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南昌起义讲稿

八一南昌起义

——机械A1412班第一组各位同学、老师,大家好,我们小组今天所讲的历史事件相信你们通过PPT的第一张图就已经知道了,那就是——八一南昌起义。本次讲说主要氛围四个部分,南昌起义的相关知识,南昌起义纪念馆,起义中的小故事,八一精神的时代内涵及其对当代大学生的意义。

南昌是一个红色的城市,是值得敬仰的城市。对于南昌起义我们都是耳熟能详的,但对于南昌起义的原因和过程也许有的人还不清楚。那是我们革命的开始,是老一辈的革命先烈用生命为我们换来现在的和平生活!

起义背景:

1927年3月,国民党在武汉的汪精卫和南京的蒋介石集团不合作,所谓“宁汉分裂”。江西南昌则在武汉和南京之间。由于共产党的影响不断扩大,从4月起南京等地的国民党开始大量逮捕和处决共产党人,发动了四一二政变,武汉的国民党在7月亦决定“清党”。一方面解聘鲍罗廷的顾问职务,一方面通知各政府部门和军队驱逐共产党人。这就是共产党所说的“大革命失败”。于是张发奎第二方面军建制下的叶挺第十一军,和贺龙第二十军,由九江秘密开抵南昌,与第九军副军长、南昌公安局长朱德会合,准备起义。贺龙任起义军总指挥,因为贺龙部兵力最多;叶挺任前敌总指挥。

起义目的:

起义的目的是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屠杀政策,唤醒广大中国人民,表明中国共产党要把中国革命进行到。发动南昌起义并不是要通过南昌起义这样的一种起义方式来夺取国民党的政权,共产党的目的是联合愿意革命的国民党左派,挥师南下广东,建立革命根据地,实行二次北伐。

起义过程:

8月1日2时,在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的领导两万多人,在南昌举行起义。按照中共前委的作战计划,第20军第1、第2师向旧藩台衙门、大士院街、牛行车站等处守军发起进攻;第11军第24师向松柏巷天主教堂、新营房、百花洲等处守军发起进攻。激战至拂晓,全歼守军3000余人,缴获各种枪5000余支(挺),子弹70余万发,大炮数门。当日下午,驻马回岭的第25师第73团全部、第75团3个营和第74团机枪连,在聂荣臻、周士第率领下起义,8月2日到达南昌集中。

起义评价:

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的带有全局意义的一次武装暴动。它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宣告了中国共产党把中国革命进行到底的坚定立场,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地创造革命军队和领导革命。

接下来我们要介绍的就是坐落与我们英雄城的八一起义纪念馆,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成立于1956年,1959年10月1日正式对外开放,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所辖五处革命旧址-总指挥部旧址、贺龙指挥部旧址、叶挺指挥部旧址、朱德军官教育团旧址和朱德旧居)。作为宣传、展示人民军队诞生、发展、壮大历史的“中国军史第一馆”,自开放以来就备受瞩目,周恩来、朱德、贺龙、陈毅、彭真、江泽民、胡锦涛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以及党和国家领导人先后莅临,参观指导。在南昌市中山路380号,占地面积5903平方米。

下面就是比较感兴趣的历史小故事了,这次我们小组从网上收集到了一些资料分享给大家,就是起义中出现的一些叛徒,第一就是蔡廷锴,很少有人知道,在蔡廷锴的传奇经历中,还有参加南昌起义这一笔。在纪念馆中的南昌起义部队序列表中看到,起义军的主力之一11军辖两个师,24师师长是叶挺,10师师长就是蔡廷锴。是的,此人在南昌起义时和叶挺平起平坐!起义失败之后,部队南下时,叶挺任11军军长,蔡廷锴任副军长兼10师师长,且任左翼总指挥。可是,部队刚出南昌城,蔡廷锴就驱逐共产党员,不仅个人背叛起义,还带着部队整体脱离了起义军,使我军损失了一支很重要的力量,十分可惜。第二就是欧震,欧震的官不大,起义前是叶挺独立团一个营长,起义时任叶挺24师71团团长,起义后任副师长。起义失败,南下部队缩编,他又当营长。1927年9月,起义军退至潮汕,与薛岳、陈济棠部在汤坑激战。起义军将薛岳的4个团击溃,包围了薛岳师指。关键时刻,欧震突然倒戈。薛岳趁机反攻,导致起义军功败垂成,伤亡达2000余人。之所以说欧震是最致命的叛变者,是因为他的叛变直接导致了我军汤坑之败,起义军遭受重创,从而使南下广东建立根据地、重新北伐的设想被彻底击碎。第三就是龚楚,龚楚参加南昌起义后,南下时部队被打散,只得返回老家广东乐昌。后来,他找到了朱德的部队进入宜章,再参加湘南起义。之后,龚楚又任红七军军长、红军代总参谋长。中央红军长征后,龚楚留了下来,任中央军区参谋长。就是这样一个地位极高的干部,在1935年2月的一次游击作战中,叛变投靠了陈济棠。不光叛变,他还将一支卫队伪装成红军游击队,写信给项英、陈毅要求见面,企图把项、陈一网打尽。还有的游击队被龚楚诱骗包围,全军覆没。后来龚楚又充当“带路党”,多次进攻湘南游击区,给我党我军造成严重损失。

最后要谈到的就是八一精神的时代内涵与当代大学生,“坚定信念、听党指挥、为民奋

斗、百折不挠、敢为人先、勇于创新”,这就是他的内涵,对于今天的大学生来讲,坚定信念是最为重要的。

今天的讲解到这里就结束了,谢谢大家。

八一南昌起义纪念馆观后感

军旗升起的地方 ——观八一南昌起义纪念馆有感回顾从1840年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的109年的时间里,古老的神州大地发生了许许多多的事。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这些是强加给中华民族的深重的灾难;五四爱国运动、八年抗日战争、三年解放战争,这些是中华民族面对历史奋起的抗争。 为了更多的了解中华民族奋起抗争的历史,借着我们优越的地理条件,我和室友一起参观了南昌起义纪念馆,我们首先参观了纪念馆正馆,一进门口,看到的是一杆朝天的步枪,南昌起义是共产党武装夺取政权打的第一枪,是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武装斗争的开始,这入门的枪象征了当时的共产党人反抗的决心。从偏门进入,依次往里走,仿佛进入了历史滚滚的车轮之中,一幅幅当年的图片,一件件陈列品,起义军用过的草鞋,机枪大炮,还有反映革命根据地和谐的蜡像,都将历史一幕一幕还原在眼前。 墙上那幅周总理面对起义战士 激情演说的油画多次出现在课 本中,画中总理坚毅的眼神恰 如中华民族的抗争那样坚持。 馆的二楼是历史进入今天的发展,四代领导人,四代共产党集体一步一步将中国发展的更稳定。 从正馆出来,我们走进了当时作为总指挥部的江西大旅社旧址,

