是一个充满竞争的社会,各校都以质量提升来实现办学目标。要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只有在课堂上下功夫,向课堂40分钟要质量。学案导学,重在“导”,围绕“学”,课堂是师生互动的课堂,教师的导是手段,学生的学是关键。要求教师在课堂上要力争课美,即课中教师的风度要温文耳雅,语言要精彩纷呈,妙语连珠,并附表演色彩,处处张显智慧的思想和火花,课堂及教学内容设计新颖别致,氛围和谐浓烈,知识讲解方法精当,尤如润物细无声的传授,个案的选择典型、丰富,以一挡十,同时充满“温度”,效率高。为了把学习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上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尊重他们的思路、包容他们错误、鼓励他们创新,注重学生的“三开”:即开放、开窍、开心。开放才能解放、解放才能“开窍”、开窍才能“开心”。柳湖中学的课堂教学基本流程模式是自学、交流、展示和反馈,其中学生的展示是最精彩的环节。为了让学生有更多的学练空间,积极主动参与学习。学校明确规定“不合格课”的五项指标:1、教师在一堂课的教学中教师讲授时间超过15分钟;2、一堂课中各环节没参与学习的学生总人数超过5人;3、一堂课中没有小组合作交流和学习的;4、一堂课中没有学生展示和质疑反馈的;5、课堂教学中没有体现自学、交流、展示和反馈教学基本流程的。为了《学案导学》在课堂顺利推行,学校课改督查组人员深入课堂随机推门听课,3人以上(含3人)确认出现以上任意2条及以上的课则视为“不合格”

教案与导学案

教案与教学设计》 每以为上过讲台的教师都明白教案的重要性可是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介入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关注教学设计了。由于教案是以课堂教学作为研究对象而课堂教学也是教学设计的一个重要层次所以二者既有共同的地方不同点也是显而易见的。 一、范畴上的不同 教案是教育科学领域这的一个基本概念又叫课时计划是以课时为单元设计的具体教学方案是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教案的基本组成部分是教学进程内含教学纲要和教学活动安排教学方法的具体应用和各种组成部分的时间分配等。教学设计也称教学系统设计是教育技术学科的重要分支形成发展于20 世纪60 年代。它包括宏观设计和微观设计主要是运用系统分析方法、解决教学问题优化教学效果为目的以传播理论、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为基础具有很强的理论性、科学性、再现性和操作性。课堂教学设计属于微观教学设计的范畴。 二、对应层次不同 教学设计是把学习者系统作为它的研究对象所以教学设计的范围可以大到一个学科、一门课程也可小到一堂课、一个问题的解决。从整体上教学设计可概括为以下三个层次以系统为中心的设计、以课堂为中心的设计、以产品为中心的

设计。鉴于我国目前的教学组织是以课堂教学为主所以课堂教学设计是教学设计中运用最多的一个层次而且从研究范围上讲教案只是教学设计的一个重要内容因此教学设计与教案的层次关系是不完全对等的。 三、指导思想不同 教案是“课堂、教师、教材”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思想的体现它的核心目的就是教师怎样讲好教学内容。教案的编写很重视对学生进行封闭式的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强调教师的主导地位却常常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这样常导致的后果是便于学生的知识增长而不利于他们的能力培养。教学设计不仅重视教师的教更重视学生的学怎样使学生学得更好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是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所以对学习者进行特征分析是教学设计不可缺少的步骤体现了现代教学理论的鲜明性。它强调教师主导地位和学生主体地位的辨正统一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教学设计非常重视对现有媒体的设计和充分利用以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效果不少教师围绕媒体而展开课堂教学的设计活动。教学设计也非常重视教学目标和教学评价的设计因而从传播学的角度上看制定教学目标和实施评价在教学系统中分别具有前瞻和反馈的作用是教学信息传播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元素的含义不同 教案一般包括教学目的教学方法重难点分析教学进程

导学案学生学习情况调查表(分析卷)

