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题库1-2-8

痛风题库1-2-8

问题:

[单选]痛风患者的自然病程及临床表现大致可分为下列哪几期()

A.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期

B.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发作期

C.痛风发作间隙期

D.慢性痛风性关节炎

E.以上都是

问题:

[多选]痛风的临床治疗要求达到以下哪几个目的()

A.尽快终止急性关节炎发作

B.防止关节炎复发

C.纠正高尿酸血症,防治尿酸盐沉积于肾脏、关节等所引起的并发症

D.防止尿酸肾结石的形成

E.以上都不是

问题:

[多选]痛风患者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期的治疗药物包括()

A.别嘌呤醇

B.秋水仙碱

C.吲哚美辛

D.苯溴马隆

E.糖皮质激素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期缓解症状的药物包括秋水仙碱、非甾体抗炎药和糖皮质激素,而别嘌呤醇和苯溴马隆是发作间歇期和慢性期用于降低血尿酸水平的药物。

森林舞会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a28813802.html,

问题:

[单选,案例分析题]男性,68岁,右跖趾关节处红、肿、疼痛2个月。体格检查:局部红、肿、皮温升高,无足癣,轻度外翻。X线片示第1跖骨头骨质疏松,局部有骨缺损性囊性改变。

为明确诊断,下列哪项检查最有价值()

A.A.CT

B.MKl

C.类风湿因子

D.血尿酸

E.血沉

问题:

[单选,案例分析题]男性,68岁,右跖趾关节处红、肿、疼痛2个月。体格检查:局部红、肿、皮温升高,无足癣,轻度外翻。X线片示第1跖骨头骨质疏松,局部有骨缺损性囊性改变。

治疗痛风,下列哪种药物最有效()

A.A.消炎痛

B.芬必得

C.痛风利仙

D.地塞米松

E.先锋霉素

问题:

[单选,案例分析题]男性,68岁,右跖趾关节处红、肿、疼痛2个月。体格检查:局部红、肿、皮温升高,无足癣,轻度外翻。X线片示第1跖骨头骨质疏松,局部有骨缺损性囊性改变。

A.['['该患者的诊断应首先考虑()A.外翻伴囊炎

B.趾跖趾关节处急性炎症

C.痛风性关节炎

D.松毛虫性关节炎

E.类风湿关节炎

风湿免疫科题库及答案

住院医师(风湿免疫科)题库及答案(一) 题型:单选题 所含章节:系统性红斑狼疮、骨关节炎、干燥综合征、类风湿性关节炎、外脊柱关节病、系统性血管炎、炎性肌病和系统性硬化症、痛风 1.下述哪种疾病主要累及肾小球 A.干燥综合征 B.类风湿关节炎 C.骨关节炎 D.系统性红斑狼疮 ^ E.多发性肌炎 答案:D 解析:几乎所有的SLE均可累及肾脏,主要是引起肾小球基膜的改变而引起狼疮肾炎。而干燥综合征及类风湿关节炎多造成肾间质或肾小管的损伤;骨关节炎和多发肌炎本身较少累及肾脏。 2. A.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B.子宫肌瘤 C.抗磷脂综合征 D.系统性红斑狼疮、继发抗磷脂综合征 E.重叠综合征 答案:D } 解析: 3.有助于系统性红斑狼疮诊断的是 B.抗SPR抗体 C.抗ds-DNA抗体 D.抗SSA(RO)抗体 E.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 答案:C 解析:抗ds-DNA抗体对系统性红斑狼疮诊断特异性强 4.在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肺脏受累中,最常见的为 · A.胸膜炎 B.间质性肺炎 C.急性狼疮肺炎

D.肺动脉高压 E.肺栓塞 答案:A 解析: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肺脏受累中,最常见的为胸膜炎。 5.女,26岁,反复口腔溃疡、颜面部皮疹3年,化验检查外周血白细胞及血小板减少,尿蛋白(+),ANA1:640,C3减低;目前最恰当的诊断是 A.系统性红斑狼疮 B.混合结缔组织病 ! C.重叠综合征 D.复发性口腔溃疡 E.白塞病 答案:A 解析:育龄女性,口腔溃疡、颜面部皮疹,尿蛋白(+),ANA1:640,c3减低;目前最恰当的诊断是系统性红斑狼疮。 6.对诊断系统性红斑狼疮特异性最高的自身抗体是 A.抗SSA抗体 B.类风湿因子 C.抗核抗体 D.抗ds-DNA抗体 《 E.抗Sm抗体 答案:E 解析:对诊断系统性红斑狼疮特异性最高的自身抗体是抗Sm抗体。 7.狼疮性肾炎的活动病理是 A.细胞性新月体肾炎 B.轻度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C.肾小球微小病变 D.纤维性新月体肾炎 E.增生硬化性肾小球病变 答案:A } 解析:狼疮性肾炎的活动病理是细胞性新月体肾炎。 8.对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治疗,以下描述不正确的是 A.目前尚无根治方法,但通过正规治疗可以使病情得到完全缓解 B.治疗原则中包括去除诱因 C.环磷酰胺是临床上最为常用的免疫抑制剂之一 D.最重要、应作为首选的治疗药物是免疫抑制剂 E.重症患者可行激素冲击治疗 答案:D 解析:根据病情选择治疗方案。 9.患者,女,40岁,反复口腔溃疡,乏力,口干,间断心悸,超声心动图提示心包积液,24小时尿蛋白,抗核抗体阳性,可能的诊断为 @

高尿酸血脂和痛风试题

高脂血症与调血脂药·高尿酸血脂和痛风试题 一、单选题: 1、转运胆固醇至肝外组织的脂蛋白是: A.CM B.VLDL C.LDL D.HDL 2、血浆胆固醇降低1%可使冠心病事件发生的危险性降低: A.1% B.5% C.2% D.3% 3.胆汁酸结合树脂的调脂机制是: A.抑制胆固醇的合成,促进胆固醇的降解 B.阻止胆汁酸从肠道吸收,促进胆汁酸随粪便排泄,促进胆固醇降解 C.增强脂蛋白酯酶活性,促进VLDL水解 D.促进胆固醇随粪便排泄 4.HMG-GoA还原酶抑制剂的严重不良反应是: A.胃肠道反应 B.横纹肌溶解症,它可导致急性肾衰竭,危及生命 C.胃肠道损害 D.低血压 5、被认为是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保护因素的脂蛋白是 A.CM B.VLDL C.LDL D.HDL 6.秋水仙碱常见的不良反应是: A.凝血障碍 B.锥体外系反应 C.水杨酸反应 D.消化道反应 7、秋水仙碱治疗痛风的机制是: A.减少尿酸的生成 B.促进尿酸的排泄 C.抑制黄嘌呤投氧化酶 D.选择性消炎作用 二、多选题: 1、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包括: A.高血脂 B.肥胖 C.高血压 D.糖尿病 E.吸烟 2、苯扎贝特降血脂的作用是: A.能明显降低血浆甘油三酯,极低密度脂蛋白的含量 B.增加高密度脂蛋白的浓度 C.增加脂蛋白脂酶的活性,促进甘油三酯代谢 D.降低血浆纤维蛋白原的浓度,增强抗凝作用 E.抗血小板聚集 3、HMG-CoA还原酶抑制剂中,口服后在肝转化成活性物质才能产生作用的是: A.洛伐他汀 B.辛伐他汀 C.普伐他汀 D.氟伐他汀 E.普罗布考 4、阿昔莫斯的优点是: A.半衰期较烟酸长