这里曾是商量起义事宜的地方,也是在这里,发出了起义的命令,上楼以后我们看到了周总理住过的25号房间。虽是伟人的房间,却显得简朴,也使我更加敬佩总理的伟人。 从纪念馆出来,我的心依然沉浸在那段过去的历史中,从南昌起义到新中国成立,老一辈革命者为了我们用血与汗创造了一片天空。历史也发人深思,为什么我们的民族会陷入存亡之际,为什么共产党人拯救了中国。我个人一直认为是思想和精神的问题。1840年的国人,思想完全与世界脱轨,随后开始一步一步向西方学习,但方法不完善。直到新文化运动,一大批青年带着拯救中国的理想和抱负大刀阔斧的开始施展自己的才华。到了后来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则体现的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由此可以看出符合时代潮流的思想加顽强拼搏的精神是一个民族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前提。 仇恨可以被淡忘,但历史不应该被忘记。面对当前复杂的世界局势,面对日本对钓鱼岛的觊觎,面对日本参拜靖国神社,面对多变的半岛局势,我们能做的不是去骂街,游行,我们应该拿出知识分子应该有的自信和从容,扎实的学,牢固的掌握现代化建设要求的技能,建设国防,贡献科研,增加我们国家的实力,不落后就不会挨打,要想不被欺负,就要足够强大。

南昌起义历史背景及过程意义

1927年8月1日凌晨,在中共前敌委员会书记周恩来和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的率领下,两万多北伐军在南昌举行起义。随着一声枪响划破寂静的夜空,中国历史上第一支共产党领导的军队诞生了,中国历史由此刻开始改写。南昌起义的历史背景:1927年4月和7月,中国国民党内的蒋介石集团和汪精卫集团,勾结帝国主义和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在上海和武汉发动反革命政变,残酷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使中国人民从1924年开始的国共合作的反帝反封建的大革命遭到失败。 血的教训擦亮了人们的眼睛。它表明:没有革命的武装就无法对付武装的反革命。没有一个人民的军队,便没有人民的一切。 为了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屠杀政策,挽救中国革命,中共中央于7月12日进行改组,停止了中央委员会总书记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的领导。下旬,决定集合自己掌握和影响的部分国民革命军,并联合以张发奎为总指挥的第二方面军南下广东,会合当地革命力量,实行土地革命,恢复革命根据地,然后举行新的北伐。李立三、邓中夏、谭平山、恽代英、聂荣臻、叶挺等在九江具体组织这一行动,但发现张发奎同汪精卫勾结很紧,并在第二方面军中开始迫害共产党人。随即向中共中央建议,依靠自己掌握和影响的部队,“实行在南昌暴动”。据此,中共中央指定周恩来、李立三、恽代英、彭湃等组成中共中央前敌委员会,以周恩来为书记,前往南昌领导这次起义。 南昌起义的经过: 参加南昌起义的部队有: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第11军第24、第10师,第20军全部,第4军第25师第73、第75团以及朱德为团长的第五方面军第3军军官教育团一部和南昌市公安局保安队一部,共2万余人。 从7月25日起,第11、第20军分别在叶挺、贺龙指挥下,陆续由九江、涂家埠(今永修)等地向南昌集结。 27日,周恩来等到达南昌,当天就在城内的江西大旅社正式组成前敌委员会,领导加紧进行起义的各项准备工作。 8月1日2时,南昌起义开始。按照中共前委的作战计划,第20军向旧藩台衙门、大士院街、牛行车站等处守军发起进攻;第11军第24师向松柏巷天主教堂、新营房、百花洲等处守军发起进攻。激战至拂晓,全歼守军3000余人,缴获各种枪5000余支(挺),子弹70余万发,大炮数门。当日下午,驻马回岭的第25师第73团全部、第75团3个营和第74团机枪连,在聂荣臻、周士第率领下起义,第二天到达南昌集中。起义最终取得了成功! 8月1日上午,成立了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革命委员会任命周恩来、贺龙、叶挺、刘伯承等组成参谋团,作为军事指挥机关,刘伯承为参谋团参谋长,郭沫若为总政治部主任;并决定起义军仍沿用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番号,贺龙兼代方面军总指挥,叶挺兼代方面军前敌总指挥。所属第11军(辖第24、第25、第10师),叶挺任军长、聂荣臻任党代表;第20军(辖第1、第2师),贺龙任军长、廖乾吾任党代表;第9军(无作战部队),朱德任副军长、朱克靖任党代表。全军共2万余人。

八一南昌起义纪念馆观后感

八一南昌起义纪念馆观后感 这是军旗升起的地方! 进入纪念馆,首先看到一栋大楼。苍松翠柏辉映下,一切显得那么的庄严肃穆,浸入历史。 让我们呼吸英雄的气息! 记忆的闸门刹那间打开。1927年8月1日凌晨2点,震惊中外的八一南昌起义,就发生在眼前这个地方! 进入展厅,看到了墙壁上气势磅礴的雕像,生动的展示了那个年代的英雄们,为了祖国,为了人民,派头颅洒热血的光辉形象。 我心潮起伏,思绪万千。想到革命先烈们有的为了民族独立和国家尊严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他们彻底埋葬旧世界,建立社会主义新中国而前赴后继,英勇作战,抛头颅、洒热血也有的在和平建设时期,为了祖国的繁荣富强而献出青春和热血。是因为无数革命先烈前仆后继,才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这是多么的来之不易啊。 再进入里面可以看到当年他们用过的枪,马缰。展厅里还看到了方志敏烈士的画像和介绍。 在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危险时刻,是你们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长城,与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进行着拼搏。虽然你们倒下了,但成千上万“不愿做奴隶的人们”站起来了,他们高唱着“义勇军进行曲”,去继承你们未完成的事业;啊,你们把对国家、对劳苦大众的爱化作战斗中同敌人拼杀的精神力量,不怕牺牲,勇往直前,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先烈们,在社会主义建设最需要的时刻,又是你们抛去了家庭和个人的一切,毫不犹豫,挺身而出,把宝贵的生命无私地献给了祖国和人民,把满腔的热血洒遍祖国大地。 人们永远不会忘了这群英雄! 向英雄致敬! 现在的中国,虽然不再受列强的蹂躏,但祖国的繁荣与昌盛,关系到每一个中国人的切身利益。我们一定要好好学习,热爱祖国。为祖国的强大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八一建军节之南昌起义历史