导学案学生学习情况调查表(分析卷) 同学:你好!这是一份无记名调查问卷,本问卷纯属调研性质,你如实的回答将为我们提供有建设性的信息。调查结果仅用作课堂教学研究,不用作其他目的。谢谢你的合作。请你提供如下个人信息: 学校:班级:性别:年龄: (单选题) 1、你认为目前使用的导学案是() A.练习题 B.测验卷 C.指导自己课堂内外自学的文稿 分析:约50﹪的学生选择了C,约34﹪的学生认为导学案就是练习题,另外还有不到16﹪的学生认为是测试题。说明有一半学生能够通过完成导学案来引导自己课堂内外的学习,但同时另一半学生未能领会到导学案的真正作用。 2、你认为导学案的编排体例是否清晰科学?() A.清晰科学 B.清晰但不够科学 C.不清晰 D.缺乏科学体系 分析:35﹪的学生选择A,34﹪的学生选择B,8%的学生选择D,反映了导学案目前的编排体例是清晰的,但是还不够科学,有待完善。 3、课堂上教师如何使用导学案的( ) A.按照导学案上的设计流程讲 B.以自己讲授为主 C.鼓励学生自学为主 分析:47﹪的学生选择了A,35%的学生选择B,18%的学生选择C,反映出目前在课堂上导学案的使用,依然是以教师活动为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活动偏少。 4、你觉得导学案使用情况是() A.使用较多,质量较高 B.使用较少,但质量较高 C.使用较多,但质量较差 D.很少使用,质量较差 分析:68%的学生选择C,17%选择B,10%选择D,5%选择A,说明虽然大量使用导学案,但是一半以上学生觉得导学案在使用时质量都较差。 5、目前课堂教学方式主要是哪一种?() A.教师讲导学案答案,学生听 B.教师参与,学生小组互助学习导学案

导学案基本模式

学案设计导案设计 学习目标:1.理解文意。 2.品味人物语言,揣摩人物的语气、情态和心理,分析人物形象。 3、在探寻名人足迹中,获得人生启示。导入,情境创设:解释学习目标: 重点难点:朗读课文,力求声情并茂,读出人物个性、情态 自主学习一、.知识链接:(一)有关文中人物 鲁肃:(172-217),三国时吴国名将、政治家。字子敬,临淮东城人。出身士族,为 孙权所敬重。主张联刘抗曹,助周瑜大破曹军于赤壁。周瑜死后,代领其军,继续与刘 备维持和好关系。 吕蒙:(178-219),字子命,三国时吴国名将。他接受孙权劝告,多读史书、兵书,长进 甚快。鲁肃卒,代领其军,袭破关羽,占领荆洲。不久病故。 孙权:(182-252)即吴大帝。三国时吴国的建立者。字仲谋,吴郡富春人。208年与 刘备联合,大败曹操于赤壁。222年夷陵战役,吴军大败蜀汉军队。229年称帝于武昌, 后迁都建邺 230年派将军卫温到达夷州(今台湾),加强了与夷州的联系。 (二)、《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 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对史料取舍慎重,考证详密。其中像《赤壁之战》、《淝水之战》 都成为历史散文的名篇。宋神宗以其“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命名为《资治通鉴》, 即为统治阶级提供政治借鉴。 二、.字词积累:1、读准下列字音: 卿( ) 岂( ) 邪( ) 孰( ) 遂( ) 更( ) 三、独立自学: 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学法指导、分配小组展示任 务、预设指导引领、方法总 结:

蒙辞.()以军中多务.()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自以为 ..()大有所益 及.()鲁肃过寻阳即更.()刮目相待 蒙乃.()始就学权谓.()吕蒙曰 2、找出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3、写出下列词语的古今意义。 博士:古义--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 但:古义-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 4、翻译下列句子。 ①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卿言多务,孰若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即更刮目相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解释、积累两个成语: 吴下阿蒙: 刮目相待: 合作探究一、轻声朗读,思考:本文讲了怎样一个故事,照例子填空。板书设计:

§9.4《电磁感应案例分析》导学案1

§9.4《电磁感应案例分析》导学案 班级:姓名:编写人:陈熠 【学习目标】 1、知道反电动势。 2、理解直流电动机的工作原理。 3、会解决电磁感应和电路的综合问题。 【自主学习】 结合课本23案例分析案例1回答: 1、电动机空载转动时跟带负载转动时的电流大小一样吗? 2、转动中的电动机因卡住不转动时,回路中的电流将如何变化? 3、产生本案例所述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结合课本23案例分析案例2回答: 1、谁是电源? 2、那部分是外电路,那部分是内电路? 3、金属杆下落过程中受那些力的作用? 4、稳定时受力有什么特点,能的转化有什么特点? 【课堂检测】 1、一矩形线框置于匀强磁场中,线框平面与磁场方向垂直,先保持线框的面积不变,将磁感应强度在1 s 时间内均匀地增大到原来的两倍,接着保持增大后的磁感应强度不变,在1 s 时间内,再将线框的面积均匀地减小到原来的一半,先后两个过程中,线框中感应电动势的比值为( ) (A)1 2 (B)1 (C)2 (D)4 2、如图所示,质量m1=0.1kg,电阻R1=0.3Ω,长度l=0.4m的导体棒ab横放在U型金属框架上。框架质量m2=0.2kg,放在绝缘水平面上,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相距0.4m 的MM’、NN’相互平行,电阻不计且足够长。电阻R2=0.1Ω的MN垂直于MM’。整个装置处于竖直向上的匀强磁场中,磁感应强度B=0.5T。垂直于ab施加F=2N的 水平恒力,ab从静止开始无摩擦地运动,始终与MM’、NN’保持良好接 触,当ab运动到某处时,框架开始运动。设框架与水平面间最大静摩擦 力等于滑动摩擦力,g取10m/s2. (1)求框架开始运动时ab速度v的大小; (2)从ab开始运动到框架开始运动的过程中,MN上产生的热量Q=0.1J, 求该过程ab位移x的大小。