血脂与血尿酸的关系

血脂与血尿酸的关系 【摘要】目的:总结血脂和血尿酸的关系。方法:对有关血脂与血尿酸关系的研究文献进行整理与归纳。结果:大部分作者认为血尿酸与血脂有密切相关性,且与甘油三酯呈正相关。结论:高尿酸血症与血脂异常密切相关,且血尿酸与甘油三酯呈正相关。高脂血症是痛风发病的高危因素,而尿酸增高也是高脂血症产生的高危因素。 【关键词】血尿酸;血脂;高尿酸血症;痛风 尿酸是嘌呤代谢的最终产物,近年来,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迅速上升,尤其在发达国家,且随年龄增加而升高。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其患病率也在上升。近期许多研究表明,高尿酸血症与血脂异常密切相关,高脂血症是痛风发病的高危因素,故就此关系探讨如下。 1 甘油三酯(TG)与血尿酸 孙丽英[1]等对2004年沧州市1215例男性血尿酸、血脂及痛风进行相关调查。结果:血脂正常组578例,血尿酸增高者49例,占总数的4%;血脂异常组637例,血尿酸增高者143例,占总数的11.8%。血尿酸增高者中,伴TG增高者占31.2%、伴胆固醇(TC)增高者占10.4%、伴TG、TC同时增高者占32.8%,故认为血尿酸含量与血清甘油三酯含量呈明显正相关。王东升等[2]对136例代谢综合征(MS)和195例非MS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研究。结果:MS组血脂、尿酸明显高于非MS患者,其尿酸水平与TG呈正相关,与高密度脂蛋白(HDL C)呈负相关。谭庆华[3]为观察和分析高尿酸血症患者

血脂紊乱的特点,按不同糖耐量将96例高尿酸血症患者分为血糖正常组28例,糖调节受损组31例,糖尿病组37例。结果:高尿酸血症患者存在以高甘油三酯血症和LDL C水平升高为主的血脂紊乱,2型糖尿病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的脂代谢紊乱更严重。朱文华等[4]对1249名体检人员的体检结果进行分析:血尿酸增高364例中,甘油三酯增高281例,占77.2%,胆固醇增高44例,占12.1%,血脂正常40例,占10.9%,表明血脂增高尤其甘油三酯增高与尿酸增高呈正相关。程薇莉等[5]根据血脂水平分为高脂血症组161例和健康对照组217例,结果:161例高脂血症患者尿酸(UA)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在对UA与TC、TG的相关分析中发现:UA含量与TG含量呈正相关,差异有显著性,而UA与TC虽呈正相关,但无显著性差异,且在各年龄组中,单纯TG升高者的血UA含量较单纯胆固醇升高者的血UA含量为高。赵珊珊等[6]对60岁以上已知病史的健康体检老年人血脂异常组1058例、糖尿病组1015例、健康组1298例的血尿酸分别与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进行线性相关分析。结果:血脂异常组的血尿酸水平明显高于健康组。血尿酸与甘油三酯存在显著性正相关,与HDL C呈显著性负相关,而与其他指标不存在显著相关性。 2 广义的血脂与血尿酸 黄麦华[7]等选用120例高尿酸患者作为观察组,100例正常尿酸组作为对照组。结果显示:①高尿酸组TC、TG、尿素氮(BUN)、肌酐(Cr)明显高于正常尿酸组,②高尿酸组的高血脂病和肾损害病的

痛风的治疗,我总结的5点经验

痛风的治疗,我总结的5点经验 因为痛风,我平均两个月要跑一趟医院,医生见到我就知道痛风又复发了。 后来,我开始研究痛风,看书籍杂志,也咨询过国内痛风权威上海医科大学的王爱桦教授,我总结了几个方面,这期间我不再服用秋水仙碱和别嘌醇,吃中药枸杞,据说枸杞对肾有好处,我现在也坚持吃,但是单纯吃一种中药,肯定对痛风不会有效果,专家也这样说的,但专家不反对吃,专家说没有证据证明吃枸杞能治疗痛风,所以让我不要太相信痛风偏方,这是我亲身得到的结果。 我吃过很多药,也服用过痛风排酸胶囊,这是个中药,虽然效果很好,也没有再复发,能把尿酸稳定了下来,我现在基本上能吃点高嘌呤的食物,现在我的痛风已经一年多没有发作了,我昨天又检查,尿酸还是很稳定,这是我停止服用痛风排酸胶囊这个药治疗痛风,因为我服用了5个疗程治疗,我觉得已经很多了,现在5个多月以来的结果让我也很满意,没有再痛风发作,没有再疼过,我相信老天会帮助我的。 我自己治疗痛风,我自己总结了几点经验: 1.保暖很重要。像今年冬天特别冷,冬天注意关节保暖,毛细血管不会持续收缩,防止尿酸在关节处结晶,形成痛风石,还有就是防止痛风性关节炎的发作。 2.晚上临睡前泡脚,我用的是痛风手足泡浴剂,因为泻盐很难把握用量,以前每天晚上用这个痛风手足泡浴剂泡泡脚,现在痛风好了,我就用电热脚盆泡20分钟,晚上睡的也好。 3. 痛风要多活动关节。再冷的天我仍坚持每天慢跑30分钟,痛风是不能做太剧烈的运动的,这是请教过专家的,要经常的活动自己的关节,白天空闲时多活动手指和脚趾,膝盖和肘部,做做伸展运动,防止尿酸在关节处结晶。 4.冬天大家都爱吃火锅,但是记住不要喝汤,火锅中的海鲜、动物内脏、蘑菇等含有大量的嘌呤类物质,书上说这些嘌呤能够充分溶解到汤中,引起痛风发作,这个我是很注意的。 5.喝水要讲究方法,不是越多越好,我经过研究发现,每天喝2-3升的水是最好的,喝多了对肾脏有负担,喝的少不容易稀释尿酸,喝2-3升水,这样能有效稀释掉一部分尿酸排出体外,避免体内的尿酸沉积,还能防止痛风肾。