八一建军节之南昌起义历史 关键字:八一南昌起义历史点击数: 第一部分南昌起义的历史背景 南昌起义是在1927年国共两党合作破裂,大革命失败的形势下爆发的。1924年初国共两党建立了统一战线。5月,孙中山先生在广州的黄埔创办了陆军军官学校,即黄埔军校,为革命培养了大批军事骨干。 1926年7月,广东国民政府正式师北伐。北伐军在出师不到一年的时间就占领了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的广大地区,形成了北伐战争的高潮。 北伐战争的巨大胜利和工农运动的蓬勃发展,触动了蒋介石反动派的利益。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悍然发动了反革命政变,成千上万的革命者倒在血泊之中。紧接着,7月15日,汪精卫集团又在武汉宣布分共",导致第一次国共合作全面破裂,大革命惨遭失败。面对国民党右派背叛革命的严峻形势,共产党人、国民党左派和革命群众愤起抗争。国民党著名左派人士邓寅达愤然发表宣言,辞去他在国民党内担任的一切职务。 这一时期,江西人民在中共江西地方党组织的有力领导下,开展了多次声势浩大的反蒋斗争,工农运动蓬勃发展。这是群众书写的反蒋标语和反蒋示威中张贴的漫画。 第二部分南昌起义的酝酿与决定 革命的失败,使中共中央认识武装斗争的极端重要性。

为了挽救革命,7月上旬,中共中央政治局进行了改组,摒弃了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错误。7月13日,发表了"中共中央对政局的宣言",确定了武装斗争和土地革命的总方针。7月中旬,周恩来同志在军事部,宣布成立了以聂荣臻为书记的前敌军委,指示他们前往九江,在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中开展工作,为起义作好准备。 南昌起义的历史意义南昌起义历史背景及过程意义 7月19日,国民党下令在军中清党,加快了我党在国民党军中组织武装起义的进程。[]中央又根据九江同志的建议,决定在南昌举行武装暴动,并指派周恩来代表党中央领导这次起义,担任中共前敌委员会书记。这是前敌委员会委员:李立三、恽代英、彭湃。在中国共产党积极准备南昌起义的同时,国民党武汉政府也加紧了在军队中的"清共活动。1927年7月24日,张发奎通知叶挺,贺龙上庐山召开军事会议。当时,得知会议内幕的第四军参谋长叶剑英由庐山赶到九江。在九江甘棠湖的一条小船上与叶挺、贺龙商定:二人不去庐山开会,率领部队分别于25日和26日乘火车开赴南昌。 7月27日,周恩来来到南昌,当晚住在朱德同志的寓所--花园角2号,与朱德同志共商起义大计。 第三部分南昌起义的准备及战斗经过 7月27日前委成立后,根据准备的情况决定,起义由原定28日晚改为30晚。 7月28日,周恩来来到贺龙指挥部,将起义计划告诉贺龙并征求他的意见,贺龙同志表示坚决拥护党的决定。周恩来当即以前委的

八一南昌起义纪念馆

八一南昌起义纪念馆。 路线:南昌站2路公交车——珠宝街——直走到达目的地(万寿宫商城隔壁) 注意事项: 1.门票免费,每天发放3500张参观券,凭身份证领取 2.开放时间:9:00——18:00(排队人很多,要早些去,周一闭馆不开放) PS:姑娘去得早了,八点左右到,等了将近1小时才开馆,时间要注意哈,9点才开而非传说中的8点。 闲话不多说,上图: 拍了蛮多照片的,二楼还特别有向雷锋学习的一系列图文并茂的资料以及其他与起义相关的图片,本人就不一一上图。 花了一个来小时的时间参观完八一南昌起义纪念馆,看了下时间,准备回酒店入住,着实有点累,身上还背个大包,原路回。 路线:八一南昌起义纪念馆——直走珠宝街——2路公交车——永叔路口(浦发银行)——直走,见路牌顺路左拐滕王阁。 去了南昌,滕王阁那是必去的吧,悲催,早上阳光灿烂,临出门发现原来外面已然下雨,还好姑娘准备充裕,提着伞,出发。

雨是越下越大了,有点想打退堂鼓的意思,可是到门口又不大甘心,在路口吃了饭,还是决定前进。 路线:永叔路口2路公交车——滕王阁站 注意事项: 1.门票:50元 2.开放时间:7:30——19:00 2.滕王阁在的市区,有很多公交车都有经过,交通非常方便。 雨中初见滕王阁 滕王阁一楼华夏博物馆 临近19:00,博物馆员工开始清场,俺依依不舍滴回走,再见滕王阁 原来返回,万能的2路公交车,在酒店楼下买了许多零嘴,回酒店咯,10点左右入睡,许是认床抑或是开灯的缘故,睡得不安全,夜里醒来几次。 D3-4.30 八点醒来,梳洗后出发,今天路程挺满滴,第一站,绳金塔 路线:2路公交车——219路公交车(临时看到219跳车,故而哪个站转不晓得)219路直达绳金塔 注意事项: 1.门票15元 2.首柱香要喜题,半随喜,有点小反感,去掉姑娘几十块大洋。 叮,拍得不错哈,这张 大成殿,被师傅招去上香,首柱香,替俺祈福念经点了莲花座,还给了幸运红绳,叮,去掉俺几十块大洋,后续上香的都不用钱哇,好运哪,淡定淡定 好难拍的绳金塔,当然,技术有限是关键,艰难上照。