如何进行有效的导学案设计

如何进行有效的导学案设计 玛纳斯包家店学校郑淑萍 一、什么是导学案(认识导学案) 所谓“导学案”,字面解读应该是:“导”就是指导、引导;“学”就是学生自主学习,包括独自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形式。“案”就是教师的教学设计,是学生的学习方案,而不是知识和习题的简单堆积。“导学案”是指教师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经验,为学生主动的学习而编制的有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流程的学习方案,是教师用来帮助学生掌握教材内容、沟通“教”与“学”的桥梁,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建构知识能力的一种重要媒介,是学生学习的路线图。导学案一定是以学为主,以学定导,先学后导,导学案绝对不是通常所说的教案。 所以,科学编写和使用导学案是构建有效课堂,提升学生能力与素质的关键。 二、导学案需要体现的四个特点: 1.问题探究是导学案的关键。能起到“以问拓思,因问造势”的功效,并能帮助学生学会如何从理论阐述中掌握问题的关键。 2.知识整理是导学案的重点。初步目标就是让学生学会独立地将课本上的知识进行分析综合、整理归纳,形成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 3.阅读思考是导学案的特色。学生通过阅读,养成习惯,形成能力,获取知识。 4.巩固练习是导学案的着力点。在探索整理的基础上,让学生独立进行一些针对性强的巩固练习。 三、导学案中应包含的基本栏目 要素:教师提出自学的要求→学生自学教材→讨论交流→精讲释疑→练习巩固 特点:重学情、重任务、重指导、重反馈。 四、学习目标的制定 学习目标具有导向功能、激励功能、调控功能。目标的制定要明确,具有可检测性,使本节内容的当堂检测题能够与之相对应。 学习目标设置的具体要求: 1、数量以3-4个为宜,不能太多; 2、内容一般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 3、可在目标中将学生自学中会涉及的重、难点以及易错、易混、易漏等内容作出标注,以便引起学生高度重视; 4、目标内容应明确具体,而且可操作、能达成。教师需面对所教学生的实际水平,按照预设的教学目标,准确地为学生的学习目标定位。学习目标既不能过低,使学生达不到基本的学习要求。又不能过高,造成大多数学生经过努力也很难达到。如果目标确定的不适度,学生很难实现高效学习。 学习目标:学习目标中不要用“了解、理解、掌握”等模糊语言,要用“能记住”、“能说出”、“会运用”、“解决”、“问题”等可检测的明确用语,并指出重难点。 五、导学案编写和使用过程中的十个基本策略 1.依靠团队合作 2.做好行为策划与行为管理