痛风试题

2017年12月考试2 日期:姓名:分数: 一、填空题: 1、简述痛风恢复期饮食注意事项:。 2、胆固醇异常的影响因素都有哪些、、。 3、痛风患者喝水要喝到什么程度。 4、高尿酸患者饮品如何选择。 5、为什么内脏嘌呤含量普遍偏高。 6、前兆期高尿酸患者的饮食原则:。 7、哪些食物会让尿液变酸性。 二、判断题: 1、痛风恢复期饮食至关重要,饮食得当可以大大延缓痛风发作周期........() 2、多喝水可以排除尿酸,所以我们平时要多喝一些茶水..............................() 3、喝啤酒有助于尿液排出,所以高尿酸患者可以多喝一些啤酒..................() 4、高尿酸患者禁食海鲜...................................................................................() 5、高尿酸患者在选择饮品时不能喝含糖饮料...............................................() 6、高尿酸患者在选择咖啡的时候最好选择拿铁...........................................() 7、高尿酸患者不适宜喝浓茶,过量的植酸会增加肾脏负担..........................() 8、尿液酸碱值会影响尿酸融入尿液的速率,偏碱性有利于尿酸融入尿液..() 9、尿液PH值大于7是酸性...............................................................................() 10、通常大家的尿液都是偏酸性的,PH值6.5-7是比较理想状态................() 11、柠檬是非常好的碱化物质,平时多切几片泡水喝有利于尿液偏碱性....() 12、柠檬水太酸,可以加一些品质好的正品蜂蜜平衡一下口感....................() 三、问答题:高尿酸患者可不可以喝酒,为什么? 小学二(2)班班规

浅谈李时珍治疗痛风的用药经验

浅谈李时珍治疗痛风的用药经验 痛风属祖国医学“痹症”范畴,其病程长、易复发、治愈率低。中医学认为凡人体肌表筋络感受风寒湿邪侵略之后,使气血运行不畅而引起的筋骨、肌肉、关节等处痛楚、酸楚、重着、麻木、和关节肿大、屈伸不利等症,统称为“痹症”明代著名医学家李时珍在他的著作《本草纲目·百病主治药》中,精辟地概括了痛风的病因“属风、寒、湿、热、挟痰及血虚丶污血”。根据其病因,本着治病求兵的原则,他终结论述了治疗痛风的83 种临床用药,确属经验之谈。本文将李时珍治疗痛风的用药特点归纳为七个方面。 1 痛风初期,由于卫表不固,风寒湿邪犯肌表,导致关节经络必阻,出现疼痛一系列症状,通则不痛,痛则不通。李时珍提出:“防风主周身骨节尽痛,非此不除,同松节煮酒”。麻黄治“风寒风湿,风热痹痛,发汗。苍术散风除湿……发汗,通治上中下湿气”薏苡仁治“风湿身痛,日脯剧者,同麻黄、杏仁、甘草煎服”。痛风初期,宜因势力导,祛风除湿解表。所以李时珍在临床中常以麻黄。杏仁、解表宣肺,薏苡除湿,甘草补脾土而中和,且可制麻黄直发汗太过,使其微发其汗。因湿性重浊粘滞,侵犯人体则缠绵难愈。治之若大发其汗则风气可去,但湿气仍在。但加用芜活,防风,苍术,麻黄配甘草微发其汗,不但可祛风湿外邪,而且使表阳通行一身,阳气通则湿无流滞之所,故随汗而去。 2 痛痹易称寒痹。《素问、举痛论》云:“寒气入进经而稽迟,涩而不行,客于脉外则血少客于脉中则气不通,故卒然而通。……寒气客于脉外则脉寒,脉寒则缩蜷,缩蜷则脉绌急,绌急则外行小络,故率然而痛,得炅则痛止也。……” 痛风表现为关节剧痛,不红不热,痛有定处,迂冷加重,得热则缓为其特点。因寒主收引凝滞,致使关节肌肉局部气血运行不畅,不痛则通。李时珍在临床中

高尿酸血脂和痛风试题

高尿酸血脂和痛风试题 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

高脂血症与调血脂药·高尿酸血脂和痛风试题 一、单选题: 1、转运胆固醇至肝外组织的脂蛋白是: 2、血浆胆固醇降低1%可使冠心病事件发生的危险性降低: % % % % 3.胆汁酸结合树脂的调脂机制是: A.抑制胆固醇的合成,促进胆固醇的降解 B.阻止胆汁酸从肠道吸收,促进胆汁酸随粪便排泄,促进胆固醇降解 C.增强脂蛋白酯酶活性,促进VLDL水解 D.促进胆固醇随粪便排泄 还原酶抑制剂的严重不良反应是: A.胃肠道反应 B.横纹肌溶解症,它可导致急性肾衰竭,危及生命 C.胃肠道损害 D.低血压 5、被认为是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保护因素的脂蛋白是 6.秋水仙碱常见的不良反应是: A.凝血障碍 B.锥体外系反应 C.水杨酸反应 D.消化道反应 7、秋水仙碱治疗痛风的机制是: A.减少尿酸的生成 B.促进尿酸的排泄 C.抑制黄嘌呤投氧化酶 D.选择性消炎作用 二、多选题: 1、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包括: A.高血脂 B.肥胖 C.高血压 D.糖尿病 E.吸烟 2、苯扎贝特降血脂的作用是: A.能明显降低血浆甘油三酯,极低密度脂蛋白的含量 B.增加高密度脂蛋白的浓度 C.增加脂蛋白脂酶的活性,促进甘油三酯代谢 D.降低血浆纤维蛋白原的浓度,增强抗凝作用 E.抗血小板聚集 3、HMG-CoA还原酶抑制剂中,口服后在肝转化成活性物质才能产生作用的是: A.洛伐他汀 B.辛伐他汀 C.普伐他汀 D.氟伐他汀 E.普罗布考 4、阿昔莫斯的优点是:

A.半衰期较烟酸长 B.抗脂肪分解作用,持续的时间较长,效能较强 C.能明显改善葡萄糖的耐受性,降低空腹血糖,可用于糖尿病患者 D.不引起尿酸代谢变化,可用于高尿酸血症患者 E.服药后有面部潮红及皮肤瘙痒症状者仅6%左右,明显少于服烟酸治疗者 5、继发性高脂蛋白血症病因包括: A.糖尿病 B.先天性基因缺陷所致 C.肾病综合征 D.病因不明 E.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 6、治疗高血脂的原则包括: A.继发性血脂异常以治疗原发病为主 B.治疗性生活方式改变为首要的基本的治疗措施 C.治疗血脂异常最主要的目的在于防治缺血性心血管疾病 D.根据血脂异常患者心血管病危险等级指导临床治疗措施及决定TC和LDL-C目标水平。 E.增加有规律的体力活动,控制体重,保持合适的体重指数 7、HMG-CoA还原酶抑制剂可应用于下列哪些高脂血症: A.Ⅳ型高脂蛋白血症 B.杂合子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 C.Ⅲ型高脂蛋白血症 D.糖尿病性、肾性高脂血症 E.Ⅱa型高脂血症 8、别嘌醇: A. 为次黄嘌呤的异构体 B. 可减少尿酸生成及排泄 C. 不良反应较少 D. 可增强尿酸促排泄药的疗效 E. 可致转氨酶升高 9、对急性痛风有效的药物是: A.秋水仙碱 B.别嘌醇 C.丙磺舒 D.解热镇痛药 E.糖皮质激素 10、用于治疗痛风的药物有 A.丙磺舒 B.秋水仙碱 C.别嘌醇 D.保泰松 E.对乙酰氨基酚 11、治疗慢性痛风的药物有 A.保泰松 B.别嘌醇 C.布洛芬 D.苯溴马隆 E.丙磺舒 12、主要降低TC 和LDL的药物包括 A.洛伐他丁 B.非诺贝特 C.考来烯胺 D.烟酸 E.阿昔莫司 13、总胆固醇TC 包括: 答案:

痛风考试试卷

武汉服务团队痛风考试试卷 一、单选题 1.治疗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的特效药物是() A.秋水仙碱 B.消炎痛 C.丙磺舒 D.皮质类固醇 E.别嘌呤醇 2.痛风石的常见部位是() A.足 B.肘 C.膝盖 D.耳轮 E.手 3.痛风患者进行饮食治疗时最应限制的食物是() A.精米和精面 B.水果和蔬菜 C.鸡蛋 D. 牛奶 E.沙丁鱼 4.血中尿酸水平的正常值为() A.男性<380mmo/L 女性<340mmol/L B.男性<400mmol/L 女性<350mmol/L C.男性<420mmo/L 女性<360mmol/L D.男性<440mmol/L 女性<370mmol/L E.男性<460mmo/L 女性<380mmol/L 5.下列关于原发性痛风不正确的是() A.多见于中、老年男性 B.女性多在更年期后发病 C.多有家族史 D. 急性发作时,血尿酸一定高于正常值 E.常与肥胖、高血压、高血脂伴发 6.男,58岁,近一年内发作了两次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目前无症状,化验学肌酐271mmol/L 血尿酸615μmol/L ,最恰当的治疗药物是() A.别嘌呤醇 B.苯溴马隆 C.碳酸氢钠+苯溴马隆 D.别嘌呤醇+苯溴马隆 E.丙磺舒 7.痛风病人常出现的生化异常是() A.尿尿酸增多 B.尿尿酸减少 C.高尿酸血症 D.高脂血症 E.尿素氮升高 二、单选题 1.①抑制尿酸生成药:________

②促进尿酸排泄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痛风缓解期:___________ ④选择性抗痛风性关节炎药:__________(急性发作首选药物) 2.痛风是由_____________(MSU)沉积所致的晶体相关性关节病,与________代谢紊乱和(或)________排泄减少所致的高尿酸血症直接相关,特指急性特征性________和____________疾病。 3.高尿酸血症:血清尿酸在______℃的饱和浓度约为________(7mg/dl)(男性),高于此值即为高尿酸血症。 4.原发性高尿酸血症与痛风的防治目的: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痛风的临床表现:①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 6.痛风分为:___________ ,____________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问答题 1.为何痛风常发作在第一跖趾处? 2.降尿酸的中成药有哪些?用于痛风的保健品有哪些?(请分别例举出来,不少于两个) 3.请默写出痛风的一个用药搭配,并例出痛风患者饮食的注意事项。