八一南昌起义读后感

八一南昌起义读后感 八一南昌起义读后感(一) 八一南昌起义,是中国现代革命史上的一个伟大历史事件,头绪纷繁、人物众多,而影片以精湛的技艺,真实、朴素、生动地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 影片从真实的历史事件中提炼创作素材,正确地、艺术地反映南昌起义这一震惊中外的历史事件,使其具有鲜明的纪实性和文献性。影片中出现的四十多个人物,大多都是有案可查的真实人物。为了真实地再现那一段历史,影片特别注意了环境的真实性:它通过一定时代特征的景色、道具和人物的服饰装扮;通过独具时代特色的音乐,特别是“打倒列强”的音乐旋律的反复出现,使当时的时代气氛更加浓烈,让观众有“身临其境”之感,尤其是为现代人上了一堂形象、生动、深刻的中国现代革命史的教育课。通过今昔对比,使我们更加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 影片从生活出发,成功地塑造了周恩来、朱德、贺龙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艺术形象。十分注重形象地表现几位领袖人物的独特经历和个性。如周恩来的稳健、果断、血气方刚、富有革命牺牲精神;朱德的憨厚、沉着、有勇有谋;贺龙的倔强、爽朗、对党的忠诚等。通过他们的具体言行来表现他们伟大而崇高的品格。如通过周恩来的“我们都为共产主义在奋斗,我经常想,一个婴儿哇哇坠地,长大,

有点儿知识,很慢很难,只有抓紧时间做工作,才无愧做一个人,没有权力糟蹋生命,浪费时间。”这段话体现了他为革命事业勇于献身的精神。通过贺龙的“半辈子经验告诉我,跟着国民党,我个人政治上没出路,整个军队也没出路。只有共产党才是劳苦大众的救星,我铁了心跟着它走到底,这是我的入党申请书……,请党考验我。”这一言行,充分表现了他对党忠贞不渝的爱和面对反革命的血腥屠杀毅然投身革命阵营的果敢精神。通过以周恩来同志为首的前委会与阻挠起义的张国焘之间的斗争,表现了我们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勇于斗争的大无畏气概。这一切都是我们更加崇敬、热爱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他们的伟大品格和精神,鼓舞我们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而努力奋斗。 影片还以真实、朴素的生活画面,为我们展示了南昌起义那火光冲天、枪林弹雨、将士们浴血奋战的场面。并通过女战士黑姑踏着其丈夫双喜等烈士的血迹,冲上鼓楼,把红旗插到楼顶的这一细节再次告诉我们:今天幸福的生活和安静的生活环境,都是成千上万的先烈们用先血和生命换来的,没有他们的牺牲,没有他们的奋斗,便没有我们的今天,作为祖国的一份子,我们要自觉加强思想修养,使自己成为现代化建设的合格人才,成为改革开放的推动者,才能无愧于我们的先辈和先烈。 总之,《南昌起义》是一部好的历史文献故事片。它使我们牢记过去中国革命的斗争史;牢记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党和人民创建的丰功伟绩;牢记革命先烈的牺牲和奋斗。我们一定要继承和发扬他

八一南昌起义的过程:改编起义部队胜利会合

[键入文字] 八一南昌起义的过程:改编起义部队胜利会合 导读:8 月1 日2 时,在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的领导下,南昌起义开始。按照中共前委的作战计划,第20 军第1、第2 师向旧藩台衙门、大士院街、牛行车站等处守军发起进攻;第11 军第24 师向松柏巷天主教堂、新营房、百花洲等处守军发起进攻。激战至拂晓,全歼守军3000 余人,缴获各种枪5000 余支(挺),子弹70 余万发,大炮数门。当日下午,驻马回岭的第25 师第73 团全部、第75 团3 个营和第74 团机枪连,在聂荣臻、周士第率领下起义,1927 年8 月2 日到达南昌集中。 起义成功后,中共前委按照中共中央关于这次起义仍用国民党左派名义号召革命的 指示精神,发表了国民党左派《中央委员宣言》,揭露蒋介石、汪精卫背叛革命的种种罪行,表达了拥护孙中山“三大政策”和继续反对帝国主义、新旧军阀的斗争决心。8 月1 日上午,召开了有国民党中央委员、各省区特别市和海外党部代表参加的联席会议,成立了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推举邓演达、宋庆龄、何香凝、谭平山、吴玉 章、贺龙、林祖涵(伯渠)、叶挺、周恩来、张国焘、李立三、恽代英、徐特立、彭湃、郭沫若等25 人为委员。革命委员会任命吴玉章为秘书长,任命周恩来、贺龙、叶挺、刘伯承等组成参谋团,作为军事指挥机关,刘伯承为参谋团参谋长,郭沫若为总 政治部主任,并决定起义军仍沿用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番号,贺龙兼代方面军总指挥,叶挺兼代方面军前敌总指挥。所属第11 军(辖第24、第25、第10 师),叶挺任军长、聂荣臻任党代表;第20 军(辖第1、第2 师),贺龙任军长、廖乾吾任党代表;第9 军,朱德任副军长、朱克靖任党代表。全军共2 万余人。 1927 年8 月2 日,南昌市各界群众数万人集会,庆祝南昌起义的伟大胜利和革命委员会的成立。会后各界青年踊跃参军,仅报名的学生就有数百人。 南昌起义后,汪精卫急令张发奎、朱培德等部向南昌进攻。1927 年8 月3 日起,中共前委按照中共中央原定计划,指挥起义军分批撤出南昌,沿抚河南下,计划经瑞 1

八一起义

八一起义 1927年8月1日,中国共产党在南昌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地创造革命军队和领导革命战争的开始。 8月1日凌晨2时,由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率领的起义部队按照预定的部署,向敌第五方面军总指挥部、南昌卫戍司令部等处的守敌发起猛烈进攻。经过四个多小时的激烈战斗,歼灭南昌守敌30000多人,起义部队占领南昌城。起义胜利后,成立了革命委员会,公布了《八一起义宣言》、《八一起义宣传大纲》。8月2日,南昌各界群众数万人在公共体育场举行集会,庆祝南昌起义的胜利和革命委员会的成立。在南昌起义前前后后的短短几天中,南昌人民和起义部队结成了亲密的鱼水关系。 南昌起义,它用血与火的语言,宣告了中国共产党人不畏强暴、坚持革命的坚强决心。它在全党和全国人民面前树立了一面革命武装斗争的旗帜。它是春雷,报道革命的严冬即将过去,春天就要来临;它是旗帜,在大革命失败的形势下,给共产党人和革命人民指明了武装斗争的方向。 秋收起义 湘赣边界秋收起义,是继南昌起义后的又一次大规模的武装起义。 1927年9月1日至4日,毛泽东在江西萍乡安源的张家湾召