我对导学案的认识与建议

我对导学案的认识与建议 一、怎样理解导学案 客观地说,导学案发明的愿望非常善良,教师不教了,而学生不会学怎么办?这就需要在教师“不教”与学生“自学”之间需要搭一个桥,旨在引导学习发生。导学案这个概念怎么理解?“导”即“引导”,“学”是“目的”,“案”是“方案”,因而可以概述为“引导学习的方案”。 作为课堂新模式的重要组成部件和“抓手”,导学案必须发挥应有的作用,去支撑新课堂的运行。导学案还有别的称谓:指南针、方向盘、导航仪、路线图、施工图。还有用“渡船”这个意象来阐述导学案。 一份好的导学案,既能承载三维目标、学习过程,也能呈现学法指导和课堂流程、课堂形态。甚至还可以这样说,导学案是反照教师教育观、教学观、生命观的“镜子”,有什么样的教师就有什么样的导学案。 二、编写导学案的应该有的认识 一、教师需要正确的教育观、教学观。 我称之为“三本”,即“以人为本”的教育观、“以学为本”的教学观、“以生为本”的学生观。 二、对学习者成长方式的认识。 “从儿童出发”,按照学生的“个性化”方式,让儿童通过“体验”,找到自己的“兴趣中心”,才能真正让学习“发生”在学生身上。有必要再次加以强调,学习即体验。认知的方法依然是感知——分析——综合,认知的途径是表象——属性——实质。 三、学生是教学的最大资源,对教师而言,就是充分放手,将学生带入学习情景,发动学生自学。 可以这样说,当导学案一旦变成了对学习者的囚禁和个性化学习的扼杀时,那么导学案则名副其实成为了课堂教学的又一个“凶器”,杜郎口中学崔其升校长曾私下讲,导学案也已成为除教师霸占课堂外的又一“毒瘤”,不无道理。课堂最高的境界一定是回到“自然”状态,尽可能消除任何外在的、人为的干预,乃至于任何形式的“主导”。所以,我们不要太受制于理论化的东西,不要太过追风。我们只要脚踏实地,面对真实的课堂、真实的自己,尊重自己通过实践并让学生快乐学习的教学方式,就很不简单! 三、导学案的基本流程 课堂基本流程是

如何设计导学案

如何设计导学案 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逐步推进,怎样编写出高效、实用的导学案,这是一线教师最为困惑的问题,也是影响课堂教学改革能否顺利推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能否达成的关键环节。下面就导学案的编写,向各位老师交流如下: 一、实施导学案的意义 通过“学案导学”这一策略,能够解决“以学生为中心”的主体参与、自主学习为主体地位的问题,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实现两个前置:即学习前置和问题前置。使学生能够在学案的引导之下,通过课前自学、课堂提高、课后链接等环节的调控,降低学习难度。而教师则借助“学案导学”这一策略,能够将教材有机整合,精心设计,合理调控课堂教学中“教”与“学”,从而极大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交流、展示、反馈等学习活动,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什么是导学案 导学案是经教师集体研究、个人备课、再集体研讨制定的,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以素质教育要求为目标编写的,用于指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合作探讨、优化发展的学习方案。它是以学生为本,以“三维目标”的达成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新、自主发展的路线图。 导学案是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案、也是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案。它将知识更新问题化,能力过程化,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潜移化。按照学生的学习过程设计,将学习的重心前移,充分体现课前、课中、课间的发展和联系,在先学后教的基础上实现教与学的最佳结合。一份好的导学案能体现四个特点: 1.问题探究是导学案的关键。能起到“以问拓思,因问造势”的功效,并能帮助学生学会如何从理论阐述中掌握问题的关键。 2.知识整理是导学案的重点。初步目标就是让学生学会独立地将课本上的知识进行分析综合、整理归纳,形成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 3.阅读思考是导学案的特色。学生通过阅读,养成习惯,形成能力,获取知识。 4.巩固练习是导学案的着力点。在探索整理的基础上,让学生独立进行一些针对性强的巩固练习。 三、编写导学案的指导思想

分析对比学案导学、问题导学和案例导学各自的特点,如何解决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一、学案导学、问题导学和案例导学各自的特点: “学案导学”是指以学案为载体,以导学为方式,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究性、合作性学习为主体,以教师的指导或辅导为主导,师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方式。这种方式使教学过程由“教”变为“导”,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自学习惯,而且有利于实现学生的自我发展和自我价值。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使主导作用和主体作用和谐统一,从而实现教学的高效化。 “问题导学法”重点解决小学生语文学习兴趣不浓,主动性不强,课堂缺乏活力带来的效率不高等实际问题,能优化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和就业素质。它有如下特点: 1、主要理论依据是布鲁纳和奥苏贝尔的认知学,即认为学习是把新知识与人脑旧知识相互结合的过程,强调学生的学习是以一定的知识经验为背景的,教学不能无视学习者的已有的知识经验,而把新知识作为预先给定的东西“灌给”学生,而应该以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生长新的知识,从而扩大学习者原来的知识结构。 2、符合了小学生的好奇和爱发问特点,有表达自己想法的欲望,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自主地学习。 3、转换语文在职业学校的职能,把语文课变成技能课,以培养学生能力为目标。 案例教学法的特点:

1、明确的目的性。通过一个或几个独特而又具有代表性的典型事件,让学生在案例的阅读、思考、分析、讨论中,建立起一套适合自己的完整而又严密的逻辑思维方法和思考问题的方式,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提高素质。 2、客观真实性。案例所描述的事件基本上都是真实的,不加入编写者的评论和分析,案例的真实性决定了案例教学的真实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所学的知识,得出自己的结论。 3、较强的综合性。原因有二:一是案例较之一般的举例内涵丰富,二是案例的分析、解决过程也较为复杂。学生不仅需要具备基本的理论知识,而且需要具有审时度势、权衡应变、果断决策的能力。 4、深刻的启发性。案例教学不存在绝对正确的答案,目的在于启发学生独立自主地去思考、探索,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启发学生建立一套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 5、突出实践性。学生在校园内就能接触并学习到大量的社会实际问题,实现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化。 二、如何解决学案导学﹑问题导学和案例导学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不管是以何种方式来导学,都要联系到学生自身的认知水平,以学生的特点来进行导学,这样以学生为中心的导学才能成为课堂教学的良好开端。

作文写作导学案

一事一议作文的写法 训练目标: 1、了解“一事一议”的概念,掌握一些基本的理论,用以指导学生的写作。 2、分步训练,培养学生写一事一议作文的能力,并能写出基本符合要求的文章。 训练重点: 叙述与议论的结合 训练难点: 观点的提炼,精当的议论 课前准备: 提供一些记叙文和可以从多角度分析的简短事例 课时建议:1——2课时 训练过程: 一.活动导入: 师:初中生写议论文首先要学习“一事一议”,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对初三年级议论文写作教学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能写出五六百字的一事一议的议论文,对周围发生的事情能发表自己的看法,并做到论点明确,有根有据,有点分析。那么什么是“一事一议”的议论文呢? 生:“一事一议”,就是针对某一件事(或某个问题、某种现象)发表自己的看法或该事对自己的启示。 师:文章的特点是就事论理,理从事来。由此我们知道,一事一议的文章在表达方式上是将记叙与议论相结合,记叙引出议论,议论以叙事为基础。因而写好这种文章,关键在于如何将叙议结合,也就是考虑并处理好叙与议的关系 二例文导学 请大夫 云江 有个老人,是全国闻名的大作家。他临终前,突然感到十分难受,秘书就说:“我去叫大夫。”不料,老人极其艰难地说了一句:“不是‘叫’,是‘请’……”说着老人就昏迷过去了,而且再也没有醒来……这句话就是他的遗言——这遗言纯洁无比,厚重无比(简述“一事”)。 这位老人就是夏衍。谦恭是一种深刻的教养,它扎根于心灵(只一句评论)。

我不禁想起了巴尔扎克笔下的一个人物——老葛朗台(联想到一个反面的例子)。老葛朗台就要死了,却怎么也舍不得他的万贯家财。当神父将镀金的十字架贴近他的嘴边,让他亲吻一下好让他的灵魂升天时,他的眼睛突然奇迹般地亮了,还极力做出一个想把那十字架抢过来的姿势,于是,这最后的努力也就彻底地断送他的性命。 夏衍走了,葛朗台也走了。但他们生命的最后一瞬间的表现居然有这么大的反差,一个绝美,一个绝丑(两相对照,合并议论,爱憎分明)。 再看一篇例文: 罗汉也吸香烟吗 程秋生 春游季节,中外游客兴致勃勃地来苏州游览名胜古迹。当人们鱼贯步入举世闻名的西园五百罗汉堂时,一位细心的游客突然吃惊地问身旁的导游:“怎么,罗汉也会吸香烟?” 人们随着这位游客手指的方向一看,无不大为惊讶。第一百五十尊罗汉的右手居然夹着一支正在冒烟的香烟,烟灰散落在袈裟上,烟蒂将烧到他的手指。见此情景,罗汉堂的服务员轻骂一句:“真该死,恶作剧!”把残烟拿掉了(用三个自然段叙述一件事)。 我国是具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灿烂的文化,不朽的艺术,值得人们欣赏。在游览名胜、参观古迹时,要提倡文明礼貌,遵守纪律,切不可肆意糟蹋破坏。遗憾的是,游览胜地,恶作剧时有发生,越规者不乏其人。在古建筑上刻字留名者有之,用石头砸击塑雕佛像者有之,攀花折枝者有之……(联想到其他类似的不文明行为)有些人干这等事,不以为耻,反以为能。真该向这种人大声疾呼:做一个文明的游览者(这一段是议论)! 师:读了两篇例文,一事一议文章的写法,你明白了多少呢?这种文体的叙述与记叙文中的叙述有什么区别?议论有何特点?文章模式有什么特点呢? 生:议论文中的叙述很简洁,少有生动的描述性的语言。 生:议论都是在叙述的基础之上,自然而发。观点鲜明。 生:它的议论往往并不是就事论事,而是引申开去,说明一个普遍意义的道理。可以说的上是就事论理。 生:这种文章总是先叙事,在议论,有很强的针对性。 师:同学们回答得很有自己的见解。 三要点点拨 1、文章开头首先要概述材料。用简明的语言抓住关键句和词语去概括。选材尽量典型,叙事尽量简明。弥留之际,十分难受,还纠正秘书的“叫”大夫;