房定亚治疗痛风经验

房定亚治疗痛风经验 发表时间:2013-10-30T11:37:35.70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29期供稿作者:王焕娟刘俊超胡喜莲(通讯作者)[导读] 按:本病患者老年男性,进食高嘌呤饮食之后出现痛风的发作。 王焕娟刘俊超胡喜莲(通讯作者) (河北省保定市清苑县中医院 071100) 【中图分类号】R589.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3)29-0370-02 【关键词】痛风辨病辨证相结合专病专方房定亚痛风是由嘌呤代谢紊乱及/尿酸排泄减少致血尿酸增高而引起尿酸盐结晶在关节腔沉积造成关节炎等的一组疾病,多见于中老年男性,往往与进食高嘌呤饮食有关,多累及肾脏。属于中医“痹病”范畴。我有幸随房老临诊,深受感触。现将房老治疗痛风的经验总结如下。 一、中西结合,辨病辨证相统一 痛风病名首见于金元时代朱丹溪《格致余论》“痛风者,四肢百节走痛,方书谓之白虎厉节风证是也。”《格致余论.痛风论》谓“彼痛风也,大率因血受热,已有沸腾,其后或涉冷水,或立湿地,或扇取凉,或卧当风,寒冷外搏,热血得寒,污浊凝涩,所以夜则痛甚,行于阴。”可见古人很早就认识到了痛风这种“痹病”的厉害性及其发病的原因,同时还发现痛风的发作还与饮食有关。就像《素问.痹论》所说“饮食居处,为其病本。”房老深受岳美中老先生的启发,提出了辨病与辨证相结合,专病用专方的学术主张。治疗疾病的原则为“先辨病,后辨证,再议治,治以专方专药。”房老从现代医学认为痛风的发生与高嘌呤饮食及肾脏排泄尿酸能力下降有关,进而用中医的辨证思想认识到该病的发病机制是本虚标实,病位在脾肾。患者脾胃不足,中焦运化失职,进食肥甘厚味及酒液湿热之品,不归正化,反而内生湿热之邪。同时肾气不足,肾的蒸腾气化功能失常,不能更好的调节水液的代谢。则可引起小便代谢障碍而引发少尿。肾脏的气化功能失常还会导致肾脏泌清别浊功能失调,机体内的产物清浊不分,代谢产物不能排除体外,沉积于内,与湿热毒邪结聚。湿热之邪下注于足,气血不得宣通,痹阻于经脉关节而致关节红肿疼痛。房老在辨病“痛风”的基础之上,辨证属于“湿热内蕴,脾肾不足”。 二、治则治法 房老在精研本病的病因,生理,病理等方面的基础之上。依据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期关节的红肿疼痛,常伴口渴,尿黄,苔黄腻,脉滑数或弦数。治疗以清热利湿,通痹止痛为主,为“急则治其标”。痛风的缓解期,关节红肿消失,疼痛减轻,舌苔白腻,脉沉,酌配以健脾除湿,补肾活血之药。同时配合饮食调控,调理脾胃,防止疾病复发,“缓则治其本”。同时又体现了房老治疗痛风分期辨证治疗的特色。 三、专方专药 房老依据多年的临床经验,创制了具有明显降尿酸作用的专病专方,颇见成效。痛风方组成如下:葛根30g马齿苋30g金钱草30g海金沙12g(包煎)萆薢20g豨莶草30g威灵仙20g土茯苓20g滑石10g(包煎)车前子30g(包煎)等药物组成。方中恒用葛根30g马齿苋30g为主药。其中葛根《神农本草经》谓其:“主消渴,身大热,呕吐,诸痹起阳气,解诸毒。”马齿苋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散肿之功,《开宝本草》言其“利大小便,去寒热,杀诸虫,止泻,破癥结痈疮。”现代研究证明这两种药物均有明显降血尿酸的作用,故两药作为治疗痛风的主药。威灵仙功能祛风湿,通经络,止痹痛,用于治疗痛风,顽痹,腰膝冷痛等疾病。《海上集验方》言威灵仙“去众风,通十二经脉”,取其抗炎止痛,消除平滑肌水肿,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明显抑制炎症早期的组织水肿和渗出,治疗以疼痛为主的疾病。萆薢祛风湿,利湿浊,强骨节,主治腰背痛,风寒周痹。土茯苓清湿热,利关节,止拘挛,除骨痹。此外房老强调痛风患者在泌尿系统多存在尿酸盐结晶,可沉积形成尿路结石或导致痛风性肾病。故方中多加金钱草、海金沙、滑石、车前子等清热利湿排石之品,利湿排石而不伤阴。可贯穿应用于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全过程。这又体现了房老“治未病”思想。 四、病例分析 王某,男,60岁,2012.8.7初诊主诉:左足大趾红肿疼痛2天现病史:患者2天前因和朋友饮酒,进食海鲜之后,夜间突然出现左足大趾关节红肿,疼痛剧烈,影响行走,自服止痛药症状未见缓解。特来门诊治疗,查血尿酸582umol/l,左足大趾红肿疼痛,局部皮温增高,夜寐欠安,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中医诊断:痹证湿热下注西医诊断:痛风性关节炎房老依据病人体征症状,结合舌苔脉象,治疗以清热除湿,通痹止痛为大法,以痛风方加减,方药如下:葛根30g、马齿苋30g、金钱草30g、海金沙12g(包煎)、土茯苓30g、萆20g、莶草30g、威灵仙20g、滑石10g(包煎)、车前子30g(包煎)、银花20g、黄柏10g,水煎服300ml,分两次早晚饭后温服。2013.8月14日复诊患者服7剂后左足大趾关节红肿疼痛明显减轻,食可,寐安,二便调。舌质红,苔薄黄,脉滑。效不更方,既服7剂,后左足大趾疼痛缓解。随后嘱咐患者饮食加以调控,至今痛风尚未发作。 按:本病患者老年男性,进食高嘌呤饮食之后出现痛风的发作。患者进食湿热酒味之品,影响脾胃运化,致湿热内生。湿热之邪下注于足,影响经脉气血运行,气血不得宣通,而致关节红肿疼痛。房老以葛根,马齿苋为主药,清热利湿,活血止痛,有药理研究,此二药均能明显降尿酸;金钱草、海金沙、滑石、车前子清热利湿排石,因为痛风患者主要是尿酸盐结晶沉积,多形成结石影响肾功能,房老用清热利湿排石之品应用于治疗痛风的全过程。有石则排之,无石则预防生成。金银花、黄柏清热解毒消肿,应用于痛风急性期的关节红肿疼痛,尤其是金银花清热解毒,祛风通络。《本草汇言》谓其“驱风除湿,散热疗痹”,既治内邪引起的红肿热痛,又散外邪引起的毒热痹痛。

痛风和高血脂有哪些关系

痛风和高血脂有哪些关系 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开始逐渐提高,饮食方面摄入量高,经常食用垃圾食品,再加上运动量不够,会导致一些身体问题,经常吃海鲜,大量的食用发物,常吃含有金属和铅元素的食物,就会产生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以及痛风的疾病,病情的发病都是有不同原因的,可以分原发性,遗传性,这多数和饮食都有关系,特别是痛风和高血脂的患者,多半都是因为经常食用海鲜,过量吃尿酸高的食物,渐渐的会出现痛风加重和血脂增高的现象。 ★步骤/方法: 1 高血脂,顾名思义就是血脂过高,可以由于平时摄 入含脂肪含量高的食物引起的,如一些红肉:牛肉,油炸食品,

所以要少吃动物脂肪,少吃甜食,含糖量高,可在体内转化成脂肪,戒烟忌酒,限制钠盐的摄入,饮食宜清淡,避免血液粘稠。宜多吃一些含钾比较丰富的食物,促进钠的排出,如豆类、番茄、乳品、海带、鲜蘑菇及各种绿叶蔬菜等。多食含蛋白的食物,总的原则就是少吃肥腻的东西。 2 痛风是由于体内嘌呤代谢紊乱造成的,可以由于摄入嘌呤含量高的食物诱发,像一些动物的内脏,肉类等都是高嘌呤的食物,可以适当的服用一些低嘌呤的食物如蛋类,蔬菜,水果,乳制品等。忌烟忌酒,少吃海鲜,这些都会诱发痛风的发作。多喝水,促进尿酸的排出。 3 除了饮食方面要注意外,平时的生活起居也很

重要,要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痛风的患者急性期发作的时候要注意休息,不要活动,在缓解72小时之后才建议活动,不要加重身体的负担。 ★注意事项: 高血脂可以引起其他的一些心脑血管的疾病,如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等,痛风不积极治疗也可能迁延不愈转入慢性期,所以在注意平时的饮食方面,也要积极配合治疗,以防疾病的恶化。