开军事会议。传达八七会议精神,研究确定湘赣边界秋收起义的军事行动计划。会议决定将党所掌握的在湘赣边界地区活动的革命武装5000余人,编为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卢德铭任总指挥,毛泽东任中共前敌委员会书记。9月9日,下辖第一团首先在修水县城起义,向平江进攻。9月10日,下辖第二团在安源起义,兵分两路进攻萍乡城。安源工人1300多人参加。9月11日,下辖第三团在毛泽东的率领下在铜鼓县城起义。工农革命军切断铁路,捣毁敌团防局,声势浩大。但由于敌强我弱,起义受挫。 9月19日,毛泽东同志子在文家市召开前委会议,决定改变原来支取浏阳攻打长沙的计划,向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井冈山进军。 在大革命失败后的黑暗岁月,湘赣边界秋收起义第一次公开打出了共产党的旗帜,领导农民举行武装暴动,创建工农革命军,开展土地革命,向国民党反动派发起猛烈冲击。特别是在进攻长沙的计划遭到挫折后,毅然决定把革命力量转向敌人统治薄弱的农村,成为中国革命从失败走向胜利的伟大转折点。 井冈斗争 中国革命正确道路的起点,开始于井冈山的斗争。 1927年9月29日,秋收起义部队到达永新县三湾村,进行“三湾改编”。将1个师缩减为1个团,采取了“支部建立在连上”的组织形式,在部队中确立党的绝对领导原则。建立党的各

★1927年8月1日 南昌起义 开始独立领导武装斗争

★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开始独立领导武装斗争 ★1927年9月9日毛泽东领导秋收起义起义部队命名为工农革命军★1933年7月11日“八一”成为我军建军节 ★1934年10月开始长征 ★1935年10月19日长征结束 ★1937年8月中国工农红军主力部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1940年8月至12月“百团大战” ★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三大战役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949年10月19日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组成 ★1950年3月上旬海南岛战役 ★1950年3月进军西藏 ★1950年10月19日抗美援朝 ★1955年1月18日解放江山岛 ★1955年9月军衔制度实行 ★1966年7月二炮领导机关成立 ★1969年3月珍宝岛自卫反击作战 ★1974年1月西沙群岛自卫反击战 ★1979年2月至1989年10月中越边境自卫还击作战 ★1987年8月新的军衔制度实行 ★1997年7月1日我驻港部队顺利进驻香港 ★1999年10月1日在建国50周年的庆典 ★1999年12月21日我驻澳部队顺利进驻澳门

●中国人民解放军自南昌起义诞生以后,在22年艰苦卓绝的革命战争中,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为新中国的诞生,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中国革命的胜利,主要是依靠我们党所领导的完全新型的与人民血肉相连的人民军队,通过长期人民战争战胜强大敌人取得的。没有这样一支人民的军队,就不可能有人民的解放和国家的独立。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解放军为国防的巩固、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的幸福安宁作出了突出贡献。随着我们党领导的事业不断发展,我军已经从革命战争时期在党领导下为夺取全国政权而进行武装斗争的重要力量,成为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巩固人民民主专政的坚强柱石、保卫社会主义祖国的钢铁长城和建设社会主义的重要力量。 “没有一个人民的军队,便没有人民的一切”,这是毛泽东主席根据中国人民在长期革命斗争中用鲜血换来的经验得出的一个基本结论。“建设一支听党指挥、服务人民、英勇善战的革命军队,是革命的依托、民族的希望。”这是胡锦涛主席在回顾总结中国革命的奋斗历程后作出的精辟论断。 我军是执行党的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党的任务决定我军的使命和任务。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军执行的政治任务是通过武装斗争推翻三座大山,建立新中国。“枪杆子里面出政权”,就是对这一时期我军历史使命的形象概括。 “开天辟地第一回,人民有了子弟兵”。创建人民军队,开展武装斗争,是中国共产党从中国革命实际和特点出发作出的正确抉择。“在中国,离开了武装斗争,就没有无产阶级的地位,就没有人民的地位,就没有共产党的地位,就没有革命的胜利”。1927年8月1日,在大革命失败的危急关头,中国共产党领导和发动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随后,根据“八七”会议确定的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方针,党又相继领导和发动了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广州起义等数百次武装起义,创建了井冈山等革命根据地,开始了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革命军队的伟大实践。在中国这个特殊环境里,如何将一支以农民为主要成分的军队,改造和建设成为一支无产阶级性质的人民军队,使之承担起党和人民赋予的伟大历史使命,这是党和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着力解决的一个根本性问题。从“三湾改编”到古田会议,党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建军原则,确立了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原则和制度,规定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以及开展革命的政治工作、实行民

八一南昌起义的简介_八一南昌起义成功了吗

八一南昌起义的简介_八一南昌起义成功 了吗 南昌起义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战役,这场战役给中国带来了积极的影响但也损失惨重,下面是为你提供八一南昌起义的简介,希望能帮助到你。 八一南昌起义的简介八一南昌起义发生的时间是1927年8月1日,因为中国国民党的反共政策所以中国共产党与之发生了武装反抗事件。八一南昌起义被简单地称为八一起义或者南昌起义,因为发生的地点位于中国的江西南昌而命名。 八一南昌起义成功了吗对于八一南昌起义究竟是成功还是失败这个问题上,关键在于如何公正地评价南昌起义。南昌既可以认为失败了也可以认为是成功的,所以应该具体的问题具体分析、 (1)南昌起义是成功的 南昌起义是一场对中国意义深远的战役,它的发生使中国创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正规军事武装力量。除此之外它还有很多的意义,比如作为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一次武装暴动,八一南昌起义在一定程度上带有全局的意义,同时它也宣告了中国共产党将把革命进行到底的决心。 除此之外南昌起义之后,革命军队将由中国共产党独立创造,革命战争也将由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这使得中国共产党的气势不断地

增长了。中国共产党的气势还通过南昌起义将国民党的嚣张气焰打击了,不仅使敌人收敛还很好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革命斗志,为接下来的战斗积累信心。 综上所述南昌起义对创建伟大的人民军队作出了贡献,是成功的。 (2)南昌起义是失败的 南昌起义是失败的因为国民党在南昌起义的部队在南下的时候对他们进行了围攻,导致部队受到严重的损失,最终使南昌起义直接失败了。所以从这一方面可以得出南昌起义是失败的。 八一南昌起义的目的起义的目的是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屠杀政策,唤醒广大中国人民,表明中国共产党要把中国革命进行到底的坚定立场,并不是要通过南昌起义这样的一种起义方式来夺取国民党的政权,共产党的目的是联合愿意革命的国民党左派,挥师南下广东,建立革命根据地,实行二次北伐。1927年4月和7月,中国国民党内的蒋介石集团和汪精卫集团,勾结帝国主义和买办性的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在上海和武汉等多地在全国范围内发动反革命政变,残酷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使中国人民从1924年开始的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反帝反封建的大革命遭到失败。 为了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屠杀政策,挽救中国革命,中共中央于1927年7月12日进行改组,停止了中央委员会总书记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的领导。下旬,决定集合自己掌握和影响的部分国民革命军,并联合以张发奎为总指挥的第二方面军南下广东,会合当地革命力