关于导学案编制与使用的建议

中国特色品牌学校共同体与安徽省太和县教育局战略合作实施方案 关于导学案编制与使用的建议 (一)导学案设计基本要求 1.版式要求:(1)体例设计:要体现导学案设计的基本要素,比如标题设计、学情分析、学习内容分析、学习目标、学法指导、学习过程、达标反馈等。其中学情分析、学习内容分析,一般不体现在学生使用的导学案里。 (2)题头设计:一般要有课题、课型、课时、学校、年级、学科、设计人、审核人、授课人、授课时间等。此外,还可以有导学案编号、班级、学习小组、学生姓名等。 (3)版面设计:力求生动活泼、美观实用、形式新颖;编写体例和呈现方式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兴趣特长和认知水平,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4)版纸要求:B4纸(试卷纸)或B5纸型都可以,字体、字号等符合常规性要求,题量以不超过B4纸正反面一页为宜,小学应酌减。 (5)版式设计:大致有普通式、分栏式、表格式、混合式等几种版式。 2.基本设计要素及要求 (1)学情调查。学生的现有状况是导学案设计的出发点,并据此设计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策略。 (2)学习内容分析。包括教材结构(又分为学段、学年、学期、单元、课时等不同层次)分析、课堂教学重点、难点及课程资源的开发整合。 (3)学习目标。制定学习目标要求行为主体一定是学生(可以省略);行为动词要具体、可操作;表现程度要具有可观察、可检测性。 (4)学习重点及难点预测。 (5)知识链接。包括必要的旧知识链接或者相关联的拓展性材料链接。 (6)学法指导。以问题式学习为主线,重点研究如何让学生开展有效自学、小组合作、问题展示、问题质疑、知识自我建构等。 (7)学习过程。一般要体现出独学、对学、群学、展示、反馈等基本环节的设计。教师的指导作用可提前预设到导学案对学习过程的设计里。 (8)整理学案。学案整理重点要关注对个性化问题的整理、课堂生成整理、易错点整理,最后绘出知识导图(思维导图)。 (9)达标测评。测评方式包括自评、生生互评、对子测评、教师抽查等。 (10)教与学反思。

小学语文导学案案例

附件1 小学语文导学案案例 课题 13、平平搭积木(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业、本、平、书”4个字,认识新偏旁“ㄔ”; 2、理解课文内容,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在读中积累词句。 3、通过看图,结合生活实际、自读自悟等方式开展学习活动,懂得从小要关心别人。 4、懂得从小就要关心别人。培养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重难点 1、认字和朗读课文。 2、懂得课文包含的道理。 学法指导: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小朋友喜欢玩积木吗?老师小时侯也很喜欢。今天我们要来认识的小朋友平平他正在高兴地搭积木呢!看,他开心吗? 二、合作展示 1、各小组展示自学成果。 2、提出疑问,大家探讨,老师适时点拨。 3、教师指出易混淆的字知识。 4、不理解的问题,分组讨论解决,教师点拨引导 三、组织研讨、引导建构。 1、组织整理、倾听提高。 各小组派代表汇报,学生可能会出现许多不同的方法,教师都应给予肯定。 2、帮助指导、构建知识网络。 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动手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适当点评,解决疑难。 四、巩固练习 通过有层次的练习,使学生能够较好的巩固所学知识,开拓思维。五、归

纳总结。 有必要提醒学生对知识进行课后复习,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六、盘点所获 引导学生说出在本节上学会了什么生字,理解了什么词语。 课题 13、平平搭积木(学案) ★课前引导 小方法:(相关知识) 识字方法: 1、“搭”是提手旁,“很”是双人旁。 2、“搭、间、都、住、没”可通过分解部件识字。 3、形近字比较识字:问——间住——往 我会预习:(预习要求) 1、课文读5遍(家长评:熟练一般不熟练) 2、画出生字,认识的字用“△”标出,田字格中的生字用“○”圈画出,每个生字口头组词2个以上。(家长评:完成没有完成) 3、认读生字,分析字形。 些:结构,偏旁,音节,组词。 都:结构,偏旁,音节,组词。 住:结构,偏旁,音节,组词。 呢:结构,偏旁,音节,组词。 没:结构,偏旁,音节,组词。 很:结构,偏旁,音节,组词。 (家长评:全部认识个别不认识) 4、思考: 图上画了是什么人,他们在干什么? 5、读熟下列词语: 平地搭积木一间房子这些都有住人没有 很多都是这里时间去呢来啊没人很高 家长签字: ★合作探究