杨昌国治疗-痛风-的临床经验

杨昌国治疗”痛风”的临床经验 介绍重庆市沙坪坝区名中医杨昌国治疗”痛风”的经验。认为本病以脾失健运为本,瘀痰湿阻为标。临证常按急性期、缓解期/无症状期分期辨治,并在急性期以散瘀解毒软膏外敷,内外结合,疗效尤佳。重视痛风缓解期和高尿酸无症状期的治疗和调摄,加强患者健康教育,帮助其早日摆脱痛风的困扰。 标签:杨昌国;痛风;经验 杨昌国是重庆市沙坪坝区名中医,沙坪坝区首批中医师带徒专家,从医40余年,对于骨折、筋伤等疾病见解独到,尤其在痛风性关节炎的治疗上,辨部位与辨症候结合,按急性期、缓解期/无症状期分期治疗,采用中药内服配合外敷的方式,辅以健康指导等综合调理,疗效显著。笔者有幸在沙坪坝区首届中医”师带徒”传承活动时,跟随杨师学习,现将其经验介绍如下。 1病机分析 现代医学认为,痛风是由于人体代谢功能异常,嘌呤代谢紊乱,血尿酸水平增高,或尿酸排泄减少,尿酸盐在组织沉积的疾病[1]。其最重要的生化基础是高尿酸血症。当血尿酸浓度超过一定水平时,尿酸盐将逐渐在关节、软组织、软骨和肾脏中沉积。进而引起组织的异物炎症反应,形成痛风。 梁代陶弘景的《名医别录》记载的”痛风”应为现存文献中”痛风”一词最早的出处。张景岳将痛风归为”风痹”,并认为其病因内由平素肥甘过度、湿壅下焦,外由湿邪袭人皮肉筋脉所致”。石顽老人描述痛风”痛痹之证,多有昼轻而夜重者,正阴邪之在阴分也。其有与风雨阴晦而甚者,此正阴侮阳之证也。”[2]可见古代医家对痛风已有了较深入的认识,并认为其与风、湿、痰、火等有关。 杨昌国主任勤研古籍,并不断学习现代医学对于痛风的研究结果,结合临床40余年的诊治经验,认为痛风的病因为禀赋不足,或调摄不慎,嗜欲无度,导致脾失健运,积湿生痰,进而蕴而生毒化火,滞留经络血脉之中不得泄利。急性期以邪实为主,痰湿、热毒壅于关节经络,交结于关节、骨骼,尤其是缺乏阳气温煦之处(远心端),导致气血郁滞,发为热痹,临床表现为关节红、肿、热、痛。其病来势急,发病快,证见关节红肿灼热,疼痛剧烈。缓解期/无症状期以虚实夹杂为主,瘀血痰浊未清,部分痹阻经络,阳气温煦不足,正气未完全恢复,使病情反复发作,日久不愈。治疗”痛风”当辩证施治、内外结合、分期治疗,重在恢复脾胃功能、清除痰湿瘀滞。 2辨证施治 2.1急性期 2.1.1痰濕痹阻型主要证候:多在食用啤酒、海鲜等高嘌呤食物或局部受凉

高尿酸血症与血脂异常

高尿酸血症与血脂异常 【关键词】高尿酸血症;血脂异常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近年来,在我国,高尿酸血症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已成为继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三高”之后的第四高,并且发病年龄年轻化。高尿酸血症是一种代谢综合征,是一种生活方式疾病。高尿酸血症和高脂血症已成为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应引起足够重视。现选取100例于我院体检中心体检的血尿酸增高且伴有血脂[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增高的人员,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及影响。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本院体检中心2011年体检人员100例,其中男77例,女23例,平均年龄(51±17)岁。 1.2 方法均为禁食8 h后次日清晨空腹采静脉血5 ml。以比色法测定血尿酸,同时以COD—CE—PAP法测定TC,以GPO—PAP法测定TG,在罗氏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进行。 1.3 标准高尿酸血症诊断标准:男性、绝经后女性>420 μmol/L,绝经前女性>350 μmol/L;血脂异常诊断标准:根据《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07年)》,胆固醇TC≥6.22 mmol/L,甘油三酯TG≥ 2.26 mmol/L。 2 结果 100例均为尿酸增高者,其血脂检验结果见表1。 3 讨论 尿酸是嘌呤代谢的最终产物,人体嘌呤来源有两种,80%为内源性,为自身产生,20%为外源性,为饮食摄入。在正常状态,人体尿酸30%从肠道和胆道排泄,70%经肾脏排泄。正常人每天产生的尿酸与排泄的尿酸量维持在平衡状态,如产生尿酸代谢的原因(占10%)增加,或肾原性排泄尿酸不良(占90%),则可产生高尿酸血症[1]。高尿酸血症可以无症状,但可以促发冠心病、高血压和糖尿病;也可由于尿酸盐结晶沉积在人体组织中,导致痛风性关节炎、痛风石、痛风性肾病变或肾结石。高脂血症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临床研究表明:高尿酸血症常伴高脂血症,高脂血症亦常伴有无症状高尿酸血症。 表1显示血尿酸增高男性多于女性,高甘油三酯血症者尤为明显,尿酸增高与高甘油三酯血症呈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明高尿酸血症与高甘油三酯血症有明显的相关性。研究显示,在高尿酸血症患者中,有相当一部分人,约占75%~85%的比例,存在高甘油三脂血症;同时在高甘油三脂血症患者中,约有82%的比例,伴发高尿酸血症。尿酸长期偏高,尿酸盐结晶在冠状动脉壁上沉积,直接损害血管内皮功能,引起动脉粥样硬化。尿酸盐结晶可激活血小板,使血小板的凝集亢进,促进冠状动脉血栓形成。作为胰岛素抵抗综合征的一个组分,高尿酸血症常合并高血压、高胰岛素血症和甘油三酯代谢紊乱,通过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尿酸影响心血管系统。有报告指出,血清尿酸是心血管疾病的一个危险因素,高尿酸血症与心脑血管病的发生呈显著正相关[2]。高TG是动脉粥样硬化血脂异常的主要表型之一,也是心血管剩留风险的重要组分之一,与动脉粥样硬化性血管疾病关系密切。高尿酸血症与高甘油三酯血症是代谢紊乱的重要指标,二者共同增高可增加冠状动脉病变发生率[3]。 尿酸长期升高,尿酸盐沉积在关节,引起痛风性关节炎,表现为反复发作的

痛风与高血脂的关系

痛风与高血脂的关系 痛风和高血脂的关系是比较密切的,通过调查发现,高血脂的患者患有痛风的可能性非常高,而经常痛风的人士,也容易出现明显的血脂偏高的情况,所以说它们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内在的联系。在平时生活当中,如果能够预防血脂偏高的情况,一定程度上就能够预防痛风病症的出现。 ★痛风与高血脂的关系 除了高尿酸之外,高嘌呤饮食也是众所周知易诱发痛风的因素,所以多数患者知道对待痛风应采取低嘌呤饮食。但是却没有多少患者知道高血脂也与痛风发作有着密切的关系。更多痛风与其他代谢疾病之间的关系,可卫星gcd10121了解。有数据表明,半数以上的痛风患者体重超标,约3/4的人合并有高脂血症。