历史趣闻八一南昌起义的过程 改编起义部队胜利会合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八一南昌起义的过程改编起义部队胜利会合 导语:8月1日2时,在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的领导下,南昌起义开始。按照中共前委的作战计划,第20军第1、第2师向旧藩台衙门、大士院 8月1日2时,在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的领导下,南昌起义开始。按照中共前委的作战计划,第20军第1、第2师向旧藩台衙门、大士院街、牛行车站等处守军发起进攻;第11军第24师向松柏巷天主教堂、新营房、百花洲等处守军发起进攻。激战至拂晓,全歼守军3000余人,缴获各种枪5000余支(挺),子弹70余万发,大炮数门。当日下午,驻马回岭的第25师第73团全部、第75团3个营和第74团机枪连,在聂荣臻、周士第率领下起义,1927年8月2日到达南昌集中。 起义成功后,中共前委按照中共中央关于这次起义仍用国民党左派名义号召革命的指示精神,发表了国民党左派《中央委员宣言》,揭露蒋介石、汪精卫背叛革命的种种罪行,表达了拥护孙中山“三大政策”和继续反对帝国主义、新旧军阀的斗争决心。8月1日上午,召开了有国民党中央委员、各省区特别市和海外党部代表参加的联席会议,成立了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推举邓演达、宋庆龄、何香凝、谭平山、吴玉章、贺龙、林祖涵(伯渠)、叶挺、周恩来、张国焘、李立三、恽代英、徐特立、彭湃、郭沫若等25人为委员。革命委员会任命吴玉章为秘书长,任命周恩来、贺龙、叶挺、刘伯承等组成参谋团,作为军事指挥机关,刘伯承为参谋团参谋长,郭沫若为总政治部主任,并决定起义军仍沿用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番号,贺龙兼代方面军总指挥,叶挺兼代方面军前敌总指挥。所属第11军(辖第24、第25、第10师),叶挺任军长、聂荣臻任党代表;第20军(辖第1、第2师),贺 生活常识分享

八一南昌起义的过程 八一南昌起义的意义

[键入文字] 八一南昌起义的过程八一南昌起义的意义 八一南昌起义,常简称南昌起义或者八一起义,国民党称南昌暴动、南昌兵变,它指的是1927 年8 月1 日,中国江西南昌,由中国共产党势力的军队针对中国国民党的分共政策而发起的武装反抗事件。由周恩来、谭平山、叶挺、朱德、刘伯承等中共人士和贺龙领导——贺龙在事件后加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当中还有第20 军的苏联军事顾问库马宁。南昌起义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共联合国民党左派,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揭开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创建革命军队的序幕。1933 年7 月11 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根据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6 月30 日的建议,决定8 月1 日为中国工农红军成立纪念日。从此,8 月1 日成为中国工农红军和后来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建军节。 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的带有全局意义的一次武装起义。它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宣告了中国共产党把中国革命进行到底的坚定立场,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地创造革命军队和领导革命战争的开始。 八一南昌起义简介:1927 年周恩来领导的武装起义 八一南昌起义,常简称南昌起义或者八一起义,国民党称南昌暴动、南昌兵变,它指的是1927 年8 月1 日,中国江西南昌,由中国共产党势力的军队针对中国国民党的分共政策而发起的武装反抗事件。由周恩来、谭平山、叶挺、朱德、刘伯承等中共人士和贺龙领导——贺龙在事件后加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当中还有第20 军的苏联军事顾问库马宁。南昌起义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共联合国民党左派,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揭开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创建革命军队的序幕。 1927 年4 月12 日和7 月15 日蒋介石、汪精卫先后在南京和武汉发动“清共”后,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了临时政治局常委会议,决定利用共产党掌握和影响下的国民革命 1

南昌起义

南昌起义 南昌起义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为反击国民党当权派屠杀共产党人和工农群众,挽救革命,于1927年8月1日在江西省城南昌发动的武装起义。 八一南昌起义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部分国民革命军在江西省南昌市举行的武装起义。 国民党“斩尽杀绝”的恐怖政策并没有把中国共产党人民吓倒、征服,为挽救革命.挽救人民.挽救全中国,中国共产党领导部分国民革命军在江西省南昌市举行武装起义. 1927年4月12日和7月15日蒋介石、汪精卫先后在南京和武汉发动“清共”后,中 共中央临时政治局决定利用共产党掌握和影响下的国民革命军在南昌举行起义,并指派周恩来为起义领导机关前敌委员会书记。预定参加起义的部队有:第四集团军第二方面军的二十军、十一军二十四师和十师一部、四军二十五师两个团,第五方面军的三军军官教育团一部和南昌市警察武装,共两万余人。起义原定7月30日夜发动,后因张国焘的阻挠而延期。 8月1日凌晨2时,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指挥各路起义军向驻守南昌的国民党军队发动进攻,经过四个多小时的激战,占领了全城。当天上午,在南昌举行了国民党中央委员、各省区特别市和海外各党部代表联席会议,通过了《中央委员宣言》,成立了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同时对起义部队进行了整编,仍沿用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番号,以贺龙兼代总指挥。旋因敌以重兵进攻南昌,中共前委决议依中央原定方针转兵广东,相机夺取广州,再次北伐。 起义军自8月3日起先后撤离南昌,经江西瑞金、会昌,转进福建长汀、上杭,于9月下旬到达广东潮州、汕头地区。随即被优势敌军击散,一部分退至海陆丰地区,加入了东江地区