高中数学导学案编写模式的案例分析

高中数学导学案编写模式的案例分析 发表时间:2017-10-31T16:05:08.067Z 来源:《创新人才教育》2017年第6期作者:苏裕华 [导读] 随着我国教育部门对高中教育的不断改革,使得越来越多的教师和家长开始关注学生的学习方式,努力帮助他们学会学习。广西河池市环江县高级中学苏裕华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部门对高中教育的不断改革,使得越来越多的教师和家长开始关注学生的学习方式,努力帮助他们学会学习。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学生学习成绩不断提高的基础上,减轻他们的学习压力。“导学案”是最近新兴的一种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那么导学案究竟是怎样的一种教学形式?它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有什么作用呢?本篇论文就相关问题和案例进行了分析探讨。【关键词】高中数学;导学案;编写模式;分析 引言: 高中数学作为高中课程中及其重要的一门学科,它的学习好坏直接影响到高中生的高考成绩。那么,作为一名高中数学教师,该如何正确引导高中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帮助他们学好数学呢?导学案这一概念的兴起,给高中数学教师在困境中带来了灵感。 一、导学案的概念 从课程的角度出发,有学者认为导学案是根据课程标准或者教材以及学习资源、学生实际(知识基础、能力水平、学法特点和心理特征等)编制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训练和发展学生学习能力的校本课程。[3] 二、导学案编写模式分析 导学案是在结合了人本主义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最近发展区等知识理论的基础上,再根据教材进行编写的。但是目前我国大部分的高中数学教师对于导学案的编写模式并不是十分清楚,所以在编写的过程中也只是根据自己的理解和猜测来进行。 案例1:在进行数列一课教学时,很多教师的导学案是按一下模式编写的。 教学目标:掌握有关数列的基本知识、公式和答题技巧 教学重点、难点:数列的基本知识、公式、解题技能的掌握?? 教学过程:? 1、课前检测: 问题1:求满足下列条件的数列的一个通项公式:1、2、4、6、8...... 问题2:已知数列{ɑn}中,前n项和满足Sn=n2-2n+3,求数列{ɑn}的通项公式。? 2、知识回顾:? 等差数列的概念和性质;等比数列的概念和性质等。 这种类型的导学案的编写模式,是大多数数学教师的风格,从上面我们也可以看出学生仍然是被动的听老师讲重点,然后做练习。为了体现导学案的意义,使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对教材内容融会贯通,我们可以尝试以下编写模式。 案例2:数列的导学案的另一种编写模式 教学目标?? 1、理解数列和有关概念,了解数列和函数之间的关系。?? 2、掌握数列的通项公式,并会用通项公式写出数列的任意一项。? 3、对于比较简单的数列,会根据其前几项写出它的个通项公式。??? 学习过程?? 1、课前教学准备? 让学生自己先预习数列相关知识,并复习前面的函数知识点。? 复习1:函数y=3x,当x依次取1,2,3,时,其函数值有什么特点???????? 复习2:函数y=7x+9,当x依次取1,2,3,时,其函数值有什么特点?????? 2、教学过程 概念1、数列的定义:()的一列数叫做数列.?? 概念2、数列的项:数列中的()都叫做这个数列的项.?? 思考:? 问题1、如果组成两个数列的数相同而排列次序不同,那么它们是相同的数列????? 问题2、同一个数在数列中可以重复出现吗???? 3、数列的一般形式:ɑ1,ɑ2,ɑ3,......ɑn或简记为{ɑn},其中ɑn是数列的第()项.??? 4、数列的通项公式:如果数列{ɑn}的第n项ɑn与n之间的关系可以用()来表示,那么()就叫做这个数列的通项公式.? 思考:? 1、所有数列都能写出其通项公式???? 2、一个数列的通项公式是唯一????? 3、数列与函数有关系吗?如果有关,是什么关系? 这一导学案的编写模式无论是问题还是流程明显更为开放,能够让学生自己主动思考和总结,使新的知识点与旧的知识点做到有效衔接,温如而知新。 案例3:《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的导学案编写模式之一 教学目标 1、通过对柱、锥、台体及球的研究,掌握柱、锥、台体及球的表面积、侧面积和体积的求法。