★痛风病人中高甘油三脂血症常见 而且常伴有高密度脂蛋白降低。痛风和高血脂症都有一定的遗传性。国外学者对痛风伴高血脂症的表现型和分子杂交研究表明该病与基因缺陷有关。据报道,痛风伴高血脂的病人比不伴有高血脂的病人具有较高的载脂蛋白E4等位基因,说明载脂蛋白E4可能诱导痛风病人的某些易感性,使之产生血脂异常。由于3-磷酸甘油酰脱氢酶的活性降低,可使在糖酵解过程中的中间产物向5-磷酸核糖及磷酸核糖焦磷酸转移,导致血尿酸生成增多,导致高尿酸血症。 同时,也使3-磷酸甘油积聚,致使血中甘油三酯增加,出现高甘油三酯血症。而血脂异常是促进动脉硬化的重要因素之一,同时高尿酸血症导致结晶在血管壁沉积,直接

损伤动脉内膜,诱发加重动脉粥样硬化。也就是说,高尿酸血症的可能会诱发高甘油三脂血症,加速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 另外,目前还没有确切的研究证据表明,高脂血症是痛风的诱因,但有研究显示,人体的表面积越大,血清尿酸水平越高。而高脂血症往往和肥胖伴生,肥胖使人体表面积相对增大,从而使血尿酸水平升高。从这个意义上说,高脂血症是痛风的危险因素之一。

赵树森治疗痛风的临床经验

专家经验 赵树森治疗痛风的临床经验 吴绪祥1,刘天毅2,梁光宇1,冯 蕾1 (11解放军第161中心医院,湖北武汉 430010; 21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积玉桥医院,湖北武汉 430061) 关键词:痛风;中医药疗法;专家经验;赵树森 中图分类号:R589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0704(2005)04-0022-02 赵树森主任医师从医40余载,学验俱丰,不但擅长治疗妇科及不孕症等疾病,也善于治疗内科及其他疑难杂症。现将赵师治疗痛风的临床经验总结如下。 1 脾虚湿盛 宜健脾利湿 赵师认为,痛风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饮食结构的改变有关。痛风急性发作的病因,除先天禀赋不足,或老年虚衰外,主要诱因多为嗜食肥甘厚味及醇浆之品。脾胃功能受损、运化失职,升清降浊失权,以致水湿内停、湿热内生,侵袭经络;气血津液运行受阻,积于下肢肌肉、筋骨关节,故而局部红肿疼痛。赵师以健脾祛湿、化瘀通络为法,常用祛湿益痹汤。方中党参、白术健脾养胃;茯苓渗湿;甘草和中以养胃。脾胃强则消化多而五脏受泽,脾胃弱则消化少而百病丛生。正如李东垣所说:“内伤脾胃,百病由生”。再加黄柏性味苦寒,苦以燥湿,寒以清热,尤善清下焦之湿热;苍术苦温燥湿,两药相伍,能清热燥湿,使湿去热清;川牛膝、生薏苡仁以利湿而导热下行。湿热盛者加土茯苓、萆 、防己、泽泻、车前子、滑石、金钱草,可增强祛湿之力。上方中还可加祛风通络之品,如徐长卿、威灵仙、木瓜、鸡血藤等。常用之土茯苓味甘淡,性平,入肝胃二经,善走表里,上泄皮肌湿毒,下渗膀胱湿热,利关节,通络道。如《本草纲目》曰:“健脾胃、强筋骨、去风湿、利关节,止泄泻,治拘挛骨痛、恶疮痈肿、解汞粉、银朱毒。”服用本品时不宜饮茶,以免降低药效。萆 味苦而平,也入肝胃经。善走气分,能祛风湿、舒筋活络、通利关节。如《本草通玄》曰:“萆 ,肝与胃药也。搜风去湿,补肾强筋,主白浊茎中痛,阴痿失溺,恶疮。入肝搜风,故能理风与筋之病。入胃祛湿,故能理浊与疮之病”。萆 有川萆 与粉萆 之分,产于川、赣、云、鄂者,称川萆 ,长于祛风湿而通经络;产于浙、皖、粤者,称为粉萆 ,长于利水湿而分清别浊。若热邪偏盛者,加金银花、连翘、忍冬藤、水牛角、生地、石膏、知母等清热解毒凉血之品;疼痛甚者,加延胡索、乳香、没药、独活、乌梢蛇等祛风通络之品。现代药理研究证实,白术、茯苓、防己、车前子、滑石、泽泻等都有利尿作用,有利于血尿酸从肾脏排出,还有降糖、降脂作用。 2 慢病久病 宜补益肝肾 “年四十而阴气自半,起居衰矣”。赵师认为,痛风患者主要为成年人。病因为肝肾虚损。肾主骨藏精,肝主筋藏血,精血不足、筋骨失其所养而致痹痛。同时,肾虚也使肾的气化及司二便功能失调,可加重脾虚水湿。湿浊内聚,流注关节、肌肉,闭阻经脉,可形成痹痛。补益肝肾疗法多用于治疗痛风缓解期。赵师用自拟益寿还童丹(何首乌、黄精、枸杞子、龟板、桑椹子、补骨脂、五味子、益智仁、车前子、酸枣仁、核桃仁、山茱萸、生地、熟地、淫羊藿、茯苓等)治疗。本方主要适用于肝肾阴虚之证,除肢体关节疼痛外,兼见头昏目眩、疲倦乏力、腰膝酸软、口干心烦、多梦易醒、耳鸣耳聋、夜尿频多、舌红、苔黄、脉细数等。本方不仅可治痛风,对高血压病、糖尿病及高脂血症亦有较好的疗效,可长期服用。若痛风日久,反复发作,关节僵硬变形,屈伸不利,恶寒怕冷,遇寒痛甚,尿频便溏或下肢浮肿,舌淡、苔白、脉沉者,宜温补脾肾、散寒止痛。药用附子汤、金匮肾气丸、真武汤或实脾饮加减治疗。方中附子常配用甘草先煎30分钟,既可减少附子的毒副作用,又不减效。根据患者体质及病情,附子用量可逐渐加大到20克。3 久病多瘀 宜活血通络 “初病在经,久病入络”,“初病在气,久病入血”。赵师认为,一般血尿酸增高几年后,才出现痛风的症状,并在发展过程中,伴随着微循环的改变,导致血 ? 2 2 ?湖北中医杂志 2005年第27卷第4期