农民的武装斗争;另一部分在朱德、陈毅率领下转战至湘南,开展游击战争。1928年4月下旬到达井冈山地区,与毛泽东率领的部队会师,合编为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 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当权派的第一枪,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创建革命军队的开始,保存下来的起义部队成为工农红军的骨干之一。1933年7月1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决定,自是年起,每年8月1日为中国工农红军成立纪念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将此纪念日改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节. 1927年4月和7月,中国国民党内的蒋介石集团和汪精卫集团,勾结帝国主义和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在上海和武汉发动反革命政变,残酷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使中国人民从1924年开始的国共合作的反帝反封建的大革命遭到失败。 为了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屠杀政策,挽救中国革命,中共中央于7月12日进行改组,停止了中央委员会总书记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的领导。下旬,决定集合自己掌握和影响的部分国民革命军,并联合以张发奎为总指挥的第二方面军南下广东,会合当地革命力量,实行土地革命,恢复革命根据地,然后举行新的北伐。李立三、邓中夏、谭平山、恽代英、聂荣臻、叶挺等在九江具体组织这一行动,但发现张发奎同汪精卫勾结很紧,并在第二方面军中开始迫害共产党人。随即向中共中央建议,依靠自己掌握和影响的部队,“实行在南昌暴动”。据此,中共中央指定周恩来、李立三、恽代英、彭湃等组成中共中央前敌委员会,以周恩来为书记,前往南昌领导这次起义。预定参加起义的部队有: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第11军第24、第10师,第20军全部,第4军第25师第73、第75团以及朱德为团长的第五方面军第3军军官教育团一部和南昌市公安局保安队一部,共2万余人。从7月25日起,第11、第20军分别在叶挺、贺龙指挥下,陆续由九江、涂家埠(今永修)等地向南昌集中。27日,周恩来等到达南昌,组成前敌委员会,领导加紧进行起义的准备工作。 此时,国民党武汉政府的第五方面军(总指挥朱培德)第3军主力位于樟树、吉安、万安地区,第9军主力位于进贤、临川地区,第6军主力正经萍乡向南昌开进;第二方面军的其余部队位于九江地区;南昌市及近郊只有第五方面军警备团和第3、第6、第9军各一部共3000 余人驻守。中共前委决定赶在援兵到来之前,于8月1日举行起义。 1927年8月1日凌晨,一声枪响划破了南昌城寂静的夜空。以周恩来为书记的中共前敌委员会及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率领党掌握或影响下的北伐军两万多人在南昌举行起义。经过数小时激战,全歼守敌,占领了南昌城。

八一南昌起义简介

八一南昌起义简介 八一南昌起义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部分国民革命军在江西省南昌市举行的武装起义。 1927年4月12日和7月15日蒋介石、汪精卫先后在南京和武汉发动“清共”后,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了临时政治局常委会议,决定利用共产党掌握和影响下的国民革命军在南昌举行起义,并指派周恩来为起义领导机关前敌委员会书记。 预定参加起义的部队有:第四集团军第二方面军的二十军、十一军二十四师和十师一部、四军二十五师两个团,第五方面军的三军军官教育团一部和南昌市警察武装,共两万余人。7月27日,周恩来在南昌召开了有朱德、刘伯承、恽代英、彭湃、叶挺、聂荣臻以及江西党组织负责人参加的重要会议,成立了以刘伯承为参谋团长,周恩来、叶挺、贺龙为委员的参谋团,下设起义军总指挥部,由贺龙任总指挥,叶挺任前敌总指挥。起义原定7月30日夜发动,后因张国焘的阻挠而延期。 8月1日凌晨2时,周恩来、朱德、贺龙、叶挺、刘伯承等指挥各路起义军向驻守南昌的国民党军队发动进攻,经过四个多小时的激战,歼敌3000余人,缴获枪支5000余支,子弹100万余发,大炮数门,占领了南昌城。当天上午,在南昌举行了国民党中央委员、各省区特别市和海外各党部代表联席会议,通过了《中央委员宣言》,成立了由宋庆龄、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等25人组成的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通过了《八一起义宣言》等文件,提出了“打倒帝国主义”、“打倒新旧军阀”、“实行耕者有其田”等革命口号和政纲。同时对起义部队进行了整编,仍沿用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番号,以贺龙兼代总指挥。旋因敌以重兵进攻南昌,中共前委决议根据中共中央的预定计划,起义部队于8月3日至6日先后撤离南昌,挥师南下,取道临川、宜黄、广昌,直奔广东潮汕地区。这样做的目的,是准备同富有革命传统的广东东江地区农民起义军汇合,发动土地革命,进军广州,恢复广东革命根据地,并夺取出海口,取得共产国际的援助,重新举行北伐。起义部队在江西瑞金、会昌打垮了国民党反动军队的堵截,然后经过福建的长汀、上杭和广东的大浦,于9月下旬占

南昌起义的意义完美版

《南昌起义的意义》 阅读精选(1): 简述南昌起义的意义? 答案 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 阅读精选(2): 南昌起义的意义 南昌起义,由于客观上敌人力量过于强大,主观指导上缺乏经验,没有和湘、鄂、赣地区的农民运动相结合,开展土地革命战争,而是孤军南下广东,企图打开海口,争取外援,重建革命根据地,再次举行北代,加之两次分兵,不能集中兵力歼敌,成为敌人各个击破等原因,最后遭至失败。但这次起义的伟大历史功绩是不可磨灭的。它在全党和全国人民面前树立了一面鲜明的武装斗争旗帜,充分地表现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不畏强敌、前仆后继的革命精神。它以实际行动批评了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沉重地打击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嚣张气焰,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革命斗志。它对创建伟大的人民军队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的带有全局意义的一次武装暴动。它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宣告了中国共产党把中国革命进行到底的坚定立场,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地创造革命军队和领导革命战争的开始。1933年7月11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 央政府根据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6月30日的建议,决定8月1日为中国工农红军成立纪念日。从此,8月1日成为中国工农红军和后来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建军节。 阅读精选(3): 南昌起义的意义 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的带有全局意义的一次武装暴动。它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宣告了中国共产党把中国革命进行到底的坚定立场,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地创造革命军队和领导革命战争的开始。是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南昌起义与之后的秋收起义,广州起义作为这段时期百余次大小起义中最为重要的三次起义极大地扩大了我党的影响力,奠定了良好的群众基础,掀起了一波反抗国民党独裁统治的革命浪潮。1933年7月 11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根据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6月30日的建议,决定8 月1日为中国工农红军成立纪念日。从此,8月1日成为中国工农红军和后来的中国人民解 放军的建军节。由此可知,我国的建军节非常的特别,我们应该要重视,不要让其他国家夺走了我们的专利,成为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革命战争和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的标志。