导学案教学模式

导学案教学模式 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是当前教学改革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是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要提高学生的素质,关键是从学生出发,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变“教师为本”为“学生为本”,以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这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必须研究和探讨的一个重要课题。 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体现在学生能自觉主动的学习,体现在学生能根据自身水平和需要有选择的学习,体现在学生能独立自主参加学习的全过程。学案教学模式是以让学生学会学习为宗旨,以学案为依托,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创新性、发展性为目标,实现学生自学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和整体素质共同提高的一种教学模式。它能让学生知道老师的授课目标、意图,让学生学习能有备而来,给学生以知情权、参与权。“学案”的作用:它可以指导预习,也可用于课堂教学,并且系统的学案还是一份很好的学习资料 一. 导学案设计 设计好“导学案”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环节。结合英语学科的特点及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们尝试以下做法:根据学生现有知识,自学能力水平和教学要求,制定出一整套学生自学指导纲要,即“导学案”。其内容包括“学习目标”、“课前复习与回顾”、“新知导学”、“新知探究”、“巩固训练及达标检测”等,根据每单元谈论话题的不同可以灵活掌握内容设置。特点是:让学生结合导学案预先了解所学的内容及要达到的目标。导学案梯度,能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层层深入地认识教材、理解教材,从而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使优秀生从导学案的设计中感到挑战,一般学生受到激励,学困生也能尝到成功的喜悦。要让每个学生都学有所得,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最大限度地提高学习效率。 在设计“导学案”时,应依据学习的内容、目标和学生的情况而变,没有千篇一律、固定不变的格式。但从“教为主导,学为主体,以学为本,因学论教”的原理出发,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有步骤、分层次地从知识、能力到理论的运用逐步加深。不同层次的学生可根据不同层次目标要求进行自主学习。在教学中的“导学案”设计一般分为以下五个部分: (一)明确教学目标——建立知识结构框架 学习目标要明确,让学生一目了然,知道本节课要探索的内容及主攻方向。导学案中学习目标体现三维性:即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德育目标。其中,知识目标是通过了解知识结构来实现的,应在导学案上明确体现,要求学生运用各种学习手段去完成、去落实。而能力与德育目标虽然提出了要求,但在实际教学中必须通过具体的学习活动来培养与体现,需要师生通过教学活动,循序渐进地进行培养。

高中数学 第1章《统计案例》1.1.1回归分析(2)导学案(无答案)北师大版选修1-2

陕西省榆林育才中学高中数学第1章《统计案例》1.1.1回归分析(2) 导学案(无答案)北师大版选修1-2 学习目标 1. 通过典型案例的探究,进一步了解回归分析的基本思想、方法及初步应用; 2. 了解评价回归效果的三个统计量:总偏差平方和、残差平方和、回归平方和. 3. 会用相关指数,残差图评价回归效果. 学习过程 一、课前准备 复习1:用相关系数r可衡量两个变量之间关系.r>0, 相关,r<0 相关; r越接近于1,两个变量的线性相关关系,它们的散点图越接近;r>,两个变量有关系. 复习2:评价回归效果的三个统计量: 总偏差平方和;残差平方和;回归平方和. 二、新课导学 ※学习探究 探究任务:如何评价回归效果? 新知: 1、评价回归效果的三个统计量 (1)总偏差平方和: (2)残差平方和: (3)回归平方和: 2、相关指数:2R表示对的贡献,公式为: 2 R= 2 R的值越大,说明残差平方和,说明模型拟合效果 . 3、残差分析:通过 来判断拟合效果.通常借助图实现. 残差图:横坐标表示,纵坐标表示 . 残差点比较均匀地落在的区的区域中,说明选用的模型,带状区域

的宽度越 ,说明拟合精度越 ,回归方程的预报精度越 . ※ 典型例题 例1关于x 与y 有如下数据: x 2 4 5 6 8 y 30 40 60 50 70 为了对x 、y 两个变量进行统计分析,现有以下两种线性模型: 6.517.5y x =+,717y x =+,试比较哪一个模型拟合的效果更好? ※ 动手试试 练1. 某班5名学生的数学和物理成绩如下表: 学生 学科 A B C D E 数学成绩(x ) 88 76 75 64 62 物理成绩(y ) 78 65 70 62 60 (导学案第1页例1)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