痛风题库2-2-10

痛风题库2-2-10

问题: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痛风患者进行饮食治疗时,最应限制的食物是()。 A.精米和精面 B.水果和蔬菜 C.鸡蛋 D.牛奶 E.沙丁鱼

问题: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男性,62岁,饮酒后夜间突发左足背、第一跖趾关节剧烈疼痛1天,无发热,查关节局部红肿、皮温高,化验血尿酸570μmolL。该患者最可能诊断是()。 A.痛风 B.化脓性关节炎 C.类风湿关节炎 D.银屑病关节炎 E.Reiter综合征

问题: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痛风反复发作后,其X线表现为()。 A.先有关节软骨缘破坏,关节面不规则,继之关节间隙狭窄,破坏仅限于关节软骨及骨皮质 B.先有关节软骨缘破坏,关节面不规则,继之关节间隙狭窄,软骨下骨内及骨髓内均可见痛风石沉积 C.破坏始自关节软骨中央,关节面不规则,继之关节间隙狭窄,破坏仅限于关节软骨及骨皮质 D.破坏始自关节软骨中央,关节面不规则,继之关节间隙狭窄,软骨下骨内及骨髓内均可见痛风石沉积 E.先有关节软骨缘破坏,关节面不规则,继之关节间隙增宽,软骨下骨内及骨髓内均可见痛风石沉积(天津11选5 https://www.360docs.net/doc/a28813802.html,)

问题: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痛风石是指()。 A.痛风关节炎反复发作后,皮下可出现由白色尿酸盐结晶组成的结节 B.痛风关节炎反复发作后,皮内可出现由白色尿酸盐结晶组成的结节 C.痛风关节炎反复发作后,骨骼表面可出现由白色尿酸盐结晶组成的结节 D.痛风关节炎反复发作后,皮下可出现有褐色尿酸盐结晶组成的结节 E.痛风关节炎反复发作后,骨骼表面可出现由褐色尿酸盐结晶组成的结节

中国高尿酸血症与痛风诊疗指南(干货)

中国高尿酸血症与痛风诊 疗指南 中国高尿酸血症与痛风诊疗 指南(2019) 作者: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 正文 近年来,中国高尿酸血症与痛风患病率急剧增加,亟需制订基于国人研究证据的临床循证指南。为此,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遵循国际通用GRADE分级方法,采用临床循证指南制订流程,由方法学家在内的多学科专家参与制订了本指南。本指南包含3条推荐总则和针对10个临床问题的推荐意见,涵盖了高尿酸血症与痛风的诊断、治疗和管理;首次提出了亚临床痛风、难治性痛风的概念和诊治意见;首次对碱化尿液相关问题进行了推荐;首次对痛风常见合并症药物选择进行了推荐。本指南旨在为临床医生和相关从业者对高尿酸血症与痛风的诊疗决策提供最佳依据。......感谢聆听 高尿酸血症是嘌呤代谢紊乱引起的代谢异常

综合征。无论男性还是女性,非同日2次血尿酸水平超过420 μmol/L,称之为高尿酸血症。血尿酸超过其在血液或组织液中的饱和度可在关节局部形成尿酸钠晶体并沉积,诱发局部炎症反应和组织破坏,即痛风;可在肾脏沉积引发急性肾病、慢性间质性肾炎或肾结石,称之为尿酸性肾病。许多证据表明,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是慢性肾病、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及糖尿病等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是过早死亡的独立预测因子[1].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是多系统受累的全身性疾病,已受到多学科的高度关注,其诊治也需要多学科共同参与。?高尿酸血症与痛风是一个连续、慢性的病理生理过程,其临床表型具有显著的异质性。随着新的更敏感、更特异的影像学检查方法的广泛应用,无症状高尿酸血症与痛风的界限渐趋模糊[2,3].因此,对其管理也应是一个连续的过程,需要长期、甚至是终生的病情监测与管理。 高尿酸血症在不同种族患病率为2.6%~36%[4,5,6],痛风为0.03%~15.3%[7],近年呈现明显上升和年轻化趋势[4,8,9]。Meta分析显示,中国高尿酸血症的总体患病率为13。3%,

胡老师辨治痛风的经验

胡荫奇教授辨治痛风的经验 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风湿免疫科唐先平1 胡荫奇(1945~),男,北京市人,1968年毕业于北京中医学院(现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系;1981年毕业于中国中医研究院研究生部,获医学硕士学位。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第三批、第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第二批著名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传承博士后合作导师,北京市中医学会风湿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中医科学院风湿免疫类疾病学术带头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科技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等多项国家及省部级科研课题的研究工作,并多次获部级、局级及市级奖励,发表论文20余篇,主持编写著作10余部。 主题词痛风/中医药疗法 @ 胡荫奇 痛风是指机体内嘌呤代谢紊乱及(或)尿酸排泄减少所引起的一组疾病。其临床特点为高尿酸血症、反复发作的单一关节炎、尿酸钠盐形成痛风石沉积、痛风石性慢性关节炎,若未经适当治疗,最终发展为痛风性肾病[1]。导师胡荫奇教授认为,痛风属于中医“痹病”之范畴,湿浊热毒内蕴是痛风病的主要病理基础,湿浊郁久蕴热化毒,流注关节、阻滞筋脉骨节是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发病原因,亦是痛风石性慢性关节炎反复发作的根源。治疗时主张病证结合,分期治宜。下面就胡老师辨治痛风的经验总结如下。 一、痛风发病,注重湿浊热毒 痛风属于中医“痹病”的范畴,“痹”就是闭阻不通的意思。胡老认为本病的发病与“湿浊热毒”之邪闭阻筋脉骨节有关。素体肥胖或喜食辛辣、油腻、煎炸食物、嗜烟酒之人易导致“湿浊”蕴伏体内或留着于经脉之中,日久不祛易蕴热化毒。复因饮酒、进食辛辣肥甘厚味等诱因助湿生热,加之夜间阳气潜藏,气血流通缓慢,湿浊热毒之邪便会聚于筋脉关节,痹阻经络,常于夜间突然出现关节局部红肿热痛,而导致痛风发作。经过长期的临床实践研究,导师认为湿浊热毒内蕴是痛风发生的主要病理基础,湿浊郁久蕴热化毒,流注关节、阻滞筋脉骨节既是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发生的病因病机,亦是痛风石性慢性关节炎反复发作的根源。所以,对本病的治疗在注重于清热利湿解毒的同时,佐以活血通络,往往能取得良好疗效。 二、辨证施治、分期制宜 1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风湿免疫科,北京市朝阳区花家地街(10010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