南昌起义兵力到底是多少

南昌起义兵力到底是多少 预备策动参加起义主力并不等于可以策动成功,所以,预备参加起义兵力才是最终落实的计划数量。 要搞清楚这点,就必须搞清楚叶挺所指挥部队的演变。朱晖日第25师组建时,叶挺担任副师长,实际掌握该师权力。该师由叶挺独立团扩编,原独立团改变番号缩编为周士第第73团,缩编出兵力另外扩编组建为张弛第74团、李江第75团。叶挺后转任第24师师长,又抽调原独立团人员编组卢德铭武汉政府警卫团(正式编制番号为第二方面军总指挥部警卫团,实际就是张发奎的警卫团)。 综合而言,叶挺除可以亲自指挥的第24师外,还可以让第25师、武汉政府警卫团完全或基本听命于自己,这些部队的基本班底都来自于独立团体系。 这样,最后预备参加南昌起义之主力为:贺龙第20军、蔡廷锴第10师、叶挺第24师、李汉魂第25师之两团、卢德铭武汉政府警卫团及韦杵第28师。 预备参加南昌起义主力不等于预备参加的全部兵力。7月20日谭平山决定起义之后,一方面找武汉张国焘、周恩来汇报,一方面迅速向江西、广东、湖南、湖北等地中共人员可以控制的武装发出集中南昌准备起义的指令,并通知了大量农军组织。 比如,军队方面,属于唐生智系统的陈嘉祐第13军所部陈东日团,中共党员、代理团长龚楚(陈东日也是中共党员,但不在位)于7月21日即接到通知,然后寻找借口征得陈嘉祐军长同意,向南昌开进(注4)。至于农民乃至工人武装,赣、粤、湘、鄂等地区更是大量得到通知,应是数万乃至数十万之巨数。 共产国际中共代表团1927年卷内保留的当年叶挺报告称:“当时我们军队的武装势力:张发奎所部内9团;湖北警卫团一团;程潜所部二团;公安局的400枪;政治军事学校约一团;工会纠察队约1000余支枪;襄阳方振武所部一师长是我们的同志,亦有一部分的力量;陈嘉祐所部约两营;农民训练所学生约500人,有枪;其他各处工人、农民的武装未计。”(注5) 叶挺此说包括了没有实际参加起义的部队,显然指的是中共有控制把握的预备参加起义兵力。解读该说法必须掌握数点: 1,叶挺所谓“张发奎所部内”按当时派系习惯,指的应是张发奎第4军“铁军”体系,未包括贺龙部。所谓“张发奎所部内九团”,除叶挺本人直接指挥的第24师(第70、71、72团共3团兵力)外,尚有李汉魂第25师之第73、75团,蔡廷锴第10师(第28、29、30团共3团兵力),共8团兵力。

八一南昌起义讲稿

八一南昌起义 ——机械A1412班第一组各位同学、老师,大家好,我们小组今天所讲的历史事件相信你们通过PPT的第一张图就已经知道了,那就是——八一南昌起义。本次讲说主要氛围四个部分,南昌起义的相关知识,南昌起义纪念馆,起义中的小故事,八一精神的时代内涵及其对当代大学生的意义。 南昌是一个红色的城市,是值得敬仰的城市。对于南昌起义我们都是耳熟能详的,但对于南昌起义的原因和过程也许有的人还不清楚。那是我们革命的开始,是老一辈的革命先烈用生命为我们换来现在的和平生活! 起义背景: 1927年3月,国民党在武汉的汪精卫和南京的蒋介石集团不合作,所谓“宁汉分裂”。江西南昌则在武汉和南京之间。由于共产党的影响不断扩大,从4月起南京等地的国民党开始大量逮捕和处决共产党人,发动了四一二政变,武汉的国民党在7月亦决定“清党”。一方面解聘鲍罗廷的顾问职务,一方面通知各政府部门和军队驱逐共产党人。这就是共产党所说的“大革命失败”。于是张发奎第二方面军建制下的叶挺第十一军,和贺龙第二十军,由九江秘密开抵南昌,与第九军副军长、南昌公安局长朱德会合,准备起义。贺龙任起义军总指挥,因为贺龙部兵力最多;叶挺任前敌总指挥。 起义目的: 起义的目的是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屠杀政策,唤醒广大中国人民,表明中国共产党要把中国革命进行到。发动南昌起义并不是要通过南昌起义这样的一种起义方式来夺取国民党的政权,共产党的目的是联合愿意革命的国民党左派,挥师南下广东,建立革命根据地,实行二次北伐。 起义过程: 8月1日2时,在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的领导两万多人,在南昌举行起义。按照中共前委的作战计划,第20军第1、第2师向旧藩台衙门、大士院街、牛行车站等处守军发起进攻;第11军第24师向松柏巷天主教堂、新营房、百花洲等处守军发起进攻。激战至拂晓,全歼守军3000余人,缴获各种枪5000余支(挺),子弹70余万发,大炮数门。当日下午,驻马回岭的第25师第73团全部、第75团3个营和第74团机枪连,在聂荣臻、周士第率领下起义,8月2日到达南昌集中。 起义评价:

八一南昌起义的意义: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

[键入文字] 八一南昌起义的意义: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 导读: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的带有全局意义的一次武装暴动。它打 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宣告了中国共产党把中国革命进行到底的坚 定立场,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地创造革命军队和领导革命战争的开始。是创建人民 军队的开始。 南昌起义与之后的秋收起义,广州起义作为这段时期百余次大小起义中最为重要的 三次起义极大地扩大了我党的影响力,奠定了良好的群众基础,掀起了一波反抗国民 党独裁统治的革命浪潮。八一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革命战争和创建人 民军队的开始的标志。 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的带有全局意义的一次武装起义。它打响了武装 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宣告了中国共产党把中国革命进行到底的坚定立场,标 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地创造革命军队和领导革命战争的开始。1933 年7 月11 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根据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6 月30 日的建议,决定8 月1 日为中国工农红军成立纪念日。从此,8 月1 日成为中国工农红军和后来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建军节。 南昌起义,由于客观上敌人力量过于强大,主观指导上缺乏经验,没有和湘、鄂、 赣地区的农民运动相结合,开展土地革命战争,而是孤军南下广东,企图打开海口, 争取外援,重建革命根据地,再次举行北伐,加之两次分兵,不能集中兵力歼敌,成 为敌人各个击破等原因,最后遭至失败。但这次起义的伟大历史功绩是不可磨灭的。 它在全党和全国人民面前树立了一面鲜明的武装斗争旗帜,充分地表现了中国共产党 和中国人民不畏强敌、前仆后继的革命精神。它以实际行动批评了陈独秀的右倾投降 主义,沉重地打击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嚣张气焰,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革命斗志。 它对创建伟大的人民军队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